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流高压发生器中的高压变压器(论文文献综述)
王生富,苟廷韬,邓辉,蒋玲,包正红,于鑫龙,张仲秋,胡梦晨[1](2021)在《2400 kV高海拔直流电压发生器电场校验及均压环结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根据用于海拔2 500 m地区的2 400 kV直流电压发生器顶端均压罩和均压环的结构,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电场强度控制值,使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2 400 kV直流电压发生器的电场进行仿真和校验,发现顶端均压罩的最大场强是8.12 kV/cm,均压环的最大表面场强是9.58 kV/cm。为提高2 400 kV直流电压发生器的绝缘性能,有必要对均压环进行结构优化,在多次尝试后,增加了表面场强较大的几个均压环的曲率半径,并调整了均压环的位置。经过优化后,均压环的最大表面场强降低至8.12 kV/cm,降低约15.2%,提高了2 400 kV直流电压发生器的绝缘性能。
袁奇,何邦乐,叶頲,徐浩森,朱亦嘉,张伟,顾黄晶,魏康妮[2](2021)在《高压电缆护层保护器一体化测量装置的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改进高压电缆护层保护器传统测量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高压电缆护层保护器一体化测量装置。采用PWM技术产生高电压,通过滤波电路对电压进行滤波,提高了测量精度。采用Android触控一体机作为总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的实施主体,实现了护层保护器的智能测试和计算,有效保证了高压电缆护层测试工作和测试精度。通过对220 kV电缆线路护层保护器的实际测试,表明了该装置测量的可靠性。
储蕾[3](2021)在《强电磁脉冲耦合特性及其器件防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强电磁脉冲耦合特性及其防护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器产生上升沿为2.3±0.5 ns,半宽为23±5 ns的双指数核电磁脉冲波形,分别用不同长度的同轴线、不同角度的天线、金属线和磁环天线在电场中进行耦合,采集并处理分析耦合到的电压波形,研究了强电磁脉冲的耦合特性。提出了强电磁脉冲器件防护的设计方案,采用浪涌防护器件和电磁脉冲滤波器相结合的方式,并对电磁脉冲滤波器的设计过程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借助归一化滤波器设计了三阶、四阶和五阶滤波电路,并进行实验测试,对比其实际效果。最后通过电磁脉冲电流模拟系统对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进行了PCI注入测试。本研究为强电磁脉冲耦合以及器件防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得到以下结论:(1)天线和线缆耦合到的电压波形都为双极性震荡波,在200 ns以前,震荡的幅度较大,频次较高,200 ns之后,震荡的幅度较小,频次较低。天线与线缆耦合的频率都主要集中于300 MHz以下,在50 MHz,150 MHz,200 MHz附近有多个能量峰。(2)同轴线缆耦合电压的峰值与长度呈正相关。金属线没有编织屏蔽层,耦合到的电压峰值要比同轴线缆耦合到的电压峰值大一个数量级。当天线与电场方向平行时,耦合到的峰值电压最大,与电场平行时天线耦合的电压峰值是与电场垂直时的1.5~2倍之间。当电场值为35 k V/m时,8.5 cm长的金属线耦合到的电压峰值为282 V,耦合能量为9.35×10-5J。(3)电磁脉冲电流模拟系统的开路电压波形对不同型号的压敏电阻,瞬态抑制二极管和气体放电管进行测试,压敏电阻的限制电压峰值与其压敏电压相近,随着压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而瞬态抑制二级管和气体放电管响应波形的电压峰值与其自身参数没有必然联系,电压峰值都在180~250 V之间。(4)通过加上三阶、四阶和五阶滤波电路与不加滤波电路,线缆耦合电压的波形和频谱可以看出,加上滤波电路的效果比较明显,耦合电压峰值有较大的衰减,与原始耦合电压峰值相比,衰减了五十倍以上;与只加TVS管相比,衰减了十几倍。而在频率方面,加了滤波电路之后把频率集中在了30 M附近,30 M以上的频率衰减了一部分。在电压衰减方面,加了四阶滤波电路之后所耦合到的电压峰值最低;在频谱方面,加三阶和四阶滤波电路要比五阶滤波更好一点。
于乃群,王明刚,钱东燕,刘荣俊[4](2021)在《组合球管式医用X线机维修两例》文中认为本文根据不同类型的两台组合球管式医用X线机,在机器曝光过程中分别报"逆变器故障"和"过电流保护"错误信息,通过对组合球管式X线机的构造特性和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利用万用表等简单的维修工具,对逆变器和高压发生器等关键节点的电参数进行测量,进而判断出故障是由于机器的高压二极管(硅堆)软击穿和球管真空度不良引起,更换了故障元件,机器得到修复。通过对两例组合球管医用X线机的成功修复案例,为医工人员在判别和修理该类故障时起到借鉴作用。
魏善武,徐陈勇[5](2021)在《一种便携式X射线源控制器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安全检查用X射线设备在某些特殊领域的应用特点,本文介绍了一种输出120kV/1mA基于36V锂电池供电的便携式X射线源控制器研制。该控制器高压逆变部分采用全桥结构,灯丝供电采用半桥拓扑;以SG3525作为PWM调制,以STM32F103作为数字控制核心;同时采用触控液晶作为人机交互。通过对该控制器的实际实验测试,指标达到设计及应用要求。
张洪寅[6](2021)在《电流断续模式谐振变换器的建模与控制》文中提出谐振变换器可以利用变压器的分布参数作为谐振元件,实现开关器件零电流开关或零电压开关,在减小损耗的同时利用了变压器的寄生参数,因而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根据谐振元件的数量和搭配,谐振变换器的拓扑众多,实现软开关的方式及控制方法也不尽相同。然而,一方面由于谐振变换器通常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电路之间的参数表达不明确,导致谐振参数的设计十分模糊,缺少明确的设计公式;另一方面,由于谐振回路的输出增益多呈非线性且难以描述,无法确定系统的工作频率、负载以及谐振回路的输出增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目前缺少一种能够直接反映谐振回路输出增益特性的控制方法;此外,基于电流断续模式谐振变换器的增益特性,当谐振变换器工作在轻载状态时,由于工作频率较低变换器中的磁性元件常常难以工作,谐振变换器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针对谐振元件的参数设计,建立了一种归一化谐振参数模型并提出了谐振元件的设计方案。通过状态空间法对谐振变换器进行建模与分析,根据串联、并联以及LCC谐振变换器的不同的工作模式,给出了较为全面的数学描述。根据变换器稳态工作时谐振回路与负载间的能量平衡,通过归一化分析,建立了三种谐振变换器的谐振参数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谐振参数的设计方案。对于串联、并联谐振变换器,该归一化设计模型仅包含谐振回路的输出增益这一个参数。对于LCC谐振变换器,该归一化设计模型包含了谐振电容比与输出增益两个参数。因此,建立的模型能够直观、明确的反应谐振元件与谐振回路的输出增益之间的内在关系,精简了谐振参数的设计过程。针对谐振回路的输出增益特性非线性化特性,建立了一种基于临界谐振模式的输出增益特性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轨迹控制方法。根据工作在电流断续模式谐振变换器的稳态工作模型,通过引入临界谐振频率和临界谐振模式时谐振回路的输出增益这两个参数,建立了关于工作频率、负载和输出增益三者间的映射关系模型,解决了关于谐振回路的增益特性呈非线性难以描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轨迹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谐振回路的增益特性直接对输出增益进行调节而无需进行大量计算,简化了谐振变换器的控制算法。此外,根据谐振回路的输出增益特性模型建立了关于谐振元件的优化设计模型,用于减小谐振回路的电应力,增加谐振电流的有效利用率,最终达到提高电源效率的目的。针对工作在轻载条件的电流断续模式谐振变换器,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流断续模式谐振变换器的混合控制方法,并建立了谐振变换器工作在脉冲宽度调制中的分析模型。通过分析串联、并联和LCC谐振变换器在脉冲宽度调制时的各个工作模式,使用状态空间法给出了三种谐振变换器在不同工作模式的数学描述,并根据能量守恒原则推导了各个时刻的谐振状态量的表达式,最终建立了关于三种变换器的基于开关管导通时间的谐振回路的输出增益模型和开关管的关断损耗模型。该模型明确反映了开关管的导通时间、谐振回路的输出增益以及开关管的损耗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脉冲宽度调制与脉冲频率调制之间的模式切换过程,优化了谐振元件的参数设计。
吴兆康,陈希有,牟宪民,吴茂鹏[7](2020)在《基于多变压器的双极性Marx电路》文中提出现有的高压发生器技术如特斯拉变压器、线性变压器驱动器(LTD)以及脉冲形成网络(PFN)等,有着对频率敏感、带载能力弱以及无法产生周期性脉冲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全固态Marx发生器与变压器技术的双极性Marx发生器方案。本系统的主电路由两套Marx发生器与多组双变压器组成,通过光纤与光耦的形式对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进行隔离,利用自举电路对驱动芯片进行供电。首先对本文所设计的双极性Marx电路拓扑进行分析,并计算所需要的参数,然后采用SIMPLIS电路仿真软件验证可行性,最后研制样机并测试性能。理论与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双极性Marx电路可以产生幅值范围0~8 k V、频率20~40 kHz的双极性高压方波,工作频率稳定可调且带载能力强。
刁正斌[8](2020)在《X射线荧光光谱仪故障诊断与维修》文中研究说明介绍MXF2400型和ARL ADVANTXP型两种类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发生的4起典型电路故障现象,逐一描述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高栋,吴立安,刘恩玲[9](2020)在《浅谈医用数字X线摄影设备(DR)的参数制定》文中提出近几年由于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完善,采购设备都需要通过政府采购,政府采购中医疗设备招标技术参数的制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采购设备的性能与质量,探究设备采购技术参数制定的原则和方法流程,对设备采购的严肃性和合理性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保障采购质量、避免采购风险。我们就DR采购项目地参数制定做简单介绍。
李伯洋[10](2020)在《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出现,国内外对数字化移动X射线系统(简称移动DR)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移动DR小巧灵活,操作便捷,可以全方位满足隔离病房、ICU、急诊室、呼吸科及疾控中心的特殊使用。患者不用移动地方即可获得诊断,避免了病毒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机构的认可。因此,本文对作者所在企业原有移动DR进行了研究和升级,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采用超级电容技术替代蓄电池作为移动DR的X射线电源;设计了电源输入自适应模块,使其兼容110V和220V交流电输入;增加了电源节能控制,使其省电高效;对运动控制进行了优化,提升了移动DR运动性能。本文首先对企业原移动DR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总结,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确定了系统的主要目标,对系统设计难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系统总体设计。其次,完成了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具体内容包括对超级电容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设计了超级电容组取代锂电池或铅酸电池作为移动DR的X射线电源;为了满足产品出口需要,设计了一种电源输入自适应模块,使移动DR能够在110V或220V交流电的网电环境下工作和充电,还能够在有网电输入与无网电输入之间切换,实现不间断供电;设计以Atemga1280作为MCU的电源管理板,实现了电源节能控制;设计磁位移传感器板取代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运动信号输入,降低用户运动控制难度,提升了移动DR的运动操纵性能。然后,完成了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具体内容包括设计电源节能控制的嵌入式软件,根据功能划分了移动DR的运动档和射线档,使系统更节能,提高电源利用率,延长整机待机时间和运动续航能力;设计运动控制系统的嵌入式软件,增加了运动控制方式和速度保持功能,使得移动DR的运动控制更灵活、更精确并节省运动能量消耗。最后,还完成了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的硬件调试和系统测试。内容包括硬件装配、设计的硬件调试和系统测试。硬件调试和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能够满足预期的设计要求。
二、直流高压发生器中的高压变压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流高压发生器中的高压变压器(论文提纲范文)
(1)2400 kV高海拔直流电压发生器电场校验及均压环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场强控制值 |
2 简化模型 |
3 起晕场强校验 |
3.1 直流电压发生器整体 |
3.2 顶端均压罩 |
3.3 均压环 |
3.4 支柱绝缘子 |
3.5 结果分析 |
4 均压环表面电场优化 |
5 结语 |
(2)高压电缆护层保护器一体化测量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护层保护器试验系统整体设计 |
2 硬件设计 |
2.1 高压电源 |
2.2 传感器 |
2.3 控制器 |
2.4 采集模块和输出模块 |
2.5 放大器模块 |
2.6 滤波模块 |
3 软件开发 |
3.1 升压过程控制 |
3.2 避雷器漏电流检测 |
3.3 弱电流测量 |
4 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
5 结语 |
(3)强电磁脉冲耦合特性及其器件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模拟器和测量传感器的发展 |
1.2.2 电磁脉冲耦合数值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空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环境 |
2.1 核电磁脉冲的产生机理 |
2.2 高空核爆炸的电磁环境 |
2.3 高空核电磁脉冲的特点 |
第三章 核电磁脉冲耦合 |
3.1 电磁脉冲耦合理论 |
3.1.1 单极子天线与偶极子天线 |
3.1.2 磁偶极子天线 |
3.2 电磁脉冲耦合实验 |
3.2.1 实验设备介绍 |
3.2.2 线缆长度对耦合电压的影响 |
3.2.3 线缆种类对耦合电压的影响 |
3.2.4 天线角度对耦合电压的影响 |
3.2.5 磁环天线耦合核电磁脉冲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强电磁脉冲器件防护设计 |
4.1 浪涌防护器件 |
4.1.1 压敏电阻 |
4.1.2 瞬态抑制二极管 |
4.1.3 气体放电管 |
4.2 电磁脉冲滤波器元器件 |
4.2.1 穿心电容 |
4.2.2 电感的绕制 |
4.2.3 共模扼流圈 |
4.3 电磁脉冲滤波器设计 |
4.3.1 滤波器的设计 |
4.3.2 滤波器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测试 |
5.1 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技术要求 |
5.1.1 术语和定义 |
5.1.2 基本要求 |
5.2 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测试要求 |
5.2.1 测试方法 |
5.2.2 测试设备 |
5.2.3 测试指标 |
5.3 强电磁脉冲防护装置测试 |
5.3.1 PCI注入测试 |
5.3.2 屏蔽效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组合球管式医用X线机维修两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案例一:C型臂X线机高压整流二极管损坏 |
1.1 设备工作原理简介 |
1.2 故障现象 |
1.3 故障检查与分析 |
1.4 故障维修 |
1.5 维修小结 |
2 案例二:口腔全景机X光球管损坏 |
2.1 设备工作原理简介 |
2.2 故障现象 |
2.3 故障检查与分析 |
2.4 故障维修 |
2.5 维修小结 |
3 讨论 |
4 总结 |
(5)一种便携式X射线源控制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X射线源工作构成 |
2 控制系统及电路设计 |
2.1 高压发生器及采样 |
2.2 高压及灯丝加热部分高频逆变 |
2.3 系统闭环控制 |
2.4 数字控制系统 |
3 研制结果 |
5 结束语 |
(6)电流断续模式谐振变换器的建模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谐振变换器的常见拓扑及应用 |
1.2.1 二阶谐振变换器 |
1.2.2 三阶谐振变换器 |
1.2.3 谐振变换器的临界谐振模式 |
1.2.4 谐振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分析 |
1.3 谐振变换器的建模方法与控制方式 |
1.3.1 谐振变换器的建模方法 |
1.3.2 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式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串联谐振变换器的建模与参数设计 |
2.1 引言 |
2.2 DCM模式SRC的分析与建模 |
2.2.1 DCM模式SRC的工作原理 |
2.2.2 CRM模式SRC的谐振元件设计 |
2.3 CCM模式SRC工作模式分析 |
2.3.1 CCM1模式SRC的工作原理 |
2.3.2 CCM2模式SRC的工作原理 |
2.4 SRC的模式分界 |
2.5 仿真及实验验证 |
2.6 本章总结 |
3 并联谐振变换器的建模与参数设计 |
3.1 引言 |
3.2 DCM模式PRC的分析与建模 |
3.2.1 DCM模式PRC的工作原理 |
3.2.2 DCM模式PRC的数学分析 |
3.2.3 CRM模式PRC的谐振元件设计 |
3.3 CCM模式PRC的工作模式分析 |
3.3.1 CCM1模式PRC的工作原理 |
3.3.2 CCM2模式PRC的工作原理 |
3.3.3 CCM3模式PRC的工作原理 |
3.4 PRC的模式分界 |
3.5 仿真及实验验证 |
3.6 本章总结 |
4 LCC谐振变换器的建模与参数设计 |
4.1 引言 |
4.2 DCM2模式LCC谐振变换器的分析与建模 |
4.2.1 DCM2模式LC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4.2.2 DCM2模式LCC谐振变换器的数学分析 |
4.2.3 DCM2模式LCC谐振变换器的谐振元件设计 |
4.3 DCM1模式LCC谐振变换器的分析与建模 |
4.3.1 DCM1模式LC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4.3.2 DCM1模式LCC谐振变换器的数学分析 |
4.3.3 DCM1模式LCC谐振变换器的谐振元件设计 |
4.4 CRM模式LCC谐振变换器的谐振参数设计 |
4.5 仿真及实验验证 |
4.6 本章总结 |
5 DCM模式谐振变换器的优化设计及轨迹控制 |
5.1 引言 |
5.2 SRC的谐振参数优化及轨迹控制 |
5.2.1 DCM模式SRC的增益特性 |
5.2.2 SRC的轨迹控制策略 |
5.2.3 DCM模式SRC的谐振参数优化设计 |
5.3 PRC的谐振参数优化及轨迹控制 |
5.3.1 DCM模式PRC的增益特性 |
5.3.2 PRC的轨迹控制策略 |
5.3.3 DCM模式PRC的谐振参数优化设计 |
5.4 LCC谐振变换器的谐振参数优化及轨迹控制 |
5.4.1 DCM模式LCC谐振变换器的频率动态特性 |
5.4.2 DCM模式LCC谐振变换器的负载动态特性 |
5.4.3 DCM模式LCC谐振变换器的轨迹控制策略 |
5.4.4 DCM模式LCC谐振回路的电应力优化 |
5.4.5 谐振电流的有效利用率优化 |
5.4.6 倍压电路的应用 |
5.5 LCC谐振变换器的参数优化及验证 |
5.6 本章总结 |
6 谐振变换器的PWM-PFM混合控制 |
6.1 引言 |
6.2 SRC在PWM控制模式的分析与建模 |
6.2.1 PWM1模式的工作原理 |
6.2.2 PWM2模式的工作原理 |
6.2.3 PWM模式SRC的输出增益及损耗特性 |
6.2.4 参数设计与优化 |
6.2.5 仿真验证 |
6.3 PRC在PWM控制模式的分析与建模 |
6.3.1 PWM1模式的工作原理 |
6.3.2 PWM2模式的工作原理 |
6.3.3 PWM模式PRC的输出增益及损耗特性 |
6.3.4 参数设计与优化 |
6.3.5 仿真验证 |
6.4 LCC谐振变换器在PWM控制模式的分析与建模 |
6.4.1 PWM1模式的工作原理 |
6.4.2 PWM2模式的工作原理 |
6.4.3 PWM3模式的工作原理 |
6.5 LCC谐振变换器PWM模式的稳态分析与参数优化设计 |
6.5.1 频率范围分析与参数设计 |
6.5.2 输出增益及损耗特性 |
6.5.3 峰值电应力优化 |
6.5.4 仿真及实验验证 |
6.6 本章总结 |
7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多变压器的双极性Marx电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系统结构简介 |
3 基于多变压器的双极性Marx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 |
3.1 工作原理 |
3.2 主电路器件选择与参数设计 |
3.2.1 储能电容计算 |
3.2.2 开关器件选择 |
3.2.3 高频高压变压器的设计 |
3.3 驱动电路设计 |
4 仿真和实验 |
4.1 系统仿真研究 |
4.2 实验研究 |
5 结论 |
(8)X射线荧光光谱仪故障诊断与维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MXF2400型荧光光谱仪X射线功率控制器故障处理 |
1.1 故障现象 |
1.2 故障诊断 |
1.3 故障处理 |
2 MXF2400型荧光光谱仪高压变压器故障处理 |
2.1 故障现象 |
2.2 故障诊断 |
2.3 故障维修 |
3 ARL ADVANT'XP型荧光光谱仪X射线功率发生器故障 |
3.1 故障现象 |
3.2 故障诊断 |
3.3 故障维修 |
4 ARL ADVANT'XP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样系统故障 |
4.1 故障现象 |
4.2 故障诊断 |
4.3 故障维修 |
5 结语 |
(9)浅谈医用数字X线摄影设备(DR)的参数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总结: |
(10)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移动 DR 电源系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超级电容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3 移动 DR 控制系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工作安排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企业原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概况 |
2.2 系统的需求分析 |
2.3 系统的主要目标 |
2.4 系统设计难点分析 |
2.5 系统总体设计 |
2.5.1 X射线电源模块总体设计 |
2.5.2 电源输入自适应模块总体设计 |
2.5.3 节能控制模块总体设计 |
2.5.4 运动控制优化模块总体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X射线电源硬件设计 |
3.1.1 超级电容的物理模型 |
3.1.2 超级电容的等效电路模型 |
3.1.3 超级电容最大峰值电流 |
3.1.4 超级电容能量与功率计算 |
3.1.5 超级电容充电电压设计 |
3.1.6 超级电容的组合方案 |
3.1.7 超级电容均压电路的设计 |
3.1.8 超级电容均压电路失效分析 |
3.1.9 超级电容板PCB设计 |
3.1.10 超级电容组设计 |
3.2 电源输入自适应硬件设计 |
3.2.1 电源输入自适应整流电路设计 |
3.2.2 电源输入自适应控制电路设计 |
3.2.3 不间断供电电路设计 |
3.3 节能控制硬件设计 |
3.3.1 电源管理板总体设计 |
3.3.2 最小系统设计 |
3.3.3 微处理器外围电路设计 |
3.3.4 电源管理板电源设计 |
3.3.5 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3.3.6 通讯电路设计 |
3.3.7 节能控制电路设计 |
3.3.8 电源管理板PCB设计 |
3.4 运动控制优化硬件设计 |
3.4.1 运动控制硬件总体设计 |
3.4.2 磁位移传感器板设计 |
3.4.3 磁位移传感器板PCB设计 |
3.4.4 磁位移传感器板的应用 |
3.4.5 磁位移传感器检测电路设计 |
3.4.6 直流电机供电控制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及使用 |
4.1.1 开发过程及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
4.1.2 USB AVR ISP 烧录 |
4.2 程序代码设计原则 |
4.3 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
4.4 串口通讯程序设计 |
4.4.1 串口初始化模块设计 |
4.4.2 中断配置函数模块设计 |
4.4.3 串口发送和接收模块设计 |
4.5 节能控制程序设计 |
4.5.1 AD检测模块设计 |
4.5.2 电源时序检测模块 |
4.5.3 电源时序控制模块 |
4.6 数模转换程序设计 |
4.7 运动控制软件设计 |
4.7.1 整机运动控制设计 |
4.7.2 单轮转弯功能设计 |
4.7.3 运动速度保持功能设计 |
4.8 主程序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硬件调试及系统测试 |
5.1 硬件装配 |
5.1.1 超级电容组装配 |
5.1.2 PCB制板焊接 |
5.2 硬件调试 |
5.2.1 X射线电源调试 |
5.2.2 电源管理板调试 |
5.2.3 磁位移传感器板调试 |
5.3 系统测试 |
5.3.1 X 射线电源充电测试 |
5.3.2 X 射线电源射线测试 |
5.3.3 电源输入自适应测试 |
5.3.4 节能控制测试 |
5.3.5 运动控制优化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PCB原理图 |
1.1 超级电容板原理图 |
1.2 电源输入自适应模块原理图 |
1.3 电源管理板原理图 |
1.4 磁位移传感器板原理图 |
2 PCB图 |
2.1 超级电容板PCB图 |
2.2 电源输入自适应模块PCB图 |
2.3 电源管理板PCB图 |
2.4 磁位移传感器板PCB图 |
四、直流高压发生器中的高压变压器(论文参考文献)
- [1]2400 kV高海拔直流电压发生器电场校验及均压环结构优化[J]. 王生富,苟廷韬,邓辉,蒋玲,包正红,于鑫龙,张仲秋,胡梦晨.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1(06)
- [2]高压电缆护层保护器一体化测量装置的研究[J]. 袁奇,何邦乐,叶頲,徐浩森,朱亦嘉,张伟,顾黄晶,魏康妮. 电工技术, 2021(14)
- [3]强电磁脉冲耦合特性及其器件防护研究[D]. 储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组合球管式医用X线机维修两例[J]. 于乃群,王明刚,钱东燕,刘荣俊. 中国医疗设备, 2021(06)
- [5]一种便携式X射线源控制器研制[J]. 魏善武,徐陈勇.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1(03)
- [6]电流断续模式谐振变换器的建模与控制[D]. 张洪寅.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7]基于多变压器的双极性Marx电路[J]. 吴兆康,陈希有,牟宪民,吴茂鹏.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20(11)
- [8]X射线荧光光谱仪故障诊断与维修[J]. 刁正斌.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19)
- [9]浅谈医用数字X线摄影设备(DR)的参数制定[J]. 高栋,吴立安,刘恩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18)
- [10]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设计[D]. 李伯洋. 东南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