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行知先生“学生观”之启迪(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1](2020)在《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理想是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想在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职业理想是职业实践的方向盘和指南针,任何职业生活都需要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肩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特殊使命,更需要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崇尚师德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历代教育家也均执着追求着“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个人修养和教育境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和教师职业理想问题,并将教师职业理想教育置于教师培养的核心地位。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也激励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简洁概括激励着广大人民教师实现从世俗生活到精神自由、从个人价值到使命担当的发展跨越,为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及师范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主力军,他们只有拥有崇高教师职业理想,才能形成可贵的师范气质和深厚教师情怀,才能调动起奉献教育事业的职业热情和奋斗意志。职业理想教育是高校师范生理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职业理想培育的坚实保障。因此,对标“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积极关注并研究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问题对师范生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进行了阐释,明确了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及马克思主义职业观为理论指导,并借鉴了西方职业发展理论相关研究测量工具。同时,对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进行了分析: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关乎新时代我国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关乎新时代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以及师范专业改革工作的成效;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目标指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借鉴心理学研究方法编制了《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及《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使用上述两个自编问卷进行了相关测量和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积极方面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剖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内容体系有待完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合力结构尚未形成”等问题,并从学校、学生、国家及社会四方面分析了上述问题的成因。结合前期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对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进行了重点研究:一是在实施原则的调试方面,提出要遵循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等原则;二是在内容体系建构方面,建议内容体系应涵盖政治信仰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职业认知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教育、教师职业情感教育以及教师从教信念教育等五个方面;三是在实践举措探索方面,梳理了以讲授、体验、榜样、环境和自我为核心的“五维”培育路径以及探索了构建“向师型”师范生课程体系、发挥以“实习支教”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优势、发挥“榜样力量”的启迪与激励影响、彰显“师范教育”特质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激发高校师范生主体意识及自我教育积极性等对策。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高校师范生的“录取与退出机制”“效果评价机制”“国家支持机制”“社会引导机制”以及“家庭干预机制”等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支持机制的思路。其中,第一章“理论概述”是研究起点和基础;第二章“意义与要求”是研究的方向和指引;第三章“现状实证分析”和第四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是研究难点和切入点;第五章“思路与举措”是研究重点和落脚点。
王会亭[2](2017)在《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端于新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而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是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同时,教师培训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在需要。教师培训的质量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关乎学生的整全发展,还关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推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鉴于此,近年来,教师及其培训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已将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列入我国基础教育当前改革和发展规划工作的一个重点,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启动了国家级层面的教师培训工作(简称“国培计划”)。与此同时,省级教师培训、县区级教师培训、校本培训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尽管教师培训备受关注与重视,但其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培训即教师学习的过程,其效果深受教师培训相关行为主体的认识论的影响。当前教师培训效果不彰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则在于对人类认知与学习本质的误解。因此,当前教师培训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就在于重新认识人类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而被誉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对于人类的认知与学习有全新的认识与把握。它认为,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从本质上来说,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具身认知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知与学习发生的条件和内在机理,这正好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哲理上的依据。因此,本研究以具身认知为理论视域,以复杂性思维、关系思维为导引,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教师专业实践的改善为基点,以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为主线,以“不同的认知范式会对教师培训造成不同的影响为核心观点”,以问题解决为旨归,对教师培训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阐释与反思。具体而言,本论文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界定了研究中出现的核心概念,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为了廓清教师培训的逻辑起点,首先阐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发展阶段,接着勾画了何为教师的理想形象,最后分析了教师的应然素质。第二章介绍了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主要流派、核心观点及主要困厄,使我们对离身认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第三章选取S大学承办的两个“国培计划”项目为研究个案,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方法论等四个维度剖析离身认知对教师培训造成的危害。第四章首先阐述了具身认知的实质意涵及具身效应,接着介绍了具身认知产生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最后分析了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及未来路向,使我们从本体论意义上对具知认知有一个全面、客观的把握,为具身认知理论在教师培训中的合理运用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分析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适切性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具身培训应遵循悬置与还原、体验、反思等原则,进而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与方法论等四个层面阐述了具身认知对于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教师具身培训的理想范型。结语部分主要阐明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都有其价值与限度,强调要客观、辩证地对待这两种理论,并指出在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观照教师培训时,要避免落入“技术至上”的窠臼。
宋景东[3](2017)在《教学相长: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离不开高素质的导师。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在由新手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研究生导师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由于学科及个人特点的不同,研究生导师的具体专业发展路径会不尽相同,但也有共性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是一个“教学相长”(1)的关系。此阶段导师和学生的接触交流胜过任何一个教育阶段。在师生间的交往互动中,导师汲取学生身上的禀赋特质,在积极的反思和持续的建构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直白地讲,学生自身的专业发展也促进、推动甚至鞭策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研究生能否推动导师专业发展?如何去推动导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导师的哪些素质发展?哪些研究生能够推动导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导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追问,是一个饶有趣味更具有价值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采用教育叙事的研究范式,选择一位研究生导师及其师门弟子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立体采撷、客观全面、突出要旨、注重伦理”的研究立场,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和文献等多重研究方法,再现一部“教学相长”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生活史,揭示“以生为师”、“倒逼反推”维度中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建构“学生反哺”、“师生共生”视阈下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应然模式。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导论和第一章,主要交代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等,在综述文献、厘清概念的同时,着重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设计。同时,本部分还详细地聚焦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叙事者的生活背景进行立体透视,使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认知更为全面、丰富和深刻。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二、三、四、五章,这是论文的主体。主要结合研究对象专业发展的时间顺序向前推移,竭尽全面地采撷研究对象在不同阶段与学生进行的不同形式的交往。并对这些交往的“琐事”进行还原和深描,重点挖掘故事背后的“因果”,以及研究对象所进行的反思和成长。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是对前文“琐碎叙事”的理论升华,也是论文的重点。基于第二部分对研究对象个体专业发展历史的梳理,深入挖掘内隐于表象的事物本质,进一步回答前文提出的系列追问,并对“教学相长”视阈下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予以理论观照。本研究认为:首先,作为“群”这一范畴的学生,研究生不仅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超越性,更具备其他“群”范畴学生所不具备的宽广视野、学术水准、洞悉能力等特殊品质,这些品质在“后喻时代”得以放大,进而促使导师向研究生学习成为可能。其次,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在反哺导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效用。对以“师门”为单位的师生学术共同体的建构,则不能强求千篇一律,而要坚持随机生态、多元并包。第三,研究生能够促进导师在价值观念、知识结构、能力体系等方面的提升,推动着导师朝向“社会化”、“教育化”、“个性化”的方向迈进。第四,研究生反哺导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师生交往,这种交往不仅局限于学术性活动,“泛学术性”活动往往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且两种交往都需要建立在“利益均衡”的基础之上。第五,研究生推动导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在于导师的内在矛盾,导师的个体觉醒、持续反思、主观幸福是发现“实然我”与“应然我”之间差距的根本动力;生活场域与个体的交互也是导师激发学习进取、重构自我的重要驱动力。
周俐萍[4](2020)在《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在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努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35”的宏伟蓝图的今天,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倍受全社会关注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最近国家在新颁布的职教政策中,将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战略提上日程。产教融合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必备教育手段,是我国劳动者素质提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但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黄炎培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史上的开拓者,他所从事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成功的实践活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很好地推动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提出的校企合作的思想是今日“产教融合”思想的源头,尽管当时没有“产教融合”这种表述,但是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完全是在践行“产教融合”思想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然而他的“产教融合”这种超前思想只是散见于他的着作、文章和日记以及他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没有系统化,后人至今也没有将其挖掘整理出来。面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迫切需要找到一套解决的办法。本研究正是致力于考证和梳理黄炎培先生的产教融合思想,让百年前的瑰宝重见于人世,以期为解决当前的职业教育难题提供借鉴参考,这是本研究的主要意义所在。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大量阅读黄炎培先生的论着文章、档案资料、民国期刊、汇编史料,以及当代理论界相关学术着作、研究文章的基础上,追寻他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下设学校工厂等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扒梳抉剔,寻幽探微,提炼其产教融合思想内涵,考证其形成背景及路径。并运用问卷和访谈法调查了 50所职业学校的产教融合现状,结合个案分析,力求较全面准确地寻找到我国当前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首次运用黄炎培的产教融合思想为当前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的问题把脉,并借鉴黄炎培先生的“学以致用”、“做学合一”、“手脑并用”、“专家指导”、“大职业教育主义”、“专科一贯制”“职业陶冶”等百年前成功实践的产教融合思想,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一套产教融合的完整思路,力图使黄炎培的产教融合思想重焕生机,为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启示。
王素晶[5](2019)在《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转化是蕴含于教学的内隐机制;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创作者,教学转化是教师完成艺术创作的的艺术理解过程。教学转化不仅涉及教师复杂的心理活动,也蕴含在教师当下的教学活动中,它强调的是教学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理解、思考、行动与反思不断交互联结,教师不断地进行解构与建构,试图将有限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无限智慧,以提高教学效能。教学转化能力作为教师的必备能力,对教师专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转化成为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教学转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了解教学转化的研究现状,理清教学转化的内涵;对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解析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对课程实施层次理论和教学推理理论进行分析,以确定研究思路。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从本省某高中选择李老师作为研究对象,对李老师的访谈资料和课堂实录进行描述分析。主要从李老师对课程文件的理解与诠释、李老师的教学构想与准备、李老师的课堂教学实施三个阶段探讨李老师的教学转化历程与策略。其中,透过李老师的教学案例,研究者先从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和学生语文学习的认知两方面了解李老师的师生观与教学观;再从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两方面探讨李老师对课程文件的理解与诠释;从解读文本内涵、发掘文本价值、把握知识体系、设计有效问题、搜集相关资料五个方面探讨李老师在教学构想与准备阶段的转化策略;从教学导入的兴趣唤醒、学习任务的完整展示、朗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情境创设下的情感共鸣、比较教学中的深度思考、案例教学中的自我发现、课堂小结中的思想升华几个方面探讨李老师在学科教学实施层面的转化策略;从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常规问题的管理两方面探讨李老师的课堂管理层面的转化策略。根据研究结果,研究者从教学转化的意蕴、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阶段性策略、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得出以下结论:教学转化是教师理解、思考、行动与反思的历程,且始终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学转化能力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必备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动力。基于教学转化的具体内涵与李老师的教学转化经验,研究者认为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阶段性策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文本的转译、体验的迁移、情感的共鸣。语文教师在教学转化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语文教师的个人经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语文课堂的整体氛围。研究者通过对教学转化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并结合李老师的教学转化历程与教学转化策略,从教师教育、任教中学、教师个人三个方面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转化提出建议:教师教育能够重视职前培养,并完善在职培训、教师所任教中学能够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教师成长,从而为教师的教学转化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持。除此之外,教师个人也应当积极主动作为,善于反思总结,从个体内部驱动教学转化能力的提升。
张天明[6](2016)在《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教学思想是中国教学论的文化根基。对这一文化根基的研究,是基于文化传承进行的与时俱进的诠释和探索,是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基础研究。而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是指从学术史角度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进行的梳理与审视,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教学改革立足“本土根基”的实践需要,是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应然选择,是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百年中的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只是进行了较为零星地探讨。为此,有必要从学术史视角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百年研究的变化沉浮展开系统梳理,总结其中的利弊得失,以便为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未来研究和现代转换提供基础与参考。百年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经历了三大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12-1949年的“沉寂与兴起”时期。该时期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在“全盘西化”、“文化本位”、残酷战争等因素影响下先后经历了沉寂、兴起、微弱延续三个阶段。该时期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于三个维度:一是专题研究初步兴起。传统教学目的研究阐释了“闻道”和“育人”,但较为零散;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研究整体相对繁荣,学法研究初步显现;有关传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机、考试等其他思想研究有所涉及,但论述不多。二是比较类研究处于“表层对比”层次。虽出现了许多比较类的研究,但主要是追求民族教学自信下思想本身的对比。三是研究视角上史观多样。研究开始运用了实证史观、进化史观、实用史观、唯物史观等史学观点,不过,史观之外的其他视角非常缺乏。虽然该时期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如下问题不得不让人思考: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基本藏匿于教育思想研究之中;研究主要在教育史领域中展开,而极少进入教学论的学科视域;研究多为解读性研究,缺乏真正的实践教学运用;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与外国教学理论研究呈现出难以融合样态。第二个时期为1949-1976年的“缓行与异变”时期。该时期的研究在“全盘苏化”、“中国化”、“革命化”等因素影响下先后经历了冷落、缓行、异变三个阶段。整个研究时期,相关论着不多,进展缓慢。该时期出现了学而不厌、启发教学、师生关系、闻道与行道、教学活动史等方面的研究专文,首部传统学习思想研究专着问世,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初步独立。但是,该时期传统教学思想批判性“研究”铺天盖地,比较类研究集中于儒家教学思想与法家教学思想之间的对比。经过对这段时期的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该时期的研究在发展态势上处于踟蹰状态,研究总体“下沉”,但以潜隐的方式继续前行;研究性质逐步走向了异变,在文革时期达到高峰;研究主体的整体学术心态呈现出鲜明的“纠结”特征。第三个时期为1977-2014年的“恢复与发展”时期。该时期研究在“拨乱反正”、“国学热”、“本土化”等因素影响下逐步从恢复走向发展,进而达到相对兴盛。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研究总体上走向独立化与体系化,出版了多部传统教学思想的相关学术着作;二是专题研究“百花齐放”。传统教学目的研究兼有整体与细微,开始延伸到“自然”层面;传统教学过程研究出现多种阶段论,其本质观也渐受重视;传统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细化,出现总体概述和纵向梳理,阴阳学教学内容受到重视;传统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研究全面繁荣,古代读书法备受关注;教学艺术日渐受到重视,出现了禅宗教学艺术的专门研究;教学主体研究上,教师研究集中于社会地位和德能素质,师生关系研究主题和视角有所拓展。此外,其他方面的专题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三是比较类研究涉及更多主题与人物,开始深入到文化内层。该时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看上去非常繁荣,但这种“繁荣”却令人担忧:其研究论着数量的飙升只是相对于以往研究绝对性的数字增长,这些论着在研究内容上内含大量重复,其所谓内容之丰富并非完全真实,而是具有一定的虚假性,且其研究话语的表达西方化,缺少中国自身话语的运用。纵观百年,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呈现出“高-低-高”的起伏态势,研究从“教育藏匿”走向“教学独立”,研究从重于“教学”走向偏重学习,研究从重于事实叙述转向重视问题评论,研究从思想本身走向文化内层。百年里,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重复性研究较多,许多主题未能拓展细化;研究地位边缘化,传统教学思想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研究材料挖掘不够,原始材料与外延材料忽缺;研究视角与方法依然狭窄,难以对传统教学思想做到客观审视;研究话语他者化和政治化,非科学性显着。鉴于此,我国传统教学思想未来研究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注重已有成果的学术梳理,挖掘原始典籍之教学本意,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话语,加强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多维运用,强调中外教学思想的融合创生。
李彤[7](2005)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文中认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力是儿童自身具备的,教育的作用和任务首先是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此,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创设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挥的最佳环境,并以大无畏的创造精神开展创造教育。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广大教师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学生观、师生关系观和课程观上。
于芹芹[8](2013)在《教师个人教育观念转变研究 ——以陶行知个人教育观念的演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复杂而又抽象的概念。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个体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课程的变革,更需要变革性的教师教育行为和实践。变革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实践的首要前提在于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转变,无论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还是对于新课程改革深化,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迫切性。本研究采用了教师个人教育事业观念、教学观念、学生观念和教师观念四个主要方面作为分析框架,运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等方法,以着名教育家陶行知个人教育观念转变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通过陶行知个人教育观念转变的原因分析发现,促使陶行知个人教育观念转变的原因主要包括:(1)当时动荡不安的国情;(2)对哲学的坚定信仰;(3)对教育实践的不断反思总结;(4)不断地阅读学习;(5)以及执着的教育热情。研究还发现,教师个人教育观念转变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转变过程需要感情的融入;转变内容具有连续性;转变结果具有连锁性。陶行知的个案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改变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策略:(1)明确教育价值观;(2)观察和反思教育实践;(3)主动学习积极进修;(4)关心热爱学生;(5)增进同行交流。
王佐科[9](1992)在《陶行知先生“学生观”之启迪》文中提出当今中小学校的教育对象——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我们教育工作者怎样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出“为中华民族之振兴”而继往开来的一代栋梁,从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我们的“学生观”(即在我们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媒介与学生发生双边关系时,我们能否正确地看待学生)。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在
毛道生[10](2019)在《以爱满天下育人 做陶行知式教师——以成都七中师德建设群像》文中提出陶行知之所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不仅仅是他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不仅仅是创办晓庄学院和育才学校等教育实践,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颗"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但半根草去"的伟大师德,感染和引领着无数陶子们投身于教育之中,以做"陶行知式教师"为神圣使命。陶行知的师德是以爱为核心,那么陶行知的师爱有何内涵?其基础是什么?如何在实践中践履?如何去保障?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追究。
二、陶行知先生“学生观”之启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陶行知先生“学生观”之启迪(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及功能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概念结构模型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功能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功能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观 |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 |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 |
(一)促进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实施 |
(二)推动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开展 |
(三)助力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深化改革 |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方向与要求 |
(一)根本方向:培育“四有”好老师 |
(二)职责要求:做好“四个引路人” |
第三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实证分析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问卷编制及使用 |
(一)编制目的 |
(二)编制方法 |
(三)编制过程 |
(四)问卷使用 |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现状分析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分析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当前的积极方面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有待完善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 |
(四)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合力结构尚未形成 |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弱化的成因分析 |
(一)学校原因: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及教育有效性不足 |
(二)学生原因:师范生职业理想塑造自觉性差 |
(三)国家原因:薪酬待遇及社会保障不佳 |
(四)社会原因:社会价值观影响及就业形势压力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 |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工作原则调适 |
(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原则 |
(二)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原则 |
(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融合原则 |
(四)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原则 |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 |
(一)政治信仰与爱国主义教育 |
(二)教师职业认知教育 |
(三)教师职业认同教育 |
(四)教师职业情感教育 |
(五)教师从教信念教育 |
三、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践举措探索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选择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对策提升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机制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访谈提纲》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正式版)》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目标与问题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师培训的始基:对教师专业发展、理想形象及素质的理解 |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实质及其阶段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
第二节 教师的理想形象--反思性实践者 |
一、教师形象概述 |
二、教师的理想形象:从教学技术员到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向 |
第三节 教师的素质 |
一、教师素质的内涵 |
二、教师素质的结构 |
第二章 渊源、流派与困厄:对离身认知的审视 |
第一节 离身认知的思想渊源 |
一、身心二元论 |
二、功能主义 |
三、思想语言假说 |
四、图灵测试 |
第二节 离身认知的主要流派与困厄 |
一、符号计算主义 |
二、联结主义 |
三、离身认知的困厄 |
第三章 教师离身培训的缺陷:来自现场的调查 |
第一节 教师培训个案介绍 |
一、S大学的基本情况 |
二、S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的基本情况 |
三、本研究中的教师培训项目简介 |
第二节 教师离身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本体论:身心分离 |
二、价值论:为什么培训 |
三、知识论:培训什么——学科本位 |
四、方法论:怎样培训 |
第四章 认识“第二代认知科学”:对具身认知的探讨 |
第一节 具身认知的内涵与效应 |
一、具身认知的内涵 |
二、具身效应 |
第二节 具身认知产生的基础 |
一、哲学基础 |
二、心理学基础 |
第三节 具身认知的优势、局限与未来进路 |
一、具身认知的优势 |
二、具身认知的局限 |
三、具身认知的未来进路 |
第五章 超越与贡献:具身认知在教师培训中的运用 |
第一节 具身认知用于指导教师培训的适切性 |
一、把“人”当作“人” |
二、缄默知识习得的主要途径 |
三、契合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 |
第二节 教师具身培训的主要原则 |
一、悬置与还原 |
二、体验 |
三、反思 |
第三节 具身认知在教师培训中的价值体现 |
一、本体论:身心一体 |
二、价值论:为什么培训 |
三、知识论:培训什么——问题中心 |
四、方法论:怎样培训 |
第四节 教师具身培训的范例——合作教学 |
一、合作教学的涵义与缘起 |
二、合作教学的典型模式 |
三、合作教学高度契合教师具身培训的理念与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3)教学相长: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 |
(二)导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再确证 |
(三)对“技术理性”的再思考 |
(四)研究者的个人旨趣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二)有关研究生导师的研究 |
(三)有关“教学相长”的研究 |
(四)有关教育叙事方法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述 |
三、研究主题与核心概念 |
(一)研究主题 |
(二)核心概念的厘清与辨析 |
四、“理论”借鉴 |
(一)可行性参考: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反哺理论” |
(二)研究方法借鉴:迈克亚当斯的“生活史研究要素论” |
五、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总体思路 |
(二)论文框架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呈现 |
(一)对象的选择:缘何是“柏门” |
(二)柏导其人:“一枝独秀” |
(三)柏门弟子:“百花争妍” |
三、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
(一)研究过程 |
(二)研究方法 |
四、技术、策略与研究伦理 |
(一)策略:研究者的处世哲学 |
(二)技术:研究者的学术风格 |
(三)伦理:研究者的道德良知 |
五、对叙事研究范式的前提反思 |
(一)内容:“故事”与“理论”的矛盾 |
(二)方式:“叙述”与“评论”的矛盾 |
(三)效度:“本我”与“外我”的矛盾 |
(四)推论:“共性”与“个性”的矛盾 |
第二章 初为导师:“教学相长”的萌芽 |
一、师道尊严:最初从教理念的生成 |
(一)神圣:对上一代学者的印象 |
(二)意气风发:携名校晕轮凯旋 |
二、“收效甚微”:前三届学生的教育实践 |
(一)“老实听话”的开山弟子 |
(二)关系尴尬的第二届学生 |
(三)“不学无术”的第三届学生 |
三、“后生可畏”:对师门未来“副导师”的观察 |
(一)“无心插柳”的栾峰 |
(二)“有意栽花”的逸卓 |
四、小结 |
第三章 遭遇瓶颈:“教学相长”的关节点 |
一、导师专业发展的“场外”滋扰 |
(一)家庭的遭遇 |
(二)单位的紧张 |
二、导师专业发展的“场内”困顿 |
(一)学术自卑:“科研到底有啥用” |
(二)师生冲突:“就当没带过这个学生” |
(三)教学遇挫:“还想让我怎么教” |
三、瓶颈消解 |
(一)学生助力:“无债一身轻” |
(二)个体反思:“认清我自己” |
四、小结 |
第四章 晋升博导:“教学相长”的新阶段 |
一、学术为本:科研型学生的反推 |
(一)“学术铁三角”的搭建 |
(二)“师门研讨”中的争执 |
(三)“师本”研究领域的确立 |
二、生态多元:不同背景学生的反哺 |
(一)“职业妈妈”孙靖如 |
(二)“高校行政”宋金均 |
(三)“政府官员”周立国 |
(四)“非学术型”学生的价值 |
三、德勤兼备:师门“红人”的榜样熏染 |
(一)一次长谈 |
(二)三篇论文 |
(三)若干琐事 |
四、情感升华:师生交往的校外延伸 |
(一)“送老”:泛舟水花湖 |
(二)“迎新”:徒步丁香山 |
五、小结 |
第五章 坦然前行:“教学相长”的高境界 |
一、自有后来人:师门文化的自觉延续 |
(一)“双骄”入门 |
(二)“红人”交班 |
二、再遇“问题生”:导师教育能力的验证 |
(一)“上天恩赐的”杜河 |
(二)一言难尽的孙菲 |
三、迎接新挑战:导师素养的再伸展 |
(一)“多民族化”:新疆学生的到来 |
(二)“国际化”:留学生的加入 |
(三)“个性化”:“90 后”博士的出现 |
四、人分情不散:导师幸福的核心要素 |
(一)答辩中的“捧场” |
(二)迎新中的“汇报” |
五、小结 |
第六章 反思与回应 |
一、学生何以能助力导师的专业发展 |
(一)“类”维度学生的超越性 |
(二)“群”维度学生的超越性 |
(三)“后喻时代”学生的超越性 |
二、助力导师专业发展的学生群体解析 |
(一)“两极”学生对导师的助力 |
(二)“反哺型”学术共同体的建构 |
三、学生助力导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
(一)学术性的交往活动 |
(二)“泛学术性”的交往活动 |
(三)学生助力导师发展视阈中师生交往的应然样态 |
四、学生助力导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养 |
(一)见之于客观的意识 |
(二)外显与内隐的知识 |
(三)多重角色的能力 |
五、学生助力导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
(一)个体意识:导师专业发展的内因 |
(二)场域激发:导师专业发展的外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1、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
2、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
3、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
4、个人职业情结与研究兴趣 |
(二) 研究价值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 概念界定 |
1. 职业学校 |
2. 产教融合 |
(五) 文献综述 |
1、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
2、产教融合的研究 |
二、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产生背景 |
(一) 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产生背景 |
1、教育背景 |
2、理论背景 |
3、实践经历 |
(二) 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形成路径 |
三、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基本内涵 |
(一) “学以致用”: 产教融合思想出发点 |
(二) “做学合一”: 产教融合的教学原则 |
(三) “校企一体”: 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 |
1、学校建工场 |
2、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
3、国外职考察的经验总结 |
(四) 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的拓展延伸 |
1、专科贯通 |
2、普职融通 |
(五) 实践课程:产教融合的具体落实 |
1、专业设置应符合社会实际 |
2、新学制下的课程标准制订流程 |
四、当前我国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现状及问题 |
(一)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环境 |
1、从政府的角度看 |
2、从社会背景来看 |
(二) 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实施现状 |
1、职业学校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到位,负责部门设置较随意 |
2、职业学校对产教融合的观念上普遍认为重要但差异较大 |
3、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多样 |
4、产教融合管理部门承担的职能重实训与就业而不重教研 |
5、校企合作中产教融合的具体项目以校外活动为主 |
6、产教融合的合作效果情况参差不齐 |
(三) 职业学校产教融合问题分析 |
1、政府部门对产教融合缺乏主动协调与优惠政策扶持 |
2、企业主体参与职教的动力不够 |
3、行业指导专业的能力不足 |
4、学校自身意识淡簿、内功不强 |
5、产教融合模式相对单一,形式多于实质 |
五、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对当今职教改革的启示 |
(一) 深刻领会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做好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 |
(二) 强化产教融合的社会责任意识,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 |
(三)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
(四) 积极探索职业学校的改革模式,引入专家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职教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院校版)》 |
附录三: 《职教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院校版)汇总报告》 |
附录四: 某省职业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五: 某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报告 |
附录六 X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总结会新闻稿 |
(5)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
2.加强语文教学理论建设的需要 |
3.基于一名准语文教师的思考 |
(二)研究现状 |
1.教学转化的相关研究 |
2.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探讨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转化 |
2.教学转化 |
(四)理论基础 |
1.课程实施层次理论 |
2.教学推理 |
(五)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1.个案教师 |
2.所观察班级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观察法 |
3.访谈法 |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李老师对师生角色的体认 |
1.对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 |
2.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认知 |
(二)李老师对课程文件的理解与诠释 |
1.对课程标准的看法 |
2.对语文教材的看法 |
(三)李老师的教学构想与准备 |
1.解读文本内涵 |
2.发掘文本价值 |
3.把握知识体系 |
4.设计有效问题 |
5.搜集相关资料 |
(四)李老师的学科教学实施 |
1.教学导入的兴趣唤醒 |
2.学习任务的完整展示 |
3.朗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
4.情境创设下的情感共鸣 |
5.比较教学中的深度思考 |
6.案例教学中的自我发现 |
7.课堂小结中的思想升华 |
(五)李老师的课堂管理实践 |
1.自由氛围的营造 |
2.常规问题的管理 |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教师教学转化的意蕴 |
2.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阶段性策略 |
3.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影响因素 |
(二)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转化能力的提升路径 |
1.教师教育:重视职前培养,完善在职培训 |
2.任教中学:创造良好环境,鼓励教师成长 |
3.教师个人:积极主动作为,善于反思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B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C 课堂观察摘要表 |
附录 D 课堂实录 |
致谢 |
(6)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
(一) 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 |
(二) 我国教学改革立足“本土根基”的实践需要 |
(三) 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应然选择 |
(四) 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途径 |
二、研究的基本现状 |
(一)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的发展概况 |
(二)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的内容梳理 |
(三)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沉寂与兴起:1912-1949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沉寂--兴起--微弱延续 |
(一) 清朝晚期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开端 |
(二) 1912-1927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沉寂 |
(三) 1928-1942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兴起 |
(四) 1943-1949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微弱延续 |
二、研究的主要进展:专题研究初兴·表层对比·史观多样 |
(一) 传统教学目的研究:零散性地阐释“闻道”和“育人” |
(二) 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研究:整体相对繁荣与学法研究初步显现 |
(三) “边缘化”教学专题研究:简要探讨中潜含着较大发展空间 |
(四) 比较类研究:追求民族教学自信下的“表层对比” |
(五) 研究视角:史观解读的多样与其他视角的缺乏 |
三、研究初步兴起之反思 |
(一)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基本藏匿于教育思想研究之中 |
(二)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主要在教育史领域中展开 |
(三)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大多为解读性研究 |
(四) 传统教学思想与外国教学理论研究难以融合 |
第三章 缓行与异变:1949-1976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 |
(一) 1949-1955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冷落 |
(二) 1956-1965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缓行 |
(三) 1966-1976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异变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专题研究细化·首着问世·儒法比较 |
(一) “元素性”研究状况:从“整体观照”走向“专题细化” |
(二) 研究初步独立的标志:首部传统学习思想研究专着问世 |
(三) 研究异变集中表现:传统教学思想批判性“研究”铺天盖地 |
(四) 比较类研究之转向:儒与法教学思想比较“研究”最受关注 |
三、研究缓行异变之省思 |
(一) 研究发展之基本态势:踟蹰 |
(二) 研究性质之变化状况:异变 |
(三) 研究主体之学术心态:纠结 |
第四章 恢复与发展:1977-2014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恢复--发展--兴盛 |
(一) 1977-1983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恢复 |
(二) 1984-1996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发展 |
(三) 1997-2014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兴盛 |
二、研究的主要进展:独立化·百花齐放·文化内层 |
(一) 研究走向独立化与体系化,多部研究着作诞生 |
(二) 教学目的研究兼顾整体与细微,延伸到“自然”层面 |
(三) 教学过程研究出现多种阶段论,教学本质观引起注意 |
(四) 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细化,出现纵向梳理和阴阳学研究 |
(五) 教学原则与方法研究全面繁荣,读书法备受关注 |
(六) 教学艺术日渐受到重视,出现禅宗教学艺术专门研究 |
(七) 教学主体关系研究视角拓展,教师地位和德能颇受重视 |
(八) 比较类研究涉及更多主题与人物,开始深入文化内层 |
三、研究兴盛繁荣之忧思 |
(一) 总体繁荣景象之简要描绘 |
(二) 数量飙升之思:绝对与相对 |
(三) 内容丰富之思:真实与虚假 |
(四) 研究话语之思:西方与中国 |
第五章 特点与趋势: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总体论析 |
一、纵向观照: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嬗变的主要特点 |
(一) 研究呈现出“高-低-高”的起伏态势 |
(二) 研究从“教育藏匿”走向“教学独立” |
(三) 研究从重于事实叙述转向重视问题评论 |
(四) 研究从重于“教学”走向偏重学习 |
(五) 研究从“思想本身”走向“文化内层” |
二、横向反思: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重复性研究普遍,许多主题未能深入细化 |
(二) 研究地位边缘化,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 |
(三) 研究材料挖掘不够,原始和外延材料忽缺 |
(四) 研究视角与方法依然狭窄,难以客观审视 |
(五) 研究话语他者化与政治化,非科学性显着 |
三、未来展望: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发展的应然趋势 |
(一) 清思待进------注重已有成果的学术梳理 |
(二) 返璞归真------努力挖掘材料的教学本意 |
(三) 话语重构------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话语 |
(四) 立体透视------加强视角方法的多维运用 |
(五) 融合创生------强调中外思想的有机结合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1.认识儿童的创造力 |
2.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
(1) 解放小孩子的头脑。 |
(2) 解放小孩子的双手。 |
(3) 解放小孩子的嘴。 |
(4) 解放小孩子的空间。 |
(5) 解放儿童的时间。 |
(6) 解放儿童的眼睛。 |
3.为儿童创造力的发挥创设最佳环境 |
(1) 物质环境 |
(2) 精神环境 |
4.以大无畏的创造精神开展创造教育 |
三 |
1.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就是: |
2.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就是: |
3.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给我们的第三个启示就是:应当正确地对待课本。 |
(8)教师个人教育观念转变研究 ——以陶行知个人教育观念的演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1. 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 |
2.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3. 教育研究范式转变的新视角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1. 教育观念 |
2.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 |
(四) 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述评 |
2. 国内研究述评 |
(五) 研究设计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 |
一、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分析框架、特征及其转变 |
(一)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分析框架 |
1. 有关教育事业的教育观念 |
2. 有关教学的教育观念 |
3. 有关学生的教育观念 |
4. 有关教师角色的教育观念 |
(二)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特征 |
1.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建构具有个体性 |
2. 教师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内容具有关联性 |
3.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表现形态具有多样性 |
(三)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转变 |
二、陶行知个人教育观念的演变 |
(一) 教育事业观念上从“新教育”到“生活教育” |
(二) 教学观念上从“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 |
(三) 学生观念上从“学生能够自治”到“儿童具有创造性” |
(四) 教师角色观念上从“开矿者”到“终身学习者” |
三、陶行知个人教育观念演变的原因分析 |
(一) 复杂的社会环境 |
1. 成长环境 |
2. 学习环境 |
3. 工作环境 |
(二) 坚定的哲学信仰 |
1. 王阳明行知哲学 |
2.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
(三) 教育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
(四) 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态度 |
(五) 情绪情感的触动 |
(六) 同行间的交流与沟通 |
四、陶行知个人教育观念演变的启示 |
(一)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演变的特点分析 |
1.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转变过程需要感情的融入 |
2.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转变内容具有连续性 |
3.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转变结果具有连锁性 |
(二)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转变的策略 |
1. 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
2. 善于观察和反思教育实践 |
3. 主动学习积极进修 |
4. 关心热爱学生 |
5. 同行间的切磋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以爱满天下育人 做陶行知式教师——以成都七中师德建设群像(论文提纲范文)
师德的核心:行教育爱 |
1.陶行知的爱是大爱 |
2.陶行知的爱是博爱 |
3.陶行知的爱是挚爱 |
4.陶行知的爱是真爱 |
师德的基础:生命立场 |
1.学生是“活人” |
2.学生为“主人” |
3.学生做“真人” |
4.学生当“人中人” |
5.学生做“整个的人” |
师德的呈现:生活教育 |
1.阅读生命的理解过程 |
2.引导生命的责任担当 |
3.培育生命的行知路径 |
4.解放生命的个性成长 |
5.锤炼生命的生活中心 |
6.点拨生命的启迪引领 |
7.强健生命的自治自理 |
师德的保障:业务精湛 |
1.四心从教发展 |
2.自觉主动发展 |
3.创新精进发展 |
4.终身学习发展 |
四、陶行知先生“学生观”之启迪(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D]. 李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基于具身认知的教师培训研究[D]. 王会亭. 苏州大学, 2017(04)
- [3]教学相长: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 宋景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4)
- [4]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周俐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转化的个案研究[D]. 王素晶. 河南大学, 2019(01)
- [6]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D]. 张天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7]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J]. 李彤.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
- [8]教师个人教育观念转变研究 ——以陶行知个人教育观念的演变为例[D]. 于芹芹.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4)
- [9]陶行知先生“学生观”之启迪[A]. 王佐科.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 1992
- [10]以爱满天下育人 做陶行知式教师——以成都七中师德建设群像[A]. 毛道生. 成都市教师师德涵养基地创建暨成陶师德丛书编撰研讨会论文集,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