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菟丝子对大豆作物危害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赵之亭[1](2010)在《几种诱导剂诱导大豆对寄生杂草菟丝子的抗性研究》文中指出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主要的油料、饲料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受许多生物(病虫草)和非生物(主要是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大豆茎寄生恶性杂草菟丝子分布广,危害逐年加重,难以防除,已成为大豆生产的主要生物限制因子之一。植物诱导抗性不仅可以防治作物病虫害,而且可以控制寄生性杂草。筛选高效诱导剂,提高大豆天然免疫力,控制菟丝子对大豆生产的危害,不但为作物茎寄生杂草的防除提供新途径,而且对拓展有害生物综合防控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试验以高感大豆品种(粤春2号)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从BTH(活化脂)、PHDC(调环酸钙)、BABA(p-氨基丁酸)和SA(水杨酸)4种不同的诱导剂中筛选出对大豆抗菟丝子效果较好的诱导剂BTH,并对其诱导抗性的生化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防治大豆菟丝子提供新的方法。结果如下:1.4种诱导剂在其供试浓度范围内对菟丝子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喷雾处理大豆幼苗,菟丝子的生长量降低,是由于诱导剂诱导大豆幼苗自身产生了抗性,而不是诱导剂具有对菟丝子的杀灭作用。2.通过对BTH、PHDC、BABA、SA这4种诱导剂的筛选,确定了4种诱导剂对大豆抗菟丝子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BTH250mg/L诱导大豆抗菟丝子效果最好,达到62.2%,极显着高于其它处理。从而确定BTH250mg/L为本试验的最佳诱导剂和最佳浓度。3.喷雾法、灌根法和浸种法诱导大豆对菟丝子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喷雾法是3种诱导方法中最佳的方法;用BTH250mg/L处理大豆幼苗,随着接种时间间隔的延长,BTH对大豆抗菟丝子防治效果基本稳定,最佳诱导间隔期为3d,防治效果达最大值66.5%,持续期至少10d;用BTH250mg/L分别施药1、2、3次,防治效果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且经3次施药后的防效可达100%。在一定的诱导间隔期和诱导浓度下,增加诱导次数,可提高植物的抗性;用BTH250mg/L处理不同生长阶段的大豆幼苗,其中以5片复叶期的大豆幼苗防效最高;用BTH250mg/L处理大豆幼苗,用不同的接种量接种大豆,结果表明,随着接种数量的增加,防治效果随之下降,接种5株或5株以上的菟丝子,其寄生量与对照相当;BTH与PHDC、BABA、SA的联合作用表明均表现为相加作用。4.BTH250mg/L诱导处理大豆并接种菟丝子后,大豆体内的SOD、POD、CAT、PPO、PAL活性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SOD、POD、CAT、PPO、PAL活性的变化与大豆抗菟丝子有紧密的联系。
车秀霞[2](2013)在《菟丝子—大豆—根瘤菌相互作用的下行和上行效应》文中指出寄生植物不仅可以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而且还可间接地影响群落中的各营养级的组分。本项目以菟丝子-大豆-根瘤菌这一独特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寄生植物对根瘤菌的下行效应及对碳、氮循环的影响,及研究根瘤菌及氮素对寄生植物的上行效应,以阐明寄生植物-植物-共生细菌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机制,从而为寄生植物-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协同进化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1.通过盆栽实验发现根瘤菌可以显着增加菟丝子寄生的吸器数,缠绕圈数和相对盖度;根瘤菌接种可以显着增加果实干重、果实鲜重、茎部鲜重和茎部干重。外界氮源可以显着增加菟丝子的相对盖度,对果实干重和茎部鲜重有显着影响。根瘤菌与外界氮源对南方菟丝子的寄生指标没有显着的交互作用。2.通过盆栽实验结果表明南方菟丝子寄生可以显着地减少大豆的根瘤菌的数量和重量。3.通过盆栽实验分析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生长的影响,发现菟丝子寄生显着地降低了大豆植株的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果实生物量、果实数量、株高和叶片数,并且且降低大豆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抑制了大豆的净光合速率;菟丝子寄生显着降低大豆植株的有机碳含量、大豆地上部分氮含量、根氮含量和土壤氮含量。根瘤菌接种显着增加了大豆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和果实生物量,增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增加了净光合速率,增加了大豆及土壤的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氮素添加显着增加了根生物量、果实数量、叶绿素a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使土壤以及大豆根部氮含量增加。菟丝子与根瘤菌对根部有机碳有显着的交互影响,且菟丝子、根瘤菌和外界氮源对大豆株高和叶片数有显着的交互影响。4.通过人工群落实验发现根瘤菌添加显着增加菟丝子的吸器数、缠绕圈数和相对盖度,根瘤菌与外界氮源的交互作用对菟丝子的吸器数有极显着的影响。根瘤菌和外界氮源对菟丝子果实干重和茎干重影响不显着。5.通过人工群落实验发现南方菟丝子寄生可以显着地减少大豆群落的根瘤菌的数量。6.通过人工群落实验分析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适合度的影响,发现菟丝子寄生对大豆的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果实生物量、果实数量、株高和叶片数都有极显着的影响,但是菟丝子寄生对根生物量没有显着的影响;菟丝子的寄生显着降低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根瘤菌的添加可以提高大豆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的含量;外界氮源也对叶绿素a有极显着的影响;菟丝子和根瘤菌对净光合速率有极显着的交互影响,且菟丝子与氮素对净光合速率也有显着性影响。菟丝子与根瘤菌两者对根部有机碳有交互影响,添加根瘤菌之后,菟丝子寄生极显着的降低了根部有机碳。外界氮源极显着的增加了黄酮的含量,菟丝子寄生、根瘤菌与氮素两两交互及三者交互对大豆黄酮含量没有显着性影响。根瘤菌与外界氮源两者交互作用对大豆地上部分,土壤以及根部氮含量都有极显着的影响。但菟丝子寄生、根瘤菌与外界氮源三者交互作用对大豆氮含量没有显着性影响。
李树学,胡飞,孔垂华,谭中文[3](2007)在《不同品种大豆(Glycine max L.)对中国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寄生的生理生态响应》文中指出田间条件下观察了中国菟丝子危害14个大豆品种的差异,随后选择受中国菟丝子危害差异显着的3个品种与中国菟丝子混种,探讨田间条件下中国菟丝子危害这3个品种大豆植株的生理生态效应。实验显示:在寄生关系确立前,受危害重的大豆品种植株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总黄酮和植株全氮的含量比受危害轻的品种高,而可溶性糖的含量则相反。在寄生关系确立后,危害重的品种植株光合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总黄酮和植株全氮的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则是危害程度愈重,升幅愈大。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中国菟丝子生物量为:危害重的大豆植株>危害轻的大豆品种植株,同时受危害重的大豆品种植株的生物量下降也大,但中国菟丝子生物量与寄生大豆植株生物量下降量的百分比为:受危害重的品种<受危害轻的品种。结果表明:中国菟丝子在大豆品种间的寄生差异与大豆品种光合作用、次生代谢、同化物质合成和氮含量指标的变化有关,受中国菟丝子影响后大豆品种间的这些生理指标的差异进一步扩大。
张启尧[4](2017)在《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对菟丝子及其寄主黄素梅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菟丝子是我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其进行防治。其中,生物防治由于具有不污染环境、对寄主安全、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发挥持续控制作用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植物源防治物质的研究有望为菟丝子的生物防治开辟新的途径。本文选取苦楝树(树皮和果实)乙醇提取物和菟丝子防治特效药剂菟丝特对菟丝子及其寄主黄素梅进行喷洒处理,通过测定菟丝子及其寄主黄素梅的生长和生理指标评价药剂的防治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如下:1.苦楝树皮醇提取物和菟丝特能较为有效防治菟丝子侵染宿主黄素梅。药剂处理后初期菟丝子表现为生长点失水下垂、缠绕圈数减少的症状;后期菟丝子大面积萎蔫死亡。苦楝树皮醇提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能显着抑制菟丝子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浓度-剂量效应。苦楝皮醇提物40 g/L和菟丝特混合药剂的药效最好,处理15 d后菟丝子表现出部分萎蔫干枯的症状,药后30 d,绝大多数菟丝子死亡。2.低中浓度苦楝醇提物处理下的黄素梅能在15 d内恢复生长,对宿主相对安全;菟丝特处理下黄素梅均能在30 d内恢复正常生长。苦楝树皮醇提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寄主黄素梅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不仅能有效抑制菟丝子生长,同时对宿主黄素梅的影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3.高浓度苦楝皮醇提物和不同浓度菟丝特处理后菟丝子内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升高。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而中高浓度的苦楝皮醇提物和菟丝特处理下黄素梅叶片的可用性糖含量降低,且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黄素梅。4.随着苦楝皮醇提物和菟丝特浓度的增加,菟丝子内MDA含量逐渐升高。而寄主植物黄素梅叶片内MDA的含量随苦楝皮醇提物和菟丝特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5.苦楝皮醇提物和菟丝特能显着抑制菟丝子的生长发育,并促进黄素梅恢复正常生长。药剂胁迫使菟丝子使菟丝子SOD活性降低,POD和CAT的活性逐渐升高。药剂处理能显着增强黄素梅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寄主抵御菟丝子侵袭的能力,干扰菟丝子对黄素梅寄主的识别,从而达到生物防治的效果。6.6%菟丝特和苦楝皮醇提物对黄素梅叶片的光合活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随药剂浓度的加大,对黄素梅光合活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就越显着。其中混合药剂处理9(苦楝皮醇提物40 g/L+菟丝特14 mg/L)的防效最好。
郝双红[5](2005)在《中国粗榧除草活性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 Li.)简称粗榧,为三尖杉科三尖杉属植物。该植物仅在中国广泛分布。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在三尖杉属植物中发现抗肿瘤活性的三尖杉酯类生物碱以来,人们对三尖杉科植物包括中国粗榧的药用化学成分、药用活性、毒副作用及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中国粗榧同时具有较强的杀虫及杀线虫活性,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均只停留在对其粗提物的活性测定水平上,未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本文在对西北地区除草活性植物初步筛选时,发现中国粗榧对4 种供试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为了寻找新除草作用化合物,本文进一步对中国粗榧的除草作用、除草活性化合物及其除草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以油菜、小麦、黄瓜、高梁等4 种作物种子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初步选择性地测定了采自西北地区的67 科152 属188 种植物样品的除草作用。结果表明:菊科的灰孢蒿、大刺儿菜,豆科的白花草木樨,藜科的野滨藜、西伯利亚滨藜、盐爪爪、伊朗地肤、灰绿藜、碱蓬,毛茛科的银叶铁线莲,商陆科的商陆,三尖杉科的中国粗榧,茄科的曼陀罗,柏科的砂地柏,罂粟科的博落回,旋花科的日本菟丝子和苦木科的鸭胆子等17 种植物对供试4 种作物种子发芽后幼根和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均大于70%。综合考虑生物活性、植物资源分布、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等因素,将中国粗榧作为进一步除草作用研究的对象。 2. 以种子萌发法测定了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2 种作物、4 种蔬菜、4 种牧草、8种杂草等18 种供试植物种子发芽后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10mg/ml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灰绿藜种子幼根生长的抑制率大于80%,对7 种供试作物、蔬菜或牧草种子幼根生长的抑制率均小于50%,表现出一定选择性。40mg/ml 及80mg/ml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除了对稗草种子幼芽生长抑制作用较弱外,对其他17 种供试植物种子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均较显着。 3. 为了了解中国粗榧提取物除草作用选择性,以药土法测定了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不同幼苗期野燕麦及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0-5mm、5-10mm及10-15mm 3 种根长期野燕麦幼根对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的敏感性均显着大于同期小麦幼根的敏感性,表现出一定选择性;5-10mm 根长期施药对野燕麦和小麦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显着大于其他2 个根长期施药对野燕麦和小麦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表明5-10mm根长期是小麦和野燕麦较敏感时期。0-5mm 小麦幼芽对粗榧提取物较敏感,而同期野燕麦幼芽对粗榧提取物具有较强耐性;5-10mm 小麦及野燕麦幼芽对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的
魏超月[6](2020)在《稗草和酸模叶蓼与大豆的竞争及化学防除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兼油料作物,在我国已有超过5000年的栽培历史。黑龙江作为我国的大豆生产大省,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杂草作为影响大豆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不仅与大豆争夺光照、养分、水分以及空间等生长资源,同时还是多种病虫的中间寄主和栖息场所,是制约我国大豆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耕作模式的调整、种植制度的改变以及施肥、除草剂使用等农事操作的变化,农田杂草群落演替速度加快。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和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是黑龙江省大豆田两大恶性杂草,发生量大,繁殖率高,对大豆生长危害严重,给大豆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大豆田杂草种类繁多且群落结构复杂。为此,我们通过对哈尔滨市周边6个乡镇大豆田杂草的发生危害进行调查,明确了该地区的优势杂草种群;分析了不同密度和共存时间下优势杂草混合危害对大豆产量损失的影响,筛选获得了防除优势杂草的新型除草剂混用配方,以期得出符合大豆田杂草实际发生情况的防除指标和除草剂混用配方,为大豆田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进一步分析了优势杂草群落对大豆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从光合机构、叶绿素荧光淬灭等方面初步明确优势杂草引起大豆产量下降的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豆田杂草发生规律调查哈尔滨地区大豆田常见杂草有共计24种,隶属13科。其中,阔叶杂草18种占75.00%,禾本科杂草6种占25.0%;一年生杂草19种,占79.17%,多年生杂草5种,占20.83%。相对多度10以上的杂草共计8科12种,其中稗草和酸模叶蓼的相对多度达30以上,为该地区大豆田的杂草优势种群。2.稗草和酸模叶蓼混合危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随着杂草密度和共存时间的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和产量均呈下降趋势,空荚率呈上升趋势,杂草密度和共存时间与产量损失率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稗草和酸模叶蓼混种时对大豆的产量的影响以直接作用为主,且二者影响程度存在差异。酸模叶蓼对大豆产量损失率的影响程度更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799,相比稗草高出43.43%。分别对杂草密度、共存时间与大豆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幂函Y=0.685x1.046(R2=0.898;F=87.646;P=0.000)对稗草+酸模叶蓼混合密度与大豆产量损失率间的关系拟合效果最佳;二次曲线函数Y=-0.01x2+1.899x-24.134(R2=0.995;F=193.542;P=0.005)则对混合杂草共存时间与大豆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拟合效果最佳。根据当地大豆生产水平,计算得出人工防除大豆田杂草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12.23%-18.35%,稗草和酸模叶蓼互作时的经济阈值为15.73-23.18株/m2,防除临界期为13.7-21.6天。3.以稗草、酸模叶蓼为优势种的大豆田杂草混用配方筛选(1)本研究首先采用整株生测法测定了不同叶龄稗草和酸模叶蓼对大豆田常用茎叶处理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杂草叶龄下5种防治禾本科杂草药剂的ED50为:恶草酸>精喹禾灵>烯草酮>喹禾糠酯>精吡氟禾草灵;3种防治阔叶杂草药剂的ED50为: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灭草松;ED50随杂草叶龄的增加而增加。(2)采用Gowing法评价了3种除草剂二元混用对稗草、酸模叶蓼的联合作用类型。结果表明:恶草酸与氟磺胺草醚和灭草松混用均有增效作用。在恶草酸与氟磺胺草醚有效成分1:3,恶草酸与灭草松1:10时混用除草效果最好。安全性试验表明,恶草酸与灭草松(1:10)混用剂量900 g a.i./ha对大豆鲜重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余试验剂量均对供试大豆品种安全。4.稗草和酸模叶蓼混合危害对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法测定了不同杂草密度和种群下,稗草和酸模叶蓼对不同生育期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杂草总密度的增加,大豆的主茎节数、Chla/b、净光合速率、Rubisco活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杂草总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酸模叶蓼单独种植下的大豆主茎节数、Chla/b、净光合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Rubisco活性等下降幅度最大,稗草+酸模叶蓼混合种植次之,稗草单独种植最低。大豆叶绿素荧光参数在结荚期变化不显着。可见,酸模叶蓼和稗草通过降低大豆的Rubisco酶活性、光合能力及光能转化效率,是导致大豆产量降低的主要生理原因。大豆对酸模叶蓼竞争的光合生理响应较稗草更敏感;在地上部空间资源的争夺方面,酸模叶蓼较稗草更具竞争优势。大豆对酸模叶蓼竞争的光合生理响应较稗草更敏感;在地上部空间资源的争夺方面,酸模叶蓼较稗草更具竞争优势。
任子春[7](2020)在《基于Maxent模型在全球变暖条件下菟丝子属全寄生植物及其寄主的潜在分布预测》文中认为菟丝子属植物是典型的茎全寄生植物,其叶与根退化,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全部来自于寄主植物。菟丝子属植物对寄主植物的危害极大,轻则引起寄主植物植株矮小、发育迟缓、枯萎,重则导致寄主死亡。如何防控菟丝子属寄生植物已成为农业上的一个研究重点。目前尚未见菟丝子属全寄生植物及其寄主生态位模型分析及全球分布预测的相关研究。在现有的生态位模型(ENMs)工具中,最大熵(Maxent)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物种分布预测方法之一,在国内外已应用于多方面研究。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探讨在气候因素以及土壤因素影响下,菟丝子属5个主要物种及其豆科2个主要寄主植物在全球范围内的潜在分布,预测菟丝子属主要物种与寄主共同的适生区区域,预测菟丝子属物种主要会给寄主植物带来风险的区域,以为菟丝子属植物的防控以及寄主植物的保护及管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气候因子对菟丝子属5个主要物种及豆科植物2个物种分布的影响较大,而土壤因子对菟丝子属5个主要物种及豆科植物2个物种分布的影响不大。其中年平均气温和等温性是影响它们分布的重要气候因子。2.从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中期再到1960-1990年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最高适生区(>0.75)中国菟丝子、欧洲菟丝子和苜蓿菟丝子全新世中期的区域是三个时期面积最大的,说明在全新世中期菟丝子属植物分布较多。豆科植物大豆及紫花苜蓿预测的高适生区在末次冰盛期面积最大,说明在末次冰盛期豆科植物分布较多。3.从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中期再到1960-1990年苜蓿菟丝子与紫花苜蓿的预测的适生区面积都是增加,使大豆产生病害的菟丝子主要为中国菟丝子和欧洲菟丝子两种,从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中期再到1960-1990年欧洲菟丝子与大豆预测的适生区的面积都是先减少后增加,从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中期中国菟丝子与大豆预测的适生区的面积都是减少,可以说明寄主与寄生植物的分布是有联系的。4.在未来,中国菟丝子、欧洲菟丝子以及大豆生存适宜性较高(0.5-1)的总面积最大的情景都是RCP2.6,并且在RCP2.6、RCP4.5、RCP6.0和RCP8.5情境下,中国菟丝子与大豆较高的适宜区(0.5-1)面积均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中国菟丝子和欧洲菟丝子是主要寄生大豆并危害大豆的两种菟丝子,其较适宜生存的情景一致,并且在RCP2.6、RCP4.5、RCP6.0和RCP8.5情境下,中国菟丝子与大豆较高的适宜区(0.5-1)面积的变化也是一致的,说明寄生植物与寄主的分布是相互影响的。5.预测在未来RCP2.6、RCP4.5、RCP6.0和RCP8.5的4个情景下菟丝子属5个主要物种及大豆、紫花苜蓿的适生区重叠区域及面积,为了更好地保护大豆及紫花苜蓿,在未来RCP2.6的情境下,在全球尼泊尔、缅甸、越南、朝鲜、韩国、日本、新西兰、老挝、马达加斯加东部、印度西北部、欧洲西部各国家、非洲西北部、伊朗北部、美国西北部和南部、加拿大西南部和东部以及中国的北部、中部、东部和南部加强对菟丝子属植物的防治。
张城嘉[8](2019)在《15种植物性农产品副产物中除草活性物质筛选及鉴定》文中研究指明农产品副产物是在农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非主产品。本研究选取了米糠、豆粕、水稻秸秆、油菜饼块、芝麻饼块、花生饼粉、玉米秸秆、棉籽壳、稻谷壳、龙眼壳、香蕉皮、橘子皮、柚子皮、薯渣、酒糟共15种农产品副产物,从中筛选出除草活性较高的农产品副产物,鉴定除草活性成分,并明确其除草活性。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利用无水乙醇提取米糠、豆粕、水稻秸秆、油菜饼块、芝麻饼块、花生饼粉、玉米秸秆、棉籽壳、稻谷壳、龙眼壳、香蕉皮、橘子皮、柚子皮、薯渣、酒糟共15种农产品副产物粉末中的活性物质,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L.)Nees、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Krock.)Philcox、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为供试材料,采用种子萌发法,测试乙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棉籽壳、油菜饼块和柚子皮乙醇提取物对稗草幼根,稗草幼芽以及陌上菜幼根、幼芽的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千金子和异性莎草抑制效果不理想。棉籽壳、油菜饼块和柚子皮乙醇提取物对稗草幼根的抑制率分别为87.07%、70.82%、66.52%,对稗草幼芽的抑制率分别为76.54%、69.27%、67.88%,棉籽壳乙醇提取物对陌上菜幼根、幼芽的抑制率分别为75.05%、50.33%。其它农产品副产物乙醇提取物的对四种杂草的幼根、幼芽的抑制实验与空白对照无明显差异。2、选取无水乙醇、正丁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四种不同极性的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棉籽壳粉末进行提取。设置提取物1、2、4、8、16 g/L共5个处理浓度,以稗草为试验对象,采用茎叶喷雾法,在三叶期施药。对无水乙醇、正丁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四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物的进行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无水乙醇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对稗草IC50分别为3.38、6.66、39.3、19.7g/L,说明棉籽壳无水乙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最高。3、将无水乙醇提取物用丙酮稀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经NIST05、NIST05s和WILEY73质谱数据库结合人工谱图解析、文献核对与标准品相对照,确定该提取物中主要含有甘油、三环己基-3-烯-6-辛酮、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邻甲基苯酚)-2-溴-2氯-乙酰酯、十四酸、十四酸乙酯、十六烷酸、辛酸异戊酯和亚油酸等9种化合物。4、将9种化合物标准品分别用丙酮溶解,加入吐温-80,用水稀释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5、1、2、4和8 mg/L的药液(稀释后丙酮的体积分数不高于2%,吐温-80的体积分数为0.8%)以稗草为试验对象,采用茎叶喷雾法,在稗草三叶期时进行统一施药。结果表明,亚油酸、辛酸异戊酯、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和(邻甲基苯酚)-2-溴-2氯-乙酰酯4种化合物对稗草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其中亚油酸活性最强,其IC50值为14.5 mg/L。
刘禹杉[9](2017)在《薇甘菊防治药剂筛选和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是典型的检疫性外来入侵恶性杂草,在我国南方快速扩散,泛滥成灾,所到之处短时间内即可完全覆盖地面及原植被,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已对我国南方农林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和重大损失。化学防治是薇甘菊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迫切需要研发提供防控新产品。本论文针对华南地区薇甘菊防控形势紧迫、高效防控药剂缺乏、综合利用程度较低、材料化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对高效安全绿色防控新产品的需求非常迫切的实践,以筛选高效、安全防治药剂为主要目标,在田间筛选评价9种药剂单剂的基础上,研制和评价了2种复配新制剂的田间防治效果,科学评价了研制复配新制剂对非靶标植物和动物的安全性,为科学防控薇甘菊提供了可供选择和推广应用的农药新品种以及使用技术;此外,还测定评价了薇甘菊主要成分及其对动物的安全性。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评价了9种药剂对薇甘菊的田间防治效果。20%氯氟吡氧乙酸EC、24%氨氯吡啶酸AS和30%二氯吡啶酸AS防治薇甘菊速效性较好,施药后1个月左右能完全控制薇甘菊为害,持效期2个月左右;从速效性和持效性以及对薇甘菊叶和茎防效看,10%甲嘧磺隆WP防治薇甘菊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但对非靶标植物安全性较差,25%氟磺胺草醚AS防治薇甘菊速效性与10%甲嘧磺隆WP相似,10%苄嘧磺隆WP则持效性差。30%草甘膦AS,70%2,4-滴二甲胺盐AS和13%2甲4氯钠AS持效期较长,单剂使用防治薇甘菊效果较低。从防效、持效、产品创新角度看,氨氯吡啶酸、氟磺胺草醚与长持效期产品混配使用更具有生产实践应用价值。2.研制获得了2种复配制剂,评价了其防治薇甘菊的田间效果。氟磺胺草醚和2,4-D按适当比例组成25%灭菊灵2号AS,氨氯吡啶酸和2,4-D按适当比例组成25%灭菊灵3号AS。25%灭菊灵2号AS制剂100、200、400 ml/667 m2兑水喷雾防治薇甘菊,15-90 d覆盖度防效93%-100%,60 d和90 d鲜重防效94%-100%,180 d覆盖度防效仍达75%-92%。25%灭菊灵3号AS制剂50、100、200 ml/667 m2兑水喷雾处理后15-90 d,覆盖度防效90%-99%,60 d和90 d鲜重防效89%-99%,30-90 d茎藤防效72%-91%,施药后180 d覆盖度防效明显下降。灭菊灵2号和3号速效性与商品化除草剂10%甲嘧磺隆WP和24%滴酸·二氯吡AS相当,90d内覆盖度防效、鲜重防效和茎藤防效均基本相当,持效期比对照药剂24%滴酸·二氯吡AS更长。3.评价了灭菊灵2号和3号对杨桃、柑橘、芒果和荔枝4种华南常见代表性果树的安全性。杨桃树对灭菊灵2号、3号敏感或较敏感,柑橘树对灭菊灵2号、3号有一定的耐受性,芒果和荔枝对灭菊灵2号、3号耐受性较高,灭菊灵2号对4种果树安全性均不同程度优于灭菊灵3号。杨桃园、柑橘园和荔枝园及附近区域防治薇甘菊时不宜施用灭菊灵2号和3号,灭菊灵2号和3号均应避免药液直接接触果树。4.评价了灭菊灵2号和3号对9种园林植物的安全性。澳洲火焰木、罗汉松、假苹婆、大叶相思对灭菊灵2号和3号均极敏感或敏感,薇甘菊防治区域或附近有上述园林植物时,宜禁用灭菊灵2号和3号;小叶榕对灭菊灵3号极敏感,对灭菊灵2号相对不敏感。垂叶榕、串钱柳、散尾葵均对灭菊灵2号敏感,薇甘菊防治区域或附近有上述园林植物时,宜禁用灭菊灵2号。羊蹄甲对灭菊灵2号不敏感。灭菊灵2号和3号均应避免药液直接接触上述园林植物。5.灭菊灵2号和3号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灭菊灵3号在制剂1000 mL/L极高浓度下,96 h内斑马鱼死亡率0,灭菊灵2号制剂100、1000 mL/L饲喂48 h和96 h时,斑马鱼死亡率均为10%。农药对鱼类的毒性等级划分标准,灭菊灵2号和3号均属于对水生动物低毒,安全性较高,可用于水域附近的薇甘菊防治。6.测定了薇甘菊主要成分含量,薇甘菊鲜样中水分含量88.87±0.51%,根、茎、叶3个部位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0.28±0.01%、4.27±0.33%、5.63±0.15%,蛋白质含量分别为0.14±0.01%、0.10±0.00%、0.09±0.01%,纤维素含量分别为0.65±0.04%、0.89±0.03%、0.60±0.04%,总磷含量分别为0.110±0.001%、0.319±0.007%、0.222±0.001%。7.评价了薇甘菊灌喂后小鼠各项生理指标。薇甘菊枝叶汁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15000 mg/kg,属无毒性级别,同时对小鼠的体重、饮食量、饮水量、脏器系数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HE染结果显示,小鼠主要脏器均无明显病变。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薇甘菊综合开发利用、开发高效农药新品种、改进相关产品性能、指导科学用药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有助于提升薇甘菊防控整体水平,也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与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思路,所得的复配制剂灭菊灵2号和3号配方经过优化后具有商品化开发利用潜力,值得推广应用。
陈扬[10](2021)在《东北地区大豆田化学除草剂减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地区大豆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大豆在东北地区更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豆田中的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制约着大豆的品质和产量,生产上为有效防除田间杂草,除草剂用量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农药残留问题和药害问题时常发生,令人们担忧不已。为了减少高毒、高残留除草剂的使用,减少除草剂对作物、环境和生物等造成的危害,同时要在减少除草剂使用量的前提下保证大豆的品质与产量。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法,通过大豆田中不同土壤处理除草剂混用、茎叶喷雾处理除草剂与桶混助剂混用两种措施,探究了东北地区大豆田除草剂减量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温室盆栽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法分别评价了混配组方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其对大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通过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复配后的联合作用评价可知二者以1:20的质量比混用时对马唐、稗草和苘麻均具有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应该采用唑嘧磺草胺和乙草胺的推荐混配比例为1:20,其推荐剂量为1260 g a.i./hm2,施药液量450 L/公顷;与常用除草剂40%扑·乙合剂相比,在用药量减少30%的基础上,鲜重防效提高了6.6%;通过温室盆栽法筛选得到的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复配组方可有效控制大豆田中杂草的为害,且对大豆安全。2.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法从四种助剂中筛选出对乙羧氟草醚防除阔叶杂草具有增效作用的助剂GY-T1602,并在田间进行验证其防效和对大豆的安全性。通过盆栽试验发现添加0.3%桶混助剂GY-T1602后可显着提高乙羧氟草醚对苘麻的鲜重防效,其EC90值由121.38 mg/L降至55.29 mg/L,增效比为54.45%;田间喷雾时添加0.3%桶混助剂GY-T1602可极大提高乙羧氟草醚对苘麻等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减少乙羧氟草醚用量40%以上;在茎叶喷雾处理除草剂烯草酮、精喹禾灵中加入桶混助剂GY-T1602后对大豆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无明显差异,在用量上减少了30%,防效没有降低,反而会提高;添加0.3%桶混助剂GY-T1602后对田间大豆安全,不会产生药害,田间作物的株高和叶龄均无明显变化,产量会提高。综上所述,土壤喷雾处理除草剂唑嘧磺草胺和乙草胺适宜配比为1:20,推荐田间用量为1260 g a.i./hm2,每公顷施药液量450 L,在播后苗前可有效防除大豆田一年生杂草,与农户常用40%扑乙合剂相比,可减少40%的用药量;在茎叶喷雾除草剂乙羧氟草醚、烯草酮、精喹禾灵中加入0.3%桶混助剂GY-T1602,可在减量30%以上的基础上,极大提高对大豆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
二、菟丝子对大豆作物危害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菟丝子对大豆作物危害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几种诱导剂诱导大豆对寄生杂草菟丝子的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菟丝子对大豆生产的为害与研究现状 |
1.1.1 菟丝子为害的概况 |
1.1.2 病原物 |
1.1.3 症状 |
1.1.4 发生规律 |
1.1.5 防治方法 |
1.1.5.1 植物检疫 |
1.1.5.2 农业防治 |
1.1.5.3 人工及物理防治 |
1.1.5.4 化学防除 |
1.1.5.5 生物防治 |
1.2 植物诱导抗性的概念 |
1.3 植物诱导抗性的研究概况 |
1.4 诱导抗性因子的种类 |
1.4.1 生物因子 |
1.4.2 物理因子 |
1.4.3 化学因子 |
1.5 植物诱导抗性的特点 |
1.5.1 非特异性 |
1.5.2 传导性 |
1.5.3 滞后性 |
1.5.4 诱导抗性受诱导因子浓度(或强度)的影响 |
1.5.5 非遗传性 |
1.5.6 不完全性 |
1.6 植物诱导抗性机制 |
1.6.1 过敏反应 |
1.6.2 木质素 |
1.6.3 植保素 |
1.6.4 病程相关蛋白 |
1.6.5 植物防御酶系的变化 |
1.7 植物诱导抗性的研究意义及展望 |
第二章 诱导剂的筛选及诱导抗性效果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大豆品种及大豆苗的培育 |
2.1.2 接种体的品种及培育 |
2.1.3 接种方法 |
2.1.4 供试诱导剂 |
2.1.5 试剂配制 |
2.1.6 主要设备 |
2.1.7 诱导剂对菟丝子离体活性测定 |
2.1.8 大豆抗菟丝子诱导剂的筛选 |
2.1.9 诱导方法的确定 |
2.1.10 最佳诱导间隔期与持效期的测定 |
2.1.11 诱导次数的测定 |
2.1.12 不同接种量的测定 |
2.1.13 BTH对不同生育期大豆的诱导效果 |
2.1.14 诱导剂联合作用的研究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诱导剂对大豆菟丝子离体活性的影响 |
2.2.2 大豆抗菟丝子诱导剂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 |
2.2.3 不同诱导方法的效果比较 |
2.2.4 最佳诱导间隔期与持效期 |
2.2.5 诱导次数的效果 |
2.2.6 不同接种量的效果 |
2.2.7 BTH对不同生育期大豆的诱导效果 |
2.2.8 诱导剂联合作用的研究 |
2.3 讨论 |
第三章 BTH诱导大豆抗菟丝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设备 |
3.1.2 试验药品 |
3.1.3 供试大豆幼苗的培育及接种体的制备 |
3.1.4 供试诱导剂 |
3.1.5 BTH诱导大豆抗菟丝子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处理SOD活性的变化 |
3.2.2 不同处理POD活性的变化 |
3.2.3 不同处理CAT活性的变化 |
3.2.4 不同处理PPO活性的变化 |
3.2.5 不同处理PAL活性的变化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菟丝子—大豆—根瘤菌相互作用的下行和上行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上行效应与下行效应 |
1.1.1 草食动物对土壤微生物的下行效应 |
1.1.2 草食动物对根瘤菌的下行效应 |
1.1.3 根瘤菌对草食动物的上行效应 |
1.2 寄生植物 |
1.2.1 寄生植物概述 |
1.2.2 寄生植物与群落中各营养级组分的相互作用 |
1.3 大豆与根瘤菌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基质的制备 |
2.2 植物材料的准备 |
2.3 盆栽实验设计 |
2.4 群落实验设计 |
2.5 指标测量 |
2.5.1 菟丝子适合度 |
2.5.2 大豆的适合度 |
2.5.3 根瘤菌的适合度 |
2.5.4 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
2.5.5 氮含量测定 |
2.6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根瘤菌与外界氮源对南方菟丝子的上行效应(盆栽实验结果) |
3.1.1 根瘤菌与外界氮源对南方菟丝子寄生参数的影响 |
3.1.2 根瘤菌与外界氮源对南方菟丝子生物量的影响 |
3.2 南方菟丝子寄生对根瘤菌的下行效应(盆栽实验结果) |
3.3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生长的影响(盆栽实验结果) |
3.3.1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生物量的影响 |
3.3.2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3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适合度光合作用的影响 |
3.3.4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3.3.5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
3.3.6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有机氮的影响 |
3.4 根瘤菌与外源氮素对南方菟丝子的上行效应(人工群落实验结果) |
3.5 南方菟丝子寄生对大豆根瘤菌的下行效应(人工群落实验结果) |
3.6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适合度的影响(人工群落实验结果) |
3.6.1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
3.6.2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6.3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
3.6.4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3.6.5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黄酮含量的影响 |
3.6.6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氮含量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土壤微生物或资源对对寄生植物的上行效应 |
4.1.1 外界氮源对寄生植物的上行效应 |
4.1.2 根瘤菌对寄生植物的上行效应 |
4.1.3 根瘤菌与氮素的交互作用对寄生植物的上行效应 |
4.2 寄生植物对根瘤菌的下行效应 |
4.3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及外界氮源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
4.3.1 南方菟丝子寄生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
4.3.2 根瘤菌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
4.3.3 氮素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
4.3.4 南方菟丝子寄生、根瘤菌、氮素对大豆生长的交互作用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不同品种大豆(Glycine max L.)对中国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寄生的生理生态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中国菟丝子对不同大豆品种危害程度差异的评价 |
1.2.2 中国菟丝子对不同危害程度大豆品种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中国菟丝子对不同大豆品种的寄生危害程度差异 |
2.2 中国菟丝子寄生对不同危害程度品种大豆间光合生理及生物量的影响 |
2.3 中国菟丝子寄生与大豆品种间总黄酮含量的关系 |
2.4 中国菟丝子寄生与大豆品种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 |
2.5 中国菟丝子寄生与大豆植株全氮含量的关系 |
3 讨论 |
3.1 不同大豆品种对中国菟丝子建立寄生关系的影响 |
3.2 不同大豆品种对中国菟丝子寄生的生理响应 |
3.3 不同大豆品种上寄生中国菟丝子生长差异的生态意义 |
(4)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对菟丝子及其寄主黄素梅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概况 |
1.2 苦楝的研究概况 |
1.3 菟丝子的研究概况 |
1.3.1 菟丝子的生物学特性 |
1.3.2 菟丝子的分布与危害 |
1.3.3 菟丝子的防治途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菟丝子寄主植物黄素梅幼苗的准备 |
2.2 苦楝树乙醇浸提物的制备 |
2.3 药剂处理试验 |
2.4 药效调查 |
2.5 生长指标测定 |
2.6 生理指标测定 |
2.7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对菟丝子及其寄主黄素梅生长的影响 |
3.1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对菟丝子生长的影响 |
3.2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生长的影响 |
3.2.1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的伤害症状 |
3.2.2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株高生长的影响 |
3.2.3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地径增长的影响 |
3.2.4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叶面积增长的影响 |
3.3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菟丝子生长的影响 |
3.4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黄素梅生长的影响 |
3.4.1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的伤害症状 |
3.4.2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株高增长的影响 |
3.4.3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地径增长的影响 |
3.4.4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叶面积增长的影响 |
第四章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对菟丝子及其寄主黄素梅生理指标的黄素梅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对菟丝子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1 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菟丝子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1.2 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菟丝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1.3 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菟丝子MDA含量的影响 |
4.1.4 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菟丝子SOD活性的影响 |
4.1.5 不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菟丝子POD活性的影响 |
4.1.6 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菟丝子CAT活性的影响 |
4.2 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1 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2 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2.3 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2.4 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SOD活性的影响 |
4.2.5 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POD活性的影响 |
4.2.6 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CAT活性的影响 |
4.2.7 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8 苦楝提取物和菟丝特对黄素梅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3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菟丝子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1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菟丝子可溶性糖的影响 |
4.3.2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菟丝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3.3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菟丝子MDA含量的影响 |
4.3.4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菟丝子SOD活性的影响 |
4.3.5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菟丝子POD活性的影响 |
4.3.6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菟丝子CAT活性的影响 |
4.4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黄素梅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4.4.1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黄素梅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2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黄素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4.3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黄素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4.4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黄素梅SOD活性的影响 |
4.4.5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黄素梅POD活性的影响 |
4.4.6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黄素梅CAT活性的影响 |
4.4.7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黄素梅光合特性的影响 |
4.4.8 苦楝树皮提取物和菟丝特混合处理对黄素梅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1.1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处理对菟丝子和寄主黄素梅的药效评价 |
5.1.2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处理对菟丝子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5.1.3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处理菟丝子MDA含量的影响 |
5.1.4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处理对菟丝子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5.1.5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处理对黄素梅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5.1.6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处理对黄素梅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5.1.7 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处理对黄素梅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中国粗榧除草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除草剂研究进展 |
1.1.1 杂草防治发展简史 |
1.1.2 化学除草剂研究进展 |
1.1.3 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 |
1.1.3.1 微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 |
1.1.3.1.1 微生物体除草剂研究概况 |
1.1.3.1.2 微生物源除草剂研究概况 |
1.1.3.2 植物除草剂研究进展 |
1.1.3.2.1 植物化感作用与杂草防治 |
1.1.3.2.2 具除草活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
1.2 中国粗榧研究概况 |
1.2.1 中国粗榧的形态及资源 |
1.2.2 中国粗榧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2.1 生物碱类 |
1.2.2.2 双黄酮类 |
1.2.2.3 精油类 |
1.2.3 中国粗榧医用研究进展 |
1.2.3.1 有效成分 |
1.2.3.2 药理学研究 |
1.2.3.3 有效成分合成研究进展 |
1.2.3.4 有效成分组织培养研究 |
1.2.3.5 临床应用 |
1.2.3.6 毒副作用 |
1.2.4 中国粗榧农用活性研究 |
1.2.5 中国粗榧除草作用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西北地区具除草活性植物的筛选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植物样品 |
2.1.2 供试作物种子 |
2.1.3 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菊科 37 种植物对 4 种作物种子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1.1 对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1.2 对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2 豆科、藜科等科 49 种植物对 4 种作物种子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2.1 对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2.2 对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3 蓼科、禾本科等科 40 种植物对 4 种作物种子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3.1 对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3.2 对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4 小蘖科、苋科等科 62 种植物对 4 种作物种子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4.1 对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4.2 对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粗榧除草活性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中国粗榧提取物 |
3.1.2 供试植物种子 |
3.1.3 室内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
3.1.4 盆栽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
3.1.5 选择性除草作用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室内除草活性测定结果 |
3.2.1.1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供试植物种子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
3.2.1.2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供试植物种子幼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
3.2.2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盆栽除草活性测定结果 |
3.2.3 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对野燕麦及小麦幼苗根茎生长选择抑制作用测定结果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粗榧除草活性成分分离与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植物样品 |
4.1.2 除草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用化学试剂 |
4.1.3 除草活性成分薄层分析用显色剂 |
4.1.4 除草活性成分测试仪器 |
4.1.5 微量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
4.1.6 除草活性成分的提取 |
4.1.7 除草活性成分的萃取分离 |
4.1.8 除草活性成分的薄层层析及柱层析 |
4.1.8.1 中国粗榧生物碱部分除草活性成分分离 |
4.1.8.2 中国粗榧非生物碱部分除草活性成分分离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中国粗榧不同溶剂提取物的除草活性 |
4.2.2 中国粗榧不同溶剂萃取物的除草活性 |
4.2.3 中国粗榧提取物柱层析各馏分的除草活性 |
4.2.3.1 中国粗榧生物碱柱层析各馏分的除草活性 |
4.2.3.2 中国粗榧非生物碱柱层析各馏分的除草活性 |
4.2.4 中国粗榧 3 种生物碱及 3 种非生物碱单体的除草活性 |
4.2.5 中国粗榧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4.2.5.1 中国粗榧生物碱薄层层析结果 |
4.2.5.2 中国粗榧除草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其保护酶系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桥氧三尖杉碱 |
5.1.2 供试植物种子 |
5.1.3 植物幼苗培养方法 |
5.1.4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方法 |
5.1.5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
5.1.6 总核酸含量测定方法 |
5.1.7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方法 |
5.1.8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方法 |
5.1.9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
5.2.2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2.3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2.4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中总核酸含量的影响 |
5.2.5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5.2.6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2.7 桥氧三尖杉碱对小麦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稗草和酸模叶蓼与大豆的竞争及化学防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大豆生产与大豆田杂草发生概况 |
1.1.1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发展现状 |
1.1.2 我国大豆田杂草的发生种类、特点及其危害 |
1.1.3 稗草、酸模叶蓼的发生与危害 |
1.1.4 我国大豆田杂草的主要防治技术及化学防除现状 |
1.2 杂草与大豆的竞争作用 |
1.2.1 作物与杂草竞争概述 |
1.2.2 杂草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3 杂草密度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3 除草剂的混用 |
1.3.1 除草剂混用的原则 |
1.3.2 除草剂混用的药效评价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药剂和仪器 |
2.1.2 供试植物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大豆田杂草的种类与调查 |
2.2.2 稗草和酸模叶蓼混合危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2.2.3 防除以稗草、酸模叶蓼为优势种的杂草群落的混用配方筛选 |
2.2.4 稗草和酸模叶蓼混合对大豆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哈尔滨市大豆田杂草发生种类与发生规律分析 |
3.2 稗草和酸模叶蓼混合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2.1 不同密度下稗草和酸模叶蓼混合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2.2 不同共存时间下稗草和酸模叶蓼混合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3 以稗草和酸模叶蓼为优势种的大豆田杂草化学防除研究 |
3.3.1 稗草和酸模叶蓼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性 |
3.3.2 恶草酸+氟磺胺草醚混用配方的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
3.3.3 恶草酸+灭草松混用配方的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
3.4 稗草与酸模叶蓼混合对大豆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稗草和酸模叶蓼混合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4.2 防除稗草和酸模叶蓼的除草剂混用配方筛选 |
4.3 稗草和酸模叶蓼混合对大豆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Maxent模型在全球变暖条件下菟丝子属全寄生植物及其寄主的潜在分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菟丝子属植物研究进展 |
1.1.1 菟丝子属植物简介 |
1.1.2 菟丝子属植物分布 |
1.1.3 菟丝子属植物研究现状 |
1.1.4 菟丝子属植物的危害 |
1.1.5 菟丝子属植物对入侵植物的防控 |
1.2 生态位模型研究进展 |
1.2.1 生态位模型预测分布相关研究进展 |
1.2.2 Maxent模型的研究进展 |
1.3 寄生植物生态位模型预测分布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菟丝子属主要物种及寄主环境变量的筛选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数据与方法 |
2.2.1 主要物种 |
2.2.2 物种数据来源 |
2.2.3 环境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2.2.4 环境数据筛选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菟丝子属主要物种的主要环境变量 |
2.3.2 菟丝子属寄主的主要环境变量 |
2.4 结论 |
3 模型性能及变量贡献 |
3.1 研究方法 |
3.1.1 Maxent模型运算 |
3.1.2 模型设置 |
3.1.3 模型评价指标 |
3.2 研究结果 |
3.2.1 模型性能 |
3.2.2 变量的贡献 |
3.3 讨论 |
3.4 结论 |
4 菟丝子属主要物种及寄主地理分布预测 |
4.1 研究方法 |
4.1.1 物种的全球分布点 |
4.1.2 潜在分布区等级分类 |
4.2 研究结果 |
4.2.1 菟丝子属主要物种及寄主全球分布 |
4.2.2 菟丝子属及寄主主要物种在末次冰盛期、全新世中期及1960-1990时期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
4.2.3 菟丝子属及寄主主要物种全球变暖情景下的适宜性生境分布 |
4.3 讨论 |
4.4 结论 |
5 全球气候变暖情境下菟丝子主要物种及寄主的适生区重叠预测 |
5.1 研究方法 |
5.1.1 Arc GIS的适生区叠合分析 |
5.2 研究结果 |
5.2.1 RCP2.6情境下菟丝子主要物种与寄主的适生区重叠预测 |
5.2.2 RCP4.5情境下菟丝子主要物种与寄主的适生区重叠预测 |
5.2.3 RCP6.0情境下菟丝子主要物种与寄主的适生区重叠预测 |
5.2.4 RCP8.5情境下菟丝子主要物种与寄主的适生区重叠预测 |
5.3 讨论 |
5.4 结论 |
6 结论 |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15种植物性农产品副产物中除草活性物质筛选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
1.1 杂草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
1.2 我国杂草的防治发展历史 |
1.3 化学除草剂研究进展 |
1.4 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 |
1.4.1 微生物源除草剂 |
1.4.2 植物源除草剂 |
2 农产品副产物研究概况 |
2.1 我国农产品副产物的利用价值与利用现状 |
2.2 本研究选用的15种农产品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现状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15种农产品副产物乙醇提取物除草活性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农产品副产物提取物的制备 |
1.2.2 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乙醇提取物对水田4种杂草幼根的抑制作用 |
2.2 乙醇提取物对水田4种杂草幼芽的抑制作用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棉籽壳中除草活性物质提取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棉籽壳中活性成分的提取 |
1.2.2 提取物的除草活性测定 |
1.2.3 无水乙醇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鉴定 |
1.2.4 无水乙醇提取液中主要化学成分的除草活性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的除草活性 |
2.2 无水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 |
2.3 无水乙醇提取物中主要化合物的除草活性 |
3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已发表文章 |
(9)薇甘菊防治药剂筛选和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薇甘菊入侵成因 |
1.1.1 强大的生存能力 |
1.1.2 适宜的生长环境 |
1.1.3 模糊的防范意识 |
1.1.4 盲目的境外引种 |
1.1.5 顺畅的传播途径 |
1.2 薇甘菊的危害 |
1.2.1 破坏生物多样性 |
1.2.2 干扰农业生产 |
1.2.3 打破生态平衡 |
1.2.4 影响遗传多样性 |
1.2.5 造成经济损失 |
1.3 薇甘菊防治研究进展 |
1.3.1 加强检疫 |
1.3.2 加强监测 |
1.3.3 物理防治 |
1.3.4 化学防治 |
1.3.5 生物防治 |
1.3.6 群落改造 |
1.4 薇甘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1.4.1 防治虫害 |
1.4.2 防治病害 |
1.4.3 作为牲畜饲料 |
1.4.4 保护生态环境 |
1.4.5 防治其他有害生物 |
1.4.6 用作传统药物治疗 |
1.4.7 用作沼气发酵原材料 |
1.4.8 其他 |
1.5 薇甘菊代表性防治药剂简介 |
1.5.1 氟磺胺草醚 |
1.5.2 氯氨吡啶酸 |
1.5.3 2,4-D |
1.6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动物 |
2.1.3 供试农药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药剂筛选和防效试验剂量设计 |
2.2.2 药剂筛选和防效试验施药方法 |
2.2.3 防效调查及计算方法 |
2.2.4 灭菊灵对果树及园林植物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
2.2.5 灭菊灵对鱼类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
2.2.6 薇甘菊成分测定 |
2.2.7 小鼠毒性评价方法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9种除草剂对薇甘菊的田间防治效果 |
3.1.1 氨氯吡啶酸等3种吡啶类除草剂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 |
3.1.2 甲嘧磺隆等3种阔叶类除草剂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 |
3.1.3 草甘膦等3种缓效型除草剂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 |
3.2 灭菊灵对薇甘菊的田间防治效果 |
3.2.1 灭菊灵2号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 |
3.2.2 灭菊灵3号对薇甘菊的防治效果 |
3.3 灭菊灵对4种果树的安全性评价结果 |
3.3.1 对杨桃的安全性 |
3.3.2 对柑橘的安全性 |
3.3.3 对芒果的安全性 |
3.3.4 对荔枝的安全性 |
3.4 灭菊灵对9种园林植物的安全性评价结果 |
3.4.1 对小叶榕的安全性 |
3.4.2 对澳洲火焰木的安全性 |
3.4.3 对罗汉松的安全性 |
3.4.4 对假苹婆的安全性 |
3.4.5 对大叶相思的安全性 |
3.4.6 对垂叶榕、串钱柳、散尾葵、羊蹄甲的安全性 |
3.5 灭菊灵对斑马鱼的安全性评价结果 |
3.6 薇甘菊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
3.6.1 水分含量 |
3.6.2 可溶性糖含量 |
3.6.3 蛋白质含量 |
3.6.4 纤维素含量 |
3.6.5 总磷含量 |
3.7 薇甘菊对小鼠毒性评价结果 |
3.7.1 经口毒性 |
3.7.2 体重变化 |
3.7.3 进食量变化 |
3.7.4 饮水量变化 |
3.7.5 脏器系数变化 |
3.7.6 脏器切片观察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薇甘菊防治药剂的选择与开发 |
4.2.2 薇甘菊综合开发潜力 |
4.2.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灭菊灵2号和3号喷雾处理后杨桃反应症状 |
附录2 灭菊灵2号和3号喷雾处理后柑橘反应症状 |
附录3 灭菊灵2号和3号喷雾处理后芒果反应症状 |
附录4 灭菊灵2号和3号喷雾处理后荔枝反应症状 |
附录5 灭菊灵2号和3号喷雾处理后小叶榕反应症状 |
附录6 灭菊灵2号和3号喷雾处理后澳洲火焰木反应症状 |
附录7 灭菊灵2号和3号喷雾处理后罗汉松反应症状 |
附录8 灭菊灵2号和3号喷雾处理后假苹婆反应症状 |
附录9 灭菊灵2号和3号喷雾处理后大叶相思反应症状 |
附录10 硕士期间参加学术活动及获奖励情况 |
(10)东北地区大豆田化学除草剂减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大豆田杂草现状及化学防除 |
1.1.1 大豆田杂草的特点及危害 |
1.1.2 大豆田杂草的化学防除 |
1.1.3 大豆田除草剂引发的问题 |
1.2 除草剂减量技术研究进展 |
1.2.1 除草剂减量的背景 |
1.2.2 除草剂复配的研究进展 |
1.2.3 桶混助剂的研究进展 |
1.3 试验药剂概述 |
1.3.1 乙草胺 |
1.3.2 唑嘧磺草胺 |
1.3.3 乙羧氟草醚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药剂 |
2.1.2 供试杂草和作物 |
2.1.3 试验材料 |
2.1.4 试验仪器 |
2.1.5 施药器械 |
2.1.6 试验地基本概况 |
2.2 试验方法 |
2.2.1 种子催芽 |
2.2.2 温室盆栽法 |
2.2.3 田间药效试验 |
2.2.4 施药方法 |
2.2.5 除草剂混用的联合作用评价方法 |
2.3 试验设计 |
2.3.1 土壤封闭除草剂混用配方的筛选 |
2.3.2 对茎叶喷雾除草剂具有增效作用的桶混助剂筛选 |
2.4 调查及统计方法 |
2.4.1 杂草防效调查方法 |
2.4.2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2.4.3 作物安全性和产量调查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混用配方的筛选 |
3.1.1 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混用的联合作用测定 |
3.1.2 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复配对大豆田杂草的防效 |
3.1.3 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复配对大豆安全性和产量调查 |
3.1.4 土壤处理减量配方与常规处理的对比分析 |
3.1.5 小结 |
3.2 对茎叶喷雾除草剂具有增效作用桶混助剂的筛选 |
3.2.1 四种助剂对乙羧氟草醚防除苘麻的防效 |
3.2.2 四种助剂对乙羧氟草醚防除苘麻的增效比 |
3.2.3 桶混助剂GY-T1602对乙羧氟草醚防除阔叶杂草的增效作用 |
3.2.4 桶混助剂GY-T1602对茎叶喷雾除草剂防除禾本科杂草的增效作用 |
3.2.5 桶混助剂GY-T1602与茎叶喷雾除草剂混用对大豆安全性和产量调查 |
3.2.6 小结 |
3.3 减量技术用药与常规处理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四、菟丝子对大豆作物危害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几种诱导剂诱导大豆对寄生杂草菟丝子的抗性研究[D]. 赵之亭. 海南大学, 2010(01)
- [2]菟丝子—大豆—根瘤菌相互作用的下行和上行效应[D]. 车秀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3]不同品种大豆(Glycine max L.)对中国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寄生的生理生态响应[J]. 李树学,胡飞,孔垂华,谭中文. 生态学报, 2007(07)
- [4]苦楝树提取物和菟丝特对菟丝子及其寄主黄素梅生长和生理的影响[D]. 张启尧. 广西大学, 2017(02)
- [5]中国粗榧除草活性成分研究[D]. 郝双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6]稗草和酸模叶蓼与大豆的竞争及化学防除的研究[D]. 魏超月.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7]基于Maxent模型在全球变暖条件下菟丝子属全寄生植物及其寄主的潜在分布预测[D]. 任子春.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15种植物性农产品副产物中除草活性物质筛选及鉴定[D]. 张城嘉.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9]薇甘菊防治药剂筛选和安全性评价[D]. 刘禹杉.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东北地区大豆田化学除草剂减量技术研究[D]. 陈扬.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