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湾风云录1——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论文文献综述)
赵念渝[1](1993)在《海湾风云录1——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海湾战争中美军的最高指挥官,施瓦茨科普夫的回忆录《海湾风云录》披露了许多有关海湾战争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现予以摘译连载刊出。
赵念渝[2](1993)在《海湾风云录2——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文中研究表明本期历史内幕继续刊登施瓦茨科普夫有关海湾战争回忆录的第2部分。
赵念渝[3](1993)在《海湾风云录10——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文中指出 海湾战争终于接近了尾声。鲍威尔和我商量是否将停火会谈放在“密苏里”号战舰的甲板上。1945年,麦克阿瑟将军就是在这艘船的甲板上接受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人的投降,我当然也想清楚表明这场会谈除了名称外,实际上同受降无异。不过,我们最后还是否决了这一主意,因为布什总统只给我们48小时来准备会谈,要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将伊拉克代表接到停泊在海湾中的军舰上来,即使说是有可能做到的话,也是件极为复杂的工作,更不消说还有那么多多国部队的代表和一大帮子任何热闹都不会放过的记者们。我们第二个选择地是贾利巴机场,这是伊拉克的
赵念渝[4](1993)在《海湾风云录5——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我走下了飞机。利雅得军事飞机场的荫凉处的气温为华氏115度,而此时才是上午。在舷梯旁迎接我的是不久前被我命令留在此地的美军高级将领查克、霍纳和约翰·耶索克,陪同他们前来的还有一位我不认识的面容坚毅的沙特军人。霍纳迅即上前一步向我介绍道,这位沙特军人就是该王国的空军指挥官哈立德中将,是法赫德国王亲自任命的负责同我联系的沙特方面军方负责人。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身材魁梧,几乎同我一样高。其实,哈立德的任命应该说是霍纳和耶索克努力的结果。当初他们曾同许多沙特将军们打过交道,可是却发现将军们尽管友好、合作,但什么事也办不成。法赫德国王曾答应向前来沙特的美军提供燃料、饮用水和交通工具。然而。当美国人向他们甚至只要一辆卡车时,这些将军们却只能窘迫地微笑回答:“我们希望能得到帮助,但是我们没有用钱的权利。”在经历了10天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友好合作”后,霍纳和耶索克实在忍不住了,他们找到国防和航空部长苏尔丹王子大发了一通牢骚。苏尔丹王子及时向他的兄弟、法赫德国王作了反映,结果就是任命了苏尔丹的长子
赵念渝[5](1993)在《海湾风云录4——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萨达姆对布什总统在五角大楼的讲话理所当然地作出了破口大骂的反应:“你,美国总统,是对你人民的撒谎……你一定会被打败的。”不过萨达姆并不是亲自发表演讲,它是通过“公开信”的形式在伊拉克电视台由播音员宣读的。我们在作战室里聚精会神地倾听着这位伊拉克总统对我们部队发出的威胁:“被你们赶进黑暗的隧道里的成千上万名美国士兵将躺在
赵念渝[6](1993)在《海湾风云录(6)——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文中研究指明 早在9月初,作为“沙漠风暴”的第一步“瞬间雷”计划已经制定完毕,它的制定者就是霍纳将军的高级助手格劳森陆军准将。我到利雅得获悉这一消息后马上就打电话告诉鲍威尔:“我们已经制定好轰炸计划,只要你愿意,我们随时可准备出动。”但是,萨达姆的军事力量却日益变得“执迷不悟”,看来谁都明白我们如今光有空袭计划已远远不够,而且还得有地面进攻计划。不但海湾国家迫切要求我们将伊拉克赶出科威特,连鲍威尔在电话中也明确表示华盛顿已迫不及待地要中央司令部作出“进攻选择”。我的部下和我为此感到非常为难,因为我们始终觉得无法把目前的兵力转化成为一支进攻力量。为此,我电告陆军要求派遣一组军事计划人员来此地。9月中旬,一支由4名高级军事研究院(SAMS)专家组成的小组来到利雅得,我向他们指示:“假定空袭后马上开始地面进
赵念渝[7](1993)在《海湾风云录8——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91年元月9日的深夜,我正坐在利雅得的办公室里全神贯注看着电视。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刚开始会谈,这是为了使双方国家避免交战的最后的努力。当贝克起身走向讲坛时,我发现他的脸色格外阴沉,他对媒介和电视观众说道,阿齐兹根本无意说明伊拉克将愿意从科威特撤军,有人问,那么伊拉克究竟愿意干什么;贝克对此的回答是:最好让伊拉克人自己来说明。贝克说完后就离开了房间,不一会儿,阿齐兹进来了,他讲了45分钟,但闭口不提科威特。我意识到这就是战争,“沙漠风暴”即将刮起。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规定的最后期限只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虽然我已
赵念渝[8](1993)在《海湾风云录3——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文中提出 星期三早晨,当我回到坦帕的作战室里时,传来了首架满载美国士兵的运输机抵达宰赫兰郊外的军用机场的消息。东部时间上午9时正,布什总统出现在电视上,他宣布美国正在沙漠里组成一道反对伊拉克侵略的防线。在中央司令部,我们给这次行动定名为“沙漠盾牌”,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的军队部署的日期——8月7日——则被定为“C—日”,意谓“开始行动日”。
赵念渝[9](1993)在《海湾风云录7——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文中研究说明 十月底,沙漠里终于开始稍微凉快了些,气温也不是那么热不可耐了。不过,在各处兵营里,士兵们的思想并没有因此而“凉”下来,他们中“永恒的主题”是到底是打仗,还是回家。谁也无法预测,因此当谣传说要实行轮换制时,这些男女士兵都期望着能回家过圣诞节。我无法因此而责备他们,虽说在11个星期里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向他们提供了从邮电所、电话到收音机和电视机等一切,但他们还是不得不忍受倒楣的靴子和难吃的食物,而这正是陆军缺乏远见所造成的后果。他们穿的还是越战时代的丛林靴,这种靴子在滚烫的沙地里犹如火炉,当年为了应付越南的潮湿环境,靴子底部还设计了漏水洞,但是在沙漠里却毫不客气地成了“进沙洞”。此外,由于在沙漠里无法提供炊事员,因此士兵们唯一的食品就是快餐,这种
陆琛[10](1993)在《海湾风云录9——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文中研究表明 随着发动地面战争日期的逼近,我最大的担忧是第七集团军。他们的进攻计划看来是既沉重又过于谨慎。第七集团军准备前进,停下,重新组合,再前进,如此再三。弗兰克斯将军坚持他需要预备队来取得成功,我越想到这点,我就越担心。当在战场上作出关健决定的时刻到来时,我没有打算去那儿。我把我的担心告诉弗兰克斯的间接上级、陆军部队指挥官约翰·约索克将军,“我不需要缓慢、沉闷、麻木的精神状态。我要第七集团军向共和国卫队发起猛烈进攻。对敌人不值得这样伪装,要以大胆、震惊的行动和出其不意来攻击他们,让我说得再清楚一点,约翰,你绝不能让第七集团军为任何事情而停滞不前。”数以万计的坦克、装甲车——美国的、阿拉伯国家的、英国和法国的——现在正以战斗序列压在边境线上,士兵们抓住一切间歇在他们的战车中或在战车外的沙地上睡觉。在他们的后面,集结着排成行列的油料和装备卡车,准备跟着坦克部队进入战斗。我们
二、海湾风云录1——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湾风云录1——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论文提纲范文)
四、海湾风云录1——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湾风云录1——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J]. 赵念渝. 国际展望, 1993(01)
- [2]海湾风云录2——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J]. 赵念渝. 国际展望, 1993(02)
- [3]海湾风云录10——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J]. 赵念渝. 国际展望, 1993(10)
- [4]海湾风云录5——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J]. 赵念渝. 国际展望, 1993(05)
- [5]海湾风云录4——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J]. 赵念渝. 国际展望, 1993(04)
- [6]海湾风云录(6)——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J]. 赵念渝. 国际展望, 1993(06)
- [7]海湾风云录8——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J]. 赵念渝. 国际展望, 1993(08)
- [8]海湾风云录3——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J]. 赵念渝. 国际展望, 1993(03)
- [9]海湾风云录7——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J]. 赵念渝. 国际展望, 1993(07)
- [10]海湾风云录9——施瓦茨科普夫回忆录摘译[J]. 陆琛. 国际展望, 199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