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柴胡桂枝汤对大鼠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包富龙[1](2021)在《瑶医九龙十八症汤抗炎镇痛及对胃溃疡(胃热证)的疗效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九龙十八症汤的镇痛抗炎的效果;通过构建大鼠胃溃疡(胃热证)模型,评价九龙十八症汤的治疗效果和对大鼠血清PGI2、TXA2和IL-8含量的影响,初步探索九龙十八症汤治疗胃溃疡(胃热证)的机制。方法:1.急性毒性实验: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2.镇痛实验:选用扭体法和热板法;3.抗炎实验:选用耳肿胀实验、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足趾肿胀实验、棉球肉芽肿实验。4.九龙十八症汤干预大鼠胃溃疡(胃热证)模型实验:取60只SD大鼠,体重(30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九龙十八症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外其余50只用于制作模型。造模大鼠每日用干姜水煎液灌胃2次,连续14天。造模第11天增加15%醋酸1m L灌胃1次,连续4天。造模成功后,给药干预。给药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一次,连续7天。观测指标:(1)大鼠宏观体征;(2)各组大鼠胃黏膜的外观变化;(3)各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4)溃疡指数;(5)大鼠血清6-keto-PGF1α、TXB2、IL-8含量。结果:1.小鼠对九龙十八症汤的最大耐受量为270.72g生药/kg,相当于人用量的125.9倍。2.扭体法: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扭体次数显着减少(P<0.05),中剂量组效果最好。与空白组比较,阳性药组和中剂量组小鼠扭体潜伏期显着延长(P<0.05);热板法: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痛阈值在给药后各时段显着提高(P<0.05)。3.耳肿胀实验:与空白组比较,阳性药组和中、低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显着减轻(P<0.05);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与空白组比较,各用药组对小鼠腹腔内炎性物质渗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足肿胀实验:在同一时相内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足肿胀程度显着降低(P<0.05);棉球肉芽肿实验: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高、中剂量组对肉芽形成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5)。4.九龙十八症汤干预胃溃疡模型实验:给药组大鼠胃热证的症状显着改善,胃黏膜水肿充血、组织细胞炎性浸润的情况显着减轻,溃疡指数显着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8含量没有显着差异,其余组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均显着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其余组大鼠血清中6-keto-PGF1α含量均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了低剂量组,其余组均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与空白组比较,其余组大鼠血清中TXB2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低剂量组其余组均显着降低(P<0.01)。结论:1.小鼠在270.72g生药/kg剂量下灌胃给药,未出现急性毒性反应。2.九龙十八症汤有较好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对急慢性炎症都有显着抑制作用。3.九龙十八症汤能改善胃溃疡热证的症状,改善胃溃疡、胃黏膜水肿充血的情况,减轻组织细胞炎性浸润,促进胃组织修复。4.九龙十八症汤治疗胃溃疡热证的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损伤因子IL-8、TXA2的浓度保护受损的胃黏膜,升高有保护作用的因子PGI2的浓度。从而减少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起到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杨琍舒[2](2019)在《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古今临床应用古代虚劳名方薯蓣丸的经验,明晰薯蓣丸的适用病症和适用人群,为进一步安全有效使用薯蓣丸提供临床经验的支持。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是基于薯蓣丸相关的古今文献和导师黄煌教授的临床案例,进行经典文献解析、临床个案分析、案例统计以及社会调查,从而提炼出薯蓣丸的方证,即适用疾病和适用人群。结果:薯蓣丸的主治疾病谱主要分布在晚期肿瘤、老年病、贫血、慢性咳喘、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产后虚损等,大多是消耗性疾病的迁延期或终末期。适用人群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人体消瘦,面色及肤色萎黄、肢冷、肌肉萎缩、脉虚弱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等。常见症状为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便溏、怕冷、咳嗽、心悸、胸闷以及关节疼痛。整理发现薯蓣丸适用于“虚劳夹有风邪”的虚性体质。体质形成的因素多与外感未能及时治愈,久病、手术、放化疗、营养不良以及高龄等相关。导师临床案例以及其他文献调查发现,本方对肿瘤晚期以及慢性虚损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在晚期肿瘤治疗上,本方能增进食欲,增加体重,改善贫血,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无任何副作用。从组方功效分析发现,薯蓣丸具有理虚拯劳,扶正祛邪的效用。由炙甘草汤、桂枝汤、理中丸、八珍汤、柴胡桂枝汤、十全大补汤等组成,君药为山药,大枣和甘草。全方有补益脾胃、益气养血和祛风散邪的功效。药理研究提示薯蓣丸具有增强免疫能力、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保护肾功能、促进白细胞、红细胞生长、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作用。薯蓣丸充分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结论:基于对经方薯蓣丸的文献回顾性研究,本研究认为薯蓣丸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可以作为肿瘤晚期的调理方、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的食疗方以及老年保健方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静[3](2019)在《柴胡桂枝汤复方化学成分表征及抗肝郁脾虚外感模型药效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柴胡桂枝汤复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表征,通过细胞病变法(CPE)研究柴胡桂枝汤复方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柯萨奇病毒(Cox-B5)、呼吸道合包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活性部位,通过体内小鼠试验研究柴胡桂枝汤复方干预肝郁脾虚外感模型小鼠的药效活性成分,基于化学成分表征和体内外药效试验进行谱效相关性研究,筛选出抗流感病毒的相关化学物质群。方法:采用高效液相(HPLC)法对柴胡桂枝汤复方、各单味药水煎液中化学成分进行归属;并选取柴胡桂枝汤复方中6种主要化学成分:肉桂酸、芍药苷、黄芩苷、汉黄芩苷、甘草苷、甘草酸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UPLC-Q-Exactive/MS)对柴胡桂枝汤复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基于体外细胞抗病毒实验和体内肝郁脾虚外感模型小鼠实验,研究柴胡桂枝汤复方抗病毒和干预肝郁脾虚外感模型小鼠的活性部位;运用PLS数学建模分析方法,对LC-MS指纹峰数据与体外抗病毒治疗指数(TI)和肝郁脾虚外感模型小鼠综合药效指标进行谱效相关性分析,最终筛选出与之相关的药效化学成分。结果: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柴胡桂枝汤复方水煎液、单味药材水煎液、不同极性部位提取液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对柴胡桂枝汤复方水煎液中化合物进行药材归属,同时利用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复方中肉桂酸、芍药苷、黄芩苷、汉黄芩苷、甘草苷、甘草酸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2.利用UPLC-Q-Exactive/MS技术对柴胡桂枝汤复方水煎液中53个成分进行了MS表征,根据标准品的保留时间、碎片离子确定了其中16个化合物的结构;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和自建柴胡桂枝汤数据库推断了37个化合物的可能结构。3.基于细胞病变法(CPE)体外细胞实验研究柴胡桂枝汤复方及不同极性部位药物抗病毒的有效活性部位,实验结果表明,柴胡桂枝汤复方、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TI>10,有杀灭作用),与利巴韦林阳性药(TI=55.027)比较,柴胡桂枝汤复方(TI=68.7)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对Cox-B5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TI>10,有杀灭作用),与利巴韦林阳性药(TI=17.396)比较,效果较差;柴胡桂枝汤复方、正丁醇部位对RSV病毒有抑制作用(TI>10,有杀灭作用),与利巴韦林阳性药(TI=56.59)比较,效果较差。4.柴胡桂枝汤复方水煎液及不同极性部位干预肝郁脾虚外感病症模型小鼠的药效活性筛选,通过小鼠体重、肛温、脏器指数、死亡率、肺组织中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M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中胃泌素含量、脑组织中DA和NE含量变化等综合指标,利用最小二乘判别法干预小鼠肝郁脾虚外感模型的药效活性部位,确定柴胡桂枝汤复方对肝郁脾虚外感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最佳。5.通过UPLC-Q-Exactive/MS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建立柴胡桂枝汤复方、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结合体外抗病毒治疗指数和其治疗肝郁脾虚外感模型小鼠的综合药效指标,通过“谱-效”相关性研究,明确了柴胡桂枝汤复方及不同极性部位药物中抗H1N1、Cox-B5、RSV病毒和干预肝郁脾虚外感模型小鼠药效作用显着相关的特征化学指纹峰,进一步结合UPLC-Q-Exactive/MS的定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柴胡桂枝汤复方中壬二酸、Hexyl-β-sophoroside、甘草苷、党参炔苷、9S,12S,13S-Trihydroxy-10E-octadecenoic acid、槲皮素、新甘草苷对干预肝郁脾虚外感模型小鼠有相关性。对于H1N1病毒,结果显示与芒柄花苷、原儿茶酸、甘草甜素、汉黄芩苷、甘草黄酮醇、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没食子酸、白杨素-6-C-α-L-吡喃、黄芩苷等化学成分有相关性。对于Cox-B5病毒,结果显示与黄芩黄酮Ⅱ、肉桂酸、黄芩苷、新甘草苷、芍药内酯苷R1、芒柄花苷、夏佛塔苷、Liquiritigenin-4’-(1-2)-glucoside、5,7,2’-Trihydroxyflavone等化学成分有相关性。对于RSV病毒,结果显示与甘草皂苷G、芹菜素6-C-glucoside-8-C-arabinosi、夏佛塔苷、黄芩素、新甘草苷、6-姜辣素、白杨素-6-C-葡萄糖-8-C-阿拉伯糖苷等化学成分有相关性。
陈文恬(Tan Wen Tien)[4](2019)在《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对《伤寒杂病论》中寒凉药物的相关条文进行整理和分析,梳理张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经验,探析其规律,归纳总结其辨治特色及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精髓,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文献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主要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和统计法对《伤寒杂病论》内含寒凉药物的条文进行整理,筛选出性味属大寒、寒、微寒、凉、微凉的药物,并结合历代重要医籍注释、本草着述和现代临床与药理研究相关资料,对寒凉药物的条文、方剂、常见配伍等做出阐释和分析,探寻张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适应症、病机、组方特点等规律。结果:《伤寒杂病论》共有70味寒凉药物,共涉及193首方剂。《伤寒论》全书共42味药物属于寒凉性质(约占48.3%),《金匮要略》共60味属于寒凉性质(约占38.7%),其中28味只见于《金匮要略》。含寒凉药物的原文中,最多出现的症状为便秘、烦躁和发热,提示《伤寒杂病论》内温热性疾病的特点以此三者常见。见“便秘”者,以大黄、枳实、芒硝为要药;应对证见“烦躁”者,则用黄连、石膏、栀子、豆豉、龙骨、牡蛎。对于“发热”,主要运用芍药、石膏、栀子、豆豉、大黄、芒硝、枳实、柴胡、黄芩、茵陈蒿、竹叶、甘遂等;仲景运用的寒凉药物以苦味药居多,高频次寒凉药物为芍药、人参、大黄、黄芩、枳实、石膏和黄连,分别具有清火、凉血、攻下、养阴和燥湿的功效,可治燥结腑实、饮热互结、湿热阻滞、邪热炽盛、瘀热在里、阴虚津枯等病证。寒凉药物组方往往相须而用,如石膏与知母、大黄与枳实、黄芩与黄连等;也常寒温相伍,如桂枝、麻黄、干姜、半夏和附子配伍成方。仲景在寒凉药物的方剂里多配伍和胃之药以防脾胃被伤;又因为寒凉药物所治多为温热性疾病,热邪易伤阴化燥,故也注意护阴,实热证主要通过大黄、芒硝、枳实急下存阴,虚热证则以人参、麦冬、天花粉、地黄、百合等养阴。对热邪与积滞相结成病者,仲景每加入通下药,使邪有去路,以大黄为代表药。在脾胃虚弱者和羸弱体虚者中,慎防如栀子、豆豉、石膏、黄芩、甘遂、大黄等寒凉药物之弊,其用量较小,常与甘草、粳米、生姜等同用。仲景寒凉药物运用集中在《伤寒论》阳明篇、《金匮要略》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说明仲景运用寒凉药物于脾胃病症颇多,另外在亡阳格拒,阳气极虚时也有用寒凉药为反佐之例,如白通加猪胆汁汤。后世着述中大多能追溯仲景方药之貌,说明后世是在继承仲景的基础上作出补充和发挥。结论:1、仲景不仅重温,也善用寒凉。所用寒凉药物约占《伤寒杂病论》的四成,以苦味居多,治疗范围广泛。2、仲景所用的寒凉药物主要是:芍药、人参、大黄、黄芩、枳实、石膏和黄连,以其清火、凉血、攻下、养阴和燥湿之功,治燥结腑实、饮热互结、湿热阻滞、邪热炽盛、瘀热在里、阴虚津枯等病症。3、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特点有五:一是常以寒温相兼,二是寒凉相须为用,三是顾护脾胃,四是重视护津,五是注重通下。4、仲景运用寒凉药物审慎有度,必审其弊而斟酌用量或配伍用药。5、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经验特色影响深远,后世医家多有借鉴,亦有补充。
沈贤敏[5](2019)在《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探讨益气活血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增效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益气活血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进行疗效观察,并结合动物实验结果共同探讨益气活血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增效机制。方法:临床研究:将100例依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筛选出的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的测定。西药组50例患者服用奥美拉唑(20mg,2次/日),中西药组50例患者服用奥美拉唑(20mg,2次/日)+益气活血方(1剂/日),观察治疗4周。两组中合并Hp感染的患者治疗前两周予奥美拉唑(20mg,2次/日)+阿莫西林(1OOOmg,2次/日)+克拉霉素(500mg,2次/日)+枸橼酸铋钾(220mg,2次/日)口服抗Hp。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镜下溃疡愈合情况以及Hp根除率。动物实验:研究分析益气活血方在消化性溃疡大鼠血液中的入血成分;并且运用“Cocktail”探针法,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大鼠CYP450酶6种亚型(CYPlA2、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CYP2E1)的影响。结果:临床研究:治疗4周后,中西药组在中医临床症候评分方面痊愈15例,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西药组中痊愈5例,显效20例,有效1 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中西药组在临床症候改善方面优于西药组(P<0.05);复查胃镜显示:中西药组镜下溃疡痊愈18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镜下溃疡愈合率94%,西药组痊愈12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10例,镜下溃疡愈合率80%,中西药组镜下溃疡愈合率高于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Hp根除率88.6%,西药组80.5%,中西药组在Hp根除率方面优于西药组(P<0.05)。西药组不同基因型患者在上述3方面的疗效比较显示:强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弱代谢型(P<0.05)。中西药组3种基因型患者相互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药组强代谢型患者在上述3方面的疗效均优于西药组(P<0.05);中间代谢型患者在镜下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上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在临床症候评分上与西药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弱代谢型患者在上述3方面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动物实验:益气活血方的单药有效成分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甘草皂苷、没食子酸在益气活血方组大鼠血液中被检出。连续给予益气活血方2周后,大鼠CYPlA2酶和CYP3A4酶的活性无明显改变;CYP2C9酶和CYP2E1酶的活性增强;CYP2C19酶受到轻度抑制;CYP2D6酶受到中强度抑制。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脾胃虚寒型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有确切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提高Hp的根除率。其可能通过抑制CYP2C19酶的活性,减缓奥美拉唑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从而增强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益气活血方单药有效成分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甘草皂苷、没食子酸对大鼠消化性溃疡有治疗作用;益气活血方能影响大鼠P450酶系的活性,能轻度降低大鼠CYP2C19酶的活性。
杨倩[6](2018)在《心可舒片“双心”效应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挖掘心可舒片发挥“双心”效应的理论基础,发现其“双心”效应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初步预测其作用物质基础。方法:1.心可舒片“双心”效应的理论基础挖掘:对冠心病伴随焦虑抑郁的中医药治法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处方规律;对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伴发焦虑、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挖掘其“双心”效应理论及临床基础。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心可舒片“双心”效应作用机制预测与物质基础虚拟筛选: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焦虑、抑郁的作用靶点和路径,并通过网络分析对与靶点密切相关的物质基础进行虚拟筛选。3.心可舒片对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作用研究:分别建立大鼠急、慢性心肌缺血模型,评价心可舒片对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检测MMP2、MMP9、PI3K、AKT等靶点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4.心可舒片对抑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建立大鼠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模型,进行行为学评价,检测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并通过检测抑郁相关靶点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探索其抗抑郁作用机制。5.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模型动物的治疗作用:建立心肌缺血合应激动物模型,考察心可舒片对复合模型心肌缺血及抑郁行为的影响,并对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的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和抑郁症的共同作用路径进行验证。结果:1.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伴发焦虑和抑郁疗效显着、安全性高。2.心可舒片五味药多成分协同作用于多个与冠心病和焦虑、抑郁相关靶点、通过多路径发挥双心效应,钙信号通路是其治疗冠心病和焦虑、抑郁的共同通路。3.心可舒片能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率,降低急、慢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心肌酶活性,减轻缺血心肌病理损伤,下调心肌MMP2、MMP9 mRNA表达量及蛋白表达,上调心肌PI3K、AKT的mRNA表达量,对心肌PI3K蛋白表达也有一定程度的上调。4.心可舒片降低CUMS模型大鼠的强迫游动不动时间,提高糖水消耗量和旷场试验得分,升高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上调海马区DRD1、DRD2、ADRA1A、HTR1A的mRNA表达量。5.心可舒片能改善心肌缺血合应激模型大鼠心肌损伤和抑郁行为,其机制与调控CALM及CAMKII等表达相关。6.心可舒片总提取物正丁醇部位能有效抑制缺氧复氧造成的心肌细胞死亡,提高细胞活力。结论:心可舒片能改善缺血、保护缺血引起的心肌损伤,对缺血引起的抑郁及单纯的抑郁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抗心肌缺血作用与下调心肌MMP2和MMP9、上调PI3K表达有关,抗抑郁作用与上调海马区DRD1、DRD2、ADRA1A、HTR1A表达有关,钙信号通路是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及抑郁的共同通路。正丁醇部位是心可舒片抗心肌缺血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
曹卓青[7](2018)在《柴胡桂枝汤证治思路及应用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经过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与探索,将柴胡桂枝汤推广运用至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现代研究者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探求其药物成分及药用机理。本文探讨历代医家应用柴胡桂枝汤的证治思路,并通过文献研究以寻找柴胡桂枝汤的应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查阅文献古籍以整理历代医家对柴胡桂枝汤的认识与解读,并归纳所得资料,总结前人对柴胡桂枝汤的应用经验;第二部分通过检索古代与现代医案,对医案中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得出用药与治疗规律。以拓宽临证运用柴胡桂枝汤的证治思路。结果通过查阅文献古籍了解柴胡桂枝汤相关条文的出处,整理出历代医家应用柴胡桂枝汤的诊断、治疗经验以及对相关条文的理解与发挥。通过检索古代与现代医案,得到15例古代医案,154例现代医案,并对其作出统计,进行计量与计数资料分析,以图表方式展现出来,得出相应的用药与治疗规律。柴胡桂枝汤古代用治疟疾最为多见,通过整理医案得出西医优势病种为感冒、胃炎、肩周炎、神经官能症、风湿性关节炎、胆囊炎和颈椎病,中医优势病种为痹症、感冒、胃痛、胁痛、眩晕、头痛、郁证、腹痛,应用指征为恶寒、口苦、纳差、发热、自汗、恶心、口干、心烦、失眠以及身体疼痛等,舌质红或淡红,舌苔薄白或白,脉弦细或脉弦。药物平均剂量为柴胡15g、桂枝10g、黄芩10g、白芍12g、赤芍14g、半夏10g、人参13g、党参12g、太子参14g、甘草6g、大枣7枚、生姜5g。加味药物种类主要有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利水渗湿药等。结论柴胡桂枝汤应用范围广泛,无论外感、杂病皆可运用。柴胡桂枝汤的证治思路可通过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等不同辨证方法进行论治,不同的辨证方法各有其适应情况,运用不同辨证方法思考柴胡桂枝汤可拓展其应用范围,拓宽临床思维。对于柴胡桂枝汤病案的分析得出相应的优势病种、加减药物、主要应用指征及药物剂量以指导临床。
张煜鑫[8](2016)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台湾地区胃脘痛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随着生活方式的渐趋改变,胃脘痛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台湾亦不例外,中药对本病治疗效果确切,但其理论基础尚待探索。本研究首先通过对于《伤寒论》中治疗胃脘痛的经典方剂-柴胡桂枝汤进行理论溯源,在明晰其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将该方应用于台湾地区胃脘痛患者的治疗之中,从而探索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能更好地解除患者疾苦。方法:本研究分为理论与临床观察两部分,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通过古今文献的梳理,从柴胡桂枝汤的出处、条文中关键词释义、病名由来、病机阐释、药物组成以及古代学者临床应用的角度对古文献进行整理,同时并从类方应用、临床应用、机理探索对近现代文献进行总结,以便于为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提供理论基础。在临床观察方面,根据纳入标准自2013年7月-2015年12月共将收治的160例台湾地区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金铃子散作为对照药物进行观察与比较,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量表观察症状改变情况、采用VAS评分观察疼痛改善情况、采用HAMD量表观察抑郁改善情况,以及通过电话或者门诊随访3个月进行安全性比较。结果:(一)理论研究结果(1)古代文献研究。我们通过对于该方的出处、条文中关键词语的探源、病名索骥发现,柴胡桂枝汤应用始见于《伤寒论》之中,其最早应用于胃脘痛的治疗之中,但古文之胃脘与现今有所区别,直至清代末年其胃脘痛病名才逐渐确定,与现今脾胃系统疾病相类似,而从历代医家对于柴胡桂枝汤的记载来看,该方临床应用从胃脘痛证始,而后经不断完善与丰富,渐趋将其应用拓展至伤寒证、疟疾、风温等诸症之中。(2)近现代文献研究。通过整理我们发现虽对于本方的临床应用、机理探索均取得一定进展,但是研究较为分散,队者多是根据各自所擅长病种进行探讨,未能形成系统化研究;同时,通过总结我们亦发现多为个案报道,大样本报道鲜见,其疗效尚待进一步验证,且研究多为某个病的探索,较少进行辨证的细分,机理探索则多针对某个疾病进行某些细胞因子、神经递质进行探讨,未能针对疾病发病的整体机制或者网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且研究模型多针对病进行,未见有病证结合的中医证候模型的研究。(二)临床观察结果:(1)人口学资料分析。所有患者中男性104例,占65.00%,,年龄最小者18岁,大多在21-50岁之间,约占63.75%,文化程度在大学及以上者145例,约占90.62%。(2)证型分布比较。观察组中证型由多到少依次为胃热炽盛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食滞胃肠证,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寒邪犯胃证;对照组证型由多到少的顺序与观察组大致相同,差异只有瘀阻胃络证与肝胃气滞证对调。(3)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2.50%;对照组有效率90.0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未见差异(P>0.05)。进一步进行各证型疗效比较可见,组内比较,观察组中有效率最低者为寒邪犯胃证,其次为脾胃虚寒证,对照组中有效率最低者为脾胃虚寒证,其次为胃热炽盛证。组间同证型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寒邪犯胃证有效率降低明显,脾胃虚寒证、胃热炽盛证的有效率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0.01)。(4)症状积分比较。整体而言,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各证型比较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证型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寒邪犯胃证、脾胃虚寒证的症状积分升高明显,胃热炽盛证的症状积分则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5)疼痛评分比较。整体而言,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各证型比较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证型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脾胃虚寒证的VAS评分升高明显,胃热炽盛证的VAS评分则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6)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整体而言,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各证型比较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证型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寒邪犯胃证、脾胃虚寒证的HAMD评分升高明显,胃热炽盛证的HAMD评分则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7)安全性比较。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副作用,偶有恶心,治疗结束后均痊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主要通过电话随访或者门诊随访的形式进行,结果观察组复发4例,约占5.00%。对照组复发5例,约占6.2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理论研究结论:柴胡桂枝汤作为《伤寒论》中治疗胃脘痛的经典方剂,在古文献中应加强对其散在于各医籍中的整理工作,借鉴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诊治规律展开方证研究;对于现今文献的整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侧重于病证结合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研究,在机理探索中应有针对性的开展优势病种的中医证候模型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干预机制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实验室-临床-实验室证据链。(二)临床观察结论:(1)台湾地区胃脘痛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多见,且大多为大学以上学历,从事脑力工作者,可将此人群作为重点筛查人群进行进一步筛选与疾病宣讲,从而降低疾病发病率。(2)台湾地区的胃脘痛患者证型以胃热炽盛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食滞胃肠证者为多。(3)柴胡桂枝汤与金铃子散治疗胃脘痛均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4)柴胡桂枝汤更侧重于“和”以止痛,而金铃子散侧重于行气导滞而止痛,两者均对于对于虚寒或者有寒邪者效果不佳。
李韦韦[9](2016)在《姜良铎教授辨证论治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学术思想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收集姜良铎教授门诊明确辨证为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病历,整理病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总结此类证候的特点以及姜良铎教授治疗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用药规律和特点,并提取基本方,演绎出新方组合,以深度挖掘姜良铎教授的经验及独特的学术思想,帮助名老中医思想传承工作更好地进行。方法:收集整理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于姜良铎老师门诊就诊的患者121名,共统计首诊处方121条。将病案资料录入word文档,通过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进行信息采集、录入,每位患者录入诊次为1-8次,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就诊次数、主诉、症状、体征、疾病诊断、中医证型、治法、方药、剂量等,对相应字段进行统一标引,建立数据库。使用软件的频次统计得出常见症状和常用药物;使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各症状之间的关联以及关键药物组合;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法,得出核心药物组合以及演绎出新处方。以上结果均以csV文件导出。结果:利用频次统计,对筛选出的121条首诊处方进行分析,发现出现次数最高前10的症状为口干、乏力、怕冷、口苦、眠差、汗出、手脚凉、易醒、大便干、头晕。用药范围结果表明,共使用239味中药,使用频次前20位的药物分别是柴胡、枳壳、桂枝、黄芩、枳实、赤芍、白芍、生石膏、知母、当归、瓜萎、黄连、焦栀子、姜半夏、白术、天麻、酸枣仁、吴茱萸、全蝎、大枣。药性分析发现,四气分析中,寒药最多(1310次),温药次之(1054次),二者十分接近。五味分析中,苦味(1618次)最多,甘味(1416)次之,辛味(1333)也十分接近。归经分析中,归入肝、胃、脾、肺四经的药物较多。结论:数据挖掘法可以基本归纳提炼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常见症状及体征,以及姜良铎教授治疗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用药基本规律,并归纳出基本方是由柴胡桂枝汤加减化裁的,组成如下:柴胡、枳壳、桂枝、黄芩、枳实、赤芍、白芍、生石膏、知母、当归、瓜萎。体现治疗大法为通调为主,寒温并用。将此结果与姜良铎教授进行交流求证,认为此证病因病机在于三焦郁滞,气机不畅,三焦经络不通以及气血不和,可以分为肝郁化火、肝阳上亢、胆热脾虚等证型。基本方与实际临床应用基本一致,演绎出的新方有一部分具有实际临床意义。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客观的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名老中医医案与方剂进行分析,能够得出较客观的,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但更重要的是与名老中医进行探讨、交流以及求证,使得得出的结论有实际临床意义,并进行进一步发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普遍诊疗水平。
孙薇[10](2016)在《消痈溃得康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胃粘膜EGF、GAS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表皮生长因子和胃泌素角度探讨消痈溃得康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的作用机理。材料与方法:选用wistar大鼠78只(180±10)g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大鼠分为7组:正常组10只(A)、模型组12只(B)、奥美拉唑组治疗组12只(C)、消痈溃得康组治疗组12只(D)、清热解毒治疗组12只(E)、健脾和胃治疗组10只(F)、托毒生肌治疗组10只(G)。各治疗组大鼠分笼饲养2天,后采用乙酸制剂方法进行造模,在胃窦与胃体交界处注射100%冰乙酸0.02ml建造急性胃溃疡模型,当3mm白色的溃疡在胃的浆膜层出现,将胃还纳腹腔,逐层缝合肌层、皮肤,碘伏消毒。造模成功后对A-G各治疗组大鼠进行灌胃共14天,A、B各治疗组以每日按大鼠1.25ml/100g体重标准分别给予生理盐水,C治疗组以每日按大鼠1.04ml/100g体重标准给予奥美拉唑水溶液;D治疗组以每日按大鼠1.25ml/100g体重标准用“消痈溃得康”煎剂灌胃;E、F、G各治疗组以每日按大鼠1.25ml/100g体重标准用中药煎剂灌胃,共14天,均在末次给药2小时后,予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行剖腹并且将幽门和贲门进行结扎处理,将整个胃债除掉,放置20分钟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切开胃体,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展开铺平,沿白色溃疡的边缘3mm处切下胃壁组织待检处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胃组织中的表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组织中胃泌素含量的表达。结果应用SPSS19.0软件中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B-G组的EGFmRNA表达降低,与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C-G组的EGFmRNA表达均优于B组(均P<0.05);与C组比较,E-G组的EGFmRNA表达减少(均P<0.05),D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D组比较,E-G组的EGFmRNA表达减少(均P<0.05)。实验结果说明“消痈溃得康”煎剂,能提高乙酸型胃溃疡大鼠溃疡胃粘膜组织中EGFmRNA的表达,治疗效果优于单用一种治疗方法的治疗。2 B-G组的GAS含量表达均降低,与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各治疗组的表达优于B组(均P<0.05);与C组比较,E-G组的GAS含量表达减少(均P<0.05),D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D组比较,E-G组的表达量减少(均P<0.05)。说明“消痈溃得康”煎剂,能提高乙酸型胃溃疡大鼠溃疡胃粘膜组织中GAS的含量,治疗效果优于单用一种治疗方法的治疗组。结论:“消痈溃得康”可提高大鼠胃溃疡组织中的表皮生长因子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的胃泌素含量,缩短愈合周期,使受损的粘膜修复能力提高。
二、柴胡桂枝汤对大鼠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胡桂枝汤对大鼠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瑶医九龙十八症汤抗炎镇痛及对胃溃疡(胃热证)的疗效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胃溃疡的研究概况 |
1.1 现代医学对胃溃疡发病机制的认识 |
1.2 胃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 |
2 中医学对胃溃疡的研究概况 |
2.1 胃溃疡病名病位源流考 |
2.2 胃溃疡的病因病机 |
2.3 胃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 |
3 瑶医学对胃溃疡的研究概况 |
3.1 病因病机 |
3.2 治疗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稠膏的制备 |
1.1 实验材料 |
2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急性毒性实验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分析讨论 |
3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镇痛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的影响 |
3.2.2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热板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
3.3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5 分析讨论 |
4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抗炎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
4.2.2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 |
4.2.3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 |
4.2.4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
4.3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5 分析讨论 |
5 大鼠胃溃疡(胃热证)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4 实验模型的选择和改良 |
6 九龙十八症汤对胃溃疡(胃热证)大鼠的疗效评价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 |
6.3 统计学分析 |
6.4 实验结果 |
6.5 分析讨论 |
6.5.1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
6.5.2 九龙十八症汤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6.5.3 九龙十八症汤对胃溃疡(胃热证)作用的机理探讨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或索引 |
综述 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文献收集 |
2.2. 文献确认 |
2.3. 文献分析 |
2.4. 结果及讨论 |
第二章 古代文献研究 |
1. 薯蓣丸原方 |
1.1. 薯蓣丸方剂类文献研究 |
1.2. 薯蓣丸方论研究 |
1.3. 薯蓣丸组方方解 |
2. 薯蓣丸类方 |
3.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文献研究 |
1. 名中医经验 |
1.1. 虚劳 |
1.2. 老年衰老 |
1.3. 肺结核 |
1.4. 肿瘤 |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 |
1.6. 肾炎 |
1.7. 皮肤病 |
2. 临床报道 |
2.1. 肿瘤 |
2.2. 呼吸系统疾病 |
2.3. 肾病 |
2.4. 循环系统疾病 |
2.5. 慢性肝病 |
2.6. 其他 |
3. 药理研究 |
3.1. 免疫调节作用 |
3.2. 肾功能保护作用 |
3.3. 抗肿瘤作用 |
3.4. 其他 |
3.5. 山药药理 |
3.6. 大枣药理 |
4. 小结 |
第四章 黄煌教授应用薯蓣丸的经验 |
1. 薯蓣丸病案统计 |
1.1. 主治疾病统计 |
1.2. 适用人群特征统计 |
1.3. 薯蓣丸临床症状统计 |
1.4. 薯蓣丸的剂型与剂量 |
1.5. 疗效评价 |
2. 黄煌教授应用薯蓣丸典型病案 |
2.1. 结肠腺癌侵犯十二脂肠案(患病2011-) |
2.2. 胰头颈癌侵犯门静脉、肝总动脉案(患病2014-) |
2.3. 多发性骨髓瘤案(患病2016-) |
2.4. 左上肺中分化腺癌—肺小细胞肺癌案(患病2010-) |
2.5. 消瘦腹泻案 |
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1. 经典原文的诠释 |
1.1. 关于“虚劳诸不足” |
1.2. 关于“风气百疾” |
1.3. 关于“虚劳诸不足”与“风气百疾”的关系 |
2. 薯蓣丸组方结构分析 |
2.1. 薯蓣丸中方剂分析 |
2.2. 薯蓣丸药对分析 |
2.3. 薯蓣丸单味药分析 |
3. 薯蓣丸功效探讨 |
3.1. 理虚拯劳 |
3.2. 扶正祛邪 |
4. 薯蓣丸方证探讨 |
4.1. 推荐处方 |
4.2. 适用人群 |
4.3. 主治疾病谱 |
5. 薯蓣丸方证的鉴别 |
5.1. 与炙甘草汤的鉴别 |
5.2. 与八珍汤的鉴别 |
5.3. 与十全大补汤的鉴别 |
6. 薯蓣丸的使用注意 |
6.1. 热证慎用 |
6.2. 水饮病慎用 |
7. 薯蓣丸的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
7.1. 薯蓣丸可以作为肿瘤晚期的调理方 |
7.2. 薯蓣丸可以作为消耗性疾病的食疗方 |
7.3. 薯蓣丸可以作为老年保健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黄煌教授薯蓣丸与其他方剂交替使用的治疗经验整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柴胡桂枝汤复方化学成分表征及抗肝郁脾虚外感模型药效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柴胡桂枝汤研究进展 |
1.1 柴胡桂枝汤的传统应用 |
1.2 柴胡桂枝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
1.3 柴胡桂枝汤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4 柴胡桂枝汤的化学成分分析 |
2 LC-MS在现代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3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
4 中药药效评价 |
5 中药谱效关系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柴胡桂枝汤复方、不同极性部位、单味药指纹图谱及6种化学成分定量分析 |
1 柴胡桂枝汤、不同极性部位、单味药指纹图谱分析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方法 |
1.3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1.4 结果与讨论 |
2 柴胡桂枝汤复方中肉桂酸、芍药苷、黄芩苷、汉黄芩苷、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定量分析 |
2.1 仪器和试药 |
2.2 方法 |
2.3 色谱条件 |
2.4 方法学考察 |
2.5 样品分析 |
2.6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基于UPLC-Q-Exactive/MS技术的柴胡桂枝汤化学成分定性鉴别 |
1 仪器和试药 |
2 方法 |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3 液相色谱条件 |
2.4 质谱条件 |
2.5 柴胡桂枝汤化学成分数据库建立 |
2.6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细胞病变法(CPE)对柴胡桂枝汤复方及不同极性部位抗病毒活性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药品 |
2 实验方法 |
2.1 供试品的制备 |
2.2 阳性对照药品的配制 |
2.3 病毒毒力扩增 |
2.4 病毒毒力的测定 |
2.5 药物对细胞毒性的测定 |
2.6 柴胡桂枝汤复方及不同极性部位抗病毒实验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五章 柴胡桂枝汤复方及不同极性部位对肝郁脾虚外感模型小鼠的药效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动物 |
1.2 试剂与药物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柴胡桂枝汤复方及不同极性部位供试液的制备 |
2.2 模型制备 |
2.3 给药方法 |
2.4 指标观察 |
2.5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体征 |
3.2 肝郁脾虚模型小鼠造模指标检测 |
3.3 药物干预肝郁脾虚外感小鼠模型的指标检测 |
3.4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的综合药效学评价分析 |
4 讨论 |
4.1 模型讨论 |
4.2 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含量变化 |
4.3 综合药效评价 |
第六章 基于体内小鼠实验、体外细胞实验的柴胡桂枝汤复方谱-效相关性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 |
2.1 柴胡桂枝汤复方及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的建立 |
2.2 肝郁脾虚外感模型综合药效指标测定 |
2.3 柴胡桂枝汤复方及不同极性部位抗病毒实验药效指标 |
3 谱效相关分析 |
3.1 柴胡桂枝汤复方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与肝郁脾虚外感模型小鼠综合治疗指标的谱效相关性分析结果 |
3.2 柴胡桂枝汤复方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与抗病毒药效指标的谱效相关性分析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4.1 柴胡桂枝汤复方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与肝郁脾虚外感模型小鼠综合治疗指标的谱效相关性分析 |
4.2 柴胡桂枝汤复方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与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 药效指标的谱效相关性分析 |
4.3 柴胡桂枝汤复方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与抗Cox-B5 病毒药效指标的谱效相关性分析 |
4.4 柴胡桂枝汤复方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与抗RSV病毒药效指标的谱效相关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着作 |
(4)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寒凉药物概述 |
1.1 寒凉药物的定义与沿革 |
1.2 寒凉药物的作用 |
1.3 寒凉药物的现代研究 |
2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概况 |
2.1 《伤寒杂病论》寒凉药物的筛选 |
2.2 寒凉药物相关原文的统计归纳 |
2.2.1 原文高频症状阐释 |
2.2.2 《伤寒论》寒凉药物的分布 |
2.2.3 《金匮要略》寒凉药物的分布 |
2.2.4 含寒凉药物的常见方剂 |
3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探析 |
3.1 所涉性味分类 |
3.1.1 苦寒药 |
3.1.2 甘寒药 |
3.1.3 辛寒药 |
3.1.4 咸寒药 |
3.1.5 酸寒药 |
3.2 主治范围 |
3.2.1 邪热炽盛 |
3.2.2 燥结腑实 |
3.2.3 饮热互结 |
3.2.4 湿热阻滞 |
3.2.5 瘀热在里 |
3.2.6 阴虚津枯 |
3.3 高频药物统计与解析 |
3.3.1 芍药 |
3.3.2 人参 |
3.3.3 大黄 |
3.3.4 黄芩 |
3.3.5 枳实 |
3.3.6 石膏 |
3.3.7 黄连 |
3.4 组方特点 |
3.4.1 寒凉相须 |
3.4.2 寒温配伍 |
3.4.3 顾护脾胃 |
3.4.4 保津养阴 |
3.4.5 注重通下 |
3.5 运用注意事项 |
3.5.1 脾胃虚弱慎用 |
3.5.2 羸弱体虚禁用/少用 |
4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的后世影响 |
4.1 对孙思邈的影响 |
4.2 对刘完素的影响 |
4.3 对张子和的影响 |
4.4 对温病学家的影响 |
4.5 对张锡纯的影响 |
5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含寒凉药物方剂 |
附录2 :文献综述 近三十年仲景清法研究进展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4 :参加过的学术会议 |
(5)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探讨益气活血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增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 |
1.1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
1.2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
1.3 消化性溃疡的西医治疗进展 |
2. CYP2C19研究进展 |
2.1 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 |
2.2 CYP2C19与PPI的关系研究 |
3. 祖国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相关研究 |
3.1 关于病名的认识 |
3.2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
3.3 关于辨证论治的认识 |
3.4 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
3.5 中医非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 |
3.6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3.7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一般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分组 |
1.3 观察病例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资料 |
1.6 统计方法 |
2. 100例患者CYP2C19基因的测定 |
2.1 试剂和仪器 |
2.2 检测方法 |
2.3 基因测定结果 |
3. 西药组不同基因患者的疗效分析 |
3.1 西药组不同基因患者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
3.2 西药组不同基因患者胃镜下溃疡疗效分析 |
3.3 西药组不同基因患者Hp根除率分析 |
4. 中西药组与西药组的疗效分析 |
4.1 中医症候疗效的比较与分析 |
4.2 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的比较与分析 |
4.3 Hp根除率的比较与分析 |
5. 讨论 |
5.1 益气活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立方思想和理论依据 |
5.2 益气活血方组方分析 |
5.3 益气活血方药物的作用研究 |
5.4 临床疗效总结 |
5.5 益气活血方对奥美拉唑增效机制的讨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益气活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的入血成分分析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益气活血方的配制 |
2.2 实验分组及给药 |
2.3 血样处理 |
2.4 检测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益气活血方中主要中药成分的标准品检测 |
3.2 空白组大鼠血清检测结果 |
3.3 益气活血方组大鼠血样检测结果 |
3.4 益气活血方入血成分分析 |
4. 讨论 |
实验二 益气活血方对大鼠CYP450酶系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溶液的配制 |
2.2 色谱条件 |
2.3 质谱检测条件 |
2.4 动物给药方法 |
2.5 大鼠血浆样品处理 |
2.6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色谱行为 |
3.2 标准曲线 |
3.3 精密度 |
3.4 提取回收率 |
3.5 介质效应 |
3.6 样品稳定性考察 |
3.7 药动学参数 |
3.8 益气活血方对6种CYP450酶亚型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心可舒片“双心”效应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双心”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及心可舒片“双心”效应认识 |
1.“双心”疾病的中医认识 |
2.“双心”疾病的中医治法 |
3.中医治疗“双心”疾病的用药规律探讨 |
4.心可舒片“双心”效应认识 |
5.结论 |
第二章 心可舒片治疗“双心”疾病的临床疗效系统评价 |
1.材料和方法 |
2.结果 |
3.结论 |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心可舒片“双心”效应作用机制预测与物质基础虚拟筛选 |
1.研究材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心可舒片抗心肌缺血作用研究 |
第一节 心可舒片对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作用 |
1.研究材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二节 心可舒片对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动物的作用 |
1.研究材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结论 |
第三节 心可舒片抗心肌缺血活性部位筛选 |
1.研究材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结论 |
第二章 心可舒片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模型动物的作用 |
1.研究材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三章 心可舒片对慢性心肌缺血合并应激模型动物的作用 |
1.研究材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结语 |
1.研究结论 |
2.创新点 |
3.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参与课题 |
(7)柴胡桂枝汤证治思路及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柴胡桂枝汤条文方药分析 |
1.1 柴胡桂枝汤相关条文 |
1.1.1 《伤寒》《金匮》条文 |
1.1.2 《脉经》条文 |
1.1.3 《金匮玉函经》条文 |
1.1.4 《外台秘要》条文 |
1.1.5 《千金翼方》条文 |
1.1.6 《太平圣惠方》条文 |
1.2 柴胡桂枝汤相关条文发微 |
1.2.1 《伤寒论》第146条 |
1.2.2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条文 |
1.2.3 《金匮要略》中柴胡桂枝汤条文 |
1.3 柴胡桂枝汤方药分析 |
2 柴胡桂枝汤证治思路及应用规律 |
2.1 古代医案研究 |
2.1.1 研究方法 |
2.1.2 检索结果 |
2.1.3 医案解析 |
2.2 柴胡桂枝汤历代医家发挥 |
2.2.1 柴胡桂枝汤证的诊断 |
2.2.2 柴胡桂枝汤治疗的延伸 |
2.2.3 柴胡桂枝汤的相关解读 |
2.3 柴胡桂枝汤现代病案研究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统计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医案分析 |
3.1.1 古代医案分析 |
3.1.2 现代医案分析 |
3.1.3 古今对比分析 |
3.2 柴胡桂枝汤历代用药剂量简述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台湾地区胃脘痛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上篇 综述部分 |
综述一 近三十年柴胡桂枝汤加减的临床应用浅析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柴胡桂枝汤的实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下篇 理论研究及临床研究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一) 古文献研究 |
1 柴胡桂枝汤出处及相关条文研究 |
1.1 经典医籍中的出处考证 |
1.2 说文解字 |
1.3 病名由来 |
1.4 病机发微 |
2 柴胡桂枝汤方证理论研究 |
2.1 组成分析 |
2.2 病位分析 |
2.3 病因病机探析 |
3 古代医家应用汇总 |
3.1 宋元时期—在已有基础上的完善与补充 |
3.2 明清时期—不断扩展临床应用思路 |
(二) 现代文献研究 |
1 类方研究 |
1.1 柴胡类方研究 |
1.2 桂枝类方研究 |
2 柴胡桂枝汤现代研究进展 |
2.1 临证施治 |
2.2 机理探索 |
第二章 临床观察 |
(一) 研究设计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方案 |
1 病例选择 |
2 测评工具 |
3 调查方法 |
4 质量控制 |
5 资料收集 |
6 观察指标 |
7 数据录入及统计方法 |
(四)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基本构成情况 |
2 疗效比较 |
3 症状积分比较 |
4 疼痛评分比较 |
5 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
6 安全性比较 |
(五) 研究结论 |
第三章 讨论 |
1 古文献中关于柴胡桂枝汤应用探讨 |
2 近现代文献中对于柴胡桂枝汤应用解析 |
3 台湾地区胃脘痛患者情况分析 |
4 选方用药分析 |
5 有效性及安全性探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胃脘痛病名诊断标准 |
附录二:胃脘痛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
附录三:汉密顿抑郁量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姜良铎教授辨证论治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学术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历代医家对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认识 |
1 寒热错杂的概念及病因病机 |
2 历代医家对上热下寒的认识 |
3 历代医家基于《伤寒论》对内热外寒的认识 |
4 三焦的生理及三焦郁滞的病机 |
5 三焦经络的生理及主病 |
6 上热下寒、内热外寒证的治法 |
7 上寒下热证及表热里寒证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柴胡桂枝汤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柴胡桂枝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
2 柴胡桂枝汤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部分 回顾性研究 |
1 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姜良铎教授辨证论治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学术思想 |
1 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证型特点 |
2 上热下寒证的辨证论治分型 |
3 内热外凉证的病因病机及证治 |
4 三焦郁滞的病因病机 |
5 经络郁滞的病因病机 |
6 治则 |
7 治法 |
8 姜良铎教授常用药物及角药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10)消痈溃得康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胃粘膜EGF、GAS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一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柴胡桂枝汤对大鼠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瑶医九龙十八症汤抗炎镇痛及对胃溃疡(胃热证)的疗效与机制研究[D]. 包富龙.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D]. 杨琍舒.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柴胡桂枝汤复方化学成分表征及抗肝郁脾虚外感模型药效及其相关性研究[D]. 张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4]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D]. 陈文恬(Tan Wen Tien).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探讨益气活血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增效机制[D]. 沈贤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心可舒片“双心”效应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研究[D]. 杨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柴胡桂枝汤证治思路及应用规律研究[D]. 曹卓青.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台湾地区胃脘痛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观察[D]. 张煜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3)
- [9]姜良铎教授辨证论治上热下寒、内热外凉证的学术思想初探[D]. 李韦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消痈溃得康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胃粘膜EGF、GAS影响的实验研究[D]. 孙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