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斯蒂格利茨谈当代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毛增余[1](2005)在《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文中认为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家之一,他在宏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公共财政、发展经济学等领域都颇有建树,他在转轨经济学方面也有深入和独特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论文就是专门论述斯蒂格利茨在转轨经济学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的。本论文主体部分共分5章。第一章论述斯蒂格利茨的生平、重要着述和转轨经济学思想。笔者想强调的是,斯蒂格利茨的成长环境对他作为经济学家经济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斯蒂格利茨儿时,他目睹了贫穷、高失业率和大量的种族歧视,因此他带着经济学能使他在消除失业、贫困和歧视等方面有所作为的理想走进了经济学的殿堂。在本章里,笔者将斯蒂格利茨的转轨经济学思想概括成三个方面:(1)斯蒂格利茨借助于信息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建立了“新政府干预观”(既要有发达的市场,也要有强大的政府);(2)斯蒂格利茨特别强调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的意识形态(ideology)属性,即所谓的“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3)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这一经济学的永久命题上,斯蒂格利茨主张公平与效率是不能截然分离的,而是同等重要的,因此他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特别强调就业和分配,对贫穷国家和贫穷阶层的利益给予了特殊的关注。第二章论述转轨经济学的一般概念和斯蒂格利茨独特的转轨经济学理论。笔者首先整理了其他学者对“转轨经济学”(transition economics)的不同看法,把学者们对转轨经济学的观点归纳和总结成四种主要类型:(1)认为转轨经济学就是研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认为转轨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经济学理论;(3)认为转轨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历史演进的经济学理论;(4)还有其他的概括。经过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转轨经济学的定义应该界定为第一种表述,即转轨经济学是研究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然后对斯蒂格利茨的转轨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并把斯蒂格利茨的转轨经济学理论概括为6个方面:(1)斯蒂格利茨强调不能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来指导转轨实践,因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高估了市场经济的优点、同时低估了市场经济的缺陷,新古典模型没有为转轨经济学提供指导性意见。(2)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个“私有化基本定理”(the fundamental privatization theorem),该定理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私人生产不能实现政府所有的政策目标。(3)关于政府在转轨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斯蒂格利茨有关市场失灵(包括“原始的市场失灵”(the old market failure)和“新的市场失灵”(the new market failure)理论的分析,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向市场经济过渡并不是要弱化而是要重新定义政府的作用;同时由于也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在进行政府干预时,不能高估直接调控的作用,也不要低估间接调控的作用。(4)对科斯定理(Coase’s Theorem)的批判。对科斯定理的批判在斯蒂格利茨的转轨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斯蒂格利茨指出科斯定理已经变成了“产权神话”(the property myth),这种神话危害极大,它误导了转轨国家把注意力集中在产权问题上,即集中在私有化问题上。(5)把斯蒂格利茨关于转轨经济的指导思想概括
毛增余[2](2005)在《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文中研究指明论文系统梳理了斯蒂格利茨的转轨经济学理论,并把这一理论总结为以下5个方面:1.不能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来指导转轨实践。2.关于"私有化基本定理"(the fundamental privatization theorem)。3.关于政府在转轨过程中的作用。4.对科斯定理(Coase’s Theorem)的批判。5.斯蒂格利茨的"第三条道路经济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斯蒂格利茨的转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渐进式转轨的关系。
吴易风,王晗霞[3](2011)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国家干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论争》文中认为在本世纪第一次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前后,西方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家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在危机可能性、危机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以及危机原因和应对危机政策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了激烈争论。这场危机使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沉重打击,使国家干预主义在理论和政策上占据上风。但是,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随着凯恩斯主义政策副作用的逐渐显现,新自由主义仍然有可能重新抬头。
董在东[4](2016)在《次贷危机后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最新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是仅次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大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重创影响至今。这一危机不仅带来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转型,也引发了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学界的反思。自危机爆发至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哲学界的各流派纷纷对危机的成因、后果进行探讨研究。本文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构架,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后西方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对危机的深层解读与评析,包括危机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政策的经济伦理取向及其论争,并通过系统回顾经典马克思主义、近代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关于危机伦理观、公平效率伦理观以及资本主义前途命运观等经济伦理观念,对比和评析了危机后西方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关于引发危机的外因——自由放任抑或国家干预、内因——效率优先抑或公平优先的伦理思想,继而揭示出西方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对危机后果——资本主义前途命运的评析与判断。西方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在针对危机救市政策、对危机成因的解读以及对危机后果的论争中,其经济伦理思想产生新的发展,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分别在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失灵,两大主流经济学派在其主阵地陷入进退失据的尴尬境地;同时两大学派有部分观点出现了融合的趋势。第二、西方经济学说的新发展由强调市场效率优先转向重视社会分配不平等及机会不均等的经济伦理问题。第三、资本主义体制结构性危机显现,其前途和命运遭到怀疑,但是各派经济学说的经济伦理思想本质仍然以对资本主义的维护和改良为目的。在此次危机中,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以及赤字福利的国家模式均已失灵。诚如斯蒂格利茨所说,“我们已经在另一条路上走得太远,在这条路上,我们构建的社会,物质主义战胜了道德承诺,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取得的快速增长并不是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的”。面对危机后亟待重建的国家经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束手无策,支持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伦理观念受到冲击和质疑。可以说,此次危机既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是一场资本主义经济伦理的危机。在这场危机中产生的新的经济伦理思想和观点既代表了西方经济伦理的最新发展,又为我国社会避免和化解经济危机提供了宝贵的启迪和借鉴。
陆豪[5](2013)在《20世纪前期美国艺术博物馆与现代主义艺术美国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世纪前期美国艺术博物馆和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国化历程。众所周知,在美国艺术发展中,构成艺术生态的各个端口,例如画廊、艺术媒介、艺术博物馆在美国现代主义艺术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作为国家的象征,美国艺术博物馆不仅体现着一个大国的财富和国家对文化维护的信念,收藏着数量众多的欧洲现代主义作品,而且还对欧洲现代艺术的美国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对欧洲艺术观念的转变、大众媒介对现代主义艺术观众的塑造、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艺术对国家身份的重新认识、以及博物馆对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国式定义,这些都构成了本文的研究视点。涉及到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国化研究方面,则进一步从博物馆收藏、艺术品市场的建立、新技术对艺术的介入、独立艺术家和作品分析等方面介入研究。在此结构下,20世纪前期美国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直接构成了后来美国国家意识的崛起,这些在当下研究中尚鲜有人关注。以上只是研究的一个基础构成部分方面,更重要的是把文章的基本方法放在观念、政策、艺术媒介、通俗读本和社会运动中去加以研究:不同时期、类型的艺术家对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的演绎、变化、冲突和变革,以及形成的艺术观念。艺术博物馆与现代艺术品组成的共生关系,大多数美国现代主义艺术依靠美术馆的展出进行释义。本文试图呈现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美国化的两种方式:艺术身份和艺术受众,二者以不同的方式同时对美国现代艺术进行塑形,在60年代发展到了最高点。沿着这两条主线,论文试图挖掘美国现代主义艺术在哲学基础上如何获得认同,最终致使抽象表现主义的诞生,引导视觉走向观念。
梁舒涵[6](2017)在《美国早期现代主义绘画中的探索性(1910-1929)》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美国现代主义艺术在国际画坛上的影响大增,使得纽约取代了巴黎,成为了现代艺术之都。然而,对于现代主义初期在美国的发展状况和作用却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美国最终选择了现代主义作为自己文化身份的内在逻辑,也是构成美国现代主义叙述的关键环节。本文所选定的时间段为1910年至1929年,即大致从美国本土艺术家亚瑟·达夫等人创作出第一批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纯粹抽象作品至1930年代经济危机开始,在经济状况恶化的影响下,现代主义遇到了临时性的中断。在论述结构上,本文将以美国本土艺术家,如英尼斯、霍默等人自身的艺术变革和诉求出发,提出这些老一辈本土古典大师们对雏形期的现代艺术,如“垃圾箱画派”等审美流派的影响。进而将发生在美国的第一次现代艺术大展——军械库画展——放在其艺术史的上下文中加以讨论,试图客观地分析这次重要展览对美国艺术家产生的风格影响以及这次展览带来的新的艺术观念在美国艺术界引起的震动。此外,本文将在美国现代艺术的探索期和建立期这两个章节分别例举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流派,即“色彩交响主义”和“精确主义”来呈现早期美国本土现代主义者们从追随欧洲同行们的艺术实践,到逐步建立体现美国现代精神的艺术面貌的过程。最后,作为这种探索的总结,本文的重点将落在早期现代主义者们的艺术和思考对于后来的现代主义发展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上。除了提出了现代主义在美国发展的脉络性之外,本文还将通过大量实例和画面分析指出:美国早期的现代主义经历过一个迷茫期和创建期,其形式来自欧洲的现代艺术,精神却来自美国的现代体验,因此是一种具有双重身份的艺术。与欧洲的现代艺术中所带有的叛逆、无政府主义、形而上的意味不同,美国的现代主义从一开始就蕴含了形成独特面貌的可能性。它并非是一种全然反叛传统的艺术,而是一种强调延续传统的创造;其抽象语言也并非是玄秘观念的视觉转化,而是得自美国的现代工业与都市的视觉经验。
张琳[7](2012)在《“华盛顿共识”中的私有化批判》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在对“华盛顿共识”中的私有化的本质与目的、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及其发展趋势系统而深刻的论述的基础上,揭示了其本质与危害,指出中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华盛顿共识”是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化、政治化、范式化,“华盛顿共识”是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攫取垄断利润的政策工具。私有化是“华盛顿共识”的核心和本质,其目的是在全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即全球资本主义化,为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攫取垄断利润铺平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华盛顿共识”指导下,全球掀起了私有化浪潮,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政治结构,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严重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周期性、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尖锐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为特征的政治危机,以主体道德沦丧、精神空虚和行为扭曲为特征的深刻的文化危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并未真正解决,仍然无法改变其历史命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设想,为我们提供了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也不愿意为我们提供未来社会现成的具体的答案。马克思、恩格斯还反复告诉人们:我们并不想教条地预定未来,只是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发现新世界。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私有制是合理的永恒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其社会属性,社会所有制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的、暂时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还认为自由市场是人类最好的经济秩序,是自生自发的自然秩序,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是其充分必要条件;西方产权学派又从交易费用理论出发,认为私有产权是经济效率的充分必要条件;另外公共选择学派又从经济学角度论述了“政府失灵”论。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证明了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演进与国家建构相互作用的结果,国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现代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包括多种,既有私有制、共有制、国有制,还有各种形态的混合所有制,这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决定的;公有产权也可以做到产权明晰,关键是要探索其有效的实现形式。“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是客观存在的两种现象,国家与市场、秩序与自由的平衡关系决定经济繁荣。拉美国家是“华盛顿共识”的试验场,拉美国家执行私有化的结果是经济动荡或政治危机,社会问题严重,金融危机频繁爆发。苏东国家实施了激进的自由化、私有化休克疗法的转轨改革,给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造成了经济的严重衰退、人民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国力的衰落。英美等发达国家把国有企业私有化,大幅削减社会福利支出,为富人减税,这些措施造成了发达国家社会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动荡不安,金融领域的自由化政策更造成了经济泡沫,引起了本世纪初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华盛顿共识”的私有化政策在全世界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恶果,标志着其失败。“后华盛顿共识”是对“华盛顿共识”的挑战和反思。还有,中国的“演进-制度观”也越来越得到认可。在批判私有化进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科学的内涵,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中国历史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深化改革和推进发展的实践中,中国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反对私有化,任何动摇基本经济制度的行为和做法,都会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偏离正确的轨道。中国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防止两极分化。发展社会生产力形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形成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坚持共同富裕形成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在此基础上,树立科学的共产主义理想,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张彬蓉[8](2020)在《20世纪初期美国对欧洲现代艺术的接入与实践 ——以“291”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叶,美国的现代艺术在国际画坛上大放异彩,国际艺术中心也开始从巴黎转向纽约。然而,对于欧洲现代主义初期在美国的发展状况和作用却仍是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美国最终选择了现代主义作为自己文化身份的内在逻辑。本文要考察的对象是出现在20世纪初期纽约的先锋小画廊——“291”。它在美国20世纪初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率先引进并展出欧洲现代艺术,成为美国首个窥见欧洲现代艺术的端口,有力地推动了美国本土现代艺术的进程。本文试图将“291”对欧洲现代艺术的接受和话语转换放进其艺术史的上下文中进行讨论,美国第一批介入欧洲现代艺术探索的“宾夕法尼亚印象派”在1915年的没落,与此同时纽约的崛起引发了艺术家对形式更加“激进”的实验,291举行的欧洲现代艺术展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291”如何展示现代艺术,画廊创始人斯蒂格利茨如何影响一批艺术家展开对形式的探索,“291”又如何催化军械库展后美国学界对抽象艺术的关注和理论上的认同,以及20世纪20年代艺术家如何做出回应,最终致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诞生,这些都是本文急需解决的问题。
钟秀娟[9](2017)在《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斯蒂格利茨在研究世界性经济问题的过程当中吸收了凯恩斯主义和福利主义的经济平等思想,对由自由主义倡导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了剖析。他指出不平等,尤其是经济不平等仍然是当前阻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是人们安身立命,发展自我的基础,如果经济平等不能成为必然,那么法律地位平等和政治权力平等也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经济平等的实质是机会的平等,追求机会平等并不意味放弃结果平等,在现实活动中绝对的机会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通过政策调节社会分配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通过对寻租、不当激励、虚构平衡等导致经济不平等的社会活动的批判,斯蒂格利茨向人们揭示出了现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在缺陷。在他看来,当前失败的经济政治体制是造成如此严重的经济不平等的根源。政治制度没有有效的约束政府和既得利益者,经济体制也没有有效的约束缺乏内在道德品质的市场。上层群体在通过法律、规章和制度以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式控制甚至塑造市场。社会财富永远在向既得利益者倾斜,使得公平成了不可能实现的神话。斯蒂格利茨认为改善这种局面虽然艰难但并不是没有可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只有不断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平等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只有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才能实现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只有合理调节经济利益与社会基本伦理价值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经济活动真正为人类幸福服务。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揭示了当前世界经济繁荣的脆弱性及掠夺性,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以所谓的平等掩盖实质的不平等的批判,虽然它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却使我们在探寻社会平等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何爱国[10](2005)在《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文中认为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发达国家在反思现代化,既而改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在启动现代化,既而推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尤其引人关注,不论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本身都在寻找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佳路径。现代化研究和现代性研究是当代学术界的研究重心所在。现代化理论是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学科理论。历史学科也不例外。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很成功,而东亚经济确实从70年代以来(日本从50年代中期)有了持续的高速度增长,因而对东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为现代化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所有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都没有忽视东亚,无论是主张东亚必须走西方道路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还是不认为东亚会走西方道路的各种新现代化理论、反现代化理论等,或者是反思、批判,既而主张改进现代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化理论,甚至是强烈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认为这个体系可能已经走到尽头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以拉丁美洲为研究中心、强烈主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脱钩的依附理论,也没有回避东亚的挑战。“东亚研究”在现代化研究中要么是比较研究的对象或参照,要么是直接研究的目标。这就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东亚现代化理论”,我们可以称为“东亚发展观”。对东亚发展观的研究既可以透视现代化理论的一个侧面,也可以探索种种发展观对东亚、中国或其他正在进行或推进现代化的国家提供理论反思和战略决策的参考。“东亚发展观”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视点。 历史地看,战后的东亚发展观的发展与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毕竟东亚发展观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经验性的依托。大体来看,可以分为三期,20世纪50-60年代为第一期,“经典”现代化理论主导了东亚发展观,这一时期的西方发展问题专家几乎都认为东亚的发展道路是“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实际上是“美国化”。美国现代化模式是全球道路,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守,争论的仅仅是如何实施的技术问题,而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西方发展模式固然有其合理性、重要性和普适性,但也要看到其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作为标准模式是有问题的。为什么现代化学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推崇西方现代化模式,尤其是美国现代化模式为普世模式呢?一则,因为只有西方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而且只有美国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且是经济最为发达和实力最为雄厚的现代化国家,西方现代化经验是惟一成功的现代化经验,而美国现代化经验则是现代化最为“成功”的“范例”;二则,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百废具兴,渴望实现西方国家的那种物质上的丰裕,认为只有按照西方现代化模式才能够达到;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
二、斯蒂格利茨谈当代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斯蒂格利茨谈当代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斯蒂格利茨的生平、着述和转轨经济学思想 |
第一节 斯蒂格利茨的生平 |
第二节 斯蒂格利茨的主要着述 |
一、着作 |
二、论文 |
第三节 斯蒂格利茨的转轨经济学思想 |
一、信息经济学的最新进展与斯蒂格利茨的新政府干预观的建立 |
二、斯蒂格利茨论经济学与经济政策的意识形态属性 |
三、斯蒂格利茨的效率—平等观 |
四、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哲学观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关于转轨经济学 |
第一节 转轨与转轨经济学 |
一、“转轨”概念 |
二、“转轨经济学”概念 |
三、本论文对转轨经济学的界定 |
第三节 斯蒂格利茨的转轨经济理论 |
一、强调不能用新古典经济学来指导转轨实践 |
二、斯蒂格利茨私有化基本定理(the fundamental privatization theorem) |
三、关于政府在转轨过程中的作用 |
四、对科斯定理(产权理论)的批判 |
五、斯蒂格利茨的“第三条道路经济学”——转轨经济的指导思想 |
六、斯蒂格利茨论社会主义尝试“失败”原因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转轨经济学与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斯蒂格利茨对新古典市场社会主义模型的批判 |
第一节 关于市场社会主义 |
一、市场社会主义概念 |
二、新古典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萌芽 |
三、新古典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
第二节 斯蒂格利茨对新古典市场社会主义的批判 |
一、西方左翼和右翼学者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批判 |
二、斯蒂格利茨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批判 |
三、小结 |
第三节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转轨经济学的关系 |
一、市场社会主义与市场资本主义 |
二、“东方市场社会主义”和“西方市场社会主义” |
三、新古典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四、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激进式转轨:“休克疗法”——斯蒂格利茨对“休克疗法”的批判与“后华盛顿共识”的形成 |
第一节 “休克疗法”与“华盛顿共识” |
一、什么是“休克疗法” |
二、什么是“华盛顿共识” |
三、“华盛顿共识”与“休克疗法”的意识形态血统和国际金融资本利益的背景 |
第二节 用“休克疗法”指导转轨实践是理论的误植 |
一、“休克疗法”的理论基础 |
二、“休克疗法”为什么会被采用 |
三、把“休克疗法”用于指导转轨经济实践是理论的误植 |
第三节 “休克疗法”的要害:大规模快速地私有化 |
一、私有化、自由化和稳定化的内在联系 |
二、以推销商品的手段来推销私有化 |
三、挣脱法律的束缚推动快速私有化 |
四、为私有化而私有化 |
第四节 “休克疗法”的实际“疗效” |
一、“休克疗法”沉重打击了实施国的国民经济 |
二、“休克疗法”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
三、“休克疗法”使实施国的经济殖民化和“拉美化 |
四、“休克疗法”的另一个危害:引发资本外逃 |
五、“休克疗法”的失败 |
第五节 斯蒂格利茨对“休克疗法”的批判与“后华盛顿共识”的形成 |
一、斯蒂格利茨对“休克疗法”的批判 |
二、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 |
结束语:谁扼杀了转轨经济学?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斯蒂格利茨与中国渐进式转轨——从“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 |
第一节 中国渐进式转轨的进程 |
一、什么是(中国)渐进式转轨 |
二、渐进式转轨的理论基础 |
三、中国渐进式转轨的历程 |
四、中国渐进式转轨的绩效 |
第二节 斯蒂格利茨与中国的渐进式转轨 |
一、斯蒂格利茨与中国渐进式转轨 |
二、斯蒂格利茨对中国渐进式转轨的评价 |
三、斯蒂格利茨对中国的忠告:中国其正的危险在于“有些人对市场过分热情” |
第三节 从“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 |
一、“北京共识”的提出 |
二、“北京共识”的主要内容 |
三、“北京共识”的意义 |
四、“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的比较 |
五、“北京共识”与“后华盛顿共识”的比较 |
六、“北京共识”的国际反响 |
七、斯蒂格利茨与“北京共识” |
八、小结 |
结束语:斯蒂格利茨讲述的两个笑话 |
本章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国家干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论争(论文提纲范文)
一、危机爆发前, 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家承认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否认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
二、危机爆发后, 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家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对危机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的不同判断 |
三、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家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对危机原因的不同认识 |
四、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家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关于应对危机政策的意见分歧 |
(一) 关于金融机构救助和监管的意见分歧 |
(二) 关于银行国有化的意见分歧 |
(三) 关于“保尔森计划”和“盖特纳计划”的意见分歧 |
(四) 关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意见分歧 |
(五) 关于财政政策的意见分歧 |
五、几点评论 |
(4)次贷危机后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最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理由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理由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的研究 |
二、关于次贷危机后经济伦理思想的最新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目标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中发达国家的救市政策 |
第一节 次贷危机概述 |
一、次贷危机的起源及影响 |
二、美国政府的干预措施及救助计划 |
第二节 欧债危机概述 |
一、欧债危机的起源及影响 |
二、欧元区国家的干预措施及救助计划 |
三、英国与德国的政策调整 |
第三节 小结与评述 |
第三章 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第一节 美国短期应对手段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一、美国救助华尔街计划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二、美国救助汽车行业计划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三、美国“财政悬崖”及债务上限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第二节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一、量化宽松政策的由来和发展 |
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第三节 美国长期应对手段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一、美国救市长期应对手段的主要内容 |
二、美国金融机构救助和监管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三、美国长期财政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第四节 小结与评述 |
第四章 欧盟各国应对危机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第一节 欧盟各国救市措施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一、欧盟各国短期提高流动性措施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二、欧盟各国中期加强财政整顿措施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三、欧盟各国长期结构调整及欧元货币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争议 |
第二节 欧盟国家和社团应对救助危机政策的分歧 |
一、德国对于救助危机国的态度 |
二、英国对于救助危机国的态度 |
三、欧洲社团主义的态度 |
第三节 小结与评述 |
第五章 关于危机外因——自由放任还是政府干预的伦理论争 |
第一节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伦理观 |
第二节 西方经济思想中的危机伦理观 |
一、近代西方经济思想中的危机伦理观 |
二、凯恩斯主义的危机伦理观 |
三、新自由主义的危机伦理观 |
第三节 次贷危机后关于自由放任还是政府干预的伦理论争 |
一、凯恩斯主义自由放任导致危机的观点 |
二、新自由主义政府干预导致危机的观点 |
三、其他学派的观点 |
第四节 小结与评述 |
第六章 关于危机内因——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的伦理论争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公平效率伦理观 |
第二节 西方经济思想中的公平效率伦理观 |
一、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 |
二、功利主义的观点 |
三、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 |
四、新自由主义的观点 |
第三节 次贷危机后关于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的伦理论争 |
一、凯恩斯主义公平优先的观点 |
二、新自由主义效率优先的观点 |
三、其他学派的观点 |
第四节 小结与评述 |
第七章 关于危机后果——资本主义的前途的伦理论争 |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前途命运观 |
第二节 西方经济思想关于资本主义的前途命运观 |
一、近代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 |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 |
第三节 次贷危机后关于资本主义前途和命运的伦理论争 |
一、资本主义前途黯淡派的观点 |
二、资本主义前途改良派的观点 |
三、资本主义前途乐观派的观点 |
第四节 小结与评价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危机后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新发展 |
一、危机应对政策中的经济伦理思想新发展 |
二、危机成因认识中的经济伦理思想新发展 |
三、危机后果研判中的经济伦理思想新发展 |
第二节 西方经济伦理思想新发展的评析 |
一、西方经济伦理思想新发展的特征与积极性 |
二、西方经济伦理思想新发展的趋势与局限性 |
第三节 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
一、关于应对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启示与借鉴 |
二、关于危机后社会经济伦理思想调适的启示 |
三、关于新常态下的财富伦理观变革的思考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20世纪前期美国艺术博物馆与现代主义艺术美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构想与路径、方法 |
(一) 研究构想 |
(二) 研究路径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时段的选择 |
第一章 权力与视角:美国艺术博物馆现代话语生成逻辑 |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美国艺术博物馆与现代主义艺术 |
(一) 现代主义网络的编织 |
(二) 现代主义艺术对美国博物馆的影响 |
第二节 现代主义的“美国梦” |
(一) 美国文学主题中的现代主义 |
(二) 美国现代主义的演变与博物馆的关系 |
第二章 观众与美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成 |
第一节 《财富》与商业巨子 |
(一) 工业财富与艺术 |
(二) 新的缪斯:美国工业和美国现代主义艺术 |
(三) 私人捐赠与美国观众 |
第二节 《生活》的大众叙事 |
(一) 生活的艺术之路 |
(二) 读者的世界 |
(三) 《生活》与艺术赞助 |
第三章 结盟:艺术家、画廊与美国艺术博物馆 |
第一节 美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国家身份 |
(一) 自相矛盾的民族 |
(二) 艺术中的政治立场 |
(三) 主流艺术之外的空间 |
第二节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与“291”画廊 |
(一) 伟大的理想 |
(二) 291画廊的成立 |
(三) “天才的摇篮” |
第三节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艺术 |
(一) 现实主义与地方主义 |
(二) 联邦艺术计划对艺术的影响 |
(三) 国家公共项目中的美国认同 |
第四章 介入后的转换:美国对现代主义艺术的重新界定 |
第一节 观念与行动的对立与共生 |
第二节 巴内特·纽曼的艺术风格 |
第三节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与美国身份 |
(一) 阿尔弗雷德·巴尔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
(二) 一个展览——收藏毕加索 |
(三) 战争期间的MOMA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6)美国早期现代主义绘画中的探索性(1910-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写作思路 |
第一章:美国现代主义艺术萌生的条件 |
一、概念 |
1.1.1 “现代主义”的含义 |
1.1.2 早期现代主义的年代界定问题 |
二、现代主义艺术的序幕 |
1.2.1 世纪之交的现代精神 |
1.2.2 美国艺术的现代性征兆 |
1.2.3 “跃跃欲试”的1910年代 |
1.2.4 现代主义艺术的美国拓荒者 |
三、现代生活的艺术:“八人派”的现实主义探索 |
小结 |
第二章:美国画家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自觉意识 |
一、前“军械库”时期的美国抽象绘画:1910-1913 |
2.1.1 最后的美国“老大师”们 |
2.1.2 学生时代的马林、达夫与韦伯 |
二、斯蒂格利茨的周围 |
2.2.1 “291画廊”与新价值的形成 |
2.2.2 斯蒂格利茨周围的画家们 |
三、军械库画展带来的震动 |
2.3.1 展览的组织 |
2.3.2 军械库画展对于美国艺术家的触动 |
2.3.3 余音未了的“军械库画展” |
四、色彩交响主义 |
2.4.1 麦克唐纳·赖特 |
2.4.2 摩根·罗素 |
2.4.3 托马斯·本顿的“色彩交响主义”时期 |
小结 |
第三章:美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建立期 |
一、“爵士乐时代”的现代主义之歌 |
3.1.1 “咆哮的20年代”与“进步”观念 |
3.1.2 亚瑟·达夫的“爵士乐绘画” |
二、“精确主义” |
3.2.1 约瑟夫·斯特拉 |
3.2.2 查尔斯·德莫斯 |
3.2.3 查尔斯·席勒 |
三、纯真的启迪:来自“他者”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美国早期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 |
一、城市生活的疏离感 |
二、写实主义的嬗变 |
三、美国本土现代艺术大展及收藏 |
四、美国早期现代主义艺术的遗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索引 |
致谢 |
(7)“华盛顿共识”中的私有化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论文选题及意义 |
二、 论文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方法 |
四、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五、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华盛顿共识”中的私有化概论 |
第一节 “华盛顿共识”的概述与私有化的界定 |
一、 “华盛顿共识”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
二、 “华盛顿共识”的发展历程 |
三、 私有化的概念界定 |
四、 二十世纪私有化浪潮的出现、原因及现状 |
第二节 “华盛顿共识”中的私有化的理论本质 |
一、 “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 |
二、 “华盛顿共识”代表的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利益 |
三、 私有化是“华盛顿共识”的核心和本质 |
四、 “华盛顿共识”中的私有化的目的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 |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
一、 周期性、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
二、 以尖锐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为特征的政治危机 |
三、 以主体道德沦丧、精神空虚和行为扭曲为特征的文化危机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
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二、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
四、 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的预测 |
一、 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
二、 未来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特征 |
三、 未来社会中不存在商品和货币 |
四、 未来社会生产是有计划地进行的 |
五、 按劳分配的消费品分配原则 |
六、 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
第三章 “华盛顿共识”中的私有化的理论基础批判 |
第一节 人性利己论与私有制永恒说批判 |
一、 亚当·斯密的人性利己论 |
二、 人的本质是其社会属性 |
三、 所有制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 |
第二节 自由市场论与私有制前提说批判 |
一、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
二、 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的合作扩展秩序”理论 |
三、 国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
第三节 私有产权高效论与私有制必然说批判 |
一、 科斯定理与交易费用 |
二、 私有产权不是经济效率的充分必要条件 |
三、 私有制不是市场经济的充分必要条件 |
第四节 “政府失灵”论与私有化必要说批判 |
一、 哈耶克对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的抨击 |
二、 弗里德曼对自由市场的推崇与对国家干预的反对 |
三、 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灵”论 |
四、 国家与市场的相互补充与平衡 |
第四章 “华盛顿共识”中的私有化的实践批判 |
第一节 “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拉美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实践 |
一、 “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拉美国家私有化的背景 |
二、 “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拉美国家私有化的实践 |
三、 “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拉美国家私有化所造成的结果和影响 |
第二节 “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苏东转型国家的私有化实践 |
一、 “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苏东转型国家私有化的背景 |
二、 “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苏东转型国家私有化的实践 |
三、 “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苏东转型国家私有化所造成的结果和影响 |
第三节 “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私有化实践 |
一、 “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英美等发达国家私有化的背景 |
二、 “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英美等发达国家私有化的实践 |
三、 “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英美等发达国家私有化所造成的结果和影响 |
第四节 “华盛顿共识”的终结——后”华盛顿共识”与“演进—制度观” |
一、 “华盛顿共识”的终结 |
二、 “后华盛顿共识”与“欧洲价值观” |
三、 “演进-制度观” |
第五章 在批判私有化进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论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意义与世界意义 |
第二节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客观必然性 |
二、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三、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反对私有化 |
第三节 坚持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一、 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
二、 坚持社会主义,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20世纪初期美国对欧洲现代艺术的接入与实践 ——以“291”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3.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国内研究现状 |
3.2 国外研究现状 |
4.研究构想、路径与方法 |
4.1 研究构想 |
4.2 研究路径 |
4.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91”与欧洲现代艺术的话语转换 |
第一节 超越宾夕法尼亚印象派 |
(一)美国现代主义的先行者 |
(二)风景画的延续 |
第二节 无空间感的纽约 |
(一)摩天大厦与工业化 |
(二)从边缘到中心 |
(三)时代的精神状况 |
第三节 现代主义的美国话语 |
第二章 “宾夕法尼亚印象派”到“291”的实验 |
第一节 “291画廊”:作为先锋与实验 |
(一)“291”的成立:一位摄影师的努力 |
(二)斯蒂格利茨:“思想的助产士” |
第二节 观念的移植:1908-1912年的展览 |
第三节 对军械库展的续借:“纽约”形象 |
第三章 “291”对美国现代主义的探索 |
第一节 对现代主义的再认识 |
(一)“现代艺术的起源”:非洲艺术展 |
(二)“纯粹的艺术”:儿童艺术展 |
第二节 美国现代主义的“他者”面孔:机械迷恋 |
(一)毕卡比亚的机械肖像画 |
第四章 “291”的美国画像 |
第一节 约翰·马林 |
第二节 亚瑟·达夫 |
第三节 马斯登·哈特利 |
第四节 亚伯拉罕·沃科维茨 |
第五章 “城市的景象”:“291”的回响 |
第一节 城市交响曲:精确主义 |
第二节 精神的反异化:爱德华·霍珀 |
第三节 “抽象”艺术语言的生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9)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全球化加剧了世界性经济不平等 |
二、社会不公正在经济领域日益凸显 |
三、贫富悬殊导致社会抗议活动频发 |
第二节 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对自由主义经济平等思想的批判 |
二、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平等思想的发展 |
三、对福利主义经济平等思想的吸收 |
第二章 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斯蒂格利茨对经济不平等现实的批判 |
一、寻租与经济不平等 |
二、不当激励与经济不平等 |
三、虚构平衡与经济不平等 |
第二节 斯蒂格利茨对加剧经济不平等的理论的批判 |
一、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
二、对涓滴经济学的批判 |
第三节 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平等观 |
一、什么是经济平等 |
二、经济不平等产生的根源 |
三、如何走向经济平等 |
第三章 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的论争与意义 |
第一节 关于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的论争 |
一、对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的质疑 |
二、对相关质疑的回应 |
第二节 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的价值 |
一、丰富了当代社会经济正义理论 |
二、丰富了新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 |
三、批判了自由主义学派经济平等观的局限性 |
四、揭露了经济不平等现象背后的制度和政策缺陷 |
第三节 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对我国的启示 |
一、正确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让平等促进效率 |
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政府矫正市场 |
三、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伦理道德的关系:让道德保障利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编 通论 |
第一章 现代化研究浪潮的兴起与历史研究的新趋势 |
第一节 现代化(发展)与现代性 |
第二节 现代化(发展)理论、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 |
第三节 现代化理论的演进 |
第四节 关于现代化问题、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的深层思考 |
第二章 全球现代化研究浪潮中的东亚发展观 |
第一节 东亚发展观的性质、结构与功能 |
第二节 东亚发展观的演进、特点与评价 |
第三节 关于东亚与中国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 |
第二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一:历史学、社会学的视野 |
编绪 |
第三章 韦伯与帕森斯:儒教理性主义与现代化 |
第一节 西方的理性化道路:从科学技术革命到现代化 |
第二节 儒家理性主义:从非现代化到适应现代化 |
第四章 费正清与墨菲的东亚传统与现代“统一”论 |
第一节 费正清的现代创新与历史传统统一论 |
第二节 墨菲的东亚现代化从传统受益论 |
第五章 毕乃德与艾森斯塔德:从箱根模式与新传统主义看中国与东亚现代化 |
第一节 从箱根模式看中国现代化 |
第二节 从新传统主义看东亚与中国现代化 |
第六章 全球性视野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透视 |
第一节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为什么如此之难? |
第二节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演进、特征与深层次思考 |
第七章 反现代化视野下的亚洲文化民族主义与现代化 |
第一节 现代化与反现代化:一体两面 |
第二节 亚洲的反现代化理论 |
第三节 亚洲的反现代化思潮 |
第八章 从《白银资本》与《大分流》看东亚发展理论的新思维 |
第一节 《白银资本》的发展理论体系 |
第二节 《大分流》的发展理论体系 |
第三节 《白银资本》与《大分流》比较 |
第九章 沃勒斯坦从现代世界体系看东亚的“发展”与危机 |
第一节 为什么中国没有向资本主义发展而欧洲则实现了这种发展? |
第二节 东亚崛起及其世界意义 |
第三节 “东亚危机”与世界体系的转型 |
第十章 萨米尔·阿明从依附理论看东亚“奇迹” |
第一节 萨米尔·阿明的依附论思想 |
第二节 东亚“成功”的依附论诠释 |
第三节 中国发展模式及其世界意义 |
第十一章 曼纽尔·卡斯特:国家VS全球化视域下的东亚发展与危机 |
第一节 深刻反思东亚危机的成因和特质 |
第二节 东亚“发展型国家”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成功? |
第三节 转型东亚:从“发展型国家”到“公民社会”与“网络国家” |
第四节 东亚如何继续发展? |
第十二章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传统文化、民族主义、社会市场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一:东亚模式的文化渊源 |
第二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二:民族主义与现代化 |
第三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三:社会市场与亚洲资本主义 |
编结 |
第三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二:哲学、政治学的视野 |
编绪 |
第十三章 杜维明从新儒家伦理看东亚现代化 |
第一节 观察东亚现代化的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
第二节 重估东亚儒学传统中的现代性 |
第三节 新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 |
第四节 现代性的第二种类型与儒学的第三期发展 |
第十四章 福山论“历史的终结”与“东亚的挑战” |
第一节 “世界普遍史”与“历史的终结” |
第二节 “历史并未终结”:东亚的挑战 |
第十五章 亨廷顿:“更多现代化,更少西方化” |
第一节 “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 |
第二节 东亚现代化与“亚洲普世主义”的出现 |
第三节 “儒教民主”与“东亚模式” |
第十六章 郝大维、安乐哲的“儒家民主”论 |
第一节 “现代化”:东方化与西方化的兼容 |
第二节 民主的两种视野:自由主义民主与社群主义民主 |
第三节 “新儒学”与“新实用主义”:机遇与挑战 |
第四节 “儒家民主”如何可能? |
编结 |
第四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三:经济学的视野 |
编绪 |
第十七章 吉姆·罗沃对东亚崛起的制度分析 |
第一节 “强社会,小政府”:东亚“奇迹”的制度渊源 |
第二节 “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 |
第三节 “亚洲将进入一个安排它长期命运的时期” |
第十八章 霍夫汉、卡德尔对东亚成功的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关于东亚优势的“错误”理论批判 |
第二节 东亚优势的结构源泉 |
第三节 东亚优势的结构特征 |
第十九章 乌尔里希·门泽尔:东亚模式是“范例”还是“特例”? |
第一节 对东亚发展的三种解释及其质疑 |
第二节 东亚模式是“特例”不是范例 |
第二十章 格罗·詹纳:东亚模式为何制胜美国模式? |
第一节 两种工业化道路:日本模式与美国模式 |
第二节 从日本模式到东亚模式:为什么日本模式更有吸引力? |
第三节 东亚模式的特征与得失 |
第二十一章 阿马蒂亚·森对“亚洲价值观”的自由主义分析 |
第一节 发展理论的新视角:以自由看待发展 |
第二节 质疑李光耀命题:政治自由和公民权利阻碍经济发展吗? |
第三节 质疑“李光耀推论”:穷人不关心民主和政治权利吗? |
第四节 解构亚洲价值观:“亚洲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是内在对立的吗? |
第五节 亚洲金融危机:三种工具性自由的缺失 |
第六节 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反思和前瞻 |
第二十二章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东亚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
第一节 全球化如何使全球受益,而非受损? |
第二节 东亚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
编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斯蒂格利茨谈当代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D]. 毛增余. 中国人民大学, 2005(10)
- [2]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J]. 毛增余.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05(02)
- [3]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国家干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论争[J]. 吴易风,王晗霞.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1(04)
- [4]次贷危机后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最新发展研究[D]. 董在东. 武汉大学, 2016(01)
- [5]20世纪前期美国艺术博物馆与现代主义艺术美国化研究[D]. 陆豪. 西南大学, 2013(12)
- [6]美国早期现代主义绘画中的探索性(1910-1929)[D]. 梁舒涵. 北京大学, 2017(04)
- [7]“华盛顿共识”中的私有化批判[D]. 张琳. 苏州大学, 2012(03)
- [8]20世纪初期美国对欧洲现代艺术的接入与实践 ——以“291”为中心的考察[D]. 张彬蓉. 西南大学, 2020(01)
- [9]斯蒂格利茨经济平等思想研究[D]. 钟秀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10]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D]. 何爱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