一、东风型内燃机车故障与处理 Ⅰ启动柴油机(论文文献综述)
汪彬[1](2018)在《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主要研究建立基于PLC的内燃机车逻辑控制系统,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类型。论文以东风8B型货运内燃机车为研究对象,研究运用PLC技术进行机车控制系统控制研究。本论文研究内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论文首先对DF8B型内燃机车既有的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原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2)结合DF8B型内燃机车电路分析情况,进行PLC控制改造方案的研究,主要根据控制系统逻辑需求,进行了PLC的选型,分配输入输出点,以及外部辅助器件的选型和应用研究,对PLC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3)根据机车控制原理,进行了PLC程序设计,程序主要实现了柴油机启停控制,机车加载控制,重点对内燃机车恒功牵引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提出了基于PLC语言的PID控制方法,并运用欧姆龙PLC编程软件中的CX-Simulator模块对程序进行了仿真研究,对程序语言仿真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正完善。(4)设计实验验证平台,验证控制系统可行性,分析对比DF8B原基于继电器控制的控制电路和新设计的基于PLC控制的控制电路,运用电路系统可靠性研究工具,对电路可靠性进行研究与计算。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建立了基于PLC控制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和策略,新型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相较于之前有了多方面的改善,主要体现可靠性高,维护方便,扩展便捷等方面。
张斌[2](2007)在《基于PLC的内燃机车逻辑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燃机车是我国铁路运输的主要牵引动力,长期以来担负着万里铁路线繁重的运输任务,为国家建设、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铁路运输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对内燃机车的质量、水平和档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燃机车技术将会得到全面提升。在内燃机车控制方面,现有机车仍然大量采用传统的继电器逻辑控制的方式。这种控制方式联锁控制触头过多,布线复杂,控制电路繁杂,可靠性差,维修不便;甚至会出现部分触点由于长期在大电流通过情况下而烧毁的现象,导致机车电气故障率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到列车的安全、高效运行。因此,如何改进内燃机车逻辑控制电路,简化控制线路,提高可靠性,就成为内燃机车改进中的一项迫切任务。PLC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使得对内燃机车逻辑控制的改造成为一种可能。本论文把内燃机车逻辑控制与PLC的应用技术相结合,用“软”继电器代替繁多的传统继电器,建立起基于PLC的机车逻辑控制系统。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采用PLC来代替传统的触点控制器和继电器,提高机车电气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硬件与软件结合,实行模块化设计,使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可与计算机实现智能兼容;采用PLC电气控制专业设备,使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可满足现有内燃机车技术的需求,便于机车技术改造;此外,还可以独立扩展作为大学院校教学培训用的内燃机车逻辑控制实验台,以摆脱传统教学仪器呆板的框架,充分发挥与学生互动的性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示范效果,使本系统成为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
姜启堂[3](2018)在《特殊气候对载人航天工程内燃机车设备的影响与维修改进措施》文中研究表明东风4B型内燃机车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牵引动力之一,其维护和保养也成为铁路运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承担着日益繁重的国防科技试验、物资和人员运输任务,进出中心的设备和物资主要依靠铁路运输来实现,作为首当其冲的排头兵--东风4B型内燃机车则承担着机车牵引动力的重任,为载人航天试验运输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动力保障。为确保东风4B型内燃机车正常、安全运行,本文首先分析了我部东风4B型内燃机车因常年运行于气候条件恶劣的环境,如风沙、低温和高海拔等因素对内燃机车的影响;并指出了当前其故障特点、维修状况和计划预防修处在维修过剩与维修不足两大弊端。然后,依据多年来这款内燃机车在特殊气候条件下运行过程中的维修与保养经验,进行了总结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检修方案,在机车柴油机原空气滤清系统增加“附加抽尘装置”,提高了整个滤清效率;并对管内机车维修策略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取的一系列工作,探索新形势下铁路运输发展规律,查找和应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更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机车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类似管内机务段运用区段提供参考。东风4B型内燃机车维修与保养及时与否、有效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其运行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内燃机车的维修与保养,是保证机车正常营运所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保证铁路运输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要求。
陈政[4](2013)在《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铁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环保、安全、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等优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我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技术发展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对中国铁路的发展道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自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以后,就同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走过了一段长期艰难曲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铁路揭开了新的一页,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在经历蒸汽机时代、内燃机和柴油机时代、低速电气化时代后,走向高速铁路时代。2008年8月1日,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50km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进入高速铁路发展时代,随后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城际等相继投入运营,预示着高速铁路发展春天的到来。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列车时速突破300km/h大关,正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简言之,高速铁路是在我国运输供需矛盾紧张的情况下运用而生的,其快速发展离不开行业创新技术的发展。本文用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和历史友好模式来系统研究铁路行业的发展,描绘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之所在。通过回顾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历史,找到影响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关键事件,通过情景分析得出这些关键事件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建立一个中国铁路运输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友好模型的理论模型,总结出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从而为以后铁路技术发展指导方向,为今后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杨卫[5](2019)在《东风4B内燃机车柴油机运转故障的分析与处理》文中提出东风4B型内燃机车在一些特殊的铁路客、货运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燃机车柴油机的安全运行更是关系着运输任务能否完成的最直接因素。本文以东风4B型机车在运行中已经发生过的或可能发生的故障,从现象、原因、处理方法等方面加以分析,提出内燃机车柴油机的保养主要方法。以便相关维护人员能够及时识别柴油机故障的先兆,并采取措施。
梁信栋[6](2014)在《东风4D型内燃机车异常振动分析及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源于机务段的机车检修运用。提高机车的检修质量,保证上线机车的质量稳定可靠,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铁路的迅猛发展,机务系统在机车检修维护方面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用质量保安全的意识也越来越明显。此外,为了适应运输的需要,提高机车的使用效率,在运用部门采取了机车的长交路周转及乘务员跨局轮乘、机车的同整备共运用等,同时也对机车的运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将近年来,天津机务段天津检修车间承做的东风4D型大中修机车在非运行状态下异常振动的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对机车在段大中修过程中的故障处理做详细说明,并结合机车热功参数的测量和机车振动烈度的测量分析,指导日常的检修作业,减少重复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确保机车的检修质量稳定可靠,为运输一线提供状态完好的机车。
狄威[7](2009)在《铁路内燃机车修程修制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我国内燃机车“修程修制”优化为目标,针对现行“计划预防修”制度下“定期维修”和“视情维修”中“过剩维修”与“维修不足”并存的现象,从系统可靠性理论和机电系统损伤机理角度出发,在理论上着重探讨了内燃机车的系统可靠性评价,机车损伤度与检修周期的确定方法,机车检修的动态优化三个关键问题。重点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内燃机车维修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趋势,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出发,提出了以内燃机车整体可靠性、累积损伤度为基础,进而优化检修范围和周期,降低维修成本的方法。(2)在RCM理论指导下,结合我国内燃机车的功能、结构和维修特点,针对常见的故障模式,提出了内燃机车RCM维修逻辑决断图。(3)针对内燃机车系统可靠性评价问题,建立了内燃机车系统的可靠性框图;给出一套机车各部件可靠度评价指标,建立了一种机电一体化系统可靠度计算模型,以及基于串并联系统可靠度评价方法,进而从整体角度出发提出内燃机车系统可靠度计算模型及算法。(4)依据线性累积损伤理论,针对内燃机车机械、电气部分的不同损伤机理,提出内燃机车累积损伤度的新概念,建立了内燃机车柴油机、电机和车轴的累积损伤度计算模型,基于系统串并联关系,给出了整车累积损伤度计算方法,并提出了一种重要部件损伤度检测的技术方案。(5)根据部件的可靠度,以系统预期的可靠性水平为目标,针对固定检修周期,提出了一种通过构造状态筛选矩阵,优化检修部件范围的方法,有利于减少过剩维修现象;从内燃机车实际损伤状态出发,以检修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计算动态检修间隔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6)基于内燃机车的实际统计数据,进行了内燃机车可靠度、累积损伤度和检修范围优化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可行,可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铁路机车检修水平、降低检修成本、确定机车检修规程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张维久[8](2008)在《基于PLC的东风11型内燃机车逻辑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运输是最有效的陆上交通方式,具有运输速度快、运量大、成本低及安全可靠等特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在我国铁路运输中,内燃机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国家建设、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对内燃机车的质量也会有更高的要求。表现在机车的高速、重载、高可靠性、耐久性以及防止污染、降低噪声等方面。我国现有内燃机车仍然大量采用传统的继电器逻辑控制方式,继电器联锁触头过多,布线复杂,控制电路繁杂,可靠性差,维修不便,触头的频繁动作很容易烧损。这些都影响到机车的使用效率。PLC是现代工业控制系统常用的控制器,它功能丰富、可靠性高、使用方便。本文以我国客运准高速东风11型内燃机车为研究对象,采用PLC技术对机车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本文主要探讨了采用PLC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的继电控制系统,用“软”继电器代替传统继电器,建立基于PLC的机车逻辑控制系统,以提高机车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建立上位链接系统,实现上位机对控制系统的监控设计,以提高机车的可靠性。目前学习内燃机车逻辑控制原理主要是通过电路图和电路示教板的方式,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学生对机车电路控制过程的理解。为了改进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机车控制过程的了解,同时探讨对内燃机车控制系统改造的可行性,建立模拟实验台,模拟机车的控制过程。
夏晓清[9](2019)在《电传动内燃机车的水阻试验与故障分析》文中指出国外早期就对内燃机车的动力系统检测非常重视,研制出了各种自动化检测设备来保证机车的可靠性。随着国外电气化列车的快速发展,内燃机车逐步淘汰。在国内,内燃机车仍然在被广泛地使用,作为各地铁线车辆段的配套设备,主要作为牵引动力车。本文阐述了内燃机车水阻试验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水阻的工作原理。柴油机—主发电机动力系统故障是铁路机车运用过程中机破事故的主要原因,检验、报告机车柴油机—主发电机动力系统状况是机车恒功率负载试验的主要任务,可确保铁路运输的畅通、准时、安全。因此,内燃机车实施水阻试验对保证内燃机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江苏今创车辆有限公司设计并制造的JMD580FM型电传动内燃机车为实例,实施水阻试验。用于模拟验证该机车在各种工况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验证该机车配备的柴油机组各项热工参数和机械磨合情况。通过对该机车牵引发电机外特性及相关参数进行调整。确保了机车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同时确保了该机车组装良好,运行安全可靠。试验过程主要针对JMD580FM型电传动内燃机车在水阻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并引入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FMECA)技术,对水阻试验过程中的故障进行故障模式影响的分析及危害性分析,通过FMECA分析报告得出辅助发电机和柴油机这两个部件是水阻试验故障发生问题较普遍的,通过水阻试验的验证有效地避免了机车的一些行车故障,进一步保证机车运行的可靠性。针对辅助110V供电故障和柴油机降速故障这两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原因分析、改进、验证,优化设计结构及设计参数。
张田[10](2018)在《东风4型内燃机车滑油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东风4型内燃机车滑油系统常见故障包括:电阻制动故障、励磁电路系统故障、柴油机故障、空气压缩机故障等。本文对这些故障进行了说明,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东风型内燃机车故障与处理 Ⅰ启动柴油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风型内燃机车故障与处理 Ⅰ启动柴油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东风8B型内燃机车电气线路分析 |
2.1 机车主电路 |
2.1.1 牵引工况 |
2.1.2 电阻制动工况 |
2.1.3 自负荷试验工况 |
2.1.4 主电路保护电路 |
2.2 辅助电路 |
2.2.1 柴油机启动电路 |
2.2.2 辅助发电回路 |
2.2.3 空压机电路 |
2.3 机车控制电路 |
2.3.1 机车起动 |
2.3.2 柴油机调速电路 |
2.4 励磁电路 |
2.4.1 励磁控制理论分析 |
2.4.2 微机励磁控制电路 |
2.4.3 测速发电机控制励磁电路 |
2.5 机车保护电路 |
2.5.1 机油压力保护 |
2.5.2 柴油机油水温度保护 |
2.5.3 曲轴箱压力保护 |
2.6 柴油机控制系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LC逻辑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PLC介绍 |
3.1.1 PLC的发展 |
3.1.2 PLC的组成 |
3.1.3 PLC编程语言 |
3.1.4 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
3.2 PLC选型 |
3.2.1 输入输出统计 |
3.2.2 PLC型号选定 |
3.3 PLC逻辑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4 其它外部工作电路 |
3.4.1 开关电源 |
3.4.2 信号调整模块 |
3.4.3 固态继电器 |
3.4.4 励磁调节模块 |
3.4.5 触摸式彩色液晶显示屏 |
3.5 PLC点位分配 |
3.5.1 PLC输入 |
3.5.2 PLC输出 |
3.5.3 PLC的 I/O接口与外部电路设计 |
3.6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3.6.1 系统干扰的来源与产生 |
3.6.2 干扰的防护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C逻辑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及仿真 |
4.1 柴油机控制和保护电路 |
4.1.1 燃油泵控制电路 |
4.1.2 柴油机起动控制电路 |
4.1.3 柴油机调速 |
4.1.4 柴油机停机 |
4.2 辅助发电控制 |
4.2.1 直流辅助发电控制电路 |
4.2.2 直流固定发电 |
4.3 机车加载控制 |
4.3.1 换向控制 |
4.3.2 加载控制 |
4.4 保护及其它卸载故障 |
4.5 PLC恒功励磁控制 |
4.5.1 PID控制理论分析 |
4.5.2 恒功率曲线的初始化 |
4.5.3 模拟量的采集 |
4.5.4 恒功励磁控制 |
4.6 PLC控制程序的软件仿真 |
4.6.1 程序的编译 |
4.6.2 程序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实验验证及可靠性研究 |
5.1 系统的实验验证 |
5.1.1 实验方案设计 |
5.1.2 实验平台搭建 |
5.2 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
5.2.1 控制电路的对比 |
5.2.2 控制电路可靠性的估算 |
5.3 PLC控制系统研究实现的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PLC的内燃机车逻辑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
1.2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 |
2.1 PLC的产生与发展 |
2.2 PLC的组成与工作工程 |
2.2.1 PLC的基本组成 |
2.2.2 PLC的工作过程 |
2.3 PLC和继电器控制系统比较 |
第3章 东风_(4D)型内燃机车逻辑控制系统组成和控制原理 |
3.1 东风_(4D)型内燃机车电路图的组成 |
3.1.1 东风_(4D)型内燃机车的电路组成 |
3.1.2 电路图中表示的机车状态 |
3.2 柴油机启动电路 |
3.2.1 柴油机启动前电源的供给和准备 |
3.2.2 启动柴油机的操作和电路 |
3.3 柴油机启动后的辅助电路 |
3.3.1 启动发电机发电电路 |
3.3.2 充电电路 |
3.3.3 空气压缩机打风电路 |
3.4 机车运行电路 |
3.4.1 机车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
3.4.2 机车启动电路 |
3.4.3 控制手柄调速电路 |
3.4.4 磁场削弱控制电路 |
3.5 机车保护电路 |
第4章 PLC逻辑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PLC型号的选择 |
4.1.1 PLC I/O点数的统计 |
4.1.2 PLC输出模块的选定 |
4.1.3 PLC型号的确定 |
4.1.4 电源的选择 |
4.2 东风_(4D)型内燃机车PLC逻辑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2.1 PLC逻辑控制系统的I/O通道分配 |
4.2.2 PLC逻辑控制系统的接线图 |
4.3 PLC逻辑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
4.3.1 编程软件介绍与主要指令 |
4.3.2 柴油机的启动 |
4.3.3 机车的启动 |
4.3.4 各种电气保护装置的实现 |
4.4 PLC逻辑控制系统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
第5章 内燃机车逻辑控制实验台的研制 |
5.1 逻辑控制系统对应部分的改进 |
5.2 机车逻辑控制实验台总体方案 |
第6章 控制系统的抗干扰 |
6.1 干扰的来源与产生 |
6.2 干扰抑制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特殊气候对载人航天工程内燃机车设备的影响与维修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内燃机车运用概述 |
1.1.2 企业情况简述 |
1.2 内燃机车发展概况 |
1.3 内燃机车运行中的典型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管内内燃机车介绍 |
2.1 管内内燃机车的基本介绍 |
2.1.1 构成与功能 |
2.1.2 内燃机车的原理 |
2.2 管内内燃机车故障分析 |
2.2.1 机车自然损耗 |
2.2.2 机车故障特点 |
2.3 管内内燃机车检修特征 |
2.3.1 机车维修种类 |
2.3.2 机车检修特点 |
2.3.3 机车维修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特殊气候对管内内燃机车影响分析 |
3.1 春秋风沙对内燃机车影响 |
3.1.1 多风沙气候对机车电器影响 |
3.1.2 多风沙气候对机车走行部影响 |
3.1.3 多风沙气候对机车柴油机影响 |
3.2 冬季气候因素对内燃机车影响 |
3.2.1 低温对机车运行影响 |
3.2.2 温差对机车运行影响 |
3.3 地理环境因素对内燃机车影响 |
3.3.1 坡道对内燃机车影响 |
3.3.2 海拔对机车运行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管内内燃机车安全行车和维修改进措施 |
4.1 风沙对管内内燃机车的安全行车和维修措施 |
4.1.1 保障机车电器部分安全性采取措施 |
4.1.2 保障机车走行部安全性采取措施 |
4.1.3 保障机车柴油机安全性其改造方案设计 |
4.2 冬季气候对内燃机车的维修保养 |
4.2.1 冬季气候柴油机保养措施 |
4.2.2 电机及电器的冬季保养常识 |
4.2.3 制动走行部分的冬季保养常识 |
4.3 管内内燃机车维修改进措施 |
4.3.1 明确机车检修周期指标 |
4.3.2 实施机车状态维修 |
4.3.3 优化机车维修间隔期 |
4.3.4 强化机车维修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5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燃机车安全行车分析 |
5.1 实施效果 |
5.2 存在问题与差距 |
5.2.1 人员素质相对滞后 |
5.2.2 部分装备落后性能老化 |
5.2.3 部分行车设备缺乏必要的监控手段 |
5.2.4 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
5.2.5 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尚需完善 |
5.2.6 缺乏可靠性指标 |
5.3 改善措施 |
5.3.1 探索新措施提升安全行车 |
5.3.2 建立健全管理法规提高人员素质 |
5.3.3 进行设备改造提高设备性能 |
5.3.4 加快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 |
5.3.5 确立以小修和临时抢修为主检修理念 |
5.3.6 划分模块,加强乘务员的检查 |
5.3.7 逐步建立机车可靠性评价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行业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产业创新系统 |
2.1.1 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与概念 |
2.1.2 产业创新系统框架 |
2.1.3 产业创新系统的引申含义 |
2.2 历史友好模型 |
2.2.1 历史友好模型概念界定 |
2.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
2.3.1 研究方法的应用进展 |
2.3.2 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研究进展 |
第三章 中国铁路关键技术发展评价 |
3.1 蒸汽机车时代 |
3.1.1 建国前中国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2 新中国成立后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
3.1.3 小结 |
3.2 柴油机与内燃机车时代 |
3.2.1 以增压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技术 |
3.2.2 以液力变矩器技术为基础的液力传动系统 |
3.2.3 以牵引电机组技术为基础的电传动系统 |
3.2.4 以集成电子器件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2.5 常规客车转向架技术 |
3.2.6 基于低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2.7 小结 |
3.3 电力机车时代 |
3.3.1 以整流器技术基础的电传动装置 |
3.3.2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3.3 以牵引变压器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3.4 基于牵引电气化的铁道牵引供电系统 |
3.3.5 以电子励磁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
3.3.6 准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3.7 基于一般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3.8 小结 |
3.4 高速铁路时代 |
3.4.1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
3.4.2 以斯科特牵引变压器自主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
3.4.3 以无缝钢轨焊接技术为基础的无砟轨道 |
3.4.4 以通信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3.4.5 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
3.4.6 基于高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
3.4.7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4.1 知识技术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知识层面 |
4.1.2 技术层面 |
4.2 经济主体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我国铁路建设现状 |
4.2.2 铁路企业的活力 |
4.2.3 组织类型 |
4.2.4 出口活动 |
4.3 体制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国家政策 |
4.3.2 铁路企业规模 |
4.3.3 企业研发 |
4.4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研发合作环境 |
4.4.2 服务环境 |
4.4.3 大气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
5.1 产业知识与技术 |
5.2 产业主体与网络 |
5.3 产业体制与机制 |
5.4 产业创新系统模式 |
5.5 产业动力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内容 |
6.2 建议 |
6.2.1 技术创新方面 |
6.2.2 技术扩散方面 |
6.2.3 体制改革方面 |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东风4B内燃机车柴油机运转故障的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东风4B内燃机车 |
1.1 东风4B内燃机概述 |
1.2 结构特征 |
2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
2.1 机油循环系统故障与处理 |
2.2 差示压力计反压差及处理 |
3 柴油机的保养措施 |
4 结语 |
(6)东风4D型内燃机车异常振动分析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引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背景 |
1.2 机车异常振动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异常振动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异常振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柴油机受力分析及异常振动原因分析 |
2.1 柴油机单缸的受力分析 |
2.2 柴油机的平衡性及扭振特性 |
2.3 东风 4D 型机车在设计上所采取的一些避振减振措施 |
2.4 机车检修的部分主要相关范围 |
2.4.1 内燃机车目前的检修方式 |
2.4.2 东风 4D 内燃机车相关的检修范围 |
2.5 异常振动情况原因的分析 |
2.5.1 柴油发电机组本身异常振动的常见原因分析 |
2.5.2 柴油发电机组安装、连接时引起异常振动的常见原因分析 |
2.5.3 其它原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机车异常振动的故障处理统计及分析 |
3.1 近年来机车异常振动台数的统计 |
3.2 机车异常振动的故障处理情况统计分析 |
3.3 典型案例分析 |
3.4 机车异常振动的情况统计 |
3.5 现阶段机车异常振动的故障处理流程 |
3.5.1 柴油机出现异常振动的作业流程 |
3.5.2 起动变速箱及其周围的部位出现异常振动的作业流程 |
3.5.3 司机室出现异常振动的作业流程 |
3.6 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4 机车异常振动的故障处理 |
4.1 机械烈度的振动评定准则 |
4.2 测试仪器的选择 |
4.3 机车振动情况的测试 |
4.4 异常振动机车的故障处理 |
4.4.1 东风 4D0347 机车异常振动的故障处理情况 |
4.4.2 东风 4DK3005 机车异常振动的故障处理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5 机车异常振动的处理方法 |
5.1 机车异常振动的故障处理流程 |
5.1.1 两件机车异常振动的主要处理流程 |
5.1.2 2013 年的故障处理流程与往年处理流程的对比 |
5.2 机车异常振动的处理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表格 |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
详细摘要 |
(7)铁路内燃机车修程修制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设备维修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内燃机车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
1.3.3 内燃机车检修制度现状 |
1.3.4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路线 |
2 内燃机车的RCM分析 |
2.1 RCM基本理论 |
2.1.1 RCM的基本思想 |
2.1.2 RCM研究的信息准备 |
2.1.3 RCM分析的一般步骤 |
2.2 基于RCM的内燃机车检修特点 |
2.2.1 内燃机车系统划分与功能分析 |
2.2.2 内燃机车检修特点 |
2.3 内燃机车RCM分析方法 |
2.3.1 内燃机车故障定义及影响分析 |
2.3.2 内燃机车重要功能产品的FMEA |
2.3.3 内燃机车检修的逻辑决断分析 |
2.3.3.1 内燃机车检修工作类型的确定 |
2.3.3.2 内燃机车RCM逻辑决断分析 |
2.3.4 内燃机车检修级别分析 |
2.4 内燃机车RCM分析的关键问题研究 |
3 内燃机车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价 |
3.1 内燃机车可靠性分析 |
3.1.1 内燃机车RAMS要素 |
3.1.2 基于机电一体化的内燃机车可靠性 |
3.1.3 内燃机车系统结构与可靠性分析 |
3.1.4 影响内燃机车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
3.2 内燃机车可靠性指标 |
3.3 内燃机车可靠度计算 |
3.3.1 串并联系统的可靠度 |
3.3.2 机电一体化系统可靠度计算模型 |
3.3.3 内燃机车的可靠度计算模型 |
3.4 小结 |
4 内燃机车累积损伤度估算方法 |
4.1 累积损伤度的概念 |
4.2 内燃机车累积损伤度估算原理 |
4.3 内燃机车累积损伤度估算模型 |
4.3.1 柴油机的累积损伤度估算 |
4.3.2 电机的累积损伤度估算 |
4.3.3 车轴的累积损伤度估算 |
4.3.4 内燃机车的累积损伤度估算 |
4.3.5 累积损伤度与内燃机车大修周期的关系 |
4.3.6 各部件累积损伤度表征参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
4.4 内燃机车检修档案 |
4.4.1 建立内燃机车检修档案的必要性 |
4.4.2 检修档案系统模块组成 |
4.4.3 硬件方案 |
4.5 小结 |
5 机车动态检修优化模型 |
5.1 动态检修过程分析 |
5.2 基于固定检修周期情况下的检修范围优化 |
5.2.1 机车部件可靠度矩阵 |
5.2.2 检修范围确定模型 |
5.2.3 检修范围确定方法 |
5.3 基于成本的机车动态检修间隔的确定 |
5.3.1 动态检修分析 |
5.3.2 动态检修模型 |
5.3.3 动态检修间隔确定方法 |
5.4 小结 |
6 实证分析 |
6.1 内燃机车系统可靠度算例 |
6.2 内燃机车累积损伤度算例 |
6.2.1 柴油机累积损伤度计算 |
6.2.2 电机累积损伤度计算 |
6.2.3 车轴累积损伤度计算 |
6.2.4 整车的累积损伤度计算 |
6.3 机车动态检修优化算例 |
6.3.1 检修范围优化 |
6.3.2 检修间隔时间确定 |
7 结论 |
7.1 论文主要工作 |
7.2 论文主要结论 |
7.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DF4型内燃机车质量统计情况 |
1 配属情况 |
2 质量保证期 |
3 机破统计(来源:铁道部运输局) |
附录B 材料疲劳特性 |
1 材料的疲劳强度曲线 |
2 有限寿命设计原理 |
3 材料的疲劳特性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PLC的东风11型内燃机车逻辑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东风_(11)型内燃机车概述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东风_(11)型内燃机车电气线路分析 |
2.1 机车主电路分析 |
2.1.1 牵引发电机向牵引电动机的供电电路 |
2.1.2 机车前进与后退转换电路 |
2.1.3 牵引电动机磁场削弱电路 |
2.1.4 电阻制动电路 |
2.1.5 自负荷试验电路 |
2.1.6 主电路保护电路 |
2.2 辅助设备供电电路 |
2.3 励磁电路 |
2.4 机车控制电路 |
2.4.1 柴油机起动 |
2.4.2 机车起动 |
2.4.3 机车调速电路 |
2.4.4 电阻制动控制电路 |
2.4.5 机车保护电路 |
第3章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
3.1 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及应用 |
3.1.1 继电控制电路 |
3.1.2 PLC的发展及应用 |
3.2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 |
3.2.1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构成 |
3.2.2 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控制的特点 |
3.2.3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控制的过程 |
3.2.4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控制的方式 |
第4章 机车PLC控制系统设计 |
4.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选择 |
4.1.1 输入输出点数 |
4.1.2 PLC型号选择 |
4.1.3 PLC供电电路 |
4.2 PLC接线和端口分配 |
4.3 PLC串口通信 |
4.3.1 PLC编程工具的选择 |
4.3.2 串口通信 |
4.3.3 实现通信的上位机编程 |
4.3.4 实现上位机监控的PLC编程 |
4.4 PLC逻辑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4.4.1 柴油机的起动 |
4.4.2 空压机控制电路 |
4.4.3 机车起动 |
4.4.4 机车保护电路 |
4.5 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4.5.1 内燃机车的干扰源 |
4.5.2 机车控制系统抗干扰设计 |
4.5.3 机车PLC控制可靠性设计 |
第5章 东风_(11)内燃机车控制实验台的研制 |
5.1 仿真实验台的设计方案 |
5.2 模拟实验台与实际控制系统的区别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电传动内燃机车的水阻试验与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阻试验的背景 |
1.2 水阻试验的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水阻试验的原理和组成及实施方案 |
2.1 内燃机车功率定义 |
2.2 水阻试验 |
2.2.1 水阻试验的原理 |
2.2.2 水阻试验设备 |
2.2.3 水阻试验准备 |
2.2.4 水阻试验实施 |
第3章 电传动内燃机车水阻试验 |
3.1 概述 |
3.2 试验准备 |
3.2.1 机车准备 |
3.2.2 水阻试验设备状态准备 |
3.2.3 机车与水阻设备线路连接 |
3.3 试验过程 |
3.3.1 机车动态功能确认 |
3.3.2 机车动态保护功能确认 |
3.3.3 机车用表与试验台测试用表对比 |
3.3.4 水阻功率的调整与确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阻试验故障模式分析与危害度影响 |
4.1 FMECA的概述 |
4.2 水阻试验故障分析的定义 |
4.3 水阻试验的FMECA分析报告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辅助发电机和柴油机故障分析及改进 |
5.1 辅助110V供电故障分析 |
5.1.1 故障现象 |
5.1.2 故障分析 |
5.1.3 改进方案 |
5.1.4 方案验证 |
5.2 柴油机降速故障分析 |
5.2.1 故障现象 |
5.2.2 故障分析 |
5.2.3 改进方案 |
5.2.4 方案验证 |
5.2.5 其他方面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东风4型内燃机车滑油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电阻制动故障及其原因 |
2.1 电阻制动控制箱移位 |
2.2 电阻制动电流出现较大波动 |
3 励磁电路系统故障及其原因 |
3.1 励磁机电源短路 |
3.2 励磁机启动冲击过大 |
4 柴油机故障及其原因 |
4.1 柴油机意外停机 |
4.2 提手柄柴油机不升速 |
4.3 柴油机管路泄漏 |
5 空气压缩机故障及其原因 |
5.1 空气压缩机启动装置失灵 |
5.2 空气压缩机反联节点接触不良 |
5.3 空气压缩机时间继电器失灵 |
四、东风型内燃机车故障与处理 Ⅰ启动柴油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D]. 汪彬.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2]基于PLC的内燃机车逻辑控制系统的研究[D]. 张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3]特殊气候对载人航天工程内燃机车设备的影响与维修改进措施[D]. 姜启堂.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4]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D]. 陈政.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3)
- [5]东风4B内燃机车柴油机运转故障的分析与处理[J]. 杨卫. 长春大学学报, 2019(06)
- [6]东风4D型内燃机车异常振动分析及处理[D]. 梁信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4(03)
- [7]铁路内燃机车修程修制优化方法研究[D]. 狄威. 北京交通大学, 2009(11)
- [8]基于PLC的东风11型内燃机车逻辑控制系统的研究[D]. 张维久.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1)
- [9]电传动内燃机车的水阻试验与故障分析[D]. 夏晓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10]东风4型内燃机车滑油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J]. 张田. 神华科技,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