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杀虫剂科研生产和使用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辛军红[1](2021)在《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在茶叶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吸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进出口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越来越重视,以及国内外标准中茶叶农药检测项目的不断增加和限量要求的越来越严格,建立茶叶中多种农药的检测技术,尤其是开发高效、快速、简便和环保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近年来,基于固相吸附原理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传统的固相萃取材料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吸附性能和重复使用率低的问题,共价有机骨架(COF)及其复合材料作为样品前处理吸附剂,具有稳定性好、比表面积高、孔隙丰富、易于制备以及可多次重复使用等特点。本论文设计合成具有优异吸附性能的COF及其复合材料,将其应用于固相萃取(SPE)、磁固相萃取(MSPE)、固相微萃取(SPME)的样品前处理中,与色谱-质谱检测技术联用,建立4种茶叶及茶饮料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对COF材料的合成方法进行优化,对材料的吸附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对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以及适用性等进行评价,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球形TPB-DMTP-COF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研究利用室温合成法,制备了形貌均一的球形TPB-DMTP-COF,对反应溶剂的种类、催化剂的加量以及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均三甲苯和1,4-二氧六环体系,乙腈体系有利于TPB-DMTP-COF球形形貌的形成;催化剂的用量决定了球形形貌的均一性和粒径尺寸;反应时间影响了TPB-DMTP-COF的球体直径和晶型。表征结果显示,TPB-DMTP-COF具有高的比表面积(1419 m2 g-1)和良好的晶型结构。将球形TPB-DMTP-COF用于SPE柱的吸附填料,优化了上样和洗脱条件,建立了SPE-LC-MS/MS联用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6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在0.1-100 ng g-1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51-0.9976之间,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003-0.018 ng g-1。对市售的不同种类茶叶进行了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含量的测定,并对绿茶和红茶的空白样品进行了添加回收率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0.7%-102.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3%。本研究为均一球形COF材料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思路。2、基于NH2-Fe3O4@COF的磁固相萃取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饮料中苯甲酰脲杀虫剂的方法与机理研究利用室温合成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磁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NH2-Fe3O4@COF)。将该材料用作磁固相萃取的吸附剂,萃取6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NH2-Fe3O4@COF对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吸附快速,萃取时间仅10 min。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共价有机骨架中的甲氧基团与苯甲酰脲类农药分子中的酰胺基团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疏水作用是影响吸附过程的主要作用力。本研究建立了MSPE-LC-MS/MS联用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6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在10-1000 ng L-1的浓度范围内,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77-0.9999之间,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06-1.65 ng L-1。为了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对4种原味茶饮料进行了添加回收率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0.1%-108.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4%。本研究为饮料样品中痕量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参考。3、基于酮烯胺式Tp-Azo-COF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有机氯农药的方法与机理研究制备了一种含有丰富电负性氮原子的酮烯胺式Tp-Azo-COF材料,将其用于固相微萃取的纤维涂层。Tp-Azo-COF具有高的比表面积(1218 m2 g-1),良好的热和化学稳定性,可用于有机氯农药的萃取、富集和热解吸。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Tp-Azo-COF和有机氯农药的吸附亲和力受卤素键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的影响。Tp-Azo-COF涂层对5种有机氯农药的萃取效率均高于3种商品化的固相微萃取涂层,富集倍数范围为1061-3693,且微萃取针可实现上百次的循环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性。本研究建立了SPME-GC-MS/MS联用测定有机氯农药的超灵敏方法,5种有机氯农药在0.1-1000ng L-1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范围为0.9921-0.9963,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在0.002-0.08 ng L-1之间。为了评价该方法的适用性,对绿茶样品进行了添加回收率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5.1%-101.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6%。本研究拓展了酮烯胺式COF材料作为富集探针用于有机氯农药分析的应用。4、基于磁性TAPT-DHTA-COF的磁固相萃取GC-MS/MS联用技术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与机理研究制备了一种在水相中稳定分散的亲水性磁球。选择含丰富羟基基团的DHTA醛基单体,以及TAPT氨基单体,优化了亲水性磁球与TAPT-DHTA-COF的结合方式。利用室温法,设计合成了具有一定亲水特性的磁性TAPT-DHTA-COF材料。表征结果表明,磁性TAPT-DHTA-COF具有良好的磁响应,均匀分散于水相后,能够实现快速的磁分离。将磁性TAPT-DHTA-COF用作MSPE的吸附剂,优化了MSPE的影响参数,建立了MSPE-GC-MS/MS联用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在绿茶基质中,6种酰胺类除草剂在1-500 ng g-1的浓度范围内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10-0.9982之间,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25-0.73 ng g-1。对绿茶和红茶的空白样品进行了添加回收率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0.1%-94.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2%。TAPT-DHTA-COF与酰胺类除草剂的吸附机理研究表明,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是吸附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力。本方法为改善COF材料对极性化合物的吸附研究提供了思路。
陈莎[2](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地是承载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不仅提供食物、纤维等物质产品,还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与能量循环、娱乐休闲、农业文化承载等多种服务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农地资源退化、乡村环境恶化、生态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推进区域协调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农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影响机理及可持续决策实现,对优化农地多功能利用,引导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决策,实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和人类福祉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廊下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评估测度和空间表达。综合运用定量指标、模型模拟和社会价值感知等方法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服务,运用GIS空间制图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相互联系,识别农地空间主导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景观特征之间的关联。(2)农户(行为)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影响因素识别。分析农户(家庭/个体)不同土地利用行为对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作用,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其主导特征,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农地管理与利用决策优化方案制定。运用情景分析工具以满足规划的多目标(矛盾)权衡、动态变化和公众参与需求,探讨不同情景下各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全面考虑相关利益主体与农地系统的互动及农地功能“权衡”,制定可供选择的农地管理(规划)方案;借助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工具拓展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探讨农户利用决策优化的可能性和可选策略。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农地提供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供给服务与其他类型的服务存在较强的权衡(负向)关系,调节服务内部以及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之间大多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正向)关系,各项文化服务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集聚、互相影响、强弱不一的“簇”模式,反映出物质生产、生态涵养、文化休闲等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复合性和异质性,“簇”的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管理措施及地物布设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每个农户家庭(也可视为一个小型的“农场”单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是由资源系统、治理系统、资源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决定的。农户采纳不同的生计决策和土地利用行为会导致差异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表现出不同特征的服务权衡模式:工厂生产型、复合功能型、专业产粮型和公众偏好型。不同的服务权衡模式与自然、社会、管理、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农业经营者虽然在工作内容上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都包括户外工作、体力劳动等),但是他们对于各自所处位置的景观特征以及如何进行经营管理能够提升自身及家庭福祉具有独到的理解,差异性的需求、价值认知及工作动机都会影响经营者的土地利用行为和策略。(3)KESHO情景规划工具能够整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未来情景构建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内容,将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及价值偏好反映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产业发展轨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满足——不同的政策治理——以及(最终)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格局上。在研究所构建的2种不同情景(BAU情景和GE情景)下,耕地、林地、农林水复合用地、水域、村庄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和空间布局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全面提升农地的生产性、生境活力、韧性,有必要制定并落实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相关的土地管制规则和调控措施,同时增强不同利益主体的环境共识和协同努力。(4)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引致物质生产-栖息地质量的矛盾关系,经济型、增值型和弱农型等不同特点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差异明显。通过农户的精心设计和妥善管理,有可能实现生产功能和非生产功能的同时提升,即实现“双赢”。可以考虑的政策思路有:采取种养结合、农林牧混和的利用方式,适当保留绿色生态空间;加强农户与政府、公益机构以及农业企业之间的互助共持,提升农民素养和技术水平;强化农产品品牌塑造,优化生产模式与营销策略,促进农业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李娜[3](2021)在《不同杀虫剂对新疆棉田蚜虫及天敌种群发生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盛祝波[4](2021)在《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双酰胺类杀虫剂一经亮相,让农药界为之亢奋。全新的作用机制、新颖的化学结构、非凡的杀虫药效,引领着杀虫剂市场潮流。但随着该类杀虫剂产品的长期施用以及不合理使用,害虫交互抗性加剧,靶标受体的敏感性也逐渐下降,害虫的抗药性问题日渐突出。此时Broflanilide(溴虫氟苯双酰胺)的问世成为了公众注目的焦点,全球各大高校、研究院所、公司竞相以其为先导化合物,期望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低毒、绿色无污染的新杀虫剂产品。本论文以日本三井公司公开报道的Broflanilide为先导化合物。将其骨架拆分为A、B、C三个部分进行结构修饰。其中A部分运用生物电子等排概念用吡啶环替换苯环结构,B部分引入含不同碳链长度的氰基结构或空间位阻较大的环丙基甲基,C部分苯环的2,6位引入不同的溴、碘等卤素元素或者三氟甲基基团。设计合成了4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结构全新的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所有的化合物都经过1H NMR以及LC-MS分析确证。根据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总结的构效关系如下:对于A部分吡啶环4号位上最优取代基为F原子;B部分酰胺键N原子上最优取代基随C部分苯环上2,6位取代基的变化而变化,当C部分苯环2,6位分别为Br、Br,Br、CF3,Br、I时,B部分最优取代基依次为氰甲基、氰乙基、氰甲基,且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随B部分氰基碳链增长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当C部分苯环2,6位分别为I、CF3时,B部分最优取代基为氰丁基,且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随B部分氰基碳链增长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对C部分而言,苯环2,6位最优取代基为I、CF3,其次是Br、I,Br、CF3,活性最差的是Br、Br。本论文设计合成的42个化合物中有23个化合物生物活性要优于已上市的产品四氯虫酰胺和溴虫氟苯双酰胺(C1-1、C2-1、C2-2、C2-4、C2-5、C2-7、C-11、C2-12、C2-15、C3-1~C3-10、C3-14、C3-15、C4-1、C4-3),有3个化合物生物活性水平优于四氯虫酰胺且和Broflanilide活性水平相当(C1-6、C2-10、C4-4)。有4个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螨活性(C2-6、C2-10、C3-6、C3-10),在10 mg/L的极低剂量下对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在80%以上。
杨亚洁[5](2021)在《杀菌剂在采后蜜桔和番茄上的残留及EBR促进杀菌剂降解的作用机理》文中提出农药残留是我国果蔬业一直广泛存在的现实问题。化学杀菌剂是农药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其针对性强、使用简单方便,可有效防止果蔬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腐烂,起到保鲜效果。但化学杀菌剂应用于果蔬采后保鲜时容易残留在果蔬上,人们长期摄入含有杀菌剂残留的果蔬存在一定的健康安全隐患。近年来,大多数杀菌剂研究集中在其对果蔬采后的保鲜效果,而其在果实中的空间分布和迁移规律尚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选择剥皮类代表性水果蜜桔(Citrus unshiu Marc.Cv.Miyagawa),采用推荐剂量的三种杀菌剂(抑霉唑、咪酰胺和甲基硫菌灵)浸泡处理,测定并研究了三种杀菌剂在果实不同部位的残留分布情况及迁移规律。以不剥皮直接食用类代表性水果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Cv.Qianxi)为实验对象,采用推荐剂量啶酰菌胺溶液浸泡处理,测定并研究该杀菌剂在番茄上的空间分布和降解规律。为促进啶酰菌胺降解,采用24-表油菜素内酯(EBR)为解毒剂,初步探讨了EBR促进啶酰菌胺降解的作用及其对采后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抑霉唑、咪酰胺和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可以在2 h内快速进入蜜桔内部并在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程度的残留,三种杀菌剂在蜜桔上的空间分布情况为:果梗>中皮层(白皮层+结络)>黄皮层>果肉。可食用部位果肉中的残留量(<0.5 mg kg-1)远远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5.0 mg kg-1)。在贮藏期间,抑霉唑、咪酰胺和甲基硫菌灵在蜜桔中则呈现出一定规律的迁移,其迁移路径可能是“黄皮层/果梗-中皮层-果肉”。抑霉唑在蜜桔全果上的残留量情况为:不涂胶(对照组)≈封果梗(7.0 mg kg-1)>封果皮(2.0 mg kg-1),在果实内部(中皮层+果肉)的残留量为:不涂胶(1.27 mg kg-1)>封果梗(1.13 mg kg-1)>封果皮(0.48mg kg-1),这说明抑霉唑通过黄皮层和果梗进入果实内部,而黄皮层是主要途径。2.分别用清水、啶酰菌胺、EBR+啶酰菌胺处理番茄,并测定啶酰菌胺的残留分布及EBR促进啶酰菌胺降解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在2 h内能进入到番茄的各个部位,其在果实上的残留量分布规律为:果皮>果肉>果心。EBR对啶酰菌胺的降解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在贮藏120 h后,啶酰菌胺在番茄全果上的残留量低于3.0 mg kg-1。EBR处理的番茄果皮(120 h)、果肉(24 h)和果心(24 h)中,啶酰菌胺的最大降解速率分别为44.8%、54.0%和71.3%。EBR通过提高番茄果实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等酶的活性,增加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合成酶(GSH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2)等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从而促进啶酰菌胺的降解。3.EBR具有减缓番茄果实腐烂、抑制乙烯释放量、维持果实色泽和硬度及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作用。与啶酰菌胺相比,贮藏72 h内,EBR可以显着降低果实呼吸强度。然而,推荐剂量(2000 mg L-1)的啶酰菌胺会对番茄造成一定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强度的升高及相对电导率的增大。
刘娜[6](2021)在《外源褪黑素缓解黄瓜幼苗吡虫啉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文中提出在设施栽培生产中,高温高湿的环境造成黄瓜(Cucumis sativus L.)植株病虫害频发,在防治过程中农药施用量大、种类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污染环境,甚至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褪黑素(Mel)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调节物质,在响应逆境胁迫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目前,关于Mel在植物农药降解代谢方面鲜有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外源Mel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IMD)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As A-GSH循环、氮代谢、营养元素吸收以及转录组学的影响,探究外源Mel对IMD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理和分子调控机制,为设施黄瓜栽培中减轻IMD药害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2.75mM-IMD显着抑制了黄瓜植株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含量(Chl),影响了黄瓜幼苗的正常生长;外源根施50μM Mel显着提高了黄瓜幼苗气孔开放程度,降低了MDA含量,增加了叶绿素含量,有效缓解了IMD胁迫对植株造成的光合与膜损伤,并增加了黄瓜幼苗根系和叶片中的Mel含量,加速了IMD的降解。2.外源Mel显着提高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 L)及光系统II实际光量子产额(ΦPSII)。同时,外源Mel处理有助于修复IMD胁迫对叶片叶绿体结构造成的损伤,显着减少了嗜锇颗粒数量,维持了类囊体结构的相对完整。此外,外源Mel使叶片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和果糖1,6-二磷酸酶(FBP)活性显着提高2.4%和38.9%,减轻了IMD胁迫对叶片造成的光合损伤;并通过降低果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生物合成,维持黄瓜幼苗正常的碳代谢和渗透调节过程。3.外源Mel显着抑制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2·-)的积累,提高了叶肉细胞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催化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还原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再生成;同时,Mel还增强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接受GSH生成的电子,使脱氢抗坏血酸(DHA)还原生成抗坏血酸(As A),提高了As A-GSH循环系统清除自由基的效率,增强了黄瓜幼苗的ROS清除能力,进而缓解了IMD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另外,Mel显着诱导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及其编码基因GST1、GST2、GST3的表达,从而促进IMD的降解代谢,维持了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稳态。4.外源Mel明显改善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氮同化过程中的相关酶—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 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的活性,维持了植株对养分的正常吸收。同时,外源Mel促进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根、茎、叶中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微量元素(锌、铁、锰)的吸收,且在根系中的促进效果最为显着。5.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共有304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处理后的黄瓜叶片中得到鉴定。其中与IMD-Mel+IMD对比组合中有523个差异基因上调表达,118个下调表达。Gene Ontology(GO)分析表明大多数DEGs被注释到过渡金属离子结合、膜组件和次生代谢过程。Kyoto Encylopeid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主要涉及谷胱甘肽代谢、MAPK信号通路-植物、苯丙氨酸代谢、植物激素转导和植物-病原互作。对GO和KEGG项中DEGs进一步分析发现,外源Mel可能通过调控漆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呼吸爆发氧化酶同源蛋白、细胞色素P450基因、WRKY转录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乙烯响应因子、b HLH转录因子和MYC2转录因子等基因的表达促进黄瓜幼苗体内IMD降解。综上所述,外源Mel通过维持黄瓜幼苗光合系统稳定、调控氧化还原稳态、促进养分吸收以及诱导抗逆基因的表达,提高黄瓜幼苗对IMD的耐受性。本研究为设施黄瓜栽培中减轻农药药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姜朵朵[7](2021)在《典型农药在我国三种粮食产地残留特征及膳食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小麦、玉米和水稻是我国重要的3种粮食作物,农药是保证粮食产量的有效农业投入品,但其在农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此,开展粮食及产地环境中农药残留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粮食种植区跨度大且分散,而以往的研究主要在小范围开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选取了我国3个小麦主产区、3个玉米主产区和4个水稻主产区,分别探究多种典型农药在不同粮食产区土壤及农产品中的残留特征,并对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主要结果如下:3种粮食产区土壤及农产品中存在多种农药残留现象。试验采集的土壤样品中至少可检出16种目标药剂,农产品样品中至少可检出2种目标药剂。较高的残留浓度值主要集中在几个农药品种上。在小麦产区土壤中,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氯氰菊酯的平均残留浓度最高,分别为44.12μg/kg、27.08μg/kg和23.31μg/kg;在玉米产区土壤中,莠去津和烟嘧磺隆的平均残留浓度最高,分别为226.07μg/kg和138.25μg/kg;在水稻产区土壤中,氯虫苯甲酰胺和硝磺草酮的平均残留浓度最高,分别为73.80μg/kg和72.70μg/kg。不同类型农药在粮食产区土壤样品中的残留水平具有差异性。总的来说,在小麦产区土壤中杀虫剂残留水平相对较高,而在玉米产区土壤中除草剂残留水平相对较高,在水稻产区土壤中杀虫剂和除草剂残留水平相对较高。在小麦产区土壤样品中,26种农药的总残留浓度在6.57-1633μg/kg之间,平均浓度为195.74μg/kg;在玉米产区土壤样品中,24种农药的总残留浓度在187.63-3163μg/kg之间,平均浓度为879.35μg/kg;在水稻产区土壤样品中,26种农药的总残留浓度在118.30-1205μg/kg之间,平均浓度为537.60μg/kg。另外,农药在粮食作物农田土壤中的残留水平往往表现出区域差异性和时间差异性。在小麦产区,山东省土壤样品中农药的总残留水平最高,内蒙古自治区最低;在玉米产区,土壤样品中农药的总残留水平基本表现为:黄淮海夏玉米区>北方春玉米区>南方夏玉米区;在水稻产区,土壤样品中农药的总残留水平基本表现为:东北稻区>华南稻区>黄淮海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为准确评估农药应用风险,本研究关注了手性农药对映体残留差异性。对于手性农药戊唑醇和腈菌唑,其对映体在农田土壤中的残留水平具有差异性,土壤样品中ERS-戊唑醇/R-戊唑醇和ER(+)-腈菌唑/(-)-腈菌唑分别在0.57-1.49和0.49-1.65之间,小麦籽粒中ERS-戊唑醇/R-戊唑醇在0.54-0.73之间。本研究还关注了对后茬作物生长有影响的农药,发现长残效除草剂莠去津可在后茬小麦田所有土壤样品中检出,检出浓度在0.03-296.49μg/kg之间,主要集中在≥LOQ-50μg/kg范围内(88%),有15个样品中莠去津的残留量高于100μg/kg,可能对后茬小麦的正常生长具有一定的风险。此外,研究还发现,腈菌唑虽然未在我国水稻上进行登记,但其在土壤及糙米杀菌剂污染中的相对贡献率均最高,推测可能是因为腈菌唑在稻田中的违规使用所造成。研究发现,农药在进入环境后往往会发生代谢过程。在3种粮食产区土壤样品中,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5种代谢物的检出率均为100%,其在土壤样品中的总残留水平是3个母体总和的2.4倍(均值)。建议加强对产地环境中农药代谢物的监测。经分析,小麦籽粒、玉米籽粒和糙米3种农产品中目标农药的残留水平较低,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值(MRLs)。小麦籽粒中26种药剂的总浓度在2.81-95.27μg/kg之间,杀虫剂氯氟氰菊酯的检出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8.68μg/kg;玉米籽粒中24种药剂的总残留浓度在3.27-15.20μg/kg之间,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检出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2.06μg/kg;糙米中26种药剂的总浓度在1.81-26.74μg/kg之间,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的检出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4.94μg/kg。3种农产品中农药的%ARf D值和%ADI分别在1.23×10-6%-5.32×10-1%和5.28×10-6%-9.54×10-2%之间,均远远低于100%,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较低。
许春丽[8](2021)在《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农药的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然而当前农药用量大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仍客观存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2021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利用功能材料改性与负载技术设计农药缓控释制剂,进行农药高效对靶沉积和可控释放,在促进农药减施增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农药使用与防控剂量需求不匹配导致用药量大的问题,本研究以无机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多糖作为载体,创新农药负载方法,优化制备工艺,设计研发多功能性农药缓控释载药体系,并进行了释放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旨在为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二氧化硅及其界面修饰载药体系的设计和性能研究a)设计了碳量子点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丙硫菌唑缓释纳米载药颗粒,缓释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效果优异,碳量子点赋予的荧光性有助于载药颗粒在植株中和菌丝体内的可视化观察,对于探究农药在作物体内的传输和分布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b)发展了基于乳液体系的同步羧甲基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界面修饰和嘧菌酯负载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改性后修饰载药,农药的载药量显着提高约6倍。未界面修饰的载药体系中有效成分嘧菌酯不具有敏感释放特性,而改性后载药体系具有p H敏感的释放特征:在弱酸性环境48 h累积释放量达到45%,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48 h内累积释放量可达到66%。改性修饰前后载药颗粒的有效成分释放均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改性功能材料的引入可使载药体系的生物活性提高约17%,纳米颗粒可实现在菌丝体和植株内传输;c)构建了界面多巴胺和金属铜离子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嘧菌酯载药体系,以具有杀菌活性的金属铜离子可以作为药物分子和载体之间的“桥梁”,通过金属配位键调控农药分子的释放。金属配位纳米载药颗粒的释放为Korsmeyer-Peppas模型,金属配位调控后缓释效果更优异,在24h内累积释放分别达到59.8%,45.5%和56.1%。载体材料具有协同的杀菌活性,可以提高载药颗粒在靶标作物上的沉积效果。(2)天然多糖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接枝共聚物,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囊。载体材料的p H和温度敏感特性赋予微囊环境响应释放特性,吡唑醚菌酯的释放随着p H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微囊化后吡唑醚菌酯的光稳定性显着增高,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降低;b)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了金属锰基羧甲基壳聚糖基水凝胶,以丙硫菌唑为模式农药验证了负载不同的农药时所选用的金属离子具有特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分数4%;油/水体积比1:10;Tween-80的质量分数2.0%;Mn2+的浓度0.2 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2.17%±0.83%和68.38%±2.56%。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溶胀和有效成分的释放具有p H敏感特性,碱性条件下有效成分释放较快,酸性条件下释放最慢。在相同的有效成分剂量下,水凝胶载药颗粒与丙硫菌唑原药相比可以增强对小麦全蚀病的杀菌能力。载药体系对小麦的生长具有营养功能,还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降低丙硫菌唑在土壤中的脱硫代谢;c)以农药分子恶霉灵作为凝胶因子,以具有表面活性的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创新制备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能的水凝胶载药体系。通过改变材料的比例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水凝胶。水凝胶的溶胀具有离子和p H敏感特性,适用于土壤撒施场景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降低恶霉灵土壤中的淋溶,适用于茎叶喷雾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提高在靶标作物界面的沉积性能。本论文从载药体系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作为切入点,使载体材料在实现有效成分负载和控制释放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又赋予载体材料荧光性能、营养功能、靶向沉积和植物保护等功能特性。无机载体材料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在提高载药颗粒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其荧光性能可实现载药颗粒传输的可视化,界面修饰提高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同时调控有效成分的环境响应释放特性;有机载体材料壳聚糖基载药体系可以赋予有效成分温度和p H双敏感释放特性,同时发挥协同增效的生物活性和营养功能,提高农药靶向沉积和抗雨水冲刷能力。本研究充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界面修饰方法和高效的制备工艺,创新了农药负载方法,研发了功能型载药体系,为农药的减施增效和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对农药产品升级换代和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苟玉萍[9](2021)在《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迟眼蕈蚊Bradysia impatiens Johannsen食性广,在国外因为害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而被首次记录,我国最早发现于食用菌和药用菌种植大棚。最近的调查发现,异迟眼蕈蚊对设施蔬菜(韭菜Allium tuberosum、葱Allium fistulosum和蒜A.sativum等),以及设施瓜果和花卉造成严重危害,在高温高湿的温室环境周年发生,世代重叠。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防治方法仍然是以化学农药灌根或直接喷药为主,但长期频繁用药,使异迟眼蕈蚊的抗药性显着增强,用药量进一步增加,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蔬菜、瓜果等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因此,生产上对新的绿色防控技术需求很大。新近发现的十字花科植物提取物—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因绿色、安全、低毒、低残留、易降解,已广泛用于多种仓储害虫的熏蒸防治,对地下害虫、杂草、线虫和病原菌也具有很好的作用活性。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是调节昆虫呼吸作用的重要气体,浓度升高(?10%)会促进昆虫呼吸,使气门保持永久开放。温室大棚设施内生态环境密闭性较好,能为AITC室内熏蒸和土壤熏蒸防控异迟眼蕈蚊提供良好环境。此外,生产中人们常采取措施对设施作物进行CO2富集,以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因此,CO2浓度适当升高对设施作物有利,基于高CO2浓度可以使昆虫气孔保持永久开放,我们将AITC与高CO2混用,以期增强异迟眼蕈蚊对AITC的吸收,达到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本论文从毒理学、生态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层面研究了异迟眼蕈蚊对AITC的响应机制;测定了AITC熏蒸剂与高CO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的作用活性;从生态学和生理学上探讨了异迟眼蕈蚊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方式。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对异迟眼蕈蚊卵、幼虫、蛹、雌虫和雄虫均有良好的熏蒸活性,尤其对雌、雄成虫效果更明显;AITC对3龄幼虫熏蒸法测得的LC50为10.400μL/L,浸叶胃毒法测得的LC50为13.632μL/L;两种生测法亚致死浓度处理异迟眼蕈蚊3龄幼虫后,幼虫期和蛹期延长,化蛹率和羽化率减小,蛹的重量下降,雌虫繁殖力显着受到抑制,且熏蒸亚致死比浸叶胃毒亚致死对繁殖力的抑制作用更显着。2.AITC处理异迟眼蕈蚊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雌虫体内共出现480个差异表达基因,雄虫体内共出现14856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EGG数据库的通路富集分析发现:(1)异迟眼蕈雌虫差异表达的上调基因在昆虫激素生物合成通路上显着富集,该通路中保幼激素酯酶(hormone esterase,JHE)基因被诱导上调表达;(2)差异表达的上调基因在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通路、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物质代谢通路和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上也显着富集,而且这些通路出现了一个共同上调表达的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3)通过对JHE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PCR)验证,得到的值与转录组数据FPKM值保持一致,证明转录组数据可靠。以上结果表明,AITC引起异迟眼蕈蚊激素、产卵和解毒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的相关基因表达,其中JHE基因是调控AITC抑制异迟眼蕈蚊产卵的关键基因;GST基因在异迟眼蕈蚊对AITC解毒代谢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应答作用。3.AITC处理异迟眼蕈蚊后产生了大量的差异代谢物;采用层次聚类法鉴定共筛选出22种表达量显着上升的代谢物;对这些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有15条通路影响较显着;最终鉴定得到的关键代谢产物主要包括:L-丝氨酸、L-蛋氨酸、L-亮氨酸、L-天冬酰胺、DL-丝氨酸和牛磺酸等氨基酸类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与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致病或致死机理具有重要作用,为异迟眼蕈蚊的防控提供新思路。4.增加CO2浓度可以提高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熏蒸毒力,致死率显着提高,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致死率高达100%;高CO2浓度胁迫后,异迟眼蕈蚊体内三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被显着诱导;AITC熏蒸处理后,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 E)活力被显着诱导;AITC与高CO2双重胁迫之后,SOD、GST和Car E活力显着提高。5.CO2浓度升高,异迟眼蕈蚊成虫前期和总产卵前期先缩短后延长,在正常CO2浓度(NC=400 ppm)下分别为19.01和20.43 d,中等CO2浓度(MC=600 ppm)条件下最短(分别为14.48和15.59 d),高CO2浓度(HC=800 ppm)条件下最长(分别为19.98和21.41 d);雌成虫寿命随CO2浓度升高而逐渐缩短;产卵量先增加后减少,在NC浓度时为92.50粒,MC浓度增高到99.33粒,但HC浓度时产卵量较低(75.50粒)。异迟眼蕈蚊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在MC浓度下均最高,而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陪时间均最短;HC浓度时各种群参数值与之相反。6.CO2浓度升高影响寄主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进而间接影响异迟眼蕈蚊体内生理生化指标。韭菜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随CO2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下降,对游离脂肪酸含量无显着影响;异迟眼蕈蚊体内糖原、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逐渐被诱导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海藻糖和总脂肪含量则出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异迟眼蕈蚊体内生理指标含量与韭菜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相关,且这种相关性随CO2浓度升高而发生变化。研究结果为异迟眼蕈蚊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植物源农药AITC的开发和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CO2浓度升高后异迟眼蕈蚊的适生性提供参考依据。
岳宁[10](2021)在《草莓中吡虫啉的残留及对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草莓(Fragaria×ananassa)营养丰富,是全球果蔬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一些地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设施栽培是我国草莓种植的主要方式,由于土地连作,高温高湿条件等易引发草莓病虫害发生,草莓中农药残留问题较为突出。现有研究多集中在草莓中农药残留水平的调查,而关于草莓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期农药残留的差异研究尚未见报导,草莓中农药的使用对草莓的品质影响也少有研究。因此,本论文通过开展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期草莓的农药残留调查,筛选草莓中的高风险农药。在此基础上,对于高检出率的农药吡虫啉设计开展田间残留实验,研究吡虫啉在不同品种草莓果实中的残留,并开展膳食风险评估;探寻不同浓度吡虫啉对草莓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保持和提升草莓品质而提出吡虫啉的安全合理施用剂量,对草莓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科学基础数据。具体内容如下:(1)开展北京地区不同品种和采收期草莓中农药残留情况调查,通过采集北京地区110份草莓样品进行124种农药的残留检测发现,北京地区红颜草莓检出农药种类和数量最多(45种);较其他月份,2月草莓中检出农药种类最多(45种)。吡虫啉为唯一一个连续3年在草莓中均检出,且已登使用的农药,其中2020年检出率为13.5%,检出吡虫啉的慢性和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值均低于100%,风险较低。(2)开展检出率较高的农药吡虫啉在设施栽培下残留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推荐剂量下(20-25 g/亩),设置高中低三种施药浓度,在推荐的使用安全间隔期后(5天),吡虫啉在红颜和御用两个品种草莓中残留浓度均低于我国最大残留限量标准(0.5 mg/kg),吡虫啉在草莓中可安全使用。(3)开展了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和御用两个品种草莓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施用不同浓度吡虫啉后两个品种草莓中苹果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所降低;特别是在高施药剂(25 g/亩)下,红颜草莓的苹果酸的含量、御用草莓的维生素C和御用草莓的苹果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在中浓度施药剂量(20 g/亩)下,施药2天后红颜草莓的维生素C的含量也呈现类似的规律。(4)建立了表征草莓中维生素C分布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成像(MALDI-MSI)方法,并开展了吡虫啉对草莓中维生素C的空间分布的影响。首先通过优化比较了不同辅助电离基质的种类、涂附方式等,根据灵敏度和分辨率,最终确定9-氨基吖啶作为维生素C辅助激光电离(MALDI)的基质,采用升华涂附9-氨基吖啶基质后,再手动喷涂1 m L 30%甲醇的两步法基质涂附方式。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方法对施药后草莓果实中吡虫啉残留对草莓中维生素C的空间分布影响进行研究,发现维生素C在同一成熟期的不同采摘时间草莓个体中维生素C的空间分布情况一致,在草莓皮层组织中均匀分布。相比空白组,20 g/亩剂量吡虫啉的作用下,草莓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有所降低,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与国标方法含量测定分析结果相符合;从空间分布上看,维生素C在草莓组织中的分布整体均匀变化。
二、国内外杀虫剂科研生产和使用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杀虫剂科研生产和使用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在茶叶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吸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茶叶农药残留概述 |
1.1.1 茶叶农药残留原因 |
1.1.2 茶叶农药残留危害 |
1.1.3 国内外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
1.2 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
1.2.1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 |
1.2.2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检测技术 |
1.2.3 有机氯农药 |
1.2.4 有机氯农药的检测技术 |
1.2.5 酰胺类除草剂 |
1.2.6 酰胺类除草剂的检测技术 |
1.3 共价有机骨架(COF)材料 |
1.3.1 COF材料的类型 |
1.3.2 COF材料的合成方法 |
1.3.3 COF材料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
1.4 密度泛函理论(DFT)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基于均一球形TPB-DMTP-COF的 SPE-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 |
2.2.1 TPB-DMTP-COF材料的合成 |
2.2.2 TPB-DMTP-COF的表征和固相萃取方法的建立 |
2.2.3 LC-MS/MS联用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方法的建立 |
2.2.4 LC-MS/MS联用测定茶叶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验证 |
2.3 基于NH_2-Fe_3O_4@COF的 MSPE-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 |
2.3.1 磁性NH_2-Fe_3O_4@COF材料的合成 |
2.3.2 磁性NH_2-Fe_3O_4@COF材料的表征和MSPE方法的建立 |
2.3.3 LC-MS/MS联用测定茶饮料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验证 |
2.3.4 TPB-DMTP-COF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吸附机理的研究 |
2.4 基于酮烯胺式Tp-Azo-COF的 SPME-GC-MS/MS联用技术测定有机氯农药的方法 |
2.4.1 Tp-Azo-COF固相微萃取针的制备方法 |
2.4.2 GC-MS/MS联用测定有机氯农药的方法 |
2.4.3 SPME条件优化和萃取流程 |
2.4.4 GC-MS/MS联用测定有机氯农药的方法验证 |
2.4.5 富集能力和吸附作用力的研究 |
2.5 基于磁性TAPT-DHTA-COF的 MSPE-GC-MS/MS联用技术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 |
2.5.1 磁性TAPT-DHTA-COF的合成方法 |
2.5.2 GC-MS/MS联用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 |
2.5.3 MSPE条件优化和萃取流程 |
2.5.4 GC-MS/MS联用测定茶叶中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验证 |
2.5.5 TAPT-DHTA-COF对酰胺类除草剂吸附机理的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TPB-DMTP-COF的固相萃取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苯甲酰脲杀虫剂的结果与分析 |
3.1.1 TPB-DMTP-COF合成方法的优化 |
3.1.2 TPB-DMTP-COF的表征 |
3.1.3 SPE条件的优化 |
3.1.4 方法学验证 |
3.1.5 稳定性研究 |
3.1.6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3.2 NH_2-Fe_3O_4@COF的磁固相萃取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苯甲酰脲杀虫剂的结果与分析 |
3.2.1 磁性NH_2-Fe_3O_4@COF合成方法的优化 |
3.2.2 磁性NH_2-Fe_3O_4@COF的表征 |
3.2.3 磁固相萃取参数的优化和数据分析 |
3.2.4 方法学验证 |
3.2.5 NH_2-Fe_3O_4@COF材料的稳定性研究 |
3.2.6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3.2.7 TPB-DMTP-COF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吸附机理的研究 |
3.3 酮烯胺式Tp-Azo-COF的固相微萃取GC-MS/MS联用技术测定有机氯农药的结果与分析 |
3.3.1 酮烯胺式Tp-Azo-COF的表征 |
3.3.2 SPME吸附和解析条件的优化 |
3.3.3 方法学验证 |
3.3.4 微萃取针的稳定性研究 |
3.3.5 富集能力和吸附机理的研究 |
3.3.6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3.4 磁性TAPT-DHTA-COF的磁固相萃取GC-MS/MS联用技术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结果与分析 |
3.4.1 磁性TAPT-DHTA-COF合成方法的优化 |
3.4.2 磁性TAPT-DHTA-COF的表征 |
3.4.3 磁固相萃取参数的优化 |
3.4.4 方法学验证 |
3.4.5 磁性TAPT-DHTA-COF的稳定性研究 |
3.4.6 吸附机理的研究 |
3.4.7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基于球形TPB-DMTP-COF的 SPE-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 |
4.2 基于磁性NH_2-Fe_3O_4@COF的 MSPE-LC-MS/MS联用技术实现茶饮料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超灵敏检测 |
4.3 基于酮烯胺式Tp-Azo-COF的 SPME-GC-MS/MS联用技术实现茶叶中有机氯农药的超灵敏检测 |
4.4 基于磁性TAPT-DHTA-COF的 MSPE-G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 |
4.5 进一步研究方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
1.1.2 单一供给服务型农地利用是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障碍 |
1.1.3 农地管理决策趋向主体多元性、需求多样性、利用多宜性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研究内容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农地 |
1.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
1.4.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
1.4.2 研究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农户行为理论 |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1.4 空间韧性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权衡的研究视域 |
2.2.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评估 |
2.2.3 农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2.2.4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决策应用 |
2.2.5 文献评述 |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土地利用分析框架 |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管理决策相融合的重点与难点 |
3.1.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论优势与应用挑战 |
3.1.2 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
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尺度结构和权衡规律-权衡决策关联 |
3.3 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概念框架 |
4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测度与空间表达 |
4.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 |
4.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内容选择 |
4.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3 评估结果与空间格局 |
4.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和“簇”识别 |
4.2.1 相关性分析 |
4.2.2 主成分分析 |
4.2.3 生态系统服务簇 |
4.3 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影响机理分析 |
4.3.1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关系 |
4.3.2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空间特征的关联关系 |
4.4 小结 |
5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影响因素 |
5.1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理论的农户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
5.2.1 样本的获取与分布 |
5.2.2 变量选择及指标体系 |
5.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
5.3.1 农户家庭耕地资源特征 |
5.3.2 家庭人口资源特征 |
5.3.3 农户家庭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特征 |
5.4 农户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识别 |
5.5 不同权衡类型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
5.6 小结 |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利用规划 |
6.1 情景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6.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
6.2.1 情景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
6.2.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
6.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情景界定和展开 |
6.3.1 情景基础界定 |
6.3.2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建立 |
6.4 建模 |
6.4.1 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及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
6.4.2 土地需求量确定 |
6.4.3 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概率确定 |
6.5 情景分析的综合、反馈及规划方案输出 |
6.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 |
6.5.2 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布局及调控政策 |
6.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因果链 |
6.5.4 验证、评估与反馈 |
6.6 小结 |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优化 |
7.1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 |
7.2 物质生产和栖息地质量的评估计算 |
7.2.1 生计指数 |
7.2.2 综合丰度 |
7.3 生态系统服务两两之间权衡关系分析 |
7.4 农户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建议 |
7.4.1 阻碍可持续农业的约束因素 |
7.4.2 通向农业可持续的路径与措施 |
7.4.3 农地整治中的生态过程与服务权衡:基于PPF曲线的再审视 |
7.5 小结 |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科研成果 |
参与科研项目 |
(4)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杀虫剂的分类 |
1.1.1 有机氯类杀虫剂 |
1.1.2 有机磷类杀虫剂 |
1.1.3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
1.1.4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
1.1.5 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
1.1.6 新烟碱类杀虫剂 |
1.1.7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杀虫剂 |
1.1.8 双酰胺类杀虫剂 |
1.2 双酰胺类杀虫剂概述 |
1.2.1 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 |
1.2.2 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 |
1.2.3 间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 |
1.3 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概况 |
1.3.1 γ-氨基丁酸 |
1.3.2 γ-氨基丁酸受体 |
1.3.3 γ-氨基丁酸受体在农药领域的应用 |
1.4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2.1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设计的基本思路 |
2.1.1 课题组前期工作 |
2.1.2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设计思路 |
2.2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1类)的设计、合成 |
2.2.1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1类)的设计 |
2.2.2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1类化合物)的合成 |
2.3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2类)的设计、合成 |
2.3.1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2类化合物)的设计 |
2.3.2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2类化合物)的合成 |
2.4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3类)的设计、合成 |
2.4.1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3类化合物)的设计 |
2.4.2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3类化合物)的合成 |
2.5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4类)的设计、合成 |
2.5.1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4类化合物)的设计 |
2.5.2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4类化合物)的合成 |
2.6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杀虫活性研究 |
2.6.1 害虫靶标的选择 |
2.6.2 对照药剂的选择 |
2.7 实验部分 |
2.7.1 实验药品及规格 |
2.7.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2.7.3 中间体的合成 |
2.7.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
3.1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1类)实验结果 |
3.1.1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1类)物化数据及结构表征 |
3.1.2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1类)杀虫活性测试结果 |
3.1.3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1类)结构与杀虫活性关系 |
3.2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2类)实验结果 |
3.2.1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2类)物化数据及结构表征 |
3.2.2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2类)杀虫活性测试结果 |
3.2.3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2类)结构与杀虫活性关系 |
3.3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3类)实验结果 |
3.3.1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3类)物化数据及结构表征 |
3.3.2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3类)杀虫活性测试结果 |
3.3.3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3类)结构与杀虫活性关系 |
3.4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C4类)实验结果 |
3.5 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杀螨活性探究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本论文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一览表 |
附录2 本论文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
(5)杀菌剂在采后蜜桔和番茄上的残留及EBR促进杀菌剂降解的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ABBREV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果蔬保鲜技术 |
1.1.1 物理保鲜技术 |
1.1.2 生物保鲜技术 |
1.1.3 化学保鲜技术 |
1.2 果蔬保鲜杀菌剂概述 |
1.2.1 杀菌剂 |
1.2.2 杀菌剂的分类 |
1.2.3 常用杀菌剂 |
1.2.4 国内外杀菌剂采后保鲜研究 |
1.3 果蔬中杀菌剂残留 |
1.3.1 杀菌剂残留的危害 |
1.3.2 降低杀菌剂残留的方法 |
1.4 杀菌剂的转化代谢及分布迁移规律 |
1.4.1 植物中杀菌剂的转化代谢 |
1.4.2 果实中杀菌剂的分布迁移 |
1.5 油菜素内酯在促进杀菌剂降解中的作用 |
1.5.1 油菜素内酯 |
1.5.2 油菜素内酯的应用 |
1.6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三种常用杀菌剂在采后蜜桔上的残留分布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2.3 实验处理及方法 |
2.3.1 杀菌剂的空间分布及其在贮藏期间的残留研究 |
2.3.2 抑霉唑进入果实内部的途径探究 |
2.3.3 杀菌剂残留量的测定 |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三种杀菌剂在蜜桔中的空间分布 |
2.4.2 三种杀菌剂在贮藏过程中的残留规律研究 |
2.4.3 抑霉唑进入蜜桔内部的途径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BR促进采后番茄中啶酰菌胺降解及其机理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3.3 实验处理及方法 |
3.3.1 实验处理 |
3.3.2 杀菌剂残留量的测定 |
3.3.3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3.3.4 解毒酶的测定 |
3.3.5 总RNA提取及基因表达分析 |
3.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EBR降低啶酰菌胺残留量 |
3.4.2 EBR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 |
3.4.3 EBR提高解毒酶活性 |
3.4.4 相关解毒酶的基因表达量分析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BR对采后番茄的品质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4.3 实验处理及方法 |
4.3.1 实验处理 |
4.3.2 腐烂率的测定 |
4.3.3 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的测定 |
4.3.4 色泽和硬度的测定 |
4.3.5 总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4.3.6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4.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腐烂现象 |
4.4.2 果实贮藏期间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的变化 |
4.4.3 果实贮藏期间色泽和硬度的变化 |
4.4.4 果实贮藏期间总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 |
4.4.5 果实贮藏期间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外源褪黑素缓解黄瓜幼苗吡虫啉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药概述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1 农药的概念与分类 |
1.1.2 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 |
1.1.3 农药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1.1.4 农药对作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1.5 吡虫啉的危害 |
1.2 农残的降解及植物解毒机理研究现状 |
1.2.1 农残控制与预防 |
1.2.2 环境中农药降解的技术与方法 |
1.2.3 农药在植物中的代谢降解过程 |
1.2.4 谷胱甘肽结合解毒途径 |
1.3 褪黑素(Mel)的合成与含量 |
1.3.1 Mel的生物合成 |
1.3.2 植物内源Mel含量及影响因素 |
1.3.3 Mel对植物生物胁迫的影响 |
1.3.4 Mel对植物非生物胁迫的影响 |
1.4 转录组学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的研究 |
1.4.1 转录组学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
1.4.2 转录组测序在褪黑素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吡虫啉对黄瓜幼苗的影响及不同褪黑素浓度的缓解作用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黄瓜幼苗光合参数Pn、Tr、Ci、Gs的影响 |
2.2.2 外源施用褪黑素对黄瓜幼苗叶片和根系中褪黑素含量的影响 |
2.2.3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吡虫啉残留的影响 |
2.2.4 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MDA的影响 |
2.2.5 不同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2.2.6 不同浓度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7 外源褪黑素对黄瓜幼苗吡虫啉降解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能力及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2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2.3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3.2.4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5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淀粉与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氧化还原稳态及解毒关键酶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O_2~(·-)及H_2O_2含量的影响 |
4.2.2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As A、DHA、GSH和 GSSG含量的影响 |
4.2.4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APX和 AAO活性的影响 |
4.2.5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MDHAR、DHAR、GR活性的影响 |
4.2.6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GST活性的影响 |
4.2.7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解毒基因的影响 |
4.2.8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降解中的作用模型 |
4.3 讨论 |
第五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氮代谢和营养元素积累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NR、Ni R活性的影响 |
5.2.2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GS和 GOGAT活性的影响 |
5.2.3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2.4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中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2.5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转录组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样品制备 |
6.1.4 RNA提取和纯化 |
6.1.5 RNA样本质量检测 |
6.1.6 mRNA文库的建立和测序 |
6.1.7 测序数据处理 |
6.1.8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6.1.9 qRT-PCR实时荧光定量验证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黄瓜叶片总RNA质控分析 |
6.2.2 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分析 |
6.2.3 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6.2.4 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 |
6.2.5 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注释 |
6.2.6 qRT-PCR(实时荧光定量)验证 |
6.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7)典型农药在我国三种粮食产地残留特征及膳食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药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
1.1.1 空气 |
1.1.2 水环境 |
1.1.3 土壤 |
1.1.4 沉积物 |
1.1.5 其他 |
1.2 农药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源食品 |
1.2.2 动物源食品 |
1.3 手性农药在食品及环境中的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
1.4 论文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样品采集及目标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采样材料 |
2.1.2 采样方法 |
2.1.3 试剂和材料 |
2.1.4 仪器和设备 |
2.1.5 样品前处理 |
2.1.6 仪器条件 |
2.1.7 方法验证 |
2.1.8 数据处理与统计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药在我国小麦、玉米、水稻主产区的残留特征 |
3.1 26 种农药在3 个小麦主产区的残留特征 |
3.1.1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3.1.2 农药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特征 |
3.2 24 种农药在3 个玉米主产区的残留特征 |
3.2.1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3.2.2 农药在玉米籽粒中的残留特征 |
3.3 26 种农药在4 个水稻主产区的残留特征 |
3.3.1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3.3.2 农药在水稻籽粒中的残留特征 |
3.4 手性农药戊唑醇和腈菌唑对映体在粮食产地的残留特征 |
3.4.1 戊唑醇和腈菌唑对映体分离分析方法的建立 |
3.4.2 戊唑醇和腈菌唑对映体在3 种粮食产地中的残留特征 |
3.5 莠去津在小麦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3.5.1 莠去津在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
3.5.2 莠去津在3 个小麦主产区农田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药代谢物在粮食产区的残留特征 |
4.1 5 种代谢物在粮食产区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
4.2 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及5 种代谢物在3 种粮食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4.3 吡虫啉及其两种代谢物在3 种粮食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4.4 啶虫脒及其两种代谢物在3 种粮食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4.5 噻虫嗪及其噻虫胺在3 种粮食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3 种粮食中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 |
5.1 评估方法 |
5.2 风险评估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农药及其代谢物标准品信息表 |
附录 B 目标化合物典型色谱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药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 |
1.1.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 |
1.1.2 农药减施增效战略需求和零增长方案 |
1.2 农药损失途径与影响因素 |
1.2.1 农药损失途径 |
1.2.2 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
1.3 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研究进展 |
1.3.1 农药载药体系的设计理念 |
1.3.2 农药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2.1 无机材料 |
1.3.2.2 有机材料 |
1.4 农药控释放技术与研究进展 |
1.4.1 控制释放途径及其分类 |
1.4.2 控制释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释放机理研究 |
1.5.1 零级释放动力学模型 |
1.5.2 一级动力学模型 |
1.5.3 Peppas模型 |
1.5.4 Higuchi模型 |
1.5.5 Gallagher-Corrigan模型 |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基载药体系设计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碳量子点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1 试剂与材料 |
2.2.1.2 仪器与设备 |
2.2.2 实验操作 |
2.2.2.1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2.2 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的制备 |
2.2.2.3 纳米颗粒的表征 |
2.2.2.4 载药量与释放性能测定 |
2.2.2.5 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活性测定 |
2.2.2.6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在菌丝体及小麦植株的传输情况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3.1 纳米颗粒表征 |
2.2.3.2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载药量及缓释性能 |
2.2.3.3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杀菌活性 |
2.2.3.4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吸收传导性能 |
2.2.4 结论 |
2.3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1.1 材料与试剂 |
2.3.1.2 仪器与设备 |
2.3.2 实验操作 |
2.3.2.1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3.2.2 氨基化MSN的合成 |
2.3.2.3 乳化法同步包封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3.2.4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
2.3.2.5 载药量测定 |
2.3.2.6 体外释放试验 |
2.3.2.7 杀菌活性测定 |
2.3.2.8 纳米载药体系在菌丝体及靶标作物的传输性能测定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
2.3.3.2 纳米颗粒的表征 |
2.3.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
2.3.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
2.3.3.5 载药体系吸收传导性能研究 |
2.3.4 结论 |
2.4 多巴胺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4.1.1 材料与试剂 |
2.4.1.2 仪器与设备 |
2.4.2 实验操作 |
2.4.2.1 MSN的合成 |
2.4.2.2 PDA修饰MSN的制备 |
2.4.2.3 铜离子键合多巴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4.2.4 荧光标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的合成 |
2.4.2.5 多巴胺和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
2.4.2.6 载药量测定 |
2.4.2.7 体外释放性能测定 |
2.4.2.8 杀菌活性测定 |
2.4.2.9 靶标作物界面的接触角测定 |
2.4.2.10 菌丝体对载药纳米颗粒的吸收测定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
2.4.3.2 纳米颗粒表征 |
2.4.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
2.4.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
2.4.3.5 载药体系接触角研究 |
2.4.3.6 传输性能研究 |
2.4.4 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温度和p H双重敏感壳聚糖微囊载药体系的构建及释放性能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1.1 材料和试剂 |
3.2.1.2 仪器和设备 |
3.2.2 实验操作 |
3.2.2.1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
3.2.2.2 载药微囊的制备 |
3.2.2.3 载药微囊的表征 |
3.2.2.4 载药微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
3.2.2.5 环境响应型释放性能测定 |
3.2.2.6 载药微囊的光稳定性测定 |
3.2.2.7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测定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3.1 改性壳聚糖的表征 |
3.2.3.2 载药微囊的表征 |
3.2.3.3 载药微囊配方优化结果 |
3.2.3.4 载药微囊环境响应性缓释性能研究 |
3.2.3.5 载药微囊光稳定性研究 |
3.2.3.6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 |
3.2.4 结论 |
3.3 协同增效锰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3.3.1 实验材料 |
3.3.1.1 材料与试剂 |
3.3.1.2 仪器与设备 |
3.3.2 实验操作 |
3.3.2.1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 |
3.3.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
3.3.2.3 正交实验设计 |
3.3.2.4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3.3.2.5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
3.3.2.6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
3.3.2.7 水凝胶释放性能测定 |
3.3.2.8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
3.3.2.9 丙硫菌唑凝胶颗粒在小麦植株中的剂量分布规律 |
3.3.2.10 样品准备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3.1 水凝胶的制备 |
3.3.3.2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3.3.3.3 不同条件对水凝胶微球成型的影响 |
3.3.3.4 单因素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
3.3.3.5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
3.3.3.6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3.3.3.7 水凝胶释放性能研究 |
3.3.3.8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
3.3.3.9 丙硫菌唑在植物体内的剂量分布情况研究 |
3.3.3.10 水凝胶营养功能研究 |
3.3.4 结论 |
3.4 农药作为凝胶因子的壳聚糖基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1.1 材料与试剂 |
3.4.1.2 仪器与设备 |
3.4.2 实验操作 |
3.4.2.1 水凝胶制备 |
3.4.2.2 水凝胶表征 |
3.4.2.3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设计 |
3.4.2.4 水凝胶载药稳定性测定 |
3.4.2.5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
3.4.2.6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
3.4.2.7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测定 |
3.4.2.8 水凝胶土壤淋溶性能测定 |
3.4.2.9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测定 |
3.4.2.10 水凝胶的接触角测定 |
3.4.2.11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
3.4.3 结果与讨论 |
3.4.3.1 水凝胶的表征 |
3.4.3.2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 |
3.4.3.3 水凝胶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测定 |
3.4.3.4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3.4.3.5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
3.4.3.6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研究 |
3.4.3.7 水凝胶在土壤淋溶性能研究 |
3.4.3.8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研究 |
3.4.3.9 水凝胶的接触角研究 |
3.4.3.10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
3.4.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异迟眼蕈蚊研究概况 |
1.1.1 形态体征、生活习性及为害 |
1.1.2 发生规律 |
1.1.3 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1.1.4 防治策略 |
1.2 植物源杀虫剂概况 |
1.2.1 植物源杀虫剂简介 |
1.2.2 杀虫植物资源及活性成分 |
1.3 异硫氰酸烯丙酯概况 |
1.3.1 异硫氰酸烯丙酯简介 |
1.3.2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提炼步骤简介 |
1.3.3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杀菌活性 |
1.3.4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除杂草活性 |
1.3.5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杀虫活性 |
1.3.6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作用机制概述 |
1.4 转录组学概况 |
1.4.1 转录组学简介 |
1.4.2 转录组学的研究方法 |
1.4.3 转录组学在调控昆虫生殖方面的应用 |
1.5 代谢组学概况 |
1.5.1 代谢组学简介 |
1.5.2 非靶向代谢组学在昆虫领域的研究进展 |
1.6 设施作物概况 |
1.6.1 设施作物简介 |
1.6.2 温室大棚环境条件及常见虫害 |
1.6.3 防治策略 |
1.7 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及对昆虫的影响 |
1.7.1 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
1.7.2 CO_2浓度升高对昆虫的影响 |
1.7.3 CO_2 对熏蒸剂的作用 |
1.8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8.1 研究背景 |
1.8.2 研究意义 |
1.9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的作用活性及亚致死效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寄主植物 |
2.1.2 供试昆虫 |
2.1.3 试剂及仪器 |
2.1.4 配药 |
2.1.5 熏蒸法 |
2.1.6 浸叶法 |
2.1.7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3 龄幼虫后续发育的影响 |
2.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生物活性分析 |
2.2.2 AITC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的存活率分析 |
2.2.3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
2.2.4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蛹期和蛹重的影响 |
2.2.5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化蛹率和羽化率的影响 |
2.2.6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成虫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转录组学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寄主植物 |
3.1.2 供试昆虫 |
3.1.3 试剂及仪器 |
3.1.4 测序样品准备 |
3.1.5 c DNA文库构建 |
3.1.6 转录组测序 |
3.1.7 序列拼接和功能注释 |
3.1.8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3.1.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测序质量评估 |
3.2.2 Unigene功能注释 |
3.2.3 GO功能分类 |
3.2.4 KEGG功能分类 |
3.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2.6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与分类 |
3.2.7 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2.8 差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验证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寄主植物 |
4.1.2 供试昆虫 |
4.1.3 设备及试剂 |
4.1.4 样品准备 |
4.1.5 样本提取方法 |
4.1.6 色谱-质谱分析 |
4.1.7 数据分析流程 |
4.2 结果 |
4.2.1 样本质控分析 |
4.2.2 代谢物化学分类归属统计 |
4.2.3 组间PLS-DA分析 |
4.2.4 组间差异显着的代谢物 |
4.2.5 差异代谢物热图分析 |
4.2.6 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的熏蒸效率及酶活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韭菜 |
5.1.2 供试昆虫 |
5.1.3 试剂及仪器 |
5.1.4 幼虫的高CO2 胁迫 |
5.1.5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幼虫的双重胁迫 |
5.1.6 抗氧化酶、解毒酶和消化酶活力检测 |
5.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 |
5.2.1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致死率的影响 |
5.2.2 AITC熏蒸、CO_2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迟眼蕈蚊死亡率影响的方差分析 |
5.2.3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5.2.4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
5.2.5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5.2.6 AITC熏蒸、CO_2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迟眼蕈蚊酶活力影响的方差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CO_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生长繁殖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寄主植物 |
6.1.2 供试昆虫 |
6.1.3 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
6.1.4 异迟眼蕈蚊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的建立 |
6.1.5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存活率的影响 |
6.1.6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繁殖力的影响 |
6.1.7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寿命期望的影响 |
6.1.8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繁殖值的影响 |
6.1.9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参数的影响 |
6.1.10 数据分析 |
6.2 结果 |
6.2.1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
6.2.2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存活率的影响 |
6.2.3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存活率及繁殖力的影响 |
6.2.4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寿命期望值的影响 |
6.2.5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繁殖值的影响 |
6.2.6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参数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CO_2浓度升高通过食物链对异迟眼蕈蚊生理特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寄主植物 |
7.1.2 供试昆虫 |
7.1.3 试剂及仪器 |
7.1.4 样品收集 |
7.1.5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7.1.6 数据分析 |
7.2 结果 |
7.2.1 CO_2浓度升高对韭菜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7.2.2 CO_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生理指标的影响 |
7.2.3 韭菜营养物质含量与异迟眼蕈蚊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体结论与展望 |
8.1 总体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草莓中吡虫啉的残留及对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草莓概述 |
1.3 草莓品质研究现状 |
1.3.1 感官品质 |
1.3.2 营养品质 |
1.3.3 卫生品质 |
1.4 草莓中农药残留现状 |
1.5 农药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1.5.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1.5.2 杀菌剂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1.5.3 杀虫剂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
1.6 新兴质谱检测技术 |
1.6.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6.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6.3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成像技术 |
1.7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草莓中农药残留测定及膳食风险评估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条件 |
2.2.3 样品前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草莓中农药残留水平 |
2.3.2 草莓中吡虫啉残留膳食风险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吡虫啉对草莓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田间试验 |
3.3 草莓中吡虫啉残留测定方法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仪器分析条件 |
3.3.3 样品前处理 |
3.3.4 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
3.3.5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4 草莓品质成分测定方法 |
3.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4.2 品质成分测定方法 |
3.5 不同浓度吡虫啉在草莓中的残留水平 |
3.6 吡虫啉对红颜草莓品质的影响 |
3.6.1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草莓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6.2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草莓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3.6.3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草莓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6.4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红颜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7 吡虫啉对御用草莓品质的影响 |
3.7.1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御用草莓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7.2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御用草莓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3.7.3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御用草莓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7.4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御用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吡虫啉对草莓中维生素C空间分布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草莓中维生素C空间分布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质谱成像可视化分析方法的建立 |
4.2.1 仪器与材料 |
4.2.2 标准溶液和基质的配制 |
4.2.3 样品的制备 |
4.2.4 仪器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切片厚度的选择 |
4.3.2 离子模式和基质的选择 |
4.3.3 基质涂敷方式的选择 |
4.3.4 激光条件的选择 |
4.3.5 方法的重复性和灵敏度 |
4.3.6 小结 |
4.4 草莓中维生素C的 MALDI-MSI识别和空间分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国内外杀虫剂科研生产和使用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在茶叶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吸附机理研究[D]. 辛军红.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D]. 陈莎. 浙江大学, 2021(01)
- [3]不同杀虫剂对新疆棉田蚜虫及天敌种群发生的影响[D]. 李娜.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4]间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盛祝波. 沈阳化工大学, 2021
- [5]杀菌剂在采后蜜桔和番茄上的残留及EBR促进杀菌剂降解的作用机理[D]. 杨亚洁. 浙江大学, 2021(01)
- [6]外源褪黑素缓解黄瓜幼苗吡虫啉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D]. 刘娜.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7]典型农药在我国三种粮食产地残留特征及膳食风险评估[D]. 姜朵朵.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8]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D]. 许春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9]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D]. 苟玉萍.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10]草莓中吡虫啉的残留及对品质影响的研究[D]. 岳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