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台新型抗房颤起搏器植入成功

我国首台新型抗房颤起搏器植入成功

一、我国首例新型抗房颤起搏器植入手术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叶蕴青[1](2021)在《中国多中心老年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决策及预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侯锦婷[2](2020)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既往未明确诊断房颤病史且首次于我院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病率进行分析,研究此类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具有抗房颤功能的起搏器在开启相应功能后是否可起到预防房颤发生的作用。方法:对2010-2018年于我院住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进行筛选,除外既往明确诊断心房颤动及资料不全者,最后纳入125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入组患者都符合本研究要求的纳入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并于术后规律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门诊随访并进行心脏起搏器程控及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出院时告知患者,若在随访期间出现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诊同时完成常规的心电图检查,若存在心脏相关问题需携带就诊检查资料来我院门诊进行程控检查。结果:通过对以上125例入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在植入起搏器后1年内共有22例在随访过程中发生房颤,占入组人数的17.6%。在对新发房颤患者的基础情况及既往疾病的研究中,合并有高血压的有14例(64%,P=0.021)、糖尿病有14例(64%,P=0.004)、术前动态心电图提示存在房早或短阵房速的有12例(55%,P=0.007),既往有饮酒史的患者有13例(59%,P=0.035),超重或肥胖患者11例(50%,P=0.017),提示起搏器术后患者中,房颤在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房早或短阵房速、饮酒史、超重或肥胖患者中高发。对收集到的这些患者在入院时的血生化及心脏彩超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发生房颤的患者血尿酸(UA:360.59±78.65umol/L,P=0.005)、血浆B型钠脲肽(BNP:322.18±190.137pg/ml,P=0.002)、左房内径(LA:41.73±5.75mm,P=0.001)、射血分数(EF:56.05±4.72%,P=0.000),提示在起搏器术后患者中,UA、BNP、LA、EF与新发房颤相关。在针对起搏器及其特殊功能分析中,非房颤组患者中开启MVP功能14例(14%)、Search AV功能3例(3%)、VIP功能46例(45%),P=0.022,结果提示我们开启相关的功能可以预防心脏起搏器术后房颤的发生。最后在针对以上对新发房颤有影响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超重或肥胖、左房大、射血分数低是起搏器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对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中,能够大致获得出以下结论:1.2010-2018年于我院首次行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既往无房颤病史的患者中,起搏器术后1年内新发房颤的发病率为17.6%,较未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明显偏高。2.高血压、糖尿病、房早或短阵房速、饮酒史、超重或肥胖、UA、BNP、左房内径偏大、射血分数偏低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房颤,其中超重或肥胖、左房内径大以及射血分数低是心脏起搏器术后新发房颤独立危险因素。3.开启起搏器的特殊功能后可以有效预防房颤,且房颤发生后rATP功能可以有效终止房颤。

王玮玮[3](2019)在《中国三尖瓣反流患者诊治现状及中期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疾病的治疗已全面进入经导管介入治疗时代,而三尖瓣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旨在描绘中国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 TR)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病情分期以及诊疗现状。根据指南对不同病因、疾病分期、各年龄层及治疗方式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探究影响治疗方式选择的因素,以及影响各组患者转归及短中期预后的因素,为国人治疗决策和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大型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一中国多中心老年瓣膜性心脏病前瞻性队列研究(China Elderly Valve Disease Cohort Study,China-DVD)。纳入 China—DVD数据库中的三尖瓣反流患者(N=3791),收集入选患者基线资料以及China-DVD1年随访数据,根据病因、病情分期、年龄分层分为多个组进行统计学分析。针对可能影响住院转归及预后的因素,分别采用Losgistic回归模型及多因素Cox风险回归进行分析,以P值<0.05为统计学意义。1年随访结果以Kaplan-Meier进行生存率计算、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本研究纳入ChinaDVD数据库中3791例三尖瓣反流住院患者,退行性为老年原发性TR首要病因(1017例,28.88%)。临床症状以心功能不全为主(N 3260例,85.99%),其中,瓣膜干预术后再发TR患者临床症状最为显着,近八成患者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因瓣膜病反复入院频率高,疾病分期较晚。心血管系统合并症最多为为心房颤动/扑动(1976,52.12%)、高血压(1826,48.17%)、冠心病(1093,28.83%)。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2385例患者(62.9%)合并肺动脉高压,2678例患者(70.6%)LVEF≥50%,继发性TR组LVEF值≥50%者较原发性TR级术后TR两组为低。治疗方面,入选患者中,进行有创治疗共计647例(17.07%),其中单纯三尖瓣手术395例,三尖瓣联合其他瓣膜手术112例,单纯左心瓣膜或肺动脉瓣手术140例。院内死亡共计55例(1.45%),有创治疗后院内死亡12例(1.85%),药物治疗院内死亡43例(1.37%)。分组比较分析显示:病因组中瓣膜术后再发TR有创干预例数72例(26.77%),显着高于原发性TR组(522例,20.71%)及继发性TR组(53例,5.2%),P=0.016;疾病分期StageB期有创干预例数96例(7%)、StageCl有创干预例数35例(7.06%)、StageC2期有创干预3例(8.11%)、StageD期有创干预例数435例(28.41%),疾病分期越晚,有创干预率越高(P<0.001);年龄分组中,60-69岁有创治疗例数501例(29.56%)、70-79岁组135例(9.85%),≥80岁组中有创干预例数11例(1.52%),有创干预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合并冠心病(OR0.422;95%CI0.301—0.593;P<0.001)、糖尿病(OR0.697;95%CI 0.501—0.970;P=0.032)、心肌病(OR0.124;95%CI0.053—0.292;P<0.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0.284;95%CI0.141—0.572;P<0.001)、肾功能不全(OR0.381;95%CI0.213-0.683;P——0.001)、病因为瓣膜术后再发 TR(OR0.517;95%CI0.365—0.732;P<0.001)患者更倾向于药物治疗。LVEF 较高(OR1.04;95%CI1.030—1.050;P<0.001)、左房增大(OR1.013;95%CI1.004—1.022;P=0.004),更倾向于有创干预治疗。本研究患者出院后1年进行随访,共完成随访2538例,随访率67%。1年随访死亡371例,其中心源性死亡68例,再入院患者530例,接受再次有创治疗患者86例。分组分析中,瓣膜术后再发TR(35例,17.24%)1年总死亡率对比原发性(259例,13.37%)、继发性TR(77例,10.01%)显着增高(P=0.009);年龄组中,≥80岁分组全因死亡率(89例,16.39%)较60-69岁组(133例,11.51%)、70-79岁组(114例,11.32%)显着增高(P0.007);疾病分期组中,StageB期总死亡患者及死亡率102例(9.73%),StageC1期总死亡患者及死亡率46(12.17%),StageC2+D期总死亡患者及死亡率183(15.34%),疾病分期越晚,1年全因死亡率增加(P<0.001);治疗方式组中,药物治疗组全因死亡率显着高于有创治疗(P=0.025);再住院治疗及再次有创治疗人群中,药物治疗组(447例,21.28%;41例,2.79%)显着高于有创治疗组(P<0.001);有创治疗组中,联合瓣膜手术组再住院治疗及再次有创治疗(4例,5.48%;10例,20%)比例显着低于单纯三尖瓣手术(27例,11.74%;16例,9.76%)及单纯左心及肺动脉瓣手术组(13例,14.13%;11例,1.46%)(P均<0.001)。根据多因素分析提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HR1.563;95%CI1.098-2.226;P=0.013);合并肾功能不全(HR1.737;95%CI1.279-2.359;P<0.001)、有大于一项合并症者(HR1.643;95%CI1.003-2.2693;P=0.049),是老年三尖瓣反流住院患者中期随访全因死亡预测因素。LVEF 值增高(HR0.821;95%CI0.760-0.886;P<0.001)、疾病分期进展期(HR0.538,95%CI 0.415-0.698;P<0.001)、接受有创治疗者(HR0.580;95%CI 0.399-0.843;P=0.004),死亡风险降低。结论:本研究描绘了我国目前老年三尖瓣反流住院患者临床现状及预后情况。1、老年原发性三尖瓣反流住院患者最常见病因类型为退行性病变。2、老年三尖瓣反流住院患者临床症状重,心功能差,且合并症多,总体临床症状复杂。其中以瓣膜术后再发三尖瓣反流患者尤为显着。3、高龄、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不全、病因为瓣膜术后再发TR患者,更倾向于选择药物治疗。4、有创治疗患者中,对于指南推荐左心瓣膜手术同期进行三尖瓣手术的患者部分仅接受左心瓣膜或肺动脉瓣手术。1年随访提示,不同有创干预治疗术式的全因死亡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5、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有大于一项合并症者,是老年三尖瓣反流住院患者中期随访全因死亡预测因素。LVEF值偏高、疾病分期进展期、接受有创治疗者,死亡风险降低。

贾云洛[4](2019)在《芪桂丹蛭饮治疗阵发性房颤(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芪桂丹蛭饮治疗阵发性房颤(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评价其对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阵发性房颤(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芪桂丹蛭饮口服,对照组给予稳心颗粒口服,疗程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房颤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中医证候及疗效积分、房颤特异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及心室率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组内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在房颤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中医证候及疗效积分、房颤特异生活质量量表及心室率控制方面P均<0.05,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房颤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中医证候及疗效积分、房颤特异生活质量量表及心室率控制方面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芪桂丹蛭饮治疗阵发性房颤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能减少房颤患者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辅助患者进行心室率控制。

张菀桐[5](2019)在《翁维良运用元姜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Bradycardiac arrhythmia,BA)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以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为代表的西药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心率,但不适宜长期使用。起搏器植入作为治疗BA的有效策略,由于花费昂贵,需终生随访,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患者不适宜或拒绝接受此类治疗方案。因此,急需在中医药领域寻找新的有效方药,发挥中医药干预治疗BA的临床优势,为患者提供可替代的临床选择。翁维良在其师郭士魁芳香温通治疗BA的基础上开展临床探索,提出运用温阳、理气、活血的治疗思路,在前期的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疗效。因此总结翁维良治疗BA的临床经验,深入挖掘分析核心处方——元姜方,明确其临床应用的疗效特点及作用机制,将有利于发挥中医药在BA药物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具体研究方案见图文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翁维良全国名中医运用温阳、理气、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BA)的有效人群,明确受益人群特征,建立中医药干预治疗BA的疗效预测模型,挖掘翁维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核心处方(元姜方)药物组成,探索元姜方的可能作用靶点、通路,及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药物成分,为元姜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及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1.临床研究部分1.1翁维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收集选择2016.1-2018.6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翁维良门诊就诊的缓慢性心律失常(BA)患者197例开展病例观察研究,建立温阳理气活血法治疗BA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库,分析比较诊疗前后患者心率及相关临床特征变化,划分治疗有效/无效病例。1.2有效人群特征挖掘及疗效预测模型建立运用卡方检验及交叉列联分析方法,明确温阳理气活血法治疗BA的有效人群特征,针对分析中得到的单因素显着变量开展交互作用分析,进而运用判别分析进行模型筛选,首次探索建立预测温阳理气活血法治疗BA患者属于有效/无效类概率模型。1.3有效人群核心处方挖掘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翁维良治疗BA有效病例医案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及处方挖掘,确立温阳理气活血法核心处方的药物组成,命名为元姜方。1.4有效病例动态诊疗可视化分析针对翁维良治疗BA患者,开展长时诊疗随访,基于长时诊疗及随访数据,运用半定量分析方法总结影响疗效的因素,通过对医案药物-疗效相关性、患者服药情况及翁维良用药经验访谈的分析汇总,优化临床治疗方案。2.实验研究部分2.1元姜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取元姜方6味药物的成分及候选作用靶点,与BA疾病候选靶点进行映射,得到50个药物-疾病共有基因,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候选成分-缓慢性心律的候选靶点网络,分析药物成分与疾病作用靶点的相关性,通过ClueGO插件进行 G0 生物进程及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索元姜方的药物靶点、通路及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药物成分。2.2创新性优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首次运用颈内静脉滴注氢氧化钠浸润损伤窦房结区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窦房结区两种方法,优化建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大鼠模型,针对传统甲醛浸润模型损伤区域较大,死亡率高,对实验人员存在损伤的问题,通过精确窦房结定位、减少周围组织损伤,提高造模成功率,通过造模后心率监测、窦房结电生理评估、病理切片及分子生物学层面,评价模型的稳定性、成功率及创新优势。2.3元姜方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大鼠机制探索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窦房结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元姜方组、阿托品组、心宝丸组,每组各12只,将各组大鼠造模及给药前后心率与正常组大鼠比较,采用S1S2超速抑制分级递增法测定窦房结区窦房传导时间、窦房结恢复时间的变化,并运用western blot及钙含量比色检测研究方法验证网络药理预测靶点及SSS病理过程的关键蛋白。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1翁维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分析结果(1)诊疗前后,患者总心搏数(疗前76158.57±12405.13,疗后81276.63±12002.26)、平均心率(疗前55.12±9.25,疗后58.57±8.94)、最小心率(疗前 35.18±5.06,疗后 40.27±6.35),最长 RR 间期(疗前 2.3±0.84,疗后1.9±0.87),以及24小时内>2s停搏数量(疗前106.59±328.32,疗后33.84±129.5)有显着差异,p≤0.05,由于诊疗后的总心搏数,平均心率,最小心率的平均秩次大于诊疗前,提示经首诊治疗后心率有明显提高。诊疗后最长RR间期,以及24小时内>2s停搏数量的平均秩次小于诊疗前,提示经首诊治疗后RR间期缩短,停搏数减少。基于疗效分析结果,将197例接受翁维良温阳理气活血治疗的BA患者划分为有效人群(143例)及无效人群(54例)。(2)前期诊疗记录中,Hol ter结果提示最小心率<40次/min或有长间歇,且头晕、黑蒙等症状明显,医生已明确建议接受起搏器治疗的患者共有162例(162/197),心率≥40次/min,但头晕、黑蒙等症状频发患者共有35例(35/197)。针对162例就诊时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患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首诊治疗后,共有61例患者(61/162)Holter检测结果提示,最小心率>40/min,从客观指标评估,已不符合起搏器植入标准。1.2有效人群特征分析及疗效预测模型结果根据有效及无效人群划分,(1)针对心率变化情况进行组间秩和检验,结果提示有效患者最小心率(35.67±5.20)及最大心率(84.08±20.01)与无效人群最小心率(33.48±4.17)及最大心率(91.72±21.08)组间比较差异显着。(2)针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炎、房颤、房早、室早7个常见合并疾病进行卡方检验及交叉列联分析,结果提示BA合并出现以下疾病a.冠心病合并高血压,b.房颤合并早搏,c.高血压合并房早是影响疗效的因素。(3)针对不同类型BA特征分析,结果提示房室传导阻滞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判别分析建立预测温阳理气活血法治疗BA患者属于有效/无效类概率模型为:y=-0.2X1+0.07X2+0.16X3-0.65X1-1.12X5-0.71X6-0.75X7-0.91X8(X1=首诊服药时间,X2=平均心率,X3=最小心率,X4=冠心病,X5=房颤,X6=室早,X7=窦房传导阻滞,X8=房室传导阻滞)。1.3有效人群核心处方挖掘结果基于有效人群处方的挖掘结果提示,核心药物为高良姜、荜茇、郁金、延胡索、肉桂、干姜,将该处方命名为元姜方。其中高良姜、延胡索为君药,郁金、荜茇为臣药,肉桂、干姜为佐使药物。1.4有效病例动态诊疗可视化分析结果根据半定量分析,总结需要关注的疗效影响因素为:(1)逐步减少药味药量及减少用药频率,是更有利于诊疗起效后BA患者停药的两个方法;(2)60%典型医案中首先停用益气药物,对患者心率指标无明显影响;(3)针对BA患者,蜜麻黄的最小有效剂量多在3-6g。(4)苦参、黄连作为翁维良常用的佐使药物,虽药性偏寒,但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该药物无降低心率的作用,不影响处方整体疗效。2.实验研究结果2.1元姜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提示,元姜方主要通过作用于SCN5A、CAV1、KCNH2、CHRM、PRL等50个作用靶点,调节肾素分泌通路及cAMP信号通路。该药理作用的发挥主要与十八烯酸、β-荜澄茄油烯、丁香烯、香树烯、胡椒碱、黄连素等药物成分密切相关。元姜方中,荜茇20个药物成分中,共有14个成分为治疗BA的有效成分,共作用于7个疾病靶点,干姜11个药物成分中,共有6个成分为治疗BA的有效成分,共作用于24个疾病靶点,高良姜的25个药物成分中,共有13个成分为治疗BA的有效成分,共作用于48个疾病靶点,在肉桂的10个药物成分中,共有6个成分为治疗BA的有效成分,共作用于23个疾病靶点,在延胡索51个药物成分中,共有39个成分为治疗BA的有效成分,共作用于37个疾病靶点,在郁金的68个药物成分中,共有11个成分为治疗BA的有效成分,共作用于46个疾病靶点。2.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不同造模方法的评价结果(1)颈内静脉滴注氢氧化钠浸润损伤窦房结区(ISHG)造模组大鼠死亡率16.6%,缺血再灌注损伤窦房结区(IRIG)造模组大鼠死亡率为33.3%;甲醛损伤大鼠(FWCG)死亡率为80%,因术后呼吸机撤除,自主呼吸无法恢复而死亡。造模7天后仅有1只大鼠存活。(2)造模14天后,IRIG大鼠心率为290.3±37.83次/min,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为 302.7±41.84ms,窦房传导时间(SACT)23.00±5.41ms,ISHG 大鼠心率为328.8±40.09次/min,窦房结恢复时间为264.00±59.22ms,窦房传导时间 24.1±5.34ms;(3)造模后,两组大鼠窦房结区域均出现组织边界模糊,排列紊乱,细胞出现空泡样改变伴坏死;(4)造模后,两组大鼠窦房结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窦房结通道蛋白HCN4和SCN5A表达均下降。2.3元姜方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大鼠机制探索结果(1)元姜方对模型大鼠心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运用缺血再灌注损伤窦房结区(IRIG)造模大鼠,元姜方给药治疗14天后,心率组间比较结果:与正常组(Control)比较,模型组(Model)心率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Model)比较,阿托品组(Atropine)、心宝丸组(XB)、元姜方组(YJ)大鼠心率均显着提高(p<0.01);与心宝丸组(XB)比较,阿托品组(Atropine)、元姜方组(YJ)大鼠心率均显着提高(p<0.05)。结果提示,经过14天的治疗,元姜方可显着提高大鼠心率,疗效优于阳性对照药心宝丸组。(2)元姜方对造模大鼠窦房结电生理的影响结果元姜方给药治疗14天后,SNRT组间比较:与正常组(Control)比较,模型组(Model)、心宝丸组(XB)、阿托品组大鼠SNRT显着延长(p<0.01);与模型组(Model)比较,各组大鼠SNRT均显着缩短(p<0.05);与心宝丸组(XB)比较,阿托品组(Atropine)、元姜方组(YJ)大鼠SNRT均显着缩短(p<0.01)。SACT组间比较:与正常组(Control)比较,各组大鼠SACT显着延长(p<0.01);与模型组(Model)比较,各组大鼠SACT均显着缩短(p<0.01);与心宝丸组(XB)比较,阿托品组(Atropine)、元姜方组(YJ)SACT均显着缩短(p<0.01)。(3)元姜方对SSS模型大鼠窦房结区蛋白表达及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结果给药14天后,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Model)、阿托品组(Atropine)、心宝丸组(XB)、元姜方组(YJ)大鼠窦房结区HCN4蛋白表达显着降低,与Model组比较,元姜方可提高大鼠窦房结区HCN4蛋白表达;与正常组大鼠相比,Model大鼠窦房结区SCN5A蛋白表达显着降低,元姜方可上调大鼠窦房结区SCN5A蛋白表达;与正常组大鼠相比,Model大鼠、Atropine、XB、元姜方组大鼠窦房结区CHRM2蛋白表达显着升高,与Model组比较,元姜方可降低大鼠窦房结区CHRM2蛋白表达;与正常组大鼠相比,Model、Atropine、XB、元姜方组大鼠窦房结区CHR蛋白表达显着降低,给药后各组CHR蛋白表达均有所上升。给药14天后,窦房结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组间比较:与正常组(Control)比较,模型组(Model)、阿托品组(Atropine)、元姜方组(YJ)大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着降低(p<0.05)。结论1.翁维良名老中医运用温阳、活血、理气大法治疗BA疗效明显,治疗有效率72.58%,经首诊治疗后,即有41.36%应植入起搏器治疗患者最小心率提高至40次/min以上,已无起搏器植入指征。针对有效及无效人群的特征分析提示,最小心率偏低、最大心率偏高、房室传导阻滞为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单纯伴有一种合并疾病并未显着影响疗效,但同时合并冠心病、高血压、房颤、早搏疾病,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患者疗效欠佳。创新性运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疗效预测模型,可为今后临床中药治疗BA的受益人群特征提供参考,为中医药治疗BA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2.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的数据统计方法,利用真实诊疗数据对翁维良治疗BA有效处方进行挖掘,确定了以温阳、理气、活血为治疗法则的元姜方(高良姜、荜茇、郁金、延胡索、肉桂、干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翁维良对BA病机的认识及辨治思路。3.运用半定量分析方法对个体长时诊疗方案的分析,通过逐条总结每个患者的诊疗经验及规律,最终通过个案规律汇总,可有效挖掘名老中医临床诊疗规律,并提供临床辅助决策,为中医动态治疗方案分析提供新思路,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提供循证基础。4.首次运用氢氧化钠浸润损伤窦房结区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窦房结区,建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大鼠模型,可通过物理及化学损伤窦房结区,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影响其细胞内Ca2+水平及离子通道活性,造成了窦房结自律性的降低,造成起搏电流减低,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减缓心率。该方法优化了传统SSS甲醛损伤窦房结区定位不准确、损伤范围较大、大鼠死亡率高、对实验人员存在危害的缺点,为BA新药筛选和药物作用研究提供模型基础。5.元姜方可有效提高心率,通过缩短窦房传导时间及窦房结恢复时间改善SSS模型大鼠窦房结区电生理水平。元姜方可能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及窦房结区域供血,提高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等神经体液激素水平,上调CRH蛋白表达,下调CHRM2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提高SCN5A及HCN4心肌离子通道的兴奋性,触发病理状态下右移或延长的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从而提高心率。

范嘉祺[6](2019)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小心腔患者的特征及其对左室重构、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小心腔患者的特征目的:由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左心室肥厚伴有心腔大小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小心腔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容易出现高风险的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及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探究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中小心腔患者与非小心腔患者临床基线、检验指标及影像学特征上的差异,为术前对这类类小心腔患者的评估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连续性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与31日期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中心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记录患者术前临床基线资料、实验室检验指标、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及心脏多普勒超声(Cardiac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数据,根据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大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4.0cm为小心腔组)将患者分为小心腔组和非小心腔组,分析两组在临床基线、检验指标及影像学特征上的差异。结果:研究共纳入306例患者,其中30例患者为小心腔组(9.8%),276例患者为非小心腔组(90.2%)。临床基线结果显示,小心腔患者年龄较非小心腔患者具有更大的年龄[80 岁(IQR:74-83)vs.77 岁(IQR:72-81),p=0.044],更小的体表面积(1.50±0.14m2 vs.1.64±0.16,p=0.000),小心腔患者组较非小心腔组男性比例更低(13.3%vs.61.6%,p=0.000),具有更高的既往晕厥史(23.3%vs.8.7%,p=0.027)。术前心脏多普勒超声数据结果显示,小心腔患者较非小心腔患者具有更小的主动脉瓣区有效瓣口面积[0.46cm2(IQR:0.42-0.60)vs.0.58cm2(IQR:0.44-0.74),p=0.013],更高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62.9%(IQR:56.6-69.8)vs.56.0%(IQR:41.2-63.2),p=0.000],更小的左心房大小[3.62cm(IQR:3.19-4.16)vs.4.28cm(IQR:3.87-4.74),p=0.000],小心腔患者中单纯主动脉瓣狭窄比例更高(90.0%vs.61.6%,p=0.002),中度主动脉瓣反流(6.7%vs.31.2%)及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比例(3.3%vs.8.3%)更低(p=0.006)。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数据显示,小心腔患者具有更小的主动脉瓣平均径[22.3cm(IQR:21.3-23.5)vs.24.5cm(IQR:23.0-26.2),p=0.000],主动脉瓣面积平均径(22.3±1.8mm vs.24.6±2.5mm,p=0.000),主动脉瓣周长平均径(22.9±1.7mm vs.25.0±2.4mm,p=0.000)。结论:小心腔患者往往女性比例更高,年龄更大,体表面积更小,晕厥史更多,伴有更高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更小的左心房。单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更容易是小心腔患者,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心腔更大。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及心脏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小心腔患者具有更小的瓣口面积及瓣环直径。第二部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小心腔患者左心室重构及预后的影响目的:由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左心室压力负荷加重,会导致左心室肥厚以及左心室重构的过程。左心室的这一系列变化根据左心室质量分数及室壁厚度,可以分为向心性重构、离心性肥厚和向心性肥厚。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有一部分人会出现心腔变小、左心室室壁增厚。有研究报道小心腔患者行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此类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尚无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心腔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其术后左心室重构情况。方法:本研究连续性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与31日期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中心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大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4.0cm为小心腔组)将患者分为小心腔组和非小心腔组,分析两组在术中操作细节、围手术期并发症、30天及1年随访的差异。此外,对两组1年随访内的超声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小心腔患者与非小心腔患者在左心室重构情况的差异。结果:小心腔患者较非小心腔患者选择的瓣膜尺寸更小[24(IQR:23-26)vs.26(IQR:25-29),p=0.000],更多的患者采用局麻(29.3%vs.76.8%,p=0.037)。在围手术期,小心腔患者具有更高的手术即刻死亡率(6.7%vs.0.7%,p=0.049)及更高的血管并发症(23.3%vs.4.0%,p=0.000)。出院前,虽然未达到统计学上的差异,但是小心腔患者有更高的死亡率的趋势(6.7%vs.1.1%,p=0.077)。30天随访时,小心腔患者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较小(1.40±0.34cm2 vs.1.55±0.29 cm2,p=0.014),左室射血分数更高[64.0%(IQR:61.9-67.8)vs.61.0%(IQR:54.7-65.1),p=0.001],左房大小更小(3.49±0.88 vs.4.13±0.62%,p=0.002)。以TAVR围手术期即刻死亡率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排除混杂因素等干扰后,局麻(OR0.048,95%CI 0.002-0.991,p=0.049)、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 4.0cm(OR 54.639,95%CI 1.563-1910.650,p=0.027)是 TAVR 围手术期即刻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小心腔患者与非小心腔患者,两组在术前的左心室质量分数上有显着性差异(112.89±28.80 vs.165.96±43.21,p=0.000),出院前(117.44±31.61 vs.154.36±41.92,p=0.000)及术后 30 天(106.19±29.17 vs.140.01±39.09,p=0.000)随访时,两组左心室质量分数尚存在差异。但是在6月(107.45±53.94 vs.128.32±38.69,p=0.452)及1年(97.76±36.92 vs.115.40±34.74,p=0.387)随访时,两组左心室质量分数上不再具有显着性差异。在小心腔组,LVMi在TAVR术后不随时间改变而出现显着性改变(p>0.05),而在非小心腔组,LVMi在TAVR术后随时间改变而出现显着性改变(p<0.05)。结论:小心腔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即刻死亡率更高,血管并发症发生概率更高。30天后患者左心房及左心室同样更小。小心腔组在TAVR术后左心室LVMi变化不大,而在非小心腔组,LVMi随时间改变而逐渐减少,两组的左室重构在6月开始两者开始无明显差异。

夏林莺[7](2019)在《左心耳封堵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2018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第一大致死及致残原因为脑卒中,其中大量的心源性卒中患者为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口服抗凝药物是预防AF患者卒中的传统疗法,但该疗法有出血风险增加、患者依从性差等缺点。中国房颤患者规范抗凝率仅为1.7%。且服用华法林的亚洲人比白种人发生大出血、颅内出血和任何原因出血事件的机率高。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是通过微创介入使用左心耳封堵器封闭左心耳与左心房的交通,从而达到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目的。因此,LAAC可能成为传统口服抗凝的一种潜在替代疗法。由于LAAC中国人群的循证医学证据极为匮乏,其在中国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证实。随着LAAC病例数的累积,LAAC术后器械表面血栓(device-related thrombus,DRT)问题的出现可能削弱或者抵消LAAC预防栓塞的作用。由于左心耳结构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单一封堵器不能确保左心耳的完全封堵,尤其是针对单叶巨大开口左心耳解剖结构,因此对现有器械的解剖学适应证进行拓展是必要的。因此,本课题立足于左心耳封堵术,拟从LAAC对预防房颤并发卒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LAAC术后DR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临床转归和治疗策略;及针对单叶巨大开口左心耳解剖结构,双Watchman封堵器对吻封堵技术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内容1.单中心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对预防房颤并发卒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2.单中心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术后DRT危险因素分析。3.Meta分析DRT发生率和DRT与卒中/TIA相关性,并系统性回顾DRT的危险因素。4.针对单叶巨大开口左心耳解剖结构,探索双Watchman封堵器对吻封堵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方法1.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并接受LAAC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LAAC绝对适应证为CHA2DS2-VASC评分≥2分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且具有下列情况之一:(1)不适合长期规范抗凝治疗;(2)长期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仍发生栓塞或脑卒中事件;(3)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3分。LAAC相对适应证为CHA2DS2-VASC评分<2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患者本人拒绝终身服用抗凝药物要求提高生活质量或曾接受消融手术后房颤复发。2.全麻下行LAAC,经股静脉入路,加硬导丝引导Watchman输送鞘导管进入左上肺静脉,沿输送鞘管送入5F猪尾,沿猪尾导管将输送鞘送至左心耳底部,在左心耳造影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明确左心耳的解剖结构和大小,在其引导下置入封堵器,明确左心耳封堵良好后,释放左心耳封堵器。TEE提示最大左心耳开口直径>31mm的患者,接受双Watchman对吻封堵。3.术后1.5个月由医生选择以下三种方案中的一种进行抗栓治疗:(1)口服华法林(维持INR在2.03.0);(2)口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利伐沙班20mg qd或达比加群110mg bid);(3)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氯吡格雷75mg qd+阿司匹林100mg qd)。4.术后1.5个月,TEE由两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共同评估有无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及DRT形成。若残余分流>5mm和/或DRT形成,需延长原有抗凝方案。TEE检测下封堵器心房面高回声影,且伴随以下四个方面,则判断为DRT:(1)不能用伪影解释;(2)不符合正常愈合或器械的影像;(3)在多个TEE角度中可见;(4)与器械相连。一旦确诊DRT,应增强口服抗凝药强度,延长口服抗凝药治疗时间;同时延长随访时间,定期复査TEE,直至血栓消失。5.术后1.5-6个月抗栓治疗策略改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氯吡格雷75mg qd+阿司匹林100mg qd);术后6个月改为阿司匹林100mg qd维持。6.围手术期记录患者有无心包积液、血管入路相关并发症、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及栓塞/出血事件发生。7.术后45天完成门诊随访,术后6月完成电话随访,术后12个月完成门诊随访,随访时关注患者有无缺血性卒中、TIA等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有无出血性卒中、消化道出血等出血事件发生。8.每个病人依据CHA2DS2-VASc评分及HAS-BLED评分预计栓塞/出血事件发生率,进而计算纳入人群的平均栓塞风险和出血风险。该栓塞或出血风险平均值与实际栓塞事件发生率及实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计算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9.依照在随访期是否发生DRT,对病人进行分组。回顾性的比较发生DRT的患者组和未发生DRT的患者组的基线资料、术中手术操作、术后抗凝策略;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利用Pub Med、EMbase、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1999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发表的关于Watchman封堵术后DRT的国内外研究,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所收集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Stata软件进行DRT发生率和DRT与卒中/TIA相关性的Meta分析。研究结果1.共11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接受LAAC,平均年龄65.0±9.5岁,其中男性71例(62.3%)。CHA2DS2-VASc评分(3.1±1.5)分;HAS-BLED评分(2.5±1.3)分。左心耳最大开口直径的平均值23.0±4.6mm。114例患者(100.0%)LAAC均达到技术成功及器械成功。术后即刻TEE监测显示4例(3.5%)有>3mm残余分流。围术期大出血2例(1.8%),其中1例为心脏压塞经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愈,1例考虑消化道大出血给予输血治疗后好转。术后1.5个月抗凝用药方案:华法林占36.3%,新型口服抗凝药占55.3%,双抗占7.1%,单抗占0.9%。平均随访18.7±12.0个月,发生缺血性卒中2例(1.8%),发生出血性卒中3例(2.6%),死亡3例(2.6%),TEE发现器械相关血栓形成6例(5.3%),无严重残余分流(>5mm)。本研究入组的患者实际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1.8%,实际缺血性卒中/TIA/外周动脉栓塞发生率1.8%,依据CHA2DS2-VASc评分估计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3.8%,缺血性卒中/TIA/外周动脉栓塞发生风险5.3%,分别降低相对风险52.6%,66.0%;实际除外出血性卒中的大出血发生率1.8%,实际除外围手术期大出血的大出血发生率0.0%,依据HAS-BLED评分预计除外出血性卒中的大出血发生风险5.3%,除外围手术期大出血的大出血发生风险5.3%,分别降低相对风险66.0%,100.0%。2.两位超声科医生共判定6例随访期DRT。发生DRT的患者组二尖瓣反流发生率高于未发生DRT的患者组(100%比53.7%,p=0.034);基线血肌酐值高于未发生DRT的患者组(117.83±28.92比95.97±22.26,p=0.023);基线PT-INR值低于未发生DRT的患者组(1.04±0.12比1.35±0.65,p=0.000);术后1.5个月新型口服抗凝药使用率高于未发生DRT的患者组(100%比49.5%,p=0.028)。3.经筛选共纳入11项研究,共计46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Watchman封堵术后DRT发生率为3.0%(95%CI:2%4%);Watchman封堵器植入术后相较于未发生DRT患者组,发生DRT患者组缺血性卒中/TIA的OR值为3.57(95%CI2.136.00)。DRT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三类:患者自身因素(CHA2DS2-VASc评分高、左心耳自发显影)、封堵器设计相关因素(DRT好发于Watchman封堵器的旋钮处)和手术操作相关因素(术后残余漏、封堵器植入在左心耳的位置较深)。4.4名接受双Watchman对吻封堵的患者,最大开口直径分别为35,36,33,30mm。术后末次影像学结果提示,无>3mm的残余分流,器械栓塞或器械表面血栓。术后12月临床随访结果提示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如器械栓塞、缺血性脑卒中、体循环栓塞、大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及颅内出血)或死亡。教育部科技查新报告显示本研究为全世界首次针对单叶巨大开口左心耳解剖结构采用双Watchman对吻封堵技术的研究。结论1.114例患者行LAAC,成功率100%,随访期,降低缺血性卒中事件相对风险52.6%,降低缺血性卒中/TIA/外周动脉栓塞事件相对风险66.0%,降低除外出血性卒中的大出血事件相对风险66.0%,降低除外围手术期大出血的大出血事件相对风险100.0%,提示LAAC在中国人群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是安全、有效的。2.本中心Watchman植入的LAAC术后DRT发生率5.3%。未发生DRT的患者组和发生DRT的患者组比较,结果提示术前二尖瓣反流,高血肌酐及PT-INR值偏低,术后封堵器内皮化期间采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是Watchman植入术后DRT形成的可能危险因素。3.Meta分析结果表明,Watchman封堵术后DRT发生率为3.0%(95%CI:2%4%),Watchman封堵术后DRT的发生,增加3.57倍的缺血性卒中/TIA风险。患者自身因素、封堵器相关因素、手术操作相关因素均为DRT的危险因素。4.接受双Watchman对吻封堵的患者,术后12月临床随访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提示针对单叶巨大开口左心耳解剖结构,实施双Watchman对吻封堵是安全可行的。其远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仍然需要更长时间随访及更多病例来验证。教育部科技查新报告显示本研究为全世界首次针对单叶巨大开口左心耳解剖结构采用双Watchman对吻封堵技术的研究。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8](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文中指出一、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 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 有关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 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9](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文中提出1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

韦莲莲[10](2017)在《不同的心脏起搏模式对高龄起搏器植入患者预后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不同的心脏起搏模式(VVI与DDD)对高龄起搏器植入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马鞍山市人民医院)60例因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伴房室传导阻滞或长间歇、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缓慢性心律失常)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高龄患者,按照植入起搏器的类型,分为双腔起搏器(DDD)组27例和单腔起搏器(VVI)组33例。采用多普勒心脏彩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和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为观察手段,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一年的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3个心脏内径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以及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的评分条目,通过上诉起搏器植入前后的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1 VVI与DDD两组相比,术后半年、术后一年的心脏内径(LAEDD、LVEDD、LVESD)的变化1.1术后半年[LAEDD(40.52±7.57 VS 39.59±4.80,P>0.05),LVEDD(50.9±5.53 VS 52.30±5.68,P>0.05),LVESD(38.06±3.70 VS39.44±6.76,P>0.05)]1.2术后一年[LAEDD(42.00±6.77 VS 41.15±6.05,P>0.05),LVEDD(50.39±5.77 VS 53.74±8.66,P>0.05),LVESD(38.64±5.52 VS41.41±9.22,P>0.05)]2 VVI与DDD两组相比,术后半年、术后一年的心功能(LVEF、NTpro-BNP)的变化2.1术后半年[LVEF(53.73±5.33 VS 51.81±9.38,P>0.05),NTpro-BNP(235.73±112.20 VS 228.63±107.74,P>0.05)]2.2术后一年[LVEF(53.45±6.74 VS 50.37±9.37,P>0.05),NTpro-BNP(257.82±165.28 VS 248.33±136.74,P>0.05)]3 VVI和DDD两组相比,生活质量[SF-36(总体健康)]的变化3.1术后半年[总体健康(78.33±9.63 VS 79.22±10.29,P>0.05)]3.2术后一年[总体健康(85.97±6.92 VS 86.15±7.75,P>0.05)]结论:1、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植入后对高龄患者心脏内径的变化无明显影响。2、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植入后高龄患者心脏射血分数下降、NTpro-BNP升高均不明显,心脏收缩功能无明显减低。3、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植入后都能明显改善高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两者对比无明显差异。

二、我国首例新型抗房颤起搏器植入手术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首例新型抗房颤起搏器植入手术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2)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患者选择
    2.2 术前资料的收集
    2.3 起搏器的植入方式
    2.4 起搏器的类型及参数设定
    2.5 随访资料收集
    2.6 房颤发作的定义
    2.7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临床基础资料分析
    3.2 起搏相关参数分析
    3.3 起搏器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房颤相关危险因素
        4.1.1 BMI、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房性心律失常与房颤
        4.1.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房颤
        4.1.3 心脏彩超与房颤
        4.1.4 UA、BNP与房颤
    4.2 起搏器与房颤
        4.2.1 起搏模式与房颤
        4.2.2 心房起搏与房颤
        4.2.3 特殊功能
5 结论
6 局限性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国三尖瓣反流患者诊治现状及中期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芪桂丹蛭饮治疗阵发性房颤(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现代医学对房颤的认识
    现代医学对房颤的认识
        1 心房颤动的分类
        2 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
        3 房颤的治疗
    中医学对房颤的认识
        1 房颤的病名
        2 房颤的病因病机
        3 房颤的辨证分型
        4 房颤的治疗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观测指标
    4 统计学应用方法
    5 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5)翁维良运用元姜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综述一 缓慢性心律失常诊疗现状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一、起搏器治疗现状
    二、药物治疗现状
    三、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温阳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概况
    一、中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meta分析
    二、郭士魁及翁维良名老中医温阳活血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发展概述
    三、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一、温阳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例观察及诊疗预后模型建立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2.1 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2.2 温阳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2.3 治疗有效及无效患者特征分析
        2.4 基于判别分析建立预测新的个体属于有效/无效类概率模型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二、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的的核心处方挖掘研究
        1. 研究对象与处方挖掘方法
        2. 结果
        2.1 翁维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中药使用频次统计
        2.2 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核心方(元姜方)组成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三、缓慢性心律失常动态治疗方案可视化分析策略探索
        1. 研究对象与个案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个案分析示例
        2.2 基于半定量分析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诊疗规律探索
        3. 讨论
        参考文献
    临床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一、元姜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分子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元姜方药物成分作用候选靶点
        2.2 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候选靶点图
        2.3 元姜方药物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影响结果
        2.4 元姜方与疾病相互关系的GO生物进程分析及KEGG通路研究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大鼠模型建立方法创新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造模成功率结果统计
        2.2 造模前后心率变化结果
        2.3 窦房结电生理指标检测结果
        2.4 大鼠窦房结区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2.5 窦房结细胞内钙离子检测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三、元姜方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元姜方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大鼠死亡率的影响
        2.2 元姜方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大鼠心率的影响
        2.3 元姜方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大鼠窦房结电生理的影响
        2.4 元姜方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大鼠窦房结区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2.5 元姜方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大鼠窦房结细胞内钙离子检测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部分小结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6)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小心腔患者的特征及其对左室重构、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小心腔患者的特征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小心腔患者左心室重构及预后的影响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7)左心耳封堵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对预防房颤并发卒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人群
        1.2 术前食道超声评估
        1.3 术前经胸超声评估
        1.4 封堵器与操作相关参数
        1.5 Watchman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1.6 术后抗凝策略
        1.7 随访
        1.8 研究终点定义
        1.9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入选患者基本特征
        2.2 超声检测结果
        2.3 左心耳封堵术结果
        2.4 封堵器内皮化期间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2.5 左心耳封堵围手术期并发症
        2.6 随访
    3 讨论
第二部分 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术后器械表面血栓危险因素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经食道超声影像学评价
        1.3 Watchman植入过程
        1.4 随访
        1.5 分组及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未发生DRT的患者组和发生DRT的患者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未发生DRT的患者组和发生DRT的患者组术中手术操作,术后抗凝策略比较
        2.3 发生DRT的6 例患者术中手术操作,术后抗凝策略和超声影像特征
    3 讨论
        3.1 DRT危险因素
        3.2 比较国内外研究中封堵器表面血栓的治疗策略及效果
        3.3 国内外文献中DRT原因具体分析及个体化治疗
        3.4 临床转化
        3.5 创新性
        3.6 局限性
    4 结论
第三部分 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术后器械表面血栓事件单组率及器械表面血栓与卒中事件相关性的META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及筛选
        1.3 文献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3 所纳入研究相关特征
        2.4 Watchman植入术后器械表面血栓事件发生率
        2.5 Watchman植入术后器械表面血栓的临床转归
        2.6 发表偏倚评估
        2.7 器械表面血栓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3.1 异质性分析
        3.2 Watchman植入术后器械表面血栓发生率及临床转归
        3.3 器械表面血栓的危险因素
        3.4 创新性
        3.5 不足及展望
    4 结论
第四部分 双Watchman封堵器对吻封堵单叶巨大开口左心耳的可行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病人基线资料
        2.2 对吻Watchman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结果
        2.3 术后抗凝策略
        2.4 随访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2.1 房颤的流行病学
    2.1.1 房颤的患病率
    2.1.2 房颤的致残率、致死率及医疗负担
2.2 房颤的危害
    2.2.1 脑卒中及血栓栓塞
    2.2.2 心衰
    2.2.3 心肌梗死
    2.2.4 认知功能下降、痴呆
    2.2.5 肾功能损伤 3 房颤的分类 4 房颤的发生机制
4.1 电生理机制:房颤的发生需触发和维持机制。
    4.1.1 触发机制
    4.1.2 维持机制
4.2 病理生理学机制
    4.2.1 心房重构
    4.2.2 自主神经系统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 的作用
    4.2.3 遗传学基础
    4.2.4 其他 5 房颤的临床评估
5.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5.1.1 症状
    5.1.2 体征
5.2 实验室检查
5.3 影像学检查
    5.3.1 经胸超声心动图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
    5.3.2 TEE
    5.3.3 心腔内超声 (ICE)
    5.3.4 X线胸片
    5.3.5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或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
    5.3.6 心脏磁共振成像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I)
5.4 房颤的监测和诊断
    5.4.1 心电图
    5.4.2 动态心电图
    5.4.3 植入式起搏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 及心电事件记录仪等
    5.4.4 心脏电生理检查
    5.4.5 新型检测手段
    5.4.6 其他检查 6 房颤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疾病的管理
6.1 高血压
6.2 糖尿病
6.3 肥胖
6.4 睡眠呼吸暂停
6.5 酒精
6.6 运动 7 房颤的卒中预防
7.1 卒中与出血评分
    7.1.1 血栓栓塞危险评估 (CHADS2和CHA2DS2-VASc积分)
    7.1.2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 (HAS-BLED评分)
7.2 抗栓药物选择
    7.2.1 抗血小板药物的评价
    7.2.2 华法林
    7.2.3 NOAC
    7.2.4 选择抗凝药物应考虑的事项
7.3 房颤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
    7.3.1 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7.3.2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房颤患者抗栓治疗
    7.3.3 卒中后患者的抗凝治疗
7.4 抗栓治疗的中断和桥接
    7.4.1 抗栓治疗的中断
    7.4.2 抗栓治疗的桥接
    7.4.3 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
7.5 抗凝治疗时出血事件的防治
    7.5.1 减少抗凝出血的策略
    7.5.2 抗凝出血并发症的治疗
    7.5.3 有出血风险或发生出血事件患者的抗凝治疗
7.6 经皮左心耳封堵 8 心室率控制
8.1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8.2 房室结消融+植入永久起搏器 9 节律控制
9.1 药物复律与电复律
    9.1.1 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窦性心律
    9.1.2“口袋药” (‘pill in the pocket’) 复律策略
    9.1.3 电复律
    9.1.4 复律前后的抗凝治疗
9.2 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
    9.2.1 抗心律失常药物
    9.2.2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9.3 导管消融
    9.3.1 经导管消融房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9.3.2 能源
    9.3.3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和终点
    
9.3.3. 1 CPVI
    
9.3.3. 2 CPVI基础上复合术式
    
9.3.3. 3 复杂碎裂心房电位 (CFAEs) 消融
    
9.3.3. 4 转子样激动的标测及消融
    
9.3.3. 5 左房神经节丛消融
    9.3.4 并发症及处理
    
9.3.4. 1 心脏压塞和/或穿孔
    
9.3.4. 2 栓塞并发症
    
9.3.4. 3 肺静脉狭窄
    
9.3.4. 4 左心房-食管瘘/左心房-心包瘘
    
9.3.4. 5 膈神经损伤
    
9.3.4. 6 食管周围迷走神经损伤
    
9.3.4. 7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9.3.4. 8 血管并发症
    9.3.5 围术期管理
    9.3.6 随访及复发病例处理[48] 1 0 房颤的外科和杂交手术治疗
1 0.1 房颤的外科治疗
    1 0.1.1 迷宫手术
    1 0.1.2 心脏外科手术同期房颤消融的现状
    1 0.1.3 微创外科房颤手术
1 0.2 房颤的内外科杂交手术 1 1 特殊人群的房颤消融治疗
1 1.1 运动员
1 1.2 老年人
1 1.3 肥厚型心肌病
1 1.4 预激综合征
1 1.5 心衰
1 1.6 年轻人 1 2 急性房颤的治疗
1 2.1 急性房颤发作的定义
1 2.2 急性房颤的危害
1 2.3 急性房颤的评估
1 2.4 房颤的急诊处理策略
1 2.5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急性房颤的处理
1 2.6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处理
    1 2.6.1 急性房颤的抗凝治疗
    1 2.6.2 急性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1 2.6.3 急性房颤的节律控制
    
1 2.6.3. 1 复律的适应证
    
1 2.6.3. 2 复律的最佳时机
    
1 2.6.3. 3 复律的方式
1 2.7 急性房颤处理流程及随访 1 3 起搏治疗与房颤
1 3.1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
1 3.2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临床疗效的评价
1 3.3 右心室起搏对房颤的影响
1 3.4 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 1 4 尚待研究明确的重要临床问题
1 4.1 房颤导管和外科消融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1 4.2 房颤抗凝或其他卒中预防治疗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1 4.3 房颤其他证据不足的领域

(10)不同的心脏起搏模式对高龄起搏器植入患者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
        2.2 临床观察指标
    3. 起搏器植入
    4. 随访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我国首例新型抗房颤起搏器植入手术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多中心老年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决策及预后临床研究[D]. 叶蕴青.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2]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侯锦婷.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3]中国三尖瓣反流患者诊治现状及中期预后分析[D]. 王玮玮.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5)
  • [4]芪桂丹蛭饮治疗阵发性房颤(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贾云洛.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翁维良运用元姜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D]. 张菀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1)
  • [6]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小心腔患者的特征及其对左室重构、预后的影响[D]. 范嘉祺. 浙江大学, 2019(03)
  • [7]左心耳封堵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夏林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8]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04)
  • [9]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04)
  • [10]不同的心脏起搏模式对高龄起搏器植入患者预后的影响[D]. 韦莲莲. 皖南医学院, 2017(01)

标签:;  ;  ;  ;  ;  

我国首台新型抗房颤起搏器植入成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