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真空渣油减粘裂化试验

胜利真空渣油减粘裂化试验

一、胜利减压渣油减粘裂化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邓文安,刘东,周家顺,阙国和[1](2006)在《加供氢剂的减压渣油减粘裂化工艺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实验室减粘裂化试验装置上,对胜利和辽河减压渣油在两种供氢剂存在下的减粘裂化反应产物分布以及产品性质进行了评定,实验室研究表明,采用供氢剂B时的减粘裂化汽油加柴油的总收率比不掺兑供氢剂和掺兑供氢剂A时增加了3-7个百分点,但是过程的生焦量也有所增加,而且柴油馏分与残渣燃料油的性质也变差。另外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胜利减压渣油供氢剂减粘裂化试验,减粘裂化工业试验表明,掺兑供氢剂B后胜利减压渣油减粘裂化汽油加柴油的总收率提高了4.55个百分点,减粘裂化柴油的十六烷值降低了12,供氢剂B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李哲[2](2018)在《催化裂化油浆与减压渣油共焦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延迟焦化工艺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重油轻质化技术之一,该工艺能处理包括减压渣油、脱油沥青、煤焦油等重质组分。催化裂化油浆是一种低附加值产物,为解决其出路,提高经济效益,考虑在延迟焦化反应原料中掺入催化裂化油浆。延迟焦化反应产物收率主要与温度、压力等操作条件和原料化学组成有关。本文在小型重油热加工精确评价装置上开展多种原料的延迟焦化实验,分别对洛炼减压渣油、掺炼高桥油浆和掺炼洛炼油浆的减压渣油进行延迟焦化反应,考察反应时间(15150 min)、反应温度(470490℃)以及掺炼比例(5%、10%、15%)对焦化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适宜操作温度为480490℃,适宜反应时间为90 min,掺炼油浆的焦炭产率、蜡油收率、气体产率升高,汽油收率、柴油收率降低,最佳掺炼比例与装置操作条件、掺炼油浆种类等相关,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小型评价装置实验的基础上,本文在中型实验装置上开展了延迟焦化实验,对实验产物进一步进行成分分析。利用集总原理建立延迟焦化五集总动力学模型,拟合焦化产品收率,分析并预测延迟焦化各产物收率。

曹琪[3](2018)在《塔河常渣减黏裂化反应规律及抑制生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以塔河常渣(THAR)为原料油进行减黏裂化反应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与时间对减黏油基本性质及体系生焦率的影响,对反应前后重油的结构组成及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进行了分析,并深入考察了供氢剂抑焦方法与超临界流体分散抑焦方法中剂油比、反应压力与催化剂种类对体系生焦率的影响。经过减黏裂化反应后,重油的黏度和平均分子量降低,<350°C轻油馏分含量增多,而残炭值增大,H/C原子比降低,S、O元素含量减少,N元素含量增多。反应后重油的芳碳率和环烷碳率增大,烷基碳率减小,总环数、芳香环数和环烷环数均减少,平均链长参数也减小。表明重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轻质化改善。在同一反应温度下,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体系生焦率呈现增长趋势。低温下反应时间较长时才出现体系生焦率的急剧增长,说明存在生焦诱导期;高温下即使反应时间较短仍可产生大量焦炭,说明高温有利于缩合反应的进行。重油黏度的降低是以体系生焦为代价的,当达到相同降黏效果时,相比于高温短时间的反应条件,低温长时间的反应条件更有利于减少焦炭的生成。重油中的O2类化合物主要为羧酸类物质,其热稳定性较差,在较高反应苛刻度下可被完全脱除,因此减黏裂化反应具有一定的脱酸效果;N1O2类化合物可能发生了烷基侧链断裂的反应,且其中的羧酸类物质在减黏裂化过程中可能被脱除;碱性N1类化合物可能发生了烷基侧链断裂的反应;碱性N1S1类化合物也可能发生了烷基侧链断裂的反应,且伴随C-S键的断裂,因此减黏裂化反应具有一定的脱硫效果。在供氢剂抑焦方法中,供氢剂只有在加压状态下完全呈现液相时才能达到最佳供氢抑焦效果;随供氢剂加入量的增多,其抑焦效果更加明显;添加催化剂环烷酸钴或油酸具有一定的供氢催化改质效果,能进一步抑制体系结焦。在超临界流体分散抑焦方法中,溶剂甲苯在低压条件下的抑焦效果并不明显,而高压条件下超临界甲苯对重油的溶解能力极强,可使原本聚集在一起的重油大分子自由基被较好地稀释分散,从而显着抑制缩合生焦反应的发生;适量增多超临界甲苯加入量能更有效地抑制焦炭生成,而过量加入时反而会更加剧体系结焦。

迟春红,张道光,严易明[4](2010)在《浅析减粘裂化工艺应用与技术发展》文中认为减粘裂化是渣油轻度热裂化过程,工艺简单、经济实用,能与其它重油加工工艺灵活组合。近年来临氢催化减粘裂化技术的发展,使该工艺有回升和新的发展趋势。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减粘裂化工艺应用和技术发展动态,对该工艺技术发展方向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俞翊棠,丁宗禹[5](1984)在《上流式反应塔减粘裂化工艺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采用低温、长停留时间、上流式反应塔减粘裂化工艺;以胜利减压渣油为原料,在日处理量为300公斤的中型装置上进行新型减粘试验的初步结果。并对减粘裂化的机理和上流式减粘工艺的特点进行了讨论。试验表明,与常规的下流式减粘相比,该工艺的特点是既能大幅度地降低粘度又不使设备结焦,为国内炼厂热裂化装置的改造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亓玉台,谢传欣,李会鹏,秦树仁[6](2000)在《减粘裂化工艺技术及其进展》文中认为在传统减粘裂化工艺基础上开发出的临氢及供氢剂减粘裂化和催化减粘裂化能有效地抑制生焦反应 ,可大幅度提高减粘裂化反应的苛刻度与馏分油产率 ,产品质量亦能得到明显改善。我国减粘裂化工艺虽起步较晚 ,但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发展 ,已在高桥、广州等地建成十余套减粘裂化装置 ,尤其是延迟减粘裂化及上流式缓和减粘裂化等工艺的开发都标志着我国减粘裂化工艺技术的进步。我国氢源相对匮乏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临氢减粘裂化工艺的发展。供氢剂和催化减粘裂化不用氢气 ,因而寻找供氢效果好、来源广泛、适宜的工业供氢剂和催化剂是开发供氢剂和催化减粘裂化技术的关键。

王治卿[7](2007)在《渣油热反应体系胶体化学与氢转移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别从胶体化学和内部氢转移的机理上系统地研究了渣油热转化生焦的抑制;从胶体稳定和内部氢转移角度,研究添加工业供氢剂和胶体稳定及具有氢转移导向功能的热转化改进剂对渣油热转化过程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在热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程度的加深,渣油的胶体稳定指数和相对胶体稳定指数都明显减小,沥青质容易沉淀。具有胶体稳定功能的热转化改进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渣油胶体稳定性,延缓沥青质聚沉。(2)富芳馏份和热转化改进剂,可有效地改善渣油胶体体系的稳定性,随着渣油热反应时间延长,这种改善效果越加明显。(3)不同渣油的供氢能力不同,夺氢能力也不同;渣油中不同组份的供氢与夺氢能力差别也较大。(4)以供氢能力最大峰值为界分两段时期(初期和后期)对氢转移反应动力学研究进行,两段都符合一级反应模型。(5)渣油亚组份的供氢能力具有协同效应。(6)从渣油内部供氢-夺氢氢转移角度来看,渣油热反应生焦-抑制生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沥青质的夺氢能力和胶质的供氢能力;由渣油受热氢转移能力定义的生焦指数可以很好地阐释不同渣油的热反应生焦趋势。(7)渣油中各亚组份的夺氢能力相互抑制。(8)热转化改进剂和工业供氢剂可显着提高渣油热反应体系的胶体稳定性,延长生焦诱导期,延缓加热炉管生焦,改善减粘燃料油安定性,提高馏份油收率。(9)减粘裂化对两段热转化产品的收率影响大,减粘裂化和焦化过程存在最佳匹配反应条件。适度的减粘裂化可以使焦化的馏份油收率增高、焦炭收率降低。(10)减粘油四组份比值(w(胶质+芳香份)/w(沥青质+饱和份)的值)可以用来表示同一原料的不同减粘油的安定性;该值越大、减粘油的安定性越好,则两段热转化总馏份油收率越高、焦炭产率越低。

王齐[8](2014)在《劣质超重油供氢热转化基础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常规石油资源储量和开采占比递减,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引起业界高度重视。劣质超稠超重原油是非常规石油资源,其重要特点是黏度高、密度大、杂原子含量高、沥青质含量高和重金属含量高,这给开发、输转和加工带来很大的挑战。委内瑞拉超重原油属于典型的劣质超重油,如何高效改质输转这类稠油是采油、集输生产部门遇到的技术难点,也是相应技术研究开发的热点。本文针对委内瑞拉超重原油,开展热降黏改质和在供氢馏分油存在下的改质(供氢热转化改质)基础研究,为供氢热裂化技术开发奠定了基础。在系统研究委油减渣减黏改质的基础上,对馏分油供氢能力的评价方法——化学探针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改进的化学探针法筛选了两种供氢馏分油DA、DB并对它们的氢转移能力进行了系统评价,并考察了委油减渣在供氢馏分油DA、DB存在下的供氢热转化改质效果,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剖析反应前后DB烃族组成变化及DB对热转化残渣油沥青质平均结构的影响揭示了氢转移的本质及供氢馏分油的作用机制。委油减渣(VVR)减黏改质可以有效降低改质油粘度,满足管输与船运的黏度要求但安定性差,不能满足管输、存储和船运对安定性的要求(50°C运动黏度不超过380mm2·s-1,斑点实验等级优于2级)。采用改进的化学探针法结果表明,供氢馏分油DB的氢转移能力强于DA;VVR+DB混合体系在热转化过程中的胶体稳定性要优于VVR+DA。在减黏改质基础上,委油减渣(VVR)在筛选出的供氢馏分油DA、DB存在下的热转化改质效果排序为VVR+DB>VVR+DA>VVR,且VVR+DB体系改质油满足船运要求的优化工艺条件为425°C、5min。在生焦率相同(wcoke yield=0.1%)时,降黏率、安定性排序为VVR+DB>VVR+DA>VVR。对渣油反应体系的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供氢热转化与减黏改质体系均具有明显相态变化,但供氢馏分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无定型小体的长大,延缓了相分离,同时它延缓了渣油的生焦诱导期,改善了生成油的安定性。与减黏改质相比,在改质油安定性相同的前提下,添加供氢馏分油DB可使委油减渣热转化所得馏分油的收率提高约4.4个百分点。动力学结果表明,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改质过程生成气体、汽油、柴油及轻蜡油的反应速率要比减黏改质过程小,对应的活化能要高,揭示了供氢馏分油能够缓和渣油的热转化,提高反应苛刻度的原因。通过对反应前后供氢馏分烃族组成中氢化芳烃类结构含量的变化,建立了供氢热转化改质过程中表观氢转移量计算模型,揭示了氢转移的本质。委油减渣减黏及供氢热转化残渣油沥青质的变化规律如下,分子量先增加后减小;(Hα+Hβ)氢含量与Hγ氢含量不断减少,而HA含量不断增加;芳碳率fA均升高,而总环数RT、芳香环数RA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减黏改质相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供氢热转化残渣油沥青质分子量较低,H/C原子比较高,(Hα+Hβ)氢含量较高。供氢剂在热转化过程中降低了渣油中沥青质的芳碳率fA,提高了其环烷碳率fN及环烷环数与芳环数的比值RN/RA,从而延缓其相分离及生焦过程。委油渣油供氢热转化釜反应研究为连续装置确定了操作条件,连续装置研究结果验证了釜反应研究结果,为工业化装置操作条件的确定奠定了实验基础。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委油超重油供氢热裂化改质油满足管输船运要求,降粘率超过98%,稳定储存6个月以上。

赵文明,李宇静,白雪松,双玥,屠庆华[9](2014)在《国内外重质原油市场与加工技术分析》文中指出分析了国内外重质原油市场及加工技术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稠油、油砂等重质原油的国内外资源储备和生产状况,并对国内外典型的重质原油加工企业的加工流程进行了分析。

谢传欣,亓玉台,孙大勇,宋春财,李会鹏,秦树仁[10](2000)在《减粘裂化工艺技术及进展(Ⅰ)——减粘裂化反应器及工艺》文中研究指明减粘裂化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热加工工艺。由于其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较低、可靠性较高,因此作为渣油改质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虽然减粘裂化反应器仍保持着炉管式、塔式反应器的基本形式,但减粘裂化工艺类型在常规减粘裂化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转化率高,且不易生焦的临氢减粘、供氢减粘裂化等减粘裂化新工艺类型,不但提高了减粘裂化反应的苛刻度,增加了中间馏分油产率,而且还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减粘裂化产品安定性差的问题。各种不同种类的供氢剂投入工业应用促进了减粘裂化工艺的发展。在一定氢压下使用供氢剂可以使减压渣油实现最大程度的转化而不形成干渣。还介绍了我国开发的延迟减粘、上流式缓和减粘裂化等减粘裂化工艺类型。

二、胜利减压渣油减粘裂化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胜利减压渣油减粘裂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加供氢剂的减压渣油减粘裂化工艺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原料的性质与组成
    1.2 试验方法
        1.2.1 减粘裂化中型试验及产物分离
        1.2.2 减粘裂化工业试验
2 中型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产物分布
    2.2 减渣供氢剂减粘裂化产物性质
3 胜利减渣供氢剂减粘裂化工业试验评价
4 结论

(2)催化裂化油浆与减压渣油共焦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重油热加工
    1.2 减粘裂化
    1.3 流化焦化
    1.4 延迟焦化
        1.4.1 延迟焦化工艺技术
        1.4.2 延迟焦化主要工艺流程
        1.4.3 延迟焦化工艺的工艺优势及发展前景
    1.5 掺炼杂质的共焦化工艺发展
        1.5.1 减压渣油与煤焦油共焦化
        1.5.2 减压渣油与沥青共焦化
        1.5.3 催化裂化油浆共焦化
    1.6 焦化过程反应动力模型
        1.6.1 热重法
        1.6.2 平行反应动力学模型
        1.6.3 平行连串反应动力学
        1.6.4 集总反应动力学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掺炼催化裂化油浆的延迟焦化反应规律探究
    2.1 延迟焦化反应机理
        2.1.1 自由基反应机理
        2.1.2 焦炭的生成机理
    2.2 延迟焦化小试实验装置及方法
        2.2.1 延迟焦化小型评价装置
        2.2.2 实验操作过程
    2.3 延迟焦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2.3.1 原料性质
        2.3.2 反应温度对延迟焦化的影响
        2.3.3 掺炼油浆种类对延迟焦化的影响
        2.3.4 掺炼油浆比例对延迟焦化的影响
    2.4 延迟焦化中试实验装置及产物分析方法
        2.4.1 装置介绍
        2.4.2 实验分析方法
        2.4.3 中试试验产物性质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延迟焦化小试实验动力学模型
    3.1 模型的建立
    3.2 动力学模型拟合
    3.3 动力学模型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塔河常渣减黏裂化反应规律及抑制生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减黏裂化概述
        1.1.1 减黏裂化的意义
        1.1.2 减黏裂化反应机理
        1.1.3 减黏裂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1.2 供氢剂减黏裂化的研究进展
        1.2.1 供氢机理
        1.2.2 供氢剂的作用
        1.2.3 供氢剂的种类
    1.3 超临界流体中重油热解的研究进展
    1.4 文献综述小结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案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装置与方法
        2.1.1微型反应釜减黏裂化实验
        2.1.2小型反应釜减黏裂化实验
        2.1.3 减黏裂化抑焦方法研究
    2.2 原料及减黏油的性质组成分析方法
    2.3 原料性质组成分析及杂原子化合物分子表征
第3章 塔河常渣减黏裂化反应规律研究
    3.1 微型反应釜减黏裂化实验结果讨论
        3.1.1 反应条件对减黏油黏度及黏温性质的影响
        3.1.2 反应条件对体系生焦率的影响
        3.1.3 高温短时间与低温长时间条件下的降黏效果和生焦情况对比
    3.2 小型反应釜减黏裂化实验结果讨论
        3.2.1 典型反应条件下的气体组成分析
        3.2.2 反应条件对减黏油黏度的影响
        3.2.3 反应条件对减黏油平均分子量的影响
        3.2.4 反应条件对减黏油沸点分布的影响
        3.2.5 反应条件对减黏油残炭值的影响
        3.2.6 反应条件对减黏油元素组成的影响
        3.2.7 反应条件对体系生焦率的影响
        3.2.8 重油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平均结构分析
        3.2.9 杂原子化合物分子转化规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塔河常渣减黏裂化抑焦方法研究
    4.1 供氢剂抑焦方法研究
        4.1.1 反应压力对体系生焦率的影响
        4.1.2 剂油比对体系生焦率的影响
        4.1.3 催化剂种类对体系生焦率的影响
        4.1.4 典型减黏油的缩合程度对比
        4.1.5 典型减黏油的杂原子化合物分布对比
    4.2 超临界流体分散抑焦方法研究
        4.2.1 反应压力对体系生焦率的影响
        4.2.2 剂油比对体系生焦率的影响
        4.2.3 典型减黏油的缩合程度对比
        4.2.4 典型减黏油的杂原子化合物分布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实验数据
附录 B 平均结构参数数据
致谢

(6)减粘裂化工艺技术及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减粘裂化工艺技术的进展
2 主要减粘裂化工艺技术
    2.1 加热炉-反应塔式减粘裂化
    2.2 炉管式减粘裂化
    2.3 延迟减粘裂化
    2.4 临氢减粘裂化
    2.5 供氢剂减粘裂化
3 我国的减粘裂化工艺技术
    3.1 面临的问题
    3.2 发展趋势
4 结束语

(7)渣油热反应体系胶体化学与氢转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渣油的组成
    2.3 渣油的胶体稳定性
        2.3.1 渣油的胶体结构
        2.3.2 渣油热转化过程中胶体结构的变化
    2.4 渣油的热反应机理
        2.4.1 研究方法
        2.4.2 生焦机理
        2.4.3 抑焦机理
第3章 实验概述
    3.1 原料油及其性质
    3.2 主要试剂
    3.3 主要实验仪器
    3.4 实验方法
        3.4.1 质量分率电导率法测定油样胶体稳定性
        3.4.2 油品受热氢转移能力测定方法
        3.4.3 减粘实验方法概述
        3.4.4 斑点实验概述
        3.4.5 焦化实验方法概述
第4章 渣油热转化体系胶体化学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及其原理
    4.3 渣油热转化体系的胶体化学行为
        4.3.1 常温下的渣油胶体化学行为
        4.3.2 热转化条件下的渣油胶体化学行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渣油热转化体系内部氢转移行为研究
    5.1 渣油内部氢转移能力的测定方法
        5.1.1 色谱条件
        5.1.2 标定校正因子
        5.1.3 渣油供氢能力的测定与计算
        5.1.4 渣油夺氢能力的测定与计算
    5.2 渣油及其亚组份的供氢行为
        5.2.1 引言
        5.2.2 渣油供氢能力化学探针的选取
        5.2.3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渣油供氢能力的影响
        5.2.4 渣油热反应初期化学探针夺氢反应动力学及后期化学探针衍生物供氢反应动力学探讨
        5.2.5 渣油亚组份供氢能力的协同效应
        5.2.6 渣油热转化过程中供氢能力与渣油平均结构的关系
        5.2.7 渣油及其亚组份供氢能力与渣油生焦的关系
        5.2.8 渣油亚组份供氢行为
        5.2.9 渣油内部供氢氢转移反应模型
    5.3 渣油及其亚组份的夺氢行为
        5.3.1 引言
        5.3.2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渣油夺氢行为的影响
        5.3.3 渣油中化学探针供氢反应动力学探讨
        5.3.4 渣油亚组份的夺氢能力
    5.4 从渣油内部的夺氢-供氢氢转移的角度认识渣油热反应生焦规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胶体稳定和内部氢转移对渣油热转化过程影响的研究
    6.1 引言
    6.2 供氢剂和热转化改进剂对减粘裂化过程的影响
        6.2.1 减粘裂化反应条件的选择
        6.2.2 供氢剂对减粘裂化的影响
        6.2.3 热转化改进剂对减粘裂化的影响
    6.3 供氢剂和热转化改进剂对两段热转化过程的影响
        6.3.1 焦化反应过程原料的比较
        6.3.2 两段热转化过程产物分布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8)劣质超重油供氢热转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重油降黏方法
    1.3 重油热改质方法
        1.3.1 减黏裂化
        1.3.2 供氢热转化
        1.3.3 水热裂解降黏
    1.4 受热氢转移能力表征方法
    1.5 渣油热转化动力学
        1.5.1 集总理论
        1.5.2 集总模型
        1.5.3 集总动力学在热转化过程中的应用
    1.6 重油胶体稳定性的评价
        1.6.1 黏度法
        1.6.2 电导率法
        1.6.3 界面张力法
        1.6.4 量热法
        1.6.5 超声波法
        1.6.6 光学法
        1.6.7 P-Value法
        1.6.8 斑点实验法(ASTM D4740)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委内瑞拉减压渣油的减黏改质反应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
        2.2.1 原料性质
        2.2.2 委油减渣黏温性
    2.3 实验方法
        2.3.1 油样分析方法
        2.3.2 委油减渣减黏改质实验
        2.3.3 光学显微镜观察方法
    2.4 委油减渣减黏改质过程的受热生焦趋势
    2.5 委油减渣减黏改质反应
        2.5.1 反应时间对减黏生成油黏度的影响
        2.5.2 反应温度对减黏生成油黏度的影响
        2.5.3 反应条件对减黏生成油安定性影响
    2.6 委油减渣减黏生成油的调合改质研究
        2.6.1 委油减渣减黏生成油的调合
        2.6.2 反应条件对减黏改质油黏度的影响
        2.6.3 反应条件对减黏改质油安定性的影响
    2.7 委油减渣减黏改质过程相态变化
        2.7.1 反应条件对委油减渣减黏改质过程相态的影响
        2.7.2 委油减黏改质过程相态变化与减黏生成油安定性的关系
        2.7.3 委油减渣减黏改质过程相分离与生焦之间的关系
    2.8 委油减渣减黏改质残渣油化学组成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供氢馏分油氢转移能力及其与委油减渣混合体系胶体稳定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
    3.3 实验方法
        3.3.1 供氢馏分油受热氢转移能力实验
        3.3.2 化学探针的比较
        3.3.3 供氢馏分油受热氢转移能力的改进计算方法
        3.3.4 色谱检测及校正因子
        3.3.5 化学探针用量比
        3.3.6 供氢馏分油与委油减渣混合体系的胶体稳定性实验
    3.4 反应时间对供氢馏分油氢转移能力的影响
    3.5 反应温度对供氢馏分油氢转移能力的影响
    3.6 供氢馏分油的氢转移能力比较
    3.7 供氢馏分油与委油渣油混合体系的胶体稳定性
        3.7.1 供氢馏分油与委油减渣混合原料的胶体稳定性
        3.7.2 供氢馏分油与委油减渣混合原料反应过程中的胶体稳定性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改质反应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
    4.3 实验方法
    4.4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改质反应
        4.4.1 供氢馏分油用量的确定
        4.4.2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改质过程的受热生焦趋势
        4.4.3 反应条件对供氢热转化生成油黏度的影响
        4.4.4 反应条件对供氢热转化生成油安定性的影响
    4.5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生成油的调合改质研究
        4.5.1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生成油的调合
        4.5.2 反应条件对供氢热转化改质油黏度的影响
        4.5.3 反应条件对供氢热转化改质油安定性的影响
    4.6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改质过程相态变化
        4.6.1 反应条件对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改质过程相态的影响
        4.6.2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改质过程相分离与生焦率之间的关系
    4.7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残渣油化学组成变化
    4.8 供氢馏分油对委内瑞拉减渣减黏改质的影响
        4.8.1 供氢馏分油对相态变化的影响
        4.8.2 供氢馏分油对安定性的影响
        4.8.3 供氢馏分油的稀释作用
        4.8.4 供氢馏分油对改质油性质的影响
        4.8.5 工艺条件优化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改质动力学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产物分析方法
        5.2.2 热重分析实验
    5.3 委油减渣减黏改质和供氢热转化改质产物分布
    5.4 供氢馏分油对委油减渣失重速率的影响
    5.5 产物安定性比较
    5.6 相同安定性的产物收率比较
    5.7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改质动力学分析
        5.7.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7.2 动力学参数的求解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供氢馏分油在改质过程中可转移氢量的确定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供氢馏分油烃族组成测定方法
        6.2.3 名词定义
    6.3 委油减渣减黏生成油和供氢热转化生成油回收馏分的烃族组成变化
        6.3.1 委油减渣减黏生成油回收馏分的烃族组成变化
        6.3.2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生成油回收馏分的烃族组成变化
    6.4 氢转移量的计算
        6.4.1 可转移氢的定义
        6.4.2 可转移氢的计算方法
        6.4.3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改质过程中的可转移氢量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改质过程中沥青质的结构变化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沥青质的分离
        7.2.2 元素分析
        7.2.3 分子量
        7.2.4 核磁共振氢谱
        7.2.5 平均结构参数计算方法
    7.3 供氢馏分油对残渣油沥青质分子量的影响
    7.4 供氢馏分油对残渣油沥青质元素组成的影响
    7.5 供氢馏分油对残渣油沥青质氢分布的影响
    7.6 供氢馏分油对残渣油沥青质平均结构参数的影响
    7.7 供氢馏分油对沥青质的作用机制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连续实验及工业化试验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实验室连续反应装置
        8.2.2 反应方法
        8.2.3 操作条件
        8.2.4 工业化试验
    8.3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改质连续实验
        8.3.1 产物性质
        8.3.2 产物分布
        8.3.3 残渣油化学组成
    8.4 供氢热转化连续反应与间歇反应比较
    8.5 委油减渣供氢热转化工业化试验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国内外重质原油市场与加工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重质原油供需分析及预测
    1.1 国外主要重质原油
        1.1.1 加拿大油砂
        1.1.2 委内瑞拉稠油
    1.2 国内重质原油
        1.2.1 稠油资源
        1.2.2 油砂资源
        1.2.3 页岩油资源
2 国外重质原油加工技术现状及趋势
3 国内典型稠油加工方案
    3.1 克拉玛依石化稠油
    3.2 辽河石化稠油
    3.3 塔河石化稠油
4 国内重质原油加工组合工艺及发展趋势
    4.1 脱碳路线组合方案
        4.1.1 延迟焦化-催化裂化组合工艺
        4.1.2 延迟焦化-加氢精制-催化裂化组合工艺
        4.1.3溶剂油脱沥青-延迟焦化-催化裂化组合工艺
        4.1.4 减粘裂化-延迟焦化组合工艺
        4.1.5 减粘裂化-溶剂脱沥青-延迟焦化组合工艺
    4.2 加氢路线组合方案
        4.2.1 加氢脱硫-渣油裂化和减压渣油加氢脱硫渣油催化裂化
        4.2.2 渣油加氢-延迟焦化-催化裂化流程
        4.2.3 渣油加氢裂化-溶剂脱沥青和渣油加氢裂化-延迟焦化
5 结束语

四、胜利减压渣油减粘裂化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加供氢剂的减压渣油减粘裂化工艺的开发[J]. 邓文安,刘东,周家顺,阙国和.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6(12)
  • [2]催化裂化油浆与减压渣油共焦化规律研究[D]. 李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3]塔河常渣减黏裂化反应规律及抑制生焦方法研究[D]. 曹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4]浅析减粘裂化工艺应用与技术发展[J]. 迟春红,张道光,严易明. 石油化工设计, 2010(02)
  • [5]上流式反应塔减粘裂化工艺的研究[J]. 俞翊棠,丁宗禹.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84(07)
  • [6]减粘裂化工艺技术及其进展[J]. 亓玉台,谢传欣,李会鹏,秦树仁. 炼油设计, 2000(10)
  • [7]渣油热反应体系胶体化学与氢转移行为研究[D]. 王治卿.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3)
  • [8]劣质超重油供氢热转化基础研究[D]. 王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9]国内外重质原油市场与加工技术分析[J]. 赵文明,李宇静,白雪松,双玥,屠庆华. 化学工业, 2014(07)
  • [10]减粘裂化工艺技术及进展(Ⅰ)——减粘裂化反应器及工艺[J]. 谢传欣,亓玉台,孙大勇,宋春财,李会鹏,秦树仁.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0(01)

标签:;  ;  ;  ;  

胜利真空渣油减粘裂化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