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白痢生物竞争性菌苗的免疫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车景娣,刘蔓雯,周坚[1](1989)在《鸡白痢生物竞争性菌苗免疫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鸡白痢病是鸡的一种极为常见的传染病,目前国内各种类型的养鸡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本病对成年母鸡,主要侵害卵巢,弓l起产蛋率下降。若以感染鸡群作为种鸡,由于本病可经带菌蛋垂直传播,使种蛋孵化率明显下降,孵出来的雏鸡成活率也很低,而且带菌雏鸡是雏鸡群中的重要传染源,爆发性急性感染的雏鸡,死亡率高
屈星百[2](2010)在《山西省部分地区流行的鸡沙门氏菌分离与鉴定及地方分离株灭活苗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以山西省不同地区不同日龄蛋鸡和种鸡做为研究对象,调查鸡群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常规生化检测及PCR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制作了鸡沙门氏菌灭活苗,对鸡沙门氏菌病预防进行初探。采集了10多个大型养鸡场的相关样品,分离出100多株沙门氏菌,根据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fliC基因可变区两端的保守序列设计和合成了一对20bp的引物,抽取其中19株进行检测,有12株菌的PCR产物在600bp左右,通过基因序列比对,为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生物型,检测率为63﹪。抽取其中2株与标准菌株C79-13和C70-20,经自制的改良硫代硫酸钠培养基和肉汤培养,用甲醛灭活制成氢氧化铝佐剂苗,免疫接种健康鸡。免疫后15d抗体水平达到最高,经T淋巴细胞E花环检测,免疫组的细胞免疫水平明显高于非免疫对照组,差异显着。10LD剂量强毒株攻菌试验,死亡保护率达90.5%,免疫组分离菌率为2.1%,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
李琼燕[3](2019)在《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沙门氏菌的保护性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沙门氏菌病是全球范围内流行的人畜共患病,对畜禽的繁殖和幼畜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某些菌株对人类也具有致病性。目前,我国畜禽养殖预防沙门氏菌病主要依靠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因抗生素的大量长期使用导致耐药菌株出现,以及耐药性的不断提高,使发病率逐渐上涨。因此,抗生素替代物的研究备受重视,益生菌就属于其中一种,益生菌中的芽孢杆菌因其对严峻环境的高抵抗力而在商品化加工、运输和储存上具有很大优势。为了获得性状优良的芽孢杆菌,本研究以蜂蜜为样品,从中筛选出耐高温、耐酸、耐胆盐的芽孢杆菌菌株,通过秀丽隐杆线虫动物模型和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动物模型研究其益生作用。本研究从蜂蜜中初筛出3株耐高温的疑似芽孢杆菌,并复筛出一株耐酸耐胆盐的菌株,通过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16S rDNA测序等方法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SH,并建立基因进化树,绘制生长曲线,明确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将BSH饲喂秀丽隐杆线虫实验结果表明,BSH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有延长作用。通过体内脂褐素观察得出BSH能减少肠道细胞脂褐素累积,提示有延缓线虫衰老的作用。预先饲喂BSH后给线虫感染肠炎沙门氏菌LT2,发现BSH对秀丽隐杆线虫感染S.LT2具有保护作用。通过给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33)的雏鸡饲喂添加BSH菌株的饲料,观察雏鸡肝脏病理变化、检测肝脏和脾脏活菌数量,记录雏鸡的死亡情况。观察雏鸡肝脏石蜡切片可发现BSH能够减轻雏鸡的肝脏病变;对雏鸡肝脏和脾脏进行沙门氏菌活菌计数,结果显示BSH能减少鸡白痢沙门氏菌对肝脏和脾脏的入侵;此外,菌株BSH对雏鸡感染鸡白痢有保护作用。最后,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9日龄雏鸡粪便菌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沙门氏菌感染能够导致肠粘膜损伤和肠道菌群改变,而BSH能减缓这种改变。此外BSH还能促进肠道中唾液乳杆菌的增殖。以上试验结果证明,本研究筛选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BSH对秀丽隐杆线虫和雏鸡有抗沙门氏菌感染的作用,可以作为微生态制剂候选菌株。
孙和梅[4](2009)在《延庆县柴鸡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调查及综合防治》文中认为近年来,延庆县的柴鸡饲养产业发展迅速。由于管理粗放及市场对柴鸡自然生态饲养的要求,使鸡白痢逐渐成为危害蛋鸡产业发展的重要疾病,雏鸡、青年鸡、产蛋鸡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感染。沙门氏菌对人类的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是影响畜禽产品和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因此,寻求合理有效的鸡白痢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用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对全县范围内8个乡镇12个养殖户的18批柴鸡进行检测,发现在随机抽查的12个不同规模、不同管理水平的柴鸡养殖户中均有鸡白痢感染,鸡白痢总阳性率为31.88%(1762/5527),各养殖户感染率从1.82%~53.50%之间不等,但规模养殖户与散养户无明显差异,表明鸡白痢在延庆县散养柴鸡群中普遍存在。在临床诊疗中,采集可疑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获得22株沙门氏菌。根据其形态、染色、培养、生化特性及血清学反应,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有7株是鸡伤寒沙门氏菌,有15株是鸡白痢沙门氏菌。采用普通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22株细菌对10种药物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但普遍对新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而对恩诺沙星、土霉素、链霉素普遍耐药。22株沙门氏菌均有多重耐药现象,最多的菌株耐8种抗生素(共10种抗生素)。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给临床用药带来很大的困难。为进一步探索防治鸡白痢的有效方法,使用敏感抗生素和益生菌联合的方法对400只雏鸡和一个存栏2010只的发病鸡场进行实验性治疗。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有效保护健康鸡(雏鸡和产蛋鸡)不受攻毒细菌或环境细菌的感染。对发病鸡先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控制急性感染,再使用益生菌饮水,可以促进病鸡恢复健康,减少病残鸡的比例。而且,试验表明,饲喂益生菌可以使鸡群整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体质增强,产蛋率由60%提高到73%。
龚建森[5](2012)在《鸡白痢凝集抗原的研制与应用》文中指出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日龄鸡的传染病,以急性败血性经过或以慢性隐性感染为特征。目前还没有效果可靠的疫苗预防该病,国内外通常使用鸡白痢诊断抗原,开展鸡白痢疫病净化工作。我国目前使用的规程抗原是以标准血清控制抗原含菌浓度的方法进行制备,导致不同批次抗原检测效果不稳定。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对51株初分离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菌落型的分类以及血清类型的测定,从中找出各初分离菌株菌落型与血清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筛选出抗原制备菌株。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抗原最佳含菌浓度,并与规程抗原的检测效果进行了比较。最后,将研制的抗原进行了临床应用。主要结论如下:1鸡白痢凝集抗原制备菌株的筛选对51株初分离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菌落型的分类以及血清类型的测定,从中找出各初分离菌株菌落型与血清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筛选出抗原制备菌株,并测试菌株在人工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后,菌落型与血清类型的变异率。试验结果表明,YBc, yBC和Ybc三种菌落型是初分离菌株的主要菌落类型,以YBc和Ybc菌落型中的菌株所含的O:123抗原因子最丰富,以yBC菌落型中的菌株所含的O:122抗原因子最丰富,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三株抗原制备菌株。对抗原制备菌株与同类型未经选择菌株的变异率测定结果表明,经过筛选可以保持菌株的相对稳定,降低变异率。2鸡白痢凝集抗原的标化使用不同含菌浓度的染色抗原分别检测人工感染鸡与自然感染鸡,并与不同稀释度的鸡白痢高免血清分别进行标准试管凝集反应与平板凝集反应,比较不同含菌浓度染色抗原对人工感染鸡和自然感染鸡的检测效果,以及对不同稀释度高免血清的检测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含菌浓度为200亿/ml的染色抗原阳性检出率最高,达96.2%,与标准试管凝集反应结果一致,且反应速度较快,反应图像清晰,便于肉眼判别。对自然感染鸡的阳性检出结果与病变观察和细菌分离结果完全一致,且对阳性血清的检测范围也较宽。根据上述试验结果,我们选用的鸡白痢凝集抗原含菌浓度为200亿/ml。3鸡白痢凝集抗原的实验性检测与临床应用使用自行研制的抗原与规程抗原同时检测不同日龄的人工感染鸡,比较两种抗原的阳性检出率。使用自制抗原对不同品种的自然感染鸡进行检测,计算该抗原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同时与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某种鸡场鸡白痢的流行情况进行血清学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在三批不同日龄的人工感染鸡中,自制抗原的检疫效果比目前规程抗原略有提高。对5个鸡种的全血平板凝集试验结果表明,该染色抗原的敏感性为99.2%,特异性为100%。与琼脂扩散试验结果比较发现,凝集反应的检疫效果是可信的。在临床试验中,使用自制凝集抗原共检测2059只种鸡血清,平均阳性率为11.9%,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品系种鸡的感染情况均有所不同,其中公鸡明显高于母鸡。
王辉,王江红,朱开萍[6](2008)在《禽沙门氏菌病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禽沙门氏菌病(Pullorum Disease)是由沙门氏菌属中任何一个或多个成员所引起的起鸡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该病除水平转播外,主要通过卵转递,是贯穿整个养鸡周期的一种恶性循环式的疾病。
车景娣,刘蔓雯,周坚[7](1986)在《鸡白痢生物竞争性免疫的研究初报》文中研究说明 鸡白痢是一种常见的家禽传染病,我国各种形式的养鸡场均有不同程度存在,但至今对本病尚无有效的免疫方法。近年来,国内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白痢
王振国[8](2009)在《苦豆籽粕—双歧杆菌合生元的研究》文中指出为开发新型饲用微生态制剂,本研究以苦豆籽粕和两歧双歧杆菌为主要实验材料,首先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两歧双歧杆菌普通TPY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选择;并分别应用平板计数进行了2%、4%、6%、8%不同浓度苦豆籽粕对三株鸡肠道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体外生长影响的研究;应用打孔法测定了双歧杆菌对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后研究了苦豆籽粕-双歧杆菌合生元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大肠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两歧双歧杆菌普通TPY培养基的碳源、氮源进行配比优化,得出最佳增菌培养基配比为:碳源(葡萄糖︰乳糖=1︰1):3.0%、氮源(胰蛋白胨︰大豆蛋白胨=2︰1):2.5%;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液吸光值(OD600)绘制生长曲线,确定优化后培养基的最佳增菌时间为34h,此时活菌数可达2.1×109 cfu/mL。2.在培养基中添加6%浓度的苦豆籽粕对两歧双歧杆菌的体外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2%、4%、6%、8%不同浓度苦豆籽粕均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大肠杆菌有促进作用,且呈递增关系。其中2%、4%、6%浓度苦豆籽粕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生长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对鸡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8%浓度苦豆籽粕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生长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对鸡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就6%浓度苦豆籽粕而言,对两歧双歧杆菌的促进作用远远强于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促进作用。6%浓度苦豆籽粕组的两歧双歧杆菌活菌数的数量级是对照组的1000倍,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活菌数的数量级与其相应对照组相比并没有变化。表明苦豆籽粕-双歧杆菌合生元中的益生元苦豆籽粕对益生菌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对有害菌群的促进作用。3.实验采用打孔法研究两歧双歧杆菌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大肠杆菌的体外生物拮抗试验,均未表现出肉眼可见的抑菌作用;而采用混合培养法研究两歧双歧杆菌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大肠杆菌的体外生物拮抗试验,在16h内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大肠杆菌的生长呈上升趋势,到34h时二菌的生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4.制作液体苦豆籽粕-双歧杆菌合生元,采用混合培养的方法研究其对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大肠杆菌体外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从1%浓度的合生元开始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生长出现抑菌,差异显着;从1.5%浓度的合生元开始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生长出现抑菌,差异显着。以上试验表明:苦豆籽粕可以作为益生元,促进益生菌(两歧双歧杆菌)的增殖,进而发挥其合生元的协同作用,抑制致病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大肠杆菌)的生长。为生产实践应用本合生元拮抗某些鸡肠道致病菌,奠定了实验依据。
陈春燕[9](2018)在《鸡白痢沙门菌病的预防与治疗》文中认为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禽类感染,表现为以拉白痢或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败血型,发病率远较死亡率高,呈流行性。目前益生菌制剂、抗生素和中草药等措施在鸡白痢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疫苗和卵黄抗体也发挥一定的作用。文章综述了鸡白痢沙门菌病的病原菌、流行病学及预防与治疗方法,为近几年来在养鸡场经常出现的鸡白痢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张梦茜[10](2013)在《蛋种鸡群沙门氏菌耐药性和油乳剂疫苗免疫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病病原引起鸡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病,经卵传递,消化道、呼吸道、肠道均可感染。以急性化脓性和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或呈慢性或隐性经过。本病雏鸡发病率高,感染的雏鸡多在孵出后几天才出现明显症状,7~10d后雏鸡群内病雏逐渐增多,在第2、3周达到高峰。鸡沙门氏菌病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可导致成年鸡的生产性能下降,种蛋的孵化率降低,对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种鸡养殖企业为控制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常常采用定期投喂有效抗菌药物的方法,致使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出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的不断出现及药物残留问题,已经成为公共卫生和农产品安全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对来自保定某蛋种鸡场的疑似为鸡沙门氏菌病的雏鸡病料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沙门氏菌耐药性的研究。将肝脏中的病料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和SS琼脂培养基上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并在八种生化试验管中37℃、24h培养,分离到一株疑似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菌株。根据Gene Bank已公布的鸡白痢沙门氏菌flic基因序列,及沙门氏菌invA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按试剂盒说明提取菌液的基因组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扩增,得到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片段,证实此菌为鸡沙门氏菌。用9种药敏纸片对10株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10株分离菌对9种抗菌药的敏感性。10株分离株对9种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分离菌对红霉素和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对阿奇霉素、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为72.46%、63.6%、60.6%、57.6%,对四环素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将分离到的菌株按照细菌增菌培养程序进行增菌培养,取隔夜摇好的菌液用甲醛溶液灭活后,按1:1比例混合,加入油佐剂乳化制成沙门氏菌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对疫苗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研究。此外为了进一步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研究,将1日龄的雏鸡分为A、B、C、D4组,每组25只,分别隔离饲养。将配制好的疫苗皮下注于1日龄的B、C两组雏鸡,每只鸡0.5ml。之后分别对4日龄的A组和B组攻毒,肌肉注射1个致死量(MLD)培养菌液。于免疫后7、14、21、28、35d采血扑杀颈静脉无菌采血0.1ml/只,每次采血5份做凝集试验并观察鸡只死亡情况。免疫后的雏鸡精神状况良好,注射部位无异常变化,疫苗吸收良好,该疫苗安全可靠。雏鸡于免疫后7天抗体水平开始升高,免疫后30天左右的时候抗体水平接近最大,没有注射疫苗的A组在7天以后全部死亡。制备的鸡沙门氏菌灭活疫苗,通过安全性试验、攻毒试验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证实,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二、鸡白痢生物竞争性菌苗的免疫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鸡白痢生物竞争性菌苗的免疫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2)山西省部分地区流行的鸡沙门氏菌分离与鉴定及地方分离株灭活苗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现,分类及病原学特点 |
1.1 禽沙门氏菌病 |
1.2 鸡沙门氏菌病 |
第2章 实验室诊断方法 |
2.1 常规鸡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 |
2.2 全血平板凝集试验 |
2.3 抗血清凝集技术 |
2.4 单抗阻断ELISA 检测鸡白痢和鸡伤寒抗体 |
2.5 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抗体 |
2.6 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
2.7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 |
2.8 核酸探针技术 |
第3章 防治措施 |
3.1 环境消毒与鸡场的控制 |
3.2 种鸡群抗体的检测及沙门氏菌的净化 |
3.3 药物控制和治疗 |
3.4 疫苗的应用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山西省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2章 PCR 技术在鸡沙门氏菌分离鉴定中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3章 鸡沙门氏菌灭活苗的研制 |
1 材料及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3)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沙门氏菌的保护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1 沙门氏菌病概述 |
1.2 养禽业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 |
1.3 益生芽孢杆菌在疾病防治中的发展及应用 |
1.4 秀丽隐杆线虫研究进展 |
1.5 鸡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试验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分离菌株BSH对秀丽隐杆线虫预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分离菌株BSH对雏鸡感染沙门氏菌保护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延庆县柴鸡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调查及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病原学 |
1.3.2 鸡沙门氏菌病的疫苗 |
1.3.3 鸡白痢病流行病学的变化 |
1.3.4 鸡白痢的防治现状 |
第二章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2.1 材料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与初步鉴定 |
3.1 材料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 |
第四章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
4.1 材料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鸡白痢凝集抗原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部分缩写的中英文对照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研究进展 |
1 病原学 |
2 流行病学 |
3 临床症状 |
4 剖检病变 |
5 诊断 |
5.1 发病情况 |
5.2 病菌分离鉴定 |
5.3 生化鉴定 |
5.4 血清学鉴定 |
6 毒力质粒 |
7 耐药性与耐药基因 |
第二章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控研究进展 |
1 鸡白痢病的诊断和检测方法 |
1.1 鸡白痢病的临床诊断 |
1.2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培养鉴定 |
1.3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生化鉴定 |
1.4 凝集试验法 |
1.5 琼脂扩散法 |
1.6 间接血凝法 |
1.7 ELISA诊断法 |
1.8 PCR检测技术 |
2 鸡白痢病的防控方法 |
2.1 检疫净化措施 |
2.2 抗菌药物治疗 |
2.3 中草药治疗 |
2.4 疫苗预防 |
2.5 微生态制剂防治 |
2.6 其他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鸡白痢凝集抗原制备菌株的筛选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 |
1.2 试验材料 |
1.3 菌落分型试验 |
1.4 血清学测定 |
1.5 抗原制备菌株的选择 |
1.6 抗原菌株变异率的测定 |
2 结果 |
2.1 菌落分型结果 |
2.2 血清学测定结果 |
2.3 菌落型与血清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 |
2.4 抗原制备菌株的筛选及其特征 |
2.5 抗原制备菌株变异率测定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鸡白痢凝集抗原的标化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抗原制备菌株 |
1.2 抗原制备用培养基 |
1.3 种子液制备 |
1.4 染色抗原的制备 |
1.5 不同含菌浓度染色抗原检测人工感染鸡 |
1.6 不同含菌浓度染色抗原检测自然感染鸡 |
1.7 不同含菌浓度染色抗原检测高免血清 |
2 结果 |
2.1 不同含菌浓度染色抗原检测人工感染鸡的结果 |
2.2 不同含菌浓度染色抗原检测自然感染鸡的结果 |
2.3 不同含菌浓度染色抗原检测高免血清的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鸡白痢凝集抗原的实验性检测与临床应用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鸡白痢诊断抗原 |
1.2 试验材料 |
1.3 人工感染鸡的检测 |
1.4 自然感染鸡的检测 |
1.5 凝集试验与琼扩试验的比较 |
1.6 种鸡场鸡白痢的血清学调查 |
2 结果 |
2.1 不同染色抗原检测人工感染鸡的结果 |
2.2 不同鸡种感染率的测定 |
2.3 凝集试验与琼扩试验检测结果的比较 |
2.4 种鸡场鸡白痢血清学检测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8)苦豆籽粕—双歧杆菌合生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 |
1.1.1 生理功能 |
1.1.2 应用现状 |
1.2 苦豆籽粕的研究进展 |
1.3 合生元的研究进展 |
1.3.1 合生元的组成 |
1.3.2 合生元剂型的研究 |
1.3.3 合生元的作用机理 |
1.3.4 合生元的生理功能 |
1.3.5 合生元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
2 两歧双歧杆菌增菌培养基的优化选择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培养基成分的优化结果与分析 |
2.2.2 培养基各成分用量正交优化结果 |
2.2.3 两歧双歧杆菌在增菌培养基中的生长特点 |
2.3 讨论 |
3 苦豆籽粕对鸡几种肠道菌体外生长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苦豆籽粕对两歧双歧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
3.2.2 苦豆籽粕对鸡白痢沙门氏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
3.2.3 苦豆籽粕对鸡大肠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
3.2.4 苦豆籽粕对鸡几种肠道菌生长影响的对比 |
3.3 讨论 |
4 两歧双歧杆菌的体外生物拮抗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两歧双歧杆菌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生物拮抗试验 |
4.2.2 两歧双歧杆菌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生物拮抗试验 |
4.3 讨论 |
5 苦豆籽粕-双歧杆菌合生元的生物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合生元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生物作用 |
5.2.2 合生元对鸡大肠杆菌的生物作用 |
5.3 讨论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鸡白痢沙门菌病的预防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 |
2 流行病学 |
3 预防 |
3.1 特异性预防 |
3.1.1 脂多糖抗原免疫预防 |
3.1.2 预苗接种预防 |
3.2 竞争排斥法 |
3.3 药物预防 |
3.4 碳水化合物和有机酸预防 |
3.5 臭氧消毒预防 |
4 治疗 |
4.1 中草药治疗 |
4.2 微生物制剂 |
5 综合防治措施 |
6 小结 |
(10)蛋种鸡群沙门氏菌耐药性和油乳剂疫苗免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鸡沙门氏菌病的概述 |
1.1 病原学 |
1.2 流行病学 |
1.3 临床症状 |
1.4 病理变化 |
2 鸡沙门氏菌病的研究进展 |
2.1 沙门氏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
2.2 鸡沙门氏菌耐药现状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
2.3 沙门氏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鸡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沙门氏菌的药敏试验及耐药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结果 |
3 讨论 |
3.1 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 |
3.2 沙门氏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情况 |
3.3 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情况 |
第四章 鸡沙门氏菌疫苗的研究 |
1 材料及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鸡白痢生物竞争性菌苗的免疫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鸡白痢生物竞争性菌苗免疫的研究[J]. 车景娣,刘蔓雯,周坚. 浙江农业科学, 1989(04)
- [2]山西省部分地区流行的鸡沙门氏菌分离与鉴定及地方分离株灭活苗的研制[D]. 屈星百. 吉林大学, 2010(09)
- [3]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沙门氏菌的保护性实验研究[D]. 李琼燕.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延庆县柴鸡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调查及综合防治[D]. 孙和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
- [5]鸡白痢凝集抗原的研制与应用[D]. 龚建森.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6]禽沙门氏菌病的研究进展[J]. 王辉,王江红,朱开萍. 中国畜禽种业, 2008(12)
- [7]鸡白痢生物竞争性免疫的研究初报[J]. 车景娣,刘蔓雯,周坚. 畜牧与兽医, 1986(06)
- [8]苦豆籽粕—双歧杆菌合生元的研究[D]. 王振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0)
- [9]鸡白痢沙门菌病的预防与治疗[J]. 陈春燕.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8(08)
- [10]蛋种鸡群沙门氏菌耐药性和油乳剂疫苗免疫效果研究[D]. 张梦茜.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