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象性表达 训练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柳方平[1](2019)在《整合课本资源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文中研究指明走生活化之路的作文教学应整合课本资源,在课堂上强化依读悟写,以写助读,读以致写,读写融通,指导学生做实做好据文境写作和书面语表达练习,写好自己的观察、阅读、思辨和感悟,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具体来说,应该整合课本资源,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用性表达能力、思辨性表达能力、想象性表达能力。
勒宁[2](1990)在《想象性表达 训练的途径》文中指出 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的表达训练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凭借教材,依据故事情节,鼓励和引导学生合理构想,或
计红芳[3](2006)在《跨界书写 ——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的“南来作家”是指1949年前后南来香港的难民作家和左翼作家、60、70年代受文革影响自我放逐到香港的作家以及之后在改革开放潮流中出于各种原因移居到香港的一批又一批作家。他们在香港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或主动或被动的放逐经验对他们的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大陆和香港两地不同的生活体验、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浸染与冲突,使得这些作家产生身份追寻的困惑和焦虑,并影响他们的创作心态和身份建构。全书以刘以鬯、徐訏、曹聚仁、陶然、颜纯钩、王璞的小说为重点研究对象,对三批“南来作家”进行宏观观照和微观分析,探讨他们这一群体的同一性及其差异性,如“南来作家”的总体特征、创作心态、建构对象、叙述香港的方式,身份建构的参照环境、认同内涵、叙事母题等,以期引起同人的关注和进一步的思考研究。“南来作家”是一群处于大陆和香港中心之外的双重边际人,生活在多元文化的对话场中,其身份是多重的。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拖带着的大陆世界、香港的商业化环境和后殖民文化语境多重影响的结果。不管是50年代前后的刘以鬯、徐訏、曹聚仁,70年代的陶然、颜纯钩,还是80、90年代的王璞,疏离是他们初到香港时的共同心态。移居异地带来的经验断裂和经验重组过程中存在价值解释的不确定及无法定位的身份焦虑,对于飘逝的往昔故地生活和文化传统的伤感或痛苦的回忆成为他们跨界书写的共同母题。怀乡是为了忘却,是对现实生存的协助。但他们总在回忆和遗忘之间焦虑。由于他们南来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其创作心态、身份建构有着不同的内涵。总体来看,“南来作家”的创作心态基本上从中原心态到香港意识再向总体意识发展演变,家园想象越来越弱,但每一阶段不是自然更替,而是交叉反复,呈螺旋上升的趋势。1949年前后那一批是因为政权更替而流离避难异域他乡,所以他们的“去国怀乡”感最强烈,“过客”意识最浓重,以徐訏为代表。60、70年代这批,受的是大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教育,经历过文革,对祖国大陆的感情是爱恨交织,国族意识不像上一批那样强烈,中原心态和香港意识纠结在一起,但比之第一批,有对香港较强的认同感,以陶然为例。到了80、90年代,正逢大陆改革开放,加上香港与内地沟通的便利,新一代的南来文化人家国观念已相对淡薄,体验更深的是个人的浮沉与漂泊感,更多关注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及人类整体对“家园”的精神追寻,以王璞为例。具体到作品中就是建构对象由难民而移民再到属民的变化,想象香港的方式由异质化到人间化而后总体化的转变。香港“南来文学”是世界移民文学特殊的一部分,而身份是移民文学的重要问题,本论文借助文化研究中的“身份”、哲学中的“存在”和心理学、精神分析学中有关“基本焦虑”等理论
颜虹[4](2018)在《浅论语文课堂上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文中指出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方面。但无论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抑或情感表达,都要认真长期训练才行。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从备课到课堂的指导评价,课后的反馈,每一个环节都要扎实进行,反复训练,细致指导,精确打磨。
刘璐[5](2017)在《基于生活叙事的初中口头作文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口头作文对学生写作和健全成长具有特别意义,但有关研究较为薄弱。本论文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对实习班级的作文教学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后发现,现今的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学生写作素材匮乏,只是啃别人啃烂的馒头;第二,学生写作内容假大空,脱离生活实际;第三,教学过于以考试为导向,对学生笔杆子进行"魔鬼训练",忽略其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初中阶段处于小学与高中的过渡期。学生在这一阶段身心发展加快,自我意识显着增强,更加关注内心世界。这就使其成长面临的困惑增多,会经历更丰富的故事。根据上述问题,本论文以布鲁纳叙事观作为理论基础,坚持语文走向生活这一改革的重要方向,运用学生生活叙事,以培养学生口头作文能力为途径,旨在革新初中阶段写作教学。在借鉴相关思想和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设计出教学案例:课前三分钟说话"我的苦恼",口头作文"理想故事"。基于生活叙事的口头作文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其叙事能力,促进学生说和写的共同发展,也可以通过生活叙事促进其自我的健全发展,构建富于创新的人生。
王超[6](2018)在《新中国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课程并非一个静态的、封闭的自系统,而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开放话语系统。我国语文课程的流变历史,可谓一部记述话语转型冲突的历史。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程话语也存在着相应的变迁。每个时期的语文课程都有属于自身的特定话语,而不同时期的断裂处又存在着不同话语的转向,我国语文课程因而呈现出一种话语纷呈的复调景观。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各界对语文课程话语的责难不绝如屡,呈现出某些非理性倾向:批判或基于一种参照物落后的印象,或对以往语文课程话语缺乏一种“必要的温情与敬意”,或用个体生命的人文视角来否定社会群体的政治视角和理性的科学视角。当前这种脱离历史文化语境,盲目批评思想政治话语和科学话语,高度揄扬人文话语的研究倾向,使得语文课程话语面临着诸多危机。因此,为消除课程话语偏见、消解课程话语危机,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历史,审视当前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现实状况,洞察话语汰变背后所隐匿的文化征候和权力关系,并基于我国以往历史与当前现实及语文课程话语自身的特征,以期建构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课程话语体系。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主要分为五章,其基本架构如下:第一章,理论之基: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的理论基础。话语理论、理解理论为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提供了具有课程意蕴的观点与方法。话语理论通过话语分析法揭示话语中意识形态的渗入和权力的存在。语文课程话语研究适当借鉴话语理论及其话语分析方法,以话语文本、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剖析历史发展背后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权力关系。理解理论主要致力于理解文本的意义。语文课程话语研究借鉴其课程意蕴,通过对语文课程话语文本的理解,实现课程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探索话语的深层运行机制。可见,话语理论、理解理论为语文课程话语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拓展了语文课程话语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第二章,历史考察: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脉络。话语本质上是社会的和历史的。语文课程话语的研究过程离不开对历史的考察,其生成与演变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产生与发展的。建国迄今,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脉络主要体现在三个历史时期及其相应的三类主导型课程话语。其一,建国时期(1949—1977)政治教化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其二,新时期(1978—2000)知识能力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其三,新课改(2001—迄今)人文素养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不同时期的课程话语体现在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这三个话语主题中,蕴含着强烈的时代特征。第三章,理性探析: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本质和特征。任何话语的产生都离不开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课程话语一旦产生,就即刻受到社会若干程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理性探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内在本质。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反映出社会需求的变化,展露出权力之间的博弈,潜藏着意识形态的渗透。对语文课程话语流变背后的本质揭示,意在彰显“价值关涉”的取向,旨在揭示权力与意识形态是“真实知识”而非“错误知识”。其二,语文课程话语的多维特征。这一多维特征主要体现在:课程话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构;课程话语的政治性、审美性与道德性的同构;课程话语的经典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同构。第四章,实然审视: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现状反思。随着新课改“以人为本”理念的推行,以“市场”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个性”与“主体性”得以肯定和弘扬,人文话语无疑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主流话语甚或霸权话语。以享乐至上的消费文化与以解构为主的西方后现代思潮也随即而至。那些“曾经被认为是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规范和真理”,正在遭受人们的质疑与解构,各种危机陆续出现。诸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语文课程话语的认同危机。这种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被误解的政治意识形态、被曲解的教师权威以及被解构的宏大叙事。其二,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困境。在借鉴西方课程理论的基础上,中国语文课程理论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西化引用与学科借用却深刻反映出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表述困境。而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的疏离、学术语言对日常语言的拒斥也深刻体现出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应用困境。其三,语文课程话语的实践迷失。这种实践迷失主要体现在个体性话语层面上,典型表现为教师话语的失却性生存、学生话语的泛人文性表达、民众话语的批判性狂欢等方面。第五章,应然建构: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发展态势。语文课程话语的应然建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语文课程话语的建构理念。建构理念主要有:消解霸权课程话语,构筑多元平衡课程话语;反思西方课程话语,建设本土性课程话语;规约个体性课程话语,提倡总体性课程话语。其二,语文课程话语的建构策略。具体而言,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社会、知识的多元整合;课程内容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融入核心价值观,基于并超越生活取向;课堂教学注重语言运用,促进平等对话,达成适度的视域融合。
邹群霞[7](2020)在《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背景下《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研究已成为早期儿童教育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语言领域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其中一个领域,对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以下简称《标准·语言领域》)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为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语言领域的修订确立相应的参照,也为我国早期儿童的语言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与思考。本文以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对中美《标准》制定背景、价值取向、目标和《标准·语言领域》的内容、实施及效果等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中美《标准》制定背景的比较,在国际背景方面,全球化时代背景是影响中美两国《标准》制定及其推进极其重要的元素;国内外学前教育相关研究成果交流直接或间接对中美《标准》制定起推进作用。同时,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背景的不同,进而对《标准》制定产生影响;(2)从课程政策视角探析中美《标准》的价值取向与目标,研究发现我国《指南》价值取向以幼儿为中心和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美国《标准》则呈现自由主义取向、保守主义取向和社会效率取向等多元价值取向态势。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实施教学范式改革、实施评价改革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美《标准》制定的目标,但中美目标方向并不一致;(3)通过对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的形式结构、内容结构和结构性质的比较分析,发现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同为指导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学前教育课程政策文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不仅表现在编排体例、语言表述等形式结构方面,在基本框架设计上也呈现各自的特点,美国《标准·语言领域》结构框架所反映的框架性质和一体化衔接值得我们学习;(4)在借助于NVivo12软件对《标准·语言领域》相关内容进行编码与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在子领域分类、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策略与建议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反映了两国语言领域的教育理念与理论取向。两国在早期儿童语言教育上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注语言发展的全面性。美国《标准·语言领域》关注语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为特殊需要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支持,语言发展强调向早期读写偏移等理念。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也分别体现了“全语言教育”取向和“平衡化教育”取向;(5)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状况、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现状总体没有美国的实施现状乐观;我国受访教师对《标准·语言领域》实施评价感知与认同度较低;在样本数据下,美国受访教师的实施效果测度值总均值高于我国受访教师的实施效果测度值总均值。通过对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的研究得出主要的启示:一方面,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修订的启示是标准修订需兼顾稳定性与发展性;标准修订需考虑连续性与阶段性;标准修订需考虑综合性与个别化;标准修订需注重指引性与操作性的统一;标准修订需平衡统一性与适宜性。另一方面,对《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启示是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构建《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支持系统;发展我国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项目与评估体系。
樊杰[8](2011)在《体育作为教化之源 ——古希腊体育的教化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是生命自身的保育,它直接与个体生命的福祉相关,其作为德育、智育的前提,目的不仅仅是职业的培养,而是指向国民大众,负担的是神圣的社会职责。然而在现实中,身体活动作为自然完整的生命表现形式,被人为物化,对生命意义的渴望被降低为技术性追求,教化的空间被窄化。在此情况下,重新回到起源意义上的体育,寻找体育最根本性的理解,挖掘本源性体育之于教化的启示性意义,从而为体育和教育的研究敞开新的思考空间,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论文回到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从古希腊体育的起源神话开始,分析了古希腊体育起源的观念背景,以及其在本源性的意义上与教化的一体性;接下来,论文追寻了在古希腊体育发展的历程中基于起源信仰所形成的贵族德性传统、泛城邦赛会传统和城邦体育馆传统,以及随之形成的以体育、音乐和修辞(或哲学)为中心建构的特殊的教化目标和教育体系;然后,论文分析了古希腊由于起源性信仰的失落而产生的教化分裂局面,并分析了古希腊哲学家如何通过重新理解基于起源意义上的自然秩序,在逻各斯之中重建了基于生命整全性发展的、以体育音乐和哲学为基础的教化体系。论文认为,古希腊体育源于古希腊人对于自然之秩序性的确信,以及对生命法则乃是基于在苦难中感受美好的理解。敬畏生命的内在目的性,发展自然生命的强而有力,是古希腊人体育的核心价值,也是古希腊教化之德性理想的关键。正是古希腊对于秩序之神圣起源的不断追溯和对德性的追求,推动了古希腊数百年来体育以及体育思想的发展。该研究给我们留下以下启示:第一,作为教化核心价值的德性,乃是源自自然生命内在秩序的发展;第二、教化的途径乃是生命的参与性;第三,体育乃是作为生命整体参与世界获取意义的一种方式。在此意义上,体育乃是作为教化的重要源头。教化不是由人为规训所限定的教化,而是源于神圣秩序起源的,指向人之卓越不断生成的教化;体育作为教化之源,不是以简单的身体竞技作为教化的出发点,而是以整体自然生命的潜在目的性作为教化的出发点。我们应该像古希腊人那样,重新回到自然生命的神圣起源之中,以理性的逻各斯来提升人的自然生命存在,使人从当下世界和身体的无穷变化之中,领会生命意义的永恒。
徐友凤[9](2014)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道德审视》文中认为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在理论层面,首先是对寓言概念的界定,并从教育的角度对寓言进行探讨,厘清本文所使用的寓言的概念意涵。其次,对寓言、童话和神话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显现寓言的独特性。最后,分析寓言对小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机制,分别从寓言本身特性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契合性、道德思考的提升以及思维空间的张力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实践层面,首先对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编的寓言故事的数量和类型、呈现的道德要素进行整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寓言教学实践进行道德审视,分别从三个环节进行,即小学语文教师对苏教版寓言及其教学的认识,寓言教学的案例透视以及寓言教学对小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对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寓言故事,被访谈的几位老师都认为它是比较受学生喜爱的教学素材,是进行德育的良好载体。Z老师指出寓言比较刻板,其传递的道理比较固定,因此,在寓言教学中,若有学生过分追求新奇的想法以博取老师的赞赏,教师要适时制止,以免使课堂教学脱离教学任务。H老师认为寓言故事传达的价值观与现实生活是相脱节的,当学生走上社会,仍需重建自己的价值体系。在寓言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另类思考,需要适时引导,求异中追求一种平衡。但同时,她指出在这所学校,有思想的学生并不多,一般只需按教案进行即可。W老师则表示寓言故事是在传递一种正能量,而教师只是教书匠,自己的职责只是教给学生真善美的东西,而难以影响他们的生活。在寓言课堂教学观察中,针对语文教科书中首次明确出现“寓言”二字时,执教的Z老师和W老师对寓言概念的引入都属于“概念化教学”,未能让学生真正感悟出寓言文体的特点。寓言教学中的明理环节,X老师、W老师和M老师都把寓意当作一般知识让学生记忆,未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H老师在这一环节处理的比较仓促,显得较为生硬;相对而言,Z老师处理得比较好,能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思自我,生成道德智慧。本文最后一章阐述了寓言教学对小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分析发现,学生喜不喜欢寓言,大多都归结于寓意。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受老师的影响。当然,也有学生表示隐约感觉到一些寓言故事“有点不对”,但是也不敢或者说不会考虑说出自己的疑惑。而寓言教学对学生道德成长是否有影响,有多大程度的影响,访谈对象也是各执其辞。此部分将从老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王童[10](2013)在《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叙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以创作主题、人物形象、叙事视角和叙事方式为切入口,探究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新色彩与新追求,总结其成就与缺憾。新世纪以来,“后革命时代”较为宽松的政治语境、“个人化写作时代”的自由创作空间以及时代飞速发展背景下我军新军事变革带来的丰富创作素材,为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资深军旅作家、新锐军旅作家和女性军旅作家聚焦建国后人民军队的建设发展历史、新世纪以来军队改革中的新变以及军人的军旅人生,以平视和俯视态度审视部队建设的是与非,以场景展示凸显军旅生活的动与力,以日常化叙事塑造贴近生活的军人形象,以内心世界的开掘透视军人的不同灵魂,成功塑造出艰难变革的改革军人、顽强突击的突围军人、追求美好的多情军人和落伍堕落的迷途军人群像,收获了以“部队问题与艰难改革”、“身陷困境与超越困境”、“家庭生活与情感波折”、“百炼成钢与走向辉煌”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实绩;并凭借对以往军旅小说题材领域及创作视野的突破、对20世纪末军旅小说强烈忧患意识的发扬、对军人家庭婚恋生活的重点表现以及日常化叙事的新转向,一定程度地推动了当代军旅长篇小说叙事的发展。然而,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存在着明显影视化和过度通俗化的问题,缺乏文学形式和叙事技巧的探索。
二、想象性表达 训练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想象性表达 训练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整合课本资源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性表达能力 |
二、要培养学生的思辨性表达能力 |
三、要培养学生的实用性表达能力 |
(3)跨界书写 ——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 文 提 要 |
Abstract |
绪论 缘起、研究现状及方法 |
第一节 缘起及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上编 |
第一章 “南来作家”的总体特征 |
第一节 双重边缘人 |
第二节 存在空间:跨界 |
第三节 身份的多元性 |
第二章 “南来作家”身份建构的参照环境 |
第一节 拖带着的大陆世界 |
第二节 香港的商业化环境 |
第三节 后殖民文化语境 |
第三章 “南来作家”的创作心态和身份建构 |
第一节 历史语境和文化教育 |
第二节 叙述香港:异质化到人间化 |
第四章 “南来作家”身份建构的对象 |
第一节 难民 |
第二节 移民 |
第三节 属民 |
第五章 “南来作家”身份建构的母题 |
第一节 文化身份焦虑 |
第二节 漂泊怀乡 |
第六章 “南来作家”与香港文学 |
下编 |
第一章 不在此山中的旁观者——曹聚仁 |
第一节 左右夹缝中的尴尬 |
第二节 南来人的无根漂泊 |
第三节 情色之网中的浮沉 |
第四节 传统文化的温情回望 |
第二章 漂泊在都市上空的孤魂——徐訏 |
第一节 “自由主义与文艺的自由” |
第二节 “人困小岛异域”的香港过客 |
第三节 雾里看花的香港故事 |
第四节 乡村记忆和上海情结 |
第五节 都市孤魂的身份建构 |
第三章 半梦半醒之间的“酒徒”——刘以鬯 |
第一节 体悟香港 |
第二节 “酒徒”与刘以鬯的身份同构 |
第三节 “娱乐自己”的艺术追寻 |
第四章 “迷墙”内的抒情圣手——陶然 |
第一节 边缘人的困惑 |
第二节 放逐经验的书写 |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叙述 |
第五章 人性困境的探幽者——颜纯钩 |
第一节 疏离香港 |
第二节 书写香港 |
第六章 回不了家的旅人——王璞 |
第一节 沉迷往事的恍惚 |
第二节 沟通和爱的徒劳 |
第三节 追寻身份的迷茫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后记 |
中文详细摘要 |
(4)浅论语文课堂上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备课,关注文本的语言点 |
1.理解词语———明确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
2.品读句子———感受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
二、课中,设计并指导学生表达 |
1.揭示课题 |
2.整体感知 |
3.重点研读 |
(1) 反馈性表达 |
(2) 想象性表达 |
4.课后拓展 |
(1) 模仿性表达 |
(3) 续编性表达 |
(3) 综合性表达 |
三、课后,反馈评价学生的表达 |
(5)基于生活叙事的初中口头作文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现实背景:作文教学的扭曲 |
二、理论背景:语文学习的要求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口头作文相关研究 |
二、生活叙事相关研究 |
三、叙事教学法相关研究 |
第三节 问题的聚焦 |
一、为何聚焦初中生? |
二、为何选取"生活叙事"的研究视角? |
三、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实地调查:发现问题 |
二、行动研究:借鉴与革新 |
第二章 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本研究基础理论:布鲁纳叙事观 |
一、叙事的公共文化性 |
二、叙事的冲突性 |
三、叙事与自我 |
第二节 叙事法体现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走向生活 |
第三章 教学设计 |
第一节 借鉴研究 |
一、教学案例—"我心中,你最美" |
二、Y小学"故事"教育的启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教学设计 |
一、课前准备 |
二、教学设计 |
第四章 分析与建议 |
第一节 口头作文教学的价值 |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从"怕说"到"敢说" |
二、培养学生叙事能力,写出好的记叙文 |
三、培养学生获得自我认同,谋划富于创新的人生 |
第二节 叙事教学法对口头作文教学的价值 |
第三节 初中生口头作文教学的建议 |
一、口头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
二、口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环节 |
三、口头作文教学对写作教学的作用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6)新中国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课程话语的相关研究 |
二、语文课程话语的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话语 |
二、课程话语 |
三、语文课程话语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理论之基: 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话语理论 |
一、巴赫金的“对话与意识形态符号”理论 |
二、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 |
三、费尔克拉夫的“话语—社会”理论 |
四、话语理论的共同特性及课程意蕴 |
第二节 理解理论 |
一、海德格尔的“存在”理解观 |
二、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解观 |
三、哈贝马斯的“兴趣与交往”理解观 |
四、理解理论的共同特性及课程意蕴 |
第二章 历史考察: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脉络 |
第一节 建国时期政治教化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1949—1977) |
一、课程目标话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旨归 |
二、课程内容话语:以革命伦理为主题 |
三、课堂教学话语:以训诲为主导形式 |
第二节 新时期知识能力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1978—2000) |
一、课程目标话语:以知识能力为指向 |
二、课程内容话语:以科学知识为导向 |
三、课堂教学话语:以训练为主导形式 |
第三节 新课改人文素养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2001—迄今) |
一、课程目标话语:以语文素养为鹄的 |
二、课程内容话语:以社会生活为题材 |
三、课堂教学话语:以对话为主导形式 |
第三章 理性探析: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本质和特征 |
第一节 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内在本质 |
一、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变化 |
二、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展露出权力之间的博弈 |
三、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潜藏着意识形态的渗透 |
第二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多维特征 |
一、课程话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构 |
二、课程话语的政治性、审美性与道德性的同构 |
三、课程话语的经典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同构 |
第四章 实然审视: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现状反思 |
第一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认同危机 |
一、被误解的政治意识形态 |
二、被曲解的教师权威 |
三、被解构的宏大叙事 |
第二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困境 |
一、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表述困境 |
二、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应用困境 |
第三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实践迷失 |
一、教师话语的失却性生存 |
二、学生话语的泛人文性表达 |
三、民众话语的批判性狂欢 |
第五章 应然建构: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发展态势 |
第一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建构理念 |
一、消解霸权课程话语,构筑多元平衡课程话语 |
二、反思西方课程话语,建设本土性课程话语 |
三、规约个体性课程话语,提倡总体性课程话语 |
第二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建构策略 |
一、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社会、知识的多元整合 |
二、课程内容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融入核心价值观,基于并超越生活取向 |
三、课堂教学注重语言运用,促进平等对话,达成适度的视域融合 |
结语未尽的话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内容 |
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美《标准》制定背景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制定的国际背景 |
一、全球化趋势时代的发展 |
二、国际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的推广 |
三、早期儿童理论研究成果的产出 |
第二节 中美《标准》制定的国内背景 |
一、政党的教育政策主张 |
二、政府财政的支持 |
三、教育立法的推进 |
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五、学前教育的改革 |
第二章 中美《标准》价值取向与目标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价值取向的比较 |
一、中美课程政策的决策模式 |
二、中美《标准》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中美《标准》目标的比较 |
一、促进教育公平 |
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
三、实施教学范式改革 |
四、促进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改革 |
五、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
六、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
第三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结构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形式结构的比较 |
一、文本呈现形式 |
二、文本编排体例 |
三、文字表述形式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结构的比较 |
一、组成要素 |
二、基本框架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结构性质的比较 |
一、框架的性质 |
二、一体化的衔接 |
第四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概况 |
一、中美语言领域“语言”的内涵 |
二、语言领域内容的分析框架 |
三、语言领域指标统计概况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引言的比较 |
一、引言的内容 |
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念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子领域的比较 |
一、子领域的内容划分 |
二、子领域的比较分析 |
第四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的比较 |
一、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的内容 |
二、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的比较分析 |
第五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策略与建议的比较 |
一、策略与建议的内容 |
二、策略与建议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与效果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现状的比较 |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 |
二、现状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过程的比较 |
一、《标准·语言领域》实施推进的层级 |
二、课程实施计划制订 |
三、教师的语言教育实践活动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效果的比较 |
一、实施效果测度指标体系 |
二、实施效果测度统计分析 |
三、教师对《标准·语言领域》及实施效果评价 |
第六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一、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之共性 |
二、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之差异 |
第二节 研究的启示 |
一、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修订的启示 |
二、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的反思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的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体育作为教化之源 ——古希腊体育的教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现代体育和教化的异化与人们对起源的遗忘 |
第一节 现代体育与教化的异化危机 |
一、现代体育和教化中的异化现象 |
二、现代性思维能否解决体育与教化的异化问题 |
第二节 基于起源意义上体育与教化的相通性 |
一、词源学中隐藏着的完整上的观念之源 |
1、何为体育 |
2、何为教化 |
3、体育与教化在词源学上的相异性和相通性 |
二、是否存在一个起源性的完整的意义世界 |
1、宇宙万物在起源中的奥秘 |
2、逻辑性的开端作为事物发展的真正起源 |
3、古希腊作为人类观念世界的一个源头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使命和研究方法 |
一、人们对起源的遗忘以及本研究的使命 |
二、现象学和教育现象常的方法 |
三、古希腊体育的研究及现象学方法的可能性 |
1、古希腊体育的研究 |
2、神话、考古、哲学与理解和解释的可能性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的研究 |
二、关于公共空间的研究 |
三、关于身体哲学的研究 |
四、关于体育和教化关系的研究 |
五、关于古希腊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 |
六、关于古希腊体育的研究 |
第一章 古希腊的本源性体育与教化空间之起源——解读古希腊体育起源神话 |
第一节 古希腊体育起源神话概说 |
一、何为古希腊体育起源神话 |
二、古希腊体育起源神话的筛选 |
三、古希腊体育起源神话及其基本类型 |
第二节 古希腊体育起源神话中的神灵和信仰结构 |
一、天空神灵和大地神灵的对立:古希腊体育起源神话的潜在文本结构 |
二、自然与秩序:大地神灵和天空神灵的不同象征内涵 |
三、对自然之秩序性的追寻:古希腊体育起源神话的核心信仰 |
1、古希腊历史上大地信仰和天空信仰的融合 |
2、对秩序之源"宙斯"的尊崇 |
第三节 古希腊体育起源神话中的生死主题 |
一、变化、死亡、苦难作为人之自然存在本质 |
1、人的必死性 |
2、关于苦难与生命可能性的隐喻:乒神、日神和酒神 |
二、体育作为寻求生命可能性的方式 |
1、寻求有限生命的强而有力:英雄的生命意义 |
2、对生命苦难的主动选择:赫拉克勒斯的德性 |
3、德性、苦难、身体的参与性与信仰 |
4、最初的体育和竞技作为培养和展示生命之德性的活动 |
第四节 古希腊本源意义上的体育何以开启教化空间 |
一、对于古希腊体育起源时期的推测 |
1、关于古希腊体育起源时期的争论 |
2、迈锡尼起源假说与古希腊体育的本质特点 |
二、古希腊本源意义上的教化和体育的一体性 |
1、基于本源意义上的教化 |
2、基于本源意义上的体育 |
3、德性追求作为体育和教化的双重起点 |
第二章 古希腊体育的发展与教化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古希腊早期贵族德性传统与竞技会的发展 |
一、古希腊贵族和贵族制的由来 |
二、古希腊贵族的德性追求 |
三、基于习俗的教化:贵族德性与竞技会 |
第二节 古希腊泛城邦赛会与基于宗教的教化传统 |
一、德性追求作为赛会举办的初衷 |
二、对起源意义的遗忘:古希腊赛会暗藏的危机 |
三、赛会机制如何保障德性在起源意义上的纯洁性 |
1、赛会地址、场馆设计、仪式和程序的象征性 |
2、敬虔与德性:关于誓言、审查和惩罚 |
3、德性与荣耀——关于冠冕和其他的特权 |
第三节 古希腊城邦体育馆传统与教化体系的成熟 |
一、追求德性作为体育馆创建的初衷 |
二、体育馆建筑:依据自然律法对人造空间的赋形 |
1、古希腊人对于空问概念的理解 |
2、古希腊体育馆建筑的特色 |
三、裸体竞技:生命之自然形态的秩序性追求 |
1、裸露的身体竞技:从自然的到自然美的 |
2、体育馆中的竞技、音乐与言辞:此在的与超越此在的 |
3、体育馆中的律法:"他者"如何存在 |
四、古希腊体育馆制度形成的教化系统 |
第三章 古希腊教化传统的堕落与体育在逻各斯中的重构 |
第一节 古希腊城邦体育和教化传统的变化 |
一、古希腊体育起源意义的遗忘 |
1、体育圣火仪式的变化 |
2、信仰和德性的迷失 |
二、古希腊教育和体育的异化现象 |
三、古希腊城邦教化空间坍塌的危机 |
1、不同的逻各斯:哲学的两种取向 |
2、苏格拉底之死与城邦教化空间的危机 |
第二节 哲学家对城邦体育和教化的反思 |
一、苏格拉底对人们忽视体育锻炼的批评 |
二、色诺芬故事中的体育、德性与政制 |
第三节 古希腊体育在逻各斯中的重建 |
一、柏拉图的体育与教化思想 |
1、发展身、心并指向永恒:体育的三层意义 |
2、体育作为一种身心合目的性发展的方式 |
3、心灵的优越性与绝对"理式" |
4、"爱"作为身心提升的力量:关于"爱若斯" |
5、城邦之于体育与教化的意义 |
二、亚里士多德的体育与教化思想 |
1、质料和形式的结合:自然的合秩序性存在 |
2、身体和灵魂的结合:生命的合秩序性存在 |
3、德性源于灵魂的内在秩序 |
4、体育乃灵魂内在秩序实现的基础 |
5、城邦作为自然之共同体展开公共生活 |
三、通过亚里士多德理解柏拉图的体育观 |
结语:体育何以作为教化之源 |
一、古希腊的体育和教化的特点 |
1、古希腊体育和教化的发展历程 |
2、古希腊体育和教化所表现的主要特点 |
3、古希腊人在体育和教化中所展现的生命理想 |
二、体育作为教化之源:古希腊体育带来的启示 |
1、德性源自自然生命内在秩序性的发展 |
2、教化的途径乃是生命的参与性 |
3、体育是生命整体参与世界获取意义的重要方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苏教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道德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该课题研究综述 |
(一) 学科德育与语文学科德育研究 |
(二) 寓言故事的价值逻辑分析 |
(三) 对语文教科书中寓言故事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一章 寓言及其德育意蕴 |
一、“寓言”的概念意涵 |
(一) 词典的解读 |
(二) 学者的认识 |
(三) 教育角度对寓言内涵的认识 |
二、寓言与神话、童话之辨 |
(一) 寓言与神话 |
(二) 寓言与童话 |
三、寓言故事对小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机制 |
(一) 寓言木身特性与小学生身心发展阶段之契合性 |
(二) 道德思考的提升:微言中的大义 |
(三) 思维空间的张力:微言与大义中个体的理性自由 |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师对苏教版寓言及其教学的认识 |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寓言故事的选编状况 |
(一) 寓言故事选编数量与类型的分析 |
(二) 选编的寓言故事中道德要素的呈现与分析 |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入选寓言的解读 |
(一) “寓言挺刻板的” |
(二) “聪明还是狡猾?我们的生存逻辑都乱了” |
(三) “传递正能量” |
三、小学语文教师对寓言教学的认识 |
(一) “寓言教学重在明理” |
(二) “落实文本价值,求异中追求一种平衡” |
(三) “我们只是教书匠” |
第三章 苏教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案例透视 |
一、寓言文本之概念引入 |
(一) 教学片段之呈现 |
(二) 引导学生发现文体的秘密 |
二、寓言教学明理环节之审视 |
(一) 写道理、记道理 |
(二) 急急忙忙说道理 |
(三) 不紧不慢悟道理 |
第四章 苏教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效果分析 |
一、学生对寓言文本的态度和认识 |
(一) “上寓言课好开心,可以让我们明白道理” |
(二) “不喜欢寓言,道理太难写了” |
二、学生对寓意的解读 |
(一) “大概能理解”:老师影响大 |
(二) “感觉有点不对”:内心掩藏的怀疑 |
三、寓言教学对小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 |
(一) 寓言教学影响之“师”见 |
(二) 寓言教学影响之“生”见 |
结语 |
附录1:访谈提纲(节选) |
附录2:灰姑娘的故事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当代军旅长篇小说回溯 |
第一章 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创作概况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创作概况 |
第二节 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丰富主题 |
第一节 部队问题与艰难改革 |
第二节 身陷困境与超越困境 |
第三节 家庭生活与情感波折 |
第四节 百炼成钢与走向辉煌 |
第三章 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军人形象 |
第一节 艰难变革的改革军人 |
第二节 顽强突击的突围军人 |
第三节 追求美好的多情军人 |
第四节 落伍堕落的迷途军人 |
第四章 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叙事态度与叙事方式 |
第一节 以平视和俯视态度审视是与非 |
第二节 以场景展示凸显生活的动与力 |
第三节 以日常化叙事方式塑造军人形象 |
第四节 以内心世界的开掘透视不同灵魂 |
第五章 文学史视阈中的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 |
第一节 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新探索 |
第二节 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的瓶颈 |
结语 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想象性表达 训练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整合课本资源 提升学生写作能力[J]. 柳方平. 江苏教育, 2019(83)
- [2]想象性表达 训练的途径[J]. 勒宁. 云南教育, 1990(12)
- [3]跨界书写 ——香港南来作家的身份建构[D]. 计红芳. 苏州大学, 2006(12)
- [4]浅论语文课堂上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 颜虹. 安徽教育科研, 2018(08)
- [5]基于生活叙事的初中口头作文教学设计研究[D]. 刘璐.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6]新中国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D]. 王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7]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D]. 邹群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体育作为教化之源 ——古希腊体育的教化意义[D]. 樊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9]苏教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道德审视[D]. 徐友凤.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 [10]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叙事研究[D]. 王童.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