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外资银行正在中国抢滩

据说外资银行正在中国抢滩

一、话说外资银行中国抢滩(论文文献综述)

许竹青[1](2003)在《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及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银行国际化为参照系,全面考察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国际化的成因、进程及效应,并结合加入WTO的背景,对中国未来银行业国际化的进程进行了预测。 本文首先从银行业国际化主体的特征出发,通过借鉴新制度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以国家效用函数为核心,构建了一个进行银行业国际化研究的综合分析框架。然后以此作为逻辑基础,全面考察了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和特征,概括了各自的银行业国际化模式。本文指出,由于各国内在制度结构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上的差异及其变迁,各国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其银行业国际化的形式、特征也是不同的。银行业国际化实践通过相应的机制影响着各国的银行业效率及银行业的稳定性状况,经验证据表明,银行业国际化效应的发挥要受到该国银行业市场初始结构状况以及银行业国际化主体的宏观经济状况的制约。 在全球银行业并购大潮中,全球性银行在银行业国际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全球性银行对一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国银行业国际化载体的选择范围及其对银行业的控制力。中国二十多年来的银行业国际化实践表明,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是随着中国发展战略转轨的进程而不断推进的,在这一进程中,外资银行在某些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面临了新的环境,鉴于特殊的国情,在未来一段时期里,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仍将呈稳步推进的态势,但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难以出现大幅跃升的现象。当然,这需要中国继续保持稳定的宏观环境和四大国有银行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杨大光[2](2004)在《中国银行业反垄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垄断是中国银行业长期存在的现象。国有商业银行独霸银行业,致使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加入WTO,中国银行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巨大的挑战。中国银行业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再拒绝改革,继续垄断下去,中国银行业将整体垮掉。只有早日破除垄断,才能摆脱目前银行业危机四伏的险境。因此,抓住“反垄断”就是抓住了银行业改革的纲,纲举目张,必将促进目前银行业改革中所触礁的所有重大问题的解决。然而,我们对反垄断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银行业反垄断存在悖论:需要依靠那些维护垄断的人去推动反垄断。反垄断的政策制定和实施需要依靠一些关键部门和一些关键岗位的人员,但恰恰在这部分人中,有的却从银行垄断中攫取利益。反垄断将使他们的利益受损,所以,他们将抵制反垄断,再加上旧体制的惯性、新体制因子的弱小等因素,中国银行业的反垄断必然呈现长期性、艰巨性及复杂性的特征。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反思,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外资银行及民间金融在中国银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旧中国时期的外资银行对中国现代银行的崛起功不可没。没有外资银行的示范,我们不知要在黑暗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摸索多少年才能孕育出现代商业银行。建国后的相当长的时期中,我们将外资银行拒之于国门之外,使我们丧失了向外资银行学习、缩小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差距的历史机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于中国民间金融长期采取限制、取缔的政策值得商榷。<WP=236>民间金融是反抗银行业垄断的产物,民间金融的存在表明其发展的必然性,我们应鼓励、扶持其成为未来中国银行业市场多极竞争主体中的一极。银行业垄断是指少数银行为达到特定目的,利用经济或其他手段限制竞争,操纵和控制目标市场,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中国银行业的垄断具有手段的行政性、主体的复合性、动机的多样性、地位的两面性等特征。其垄断的机理有着深厚的体制基础、所有制基础、思想基础和法律基础。反垄断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本文从三个方面吸收、借鉴他人的理论成果。一是马克思主义垄断观使我们认识到:反银行垄断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银行业,也超出了金融领域;反垄断的任务是长期的,目前重点反行政垄断,长期看,还要反经济垄断;反垄断就是要维护市场竞争;反垄断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国内。二是西方经济学反垄断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应避免教条主义地应用完全竞争市场模型来构建反垄断的理论基础;可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来判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政府对市场的适当干预是必要的,但须严格界定其界线;开放银行业的同时,必须加快国内金融的改革及强化金融监管。三是国内学术界对银行业垄断的研究使我们对银行业垄断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缺陷:如对银行业反垄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对银行业垄断的明确定义;未见从反垄断角度反思中国银行业历史,并对外资银行及民间金融的地位进行重新的评价;对中国银行业垄断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研究的不够充分;未见反银行业垄断必须突破哪些理论障碍的研究成果;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的终极目标少有研究,也未见主张突破国有控股的观点。反垄断必须清除银行必须国有、垄断可保证金融安全、垄断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垄断有利于追求规模经济等理论障碍。本文发现:现实与理想的错位决定了银行不必一定采取国有的形式;垄断使风险累积,反垄断令金融更安全;垄断破坏了市场的竞争秩序、交易秩序和道德秩序,反垄断才能维护真正的市场经济秩序;银行大规模与银行垄断并非简单相等,在区分银行扩大规模是追求垄断还是追求规模经济的前提下,反对前者,容忍后者。 <WP=237>打破垄断格局须培植银行业竞争主体,思路有三:其一,由体制内生出市场竞争者,即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其最终目标是非国有化,但非国有化不等于私有化;其二,允许国内新竞争者的进入,即发展民有银行,用“民有银行”代替“民营银行”的提法;其三,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引入外部竞争者即外资银行参与竞争。但应纠正目前对外资银行的“恭敬”过度与开放不足的两种错误倾向。反银行垄断还必须重塑政府与银行的关系。在传统政银关系中,政府对商业银行的过度干预是行政权力控制和支配金融资源。这种干预被特殊的制度安排长期化、合法化,同时,为特定的人群攫取特殊利益创造了条件。西方国家政府与商业银行关系的演化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商业银行应是商品经济“自然”孕育的产物,它应经过市场的充分竞争而成长。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应侧重风险防范,而不是支配金融资源。重构新型政银关系首先应借助市场经济之力冲破束缚商业银行的任何行政羁绊,通过全力推进市场经济建设,釜底抽薪,彻底瓦解行政干预的制度基础。其次,应加速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四个分开:一是政府的国有商业银行资本所有者职能与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者职能分开。二是把政府的国有商业银行资本所有者职能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职能分开。三是把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与市场自动调节的功能分开。四是把政府宏观金融监管的职能与微观金融主体的经营职能分开。

刘燕[3](2001)在《外资银行开拓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动因、行为与环境》文中提出在全球金融的自由化、一体化浪潮下,西方跨国商业银行也积极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经营机构,开展各类金融业务,以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1979年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以来的22年中,全球诸多的跨国银行都看准机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在机构数量还是在业务增长方面都取得了相当惊人的发展,日益成为中国经济、金融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中国于今年11月正式被批准加入WTO,中国将逐步履行对其他WTO成员国的承诺,加大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的力度,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市场准入、业务经营等方面的限制,给予在华外资银行以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将会在中国金融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取得更快的发展。 本论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对外资银行成功开拓中国市场的各种战略,以及今后随着中国的银行经营环境的改变外资银行可能会做出的战略调整展开了分析和研究。由于国内学术界较多的是研究国内银行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而很少切实地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发展的具体战略战术做出研究和分析。而本论文从银行发展战略与银行跨国经营动机、中国的银行经营环境之间动态适应的角度对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战略及其调整做了深刻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这也正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本论文首先在分析银行跨国经营的理论动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分析了跨国银行热衷于中国市场的开拓的动因。动因决定着行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动因直接决定了它们在华所采取的经营发展战略。论文在第二部分就具体分析了特定动因驱使下外资银行所实施的成功开拓中国市场的经营发展战略,包括如组织机构战略、人才资源战略、风险管理战略、信息管理战略在内的银行内部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战略、客户中心战略、品牌发展战略、科技业务创新战略所构成的外资银行市场战略。但影响银行战略的不只有动机,还有环境。中国加入了WTO,从此中国金融改革将会向纵深发展,金融市场将会加速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国的银行经营环境由此必然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银行战略与环境必须相适应的成功法则决定了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战略必须随着中国的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论文在第三部分就对中国目前的银行经营环境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外资银行经营发展战略的调整做了分析和预测。

王刚[4](2011)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任何事物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路径的选择决定事物的成败。路径的选择受事物本身以及影响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诸多因素影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实证研究的成果,可以对事物发展的路径进行正确的选择,从而决定事物的前进方向。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的国际化和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间资金和资本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与之相配套发展的,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也越来越普遍。一百多年间,特别是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政府放松对金融系统的管制和采取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政策,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和实行资本输出过程中,先后出现了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美洲银行、三菱银行等一大批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各地,经营范围涉及各国经济领域,形成一个跨国的经营网络,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和内容。中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融合,将推动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活动跨越国界,由局部地区性的传统业务活动发展为全球性的、创新性的业务活动。同时,根据世贸组织对等互惠,政策信息透明的原则,许多外资商业银行也开始涉足我国经济领域,开展各项经营业务,我国金融市场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抵御风险和提高盈利,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走向国际化的经营,符合当前时代潮流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可以说,商业银行的国际化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的摆在我们的面前。因此,有必要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的商业银行要打造成为世界一流银行,在国际化发展中必须拥有清晰的国际化整体发展战略并有效地将其分解和具体化,要保持成长必须选择审慎缜密的发展路径而不是机会主义式抽签儿的方式和方法。根据银行国际化的内涵,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可以分解为机构国际化路径、业务国际化路径、管理国际化路径,机构国际化路径可以进一步具体分解为股权边界选择和区域市场选择,业务国际化可以进一步具体分解为业务选择和行业选择,管理国际化较为复杂,涵盖了融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控制、人才培养等多方而内容,考虑到本文研究商业银行在国际化决策时面临的现实选择,这一部分多属于后续工作,不再做阐述。因此,本文根据商业银行国际化内容提取了银行家在进行国际化决策时不可回避必须考虑的4个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具体来说,本文的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是指商业银行在总体国际化发展战略引导下,选择不同的方式和策略完成跨国银行全球布局,从地理区域、行业选择、业务路径、股权边界14个维度进行考察。本文首先说明了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基本内涵,包括概念,内容,形式和标准等,对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体将可能对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产生影响的理论基础按分析角度不同分为四类,一类是国际化动因理论,这类理论主要回答为什么商业银行要国际化的问题,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同样可为本文所研究的路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一类是并购学理论,从企业扩张方式的角度进行的路径选择分析;一类是商业银行发展阶段理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归纳;最后一类是以战略经营的角度看待路径选择问题,即出于银行各种战略需要,以长期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了国际化路径选择。其次从当前国际金融体制和全球金融市场出发,分析了我国政府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态度、发展水平和金融环境,考察了在巴塞尔协议约束下各国对金融的监管和市场准入控制,进而从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出发,重点分析了我国这样一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化路径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银行国际化并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要受到政治、对外经济交往、国际金融监管等诸多宏观因素影响,我们有必要将之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对全球金融体制和金融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我国金融产业发展和国家金融战略有一个全而的了解,从而立足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寻找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有效道路。同时,本文对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汇丰集团、三菱日联、瑞银集团、富国银行、美联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这11个大型金融集团的跨国发展之路,并通过与我国商业银行所处历史阶段、金融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对比,寻找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有中国特色的跨国发展之路。通过比较上述11家金融集团的国际化过程,这种研究在国内的比较研究中,也尚属首次。最后,本文总结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应遵循“本土化、市场化和阶段化”的原则,在业务,行业,地域和股权边界四个维度分别采用不同的路径。在业务选择方面,分析了人民币区域化带来的机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充分把握这一良机,重点发展自身所特有的优势业务—人民币业务,并推荐了科技发展和业务创新在推动国际化业务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行业选择方面,考虑现阶段商业银行的多余资本和盈利模式压力,如果发展业务多元化仍然在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曲线临界点内,则应当采取多元化拓展战略,反之,随着业务和规模扩张,如果出现了妨碍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情况,如盈利能力不行,或是阻碍核心业务发展等情况,那么也要进行果断的剥离,商业银行应在不断地扩张和剥离中达到自身的平衡;在地域方面,根据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借鉴国际金融集团的发展经验,本分提出了“整合港澳资源,拓展亚太地区,进军非洲南美市场,最后挺进欧美发达市场”的区域路径目标;在股权边界选择方面,本文以Dunning的OLI模型为基础,加入了市场环境(M)这一层面,形成了OLIM分析模型,以此分析了我国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银行规模、国际化经验、地理距离、文化差异、银行业管制、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双边贸易额,东道国国际化程度及市场规模等,通过以上影响因素分析来决定选择哪种方式。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对这4个维度作出抉择,有计划、有组织、有序地实施国际化战略,推动海外扩张具体项目的实施。而且这些路径的选择具有内在的联动性,互相施加影响,互相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整体战略,推动商业银行向着跨国银行的目标得以逐步实现。

窦菲菲[5](2008)在《转型国家银行改革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基于外资银行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在金融开放的全球背景下,转型国家的银行业经历了动荡、危机、巩固和稳定的过程。转型国家银行改革大多包含二级银行体系建立、资本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及私有化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各个转型国家无论是改革方式、具体措施还是改革次序都大相径庭,改革成效也迥然不同。走在前列的中东欧国家尽管银行发展战略并不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最终采取了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作为完成银行私有化、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策略。本文以外资银行进入作为切入点,对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最后总结出有价值的结论和实际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导言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作了说明。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对金融改革、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经济效应做了系统的归纳和评述。第二章对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银行业改革过程作了具体、详尽的考察,并且对两类国家银行改革进行了比较。作者从实际数据和资料出发,对各个国家银行改革背景、初始条件改革措施以及改革成效进行了分阶段介绍,并总结了各国在银行业转型中的经验与教训。两类国家无论是转型的初始状态、策略与方式、速度以及效果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本文从银行改革方式、私有化方案、银行所有权结构和外资战略以及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的作用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对比。第三章分析转型国家银行结构演变与外资银行的进入,本章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转型国家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形成。作者认为,转型国家选择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结构既有理论渊源,也是其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本章第二部分从“量”的角度考察波兰、捷克、匈牙利以及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银行结构。基于对大量数据的考察,我们发现转型国家银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深度提高、银行规模扩大,市场集中度较高。第三部分从“质”的角度,分析转型国家银行体系稳定性情况。本文利用CAMEL指标框架,对中东欧和独联体六个国家银行体系稳定性状况作了系统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相比转型初期阶段,这些国家银行稳定性有了显着增强,并且中东欧国家银行稳定性总体上优于独联体国家。最后一部分介绍了转型国家外资银行的进入和银行部门所有权结构的变化。第四章讨论外资银行进入与经济增长传导机制。本章首先从外资银行本身的角度,考察其进入转型国家的战略和动机,并讨论外资银行战略与信贷行为的关系;接下来从东道国的角度,对外资的利弊作了分析;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外资银行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五大传导机制——效率渠道、信贷渠道、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和信号效应;本章最后一节对外资银行进入转型国家的情况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数据性描述和分析。第五章构建引入跨国银行因素的拉姆齐增长模型。在标准的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增长模型中,引入金融部门,用最优规划与控制论的方法求出稳态解,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模型的动态路径作了描述。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必须经过一段人均产出、消费和资本下降的过渡期。第六章对外资银行进入对转型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作了计量检验。本章采用面板数据分析的方法,检验了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5个中东欧转型国家以及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3个独联体国家外资银行进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短期来看,外资银行数目比重增加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而外资银行资产比重增加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而长期检验的结果则揭示出经过一个时期之后,外资银行进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无论在数目比重还是资产比重变化上都开始显现出来。这说明外资银行进入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第七章是全文的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首先,对于小国开放经济,银行私有化是银行改革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步骤,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对私有化的最终完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大国经济,核心银行控制在国家手中有利于银行业的稳定,同时,私有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充分参与也促进了银行体系的竞争和整体效率的提升。其次,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外资银行进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正向效应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第三,除了银行本身的改革以外,相关制度建设和法律框架、监管体系的完善是转型过程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造成具体国家之间银行改革成效差异的重要原因。第四,转型时期,政府应该承担起制定正确的改革方案、推进制度建设、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

高新宇[6](2007)在《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行体系的稳定是金融业稳定的核心,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不仅威胁到银行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是事关一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加剧,银行危机爆发的频率和规模不断上升,导致了各国的金融动荡,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鉴于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的重要性,各国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我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兴市场化国家,长期以来呈现出“弱财政、强金融一的特点。正因为金融中介组织中银行占据垄断地位,担负起为国有部门融资、注资,并承担国有部门改革成本的责任。所以,银行体系脆弱性是我国金融脆弱性的重要表现。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化和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分析造成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原因,找出降低银行体系脆弱性,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方法和途径,保持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因此,本文选取了银行体系脆弱性作为研究的方向,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现有文献进行了回顾,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结合现实,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向银行危机的演化机制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然后,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从微观基础和制度根源两个层面来分析中国银行业脆弱性的特殊生成机制,由此来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通过收集现实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模型对中国银行业脆弱性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该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银行脆弱性的因素进行了归因分析。同时,将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研究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分析了银行业开放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效应与冲击。最后,本文构建了一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框架,并提出了构建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框架所需要的制度改革。这不仅需要银行体系自身的建设,更需要外围支撑体系的建设,为银行体系的稳定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全文共分7章。第1章导论。主要从文章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基本概念的界定,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和主要贡献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总结。第2章是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这一章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进行回顾和评述,并对目前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第3章运用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研究了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在分析银行体系固有缺陷的基础上,研究了金融自由化、银行业竞争、金融结构及宏观经济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银行体系脆弱性的负外部性及其向银行危机的演化机制。第4章利用以上的分析框架,重点研究了转轨经济下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特殊生成机制。首先介绍了转轨经济下银行业面临的问题,然后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进行了现状考察,最后分析了造成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制度根源,包括产权关系模糊导致的银行体系不稳定,预算软约束引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弱化,以及在国家控制型金融制度下,为维护渐进改革的稳定性所付出的代价。第5章利用国际和国内关于银行体系脆弱性的表现测度的研究成果,运用多元统计中因子分析的方法,对1985年—2004年中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状况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影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是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银行资产状况和抗风险能力的各项指标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并不显着。这说明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并不主要取决于银行业的各种因素,整个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主要受深层次的制度因素影响。所以,解决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问题,降低银行业的风险,仅就银行体系本身寻求解决的途径是不够的,必须加快各项配套设施的改革。第6章我们研究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从理论考察和经验分析两个方面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成本与收益。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银行业开放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冲击,并提出了中资银行面对银行业开放的应对策略。第7章构建了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制度框架。首先界定了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内涵,然后介绍了构建银行体系稳定性框架的总体设想,最后提出了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制度框架的具体构建方案,不仅要加强银行体系的自身建设,还要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完善银行监管制度,建立良好的银行运营环境。

孔庆洋[7](2010)在《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两个层次,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和业务国际化为线索研究商业银行国际化问题。并应用相关结论分析了商业银行地域选择理论和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策略。主要创新包括,建立了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的国家选择方法;提出了以契约成本的角度来选择机构国际化的组织形式;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了资金成本是外资银行在东道国信贷市场竞争的决定因素,并检验了资金成本是商业银行业务国际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了投资选择影响因素模型,并实证分析了影响组合投资的因素。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选择可分为机构国际化途径选择和组织形式选择。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的途径,即选择新设机构还是并购的方式进行海外扩张。国际化的途径包括新建机构、并购、合作、联盟和联营等五种形式。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组织形式一机构国际化的载体,商业银行需要在代表处、代理行、分行等形式中做出选择。根据国家选择模型,银行机构国际化取决于东道国政府的目标和国内及外部约束条件,所以不同类型的国家所选择的外资银行进入的模式不同。我们把国家分为三类,分别为转型经济国家、非转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通过分析和总结发现,在转型国家由于东道国的特殊经济环境,给了外资银行选择最低成本进行机构国际化的机会,外资银行以并购和重组东道国银行的方式快速完成了主导市场的目标。而在非转型经济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只能适应东道国的发展目标选择新设机构的方式逐步进行机构国际化。而在发达国家则外资银行机构国际化的选择方式逐步由新设机构向并购转化。在契约的视角下选择机构组织形式即是选择一种契约,而契约是在约束条件下的契约成本选择。契约成本分成三部分,固定成本、监督成本和风险成本。代理行、分行和子行三种契约成本各不相同。代理行的监督成本较高,而分行的固定成本最高,子行的风险成本高于代理行和分行。跨国银行应综合分析各种契约成本,再结合三种组织建立后的经营成本和收益做出合理选择。商业银行业务分为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在信贷业务国际化理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外资银行取得信贷竞争优势的方法。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外资银行相对东道国银行如果有资金成本上优势可以通过抵押品技术获得低风险企业市场。同时论证了外资银行资金成本低于东道国银行的条件,即母行技术和资金支持使外资银行资金的固定成本和交易成本低于东道国银行。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跨国银行资金成本与国际化程度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较低的资金成本有助于提高国际化程度,说明降低资金成本是外资银行化解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方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跨国银行核心业务和利润增长最快的业务,中间业务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国际化的因素分外部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有东道国中间业务范围准入的限制、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道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从内部因素来分析,影响中间业务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这是其开展业务的基础,第二类是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第三类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能力。通过实证分析表明,资产收益率、资产规模和流动性都有利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国际化的发展,规模、网络和品牌是中间业务的支撑;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反应了银行的业务选择战略;金融市场的繁荣是双刃剑,正常繁荣是中间业务发展的支撑,但过度泡沫化却是灾难。商业银行投资国际化主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合投资。在商业银行投资分析中通过创造性把直接投资和组合投资纳入到一个模型分析了影响商业银行国际投资选择的因素,为商业银行投资业务提供参考。模型和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了GDP等因素的影响后,劳动成本、流动性、市场信息透明度对投资选择有显着的影响;较高的生产成本、投资者流动性较差和较不完全的市场信息都使投资更偏好组合投资,实证结果支持国际投资选择模型的结论;发达国家倾向于吸引组合投资,原因可以理解为发达国家的市场信息透明度更高;当投资者出现流动性短缺时组合投资更有吸引力。结合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和业务国际化的结论,从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了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地域选择参考指标。影响银行国际化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潜力、成本、信息、自身流动性及资金能力和金融市场状况。各种因素对投资选择的影响不同,要求商业银行在选择投资地域时,应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做出合理的投资选择,以增加预期收益。结合国际化研究结论,还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可以参考的策略。在讨论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历史进程、经验、借鉴国外跨国银行经验得出: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需要谨慎,在国际化过程中以新设机构为主。在并购时选择有发展潜力而文化及政治冲突较少的地区,防止收购后整合失败。为提高国际化能力,建议在发达国家的开展业务和参股银行,通过学习来为发展奠定基础,也可以通过客户跟随来提高生存能力。

徐励[8](2011)在《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而言是一项新兴的服务,但是,国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已经经过了数百年的积淀。通过对其先进经验的研究必将对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诸多借鉴。同时,中国银行作为私人银行业务的领跑者,作为具有百年历史和最多海外分支机构的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进行私人银行业务的战略定位,从而迅速提升私人银行业务甚至个金板块对中国银行的利润贡献,确实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本文参照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经验和方法,通过对国际上已经比较成熟的瑞士、美国等私人银行业务不同发展情况和各自特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给中国尤其是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通过对在目前中国境内各家内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指出了其比照欧美成熟国家所面临的“中国式困境”。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案例法等科学方法,专门深入分析了中国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所具有的竞争优劣势、面临的各种内外部潜在威胁,为中国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领域的战略发展、客户维护、核心竞争力提升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并针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共性问题和中国银行所独有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目前困境的解决办法和包括盈利策略、客户策略、产品策略、人才策略等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从长期来看,中国银行私人银行的盈利模式要从交易型切入,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向咨询顾问型模式转变,注重长期的效益,与客户建立起信任的、长期的业务关系。同时,要注重充分发挥中国银行所特有的国际化和集团化优势,不断向战略合作伙伴和国际上优秀的私人银行学习,水到渠成地发展私人银行业务。

刘能华[9](2008)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基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7年,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两件非常巧合而又影响深远的事情,一是金融开放不久后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卷入了亚洲金融危机;二是WTO成员在GATS框架下签署了《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把全球95%的金融服务贸易纳入自由化进程。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是否会导致金融危机?入世过渡期结束后的中国是否会重蹈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在理论界存在许多相互冲突的观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研究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割裂了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本文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研究方法,引入DSGE模型,分析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经过数理推导,本文发现:在金融体系开放初期,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积累相对较低,资本的边际产出较高,外资银行的信息收集成本也较高,银行贷款的回报率较高。内资银行在经历了一段高利润、低风险、净值迅速增长的开放初期后,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其边际产出开始下降。同时,外资银行对东道国了解进一步加深,其信息收集成本下降,贷款利率下调。在国内银行仍然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开始下降的情况下,它们容易采取一些冒险行为,银行体系从而进入危机的敏感期。如果国内银行可以渡过这段敏感期,相对国外竞争者继续保持足够的成本优势,那么将进入一个低风险的稳健经营期。相反,如果危机敏感期宏观经济基础不稳定,银行自身抗风险能力低下,监管又不到位,银行危机就容易爆发。利用上述理论,本文从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亚洲盒融危机,说明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在长期内实现收益的同时,中期内可能存在风险。最后,本文分析了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新形势下的金融稳定问题。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资本大量流入,信贷扩张加速,资产出现泡沫;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加剧,监管当局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与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情况很相似。但是,我国多年国际收支“双顺差”,形成了位居世界第一的国际储备,短期外债占GDP比重较小,资本帐户不完全开放,财政状况持续盈余;而且,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内需的启动,对外部的依赖将逐步减弱,经济的规模效应将非常明显。因此,虽然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但只要政策组合得当,就能顺利渡过难关,迎来金融服务业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

苏阳[10](2014)在《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文中指出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其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在收支结构方面的综合反映,也是决定其盈利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的前提;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体现出组织内部资本积累的成效和水平,较好的盈利能力,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保障银行资产安全,降低流动性风险,进而维持信用体系稳定。实际上,受制于政策、市场、客户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目前该方面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因此,运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盈利模式转型升级的角度探索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为“以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以信贷规模扩张为主要业务形式、以分业监管为主要监管模式”。银行业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尚未建立,但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以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仅意味着银行业市场化机制建设提速,我国商业银行的高利差时代也将终结。同时,以余额宝、活期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也将加快推进金融脱媒化进程,促使商业银行重新审视自身的金融创新能力、调整业务发展战略。此外,我们看到,自2010年12月国际清算银行的巴塞尔金融监管委员会发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III)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为严苛的资本监管约束①,亟需调整战略,应对全新监管要求。金融环境的变化启示我们,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信贷业务主导的盈利模式必须转型。长期以来,宏观层面受到高储蓄和高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中观层面受到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市场结构制约;政策层面受到利率管制及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限制,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盈利模式存在“两个主体”的现状:一是利差收入占主营业务的主体,二是批发业务占利差收入的主体。与此同时,中间业务发展滞后,呈现三方面特点:第一,中间业务品种较少、附加值低、创新力不足;第二,重规模、轻效益、缺乏统一规范,中间业务创收能力低;第三,业务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低,服务手段科技化水平有待提升。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问题的理论框架,构建了用于综合评价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现状进行分析,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特点、成因、转型的障碍及驱动因素等维度展开研究。之后,以美国、德国、瑞士和香港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为研究对象,对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然后,本文以我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代表)2005年-2012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利用Stata11.0作为分析工具,运用面板模型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及因子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来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间存在较为显着的相关性,以“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衡量标准的多元化盈利模式与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从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来看,比起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综合盈利能力的正向拉动作用更大,因而今后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在业务战略调整上可向非利息收入业务倾斜;第三,与传统存贷业务相比,开展中间业务为代表的非利息业务对营业利润的提升更为有效,且这种趋势在加剧,这也为我们倡导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由传统信贷业务主导向信贷业务与中间业务协调发展的多元化业务模式转型提供了数据支撑。第四,我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商业银行总资产收益率、税前人均利润、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贷存比、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比九个方面的指标进行了提取及合成,该合成指标可以测查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资金流动性管理、未来成长能力、资产质量管理、股本扩张能力、成本管理水平、资本获利水平等若干方面的能力,通过运用此指标体系对15家样本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的排名,可以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落后于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此指标体系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跟踪监测自身的综合盈利能力,从而及时调整业务重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在转型过程中,应当重点把握“一个目标,四个维度”。一个目标即:盈利模式由传统信贷增长的粗放型高风险模式向利差模式与中间业务均衡发展的多元化集约型盈利模式转型。而四个维度即:以维持当前净利息水平为基础,以拓展非利息收入为着力点,以增强创新研发水平为驱动,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为保障。以期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战略发展和盈利模式转型提供一定的角度和思路。

二、话说外资银行中国抢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话说外资银行中国抢滩(论文提纲范文)

(1)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和主要观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银行业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银行国际化的成因:理论及模型
    第二节 银行业国际化理论
    第三节 银行业国际化: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
    小结
第三章 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分析
    第一节 从银行国际化到银行业国际化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国际化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国际化
    小结
第四章 银行业国际化效应分析
    第一节 银行业国际化效应
    第二节 银行业国际化与银行业效率
    第三节 银行业国际化与银行体系稳定性
    小结
第五章 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全球性银行分析
    第一节 全球性银行演变特征
    第二节 银行业国际化与全球性银行的成长
    第三节 全球性银行在银行业国际化中的作用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及思考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历程考察
    第二节 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新动向
    第三节 关于中国未来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2)中国银行业反垄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 论
    一、 选题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二、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三、 本文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四、 本文主要创新
第一章 垄断的中国银行业危机四伏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垄断全景扫描
        一、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霸主地位
        二、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先天不足
        三、 民间金融的坎坷之路
    第二节 银行业垄断的微观负效应
        一、 降低商业银行经济效益
        二、 窒息商业银行创新能力
        三、 孽生巨额不良资产
    第三节 银行业垄断的宏观负效应
        一、 衰减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二、 抑制货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 低效配置金融资源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旧体制的穷途末路
        一、 市场经济瓦解垄断根基
        二、 “入世”冲击垄断大堤
        三、 “反垄”是摆脱危机的惟一出路
        四、 反垄断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第二章 中国银行业垄断的历史轨迹及反思
    第一节 旧中国银行业的起源与反思
        一、 外国银行垄断时期
        二、 群雄纷争时期
        三、 双头垄断时期
        四、 对旧中国银行业的重新评价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垄断格局的形成及反思
        一、 创建新中国银行业
        二、 强化独家垄断体制
        三、 改变垄断的初步尝试
        四、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银行业的特点
        五、 反思的新视角
    第三节 转轨时期银行业的“反垄”之旅
        一、 中央银行地位的加强
        二、 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形成
        三、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建立
        四、 外资银行的进入
        五、 “反垄”之路任重道远
第三章 中国银行业垄断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银行业垄断的一般界定
        一、 银行业垄断的定义
        二、 银行业垄断的分类
        三、 银行业垄断的判别标准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垄断的特征
        一、 垄断手段的行政性
        二、 垄断主体的复合性
        三、 垄断动机的多样性
        四、 垄断地位的两面性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垄断机理
        一、 体制基础
        二、 所有制基础
        三、 思想基础
        四、 法律基础
第四章 反垄断理论的评析与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及启迪
        一、 马克思的垄断观
        二、 列宁的垄断观
        三、 邓小平的垄断观
        四、 对中国银行业反垄断的启迪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反垄断理论评析
        一、 传统竞争理论及局限性
        二、 现代竞争理论及其借鉴
        三、 金融自由化理论、实践及警示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反垄断理论的创新与不足
        一、 突破与创新
        二、 缺陷与不足
第五章 银行业反垄断的理论障碍
    第一节 反垄断与公有制
        一、 银行国有化的理论渊源
        二、 现实与理想的错位
        三、 银行功能与银行国有
    第二节 反垄断与国家安全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几个范畴的界定
        三、 决定金融安全的安全因子
        四、 反垄断与安全因子
    第三节 反垄断与市场经济秩序
        一、 市场经济无序的冲动与危害
        二、 市场经济秩序的涵义
        三、 垄断与市场经济秩序的冲突
        四、 反垄断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误区
    第四节 反垄断与银行规模经济
        一、 银行规模经济的界定
        二、 银行追求规模经济的动因
        三、 银行大规模与银行垄断的非同质性
第六章 培植反垄断的微观金融主体
    第一节 彻底改造国有商业银行
        一、 渐进转轨的困惑
        二、 “国有陷阱”之虞
        三、 改造的终极模式
        四、 退出的战略安排
        五、 非国有化与私有化
    第二节 加快催生民有银行
        一、 民有银行的涵义
        二、 民有银行的历史使命
        三、 生存空间的可行性分析
        四、 民有银行的框架设计
    第三节 大胆引进外资银行
        一、 外资银行是“破垄”的生力军
        二、 两种走极端的错误倾向
        三、 提高监管效率的途径
第七章 重塑政府与商业银行关系
    第一节 权力阴影下的政银关系
        一、 垄断背后的传统政银关系
        二、 转轨时期政银关系新走向
        三、 政银关系中看得见的手
    第二节 西方国家政银关系演变及启示
        一、 西方国家政银关系的演变
        二、 对我国政银关系的启示
    第三节 新型政银关系的确立依据
        一、 市场缺陷与政府强势
        二、 政府与市场的功能边界
        三、 政府干预的理性基点
    第四节 构建新型政银关系的路径
        一、 借助市场经济之力
        二、 加速分离政府职能
        三、 建立逆向追索问责制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致 谢

(3)外资银行开拓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动因、行为与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 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及其动因分析
    1.1 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
    1.2 银行跨国经营的理论动机
    1.3 跨国银行抢滩中国市场的动因分析
        1.3.1 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1.3.2 中国给予外资银行的有利政策优惠
        1.3.3 外资银行在华拓展业务的优势
    1.4 动机与行为
2 在华外资银行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战略剖析
    2.1 在华外资银行的业务发展现状
    2.2 外资银行成功的经营发展战略
        2.2.1 外资银行的内部发展战略
        2.2.1.1 组织结构战略
        2.2.1.2 人才发展战略
        2.2.1.3 风险管理战略
        2.2.1.4 信息管理战略
        2.2.2 外资银行的市场战略
        2.2.2.1 市场定位战略
        2.2.2.2 客户中心战略
        2.2.2.3 品牌发展战略
        2.2.2.4 科技和业务创新战略
3 中国的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及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战略的相应调整
    3.1 银行发展战略与经营环境的关系
    3.2 当前中国的银行经营环境分析
        3.2.1 金融环境分析
        3.2.2 法律政策环境分析
        3.2.3 基础设施环境分析
        3.2.4 人才资源环境分析
        3.2.5 市场环境分析
    3.3 中国“入世”与银行经营环境变化趋势
        3.3.1 中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开放
        3.3.2 中国的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趋势
    3.4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战略的调整趋势
        3.4.1 在华外资银行市场定位战略的局部调整
        3.4.2 市场发展战略重点次序的调整
        3.4.3 科技业务创新战略的调整
        3.4.4 合作竞争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际化理论研究
        1.2.2 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研究
        1.2.3 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1.2.4 国际化方式
        1.2.5 国际化经营战略
        1.2.6 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
        1.2.7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商业银行国际化
    2.1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概念
    2.2 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
    2.3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内容
    2.4 银行国际化的组织形式
    2.5 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度量标准
    2.6 本章小结
3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3.1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范畴
    3.2 国际化动因理论
        3.2.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3.2.2 垄断优势理论
        3.2.3 内部化理论
        3.2.4 客户追随理论
        3.2.5 引导效应假说
        3.2.6 并购学理论
    3.3 发展阶段理论
        3.3.1 盖迪商业银行国际化三阶段理论
        3.3.2 英国迪肯教授Dicken的四个阶段
        3.3.3 范洵服务银行业导向五阶段理论
    3.4 经营战略理论
        3.4.1 长期战略理论
        3.4.2 参与银行体系重整假说
        3.4.3 银行经营效益假说(分散风险说)
        3.4.4 交易成本理论
        3.4.5 风险偏好理论
        3.4.6 学习型对外投资理论
        3.4.7 金融博弈理论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环境与体制
    4.1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研究
        4.1.1 现代国际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4.1.2 金融监管与多边协调机制
    4.2 各国金融体制与监管概述
        4.2.1 了解各国金融监管环境对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必要性
        4.2.2 金融监管理论对银行国际化方式选择的影响
        4.2.3 东道国的金融监管内容
    4.3 我国金融体制及"走出去"战略约束
        4.3.1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发展
        4.3.2 走出去初现端倪
        4.3.3 我国金融市场特征
    4.4 国内外宏观环境发展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
        4.4.1 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为国际化扩张夯实了基础
        4.4.2 国际金融一体化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
        4.4.3 客户对于商业银行综合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提升
        4.4.4 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为金融机构组织模式调整提供了契机
        4.4.5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和人民币区域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提供了契机
    4.5 本章小结
5 国外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5.1 全球金融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5.1.1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5.1.2 全球金融行业发展态势
    5.2 国际大银行的跨国发展之路
        5.2.1 业务国际化路径分析
        5.2.2 行业路径分析
        5.2.3 地理区域和目标市场分析
        5.2.4 进入方式分析
    5.3 案例分析
        5.3.1 汇丰银行的国际化成长
        5.3.2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并购荷兰银行的教训
    5.4 经验与启示
        5.4.1 国际大银行的成功经验
        5.4.2 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大银行的不同之处
        5.4.3 走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国际化道路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竞争力与影响因素
    6.1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国际化水平
        6.1.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格局
        6.1.2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经营总体情况
        6.1.3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衡量标准
    6.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综合能力评述
        6.2.1 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扩张战略推进的初始条件
        6.2.2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实力不断增强
    6.3 培育并拓展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6.3.1 世界领先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6.3.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6.3.3 培育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6.4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几大因素
        6.4.1 外部因素
        6.4.2 内部因素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
    7.1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原则
        7.1.1 确定适合自己的国际化战略
        7.1.2 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7.2 区域选择路径
        7.2.1 根据区位优势,实施合理的区位发展战略
        7.2.2 分步骤、分阶段确立阶段性国际化重点区域
    7.3 行业路径选择
        7.3.1 我国金融机构实施综合化经营情况
        7.3.2 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特色,有选择性的配置行业结构
    7.4 业务发展路径
        7.4.1 业务类型
        7.4.2 业务国际化选择原则
        7.4.3 充分利用人民币区域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7.4.4 科技提升海外业务竞争力
        7.4.5 通过业务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7.5 进入方式路径选择
        7.5.1 银行国际化的三种进入方式
        7.5.2 三种进入方式优缺点分析
        7.5.3 基于OLIM理论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转型国家银行改革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基于外资银行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三、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新意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金融改革与发展和经济增长
        一、早期思想
        二、金融发展理论
        三、近期文献
    第二节 外资银行进入的经济效应
        一、外资银行与技术转移和效率溢出
        二、外资银行与东道国工资效应
        三、外资银行与东道国经济增长
        四、外资银行与经济周期
        五、外资银行与东道国制度建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转型国家银行改革及其比较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银行业改革历程
        一、波兰银行业改革过程
        二、匈牙利银行业改革过程
        三、捷克银行业改革过程
    第二节 独联体国家银行业改革历程
        一、俄罗斯银行业改革过程
        二、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银行业改革过程
    第三节 中东欧与独联体国家银行改革的比较
        一、银行改革方式的比较
        二、银行私有化方案的比较
        三、银行所有权结构与外资战略的比较
        四、银行改革过程中政府作用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转型国家银行结构演变与外资银行进入
    第一节 转型国家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的形成
        一、银行和市场之争
        二、转型国家构建金融系统的实践:一个历史的选择
    第二节 转型国家银行部门规模和集中度
        一、银行部门资产规模和金融深度
        二、银行部门集中程度
    第三节 转型国家银行体系稳定性
        一、银行稳定性评估体系的架构──CAMEL框架
        二、运用CAMEL指标对转型国家银行体系稳定性状况的分析
        三、结论及其分析解释
    第四节 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与银行部门所有权结构变化
        一、外资银行进入的情况
        二、银行部门所有权结构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与经济增长传导机制
    第一节 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战略及其信贷行为
        一、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的三种战略
        二、外资银行战略及其信贷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三、转型国家外资银行战略及其信贷行为的演变
        四、结论
    第二节 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的利弊分析
        一、反对外资银行的理由
        二、支持外资银行的观点
        三、结论
    第三节 转型国家外资银行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一、效率渠道
        二、信贷渠道
        三、公司治理
        四、制度建设
        五、信号效应
    第四节 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与经济增长──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一、外资银行进入与GDP增长率
        二、外资银行进入与银行体系效率
        三、外资银行进入与信贷量
        四、外资银行进入与公司治理
        五、外资银行进入与制度建设
        六、外资银行进入与整体FDI流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引入跨国银行因素的拉姆齐增长模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引入金融部门的增长模型
        一、金融部门介绍
        二、模型的详细设置和微观经济基础
    第三节 模型的求解
        一、一阶条件
        二、稳态解
        三、外资银行进入的效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模型的选择与计量方法
        一、理论模型回顾
        二、理论模型的修正
        三、计量模型的选择
    第二节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变量的选取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
        二、变量的选取
    第三节 计量检验
        一、外资银行进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短期效应研究
        二、外资银行进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长期效应研究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
第七章 结论和启示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一、关于银行改革、外资银行进入与经济增长
        二、关于银行私有化和银行业改革与发展
    第二节 启示
        一、关于改革方式
        二、关于政府作用和国有银行地位
        三、关于银行体系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四、关于银行业改革
参考文献
后记

(6)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涵义
        1.2.2 银行体系脆弱性与银行风险
        1.2.3 银行体系脆弱性与银行危机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与结构
    1.5 论文的主要贡献
第2章 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基本理论分析
    2.1 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宏观机制分析
        2.1.1 早期的银行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
        2.1.2 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
        2.1.3 金德尔伯格的金融危机史观
        2.1.4 克瑞格的安全边界说
        2.1.5 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
        2.1.6 小结
    2.2 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微观机制分析
        2.2.1 信息经济学的解释
        2.2.2 银行挤兑模型理论
        2.2.3 金融资产价格内在波动性理论
        2.2.4 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动态机制:金融熵及制度变迁
        2.2.5 小结
    2.3 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的最新发展
    2.4 国内学者对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的研究
第3章 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
    3.1 银行运行机制的固有缺陷
        3.1.1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职能
        3.1.2 银行微观结构的脆弱性
        3.1.3 银行业务运作机制的易波动性
        3.1.4 银行体系中各银行之间的关联性质。
        3.1.5 综合经营与"倒金字塔"型结构
    3.2 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外部因素分析
        3.2.1 金融自由化与银行体系脆弱性
        3.2.2 银行业竞争与银行体系脆弱性
        3.2.3 金融结构与银行体系脆弱性
        3.2.4 宏观经济与银行体系脆弱性
    3.3 银行体系脆弱性的负外部性
        3.3.1 外部性与金融市场无效率
        3.3.2 银行体系脆弱性负外部性的表现
    3.4 银行体系脆弱性与银行业危机
        3.4.1 银行体系脆弱性至银行业危机的演化机制
        3.4.2 银行危机的成本估量——国别经验考察
第4章 转轨经济下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特殊生成机制
    4.1 经济转轨与银行体系脆弱性
        4.1.1 经济转轨的内涵
        4.1.2 经济转轨下的金融体系
        4.1.3 转轨过程中银行业面临的问题
    4.2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现状考察
        4.2.1 银行体系的风险性事件
        4.2.2 资本充足率
        4.2.3 不良贷款率
        4.2.4 盈利能力
        4.2.5 流动性相对过剩
    4.3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深层次的制度根源
        4.3.1 对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产权阐释
        4.3.2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软预算约束理论分析
        4.3.3 国家控制型金融制度—制度框架的核心
第5章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测度
    5.1 国外测量银行体系脆弱性的主要方法
    5.2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
        5.2.1 指标体系的选取
        5.2.2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及模型
        5.2.3 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中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5.3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现状分析
        5.3.1 结果分析
        5.3.2 影响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因素分析
    5.4 对实证分析的小节
第6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
    6.1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效应分析
        6.1.1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理论考察
        6.1.2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经验分析
    6.2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
        6.2.1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历程与现状
        6.2.2 外资银行进入的正面效应
        6.2.3 银行业开放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冲击
    6.3 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第7章 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框架的构建
    7.1 银行体系稳定的内涵:基于框架构建的界定
    7.2 银行体系稳定性框架的总体设想
    7.3 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框架的构建
        7.3.1 银行体系的自身建设
        7.3.2 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
        7.3.3 完善银行监管制度
        7.3.4 建立良好的银行运营环境
参考文献
后记

(7)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银行国际化的相关概念
    第三节 研究主题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银行国际化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节 银行国际化的动因研究
    第二节 银行国际化的绩效研究
    第三节 银行国际化的战略研究
    第四节 商业银行信贷国际化研究
    第五节 银行国际化的其它研究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
    第一节 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的主要途径
    第二节 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商业银行信贷国际化
    第一节 信贷国际化与信息不对称
    第二节 外资银行和东道国银行的成本比较
    第三节 商业银行国际化与资金成本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国际化
    第一节 中间业务在跨国银行业务中的地位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国际化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中间业务创新
    第四节 商业银行投资国际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银行国际化的地域选择
    第一节 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第二节 跨国银行的国际化实践
    第三节 银行业海外扩张地域市场选择方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策略分析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银行国际化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扩张方式与策略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实践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实践价值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私人银行业务概述
    2.1 私人银行业务简介
        2.1.1 私人银行业务的定义
        2.1.2 私人银行业务的目标客户
    2.2 私人银行的服务内容及方式
        2.2.1 私人银行的服务内容
        2.2.2 私人银行的服务场所及服务方式
        2.2.3 私人银行与传统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的区别
第3章 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借鉴
    3.1 私人银行业的起源
    3.2 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3.2.1 瑞士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特点与借鉴
        3.2.2 美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特点与借鉴
第4章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4.1 中国境内各行私人银行业务开展情况
        4.1.1 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4.1.2 农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4.1.3 建设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4.1.4 交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4.1.5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4.2 国内私人银行的"中国式困境"
        4.2.1 监管及法律等风险
        4.2.2 风险管理存在缺陷
        4.2.3 分业经营的障碍
        4.2.4 人才匮乏
第5章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SWOT分析
    5.1 竞争优势strength
        5.1.1 本土文化优势
        5.1.2 本土市场优势
        5.1.3 海外机构优势
        5.1.4 集团公司优势
    5.2 竞争劣势weakness
        5.2.1 综合竞争力较低
        5.2.2 服务产品相对单一
        5.2.3 缺乏私人银行客户细分
        5.2.4 组织架构不够清晰
    5.3 潜在机会opportunity
        5.3.1 市场需求强烈
        5.3.2 金融危机带来历史机遇
    5.4 外部威胁threat
        5.4.1 客户缺乏正确的金融服务消费理念
        5.4.2 新加坡竞争威胁
        5.4.3 外资银行竞争威胁
        5.4.4 国内本土银行威胁
第6章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完善及创新对策
    6.1 中国银行私人银业务中外合作策略
    6.2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全球发展策略
        6.2.1 国内发展策略
        6.2.2 境外发展策略
    6.3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盈利策略
    6.4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客户策略
        6.4.1 做好行内部门之间的客户交流引荐工作
        6.4.2 搭建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利润最大化
        6.4.3 充分利用推荐代理机构的资源优势
        6.4.4 开拓思路积极寻求新的客户增长点
    6.5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策略
    6.6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人才策略
        6.6.1 注重培养本土高素质、专业化的私人银行人才
        6.6.2 充分发挥海外收购优势,迅速网罗优秀私人银行人才
        6.6.3 制定富有吸引力的薪酬体系,稳定私人银行人才队伍
    6.7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策略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基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迅速发展的金融服务贸易
        1.1.2 与金融自由化相伴的金融危机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服务贸易、金融服务贸易
        1.2.2 金融自由化、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1.2.3 金融稳定、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起因、效应与测度
    2.2 关于金融不稳定原因的探索
        2.2.1 金融危机的理论体系
        2.2.2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2.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性
        2.3.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不利影响
        2.3.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促进作用
        2.3.3 外资银行进入与发展中国家金融稳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融服务贸易:从壁垒走向自由化
    3.1 金融服务贸易的性质及其壁垒
        3.1.1 金融服务贸易的性质
        3.1.2 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种类
        3.1.3 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原因
    3.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必然性
        3.2.1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3.2.2 全球经济金融管制的放松
        3.2.3 信息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
        3.2.4 国际金融创新的发展
        3.2.5 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影响
    3.3 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协调体系
        3.3.1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推动
        3.3.2 WTO驱动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3.3.3 《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协调原则
        3.3.4 对《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简要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
    4.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4.1.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际资本流动
        4.1.2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4.1.3 金融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4.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宏观调控与金融稳定
        4.2.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监管
        4.2.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信贷扩张
        4.2.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货币政策
    4.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金融机构效率与金融稳定
        4.3.1 竞争效应与金融稳定
        4.3.2 溢出效应与金融稳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5.1 假设
    5.2 企业与银行的最优化
        5.2.1 企业
        5.2.2 外资银行
        5.2.3 国内银行
        5.2.4 均衡解
    5.3 从金融抑制到金融开放的动态演进
    5.4 本章小结
    附录5-1 a_t与z_(it)的关系
    附录5-2 一阶条件的推导
第6章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亚洲金融危机再解读
    6.1 样本国家的选择
    6.2 样本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开放进程
    6.3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东南亚金融危机
        6.3.1 短期波动与长期收益
        6.3.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信贷扩张与资产泡沫
        6.3.3 商业存在与金融稳定
        6.3.4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利率变化
    6.4 本章小结
    附录6-1 亚洲5国对外资银行商业存在形式的限制
第7章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与金融稳定
    7.1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历程与特点
        7.1.1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历程
        7.1.2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特点
        7.1.3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与TFS开放的新趋势
    7.2 中国目前金融稳定面临的新形势
        7.2.1 中国金融业目前的稳定状况
        7.2.2 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稳定
    7.3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与金融稳定
        7.3.1 金融业开放加速资本帐户开放进程
        7.3.2 金融业开放与我国信贷扩张和资产泡沫
        7.3.3 金融业开放加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7.3.4 金融业开放挑战宏观调控能力
    7.4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后的金融稳定对策
        7.4.1 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夯实金融稳定的经济基础
        7.4.2 继续保持渐进可控的金融服务业开放策略
        7.4.3 控制短期资本流动、逐步开放资本帐户
        7.4.4 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7.4.5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保持金融业健康和稳定
    7.5 本章小结
    附录7-1 入世后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大事记
    附录7-2 入世过渡期结束后银行业开放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10)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研究维度综述
        二、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研究框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范围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
        一、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二、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模型
        一、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内涵与量化指标
        二、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依据
        三、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模型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及特点
        一、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现状及盈利模式定位
        二、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结构特点
        三、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盈利模式的成因
        一、 宏观层面:高储蓄和高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 中观层面: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市场结构
        三、 政策层面:利率管制及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障碍
        一、 体制性残留的经营惯性
        二、 非息收入战略地位低下
        三、 金融管制的制度性障碍
        四、 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下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驱动因素
        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驱动
        二、 金融脱媒化的影响
        三、 利率市场化的推动
        四、 资本约束强化的要求
        五、 客户需求多元的带动
第四章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第一节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变革概述
    第二节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国别比较
        一、 美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二、 德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三、 瑞士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四、 香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第三节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相关性实证研究
    第一节 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一、 样本、数据及方法
        二、 变量的选取及释义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营业利润的相关性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
        二、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营业利润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指标的合成
        一、 基于因子分析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指标测算
        二、 我国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得分及变化趋势分析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盈利模式相关性分析
        一、 我国上市银行的的赫芬代尔—赫希曼指数测算
        二、 基于 ROA 因变量的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相关性分析
        三、 基于合成指标因变量的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回归结论的汇总分析
第六章 提升盈利能力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构建
    第一节 多措并举维持适宜的净利差水平
        一、 优化信贷结构,提升资产质量
        二、 强化市场导向,完善贷款定价
        三、 开展价值评估,强化成本管控
    第二节 强化内控多元拓展非息收入渠道
        一、 挖掘深度拓展非息收入渠道
        二、 加强内控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节 注重创新健全金融产品研发机制
        一、 金融创新的宏观路径与研发机制
        二、 创新体系与研发机制的构建策略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附录 1 上市银行回归原始数据(1)
附录 2 上市银行回归原始数据(2)
附录 3 上市银行回归原始数据(3)
参考文献

四、话说外资银行中国抢滩(论文参考文献)

  • [1]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及效应研究[D]. 许竹青. 复旦大学, 2003(02)
  • [2]中国银行业反垄断问题研究[D]. 杨大光. 吉林大学, 2004(04)
  • [3]外资银行开拓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动因、行为与环境[D]. 刘燕. 浙江大学, 2001(01)
  • [4]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D]. 王刚. 北京交通大学, 2011(10)
  • [5]转型国家银行改革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基于外资银行视角[D]. 窦菲菲. 复旦大学, 2008(03)
  • [6]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 高新宇.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6)
  • [7]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D]. 孔庆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8]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D]. 徐励. 山东大学, 2011(04)
  • [9]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基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研究[D]. 刘能华. 复旦大学, 2008(03)
  • [10]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D]. 苏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标签:;  ;  ;  ;  ;  

据说外资银行正在中国抢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