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对中学生进行情绪情感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杨建红[1](2021)在《情感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探究情感教育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了解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此次研究结合人教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以及相关的文献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通过结合教材与案例、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改善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融入情感教育,加强对中学生的情感关注。
黄凌霜[2](2021)在《中学生偶像崇拜、自我同一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曹发平[3](2021)在《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施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孔冲[4](2021)在《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内生动力已经上升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使命而纳入国家战略性框架之内,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已成为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中,由于缺乏对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系统把握,不清楚影响因素对各阶段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影响方式,严重制约着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借助于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带来的可靠研究机遇,以上海市小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聚焦“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借助于兴趣发展理论等理论依据和兴趣与体育兴趣的相关文献支撑,拓展了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出比较系统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其次,以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和构建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为理论依据,研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影响因素量表。最后,运用研发量表进行相关数据调查,在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揭示出影响因素对小学生各阶段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新颖性、挑战性、注意力需求、暂时参与意愿、即时刺激的乐趣5个维度。情境兴趣保持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实用性、挑战性、注意力需求、课内重复参与意愿、成长的乐趣5个维度。个体兴趣萌芽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持续成长的乐趣、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重要性3个维度。个体兴趣稳定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自我实现的乐趣、覆盖课内外的自主参与意愿、自主性3个维度。(2)构建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环境和个体因素2个一级指标;体育心理、制度和物质环境因素,期望价值、成就目标和体育知识技能6个二级指标;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参与、家庭体育参与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体育时间保障和政策执行情况,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教师课程能力、体育课程资源建设和体育参与服务供给,期望信念和任务价值,掌握趋向、掌握回避、成绩趋向和成绩回避,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18个三级指标;以及42个观测点指标。(3)经过严格的信效度检验,研发了4个体育学习兴趣量表和2个影响因素量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量表》(5维度20题)、《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量表》(5维度20题)、《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量表》(3维度8题)、《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量表》(3维度8题)、《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指标问卷》(3维度29题)和《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指标问卷》(3维度24题)。(4)在试点校变量上,试点校学生表现出比非试点校学生更高的注意需求水平(P=0.011)、暂时参与意愿(P=0.003)和即时刺激乐趣(P=0.003);更高的实用性感知水平(P=0.011)、课内重复参与意愿(P=0.007)和成长的乐趣(P=0.013);更高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整体发展水平(P=0.003)、持续成长的乐趣(P=0.000)、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P=0.018)和重要性感知水平(P=0.008);以及更高的自我实现乐趣(P=0.003),更低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01)。(5)在生源地变量上,城区学生仅比郊区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持续成长乐趣(P=0.037<0.05)。在年级变量上,高低年级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所有阶段(P﹥0.05)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性别变量上,女生表现出比男生更高的注意需求水平(P=0.026),而男生表现出比女生更高的从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P=0.03)和自主性(P=0.034)。在独生子女变量上,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比独生子女更高的暂时参与意愿(P=0.04),更高的实用性感知水平(P=0.043)、注意需求水平(P=0.026)和课内重复参与意愿(P=0.05)。在BMI变量上,肥胖学生表现出比正常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43)。在SES变量上,高SES学生表现出比低SES学生更高的体育个体兴趣萌芽整体发展水平(P=0.035)、重要性感知水平(P=0.015)、持续成长乐趣(P=0.026),以及更高的自我实现乐趣(P=0.008);而低、中SES学生则表现出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00/P=0.022)。(6)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路径系数为0.61,其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8.514)、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3.398)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t=7.125)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体育物质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路径系数为0.22,其细分维度体育场地设施(t=2.570)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t=8.094)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7)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路径系数为0.14,其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10.040)、学校体育参与氛围(t=5.452)、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4.004)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维度(t=11.383)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439,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完全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206;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645,远远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14。(8)在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阶段,两个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69和0.54,且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8.609)、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15.892)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t=1.996)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期望价值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为0.28,且细分维度期望信念(t=7.454)、成就价值(t=8.380)和内在价值(t=11.572)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掌握趋向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为0.08。在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37,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044;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181,远远低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69。在个体因素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期望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272,体育物质环境通过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075;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347,也低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54。(9)在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19,且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7.839)、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8.348)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维度(t=16.096)可以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学校体育参与氛围(t=-3.624)可以负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制度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40。体育知识技能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21,掌握趋向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36。在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的间接效应量为0.555;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69;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724,远远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19。在个体因素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76,通过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32;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496,略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40。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本研究研发的体育学习兴趣四阶段量表、环境影响因素量表和个体影响因素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研究的测量工具。(2)试点校较好的体育心理环境、制度环境和物质环境支持程度,造就了试点校学生既能够对体育学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注意需求水平、强烈的参与意愿、以及较低的挑战性威胁和良好的互动体验;又可以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的重要价值、表现出强烈的课外参与意愿和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3)非独生子女对他人关注渴求导致其能够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的实用价值,对体育学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注意需求水平和强烈的课内参与意愿。肥胖学生限于自身的身体条件,会对体育动作的完成自信心不足,因此表现出比正常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由于家庭可以提供更好的体育参与支持,使其不仅较少感受到体育学习内容的挑战性威胁,而且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对自身的重要价值、获得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更容易形成稳定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4)体育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均可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且体育心理环境作用效果好于体育物质环境。其中,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最重要的环境影响指标。(5)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补充。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社会体育参与氛围和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6)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以及期望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以及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补充。家庭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期望价值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个体指标。(7)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掌握趋向及体育知识技能的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制度环境可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的间接影响和体育制度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补充。家庭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掌握趋向和体育知识技能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间接影响最重要的个体指标;社会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
王文娟[5](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文中指出
何家旭[6](2021)在《中学生网络暴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信息时代在促进社会生产变革及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的同时,也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相应挑战。中学生网络暴力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思考,特别是正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群体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下,各种复杂因素模糊了中学生正确鉴别及选择网络信息的能力,不知不觉中极易遭受网络暴力的困扰。因此,研究如何防范中学生网络暴力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需面对的挑战。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网络暴力、网络欺凌及中学生网络暴力相关概念,通过分析中学生网络暴力案例的具体实际情况,总结归纳出中学生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为校园暴力的新形式和侵犯隐私的人肉搜索。第三部分以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中学开展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分析产生中学生网络暴力的原因。第四部分针对中学生网络暴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分别进行阐述,具体表现在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对象、教育者、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的挑战。第五部分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因应中学生网络暴力的对策分析,分别是深度挖掘中学网络教育内容、建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分课堂模式、坚持学生“全人生指导”教育主线、形成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中学生德育共同体、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结合,从教材端、课堂端、学生端、家长端、教师端、社会端六个层面落实防范对策。
霍达丽[7](2021)在《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以吉林省中学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到来,贯穿着中华民族从崛起到发展到强大的几次伟大飞跃,中国踏上了新的征程。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从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新时代的到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是国家发展的首要战略工程。青少年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政治觉悟的强弱,关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否后继有人,关乎着伟大中国梦的是否实现,研究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是培养造就我国继往开来接班人最为重要的一环。本文将提升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效对策为最终落脚点,以相关理论概念研究为准绳,侧重问题的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详尽分析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成因,提出加强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点有效策略。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绪论,研究此课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的思路及方法、创新之处等;第二章,相关概念阐释及理论基础,涉及课题的理论研究与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等;第三章,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问卷调查样本选取及结果分析、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显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等;第四章,加强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营造良好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加强中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等;第五章,结论。
孙丽洁[8](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育学生爱国情感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爱国主义教育仍然是重要主题。但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人们的价值观出现多元多变的特点,这容易使青少年受到影响。所以,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生们的爱国情感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培育学生爱国情感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主阵地作用,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爱国情感,牢固爱国情感,有利于青少年将爱国情感转化为报国的实际行动,争做时代新人。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包括核心概念界定、理论依据等内容。本部分在参考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当代青少年群体特点和新时代爱国主义内涵,将爱国情感与高中生群体相结合,构建了高中生爱国情感的三个维度,分别是爱国情感的对象维度、形式维度、发展维度。对象维度包括爱国土、爱人民、爱文化、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并阐述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的关系。形式维度包括国家归属感、民族尊严感、国家责任感。发展维度包括理性发展和感性发展。这三个维度的划分为接下来开展现状调查和分析问题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展开调查现状和分析问题原因。本部分内容是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以访谈法为辅的方式。笔者选取了新乡市区、县区的部分高中学校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以下问题:一是高中生的国家归属感和国家尊严感尤为强烈,但部分高中生的国家责任感与使命感需进一步加强;二是高中生对爱国情感对象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三者之间一致性”的关系;三是高中文科生和理科生关于党的理论基础不同,还需要加强高中生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理论的理解。根据调查现状及问题,会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综合分析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是提出策略。基于对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详细阐述:在教学理念方面,从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够培育学生爱国情感的内容,将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四本必修教材中能够培育爱国情感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梳理;在教学方式方面,根据教材中不同内容去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评价方面,应保证教学评价内容具有丰富性、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第五部分主要写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爱国情感的教学设计,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课为例。
李晓雯[9](2021)在《城乡中学戏曲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文津中学和新集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从宋杂剧开始,出现了许多传世的作品,为历代中国人民所喜爱。它的教育价值是无可替代的1。戏曲对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校园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学音乐课堂是普及戏曲艺术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更是戏曲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戏曲在中学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意义、育人价值及传承作用,探讨了新一代青少年在“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所担负的重任。将中国戏曲文化与中学音乐教育有机融合,对于中学生的学习成长有诸多益处。教师在进行戏曲教学时,凭借自身的戏曲专业素养,做良好的示范,让中学生对戏曲学习产生兴趣,进而爱上戏曲。既培养了中学生对优秀传统戏曲艺术的审美能力,也增强了中学生的文化自信2,更明确了戏曲的传承,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本选题旨在以戏曲教学融入中学音乐课堂为切入点进行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文献梳理、现状分析、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对当前中学戏曲教学的意义及在教学中的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戏曲教学在中学课堂合理实施的对策。本文除了绪论外,共分为五章来阐述中学戏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第一章是对中学戏曲教学意义做了详细概述。明确戏曲教学中的审美意义、育人价值及传承作用。第二章以扬州市文津中学和仪征市新集中学为例,对两所学校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设计,通过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对戏曲的认知度和兴趣方面的调研,整理出了中学戏曲教学开展情况的信息。第三章对问卷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是针对前面出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建议,以便为提升中学戏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价值。
吕春宇[10](2021)在《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党和国家先后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等系列重要会议,并出台了系列重要文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推进,特别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在这个背景下,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既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方针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然选择,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具有非常突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分五章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一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等,分别对新时代的理论蕴含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及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所指等进行深入探讨。只有明确了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才能使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找到科学的遵循,也才能使该研究有所明确指向。第二章是对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进行分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要回到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中,以整体建构视野来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主要是以普通国民教育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参照,以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领域来分别梳理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通过这些梳理分析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同时把握了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这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第三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进行梳理。主要选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和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集中体现为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选取的道德发展认知方法、社会学习方法、隐性教育方法、价值澄清方法、政治社会化方法、潜能激发方法、心理治疗方法等都是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性方法。这些经验的梳理并没有局限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而是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的,这样能够更全面把握有益的经验。通过这种梳理,启发我们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要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第四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进行架构。本文从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来架构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理论依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吸收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要求。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科学化与人文化相结合原则、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原则、生活化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是整体建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是以基于新时代为整体建构的基本点,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整体建构的着眼点,以做好学段层次衔接为整体建构的根本点,以坚持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为整体建构的关键点。第五章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呈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应呈现出具体的、实操性较强的每个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以普通国民教育的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基本划分依据,谈及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安排,并按照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领域划分标准,完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建构。同时,从理念保障、队伍保障、承载保障和学术保障等角度探索推进整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保障策略的支持下,最终将方法建构落实到位。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难度很大的工程,本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实施。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投入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中。
二、怎样对中学生进行情绪情感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对中学生进行情绪情感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情感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情感教育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
二、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
(一)局限于教材内容 |
(二)课堂氛围沉闷 |
(三)传统的教学观念 |
三、情感教育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
(一)结合教材与案例 |
(二)创建良好的教学课堂氛围 |
(三)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
结束语 |
(4)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困境:体育学习兴趣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
1.1.2 健康战略:加强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是突破青少年健康困境的重要抓手 |
1.1.3 实践困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缺乏有效的指导理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内涵 |
2.1.1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概念 |
2.1.2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分类 |
2.2 兴趣和体育学习兴趣测量的相关研究 |
2.2.1 测量结构的研究 |
2.2.2 测量工具的研究 |
2.3 兴趣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3.1 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 |
2.3.2 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 |
2.4 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1 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2 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2.6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研究假设 |
2.6.1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总体理论假设模型 |
2.6.2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阶段理论假设模型 |
2.6.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3.1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分析 |
3.1.1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 |
3.1.2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 |
3.2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初选指标体系 |
3.2.2 确定咨询专家 |
3.2.3 编制与发放专家问卷 |
3.2.4 专家咨询结果与修订 |
3.2.5 确定指标体系 |
3.3 小结 |
4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影响因素量表的研发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被试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资料法 |
4.3.2 问卷调查法 |
4.3.3 数理统计法 |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4.2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4.3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4.4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5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6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7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5 小结 |
5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被试 |
5.3 研究方法 |
5.3.1 问卷调查法 |
5.3.2 数理统计法 |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4.1 上海市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 |
5.4.2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影响 |
5.4.3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影响 |
5.4.4 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影响 |
5.4.5 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 |
附件2: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 |
附件3:人口学变量信息 |
附件4: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初始量表 |
附件5: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初始量表 |
附件6: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初始量表 |
附件7: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初始量表 |
附件8: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初始量表 |
附件9: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初始量表 |
附件10: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量表 |
附件11: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量表 |
附件12: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量表 |
附件13: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量表 |
附件14: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量表 |
附件15: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量表 |
学习工作经历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中学生网络暴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选题的研究背景 |
2.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中学生网络暴力概述 |
(一)中学生网络暴力及相关概念 |
1.网络暴力 |
2.网络欺凌 |
3.中学生网络暴力 |
(二)中学生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
1.中学生校园暴力的新形式 |
2.侵犯隐私的人肉搜索 |
(三)中学生网络暴力的研究基础 |
1.国内研究基础 |
2.国外研究基础 |
二、中学生网络暴力基本状况 |
(一)中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现状调查 |
1.调查范围与对象 |
2.调查目的与方法 |
3.访谈结果分析 |
(二)中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 |
1.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中学生网络暴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
(一)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 |
1.法制教育内容陷入困境 |
2.道德教育内容有效性缺失 |
(二)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挑战 |
1.中学传统德育方法单一 |
2.中学德育工作开展乏力 |
(三)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挑战 |
1.中学生网络责任感弱 |
2.中学生网络认知偏差 |
(四)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挑战 |
1.教育话语存在失语现象 |
2.难发现中学生网络暴力 |
(五)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挑战 |
1.网络载体成为暴力培养皿 |
2.活动载体缺乏暴力防范性 |
(六)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挑战 |
1.网络环境信息冗杂 |
2.社会家庭环境压力 |
四、思想政治教育因应中学生网络暴力的对策研究 |
(一)教材:深度挖掘中学网络教育内容 |
1.合理开发教材网络道德教育内容 |
2.合理开发教材网络法制教育内容 |
3.加强中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化 |
(二)课堂:建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分课堂模式 |
1.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分方式 |
2.优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分过程 |
3.体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评价 |
(三)学生:坚持“全人生指导”教育主线 |
1.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体质 |
2.生命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
3.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 |
(四)家长:形成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
1.良好亲子关系抵制网络暴力 |
2.注重家校合作互动关系 |
3.提高家长自身网络素质 |
(五)教师:构建中学生德育共同体 |
1.塑造中学生德育榜样 |
2.坚持中学生德育原则 |
3.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
(六)社会: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结合 |
1.发挥网络社会法制功能 |
2.建立现实和谐社会环境 |
3.提供网络技术平台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学生网络暴力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二 《中学生网络暴力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三 《中学生网络暴力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中学生网络暴力调查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7)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以吉林省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阐释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新时代界定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
2.1.3 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2.2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3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
2.3 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2.3.1 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
2.3.2 提高中学生整体素质的内在需求 |
2.3.3 增强德育效果的必然选择 |
第3章 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
3.1 问卷调查样本选取及结果分析 |
3.1.1 问卷调查样本选取 |
3.1.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 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
3.2.1 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 |
3.2.2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总体趋势向好 |
3.2.3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成效显着 |
3.3 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
3.3.1 教学方式不够丰富 |
3.3.2 部分中学生责任意识不强 |
3.3.3 部分中学生疏于自我管理 |
3.3.4 部分中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
3.4 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3.4.1 社会教育环境面临多元文化冲击 |
3.4.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 |
3.4.3 家庭教育的不足 |
3.4.4 中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4章 加强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
4.1 营造良好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 |
4.1.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4.1.2 加大网络信息的审查与监管力度 |
4.1.3 优化社会舆论氛围 |
4.2 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4.2.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4.2.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 |
4.2.3 健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
4.2.4 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
4.3 提升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
4.3.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
4.3.2 倡导家庭民主教育 |
4.4 加强中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
4.4.1 增强责任意识 |
4.4.2 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
4.4.3 培养奋斗精神 |
4.4.4 注重知行合一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育学生爱国情感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
1.创新点 |
2.研究不足 |
四、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爱国情感的相关理论概述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1.1.1 爱国 |
1.1.2 爱国情感 |
1.2 爱国情感的结构 |
1.2.1 爱国情感的对象维度 |
1.2.2 爱国情感的形式维度 |
1.2.3 爱国情感的发展层次 |
1.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爱国情感的关系 |
1.3.1 二者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
1.3.2 二者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契合性 |
1.3.3 二者在教育方式上具有互补性 |
1.4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育爱国情感的意义 |
1.4.1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1.4.2 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课学科建设 |
1.4.3 有利于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爱国情感的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研究设计 |
2.1.1 调查内容 |
2.1.2 调查方法 |
2.2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爱国情感教学现状及问题 |
2.2.1 高中生爱国情感的现状及问题 |
2.2.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调查现状 |
2.3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爱国情感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1 网络环境复杂多样化 |
2.3.2 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 |
2.3.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对自身所教学科缺乏信心 |
2.3.4 教学内容缺乏亲和力、渗透力 |
2.3.5 教学方法单一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育学生爱国情感策略 |
3.1 加强高中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建设 |
3.1.1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
3.1.2 及时更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 |
3.2 深入挖掘教材中爱国情感的教学内容 |
3.2.1 《经济生活》中体现爱国情感的内容 |
3.2.2 《政治生活》中体现爱国情感的内容 |
3.2.3 《文化生活》中体现爱国情感的内容 |
3.2.4 《生活与哲学》中体现爱国情感的内容 |
3.3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爱国情感 |
3.3.1 启发式教学 |
3.3.2 渗透式教学 |
3.3.3 体验式教学 |
3.3.4 分层式教学 |
3.4 完善教学评价 |
3.4.1 评价主体多元化 |
3.4.2 评价标准差异化 |
3.4.3 评价方式多样化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爱国情感的教学设计—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课为例 |
4.1 教学分析 |
4.1.1 教材分析 |
4.1.2 学情分析 |
4.1.3 教学目标 |
4.1.4 教学重难点 |
4.1.5 教学方法 |
4.2 教学过程 |
4.2.1 导入新课 |
4.2.2 讲授新课 |
4.3 教学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中生爱国情感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致谢 |
(9)城乡中学戏曲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文津中学和新集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 问卷调查法 |
(二) 访谈法 |
(三) 统计法 |
第一章 中学戏曲教学的意义 |
一、戏曲教学中的审美意义 |
二、戏曲教学中的育人价值 |
三、戏曲教学中的传承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戏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以文津中学和新集中学为调研对象 |
第一节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学校简介 |
(一) 文津中学简介 |
(二) 新集中学简介 |
二、调查设计 |
(一) 确定调查对象 |
(二) 调查方法及内容 |
(三)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问卷调查分析及访谈内容整理 |
一、教师问卷调查 |
(一) 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
(二) 教师访谈内容整理 |
二、学生问卷调查 |
(一) 中学生对戏曲的了解 |
(二) 中学生对戏曲学习的兴趣及喜爱程度 |
(三) 中学生学习戏曲的方式 |
三、文津中学与新集中学戏曲教学的实施情况 |
(一) 两所学校对戏曲教学活动采取的实质性措施 |
(二) 教师的戏曲学习与教学情况 |
(三) 中学生的戏曲学习状态与成果展示 |
(四) 疫情下的戏曲教学情况 |
第三章 文津中学与新集中学戏曲教学存在的不足 |
第一节 学校教学管理方面 |
一、戏曲教师资源缺乏 |
二、教材设计不够合理 |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教师在戏曲教学方面能力欠佳 |
二、戏曲教学上的教学方式较单一 |
三、戏曲教学课堂缺乏趣味性 |
第三节 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中学生对戏曲喜爱程度不够 |
二、部分家长对中学生学习戏曲不以为然 |
第四章 文津中学与新集中学戏曲教学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学校加大对戏曲教育的重视 |
一、大力培养和引进戏曲进校园的师资 |
二、编写适宜戏曲进校园的教材 |
三、对戏曲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构想 |
(一) 师生互换角色 |
(二) 跨学科教学融合 |
(三) 加入情感教学体验 |
第二节 教师改善“戏曲课堂”的教学模式 |
一、选择中学生易于接受的戏曲内容 |
二、丰富戏曲课堂教学方式 |
三、提升戏曲教学质量 |
第三节 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整 |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戏曲学习兴趣 |
二、积极引导,推进学生感悟戏曲文化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教师戏曲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中学生戏曲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中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的理论阐释 |
(一) 新时代的科学界定 |
(二) 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界定 |
(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
(三)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质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指向 |
(一)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科学含义 |
(二)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指向 |
第二章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 |
一、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考察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把握 |
(三) 整体建构视野中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解读 |
(四) 整体建构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二、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总体问题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学段问题 |
三、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总体归因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学段归因 |
第三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 |
一、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 |
(二) 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 |
(三) 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 |
二、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道德认知发展方法 |
(二) 社会学习方法 |
(三) 隐性教育方法 |
(四) 价值澄清方法 |
(五) 政治社会化方法 |
(六) 潜能激发方法 |
(七) 心理治疗方法 |
三、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借鉴 |
(一)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
(二)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 |
(三) 方法的建构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有机结合 |
(四) 方法的建构要特别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
第四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 |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理论依据 |
(一)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 |
(二) 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
(三) 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 |
(四)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 |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原则 |
(一)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
(二)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则 |
(三)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 |
(四) 生活化与规范化相结合原则 |
(五) 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 |
(一) 基于新时代的基础:整体建构的基本点 |
(二)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整体建构的着眼点 |
(三) 做好学段层次衔接:整体建构的根本点 |
(四)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整体建构的关键点 |
第五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构建的具体呈现 |
一、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小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小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二、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初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初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三、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高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高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四、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大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大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五、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 |
(一) 理念保障:树立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化的理念 |
(二) 承载保障:统筹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 |
(三) 队伍保障: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沟通交流 |
(四) 学术保障:深化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怎样对中学生进行情绪情感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情感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 杨建红. 高考, 2021(19)
- [2]中学生偶像崇拜、自我同一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黄凌霜. 石河子大学, 2021
- [3]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施对策研究[D]. 曹发平.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1
- [4]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D]. 孔冲.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D]. 王文娟. 青岛大学, 2021
- [6]中学生网络暴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 何家旭.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7]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以吉林省中学为例[D]. 霍达丽.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8]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育学生爱国情感策略研究[D]. 孙丽洁.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9]城乡中学戏曲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文津中学和新集中学为例[D]. 李晓雯. 扬州大学, 2021(09)
- [10]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D]. 吕春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