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结构与教学改革

认知结构与教学改革

一、认知结构与教学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尹建平,蔺玄晋,曾建潮[1](2021)在《高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实践与探索——以中北大学“师道”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北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站在"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的高度,强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深植根于国防军工特色学科优势,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形式,突破地理空间局限和学科专业归属,组建了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师道"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学校依托虚拟教研室平台,采用"互联网+智慧教育"先进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活动,发挥其智库支持、协同培养、示范推广、教学研究和评价激励功能,解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共性问题,更高水平引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质量,增强大学生"军工报国、科技强国"的意识和情怀。

杜小双[2](2021)在《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理解并促进有效教师学习,外语教师学习研究的理论视角不断演变,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为理解教师学习的过程和规律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三名高中英语教师通过开展研究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进行了历时18个月的研究,收集了访谈、观察、反思日志、实物资料等多种数据资料,追踪描摹教师学习和认知变化的过程,分析、阐释了这一过程的复杂动态特征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1)三位案例教师通过专业学习不同程度地改进了英语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她们的认知系统呈现不同的变化轨迹。三位教师的认知系统受到多次“扰动”,并发生自组织变化;其中两位教师的认知系统经历了调整和重组的过程,最后呈现质变的趋势;另一位教师的认知系统经过调整后趋于稳固,未见质变的趋势。(2)教师认知系统受到“扰动”,并因此产生认知冲突或失衡,是教师学习和发生改变的主要动因。她们经历的典型“扰动”事件包括撰写和修改研究报告、与指导教师交流、接受专家点评与反馈等。(3)教师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取决于教师认知系统内外要素之间的互动。随着学习活动的持续进行,教师认知系统内外要素及其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系统内、系统间各要素的互动和组合对教师学习构成支持或限制。比如,个人经历和身份认同的消极影响、知识基础的匮乏、机构文化的限制可能阻滞学习的发生;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与教师反思的交互或将促进学习的发生;“扰动”的力度和密度则极大地影响教师学习发生的可能性。(4)教师主观能动性(包括专业发展动机、身份、反思性等)参与系统互动,直接影响认知系统的变化。本研究对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本研究通过分析系统间的交互关系解释复杂动态的教师学习现象,加深了对教师学习本质的理解;第二,推动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比如扰动、涌现等)的具体化,增强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在实证研究中的适用度和操作性;第三,本研究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用于研究国内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学习过程,有利于推动国内外语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创新。本研究也将对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提供重要启示。为了创造有效教师学习发生的条件,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保持教师学习系统的多元差异性的交互性。教师培训项目应确保多元主体参与,利用系统间、多主体间的交互创造学习机会。第二,尽可能制造“扰动”以创造教师认知失衡的机会。教师学习活动应具备高阶性、挑战性和转化性的特点,教育教育者(或培训者)应充当促进者、批判者或“扰动者”,帮助教师打破认知与实践惯性。第三,设计和实施持续的、循环迭代的学习活动,确保教师在“学习(研究)-反思-实践”的循环过程中逐渐实现非线性的认知和实践转变;第四,重视和培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成长成为自觉、自主、批判的学习者。

李恒[3](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王茜[4](2021)在《基于高职学生认知特点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文中认为教育教学活动要遵循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要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专业特点等来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面向高职学生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高职教师要遵循认知的一般发展规律,设计有效的教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让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更大的成效。

钟柏昌,刘晓凡[5](2021)在《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理机制与4C教学模式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于国家发展、社会繁荣和个体成长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功利化的教育环境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集中体现为"窄口径"与"高要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大概念、聚类思想、深度学习和归纳思维等为理论基础,其学理机制体现在:大概念是居于课程核心位置的抽象概念,是支撑创新能力的基石;聚类思想强调解决某一类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为大概念提取奠定扎实基础,旨在实现学习的迁移应用;深度学习是形成专家知识结构的关键,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归纳思维是引导学生从聚类学习走向深度学习的关键,旨在促使学生在思维训练中完成概念提取与内化。在该学理机制的指导下,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应以大概念为基石,由"聚类教学(C1)→概念提取(C2)→关联内化(C3)→迁移创新(C4)"四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推进,最终指向创新能力培养,即所谓4C教学模式(或金字塔模型)。该模式有助于学生在"情境化→去情境化→情境化"的学习阶梯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其实施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课程内容重组、教学过程重构以及教学评估革新等方面的复杂性带给教师的挑战。

吴秉旭[6](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魏铭萱[7](2021)在《海峡两岸暨香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以42节优质课为例》文中认为

毛倩芸[8](2021)在《认知冲突理论在史料实证素养培育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米纯[9](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红[10](2021)在《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研究》文中提出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往往只重视教师的主体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不仅导致学生对高中生物课堂不感兴趣,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学生主体性的理念。APOS理论是美国教育家杜宾斯基提出的一种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理论,该理论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归纳—反思建构概念。该理论将教学活动分为活动(Action)、过程(Process)、对象(Object)和图式(Scheme)四个阶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将APOS理论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概念教学相结合,并分析将APOS理论应用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概念教学的具体影响,能够为探索新课标和新时代要求下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概念教学理论模型提供思路。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切入点,主要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基于APOS理论进行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2)确定将APOS理论应用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具体影响。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指出高中生物必修1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位置、在高考中的比重,突出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其次,分析将APOS理论应用在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可行性。接着通过查阅文献结合笔者对APOS理论的理解,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以《核酸是由核苷酸构成的长链》、《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三小节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并在某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同层次两个班级实施教学设计。然后根据APOS理论四阶段模型设计测验试卷。最后,依据学生测验卷的反馈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两个班级的相互对照,确定APOS理论应用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具体影响,也通过观察法以课堂观察记录表的形式从另一方面来分析其具体影响。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旧存在知识定义不清楚、错误迁移、不会应用等各种问题;在笔者选取的三小节测验,实验班和对照班均出现了显着性差异,实验班均优于对照班,证明APOS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成绩;课堂观察记录表的结果表明利用APOS理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氛围。

二、认知结构与教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知结构与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实践与探索——以中北大学“师道”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以群体智能理念建设“师道”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
2 以“五位一体”理念构建体系化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2.1 突出虚拟教研室智库支持功能, 强化课程思政体系顶层设计
    2.2 突出虚拟教研室协同培养功能, 构建教师思政能力提升体系
    2.3 突出虚拟教研室示范推广功能, 构建课程思政育人课程体系
    2.4 突出虚拟教研室教学研究功能, 构建课程思政核心内容体系
    2.5 突出虚拟教研室评价激励功能, 构建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
3 以“共建共享”理念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发展新格局
    3.1 支持课程思政建设联盟建设
    3.2 支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
    3.3 发挥优质课程思政资源示范作用

(2)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现状
        1.1.2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职专业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外语教师学习理论与实践
        2.1.1 教师学习的定义
        2.1.2 外语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沿革
        2.1.3 外语教师学习实证研究综述
        2.1.4 批判与反思
    2.2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学习
        2.2.1 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转向
        2.2.2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关键概念及其含义
        2.2.3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外语教师学习相关研究
        2.2.4 本节小结
    2.3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发展及相关研究
        2.3.1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渊源
        2.3.2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
        2.3.3 本节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3.1.1 研究问题
        3.1.2 分析框架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1 教师教育研究的质性研究范式
        3.2.2 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的合理性
    3.3 研究场域
        3.3.1 H项目和F大学培养基地
        3.3.2 H项目概述
        3.3.3 学员视角的H项目
        3.3.4 依托H项目开展的研究活动
    3.4 研究对象
        3.4.1 进入现场和初步接触研究对象
        3.4.2 研究对象背景信息
    3.5 数据收集过程
        3.5.1 访谈
        3.5.2 观察
        3.5.3 反思日志
        3.5.4 实物资料
        3.5.5 研究日志
    3.6 数据分析
        3.6.1 数据存储、转写与整理
        3.6.2 数据分析
    3.7 研究的可靠性与伦理
第四章 枫叶的学习与认知系统变化
    4.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4.1.1 开展研究之前:小说教学理念与实践
        4.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
    4.2 调整期:检视并发现实践问题
        4.2.1 扰动事件1:授课专家传递不同观点
        4.2.2 扰动事件2:导师反馈冲击固有思维
        4.2.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2.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3 稳固期:理念与实践保持不变
        4.3.1 扰动事件3:行动方案“搁浅”
        4.3.2 扰动事件4:专家意见“冷处理”
        4.3.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4 调整期:根据情境变化调整教学实践
        4.4.1 扰动事件5:“文学圈”学生不配合
        4.4.2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4.3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5 重组期:破除旧观念践行新身份
        4.5.1 扰动事件6:报告遭到导师团队批驳
        4.5.2 扰动事件7:学术导师深度介入指导
        4.5.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4.5.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4.6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建立新的平衡态
        4.6.1 教师认知系统建立新的平衡态
        4.6.2 与认知系统关联的其他系统及其要素的变化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梧桐的学习和认知系统变化
    5.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5.1.1 开展研究之前:读写教学理念与实践
        5.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失衡态
    5.2 调整期:辨析并确认实践问题
        5.2.1 扰动事件1:导师反馈推动理性思考
        5.2.2 扰动事件2:专家点评促进个人理解
        5.2.3 扰动事件3:导师面谈指向学习原理
        5.2.4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5.2.5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5.3 调整期:在行动中重构实践
        5.3.1 扰动事件4:导师现场观课指导
        5.3.2 扰动事件5:多方角色参与磨课
        5.3.3 教师认知系变化的涌现
        5.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5.4 重组期:持续深化理念和优化实践
        5.4.1 扰动事件6:中期汇报加强抽象思维
        5.4.2 扰动事件7:研究课继续优化教学操作
        5.4.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5.4.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5.5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恢复平衡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银杏的学习与认知系统变化
    6.1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态
        6.1.1 开展研究之前:文化教学理念与实践
        6.1.2 教师认知系统的初始状态:平衡态
    6.2 调整期:问题的形成与论证
        6.2.1 扰动事件1: 课标带动教师反思和行动
        6.2.2 扰动事件2: 选题受到导师团队质疑
        6.2.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6.2.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6.3 调整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转化
        6.3.1 扰动事件3:语篇教学实践初体验
        6.3.2 扰动事件4:中期汇报获专家指导
        6.3.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6.3.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6.4 稳固期:实践转化未见成效
        6.4.1 扰动事件5:研究课未关注行动目标
        6.4.2 扰动事件6:撰写报告再获专家点评
        6.4.3 教师认知变化的涌现
        6.4.4 系统互动与教师学习的发生
    6.5 完成研究之时:教师认知系统未发生质变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教师认知变化的复杂动态系统特征
        7.1.1 三位教师的认知变化轨迹
        7.1.2 三位教师的认知变化特点
    7.2 教师学习过程的复杂动态系统分析
        7.2.1 枫叶的学习过程
        7.2.2 梧桐的学习过程
        7.2.3 银杏的学习过程
        7.2.4 系统内、系统间互动对教师学习过程的影响
    7.3 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机制
        7.3.1 教师认知系统的“扰动”
        7.3.2 系统各要素在多个层级之间发生联动
        7.3.3 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重要作用
        7.3.4 教师认知的渐进式或突变式发展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2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
    8.3 本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启示
        8.3.1 保持教师学习系统的多元差异性
        8.3.2 制造“扰动”以创造教师认知失衡的机会
        8.3.3 设计和实施持续的、循环迭代的学习活动
        8.3.4 重视和培育教师的主体力量
    8.4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背景访谈提纲
附录二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以枫叶为例)
附录三 课堂观察笔记样例
附录四 教师反思日志样例
附录五 教师学习活动现场观察笔记(以银杏的开题答辩为例)

(3)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3.1 章节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解读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2.2.6 本节述评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2.3.2 资料收集
        2.3.3 共词分析
        2.3.4 共词网络分析
        2.3.5 多维尺度分析
        2.3.6 本节述评
    2.4 文献述评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3.1.2 资料采集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4.2.5 案例分析讨论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3 案例分析讨论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4.4.5 案例分析讨论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5.1 调研对象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6.1.1 合理性的审视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评估问卷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4)基于高职学生认知特点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
    (一)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结构基础
    (二)高职学生主体意识较强,但自我调控能力较弱
    (三)认知对象可视化
二、基于高职学生认知特点的教育教学改革路径的建议
    (一)以尊重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
    (二)依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三)结合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优化课程教学目标
    (四)模块化设计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六)创新考核标准,让评价实现多元化

(5)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理机制与4C教学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价值
二、创新能力的内涵辨析及其培养模式
    1. 创新能力的内涵
    2.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质及其路径
    1. 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质
    2. 深度学习促进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要求
四、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教学模式构建
    1. 聚类教学(C1)
    2. 概念提取(C2)
    3. 关联内化(C3)
    4. 迁移应用(C4)
五、4C教学模式的案例诠释
六、实施4C教学模式需正视的问题
    1. 教学内容重组的高难度与教师素养的不足
    2. 教学过程的重塑与传统教学思维的惯性
    3. 大概念教学下的评估具有复杂性

(6)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第五节 简要述评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质化研究取向
        二、课堂观察
        三、访谈
        四、案例分析
    第三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计划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二、教师素养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第二节 建议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后记

(10)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不足
        1.1.2 APOS理论符合时代发展对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要求
        1.1.3 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
        1.1.4 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内容安排
        1.1.5 近年高考试卷中“分子与细胞”模块内容比重
    1.2 研究问题
        1.2.1 如何基于APOS理论进行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
        1.2.2 确定将APOS理论应用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具体影响
    1.3 研究的意义
        1.3.1 为探索新趋势下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理论模型提供思路
        1.3.2 探索APOS理论应用于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影响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APOS理论概述
        2.1.1 APOS理论的起源
        2.1.2 APOS理论的四个阶段释意
        2.1.3 APOS理论四阶段模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联系
    2.2 生物学概念的定义与高中生物概念教学
        2.2.1 生物学概念的定义
        2.2.2 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
    2.3 APOS理论在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2.3.1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内容的特征
        2.3.2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生物学概念的呈现方式
    2.4 研究现状
        2.4.1 APOS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4.2 概念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过程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分析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观察法
    3.3 研究对象的选取
第四章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设计
    4.1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内涵
        4.1.1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目标
        4.1.2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教材观
        4.1.3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学生观
        4.1.4 APOS理论指导下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教师观
    4.2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设计原则
        4.2.1 确保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4.2.2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4.2.3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协助性
        4.2.4 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探究性
    4.3 APOS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的过程设计
        4.3.1 关于“活动”的设计
        4.3.2 关于“过程”的设计
        4.3.3 关于“对象”的设计
        4.3.4 关于“图式”的设计
    4.4 基于APOS理论下高中生物细胞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案例
        4.4.1 《遗传信息携带者核酸——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4.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设计
        4.4.3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教学设计
第五章 研究问卷的设计
    5.1 测试卷的编制
        5.1.1 测试卷内容说明
        5.1.2 测试卷等级划分
    5.2 课堂观察记录表的设计
    5.3 研究的实施
第六章 结果分析
    6.1 测验卷成绩分析
        6.1.1 测验卷成绩分析
        6.1.2 基于APOS理论的各个阶段学生学习情况分布
    6.2 课堂观察记录表结果分析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基于APOS理论的概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成绩
        7.1.2 基于APOS理论的概念教学促使学生在“图示”阶段表现较好
        7.1.3 基于APOS理论的概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7.2 教学建议
        7.2.1 活动阶段的教学建议
        7.2.2 过程阶段的教学建议
        7.2.3 对象阶段的教学建议
        7.2.4 图示阶段的教学建议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核酸是由核苷酸构成的长链》测验卷
    附录2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测验卷
    附录3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测验卷
    附录4 ——课堂观察记录表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认知结构与教学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实践与探索——以中北大学“师道”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为例[J]. 尹建平,蔺玄晋,曾建潮.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 [2]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的复杂动态系统研究[D]. 杜小双.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3]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4]基于高职学生认知特点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 王茜. 学周刊, 2021(27)
  • [5]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理机制与4C教学模式建构[J]. 钟柏昌,刘晓凡.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1(04)
  • [6]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海峡两岸暨香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以42节优质课为例[D]. 魏铭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8]认知冲突理论在史料实证素养培育中的运用研究[D]. 毛倩芸.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9]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 米纯. 西南大学, 2021
  • [10]基于APOS理论的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教学研究[D]. 刘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认知结构与教学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