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阎锡山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关伟[1](2017)在《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晋绥军作为一支军阀武装,在民国存在达38年之久,其兴衰荣辱历程主要是以下几方面要素之互动关系:地盘、经济能力、统率之才能、将领的忠诚、兵源的稳定、士兵的训练、武器装备及后勤补给、官兵战略战术素养以及如何应对外部之挑战等方面。对于以上诸要素在晋绥军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考察与分析,进而深入理解晋绥军何以能够在民国时期长期存在。抗战时期晋绥军与日军作战过程中损失惨重,“晋西事变”的发生使得晋绥军进一步削弱,在此情形之下晋绥军的凝聚力不降反升,其原因是阎锡山在晋绥军中成立了“铁军组织”与“民族革命同志会”这两大组织,加强了对于晋绥军的统驭。解放战争期间晋绥军是诸军阀部队中少见的与解放军顽抗到底进行激烈巷战的部队,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五百完人”,究其根源在于“铁军组织”在晋绥军中已深入于部队之班级,“铁军基干”的培养及训练加强了晋绥军的内聚力。第一章:阐述晋军建立的历史背景及统率权之争夺。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危机,不得不依靠地方督抚大员以维护自身的统治,由此中央的集权制逐步削弱,中央的权力不断下移,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二元权力结构,满族与汉族的权力之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由此而加剧,最终为民初军阀政治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辛亥革命时期太原起义的爆发,则为晋军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契机。1911-1917年,是晋军的建立与形成时期,最高统帅地位的权力之争是此时段事关晋军日后发展趋势的最主要关节点。最终,留学日本的军人阎锡山利用灵活巧妙的政治手腕相继将对其晋绥军统帅地位产生威胁的实力派人物铲除,掌握了山西的军政大权,这为晋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分析1917-1928年晋军如何巩固并扩张其军事实力及势力范围。晋军如何解决饷源、将官培养、士兵招募及训练等问题以及阎锡山如何应对军阀混战之时局,是此阶段晋绥军所遇到的主要发展瓶颈。阎锡山在军阀混战的过程中“保持中立”,但是亦伺机谋利,相继采取了拥段反直,联冯拥段倒直,联直、奉反冯和和联蒋讨奉的策略,不断的巩固和扩大了晋军的势力范围。晋绥军的军费一般由本省垫支自筹解决,同时有部分国家协款;军费来源主要是扣留中央税,增收苛捐杂税以及增发省钞等办法筹措。在将领培养及任用方面,逐步形成了以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的格局。晋军的训练主要分为陆军教育的实施、军纪的训练和军事技术的训练三个部分,其训练程度超过了一般军阀的水平。在战略与战术方面,晋军则主要学习德国和日本,战略上注重防守和修筑坚固工事,战术上重视手掷弹与火炮的运用。晋绥军的武器装备有购买和制造两条途径,其武器装备多由日本购买。除了购买的途径外,阎锡山在山西发展了独立的军事工业。第三章:叙述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由盛而衰的历程,考察晋绥军的编遣过程及中原大战后晋绥军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军费开支问题。北伐结束后,民国的政权与军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编遣会议成为了新的军阀混战的“导火索”。在中原大战前阎锡山相继采取了联冯反蒋、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二次联冯反蒋的策略,晋绥军及西北军与中央军展开了混战,最终阎冯联军归于失败。蒋介石任命张学良对于晋绥军进行编遣。由于晋绥军将领的内部冲突和矛盾不断,导致了编遣过程一波三折,最终晋绥军重要将领商震率兵脱离晋绥军体系。晋绥军的编遣费用也是此时颇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围绕编遣费用晋绥军将领多次与张学良协商沟通,最终在各方努力下才初步解决。此阶段,晋绥军的军事工业也由趋于衰落,张学良对于太原兵工厂亦实施了编遣,1931年阎锡山重掌山西军政大权后军工业才开始复兴。第四章:分析抗战时期晋绥军在遭遇重大损失后如何继续生存与发展。阎锡山如何处理与日本、蒋介石中央政府及中共的关系,阎统区缩小后如何维持晋绥军的军政开支,如何扭转晋绥军将领离析的趋势以及如何补充新兵等问题是晋绥军此阶段面临的关系其生死存亡的问题。阎锡山的“抗日要准备和日,拥蒋要准备拒蒋,联共又要准备反共”的策略为晋绥军赢得了有限的政治发展空间。晋绥军的军饷除了由中央拨给部分外,主要依靠阎锡山通过实施合理负担、整顿银行、实行兵农合一和克难运动等举措解决财政困难。第二战区监部及其所下属的各机构对于晋绥军的武器装备、粮食补给、交通运输补给、医疗卫生及通讯器材补给等方面给予了援助。抗战中期,阎锡山为了克服“晋西事变”导致的军心涣散的现象,成立了“铁军”组织扭转了这一颓势。晋绥军在士兵补充方面,采取了征兵制与募兵制,并将以往依靠政权补充兵员的方法,转变为依靠政治动员等方法补充士兵。抗战后期,阎锡山在晋西地区实施兵农合一政策以补充兵员和粮饷。晋绥军的士兵训练主要分为政治训练、精神训练、学科训练及术科训练等方面,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五章:考察解放战争时期晋绥军的覆灭及官兵凝聚力较强的原因。抗战胜利后,晋绥军通过收编伪军,留用日军以及整编晋绥军进一步扩充了晋绥军的实力。为了保证足够的兵员,阎锡山在其统治区内推行了“兵农合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给阎锡山提供了大量的兵员,也给山西民众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为了进一步提升晋绥军的凝聚力,阎锡山在晋绥军的士兵中继续深入发展铁军组织——“铁军基干”,士兵之间形成了相互监视的恐怖氛围,内聚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增强。在与解放军的作战过程中,阎锡山的统治区域日益缩小,此时后勤补给状况对于晋绥军的存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战区总监部及其下属的各分监部等机构对于晋绥军进行了相应的补给,使得晋绥军得以在“苟延残喘”,继续与解放军顽抗到底。晋绥军与解放军作战屡战屡败的现实,使得阎锡山不得不思考晋绥军战略及战术的不足之处,并做出相应的改进以应对危局,但最终由于军阀政治为历史潮流所不允,晋绥军随着阎锡山的军阀政权而走向了历史的终结。
李金碧[2](2016)在《阎锡山治理下的山西乡村教育研究(1917-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初兴起的教育救国论浪潮中,阎锡山在晋省推行之教育新政及其取得的卓越成就,无疑最具典范意义。此项新政涉及义务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诸领域,为山西博得了“教育模范省”的荣誉,有力地促进了晋省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历史地看,阎锡山教育新政遵循了“欲求其国,先新其民”的发生逻辑,并在此时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指引下,体现出鲜明的国家主义教育理念,其宗旨在于塑造具有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新型人格。所以,阎锡山教育新政不仅仅涉及新、旧教育体制的更替,更是一场深刻的关乎世界观和国民性改造的文化变革。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学术界对阎锡山教育新政及其这个“模范省”则缺乏应有之重视,相关研究亦常常淹没于民国教育史专题的洪流之中,大量的档案文献仍未得到必要的发掘与研究。鉴于此,本文在充分掌握原始资料的基础上,首次对阎锡山教育新政做出全面而系统性的研究,将历史梳理与剖面分析相结合,厘清阎锡山教育新政之理念和实践,总结新政经验及其局限性,还原历史以为今入之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阎锡山“新政”之前的山西教育状况。追溯了清前中期官方“庙学合一”的教育体制、民间教育现状,以及凸显儒学的官方意识形态之弊端。清末张之洞的教育革新为民初新式教育改革准备了大量新式人才,大批留学生的归国成为近代教育和社会改革的新生力量。二是阎锡山兴办乡村教育的起点与原因。总结了传统乡民“有家无国”的国家观,分析了其难以适应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思想弊端。阎锡山早年留学日本的经历使他深受触动,在国家民族处于外侵内弱之际,中国国家主义思潮兴起,发自内心深处的“救亡”意识,吸取了日本国家主义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形成阎通过教育改造国民以自强富国的观念。三是阎锡山的乡村义务教育。阎在当时民智未开、国家积贫积弱的情形下,在其辖区内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具有前瞻性。在他大力倡导推行下,虽取得了积极成效,然在中国整体社会环境亟需变革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的推行并无法做到其“强国富民”的原初目的。相反,暴露出不少弊端。如山西村制和村长副制度,一方面保证了义务教育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人情关系及民风未开,也造成教育质量低下。四是阎锡山的乡村社会教育。乡村社会教育为义务教育之补充。在全省强制推行义务教育的前提下,阎锡山意识到义务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顺利促进新政、义务教育的实行,启发民智至关重要。因此,在阎主政期间对社会教育颇为重视,通过文告、标语、报纸,直接宣讲、仪式等方式不遗余力的普及社会教育,甚至于阎不时亲自下乡为普通民众宣讲。本章内容深入分析了阎锡山实行社会教育的起因,及社会教育宣传形式和效果。五是阎锡山的乡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亦为阎乡村教育内容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项教育内容。通过对阎锡山兴办职业教育的文本蓝图及推行情况的梳理,对国民师范学校进行个案分析,论述了当时山西职业教育之成效、不足和弊端。尽管阎锡山推行的乡村职业教育有其时代特征,然如何克服国民“官本位”思想,树立国民现代职业教育观,既吸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优点,切合本土实际,推行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仍为现代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总而言之,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考察和剖析,文章展示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阎锡山作为地方行政长官以乡村教育为抓手,培育国民意识,开启民智,逐步建立新型社会治理体系的历史事实。由于历史的局限,阎锡山在山西推行乡村教育也有诸多不足,未能达到预期成效,但瑕不掩瑜。
王潇洋[3](2017)在《阎锡山民族复兴思想研究(1912-1945)》文中研究表明阎锡山早年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奠定了他较为扎实的国学功底,同时也奠定了阎锡山此后一生思想体系的基础。留学日本,阎锡山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接触并受到"三民主义"思想理论的影响;在日本的亲身经历使阎锡山认为日本的强大在于推行"军国主义",从而使得军国主义开始影响阎锡山的思想及各项政策;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也促使阎锡山开始思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问题;在长期研究与学习过程中,其他思想在国内的传播也对阎锡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早年的经历及所受的教育对他后来的政治选择与对事物的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如何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是每一个具有民族意识的中国人努力探索与奋斗的目标,而民族复兴的实质便是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走什么样的道路来实现富强。纵观阎锡山的一生,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就是"军国主义"、"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三种思潮。一战期间,"军国主义"曾一度被阎锡山认作是实现中国走向强大的最佳选择。阎锡山最为推崇的是"军国主义"之军国民教育在社会中形成的高度爱国、统一的精神氛围,他认为这是实现富国强兵的有力方式,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转变,军国主义被证明不适合中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来实现中国的复兴,而阎锡山对于共产主义学说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是反对的,因此他不遗余力的批判共产主义;早年参加革命,深受"三民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国民大革命之后宣布奉行"三民主义",阎锡山对于"三民主义"是持肯定态度的,他对"三民主义"也有着自己的解释。阎锡山在选择道路上,他更想另辟蹊径,创立并发展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与主义。阎锡山深受传统文化教育影响,所以阎锡山的民族复兴思想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其思想主张有独创性,但也存在着局限。阎锡山在论述自己的思想的时候也会对中共的"共产主义"以及国民党的"三民主义"进行比较与批判,以此宣扬自己的主义,阎锡山的民族复兴思想是以"公道主义"作为指导,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它与"三民主义"、"共产主义"相比存在者许多缺陷,他的理论也与他的自身活动产生矛盾之处。
田酉如[4](1993)在《阎锡山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 在阎锡山一生中最重要的青年,中年时期,同日本军国主义一直保持着非同寻常的特殊关系。从1904年他22岁考获清政府公费,赴日本学陆军,接受军国主义教育开始,中经在山西执掌军政大权后运用日本军国主义的办法治理山西,在日军驻华北军支持下称霸华北;中原大战败退后依靠日本势力东山再起;抗日战争中曾一度与日本侵略者秘
周玉文[5](2018)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反投降斗争是抗日战争的一体两面,毛泽东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担当精神,敏锐观察抗战形势,着手反投降斗争理论的构建,用以指导打击投降主义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的理论渊源,即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与中华民族发扬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反民族投降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原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创立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最高形式,谴责资产阶级丧失民族气节投降的可耻行为,批判各种庸俗的爱国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对地主、资本家及走狗和小资产阶级投降采取分类施策的策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气节的精神元素,主要包括威武不屈、反抗侵略、和合统一、忧国忧民等,这些基本元素通过数千年的沉淀,已经深深的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抗战时期反投降斗争缘于三方面的因素,日寇的侵略和诱降,英美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绥靖和劝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投降,致使亡国灭种阴霾笼罩中国,抗战局势时刻处于危险境地,因此必须开展反投降斗争。毛泽东的反投降斗争理论包括了六个方面,第一,构建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的孤立投降派。第二,主张以军事和法制手段打击、威慑和教育投降分子。第三,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为反投降斗争提供组织保证。第四,毛泽东提出了构建心防,占领道德制高点,从精神上鞑伐投降分子。第五,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第六,发动群众是反投降斗争的最好形式。在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展反投降斗争有序推进,成效斐然。反投降斗争实践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从1935年1月开始到武汉会战结束,此阶段主要是为反投降斗争做准备,形成反投降斗争形势的基本认识,对投降主义的表现形式、对反投降的基本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第二阶段是汪精卫公开投降至汪精卫建政前夕。此阶段是反投降斗争实践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全方位的反投降斗争。第一,毛泽东对反投降斗争形势的研判与部署。第二,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第三,开展军事反投降工作,消灭死心塌地的汉奸,重点开展对伪军的政治攻势。第四,以党的宣传媒体为阵地开展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反投降斗争;党的文艺工作者在文艺战线上开展反投降斗争,与日汪的奴化教育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第五,坚决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争取苏联和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对反投降斗争的理解和支持。第六,开展反投降斗争的群众运动。第七,开展国民参政会平台的反投降斗争。第八,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有力地打击了抗战阵营内的投降暗流。第三阶段汪精卫建政至抗战胜利期间的反投降斗争。汪精卫建政建军增加了反投降斗争的难度,中国共产党反投降斗争的重点有所调整。第一,加强宣传媒体、文艺战线、教育战线的反投降斗争。第二,利用日伪矛盾深入开展伪军工作,大大抵消了日伪的军事优势。第三,继续开展外交战线的反投降斗争,坚决反对美日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继续寻求苏联与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的支持。第四,加强打击投降暗流,使国民党投降反共均不能实现。第五,抗战胜利后坚持除恶务尽的原则揭发、抓捕、审判投降分子,汉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与实践凸显了鲜明的特色。第一,鲜明的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及应用,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关于民族气节优秀传统文化在抗战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彻底的人民性。汪精卫因为叛国投降而被人民抛弃,蒋介石却因限制民众不能获得全面支持,只有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表现出驾驭各种反投降斗争的能力。第四,凸显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国际形势扑朔迷离、反投降对象混成难辨、各种矛盾纠缠交织。第五,彰显完美性。与近代史上历次反投降斗争相比、与蒋介石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均体现了完美性。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审视。第一,历史价值,保证了抗战进行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为后来的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第二,精神文化价值,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精神沉沦与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第三,当代价值,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和潜在威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绝不妥协的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为打击“台独”等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历史启示和借鉴。
张仲民[6](2019)在《阎锡山与洪宪帝制》文中指出史学界关于阎锡山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期间作为的研究目前仍显薄弱,有大量史料未能得到研究者的注意或充分利用。因此,使用当时的报刊报道、《政府公报》、日记、书信、档案等多元材料,并与阎锡山等人的回忆、来往函电等进行对比考辨,从当时的政治脉络出发,能比较详细地重建阎锡山这一时期的所作所为及其同袁世凯的关系情况,特别是阎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之举的具体表态和支持情况,乃至洪宪帝制取消后阎锡山的骑墙观望态度与袁世凯去世后的自保善后举措,希望借此揭示阎锡山支持袁世凯背后的内在逻辑、阎锡山与袁世凯的互相利用关系,以及当时的帝制文化构建情形及其实践效果。阎锡山后来在个人回忆中利用其收藏的来往函电等档案资料,重构了他同袁世凯的关系,大大美化自我形象,以掩饰其昔日参与洪宪帝制的行为。这提醒当今近代政治史研究过度依赖的所谓档案资料,内中实存在不少陷阱与局限。
田酉如[7](1993)在《阎锡山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在阎锡山一生中最重要的青年、中年时期,同日本军国主义一直保持着特殊关系。考察阎锡山在近半个世纪中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关系,对于研究近百年来的中日关系史;研究日本军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演变;研究阎锡山长期在国民党、共产党、日本军国主义三股势力中周旋,最终虽把在山西的国民党、日本军国主义捏合在一起,但却惨败于共产党代表的人民革命之原因,都有重要的意义。
赵芳[8](2014)在《阎锡山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阎锡山曾执掌山西政权38年,是一名活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特殊人物,是山西地方军阀,民国政府领袖之一,在他半个世纪的生涯中,对山西历史,尤其是山西的近代化建设,曾起过一定作用,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探讨阎锡山的经济思想对于处于转型跨越发展中的山西,发展地区经济可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所以笔者试图从经济思想史角度去整理、归纳阎锡山在经济方面的思想,探索他在山西近代化过程中的影响,以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笔者秉承“论从史出”的原则,认真研读了阎锡山相关的史料和书籍,运用历史比较法和归纳分析的方法,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两点论,从经济思想史角度来研究阎锡山的经济思想,构建其思想体系,探析其思想来源,评述其思想特征,归纳其借鉴意义。本文从三大部分来研究和分析阎锡山的经济思想。第一部分主要是从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目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之处和不足来介绍。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包括了阎锡山经济思想的背景分析、从农业、工业、货币金融、对外贸易以及经营思想五方面来构建阎锡山的经济思想体系,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对阎锡山经济思想的来源进行探索和分析,来进一步深刻认识阎锡山经济思想的形成。第三部是对阎锡山经济思想特点的论述和启示,本文希望在坚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客观合理地对阎锡山的经济思想进行评价,并得出一些启示,希望可以给对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贺渊[9](1998)在《1912—1927年阎锡山治晋思想初探》文中研究说明1912—1927年阎锡山治晋思想初探贺渊在众多军阀中,阎锡山以“文治”见长。终其一生,他热衷于传统文化,又关注过军国主义、国家主义、共产主义、民主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等,各种概念、论断、观点被他兼容、拼凑、批判。他视山西为其独立王国,他的努力很大程度上...
王树增[10](2015)在《抗日战争》文中研究表明序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逻辑一纵观世界近现代的一百多年历史,没有哪个民族如同中华民族一样,在动荡与战火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在所有不堪回首的历史往事中,没有哪个事件比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创伤更为惨重。那场战争,中国战史称之为"抗日战争",日本战史称之为"中国事变"。
二、阎锡山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阎锡山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四、“晋绥军”的称呼及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 |
第一章 初创班底:晋军的建立与发轫(1911-1917) |
第一节 晚清的政治失序与督抚专权 |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晋军的建立 |
第三节 晋军统率权之争夺 |
一、阎锡山督军地位的稳固 |
二、阎锡山剪除异己,集中军权 |
第二章 纵横捭阖:晋军的巩固与发展(1917-1928) |
第一节 晋军的三次扩军 |
一、第一次扩军 |
二、第二次扩军 |
三、第三次扩军 |
四、北方国民革命军之组织及缩编 |
第二节 晋军将领的聚合与维系 |
一、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 |
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 |
三、阎锡山任用人才之兼容并包与弊端 |
第三节 晋军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
一、募兵制的实施及征兵制的试办 |
二、官兵的训练 |
三、官兵的内务 |
第四节 晋军的饷源及后勤 |
一、山西的财政状况 |
二、军费开支 |
三、后勤业务 |
第五节 武器装备及战略战术 |
一、武器装备的供给 |
二、战略与战术 |
第三章 由盛而衰:晋绥军的扩张与编遣(1928-1936) |
第一节 中原大战前阎锡山与各方势力之互动 |
一、联冯反蒋 |
二、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 |
三、二次联冯反蒋 |
第二节 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的编制及作战状况 |
一、中原大战前夕晋绥军之编制 |
二、晋绥军的作战 |
三、阎锡山的用兵观 |
第三节 中原大战后晋绥军的编遣 |
一、晋绥军的状况 |
二、编遣过程的“一波三折” |
三、将领的纷歧与商震离晋 |
第四节 中原大战前后的军饷筹措 |
一、中原大战前晋绥财政状况 |
二、编遣费用之筹措 |
三、山西的财政状况及军费开支 |
第五节 山西军工业的衰落及复兴 |
第四章 抗战军兴:晋绥军的奋战与整编(1937-1945) |
第一节 晋绥军的编制 |
一、抗战初期的编制 |
二、抗战中后期晋绥军之整编 |
第二节 晋绥军与日军的作战 |
一、忻口战役与太原会战 |
二、反攻太原及晋西作战 |
三、战略战术的反思与转变 |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军饷与后勤 |
一、抗战时期的饷源 |
二、后勤补给 |
第四节 晋绥军将领的训练与“内聚” |
一、将领的培养及训练 |
二、建立铁军组织与将领内聚力之加强 |
三、将领的选拔及任用 |
第五节 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
一、士兵的招募 |
二、士兵的训练 |
第五章 穷途末路:晋绥军的溃败和覆灭(1945-1949) |
第一节 晋绥军的整编 |
一、收编伪军,留用日军 |
二、整编晋绥军 |
第二节 兵源及“铁军基干”的训练 |
一、兵农合一政策的全面施行 |
二、铁军基干的培养和训练 |
第三节 晋绥军的后勤供给 |
一、武器弹药的补给 |
二、交通运输补给 |
三、医疗卫生及通讯 |
四、粮食及服装补给 |
第四节 晋绥军的覆灭 |
一、晋绥军的溃败 |
二、战略战术的反思及局限 |
三、晋绥军的覆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阎锡山治理下的山西乡村教育研究(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清代山西教育状况 |
第一节 “庙学合一”的官学体制 |
第二节 张之洞与山西书院改革 |
第三节 清代山西的民间教育 |
第四节 清末山西教育革新 |
第三章 阎锡山新政及其乡村教育理念 |
第一节 乡民意识与国民观念 |
第二节 国民观念的形塑 |
一、推行“用民政治” |
二、倡办国民教育 |
三、奉行军国主义 |
第三节 阎锡山乡村教育理念的思想基础 |
一、民族危机与救亡意识 |
二、日本国家主义改造国民性的经验借鉴 |
三、20世纪初期中国国家主义思潮的影响 |
第四节 阎锡山乡村教育的制度保障 |
一、民国时期的山西村制 |
二、阎锡山的编村制度 |
三、阎锡山的村本政治 |
第四章 阎锡山的乡村义务教育 |
第一节 晋省教育行政组织 |
第二节 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村学经费筹措 |
第三节 开展学龄儿童调查 |
第四节 强迫劝导就学的措施与办法 |
第五节 义务教育的阻力及村制下义务教育的不足 |
一、乡村义务教育的阻力 |
二、村制下推行乡村义务教育的不足 |
第五章 阎锡山的乡村社会教育 |
第一节 乡村社会教育的动因与基本情况 |
一、乡村社会教育的动因 |
二、乡村社会教育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乡村社会教育的形式 |
一、文字宣传 |
二、口头宣传 |
三、仪式中的宣传 |
第三节 乡村社会教育的效果 |
第六章 阎锡山与山西职业教育 |
第一节 阎锡山的职业教育观 |
一、社会治理及民生改善之需要 |
二、解决“毕业即是失业”困境之途径 |
三、“教育生产化”之要求 |
第二节 山西职业教育的兴办及发展 |
一、职业教育的文本创设 |
二、山西职业教育的推行 |
第三节 山西职业教育创办的成就与不足 |
一、职业教育创办之成就 |
二、职业教育推行中的不足 |
三、职业教育改进之举措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阎锡山民族复兴思想研究(1912-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学术界对阎锡山的综合性研究 |
(二) 阎锡山思想的资料汇编 |
(三) 关于阎锡山思想研究的专着与学术论文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阎锡山民族复兴思想的内涵 |
第一章 阎锡山民族复兴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
一、阎锡山民族复兴思想形成背景 |
(一) 清末民初中国的政治状况 |
(二) 民国时期山西的政治状况 |
二、阎锡山民族复兴思想形成阶段 |
(一) 早年时期(1904年以前) |
(二) 青年时期(1904——1912) |
(三) 执政山西初期(1912——1918) |
(四) 全面掌权时期(1918——1930) |
(五) 全面建设山西(1931——1937) |
(六)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
三、阎锡山民族复兴思想形成的原因 |
(一) 早年传统文化的熏陶 |
(二) 青年留学日本的经历 |
(三) 其他思潮产生的影响 |
(四) 民族危机加深的刺激 |
第二章 阎锡山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 |
一、早年指导思想——"军国主义" |
(一) 提倡"军国主义"的原因 |
(二) 阎氏"军国主义"救国方案 |
(三) 阎锡山"军国主义"思想评析 |
二、"三民主义"救国道路探索 |
(一) 对待"三民主义"的态度 |
(二) 对三民主义的阐释 |
(三) "三民主义"对阎锡山的影响 |
三、"共产主义"救国道路批判 |
(一) 对共产主义及中共的态度 |
(二) 批判共产主义学说 |
(三) 阎锡山共产主义态度评价 |
四、阎锡山民族复兴思想体系 |
(一) 阎锡山对"公道主义"的阐释 |
(二) 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 |
(三) 以"公道"为中心——民族精神的振兴 |
(四) 战争中的复兴理论——"民族革命战争论" |
第三章 阎锡山民族复兴思想评析 |
一、与三民主义的异同点 |
(一) 与三民主义的相似性与联系 |
(二)与三民主义的不同 |
二、与共产主义的异同点 |
(一) 与共产主义的不同及矛盾 |
(二) 与共产主义的相似性 |
三、阎锡山民族复兴思想的评析 |
(一) 阎锡山民族复兴思想的特点 |
(二) 阎锡山民族复兴思想的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阎锡山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5)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溯源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投降斗争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
2.1.2 列宁、斯大林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
2.2 中华民族历史上关于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 |
2.2.1 威武不屈 |
2.2.2 反抗侵略 |
2.2.3 和合统一 |
2.2.4 忧国忧民 |
第三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缘起 |
3.1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与诱降 |
3.2 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绥靖与劝降 |
3.3 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与投降 |
第四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维度与内涵 |
4.1 夯稳基石:高举团结、抗战、进步旗帜最大限度地孤立投降派 |
4.1.1 高举团结旗帜,巩固扩大抗战阵营 |
4.1.2 高举抗战旗帜,反对中途妥协投降 |
4.1.3 高举进步旗帜,勇当民族中流砥柱 |
4.2 强化保障:以军事与法制手段保障反投降斗争顺利开展 |
4.2.1 加强惩治汉奸的法制建设 |
4.2.2 加强军事打击震慑投降分子 |
4.3 整党建党: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反投降斗争领导权 |
4.3.1 巩固党的团结与统一对于反投降斗争的重要性 |
4.3.2 开展党内两条战线斗争是反民族投降主义的重要前提 |
4.3.3 巩固党组织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
4.4 构建心防:加强文化建设占领道德制高点保持对投降派精神打击 |
4.4.1 加强党的宣传媒体建设揭露汪精卫集团的卖国投降的活动 |
4.4.2 驳斥汪精卫的汉奸理论 |
4.4.3 加强抗战文艺建设铸就民族精神 |
4.4.4 反对日汪的奴化教育 |
4.5 争取外援:发挥国际正义力量的作用进行反投降斗争 |
4.5.1 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外交路线 |
4.5.2 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共产国际紧密配合开展反投降斗争 |
4.5.3 争取英美等反法西斯国家援助开展反投降斗争 |
4.5.4 联合其他国家人民革命力量开展反投降斗争 |
4.6 组织群众:反投降斗争的根本方法 |
4.6.1 群众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力量 |
4.6.2 反投降与维护群众利益紧密集合 |
4.6.3 在反投降斗争中注重改进群众工作方法 |
第五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实践与成效 |
5.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初起阶段(1935. 1——汪精卫出逃) |
5.1.1 对反投降斗争的基本认识 |
5.1.2 反投降斗争的初步尝试 |
5.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高峰阶段(汪精卫出逃——汪伪政府成立) |
5.2.1 毛泽东对时局的研判与反投降斗争部署 |
5.2.2 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 |
5.2.3 开展反投降的军事斗争 |
5.2.4 开展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
5.2.5 开展反投降的外交斗争 |
5.2.6 开展反投降的群众运动 |
5.2.7 开展国民参政会内的反投降斗争 |
5.2.8 开展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
5.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后续发展阶段(汪伪政府成立——抗战胜利) |
5.3.1 强化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
5.3.2 强化伪军和伪组织工作 |
5.3.3 继续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 |
5.3.4 强化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
5.3.5 抗战胜利后对汉奸的揭发、逮捕与审判 |
第六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鲜明特色 |
6.1 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
6.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抗战反投降斗争实际相结合 |
6.1.2 对中华民族固有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注重对反投降主义传统性的扬弃 |
6.2 依靠群众:彰显人民性 |
6.2.1 汪精卫因充当日寇傀儡得不到群众 |
6.2.2 蒋介石因独裁专制限制群众运动 |
6.2.3 毛泽东因坚决抗日反投降能够彻底发动群众 |
6.3 宏大视野: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 |
6.3.1 驾驭反投降斗争各种力量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
6.3.2 指导思想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
6.3.3 审判投降分子方法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
6.4 云谲波诡:凸显复杂性 |
6.4.1 国际形势的变换扑朔迷离 |
6.4.2 反投降的对象浑成难辨 |
6.4.3 各种矛盾纠缠交织 |
6.5 惟精惟一:彰显完美性 |
6.5.1 与近代中国几次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
6.5.2 与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
第七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价值” |
7.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的历史价值 |
7.1.1 确保抗战坚持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 |
7.1.2 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
7.1.3 为后来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7.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精神文化价值 |
7.2.1 铸就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抗战精神 |
7.2.2 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的精神沉沦和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 |
7.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
7.3.1 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威胁和侵略提供了精神支撑 |
7.3.2 绝不屈服地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 |
7.3.3 为打击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理论武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8)阎锡山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目的 |
1.4 文章结构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阎锡山经济思想形成之背景分析 |
2.1 阎锡山生平 |
2.2 民国前的世界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1840 年—1911 年) |
2.3 民国期间的世界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1911 年—1949 年) |
2.3.1 民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状况 |
2.3.2 民国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
2.4 阎锡山退居台湾之后的世界和台湾政治经济状况 |
2.5 小结 |
第3章 阎锡山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 |
3.1 “大同经济理论” |
3.1.1 构建“理想的经济制度” |
3.1.2 “大同经济理论” |
3.2 农业经济思想 |
3.2.1 改良农村组织结构 |
3.2.2 改善农业经济环境 |
3.2.3 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
3.3 工业经济思想 |
3.3.1 “造产救国论” |
3.3.2 “军事工业优先发展” |
3.3.3 “重视工业合理布局” |
3.3.4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
3.4 货币金融思想 |
3.4.1 取消金代值,代之“物产证券”“实物准备库” |
3.4.2 统一货币,兴办银行,融通社会资金 |
3.4.3 合作金融,活跃农村金融市场 |
3.5 对外贸易思想 |
3.5.1 发展生产,扩大对外输出,进行“商战” |
3.5.2 “抵制洋货”,推行“土货运动” |
3.5.3 “统制贸易” |
3.6 经营管理思想 |
3.6.1 对经营现代企业的认识——实行股份制 |
3.6.2 适时调整公司管理体制 |
3.6.3 重视科技,培养人才 |
3.7 小结 |
第4章 阎锡山经济思想的来源 |
4.1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
4.1.1 传统儒家思想 |
4.1.2 晋商精神 |
4.2 受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 |
4.2.1 晚期“重商主义” |
4.2.2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4.2.3 “军国主义” |
4.3 借鉴共产主义革命思潮 |
4.3.1 “土地村公有 |
4.3.2 “按劳分配”理论 |
4.3.3 “新经济政策”与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4.4 小结 |
第5章 阎锡山经济思想的评述与启示 |
5.1 阎锡山经济思想的特点 |
5.1.1 涉及面广,且内容详细 |
5.1.2 讲求效率,又精打细算 |
5.1.3 兼收并蓄,有理论独创 |
5.2 对阎锡山经济思想的总体评价 |
5.3 对山西经济转型跨越的启示 |
5.3.1 促进经济转型,营造良好环境 |
5.3.2 推动经济发展,完善金融机制 |
5.3.3 完成跨越转型,重在科教人才 |
5.3.4 突破固有阻塞,意在勇于探索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10)抗日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序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逻辑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一章最后关头 |
第二章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 |
第三章丧师失地未有如是之速者 |
第四章从滑稽故事之迷雾中脱颖而出 |
第五章使中华民族永存世上 |
四、阎锡山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D]. 关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2]阎锡山治理下的山西乡村教育研究(1917-1937)[D]. 李金碧. 山西大学, 2016(05)
- [3]阎锡山民族复兴思想研究(1912-1945)[D]. 王潇洋. 安徽大学, 2017(08)
- [4]阎锡山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关系[J]. 田酉如. 晋阳学刊, 1993(05)
- [5]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玉文. 湘潭大学, 2018(04)
- [6]阎锡山与洪宪帝制[J]. 张仲民. 史学月刊, 2019(01)
- [7]阎锡山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关系[A]. 田酉如. 第二届近百年中日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993
- [8]阎锡山经济思想研究[D]. 赵芳. 山西财经大学, 2014(09)
- [9]1912—1927年阎锡山治晋思想初探[J]. 贺渊. 近代史研究, 1998(01)
- [10]抗日战争[J]. 王树增. 当代,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