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艺——战士之心理(论文文献综述)
吴婷婷[1](2018)在《“样板戏”在《人民日报》(1966-1976)中的传播研究》文中提出《人民日报》作为“文革”期间极少数的没有被停刊的党报之一,有着庞大的阅读群体,它的报道成为了政治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是党中央的喉舌耳目。作为核心媒介,《人民日报》对“文革”时期主流文化形式——“样板戏”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和推广。本文以“文革”期间“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为研究对象,依据框架理论和传播学知识,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厘清“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概貌,总结其传播特点,并考察其功能及效果,探寻背后的政治权力运作与意识形态控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反思新闻传播规律和戏剧存在的文化生态,为今后媒介发展及戏剧文化建设提供借镜。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阐明此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对象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概貌。在钩沉了大量的史料基础之上,将“文革”期间“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宣传报道按照时间、标题、供稿来源、体裁、版面、篇幅等类目进行整理爬梳,利用统计学的知识最大程度地复原《人民日报》对“样板戏”的传播面貌,揭示官方是如何通过纸媒的渠道来传播“样板戏”、维护自身文化垄断地位的。第二章“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特点。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人民日报》在“样板戏”传播方面的特点:1、泛政治化报道。表现在毛主席语录频繁引用、政治口号漫天飞舞、溢美之词不绝于耳;2、高度模式化报道。从报道标题、报道署名、写作范式都可看出报道的高度模式化倾向;3、集束型全方位报道。集束型指大量地密集型报道,全方位指连环画、唱腔选集、剧本翻译等各种纸质文本的出版、音像制品、邮票等其它衍生物及有关“样板戏”移植、改编的报道;4、持续性叠加式报道。指为了增加“样板戏”曝光率和影响力而采用的长时间、分阶段连续报道以及增加其他报刊相互转载的叠加式报道。第三章“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功能及效果。本章考察“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所达到的传播功能及效果,既有服务于权力斗争的政治功能,也有专业知识分子对“样板戏”进行文艺宣传与集体“帮腔”的文艺功能,又有反馈群众接受“样板戏”教育效果及体会的教育功能,还有传递“样板戏”各种演出动态的信息功能,反映出特殊的政治语境和精神气候对“样板戏”传播与接受的影响。结语在事实判断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通过“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状况、特点及其功能分析,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反思文艺与政治、舆论宣传与文艺生态的关系,探究文艺传播的规律与经验,实现对“样板戏”生存与发展的文化阐释。
邵靖[2](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陈杰[3](2019)在《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歌谣渊源于人类劳动的呼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歌谣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时至近代,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路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部分知识分子将目光转移至与民众联系密切的歌谣,发起歌谣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其中,他们受俄国民粹派思想和十月革命影响,发动了深入基层进行民众启蒙的“到民间去”运动。加之左翼知识分子极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文艺大众化,合力助推了歌谣的政治化倾向。中国共产党后来倡导和创作的革命歌谣,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将传统歌谣政治化和革命化的产物。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重要苏维埃区域,该苏区位于中国南北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历史上经过数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和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开放、多元、包容的传统歌谣。鄂豫皖边区革命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关于歌谣宣传教育策略的引导下,当地党组织在早期革命实践中逐步意识到歌谣的宣传效力并在全区加以推广,形成了以革命知识分子为先导,文化宣传干部为主体,普通工农群众为补充的革命歌谣创作群体。革命歌谣的创作是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的产物,一方面借鉴传统歌谣的曲调、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填入大量表现革命性和现代性的新内容,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文化色彩的共产主义革命文艺形式。在革命歌谣创作群体与苏区民众的广泛互动下,鄂豫皖苏区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革命歌谣传播体系,即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和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这种传播体系呈现出上级组织与底层民众相结合,自觉与自发相结合,现代传播路径为主、传统传播形式为辅的特点。革命歌谣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地域文化的改变以及表达不同革命情感的需要,在歌词、曲调上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革命歌谣的演唱形式,增强了其表现力和传播力。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和广泛传播,旨在对苏区民众中的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形塑,通过革命化改编的歌词对苏区民众进行现代民主、自由、平等和共产主义思想启蒙。革命歌谣形塑和启蒙的本质是对普通民众进行革命动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在不同场景中动员效果如何要看民众的反应,即民众如何应对革命歌谣的动员。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苏区民众面临着“公”与“私”的权衡和博弈。在苏维埃政权的因势利导下,大批民众能够接受革命歌谣的集体主义观念而积极参加、拥护革命,然而也有部分民众基于个人家庭、情感等“私情”考虑而没有响应革命歌谣的宣传和动员。苏区政府为了应对民众的消极反应,及时采取教育、制度、组织、物质、法律等多种途径弥补革命歌谣动员的局限,最大限度保证苏区民众沿着革命动员的方向行进,反映出以革命歌谣为媒介的政治与社会互动的复杂性。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相较于同时期其他类型的歌谣,具有其独特性。一是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偏重实践性而缺乏理论阐释,偏重通俗性而缺乏专业水准,具有极强的地域传统文化烙印。二是与国民党统治区的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缺乏整体规划,但更加契合实际;创作群体层次普遍较低,但更接近民众心理;宣传具有地域性,但对地方民众记忆影响深远。实践性、通俗性、地域性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创作和运用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成为历史记忆,不同文化群体基于保存革命记忆、政治宣传以及学术研究等不同动机,在鄂豫皖边区范围内发起三次革命歌谣搜集和整理热潮,并通过文本形式对革命记忆加以定型,完成由交往记忆向文化记忆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由于政治导向、记忆局限以及新民歌创作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有意或无意重构革命歌谣的现象,以服务于强化国家认同和意识形态形塑的需要。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歌谣政治化产物的革命歌谣始终围绕着政党和国家发挥不同的政治功能。步入二十一世纪,革命歌谣对于当今的意识形态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战争年代中共运用革命歌谣进行思想宣传和民众动员的实践和经验,或许能够为新时代中共意识形态重返民间文化和民众心理提供有益借鉴。
侯文靖[4](2019)在《舒巧 门文元舞剧创作风格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常常呈现为多种力量的彼此冲撞、相互交融,而对舞剧创作主体的研究正是彰显了对编舞家身处历史之中,作为创作行为者主体动力的确认。回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舞剧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舒巧、门文元在舞剧创作实践方面逐渐树立起两座令人瞩目的高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前二十年中,舒巧逐渐消解了文学文本在舞剧改编过程中的制导地位,构建起以编导个体表达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在对人本精神的追求下形成了舒巧舞剧的创作风格:即从“人”的立场出发,着眼于“日常”生活的“非常”叙述,强调对人物情感细致深入地表达,独特的叙事结构所呈现的叙事能力,以及不离不弃的女性主题。这些特征又共同成就了舒巧由心理型人物观支撑起来的“心理舞剧”建构。而门文元的舞剧创作风格则呈现出另一种追求:即通过对区域性民间舞戏剧化的运用,对英雄人物崇高精神的塑造,在追求舞台视觉震撼力的同时强调跌宕起伏的故事内容,最终实现对时代主旋律的弘扬、对民族精神文化的宣传与对社会风尚的引领。其凸显了以行动型人物观推动的“戏剧舞剧”铺排。应该说舒巧与门文元同为中国当代重要的舞剧编导,但二者在创作风格与创作立足点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探究其中差异的具体内涵,造成这种差异的各方面原因,以及他们各自对中国舞剧创作的影响,还未引起舞蹈学者的足够关注。因此这既成为本论文着意研究的方向,也是本论文的研究创新点。本论文以“比较”作为方法论基础,借助生态学的研究视角,以整体性的眼光来观察外部环境对艺术生产的引导及限定。在两位编舞家互为“镜像”的研究过程中,深化对二者舞剧创作风格的认识。其中同质性的研究有利于挖掘中国舞剧编舞家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探寻舞剧创作规律,是重要的可比性之一。然而,本论文着重强调在比较中发现研究对象的异质性。通过不同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来发现新价值与新关系,努力为艺术创作带来新视角与新观念,丰富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并深化对舞剧艺术创作规律的认识,构建和而不同的艺术世界。在中国舞剧创作当前的发展状态下,对不同舞剧创作主体差异性的研究与倡导显得尤为重要。
秦彬[5](2013)在《“改造”话语与延安文学 ——基于政治文化统合性视角的考察》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考察“改造”话语与延安文学的互动关系。共产党要在延安社会推行政治文化并启蒙、动员民众参与战争,不得不重视文艺的功效,对文学和社会的改造成为战时社会的必然,由此政治家的“改造”话语成为延安时期的核心话语。本文力图全面地展示延安文学改造以及社会改造的总体面貌,考察文学如何配合政治文化的宣传和政治权力的凝聚,这将为如何重建更为合理的社会提供反思。本文的分析不仅局限于文学内部,而是在文史互证的基础上揭示出延安时期文学与社会转型的复杂性。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论文的选题缘由以及该研究的学术意义,并对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和相关概念如延安文学、政治文化、统合性做出相关界定和阐述,最后在历时性梳理涉及延安文学“改造”方面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找到学术界需要深入挖掘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部分包括五章:简单来说,第一章确立“改造”话语;第二三四章则是改造的对象:个体、集体和民间;第五章为改造后的文学景观。具体操作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延安文学“改造”话语的确立过程,以共产党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在延安立足必须要对其本土文化进行改造和聚拢。战争需要知识分子的参与,而其中张闻天和毛泽东知识分子政策的不同,实质上反映出二者的权力竞争,对延安文学与延安社会进行改造所依据的是政治家的“改造”话语,文学家的“改造”话语式微。第二章着重考察在政治文化凝聚中现实的个体以及文本中个体形象的境遇,知识分子的心态发生转变,不洁者和俘虏成为战争的利用对象,儿童被赋予革命意识,农民在气质上有了很大改观,二流子成为革命的团结对象,女性走出家庭参与到军队中贡献力量,个体的价值被重新认定,个体被取消了独立性。第三章分析政治文化影响下的集体意识呈现,分别选取了家庭、文艺社团、作为复述的干部、本土派、道德派人物、文学传播媒介等几个点进行梳理,考察作为社会中间体力量它们如何摆脱松散状态,新型集体意识如何萌生的过程,并剖析它们被赋予何种新的集体形象。第四章剖析延安时期的民间文化形态,民间社会中的民间艺人被政治权力收编,成为政治文化的传播者,共产党利用民间传说来动员民众,以往的民间传说被置换为现在的民间革命故事,传播的是历史的体验与记忆,建立一种革命的信仰,在“民族形式”大讨论的背景下,民间的艺术形式被充分重视,秧歌剧、街头诗、朗诵诗等成为宣传鼓动的武器,民众在秧歌剧的全民狂欢节中增强了政治意识,民间日常生活的私人性被取消,民间的重要节日成为政治文化推行的契机。第五章阐述政治文化改造后的延安文学图示,首先是在与孙犁的比对中考察“赵树理方向”确立的个性追求和社会背景等原因,延安文学塑造的是以劳动英雄为主流的形象,而非萧军作品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随着权力的集中,形成毛泽东卡里斯马型领袖形象书写的浪潮,由于军民参战的广泛性,文学作品中出现军民同构的叙事模式。结论部分辩证看待延安时期共产党政治文化介入下的文学改造与社会改造,一方面它确实调动了民众参与战争的热情,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在改造的过程中知识分子的受害最大,我们要反思这种战时的文学观念,延安时期的改造运动为如何重建更为合理的社会提供了反思性经验,应当保持个人、社会和国家三者的独立性,维持三者的动态平衡。综上所述,“改造”是延安时期的核心话语,政治家通过对文学的改造以及文学参与对社会的改造传播了共产党政治文化,达到了政治功利性的目的。我们应当反思这种战时社会下的文学和社会发展模式,以理性主义代替功利主义才是常态社会发展的思想。
刘博[6](2020)在《路翎《洼地上的“战役”》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路翎,一个被称为“天才”的作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其创作高峰期,因“胡风案”受到牵连,中断写作二十余年。新时期,路翎小说作品逐渐回到大家的视野中,大多将目光投向路翎早期的文学作品。本文聚焦于路翎的一篇争议小说《洼地上的“战役”》,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尽管这篇小说受到了巨大的批判和争议,但人们所给予它的关注依然不够。本文试图从围绕这篇小说的批评出发,梳理清楚批评的详细经过,以及批评背后的复杂原因,重新回到作品本身,给予这篇小说一个新的解读和定位。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从三个章节对问题进行分析。第一章还原当年围绕本篇小说的批评现场,尽可能全面地、有条理地梳理批评文章,包含批评家们的批评和作家反批评。从文章发表时间、批评阵地、批判的程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呈现,将历史现场中从一开始针对作品所呈现的批评,到后来对作家进行政治定性的风向变化展现出来。第二章着眼于这场批评,到后来甚至演变为批判的背后原因。从文本的外部环境,包括批评家与批评阵地的特殊性,胡风等“七月派”作家与新中国政治话语的矛盾,现实主义的理论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涉及到建国后对文学话语的监督、文学期刊功能的转变、批评家身份的特殊性、宗派主义问题、延安新文艺的新要求、路翎的特殊身份、现实主义的阐释等许多具体问题,正是这些具体问题从而构建了《洼地上的“战役”》这篇小说的外部环境。第三章回到文本本身,从小说中涉及到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主题入手。对其中所包含的不纯粹的感情——不能实现的爱情、她姓力量在小说中的参与和隐喻进行分析,最终指向更为广阔的主题,与同时期战争题材的小说进行对比,与苏俄战争小说进行对话,从超越普遍意义的角度重新审视这篇小说,反观《洼地上的“战役”》与同时代小说之间的审美距离,重新对小说进行定位。从方法上来说,本文将一个短篇小说作为切入点,立足于相关史料和围绕这一场域的大量资料,以路翎的文本为土壤,对文本内外的关系进行梳理,用过去的史料和批评作为基础,用当下的理论视角重新解读。
王姣姣[7](2020)在《“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信念论》文中研究说明“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是“十七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对于过往革命历史的认知与叙述。小说也体现出党领导人民在革命中所生发的革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培养文化自信,继承革命文化。因而,对“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进行研究,对发扬革命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后,中国距离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指日可待,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将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共生的美好社会,在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增强理想信念对国家、民族、个人而言都至关重要。因此,对信念进行深入的挖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抓住“信念”对“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系列作品进行研究,挖掘小说蕴含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必胜信念这两大信念,从价值内涵上对其进行研究。首先注重时代背景对“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信念形成的影响,即在宏观方面考察信念与小说的内在关系。从延安文艺到“十七年”文学阶段,共产主义信念发展至成熟。受时代熏陶,“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体现出强烈的共产主义信念。自近现代以来,中国革命与文学关系密切,不断顺应时代而发展,“十七年”时期迎来革命之后的历史叙述,需要“革命历史”经典化,革命必胜的自我叙述与对未来图景的向往共同构成革命必胜信念。接着梳理“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文本中呈现出的有关信念的书写,即在表观上完成对小说文本中信念的呈现,对以《保卫延安》、《红岩》、《红日》、《红旗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为主的长篇小说,以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必胜信念为切入点,挖掘出反抗压迫、全民共建、公平正义的共产主义信念书写,以及战前汹涌激情、前线壮阔斗争、监狱必胜从容的革命必胜信念书写,建立起两大信念体系。下一步,在微观层面上进一步挖掘小说中信念生成的深层心理内涵。分别从作者与文本、文本与世界、读者与文本的角度来探讨。首先探究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作者是在至纯心理下进行的书写,“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作者大都是革命的亲历者,对于过往的历史难以忘怀,在情感上要弥补经历,对未来也有新的展望,小说在至纯心理之下创作出来,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必胜信念实现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结。其次,文本与世界的关系中,“气”这一民族文化心理在战火飞扬的世界里召唤信念。“气”论影响深远,在各个时代会出现内涵差异化的变体。“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呈现出的“勇气”和“正气”是对浩然之气的传承以及新的阐释。在异族入侵,旧制度压迫和黑暗统治之下的近代社会灾难不断,个体如何应对灾难的反应,反射出中华民族应对灾难的反应。勇气和正气召唤可以养气的心中之志,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必胜信念正是养气之志。在文本与读者之间,以潜隐的悲剧心理接受探究读者对小说文本的接受,分别从崇高与净化两方面完成信念最终形成的闭环。最后,当代语境下,论述“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信念的意义,信念在颠沛的文本流通以及对文本研究争辩的浪潮中被遮蔽和忽视,随着时代对信念的召唤,应合理的迎来信念的复归与发扬,挖掘信念发扬革命文化,守护当代文学的初心和使命。
黎保荣[8](2009)在《暴力与启蒙 ——晚清至20世纪40年代文学“暴力叙事”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暴力叙事”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一种审美现象,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启蒙的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是梁启超、鲁迅、郭沫若还是巴金、老舍、沈从文等等,他们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暴力抗争与“尚武”倾向,以极其强烈的民族自强情绪,深刻地表达了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在“弃医从文”理想幻灭之后,进而追求“弃文尚武”(轻文重武)的政治启蒙理想和功利主义心态。尤其是随着民族矛盾的日益加深,“暴力叙事”更被赋予了全民族思想、政治启蒙的合理价值,最终获得了现代文学审美形态的合法地位。因此,本论文的实际研究意义,就是要将客观存在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全过程的暴力叙事现象,与民族文化的特殊历史背景相结合,以求深刻地揭示暴力叙事与思想启蒙之间的辨证关系,探讨中国文学现代性价值观的获取方式与民族情感。本论文注重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尚武”思想的历史因子,与此同时,也注重分析东洋留学生对日本近代“尚武”文化的积极引进,以及东洋“尚武”文化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启蒙的巨大历史推动作用。本文突破过去只着重单一文化影响的研究模式,辩证、深入分析中日“尚武”文化是如何共存而有所侧重地分别影响不同阶段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暴力叙事:它呈现出一条相对清晰的线索,整体上是现象(日本)与本质(中国传统)的关系,过程分别是日本浪潮与中国传统暗涌(晚清、五四),日本表象与回归传统(三十年代,如左翼、新感觉派、准左翼作家、沈从文等),以及传统主流与多样资源(四十年代);并且进而充分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暴力叙事在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的现实意义与潜在影响。总之,本论文具有角度新(暴力叙事)、中心新(暴力与启蒙)、线索新(中日尚武文化精神)、史料新和分析新等特点。
曹建林[9](2012)在《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研究(1940-1945)》文中研究表明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抗日救国为主题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它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动员民众投身抗战;它弘扬民族正气,鼓舞军民斗志;它热情讴歌抗日军民的爱国主义情操、英雄主义精神,深刻揭露日伪顽敌人践踏国土、蹂躏人民、破坏根据地建设的罪行;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众多史料的整理、比较、分析、归纳、综合、提炼,深入地分析了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运动蓬勃开展的动因和历程;全面地介绍了在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中起到组织和主体作用的文艺组织与团体: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鲁迅艺术工作团、阜宁文化村、湖海艺文社、苏北文工团和新安旅行团;详尽地论述了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所进行的戏剧、文学、音乐与美术等多样形式和歌颂中国共产党、新四军、根据地人民的英雄业绩与揭露日、伪、顽罪行的丰富内容;高度地概括了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独特的地方性的特点;客观地总结了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所具有的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建立抗日文化统一战线,以“铁军精神”的勇气开展抗战文艺运动,以“战时形态”的特质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宝贵经验,并从中得到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团结拚搏、开拓创新,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重要启示,以提示后人要发扬优良传统,把前辈打下的江山巩固好、建设好、发展好;最后对文艺在抗战中的作用、文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与讨论。本文特别注意到苏北根据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抗战文艺开展所创造的宏观环境,特别注意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为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运动开展所指明的方向,特别注意到刘少奇、陈毅作为中共华中局、新四军领导在领导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本文力求全景式地介绍和分析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的概貌,也力求从中寻找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去打击日本侵略者、建设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为什么能成为一支能文能武的“铁军”。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从中已可以看出:高度重视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轰轰烈烈地开展抗战文艺运动对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时形态的文艺有它的特殊性,它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为时代主题所服务的。本文研究表明,与抗战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抗战文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号召力和生命力,也对时代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力。本文也提出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当代研究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梁丹玉[10](2020)在《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文中认为中国芭蕾舞剧从以“实践先行”大胆地迈出了“民族化”的第一步到探索如何使中国文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接榫,已走过了七十年的岁月。自中国芭蕾舞剧诞生之日起,就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中国舞剧形象而走上了一条与西方芭蕾舞剧不同的创作道路。不论是最初实践阶段以“民族化”为口号对西方芭蕾进行中式改造,还是如今以更自觉的心态进入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探索芭蕾的“中国学派”,七十年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实践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随时代诉求的变化,中国芭蕾舞剧价值取向的具体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芭蕾中国学派等问题还未引起舞界学者们的足够重视,这便是本文所着意要研究的方向,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对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展望是以其历时性的研究作为前提,在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下,借助马克思“艺术生产”的理论视角对芭蕾舞剧研究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不论是芭蕾编导们还是其作品都是所处历史时期的产物,对芭蕾舞剧作品及其编导的研究必须回到社会历史的具体语境中。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历史节点,是以引起中国芭蕾舞剧风格取向变化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时间作为节点划分依据,节点前后的芭蕾舞剧作品在编导个人风格的差异性中又呈现出某种时代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本体特征包括叙事结构、形象及其文化特征以及肢体语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是中国芭蕾舞剧不同于西方芭蕾舞剧的体现,也是芭蕾舞剧中国学派得以展望之根本。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国芭蕾舞剧应关注当今世界芭蕾舞剧的多元形式,在文化自觉的引领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芭蕾中国学派的建构是中国芭蕾舞剧自诞生之日起便萦绕在艺术工作者心中的庞大论题,芭蕾“中国学派”这一论题还应随着芭蕾舞剧的不断发展继续进行深入探讨。
二、文艺——战士之心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艺——战士之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1)“样板戏”在《人民日报》(1966-1976)中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概貌 |
第一节 《人民日报》传播“样板戏”的政治文化语境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对“样板戏”传播报道的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特点 |
第一节 泛政治化报道 |
第二节 高度模式化报道 |
第三节 集束型全方位报道 |
第四节 持续性叠加式报道 |
第三章 “样板戏”在《人民日报》中的传播功能及效果 |
第一节 政治功能及效果:为权力斗争制造舆论 |
第二节 文艺功能及效果:为文艺评论提供交流平台 |
第三节 教育功能及效果:反馈群众接受“样板戏”教育的体会 |
第四节 信息功能及效果:分享“样板戏”各种演出信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阐释与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缘起 |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的歌谣 |
一、歌谣的缘起 |
二、鄂豫皖边区的传统歌谣 |
第二节 国际革命文艺导向 |
一、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欧洲文艺的革命化倾向 |
二、二十世纪初期苏俄革命文艺的兴起 |
第三节 国内歌谣运动影响 |
一、歌谣运动的发起与社会反响 |
二、“到民间去”运动与歌谣政治化 |
三、革命文学主张与文艺大众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 |
第一节 创作由来——革命歌谣创作的提出 |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歌谣宣传功能的认知 |
二、鄂豫皖边中共党组织对革命歌谣创作的倡导 |
第二节 谁来创作——创作群体的社会构成 |
一、早期革命知识分子 |
二、文化宣传干部 |
三、普通工农群众 |
第三节 如何创作——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 |
一、借鉴传统歌谣曲调形式进行创作 |
二、借鉴西方革命歌曲进行创作 |
三、根据革命形势进行新歌谣创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传播与流变 |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传播路径 |
一、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 |
二、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 |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 |
四、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 |
第二节 革命歌谣传播中的流变 |
一、革命歌谣传播中歌词的变异 |
二、革命歌谣传播中曲调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形塑、启蒙与动员 |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形塑 |
一、对工农的形塑 |
二、对妇女的形塑 |
三、对干部的形塑 |
四、对士兵的形塑 |
五、对青少年儿童的形塑 |
第二节 革命理想——歌谣中的启蒙观念 |
一、革命歌谣中的民主观念 |
二、革命歌谣中的自由观念 |
三、革命歌谣中的平等思想 |
四、革命歌谣中的共产主义观念 |
第三节 歌谣动员、民众反应与政府因应 |
一、对工农的动员与因应 |
二、对妇女的动员与因应 |
三、对士兵的动员与因应 |
四、对青少年儿童的动员与因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
一、改编利用传统歌谣理论基础的异同 |
二、革命歌谣改编创作机制的异同 |
三、革命歌谣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异同 |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与国民党统治区歌谣对比研究 |
一、指导思想和政治动机的异同 |
二、创作模式和歌词内容的异同 |
三、传播路径和宣传效果的异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搜集、整理与重构 |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搜集与整理 |
一、基于民间记忆保存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
二、基于政治宣传导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
三、基于学术研究取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
第二节 革命歌谣的重构 |
一、凸显政治导向的革命歌谣重构 |
二、受制于记忆局限的革命歌谣重构 |
三、基于新民歌创作的革命歌谣重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传承和创新:革命歌谣与传统文化 |
二、革命歌谣宣传动员与地方实践 |
三、革命记忆与歌谣政治功能的延续 |
附录 鄂豫皖苏区原始革命歌谣名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舒巧 门文元舞剧创作风格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既往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及其范围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舒巧、门文元的成长背景阐释 |
第一节 革命战火中锻造的精神底色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文艺工作 |
一、新中国第一个舞蹈学习班的学员——舒巧 |
(一)崔承喜艺术观的影响 |
(二)第一个小型舞蹈作品《剑舞》 |
(三)在《小刀会》《鱼美人》之争中开启舞剧探索之路 |
二、部队中艰苦奋斗的“蜡头”精神——门文元 |
(一)部队基层生活的滋养 |
(二)自觉响应“向传统和民间舞蹈学习”的号召 |
(三)被舞蹈界所瞩目的《金山战鼓》 |
三、探索舞剧民族形式的时代需求 |
小结 |
第二章 舒巧、门文元的舞剧创作环境探究 |
第一节 上海、沈阳相异的舞蹈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八十年代香港的舞剧创作环境 |
一、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制的管理运营机制 |
二、由“票房”“舞评”形成的监督机制 |
三、在港期间舒巧独立自主的创作状态 |
四、因爱舞蹈而舞蹈的“兴趣说” |
第三节 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初中国(内地)的舞剧创作环境 |
一、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创作指向 |
二、从“动态建构”到“精神寻根”的主题嬗变 |
三、门文元成就“小团造大戏”的创作神话 |
小结 |
第三章 舒巧、门文元的舞剧作品比较分析 |
第一节 舞剧创作题材选择的比较 |
一、关于舞剧创作题材的选择 |
(一)舒巧在多种题材中实现对“人”的深沉注视 |
(二)门文元在选材中完成“救国”主题的书写 |
二、关于舞剧台本的改编体裁 |
(一)舒巧从小说文本着手重构舞剧 |
(二)门文元重塑影视经典的舞剧创作 |
小结 |
第二节 舞剧形象塑造的比较 |
一、舒巧舞剧作品的形象塑造 |
(一)心理型人物观带来揭示性情节的构成 |
(二)开放性的人物结构 |
(三)写意风格的追求与直描手法的运用 |
(四)在限制中完成人物独特的形象塑造 |
(五)对女性情感话题的关注与转变 |
二、门文元舞剧作品的形象塑造 |
(一)行动型人物观派生出解决性情节的构架 |
(二)锁闭性的人物结构 |
(三)蕴藏着戏剧冲突的人物关系设置 |
(四)战争背景与悲情氛围成为塑造英雄的语境 |
(五)英雄主义精神的共同指向 |
小结 |
第三节 舞剧创作语言特性的比较 |
一、舒巧舞剧创作语言的特性 |
(一)“因情立体”的语言生成 |
(二)结构铺排中蕴含的言语效能 |
(三)以群舞来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 |
(四)“双人舞”成为舞剧叙述的关键元素 |
(五)对动作语汇的大胆创新 |
二、门文元舞剧创作语言的特性 |
(一)以推动情节发展为目的的结构骨架 |
(二)强调本体形式美的语言铺排 |
(三)把握传统的稳定性与流变性 |
(四)建构视觉符号的话语系统 |
(五)利用舞台综合技术来营造舞剧视觉效果 |
小结 |
第四章 舒巧、门文元的舞剧创作理念比较 |
第一节 为何创作——“开创”与“守望” |
一、舒巧的开创探索 |
二、门文元的守望担当 |
小结 |
第二节 怎样创作——(一)传统舞蹈表演形式的接续与发展 |
一、以开放的态度运用传统舞蹈动作素材库 |
二、以发展的眼光接续传统舞蹈表演程式 |
小结 |
第三节 怎样创作——(二)音乐和舞蹈是舞剧形象塑造的左、右手 |
一、尊重音乐自身的创作规律 |
二、突破“音乐长度表”的常规模式 |
三、从《鱼美人》《黄土地》中获得的启示 |
小结 |
第四节 为谁创作——寻求舞剧创作的人民性 |
一、舒巧强调沉浸于社会来了解人们关心的问题 |
二、门文元在舞剧创作上“抓住观众”的努力 |
三、吴晓邦的启示 |
小结 |
结语:中国舞剧创作个案对比研究的意义与启迪 |
附录一 :舒巧重要作品创作年表 |
附录二 :门文元重要作品创作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致谢 |
(5)“改造”话语与延安文学 ——基于政治文化统合性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与思路方法 |
第一章 政治文化与延安文学“改造”话语的确立 |
第一节 政党介入:政治文化对延安本土文化的改造与聚拢 |
第二节 由容纳到治理:知识分子政策与权力竞争 |
第三节 话语确立:政治家对文学家的“改造”话语统摄 |
第二章 政治文化凝聚中的延安时期个体境遇 |
第一节 光环隐退:知识分子的心态转换 |
第二节 回头是岸:对不洁者和俘虏的文学教化 |
第三节 “抢救儿童”:革命儿童书写 |
第四节 告别散漫:农民形象重塑 |
第五节 身份趋同:从女人到女兵的形象嬗变 |
第三章 政治文化影响下的延安社会新型集体意识 |
第一节 战时家庭:血缘伦理到政党伦理 |
第二节 文艺社团的一体化 |
第三节 作为复数的干部形象 |
第四节 本土派、国际派人物的讲述策略 |
第五节 “使用与满足”视域中的文学传播媒介 |
第四章 延安时期民间社会改造与政治文化 |
第一节 民间艺人的政治收编 |
第二节 民间传说的政治置换 |
第三节 民间艺术形式与政治 |
第四节 民间日常生活的政治化 |
第五章 政治文化改造后的延安文学景观 |
第一节 “赵树理方向”的树立 |
第二节 劳动英雄形象呈现 |
第三节 卡里斯马型领袖气质书写 |
第四节 军民同构的叙事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路翎《洼地上的“战役”》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价值 |
第一章 还原现场:批评与反批评 |
第一节 源源不断的批判声音 |
一、围绕《洼地上的“战役”》的批评 |
二、围绕周边创作的批评 |
第二节 作家路翎的反批评姿态 |
一、对批评家逻辑的质疑 |
二、从整体到细节的驳斥 |
三、针对路翎大规模的批判 |
第二章 批评背后:“宗派主义”政治与文学的暧昧关系 |
第一节 批评家与批评阵地 |
第二节 胡风等“七月派”作家与新中国政治话语的矛盾 |
一、延安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里程碑意义 |
二、路翎的身份问题——五四“知识分子”与成问题的“个人” |
第三节 两种“现实主义”的分歧 |
第三章 重读文本:内部世界与外部对话 |
第一节 不“纯粹”的情感——不能实现的爱情 |
第二节 路翎“她姓力量”的参与——反崇高的崇高 |
第三节 超脱战争的“战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信念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历史与现状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 |
四、研究术语与界定 |
第一章 宏观影响:时代背景中催生信念 |
第一节 共产主义信念 |
一、延安文艺与共产主义信念 |
二、“十七年”时期共产主义信念的成熟 |
第二节 革命必胜信念 |
一、革命与文学 |
二、革命之后的叙述 |
第二章 表观呈现:小说文本的信念书写 |
第一节 共产主义信念书写 |
一、觉醒:反抗压迫 |
二、行动:全民共建 |
三、追求:公平正义 |
第二节 革命必胜信念书写 |
一、战前:汹涌激情 |
二、前线:壮阔斗争 |
三、监狱:必胜从容 |
第三章 微观密码:形成信念之心理内涵 |
第一节 至纯心理下的书写 |
一、难忘 |
二、展望 |
第二节 “气”——文化心理召唤 |
一、勇气 |
二、正气 |
第三节 潜隐的悲剧心理接受 |
一、崇高 |
二、净化 |
第四章 当代启示:信念意义的探寻 |
第一节 遮蔽与忽视 |
第二节 复归与发扬 |
第三节 初心与使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暴力与启蒙 ——晚清至20世纪40年代文学“暴力叙事”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分类与内涵 |
第二节 暴力与启蒙的关系梳理 |
第三节 研究综述、重点与新意 |
绪论注释 |
第一章 晚清时期的尚武倾向与暴力启蒙 |
第一节 中日文化的"尚武"倾向 |
第二节 晚清学人的"尚武"思想 |
第三节 晚清文学的"尚武"类型 |
第一章注释 |
第二章 五四时期:东洋文化对新文学的影响 |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作家与东洋文化背景 |
第二节 鲁迅的"暴力"呐喊与暴力启蒙 |
第三节 郭沫若等作家的暴力思想与表现 |
第二章注释 |
第三章 三十年代:暴力叙事的政治艺术想象 |
第一节 日本表象与回归传统——左翼、新感觉派的暴力想象 |
第二节 准左翼作家的暴力叙事 |
第三节 沈从文的暴力书写 |
第三章注释 |
第四章 四十年代:暴力叙事的民族战斗激情 |
第一节 四十年代暴力叙事的精神资源与思维模式 |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与解放区文学的战争暴力建构 |
第三节 战争背景之下的精神暴力与政治暴力形态 |
第四章注释 |
结语 |
结语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9)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研究(194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概述与资料来源 |
三、 研究方法、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 |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五、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文艺的开展 |
第一节 抗战文艺开展的动因 |
一、 宣传抗日、唤醒民众的需要 |
二、 新文化、新启蒙运动的呼唤 |
三、 延安抗战文艺的影响 |
四、 新四军早期抗战文艺的延续 |
第二节 抗战文艺开展的历程 |
一、 抗战文艺的开创与兴起 |
二、 抗战文艺的繁荣与普及 |
第二章 抗战文艺的组织与团体 |
第一节 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 |
一、 鲁艺华中分院的创立与发展 |
二、 鲁艺华中分院的教学活动 |
三、 鲁艺华中分院的文艺实践 |
四、 鲁艺华中分院的主要作用 |
第二节 鲁迅艺术工作团 |
一、 鲁工团的组建 |
二、 鲁工团的教学活动 |
三、 鲁工团的文艺实践 |
四、 鲁工团为部队、农村基层服务 |
第三节 阜宁文化村 |
一、 文化人的学习和创作中心 |
二、 文化人的文化活动中心 |
三、 文化人的集聚和联谊中心 |
四、 文化人的生活和安全中心 |
第四节 湖海艺文社 |
一、 湖海艺文社的发起 |
二、 湖海艺文社的成立 |
三、 湖海艺文社的活动 |
第五节 苏北文工团 |
一、 苏北文艺团体概述 |
二、 苏北文工团的建立与发展 |
三、 苏北文工团的文艺宣传活动 |
第六节 新安旅行团 |
一、 新安旅行团的创建 |
二、 新安旅行团的文艺宣传活动 |
三、 新安旅行团的儿童工作 |
四、 新安旅行团的宝贵精神财富 |
第三章 抗战文艺的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戏剧活动 |
一、 话剧、歌剧和京剧活动 |
二、 淮剧的改革与发展 |
三、 秧歌舞运动 |
第二节 文学创作 |
一、 诗歌创作 |
二、 小说创作 |
三、 散文、报告文学及其他 |
第三节 音乐活动 |
一、 音乐创作 |
二、 歌咏活动 |
第四节 美术宣传 |
一、 美术宣传概述 |
二、 美术宣传的主要形式 |
第四章 抗战文艺的评析 |
第一节 抗战文艺的特点与作用 |
一、 鲜明的时代性——为抗战救国服务 |
二、 强烈的战斗性——为战胜敌人服务 |
三、 广泛的群众性——为工农兵服务 |
四、 独特的地方性——为苏北民众所喜闻乐见 |
第二节 抗战文艺的经验与启示 |
一、 经验与启示之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二、 经验与启示之二:要学习“铁军精神”、开拓创新 |
三、 经验与启示之三: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
余论:问题与思考 |
一、 文艺在抗战中的作用 |
二、 文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
三、 文艺的普及与提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
第一章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历史节点及其时代诉求 |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一个历史节点——建国十五周年前后 |
一、表达新生政权诉求的《和平鸽》与芭蕾民族化尝试的《鱼美人》 |
二、在“三化”指导下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芭蕾舞剧 |
三、作为宣传新意识形态的工具——芭蕾舞剧“样板戏” |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二个历史节点——“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前后 |
一、从审视“千年禁锢”出发反思“十年桎梏” |
二、从题材、形象、创作手法的全面探索中表现中国芭蕾的民族气质 |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三个历史节点——准备“跨世纪”和迎接“新世纪” |
一、以中国传统艺术的叙事展现中国芭蕾的“国际身份” |
二、以古典文学改编的“现代性”演绎呈现中国芭蕾的新世纪面貌 |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四个历史节点——“国家艺术基金”开启“扶持新模式” |
一、“国家艺术基金”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扶持 |
二、中国芭蕾舞剧“团队创新”的差异化取向 |
第二章 中国芭蕾舞剧当代诉求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从“革命历史题材”起步 |
一、中国芭蕾舞剧创作的实验阶段 |
二、以“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为目标的中国芭蕾舞剧初创 |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以“心理描写”表达当代诉求 |
一、改编现代文学作品凸显“心理描写”的取向 |
二、古典题材中的“诗化追求”与编导诉求的“当代表达” |
第三节 世纪之交彰显“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 |
一、在阐释“民族艺术”中探索中国芭蕾的民族精神 |
二、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展现中国芭蕾的当代风貌 |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现实题材”的突围及其“现实性”关照 |
一、现实题材芭蕾舞剧注重对“平凡英雄”的塑造 |
二、革命历史题材芭蕾舞剧的时代言说 |
三、在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开掘中国芭蕾舞剧的“现实性” |
第三章 中国芭蕾舞剧本体求索的“中国道路” |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叙事演进 |
一、中国芭蕾舞剧“拿来主义”的实践准备 |
二、中国芭蕾舞剧的“线性叙事” |
三、中国芭蕾舞剧“心理描写”及其“诗化”叙事 |
四、中国芭蕾舞剧“隐喻叙事”的本体求索 |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其文化象征 |
一、中国芭蕾舞剧对“英雄形象”的塑造 |
二、中国芭蕾舞剧对“封建桎梏”下“弱势群体”的形象塑造 |
三、中国芭蕾舞剧对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塑造 |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形象塑造和动态表意的语汇特征 |
一、古典芭蕾与中国舞蹈语汇的“融合” |
二、以描写人物内心为主旨的动态表意语汇 |
三、中国芭蕾舞剧舞蹈语汇的“多元表达” |
第四章 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未来愿景 |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中国化”追求的时代演进 |
一、“民族化”的提出与实践的最初阶段 |
二、在“心理描写”中实现芭蕾“中国化”的追求 |
三、“中国化”追求的本质是建构“中国学派” |
第二节 芭蕾舞剧“中国学派”的跨文化视野 |
一、中国芭蕾舞剧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国际视野” |
第三节 芭蕾“中国学派”的未来展望 |
一、需要重温苏联芭蕾的历史经验 |
二、从中国芭蕾舞剧的当前创作中展望“中国学派” |
结语 |
附录: 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文艺——战士之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样板戏”在《人民日报》(1966-1976)中的传播研究[D]. 吴婷婷. 扬州大学, 2018(01)
- [2]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3]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D]. 陈杰. 郑州大学, 2019(07)
- [4]舒巧 门文元舞剧创作风格比较研究[D]. 侯文靖.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改造”话语与延安文学 ——基于政治文化统合性视角的考察[D]. 秦彬. 南开大学, 2013(07)
- [6]路翎《洼地上的“战役”》批评研究[D]. 刘博.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信念论[D]. 王姣姣. 喀什大学, 2020(07)
- [8]暴力与启蒙 ——晚清至20世纪40年代文学“暴力叙事”现象研究[D]. 黎保荣. 暨南大学, 2009(09)
- [9]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研究(1940-1945)[D]. 曹建林. 苏州大学, 2012(05)
- [10]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D]. 梁丹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