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纤光度计远程应用时的信号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明[1](2021)在《基于时序特征的稀土元素组分含量动态监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稀土大国,国家一直在为稀土金属资源高效分离提取而努力。但目前大部分稀土企业对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中的组分含量分布难以实时掌握,导致组分含量分布偏离最佳工况时不能及时地调整工艺参数,无法控制出口产品的质量。本文针对稀土萃取过程组分含量难以实时监测和现有组分含量检测方法耗时、耗内存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时序特征的稀土元素组分含量动态监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时序特征的元素组分含量动态监测方法。利用图像采集装置获取萃取槽体溶液的时序图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混合颜色空间中提取图像的时序特征,结合生产指标,通过最小二乘方法得到判断工况的时序特征阈值;当工况处于非最佳状态时,利用基于HSV颜色直方图特征的图像检索算法,获取组分含量值。2、针对最小二乘方法和基于HSV颜色直方图特征的图像检索算法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引入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分类器和HSV颜色空间混合特征检索算法对监测系统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WOA-LSSVM的元素组分含量动态监测模型。通过镨/钕萃取槽体混合溶液测试,并与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支持向量机(SVM)、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SO-LSSVM)工况分类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建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佳,模型改进效果良好。3、在实验室自行开发的图像采集装置和本文提出的方法基础上,以MATLAB GUI为软件平台,开发了基于时序特征的稀土元素组分含量动态监测系统和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采集稀土萃取现场溶液的时序图像对开发的系统进行试验,表明开发的系统具有预测精度高、实时性强的性能。由仿真实验和系统的测试实验表明,将WOA-LSSVM分类器与基于混合特征的图像检索算法相结合,建立的基于时序特征的稀土元素组分含量动态监测系统,能够满足稀土萃取过程现场检测要求,实现组分含量的动态监测。
董科学[2](2021)在《便携式电化学NO2和O3检测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大气NO2和O3作为常见的近地面大气污染物,会严重影响到大气的氧化性,并阻碍生态文明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实现NO2和O3浓度的精确测量并探明其污染来源是非常具有意义和必要的。随着大气监测环境的日趋复杂,对气体检测设备的探测限和分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电化学传感检测设备普遍存在成本高昂、探测精度较低、未补偿传感器温湿度漂移等问题。为此,设计了便携式电化学NO2和O3检测系统。系统以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作为探测核心,利用低噪声信号处理电路完成信号转换,构建具有温湿度补偿与零点校正功能的数据校准模型完成数据校准,通过STM32微处理器和ADS1115高精度模数转换器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并借力WiFi模块传输至物联网云平台OneNET,实现大气NO2和O3浓度的可视化远程在线监测与存储。为探明四电极电化学传感器工作性能,开展了传感器特性测试实验,证实传感器对于ppbv量级目标气体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特性,且O3传感器对于NO2气体交叉灵敏度值约1.20,环境温度在10~40℃时,传感器对100ppbv标气的响应时间T90<40s,在0℃和-10℃时,响应时间T90增加至49s和60s,证实低温环境会导致传感器响应的时间分辨率下降。为明晰检测系统的探测性能,将系统与气体分析仪Thermo相同条件下开展外场对比测量实验,利用多元函数线性拟合法确定温湿度补偿算法各参量值,证实活性炭过滤能获得纯净背景气体,实现传感器零点校正,实验期间NO2浓度0~30ppbv,O3浓度0~100ppbv,传感器零点校正后NO2气体平均绝对误差降低约1.5ppbv,O3气体平均绝对误差降低约6.8ppbv。开展系统准确性分析,两者测量结果具备较好的一致性,数据校准拟合所得NO2数据集相关性达0.8278,O3数据集相关性达0.9031。研究结果表明,本系统为环境大气中NO2和O3气体的远程在线精确测量提供了 一种可便携的低成本途径。图[55]表[10]参[70]
王进宇[3](2021)在《基于双膦酸盐的递药策略及抗肿瘤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常见于少年儿童。骨肉瘤恶性程度极高,尽管新的化疗手段使该疾病五年生存率从10%~20%有效提高至65%~70%,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生转移或肿瘤复发后迅速致死。骨肉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肺部,其次为骨头。随着靶向药物的应用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骨肉瘤进展期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是后期其脑转移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肿瘤转移是一个多连级的细胞生物学过程的最终产物,其涉及癌细胞解剖学上的远端器官扩散,同时对新的组织微环境慢慢适应。包括肿瘤细胞基因遗传改变,非肿瘤间质细胞的富集。这些方面协同刺激为初期转移细胞提供了所需特征。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对各类骨疾病以及钙代谢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于体内可对羟基磷灰石(HAP)特异性靶向进而靶向骨组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肿瘤骨转移等方面。双膦酸盐产生活性的必要条件是P-C-P的基本结构,因为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其定量方式一般为消解法,柱前或者柱后色谱衍生化检测。虽然该化合物的鉴定方法已经成熟,但其定量方法仍存在检测步骤繁琐,仪器设备昂贵等问题。鉴于此,本论文围绕双膦酸盐的特性,改进了双膦酸盐的检测方法,并利用其生物学作用,设计了一系列纳米药物,抑制肿瘤的转移及治疗肿瘤的应用。(1)双膦酸盐的改进定量方法从药物分析的角度来看,双膦酸盐药物极性高,大多数双膦酸盐没有生色团,不易挥发,因此无法用液相/气相色谱直接检测。本章节基于传统的定磷方法,通过醇类改进原有的定磷试剂,实现改进定磷试剂直接与双膦酸盐发生显色反应。该方法条件温和,反应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在极端条件下,即可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色反应。随后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不同醇,醇含量对显色反应的影响。最后在660 nm处,计算吸光度与双膦酸盐浓度的线性关系。该改性定磷试剂与双膦酸盐的显色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含量检测。(2)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负载利塞膦酸钠在抗肿瘤中的应用利用仿生合成筛选高生物相容性针状羟基磷灰石以及Si掺杂花状羟基磷灰石。FTIR,XRD,XPS,TEM,SEM用于表征合成的纳米HAP。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HAP用于吸附利塞膦酸钠,并研究载利塞膦酸钠的HAP在体外抗血管生成及抗肿瘤转移的作用。(3)骨靶向阿仑膦酸钠-肝素偶联物递药系统将靶向骨的阿仑膦酸钠与肝素(Heparin)结合,Heparin是CD44v3的配体,CD44v3在许多类型的肿瘤细胞中过表达。初步结果显示,体内阿仑膦酸钠-肝素(ALN-Heparin,AH)治疗对骨转移部位肿瘤的生长具有显着的治疗作用。AH除了减少肿瘤引起的骨溶解外,小鼠中胫骨近端的肿瘤大小也明显减少。AH保留了其组分ALN在体内抗再吸收和在体外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最重要能力。另一方面,尽管AH含有肝素,但AH不会延长APTT,同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4)利塞膦酸钠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制备利塞膦酸钠修饰的四氧化三铁超顺磁纳米粒(RIS-FeNPs)纳米粒粒径均一,在溶剂中稳定性良好。利用红外,XRD,透射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对该纳米粒进行表征。体内外结果表明,该磁性纳米粒虽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只有较低的抑制作用,但是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功能,抑制血管生成。体内靶向结果显示该磁性纳米粒可以很好的携带RIS通过外加磁场主动靶向至肿瘤部位,靶向至肿瘤部位后,测温探头可以检测到磁热过程中肿瘤部位的明显的升温。RIS-FeNPs的体内实验结果也表明该超顺磁纳米粒可以抑制肿瘤的迁移与转移。该RIS-FeNPs通过磁热作用可以改善肿瘤微环境,下调肿瘤微环境中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5)利塞膦酸钠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制备的磁靶向脂质体用于治疗骨肉瘤的研究利用脂质体包裹制备的RIS-FeNPs,并负载脱盐阿霉素。各项物理化学表征结果显示,该方法制备的RFe/DOXLipo粒径均一,脂质体粒径在200nm左右,分散性良好,脂质体能够很好的包裹RIS-FeNPs,未染色的电镜中,RIS-FeNPs呈类似葡萄串结构。并且该脂质体在体外稳定性实验中,在10%胎牛血清环境中稳定性良好,37℃条件下药物缓慢释放。利塞膦酸钠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制备的磁靶向脂质体(RFe/DOX Lipo)在外部固定磁场下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证明了磁靶向递药策略的可行性。在体内药效实验中,RFe/DOXLipo+M组小鼠肿瘤的生长得到有效的抑制,体内治疗结果表明RIS-FeNPs 联合 DOX 治疗策略的可行性。在体内治疗机制的考察中,肿瘤内相关蛋白表达和免疫因子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两者联合不仅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还能重极化肿瘤内M2型巨噬细胞,RFe/DOXLipo+M组小鼠几乎没有检测到M2型巨噬细胞(m(?))的标志物CD206的表达,同时增大了 M1型m(?)的比例(iNOS的表达)。Tunel的结果显示,RFe/DOXLipo+M组肿瘤凋亡明显,表明RFe/DOXLipo可以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证明了 RFe/DOXLipo联合磁靶向治疗能够重塑K7肿瘤免疫微环境,重极化或者清除M2型巨噬细胞,可以抑制肿瘤的肺部以及肝脏转移。本研究中构建的RFe/DOXLipo载药系统安全有效,副作用低。联合磁靶向治疗策略在肿瘤治疗、抑制肿瘤转移有着良好的效果,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6)利塞膦酸钠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制备的磁靶向脂质体磁热疗法克服骨肉瘤的研究利用制备的RFe/DOXLipo脂质体联合磁热治疗K7原位骨肉瘤。该脂质体在交变磁场中可以升温至45℃。体内结果表明,RFe/DOXLipo联合磁热治疗,仅需三次治疗即可完全抑制肿瘤的生长。流式结果表明,RFe/DOXLipo联合磁热治疗可以降低肿瘤微环境(TME)中M2型m(?)的占比,减少Treg细胞的占比,增大CD8+TNF-α+T与CD8+Ki67+T这2类细胞的占比从而改善肿瘤微环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抑制了肿瘤血管的生成。脏器HE切片表明,RFe/DOX Lipo联合磁热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的转移。CT结果表明RFe/DOXLipo联合磁热治疗可以显着抑制骨吸收作用。RFe/DOX Lipo联合磁热治疗策略在肿瘤治疗、抑制肿瘤转移有着良好的效果,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徐潇潇[4](2021)在《近红外线在气液两相流中的传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生活、科技、医疗、生态等诸多领域,气液两相流一直是广泛存在且备受关注的研究角度。气液两相流研究的切入点有微波角度、光学角度、超声角度等。其中,光学法中的近红外线具备许多优良特性,所以,探索近红外光线在气液两相流中的传播特性尤为重要,具备深度研究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提高近红外线在气液两相流领域应用的可靠性。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研究近红外线传感器的驱动模块,另一部分是研究近红外线在气液两相流中的传播特性。首先,对几种典型气液两相流的近红外线传播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从分层流、弹状流、环雾状流的角度,分析了近红外线的传播理论。结合高速摄像机,捕捉到了小气泡中近红外线的反射、折射和散射现象。推导了随角度变化时,接收端收到近红外信号电压值的理论公式,并且从实验角度验证了理论。其次,分析了驱动模块对近红外线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依据朗伯比尔定理,探讨电源对近红外线测定影响的理论分析。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高精度1A恒流源和固纬电源对近红外实验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高精度电源使得采集的数据更加集中和稳定,高精度电源确实能够提高近红外传感器测量的稳定性。最后,设计了近红外线单发多收实验装置,并且研究了基于单发多收相含率的测量模型。结合近红外线在分层流、弹状流、环雾状流的传播特性分析,设计了更合理的单发多收近红外测量装置。使用单发多收装置,应用在测量分层流、弹状流、环雾状流的相含率中,通过曲面拟合得到各个典型流型的测量模型,并且计算了拟合模型的相对误差。本文的主要创新成果有:(1)推导出电源与近红外测量气液两相流液相含率的函数关系。提出高电源精密度会影响近红外线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依据朗伯比尔定理,从物理背景切入,研究电源对近红外传感器测量的影响。设计对比实验,验证了高精密度恒流源确实能够提高近红外发射探头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设计了单发多收的传感器测量装置。探究近红外线在气液两相流中的传播特性规律,分析近红外线遵循的光的传播定律和测量原理,考虑除直线传播的主要近红外光线外,还有经过折射、反射、散射后传播到其他方向的近红外线。设计了单发多收的近红外测量装置,该装置能够接收管道切面圆多个方向近红外光线。(3)建立了基于单发多收装置的相含率测量模型。利用单发多收装置测量几种典型的气液两相流,经过实验数据处理,分析了近红外线信号、近红外接收探头安装角度和相含率之间的关系。水平管道分层流液相含率的拟合模型较好,相对误差在-3%到7%之间。水平管道弹状流气相含率和液相含率的拟合模型可靠性相当,两种相含率的拟合模型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竖直管道环雾状流气相含率与液相含率的拟合模型可靠性相当,水平管道环雾状流气相含率的拟合模型较好,在-6%至9%之间。
梅亮,孔政,林宏泽,费若男,成远,宫振峰,陈珂,刘琨,华灯鑫[5](2021)在《基于沙氏成像原理的激光雷达技术研究进展(特邀)》文中认为当成像系统的物面与光学透镜所在平面不平行时,如果像面、物面及透镜所在平面三者相交于一条直线—即满足沙氏成像原理(也称沙姆定律),则成像系统依然可对物面清晰成像,从而实现理论上的无穷远景深。基于沙氏成像原理而发展起来的沙氏激光雷达可采用连续波二极管激光器作为光源以及图像传感器作为探测器,因而具备近距离探测盲区小、结构紧凑、低维护、高性价比等特色和优势。近年来,沙氏激光雷达技术逐渐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三维目标成像、荧光(高光谱)激光雷达探测、生态学研究、燃烧诊断、水体光学测量等领域。文中将系统性地阐述沙氏激光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详细探讨其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吴泽[6](2021)在《基于智能手机的免疫传感方法的研究及其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对体外诊断技术尤其是可在现场使用的快速诊断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近年来,归功于日益强大的功能及越来越高的普及度,智能手机已在体外诊断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的研发新型的基于智能手机的免疫传感诊断系统,并应用于临床验证。方法制作两种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式免疫传感检测平台:(1)设计研制基于智能手机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ELICS),对传感系统的制作工艺以及检测流程进行优化,并对癌胚抗原(CEA)进行检测验证,以判断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可行性。(2)设计研制基于智能手机的高通量光纤免疫传感器(HFIS),并设计了配套的手机应用程序,对组成结构的制作组装过程进行了优化,并论证了它们的可行性和稳定性,然后整合系统应用于SARS-CoV-2结合抗体(IgG)和核衣壳蛋白(N蛋白)的检测分析。结果(1)成功建立了低成本可靠的基于智能手机的ELICS平台,该便携式传感系统由特殊设计的一次性免疫层析装置和结果阅读装置两个部分组成,在免疫层析装置上进行免疫测定和酶催化显色以形成生物传感通道,通过传感通道的透射光强度被智能手机上的环境光传感器直接读取。对于CEA的线性检测范围(LDR)为 0.031-1.95 ng/ml,检测限(LOD)为 0.016 ng/ml,并能实际用于临床样本的即时检测,检测结果与常规ELISA结果的相关性好(R2=0.999)。(2)成功建立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可用于高通量检测的光纤免疫传感(HFIS)平台,该传感平台由基于径迹蚀刻膜(TE膜)的免疫学高通量检测板及基于光纤的微孔板阅读仪构成,利用TE膜的高效滤过及低吸附特性,配合免疫微球进行高通量快速免疫检测后酶催化底物显色,再利用光纤优秀的导光特性将透射光信号集中到一起,从而能利用手机近距离进行大规模信号捕捉,配合相应的APP进行结果数据处理及分析。对于SARS-CoV-2 IgG的临床样本检测结果与ELISA相关性好(R2=0.9362),检出率更高,无需繁杂洗涤及孵育步骤;对于N蛋白标准品的检测LDR为7.8-1000pg/ml,LOD为7.5 pg/ml,比传统ELISA的检测灵敏度更高,线性范围更宽,检测结果与Simple western结果相关性好(R2=0.9781)。结论(1)提出的ELICS平台装置小巧,对于小批量样本能实现更快速和直接数字定量检测。(2)提出的HFIS平台检测灵敏度高,便携且操作简单,适合于批量样本快速痕量检测分析。研发的两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免疫传感平台均能实现快速检测,且不依赖大型仪器,灵敏度高,制作及使用成本低,适用于现场检测。均具有很好的平台适用性,通过更换对应的抗体或配体,在临床诊断及初筛、个性医疗、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杨奎星[7](2020)在《自由空间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具有深刻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量子信息迅速发展成为研究热点,量子通信是量子信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量子通信具有理论上无条件安全的独特优势,但是实现现实条件下安全的量子通信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关闭了探测端的所有漏洞,是实现现实条件安全的量子通信的重要一步。虽然光纤信道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已经有很多实验研究,但是由于光纤信道中传输光子数随传输距离呈指数衰减,所以基于光纤信道构建广域甚至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现阶段还非常有挑战性,幸运的是,随着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发射成功,基于空间平台自由空间信道的量子通信发展成为实现全球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最为切实可行的手段之一,而自由空间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的实验研究却仍是空白。在这一背景下,本论文主要针对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技术和自由空间信道独立光源双光子干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最终成功实现国际上首个独立光源远距离(20km)自由空间双光子干涉,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自由空间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独立光源双光子干涉是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的核心。但是由于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光束在大气中传播时很难保持稳定的空间模式,再加上到达角起伏和闪烁等效应,导致很难实现自由空间双光子干涉,而且水平链路近地大气的强湍流会带来严重的波前畸变,极大限制单模耦合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本人主持发展了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技术,使其能够满足强大气湍流条件下的自由空间量子通信链路的需求,并通过精确的时序控制和仔细的参数优化,最终在水平约10km自由空间链路上能够明显抑制链路效率抖动并提升大幅度提升单模光纤耦合效率。耦合功率相对标准差从0.88下降到0.52,量子信道效率提升约4-8倍,使得远距离自由空间信道双光子干涉成为可能。除了强度匹配,独立光源双光子干涉还需要两个入射脉冲在到达时间、频率等自由度全同。本人还参与研发了基于高稳晶振的独立时钟同步技术和基于分子池吸收谱的独立激光器锁频技术,实现时间同步精度优于20ps,频率一致性优于0.1pm,满足双光子干涉要求。基于上述关键技术的突破,我们成功实现了远距离(约20km)自由空间双光子干涉(HOM),干涉能见度约为0.45(极限0.5),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由空间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为现实条件下安全的全球量子保密通信网奠定了技术基础。本人工作的创新主要在于:1通过发展适用于强湍流的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独立时钟高精度时间同步和独立激光锁频等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独立光源远距离(约20km)自由空间双光子干涉。2在实现远距离(约20km)自由空间双光子干涉基础上又进一步实现自由空间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为构建具有现实条件下安全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做出重要贡献。
董璐璐[8](2020)在《新型Nd:SrLaAlO4晶体的激光特性测量及在甲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以来,激光器件已在国家安全、前沿科学研究、大气监测、医学治疗及精密工业加工等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性。全固态激光器因体积小、稳定性高等特点,在高脉冲能量、高峰值功率品质要求方面成为激光器件研究的重点。不同的激光运转方式对激光增益介质提出的要求不同,如高功率连续波激光器要求增益介质具有较大的发射截面和较高的热导率;调Q激光器要求其具有较长的上能级寿命;超快激光器要求其具备超宽的增益带宽等。因此,探索和研究具备优异物化、机械、光谱等特性的新型激光增益介质的研究工作成为材料和激光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以新型Nd:SrLaAlO4晶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生长工艺,制备出了高质量单晶,全面测量其热学和光谱等物化性质,系统地研究了 Nd:SrLaAlO4晶体连续波、调Q、宽带可调谐及飞秒激光器件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光参量振荡技术(OPO),实现了中红外波段可调谐激光输出,并通过搭建气体检测系统,实现了对大气中CH4浓度的高准确度快速检测。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探索晶体生长工艺,制备了高质量Nd:SrLaAlO4单晶,对晶体的热学及偏振光谱特性进行了系统测量与表征。通过对密度、比热、热膨胀和热扩散等系数的测量,计算得到晶体热导率为4.67 W/(m·K),该数值接近商用Nd:YVO4晶体的热导率;测量了晶体的偏振吸收和发射光谱,并利用J-O理论计算得到其偏振吸收和发射截面,该晶体在1.07μm处其受激发射截面为5.5× 10-20cm2,发射半峰宽约为34 nm。测量结果表明,Nd:SrLaAlO4晶体是一种优异的激光增益介质,适合于波长可调谐和超快激光器件。(2)研究了 Nd:SrLaAlO4晶体的连续波及调Q激光输出特性。在连续波激光运转下,测量得到最大输出功率为3.54 W,光-光转换效率达到46.4%。以Cr4+:YAG晶体作为可饱和吸收体,实现了重复频率48.5 kHz,脉冲宽度12.6 ns的调Q脉冲激光输出;利用液相剥离法制备了新型ReSe2可饱和吸收镜,测量其Raman光谱、AFM微观形貌及非线性可饱和吸收特性,并实现了多层ReSe2可饱和吸收的高重频脉冲激光输出,测量得到最高脉冲重复频率和最短脉冲宽度分别为553 kHz和109 ns,表明二维ReSe2电子-空穴的超快驰豫时间有利于产生高重复频率脉冲激光。(3)系统测量了 Nd:SrLaAlO4晶体可调谐激光的波长调谐范围及输出功率。在输出镜透过率为3%时,获得了 1063-1095 nm的调谐激光输出,调谐范围达到32 nm,最高输出功率为1.49 W。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双折射滤光片来调节腔内不同纵膜损耗,Nd:SrLaAlO4晶体可以实现稳定的双波长及三波长激光输出,从而在差频产生太赫兹波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4)研究了 Nd:SrLaAlO4晶体超快激光输出特性。通过合理设计谐振腔结构,优化腔内色散补偿量,成功实现了 Nd:SrLaAlO4晶体飞秒超快激光输出,测量得超短脉冲宽度为458 fs,最大输出功率为520 mW,脉冲重复频率为78.5 MHz。(5)以Nd:SrLaAlO4晶体调Q激光作为泵浦源,搭建了中红外波段激光气体检测系统,成功实现了大气中CH4气体浓度的高准确度、快速检测。测得大气中甲烷的平均浓度为1.90ppm,标准差为0.03 ppm。此外,该中红外波长可调谐激光光源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其他气体(CO、CO2等)的浓度检测。
滕明刚[9](2020)在《噻吩蒽及咔唑类D-π-A型有机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有机荧光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重现性好等优点,是未来解决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的有效方法和可靠技术,特别是可以建立便携、可视化检测和易于操作的新的传感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检测技术在工农业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检测、医疗诊断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利用有机荧光传感器在分析检测方面的优势,构建多元化的有机小分子荧光传感器,依然是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有机荧光传感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的成果,但仍然存在选择性差灵敏度不高,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差等问题。本论文围绕可应用于对生物神经毒素肼和光气的分析检测,以及与生物新陈代谢相关的铜离子和活性氧-次氯酸的分析检测研究,设计并合成了具有D-π-A结构的四种反应型有机荧光传感器,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对这四种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部分传感器已应用于细胞荧光成像。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基于蒽衍生物的荧光关闭型Cu2+传感器的合成和性能研究。该传感器LXLS-1是一种新型的D-π-A构型蒽环结构的荧光传感器,针对以往蒽衍生物类传感器虽然荧光量子产率高,但选择性差、发射波长短(通常在450nm以下)的问题,设计合成了以蒽环荧光团与水杨醛识别基团构成的席夫碱共轭结构,使传感器LXLS-1发射光谱红移值在484nm处,并表现出对铜离子荧光“开-关”型的特异性识别,其线性范围为:1×10-5mol/L~1×10-4mol/L,最低检测限为0.105μmol/L。(2)基于咔唑衍生物的荧光关闭型光气传感器的合成和性能研究。该传感器通过咔唑为荧光团,苯环为连接臂,邻二苯胺为识别基团组成可识别光气的传感器KZ-1。该传感器识别基团邻二苯胺可与光气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成内酰胺五元环KZ-1-PHOS,使得传感器由原来的D-π-D结构转变成D-π-A结构,荧光发生淬灭。经量化计算发现传感器对光气识别后,由之前的电荷转移激发(CT)转变为电荷局域激发(LE),且由n→π*跃迁导致荧光淬灭。传感器KZ-1对光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在神经毒气模拟物(氯磷酸二乙酯(DCP),五种酰化/磷酸化试剂:草酰氯((COCl)2),乙酰氯(CH3COCl),二氯亚砜(SOCl2),三氯氧磷(POCl3),对甲苯磺酰氯(p-Ts Cl)和两种酸:三氟乙酸(TFA),盐酸(HCl)干扰的情况下对光气进行专一性识别,检测限达0.9 ppm。并且将传感器KZ-1制备成薄层板简易检测器件模拟工厂光气泄露成功检测光气。(3)基于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比率型肼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和性能研究。该传感器MZ-DA是基于前期对5-(4-(二甲基氨基)苯基)-1H-吡咯-2-羧酸荧光性能研究,并总结铜离子和光气传感器设计中的不足,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所设计的多个传感器的荧光光谱学性质,最终筛选对比出以苯并咪唑作为电子供体,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电子受体,噻吩作为二者的连接桥。利用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团可与N2H4进行Ing-Manske反应,从而切断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吸电子部分,以形成新的电子推挽系统的原理。设计并成功合成了传感器MZ1-DA。借助药物设计的思路,不改变传感器中电子供体与受体之间的电子关系的前提下,在MZ1-DA的N-3引入亚甲基羧酸钠基团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得到新的传感器MZ-DA,通过测试其Log P(Oct/buff)=1.68,Log D7.4=-1.97,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得到很大的提升。该传感器可在DMSO/水(1:99)体系中按比例模式检测肼,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28~120μM,检出限为0.038μM,适合于低丰度的应用检测;并且可以通过裸眼识别。此外,它已成功用于检测河水样品、蒸气形态的肼以及在A549细胞中肼的荧光成像。(4)基于咔唑衍生物的比率型次氯酸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和性能研究。在光气传感器研究的基础上,对咔唑环进行结构改造和修饰,通过在咔唑的3位和6位引入共轭片段,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所设计的多个传感器的荧光光谱学性质,最终筛选出以吡啶季胺盐为细胞靶向基团,以氟硼酸为新型识别基团,创新性的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对次氯酸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新型有机荧光传感器KZ-BFK。通过量化计算表明,传感器KZ-BFK在识别次氯酸之后,氟硼酸识别基团被次氯酸氧化后形成的酚羟基使得整个传感器分子的HOMO和LUMO轨道之间的能隙减小,发射波长发生了较大的红移(115nm),具有明显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效应。传感器KZ-BFK可在几乎纯水的极性环境下工作,线性范围为0~70μmol/L,检出限为0.012μmol/L,适合于低丰度的应用检测,并且可以通过裸眼识别。此外,传感器KZ-BFK具有585nm长发射波长,可用于生物体内次氯酸的荧光成像检测,不受生物本身荧光背景的干扰。由于其含有亲水性和生物膜透过性双功能基团,兼顾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与肼传感器和大多数次氯酸传感器相比,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更高;且通过MTT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实验证明,KZ-BFK可在极短的时间(30min)内进入腺癌人类肺泡基底上皮细胞以及正常人体肝细胞,并且已成功用于检测A549细胞中次氯酸的荧光成像。
胡吉永,杨旭东[10](2020)在《智能医疗纺织品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智能医疗纺织品是激发、促进或增强人体生理机能的一类新兴产业用纺织品,其能满足人类健康预防、治疗和治愈过程中个性化、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的需求。文章主要介绍智能医疗纺织品在医疗及康复领域的创新应用,并讨论智能医疗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二、光纤光度计远程应用时的信号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纤光度计远程应用时的信号强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时序特征的稀土元素组分含量动态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知识介绍 |
2.1 稀土萃取分离工艺 |
2.2 镨/钕混合溶液图像特点及颜色空间描述 |
2.2.1 稀土溶液图像特点 |
2.2.2 颜色空间 |
2.3 图像检索中的颜色特征统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时序特征的元素组分含量动态监测方法 |
3.1 基本原理 |
3.2 时序特征提取与工况判断阈值区间确定 |
3.2.1 时序特征提取 |
3.2.2 工况判断阈值确定 |
3.3 基于HSV颜色直方图特征的图像检索算法 |
3.3.1 HSV颜色空间的非等间隔量化 |
3.3.2 基于巴氏系数的相似性度量 |
3.4 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3.4.1 实验对象 |
3.4.2 提取时序特征与工况判断效果评价 |
3.4.3 图像检索系统性能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OA-LSSVM的元素组分含量动态监测方法 |
4.1 基于WOA-LSSVM的元素组分含量动态监测模型建模 |
4.2 WOA-LSSVM分类器的构建 |
4.2.1 WOA基本原理 |
4.2.2 LSSVM相关理论 |
4.2.3 基于WOA优化的LSSVM分类模型 |
4.3 基于HSV颜色空间混合特征的图像检索算法 |
4.3.1 HSV颜色空间混合特征提取 |
4.3.2 基于混合特征线性加权的相似性度量 |
4.4 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4.4.1 实验对象 |
4.4.2 分类器分类效果评价 |
4.4.3 图像检索系统性能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时序特征的稀土元素组分含量动态监测系统 |
5.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5.2 系统硬件部分 |
5.3 系统软件部分 |
5.3.1 MATLAB GUI简介 |
5.3.2 人机交互界面 |
5.4 动态监测系统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便携式电化学NO2和O3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大气NO_2和O_3测量技术 |
1.2.1 NO2测量技术 |
1.2.3 O_3测量技术 |
1.3 电化学NO_2和O_3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电化学NO_2和O_3检测系统总体方案 |
2.1 电化学NO_2和O_3传感器选型 |
2.2 电化学传感器测量原理 |
2.3 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4 传感器数据校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电化学NO_2和O_3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电路总体方案设计 |
3.2 硬件电路设计 |
3.2.1 主控单元电路 |
3.2.2 电源电路 |
3.2.3 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 |
3.2.4 温湿度传感电路 |
3.2.5 模数转换电路 |
3.2.6 TF卡数据存储电路 |
3.2.7 WiFi模块电路 |
3.3 电化学NO_2和O_3检测系统硬件装置 |
3.4 本章小结 |
4 电化学NO_2和O_3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整体架构 |
4.2 检测设备软件设计 |
4.2.1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2.2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
4.3 上位机监测中心设计 |
4.3.1 上位机开发云平台 |
4.3.2 上位机监测应用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电化学NO_2和O_3检测系统特性测试 |
5.1.1 传感器线性响应测试 |
5.1.2 传感器交叉灵敏度测试 |
5.1.3 传感器响应时间温度特性测试 |
5.1.4 传感器长期漂移测试 |
5.2 系统外场实验与准确性分析 |
5.2.1 校准算法拟合参数确定 |
5.2.2 活性炭零点校正 |
5.2.3 系统准确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基于双膦酸盐的递药策略及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肿瘤微环境 |
1.3 肿瘤转移 |
1.4 肿瘤的治疗策略 |
1.4.1 被动靶向 |
1.4.2 主动靶向 |
1.4.3 免疫治疗 |
1.5 骨肉瘤 |
1.6 双膦酸盐药物 |
1.6.1 双膦酸盐类药物分析方法 |
1.6.2 双膦酸盐的生物利用度 |
1.6.3 双膦酸盐的生物学作用 |
1.6.3.1 骨质疏松症 |
1.6.3.2 肿瘤骨转移以及并发的高钙血症 |
1.6.3.3 双膦酸盐官能团化的应用 |
1.6.4 双膦酸盐的作用机理 |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双膦酸盐的改进定量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耗材 |
2.2.2 仪器 |
2.2.3 BPs含量测定反应的探究 |
2.2.4 溶液配制 |
2.2.5 改进定磷试剂与磷酸盐的显色反应 |
2.2.6 改进定磷试剂与阿仑膦酸钠的显色反应 |
2.2.6.1 反应时间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
2.2.6.2 反应温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
2.2.6.3 醇含量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
2.2.6.4 不同醇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
2.2.6.5 改进定磷试剂与利塞膦酸钠的显色反应 |
2.3 BPs含量测定反应 |
2.3.1 BPs含量测定反应探究结果 |
2.3.2 改进定磷试剂与阿仑膦酸钠的显色反应 |
2.3.3 反应时间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
2.3.4 反应温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
2.3.5 醇含量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
2.3.6 不同醇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
2.3.7 改进定磷试剂与利塞膦酸钠的显色反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负载利塞膦酸钠在抗肿瘤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耗材 |
3.2.1.1 试剂与耗材 |
3.2.1.2 仪器 |
3.2.1.3 实验细胞 |
3.2.2 壳寡糖为模版合成的载药HAP及其抗肿瘤研究 |
3.2.2.1 模版法制备HAP的合成方法 |
3.2.2.2 模版法制备的HAP的表征 |
3.2.2.3 模版法制备的HAP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3.2.2.4 模版法制备的HAP的载药性能测定 |
3.2.2.5 载药HAP的抗血管生成实验 |
3.2.2.6 载药HAP的细胞划痕实验 |
3.2.3 花状Si掺杂HAP的合成及其抗肿瘤研究 |
3.2.3.1 花状Si掺杂HAP的合成 |
3.2.3.2 花状Si掺杂HAP的表征 |
3.2.3.3 花状Si掺杂HAP的载药性能测定 |
3.2.3.4 载药Si掺杂HAP的抗血管生成实验 |
3.2.3.5 载药Si掺杂HAP的细胞划痕实验 |
3.3 结果分析 |
3.3.1 壳寡糖为模版合成的载药HAP及其抗肿瘤研究结果 |
3.3.1.1 模版合成的HAP的表征 |
3.3.1.2 载药HAP的抗血管生成结果 |
3.3.1.3 载药HAP的细胞划痕结果 |
3.3.2 花状Si掺杂HAP的载药性能及抗肿瘤结果 |
3.3.2.1 花状Si掺杂HAP的表征 |
3.3.2.2 载药花状Si掺杂HAP的抗血管生成结果 |
3.3.2.3 载药花状Si掺杂HAP的细胞划痕结果 |
3.3.3 两种羟基磷灰石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骨靶向阿仑膦酸钠-肝素偶联物递药系统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1.1 试剂与耗材 |
4.2.1.2 主要仪器 |
4.2.1.3 实验细胞 |
4.2.1.4 实验动物 |
4.2.2 实验步骤 |
4.2.2.1 缩合剂的合成 |
4.2.2.2 AH的合成及表征 |
4.2.2.3 AH的体外实验 |
4.2.2.4 AH耦合物的体内实验 |
4.2.2.5 AH耦合物与HAP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H偶联物的表征 |
4.3.1.1 红外谱图 |
4.3.1.2 核磁谱图 |
4.3.2 AH偶联物体外实验结果 |
4.3.2.1 细胞毒性实验 |
4.3.2.2 体外破骨细胞实验 |
4.3.3 AH偶联物体内结果 |
4.3.3.1 凝血实验 |
4.3.3.2 AH对骨溶解的抑制作用 |
4.3.3.3 AH对人乳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 |
4.3.4 AH耦合物与HAP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利塞膦酸钠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与仪器 |
5.2.1.1 试剂与耗材 |
5.2.1.2 主要仪器 |
5.2.1.3 实验细胞 |
5.2.1.4 实验动物 |
5.2.2 实验步骤 |
5.2.2.1 利塞膦酸钠修饰的Fe_3O_4纳米粒的制备 |
5.2.2.2 RIS-FeNPs纳米粒含量的测定 |
5.2.2.3 RIS-FeNPs纳米粒的表征 |
5.2.2.4 RIS-FeNPs纳米粒的体外实验 |
5.2.2.5 RIS-FeNPs纳米粒的体内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RIS-FeNPs的表征 |
5.3.1.1 形貌分析 |
5.3.1.2 红外拉曼光谱分析 |
5.3.1.3 XRD晶型分析 |
5.3.1.4 RIS-FeNPs的饱和磁化强度 |
5.3.1.5 RIS-FeNPs的磁热性能 |
5.3.1.6 RIS-FeNPs的稳定性测试 |
5.3.2 RIS-FeNPs的体外实验结果 |
5.3.2.1 细胞摄取 |
5.3.2.2 细胞摄取升温 |
5.3.2.3 细胞毒性结果 |
5.3.2.4 细胞划痕及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 |
5.3.2.5 血管生成抑制 |
5.3.3 RIS-FeNPs体内实验结果 |
5.3.3.1 RIS-FeNPs的磁靶向作用 |
5.3.3.2 RIS-FeNPs的体内磁热作用 |
5.3.3.3 RIS-FeNPs的体内药效学研究 |
5.3.3.4 肿瘤转移研究 |
5.3.3.5 体内免疫指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利塞膦酸钠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制备的磁靶向脂质体用于治疗骨肉瘤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与仪器 |
6.2.1.1 试剂与耗材 |
6.2.1.2 主要仪器 |
6.2.1.3 实验细胞 |
6.2.1.4 实验动物 |
6.2.2 实验步骤 |
6.2.2.1 阿霉素磁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
6.2.2.2 RFe/DOX Lipo的体外研究 |
6.2.2.3 RFe/DOX Lipo的体内研究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脂质体的表征 |
6.3.1.1 RFe/DOX Lipo的DLS粒径和透射电镜下形态学观察 |
6.3.1.2 RFe/DOX Lipo饱和磁化强度测试 |
6.3.1.3 RFe/DOX Lipo血清稳定性和药物释放 |
6.3.2 脂质体的体外实验 |
6.3.2.1 细胞毒性 |
6.3.2.2 细胞摄取 |
6.3.3 体内实验 |
6.3.3.1 磁性脂质体在动物体内分布 |
6.3.3.2 RFe/DOX Lipo体内药效学研究 |
6.3.3.3 Micro-CT对胫骨处的表征 |
6.3.3.4 Micro-CT对胫骨处的三维重建 |
6.3.3.5 磁性脂质体体内的抗肿瘤机理 |
6.3.3.6 磁性脂质体体内安全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利塞膦酸钠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制备的磁靶向脂质体磁热疗法克服骨肉瘤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材料与试剂 |
7.2.1.1 试剂与耗材 |
7.2.1.2 主要仪器 |
7.2.1.3 实验细胞 |
7.2.1.4 实验动物 |
7.2.2 实验步骤 |
7.2.2.1 磁靶向脂质体的表征 |
7.2.2.2 RFe/DOX Lipo的体外实验 |
7.2.2.3 RFe/DOX Lipo的肿瘤磁热疗法的体内研究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RFe/DOX Lipo的表征 |
7.3.1.1 RFe/DOX Lipo的磁热性能 |
7.3.1.2 RFe/DOX Lipo的磁热释放作用 |
7.3.2 RFe/DOX Lipo磁热的体内结果 |
7.3.2.1 RFe/DOX Lipo体内磁热红外图 |
7.3.2.2 Micro-CT对胫骨处的表征 |
7.3.2.3 Micro-CT对胫骨的三维重建图像 |
7.3.2.4 RFe/DOX Lipo磁靶向磁热的药效学研究 |
7.3.2.5 RFe/DOX Lipo磁靶向磁热的机理研究 |
7.3.2.6 RFe/DOX Lipo安全性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附录一 缩略语(Abbreviations) |
附录二 CT定量分析 |
附录三 CT定量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近红外线在气液两相流中的传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近红外测量在气液两相流的应用背景及意义 |
1.2 近红外线测量在气液两相流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近红外线测定气液两相流特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
1.2.2 近红外线测量气液两相流相含率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 |
第二章 近红外线在气液两相流中传播特性的理论分析 |
2.1 近红外线在气液两相流中传播特性的理论分析总述 |
2.2 近红外线光源的准确性分析 |
2.3 近红外线在气液两相流中传播特性的理论分析 |
2.3.1 近红外线吸收和散射的能量分析 |
2.3.2 近红外线反射光和折射光的能量分析研究 |
2.3.3 近红外线在典型流型中传播特性的模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红外线传播特性测试的系统研究设计 |
3.1 电源精密度对近红外线测量影响的实验设计 |
3.2 不同精密度电源对近红外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 |
3.2.1 准确性的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2 稳定性对比实验的实验数据处理 |
3.3 基于高速摄像机的近红外线在小气泡中传播路径研究 |
3.4 红外测量气液两相流的单发多收装置设计 |
3.5 工况点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红外线在气液两相流中传播特性分析 |
4.1 近红外线在单相流体中的传播特性分析 |
4.1.1 近红外线在气相流体中的传播特性分析 |
4.1.2 近红外线在液相流体中的传播特性分析 |
4.2 近红外线在典型流型下的传播特性分析 |
4.2.1 近红外线在水平管道分层流中的传播特性分析 |
4.2.2 近红外线水平管道弹状流中的传播特性分析 |
4.2.3 近红外线水平管道环雾状流中的传播特性分析 |
4.2.4 近红外线在竖直管道环雾状流中的传播特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近红外单发多收装置的相含率模型研究 |
5.1 近红外测量水平管道分层流的模型研究 |
5.2 近红外测量水平管道弹状流的模型研究 |
5.3 近红外测量水平管道环雾状流的模型研究 |
5.4 近红外测量竖直管道环雾状流的模型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智能手机的免疫传感方法的研究及其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体外诊断技术简介 |
1.1 生化诊断技术 |
1.2 分子诊断技术 |
1.3 免疫学诊断技术 |
2 基于智能手机的生物传感方法 |
2.1 基于智能手机摄像头的传感方法 |
2.2 基于手机环境光传感器的传感方法 |
2.3 利用手机供电或无线传输的传感方法 |
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的研发与应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与耗材与仪器 |
3 方法 |
3.1 层析装置的设计、打印及组装 |
3.2 结果阅读装置及光纤基板的设计、打印及组装 |
3.3 条件优化 |
3.4 ELICS检测CEA标准品 |
3.5 方法对照实验 |
3.6 检测CEA临床血清样本 |
4 结果 |
4.1 工作原理 |
4.2 ELICS系统表征 |
4.3 手机软件LUX METER |
4.4 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 |
4.5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6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及ELISA检测CEA标准品对照 |
4.7 交叉反应实验 |
4.8 临床样本检测结果 |
4.9 传感器系统对不同手机的适应性 |
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高通量光纤免疫传感系统的研究及在新冠诊断中的应用 |
1 前言 |
2 基于径蚀膜的高通量检测板 |
2.1 材料 |
2.2 方法与结果 |
2.3 小结 |
3 基于光纤的手持式阅读仪 |
3.1 材料 |
3.2 方法与结果 |
3.3 小结 |
4 基于智能手机的HFIS在检测SARS-CoV-2 IgG中的应用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小结 |
5 基于智能手机的HFIS在检测SARS-CoV-2 N蛋白中的应用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自由空间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介绍 |
1.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量子通信的原理 |
2.1 量子密钥分发中的基本概念 |
2.1.1 量子比特 |
2.1.2 量子纠缠与Bell不等式 |
2.2 HOM干涉 |
2.2.1 单光子脉冲的HOM干涉 |
2.2.2 弱相干脉冲的HOM干涉 |
2.3 典型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 |
2.3.1 BB84协议 |
2.3.2 Ekert91协议 |
2.3.3 诱骗态协议 |
2.3.4 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 |
第3章 大气湍流与自适应光学技术 |
3.1 大气湍流介绍 |
3.2 波前像差与Zernike多项式 |
3.3 自适应光学系统 |
3.3.1 两类典型的自适应光学系统 |
3.3.2 模式法SPGD自适应光学系统 |
3.4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技术研究与探索 |
3.4.1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3.4.2 波前畸变的高斯光束波前相位重构 |
第4章 自由空间独立源干涉关键技术 |
4.1 独立时钟同步 |
4.2 独立频率锁定 |
4.3 单模耦合与偏振保持干涉技术 |
4.3.1 单模耦合 |
4.3.2 偏振保持干涉 |
第5章 自由空间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
5.1 实验系统介绍 |
5.1.1 实验光源 |
5.1.2 发射合束滤波模块 |
5.1.3 自由空间链路 |
5.1.4 符合探测与数据采集 |
5.2 实验流程 |
5.3 实验结果 |
第6章 完成的其它外场实验 |
6.1 上海城市环境白天量子密钥分发外场实验 |
6.2 西藏阿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外场实验 |
6.3 新疆南山白天天空背景测试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论文规范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新型Nd:SrLaAlO4晶体的激光特性测量及在甲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锁模技术 |
1.2 锁模激光的发展 |
1.3 宽带增益介质 |
1.4 论文中相关的饱和吸收体 |
1.5 CH_4气体浓度检测技术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Nd:SrLaAlO_4晶体的生长方法及热学、光谱特性测量 |
2.1 晶体的生长方法 |
2.2 热学性质测量与表征 |
2.3 光谱性质测量 |
2.4 本章小结 |
3 连续波及调Q激光特性测量 |
3.1 被动调Q激光理论 |
3.2 Nd:SrLaAlO_4/Cr~(4+):YAG 1.07 μm调Q激光特性测量 |
3.3 Nd:SrLaAlO_4/ReSe_2调Q激光特性测量 |
3.4 本章小结 |
4 可调谐激光器件设计及调谐特性测量 |
4.1 可调谐激光器的实现方法及发展 |
4.2 宽带激光输出特性测量 |
4.3 Yb,Nd:ScSiO_5晶体可调谐激光器性能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超短脉冲的产生及测量 |
5.1 克尔效应 |
5.2 色散及补偿技术 |
5.3 超快激光稳腔设计 |
5.4 超快激光器输出特性测量 |
5.5 本章小结 |
6 CH_4气体检测应用 |
6.1 气体检测方法 |
6.2 中红外检测光源的设计与实现 |
6.3 甲烷气体远程遥测系统研究 |
6.4 甲烷气体遥测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噻吩蒽及咔唑类D-π-A型有机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荧光和有机荧光传感器的简介 |
1.2.1 荧光产生的原理和条件 |
1.2.2 有机荧光传感器的构成 |
1.2.3 有机荧光传感器的分类 |
1.3 铜离子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3.1 小结 |
1.4 光气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4.1 小结 |
1.5 肼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5.1 小结 |
1.6 次氯酸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6.1 小结 |
1.7 本论文的立体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问题的提出 |
1.7.2 研究思路 |
1.7.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传感器的结构合成和表征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传感器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 |
2.3 传感器量化计算 |
2.4 光谱分析 |
2.4.1 储备溶液的准备 |
2.4.2 确定检测限的方法 |
2.5 传感器的生物毒性研究 |
2.6 传感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2.7 传感器的生物成像研究 |
第三章 基于蒽衍生物的荧光关闭型Cu_(2+)传感器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传感器LXLS-1的设计 |
3.3 传感器LXLS-1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4 传感器LXLS-1的传感性能研究 |
3.4.1 LXLS-1的紫外和荧光光谱性能研究 |
3.4.2 LXLS-1对Cu~(2+)的灵敏度研究 |
3.4.3 LXLS-1的Job’s曲线研究 |
3.4.4 LXLS-1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研究 |
3.4.5 pH对LXLS-1的影响研究 |
3.4.6 LXLS-1对Cu~(2+)的识别机理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咔唑衍生物的荧光关闭型光气传感器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传感器KZ-1的设计 |
4.3 传感器KZ-1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4.4 传感器KZ-1的传感性能研究 |
4.4.1 KZ-1的紫外和荧光光谱性能研究 |
4.4.2 KZ-1对光气的选择性研究 |
4.4.3 KZ-1对光气的灵敏度研究 |
4.4.4 KZ-1的传感应用研究 |
4.4.5 KZ-1对光气传感机制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比率型肼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传感器MZ-DA的设计 |
5.3 传感器MZ-DA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5.4 传感器MZ-DA的传感性能研究 |
5.4.1 MZ-DA的溶剂效应研究 |
5.4.2 MZ-DA的紫外和荧光光谱性能研究 |
5.4.3 温度对MZ-DA传感性能的影响研究 |
5.4.4 MZ-DA对肼响应时间的研究 |
5.4.5 p H对 MZ-DA传感性能的影响研究 |
5.4.6 MZ-DA对肼的选择性研究 |
5.4.7 MZ-DA对肼传感机制的研究 |
5.4.8 MZ-DA在实际应用中对肼传感的研究 |
5.4.9 MZ-DA的生物毒性研究 |
5.4.10 MZ-DA对活细胞中肼的传感荧光成像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咔唑衍生物的比率型次氯酸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传感器KZ-BFK的设计 |
6.3 传感器KZ-BFK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6.4 传感器KZ-BFK的传感性能研究 |
6.4.1 KZ-BFK的紫外和荧光光谱性能的研究 |
6.4.2 KZ-BFK对次氯酸的灵敏度研究 |
6.4.3 pH对KZ-BFK传感性能的影响研究 |
6.4.4 KZ-BFK对次氯酸的选择性研究 |
6.4.5 KZ-BFK对次氯酸的传感机制研究 |
6.4.6 KZ-BFK的生物毒性研究 |
6.4.7 KZ-BFK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6.4.8 KZ-BFK对活细胞中次氯酸的传感荧光成像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谱 |
附录B 传感器分子的基态结构的笛卡尔坐标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智能医疗纺织品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医疗纺织品 |
1.1 光电理疗 |
1.2 伤口愈合敷料 |
1.3 药物释放系统 |
1.3.1 涂层法 |
1.3.2 包封法 |
1.3.3 生物偶联 |
1.4 电刺激 |
1.5 纺织驱动器 |
1.6 抗菌织物 |
1.7 热刺激 |
2 智能医疗纺织品的机会和发展趋势 |
3 总结 |
四、光纤光度计远程应用时的信号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时序特征的稀土元素组分含量动态监测方法研究[D]. 陈明明.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2]便携式电化学NO2和O3检测系统研究[D]. 董科学.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双膦酸盐的递药策略及抗肿瘤治疗的研究[D]. 王进宇. 扬州大学, 2021
- [4]近红外线在气液两相流中的传播特性研究[D]. 徐潇潇. 河北大学, 2021(09)
- [5]基于沙氏成像原理的激光雷达技术研究进展(特邀)[J]. 梅亮,孔政,林宏泽,费若男,成远,宫振峰,陈珂,刘琨,华灯鑫.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03)
- [6]基于智能手机的免疫传感方法的研究及其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D]. 吴泽.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7]自由空间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研究[D]. 杨奎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新型Nd:SrLaAlO4晶体的激光特性测量及在甲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董璐璐.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9]噻吩蒽及咔唑类D-π-A型有机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 滕明刚. 贵州大学, 2020
- [10]智能医疗纺织品的研究现状[J]. 胡吉永,杨旭东. 纺织导报,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