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争取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更大胜利(论文文献综述)
林华山[1](2022)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团结叙事——运用大统战观学习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文中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具有团结全党和人民的巨大意义,蕴含对大统战观的娴熟运用。运用大统战观学习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是把握党领导形成大团结局面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的一种方法。"序言"阐明团结核心,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两个确立"对在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维护大团结局面,具有决定性意义。"四个伟大成就"总结团结效能,包括团结建立新中国、团结建设新中国、团结探索改革路、团结实现中国梦。"五个历史意义"体现团结价值,团结成为其生成逻辑。"十条历史经验"蕴含团结纽带,团结成为其内在关联。"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部分展现团结愿景,对团结奋进发出伟大号召。面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坚持大统战,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现代国家—中华民族—中国与世界"立体结构中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
马得懿[2](2022)在《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流变及其国际法治逻辑》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传播、表达和阐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海洋治理领域的立场、观点与主张,是中国共产党在涉海领域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和导向。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的流变,可以分为表达海洋主权、初步践行海洋国际合作与运用海洋法、敢于海洋维权、重视海洋立法以及倡导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演进阶段。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流变具有凸显时代特征、彰显国际法价值以及追求包容性的特质,蕴含着多元的国际法治范畴,展示了一个政党与国际法治互动的新图景。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国际法治的历史规律与经验应该得到重视,包括充分利用涉海国际法治逐渐发展的属性、探索和倡导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创新。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的国际法治逻辑在于,其催生了"国家实践"的新样态,即一个执政党的主张和声明,在特定情境下可以构成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实践"。除此以外,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流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展或者补白传统国内法与国际法关系的体系和理论,不仅弥合了政党与政府(立法)在涉海治理机制领域的空隙,而且缓解了中国未将"国际条约入宪"的司法压力。
门洪华,俞钦文[3](2022)在《中国共产党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百年探索(1921-2021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梳理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脉络,剖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战略实践,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的总体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习近平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创新和实践布局。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开启了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探索,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对国际统一战线的共同目标、组织形式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推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的运行逻辑。本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早期探索,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创新与实践经验进行深入总结,指出习近平是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将统一战线思维进一步纳入党的对外工作,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理想和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路径,秉持合作共赢的战略思路,落实正确义利观的新时代价值理念,实现了国际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胡鞍钢[4](2022)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化是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只一条。在世界性现代化历史潮流中,中国是典型的后发国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其特征概括可为十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核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国情与西方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大为不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本质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中国式现代化要同步实现城镇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创新绿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世界大国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共发展、共命运的现代化。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适应中国国情、适应发展阶段的现代化,也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开辟新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王军旗[5](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文中研究说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历经中国共产党百年的探索和完善,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与情怀。在新征程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取向,必须系统把握其核心要义,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王洪树,黄铁苗,陈少雷,曾宇青[6](2021)在《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与历史经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文中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我刊特辟专栏,开设笔谈,邀请专家学者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弘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2022年我刊将继续开设这个专题栏目,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并对全会提出的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进行深度解读。
覃佳佳[7](2020)在《红色文化视觉艺术研究 ——以湖湘红色地域文化为例》文中提出红色文化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到现在,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艺术领域,它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式都表露出了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且在商业领域方面,亦萌生出了不少富有创新性的红色文化创意产物,但就现状而言,往昔同质化严重的红色文化创意产物亟需更新换代。红色文化若抛开政治因素,亦可看作为一种色彩文化,而滋生于中国某地域的色彩文化因其各具特色的差异性,使得中国大地的地域色彩文化极具多样性,因此从地域色彩文化传承的角度探索红色文化平面类视觉艺术的创新发展,可作为其中一个突破口。论文从追溯红色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着手,采用文献搜集、文化人类学、图像学以及举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除开第一章的绪论和最后的结语部分,论文在追溯红色文化历史衍变的基础上,以湖湘红色文化为例,通过将湖湘红色情结嵌入整个湖湘文化当中,以此对湖湘地域乃至整个中国红色文化视觉艺术方面的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扩展研究。第二章根据历史发展脉络,梳理了传统的“红色崇拜”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红色文化、以及20世纪80至90年代的红色文化这四个阶段各自的时代特征。第三章就此次研究的副标题“以湖湘红色地域文化为例”,详细介绍了湖湘红色文化的内涵,并从地域色彩文化以及民俗造物艺术这两个角度分别对湖湘红色文化的视觉艺术表现进行了相应的阐释和举例说明。第四章是此次研究的创新点之一,总结并归纳了湖湘地域红色文化对本土产生的三大影响,其一,体现在湖湘人的红色精神上;其二,体现在湖湘地域本土造物艺术关于色彩的择用;其三,体现在影响湖湘地域红色情结的深远发展。在第五章的内容中,分析了红色文化视觉艺术发展的时代价值和当今红色文化的视觉艺术表现手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红色文化在商业领域中的发展态势。第六章则承上启下,通过以湖湘地域为例,在基于地域间文化差异性的条件下,为当代红色文化平面类视觉艺术再设计的思路探索提出创新性的发展建议。将中国红色文化上升至传统“红色崇拜”文化,是对中国红色文化从古至今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而以湖湘这一具有富厚红色文化资源的代表性地域为例,以此由点及面式的扩展至整个中国红色文化平面类视觉艺术方面,也是对当代中国红色文化视觉艺术在地域性发展方面新的探索。从未来发展角度而言,将红色文化同其所处地域的色彩艺术审美联系起来,对当代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理论研究方面,同样具有较大意义上的学术指导价值。
孔祥艳[8](2019)在《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文中认为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在于,毛泽东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铸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质在毛泽东哲学的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表明毛泽东哲学的萌芽,在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及阶级理论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独有的特点作出了详细正确的分析。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文章表明,毛泽东开始逐步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哲学开始初步形成。“两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实践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矛盾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两论”彻底批判了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纠正了“左”倾错误和右倾错误。“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融合的光辉典范。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矛盾运动规律等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阐发,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关问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问题和战争的阶段性发展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扩充了毛泽东哲学的理论体系。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抗战胜利后国内外的复杂局势,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从而顺利解决了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向世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功,毛泽东哲学走向成熟。
崔延力[9](2019)在《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理论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党的历史证明,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党的领袖群体。众所周知,延安时期是中共领袖群体从幼稚不断走向成熟稳定的时期,也是党的理论创新取得重大成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历史时期。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全面总结与概括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促进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多次改选和调整,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最终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袖群体。期间中共领袖群体逐渐从一个不够健全、不够成熟和不够稳定的群体,逐渐发展成为党的历史上最优秀、最杰出和最成熟的领袖群体之一,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实践主体。延安时期党的领袖群体具有显着的历史特点,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革命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以及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而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这些历史特征彰显了他们已经具备了理论创新的基本能力。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开展理论创新面临着复杂的时代背景:第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大党,因此,党的使命与责任要求党的领袖群体必须开展理论创新,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第二,中共处于复杂的矛盾斗争当中,迫切需要党的领袖群体开展理论创新,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第三,中共面临着严重的理论挑战,既要揭露国民党“假三民主义”的威胁,也要清除党内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因此,党的领袖群体必须通过开展理论创新,应对党内外出现的理论挑战;第四,党内生动活泼的理论研究为党的领袖群体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氛围;第五,陕甘宁边区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为党的领袖群体开展理论创新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的理论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坚持古为中用,立足于民族自身,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党的领袖群体理论创新的文化之根;另一方面,坚持世界眼光,立足于时代,在反复分析、比较和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党的领袖群体理论创新的文化之魂。延安时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共领袖群体通过四个方面举措开展理论创新:第一,以广泛深入的学习运动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第二,通过调查研究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三,将中国革命的经验上升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四,重视大批理论工作者的“智囊”作用。延安时期,党的领袖群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根据不断变化的革命实践,通过多种途径,最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理论、武装斗争理论、统一战线理论、群众路线理论以及党的建设理论,这些理论成果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凝结了党的领袖群体的智慧结晶,是真正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通过系统考察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开展理论创新的历史发展脉络,全面总结与概括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开展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得出:第一,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理论创新的主导;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和抵制错误文化思潮;第三,坚持把理论创新继承性和时代性有机结合;第四,坚持把实践作为理论创新成果正确与否的唯一原则;第五,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智慧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增强党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
尚方超[10](2018)在《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以降,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潮流,各种外来因素对民族和国家造成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外国列强的不断入侵下,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国家命运发生巨大变化。政党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逐渐成为解决民族与国家问题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近代政党,以极强的使命自觉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维护民族利益和改变国家命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抗战时期,中共擎起了抗日救亡的民族大旗,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抗战动员。而重视报纸,特别是充分发挥党报的功能,是中共开展抗战动员的重要途径。报纸,自近代以来,就成为重要的传媒工具和舆论平台,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共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十分重视报纸。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结合日本侵华的时代环境和全国联合抗日的社会需要,发展了自身的报纸舆论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和颇具特色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可以说,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是其抗战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1938年1月11日的《新华日报》,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合法发行的唯一一份机关报,其地位和价值不言自明。自创办伊始,《新华日报》就致力于成为抗战的号角和人民的喉舌,被誉为“新华军”。在中共全国范围的抗战动员方面,《新华日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报纸灵魂的社论,是《新华日报》上最具思想价值和理论力量的内容,是《新华日报》发挥抗战动员作用的重要阵地。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寄予了厚望,以周恩来、董必武等为代表的负责同志,不仅作为“把关人”审阅和修改社论,而且亲自撰写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呈现出了初始形态、完整形态、最终形态三种不同的生态,数量达到了两千余篇,涉及国际国内的不少重要话题,在时间、类型、主题、性质四个方面展现了中共抗战动员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体现了中共将抗日置于中国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的使命自觉,宣传了中共的抗战方略。社论对国内的悲观失望风气和妥协投降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宣传了坚持持久抗战方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论从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际反侵略统一战线、法西斯国家内部反战统一战线三个方面宣传了中共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倡导团结抗日;社论以国民参政会为契机,对中共主张的民主自由问题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解读和宣传,号召为抗战动员提供民主自由的政治保障。《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宣传,树立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扩大了中共的话语权,是中共在全国范围开展抗战动员的关键一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是《新华日报》社论在抗战动员过程中显现出的鲜明特色。在这个模式中,中国抗战力量与日本法西斯是相互对立的两元,并且前者是被侵略者,是正义的,后者是侵略者,是罪恶的。正义与罪恶的设定,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重要内核。凡是加入到中国抗战洪流中的政府、军队、人民等,都是正义的;凡是依附于日本法西斯的汉奸卖国贼等,都是罪恶的。凡是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等,都是值得提倡的;凡是有利于日本侵略的妥协风气、悲观心理都是必须禁止的。《新华日报》社论,直接宣告了与日本法西斯的对立,紧扣抗战的时代主题。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为国人提供了价值评判的标准与行为选择的依据,是中共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为了坚守《新华日报》社论这一重要的舆论阵地,中共进行了对外对内两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围绕《新华日报》社论,国共双方进行了长期的复杂的斗争。在国民党视域中,《新华日报》的诸多社论,系“不妥”言论,或是造谣诽谤,或是无中生有,或是失之偏颇,或是妨碍大局。为此,国民党在严密的新闻检查制度下,对社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限制和打压。在共产党的视域中,《新华日报》社论符合新闻自由的精神和言论报国的宗旨。因此,共产党根据国共合作的大局和具体形势的需要,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围绕《新华日报》社论的博弈,展现了国共双方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利益关切。同时,这些关于社论的斗争,反映了一个政党在民族利益之下,在国家命运面前,如何巧妙处理与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第二,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纠偏。《新华日报》社论倾注了撰写者的大量心血,但由于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管理者对复杂局势把握不准、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等原因,难免出现一些偏谬。中共十分重视《新华日报》社论呈现的舆论动向,通过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的方向,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对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绳愆纠谬。在全面抗战的时代背景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新华日报》社论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包括全局性、指导性、权威性、时宜性、战斗性。不可否认,《新华日报》的部分社论在舆论方向、出版标准、宣传尺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综合来说,《新华日报》社论阐述了报纸的宗旨理念,对新闻事业有重大影响;宣传了中共的抗战主张,构建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指明了国人的前进方向,汇聚了中国的先进力量;打击了不利的抗战因素,凝聚了全国的抗战力量。《新华日报》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彰显了其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深远意义。民族、政党与国家,是近代以来的重要学术命题。以《新华日报》社论为对象进行专题考察,从文本史料、报刊舆论、新闻评论、党派话语、抗战动员等多重维度进行深描研究,是探讨这一命题的有益尝试。中共利用《新华日报》社论,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了抗战动员,宣传了自身的抗战主张,塑造了自身的抗战形象,反映了战时的社会思潮和时代价值,体现了其作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重要地位和十分强烈的政党使命自觉。所有这些,都集中展现了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在现今依然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争取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更大胜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争取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更大胜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团结叙事——运用大统战观学习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团结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团结效能:“四个伟大成就”的生动写照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结建立新中国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建设新中国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团结探索改革路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团结实现中国梦 |
三、团结价值:“五个历史意义”的生成逻辑 |
四、团结纽带:“十条历史经验”的内在关联 |
五、团结愿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号召 |
(2)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流变及其国际法治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的历史演变 |
(一)表达海洋权益(1921-1949) |
(二)初略践行海洋国际合作与运用海洋法(1950-1958) |
(三)采取行动维护海洋主权(1959-1979) |
(四)重视海洋立法和践行海洋“共同体”理念(1980-2012) |
(五)倡导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至今) |
二、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流变蕴含的国际法治范畴 |
(一)涉海纲领性文献流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二)涉海纲领性文献融入丰富的国际法治价值 |
(三)涉海纲领性文献具有包容性色彩 |
三、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彰显国际法治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一)充分利用涉海国际法治逐渐发展的属性 |
(二)将海洋“共同体”理念革新升华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 |
四、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与“国家实践”的再认知 |
(一)习惯海洋法体系下认定“国家实践”的开放性 |
(二)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何以催生“国家实践”的新样态 |
(三)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应该构成“国家实践” |
五、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对国内法与国际法关系的重塑 |
(一)国内法与国际法关系之理论上的没落:一个国际法治逻辑的视角 |
(二)国内法与国际法关系的重塑:涉海纲领性文献的国际法治意义 |
六、结论 |
(3)中国共产党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百年探索(1921-2021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的理论内涵与实践逻辑 |
(一)共同利益是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根本基础 |
(二)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是国际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
(三)整合力量、大合作是国际统一战线的实践路径 |
二、中国共产党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早期探索 |
(一)争取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探索合作时期的政治共识 |
(二)斗争解决内部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挫折时期挽救革命事业的关键 |
三、毛泽东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与实践 |
(一)毛泽东国际统一战线思想 |
1.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融合是毛泽东国际统一战线的基础 |
2.团结大多数与求同存异相结合是毛泽东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
3.“以斗争求团结”是毛泽东整合国际统一战线的主要路径 |
(二)毛泽东国际统一战线实践 |
1.国共合作,联苏联美,争取国际支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坚持“求同存异”,巩固社会主义阵营,团结亚非拉国家,构建国际反霸统一战线 |
3.争取“中间地带”,强调“三个世界”,构筑国际反霸统一战线 |
四、邓小平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与实践 |
(一)邓小平国际统一战线思想 |
1.和平与发展的共同利益是邓小平国际统一战线的根本基础 |
2.坚持“一国两制”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基本原则 |
3.“东西南北”战略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邓小平巩固国际统一战线的主要手段 |
(二)邓小平国际统一战线实践 |
1.争取国家统一,改善南北关系,发展国际和平统一战线 |
2.促进南南合作,立足第三世界构建国际发展统一战线 |
五、江泽民的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与实践 |
(一)江泽民国际统一战线思想 |
1.新安全观是江泽民国际统一战线融合的基础条件 |
2.“多样性共存”是江泽民国际统一战线遵循的基本原则 |
3.建立伙伴关系是江泽民国际统一战线的主要路径 |
(二)江泽民国际统一战线实践 |
1.以安全利益为核心,塑造国际安全新机制,建设国际反恐统一战线 |
2.以伙伴关系战略为依托,共建面向21世纪的国际合作统一战线 |
六、胡锦涛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与实践创新 |
(一)胡锦涛国际统一战线思想 |
1.深化互利共赢、扩大各国利益交汇点,是胡锦涛国际统一战线的根本基础 |
2.凝聚共识、共克时艰,是胡锦涛国际统一战线的指导原则 |
3.构建和谐世界,是胡锦涛国际统一战线的目标诉求 |
(二)胡锦涛国际统一战线实践 |
1.坚持互利共赢,构建南北国家共同合作的国际发展统一战线 |
2.塑造以“和谐世界”理念为目标追求、应对国际治理危机的统一战线 |
七、习近平构建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与实践 |
(一)习近平国际统一战线思想 |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国际统一战线的理想目标 |
2.统筹国内国际大局、整合力量是习近平国际统一战线的根本基础 |
3.秉持正确义利观是协调统一战线共同利益的重要原则 |
4.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国际统一战线的必要纽带 |
5.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习近平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实现路径 |
(二)习近平国际统一战线实践 |
1.巩固以爱国主义力量为核心的国家统一战线 |
2.打造以“亚洲安全观”与“一带一路”倡议为内容的地区统一战线 |
3.构建以正确义利观与合作共赢为指向的全球发展统一战线 |
4.构建以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向的世界和平统一战线 |
八、结 语 |
(4)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四个历史时期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 |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国情和条件与西方国家大为不同 |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本质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五)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 |
(六)中国式现代化同步实现城镇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 |
(七)中国式现代化是创新绿色的现代化 |
(八)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 |
(九)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世界大国和平发展的道路 |
(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共发展、共命运的现代化 |
四、中国式现代化奇迹的历史意义 |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百年演进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探索(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探索(从1949年10月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探索(从1978年12月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探索(从2012年11月至今)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 |
(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
(二)秉承“三为”的初心和使命 |
(三)始终牢记“国之大者” |
(四)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五)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 |
(一)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
(二)在解决绝对贫困的基础上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
(三)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
(四)真正让人民当好“阅卷人” |
(6)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与历史经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
一、党的坚强领导是以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 |
二、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政治导向 |
三、团结凝聚民族复兴磅礴伟力是以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政治职能 |
四、求同存异和聚同化异是以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政治方法 |
五、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是以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直接政治目标 |
六、引领人类发展走向是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最终政治目标 |
坚持和发展人民至上的宝贵经验 |
一、人民至上的理论渊源 |
二、人民至上宝贵经验的内涵 |
三、如何丰富和发展人民至上的宝贵经验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
一、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
二、一以贯之的精神力量:信仰信念信心 |
三、一以贯之的根本宗旨:鲜明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 |
四、一以贯之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
五、一以贯之的胸怀境界:强烈历史担当 |
六、一以贯之的气质品格: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深圳民生幸福标杆建设 |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民生事业的“深圳难题” |
(一)超大人口规模与紧缺土地资源的矛盾 |
(二)最多“流动人口”与民生资源紧缺的矛盾 |
(三)超快经济增长与“不变”行政区划的矛盾 |
二、深圳民生事业始终惠及绝大多数人 |
(一)坚持最低门槛原则 |
(二)坚持“来了就是深圳人” |
(三)坚持以改革解决土地紧缺问题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
(一)对标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质量高水平民生事业 |
(二)敢为天下先,推动各项制度创新,永葆活力 |
(三)围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的民生服务 |
(7)红色文化视觉艺术研究 ——以湖湘红色地域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红色文化追溯 |
第一节 传统的“红色崇拜”文化 |
一、原始社会 |
二、阶级社会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 |
一、革命精神内涵 |
二、“红旗”“红军”“红区” |
第三节 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红色文化 |
一、红色文化元素的广泛商用 |
二、政治宣传画的兴起 |
第四节 20世纪80至90年代的红色文化 |
一、“政治波普”艺术的形成 |
二、“政治波普”艺术的视觉表现 |
第三章 湖湘红色文化及其视觉艺术表现 |
第一节 湖湘红色文化的涵义 |
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
二、从人文的角度来看 |
第二节 湖湘红色文化的视觉艺术表现 |
一、从地域色彩文化的角度来看 |
二、从湖湘民俗造物艺术的角度来看 |
第四章 湖湘地域红色文化对湖南本土产生的影响 |
第一节 影响湖湘人“红色精神”的养成 |
一、百折不挠的霸蛮血性 |
二、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 |
三、敢为人先的经世致用精神 |
第二节 影响湖湘本土造物艺术的色彩择用 |
第三节 影响湖湘地域红色情结的深远发展 |
第五章 当今红色文化视觉艺术分析 |
第一节 当今红色文化视觉艺术的发展价值 |
第二节 当今红色文化的视觉艺术表现 |
一、人物刻画趋于“红色”风格 |
二、概念置换下的趣味搭配 |
三、使用文字类红色文化符号 |
四、红色文化符号系列化设计 |
第三节 红色文化视觉艺术的发展态势 |
第六章 当代红色文化视觉艺术再设计思路探索 |
第一节 革命英雄的地域化、亲民化设计 |
第二节 结合地域“特色”设计红色文创 |
一、湘绣+红色英雄人物风貌插画 |
二、湘绣+红色人物代表性语录 |
三、红色元素+自粘式湘绣布贴 |
第三节 地域色彩审美下红色旅游商品包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毛泽东与毛泽东哲学的萌芽 |
第一节 毛泽东早期世界观的转变 |
一、“人心即天命”的世界观 |
二、二元论的世界观 |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的萌芽 |
一、民主革命基本思想 |
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毛泽东哲学的形成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运用 |
第一节 中国革命新的特殊道路 |
一、中国红色政权理论 |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
三、毛泽东对托、陈取消主义的批驳 |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
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二、反对本本主义 |
三、从斗争实践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
第三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哲学思想 |
一、战争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关系 |
二、战争中全局和局部的辩证关系 |
三、通过战争实践认识和掌握战争规律 |
四、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战术的辩证法 |
第四节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
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
第一节 “两论”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准备 |
一、“两论”创作的历史背景 |
二、“两论”创作的理论准备 |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贡献 |
一、实践是认识产生的源头 |
二、认识是随实践逐渐深入的过程 |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四、对两类错误认识和两类错误倾向的批判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 |
一、两种宇宙观的对立与选择 |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三、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
四、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多方面展开 |
第一节 唯物辩证思想在军事方面的系统展开 |
一、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
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
三、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
四、兵民是胜利之本 |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客观依据 |
二、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
三、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 |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一、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
二、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 |
三、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出色运用 |
第一节 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历史唯物主义判断 |
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与革命的两手策略 |
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中国化 |
一、坚持彻底的辩证法 |
二、《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哲学意义 |
三、唯物史观的胜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9)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其研究价值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价值 |
1.2 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的形成与巩固 |
2.1 遵义会议后中共领袖群体的变化 |
2.2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与新的领袖群体形成 |
2.3 1943年3 月中共领袖群体的新变化 |
2.4 中共七大中共领袖群体的最后形成 |
2.5 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的历史特点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理论创新的时代环境 |
3.1 中国共产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党 |
3.2 中共处于错综复杂的矛盾与斗争之中 |
3.3 中共党内生动活泼的理论研究 |
3.4 中共的理论面临严重的挑战 |
3.5 陕甘宁边区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理论创新的文化意蕴 |
4.1 深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蕴含 |
4.2 在中西文化交融中的启蒙与教化 |
4.3 科学与民主新文化的直接洗礼 |
4.4 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为之坚信不疑 |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理论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
5.1 以广泛深入的学习运动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5.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关键在于调查研究 |
5.3 将中国革命的经验上升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
5.4 重视大批理论工作者的“智囊”作用 |
第六章 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理论创新的主要成果 |
6.1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新 |
6.2 武装斗争理论的创新 |
6.3 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 |
6.4 群众路线理论的创新 |
6.5 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 |
第七章 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理论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
7.1 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理论创新的主导 |
7.2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和抵制错误文化思潮 |
7.3 坚持把理论创新的继承性与时代性有机结合 |
7.4 坚持把实践作为理论创新成果正确与否的唯一原则 |
7.5 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智慧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10)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一)相关研究 |
(二)现状评析 |
三、研究旨趣 |
(一)问题意识 |
(二)重点难点 |
(三)方法支撑 |
(四)学术创新 |
四、观察维度 |
(一)文本史料维度 |
(二)报刊舆论维度 |
(三)新闻评论维度 |
(四)党派话语维度 |
(五)抗战动员维度 |
五、概念界定 |
(一)社论、社评与社说 |
(二)专论、代论与来论 |
(三)《新华日报》版本界定 |
第一章 时代使命:《新华日报》之诞生 |
一、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与实践 |
(一)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 |
(二)中共对报纸工作的动员 |
(三)中共对报纸社论的重视 |
二、《新华日报》诞生的社会环境 |
(一)心理基础:民族危机的持续刺激 |
(二)舆论氛围:国内普遍要求抗战动员的呼声 |
(三)抗战大局:国共合作后中共合法地位的获得 |
三、《新华日报》诞生的历史过程 |
(一)《新华日报》的创办过程 |
(二)《新华日报》的宗旨愿景 |
(三)《新华日报》的舆论反响 |
第二章 良工苦心:《新华日报》社论之创作 |
一、社论的创作群体 |
(一)群体组成 |
(二)群体特征 |
二、社论的产生过程 |
(一)初始形态 |
(二)完整形态 |
(三)最终形态 |
三、社论的内容分析 |
(一)社论时间 |
(二)社论类型 |
(三)社论主题 |
(四)社论性质 |
第三章 党派话语:《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之宣传 |
一、中共对自身抗战使命的认知 |
(一)将抗日置于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 |
(二)对共产党员提出严格要求 |
(三)在抗战中推动中共最高目标的实现 |
二、《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体现 |
(一)社论与“持久抗战” |
(二)社论与“统一战线” |
(三)社论与“民主自由” |
第四章 形象塑造:《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之建构 |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二元对立宣传模式 |
(一)全面抗战时期二元对立模式的内涵 |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必然性 |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实现 |
(一)宣告与日本根本对立,确定宣传基调 |
(二)报道日军的野蛮暴行,激发民族情绪 |
(三)揭露日本的统治危机,树立抗战信心 |
(四)描述国人的悲惨生活,刺激大众心理 |
(五)宣示反对投降和倒退,打击民族败类 |
第五章 利益关切:国共双方围绕《新华日报》社论之斗争 |
一、国民党视域:新闻检查机构“检查”下的社论 |
(一)国民党对《新华日报》社论的关注 |
(二)因“不妥”言论“被检”的社论 |
(三)1942年“违检”社论统计分析 |
(四)“违检”社论反映国民党利益关切 |
二、共产党视域:合作斗争背景下的社论 |
(一)对办报环境的认知——经营者的体验 |
(二)一份传单中的社论——经营者的声诉 |
(三)复杂局势中的斗争——经营者的反抗 |
第六章 绳愆纠谬: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之纠偏 |
一、社论出现偏谬之原因 |
(一)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 |
(二)管理者——复杂局势把握困难 |
(三)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 |
二、中共对社论纠偏之措施 |
(一)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 |
(二)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方向 |
(三)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 |
第七章 综合评析: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 |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时代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指导性 |
(三)权威性 |
(四)时宜性 |
(五)战斗性 |
(六)局限性 |
二、《新华日报》社论的历史意义 |
(一)阐述报纸宗旨理念,推进中国新闻事业 |
(二)宣传中共抗战主张,构建中共抗战形象 |
(三)指明国人前进方向,汇聚全国先进力量 |
(四)打击不利抗战因素,推动中国抗战进程 |
三、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 |
(一)民族心理的养成 |
(二)核心价值的汇聚 |
(三)中流砥柱的体现 |
(四)政党使命的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争取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更大胜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团结叙事——运用大统战观学习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J]. 林华山.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01)
- [2]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流变及其国际法治逻辑[J]. 马得懿.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01)
- [3]中国共产党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的百年探索(1921-2021年)[J]. 门洪华,俞钦文. 国际观察, 2022
- [4]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J]. 胡鞍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J]. 王军旗.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1(06)
- [6]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与历史经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J]. 王洪树,黄铁苗,陈少雷,曾宇青.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1(06)
- [7]红色文化视觉艺术研究 ——以湖湘红色地域文化为例[D]. 覃佳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D]. 孔祥艳.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9]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群体理论创新研究[D]. 崔延力. 西北大学, 2019(01)
- [10]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D]. 尚方超. 河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