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观(上)

社会主义新观(上)

一、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上)(论文文献综述)

来庆立[1](2016)在《观念史视域中社会主义的核心概念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十分庞杂且反复谈论了数百年的问题,厘清这一问题不仅涉及中国,也关乎人类整体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由于这一问题的展开需要大量篇幅,所以本文引入观念史的方法,试图从阐释“观念简史”出发理解观念。首先,本文尝试通过概述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逻辑和革命向度,界定取得规定性概念的社会主义观念,并考察这一概念的内涵,这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其次,本文通过考察马恩之后具有代表性的三位社会主义者——伯恩施坦、考茨基、列宁——的观念,阐释这一规定性概念在其中的历史演变;最后,在观念整体架构中梳理社会主义的观念变迁和实践分野,进而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的观念与实践,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观念史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对象的客体性,即将社会主义观念作为“总体的客体”,放置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逻辑之中,并通过核心概念的阐释规定社会主义观念本身。因此,观念史的发问方式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而非“社会主义是什么”。另一方面,廓清社会主义观念,需要对整个社会主义观念史的演进路径进行一般的逻辑阐释,这样才能在整个历史发展中梳理社会主义观念经历了怎样的内涵演变,最终廓清社会主义观念的现实内涵。这要求研究者不仅关注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也不能忽视在某一方面提出重要内容的“次要人物”,但本文限于篇幅,仅仅考察马恩之后具有代表性的,对社会主义观念的历史演进具有重要影响的三位社会主义者,进而寻找到一条线索论述“观念简史”。遵循着“总体的客体”逻辑,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逻辑之中可以廓清“概念何为”及其革命向度,从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借助唯物史观,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逻辑呈现为从“物”的革命到人的革命的发展进程。通过纵深解剖这两段进程可以看到,在“物”的革命中首先出现了自由概念。人作为个体和类存在,唯有在“物”的革命中才能推翻封建制度中的“人”的权力,进而取得自由,所以这也是“自由的革命”。如果考察这一革命的形态和精神,那么无疑可以将其归纳为高举自由大旗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极大促进人类自由发展的资本革命,即“革命的自由”。但自由仍然存在限度,人脱离了“人”的权力,却还从属于“物”的权力,所以作为自由的进一步发展,人不能继续从属于外物,而应当从属于自身,这时候自由也就等同于解放。唯有在人的革命中推翻“物”的权力,人才能真正取得权力,使自身解放,这也是“解放的革命”。如果考察这一革命的形态和精神,那么同样可以将其归纳为高举解放大旗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使人类完成自由发展这一历史任务的生产关系革命,即“革命的解放”。因此,从核心概念的革命向度(也即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逻辑)出发也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是从“物”的革命到人的革命、从“自由的革命”到“解放的革命”这一人类一般历史发展逻辑的后果和观念,也是关涉个体生存与发展,使自由扩大为解放的现实实践,即从“革命的自由”到“革命的解放”的实践。因此,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正是承启于他对人类历史发展一般逻辑的思考,并且在这一视域中展开他思考路径——从人的生产、劳动与需求的实践维度出发,展开人与人的关系,系统地考察社会关系,从而描述“物”、“物”的权力和其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最终指出这一社会关系因其经济基础而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它既合乎历史理性,但又不契合现实理性。与“物”的革命一样,历史会在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当中掀起新的革命,使权力回归人的本身,使人的权力替代“物”的权力,这就是人的革命,这一历史发展的逻辑就是解放,是人真正成为人,并且取得解放的历史。因此,人的革命也就是解放的革命,这也就是具有规定性概念的社会主义观念。观念是由时空观、核心概念和现实形式三方面构成,并且具有“时空一概念”和“概念一形式”的双重逻辑,前者是概念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后者是概念的形式展开。以核心概念为基础,进而展开逻辑框架,形成理论体系,也就是探究社会主义观念的基础路径。因此,基于核心概念之上,就需要在马恩之后确定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者,对其在何种程度上变更了这一核心概念进行阐释,最后从观念的整体结构上考察其与马恩观念的不同以及实践分野。这三位人物的选择涉及社会主义史上最具争议的历史片段,即传统理论所指称的:恩格斯逝世到十月革命之间产生的革命、改良分野。这段历史上承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念,下接东西方社会主义的道路分裂,正是这段历史决定了未来发展中对社会主义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和有关社会主义实践的大量斗争。从核心概念出发,在观念史视域中,对具有代表性的三位社会主义者——伯恩施坦、考茨基、列宁——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马恩之后,取得规定性概念的社会主义观念演变为以自由和解放为核心概念的两种叙事逻辑。而在观念框架下,这两种叙事逻辑表现为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念中核心概念的替代和内涵变更,在总体上呈现为自由和解放这两个核心概念以及实践精神的分歧:改良的自由精神和革命的解放精神。因此,观念的“时空一概念”逻辑就体现为时空观以及实践方式的分化: “突变”形态的革命时空观和“渐变”形态的改良时空观。观念的“概念一形式”逻辑就体现为观念形式构成以及实践形式的分野:通过“革命的专政”打破“物”的框架和秩序,建构解放秩序完成人的革命,与通过“改良的民主”利用“物”的框架和秩序,通过对自由秩序进行改良进而完成人的革命。所以,在核心概念的逻辑向度中,社会主义观念史的发展实际上呈现为三种不同内涵的观念和两条不同道路的实践。但在具体的历史发展中,这两条道路却呈现为与其自身不相符的演进路径。对于自由叙事而言,它试图在“物”的框架内对其进行改良,但却在承认“物”的权力基础上走向了“非解放的自由”,最终走向“非自由”。对于解放叙事而言,它试图在人的权力框架内展开“物”的革命,但最终也回到了“人”的权力,进而取消“物”本身,走向了“非自由的解放”,最终走向“非解放”。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而言,它一直体现为以解放为核心概念的革命社会主义观,所以在观念的时空构成中表现为革命时空观,在实践中表现为“突变”的实践方式,在观念的概念构成中表现为革命的解放,在实践中表现为解放的实践精神,在观念的形式构成中表现为革命的专政,在实践中表现为专政的实践形式。而在改革开放后,它同样也呈现为一种特殊的革命形态,即在人的革命所建构的权力框架内开展自身对立面——“物”的革命,这一方面既是通过“物”对人的革命所建构的解放秩序进行改革。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解放秩序对“物”进行改革的特殊发展状态。但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既要吸取历史上的教训——不能重新回到“人”的权力,最终走向“非解放”;也要吸取现实中的教训——不能在开展“物”的革命过程中屈从于“物”的权力,最终走向“非自由”,而应当在观念内涵和历史实践中坚持“革命的解放”和“解放的革命”,最终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实现人的权力的复归。

欧健[2](2010)在《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观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它是一个包括方法原则、价值目标和实现途径这三个层次为一体的认识体系。从这三个层面看,毛泽东邓小平在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和价值目标上都坚持唯物史观,体现出基本一致性。他们都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运用实事求是的方法,认识社会主义。此外,相同的文化基础和共同的政治取向也使得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基本一致。但由于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他们在具体方法运用和目标追求上又有所不同。毛泽东处在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战争初胜、经济发展,新型科技革命尚未规模性运用的历史时期,而邓小平处在国内经济发展受挫、继之国际共运发生重大变革,资本主义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并借助科技革命迅速发展时期。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思路上,毛泽东考虑的是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越资本主义,邓小平考虑的是如何提升社会主义生产力追赶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的目标追求上,毛泽东侧重的是平等,邓小平侧重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逐步富裕。在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上,毛泽东致力于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选择了精神激励为主的方式来解决经济建设的动力问题,主张通过“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实现“抓革命、促生产”;邓小平致力于克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弊端,选择了物质激励为主的方式来解决经济建设的动力问题,主张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市场经济手段,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上述比较的当代启示是:由于理想社会需要经历长期奋斗才能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需要依据时代条件的不同,对社会主义战略和策略作出客观判断;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必需处理好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当下,与毛泽东邓小平时代相比,客观的时代条件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在生产力领域发生了重大向好的变化,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推动的全球化进程酿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这要求通过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解释新的事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前瞻判断。

高楠楠[3](201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观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选择了科学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指导思想。考察党的共产主义观,对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复兴而言既是一个有着决定性意义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有着现实性意义的实践问题。共产主义代表着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关于世界近现代人类社会政治走向的一种学说体系的表达。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在继承了以往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中,沿用了已有的概念词语,并赋予其新的含义,从而使共产主义走向科学化。本文所涉及的共产主义除特别说明外,均指科学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观就是人们所形成的关于共产主义的整体性、系统性、理论性、抽象性的认识,它同“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学说”、“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认识”等是类似的概念。我们把握“共产主义观”这一概念,关键在于探求“共产主义”的“本”,即共产主义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共产主义观的实质就是回答“什么是共产主义?”或者“怎样实现共产主义”。讨论共产主义观应该分为二个层次:一是对共产主义观的本质或者说内核进行探讨。这一本质应该是贯穿“共产主义观”的过去、现在、未来,它是始终不变的东西,是一个标尺性的存在。这一存在,将“共产主义”同“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等等从根本上区分开来。二是对“共产主义观”的具体方面进行讨论。这个层面的“共产主义观”应在内容上重叠于共产主义的理论、共产主义的学说、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的观念、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等,并依托于对共产主义的理论、学说、理想信念、观念、基本原则、运动等的考察而反映出来。它们有可能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本文的考察手段是通过对现实中特定主体的共产主义实践、已有的共产主义学说、观念、理想信念等等的研究,从而考察特定主体的共产主义观。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观,探讨党对共产主义认识的发展历程。对党的共产主义观的考察,首先要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溯源,因此需要回到马克思,回到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去,回到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科学共产主义的深刻内涵。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后经列宁和斯大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然后,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党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坚持科学的共产主义观到出现失误”阶段,“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共产主义”阶段,“立足于新时代的共产主义”阶段。具体而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到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方案进行初步探索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共产主义观可以被概括为“坚持科学的共产主义观到出现失误”,失误则主要表现在这一阶段党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带有浓厚的“理想性”色彩;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重新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共产主义;今天,党立足于新时代进一步深化对共产主义认识和理解,党关于共产主义的观点和看法的总特点就是“新”,是新的历史方位下对于共产主义的新认识,着重表现在党形成了完整的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思想。当今时代,从世界范围来看,科学共产主义仍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面对国际社会对于共产主义的批评之声,我们可以坚定的回答:当代共产主义仍然是正确的。共产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和追求,如何认识共产主义,怎样对待共产主义,是新时代共产党人要继续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在新时代,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钟丽丽[4](2020)在《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及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二战后,经济上,英国进入了“丰裕社会”,工人阶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可见的社会差距缩小,社会群体趋于稳定。政治上,工党首次组建多数党政府,建立了福利国家,实行了国有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之后工党连续两次竞选失败,国有化的弊端也开始显现。而共识政治的出现则意味着保守党与工党政府在意识形态和经济、社会政策方面趋同,这使得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不像过去那样明确了,社会主义对传统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几乎过时了,社会主义本身的目标也需要重新检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克罗斯兰为代表的修正主义者提出了新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分析。克罗斯兰是工党卓越的修正主义者,是英国社会民主主义的标志性人物。他关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后资本主义”论和关于福利与平等的新社会主义观使得他成为西欧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所处的时空方位和其思想理论在工党政治思想史上承上启下的地位也使得他在工党的战后转型过程中堪称中坚。但是,国内关于这样一位在工党历史上,特别是工党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的研究却很少。国外关于克罗斯兰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多,但研究者多是工党自己的理论家、政治家,或者与克罗斯兰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囿于其立场,多对克罗斯兰溢美而少批判,也缺少关于克罗斯兰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轨迹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以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遵循“背景——内容——影响——评价”这一逻辑顺序,对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第一章在简单介绍了克罗斯兰的生平和着述之后,分析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现实参照。第二章根据发展历程将其社会主义思想分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初步形成时期、五十到六十年代初的成熟时期以及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的晚期反思时期。第三章介绍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作为其社会主义思想逻辑起点的“后资本主义”论、作为其社会主义思想本质的平等观、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对国有化、计划化的再认识、温和渐进的政治策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观。第四章和第五章分析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工党和工党政府的影响。根据工党发展的历史演变,将工党的发展划分为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来工党现代化两个阶段,并分别分析了在这两个发展阶段中克罗斯兰对工党以及工党政府的影响。第六章分析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并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这一部分这也是全文的落脚点。基于以上内容,本文主要阐述和论证了以下观点和结论。首先,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克罗斯兰虽然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但其父母都是利物浦兄弟会的,崇尚简单的宗教仪式和活动,信仰“上帝眼中众生皆平等”,这种平等主义对克罗斯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国国内和国际的时代变迁也影响和塑造了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除此之外,伯恩施坦的经典修正主义和英国工党所特有的修正主义也都促成了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凯恩斯主义为克罗斯兰修正所有制理论提供了经济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学者洛拉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现实分析的局限性,从而对克罗斯兰重新认识资本主义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和瑞典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为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参考。其次,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是多方面、立体式的。他基于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新变化,提出了“后资本主义”论。以此作为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他重新界定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福利与平等,并区分了社会主义的目标与手段,改变了以往人们以所有制判定社会性质的标准,认为国有化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之一,计划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的核心特征和属性。他提倡私人生活中的自由和快乐、强调文化价值的社会责任的文化观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提出通过改革教育、改变消费观念、改革税收制度以及重新分配财产和企业内部的权力和地位等措施实现社会主义。虽然克罗斯兰的目标很激进,但在实现策略方面,他又是温和而渐进的,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待税收改革、教育改革和民主政治的态度方面。再次,根据工党自身的发展和政治思想的演进,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工党及工党政府的影响分为20世纪五十一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来的工党现代化改革时期两大阶段。在第一阶段,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成熟,加上他在威尔逊-卡拉汉政府中的任职经历,使得他在工党意识形态转型、党内左右翼之争、竞选策略以及教育和住房、社会保障、就业等社会政策方面直接影响了工党和工党政府。第二阶段包括八十年代后期金诺克、史密斯领导的“政策反省”运动、布莱尔领导的“新工党”以及2012年艾德·米利班德提出的“全民国家”。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管是承认还是否定,工党的每一步改变或转型都直接或者间接受到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最后,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大贡献在于强调福利与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区分了手段与目的,将国有化看作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之一。但他的思想也存在着局限性,其关于社会、经济和国家的分析还存在着缺陷与不足。这种缺陷和不足一方面来源于他对二战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机构过于乐观,另一方面源于其学术观点的内在弱点。此外,克罗斯兰的着作中很少提及性别、女性主义以及合法性和认同等议题,而正是这一系列议题影响了新左派并最终塑造了九十年代“新工党”,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的相关性,凸显出其思想的不足。即便如此,克罗斯兰对于当下的工党政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原因在于他在主张将政治原则与政治权力结合起来的同时,还留下了一种在新社会中践行社会民主政治的方法论。一方面,他强调工党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变化,但政治原则和政治权力之间并没有内在的冲突,工党可以在不放弃核心信念的前提下,通过民主的竞选程序上台执政;另一方面,他主张制度手段与意识形态目的的分离,而且强调这是修正主义的必要条件。他认为工党必须永远以一个以阶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政党的身份,又必须以一个真正无阶级社会的名义,成为全国性政党来赢得选民支持。他强调社会主义是一种道德事业,工党必须要充分理解英国社会和文化变化的复杂性,并积极地接受和适应这些变化。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克罗斯兰的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根本区别,是非科学的。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已经克服了固有矛盾,生产力提高,工人阶级生活水平和地位提高,不存在马克思所预言的阶级关系紧张和阶级矛盾尖锐。但实际上这些变化仅仅是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的本质变化。他认为所有制不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关键因素,以平等这一价值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否定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认为只要社会主义的因素不断增长,就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何云峰[5](2007)在《开创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解读邓小平理论》文中认为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理论的地位迄今尚未被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邓小平理论实现了从结构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向功能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的根本转变,从理想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向现实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的根本转变。

唐昌黎,孟海贵[6](2005)在《论新社会主义观——谈“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认识社会主义”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理论常说常新常热。近80年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沿着一条途径,那就是根据现实状况判定是或不是社会主义,可称之为“实学社会主义观”。由于现状常变,这种社会主义观也就难以说清什么是社会主义。需要解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才能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新社会主义观,是从基础理论入手,构建新的理论框架;以此立论,系统地阐明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由此开辟认识社会主义的一条新途径。可称之为“理学社会主义观”。两种社会主义观相互补充,并非相互代替。

聂大富[7](2018)在《第二国际理论家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研究 ——以伯恩施坦、饶勒斯和鲍威尔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一项关于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研究,主要探讨了第二国际理论家伯恩施坦、饶勒斯和鲍威尔思想中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伦理社会主义指的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论证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思想流派,伦理社会主义倾向指的是对伦理社会主义的部分认同或接受。论文在界定了伦理社会主义和伦理社会主义倾向的内涵后,分析了三位理论家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的表现,并将他们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与科学社会主义进行对比和评析,最后对他们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及其影响进行评价。论文选题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伦理社会主义在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影响突出。20世纪欧洲社会民主党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它们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强调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属性,淡化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研究伦理社会主义倾向的相关问题,可以从宏观上把握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二是第二国际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在欧洲社会主义史上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之间的争论涉及许多重大问题,对我们今天思考社会主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选取伦理社会主义倾向作为切入点,可以在新的视角下探究当时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伦理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三是三位理论家的影响力和代表性。他们来自德国、法国和奥地利,这三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在当时的欧洲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恰好处在欧洲社会民主党转向伦理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是当时社会主义相关重大争论的主要参与者,不仅与马克思主义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受到了伦理社会主义的影响,思想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为欧洲社会民主党在20世纪的伦理社会主义转向提供了理论和思想资源。伦理社会主义以唯心史观和主观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主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现实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将社会主义看作是所有人的道德追求,主张阶级合作而非阶级斗争,主张改良而非革命;伦理社会主义有着抽象的国家观,认为国家是伦理观念的现实,否认或淡化国家的阶级性,主张利用和改造现存国家去实现社会主义。三位理论家的思想上之所以出现伦理社会主义倾向,主要是由于他们哲学观和思想方法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折中主义,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康德哲学和新康德主义的影响,部分接受了唯心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伦理社会主义倾向在三位理论家的社会主义观中的具体体现是他们都强调社会主义作为某种价值追求,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伯恩施坦对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进行批评,反对将社会主义建立在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定义为一种追求正义的运动、一种法权关系的实现和合作制度的建立,认为社会主义无论从时间顺序上来说,还是从精神内容上来说,都是自由主义“正统的继承者”。饶勒斯将社会主义的起源归结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和马克思的经济唯物主义,他试图在这两种思想之间实现调和,将两者结合成一种统一的社会主义。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种伦理道德,共和制从政治领域向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的拓展就是社会主义。鲍威尔的社会主义观集中体现在他与布尔什维主义的分歧上,他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社会主义需要充分的经济条件;他认为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道德的目标,是人类共同生存的方式,必须维护个人自由和精神自由,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所有人类的主要价值都可以得到充分实现。伦理社会主义倾向对三位理论家的策略思想产生了影响。伯恩施坦主张社会进化的改良主义,通过民主逐渐实现社会主义。饶勒斯在策略问题上虽然与伯恩施坦存在分歧,但他同样主张阶级合作,强调以民主渐进的策略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性。鲍威尔对民主制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在民主制的条件下,工人阶级可通过合法的民主手段夺取政权。在无产阶级统治方式上,他承认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同时强调它的暂时性。主张通过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工作,逐渐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反对暴力占有企业、剥夺资本家。三位理论家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伦理社会主义影响;试图从伦理道德层面对社会主义进行论证,把社会主义视为对理想价值的追求;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充分保障和实现个人自由,反对专制、暴力和强制;主张积极参与资本主义民主制,强调以渐进改良的方式逐渐实现社会主义。他们的区别在于,伯恩施坦明显地更加偏向右派,他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最明显;饶勒斯则居于中间,试图调和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调和科学社会主义与伦理社会主义;鲍威尔基本上是一个考茨基派的中派马克思主义,但同时又强调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维度和价值多元性。对于三位理论家的评价,如果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看,他们在哲学观和思想方法、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社会主义观和策略问题上都与科学社会主义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如果从他们思想的实际影响和整个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发展的脉络出发,他们三人当时有的只是伦理社会主义倾向,而不是全盘地接受伦理社会主义。从欧洲社会主义思想史来看,他们恰好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即社会民主主义从偏向于马克思主义转向偏向于伦理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实质上,他们三人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表现出了一种折中主义和中庸的精神,试图在科学社会主义和伦理社会主义之间进行折中。三位理论家的社会主义思想相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理论而言是一种温和化,一方面是为了论证他们当时所主张的改良策略,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他们注重文明的延续性,强调文化和道德进化的继承性。三位理论家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是为改良主义实践、渐进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辩护和论证的,这种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民主党的发展,不仅影响了社会民主党的意识形态转型,还推动了社会民主党从阶级党向全民党的转型。

马蒙[8](2019)在《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落后国家获得胜利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此,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带领人民依据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新时代,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苏联民主政治模式。从苏联模式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现实后果来看,总体上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苏联模式的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为关注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人们提供了研究和批判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问题的样本和对象。论文从逻辑与历史统一出发,在文本研究中历史梳理了各具代表性的国外新马克思主义中托洛茨基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托派最早作为党内反对派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展开批判,批判党的官僚化和民主发展不平衡。指出苏联社会是过渡社会,国家是蜕化的工人国家,上层建筑的民主政治不是社会主义的。在苏联社会性质上主要有官僚集体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三种看法。第四国际正统派政治革命的基本内容就是发展和恢复工人民主和苏维埃民主。当代托派理论家曼德尔提出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需要不断革命完成世界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三大任务以推动国家消亡。总之,托派主张通过政治革命推翻苏联官僚统治,否则苏联就会走向资本主义复辟。西方马克思主义于20年代初在批判苏联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厂委员会的自治社会主义直接民主模式。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将苏联与法西斯国家并列展开批判,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是一种新的极权主义国家,分析了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根源。斯大林逝世及苏共二十大之后批判全面系统展开,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缺乏自由,苏联党的统治实质上是少数人的统治,在消灭私有制后产生了新的新的独裁,只有专政没有民主。还批评赫鲁晓夫和斯大林一样都没有发展好社会主义民主。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作为批判的哲学依据,批判苏联专制,政治异化。70年代左右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是党专政,不是解放的社会。批评苏联强国家的政治异化以及苏维埃式的直接民主制会导致专制。除了少数流派反对人道主义批判外,总体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工人自治的社会主义两种批判进路和社会主义道路。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从诞生起就紧跟苏联,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为了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民主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进行批判。批评苏联的经济和政治权力的过度集中和官僚化,不是工人民主国家。批判苏联官僚阶层凌驾于社会之上,认为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但却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诞生的制度并没有开辟人类解放的道路。落后的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不具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前提。根本摈弃了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建党原则,放弃无产阶级专政。主张恢复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取代苏维埃模式的委员会民主制,实行多党制,继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指出苏联解体是因为民主发展的失败,致使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内在优势未能发挥。作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另一个国家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批判的吸收一切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在中国得以不断发挥。在中国迈向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新时代,对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历史比较,可以认识到,批判总体上是有问题意识的,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苏联模式在民主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一定借鉴价值。同时批判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分析,有极端化和片面化问题。在批判的批判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和规律:民主在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日常生活批判与民主习惯的养成;发展民主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加强党的领导与实现党的自我革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社会主义民主的魅力在于现实主义和激进主义结合、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民主理论的价值要在实践中实现和检验。论文紧扣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民主消亡理论主题,试图突破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与张力,从三个流派的批判研究入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展开比较研究和总体评价,以期从批判的批判中探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使理论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实践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彭朝花[9](2018)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追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社会滚滚前行的希望之光。古今中外,无数先哲仁人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描述和构建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发展前行。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程中,中国人民也从未停止追求理想社会和美好生活的步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不仅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且成功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道路,并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然而,面对国内外深刻复杂的形势,继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永不僵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人类预测未来社会的文明成果展开对话,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分化的产物,作为当代西方社会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各流派理论家始终立足资本主义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直面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弊病,深刻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种种弊端,积极构建既超越资本主义又优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未来理想社会。他们力图把握时代脉搏,洞察社会发展趋势,以独特的视角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宏观展望和微观设计,在人类预测未来社会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和独特价值。因此,系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研究、对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启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的研究将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构建依据”“构建战略”“构建模式”的逻辑逐次展开。通过详细梳理分析,我们深切感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并非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臆想的产物,而是其理论发展与现实批判相统一的必然结果。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始终关怀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类的发展命运。尽管各流派构建未来社会的具体理论有所不同、现实批判各有侧重、具体战略有所差异。然而,在差异性基础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在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战略逻辑以及对许多基本问题的认识方面具有共同的一般性。他们在“扬弃”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以及乌托邦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强烈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深刻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积极探索在社会变革新形势下构建未来理想社会的新战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看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阶级结构、国家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必须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形势做出客观判断基础上,积极探寻实现社会变革的战略新主体、新路径。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批判现实社会以及探索构建战略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一种既超越资本主义又优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理想未来社会。尽管他们构建的具体模式种类繁多、内容庞杂。然而,不同发展阶段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都深深地烙有历史的气息和时代的特色。因此,依据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以及社会形态构建的基本要求,在集中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梳理归纳并选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工人自治”型社会模式、“人道主义”型社会模式、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以及生态社会主义模式四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以展现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模式的具体图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从20世纪70年代作为整体被介绍到我国,并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争议延续至今。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分化的产物,既不是与马克思学说截然对立的理论体系,也不同于各种从非马克思主义立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研究的马克思学。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主观偏见,但是也提出许多新颖独特的真知灼见。因此,我们必须放眼人类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历程,站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研究的高度,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在全面系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的基础上,客观公正、认真理性地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价值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拓展了人类构建未来社会的理论视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思想,对中国梦伟大构想具有启示价值。从实践意义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为人类构建未来理想社会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事业的继续前行,而且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肖小芳,郑祥福[10](2016)在《法兰克福学派非主流人物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法兰克福学派非主流思想家通过考察现实社会主义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来诠释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早期边缘人物魏特夫聚焦于东方专制主义,认定共产党领导下的苏联和新中国是亚细亚的复辟。重要成员波洛克致力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主张民族社会主义即国家资本主义。诺伊曼针对波洛克的观点提出尖锐批判,声称民族社会主义即极权式垄断资本主义。他们的理论主张对法兰克福学派奠基人物霍克海默乃至整个学派批判理论的主题及其转型有着重要影响,也促使第一代和第二代代表人物调整了对苏联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理解方式,表达他们对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的期待,不同程度地论及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及其问题的认识。

二、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上)(论文提纲范文)

(1)观念史视域中社会主义的核心概念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部分
        (二) 国外研究部分
        (三) 观念史研究部分
    三、对两个核心概念的预备性说明:自由、解放概念的三个层次
    四、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案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 研究路径的逻辑
        (三) 研究方案的架构
第一章 马恩社会主义观的核心概念:叙事逻辑与革命向度
    引言:观念史的叙事逻辑——社会主义、核心概念与革命向度
    一、叙事逻辑的转换:从思想史、共运史到观念史
        (一) 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叙事逻辑:“客体的主体”研究
        (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叙事逻辑:“主体的客体”研究
        (三) 叙事逻辑的转换:观念史的“总体的客体”研究
    二、革命叙事和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逻辑
        (一) 中国传统下的革命概念和西方革命概念的原意
        (二) 革命的形态叙事与改良
        (三) 革命的精神叙事和改良
        (四) 革命的历史叙事:“物”的革命和人的革命
    三、“物”的革命与自由
        (一) 自由的概念界说
        (二) 自由的历史概念
        (三) “双元革命”与“自由宗教”
    四、人的革命与解放
        (一) 自由的限度:马克思的双重批判
        (二) 解放的概念界说
        (三) 人的革命与社会主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主义观念的“自由”叙事:以伯恩施坦为代表
    引言
    一、伯恩施坦观念中的时空观:修正传统认知
    二、时空观改变的理论后果:修正马克思主义
        (一) 对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和价值论的修正
        (二) 修正的后果
    三、伯恩施坦观念中的核心概念:自由概念的内涵
    四、伯恩施坦观念中的现实形式:民主——“有组织的自由主义”
        (一) 伯恩施坦观念中的民主形式
        (二) 民主形式的展开:“有组织的自由主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主义观念的“抽象解放”叙事:以考茨基为代表
    引言
    一、考茨基观念中的时空观: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 对资本主义一般发展趋势的分析
        (二) 阶级矛盾和对立的趋势不会缓解
        (三) 对普遍和特殊政治空间的现实判断
    二、考茨基观念中的核心概念:解放概念的内涵
    三、考茨基观念中的现实形式:社会革命与民主
        (一) 社会革命的含义、多样性与统一性
        (二) 社会革命的承载:民主的内涵、作用和形式
        (三) 社会革命的现实展开:“社会革命后的日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主义观念的“解放”叙事:以列宁为代表
    引言
    一、列宁观念中的时空观:从俄国到世界资本主义
        (一) 列宁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发展的认识
        (二) 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认知:“帝国主义论”
    二、列宁观念中的核心概念:解放概念的内涵
        (一) 俄国时空基础上解放概念的内涵
        (二) 以“帝国主义论”为基础对解放概念的更新和扩充
    三、列宁观念中的现实形式: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
        (一) 阶级斗争的内涵、表达和承载
        (二) 无产阶级专政的构成:党、苏维埃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 观念形式的历史展开:1905年俄国革命和1917年十月革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主义观念与实践:马恩之后的历史比较
    引言
    一、观念时空构成中的分歧与社会主义实践的不同形态
        (一) 历史时间判断中对待“突变”的三种态度
        (二) 现实空间判断中对待“突变”的三种态度
        (三) 时空观中的实践分歧:革命、改良时空观与社会主义实践形态
    二、观念中核心概念的分立与社会主义实践的不同精神
        (一) 社会主义观念的自由叙事与自由“精神”的关系
        (二) 社会主义观念的解放叙事与解放“精神”的关系
        (三) 核心概念中的实践分立:革命的解放、改良的自由与社会主义实践精神
    三、观念形式构成的分野与社会主义实践的不同形式
        (一) 社会主义观念的民主形式与人的革命
        (二) 社会主义观念的专政形式与“物”的革命
        (三) 观念形式中的实践分野:革命的专政、改良的民主与社会主义实践形式
        (四) 专政与民主的实践发展:自由与解放的变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会主义观念与实践——观念框架下的当下思考
    引言
    一、观念的时空构成与革命、改良的实践形态
        (一) 革命的时空逻辑与中国社会主义观念的历史实践
        (二) 叙事矛盾的转换与中国社会主义观念的现实实践
        (三) 问题与思考
    二、观念的概念构成与革命、改良的实践精神
        (一) 解放概念与中国社会主义观念的实践精神
        (二) 自由概念与中国社会主义观念的实践精神
        (三) 问题与思考
    三、观念的形式构成与革命、改良的实践形式
        (一) 解放的专政与中国社会主义观念的实践形式
        (二) 自由的民主与中国社会主义观念的实践形式
        (三) 问题与思考
    本章小结
结束语:两种观念、两条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后记

(2)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考察与界定
        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语词考察
        二、社会主义观的基本内涵
    第四节 科学社会主义观的逻辑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应该层次化
        二、科学社会主义观的结构层次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
    第一节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方法论原则
        一、对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的理论拓展和实践运用
        二、坚持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和民族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三、以苏为鉴,在探索中认识社会主义
    第二节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价值目标
        一、人民利益是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根本价值标准
        二、平等是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核心价值目标
        三、实现工业化是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经济价值目标
    第三节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实现途径
        一、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国家政权
        二、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
        三、通过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巩固社会主义
        四、通过开展阶级斗争发展社会主义
        五、通过公有制、计划经济和平均分配实现经济平等
        六、通过大跃进、人们公社化运动迈向社会主义的更高形态
第二章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
    第一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方法论原则
        一、从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探索社会主义
        二、在准确定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
        三、从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
    第二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价值目标
        一、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再思考的理论背景
        二、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重塑
        三、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判断标准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两大价值目标
    第三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实现途径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以改革为直接动力
        三、在对外开放中发展社会主义
        四、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发展社会主义
第三章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一致性
    第一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人民利益的根本立场
        二、实践第一的基本观点
        三、矛盾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文化基础的一致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与思维特征方面的相通之处
        二、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与运用
    第三节 把握相同的政治方向
        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实现中国现代化是共同的政治目标
第四章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差异差异性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差异性在实践中表现为两者模式的差异
        一、从"斯大林模式"到中国式"斯大林模式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实现了对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超越
        三、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上
    第二节 导致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差异的客观因素
        一、时代条件的变化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三、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转换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差异的主观因素分析
        一、人生经历和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
        二、个性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第五章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规律性
        一、社会主义观的每一次理论跃迁都是在解决前人留下的理论难题的过程中完成的
        二、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核"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其"保护带"的过程中发展的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要处理好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三种文化要素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三种文化要素
        二、毛泽东对三种文化要素的认识与实践
        三、邓小平对三种文化要素的认识与实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处理好三种文化要素的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创新指向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需面对的当代危机
        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的理论方位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要求市场经济与中国文化进一步对接
        五、中国改革前景在于整合中西方文化的优秀资源,创造出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
    二、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点
    四、经典作者对“共产主义”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观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形成
        一、历史背景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
        (二)现代机器大工业为消灭资本主义、对社会进行共产主义改造提供了先决条件
        (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是资产阶级没有能力继续驾驭现代生产力的体现
        二、理论准备
        三、阶级呼唤
        四、理论创立与发展
        五、理论基石
        六、伟大意义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分析
        一、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一)“过渡时期”概念的政治和经济视角分析
        (二)过渡时期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
        (一)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
        (二)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关系
        三、共产主义社会是最终消灭了三大差别的新型社会
    第三节 列宁和斯大林的共产主义观
        一、列宁对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处于马克思共产主义观框架内的列宁共产主义观
        (二)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
        二、斯大林“降低进入标准”的共产主义观
第三章 从坚持科学的共产主义观到出现失误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什么是共产主义”的思考
        一、毛泽东思考问题的基本立场
        (一)破除迷信,强调独立自主的思考
        (二)虚心学习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的先进经验
        二、毛泽东围绕着“怎样实现共产主义”的主要观点
        (一)毛泽东解读的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二)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首要条件
        (三)共产主义具有阶段性
        (四)关于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的界限问题
        (五)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发展计划经济,但仍存在商品经济
        (六)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原则和条件
        (七)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具体组织形式
    第二节 毛泽东共产主义观同其他经典作家的比较
        一、关于“过渡时期”问题
        (一)“过渡时期”用法的改变
        (二)“过渡”路径的不同
        二、关于阶级斗争问题
        (一)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
    第三节 毛泽东共产主义观的“理想性”色彩
        一、毛泽东的思维特点
        (一)强调辩证法的运用
        (二)强调人民群众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二、毛泽东观点的“理想性”色彩
        (一)毛泽东侧重关注共产主义的制度特征
        (二)毛泽东对未来社会的理解充满斗争性
        (三)毛泽东十分强调发挥精神力量的作用
        三、对毛泽东观点“理想性”色彩的反思
        (一)毛泽东对共产主义本质的理解存在偏差
        (二)毛泽东对共产主义实现路径的理解存在偏差
第四章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共产主义
    第一节 形势的转变与科学认识的恢复
        一、形势的转变
        (一)国际局势趋于缓和,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二)国内社会的深刻变革必然引发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化发展
        (三)国际环境中负面因素对意识形态领域影响较大
        二、正确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认识共产主义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思对于共产主义的错误认识
        (二)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应当结合实际情况
    第二节 邓小平立足于基本国情的共产主义认识
        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共产主义认识的主要观点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二)社会主义阶段为实现共产主义作着积极的准备
        (三)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是完成现代化建设
        (四)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二、邓小平对共产主义的认识立足于基本国情的主要表现
        (一)强调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对商品经济在通向共产主义道路上的地位和作用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第三节 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主要观点
        一、必须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
        (一)理想信念概念的整合
        (二)理想信念问题最终关系着现实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三)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二、怎样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
        (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
        (二)大力加强对广大党员及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第四节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产主义观理论阐释
        一、党的理论出发点
        (一)对于共产主义本质理解的不断深化
        (二)践行共同富裕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有效路径
        二、党对于共产主义认识的新拓展
        (一)党重新恢复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认识
        (二)在实践中真正体现了“共产主义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
        (三)在实践中不再提“向共产主义过渡”
        (四)更加强调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
第五章 立足于新时代的共产主义观
    第一节 共产主义信仰的重塑
        一、共产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提出
        二、当代共产主义信仰面临的冲击
        (一)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冲击
        三、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四、共产主义信仰的重塑需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思想
        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不断坚定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四、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路径
        五、判断党员干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客观标准
        六、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于社会主义
    第三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释
        一、习近平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语言生动活泼,更易于受众群体理解和接受
        (二)依托具体实践,内容充实饱满
        二、习近平关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新思想的意义
第六章 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追求
    第一节 当今时代共产主义仍然是正确的
        一、共产主义的科学性
        (一)共产主义的科学性突出表现在它创造性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共产主义指引着人们的解放道路
        二、共产主义的价值性
        (一)共产主义的价值性集中体现在它以实现人类解放为终极价值目标
        (二)共产主义所倡导的“平等”和“自由”
    第二节 党对于共产主义认识过程中的反思
        一、如何认识共产主义
        (一)共产主义是关于人民求解放的学说
        (二)共产主义是具有崇高指向性的实践运动
        (三)共产主义政党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核心
        (四)共产主义是对未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社会形态的一般性描述
        二、怎样对待共产主义
        (一)共产主义一定要与实践运动相结合
        (二)充分理解共产主义所蕴含的乌托邦精神
        (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结语:深化理解,坚定理想信念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4)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二、有关概念界定
        (一) 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
        (二) 修正主义和改良主义
    三、研究综述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 研究现状评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一、克罗斯兰的生平与着述
    二、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 英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新变化
        (二) 二战后欧洲的新格局
    三、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启发
        (二) 对工党修正主义传统的继承
        (三) 卢西恩·洛拉的影响
        (四) 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四、美国和瑞典的政治实践对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一) 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影响了克罗斯兰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 瑞典的社会改革影响了克罗斯兰关于平等的看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初步形成时期
    二、成熟时期
    三、晚期反思
        (一) 关于平等的思考
        (二) 关于经济增长的思考
        (三) 对英国政治未来的思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一、克罗斯兰的“后资本主义”论
        (一) “后资本主义”论的提出
        (二) “后资本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三) “后资本主义”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二、克罗斯兰的福利与平等观
        (一) 克罗斯兰的福利观
        (二) 克罗斯兰的平等观
        (三) 克罗斯兰的福利与平等观的意义
    三、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
        (一) 改革私立教育,建立综合式教育体制
        (二) 改变消费观念,促进合理消费
        (三) 改革税收制度,重新分配财产
        (四) 合理分配企业内部的权力和地位
    四、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一) 社会主义与国有化
        (二) 社会主义与计划化
    五、温和而渐进的政治策略
    六、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20世纪五十-七十年代工党的影响
    一、影响英国工党意识形态的转型
        (一) 工党主流意识形态及党内修正主义的发展
        (二)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工党意识形态转型的影响
    二、影响工党内部的左右翼之争
        (一) 克罗斯兰与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工党内部的左右翼之争
        (二) 克罗斯兰与20世纪七十年代工党内部的左右翼之争
    三、影响工党的竞选策略
        (一) 克罗斯兰竞选策略提出的背景
        (二) 克罗斯兰竞选策略的内容及对工党竞选策略的影响
    四、影响工党政府的社会政策
        (一) 教育政策
        (二) 福利政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党现代化的影响
    一、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八十年代工党现代化的影响
        (一) 七十年代末工党左翼重新崛起
        (二) “政策反省”运动的兴起
        (三) “政策反省”是对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新工党”的影响
        (一) “新工党”新理念的提出
        (二) “新工党”对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
        (三) “蓝色工党”对“新工党”的批评与布莱尔主义者的反击
    三、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全民国家”的影响
        (一) “全民国家”的提出
        (二) “全民国家”对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和批判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评析
    一、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一) 改变了工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 促使工党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与国有化之间的关系
    二、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一) 对英国政治制度和机构过于乐观
        (二) 学术观点具有内在弱点
    三、应客观评价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
        (一) 影响英国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 影响战后欧洲其他社会党的选择
        (三) 对当下工党政治仍具有重要意义
        (四)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看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非科学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克罗斯兰年表
附录2 克罗斯兰的着作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开创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解读邓小平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是历史赋予邓小平理论的重任
二、邓小平理论开创了功能主义的社会主义观
三、邓小平理论开创了现实主义的社会主义观

(6)论新社会主义观——谈“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认识社会主义”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学社会主义观的局限性
二、社会运行的两条轨道与二元选择论
    (一) 社会运行的发展轨道
    (二) 社会运行的平公轨道
三、突破社会主义理论的难关

(7)第二国际理论家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研究 ——以伯恩施坦、饶勒斯和鲍威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章 理论背景和历史背景
    第一节 伦理社会主义和伦理社会主义倾向
        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伦理因素
        二、伦理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概观
        三、伦理社会主义的内涵和伦理社会主义倾向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伦理社会主义的区别
        一、在哲学观和思想方法上的区别
        二、在社会主义观上的区别
        三、在策略思想上的区别
    第三节 三位理论家的生平和所处的历史环境
        一、伯恩施坦的生平和所处的历史环境
        二、饶勒斯的生平和所处的历史环境
        三、鲍威尔的生平和所处的历史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伦理社会主义倾向在三人哲学观和思想方法中的体现
    第一节 伯恩施坦的哲学观和思想方法
        一、部分接受新康德主义
        二、以折中主义的态度阐释唯物史观
        三、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倾向
    第二节 饶勒斯的哲学观和思想方法
        一、世界的发展趋向于和谐
        二、调和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三、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寻求统一
    第三节 鲍威尔的哲学观和思想方法
        一、研究民族问题时受到新康德主义的影响
        二、主张用新康德主义和马赫哲学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伦理社会主义倾向在三人社会主义观中的体现
    第一节 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观
        一、否认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科学性
        二、质疑资本主义“崩溃论”
        三、将社会主义定义为一种法权关系和合作运动
        四、社会主义是组织化的自由主义
    第二节 饶勒斯的社会主义观
        一、反对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上对马克思的批评
        二、强调社会主义的伦理价值维度
        三、社会主义是共和制的全面实现
    第三节 鲍威尔的社会主义观
        一、以中派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看待社会主义革命
        二、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过渡阶段
        三、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经济前提
        四、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道德的目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伦理社会主义倾向在三人策略思想中的表现
    第一节 伯恩施坦的策略思想
        一、主张社会进化的改良主义
        二、通过民主实现社会主义
    第二节 饶勒斯的策略思想
        一、在策略问题上与伯恩施坦的分歧
        二、普选制导致夺取政权的策略改变
        三、有条件的阶级合作策略
        四、民主和平的改良道路
    第三节 鲍威尔的策略思想
        一、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式的思考
        二、关于无产阶级实行统治的方式的思考
        三、关于在经济上实现社会主义的思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三位理论家伦理社会主义倾向的评析
    第一节 三位理论家的哲学观和思想方法评析
        一、关于三位理论家用康德来补充或调和马克思的问题
        二、唯物史观实现了科学与理想的统一
    第二节 三位理论家的社会主义观评析
        一、三位理论家的社会主义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比较
        二、三位理论家的社会主义观注重文明的延续性
    第三节 三位理论家的策略思想评析
        一、三位理论家的策略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不同
        二、三位理论家的渐进改良策略的后果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论文选题及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民主萌芽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历史逻辑
        三、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理论逻辑与核心要义
        四、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第二节 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的理论发展与历史实践
        一、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初创
        二、列宁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理论逻辑
        三、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确立
        四、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发展与覆亡
    第三节 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简单评价
        一、辩证看待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性质
第二章 托洛茨基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第一节 基础与主导:托派创始人托洛茨基的批判
        一、托洛茨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看法
        二、作为党内反对派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三、作为国际左翼反对派时期的批判:不断革命论与党的蜕化
        四、筹建第四国际时期的批判:蜕化的工人国家与被背叛的革命
        五、苏联政治制度的可能历史命运与不良后果
        六、托洛茨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理论小结
    第二节 异端与正统派:托派及第四国际内部的不同批判
        一、异端派的批判
        二、正统派的批判
        三、异端派和正统派苏联解体代表性观点简单比较
        四、现代托派(第四国际)的政治革命与社会主义民主观
    第三节 集大成与高潮:曼德尔的批判及价值
        一、苏联官僚政治产生的历史分析
        二、苏维埃民主与先锋党的角色
        三、苏联官僚阶层两面性矛盾的分析
        四、苏维埃民主与社会主义自治民主
        五、过渡社会国家消亡基础的初步分析
        六、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及苏联解体的分析
        七、曼德尔苏联民主政治批判理论小结
    第四节 托派苏联官僚制批判总结及其历史意义
        一、托洛茨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理论逻辑
        二、托派关于苏联社会性质的几种看法
        三、曼德尔对正统派批判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四、托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一、卢卡奇的总体革命观与无产阶级的组织方法论
        二、葛兰西对十月革命道路的评价及苏联民主政治批判
        三、柯尔施的工厂委员会思想和对列宁国家与革命理论的批评
    第二节 30 年代末至50 年代初同法西斯极权主义的并列批判
        一、法兰克福学派对苏联极权主义政治体制的批判
        二、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赖希的极权主义心理学批判
    第三节 斯大林逝世及苏共二十大之后全面系统批判的纵深展开
        一、新实证主义德拉·沃尔佩对苏联民主模式缺乏自由的批判
        二、马尔库塞政治学原理的批判分析
        三、弗洛姆的批判:人道主义还是极权主义的社会主义
        四、存在主义萨特和梅洛·庞蒂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五、卢卡奇晚年的苏联社会主义民主批判
        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到衰落时期的分析与批判
        一、哈贝马斯对苏联模式政治民主的批判
        二、结构主义阿尔都塞一种反人道主义的批判
        三、存在主义列斐伏尔的强国家政治异化批判
        四、普兰查斯走向社会主义革命新战略的民主道路
        五、生态马克思主义苏联官僚社会主义批判
    第五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体性观点
        一、四个历史时期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总体性观点概览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两种总体性核心观点
第四章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第一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及其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态度
        一、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与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进程
        二、亦步亦趋:苏联政治模式完全肯定的历史原因分析
        三、逐步追求独立道路以及对苏联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转向
    第二节 欧洲共产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一、十月革命诞生的制度并没有开辟人类解放的道路
        二、对列宁主义国家与民主观的质疑和批判
        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制度批判
        四、改进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研究
        五、欧共的社会主义民主观
    第三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解体民主政治历史原因分析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破坏与停滞
        二、对苏联解体的主流新认识: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三、以法共为代表的新共产主义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彻底否定
    第四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批判的历史和理论逻辑
        一、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逻辑
        二、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理论逻辑
        三、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影响
第五章 批判的批判——社会主义民主规律研究
    第一节 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比较研究
        一、托派与西马的政治革命与政治哲学
        二、托派与欧共的左与右
        三、西马与欧共的异与同
        四、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简单分析与梳理
    第二节 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总体评价
        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二、辩证批判:“旁观者”清与“局外人”空
        三、要客观评价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实践、实验价值
        四、社会主义民主理论需要在历史实践中继续创新和发展
    第三节 规律与启示
        一、民主在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二、日常生活批判与民主习惯的养成
        三、发展民主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四、加强党的领导与实现党的自我革命
        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
        六、社会主义民主的魅力在于现实主义和激进主义结合、理想和现实的统一
        七、民主理论的价值要在实践中实现和检验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9)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的依据
    第一节 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乌托邦思想的“扬弃”
        一、“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
        二、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三、从传统乌托邦到现代乌托邦
    第二节 实践基础(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一、分析革命失败原因,重新认识西欧资本主义社会
        二、揭示法西斯主义本质,批判垄断资本主义矛盾
        三、研究对象转换,驳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
        四、世纪之交多元危机涌现,抨击“后资本主义”
    第三节 实践基础(二):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
        一、对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模式的质疑
        二、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批判
第二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建的战略
    第一节 实现社会变革的形势判断
        一、现代社会异化普遍性的加强
        二、资本主义出现“合法性危机”与“现实社会主义”弊端暴露
        三、全球性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第二节 实现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一、“无产阶级丧失革命主体性”
        二、实现社会变革的新主体力量
    第三节 实现社会变革的方式路径
        一、思想文化路径
        二、社会生活路径
        三、政治经济路径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设计的模式
    第一节“工人自治”型社会模式
        一、政治体制崇尚工人民主
        二、倡导经济民主化
        三、注重社会主义文化教育
        四、核心是民主问题
    第二节“人道主义”型社会模式
        一、贯彻落实政治民主原则
        二、经济发展服从于人的发展的需要
        三、弘扬人道主义文化价值观
        四、充满爱的道德社会
        五、目标是人的自由解放
    第三节 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一、主张适度的投资计划管理与政府干预
        二、市场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
        三、保持生产资产社会公有
        四、追求企业自治与民主管理
        五、实质是优化资源配置
    第四节 生态社会主义模式
        一、秉持平等、正义、民主的政治精神
        二、倡导生态理性与建立稳态经济模式
        三、实现文化价值观转变
        四、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理念
第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理论价值
        一、对人类未来社会构想的拓展
        二、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思想的丰富
        三、对中国梦伟大设想的启示
    第二节 实践意义
        一、为人类构建未来社会提供多样化选择
        二、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事业的继续推进
        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若干启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10)法兰克福学派非主流人物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魏特夫:共产党领导下的苏联和新中国是“亚细亚的复辟”
二、波洛克:“民族社会主义”即“国家资本主义”
三、诺伊曼对波洛克的挑战:“民族社会主义”即“极权式垄断资本主义”
四、法兰克福学派非主流人物的社会主义观对主流观点的影响
    (一)波诺论争与第一代代表人物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对理性本身的总体批判
    (二)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贝马斯作为一种 “必要的乌托邦”的社会主义观
五、简评

四、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上)(论文参考文献)

  • [1]观念史视域中社会主义的核心概念与实践[D]. 来庆立.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01)
  • [2]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D]. 欧健. 天津师范大学, 2010(10)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观研究[D]. 高楠楠. 安徽大学, 2019(01)
  • [4]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及影响研究[D]. 钟丽丽. 山东大学, 2020(02)
  • [5]开创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解读邓小平理论[J]. 何云峰. 社会主义研究, 2007(05)
  • [6]论新社会主义观——谈“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认识社会主义”问题[J]. 唐昌黎,孟海贵. 探索, 2005(05)
  • [7]第二国际理论家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研究 ——以伯恩施坦、饶勒斯和鲍威尔为例[D]. 聂大富. 山东大学, 2018(12)
  • [8]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D]. 马蒙.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西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构想及其当代价值[D]. 彭朝花.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法兰克福学派非主流人物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J]. 肖小芳,郑祥福. 浙江社会科学, 2016(05)

标签:;  ;  ;  ;  ;  

社会主义新观(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