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开发的新型生物肥料

墨西哥开发的新型生物肥料

一、墨西哥研制出新的生物肥料(论文文献综述)

郑赛[1](2018)在《农业废弃物固液混合发酵及其产物的表面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农副产品进行高值化加工和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是世界现代农业生产实践的热点之一。一些芽孢杆菌作为自然界中常见的植物促生和生防细菌已经被用于生产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但他们的发酵产物作为新型添加剂在肥料、食品和饲料中的应用潜力仍较少研究。前期研究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XZ-173的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促进和病害防控作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XZ-173发酵产物的生物表面活性和抗氧化特性,以作为肥料、食品或饲料的新型添加剂。本研究的目标是:(1)研究XZ-173固液发酵产物对番茄和玉米的促生效果;(2)建立利用XZ-173进行固液混合发酵大豆粉和稻壳等农副产品及废弃物的工艺;(3)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发酵物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活性和抗氧化特性;(4)优化抗氧化发酵条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盆栽结果表明,利用菌株XZ-173固体发酵大豆粉和水稻秸秆获得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粗品制备的叶面肥(SFF)对番茄和玉米生长具有显着的促生作用。在相同生长条件下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喷施SFF对番茄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总生物量干重分别提高了 30.5%、20.8%、9.1%和65.4%;对玉米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总生物量干重分别提高了 36.2%、68.2%、42.2%和115.8%。(2)建立了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XZ-173固液混合发酵农副产品和废弃物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实验室工艺并优化了发酵条件。对6种农副产品和废弃物(大豆粉、豆粕、小麦麸皮、水稻秸秆、稻壳和玉米粉)作为主要发酵基质和5种发酵辅助物的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粉和稻壳是合适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主要发酵基质。生物表面活性剂产量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150 mL体系中最佳发酵基质组分为大豆粉2.63 g,稻壳4.49 g,葡萄糖0.1 g,尿素0.09 g和无机盐溶液1 mL;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5,加水量50 mL,接种量15%,170 rpm,30℃恒温培养60 h。在优化的条件下,生物表面活性剂粗品(SCP)的最大产量为106.11 mg/gds。(3)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粗提物表面活性剂活性和抗氧化剂活性有显着差异。分别采用抽提法和酸沉降法得到发酵粗提物(FCE)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粗品(SCP)。分析测定结果表明,SCP比FCE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和抗菌性,但FCE比SCP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当浓度为2.0mg/mL时,FCE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33.9%,40.1%,29.0%和88.5%。与SCP相比,FCE还表现出较高的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4)建立了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XZ-173固液混合发酵农副产品和废弃物生产抗氧化剂的实验室工艺并优化了发酵条件。对6种农副产品和废弃物(大豆粉、豆粕、小麦麸皮、水稻秸秆、稻壳和玉米粉)作为主要发酵基质和5种发酵辅助物的试验结果表明,小麦麸皮和水稻秸秆是合适的高抗氧化活性物质发酵基质。抗氧化剂活性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150 mL体系中最佳发酵基质组分为小麦麸皮2.62 g,水稻秸秆2.83 g,无机盐3 mL,蔗糖0.11 g(2%,m/m),酵母提取物0.11 g(2%,m/m);最佳发酵条件为加水量59.44 mL,接种量2.97 mL(5%,V/V),发酵初始pH为7.5,转速180rpm,温度33℃,发酵60.17h。在优化的条件下,发酵粗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高值34.24%,与预测值34.64%基本一致。综上所述,以大豆粉和稻壳为主要原料的XZ-173固液混合发酵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表面剂活性,而以小麦粉和水稻秸秆为主要原料的XZ-173固液混合发酵产物能够清除多种过氧化物自由基。这些粗提物具有作为新型天然添加剂应用于肥料、食品和饲料新产品开发之中的潜力。

裴凡[2](2016)在《侵染广东辣椒的病毒种类鉴定及病毒病药剂防控效果评价》文中指出辣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病毒病是我国辣椒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已鉴定出侵染为害我国辣(甜)椒的病毒有28种。广东省是我国主要辣椒种植区之一,病毒病为害也十分严重,但目前还没有对为害广东省辣椒的病毒种类进行系统调查与鉴定。本论文对广东辣椒8个主要种植区进行了调查与病样采集,应用小RNA深度测序及RT-PCR检测技术,鉴定出侵染广东辣椒的病毒种类;克隆与序列分析了辣椒叶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VMV)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了其致病性;评价了16种植物病毒药剂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在广东省茂名、梅州、韶关、佛山、广州、惠州、江门和湛江等8个辣椒种植区进行调查,辣椒病毒病在这些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为害,田间病株率一般为5%30%,严重可达100%。田间病株症状以花叶为主,同时伴有叶片畸形、皱缩、泡状突起等。2.应用小RNA深度测序及比较分析鉴定出辣椒病样中病毒的种类,从茂名、梅州和韶关这3个地区的7个混合病样品检测到18种病毒,包括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甜椒(辣椒)内源病毒(BPEV)、烟草轻型绿花叶病毒(TMGMV)、辣椒叶脉斑驳病毒(ChiVMV)、甜椒脉斑驳病毒(PVMV)、黄瓜花叶病毒(CMV)、辣椒黄化卷叶病毒(PYLCV)、辣椒环斑病毒(ChiRSV)、马铃薯Y病毒(PVY)、辣椒褪绿病毒(CaCV)、蚕豆萎蔫病毒(BBWV-2)、辣椒隐症病毒(PCV)、甜菜西方黄化病毒(BWYV)和烟草脉明病毒(TVCV)、Pepper vein yellows virus(PeVYV)、Nicotiana tomentosiformis endogenous pararetrovirus(NtoEPRVs)、Gloxinia tospovirus(Glotospov)。根据小RNA深度测序结果及GenBank上已登录的相应病毒基因组序列,分别对每种病毒设计2对引物,对测序用的病样进行RT-PCR检测与验证,成功地检测到16种病毒的目的片段,仅TVCV和LycEPRVs未检测到。上述16种病毒中,PYLCV、BWYV、PeVYV、Glotospov、NtoEPRVs等5种病毒侵染辣椒是中国大陆首次报道,其余11种侵染辣椒在国内已有报道。广东优势病毒为PVMV、ChiVMV、PVY、PMMoV及PeVYV。3.从每种病毒的2对引物中筛选出1对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对佛山、广州、惠州、江门、梅州、湛江、茂名、南雄等地125份辣椒病毒病疑似病样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124份样品为阳性,共检测出18种病毒。根据检出率依次为NtoEPRVs(57%)、PMMoV(44%)、BPEV(33%)、TMGMV(31%)、ChiVMV(30%)、PVMV(30%)、PeVYV(26%)、CMV(18%)、PYLCV(17%)、ChiRSV(17%)、PVY(15%)、CaCV(14%)、BBWV-2(10%)、Glotospov(10%)、PeCPV(9%)、TMV(4%)和BWYV(3%)。以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最多,不同地区的优势病毒不同。在125份病样品中,仅9份病样品中存在一种病毒,其余样品中均含3种或3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检出率高达93.55%,说明广东省辣椒病毒种类复合侵染严重。4.成功克隆ChiVMV广东分离物(ChiVMV-GD),该病毒基因组全长为9721 nt(GenBank登录号:KU987835),包含一个单一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9270 nt,编码的多聚蛋白长度为3089个aa。与海南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同源率96.9%),与四川、云南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远。室内人工接种,ChiVMV-GD可侵染辣椒、三生烟、普通烟;在辣椒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新叶上不规则暗绿斑驳,深绿部分通常伴有泡状凸起,叶缘皱缩或卷曲,严重时叶片变小畸形、线叶;在三生烟及普通烟上均为枯斑症状。5.收集了21种不同辣椒品种,以ChiVMV-GD为毒原,比较不同辣椒品种的抗病性。结果显示,14号辣椒品种的抗性最好,发病指数为0,其次为13号品种,病情指数为3.24,汇丰一号抗性最差,病情指数为75.46。不同辣椒品种抗病性差异较大。6.收集了16种我国生产上常用的植物病毒病药剂,评价其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宁南霉素水剂防效最高,为35.71%;其次是毒氟磷粉剂(30.36%)和阿泰灵粉剂(20.26%),其余13种药剂的防效均低于20%。这些药剂对辣椒病毒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整体防效均较低,药剂间防治效果差异也较大。

李嘉[3](2010)在《生物经济引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初探》文中认为人类社会迄今已经经历了四个经济时代的变迁,相应的形成了狩猎采集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四种经济形态。目前,信息经济已由创新阶段进入成本竞争阶段,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冲动会激励技术不断创新和突破,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为基础的生物科技革命正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由此形成的生物产业将成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主导或支柱产业和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必将启动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生物经济时代的来临。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日益关注,在医药保健、营养卫生、资源环境等领域产生了强烈预期和需求。与之相对应,“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痼疾深深困扰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由此引发的生物技术原始创新成果在医疗保健、农业、环保、再生能源、轻化工、食品及生物智能等重要领域对改善人类健康与生存环境、提高农牧业和工业产量与质量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日趋显着。生物科技已经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和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统计结果显示,生物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增长率高达25%-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照此发展趋势,2020年以后,生物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生物经济也将进入其成熟阶段。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古巴、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对生物经济的发展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上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其中发达国家政府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方面政策灵活、投入充足、体制先进,整体处于领先水平。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总体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及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领土、领海广袤的发展中国家,生物种质资源丰富,发展生物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综观世界生物产业发展趋势,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将是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抓住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我国就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差距,甚至有可能在某些领域或某些行业实现赶超,带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反之,我国不能突破在资金、技术、人才、政策及法律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将会使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扩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一旦跨国公司形成市场垄断后,我国不仅失去跨越式发展的先机,民族生物产业也将走向边缘化,再次与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失之交臂。通过对国内外生物经济发展实践进行科学、全面地分析和总结,梳理凝练出十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生物经济发展模式范例: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发展模式;高原山区沟域发展模式;并购、合作发展模式;生物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价值链为核心的网状和条状集聚模式;产、学、研、官、金相结合发展模式;“分散-集中式”—公司+科研+政府+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国际合作发展模式;生物技术自主创新模式;大型跨国生物公司及生物技术创业公司发展模式,这些经验模式必将对我国现有的生物企业、生物技术创业公司以及即将介入生物产业的大型国企产生示范和推动作用。综合以上分析,针对性提出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对策建议。(1)生物产业立国战略。我国生物产业秩序尚不规范,相关产业政策缺失,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产业政策体系十分必要。我国生物产业即将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新兴战略产业之一,通过制定“中国生物产业政策大纲”;建立健全生物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提升其到立国战略高度。(2)体制创新战略。根据生物经济特征和成长规律,切实形成有利于加快产业发展的体制和制度。政府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增加市场要素的流动效率和保证其正确的流向,并对有着很大外部效应、逐利性私人企业不愿投入的要素予以支持。(3)技术创新战略。我国应当推进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从而加强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努力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深刻转变,才能提高我国的生物技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水平。(4)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技术标准的实质和核心就是技术体系中对于技术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为此,培育和发展国家综合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综合能力,推动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5)人才战略。我国应当推进科技人才制度创新,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并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从而造就一支尖子人才队伍,这是生物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6)资金战略。我国要形成既有政府拨款、又有企业自筹资金,既有国内金融贷款、又有国外金融投入,既有无偿使用的经费、又有有偿使用的资金,从而建立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体系,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7)生物资源保护战略。完善生物资源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建立和健全国家生物资源的收集、整理、保藏与利用体系,建立濒危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库,进一步加强我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我国重要基因资源流入别国。(8)国际化战略。我国利用潜在的巨大市场的比较优势,按照国际惯例积极与大型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在国内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学习发达同家的高科技企业的管理经验。(9)其他对策建议。制定适应生物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种进行改革;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一规划,促进生物产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优化管理基础,加强统计工作;优化国民教育,举国各界同心合力,积极营造生物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为基础的生物科技革命正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我们由于闭关锁国已经错过工业革命发展的良机,由于十年文革已经痛失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黄金发展机遇,我们没有理由再次丧失生物技术革命带来的这次飞跃式发展的良机。目前,只有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现状,找到限制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采取相应的发展模式和一系列的对策措施,我国才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翟勇[4](2006)在《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对中国生态农业(CEA)发展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改善我国产地环境与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等,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中国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具有较大差别。CEA是遵循生态学、农学、资源环境科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多学科原理与方法,以生态、经济、社会等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起来的多组分、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体系。(2)CEA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理论体系还存在过于理想化与综合化、发展阶段理论薄弱、发展战略思路还不很明确等缺陷;技术集成度不高,关键技术不过硬,政策、管理与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等,严重制约着CEA的可持续发展。(3)CEA至少受到生态学、经济学、农学,资源环境科学、农业工程学等多学科原理与方法的共同支撑。CEA富有特色的理论内涵还应当包括生态农业系统适度投入论、生态农业物质-经济循环论、生态农业产业论和生态农业工程论等。(4)CEA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为: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长远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整体协调、科学先进、勇于创新、规范可行的原则,以CEA产业化创新发展为核心,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技术升级战略、政策保障战略与区域推进战略,并结合科技、政策、管理、社会参与等机制创新,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资源环境安全的双赢目标,并用10年左右时间,使CEA成为我国农业的主体。(5)CEA创新发展战略体系包括产业化发展战略、技术升级战略、区域推进战略和政策保障战略等四大组成部分。该总体战略框架以产业化战略为核心,以技术升级战略和政策保障战略为保障,以区域推进战略为主要方式,通过多个战略的有机组合和组织管理等机制创新,有计划地实现CEA创新发展体系。(6)产业化战略是CEA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主要包括农产品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基地商品化生产战略、深加工战略、循环产业链战略和服务与营销战略等六大层面。其中,基地商品化生产战略、农产品深加工战略是CEA产业化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内容,其他战略是CEA产业化的重要保障或特色内容。近中期CEA产业化重点领域为基地商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和新型生态产业。(7)技术升级战略、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是CEA的重要保障战略。技术升级战略框架包括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成果转化功能强化战略、科技投入保障战略和科技素质升级战略,其核心是科技创新战略。近中期CEA技术升级的重点领域是:农产品产地环境建设、农产品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型和高效型生态模式等。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主要包括政策保障战略、全民参与战略、信息与市场战略、示范推广战略、组织模式创新战略等。其中,政策保障战略和组织模式创新战略是该框架的核心内容。(8)区域推进战略是实现CEA的主要形式。按照东北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内陆区、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和青藏高原区等8个生态农业区域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各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要点与发展方向。(9)CEA模式创新的原则是:整体协调、适时适地、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等。(10)制约CEA模式推广效果的内在机制是:比较效益低而劳动繁杂的模式、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模式、缺环断节和缺乏配套技术的模式、不考虑农民意愿而强制推行的模式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推广。(11)CEA模式创新的基本内容包括产业模式、技术模式、管理模式和区域模式创新等四个层面。产业模式创新是CEA模式创新的核心,区域模式创新是具体实现形式,技术模式与管理模式创新是重要保障。未来CEA的重要产业化模式有:基地生产型、科技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等。技术模式创新的重点领域包括生态投入品研制、农田污染控制、农产品清洁化生产、农产品和环境质量快速监测等。未来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农户自主型、农民组织主导型、政府组织与引导型、企业订单与市场引导型等几种类型。本文提出了我国8大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方向、主导模式及其相应的模式群。(12)从结构、功能和效益三大层面,用28个综合指标初步构建起了CEA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该体系对市级、县级和乡村级等不同尺度的生态农业系统进行了评价,为CEA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13)剖析了制约CEA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的五大元素,即政府、农民、企业、科技人员和消费者等因素,提出了CEA的未来政策取向。(14)CEA组织与管理机制创新的基本模式为:政府引导下的科技实体与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农民群众与企业主体建设的框架模式。本模式揭示了农民群众与企业是CEA建设的主体,是CEA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是CEA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15)CEA创新发展的重大措施主要包括: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政策与投入体系、理顺社会参与机制、创新管理与组织模式等。

欧阳静[5](2006)在《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文中指出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对于经济学来说,资源问题是个常究常新的话题,特别是药用植物资源,因其本身涉及植物学、生态学、药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又有着其特殊性。关于森林资源、生物资源、自然资源这些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者很多,而具体到药用植物资源,大多从植物学、生态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及其实现的路径选择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虽然一些区域相关产业初具规模,被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药用植物资源本身能否可持续发展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例如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退化,资源浪费严重,药材质量未走上标准化道路等因素,阻碍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本文力求在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和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实现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共分八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过程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第二章概括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内涵、对经济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它所能带来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第三章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作了系统的分析,它包括监测保护、开发利用和评价预警三个方面。第四章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难点。它在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认知的基础上,采

《世界农业》[6](2004)在《开眼界》文中研究说明

方佳海[7](2004)在《墨西哥研制出新的生物肥料》文中研究表明

刘志民[8](2003)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 ——理论回顾、现状分析与战略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从理论回顾(范畴界定、支撑理论、成长规律及评价指标)、现状分析(国内外现状、国际经验与国内差距、问题及成因)和战略选择(战略意义、需求分析、重点领域、对策思路与发展建议)方面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作系统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从逻辑学的角度,对“农业高新技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概念作了限制和概括,明晰了研究范畴。认为:“农业高新技术”就是应用于农业的高新技术,涵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工程技术、海洋技术和生态技术等在农业上应用。从技术领域可以划分为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三大方面;从技术开发层面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传感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远程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环境控制技术、诊断施肥技术、工程管理技术和无疫害生产技术等18 项;从产业应用层面可以划分为动物快速繁殖、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AES)的建立、设施(工厂化)农业等20 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被限定为特指中国的知识、技术和资金高度密集的新型农业产业,是在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技术上形成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团的总称,范围包括农业生产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其存在形式通常是科、农、工、贸一体化的联合体。“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则被定义为“在我国,是指以农业高新技术为主要构成要素独立形成新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产生出新型农业高新技术产品或是将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涉农产业、生产出富含高新技术的新型农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质是高新技术在涉农产业的企业化和市场化,通常是科、农、工、贸一体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本质都是产业化,都与农业发展有关,而且都面向农户,将农户引向市场。二者的差异在于其成长背景、构成要素、目标模式等。2.运用公共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品属性、产生机理、发展特性、供给机制及发展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综合,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不管农业高新技术的性质如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本身已经具有了混合品属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产品属性,决定了供给机制是一种集市场机制创新行为与政府功能创新行为于一体的新型生

张占耕[9](2002)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持续农业发展的不同模式》文中研究表明不同的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应该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紧密相关。本文主要介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农业持续发展的各种不同的模式,通过比较,总结了三点启示。

姚拓[10](2002)在《饲用燕麦和小麦根际促生菌特性研究及其生物菌肥的初步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禾本科牧草及禾谷类作物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作用,但其均为嗜氮、磷植物。百十年来,化肥一直是提供这类植物氮、磷素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化肥使用量的不断增大,其副面影响日益明显。因此,探寻新的肥源,尤其是生物肥源,以替代或部分替代化肥的研究倍受关注。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仪(GC)、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等先进仪器设备和最可能数法(MPN)、荧光免疫技术(FA)、随机扩增DNA(RAPD)技术、15N同位素稀释等方法,对饲用燕麦和小麦根际PGPR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特性研究及其生物菌肥的初步研制。结果表明: 1.燕麦和小麦根际存在PGPR菌。燕麦根际分离获得10个菌株,分属Azotobacter(4个)、Pseudomonas(4个)和Azospirillus(2个)属;小麦根际分离到15个PGPR菌株,分属Azotobacter(5个)、Pseudomonas(4个)、Azospirillus(4个) 、Zoogloea(1个)和Alcaligenes(1个)属。 2.根际不同部位PGPR菌株的种类分布有差异,其种类数量为:RP>RS>NRS≥HP。分离到的菌株多数(48%)为根表土壤(RS)与根系表面(RP)共有的,少数(20%)只分离自根系表面(RP,12%)或土壤(NRS,8%),个别(8%)分离自根内(HP)。也有一些(24%)菌株在土壤、根表土壤和根系表面均有分布。 3.绝大多数(92%)菌株在LB、NFM和CCM培养基,尤其是在LB培养基生长速度较快。所有菌株(除ChW4只在甘露醇外)均可在以甘露醇、糖浆、葡萄糖、蔗糖及1/2甘露醇+1/2蔗糖取代蛋白胨制成的不同碳源培养 基上良好生长,但一些菌株,在以半乳糖或麦芽糖或木糟取代蛋白陈制成的 碳源培养基上不生长或生长不良。 4.多数G2o/o)菌株为产碱菌株,部分(24%)为中性菌抹,其它(24%) 为产田菌株。产陨茵诛中77o/o来自于小麦根际,产酸菌株中6批来自于薪麦 根际。 5.自然状况下(未接种人燕麦和小麦根际各部位均存在着固氮菌类群,刃 但数量差异较大且相对较少*乙10‘个ig干土或根);种群数量分布趋势为: RP> RS>NRS >HP;根际各部位固氮菌占该部位总异氧菌的比例趋势为:HP>丫 RP>RS>NR。 6.Chwl eons Sp.)菌株是一种相对广谱的菌株,在燕麦和小麦 根际不同部位(除薄麦根内(HP)外)均有分布,但其戮量除在裔麦和小麦 根系表面(RP)较多*叭旷 饨干土或根)外,其它部位均很少W103个 伯干土或榔。ChW闲仰咖earp.)酉株是一种分布谱相对较窄的菌株,只分 布于小麦的根表上壤(RS)和根系表面(RP),对小麦的专化性相对较强。 7,虽然自然状况下慈麦和小麦根际存在着固氮菌株,但因其数量少*0- l炉他干土或榔,固氮量很少,不能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氮量。因而 应通过使用固氨菌接种剂以提高蒸麦和小麦根际固氮菌种群数量,增强种群 的竟争力,同时槽加根际微生物的固氮总量,满足或基本满足植物生长发育 所需的氮量。 8.分离到的茵株绝大部分0啊具有固氰性能,但固氮酶活性相差较大, 具有较高固氨酶活性的酉株相对较少。分离自慈麦根际菌株,固氮醇活性在 *.5~l!47.9 nmo p之间,大于 300 if’mt po的菌株有 6个 (6(N入 ChO3的固氨酶活性最高,ChO6固氯醇活性最低;分离自小麦根 际酉株,固氨酌活性在oo.卜七5!石Dmfq闪W血之间,大于300——!Q巳 巾人d的苗株有5个Q3%入ChW的固氮酶活性最高,ChW固氮醇活性最 低.从苗抹固氮酶活住来看,CbO、CbO、CbO6和CbO7等在研制蒸麦 臼回和 CkW6、Cliwl卜 CliWS和 Cllwl等在研制小麦回回方面具有狠大的 v 子开发潜力。 9.溶磷菌株较少(燕麦3个,小麦2个),其分解磷酸盐的能力差异较大。接种溶磷菌对燕麦和小麦苗期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0.绝大多数菌株具有分泌植物生长素(IAA)的能力,但能力相差较大,具有较高能力的菌株相对较少。分离自燕麦的菌株均具有分泌植物生长素的能力,其大小在 2二6叫.3lpg /nilZ间,大于 spg /ml的有 4个N0%人 ChO3 【分泌植物生长素的量最高,而ChOZ最低;分离自小麦菌株中,73.3%具有分泌植物生长素的能力,其值在 l·40叶·13ug alZ间,大于 SPg /ml只有 4个 丫Q6.7%人ChW15分泌植物生长素的量最高,ChW14最低。从菌株分泌植物生长素(IAA)能力来看,Chwls,ChWS、ChwlZ、ChW6等在研制小麦菌肥和ChO3、ChO6、ChOS、ChOg等在研制燕麦菌肥方面?

二、墨西哥研制出新的生物肥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墨西哥研制出新的生物肥料(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废弃物固液混合发酵及其产物的表面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芽孢杆菌生防及促生作用的研究现状
        1.1 芽孢杆菌及其代谢产物
        1.2 芽孢杆菌及脂肽类化合物的生防功能
        1.3 芽孢杆菌及脂肽类化合物的促生作用
        1.4 微生物叶面肥
    2 农业废弃物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2.1 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
        2.2 稻壳资源利用现状
        2.3 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
        2.4 小麦麸皮资源现状
    3 固液混合发酵
        3.1 液体发酵
        3.2 固体发酵
        3.3 固液两相混合发酵
    4 抗氧化活性
        4.1 自由基与活性氧
        4.2 自由基的危害
        4.3 自由基的清除
    5 抗氧化肽
        5.1 抗氧化肽的来源
        5.2 抗氧化肽的活性机制
        5.3 抗氧化肽的制备方法
    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6.1 研究内容
        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XZ-173脂肽类发酵产物叶面肥对番茄和玉米促生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叶面肥处理对番茄和玉米株高的影响
        2.2 两种叶面肥处理对番茄和玉米茎粗的影响
        2.3 两种叶面肥处理对番茄和玉米叶绿素的影响
        2.4 两种叶面肥处理对番茄和玉米植株干鲜重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固液混合发酵产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酵条件优化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菌种活化
        1.3 种子液制备
        1.4 发酵培养
        1.5 生物表面活性剂粗品(SCP)
        1.6 单因素试验
        1.7 中心组合优化实验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物料的筛选
        2.2 混合发酵的条件优化试验
        2.3 混合发酵的中心组合优化实验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固液混合发酵产物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活性和抗氧化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发酵产物的制备
        1.3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2.1 表面张力系数
        2.2 抑菌性检测
        2.3 乳化活性
        2.4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2.5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2.6 还原能力
        2.7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
        2.8 羟基自由基
        2.9 T-AOC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固液混合发酵产抗氧化肽的发酵条件优化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菌种活化
        1.3 种子液制备
        1.4 发酵培养
        1.5 抗氧化活性测定
        1.6 单因素试验
        1.7 发酵响应面优化实验
        1.8 超滤分级试验
        1.9 傅里叶红外波谱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基单因素优化实验
        2.2 Plackett-Burman试验
        2.3 最陡爬坡试验结果
        2.4 Box-Behnken试验结果分析
        2.5 响应面曲线结果分析
        2.6 验证实验
        2.7 超滤分级试验结果
        2.8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和不足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侵染广东辣椒的病毒种类鉴定及病毒病药剂防控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及中英文对照 1 前言
1.1 辣椒病毒病的危害
1.2 为害辣椒的病毒种类
1.3 为害中国辣椒的病毒种类及其发生特点
    1.3.1 为害中国辣椒的病毒种类
    1.3.2 我国辣椒病毒病发生特点
1.4 侵染辣椒的几种重要病毒
    1.4.1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
    1.4.2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1.4.3 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
    1.4.4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
    1.4.5 甜椒脉斑驳病毒(Pepper veinal mottle virus,PVMV)
    1.4.6 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
    1.4.7 辣椒叶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VMV)
1.5 广东省辣椒病毒病研究进展
1.6 辣椒病毒病检测及鉴定技术
    1.6.1 生物学检测法
    1.6.2 电镜检测技术
    1.6.3 血清学方法
    1.6.4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1.6.4.1 核酸杂交技术
    
1.6.4.2 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
    
1.6.4.3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1.6.4.4 DNA微列阵技术
1.7 小RNA深度测序技术
1.8 辣椒病毒病的防治
    1.8.1 选用抗耐病品种
    1.8.2 种子消毒处理
    1.8.3 田间栽培管理
    1.8.4 防治蚜虫
    1.8.5 药剂防治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寄主植物
2.2 防治病毒药剂
2.3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2.4 主要仪器
2.5 病害调查与病样采集
2.6 小RNA深度测序
2.7 样品中RNA提取
2.8 病毒RT-PCR检测引物的筛选
    2.8.1 检测与验证病毒的引物
    2.8.2 cDNA合成
    2.8.3 RT-PCR扩增反应
    2.8.4 RT-PCR产物胶回收
    2.8.5 连接反应
    2.8.6 连接产物转化反应
    2.8.7 菌落RT-PCR鉴定
    2.8.8 序列比对及引物筛选
2.9 辣椒病样中病毒种类RT-PCR检测
    2.9.1 病样总RNA提取
    2.9.2 cDNA合成
    2.9.3 RT-PCR扩增
2.10 ChiVMV-GD基因组全序列克隆
    2.10.1 引物设计
    2.10.2 特异片段的克隆
    
2.10.2.1 cDNA合成
    
2.10.2.2 各片段RT-PCR扩增反应
    
2.10.2.3 各片段RT-PCR产物胶回收
    
2.10.2.4 连接产物转化
    2.10.3 ChiVMV-GD 3'末端克隆
    
2.10.3.1 ChiVMV-GD 3'末端扩增
    
2.10.3.2 RT-PCR产物胶回收
    
2.10.3.3 3'端克隆反应
    
2.10.3.4 菌落RT-PCR鉴定
    
2.10.3.5 序列拼接与比较分析
2.11 ChiVMV寄主范围测定
    2.11.1 ChiVMV分离纯化
    2.11.2 寄主范围鉴定
2.12 辣椒品种的抗病性鉴定
    2.12.1 试验处理
    2.12.2 接种方法
    2.12.3 各辣椒品种发病情况调查
2.13 植物病毒病药剂的防治效果评价
    2.13.1 试验处理
    2.13.2 接种及施药方法
    2.13.3 各药剂防效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广东辣椒病毒病发生与为害情况
3.2 小RNA深度测序结果
    3.2.1 茂名辣椒病样小RNA深度测序结果
    3.2.2 梅州辣椒病样小RNA深度测序结果
    3.2.3 韶关辣椒病样小RNA深度测序结果
3.3 RT-PCR检测引物筛选结果
3.4 广东各地辣椒病样RT-PCR检测结果
    3.4.1 广东辣椒病样中病毒种类检测结果
    3.4.2 17种病毒的检出率及其分布情况
    3.4.3 广东辣椒病样中病毒侵染情况
    3.4.4 8 个地区辣椒病样中病毒复合侵染情况
3.5 ChiVMV-GD基因组全序列扩增
    3.5.1 基因组结构分析
    3.5.2 同源性分析
3.6 ChiVMV的寄主范围及症状表现
3.7 辣椒品种对ChiVMV-GD的抗性鉴定
3.8 植物病毒病药剂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效评价 4 结论与讨论
4.1 侵染为害广东辣椒的病毒主要种类
4.2 应用小RNA深度测序检测与鉴定病毒
    4.2.1 小RNA深度测序技术
    4.2.2 发现我国大陆地区病毒新纪录
    
4.2.2.1 辣椒黄化卷叶病毒(Pepper yellow leaf curl virus,PYLCV)
    
4.2.2.2 甜菜西方黄化病毒(Beet western yellows Virus ,BWYV)
    
4.2.2.3 Glotospov(Gloxinia tospovirus)
    
4.2.2.4 甜椒(辣椒)内源病毒(Bell pepper endornavirus,BPEV)
    
4.2.2.5 内源病毒NtoEPRVs
4.3 关于内源病毒
4.4 ChiVMV广东分离物的遗传特征及其致病性
4.5 辣椒品种对ChiVMV-GD的抗病性结果
4.6 植物病毒病药剂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5 总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5.1 总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生物经济引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对生物经济的基本认识
    1.1 生物经济产生的基础
        1.1.1 生命科学的进展
        1.1.2 生物技术的发展
        1.1.3 生物产业的产生
    1.2 生物经济的特征
        1.2.1 创新性
        1.2.2 三要素的密集性和四高一长性
        1.2.3 关联性和渗透性
        1.2.4 多样性和广泛性
        1.2.5 依赖性
        1.2.6 可持续性和发展的阶段性
    1.3 生物经济遵循的基本法则
        1.3.1 生物科技知识倍增法则
        1.3.2 生物经济的全球化范围与研究对象的微小规模成反比法则
        1.3.3 逐渐加速的垂直成长速度法则
        1.3.4 生物经济资源可再生性法则
        1.3.5 生物经济的“人本化”考核体系法则
    1.4 生物经济的发展趋势
        1.4.1 世界许多国家不断加大对生物科技研发投入力度
        1.4.2 世界生物产品市场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1.4.3 生物技术正在向工业领域拓展
        1.4.4 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1.4.5 生物产业由幼稚期进入成长期
        1.4.6 生物经济的市场份额绝大部分仍来自于生物医药产业
        1.4.7 生物产业投资向好
        1.4.8 转基因产品在质疑反对中快速增长
        1.4.9 生物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点
第2章 新型经济形态的生物经济
    2.1 经济形态演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2.1.1 经济形态的理论分析
        2.1.2 生物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关系
        2.1.3 生物经济发展阶段及划分标准
    2.2 新型经济形态的生物经济社会再生产过程分析
        2.2.1 生物经济的生产
        2.2.2 生物经济的交换
        2.2.3 生物经济的分配
        2.2.4 生物经济的消费
    2.3 生物经济与其他新经济的关系
        2.3.1 生物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2.3.2 生物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2.3.3 生物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2.4 生物经济的作用及影响
        2.4.1 生物经济的作用
        2.4.2 生物经济的影响
第3章 国外生物经济发展实践
    3.1 北美地区
        3.1.1 美国
        3.1.2 加拿大
    3.2 欧洲地区
        3.2.1 基本概况
        3.2.2 各国概况
    3.3 亚太地区
        3.3.1 基本概况
        3.3.2 各国概况
    3.4 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
        3.4.1 古巴
        3.4.2 巴西
    3.5 对国外生物经济发展的思考和总结
第4章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现状
    4.1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概况
        4.1.1 生物医药产销快速增长,效益大幅上升
        4.1.2 生物农业平稳增长
        4.1.3 生物能源产销平稳
        4.1.4 生物制造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4.1.5 生物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形成
        4.1.6 投资增长强劲,发展后劲较足
        4.1.7 国际化步伐加快,出现新的亮点
        4.1.8 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发展,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4.2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基础分析
        4.2.1 科技基础
        4.2.2 人才基础
        4.2.3 丰厚的资源基础
        4.2.4 广阔的市场基础
        4.2.5 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
    4.3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4.3.1 生物产业政策问题
        4.3.2 法律、法规保护体系没有建立
        4.3.3 体制、制度的缺陷
        4.3.4 对知识产权制度和标准化战略认识薄弱
        4.3.5 生物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
        4.3.6 产业化运行机制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
        4.3.7 生物科技人力资源短缺
        4.3.8 金融创新不足,风险投资短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比例失调
        4.3.9 税收等政策不合理,生物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欠佳
        4.3.10 产业规模小、企业效益差,出口水平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4.3.11 政出多门,生物产业领导部门设置有待商榷
        4.3.12 市场机制失灵,宏观调控不利,市场环境有待完善
        4.3.13 统计工作滞后
        4.3.14 国家生物安全体系不健全
第5章 生物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5.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5.1.1 理论性
        5.1.2 多目标性
        5.1.3 系统性
        5.1.4 科学性
        5.1.5 可操作性
        5.1.6 可比性
    5.2 生物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5.2.1 生物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5.2.2 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说明和分析
    5.3 生物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5.3.1 生物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模型构建
        5.3.2 实证分析
第6章 我国生物经济的发展模式
    6.1 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发展模式
        6.1.1 工业化和生物产业化同步发展
        6.1.2 生物经济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发展
    6.2 高原山区沟域发展模式
        6.2.1 高原模式
        6.2.2 发展沟域经济,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生物产业的模式
    6.3 并购、合作发展模式
        6.3.1 国际企业并购、合作情况
        6.3.2 我国生物企业并购、合作情况
        6.3.3 企业并购合作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6.3.4 全球金融危机加速了并购合作步伐
    6.4 生物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6.4.1 实行集聚化是生物经济发展的最显着的特征
        6.4.2 生物产业集群的二个模式
        6.4.3 我国生物产业聚集式发展的意义
    6.5 以价值链为核心的网状和条状集聚模式
    6.6 产、学、研、官、金相结合发展模式
        6.6.1 企业带动的产、学、研、官、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6.6.2 技术先导型的学、研、产、官、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6.6.3 政府主导型的官、产、学、研、金相结合发展的模式
    6.7 “分散-集中式”—公司+科研+政府+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6.8 国际合作发展模式
    6.9 我国生物技术自主创新模式
        6.9.1 细胞经济模式是自主创新的基础性模式
        6.9.2 生物技术平台资源共享模式是自主创新的战略性模式
        6.9.3 加强原始创新发展生物农业的模式
        6.9.4 加强集成创新,全面开发产业链,生物质资源多级生物利用、大循环模式
        6.9.5 生物医药引进吸收再创新,优先研发非专利药的发展模式
    6.10 大型跨国生物公司及生物技术创业公司发展模式
        6.10.1 美欧大型跨国生物公司创新模式
        6.10.2 美欧生物技术创业公司发展的基本模式
第7章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7.1 生物产业立国战略
        7.1.1 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生物产业政策体系的必要性
        7.1.2 制定我国生物产业政策的建议
    7.2 体制创新战略
        7.2.1 根据生物经济特征和成长规律,切实形成有利于加快产业发展的体制和制度
        7.2.2 创新所有制结构
        7.2.3 创新分配机制和制度创新
    7.3 技术创新战略
        7.3.1 实施“高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实践行动,创写“中国模式”新篇章
        7.3.2 实施“创新体系建设”行动,构筑国际一流生物技术创新体系
        7.3.3 实施“企业创新引导”行动,加速技术创新主体的转变
        7.3.4 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加速原始创新
        7.3.5 实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行动,加强自主创新
        7.3.6 实施“创新支撑保证体系建设”行动,建立完善的创新支撑保证体系
    7.4 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
    7.5 人才战略
        7.5.1 推进科技人才制度创新
        7.5.2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7.5.3 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7.5.4 进一步加大对海外优秀留学人员的吸引力度
        7.5.5 发展生物经济,开辟科技人员与大学生创业、就业途径
    7.6 资金战略
        7.6.1 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汲取国际金融风暴的教训,做好我国的金融创新工作
        7.6.2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7.6.3 改善银行信贷支持,创新生物产业发展融资模式,搭建多种形式融资平台
        7.6.4 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7.6.5 建立风险投资渠道,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业
    7.7 生物资源保护战略
    7.8 国际化战略
    7.9 其他对策建议
        7.9.1 制定税收优惠等政策
        7.9.2 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一规划,促进生物产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7.9.3 优化管理基础,加强统计工作
        7.9.4 优化国民教育,举国各界同心合力,积极营造生物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重要意义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概况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2 国外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的热点问题
        1.3.3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
        2.1.1 国内外生态农业概念辨识
        2.1.2 生态农业概念的完善过程
        2.1.3 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
    2.2 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
    2.3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2.3.1 追求的是综合效益目标,而非单一的环境目标
        2.3.2 强调合理增加投入,而不是系统自我维持
        2.3.3 强调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涉及面宽,更加综合与多元化
        2.3.4 注重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并与传统技术相结合
        2.3.5 具有鲜明而丰富的区域特色
        2.3.6 具有显着的政府参与特色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比较与启示
    3.1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3.1.1 产生与发展背景
        3.1.2 生态农业发展实践
        3.1.3 典型国家和地区生态农业概况
        3.1.4 生态农业产品市场状况
    3.2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3.2.1 产生背景
        3.2.2 发展里程
        3.2.3 发展现状与问题
    3.3 国内外生态农业的主要差异
        3.3.1 背景
        3.3.2 内涵
        3.3.3 速度与规模
    3.4 国外生态农业的启示与借鉴
第四章 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辨析
    4.1 生态农业理论创新制约因素分析
        4.1.1 概念缺陷剖析
        4.1.2 理论体系瑕疵剖析
    4.2 模式的资源环境制约
        4.2.1 水资源短缺
        4.2.2 耕地资源退化
        4.2.3 能源危机加剧
        4.2.4 产地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4.3 模式的技术制约
        4.3.1 先进、安全、适用的农业生物技术
        4.3.2 环境友好型肥药技术
        4.3.3 病虫草害的生态控制技术
        4.3.4 物料精准化投入技术
        4.3.5 生态农业标准化与国际化
    4.4 模式的产业基础制约
        4.4.1 生态农业产业化正在兴起,但基础薄弱
        4.4.2 强地域性和多元文化对产业创新的利弊兼而有之
    4.5 生态农业的政策制约因素
        4.5.1 农村土地经营体制
        4.5.2 农业科研投入不足
    4.6 生态农业的管理机制制约
        4.6.1 绿色农产品市场管理机制
        4.6.2 科技示范与推广体系
        4.6.3 生态农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模式制约
    4.7 生态农业的社会学制约
        4.7.1 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
        4.7.2 生态农业与“三农”问题
        4.7.3 农民生产观念与素质制约
第五章 生态农业理论体系探讨
    5.1 生态农业理论的学科基础
        5.1.1 生态学科群
        5.1.2 资源环境学科群
        5.1.3 农学学科群
        5.1.4 经济学科群
        5.1.5 工程学科群
    5.2 生态农业若干重要科学问题探讨
        5.2.1 中国生态农业的目标定位
        5.2.2 发展特色与同国际接轨的关系
        5.2.3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艰难选择
        5.2.4 规范化、标准化是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5.2.5 农民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
        5.2.6 建设规模与质量的关系
    5.3 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研究
        5.3.1 理论创新
        5.3.2 生态农业战略、道路与途径
        5.3.3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与内涵探讨
        5.3.4 生态农业评价方法
第六章 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6.1 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战略构想
        6.1.1 总体思路
        6.1.2 战略构架
    6.2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6.2.1 产业化现状与问题
        6.2.2 产业化战略框架内容
        6.2.3 产业化战略的重点领域
    6.3 中国生态农业技术升级战略
        6.3.1 技术支撑现状与主要制约因素
        6.3.2 技术升级战略框架内容
        6.3.3 技术升级的重点领域
    6.4 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
    6.5 生态农业区域推进战略
        6.5.1 生态农业区域差异
        6.5.2 生态农业区域推进战略框架
        6.5.3 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要点
    6.6 战略对策
        6.6.1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6.6.2 强化政策与投入体系
        6.6.3 理顺社会参与机制
        6.6.4 创新管理与组织模式
第七章 生态农业模式构建研究
    7.1 生态农业模式现状分析
        7.1.1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主体模式剖析
        7.1.3 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剖析
        7.1.4 生态农业区域模式剖析
    7.2 生态农业模式的理论探讨
        7.2.1 创新原则
        7.2.2 优良模式推广效果的内在制约机制分析
    7.3 生态农业总体发展模式
        7.3.1 产业模式
        7.3.2 技术模式
        7.3.3 管理模式
    7.4 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7.4.1 东北区
        7.4.2 黄淮海区
        7.4.3 黄土高原区
        7.4.4 长江中下游区
        7.4.5 西南区
        7.4.6 华南区
        7.4.7 西北区
        7.4.8 青藏高寒农业区
第八章 生态农业评价体系研究
    8.1 国内外生态农业评价进展
        8.1.1 国外生态农业评价进展
        8.1.2 国内生态农业评价进展
    8.2 评价原则
        8.2.1 因地制宜原则
        8.2.2 整体性原则
        8.2.3 科学与实用原则
        8.2.4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8.2.5 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8.2.6 可比性原则
    8.3 评价指标体系
        8.3.1 构建方法
        8.3.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8.3.3 权重确定
    8.4 评价实例简析
        8.4.1 市级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芜湖市为例
        8.4.2 县级区域生态农业评价-以德清县为例
        8.4.3 乡、镇级生态农业评价-以陈贵镇为例
第九章 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与管理模式
    9.1 生态农业保障体系分析
        9.1.1 政策法规体系
        9.1.2 组织管理机制
        9.1.3 社会参与机制
        9.1.4 薄弱环节
    9.2 生态农业未来政策取向
    9.3 生态农业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
        9.3.1 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机制分析
        9.3.2 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
    9.4 生态农业重大保障措施
        9.4.1 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执行力度
        9.4.2 加强组织管理与服务
        9.4.3 加强生态农业资金投入
        9.4.4 加强生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1.1 创新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的必要性
        10.1.2 理论体系创新
        10.1.3 战略体系探索
        10.1.4 生态农业模式
        10.1.5 评价体系
        10.1.6 保障体系与管理模式
    10.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节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理论依据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2. 理论依据
        3. 选题的缘由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3.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技术路线
        1. 研究方法
        2. 技术路线
        3. 基本思路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1.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3.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4.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内涵和本质
        1. 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内涵
        2. 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本质
        3. 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的经济学观点
        4. 实现中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第二章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基本情况
    第一节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内涵
        1. 资源、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及植物资源的概念辨析
        2. 药用植物资源内涵、分类及历史渊源
        3. 药用植物资源的基本属性和特点
        4.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形成大农业领域的朝阳产业
    第二节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总体情况分析
        1.1982 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
        2.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总体情况介绍
        3. 定期普查是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
    第三节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具体比较分析
        1. 中国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状况
        2. 中国部分民族药用植物资源介绍
第三章 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的系统分析
    第一节国外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
        1. 亚洲的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情况
        2. 欧洲国家的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情况
        3. 美洲的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情况
        4. 非洲药用植物使用情况
    第二节中国现阶段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进程
        1. 调整阶段
        2.启动阶段
        3. 复苏阶段
        4. 大发展阶段
    第三节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立
        1.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2.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学基础
        4.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立
    第四节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系统分析
        1. 建立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保护监测体系
        2. 建立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体系
        3. 建立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预警体系
        4. 建立和完善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基本数据库系统
第四章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 对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第二节 构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
        1.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价值观
        2.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生存与发展阈值
        3. 构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第三节 构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数据来源说明
        2.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计算
        3.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各项指标的量化
        4.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值的确定
        5. 对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第五章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非持续因素分析
    第一节 药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锐减
        1. 药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2. 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意识、法律观念薄弱
        3. 药用植物资源种质资源保护不力
        4. 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锐减
    第二节 药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退化
        1. 不合理开发导致大面积生态危机
        2. 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
        3. 盲目引种、乱挖乱采,造成环境恶化
        4. 开发水平较低,直接破坏生态环境
    第三节 药用植物资源浪费严重
        1.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的广度和范围不够充分
        2.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的深度浅,水平低
        3.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较为单一
        4. 药用植物资源多以原药材或粗加工产品出售或出口
    第四节 药用植物资源质量非标准化
        1. 无统一的药用植物资源质量标准
        2. 农药残留污染现象严重
        3. 技术水平低
        4. 质量管理不严
    第五节 药用植物资源基础研究薄弱
        1. 缺乏创新意识整体创新能力差
        2. 品牌宣传保护意识不强
        3. 基础研究薄弱
    第六节 法律法规不健全经济体系不完善
        1.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早,保护晚
        2. 药用植物知识产权保护内容不明确
        3. 药用植物市场信息与政策导向存在矛盾
    第七节 人口增长过快与专业人才匮乏
        1. 人类的保健需求相应增加
        2. 人口增长过快
        3. 专业人员的匮乏
第六章 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
    第一节 生态化—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化种植
        2. 建立生态药业发展模式
        3. 倡导生态工程,实现和谐发展
    第二节 产业化—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途径
        1. 产业的概念及中药产业的范畴
        2. 实施药用植物资源产业化的路径选择
        3. 资源产业化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4. 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5. 药用植物资源及相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节 科技创新—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腾飞之路
        1.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深化基础研究
        2. 应用现代各种新技术,提高药用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3. 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4. 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构筑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创新体系
    第四节 循环经济—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1. 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四个“转变”
        2. 建立药用植物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3. 制定实现药用植物资源循环经济的对策
    第五节 绿色经济—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1. 绿色经济、绿色产品的内涵
        2. 绿色经济是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六节 制度创新—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1. 建立专门机构,全方位推动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
        2. 制定相关政策,从资金上给予支持
        3. 建立健全经济法律制度从制度上保障药用植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七节 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利用劳动密集型优势开展规模化种植
        2. 标准化是市场和受众对我们的要求
        3. 品牌化是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补充
    第八节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
        1. 优化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配置
        2. 根据生态环境差异配置药用植物资源
    第九节 人才竞争——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动因素
        1. 未来的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2. 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以人才优势促发展
        3. 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全面人才
        4. 增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档次
第七章 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增长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 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状况
        1. 药用植物资源市场的需求特点
        2.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各层次需求
        3. 从人口结构来看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
        4. 文化差异决定了华人聚居区是药用植物资源最大的消费市场
        5. 国际药用植物资源市场的需求
        6. 健康产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药用植物资源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
        1.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的优势
        2.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的劣势
    第三节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1. 保健品市场看好
        2. 特殊人群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健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增长
        3. 药品更新速度快,药物植物资源需求份额明显增加
        4. 药品消费结构将发生新变化
        5.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向国际化
        6. 走向大品种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之路
第八章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新疆生物资源永续利用与保护
        1. 新疆生态环境存在着脆弱性与多样性
        2. 新疆资源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 新疆生物资源永续利用与保护
    第二节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现状
        1.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得天独厚的形成条件
        2. 新疆药材蕴藏量十分丰富,且药用价值较高
        3. 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特色是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4. 维药是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奇葩
    第三节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
        1.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2.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理性思考
    第四节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建立和完善药用植物资源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
        2. 加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发展人工栽培建设植物资源生产基地
        3.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建立开放型的资源开发体系
        4. 依靠科技进步走集约化和产业化道路建立科技推进型优势资源转换系
        5. 建立利益机制,实现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清单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8)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 ——理论回顾、现状分析与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与空间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分析框架与论文结构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第2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相关概念界定
    2.1 农业高新技术
    2.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2.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3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支撑理论构筑
    3.1 “混合品属性”理论
    3.2 诱致变迁与技术创新理论
    3.3 企业主体与市场驱动理论
    3.4 产业结构优化与高度化理论
    3.5 关联与规模经济理论
第4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机制分析
    4.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一般特征
    4.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机制
    4.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甄别标准
    4.4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类型划分
第5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评价指标研究
    5.1 构筑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现实意义
    5.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
    5.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评价方法
    5.4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5.5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6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国际经验探索
    6.1 国外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现状
    6.2 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对农业自身发展的影响
    6.3 发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成功经验
第7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国内现状评析
    7.1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进程
    7.2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7.3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7.4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化的问题本因分析
第8章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探究
    8.1 加快发展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的现实意义
    8.2 新世纪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分析
    8.3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领域的战略选择
    8.4 解决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的对策思路
    8.5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建议
附录
    1. B 层测评指标群对 A 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比较矩阵
    2.1 C 层测评指标群对B 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比较矩阵(1)
    2.2 C 层测评指标群对B 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比较矩阵(2)
    2.3 C 层测评指标群对B 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比较矩阵(3)
    2.4 C 层测评指标群对B 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比较矩阵(4)
    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指标的解释
    4. 三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简介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持续农业发展的不同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发达国家的持续农业
    1.1 美国的持续农业
        1.1.1 美国持续农业的发展过程
        1.1.2 美国持续农业的内容
2 德国的持续农业
    2.1 德国“综合农业”的发展
    2.2 德国持续农业的法规
3 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农业
    3.1 巴西的持续农业
    3.2 墨西哥的持续农业
    3.3 印度的持续农业
4 几点启示

(10)饲用燕麦和小麦根际促生菌特性研究及其生物菌肥的初步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文中主要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促进植物生长促进菌的含义及特征
    1.2 促进植物生长促进菌的主要种类
    1.3 促进植物生长促进菌研究现状
    1.4 项目来源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地点
2 文献回顾
3 材料与方法
    3.1 PGPR菌的分离与鉴定
        3.1.1 PGPR菌的分离与纯化
        3.1.2 PGPR菌形态学特性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测定
    3.2 根际固氮菌数量测定及特殊菌株种群鉴定
        3.2.1 根际固氮菌数量测定
        3.2.2 根际固氮菌特殊菌株的鉴定及其数量测定
    3.3 PGPR菌固氮酶活性、溶磷、分泌植物生长素及遗传特性测试
        3.3.1 PGPR菌固氮酶活性测试
        3.3.2 PGPR菌溶磷性能测试
        3.3.3 PGPR菌分泌植物生长素性能测试
        3.3.4 PGPR菌遗传特性初步研究
    3.4 PGPR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固氮量测定
    3.5 PGPR生物菌肥的初步研制
        3.5.1 菌株选择及扩大培养
        3.5.2 载体材料的准备
        3.5.3 载体接种及菌肥质量检查
4 结果与讨论
    4.1 根际PGPR菌的分离与鉴定
        4.1.1 根际PGPR菌的分离及其形态学特性
        4.1.2 根际PGPR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初步鉴定
    4.2 根际固氮菌数量测定及特殊菌株种群鉴定
        4.2.1 根际固氮菌数量测定
        4.2.2 根际固氮菌特殊菌株种群鉴定及其数量测定
    4.3 PGPR菌固氮酶活性、溶磷、分泌植物生长素及遗传特性
        4.3.1 PGPR菌固氮酶特性
        4.3.2 PGPR菌溶磷特性
        4.3.3 PGPR分泌植物生长素特性
        4.3.4 PGPR菌遗传特性初步研究
    4.4 PGPR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固氮量
    4.5 PGPR菌肥的初步研制
        4.5.1 菌株选择
        4.5.2 选择扩大培养的培养基
        4.5.3 菌株间拮抗反应测定
        4.5.4 PGPR生物菌肥的制作和质量检测
    4.6 问题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墨西哥研制出新的生物肥料(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废弃物固液混合发酵及其产物的表面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郑赛.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2]侵染广东辣椒的病毒种类鉴定及病毒病药剂防控效果评价[D]. 裴凡.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3]生物经济引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初探[D]. 李嘉. 吉林大学, 2010(05)
  • [4]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 翟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 [5]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 欧阳静. 新疆大学, 2006(12)
  • [6]开眼界[J]. 《世界农业》. 乡镇论坛, 2004(13)
  • [7]墨西哥研制出新的生物肥料[J]. 方佳海. 农村百事通, 2004(02)
  • [8]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 ——理论回顾、现状分析与战略选择[D]. 刘志民. 南京农业大学, 2003(11)
  • [9]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持续农业发展的不同模式[J]. 张占耕. 世界地理研究, 2002(04)
  • [10]饲用燕麦和小麦根际促生菌特性研究及其生物菌肥的初步研制[D]. 姚拓. 甘肃农业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墨西哥开发的新型生物肥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