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农学派“经济表”的历史作用和它对社会再生产理论提出的方法论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夏薇,朱信凯,杨晓婷[1](2017)在《法国重农学派经济思想及对中国农业改革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以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恢复国民经济增长为目标,从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平衡关系考察了宏观经济管理和农业发展问题。本文试图从农业经营与改革角度重新梳理该学派的经济思想及其对中国未来农业改革的启示。本文认为,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保障可持续的有效供给规模和合理的粮食价格。保耕地总量不应为主要标准,应保障高肥力耕地数量和提高粮食单产,需坚持休耕制度。为稳定物价而压低粮价是对农业最大的损害。合理的粮食价格应由市场形成,应尽量减少对正常波动的干预。稳定农产品价格重在密切监控和防范短期大幅震荡而非抑制价格升高。应重点扶持具有较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适度规模经营,不可一刀切。小农依然是未来中国农业生产主体,也应是制度和政策设计的重点。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小农持续的高农业资本投入和生产经营技能的提高。
赵欢[2](2020)在《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深受法国重农主义农业思想的影响,并在其基础上不断演进。法国重农主义产生于18世纪5070年代,是对西方农业思想系统研究的起点。该学派促进了法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作为古典经济学发展历程中的一部分,虽然存续时间较短,但是其农业思想对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典经济学产生于英法两国,其农业思想为早期两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理论指导。后来随着美、德等其他西方国家的纷纷崛起,有些国家的农业思想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与古典经济学中的农业思想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其农业思想也受到了古典经济学农业思想的影响。西方农业思想发展的进程并未停止,德国的经济学家杜能开创了农业地理学的先河。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的重新“复活”,开创了现代农业研究的新方向。本文依据相关的著作与文献资料,对古典经济学农业思想的演进过程作了较全面和清晰的阐述。首先,分别对古典经济学与重农主义进行阐述,再对重农主义的农业思想进行详细的阐述,主要从产生、学说特点、农业思想、政策主张进行阐述,并解释了为什么重农主义被称为古典经济学;其次,阐明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的演进,并对其农业思想从七个方面进行阐述: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农业与人口的关系、农业的生产要素、农业的耕种方式、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地租理论、农产品自由贸易理论;再次,农业发展思想使得古典经济学在20世纪50年代重新复活,开启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最后,结合古典经济学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提出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
张旭,王天蛟[3](2020)在《魁奈经济思想的批判性审视与中国溯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为观照》文中研究说明被誉为"欧洲的孔子"的魁奈,其思想的形成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带有浓重的中国色彩,并且其思想也深刻影响了后续的亚当·斯密、马克思等经济学家。魁奈身处中、西、马三种思想体系的交汇点,对其经济思想进行批判性审视与中国溯源就极为重要。同时,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时,必须确立科学坐标,不能用西方经济学话语体系和范式来解读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不仅要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因此,在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在理论层面上注重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将思想史的发展传播与中国现实的历史方位结合起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
吴晓梅[4](2013)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提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揭示的资本主义乃至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许多原理被实践所证实,特别是被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所验证,总结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深远。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资本运动中研究经济增长,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一般性,这种一般性使其不仅能够对中国经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具有和中国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现实可能性。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中国具体经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研究现状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两方面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研究都需要系统进行,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本论文的研究基点和落脚点,本文在对涉及相关概念做了阐明和界定之后,按照时间顺序解读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形成的相关文献和理论的产生过程。作为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理论的科学性阐述是该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前提。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理论具有的系统性和可延伸性以及可扩展性上。系统性体现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具有完整的理论基础、理论前提、理论假设和理论内容;可延伸性体现在从理论本身能够自然引申出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理论;可扩展性体现在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对理论本身研究假设的疏离和研究内容的拓展都不会改变其基本结论,甚至今天的西方经济增长理论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该理论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能够给予经济建设以指导作用,同时具有社会价值,能够给予人类社会发展以思考空间,并且这些科学性能够一再被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包括理论在中国的实证和发展。中国几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探索为这个理论的中国化提供了广阔深刻的社会舞台。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中国的实证是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宏观调控手段的变革、经历的经济周期以及宏观调控的理论生成和实践过程等重要经济现象来实现的。理论的中国化不仅是证实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要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来对其进行发展。在把中国具体经济建设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农轻重并举和全国一盘棋思想,实行了与前苏联不完全一样的计划经济;陈云提出了综合平衡理论,提出了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原则;邓小平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则体现在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大局”思想、社会主义可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等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的发展观则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经济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中国化带来了经济发展成就、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但问题也不能回避。在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进程的思考中,本论文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继承和发展了经济计划措施、与时俱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不断趋于完善的宏观调控五个方面归纳了这一过程的基本特征。由于经济增长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对理论中国化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必然涉及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论文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中国收入分配问题五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在对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进程从科学理解和坚持理论精髓、把握当代社会再生产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以及不断总结和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成果三个方面做了理论思考之后,从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缩小收入差距、注重国内市场和调整经济结构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思考,以进一步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中国化,实现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总量均衡、结构优化、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
朱鹏华[5](2018)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文中认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面对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理论发展的局限,如何创新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新研究至少可分为基础理论、理论的具体化和理论的应用三个层面。本文的主题是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以构建包括三种基本类型的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模型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基础研究和理论拓展研究两大方面,共分为创作史研究和文献综述两个基础,以及商品概念的拓展、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社会生产部类的拓展、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六个层次的拓展。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按照“一条主线,两重基础,三种类型,四个部类,五章结构,六层拓展”的思路展开。第一章阐述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简史,旨在突破《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局限,更全面的掌握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原貌。梳理MEGA2等相关文献中与《资本论》第二册相关的经济学手稿,从理论的萌芽,到理论的形成,再到理论的基本完成,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历经了三个阶段约30余年的创作时间。纵观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作历程,马克思为该理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创作了大量的手稿,构建了社会资本两部类再生产理论体系。但这是一个并未完成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不仅要继承,更需要沿着马克思的理论轨迹继续探索创新。《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以来,国内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进行了大量的解读、评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这一理论的传播和发展。第二章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掌握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状况。在国外,列宁、费里德曼、斯威齐等人的创新研究,推动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具体化发展;卢森堡和杜岗、鲍威尔、布哈林等人的争论,“破”开了这一理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苏联的官方和学术界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实践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整体呈现“均衡化”和“增长论”的趋势,这两个方向虽然内生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体系,但在缺乏基础理论创新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正在不断被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同化”。在国内,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呈现鲜明的三个阶段:一是模仿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二是探索性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三是衰落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整体来看,国内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化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方面都有许多亮点,但是缺少系统化的基础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基础理论的创新方面严重不足,这导致理论在具体化和应用过程中被“西方经济学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也正在萎缩。按照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统一的原则,第三章阐述服务商品理论,旨在拓展商品的概念和生产劳动的范围。马克思建立的虽然是物质商品理论,但根据研究层次的推进,对商品的概念至少又进行了四次拓展。按照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服务是一种过程性劳动产品,服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服务,也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和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样,也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服务商品的劳动也同样具有二重性,服务商品的价值是“对象化”(vergegenst?ndlichten)在服务商品使用价值中的人类抽象劳动。根据服务商品的价值构成,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因此,物质商品和服务商品构成社会总产品,服务劳动是社会资本再生产体系中生产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在对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将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生产领域,相应地社会生产由两部类拓展至四部类,建立四部类再生产图式,并构建了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建立了部类细分、包括公共阶级和开放经济中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拓展模型,并分析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中的货币回流规律,进而阐明固定资本的补偿问题。在第四章的基础上,第五章构建了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初步建立了包括三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理论。扩大再生产必须打破简单再生产的“闭环”,将部分剩余价值积累到生产资本。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均由四个层次构成,通过数例验证了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并分析了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的新特点。虽然扩大再生产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但是缩减再生产也是社会生产的一种现实的因素,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共同构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三种基本类型。与扩大再生产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生产资本相反,缩减再生产是将生产资本负积累至剩余价值,同时可分为“外敛”式和“内滞”式两种类型。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也由四个层次构成,并通过数例验证了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归纳并证明社会资本再生产平衡基本定理:若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平衡,则社会总产品规模矩阵必为对称矩阵,即Rt(28)RtT。社会资本再生产既是商品和资本的再生产也是资本关系和矛盾的再生产,最后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类型、特征和趋势。理论的创新永无止境,本文的拓展研究仅仅是在基础理论部分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框架,未来需要继续创新研究的内容还很多。文章的最后,简要介绍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展望和应遵循的原则。
顾海良[6](2013)在《经济思想历史的“自我批判”与“历史路标”——马克思经济思想史学观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经济学的"历史的评论"即经济思想史学,分为以"政治经济学家们以怎样的形式自我批判"为主题和以"政治经济学规律最先以怎样的历史路标的形式被揭示出来并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主题两种形式。与马克思关于经济学对象、方法和体系的理解相联系,这两种形式可以概括为叙述的经济思想史和研究的经济思想史。叙述的经济思想史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史学的基本逻辑,对《资本论》前三卷理论原理阐述到第四卷思想历史阐述序列的形成起着决定性影响。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不能只因袭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本式样的叙述的经济思想史,还要建立和拓展以经济思想历史上经济范畴、主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形成和发展为主题的研究的经济思想史,注重对经济学形式和流派演进及其比较的研究。
丁涛[7](2013)在《流通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的诸多挑战都与流通领域密切相关。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中国整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致使国内大量的制造企业受控于跨国公司,而跨国公司对加工制造业的控制主要通过流通环节来实现。从国内经济发展的状况看,很多经济问题突出表现在流通领域。流通领域的问题成为困扰我国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严重障碍。因此,流通问题成为国内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由于受西方主流学术思想的影响,流通实践问题被重视的同时,流通理论却被忽视了,致使流通理论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流通实践的需要。流通理论或流通经济学尽管在当前的主流学术圈内很少被关注,但在我国却有着超过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它是我国实际经济背景下的理论研究产物,是建国时和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我国流通领域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而提出的理论研究设想,但遗憾的是,经历了一段短暂的激烈争论后,这一设想实际上被束之高阁了。究其原因,除了流通理论研究自身的困难和不足外,更多的是因为在西方主流学术思潮的冲击下,国内学界普遍追随国际潮流,而流通理论的研究队伍逐渐萎缩,很多学者甚至不承认“流通经济学”存在的意义。诚然,无论在正统的经济学教科书还是在一般的经济思想史著述中,流通理论都是微不足道甚至不存在。但这并不能否定流通理论研究或构建流通经济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除了国内的一些学者坚守这一学术阵地外,其他国家也不乏支持者,尤其是日本一直坚持着发展流通经济学的研究传统,且成果斐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营销思想史和非主流的营销学中发现了西方流通理论的源流。遗憾的是,国内学界少见对营销思想史和非主流营销学的研究,未能发掘这笔宝贵的财富。本文第3章和第6章分别探讨了的正统或主流经济学和营销学不重视流通理论的思想渊源。西方经济学简化掉流通过程的始作俑者是重农学派领袖魁奈,他不仅锁定了西方正统经济学的研究路径,也对马克思产生了深远影响。魁奈简化掉流通过程的思想根源是他著名的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即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西方主流经济学继承了魁奈的自然秩序,其研究范式实际上也是建立在机械唯物论基础之上,正是这一哲学观使西方正统经济学永远地简化掉了流通。第6章考察营销思想史的过程中发现,经济学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着营销学的发展。微观营销或营销管理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发展为营销学的主流得益于其遵循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而在此之前,西方营销学更多的遵循了非正统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被视为一门专门研究商品流通的经济学科,尤其注重宏观经济层面的流通问题,因而宏观营销或流通理论是早期营销学的主流。探讨了主流经济学无流通的思想渊源之后,本文转而讨论流通理论在非主流或非正统经济学中的命运。第4章主要探讨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流通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突出贡献是复活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而分工理论的复活也使流通的重要性凸显。但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学派,尽管批判主流经济学对分工的忽视,认为应该将经济学的研究重心由资源配置转向经济组织,但在方法论上依然遵循着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传统。这致使新兴古典框架无法对流通组织问题开展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分工理论作为理解流通的出发点极其重要,但不能用来解释所有的流通问题。由于上述特点,新兴古典经济学既没有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充分认可,也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非主流或非正统经济学,因为后者在哲学观和方法论上与主流经济学根本对峙。第5章探讨了非主流经济学对流通理论研究的影响。现今的经济思想史相关著述基本上属于正统经济学的编年史,这导致美国制度经济学等非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传统成为一块被埋没的大陆。美国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传统发端于19世纪已被遗忘的美国学派,美国学派经马修·凯里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等经济学家与德国历史学派结缘。正是这一研究传统培养了美国早期最重要的营销或流通学者,推动了美国早期流通或营销理论的发展,但这段流通思想史被国内外学界广泛忽视。本文对此进行了回顾,并初步讨论了美国制度经济学对上个世纪20-50年代美国流通或营销理论的影响,重点论述了制度经济学集大成者康芒斯对营销学之父阿尔德森的影响。康芒斯的“集体行动”、“运行中机构”和“交易”等基本的概念和思想在阿尔德森构建其功能主义分析框架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可以说,阿尔德森所谓的功能主义与康芒斯所谓的制度主义是一致的。但遗憾的是,阿尔德森的功能主义已被主流营销学所遗弃。营销学的发展显然受到经济学的强烈影响,营销管理范式的确立正是得益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而如今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主流经济学正在遭受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经济学的范式革命是否已来临,国内外学界存在激烈争论,但非主流经济学的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新”经济学范式的建立已经指日可待。同样,在营销学的研究领域中,非主流营销学也在悄然兴起,但这一趋势与经济学比较而言还不明显,尤其在国内少见相关讨论。为此,本文第7章重点讨论营销学的范式转换问题,以呼应西方非主流经济学的兴起。根据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营销管理范式已经面临严重的反常甚至是危机症状,而宏观营销学派和营销历史学派等非主流营销学的兴起正预示着一种新的营销学范式的建立和发展。这两个学派实际上在复归早期营销学的宏观研究路线或阿尔德森的功能主义,正如演化经济学在复兴制度经济学。非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营销学的兴起都将为我国流通理论和流通经济学的发展创造历史机遇。源自我国学术传统的流通理论和流通经济学与西方宏观营销等非主流营销学不仅在研究对象和范围有诸多共通之处,而且在发展历程上也有几多相似。在上述整个研究过程中,流通理论、流通经济学、营销学、经济学等术语相互交织在一起。流通理论似乎在营销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夹缝中生存,而营销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学科隔阂使流通理论研究举步维艰。本文第2章专门讨论了流通概念在不同学科间的演变过程,详尽论述了流通与营销之间的渊源关系,为整个研究的开展扫清概念障碍。流通的出现要早于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前者是后者得以产生的母体。西方学者对营销的定义从简单的销售活动演变为经济社会过程时,营销就包含了流通的全部内容,之后逐渐取代了流通。但今天的主流营销学将这段思想史埋没了,从而人为割断了营销与流通之间的关系。本文属国内首例流通或营销思想史及其学科渊源的系统研究。主要贡献及创新之处:其一,识别出西方学界流通理论的发展源流,尤其是美国流通理论:其二,再现了流通与营销概念的起源及其演化过程,确认了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其三,揭示了主流经济学忽视流通理论的哲学基础,并分析了非主流经济学对流通理论研究的影响;其四,尝试性解释了经济学研究范式对营销思想史演变的影响及营销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学科渊源关系;其五,强调流通或营销理论的历史特性,呼吁开展对本国流通或营销学术遗产的挖掘、继承和发展。本文期望上述研究得到国内营销学界和非主流经济学界的关注,促进我国流通理论与营销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促进流通理论与西方宏观营销等非主流营销学之间的交流,促进流通经济学与国内外非主流经济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文在研究方式和思路上只是一种初步的尝试,无力避免诸多错误疏漏,也无奈多次触及了哲学和方法论这个潘多拉之盒,再往前一步或许就陷入无底深渊,必将遭遇众多质疑和批判,但努力寻求不同学科不同流派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希望能为流通理论体系的构建做一些铺路搭桥的贡献。本文对中国流通理论与流通经济学的未来满怀期待!
王乐,和原芳[8](2012)在《重农学派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贡献和缺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农学派"是18世纪50至70年代法国的一个经济流派。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以"纯产品"学说为核心理论,以魁奈的经济表为主要代表作,视农业为财富的惟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在20多年时间里重农学派引导着世界经济的思想,对整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应用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经济学方法论角度,来分析重农学派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贡献与缺陷。
吴春雷[9](2012)在《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深深根植于经济社会实践发展变化的沃土。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爆发了产业革命,到19世纪30-40年代,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革命基本完成。产业革命使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劳动,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且这一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尖锐起来。在生产关系特别是阶级关系领域,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时代背景的急剧变化成为马克思创立科学世界观和全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经济社会根源。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不是对资本主义某一个发展阶段和某一方面问题的解说,而是对整个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揭示,是对资本主义这种经济制度的全面剖析,这必然使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具有宏观经济学的特质。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不是远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近代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透过掩盖着资本主义剥削的种种假象,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根源和秘密,分析了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阐明了剩余价值和其各具体转化形式的内在联系,确认了资本主义社会各剥削集团剥削收入的总源泉,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除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外,法国重农学派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等人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分析,也成为马克思建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成为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中其他理论组成部分赖以展开的内在根据和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生产方式进行分析和批判的有力工具。马克思还批判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普遍否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思想,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特征和实质,创立了在整个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发展周期理论,为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和非永恒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孕育、前期积累、初步形成和成熟完善四个阶段。19世纪40年代初期,马克思在研究和探讨社会现实问题时意识到,要想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给予深刻的剖析,仅仅从法和哲学的角度加以抨击还远远不够,必须深入到社会的物质和经济领域去寻找答案。现实和理论上的需要使马克思开始把研究的重点转到政治经济学领域。19世纪50年代上半期马克思在寓居伦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涉及政治、经济、经济史及工业、农业、土地、商业、外贸等方面的著作,作了大量的笔记,这些成果被统称为《伦敦笔记》。《伦敦笔记》中对李嘉图关于价值理论和级差地租理论的分析和论述、对古典经济学家关于货币和流通理论的摘录以及经济危机问题的进一步阐述,都为以后着手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准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经过这一时期的艰苦积累,19世纪50年代后期马克思开始着手撰写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著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货币起源、本质和职能的揭示,实现了货币理论的根本变革,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进一步解决货币向资本的转化问题扫清了理论障碍。马克思还通过创立劳动力商品学说和劳动二重性理论,深刻说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为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基本形成奠定了基础。在科学的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地租理论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被称为《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经济学著作的结构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1864—1865年,马克思形成了《资本论》四册结构计划。1867年9月14日,鸿篇巨制《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在汉堡出版,其余各卷在马克思1888年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凝结了马克思毕生心血的《资本论》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也成为我们研究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最重要的科学文献。马克思的宏观经济思想是一个系统的、有机的统一体。其中,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理解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基石,只有从这个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出发,我们才能深刻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理论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正是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决定了资本家必然不断进行扩大规模的再生产,因此马克思开始了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以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核心,在对单个资本的循环与周转这一微观领域的经济现象进行详尽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创立了经典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模型,对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作了精辟深刻的宏观总量分析,揭示了社会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内在条件和联系,从而建立了属于马克思经济学的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间的合理比例关系经常性遭到破坏,经济危机的普遍爆发正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比例失调问题的强制解决方式。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经济危机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每隔一定的时间,经济危机就会再次产生,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相一致,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也表现为周期性的过程。失业问题是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关注的又一核心问题。在资本主义为扩大再生产而持续进行的资本积累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因此,相对过剩人口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所得出的必然结论。这样,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以及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一起,构成了马克思系统的宏观经济思想。凯恩斯以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标志,创立了被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尽管《通论》的发表比《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晚了69年,但是马克思和凯恩斯却先后对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同一经济制度以及在这一经济制度中所出现的一些相同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给予了共同的分析和研究。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治理背景下,回到马克思还是回到凯恩斯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深刻思考。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究竟异同何在?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的宏观经济思想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是分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理论,他们的经济理论在研究出发点、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内容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因此对治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给出性质迥异的答案,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马克思的宏观经济思想作为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史乃至整个人类经济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整体分析和宏观把握,第一次站在历史的高度深刻诠释了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超越了西方经济学家肤浅、狭隘的分析思路,实现了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与变革,同时也实现了人类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不仅如此,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还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开辟了道路,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宏观经济学理论奠定了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可以运用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视角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进行深入解读,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宏观经济的顺利运行给予科学的指导。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结构等方面都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面对这种新变化,很多人开始质疑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当代解析力。拨开笼罩在资本主义新变化之上的层层迷雾,我们发现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的推动主体仍然是雇佣工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仍然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只不过是剩余价值规律支配下资本无限增殖与扩张本性的当代表现。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世界正在经历的这场深刻的金融危机,正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时代性与科学性的最有力注脚。马克思的宏观经济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分析和应对此次资本主义金融危机,构建全球金融危机治理体系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中蕴含的反映现代化大生产运行规律的一般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及危机理论中阐述了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均衡运转的实现条件、均衡模型和内在机理。按照这一理论的要求,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将社会总资本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社会经济各部门,保持社会在总量和结构上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这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从马克思的社会化资本再生产模型中我们还能找到马克思的消费不足经济危机论的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启发我们要注意协调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尤其要避免消费不足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据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构建以消费拉动为主,由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还表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必然使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具体分析结论虽然不能直接移植到我国,但是马克思分析这一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却是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宝贵财富。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市场自发调节的过程也会伴随着社会资源配置失调的问题,进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周期性特点,经济的周期性发展又会引起就业人口的变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充分就业与国民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以坚持、反思、借鉴和发展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首先,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宏观经济运行问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其次,在探索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同时,不能回避对马克思传统经济理论的反思。再次,坚持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还要做到以辩证否定的态度对待西方经济学理论。最后,对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研究和运用,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既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需要,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呼唤。
杨思远[10](2005)在《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一般意义上的雇佣工人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因而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农民工受户籍制度限制拥有不完全的劳动力所有权,不是完全自由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以劳动力所有权为前提。雇佣工人劳动力是完全的商品,农民工劳动力只能是半商品。半商品劳动力价值只包括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一半费用,另一半费用由农民工从农业经营收入中获得。农民工劳动力半商品性质,是统制经济体制变革不彻底的产物。不完全的劳动力所有权造成农民工户籍身份与实际职业发生分离。这个矛盾是劳动者素质技能与社会地位矛盾在农民工身上的特殊表现,在乡农民工与进城农民工构成这个矛盾运动的两个阶段和两种形式。受这个矛盾支配,农民工在社会地位上既是工人又是农民,在实际职业上既从事农业,又从事工业。农民工的双重性质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有体现。经济上产生了二重收入,即农业收入与工资收入;政治上造成农民与农民工、农民工与城市传统工人之间的阶级分化;文化上产生了小农意识与阶级意识的对抗。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农民阶级的没落,农民工成为末代农民。 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一个普遍规律。但是各国劳动者实现这一发展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是不同的:英国是流民、俄国是解放农奴、日本是兼业农民和通勤农民、拉美是城市贫民,在中国就是农民工。社会学研究农民工着重在其社会身份变化上,忽视了农民工劳动力所有权这个经济基础;发展经济学建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模型,但是剩余劳动力在各国以什么样的经济形式转移,则落在视域之外。政治经济学研究则通过对农民工这个独特经济形式的考察揭示中国农业劳动者发展的特殊道路,找寻农民工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动因。 论文分九章。第一章研究作为农民工前身的农民。农民工所体现的户籍身份与实际职业的分离在农民那里是不存在的。农民的职业是农业生产者,但是农民在集权官僚制社会没有劳动力所有权,新中国的农民在统治经济体制下受户籍制度束缚仍然没有劳动力所有权,不能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因而农民的实际职业与户籍身份是统一的。 第二章研究农民工的产生。农民实际职业与户籍身份的统一有一个条件,就是农民没有劳动力所有权。在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中,农民开始获得部分劳动力所有权,当实际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农业经营收入不能满足农民再生产的需要时,获得劳动力部分所有权的农民就会离开土地。但离土农民并不等于农民工,要成为农民工还需获得非农职业,这个条件是在统制经济体制变革中逐步成熟起来的。户籍身份的世袭性使得农民在已然从事工业生产时保留了农民身份,农民实际职业与户籍身份的分离产生了农民工。 第三、四两章分别考察农民工的两种具体形式在乡农民工和进城农民工。这两种农民工所体现的实际职业与户籍身份的矛盾发展程度是不同的,前者凸显了农民工获得劳动力部分所有权的积极意义,后者暴露了农民工获得劳动力所有权不充分的消极意义。 第五、六两章考察农民工经济方面。第五章研究农民二上二重收入的相互影响。农民工的廉价工资尽管很低,但是对于农业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农民工家庭来说,是实现增收的主要渠道,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农业收入的存在使廉价工资得以长期维持。廉价工资成为资本竞相雇佣农民工的经济动因。 第六章通过绘制新的社会再生产的经济表研究农民工的经济作用。农民工劳动力半商品化,推动了劳动产品商品化进程。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和汇回款拓展了农村市场。农民工的经济作用在于创建了一个新的生产部门,即以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为主体的工业部门,实现了国民经济结构的三元化,改变了中国经济流程图。这个新出现的部门不仅受制于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也深刻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己经不能不考虑到农民工的巨大作用了。 第七章研究农民工的出现引发的中国劳动阶级的新分化。在农村是农民阶级与农民工阶级的分化,显示了农民阶级的没落,开启了农民阶级的消亡过程。在城市,以农民工为新式工人阶级,同城市传统工人阶级发生了分化,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二重化及其相互间的激烈竞争造成大批城市工人纷纷失业。 第八章考察农民工的阶级意识。小农意识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个体农民意识,当农民工刚刚从小农经济中分化出来与现代工业生产结合在一起时,传统与现代产生了对抗,小农意识与阶级意识形成尖锐的矛盾。一方面,小农意识作为对历史上官僚地主阶级官文化的依附,现在转变为对资本统治的依附。另一方面,农民工与农民不同,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把农民工结成具有组织性纪律性的统一的阶级,在和资本统治互动过程中迫切要求形成阶级意识。在农民工那里,小农意识的顽固性得到最充分的暴露因而开始了其解体的过程。 第九章探讨农民工的发展趋势。农民工是末代农民,是中国农民发展的最高阶段。末代农民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必将改变几千年来中国由农民改朝换代的历史轨迹;其世界意义在于改变个体农民局限于越来越小的狭隘的土地空间,作为“世界工?
二、重农学派“经济表”的历史作用和它对社会再生产理论提出的方法论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农学派“经济表”的历史作用和它对社会再生产理论提出的方法论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法国重农学派经济思想及对中国农业改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法国重农学派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 社会转型环境 |
(二) 农业经营模式 |
三、重农学派的主要农业思想及马克思对其理论的扬弃 |
(一) 重农学派的主要农业思想 |
1. 农业与农民的基础性地位 |
2. 农产品市场流通和价格对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
3.“经济表”③———农业与其他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平衡关系 |
4. 适度规模经营的客观必要性 |
(二) 马克思对重农学派思想的评价和扬弃 |
四、法国重农学派思想对中国农业改革的启示 |
(一) 重新认识农业, 重新认识粮食安全战略 |
(二) 调整农业政策方向, 加强顶层设计 |
(三) 加强对农产品价格的监控, 完善农产品市场机制 |
(四)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2)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一、重农主义的农业思想研究 |
二、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研究 |
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典经济学农业思想的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在法国以重农主义呈现 |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 |
一、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
二、古典经济学的界定 |
三、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重农主义 |
一、重农主义的产生 |
二、重农主义的学说特点 |
三、重农主义的农业思想 |
四、重农主义的政策主张 |
五、重农主义简评 |
第三节 重农主义为什么被称为古典经济学 |
第三章 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农业思想的演进 |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研究 |
一、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
二、农业与人口的关系 |
三、农业的生产要素 |
四、农业的耕种方式 |
五、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六、地租理论 |
七、农产品的自由贸易理论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典经济学农业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古典经济学农业思想的“复活” |
第二节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典经济学农业思想的发展 |
一、舒尔茨的农业思想 |
二、库兹涅茨的农业思想 |
三、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中的农业思想 |
四、乔根森模型中的农业思想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 |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关于现代农业思想概述 |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 |
一、理论启示 |
二、实践启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魁奈经济思想的批判性审视与中国溯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为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一、魁奈重农主义经济思想体系的中国渊源及呈现的二重性 |
1.魁奈将“无为而治”诠释为“自由放任”是思想史翻译的“互译性”问题 |
2.魁奈将“自然秩序”明确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3.从魁耐思想透析如何把握中华文化经济思想的实质 |
二、马克思对魁奈政治经济学思想的评析以及批判性地继承 |
1.马克思对魁奈政治经济学思想的评析 |
2.马克思对魁奈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批判性地继承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价值 |
(4)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选题背景 |
研究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1.1 关于资本和生产的概念 |
1.1.1 资本、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
1.1.2 生产和再生产 |
1.1.3 社会资本再生产 |
1.2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形成的文献解读 |
1.2.1 魁奈的《经济表》 |
1.2.2 1849年《雇佣劳动和资本》 |
1.2.5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
1.2.6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
1.2.7 《资本论》 |
1.3 列宁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
1.3.1 《再论实现论问题》 |
1.3.2 《论所谓市场问题》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理论体系及其理论延伸 |
2.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系统性 |
2.1.1 理论基础 |
2.1.2 理论前提 |
2.1.3 理论假设 |
2.1.4 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 理论的必然结论 |
2.2.1 经济周期理论 |
2.2.2 宏观调控理论 |
2.3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视阈的时代拓展 |
2.3.1 非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价值实现纳入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 |
2.3.2 固定资本的现实补偿机制和理论假设存在差异 |
2.3.3 存在国际贸易条件下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
2.3.4 信用的发展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影响 |
2.3.5 人的再生产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影响 |
2.3.6 环境资源的再生产进入了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分析视野 |
2.4 西方理论界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价和发展 |
2.4.1 西方经济学家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价 |
2.4.2 西方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
第三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当代价值 |
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经济价值 |
3.1.1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部类原理 |
3.1.2 社会总产品价值的三分法原理 |
3.1.3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类型原理 |
3.1.4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四环节原理 |
3.1.5 社会资本再生产双重实现原理 |
3.1.6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层面原理 |
3.1.7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原理 |
3.1.8 不同部门的内在对比关系原理 |
3.1.9 不同部门间的差异性增长要求 |
3.2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社会价值 |
3.2.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解构功能 |
3.2.2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建构功能 |
3.2.3 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思考空间 |
3.3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科学性的历史证实 |
3.3.1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计划经济尝试 |
3.3.2 资本主义矛盾的积累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反复爆发 |
第四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中国实证 |
4.1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
4.1.1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
4.1.2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 |
4.1.3 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思考 |
4.2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
4.2.1 中国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必然性 |
4.2.2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生产资料优先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实践 |
4.2.3 对中国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思考 |
4.3 中国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实践 |
4.3.1 中国的经济周期 |
4.3.2 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实践 |
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5.1 毛泽东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
5.1.1 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农轻重并举思想 |
5.1.2 统筹兼顾和全国一盘棋思想 |
5.1.3 与前苏联不一样的计划经济思想 |
5.2 陈云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
5.2.1 综合平衡理论 |
5.2.2 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原则 |
5.3 邓小平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
5.3.1 “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马克思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国化成果 |
5.3.2 “两个大局”思想是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结构平衡原理的发展 |
5.3.3 市场与计划手段结合的思想超越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运行前提 |
5.3.4 对外开放战略发展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前提 |
5.3.5 “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一脉相承 |
5.4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
5.4.1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问题 |
5.4.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回答了经济发展的方式问题 |
5.4.3 五个方面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回答了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问题 |
第六章 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
6.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特征 |
6.1.1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
6.1.2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
6.1.3 继承和发展了经济计划措施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
6.1.4 与时俱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
6.1.5 不断趋于完善的宏观调控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
6.2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现实问题分析 |
6.2.1 中国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结构性问题 |
6.2.2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现存问题分析 |
6.2.3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 |
6.2.4 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问题分析 |
6.2.5 对中国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问题的思考 |
6.3 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思考 |
6.3.1 科学理解和坚持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精髓 |
6.3.2 把握和瞄准当代世界再生产过程的新观点新趋势 |
6.3.3 不断总结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成果 |
6.4 推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思考 |
6.4.1 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
6.4.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 |
6.4.3 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缩小收入差距 |
6.4.4 注重国内市场,加快产品价值实现过程 |
6.4.5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6.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的呼唤 |
二、理论的空间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拓展和深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二、实践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
一、理论基础研究 |
二、理论拓展研究 |
三、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五、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六、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创新和不足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简史 |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萌芽 |
一、理论萌芽前的积淀 |
二、《反思》手稿中的理论萌芽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形成 |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三、《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四、1867-1870年《资本论》第二册草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第三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完成 |
一、总结性评价和批判前人的相关理论 |
二、补充性阐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
三、创造性阐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
四、《资本论》第二册第Ⅷ稿的地位 |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历程的评述 |
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状态 |
二、恩格斯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编辑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
四、马克思对待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者的争论与发展 |
二、非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论与借鉴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均衡化” |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增长论” |
五、部类拓展的探索 |
第二节 国内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
一、模仿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
二、探索性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
三、衰落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和启示 |
一、国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评述 |
二、国内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评述 |
三、国内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服务商品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商品理论 |
一、商品的形态 |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
三、商品的价值转移及价值构成 |
四、马克思对商品概念的扩展 |
第二节 服务商品的概念 |
一、服务商品的界定 |
二、服务商品与物质商品的关系 |
三、服务商品的分类 |
四、服务商品理解上可能产生的误区 |
第三节 服务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
一、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 |
二、服务商品的价值 |
三、服务商品的价值转移和补偿 |
第四节 服务劳动与生产劳动 |
一、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
二、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相关争论 |
三、服务商品与生产劳动的一致性 |
四、生产劳动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理论 |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及理论假设 |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 |
二、货币资本的作用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假设 |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符号说明 |
第二节 社会生产的四个部类 |
一、生产物质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Ⅰ部类) |
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 |
三、生产生产性服务商品的部类(第Ⅲ部类) |
四、生产生活性服务商品的部类(第Ⅳ部类) |
五、社会总产品的使用价值构成 |
六、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
第三节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一、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二、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界定 |
三、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
四、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平衡条件 |
第四节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拓展模型 |
一、部类细分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二、包括公共阶级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三、开放经济中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第五节 货币的回流与固定资本的补偿 |
一、货币的回流 |
二、固定资本的补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理论 |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积累 |
一、社会资本积累的界定 |
二、社会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 |
三、社会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
第二节 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 |
一、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二、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三、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四、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数例 |
五、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
第三节 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 |
一、社会资本缩减再生产的界定 |
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三、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四、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五、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数例 |
六、社会资本再生产平衡基本定理 |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类型 |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特征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未完成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现状:基础理论创新不足 |
三、商品概念的拓展:服务也是一种商品 |
四、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
五、社会生产部类的拓展:从两部类到四部类 |
六、两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的拓展: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七、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拓展: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 |
八、社会资本再生产基本类型拓展: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展望 |
一、基础理论的研究展望 |
二、理论具体化研究展望 |
三、理论应用性研究展望 |
四、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6)经济思想历史的“自我批判”与“历史路标”——马克思经济思想史学观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思想史学的基本逻辑:从经济理论原理阐述到思想历史阐述 |
1. 价值尺度 |
2. 流通手段 |
3. 货币 |
4. 贵金属 |
二、经济思想史学的主要形式:经济思想历史的“自我批判”和“历史路标” |
三、经济思想史学观的要义:研究的经济思想史和叙述的经济思想史 |
(7)流通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流通理论的源流:研究评述 |
1.2.1 对马克思流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1.2.2 流通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 |
1.2.3 日本流通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
1.2.4 被国内学界忽视的美国流通理论 |
1.3 研究思路 |
2 关于流通概念的考察 |
2.1 流通与流通一般 |
2.1.1 马克思对流通的认识 |
2.1.2 孙冶方的流通一般 |
2.2 西方经济学中的流通概念 |
2.2.1 英文文献中常用的流通概念:Circulation |
2.2.2 流通理论中的流通概念:Distribution |
2.3 流通与营销 |
2.3.1 流通与营销的起源 |
2.3.2 营销概念的演化及其对流通概念的取代:功能分析与功能主义视角 |
2.3.3 营销管理的发展与“流通”的若隐若现 |
2.4 本章小结 |
3 西方经济学不重视流通理论的思想渊源 |
3.1 西方的轻商文化传统对流通理论发展的影响 |
3.2 魁奈、马克思与流通 |
3.2.1 从魁奈和马克思的经济表说起 |
3.2.2 自然秩序把商品流通视为自动完成的过程 |
3.3 机械唯物论使西方主流经济学永远简化掉了流通 |
3.3.1 自然秩序与机械唯物论 |
3.3.2 数学形式化对机械唯物论的掩饰和保护 |
3.4 本章小结 |
4 分工与流通:分工思想史与新兴古典框架 |
4.1 分工思想与理论的演进与商业或流通 |
4.2 新兴古典框架 |
4.2.1 新兴古典框架的生产函数 |
4.2.2 新兴古典框架的效用函数 |
4.2.3 新兴古典框架的均衡预设 |
4.3 新兴古典框架中有待商榷的问题 |
4.3.1 关于均衡预设 |
4.3.2 关于交易费用系数 |
4.3.3 数学形式化不等于新思想,也不能形式化所有的流通理论 |
4.4 本章小结 |
5 非主流经济学与流通:制度经济学对美国流通理论的影响 |
5.1 美国非正统经济学的形成 |
5.2 制度经济学对流通理论研究的影响 |
5.2.1 美国学派对流通的重视 |
5.2.2 美国制度经济学对流通理论的影响 |
5.2.3 康芒斯与阿尔德森 |
5.3 本章小结 |
6 营销学与流通:营销思想史的考察 |
6.1 前营销时期:营销思想的萌芽 |
6.2 作为经济学分支的营销学:形成和发展 |
6.2.1 营销理论的形成阶段:1900-1920 |
6.2.2 营销理论的整合与分离:1920-1950 |
6.2.3 两种营销学范式在阿尔德森理论体系中的整合与分离 |
6.3 现代营销(1960-)的经济学基础 |
6.3.1 营销管理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
6.3.2 宏观营销与营销历史研究的制度经济学基础 |
6.4 本章小结 |
7 营销学的未来发展与流通 |
7.1 营销管理范式的确立:从营销学的产生到常规科学 |
7.2 营销管理范式的困境与演变 |
7.2.1 营销管理的反常症状 |
7.2.2 营销管理范式对反常的应对与演变 |
7.2.3 对营销管理之微观经济学范式的批判 |
7.3 非主流营销学的兴起 |
7.3.1 宏观营销学派 |
7.3.2 营销历史学派 |
7.4 非主流营销流派的兴起对我国营销学发展的意义 |
7.4.1 对我国营销学的一点反思 |
7.4.2 宏观营销与流通理论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后续研究 |
8.1 结论 |
8.2 论文缺陷与后续研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重农学派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贡献和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农学派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信条 |
(一) 自然秩序 |
(二) 经济表 |
1. 魁奈的经济表运用抽象法, 合理地应用假设 |
2. 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做再生产过程, 把 |
3. 把各阶级的收入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 |
(三) 封建主义外貌和资本主义实质的矛盾 |
二、重农学派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贡献和缺陷 |
(一) 重农学派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贡献 |
(二) 重农学派经济学方法论的缺陷 |
(9)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 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 |
(二) 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 |
(三) 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产生的思想文化条件 |
二、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
(一) 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论思想及其对马克思的启示 |
(二) 马克思对于古典剩余价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三) 古典经济学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学说对马克思的影响 |
(四) 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派否认普遍生产过剩危机思想的批判 |
第二章 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萌芽孕育阶段 |
(一)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异议 |
(二) 马克思向科学劳动价值论的转变 |
(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最初观察 |
二、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前期积累阶段 |
(一) 马克思关于货币和货币流通等问题的有关论述 |
(二)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初步构想 |
(三) 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进一步阐述 |
三、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 |
(一) 实现了货币理论的根本变革 |
(二) 确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和科学劳动价值论 |
(三) 初步形成剩余价值理论 |
四、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成熟完善阶段 |
(一)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
(二)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完善 |
(三) 马克思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的确立 |
第三章 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 |
一、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石和微观基础 |
(一) 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基石——劳动价值理论 |
(二) 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微观基础——剩余价值理论 |
二、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内在机理 |
(一)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内涵界定与理论前提 |
(二)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
(三)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模型 |
三、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理论内核 |
(一) 马克思的货币危机理论 |
(二) 资本积累和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 |
(三)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周期理论 |
四、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必然结论 |
(一)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理论基础 |
(二)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内在根据 |
(三) 马克思解决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路径分析 |
第四章 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比较分析 |
一、马克思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出发点比较 |
二、马克思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比较 |
三、马克思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论基础比较 |
四、马克思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内容体系比较 |
第五章 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是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现实的理论指南 |
(一)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二) 剩余价值理论仍然是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本质的理论基础 |
(三) 经济危机理论仍然是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有效理论工具 |
二、马克思宏观经济均衡理论是合理构建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系统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宏观经济均衡理论视野下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系统现状分析 |
(二) 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 当前合理构建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系统的主要措施 |
三、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前提 |
(一)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普遍问题 |
(二)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指导下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
(三) 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路径 |
四、马克思经济发展周期理论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理论依据 |
(一) 马克思经济发展周期理论基础上的中国经济发展周期分析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
(三)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战略路径选择 |
五、马克思失业理论对破解当代中国就业问题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
(一) 马克思对影响就业因素的分析 |
(二) 我国就业问题分析 |
(三) 马克思失业理论对于解决当前中国就业问题的启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农民 |
第一节 劳动与劳动者的历史发展 |
一、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是劳动者 |
二、劳动者素质技能的高低表现为将自在因果性转变为合目的性劳动的能力 |
三、劳动者的发展还表现为社会地位的提高 |
四、劳动者发展史:原始人这——奴隶——农奴——农民——雇佣工人——自由人 |
第二节 农民的素质技能:农业生产者 |
一、农民的素质技能表现在其职业能力即农业生产当中 |
二、农业生产对农民提出的认识能力的要求:天时观和地宜观 |
三、农业生产对农民实践能力的要求:人力观 |
四、农民的素质技能超过采集渔猎时代劳动者的认识和实践水平,也高于农奴的素质技能 |
第三节 农民的社会地位:集权官僚制统治下的小农经济主体 |
一、“民”与“官”对立,是集权官僚制社会农民的社会地位 |
二、集权官僚制下农民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 |
三、官僚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与占有权的实现:实物地租 |
第四节 农民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社会阶级 |
一、农民作为劳动者的特殊形式在中国获得典型意义的发展 |
二、官僚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是集权官僚制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 |
三、中国劳动者发展长期停留于农民阶段 |
第五节 新中国的农民 |
一、土地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农民土地所有权 |
二、合作化与集体化使农民转变为社员 |
三、集体制的解体与社员重新沦为个体农民 |
四、小农经济的改造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问题 |
第六节 农民是农业生产者与农民户籍身份的统一 |
第二章 农民转化为农民工的条件 |
第一节 农民工职业与身份分离的原因 |
一、人口决定论和收入差距吸引论的解释 |
二、身份职业收入满足不了劳动力再生产需要导致非身份职业的产生 |
第二节 农民工获得非身份职业的条件 |
一、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所需要的条件 |
二、在集权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所需要的条件逐步成熟 |
第三节 户籍身份的世袭性与农民工的产生 |
一、农民是一种具有世袭性的户籍身份 |
二、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演变 |
三、古代中国户籍制度反映官僚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知与被知、制与被制、夺与被夺的经济关系 |
四、新中国户籍制度的世袭性及其对农民的限制作用 |
五、中国就业制度改革快于户籍制度改革是形成农民工的条件 |
第三章 在乡农民工 |
第一节 在乡农民工与进城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两种存在形式 |
第二节 乡镇企业与在乡农民工 |
一、在乡农民工是乡镇企业雇佣的农民工 |
二、乡镇企业产生原因的发展经济学考察 |
三、乡镇企业产生原因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
四、乡镇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 |
第三节 在乡农民工的双重就业形态 |
一、在乡农民工作为工业生产劳动者提高了素质技能 |
二、多数在乡农民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
三、在乡农民工职业的双重化的意义 |
第四节 在乡农民工的农业收入与工资收入 |
一、在乡农民工的农业收入 |
二、在乡农民工的工资收入 |
三、在乡农民工的农业收入与工资收入相互影响 |
第五节 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在乡农民工增速的减慢 |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与产权制度改革导致乡镇集体企业私有化 |
二、乡镇企业发展史就是支配在乡农民工各种经济矛盾运动史 |
三、乡镇企业资本增密与就业弹性的下降 |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 |
第一节 从在乡农民工到进城农民工 |
一、进城农民工和在乡农民工的比较 |
二、乡镇企业的衰落是进城农民工迅速增长的第一个促进因素 |
三、户籍制度的松弛是促进进城农民工发展的第二个因素 |
四、城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促进进城农民工发展的第三个因素 |
第二节 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
一、进城农民工接受城市资本对绝对剩余价值的榨取 |
二、进城农民工的漫长工作日 |
三、进城农民工恶劣的劳动条件与高劳动强度 |
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提高了进城农民工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 |
第三节 进城农民工的廉价工资 |
一、进城农民工廉价工资的概念规定 |
二、“效率工资”是一种血汗工资制度 |
三、进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与廉价工资的形成 |
四、阶级力量对比决定进城农民工的廉价工资 |
第四节 进城农民工与中国城市化 |
一、在乡农民工只涉及中国工业化,进城农民工还涉及到中国城市化 |
二、进城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过程 |
第五章 农民工的二重收入 |
第一节 考察农民工的收入应以户为单位 |
一、以户为单位来考察农民工的收入的原因 |
二、以户为单位考察农民工的收入的意义 |
第二节 农民工的农业收入 |
一、农民的身份职业是农业,其收入是农业收入 |
二、农业收入在农户收入中的地位及其变化 |
三、在乡农民工与进城农民工获得农业收入的方式不同 |
第三节 农民工的工资收入 |
一、农民工与城市正式工人同工不同酬 |
二、廉价工资水平 |
第四节 二重收入的辩证法 |
一、二重收入是对两种经济关系的反映 |
二、工资收入是农业收入的补充,农业收入是廉价工资收入能够长期存在的基础 |
三、农民工的二重收入之间相互挤压、相互削弱 |
第五节 二重收入与农村的稳定 |
一、二重收入有利于农村稳定 |
二、两个案例:缺少农民工工资收入会引发农民骚乱 |
第六节 二重收入与资本增值 |
一、廉价工资使三大资本对农民工劳动力趋之若骛 |
二、农民工廉价工资是中国私人资本的核心竞争力 |
三、从“减员增效”到“换员增效”:国有资本利用农民工增值 |
四、“世界工厂”:国际资本利用农民工增值 |
第六章 农民工阶级的经济作用与再生产新图式 |
第一节 再生产图式:阶级之间的经济依存关系 |
一、从经济表到再生产图式:反映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
二、农民工阶级的出现更新了社会再生产图式 |
第二节 工业与农业两部门再生产图式 |
一、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再生产图式 |
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再生产图式 |
第三节 三部门简单再生产新图式 |
一、农民工创造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部门:第Ⅲ部门 |
二、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大部门之间的交换 |
三、简单再生产条件下部门内部的交换关系 |
四、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自给性生产与消费的农产品 |
五、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社会总产品实现条件与投入产出表 |
第四节 三部门扩大再生产新图式 |
一、三部门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 |
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的积累 |
三、三部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实现条件 |
第七章 农民工阶级的出现造成的阶级分化 |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应当研究阶级 |
一、政治经济学以对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的研究而在社会科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
二、政治经济学不研究阶级的原因 |
第二节 农民工与农民阶级的分化 |
一、农民分化的涵义、原因及衡量指标 |
二、英国、俄国和日本的农民分化 |
三、我国农民分化的现有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
四、阶级划分标准只能是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对劳动的占有 |
五、我国农村社会分化为农民、农民工和管理者三个阶级 |
第三节 农民工与中国无产阶级的二重化 |
一、新式工人阶级与传统工人阶级 |
二、二重化的中国工人阶级内部的竞争 |
第四节 农民工阶级与私有企业主阶级 |
一、农民工生产的剩余价值培植了私有企业主阶级 |
二、我国现阶段私有企业主阶级存在的历史作用 |
第五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冲突阶级间的根本一致的利益 |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整合阶级 |
二、“边线论”是阶级整合的方法 |
三、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阶级利益的整合者 |
四、中国共产党的农民工政策要点 |
第八章 农民工的阶级意识 |
第一节 小农意识 |
一、小农意识是集权官僚制统治下的小农经济中的个体农民意识 |
二、小农意识的先进性与落后性 |
三、小农意识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小农意识在农民工身上的遗存 |
一、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
二、农民工小农意识的表现 |
第三节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作用 |
一、阶级意识的涵义 |
二、前资本主义社会社会阶层的阶级意识 |
三、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矛盾 |
四、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内在矛盾与历史作用 |
第四节 农民工阶级意识的形成 |
一、阶级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增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
二、中国农民工的阶级意识处于萌芽阶段 |
三、阻碍农民工阶级意识的形成的基本因素 |
四、农民工意识领域的矛盾斗争 |
第九章 末代农民 |
第一节 农民工是中国农民向工人发展的独特形式 |
一、农民工无论在素质技能还是社会地位上都是农民的一个历史发展 |
二、农民工是农民发展的最后形式——末代农民 |
三、末代农民的意义:在时间上改变中国由农民改朝换代的历史轨迹,在空间上把整个世界作为中国劳动者的活动范围 |
第二节 “民工荒”——农民工对资本的特有的抗议方式 |
一、“民工荒”的出现提出了进城农民工未来发展前途问题 |
二、“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在于资本对农民工劳动力的掠夺式使用 |
三、“民工荒”是与农民工现阶段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对资本的一种独特的抗议方式 |
四、“民工荒”不会使农民工回到农民 |
第三节 农民工是一个过渡性阶级 |
一、农民工阶级的过渡性特征 |
二、农民工的发展有三种可能:回到农民、突进到工人、停留于农民工 |
三、农民工作为农民向工人突进的过渡性阶级将长期存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四、重农学派“经济表”的历史作用和它对社会再生产理论提出的方法论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国重农学派经济思想及对中国农业改革的启示[J]. 夏薇,朱信凯,杨晓婷.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7(05)
- [2]古典经济学的农业思想研究[D]. 赵欢.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3]魁奈经济思想的批判性审视与中国溯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为观照[J]. 张旭,王天蛟. 当代经济研究, 2020(11)
- [4]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研究[D]. 吴晓梅. 兰州大学, 2013(05)
- [5]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D]. 朱鹏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经济思想历史的“自我批判”与“历史路标”——马克思经济思想史学观探讨[J]. 顾海良. 经济学家, 2013(08)
- [7]流通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展望[D]. 丁涛.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
- [8]重农学派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贡献和缺陷[J]. 王乐,和原芳. 经济论坛, 2012(12)
- [9]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吴春雷. 山东大学, 2012(12)
- [10]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D]. 杨思远.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标签:经济学; 社会再生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有机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