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7年《学理论》杂志栏目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郭沁[1](2019)在《《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文中指出《现代》杂志作为中国现代时期的重要文学期刊之一,尽管存在时间并不长,但因其非同人刊物的性质备受关注,并且对现代文学的倡导使其在中国文学期刊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其中的诗歌现象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本论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借用“文学场”介绍《现代》杂志整体情况,阐述《现代》杂志所处的时空语境以及施蛰存个人文学观念对《现代》杂志的影响,用“副文本”理论探求在以往相关研究中较少受到重视的版面设计、封面等。第二章分为三部分,首先对31期的《现代》杂志中的诗学现象进行统计,大体确定《现代》杂志的诗歌版图。其次,分析戴望舒、艾青、徐迟和陈江帆四位诗人及其诗歌创作,从而突出《现代》杂志为扶持本土诗人所作出的努力。最后是《现代》杂志中的诗歌翻译部分,以实例探讨其诗歌翻译的特点,进而研究1930年代西方现代诗歌对中国新诗创作的影响。第三章探讨《现代》杂志的译介与诗歌评论,首先介绍《现代》杂志的译介范围,然后对《现代》杂志诗歌批评个例进行分析,旨在突出中国本土诗人、学者为诗学建设所做的工作。
杨安文[2](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郑礼芳[3](2020)在《《书画世界》的演变及对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作用》文中认为作为一家知名度和美誉度颇高的优秀书(画)类学术期刊,《书画世界》杂志自1992年创刊以来,便伴随着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为当代书(画)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宝贵且丰富的资源,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书法角度,对该期刊进行深入的考察,对该期刊历年来所发表的文章加以汇总并进行深入的剖析,可以窥探到不同发展阶段上书法理论、书法实践等各个领域中存在的现象及表现,映射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了安徽美术出版社的发展历程和《书画世界》杂志的创刊背景。考察《书画世界》的创办过程,既能够让人们了解该期刊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形成机制,又能够反映出中国的书法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艺术热潮中的表现与特点,并且也揭示出《书画世界》杂志的定位方向。同时,探究了《书画世界》发展变迁的整个过程。通过分阶段的研究方法,从各时期的刊名、板式、栏目等方面,梳理出该杂志的发展轨迹,导出各个时期的发展定位方向。第二章和第三章,作为本论文的重点章节,通过整理《书画世界》自1992年至2018年刊发过的文章,对历年来有关书法理论、书法实践类型的文章做重点梳理和分析。分别对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育研究、书法实践活动等加以梳理和研究。这两章以文本为依据,考察和分析了中国书法近30年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趋势。人们藉此也可以看出《书画世界》杂志对当代书法艺术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本论文第四章围绕着《书画世界》杂志“立足专业,弘扬传统,凸显经典,服务当代”的办刊宗旨,结合前文对书法理论、书法实践的分析整理,总结了该杂志对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作用。强调书法与文化之间的内在意涵,并引申出书法艺术对“传统”与“现代”的选择问题;最后结合《书画世界》杂志的办刊特色,关注书法新秀对书法艺术发展的作用。论文最后一章是《书画世界》杂志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考察该杂志在新时期的现状,指出其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建议。《书画世界》杂志作为我国书法交流的重要载体,它自身的发展过程即是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历程的缩影,值得我们去探究与思考。
章宇光[4](2010)在《中国汽车杂志成长研究 ——基于《汽车之友》杂志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本文选择了汽车杂志这一行业期刊为研究对象,从系统论的视角在社会系统语境内考察汽车媒体,运用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中的AGIL分析框架建立汽车媒介生态系统,并通过这个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汽车媒体、汽车厂商、政府及受众的互动关系。同时结合系统论中的层次论、整体论等,研究以汽车杂志为代表的汽车媒体作为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和其他个体的互动博弈关系。着重从系统论角度探讨了汽车杂志在汽车媒体系统内与其他汽车媒体的相互融合,共生共赢,尤其分析了在媒介融合语境下汽车杂志如何通过数字化这个平台实现自身发展。最后对汽车杂志为代表的行业消费类杂志的受众策略提出了新的观点。帕森斯的AGIL理论是一个抽象的不断发展的理论形态,可以应用在各种系统中。汽车媒介生态系统中的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及维模功能通过汽车媒体、政府、汽车厂商及受众的互动关系一一体现。作为一个系统,汽车媒介生态系统同样具有整体性、自组织性、开放性及目的性等各种特性,并在互相博弈的进程中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以汽车媒体为主体所产生的与受众、政府及汽车厂商的互动关系及汽车媒体如何通过信息平台功能平衡好与系统内其他三者的关系,促进系统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而汽车杂志作为汽车媒体系统内的一个主体,与诸如电视、报纸等其他传统媒体存在很大的不同,在汽车媒体系统受到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形势下,汽车杂志必须通过整合和维模功能在媒介融合语境下以数字化发展的方式实现与其他媒体的共生共赢。最后,基于分众传播营销模式下受众需求满足而提出的“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更是为汽车杂志等行业消费类杂志的经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从系统论的研究视角运用了社会系统的研究方法,访问了大量汽车传媒业的专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汽车杂志在汽车生态系统中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及佐证。选取了中国汽车杂志中发行量最大、时间最长的《汽车之友》从1986到2008年间等距抽样共132本杂志进行报道内容和广告分析,同时选取了《汽车导购》、《车王》、《汽车测试报告》、等三本不同定位的汽车杂志从2004到2008每年一本共15本杂志进行广告分析,以验证《汽车之友》杂志1994-2008每年一本共15本杂志的研究分析。可以说是国内目前抽样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汽车杂志实证研究之一,也希望籍此能够帮助中国汽车杂志行业看清面临的挑战和机会,研究如何开展数字化发展,运用新的行业消费类杂志受众策略以提升汽车杂志内容报道及广告经营能力,促进汽车媒介生态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再上新的台阶。
余柏青[5](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李守培[6](2010)在《《中华武术》杂志的传播学分析》文中指出“一部武术发展史就是一部武术传播史”,在几千年岁月的演进中,武术始终于荆棘丛生中艰难前行、传播。如今,社会的更迭已悄然将武术推入了一个几千年未有之危局,武术杂志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武术的关键平台,在武术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加引人瞩目。面对武术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繁多问题,已有众多学者、专家致力于此一领域的研究。迄今为止,虽然已有大批的武术发展研究成果问世,但从武术传播的视角出发,对武术杂志做出系统、深入研究的仍是凤毛麟角,或者说尚属空白。鉴于此,本论文以中国唯一国家级武术刊物——《中华武术》杂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移植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有针对性地、系统地研究了《中华武术》杂志的发展历程及不同发展阶段下的栏目设置情况、《中华武术》杂志的武技传播内容流变情况及流变的原因与影响、《中华武术》杂志中的“本期话题”与“学术版”等特色版块、《中华武术》杂志面临的困境以及《中华武术》杂志的发展策略等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掀开了历史新的一页,神州大地,生机盎然。党和国家对武术的发展高度重视,武术学习热潮盛况空前。经过当时国家体委党组的认真讨论,决定创办一份统揽全局、高水平带有指导性的武术专业刊物。1982年10月25日,《中华武术》——我国第一份全国性的武术科普杂志应运而生。时至今日(2009年第7期),《中华武术》杂志已走过了27个春秋,从“武术传播内容流变”的角度,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982年——1996年:挖掘整理社会武术,推广宣传竞技武术;1997年——1999年: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并行,太极拳渐现峥嵘;2000年——2004年:太极拳法独领风骚,竞技散打一现昙华;2005年——2009年7月:社会武术兴盛,学术版应需而生。每一阶段的栏目设置均紧紧围绕本阶段的主题而展开。将武技传播内容的流变分国外武技和武术两部分做了梳理。首先,将国外武技在《中华武术》杂志中传播内容的流变特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就国度而言,杂志走了“由近及远”的路线,在前两个发展阶段主要介绍的是亚洲武技(主要包括朝鲜、韩国、泰国、日本等国家的武技),第三、四阶段扩展到了西方及巴西的武技;二是就武技种类而言,杂志采用了“抓大挂小”的方式,重点介绍了跆拳道、空手道、泰拳、合气道、剑道和拳击等国际流行武技,间或介绍了一些较为罕见的武技,如菲律宾的武技、印尼和马来武技、缅甸武技邦达、印度武技卡拉里帕亚特和以色列军队格斗系统的克拉夫马格系统等武技;三是就武技介绍占用篇幅而言,杂志运用了“峰谷相间”的模式,相对而言,第一、三阶段为介绍国外武技占用了大量篇幅,第二、四阶段则对国外武技的关注较少,2008年至2009年近两年时间内对国外武技的介绍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四是就对国际流行武技的介绍而言,杂志坚持了“恒中有变”的方针,相对来讲,始终重点介绍泰拳和跆拳道,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侧重点的先后介绍了空手道、剑道、合气道与拳击等,其中先后在多个时间段对空手道有连载介绍。其次,将武术在《中华武术》杂志中传播内容的流变特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单就竞技武术而言,内容传播重点“由技术向赛事转变”,第一阶段着重于竞赛套路的推广,第二阶段多限于赛事信息,第三阶段侧重于对散打技术及“散打王”赛事的报道,第四阶段重点在全运会与奥运会上;二是单就社会武术而言,内容传播方式“由‘一把抓’向‘弹钢琴’转变”,第一阶段尽量多的刊载了各门拳种、器械套路及功法介绍,走的是“百花齐放”的路线,第二阶段方法逐渐改变,将注意力放在了太极拳上,第三阶段太极拳独领风骚,对其他拳种兼顾较少,第四阶段学会了“弹钢琴”,重点在太极拳,其他社会武术内容兼而有之且变化较多;三是就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传播的关系而言,它们在“并行之中向社会武术偏重”,第一阶段立足社会武术,大力推广竞技武术,第二阶段社会武术内容的比重较大,第三阶段二者内容比重相当,第四阶段传播内容偏重社会武术较多。将《中华武术》杂志武技传播内容流变的原因及影响具体阐释为:一是国家关于武术发展的方针政策深刻影响着《中华武术》杂志的武技传播内容。二是读者的需求引导着《中华武术》杂志的武技传播内容。三是《中华武术》杂志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迫使其不断变更武技传播内容。四是武术发展中的焦点事件促使《中华武术》杂志跟踪报道。以上所阐释的四个方面绝不是相互割裂、泾渭分明的,而是互为因果、相互生发的。概言之,《中华武术》杂志武技传播内容之所以不断流变,正是因为“需要”——国家的需要、武术的需要、读者的需要与杂志的需要。而武技传播内容之不断流变的影响恰在于满足了当时的各种“需要”。“需要”引发“流变”,“流变”满足“需要”,一切皆为“需要”使然。《中华武术》杂志的特色版块较多,本论文选定“本期话题”与“学术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在于它们的独特重要性:一则于版块之中可以称得上“特色中的特色”,二则提升了杂志的文化内涵,更具影响力。研究结论为:“本期话题”专栏所探讨话题具有两大特性:焦点性与永恒性。该专栏具有如下重要意义:第一,“本期话题”采用了“‘编者按’+‘群言堂’”的载文形式,体现了《中华武术》杂志办刊理念的提升。第二,“本期话题”平台的设立,有助于提升《中华武术》杂志的权威性。第三,话题本身极具价值,对其进行探讨就更具意义。就“学术版”而言,经统计、分析,《中华武术》杂志的“学术版”在武术学术传播中体现出了两大特征:一是重实验研究,轻人文研究;二是重竞技武术研究,轻社会武术研究。呈现这两大特征的原因则都在于“学术版”的撰稿作者大多为全国各高校体育学院的老师或在读研究生。开辟“学术版”的重要意义是:第一,“学术版”的设立体现了《中华武术》杂志对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视,促进了武术学术的传播,也有利于杂志自身的发展。第二,“学术版”的设立为武术人提供了一方交流学术的平台,改变了《中华武术》纯粹科普杂志的性质。可将其视为《中华武术》杂志立足“科普”兼容“学术”的定位表征。第三,“学术版”的设立体现了《中华武术》杂志“大武术”的办刊理念。针对《中华武术》杂志面临的困境,本论文从外部困境和内部困境两方面做了解析。外部困境有:武术发展不理想制约了《中华武术》杂志的发展;新兴媒体的分众;受众体育兴趣与需求的转变。内部困境为:杂志栏目雷同,内容有同质化倾向;杂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不够,稿源质量有待提高;“学术版”的学术研究导向有误;杂志分销渠道不够完善。关于《中华武术》杂志的发展策略,本论文从内容建设和营销传播两方面提出了建议。内容建设策略为:武术传播需要“大武术”发展观;要以传播武术文化为首要己任;走技击健身化之路,保护传统套路;“本期话题”应严守“焦点性”与“永恒性”发展之路;“学术版”应以人文研究为主,重社会武术研究;杂志应注意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稿源质量;向多版本方向发展;谨防杂志内容同质化;内容建设须不断创新。《中华武术》杂志的营销传播策略是: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强有力品牌;市场细分,明确定位,目标营销;拓展分销渠道,完善发行体系;装帧设计须不断完善;与新兴媒体互补融合。
陈建群[7](2011)在《电视节目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及其对节目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文章把信息经济学的市场交易双方的信息对称性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引入电视研究,提出电视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的概念。电视播看双方的信息对称性是指电视节目的播出方(播出机构)与收看方(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了解程度的差距大小。如果这个差距很大,播看双方处于显着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如果差距较小,播看双方处于信息相对对称状态。文章全面考察了电视播出-收看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揭示出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的提升与降低的动因,对播出环节的电视节目品质问题作出新的理论阐释。文章指出,播看双方的信息的对称性处于“自然不对称——对称性提升——新因素作用下的对称性再下降——对称性再提升”的反复变化过程之中,表现出某种循环性。文章分析了导致对称性下降的因素,认为除电视的某些固有特性外,电视频道的增加是最主要的原因。文章也分析了导致信息对称性提升的因素,指出:电视播出机构的节目系统化(节目栏目化、系列化等)和频道系统化(频道专业化和频道系列化)能有效提升播看双方的信息的对称性。文章论述了中国电视播看双方的信息对称性变迁经历的三个阶段:信息对称性逐渐提升的阶段(19581966.5.),信息的相对对称性被打破后又缓慢重建,经短暂波折后全面提升的阶段(1966.6.-1996),以及再次降低后又力求重建,但长期无法有效提升的阶段(1997年至今)。文章指出,从总体上讲,1997年以来,中国电视的播看双方一直处于显着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在这样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中国电视的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一直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原因是:在频道快速增长之后,付费频道始终没有得到大的发展,进而导致频道专业化无法深化,而频道专业化正是多频道环境下信息对称性提升的主要途径。由于人均收入水平等原因,中国的付费电视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因而中国电视播看双方的信息对称性在近期内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文章认为播看双方的信息对称性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是当前中国电视节目品质问题的种种弊端的总根源,并运用数理分析、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一些模型来分析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对节目品质的影响。文章剖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播出机构对节目的成本投入,对节目的类型、雅俗、深度的选择等方面的行为。文章通过对数理分析、博弈论的模型的逻辑演绎,论证了电视播出机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选择更低的节目成本投入,向观众提供“过得去”节目,减少播出节目的类型数量,播出内容低俗的和肤浅的节目的深层次原因。文章强调指出:当前,中国电视节目的同质化、低俗化、肤浅化等问题与播看双方长期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有直接的重大关系。文章认为:鉴于播看信息对称性提升时,电视节目品质就会改善;播看信息长期不对称时,电视节目品质就不可避免地全面恶化,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提升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进而提升电视节目品质;同时,要冷静应对技术进步的大潮,要防止技术进步在某些时候可能降低电视播看双方的信息对称性的负面作用。文章建议,面对中国电视节目品质下降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从控制电视频道数量,调整频道结构,发展付费电视,推进制播分离等方面入手,尽量提升播看双方的信息对称性。
戴勇[8](2015)在《《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杂志—文体——文学”的理论思路,考察《中华诗词》杂志与旧体诗词文体的互文关系。通过分析《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讨论以《中华诗词》为代表的旧体诗词传播媒介,对于推动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本文的主体部分以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分析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创作的关系;《中华诗词》与中华诗词诗词学会创立的过程及宗旨;《中华诗词》杂志所刊载的不同类型旧体诗人诗作的创作特征;《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文学场中的传播机制以及民国《学衡》与岭南《当代诗词》对于《中华诗词》杂志运行发展的启示。具体而言,本文第一章从文体与媒介的关系,考察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关系。以新时期为界,民国初年至改革开放期间,旧体诗词传播主要以传统纸质媒介为主,其发展趋势是从遮蔽到疏离(1910-1920年代)、从复苏到初兴(1930-1940年代)、从压抑到抗争(1950-1970年代)。新时期以来随着电子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互动,旧体诗词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开始由抗争走向复苏。第二章讲述《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对旧体诗词地位重中的意义。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成立,1994年《中华诗词》杂志创刊,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促成了这一权威旧体诗词刊物的诞生。而《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又极大重中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地位、社会地位及文学史地位。第三章研究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从《中华诗词》所刊载的诗人群体的年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诗坛耆老”、“吟坛百家”及“吟坛新人”三大类别。“诗坛耆老”诗人群的代表有夏承焘、唐玉虬、俞平伯等;“吟坛百家”诗人群的代表有叶嘉莹、林从龙、刘征、李汝伦等;“吟坛新人”诗人群的代表有尽心、熊东邀、程羽黑、王亚平等。这三大诗人群体基本上涵盖了20世纪旧体诗词诗人群的老、中、青三代。“诗坛耆老”旧体诗人群常常书写抗日救国相关的重大题材;“吟坛百家”诗人群亦以诗作记录历史的重大事件,及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而“吟坛新人”诗人群由于其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诗作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及现代色彩。此外《中华诗词》杂志所载不乏“老干体”诗作,“老干体”诗作在内容上以反映时代主题为旨归,在艺术上有“官气化”、“口号化”之弊,种种弊端最终导致了诗歌意境的缺失。第四章透视《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其运作方式有四。其一是政治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请名人做主编,利用名人的效应增加杂志的影响力度。其二是商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举办各类旧体诗词大赛,开设各类中华诗词研修班,以发掘人才培养新人。开通中华诗词学会网,实现网络与纸媒的联姻。刊载广告,增加杂志收益。其三是社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诗教走进校园,走向西部,走向大众。其四是文学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开辟专栏,培养新人。此外分析《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所形成的误区。第五章以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分别以民国《学衡》与当代岭南《当代诗词》作为参照系,探讨这两本杂志对《中华诗词》杂志运营的启示。结语部分叙述旧体诗词暨《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的命运。由于国家权力部门的重视及民间文化保守思潮的兴起,旧体诗词在新时期复苏姿态不容置疑,与此同时,《中华诗词》也将迎来杂志蓬勃发展的新的契机。
林文艺[9](2014)在《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为中心》文中认为文学话语既表现为一种知识,也表现为一种权利。根据福柯的话语与权力理论,谁掌握了文学的话语,谁就主导了社会舆论。自晚清以来,文学被视为启蒙思想和社会改革的利器。出于建设现代民族围家的需要,中围文学常常被高度意识形态化。新中围成立初期,政府决定成立专门机构,以文学为媒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对外文化交流,以扭转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形象的种种误解,树立新中国形象。为此,由中围外文局1951年创办的英文版《中国文学》(Chinese Lierature)杂志正式拉开了主流意识形态下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序幕。作为建国初期国内唯一一份对外翻译介绍中国文学、文化的官方刊物,英文版《中国文学》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选题从主流意识形态语境的视角,以1951-2000年间的英文版《中国文学》的研究为中心,在史料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主流意识形态对该英文杂志翻译选材和对外文化形象塑造的影响,理清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中围文学文化、树立中围形蒙的路径,揭示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平台的中外文学交流现象,探讨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外文学、文交流的影响及建围后中外文学传播与交流的途径与方法。论文主要从史料学及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结合传播学和报刊研究方法,以及文学交流史的角度,综合分析英文版《中国文学》通过文化译介以传播中围文,树立中围形象。首先,从中外文学交流的背景,总体介缁英文版《中围文学》刊物的创刊、发展、内容及主要译者等相关情况;其次,结合英文版《中围文学》创刊特征,在本土文化语境、历史语境中探讨主流意识形态辖制下刊物对外翻译的题材选择,理清各个历史时期的翻译选材特点;第三,以经典译作为例,通过分析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展示的经典形象,探索通过文学译介塑造自身文化形象以推动跨文化交流所涉及的问题。最后,对英文版《中围文学》在“他者”文化场内的传播进行研究,包括杂志终刊的原因、对外交流、传播中围文化的经验与教训,并以此为鉴,阐述影响我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因素,思考新形势下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对策。英文版《中国文学》注重中围文学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译介了大量中围文学作品,并在他者语境中深化了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解释,为对外交流、传播中围文化、展示真实的中围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积极的努力。但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中外文化的差异等诸多因素,造成《中围文学》在对外交流、宣传中围文化及树立中国形象上并未获得巨大成功,因此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个案研究,总结特定时期我国对外文学、文化交流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更好地探索新时期中国文学文化对外传递的有效渠道与方式提供借鉴,对理解当前国家文化输出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付建舟[10](2004)在《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以晚清四大小说期刊为中心》文中指出晚清文学革新运动一般被视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其中,小说界革命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一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小说界革命的研究比较薄弱,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其成果即作家作品的研究上,而对小说界革命本身的研究却很缺乏。本文致力于“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研究策略是以晚清四大小说期刊——《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为中心,从小说界革命发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媒介传播、作者阵容、小说理论与批评、小说文本等四个方面展开。 小说界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十分复杂,从上层社会的救亡运动到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从废科举、兴学校、办报馆到中层社会的启蒙运动,从市民社会雏形的产生到公共领域的形成、从晚清政府对出版的控制到社会各界的反抗与租界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保护,无不与小说界革命发生密切的关系。 小说界革命的顺利进行借助于小说期刊尤其是四大小说期刊的自由创办和广泛传播。晚清小说期刊逐渐摆脱清政府意识形态的控制,由杂志主编自主编辑,由作者自主创作与翻译。期刊小说的生产机制具有自主性、职业性、商业性的特点,小说期刊能够根据公众的需求随时进行调整。作者队伍是那些主要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而又积极吸收西方现代文化的文人学士即士-知识分子所组成,他们处于从传统的“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化过程之中。四大小说期刊的发行量比较大,传播范围比较广,呈现出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镇辐射的态势。 由于晚清小说理论家的大力倡导和小说家的积极创作与翻译,晚清的小说观念逐渐由传统向现代嬗变,小说类型比较完备,新的小说类型不断涌现。其中政治小说、社会小说、历史小说、短篇小说以及翻译小说显得特别突出。作家创作了许多小说作品;译者翻译了大量外国作品,尤其是日本欧美近代小说。晚清小说出现十分繁荣的局面。
二、1997年《学理论》杂志栏目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7年《学理论》杂志栏目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切近《现代》杂志的历史原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文学场” |
第二节 《现代》杂志与“副文本” |
小结 |
第二章 《现代》杂志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 |
第一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版图 |
第二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创作 |
第三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翻译 |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杂志的译介与诗歌评论 |
第一节 《现代》杂志译介范围的选择 |
第二节 《现代》杂志的诗歌评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现代》杂志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一览表 |
附录二: 《现代》杂志诗人诗作数量一览表 |
附录三: 陈江帆在期刊发表的诗歌创作年表 |
附录四: 《现代》杂志栏目变更一览表 |
附录五: 《现代》杂志诗歌“译者记”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
2.1 柏桦生平 |
2.2 柏桦诗歌创作 |
2.2.1 诗歌创作概况 |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
2.4.1 香港 |
2.4.2 台湾 |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
3.1 译介概况 |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
3.2 译介主体 |
3.2.1 译者背景 |
3.2.2 译者类型 |
3.2.3 翻译模式 |
3.3 文本选择 |
3.3.1 文本选择概况 |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
3.4 传播媒介 |
3.4.1 出版机构 |
3.4.2 网络媒介 |
3.5 社会文化语境 |
3.5.1 早期:1988-2007 |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
4.1.1 接受概况 |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
4.2.1 在法国的接受 |
4.2.2 在德国的接受 |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
4.3.1 访谈对比分析 |
4.3.2 研究内容差异 |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
4.4.1 中国大陆评价 |
4.4.2 中国港台评价 |
4.4.3 海外评价 |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
5.1.1 文本概述 |
5.1.2 文本形式分析 |
5.1.3 译本对比分析 |
5.1.4 译者风格评析 |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书画世界》的演变及对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书画世界》发展历程梳理 |
第一节 《书画世界》创刊背景 |
第二节 《书画世界》发展变迁 |
第二章 《书画世界》对书法理论的推介 |
第一节 关注传统书法理论 |
第二节 关注当代书法热点 |
一、“书法主义” |
二、“书法新古典主义” |
三、“民间书法”与“学院派书法” |
第三章 《书画世界》对书法实践的重视 |
第一节 书法展览及研讨会 |
第二节 书法教育 |
第四章 《书画世界》对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作用 |
第一节 书法艺术中“传统”与“现代”的选择 |
第二节 对书法新秀的关注 |
第五章 《书画世界》未来展望 |
第一节 《书画世界》现状及成因 |
一、《书画世界》现状 |
二、《书画世界》现状的成因 |
第二节 《书画世界》的未来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中国汽车杂志成长研究 ——基于《汽车之友》杂志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及局限性 |
注释 |
第一章 中国汽车工业及汽车杂志发展背景 |
第一节 汽车改变生活-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
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
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
三、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与时俱进——中国汽车杂志的行业发展 |
一、中国及海外汽车杂志行业发展现状 |
二、中国汽车杂志发展历程及特点描述 |
第三节 以《汽车之友》杂志为实证研究对象的合理性分析 |
一、中国办刊时间最长的汽车杂志 |
二、中国汽车杂志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刊物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系统论视角下汽车媒介生态的社会系统方法研究 |
第一节 社会系统语境下的汽车媒介生态描述 |
一、汽车媒介生态的AGIL分析框架考察——帕森斯社会系统论的背景阐述与其概念特点 |
二、汽车媒体与汽车行业相关主体关系的构成——汽车媒介生态系统概念及其核心观点 |
三、"整合与维系"——AGIL分析框架在汽车媒介生态系统中的运用 |
第二节 汽车媒介生态系统的内部主体关系描述及互动关系发展探讨 |
一、汽车媒介生态系统的关系建立描述 |
二、"四方博弈的动态平衡"——系统论视角下汽车媒介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 |
第三节 汽车媒体在汽车媒介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 |
一、媒体的"框架理论"作用——汽车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关系分析 |
二、媒体"喉舌作用"的阐述—汽车媒体与政府行业管制的互动关系分析 |
三、厂商"整合营销策略"的应用以及媒体的"反击"——汽车媒体与汽车厂商的互动关系分析 |
第四节 汽车杂志在汽车媒体系统中的深入思考 |
一、系统论视野下汽车杂志在汽车媒体系统中的发展意义 |
二、AGIL框架下的求同存异——汽车媒体系统中汽车杂志和其他媒体的比较 |
三、"共生与共赢"——媒介融合语境下汽车杂志与其他汽车媒体的共同发展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受众需求互动下的汽车杂志报道内容转型 |
第一节 互动的双赢——受众需求与杂志报道内容的建构 |
一、媒体报道内容与受众需求关联的理论解读 |
二、解读汽车杂志报道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关联意义 |
第二节 互动中的使用与满足——《汽车之友》杂志报道内容的实证分析 |
一、研究范围及分析方法 |
二、《汽车之友》杂志报道内容的实证分析 |
三、汽车媒介生态系统语境内的深入思考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汽车广告发展与受众消费行为变迁 |
第一节 消费行为与广告关联的理论解读 |
一、广告与消费行为理论描述 |
二、解读汽车杂志广告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关联意义 |
第二节 广告内容解读下的消费行为分析——《汽车之友》等杂志广告内容的实证分析 |
一、研究范围及分析设计 |
二、《汽车之友》等杂志广告内容的实证分析 |
三、汽车媒介生态环境语境内的深入思考 |
第三节 汽车厂商的媒体选择与汽车杂志的广告制作形式 |
一、汽车广告商媒体决策和绩效评估 |
二、汽车杂志广告制作形式变化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汽车杂志成长价值重构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困境中的中国汽车杂志发展现状 |
一、红海市场:不同类型媒体间的竞争 |
二、汽车杂志在杂志行业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
三、汽车杂志困境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分众中的大众"——从"分众"与"大众"的悖论看行业消费类杂志的受众策略 |
一、大众媒体的分众化趋势 |
二、行业消费类杂志"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观点的提出及特点分析 |
三、"分众中的大众"观点对汽车杂志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
第三节 媒介融合语境下汽车杂志的数字化发展 |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定义 |
二、现实条件中媒介融合存在的必然性 |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数字化对汽车杂志发展的意义 |
四、杂志数字化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
五、国内外杂志数字化发展之路 |
六、汽车杂志数字化发展探讨 |
第四节 对汽车杂志发展方向的思考 |
一、互动化——数字时代下汽车杂志的编辑思想和人才发展 |
二、集团化——新经济理论背景下的汽车杂志发展战略 |
三、品牌化——实现汽车杂志第三次售卖的必由之路 |
四、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汽车杂志发展的新机遇 |
本章小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华武术》杂志的传播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 |
1.2.1 体育期刊的发展现状 |
1.2.1.1 体育期刊的区域分布及期刊分类 |
1.2.1.2 体育期刊的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 |
1.2.2 体育期刊面临的困境 |
1.2.3 体育期刊的发展对策 |
1.2.4 武术期刊的发展困境 |
1.2.5 武术期刊的发展出路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资料法 |
1.3.2.2 内容分析法 |
1.3.2.3 比较分析法 |
1.3.2.4 专家访谈法 |
1.3.2.5 逻辑分析法 |
1.3.2.6 移植法 |
2.《中华武术》杂志的发展历程及不同发展阶段下的栏目设置解析 |
2.1 《中华武术》杂志的发展历程梳理 |
2.2 《中华武术》杂志不同发展阶段下的栏目设置解析 |
2.2.1 1982年——1996年:挖掘整理社会武术,推广宣传竞技武术 |
2.2.2 1997年——1999年: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并行,太极拳渐现峥嵘 |
2.2.3 2000年——2004年:太极拳法独领风骚,竞技散打一现昙华 |
2.2.4 2005年——2009年7月:社会武术兴盛,学术版应需而生 |
3.《中华武术》杂志的武技传播内容分析 |
3.1 《中华武术》杂志武技传播内容流变梳理 |
3.1.1 《中华武术》杂志中国外武技传播内容流变梳理 |
3.1.2 《中华武术》杂志中武术传播内容流变梳理 |
3.2 《中华武术》杂志武技传播内容流变的原因及影响探析 |
4. 《中华武术》杂志中的特色版块分析 |
4.1 "本期话题"——"焦点性"与"永恒性"武术话题的探讨平台 |
4.1.1 "本期话题"的内容分析 |
4.1.2 "本期话题"的意义研究 |
4.2 "学术版"——《中华武术》立足"科普"兼容"学术"的定位表征 |
4.2.1 "学术版"的内容分析 |
4.2.2 "学术版"的意义研究 |
5.《中华武术》杂志面临的困境解析 |
5.1 《中华武术》杂志面临的外部困境解读 |
5.1.1 武术的发展不理想 |
5.1.2 新兴媒体的分众 |
5.1.3 受众体育兴趣与需求的转变 |
5.2 《中华武术》杂志自身所呈现的内部困境探讨 |
5.2.1 杂志栏目雷同,内容有同质化倾向 |
5.2.2 杂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不够,稿源质量有待提高 |
5.2.3 "学术版"的学术研究导向有误 |
5.2.4 杂志分销渠道不够完善 |
6.《中华武术》杂志的发展策略探究 |
6.1 《中华武术》杂志的内容建设策略探究 |
6.1.1 武术传播需要"大武术"发展观 |
6.1.2 要以传播武术文化为首要己任 |
6.1.3 走技击健身化之路,保护传统套路 |
6.1.4 "本期话题"应严守"焦点性"与"永恒性"发展之路 |
6.1.5 "学术版"应以人文研究为主,重传统武术研究 |
6.1.6 杂志应注意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稿源质量 |
6.1.7 向多版本方向发展 |
6.1.8 谨防杂志内容同质化 |
6.1.9 内容建设须不断创新 |
6.2 《中华武术》杂志的营销传播策略探究 |
6.2.1 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强有力品牌 |
6.2.2 市场细分,明确定位,目标营销 |
6.2.3 拓展分销渠道,完善发行体系 |
6.2.4 装帧设计须不断完善 |
6.2.5 与新兴媒体互补融合 |
7.结论与结语 |
7.1 结论 |
7.2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论文类 |
期刊类 |
网络类 |
报纸类 |
(7)电视节目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及其对节目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 基本假定、主要变量和研究范围 |
1.5 理论的适用性 |
1.6 创新点 |
2 播看双方的信息对称性 |
2.1 电视播看交易的信息不对称 |
2.2 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的第一次提升——节目系统化 |
2.3 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第一次提升后的下降 |
2.4 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的第二次提升——频道系统化 |
2.5 电视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发展的循环性表现 |
3 中国电视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的演化与现状 |
3.1 影响中国电视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的特殊因素 |
3.2 中国电视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的演化的第一阶段:1958—1966.5 |
3.3 中国电视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的演化的第二阶段:1966.6—1996 |
3.4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 |
3.5 各类频道播看信息对称性的现状 |
4 播看信息对称性对电视节目品质的影响 |
4.1 不同信息对称性条件下播出方行为目标的差异 |
4.2 一定信息对称性条件下播出方的信息传递和节目编排 |
4.3 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与电视节目品质 |
5 启示与对策 |
5.1 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研究对电视业发展的启示 |
5.2 提升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的对策建议 |
结尾的话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8)《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体与媒介的互动共荣 |
二、新时期以来旧体诗词研究的历史回眸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民国以降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
第一节 从遮蔽到疏离:“五四”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
第二节 从复苏到初兴:三、四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三节 从压抑到抗争:五十至七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四节 从抗争到复苏:新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二章 《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与旧体诗词地位的重申 |
第一节 中华诗词学会的创立与《中华诗词》杂志的诞生 |
第二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地位的重申 |
第三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学史地位的重塑 |
第四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社会文化地位的重建 |
第三章 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 |
第一节 “耆旧遗音”与诗坛耆老的旧体诗词创作特征 |
一、《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
二、《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职业身份管窥 |
三、以《耆旧遗音》栏目为中心的诗坛遗老旧体诗作的精神特征 |
第二节 “吟坛百家”与实力派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
二、《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职业类别透视 |
三、以《吟坛百家》为中心的实力派旧体诗人群创作的精神特征 |
第三节 “吟坛新人”与中青年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的诗坛新秀年龄层次及身份背景 |
二、《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诗坛新秀诗歌创作的类型特质 |
第四节 “红色”诗词与“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老干体”与“红色”诗词的概念及关联辨析 |
二、以《中华诗词》为平台的“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第四章 《中华诗词》杂志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机制透视 |
第一节 《中华诗词》杂志权威传播地位的形成及表现 |
一、新时期文学场与旧体诗词媒介传播的形成及表现 |
二、《中华诗词》杂志的官方色彩与权力话语 |
三、《中华诗词》杂志的民间色彩与权力合谋 |
第二节 以《中华诗词》为中心的旧体诗词传播策略 |
一、政治化运作策略 |
二、商业化运作策略 |
三、社会化运作策略 |
四、文学化运作策略 |
第三节 《中华诗词》杂志的旧体诗词传播误区 |
一、传播权力影响下的传播策略的失误 |
二、市场化环境中传播方式的商业化 |
三、杂志定位的模糊与缺失 |
第五章 比较视域中的《中华诗词》杂志暨旧体诗词的发展前景 |
第一节 民国《学衡》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学衡》杂志对旧体诗词文体复兴的伦理诉求 |
二、《学衡》杂志对新时期《中华诗词》运行的启示 |
第二节 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岭南《当代诗词》的创刊宗旨及特色 |
二、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的启示 |
第三节 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网络诗词的概念及创作现状与特点 |
二、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办刊暨纸媒旧体诗词发展的启示 |
结语 旧体诗词在新时期的复苏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华诗词》大事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二、有关选题研究的其他重要信息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意义及研究价值 |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价值 |
二、选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交流与汇通:文学交流传统中的汉籍外译 |
第一节 文学交流传统中的汉籍外译 |
一、史上的汉籍外译之概观 |
二、20世纪30—40年代的汉籍外译 |
三、建国后的汉籍外译 |
第二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的创刊 |
一、《中国文学》的栏目设置 |
二、《中国文学》的成长历程 |
三、《中国文学》的装帧及其他特点 |
四、《中国文学》的主要译者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翻译与交流:英文版《中国文学》翻译选材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选材特点 |
一、初创期:新中国新农民形象为主 |
二、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前期):红色经典为主 |
三、曲折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阶级斗争为纲、革命样板为主 |
四、蛰伏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伤痕反思为主 |
五、复兴期(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活为主 |
六、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发展中的中国形象为主 |
第二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典型题材的选译 |
一、革命历史题材的选译 |
二、农村农民题材的选译 |
三、少数民族题材的选译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象与展示:英文版《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
第一节 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
一、《中国文学》选译古典文学作品简况 |
二、《中国文学》译介《诗经》的形象及策略 |
三、《中国文学》译介《红楼梦》的形象及策略 |
第二节 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
一、《中国文学》选译的现当代作品简况 |
二、《中国文学》译介《阿Q正传》的形象及策略 |
三、《中国文学》译介《人到中年》的形象与策略 |
第三节 民间文学中的经典形象 |
一、《中国文学》选译民间文学作品概述 |
二、《中国文学》译介《阿诗玛》的形象与策略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与启示: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之影响与启示 |
第一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之影响 |
一、《中国文学》的发行与接受状况 |
二、《中国文学》的读者群 |
三、《中国文学》被读者欣赏、误读或批评 |
第二节 英文版《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的启示 |
一、《中国文学》终刊原因之探析 |
二、《中国文学》对外文化交流的经验与教训 |
三、《中国文学》终刊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之途径 |
第三节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鉴,探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之对策 |
一、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影响因素 |
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对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与英文版《中国文学》同时代对外发行的外文报刊 |
附录二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古典文学作品选 |
附录三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
附录四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民间文学作品选 |
附录五 1951-2000年《中国文学》选译音乐、美术、书法作品选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以晚清四大小说期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小说界革命”兴起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上层社会的救亡运动与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 |
第二节 废科举、兴学校、办报馆与中层社会的启蒙运动 |
第三节 市民社会的产生与公共领域的形成 |
第四节 清政府对出版的控制与社会各界的反控制 |
第五节 租界对小说期刊发行的作用 |
第二章 期刊小说的生产与小说期刊的传播 |
第一节 小说期刊的生产机制 |
第二节 小说期刊作为传媒的特点 |
第三节 小说期刊在晚清社会的传播 |
第三章 小说界革命的开拓者 |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的开路先锋 |
第二节 小说界革命的主力军 |
第三节 从“士”到“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化 |
第四章 小说理论与批评研究 |
第一节 晚清小说观念的现代转化 |
第二节 晚清小说的历史类型 |
第五章 小说文本研究 |
第一节 晚清社会转型中的政治小说 |
第二节 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 |
第三节 借古鉴今以小见大的历史小说 |
第四节 取长补短为我所用的翻译小说 |
第五节 晚清小说的叙事与文体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1997年《学理论》杂志栏目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杂志与中国现代诗歌[D]. 郭沁. 云南大学, 2019(03)
- [2]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3]《书画世界》的演变及对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作用[D]. 郑礼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国汽车杂志成长研究 ——基于《汽车之友》杂志的实证分析[D]. 章宇光. 复旦大学, 2010(12)
- [5]《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中华武术》杂志的传播学分析[D]. 李守培. 上海体育学院, 2010(06)
- [7]电视节目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及其对节目品质的影响[D]. 陈建群.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
- [8]《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D]. 戴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9]主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以英文版《中国文学》研究为中心[D]. 林文艺.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4)
- [10]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以晚清四大小说期刊为中心[D]. 付建舟. 河南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