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进和完善政工职称评定工作——全国企业政工职称办负责同志答本刊记者问(论文文献综述)
杨瑞[1](2009)在《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大众传媒手段的广泛应用,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乃至于心理特点都在不断地整合和嬗变,一些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协作精神淡化的现象。面对上述的问情况打造一支高效率、专业化的强有力的政工队伍越发迫切。政工队伍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证和人力基础,是高职院校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稳定以及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本篇文章围绕如何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政工队伍为中心,从分析当前政工队伍现状与当前德育工作要求的差异为切入点阐述了当前政工队伍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改善政工队伍的方法措施。本篇文章创新之处是:通过探讨新形式下政工队伍的德育工作受到网络巨大的冲击分析了灌输式、单一化的德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挑战阐述了德育工作的形式、内容转型的客观要求。同事基于“工学结合”高职办学模式,对政工人员提出了新的工作流程和内容。本篇文章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与“和谐校园”和“政工队伍”的基本概念的界定,通过问题提出阐述了新时期下政工队伍面临的挑战;通过“政工队伍”概念的界定明确德育教育工作的执行者由哪些人员来构成,这为分析政工队伍现状提供一个前提;通过“和谐校园”的概念界定为分析政工队伍的建设目标提供要求。提出问题与建设目标要求这一矛盾形成了本篇文章的研究主题。第二部分是和谐校园建设对高职政工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要求,在这一部分从高职政工队伍建设的目标定位、目标设计、目标的实现方式、目标的实现过程、目标的指导原则上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第三部分是对当前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对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梳理:政工人员数量不足、政工人员学历层次不够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政工人员来源和成分复杂,思想不稳定、工作定位不明,职责不清、政工工作理念落后,工作方法亟待创新。第四部分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政工队伍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薄弱,工作认同度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低;灌输式、单一化的德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挑战。第五部分是阐述具体的措施这是本篇文章的落脚点,通过客观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要求阐述以下具体措施:1、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意识,提高人们对政工队伍建设的关注度和认同度,实现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合格人才的终极目标。2、围绕“整体最优目标”,从“量”和“质”上对高职政工队伍结构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打造一支结构优化、自身内部和谐的政工队伍,为优质高效地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3、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建立和健全高职政工队伍建设的各种机制,实现校园和谐和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4、基于“‘工学结合’高职办学模式”,创新高职政工队伍建设的理念,确立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手段,增强服务效果。5、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原则,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和谐,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王彦斌[2](2008)在《权力的逻辑 ——大学组织运行的社会学管窥》文中指出当代中国的大学组织运行实况与“真正的大学”、“理想的大学”渐行渐远,由此引发了公众的不断质疑,诸多研究者也不断进行“诊断病症”、“开出药方”的话语建构。本文通过权力的视角,用一种圈外陌生人“俯瞰”式的眼光,在组织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教育学等理论基础上,关注微观,关注实践,走向日常生活,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描绘、勾画大学组织运行中权力的分布状况,指出中国现代大学组织运作表象背后“权力的逻辑”实质,解释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以期通过这个过程来批判中国大学现状,构建一种“识读”中国大学问题新的解释学路径,在分析中“治病”,诊断时“开方”。全文逻辑上有三大部分,共有七章。第一部分是立论基础,包括第一、二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相关研究说明及文献梳理。第二章,“权力的真相之思”,通过对权力的词源学考察,把握权力特征,分析权力的来源、种类,然后以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三个视角分析权力现象。以此为基础,剖析权力与组织运行的关系,分析权力如何与组织结盟、组织运行如何关涉权力、权力在组织中的运行状态如何,并特别分析权力在中国式“单位”组织中的独特作用。最后概括权力在组织中运行场景的三种描述方式,即拟剧社会学描述、科层制描述、场域描述,为后续研究作铺垫。第二部分是在立论基础上的历史和现实的考察,由第三、四、五章构成,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大学组织权力之考”,通过对中外大学组织的文献梳理,探讨组织权力在大学产生、发展与运行过程中的基础性关涉作用,描述不同时期大学组织内的权力配置与权利敷设状况,并根据“知识组织”本质这个标准提出大学组织内生功能、衍生功能和外生功能三种分类框架,以此作为判断其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的标准,着重点出他们对于现代的大学组织运行有何启发意义。特别是对于大学组织移植于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分析,展现其与原生大学环境与起因的迥乎不同之处,描述中隐含着批判,叙述里体现着价值。第四章“权力的在场之析”,详细描述中国当代大学组织的权力表现现状。组织架构是组织权力的附着体,也是组织行为开展的基础。所以本章首先描述国内大学组织内外的普遍权力架构,指出其“权力板块”属性特征,并进一步指出每一个“权力板块”性状,探讨其与大学组织内生功能的关系,分析大学组织权力两种分类方法,指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二分法的语义缘起与虚妄所在,进而提出了三类主体权力的解释学框架,详细解剖、描绘了“会议”这一权力制度仪式和“文件”这一权力运作场景,映照出组织运行中“权力的逻辑”实质。第五章“权力的冲突之辨”,接承上文论述权力如何得以如此。通过对三类主体权力的细致分析,在描述的过程中揭示权力的冲突实质——即是一个“超组织”的控制过程而不是众论者所谓的什么“博弈”的过程,并指出三类主体权力间有一个隐隐内含的相关理路,并由此而产生出一些权力的后果。第三部分第六章构成。第六章“权力的逻辑之用”,是前面数章的逻辑推演结论,指出这个权力的后果是造成学生权力的幻化和虚置,导致学人权力与岗位权力结盟,进而控制大学的组织运行,其核心是官僚的逻辑,政治权力的逻辑,不是知识的逻辑,不是大学的逻辑。它是一个各级“干部”能够脱颖而出的场域,不是一个学人的“原典”思想能够展开驰骋的空间,里面蕴含了深深的“领导发生学”原理。以上三部分组成了个人有关“识读”中国大学问题“解释学路径”的完整逻辑体系。为了进一步说明个人对于中国大学问题的宏观体认和趋向把握,笔者力图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以社会宏观的视野,“鸟瞰”中国大学的发展历史和未来,此构成第七章“余论”。总之,本文试图通过对于中国大学组织运行实质的分析探讨,展示一种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解释路径,提出个人的学术体认,寻求促使大学组织权力良性运行的可能轨迹,重建学统,以期发挥其对中国社会发展应有的作用。
吴海燕[3](2018)在《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新型产物,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扩展,民办高等教育也从对公办教育的补充成长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进程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民办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国家是其正外部性的最大受益者,所以,保障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本文以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政府角色作为研究对象,从“政府角色”的视角来透视政府教育改革和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一是站在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高度对政府应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从而避免一般的就转变政府职能、实现高校自治这一争论不休的视角来谈论民办高校的发展。二是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理论,构建了不同市场分类情况下的政府角色选择模型。该模型从高等教育市场的供求状况、政府可投入财政资源情况两个维度对政府所处的高等教育市场状况进行分类,研究所处不同市场类别中政府的不同施政目标,从而进行相应的政府角色选择。该模型为政府在不同市场所处的状态下正确选择角色定位提供依据。三是文章从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境遇和现实可能性入手,通过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历程以及政府角色的演变过程,根据每个历史阶段不同的政府经济状况和高等教育市场供求情况,对我国政府在民办高校发展中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并以上海市为例来阐述了上海市政府在民办高校发展中的历史定位和角色现状。同时还分析了外国政府在私立高校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私立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政府要在民办高校的监督、保障、提高等方面进行加强。四是对应我国政府在民办高校发展中角色定位提出了政策建议。在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市场革新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下,政府必须对民办高等教育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发挥最大效能,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承担起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的职责。同时还为政府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及达成的路径:构建一个以健全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为前提,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根本保障,以科学管理为基本方法的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王献玲[4](2005)在《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办教师在新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长达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安贫乐教,艰辛奉献,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扫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研究中国民办教师历史,一为传承其风范精神,二为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激励、鉴戒当今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秉此总纲,言三十万,由绪论、正文八章、结语共十部分构成。 绪论:界定了民办教师的概念,阐述了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待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论述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从清末到民国,因经费困难,师资匮乏,国家推行义务教育步履维艰,有名无实;而稍后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色区域实行群众路线,走群众办学的道路,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些教训和经验对新中国建立后“穷国如何办大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第二章:阐述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与国家财力不足的矛盾,号召群众办学,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于是,民办教师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从1949年到1951年是民办教师的出现阶段;1952年到1956年是初步整顿阶段;1957年到1966年是跌宕发展阶段;1967年至1977年是急速膨胀阶段。 第三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文革”结束后,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从1978年到1993年这15年,对民办教师队伍进行了规范建设。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健全民办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民办教师素质,改善民办教师待遇,民办教师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第四章:讲述民办教师的光辉业绩。在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撑起了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半边天,担负着农村扫盲教育的主要工作,同时在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五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生存。民办教师的奉献与他们应得到的社会回报存在着极大的反差。民办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如耕教矛盾,待遇低,与公办教师同工不同酬,生活极端穷困,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办教师队伍的建设,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六章:讲述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时国民经济已有很大的发展,已有能力增加教育投入,于是,从1994年到2000年,党和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 第七章:主要阐述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不少经济落后地区由于领导重视教育,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落到实处,民办教师问题解决得很好,这说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领导重视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八章:主要阐述代课教师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吸收新的民办教师的门关死之后,代课教师开始出现,并逐步壮大。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老、少、边、山、穷”的农村穷困地区,承担着这里的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他们对中国教育如同当年的民办教师一样,作出了同样的贡献,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代课教师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本部分提出了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若干思考。 结语部分:主要阐述民办教师问题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反思。长期以来民办教师队伍生存的艰难,管理上的紊乱,农村办学条件的极端简陋,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取这些教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战略地位,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建设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
谢鹏[5](2020)在《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文中提出制度形塑个人,人是制度的产物。根据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是了解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的关键,也是建构社会主义特色政治学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制度变迁理论则认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共同构成了“制度集成”。这种“制度集成”倒映在基层社会,一方面是文本式的正式制度的规范和制约,另一方面是传统社会残留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侵染。然而,基层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有着自身的“情境”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基层干部既是制度体系中的个人,深受政策法规条例等正式制度的规约,也是制度文化中的个人,深受“官本位”“乡土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基层干部是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要素,但作为“情境理性人”,有着追逐个体理性、寻求机会成本的目的和需求。加之,压力型体制的现实存在,势必会产生高度的挤压状态,基层干部很可能不堪重负,担当作为动力不足。因此,亟待进行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修复完善制度体系中的不合理成分,解除基层干部的制度和“情境”困扰。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制度变迁理论,聚焦“制度”这一变迁因素,全面梳理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提炼基层干部人事工作的现实困境,力图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历经近百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干部工作实践经验,其制度体系建设既是传统吏治思想的扬弃,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但是,当前现行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从中央到省市县(区)一以贯之的现行的正式制度存在政策体系供给不足的困扰,制度缺位有待完善、制度衔接有待加强、制度理念有待提升;基层社会“情境”之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存有的短缺和失衡,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等因素,深刻影响着干部工作的开展、作用的发挥;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存在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等问题,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存在路径依赖,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造成了观念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滞后于社会转型步伐造成了体制障碍,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错位、缺位的现象客观存在造成了组织行为障碍,缺乏科学论证、分析研判、吐故纳新等保障机制造成了机制障碍。因此,必须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应然路径,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自有其价值取向。总体设想重在“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选拔任用重在提高精准度,教育培养重在提升能力素质,管理监督重在严格执纪监督,激励约束重在促进担当作为。
初清华[6](2006)在《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文中研究说明1976-1987年间的“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既是建国后以“革命文学”为基点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与1990年代以来兴起的“私人化”写作和日益繁荣的通俗文学之间的中转站,同时也延续了“五四”新文学传统,把曾经被人为割断其知识谱系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内在地联系起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和讨论的出现与此不无关联。当然,中西文化冲突,仍然是这一时期文学形态形成的重要背景。但从当时的文学批评和1990年代以来对这一阶段的文学研究情况来看,对这一时期文学的认识,大都还局限在“文学-政治”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更多地着眼于描述文学寻求自主性、脱离政治束缚的过程以及采取的策略,关注其“断裂”性意义,割裂了新时期文学的整体面貌。选择知识社会学为研究视点,主要是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两种理论,从共时性“实场”(文学场域中的知识生产、传播、消费体制和过程)和历时性“虚场”(不同文学话语的知识谱系)两个纬度,来重新“想象”并试图结构出更为完整、线索清晰的新时期文学场域。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考察新时期文学实场的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的形成,共分三章。在“文革”文学到“新时期文学”的体制转变过程中,“天安门诗歌”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事件,其中显示出“人民”话语的力量,并使之成为新时期文学场域中可与文学知识分子话语、国家意识形态性革命文学话语相抗衡的重要一元。而1979-1980年间复刊和新创刊的大量文学期刊,以及科协、公安法制部门创办的知识普及性通俗读物等,由于编辑的文学观念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其发稿倾向大致可分为三类:国家意识形态文学、知识分子写作与通俗文学,1980-1982年间《时代的报告》与《文艺报》的较量就是文学界、知识界发生分化的集中表现,这也影响到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新时期文学政策也根据创作实际不断做出相应调整:1980年《人民日报》肯定了“文学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可谓“政治-文学-人民”三元文学体制初步形成的一个标志;1982年《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修订本发表,以及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表明,新时期文学政策主要是采取通过加强出版体制改革来管理文学事业的间接手段,而不再是直接干预文学创作,读者对于文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滕海昕[7](2005)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文中提出论文立足工作实际,探索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以下逻辑顺序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的由来和含义搞清楚。本文详细地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由来、含义、根本目的、根本任务。 二、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提高认识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当前一些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重专业知识传播,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为了提高认识,本文从坚持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这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其特点作了剖析。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其特点,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既肯定他们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和本质是健康的、奋发向上的,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只有全面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四、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适应形势的要求;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强;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陈旧呆板,效果欠佳;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不到位;五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不力;六是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手段落后;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亟待净化;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认清问题,我们才能针对问题找出应对措施。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这是本文的重点。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六个方面的对策:一是树立新观念,开创新局面。强调思想政治
田湘波[8](2004)在《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1927-1937》文中认为本论文把训政前期的党政体制这个中国政治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把握党政体制及其运作机制的本质特征和模式。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指导,提出了“党政体制”这个关键概念,把训政前期的国民党政党制度及其党政运作机制作为党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研究。“党政体制”的含义是指以党政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党政具体制度和党政行为规范的总和,即为使党政机器正常运转所采取的组织形式、权限划分、工作方式等具体制度和规范,如党政领导制度、中央与地方的党政制度、政策制定程序制度等。 训政前期的党政体制是由广州、武汉时期的党政体制发展而来,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有关党政组织架构及其运转的制度规定为训政前期的党政体制的确立打下了基础。不过,训政前期的党政体制是一种变态的党政体制。分析训政前期党政权力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时,可发现有三个主要特点:其一,中央和地方党政体制是两种不同的党政体制,中央党政是一体的,地方党政是略有分际的,但由于地方党部软弱和瘫痪,地方政府的嚣张,致使地方党政的矛盾和纠纷频频发生,最终导致地方党政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其二,国民党控制了中央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民意等机关,对地方政府的操纵却不能运用自如;其三,国民党依靠军队来维持其统治,党军是一体的,军队中的党员数达六成以上。这说明,一方面,现实的党政体制与理想的党政体制有别,另一方面,国民党的党治体制是一种弱势的党治体制,或者叫作弱势的一党专政。此外,从党务经费的来源看,主要是靠财政拨款,这也是一个党政体制问题;中央党务经费较充足,地方党务经费严重不足。在方法上,本论文除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外,还采用文献汇集法、制度研究法和主体行为分析法、规范与实证结合法、实例方法等研究途径。 本论文的结论是:正因为政党政治在中国行不通,孙中山才引进苏共的党政体制,这是一种历史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从形式上看,这种党政体制没有多大变化;从实质上看,它却发生了严重脱变,它一种党治政体。在一党制度下,政府、民众团体、舆论控制等都带有严重的政治化色彩。从总体上看,训政前期的党政体制在党政权力的纵横结构、党的执政方式及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方面都与民治下的党政体制都不同,它具有独裁性、自私性的特征。到抗战那个特殊时期,训政前期这种党政体制就发展成为一种高度集权的战时体制。
刘业伟[9](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着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着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文炳勋[10](2006)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也是一个高风险、高成长的朝阳产业。金融工作是我们党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金融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金融安全、经济安全乃至我们党的执政安全。回顾改革开放25年的历程,最引人注目和值得称允的成就之一就是及时化解金融风险,保持了金融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总结我们党在新时期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金融工作的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作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实际,努力探索、探寻、选择一条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金融制度的创立、发展和改革的道路,即从1978年起,逐步探索出一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改革道路,并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金融体制的基本框架。 开展新时期党的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问题研究,对于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炼中共党史主题,拓宽党史研究视野,充实党史内涵,改善金融经济工作方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就在于“察金融之道,兴经国之业”。 在研究方法上,首先,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与中国当代史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同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中国当代经济史密切关联。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是党史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研究中必须坚持党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即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尊。在全面、客观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开展研究工作。其次,要从正面总结金融工作的历史经验,树立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并以此作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材料。第三,研究重点以新时期金融工作方法,包括金融工作指导思想、思想方法与具体推进方法为主,为未来提供历史借鉴。第四,研究工作要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与从具体的历史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五,
二、改进和完善政工职称评定工作——全国企业政工职称办负责同志答本刊记者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进和完善政工职称评定工作——全国企业政工职称办负责同志答本刊记者问(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选题的意义和依据 |
(二) 目前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和思路 |
(四) 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 创新之处 |
一、问题的提出和概念的界定 |
(一) 关于问题的提出 |
(二) 关于概念的界定 |
二、和谐校园对高职政工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 |
(一) 在目标定位上,高职政工队伍建设要努力达到最优化,实现其自身内部的和谐,为优质高效地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
(二) 在目标设计上,高职政工队伍建设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核心内容,实现校园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 |
(三) 在目标的实现方式上,高职政工队伍建设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引导学生将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的和谐统一 |
(四) 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上,高职政工队伍建设要以和谐德育为着力点推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更好适应社会需求奠定基础 |
(五) 在目标的指导原则上,高职政工队伍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原则,努力实现高职政工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三、当前高职院校政工队伍的现状分析与存在问题 |
(一) 政工队伍的现状 |
(二) 政工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四、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薄弱,工作认同度不高 |
(二) 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
(三)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低 |
(四) 灌输式、单一化的德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挑战 |
五、对策及思路 |
(一) 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意识,提高人们对政工队伍建设的关注度和认同度,实现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合格人才的终极目标 |
(二) 围绕"整体最优目标",从"量"和"质"上对高职政工队伍结构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打造一支结构优化、自身内部和谐的政工队伍,为优质高效地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三) 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建立和健全高职政工队伍建设的各种机制,实现校园和谐和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
(四) 基于"‘工学结合'高职办学模式",创新高职政工队伍建设的理念,确立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手段,增强服务效果 |
(五) 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原则,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和谐,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权力的逻辑 ——大学组织运行的社会学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小引 |
一、研究缘起及论题说明 |
(一)研究缘起 |
(二)论题说明 |
二、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品格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品格 |
四、主要概念及框架结构 |
(一)主要概念 |
(二)框架结构 |
五、可能创新与努力空间 |
(一)可能创新 |
(二)努力空间 |
第二章 权力的真相之思:来源及特质 |
一、权力考述 |
(一)权力的概念辨析 |
(二)权力的词源学考察 |
(三)解读权力的三个视角 |
二、权力与组织运行 |
(一)组织与及其运作 |
(二)中国的"单位组织" |
(三)组织权力与组织运行 |
第三章 大学组织权力之考:产生与发展 |
一、大学组织的产生 |
(一)大学组织产生的社会学基础 |
(二)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描述 |
二、大学组织权力演进 |
(一)大学组织发展 |
(二)现代大学组织权力特征 |
三、中国大学组织产生与发展 |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与现代大学制度 |
(二)中国大学发展初期的组织权力构成及特征(1910-1949) |
(三)中国大学组织权力变动(1950-1979) |
第四章 权力的在场之析:当代中国大学组织运行探微 |
一、触摸组织运行——谁有权力? |
(一)大学组织内外的普遍权力架构 |
(二)大学组织内的各"权力板块"扫描 |
(三)大学组织权力的两种分类 |
二、解剖组织运行——权力如何使用? |
(一)制度化的权力仪式:会议场域的关节"拿捏" |
(二)程式化的流程控制:文件运转的状态"抚摸" |
第五章 权力的冲突之辩:控制的过程 |
一、学生权力:我的地盘谁做主? |
(一)学习主体权:一项重要的学生权力 |
(二)"标准化操作"与"权力的他者" |
(三)"红专困局"与内在权力冲突 |
(四)工具化的人才观与"做戏的虚无党" |
二、学人权力:我思我不在 |
(一)职称咏叹调:"我的生命不能没有你" |
(二)职称协奏曲:"咸与维新" |
(三)音乐鉴赏:"你拿我的号,我吹你的调" |
三、岗位权力:你行我也行 |
(一)"单位"体制中的岗位权力 |
(二)岗位权力的学术化 |
第六章 权力的逻辑之用:领导发生学原理 |
一、学生权力的幻化与虚置 |
二、学人权力与岗位权力的结盟 |
三、权力的逻辑后果 |
(一)"计划学术"发展与"工具理性"发扬 |
(二)创新能力低下与"大师"奇缺 |
(三)知识组织:领导干部竞相涌流的场域 |
第七章 余论 |
一、大学组织与"权力渴望" |
二、革命语境与大学权力 |
三、大国崛起与学统重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1:A大学学校会议分析文本 |
附录2:B大学岗位行政行为分析文本 |
附录3:教育行政机构文件题名分析文本 |
附录4:学术评鉴权——职称评审过程分析文本 |
附录5:学术评鉴权——职称评审标准分析文本 |
太阳从凌晨升起(代后记) |
(3)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的解释 |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文献综述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创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章节分布 |
第二章 政府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与模型建构 |
2.1 政府角色论 |
2.1.1 政府角色论的几大流派 |
2.1.2 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角色研究 |
2.1.3 管理学视角下的政府角色研究 |
2.2 高等教育领域政府角色选择模型 |
2.3 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体系构建 |
2.3.1 政府治理理念 |
2.3.2 政府治理原则 |
2.3.3 政府治理构架 |
第三章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 |
3.1 民办高等教育的恢复起步阶段(1978-1991年) |
3.1.1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
3.1.2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内容 |
3.1.3 政府角色的变化与形象 |
3.2 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阶段(1992-2002年) |
3.2.1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
3.2.2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内容 |
3.2.3 政府角色的变化与形象 |
3.3 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发展阶段(2003年-) |
3.3.1 民办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 |
3.3.2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内容 |
3.3.3 政府角色的变化与形象 |
第四章 国外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
4.1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 |
4.1.1 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及现状 |
4.1.2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学位授予 |
4.1.3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
4.1.4 不同历史时期英国政府的角色选择 |
4.1.5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对我国的启示 |
4.2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 |
4.2.1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概况 |
4.2.2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 |
4.2.3 不同历史时期政府角色的选择 |
4.2.4 日本政府支持私立高校发展的典型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4.3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 |
4.3.1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4.3.2 不同历史时期政府的角色选择 |
4.3.3 美国营利性私立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上海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的现实考察 |
5.1 上海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
5.1.1 破茧重生的上海民办高等教育(1977-1991年) |
5.1.2 蓬勃发展的上海民办高等教育(1992-2005年) |
5.1.3 规范发展的上海民办高等教育(2006-2017年) |
5.2 上海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政府治理体系的现状分析 |
5.2.1 治理机制的创新 |
5.2.2 治理举措的联动 |
5.3 上海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政府治理的特点 |
5.3.1 明确的治理宗旨和目标体系 |
5.3.2 趋于法治的制度环境 |
5.3.3 逐步完善的治理机制 |
5.3.4 相互关联的管理措施 |
5.4 案例 |
5.4.1 案例一 |
5.4.2 案例二 |
第六章 民办高校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的启示 |
6.1 治理的条件和依据 |
6.1.1 加快法治环境的达成 |
6.1.2 丰富法律法规的制定 |
6.2 治理的组织架构 |
6.2.1 设置专门管理机构 |
6.2.2 构建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
6.3 治理的内容 |
6.3.1 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监管 |
6.3.2 有效的财务监管 |
6.3.3 维持行业内部平衡 |
6.4 治理的模式 |
6.4.1 减轻民办高校的生存压力 |
6.4.2 给予民办高校提升办学质量的专业指导 |
6.4.3 民办高校教师的无差别化对待 |
6.4.4 培育第三方市场,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基本情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民办教师问题的总体研究 |
二、关于民办教师产生的历史原因研究 |
三、关于民办教师的历史地位研究 |
四、关于民办教师存在的问题研究 |
五、关于民办教师问题解决的研究 |
六、关于民办教师的政策研究 |
七、关于民办教师管理研究 |
八、地方民办教师研究 |
九、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地区民办教师问题的研究 |
十、关于代课教师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相关资料 |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内容和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三、研究的创新 |
第一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旧中国义务教育的困扰 |
一、中国义务教育的起步 |
二、师资匮乏对义务教育的困扰 |
三、从晚清政府到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开凿 |
四、对旧中国义务教育艰难进行的反思 |
第二节 共产党红色区域民办教育的兴起 |
一、苏维埃时期的教育 |
二、抗战后期解放区民办学校的发展 |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民办”教育 |
第二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产生 |
一、穷国办大教育,民办教师应运而生 |
二、民办教师的初步整顿 |
第二节 民办教师在跌宕中发展 |
一、快速增长的三年 |
二、困难时期的压缩和调整 |
三、上个世纪60年代前中期民办教师的再度发展 |
第三节 极度膨胀达到顶峰 |
一、教育走上畸形发展道路 |
二、人口增长失控,学龄儿童急速增加 |
三、师范院校长期停办,公办教师队伍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和补充 |
第四节 国家关于基础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政策 |
一、“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历史渊源 |
二、“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提出 |
三、“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实施 |
第三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 |
第一节 民办教师队伍整顿工作的提出及部署 |
第二节 加强对民办教师的管理 |
第三节 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 |
一、将一部分优秀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
二、通过师范转招民办教师 |
三、堵口子 |
四、辞退 |
第四节 改善民办教师地位 |
一、提高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 |
二、提高民办教师的物质待遇 |
第五节 提高民办教师的业务素质 |
第四章 民办教师的巨大奉献 |
第一节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 |
一、民办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主力军 |
二、民办教师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骨干作用 |
三、执着教育,无私奉献,民办教师留给后人的故事 |
第二节 堪负农村扫盲重任 |
一、以民教民扫盲方针的制订 |
二、民办教师肩负起农村扫盲重任 |
三、为了扫盲事业,民办教师付出了无尽的艰辛 |
四、扫盲教育的巨大成就 |
第三节 对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贡献 |
一、教法研究 |
二、复式教学组织研究 |
第四节 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引路人 |
第五节 中国民办教师所产生的国际影响 |
第五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第一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民办教师队伍的稳定 |
一、可靠的报酬收入 |
二、工作条件在当时农村环境里有相当的吸引力 |
三、计划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的禁锢 |
第二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一、亦教亦农的尴尬境遇 |
二、低待遇 |
三、“民转公”的艰难期盼 |
四、极度的心理屈辱和精神压力 |
第六章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
第一节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形势 |
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发展教育事业关键在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三、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是要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
第二节 全社会对民办教师问题的关注 |
一、社会各界捐助、褒奖民办教师业绩 |
二、舆论界为民办教师请命、讴歌 |
三、社会知名人士为民办教师问题呼吁 |
四、纳税人为教师待遇鸣不平 |
五、教育管理部门为民办教师主持公道 |
第三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理性思考 |
一、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符合劳动价值规律 |
二、消除公民办教师之间的差异更具有理性 |
三、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对国家法律的尊重 |
四、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义务教育的内在要求 |
第四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 |
一、民办教师队伍的整顿,为全面消化民办教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二、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为消化民办教师提供了物质保证 |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和人口的有效控制,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
第五节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
一、党和国家对民办教师问题的重视 |
二、国家关于在20世纪内消化民办教师的方针的确定和工作部署 |
三、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 |
四、民办教师的最终解决 |
第七章 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革命老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三节 偏远山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四节 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五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领导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 |
第八章 代课教师—民办教师之后的问题 |
第一节 代课教师队伍的产生 |
一、代课教师与民办教师的不同 |
二、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 |
三、代课教师队伍的发展 |
第二节 代课教师艰辛的贡献 |
一、工资待遇低、生活艰辛 |
二、代课教师大部分胜任教学工作 |
三、在穷困落后地区代课教师的重要作用 |
四、代课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
第三节 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
一、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迫切性 |
二、国家、各地对代课教师的政策 |
三、有关部门和人士对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建议 |
四、代课教师的期盼 |
五、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
结语 中国民办教师问题留给二十一世纪的反思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 |
一、发展基础教育具有战略意义 |
二、发展基础教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
第二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
一、国际上对教师职业化建设的重视 |
二、关于教师的资格证书制度 |
三、关于中小学人事制度 |
四、关于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 |
五、关于教师的继续教育 |
第三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
一、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
三、要正确认识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的意义 |
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几点建议 |
第四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问题 |
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状和矛盾 |
二、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思考 |
第五节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营造农村基础教育的良好氛围 |
一、农村经济不能增长,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冲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和问题与不足 |
一、论文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所遇问题 |
四、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干部 |
二、基层干部 |
三、干部人事制度 |
第二节 理论依据及主体框架 |
一、宏观层面: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 |
二、微观和中观层面:制度变迁理论 |
三、搭建理论依据与主体架构的桥梁 |
第二章 政治现代化、基层治理与干部行为模式 |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下的基层治理结构 |
一、基层权威结构的历时嬗变 |
二、基层社会规则及其运行逻辑 |
三、基层政权结构与治理形态 |
第二节 基层干部的行为动机及其模式 |
一、关于人性的三种理论假设 |
二、“情境理性”:基层干部的人性假设 |
第三节 压力型体制与干部行为逻辑 |
一、数量化的任务分解机制 |
二、指标化的责任考评体制 |
第三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传统吏治思想及其扬弃 |
一、尊重人才,选贤任能 |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
三、注重基层,历练培养 |
四、加强考核,严格监管 |
五、廉洁奉公,节操自爱 |
第二节 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 |
一、初创阶段:解放思想,破旧立新 |
二、探索阶段:打牢基础,破冰前行 |
三、改革阶段:积极探索,深化前行 |
四、“新时代”:建章立制,全面发展 |
第三节 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
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
二、秉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
三、强化理论武装和基层历练 |
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 |
第四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正式制度下政策体系供给不足 |
一、制度缺位有待完善 |
二、制度衔接有待加强 |
三、制度理念有待提升 |
第二节 社会“情境”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失衡 |
一、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 |
二、“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 |
三、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 |
四、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 |
第三节 制度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 |
一、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 |
二、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 |
三、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 |
四、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 |
第四节 制度改革存在路径依赖 |
一、观念障碍: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 |
二、体制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迟滞” |
三、组织行为障碍:党委及组织部门错位缺位 |
四、机制障碍:缺乏吐故纳新的保障机制 |
第五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探索 |
第一节 总体设想:“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 |
一、涵盖选育管用四个方面 |
二、“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是关键 |
三、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目标任务 |
第二节 选拔任用:提高精准度 |
一、考实政治素质,注重群众公论 |
二、完善考核评价,加强实绩考量 |
三、开展谈心谈话,强化分析研判 |
四、细化完善机制,健全过程保障 |
第三节 教育培养:提升能力素质 |
一、分层分类分级推进培训 |
二、完善学习培养系统方案 |
三、强化基层一线实践历练 |
第四节 管理监督:严格执纪监督 |
一、严格遵守监管原则 |
二、细化层级管理规定 |
三、实施立体监管制度 |
四、完善宽严相济体系 |
五、正确处理各项关系 |
第五节 激励约束:促进担当作为 |
一、健全考核激励制度 |
二、推进职务职级并行 |
三、完善身心关爱机制 |
结语:通往现代干部人事管理之路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重塑新时期文学世界 |
上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建与三元文学体制确立 |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新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初现 |
第一节 “人民”话语再现文学场 |
第二节 文学期刊与场域重建 |
第三节 “政治”隐显于“二为”方向中 |
第二章 文艺政策、文艺团体与文学体制变革 |
第一节 《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译文的修改与文艺政策重心转移 |
第二节 文联、作协与新时期文学领导体制 |
第三节 文学群体与新时期文学知识生产-传播体制 |
第三章 文化身份与新时期文学界之分化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文化身份差异 |
第二节 聚焦《在社会的档案里》 |
第三节 “苦恋”风波 |
第四节 所谓“十六年” |
下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知识谱系 |
第四章 尽显风流的现实主义文学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真实性”原则的演变 |
第二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确证:新时期创作与现实的暧昧关系 |
第五章 毁誉参半的浪漫主义 |
第一节 隐匿于文学研究中的浪漫主义文学知识 |
第二节 “想象”与“抒情”: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
第六章 势不可挡的“现代派”文学 |
第一节 外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派”入场 |
第二节 “人”与“语言”: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知识的两个支点 |
第三节 理性秩序重建与坍塌:“现代派”文学创作的突破口 |
第七章 民间文学与“文人化”:通俗文学迂回入场 |
第一节 身份模糊的“通俗文学”在文学整理中悄然入场 |
第二节 “传奇文学”、“法制文学”与新故事:新时期通俗文学知识形态 |
结论 新时期三元文学体制与不同谱系知识话语的“扭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和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详细摘要 |
(7)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1.1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由来 |
1.2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含义 |
1.3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
1.4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
2 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
2.1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坚持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要求 |
2.2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2.3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
3 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状况及其特点 |
3.1 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状况及其特点 |
3.2 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及其特点 |
3.3 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状况及其特点 |
4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
4.1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适应形势的要求 |
4.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强 |
4.3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陈旧呆板,效果欠佳 |
4.4 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不到位 |
4.5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不力 |
4.6 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手段落后 |
4.7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巫待净化 |
4.8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 |
5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5.1 树立新观念,开创新局面 |
5.2 科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5.3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
5.4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 |
5.5 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 |
5.6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奖惩机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已有研究成果及相关材料的分析 |
1.3 研究计划 |
第二章 改组:党政体制的确立及其特征 |
2.1 中国国民党的组织 |
2.2 国民政府的组织 |
2.3 党治原则的贯彻 |
2.4 党政体制的制度设计 |
2.5 地方党政体制及其党政联系 |
第三章 脱变:党政组织构架 |
3.1 党组织网络的特征 |
3.2 党的组织原则实行事实上的集权制 |
3.3 名义上的任期制实质上的终身制 |
3.4 党内派系林立与党政体制运作 |
3.5 中央组织的原则特质 |
第四章 独裁政体和一党制下的党政联系 |
4.1 独裁政治 |
4.2 一党制之下的其他非法党派 |
4.3 以中政会为党政联系的主管道 |
第五章 党在政体运作中的地位与功能 |
5.1 党总揽政权为政纲政策之发源 |
5.2 直接通过党政立法机关使党的方针政策法律化 |
5.3 党政实行职能一体制 |
第六章 考试、司法、监察和军事制度中的党政体制 |
6.1 公务员制中的党政体制 |
6.2 司法制度中的党政体制 |
6.3 监察制度中的党政体制 |
6.4 军事制度中的党政体制 |
第七章 民众团体和民意机关中的党政体制 |
7.1 民众团体中的党政体制 |
7.2 民意机关中的党政体制 |
7.3 党群关系恶化 |
第八章 纵向党政体制 |
8.1 中央党部与地方政府关系中的党政体制 |
8.2 地方立法机关 |
8.3 地方党政体制的制度规定 |
8.4 地方党政相对独立的体制 |
8.5 地方党政联系的管道 |
第九章 地方党政矛盾 |
9.1 地方党政矛盾的表现 |
9.2 地方党政矛盾的原由 |
9.3 调节党政矛盾的措施 |
第十章 党费制度中党政体制 |
10.1 党务经费的原则 |
10.2 党务经费的作用 |
10.3 党务经费的来源 |
10.4 负责党务经费的专责机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
一、为何选择丁玲? |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
一、文研所的筹备 |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
一、文讲所的恢复 |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
一、活跃的课堂 |
二、多彩的课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
二、在办学中发展 |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
一、文研所时期 |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
三、九十年代 |
四、新世纪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
一、理论学习 |
二、社会实践 |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
一、文讲所前期 |
二、文讲所后期 |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
一、八十年代 |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
三、新世纪高研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
本章小结 |
附录 |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
六、史料 |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 |
后记 |
致谢 |
(10)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一、写作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三、要解决的问题 |
四、本选题的意义 |
五、创新之处 |
六、主要概念和分析框架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
一、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渊源 |
二、传统金融机构的弊端与党对金融工作的新认识 |
三、初步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的金融体系 |
四、信贷制度创新:从指令性计划到差额包干 |
五、登上国际金融的大舞台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全面开展时期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引下的金融经济改革 |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三、信贷体制改革的深化:实贷实存 |
四、金融开放取得新成效 |
五、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三章 改革开放攻坚阶段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 |
二、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的确立 |
三、金融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四、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 |
第四章 党领导下跨世纪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
一、1998年金融深化与金融改革 |
二、党管金融:成立中央金融工委 |
三、金融组织体系日臻完善 |
四、证券市场服务国企改革 |
五、金融风暴的冲击与宏观调控 |
第五章 新时期金融风险与执政安全建设 |
一、我国转轨时期的金融风险及其影响 |
二、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 |
三、确保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思考 |
第六章 新时期金融系统的党建工作 |
一、新时期金融系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
二、新时期金融系统党的组织工作 |
三、新时期金融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
第七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历史启示 |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伟大成就 |
二、新时期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特征 |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基本经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原创性声明 |
四、改进和完善政工职称评定工作——全国企业政工职称办负责同志答本刊记者问(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建设研究[D]. 杨瑞. 河北师范大学, 2009(11)
- [2]权力的逻辑 ——大学组织运行的社会学管窥[D]. 王彦斌. 华中师范大学, 2008(10)
- [3]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吴海燕.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1)
- [4]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 王献玲. 浙江大学, 2005(07)
- [5]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D]. 谢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D]. 初清华. 苏州大学, 2006(12)
- [7]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D]. 滕海昕. 郑州大学, 2005(11)
- [8]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1927-1937[D]. 田湘波. 湖南师范大学, 2004(04)
- [9]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
- [10]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D]. 文炳勋.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