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籍与东南亚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葛兆光[1](2021)在《亚洲史的学术史: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与中国的亚洲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这是一份讲义,主要讲述的是亚洲(或东亚)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史。虽然在中国学界,以亚洲(或东亚)为单元的历史研究并没有成为显学,但19世纪以来,欧洲的东方学以及日本的东洋学,在种种因素的刺激下,先后形成了一种超越传统中国,视野扩大到亚洲(或东亚)的研究风气,并且曾经在20世纪影响了中国学界。这篇讲义就是对欧洲、日本以及中国的亚洲史研究及其背后的学术、文化与政治背景的分析。
郭立忠[2](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顾佳赟[3](2021)在《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柬埔寨在不同时期施行了不同的政治制度,然而,不论其政治发展处于哪一个历史阶段,社会性质发生了何种变化,国家政治权力分配始终受到王权和教权的影响。只是在不同外部环境下,二者施加影响的形式、程度,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着差别。王权和教权对政治权力分配所起的作用,既是对权力分配规律本身的诠释,也透射出柬埔寨社会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本文尝试从这个特定的视角管窥柬埔寨政治文化。柬埔寨古代权力系统依托印度教、佛教构建。政治精英借鉴外来宗教的理论规范和教阶制度构建政治认同。印度教在合法性层面为王权提供加持。石碑、寺院为古代王国圈画了领土范围,建立起初步的中央集权体制。佛教主要起着慰藉心灵,辅助恢复国力的作用,自古与印度教共存。当上座部佛教占据宗教支配地位后,“十王法”成为衡量王权合法与否的严格标准。无论如何,古代柬埔寨的信仰体系是包容性的,外来和本土信仰都是国家认同的组成部分。古代柬埔寨政治文化还呈现出教权从属王权的特点,但同时,二者又相互庇护,共同分享政治权力。然而,围绕宗教信仰建立的政治秩序存在着背离宗教伦理的行为逆流。在王位争夺时呈现出背离亲属关系、君臣伦理和宗教教义的心理取向。法国对柬埔寨的殖民入侵和社会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权力分配关系。土地私有化改革剥夺了国王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废除奴隶制度改革打破人身依附和人身自由限制关系,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殖民政府还尝试普及法式教育,并致力于扶植亲法国王。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王权和教权影响力。随着传统社会秩序被打破,柬埔寨民族主义与反殖民主义开始萌芽。殖民政府成立的佛教研究机构为民族主义觉醒创造了条件。佛学院成为培植民族主义的温室。这也使得柬埔寨民族主义在觉醒伊始就与佛教结合在一起。随着民族主义运动高涨,法国在柬埔寨独立问题上做出让步。柬埔寨在二战后颁布了首部宪法。然而,民主制度在柬埔寨落地之初,其形式就重过内容本身。冷战时期的柬埔寨经历着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政治精英虽然在形式上借鉴西方思想制度,但实践上则倾向于依照传统和实情制定政治规则。独立后,西哈努克延续佛教民族主义思路,提出促进社会发展的“二轮理论”,并进一步提出“佛教社会主义”思想,希望通过佛教宣教,将柬埔寨治理成为“大同社会”。基于佛教社会主义理论,西哈努克创建了极具包容性的政治组织——人民社会同盟,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秉持中立外交原则。然而,在内外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西哈努克的国内外政策最终失衡。朗诺集团推翻西哈努克政府,导致柬埔寨形成国内、国外两个政府的局面。从朗诺政权施行共和制度开始,柬埔寨君主制度被取缔。1993年《柬埔寨王国宪法》恢复了君主立宪制度,将政党政治确立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国王通过运用任命权和赦免权,与各大政党形成博弈。西哈莫尼国王与执政的人民党之间合作多于牵制。国王对人民党权力的加持帮助其成为柬埔寨“超级政党”。人民党在柬埔寨构建起一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并在世界舞台上树立起柬埔寨政府平等、独立和中立的外交形象。与此同时,新宪法重新确立佛教的国教地位,也赋予僧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僧侣通过参加政治和社会公益活动表达政治倾向。柬埔寨政治文化演进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的驱动和作用。内部因素源自本土价值观念、庇护关系等传统内涵,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文化自我塑造、濡化或拒斥外来文化的能力。外部因素源自外来宗教、强权、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交织,通过王权与教权的互动,以及二者对政治权力分配的影响,对柬埔寨政治文化的演进产生作用。然而,无论外部因素如何作用于政治文化,内部因素始终是决定性因素。王权与教权是柬埔寨政治文化的内核,二者对权力分配产生作用的方式决定着柬埔寨政治文化的表现形式。柬埔寨从未摆脱过王权和教权对政治权力分配的影响。如今,随着宪政制度、政党制度深入人心,柬埔寨形成了王权、佛教、政党同时产生影响的格局。这样的格局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对政治权力分配起到关键作用。
庞乃明[4](2020)在《四十年来的中国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过几代学人的接续努力,中国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研究队伍的空前壮大,研究视角的不断创新,一批高质量成果的先后问世,大大扭转了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薄弱状态。现有研究涉及明朝对外关系的各方面各层次,初步实现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地域关注的全覆盖,一些视野宏阔、视角独到、注重经世的学术亮点日益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学术理路、学科建设与重要成就,反思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对于推动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深入开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杨勇[5](2020)在《论古代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联系——以考古发现的青铜器为中心》文中指出目次一青铜礼乐器二青铜容器和炊具三青铜兵器和工具四青铜装饰品五青铜技术与青铜艺术六综合讨论本文所论古代中国西南主要指战国秦汉时期的云贵高原和川西高原一带,即历史上的西南夷地区。西南夷"异俗殊风"[1],其创造的绚丽多彩的青铜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因地处边陲,且所在区域又是古代亚洲东南部重要的文化传播通道和族群迁徙走廊,故对西南夷的考古研究除了应关注其自身文化的发展、演进以及同内地特别是中原文化的互动
聂德宁[6](2019)在《近40年来中国与东南亚海上交流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中国与东南亚海上交流史作为中国海外交通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分类上属于中外关系史研究领域的范畴。自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东南亚海上交流史研究历经近4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全面回顾和梳理这一研究领域近4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望了这一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前景。指出随着中国提出的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中国与东南亚海上交流史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黄云川[7](2019)在《贡榜王朝时期缅甸对外关系研究 ——以清、缅、英三角关系为中心(1752-1885)》文中研究指明贡榜王朝是缅甸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一时期缅甸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就其对外关系来看,一方面,在东亚文化圈内部,缅王辛标信时期开始对缅甸北部领土的扩张,导致了清缅战争(1765-1769),中缅边境贸易封锁近二十年。清朝史料所载,1789年缅王波道帕耶向清朝请贡,第二年,清高宗册封波道帕耶为缅甸国王,缅甸正式进入中国“朝贡体系”,中缅朝贡关系形成;另一方面,在与西方的关系上,贡榜王朝初期,缅甸与英国主要是商业关系上的交往,而英国正是从签订商约开始,逐渐到以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方式对缅甸的领土和主权进行侵犯。1785年缅甸将阿拉干纳入缅甸版图,导致缅甸与英属印度接壤,为英国入侵缅甸提供了关键的契机,也进一步推进了英国通过缅甸入侵中国西南边疆的战略意图。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双方签订了缅甸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杨达波条约》。1885年,第三次英缅战争前后,中国正式以缅甸宗主国的身份介入到英缅问题之中,英缅关系逐渐演变为中英关系在缅甸问题上的谈判。缅甸贡榜王朝时期的英缅关系和清缅关系的发展历程,既是缅甸作为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一步步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也体现了清缅之间的朝贡关系与英缅之间的条约关系在缅甸的较量,直至缅甸从清朝“朝贡体系”中退出。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由选题依据、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研究重点与难点构成,由于尚未有研究对这一问题从清、缅、英三角关系的视角进行系统分析,只能就现存资料以及中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论述。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论述缅甸在东吁王朝后期与英国、清朝的交往情况,指出该交往过程中对缅甸产生的影响和冲击。贡榜王朝初期,辛标信对清缅边境的扩张导致双方对于边境土司的争夺,引发了四年多的清缅战争,1769年清缅双方将领签订了“老官屯和约”,清缅战争终止,但是双方关系并未进入正轨。这一时期,英国已经开始尝试通过与缅甸签订条约的方式侵占缅甸的领土。但是,由于当时贡榜王朝的重点仍是对外扩张,对这种来自西方“外族”的危机并没有足够重视,在军事扩张中继续消耗着自己的国力。第二章:从1782年以后,清缅关系和英缅关系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而此时波道帕耶通过武力将阿拉干纳入缅甸版图,英缅之间的缓冲国消失,英属印度和缅甸的领土接壤,两国纷争开始。1790年缅甸和中国的关系开始缓和,清缅之间的朝贡关系确立,清缅关系进入正轨。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缅甸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杨达波条约》,英国正式开始通过迫使缅甸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方式对其进行侵略。在缅甸应对和处理与清朝和英国的对外关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朝贡体系”和“条约体系”作为两种国家关系交往模式的体现在缅甸的对外关系中。第三章: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西方以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方式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此时英国和缅甸中断的联系已经恢复,英国在亚洲的扩张进一步加剧。1852年第二次英缅战争爆发,随后,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继续与缅甸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加剧了对缅甸的侵略,并通过缅甸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中国西南边疆,1875年中缅边境地区发生了“马嘉里事件”,中英《烟台条约》签订。第四章:第二次英缅战争之后,缅甸的领土只剩下上缅甸,其东北部与中国相邻,下缅甸以及西部边界都被英国控制,缅甸残存的国土夹于中英之间,而此时清政府也已意识到缅甸对于西南边疆防御的重要性。在第三次英缅战争前后,中国以缅甸为清朝“朝贡国”的身份与英国谈判,但英国对缅甸的侵略势在必行,清朝已无力阻止,曾纪泽在中英缅甸问题的谈判中力争,以达到“存缅祀”,“继续朝贡”的目的,而英国最终以存“实利”、让“虚名”的策略与中国签订了《中英缅甸条款》。“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在缅甸的碰撞中,中国被英国钳住了重“虚名”这一要害,忽视既得利益,英国最终成功将缅甸从“朝贡体系”中拆减,使中国丧失了对西南边疆的整体防御。
朱凡杰[8](2019)在《论古代孟人文化对泰人文化形成的影响 ——堕罗钵底时期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孟人是孟-高棉语民族的重要分支,是泰国和缅甸的跨界民族。孟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曾对周边的泰人和缅人等族群产生过重要影响。泰学研究、缅甸研究如火如荼,而孟人研究却不受重视,这与孟人在泰人、缅人文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为此,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个案分析与归纳对比相结合的办法,简要论述了孟人的早期历史、堕罗钵底的相关情况,介绍以堕罗钵底为代表的古代孟人文化并分析其特点,探索其与泰人文化之间的关系。全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堕罗钵底的历史和文化。本章从孟人的起源、分化和分布入手,探索孟人族称的由来,介绍堕罗钵底的相关情况,简述泰境孟人国家的历史发展,并探究堕罗钵底文化的分布格局。第二章,介绍堕罗钵底的语言文字并分析其对泰人文化的影响。本章从梳理与堕罗钵底相关的铭文和文献入手,介绍婆罗米文字在东南亚的传播情况,探究堕罗钵底语言文字的起源与演变并分析其在泰人语言文字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第三章,介绍堕罗钵底的政治经济并分析其对泰人文化的影响。本章从介绍堕罗钵底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入手,探讨其对泰人社会经济模式和政权组织形式的影响。第四章,介绍堕罗钵底的宗教艺术并分析其对泰人文化的影响。本章从介绍堕罗钵底多元的宗教信仰和独具特色的造像艺术入手,分析其与泰人宗教信仰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以堕罗钵底为代表的古代孟人的文化主要包含以孟文为核心的语言文化,以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主导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宗教造像为代表的艺术及“曼荼罗”式的政权组织形式四个方面。对比发现,泰人文化在语言文字、政权组织模式、政治经济模式以及宗教艺术等方面深受孟人文化的影响。本研究可以增进人们对泰国早期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对跨境民族的变迁及区域国别研究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邹念琴[9](2019)在《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泰—傣族群是滇藏缅印交角区的重要族群之一,它历经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逐渐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与周围的族群进行交流和融合,渐次分化和演化,最终形成了跨居中缅印三国,且在该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群体。历史上泰—傣族群曾一度在该区域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或独立的王国,对该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由于中缅印王朝国家的角逐与经营,原本一体的族群逐渐向“汉化”、“缅化”和“印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今意义上同源异流的跨境民族群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和中国的殖民入侵与统治,泰—傣族群住居区从经济结构到政治体制,从族群关系到社会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其族际关系表现出分化、涵化与聚合的特征。本文力图将该地区泰—傣族群纳入长时段和小尺度的地域空间进行考察,对泰—傣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分化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和探讨。全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中心内容进行研究:第一,以傣—掸族群的本土文献、民间传说和史志资料为基础,对公元6世纪至18世纪间傣—掸族群在滇缅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族际关系进行论述,重点阐述古代历史上中缅王朝国家和地方势力在傣—掸族群聚居区的治乱兴衰,傣—掸族群由同属中国地方势力或中央王朝控制的同源族群,逐渐分化演变为分属于中缅两国中央王朝管控下的跨境民族群体。第二,从长时段和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多方位角度入手,对阿洪姆人于13世纪从中国云南德宏地区辗转西迁至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并建立阿洪姆王国的历史进程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相关史实和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阿洪姆人在与周围族群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与滇缅交角区傣—掸族群渐而疏远、分异的历史大变局。第三,阐述在近代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驱动下,泰—傣族群民族意识觉醒对其族群聚合的影响;探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边界形成和外来族群强势涌入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族群渐而分化与涵化,最终形成跨居中缅印三国的跨境民族衍生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在滇藏缅印交角区联动视域下,对交角地区泰—傣族群互动关系的整体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其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所积淀下的共同文化基因对当今中缅印“亲诚互惠”关系建构的推动力量和阻碍因素。
罗盛男[10](2019)在《族群记忆与历史叙事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神话传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越两国的关系得到新的巩固和发展,中国和越南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交流合作达到空前的和谐发展时期,为此,国内需要加强对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文化的研究。近年来,在文化的交流上国内开始注重与越南的交流,关注越南汉文化圈的研究,国内对越南文学的研究日渐深入,但是对越南史传文学的关注不够。本论文以《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为研究材料。史书中的神话传说故事、英雄事迹的编撰都彰显着编撰者的民族身份和政治立场。通过《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的研究,探寻越南“民族记忆”中越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从史官吴士连在史书中的“历史叙事”来阐释吴士连的身份立场和政治身份。本论文由绪论和五个正文部分以及结论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论述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主要是阐述《大越史记全书》的内容以及成书的历史背景。从作者的生平以及《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的编撰目的和成书的时代文化背景三个角度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中的神话与中越民族的族群记忆,本章节以史书中的神话故事为研究材料,从中越历史典籍中寻求中越民族的族群记忆,从“龙子仙孙”和“雄王”以及神龟传说三个故事进行论述。第三部分主要是从史书中的神话传说追寻越南民族的历史叙事,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对“百越始母”、“雄王传说”以及安阳王的故事去追溯越南民族的历史叙事,通过神话故事的荒诞性,展现越南民族的历史想象。第四部分主要是探讨了史书中的历史群像与越南的国家图像。论文从地方割据、“起义”和地方循吏三个视角展现越南史家构建的国家图像。第五部分论文通过《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中所体现的文化来阐释越南对中国儒家文化的认同和变异,从史书内容中去挖掘越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并通过史书在编撰时史官的身份立场的角度探讨越南对中国文化的变异。结语部分进行总结说明,并得出结论:越南为巩固封建王朝统治而修撰本国历史;史书中渗透着中国文化表明越南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史官在编撰史书时,出于自身的民族身份和国家立场,篡改了部分历史。
二、中国古籍与东南亚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籍与东南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3)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政治文化概念研究 |
二、关于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 |
三、关于王权与教权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 |
第五节 理论框架和基本结构 |
一、历史时期划分 |
二、王权和教权在政治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文章基本结构 |
第一章 王权与教权结合初构柬埔寨政治文化 |
第一节 本土价值观念塑造柬埔寨政治文化底基 |
一、尊崇女性的性别观念 |
二、泛灵崇拜的本土信仰 |
第二节 印度宗教传入构建王权与教权关系 |
一、印度教中的王权与教权结合 |
二、佛教替代印度教占支配地位 |
第三节 王权与教权结合的政治文化特点 |
一、多元信仰体系建立思想认同 |
二、王权高于教权的政治秩序 |
三、宗教伦理秩序下的伦理背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国殖民影响柬埔寨政治文化 |
第一节 法国殖民政府弱化王权和教权 |
一、推动制度改革削弱王权影响力 |
二、插手王位继承意图控制后继国王 |
三、控制教育淡化教权和王权影响力 |
第二节 法国殖民时期柬埔寨民族主义觉醒 |
一、“受阻的”民族意识发展 |
二、民族主义思想觉醒和传播 |
三、民族主义促成政党政治与宪政体制 |
第三节 法国殖民统治下的政治文化特点 |
一、王权适度调适回应外部压力 |
二、佛教民族主义思潮初现端倪 |
三、初建的民主制度形式大于内容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方政治思想制度冲击柬埔寨政治文化 |
第一节 西哈努克佛教社会主义理念与实践 |
一、从佛教民族主义到二轮理论 |
二、西哈努克佛教社会主义施政理念 |
三、佛教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政治实践 |
第二节 冷战漩涡中的柬埔寨政治 |
一、西哈努克中立外交政策失效 |
二、朗诺政权推动“双头政治”形成 |
第三节 共产主义对柬埔寨政治文化的影响 |
一、极左政策对柬埔寨政治文化的影响 |
二、延续社会主义路线与探求发展道路 |
第四节 东西方价值碰撞中的政治文化特点 |
一、柬埔寨政治受到西方思想制度形塑 |
二、王权衰降成就西哈努克个人影响力提升 |
三、柬埔寨佛教朝政治化方向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党政治主导柬埔寨政治文化 |
第一节 王权政治影响力的边界 |
一、受《柬埔寨王国宪法》制约的王权 |
二、西哈努克积极参政维护权威 |
三、西哈莫尼远离政治保持影响 |
第二节 政党政治推动政治发展 |
一、当代政党制度构建与发展 |
二、主要政治党派关系演变 |
三、从“多党”到“一党”政治演变 |
第三节 人民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影响 |
一、人民党主导柬埔寨政治发展 |
二、人民党自我调节适应发展需要 |
三、人民党塑造国家对外关系形象 |
第四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特点 |
一、柬埔寨确立多党选举制度 |
二、君主立宪制度下形成“强政党”政治 |
三、柬埔寨佛教政治化程度加深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柬埔寨政治文化的演进 |
第一节 王权与教权并立中的庇护关系 |
一、庇护关系根植于本土价值观念 |
二、不平衡教俗并立中的庇护关系 |
三、现当代意义下的教俗并立关系 |
第二节 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演变 |
一、印度宗教文化的本土化演变 |
二、法国殖民文教系统的本土化演变 |
三、西方政治思想制度的本土化演变 |
第三节 王权与教权对政治权力分配的重要作用 |
参考文献 |
(4)四十年来的中国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学术脉络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议题 |
(一)明朝对外政策研究 |
(二)明朝与东北亚国家关系研究 |
(三)明朝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研究 |
(四)明朝与其他亚非国家关系研究 |
(五)明朝与欧洲关系研究 |
(六)郑和下西洋研究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成就评估与学术展望 |
(5)论古代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联系——以考古发现的青铜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铜礼乐器 |
(一)铜鼓 |
(二)羊角钮铜钟 |
二青铜容器和炊具 |
(一)铜提筒 |
(二)束腰铜盒 |
(三)立耳敞口铜釜 |
三青铜兵器和工具 |
(一)一字格铜剑 |
(二)镂空牌形茎首铜剑 |
(三)牵手人纹无胡铜戈 |
(四)带翼铜戈 |
(五)不对称形铜钺 |
(六)荷包形铜钺 |
(七)蕈状铜钺 |
(八)宽尖叶形铜锄 |
四青铜装饰品 |
(一)串式铜镯 |
(二)管形铜镯 |
(三)挂铃铜镯 |
五青铜技术与青铜艺术 |
六综合讨论 |
(6)近40年来中国与东南亚海上交流史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7)贡榜王朝时期缅甸对外关系研究 ——以清、缅、英三角关系为中心(1752-188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关于本选题国外研究状况 |
(二)关于本选题国内研究的状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朝贡体系 |
(二)条约体系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贡榜王朝前期的清缅关系与英缅关系(1752-1782) |
第一节 贡榜王朝建立之前缅甸的对外关系状况 |
一、缅甸地理和文化上的封闭状态 |
二、东吁王朝与明、清两朝的关系 |
三、贡榜王朝建立之前与西方国家的交往 |
第二节 贡榜王朝前期与清朝的交往 |
一、暹缅矛盾与清缅之间的关系 |
二、清缅战争与清缅关系的发展 |
三、清缅冲突所体现的国家观念差异 |
四、清缅冲突的结果及其影响 |
第三节 贡榜王朝初期与英国的交往 |
一、尼格莱斯岛的争夺与《缅英条约》的失效 |
二、英缅关系第一次中断 |
小结 |
第二章 贡榜王朝中期的清缅关系与英缅关系(1782-1842) |
第一节 贡榜王朝中期清缅朝贡关系形成 |
第二节 贡榜王朝中期的英缅关系 |
一、英国与缅甸签订商约的意图失败 |
二、英缅领土的接壤与英缅冲突 |
第三节 从商约到国际法意义上的条约 |
一、第一次英缅战争 |
二、《杨达波条约》的签订 |
三、缅甸对《杨达波条约》的反应 |
第四节 马戛尔尼访华与第一次英缅战争之体现 |
一、马戛尔尼访华所体现 |
二、清朝对第一次英缅战争的反应 |
小结 |
第三章 贡榜王朝后期的清缅关系与英缅关系(1842—1884) |
第一节 贡榜王朝后期的英缅关系——第二次英缅战争 |
一、达尔豪西的对缅政策 |
二、第二次英缅战争后缅甸的反应 |
第二节 第二次英缅战争后的英缅关系 |
一、英缅商约与英国在中国西南的勘探 |
二、敏东王的改革与外交 |
第三节 第二次英缅战争后围绕缅甸的中英关系 |
一、清缅朝贡关系的继续 |
二、“马嘉里事件”与英国对中国西南的企图 |
小结 |
第四章 “条约体系”与“朝贡体系”在缅甸的碰撞(1885—1886) |
第一节 第三次英缅战争之前的英缅关系 |
一、柚木案与英国的“最后通牒” |
二、第三次英缅战争爆发 |
第二节 第三次英缅战争之前中国的介入 |
一、清朝对英缅事务的分析与判断 |
二、“实利”与“虚名”的提出与英国的拖延政策 |
三、第三次英缅战争后英国对缅甸的处理 |
第三节 围绕缅甸“朝贡国”问题的中英关系 |
一、关于缅甸“朝贡国”身份的中英谈判 |
二、《中英缅甸条款》的签订 |
三、《中英缅甸条款》之后的英缅关系与中英关系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论古代孟人文化对泰人文化形成的影响 ——堕罗钵底时期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五、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堕罗钵底的历史及文化发展概述 |
第一节 泰国孟人的早期历史发展述略 |
第二节 堕罗钵底的兴衰 |
第三节 堕罗钵底文化艺术的分布 |
第二章 堕罗钵底的语言文字及其对泰人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堕罗钵底时期的铭文 |
第二节 婆罗米文字的分化与传播 |
第三节 堕罗钵底语言文字的起源与演变 |
第四节 泰文的创造及发展 |
第三章 堕罗钵底的经济政治及其对泰人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堕罗钵底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
第二节 泰人对堕罗钵底社会经济模式的传承 |
第三节 堕罗钵底的政治文化 |
第四节 中部泰人王国的“曼荼罗”结构 |
第四章 堕罗钵底的宗教艺术及其对泰人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堕罗钵底多元的宗教信仰格局 |
第二节 堕罗钵底风格的造像艺术 |
第三节 泰人时期的宗教信仰及造像艺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述评 |
(一)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起源研究 |
(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迁徙流动研究 |
(三)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几点认识 |
三、论文涉及的时空范围及研究范畴 |
(一)时间 |
(二)空间 |
(三)泰—傣族群及族际关系研究范畴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意义 |
(一)创新点 |
(二)意义 |
第一章 公元6世纪—18世纪傣—掸族群的交错互动 |
第一节 公元6世纪—12世纪傣—掸族群的发展与交融 |
一、南诏时期傣—掸族群的迁徙流动与族际关系 |
二、部落联盟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关系 |
第二节 公元13 世纪—18 世纪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互动 |
一、元朝的经营与傣—掸族群族际关系的整合 |
二、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分化与变迁 |
第二章 公元13世纪—18世纪阿洪姆人的西迁及其在阿萨姆地区的流变 |
第一节 傣—掸族群西迁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一、阿洪姆人的西迁与阿洪姆王国的建立 |
二、阿洪姆人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第二节 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及其分化流变 |
一、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 |
二、阿洪姆人的印度化特征 |
三、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同源异流的结局走向 |
第三章 19世纪—20世纪中叶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分化、聚合与涵化 |
第一节 从“边地”到“国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跨境民族的形成 |
一、中缅边界的形成 |
二、中印东段边界 |
三、印缅边界的形成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族群分化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一、国民政府对傣族地区的经营 |
二、英国殖民者对掸族的间接统治 |
三、英国殖民者对阿洪姆人的直接统治 |
四、泰—傣族群民族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外来移民与泰—傣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一、近代边疆危机驱动下的云南移民与傣族的涵化 |
二、缅甸掸邦地区的移民与掸族的涵化 |
三、英属阿萨姆地区的移民与阿洪姆人的涵化 |
四、泰—傣族群与本土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第四章 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点及对中缅印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征 |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
二、民间经济往来是泰—傣族群交错互动的助推器 |
三、对抗、联合和融合并存的族际政治关系 |
四、同源异流是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主流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现代中缅印关系的启示 |
一、泰—傣族群的信仰互动是构建中缅印“和谐周边”的文化纽带 |
二、以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促进中缅印的国际合作 |
三、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中缅印关系的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族群记忆与历史叙事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神话传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大越史记全书》神话传说研究现状及其方法意义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大越史记全书》的内容及成书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大越史记全书》的作者及内容简介 |
第二节 《大越史记全书》诞生的时代文化背景 |
第三节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部分的编撰及目的 |
第二章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神话传说与中越共同的族群记忆 |
第一节 越南神话中的“龙子仙孙”故事中的中国文化因素 |
第二节 《外纪》中的“雄王”与中国的史籍记载 |
第三节 传说中的“金龟”故事与中国典籍中的民间传说 |
第三章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神话传说与越南民族历史叙事 |
第一节 关于《大越史记全书》的历史叙事及其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外纪》中百越民族始母与越南民族的历史想象 |
第三节 雄王传说故事与越南民族的历史构建 |
第四节 《外纪》中安阳王传说故事与越南民族部落联盟的历史记忆 |
第四章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历史群像传说与越南的国家图象 |
第一节 地方割据形像与构建越南民族国家的历史图景 |
第二节 “起义”群像与建国称王的越南民族国家的英雄形象 |
第三节 中国地方循吏群像与越南文明的国家栋梁影像 |
第四节 地方叛乱群像与越南民族国家的法外之王景象 |
第五章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神话传说的文化认同与变异 |
第一节 儒家文化:越南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 |
第二节 族群记忆:演变成为越南单一民族起源的素材 |
第三节 传说群像:演变成为越南的民族英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课题 |
四、中国古籍与东南亚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亚洲史的学术史: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与中国的亚洲史研究[J]. 葛兆光. 世界历史评论, 2021(02)
-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3]柬埔寨政治文化研究[D]. 顾佳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四十年来的中国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J]. 庞乃明. 南开史学, 2020(02)
- [5]论古代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联系——以考古发现的青铜器为中心[J]. 杨勇. 考古学报, 2020(03)
- [6]近40年来中国与东南亚海上交流史研究回顾与展望[J]. 聂德宁. 海交史研究, 2019(04)
- [7]贡榜王朝时期缅甸对外关系研究 ——以清、缅、英三角关系为中心(1752-1885)[D]. 黄云川.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论古代孟人文化对泰人文化形成的影响 ——堕罗钵底时期个案研究[D]. 朱凡杰. 云南大学, 2019(03)
- [9]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D]. 邹念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族群记忆与历史叙事 ——《大越史记全书·外纪》神话传说的研究[D]. 罗盛男.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