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英语中的语法比喻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潘筱,樊渊[1](2021)在《学术英语中的情态隐喻》文中研究说明语法隐喻尤其是人际语法隐喻在学术英语语篇中的分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体现了学术英语不同于其他功能文体的特征。情态隐喻是人际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态意义的隐喻式表达主要体现为明确主观隐喻、明确客观隐喻和情态名物化。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为理论依据,从情态隐喻的角度对学术英语进行语篇分析有利于读者了解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命题的可信度和解决交际双方如何礼貌地避免冲突等问题,也有助于二语学习者了解学术英语中如何通过情态隐喻表达自己的意识形态。
杨延春[2](2020)在《现阶段基础英语教学应加强语法教学的必要性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无可否认,虽然存在诸多争论,但语法教学始终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几年来,"交际教学法"的大力推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英语学习者语法意识和能力普遍下降,以及由此导致的整体英语语言能力的下降。该文将就笔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所总结出的近几年来大学生突出的语法问题以及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和效果,深入探讨现阶段基础英语教学应加强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叶正荣[3](2020)在《中美毕业演讲语法隐喻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量研究表明语法隐喻可以用于分析不同种类的语篇。但是以毕业演讲作为语料的语法隐喻研究稍显薄弱。本文以2018-2019年中美高校毕业演讲各10篇作为数据对象,研究语法隐喻在不同语言的毕业演讲中所体现出的类型和分布的异同,并探究了相同点与不同点形成的原因,具体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中美毕业演讲语法隐喻是如何实现的?(2)中美毕业演讲语法隐喻在分布和识别方式上有何异同?(3)语法隐喻在中美毕业演讲中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有哪些?所得结论如下:(1)中美毕业演讲语法隐喻的实现方式有:名词化、动词化、形容词化、介词化、语气隐喻、情态隐喻;(2)中美毕业演讲语法隐喻的异同点具体体现在:在概念隐喻中,名词化和形容词化在双方演讲中都占主要地位,名词化在美国毕业演讲出现的频率更多;美国毕业演讲中概念语法隐喻的识别主要通过词的曲折变化和词的后缀形式来识别,而中国毕业演讲中语法隐喻主要通过语境来识别。在人际隐喻中,显性主观情态和陈述语气实现的命令功能是中美演讲主要实现方式,美国毕业演讲倾向于使用情态化、高量值、否定情态隐喻,然而中国毕业演讲更倾向于意态化、中量值、肯定情态隐喻;在显性主观情态的识别方式上也存在明显不同,美国毕业演讲通过投射小句来识别显性主观情态,而中国毕业演讲只能通过一些特定的词组表达方式来识别。(3)语法隐喻在中美毕业演讲呈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从文化语境层面上美国是低语境文化,而中国是高语境文化;从认知方式层面上,美国演讲者在表征和交流世界经验时,更善于把过程当作事物识解;从语言层面上,与英语相比,汉语语言系统缺乏形态标记来给予和承载一些语法意义,与此同时,语法实现位置也存在差别。由此可见,语法隐喻在语篇构建中具有正式性、简练性、客观性的功能,如果能够正确使用英语的语法隐喻,就可有效解决学生演讲中语言使用不地道的问题。
王佳春[4](2020)在《语法隐喻视角下的英国脱欧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文中指出2016年的英国脱欧公投震惊世界,这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英国脱欧的进程中,新闻报道在影响读者的判断和态度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关于英国脱欧的研究数不胜数。金玲(2016)探讨了英国脱欧的原因、影响和趋势。王宇戈与孙鑫(2017)采用Halliday的三大元功能,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英国脱欧的新闻报道进行了批评话语分析。Adam Cygan(2020)研究了脱欧后,英国监管治理政策的变化与英欧贸易关系的未来。李靖堃(2020)探讨了英国脱欧后英国政党的未来。与以往有关英国脱欧的研究不同,本文以语法隐喻为分析工具,对英国脱欧新闻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英国脱欧新闻报道中蕴含的意识形态和英国身份认同危机。语法隐喻最早由Halliday(1985)在《功能语法导论》中提出。Halliday认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对应这三个元功能,Halliday(1985)提出了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Martin(1992)提出了语篇语法隐喻。语言的一致式与隐喻形式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探讨话语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因此,研究语法隐喻在英国脱欧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所有的新闻媒体中,《泰晤士报》、《卫报》和《每日电讯报》被认为是英国的权威报纸。鉴于此,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语法隐喻的角度对《泰晤士报》、《卫报》和《每日电讯报》在2016年至2019年中有关“英国脱欧”的40篇新闻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来探究“英国脱欧”新闻报道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身份认同危机:(1)有关“英国脱欧”新闻报道的语法隐喻总体分布比例是怎么样的?(2)从语法隐喻的分布看,其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意识形态?(3)从语法隐喻的分布看,英国脱欧折射出什么样的身份认同危机?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批判话语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对于第一个问题,在这40篇新闻报道中,隐喻式的数量(占比49.2%)和一致式数量(占比50.8%)几乎一致,表明新闻报道者在报道英国脱欧中倾向于使用语法隐喻。在三种语法隐喻中,概念语法隐喻占比最大(高达48.2%),人际语法隐喻次之(29.9%),语篇语法隐喻占比最小(21.9%)。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的次范畴的分布。概念语法隐喻包括及物性隐喻和名物化隐喻。及物性隐喻的占比(66.7%)远高于名物化(33.3%),说明及物性隐喻在概念语法隐喻中起着关键作用。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构成人际语法隐喻,语气隐喻(占比64.7%)比情态隐喻(占比35.3%)更受新闻报道者欢迎。隐喻性主位和隐喻性信息构成了语篇语法隐喻,其中隐喻性主位的使用率为24.2%,低于隐喻性信息的75.9%。总之,在英国脱欧的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基于三种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对英国脱欧的40篇新闻报道进行了批评话语分析,发现语法隐喻的分布图中隐藏着新闻报道者的意识形态。从概念语法隐喻的角度来看,及物性迁移可以改变小句的过程。通过及物性隐喻,报道者把自己的意识形态间接传递给读者。及物性隐喻表达了英国政党对英国脱欧的态度的巨大分歧,表现出不同政党的政治立场。名词化可以改变动词和形容词的性质,其中动词名词化的出现频率(占比68.7%)超过形容词名词化(占比31.3%)。名物化使英国脱欧的新闻报道显得更加可靠。在人际语法隐喻方面,语气隐喻可以表达出报道者的意识形态。新闻报道中的语气隐喻有六种类型,其中疑问句体现陈述语气(占比44.3%)和陈述句体现祈使语气(占比36.4%)最为常见。疑问句体现陈述语气通过提问来强调事实,表达出报道者对英国政府的反讽态度,而陈述句体现祈使语气则隐含了报道者对读者的诉求意图,号召读者密切关注脱欧进程。显性主观(占比55.9%)和显性客观(占比44.1%)构成了情态隐喻。显性主观通过引用别人的话语直接表达了报道者的态度,使报道的陈述更加可信和权威。显性客观省略了小句真正的主语,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在这些新闻报道中,报道者倾向于使用显性客观表达自己对英国脱欧的担忧。语篇语法隐喻由隐喻性主位和隐喻性信息组成,其中主位等同和谓化主位构成了隐喻性主位。主位等同(占比65.9%)强调述位,报道者偏爱使用主位等同结构来谴责外国资本势力干涉英国内政的行为。谓化主位结构(占比34.1%)突显了主位(同时也是小句主语),报道者利用其来揭示英国脱欧中存在暗箱操作的事实,表达了作者的批判态度。隐喻性信息包括标记性信息和浓缩信息。标记性主位(占比30.4%)将新信息置于主位的位置,强调了小句的新信息。而浓缩信息(占比69.6%)通过压缩新闻篇幅,使新闻报道更加简洁和连贯,同时可以再次强调上一个小句的重点内容。综上所述,这三种语法隐喻都在传达报道者的意识形态方面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于第三个问题,在这40篇新闻报道中,语法隐喻的表达出现了833次,而其中有589个小句隐含了英国人的身份认同危机。基于报道的年份,本文发现英国人的身份认同危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英国人对欧盟的身份认同危机(主要出现在2016-2017年),另一种是英国对本国的身份认同危机(主要出现在2018-2019年)。更具体地说,概念语法隐喻在展示英国人对欧盟的身份认同危机所占比例最大,高达59.9%。其中及物性隐喻表明了欧盟的债务危机,高昂的会员费和英国的疑欧主义促使英国脱欧的发生,而动词名物化则表达了英国人对欧盟的移民政策的不满。总之,概念语法隐喻表明了英国人对欧盟的身份认同危机的意识形态。此外,42.5%的人际语法隐喻和31.1%的语篇语法隐喻展现了英国人对本国的身份认同危机。语气隐喻表达了北爱尔兰反对英国脱欧的态度,同时,情态隐喻也表示出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要求独立的诉求。由此可以看出,在英国脱欧的进程中,英国的民族身份认同危机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在语篇语法隐喻方面,主位等同句突显了英国经济在脱欧后经济下滑的事实,谓化主位句则强调了英国脱欧加剧社会割裂的风险。隐喻性信息则通过强调小句的重点来展示脱欧对英国的负面影响。综上所述,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都反映了英国人对本国的身份认同危机的意识形态。从以上讨论中可以看出,这三种语法隐喻有利于揭示有关英国脱欧的新闻报道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英国人的身份认同危机。因此,对英国脱欧的新闻报道中的语法隐喻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英国脱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本文有助于提高读者对新闻报导的批评意识,并且号召读者关注英国脱欧运动。
李颖[5](2020)在《语法隐喻视角下能源文本翻译研究 ——以Transitions in Energy Efficiency and Demand汉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于莉[6](2020)在《美剧《摩登家庭》中人际隐喻分析》文中指出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1993)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指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思想,语言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是以隐喻为基础。隐喻的研究最开始追溯到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时期,那时隐喻研究已经相对系统化。此后,各国语言学家主要侧重于词汇层面的隐喻研究,直到1985年出版的An In 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中韩礼德第一次提到语法隐喻,并且把隐喻放到语法层面研究。韩礼德指出,人际语法隐喻被运用在各种人际交往表达中来突出人际意义。韩礼德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大类。人际功能是指语言不仅能用来讲述讲话者亲身经历外,还能够表达讲话者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说话者对事物的推断、判断和评价。即人们用语言来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并且同时表达对现实世界以及内心看法,进一步通过语言来影响他人行为。在此过程中,人们经常采用人际隐喻来实现这一系列目的。很多语言学者根据不同语篇及语篇中体现的人际语法隐喻做了相关研究,例如新闻语篇,政治语篇,以及广告语和诗歌等,但是对于美剧日常口语表达中的人际隐喻研究尚且不多。人际语法隐喻包括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两部分。情态隐喻分为显性主观情态隐喻和显性客观情态隐喻,主要以小句的形式呈现。情态隐喻的效果是强调或弱化说话人的观点,让其更能被听话者接受。语气隐喻是指一种语气到另一种语气的转移,即一种语气同时实现了两种或多种言语功能,比如陈述语气不仅可以实现陈述功能,也可以实现命令或提问的言语功能,这种语气隐喻传达的效果是几种言语功能的结合。本文以着名家庭情景剧《摩登家庭》中的对话来进行口头语篇分析,以韩礼德人际语法隐喻作为理论基础,对《摩登家庭》中人物之间对话进行功能分析。本文主要着眼于对两个问题的探讨:(1)人际隐喻现象是否是人际交往中的普遍现象;(2)探究人际隐喻在人际交往中有什么重要作用。通过对《摩登家庭》中具有代表性实例分析发现,人际隐喻普遍运用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使用语气隐喻来实现不同语气之间的转移,有效地缓和说话语气,让听话人更容易接受,增进双方之间感情。而情态隐喻,凸显说话者的观点,并且让听话者受之影响,或者是使主观看法客观化,让听话者更容易接受。人际隐喻理论在人际沟通以及人际关系维护中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人际隐喻理论纵向发展。本文通过对《摩登家庭》人物对话中的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的分析能够为美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加深观众对《摩登家庭》理解,对人们日常交际有一定指导意义,也能够为美剧翻译研究和对比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李彤彤[7](2019)在《英语商务谈判语篇中的人际隐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急速发展,国家间的商务活动变得日益频繁。而商务谈判,作为商务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以韩礼德的人际语法隐喻(简称人际隐喻)理论为基础,以商务谈判语篇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极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五本英语商务谈判的书籍,拟用人际隐喻理论从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两个方面来分析英语商务谈判语篇,旨在发现人际语法隐喻在商务谈判对话中是否出现、出现的频率、各类型的人际语法隐喻分布的情况以及它们在对话中不同的话语功能。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将人际隐喻在商务谈判语篇中出现的频率进行数据统计,并对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的频率进行比较以发现商务谈判语篇在人际隐喻方面的侧重点,其次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针对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对商务谈判语篇中的话语进行分析解读,以此来探讨人际隐喻理论在商务谈判过程中所起到的语用方面的作用,本文主要涉及到间接言语行为和礼貌原则两方面语用方面的作用,并且将分析得出的结果进行总结,以期对将来的商务谈判活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人际隐喻的功能,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商务谈判过程中,人际语法隐喻被频繁使用,且情态隐喻出现频率较语气隐喻高,高频率使用人际语法隐喻可以表明说话人的观点、态度以及帮助说话人达到谈判目的,以促进谈判双方的有效沟通。本研究证实了韩礼德提供的人际语法隐喻理论框架对口头语篇的分析具有重大意义,对商务谈判语篇的人际隐喻研究能为商务活动的进行提供一定的帮助并对其它语篇的研究带来启发。
周文岭[8](2019)在《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认知语言学家指出,隐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就是隐喻性的。隐喻不仅是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语言与文化的必要元素。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隐喻能力也是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有机成分,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不应无视隐喻的存在以及隐喻能力的培养。隐喻研究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然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基本以理论研究为主,面向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尚未提上日程。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兴起和深入,隐喻能力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曾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形成研究热潮。即便如此,相较于传统的语言能力或交际能力,隐喻能力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尤其是2015年之后,针对隐喻能力的研究有所回落,颇具影响力的文献数量有限。概括说来,隐喻能力涵盖对于隐喻的识别、理解、解释、评价以及产出等多个层面。国内迄今有关隐喻能力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隐喻的理解和解释方面,而最能直观反映学习者隐喻能力的核心指标当属隐喻的产出能力。现有的文献研究表明,以英语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其隐喻产出能力比之于隐喻理解或解释的能力更为堪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言: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因此了解我国EFL学习者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的状况,将是本研究的出发点,而探究阻碍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障碍因素将是本研究的核心目标。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我国EFL学习者的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状况如何?二、我国EFL学习者的母语隐喻产出能力处于何种状态?学习者的母语与英语隐喻能力之间存在何种关联或差异?三、影响我国EFL学习者英语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造成这些障碍的主要原因何在?针对问题一,本研究选取《英语专业学习者语料库》中某年度专业八级考试的210篇作文为语料,借鉴MIP隐喻识别程序,对样本中的隐喻进行逐篇、逐句筛查和标注,并借助软件计算语料样本的总体隐喻频次及人均隐喻频次。针对问题二,选取9名英语专业大四学生为受试,开展一项中英文同题写作的微实验,分别计量每位受试者两篇习作中隐喻单位的产出频次,尝试发现其英语和母语隐喻产出能力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针对问题三,基于写作微实验数据,并通过后续开展的访谈,深入剖析影响我国EFL学习者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形成原因。通过对语料样本的数据比对和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研究发现:1.就直接隐喻和显性隐喻的用量而言,语料样本中无论高分组还是低分组,均显示出极低的频次和频率,两组样本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2.就含蓄型隐喻的用量而言,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除了副词性隐喻之外,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及习语型隐喻等四种情形的显着性差异均为极显着,表明含蓄型隐喻的产出频次同学生的作文成绩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3.样本中所有隐喻类型的人均频次均处于极低水平,与国外多个权威文献所得的语篇平均隐喻频次相去甚远。通过中英文写作微实验及访谈,发现阻碍隐喻产出的因素主要如下:1.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制约了学习者对英语隐喻的理解和接受,阻碍了他们在英文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流畅性;2.与目的语文化的交互不足导致学习者较难完全习得或掌握其隐喻性语言;3.目的语语言能力的限制迫使学习者为追求语法的正确性及词汇的得体性而选择风险回避策略;4.学习者产出的英语隐喻用法因受其母语迁移及干扰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中介语特征;5.学习者的隐喻知识和输入量匮乏,同教师的课堂隐喻输出、教师对隐喻的重视程度、教师自身的隐喻素养,以及教材和各类测试材料中的隐喻含量等因素密切相关;6.英语测试大纲对隐喻等修辞能力的要求不高或不明确,导致教学双方对隐喻的教与学均重视不足甚至忽视。本研究重在发现我国EFL学习者的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状况,以及导致隐喻能力发展受限的主要障碍因素。基于研究发现,提倡从提升教师隐喻素养、培养学习者隐喻学用意识入手,在外语教学中实施隐喻融入策略。作者希望籍此引发我国英语教学界同仁对英语隐喻教学的重新思考和深入探索。
荒木京(KEI ARAKI)[9](2018)在《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之一,也是构成语言基本词汇和常用词汇的重要来源。因此,很多语言里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人体词汇和惯用语。汉语和韩语都存在着大量人体器官隐喻方面的惯用语,这些惯用语的产生离不开人们长期的生活和文化体验,其中隐喻所具有的思维上的认知特点和文化独特性,使其理解过程必然需要透过语言表象进行思维分析和文化阐释。本论文以汉韩语中的人体惯用语为考察对象,以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人体隐喻惯用语为考察语料,共对比分析了涉及“头颈部”、“躯干部”、“四肢部”、“脏腑部”等26个人体部位组成的惯用语。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Humboldt的语言世界观、Spair-Whorf的语言相对论以及其他语言哲学、人类文化学方面的论着为理论与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汉韩两种语言中人体隐喻惯用语的认知方式的异同及其成因。首先,通过对人体惯用语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汉韩人体惯用语的隐喻及转喻,进而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对人体惯用语的空间隐喻、容器隐喻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继而对汉语和韩语人体惯用语的隐喻类型、认知机制以及认知映射模式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然后分析了从人体域映射到各种目标域的现象,按源域到目标域的分类进行了隐喻研究,从多角度比较了汉韩人体隐喻机制和类型的异同。汉韩人体惯用语的映射模式分为两种,从人体域到非人体域的投射,以及从非人体域投射到人体域。从人体域到非人体域的投射有利于人类新概念的形成与表达,通过本文的考察,汉韩人体惯用语以人体域投射于“具体域”和“抽象域”为主。从非人体域向人体域投射有利于人类对自身的进一步认识和对相关事物或概念的认识与表达。这类投射分为:空间域、颜色域、味觉域等。最后,本文分析了汉韩人体的惯用语映射模式的异同,分别归纳了汉韩“源域和目标域相同的惯用语”和“源域不同”、“目标域不同”的惯用语。在对汉韩人体惯用语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做了文化方面的扩展性研究,探索了汉韩民族的隐喻认知机制,概括出了两种语言背后所折射出的源于不同文化和思维的模式及其映射模式。
石毓智[10](2018)在《语言研究的系统观》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基于作者过去的研究,辅之以对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领会,提出关于语言本质的哲学思考。我们的语言系统观包括这五个层级:1)语音、词汇和语法各自成为一个系统,三者又共同构成一个语言系统; 2)普通话与方言构成一个系统,共时与历时构成一个系统,各个具体的语言构成人类语言系统; 3)语言能力与人类的其他认知能力一起构成人类的认知系统;4)语言与社会文化历史传统构成一个系统; 5)语言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构成一个系统。这种思想对未来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二、试论英语中的语法比喻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英语中的语法比喻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学术英语中的情态隐喻(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情态隐喻 |
3 情态隐喻的名物化 |
4 情态隐喻与学术英语语篇分析 |
4.1 明确主观隐喻 |
4.2 明确客观隐喻 |
4.3 情态名物化 |
5 结束语 |
(2)现阶段基础英语教学应加强语法教学的必要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大学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主要英语语言问题分析 |
3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和教学效果 |
4 重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及建议 |
5 结束语 |
(3)中美毕业演讲语法隐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Classification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
2.1.1 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2.1.2 Interpers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2.2 Studies on Grammatical Metaphor Abroad |
2.3 Studies on Grammatical Metaphor at Home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Data Sources |
3.3 Research Procedures |
3.4 Sample Analysis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ommencement Speeches |
4.1 Ways to Realize Grammatical Metaphor |
4.1.1 Nominalization |
4.1.2 Adjectivization |
4.1.3 Verbalization |
4.1.4 Prepositionalization |
4.1.5 Metaphor of Mood and Metaphor of Modality |
4.2 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4.2.1 Similarities of 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4.2.2 Differences of 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4.3 Interpers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4.3.1 Similarities of Interpers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4.3.2 Differences of Interpers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4.4 The Causes for Difference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ommencement Speeches |
4.4.1 Contextual Factors |
4.4.2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Styles |
4.4.3 Language Factors |
4.5 Discussions and Summary |
4.5.1 Discussions |
4.5.2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4)语法隐喻视角下的英国脱欧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Objective |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
1.5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Grammatical Metaphor |
2.1.1 Previous Studie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Abroad |
2.1.2 Previous Studie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at Home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2.2.1 Previous Studi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broad |
2.2.2 Previous Studi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t Home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Brexit |
2.3.1 Previous Studies on Brexit Abroad |
2.3.2 Previous Studies on Brexit at Home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The Definition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
3.1.1 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3.1.2 Interpers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3.1.3 Textu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3.2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News Discourse |
3.2.1 Discourse,Ideology and Power |
3.2.2 The Application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News Discourse |
3.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mmatical Metaphor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Chapter Fou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s Reports on Brex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
4.1 Data Collection |
4.2 The Distribution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
4.2.1 The Distribution of 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4.2.2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pers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4.2.3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u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4.2.4 Summary |
4.3 Ideology Hidden in News Reports on Brexit |
4.3.1 Ideology Hidden in 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4.3.2 Ideology Hidden in Interpers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4.3.3 Ideology Hidden in Textual Grammatical Metaphor |
4.3.4 Summary |
4.4 British Identity Crises Embedded in News Reports on Brexit |
4.4.1 Different Identity Crises Embedded in Grammatical Metaphor |
4.4.2 British Identity Crisis to European Union on Brexit |
4.4.3 British Identity Crisis to the UK on Brexit |
4.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美剧《摩登家庭》中人际隐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
2.1.1 Previous Studies on Grammatical Metaphor at Home |
2.1.2 Previous Studies on Grammatical Metaphor Abroad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Metaphor |
2.2.1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Metaphor at Home |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Metaphor Abroad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Modern Family |
2.3.1 Previous Studies on Modern Family at Home |
2.3.2 Previous Studies on Modern Family Abroad |
2.4 Summary |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Grammatical Metaphor |
3.1.1 Congruent Form and Metaphorical Form |
3.1.2 Classification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
3.2 Halliday's Interpersonal Metaphor Theory |
3.2.1 Metaphors of Mood |
3.2.2 Metaphors of Modality |
3.3 Summary |
4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Metaphors in Modern Family |
4.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odern Family |
4.2 Distribution of Interpersonal Metaphors in Modern Family |
4.3 Analysis of Metaphors of Mood in Modern Family |
4.3.1 Declarative Mood |
4.3.2 Interrogative Mood |
4.3.3 Imperative Mood |
4.3.4 Subjunctive Mood |
4.4 Analysis of Metaphors of Modality in Modern Family |
4.4.1 Metaphors of Modality on Lexical Level |
4.4.2 Metaphors of Modality on Syntactic Level |
4.5 Summary |
5 Pragmatic Function of Interpersonal Metaphors in Modern Family |
5.1 Pragmatic Function of Metaphors of Mood in Modern Family |
5.1.1 Politeness |
5.1.2 Suggestions |
5.1.3 Uncertainty |
5.2 Pragmatic Function of Metaphors of Modality in Modern Family |
5.2.1 Subjectivity |
5.2.2 Objectivity |
5.3 Summar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Publications during M.A.Study |
Acknowledgements |
(7)英语商务谈判语篇中的人际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
1.1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Metaphor |
1.1.1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Metaphor Abroad |
1.1.2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Metaphor at Home |
1.2 Previous Studi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Discourses |
1.2.1 Previous Studi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Discourses Abroad |
1.2.2 Previous Studi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Discourses at Home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Grammatical Metaphor |
2.2 Interpersonal Metaphor |
2.2.1 Definition of Interpersonal Metaphor |
2.2.2 Classification of Interpersonal Metaphor |
2.2.3 The Relevance between Interpersonal Metaphor and Pragmatics |
Chapter Three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Metaphor in English Business Negotiation Discourses |
3.1 Methodology |
3.1.1 Research Questions |
3.1.2 Research Subjects |
3.1.3 Research Procedure |
3.2 Interpersonal Metaphor in English Business Negotiation Discourses |
3.2.1 Metaphor of Mood |
3.2.2 Metaphor of Modality |
3.3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Interpersonal Metaphor in English Business Negotiation Discourses |
3.3.1 Fun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
3.3.2 Fun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ces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Acknowledgements |
(8)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英语隐喻及其功能概述 |
1.2 需要厘清的几个概念 |
1.2.1 中英文“比喻”概念及范畴比照 |
1.2.2 隐喻与比喻之惑 |
1.2.3 隐喻与转喻之惑 |
1.2.4 隐喻与明喻之惑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5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 |
2.1 隐喻的概念 |
2.1.1 英语“metaphor”一词的词源追溯 |
2.1.2 英语主流词典的隐喻释义 |
2.1.3 传统的隐喻观 |
2.1.4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本质的界定 |
2.2 隐喻的认知功能 |
2.2.1 文体假说 |
2.2.2 隐喻从修辞到认知 |
2.2.3 认知假说 |
2.2.4 隐喻的认知功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概念隐喻理论 |
3.1.1 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 |
3.1.2 概念隐喻的基本要素及工作原理 |
3.1.3 隐喻投射的基本特征 |
3.1.4 概念隐喻的特征 |
3.1.5 概念隐喻理论综合评价 |
3.1.6 语言隐喻与概念隐喻之间的关系 |
3.1.7 概念隐喻理论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
3.2 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型 |
3.2.1 交际语言能力模型概述 |
3.2.2 交际语言能力理论评价 |
3.2.3 Bachman的“语言能力”构成 |
3.2.4 社会语言能力的核心要素——比喻和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综述 |
4.1 隐喻能力概念综述 |
4.1.1 隐喻能力的定义 |
4.1.2 概念流利 |
4.1.3 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三位一体 |
4.2 隐喻能力构成要素解析 |
4.2.1 隐喻能力的构成要素 |
4.2.2 隐喻产出能力 |
4.2.3 隐喻能力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促 |
4.3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文献综述 |
4.3.1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发展水平 |
4.3.2 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 |
4.3.3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教学理念及实验效果 |
4.3.4 国内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状况及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待考察隐喻类型及其描述性特征 |
5.1 隐喻的多维度分类依据 |
5.1.1 隐喻的多维度分类依据 |
5.1.2 词句隐喻的考察动机及原因 |
5.2 词句隐喻的概念、构成及分类 |
5.2.1 词句隐喻的概念及常规范畴 |
5.2.2 词句隐喻的基本构成要素 |
5.3 词句隐喻的载体形式及其描述性特征 |
5.3.1 词句隐喻的载体形式划分 |
5.3.2 词句隐喻的典型形式 |
5.3.3 含蓄型隐喻主体表征单位的描述性特征 |
5.3.4 传统隐喻和新颖隐喻以及本文立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EFL学习者的隐喻产出能力状况 |
6.1 隐喻单位的识别和提取 |
6.1.1 隐喻识别概述 |
6.1.2 隐喻识别的标准及步骤 |
6.1.3 MIP隐喻识别程序 |
6.2 样本语料来源及隐喻考察项目说明 |
6.2.1 样本语料来源及选取原因 |
6.2.2 语料描述及抽样说明 |
6.2.3 隐喻考察项目及判别、计量方案 |
6.2.4 隐喻单位的频次计量方式及标注方案 |
6.3 数据分析 |
6.3.1 高分组数据分析 |
6.3.2 低分组数据分析 |
6.3.3 样本数据比较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隐喻产出能力的障碍因素及成因 |
7.1中英文隐喻产出差异微实验 |
7.1.1 写作微实验的方式及体裁 |
7.1.2 写作微实验的受试描述 |
7.1.3 写作微实验的实施过程 |
7.1.4 写作微实验数据分析 |
7.2 主题访谈描述 |
7.3 英文隐喻产出不足的障碍因素及成因 |
7.3.1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 |
7.3.2 与目的语文化的交互不足 |
7.3.3 目的语语言能力的限制 |
7.3.4 母语迁移与干扰 |
7.3.5 学生对隐喻的保留性态度 |
7.3.6 隐喻知识和输入量匮乏 |
7.3.7 英语测试导向不明确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发现 |
8.2 创新点 |
8.3 教学启示 |
8.3.1 输入隐喻理论知识,培养隐喻学用意识 |
8.3.2 实施隐喻融入策略,强化隐喻学用效果 |
8.3.3 提升教师隐喻素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8.3.4 以习语为抓手,开启隐喻学习之门 |
8.4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写作微实验及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中英文隐喻产出差异微实验写作指令 |
附录4 写作微实验中英文习作扫描件选录 |
(9)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先行研究 |
1.4.1 中国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汉韩人体惯用语对比研究现状分析 |
1.5 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 |
1.5.1 研究对象及界定 |
1.5.2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韩人体惯用语认知对比的理论基础 |
2.1 认知语言学 |
2.1.1 隐喻与认知 |
2.1.2 概念隐喻理论 |
2.1.3 概念转喻理论 |
2.2 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 |
2.2.1 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 |
2.2.2 沃尔夫-萨丕尔的语言相对论 |
2.2.3 人类语言学 |
第三章 基于认知的汉韩人体惯用语考察 |
3.1 人体部位的界定 |
3.1.1 人体范畴 |
3.1.2 人体部位的分类与界定 |
3.2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具体分类 |
3.2.1 头颈部 |
3.2.2 四肢部 |
3.2.3 躯干部 |
3.2.4 脏腑部 |
3.3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统计 |
3.4 小结 |
第四章 从人体域到非人体域的投射对比 |
4.1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人体域投射于具体域 |
4.1.1 形状类比 |
4.1.2 状态/性质类比 |
4.1.3 行为类比 |
4.2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人体域投射于抽象域 |
4.2.1 喜悦 |
4.2.2 愤怒 |
4.2.3 悲伤 |
4.2.4 恐惧 |
4.3 小结 |
第五章 从非人体域到人体域的投射对比 |
5.1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空间域投射于人体域 |
5.1.1 前后空间域 |
5.1.2 上下空间域 |
5.1.3 长短空间域 |
5.1.4 大小空间域 |
5.1.5 中心-边缘空间域 |
5.2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颜色域投射于人体域 |
5.2.1 红色 |
5.2.2 黑色 |
5.2.3 白色 |
5.3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味觉域投射于人体域 |
5.4 小结 |
第六章 映射模式的异同 |
6.1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映射模式的相同点 |
6.1.1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映射源域和目标域相同 |
6.1.2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映射模式相似性 |
6.2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映射模式的不同点 |
6.2.1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映射源域相同目标域不同 |
6.2.2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映射源域不同目标域相同 |
6.3 小结 |
第七章 映射模式内部机制探析 |
7.1 汉语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模式内部机制探析 |
7.1.1 汉语人体惯用语的多义性 |
7.1.2 汉语独有的人体惯用语 |
7.2 韩语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模式内部机制探析 |
7.2.1 韩语人体惯用语的多义性 |
7.2.2 韩语独有的人体惯用语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文研究的内容总结 |
8.2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 |
8.3 本文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后记 |
(10)语言研究的系统观(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语音、词汇和语法所构成的系统 |
1.1 语法化过程的普遍特征 |
1.2 语音和语法的相互制约关系 |
1.2.1 语音的变化诱发语法发展 |
1.2.2 词汇的语音形式决定其语法表现 |
1.2.3 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影响其语法表现形式 |
1.3 语义与语法的相互制约关系 |
2. 语法的系统性 |
2.1 构词法与句法之间的关系 |
2.2 语法规则作用范围的普遍性 |
2.3 语法是一个具有交际功能的网络系统 |
2.4 语法的共时和历时统一 |
3. 共同语、方言和其他语言所构成的系统 |
3.1 共同语与方言之间的系统性 |
3.2 汉语与其他人类语言之间的共性 |
3.3 人类语言的系统性 |
4. 人类语言能力与其他认知能力所构成的认知系统 |
5. 人类语言与社会文化联成一个系统 |
6. 语言与自然现象所构成的系统 |
6.1 时间一维性对语法规则的影响 |
6.2 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 |
7. 结语 |
四、试论英语中的语法比喻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术英语中的情态隐喻[J]. 潘筱,樊渊. 海外英语, 2021(09)
- [2]现阶段基础英语教学应加强语法教学的必要性探讨[J]. 杨延春. 海外英语, 2020(23)
- [3]中美毕业演讲语法隐喻对比研究[D]. 叶正荣.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4)
- [4]语法隐喻视角下的英国脱欧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 王佳春.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语法隐喻视角下能源文本翻译研究 ——以Transitions in Energy Efficiency and Demand汉译为例[D]. 李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6]美剧《摩登家庭》中人际隐喻分析[D]. 于莉.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7]英语商务谈判语篇中的人际隐喻研究[D]. 李彤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D]. 周文岭.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对比研究[D]. 荒木京(KEI ARAKI).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语言研究的系统观[J]. 石毓智.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