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责任推进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李震[1](2019)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境动荡加剧,组织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越来越呈现出迪伊·哈克所揭示的“混序”的特征,即世界具有不连续性、不确定性、不可分离性和不可预测性,促使组织的兴衰更替在加速。即使处于领先地位的组织,如果不能有效整合组织内外资源并进行持续的革新,也有可能失去领先优势,甚至走向衰落和消亡。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曾列出了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十大根本威胁,除了核战争和全球性流行疾病,组织管理和领导的质量排在第三位。可见,组织管理不善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应对愈加复杂的环境,需要更加注重组织整体性、协调性和一致性,需要系统地提高组织整合内外部资源和支持力量的质量。实践证明,无论是在组织的运行、制度的建构、技术的创新,还是人才的吸引和潜能激发,领导力都是最活跃的因素,发挥着巨大的催化剂作用。“个体—领导者”的领导力是领导科学研究的中心范式。在领导科学的理论谱系中,无论是特质理论、行为理论还是情境理论、变革理论都是围绕着领导者作用的有效发挥而展开研究与实践的。但是,愈加复杂的环境、爆炸式增长的知识、飞跃发展的技术以及愈加强大的组织成员等严峻的挑战,使越来越多地组织开始意识到,仅仅依靠过去的以个体为核心的领导力发展是远远不够了,还必须形成和增强以组织为核心的领导力,从而形成一种应对复杂挑战的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方法。理论界对组织的假设,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也从机械论向有机论转变,即从强调规则、程序与分体到重视弹性、融合与整体。领导科学的研究需要适应时代要求,逐步实现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的转换,由强调个人领导力到关注组织领导力,从而实现不断把研究重点从个体(特质、能力、素质)转移到团队(行为、关系、情景)再到组织(体制、机制、文化)的范式转变。这是一个组织随着实践需要,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求变、破茧成蝶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世界公认。可以说,党之所以能够不断战胜困难,取得辉煌成就,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高素质的队伍和执行的文化等组织因素。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既是对过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组织是实现党的领导的保障,提高组织领导力就成为提高党的领导力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以政治建设统领组织建设,增强了党的组织性和领导力。组织领导力,首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关键要素,同时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领导力的重要途径。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力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突出的实践意义。党的组织领导力的研究,通过研究领导力在组织目标确立、组织体系完善、组织文化建设、组织纪律执行、组织学习发展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总结其规律,有助于丰富党的组织建设理论,更好地指导组织建设实践,有助于促进组织和领导者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本文将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制度分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遵照“作用方式—存在问题—提升途径”的内在逻辑开展研究。在史实梳理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发展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基于此,把历史研究、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涵盖“势”“道”“术”的逻辑清晰、体系完整和重点突出的研究框架。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在背景分析、文献综述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的概念阐释、评价标准、理论基础进行归纳。第二、三、四、五、六章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研究组织领导力作用发挥的构成因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解析组织领导力作用发挥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在对组织领导力作用发挥的五大要素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组织领导力作用发挥的“五力互动”模型,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七章结语,对本文的论点进行强调,同时对组织领导力未来发展的的精神内核——组织特质进行展望。
陈南南[2](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决定着我们党的肌体是否健康、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国家政治局面是否稳定。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重拳出击、常抓不懈,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然而,我们党面临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风险挑战,“四种危险”“四大考验”以及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依然存在,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完成新时代的奋斗目标,需要建设好党内政治生态。沿着理论解析—历史探源—现实问题分析—原因解剖—提出推进策略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完善和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实现各要素间的生态联动,促进党内政治生态的协调运行。通过解析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理论,阐述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梳理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思想基础,总结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已经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剖析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推进策略,为建设好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借鉴。新时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的发展时期。深刻把握新时代的内涵以及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更加重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开始走向引领世界的舞台中央等显着特征,系统解析党内政治生态理论,明确党内政治生态的概念、结构要素、功能特征及评价标准,为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奠定基础。创新性地把党的环境系统作为党内政治生态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进行考察分析,将党内政治生态看作由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系统、党内行为系统、党内制度系统、党的环境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的四维体系;归纳出党内政治生态的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平衡性等特征及服务保障、协调联动、自我修复等功能;把党内政治文化是否健康、人民性是否得到坚持、党内政治生活是否严肃、党内行为是否合乎党员标准、党内政治运行机制是否良好、党内法规制度是否得到执行、党内政治生态系统是否良性运行等作为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优良与否的评价标准。科学阐释新时代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内在逻辑关联,清晰把握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是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的基本前提。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党内政治生态面临风险挑战、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前提,是实现新时代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内生态与外生态协调运行的现实呼唤。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政治生态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党内政治生态思想以及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论述为思想基础,尤其以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取得了诸如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反腐败斗争取得显着成效、选人用人风气明显好转、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群关系更加和谐、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常态化发展等主要成就;积累了诸如党中央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发展、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等基本经验。然而,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还存在着党内政治文化系统运行不够通畅、党内行为系统运行存在隐患、党内制度系统运行效能不高、党的环境系统运行存在风险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良文化的侵蚀、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不够协调、监督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党内协同性原则及治理机制衔接性不足、国家政治生态与国际政治生态问题的影响等。坚持问题导向,在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党内政治文化系统、党内行为系统、党内制度系统、党的环境系统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规范党内行为、推进制度治党、注重党的内生态与外生态协调运行等推进策略。创新性地把国家政治生态和国际政治生态作为党的环境系统的外生态进行了重点解析,对党内政治生态与国家政治生态及国际政治生态的逻辑关联进行了系统阐释,尝试构建了党内政治生态与国家政治生态及国际政治生态协调运行的理论分析框架。
张俊鸿[3](2020)在《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构建研究 ——以P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基层干部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整个干部队伍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肩负着基层改革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多项重要任务,是直接面对一线群众的干部,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主力军。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厉的追责问责制度使得一部分违法违纪的基层干部成了被追责问责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诱发产生“避责心理”,成为了基层干部出现不敢为、不愿为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需要采取切实的措施来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让他们敢为、愿为。在论述方面,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提到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陆续提到了“容错纠错机制”。在政策方面,中央陆续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政策和法规把容错纠错机制载入其中,随后全国多个地方也针对性地出台了容错纠错机制的政策规定。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容错纠错既是激励,也是保障。本文通过运用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干部容错纠错理论,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从规范基层问责和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两个主要的角度来分析P县容错纠错机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借鉴国内部分地区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经验,进而就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构建提出建议。从当前国内部分地区及P县的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贯彻落实容错纠错政策不够深入,“错”的界定不够清晰,缺乏认定主体主动认定的相关规定,基层容错纠错的氛围不够浓厚,重容错轻纠错,对待容错纠错机制不够科学,容错纠错机制实施的透明度不够,容错纠错机制的配套不完善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基层的观念未转变,基层对“错”的范畴缺乏明确的定义,对容错纠错机制缺乏宣传和正面引导,容错纠错的大环境尚未成熟,对纠错实施意义的认识还不够,相关部门之间难以有效协同等,并从明确指导思想、原则和法治依据,规范政策实施细则,优化容错免责程序,健全纠错程序,完善相关配套机制,营造社会氛围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建议,以期通过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存在的滥用问责行为以及基层干部当前存在的为官不为问题。
于瑶[4](2020)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国无德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问题可谓是时代所需、现实所急、党之所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德观及其培育问题,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新时代只有切实做好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境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锻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本文针对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进路,在思想基础研究、历史经验反思和现实境遇关照的基础上,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三个层面系统勾勒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理路,给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问题以积极的理论回应和现实回应。第一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政德及政德观的涵义,政德观培育的要素及特征,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意义等。本文认为,对政德的涵义,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把握:从主体维度看,政德是“从政之德”;从内容维度看,政德是“为政之德”;从功能维度看,政德是“用权之德”。政德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价值取向,主要功能在于规范公权力的行使。政德观是对政德的态度和看法,它由一定的政治信仰统摄,通过从政行为表现出来,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对一定政德规范认同、遵循和践履的自觉性。从应然层面看,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树立以“为公”为价值方向的政德观。政德观培育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将应然层面的、以“为公”为价值方向的政德观转化为党员领导干部实然的政德观的实践活动。政德观培育包含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保障和培育环境等要素,具有意识形态性、人民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有助于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第二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基础。本文认为,思想基础分为“灵魂”、“根基”和“源流”三个层次。新时代培育政德观,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要有民族风格和发展眼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纲领,新时代培育政德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为灵魂。中国优秀传统官德文化和官德培育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贤政治智慧的结晶,在传承中积淀成为党员领导干部从政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是新时代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根基。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用中国话语体系解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承继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丰富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是新时代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源流。第三章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经验借鉴。主要梳理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期间政德观培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过渡时期的良好开端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德观培育逐渐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经验主要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重视环境对政德观的塑造作用。第四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与现实挑战。进入新时代,政德观培育在一系列积极举措下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其一,培育主体重视程度增强;其二,培育内容愈加广泛深入;其三,培育方式趋于多样化;其四,培育保障制度不断更新;其五,培育环境在调适中得以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其一,政德观培育诸要素尚未并轨,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明确的负责部门,存在整体合力不足问题。其二,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尚未对政德教育或者政德观培育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的规范和说明,理论界也没有形成共识。其三,培育方式存在路径依赖下的低效性弊端问题,单向教条式的灌输难以对党员领导干部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口号式”的提要求往往让政德教育流于形式。其四,培育保障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选择执行、片面执行、变通执行,甚至不执行等制度执行不力问题依然突出。其五,外部场域环境存在干扰因素,“四风”问题、官僚主义问题、新形式主义问题仍旧存在,各种社会思潮错杂交织,滋生出不少干扰性、对抗性、破坏性因素。第五章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与目标原则。本文认为,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有其内在的逻辑遵循,这种逻辑从理论、现实、实践三个向度展开,表现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观培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以实现政德观培育诸要素的同频共振为方法论要求三个方面,三者分别构成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明确指导思想,现实逻辑定位目标方向,实践逻辑解锁原则要求,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应当以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目标,遵循主体维度的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内容维度的时代性内容与继承性内容相融合、方式维度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淬炼相统合、保障维度的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耦合、环境维度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整合等原则,以实现政德观培育的高质量发展。第六章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路径。本文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的政德观培育进行加强和优化。第一,整合政德观培育主体,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一方面是培育实施者之间的互动,要求党组织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从顶层设计入手,将政德观要求嵌入干部教育、选任、监督、考核、惩处等各个环节,引导各要素协同向政德观培育聚集。另一方面是培育实施者与培育对象之间的互动,尊重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性,调动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修养政德的积极性。第二,优化政德观培育内容,契合新时代培育目标。培育内容要兼顾“政”和“德”两方面的个性,既要讲求政治性,也不能脱离人文性,本文认为,可以从政治观、权力观和修身观三个维度构建政德观培育内容体系,分别契合新时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观培育目标。其中,政治观反映了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主导性内容;权力观反映了权力行使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主体性内容;修身观反映了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基础性内容。培育政治观,要重点抓好政治理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政治忠诚教育、政治担当教育、政治纪律教育。培育权力观,重点要抓好宗旨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实干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廉洁意识教育。培育修身观,应当重点抓好集体主义道德观教育、传统修身文化教育、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人文精神教育、清廉家风教育。第三,创新政德观培育方式,提升政德教育实效。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丰富理论教育形式以充分透彻说理,二是强化政德实践锻炼以力促知行合一,三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以发展线上教育,四是发挥榜样示范效应以消解情感困惑。第四,加强政德观培育保障,健全政德赏罚机制。通过落实“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制度、细化“奖优扬善”的考评激励制度、完善“失德必查”的监督问责制度,将“以德为先”的干部评价标准贯穿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形成政德观培育制度保障的闭环,实现政德观培育与赏罚回报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五,澄清政德观培育环境,注入场域动力支持。通过淬炼端正严明的党风政风,多措并举繁荣发展政德文化,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价值观共识,提高全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不断防范、过滤、削减政德观培育环境中的干扰性、破坏性、对抗性因素,以持续净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为政德观培育注入场域动力支持。总之,本文认为,政德观培育是一个多要素、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有赖于各环节的整体推进和诸要素的协同发展。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实现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保障、培育环境等各要素的同向而行。
柴云飞[5](2019)在《新时代湖北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是指公务员制度内部若干子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为了保护干事创业的干部,遵循“三个区分开来”(区分干部工作行为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之过”、区分干部工作行为是“无禁之举”还是“严禁行为”、区分干部工作行为是“奉公为民”还是“牟利徇私”)的原则,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和统筹运作的政治机制建设。构建完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对消弭现行人事行政制度的弊端、完善国家公务员组织队伍建设、激励各级干部群体干事创业、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解决干部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全国各地先后展开了容错免责机制的探索实践。本文以湖北省各地出台的容错纠错政策文本为研究基础,对现已出台的政策文件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湖北省各地市县区容错纠错机制的初步经验,查找容错纠错机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尝试对构建湖北省容错纠错机制提出建设性意见。湖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出台了建设容错纠错机制的相关政策,2017年省委发布了《湖北省实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办法》。2016年以来,先后有十多个市州出台了容错纠错相关的意见或办法,而部分县区甚至走在所属市州的前列先行探索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在容错纠错机制的建设上,湖北地区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经验:积极营造容忍出错的舆论环境、以“三个区分开来”为根本遵循、清晰界定容错的内容和边界、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实行试点先行的实施策略。与此同时,湖北省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建设还面临一些难题: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对容错纠错机制仍存在疑虑、政策界限还比较模糊导致难以把握、具体实践操作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制度衔接还不够紧密、结果运用还不够理想等。为此,进一步建立健全湖北省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继续加强思想引导,营造宽容失败的舆论氛围、培育容错的社会环境;二是进一步明确容错纠错边界,健全指标体系和判断标准;三是进一步细化实施的操作规程;四是顺畅相关制度衔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制度链”;五是加大结果运用力度,提高容错纠错机制执行力。
王郅强,林昂扬[6](2017)在《“为官不为”的表现、诱因及其治理路径》文中研究说明"为官不为"作为一种公共权力与责任严重脱节的政治现象,主要表现为"消极不为"、"避责不为"、"廉而不为"和"能低不为"等。其主观诱因是"不想为"、"不敢为"和"不善为",客观诱因是权力边界模糊不清、干部管理存在短板、责任追究力度不大等。基于此,治理"为官不为",首先是要加快推进建立以确权、制权为核心的权力责任清单制度,力促"为官要为";其次是要探索推行尽职免责相关制度,使得"为官敢为";再次是要健全完善干部激励机制,推动"为官乐为";最后是要科学构建干部能力提升机制,实现"为官有为"。
赵洪良[7](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政治能力建设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要义和本质规定。党的政治建设所内含的“政治强党”意蕴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逻辑指引,也是从政治能力视角思考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逻辑理路。在党的政治建设意义上,提升党的政治能力是中国共产党确保政治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政治权威,彰显党的政治本色和政治特征的关键之举。理解党的政治能力的内涵要义要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解析党的政治能力的内容构成、价值功能和本质属性。要从政党能力的视角理解党的政治能力的一般的、共性的、基本的政治诉求,结合新时代党的政治能力的重要论述,尝试从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两个层面理解党的政治能力的内容要素,在此基础上阐释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在党的政治建设过程中的功能定位,总结出提升党的政治能力内在逻辑与政治诉求,全面把握提升党的政治能力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政治诉求和政治目标来源于党的政治建设实践。结合党的政治建设的的发展历程来看,提升党的政治能力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必然结果,是回应党的自身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挑战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党的政治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和创新举措,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实践焕发出强大政治活力,为新时代管党治党积累了有益经验。出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需要,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就成为新时代“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核心要义。可见,作为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如何永葆政治先进性,如何锻造强大的政治能力,如何以党的政治能力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从能力要素系统来看,党的政治能力着眼于党的政治力和组织力建设的特定过程,其内在包含了党的能力系统的诸多要素,体现了党的建设和执政背后的共性政治要求。参照党的政治建设基本范畴,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内容要素可划分为职能性政治能力、保障性政治能力、方法性政治能力、核心性政治能力、预防性政治能力,规定了党的政治能力是由多重能力要素整合构成的整体性能力系统。这种能力系统是对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治国理政能力的系统化表达,是对党的政治功能、责任使命、政治角色、政治本领等的综合体现。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多年努力和实践探索,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取得显着成效,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质量。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着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政治上的强力挑战,党的政治能力建设面临和现实梗阻和阻滞因素愈加明显,提升党的政治能力的相关实践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而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现党内政治团结、凝聚统一共识,着力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在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方面,要尝试将党的政治建设的经验优势转化为增强中国共产党政治先进性的核心政治资源,在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不断释放巨大的政治能量。要以“能力强党”为价值导引,按照体系化建设思路为新时代党组织政治能力建设提供丰富的方法路径,着力构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目标功能体系、主体内容体系、组织保障体系、效益评价体系。针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专业化能力不高、政治素养不强、政治能力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等问题,要尝试从政治思维、政治素养、政治本领等方面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担当。并在党的政治建设的经验支持下,不断强化和优化党的政治能力的提升机制,深化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制度化路径。
郝溢泰[8](2020)在《常州高新区新时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围绕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三个区分开来”的重大要求,迫切需要确立“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的鲜明导向,调动广大干部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积极性。本文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等公共管理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创新性地以常州高新区(新北区)作为研究视角,通过探讨目前“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运用中存在的缺乏全面完善的考核体系、评价标准和政策底线不清晰、社会环境支撑不够、配套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用好考核“指挥棒”、掌握好容错与纠错的辩证关系、营造健康有序的实施环境、形成切合实际的运转机理、完善科学合理的运作程序、实现三项机制有机统一等对策。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本文选题较新,对相关文献进行查找,可以发现对“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进行有机统一研究的较少,往往只是研究了其中一方面,没有考虑到整体协同性,对三项机制如何协同发挥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缺少系统性研究。二是把“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与公共管理理论进行结合,并结合干部人事工作实际开展研究,从而找出一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该论文有参考文献72篇。
刘蕊[9](2019)在《新时代我国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生态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话语创新,它指涉的是政治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共生演化,反映的是政治共同体的生存状态。政党政治生态则是政治生态在政党领域的综合映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最高政治力量,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决定了执政党政治生态必然是中国政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政府行政生态、社会政治生态状况。因此,在中国政治生态话语体系中,研究政治生态必然绕不开执政党政治生态,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研究,业已成为了中国政治生态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和亟需突破的重要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塑造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必须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有关政治生态建设的讲话精神,全面精准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做出把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净化和优化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坚定决心和战略部署,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内涵本质、要素构成、生成机理及优化路径,唯此才能更好地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伟大工程的宏伟目标。本文选取政治生态中最核心、最关键、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执政党政治生态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政治生态学的分析视角出发,探究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并运用生态化思维分析执政党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张力,以寻求执政党政治生态优化与治理效能双向提升的逻辑进路,促进执政党系统的要素匹配和肌体健康,营造良性、有机、廉洁的执政党政治生态。研究执政党政治生态,本质上就是探讨执政党、国家和社会三者之间职能、权力和利益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找寻实现党的权力、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平衡的现实路径。因此,在分析视角选择上,本文不仅从宏观视角,分析从政环境与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关联问题,而且注重从政治生态学的系统性分析视域,深入探究执政党系统内部结构及其机理,并把执政党政治生态看作一个整体,既深入剖析执政党外部环境的深刻变迁,也统筹关注执政系统内部要素的匹配和结构功能的优化问题。换言之,就是把执政党内部系统的要素匹配和结构功能优化,同外部环境的修复净化统筹起来,把执政党政治生态的生成看作是党的执政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共生演化的结果。唯此,才能准确勾勒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态建设的运行轨迹,才能更好地探究促进执政党政治生态优化的实现路径。本文在整体结构布局上分为上下两个篇章,上篇主要是提出问题,包括导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下篇主要是分析对策即提升论,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执政党政治生态基本理论。旨在从静态分析维度,重点探究我国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理论意蕴,分析论证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内涵要素、基本结构及其本质功能等。执政党政治生态,就是执政生命系统与执政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关联互动所生成的相对稳定态势。它是执政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效衔接,以及执政系统与环境系统关联互动的整体性映射;执政党作为一个复杂的生命有机体,必然会涉及诸多相关性要素,这些要素互相关联,彼此联系,主要包括主体性要素、程序性要素和支撑性要素;为准确理解执政党政治生态的时空结构,全面认知执政党政治生态全貌,总体上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把握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基本结构。纵向层级上,可划分为中央层面执政党政治生态、地方层面执政党政治生态和基层执政党政治生态。横向结构上,可划分为执政党政治“内生态”和执政党政治“外生态”;功能属性上,执政党政治生态还具有维护功能、反映功能、检验功能三大功能。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阐释框架。主要探讨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发生、发展、运行的基本过程及其演替规律,并从动态分析维度,宏观上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进程和结果,以及如何科学评价执政党政治生态的优劣状况等。执政党政治生态是政党现代化进程中执政党革新性调适的自然演化,其演替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于外部环境压力和内部变革动力所形成的双向合力;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健康和谐发展,既需要执政生命系统对执政环境进行汲取、吸收和反馈,并通过自处理系统内化为执政系统内生态要素,也需要执政党政治内生态根据外生态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身内部结构功能,并满足、适应、引领外生态的发展,以达至内外生态的和谐共生、协调进化;影响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状况的关键因子,宏观上可分为两大类,即执政系统内部相关因子和执政系统外部相关因子。内部相关生态因子主要包括执政主体状况、执政体制机制状况、执政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状况等。外部相关生态因子主要包括物质生产方式与水平、文化习俗和政治传统、社会风尚氛围等;对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进行评价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精细工程,从现实工作角度分析,结合执政党政治生态的核心构成要素和关键影响因子等信息,本文选取了有效适应性、复杂多样性、动态稳定性和持续发展性,作为评价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四个一级指标。同时把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法规制度和党内外监督制约四个核心监测点,作为执政党政治生态的二级评价指标。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现实考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政治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外强净化与内增活力相统一不断推动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回顾梳理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呈现出把纪律挺在前面、零容忍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实现巡视派驻全覆盖、重点查处扶贫、污染防治领域的腐败等多种鲜明特点;经过这几年持续用力,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执政系统结构功能调适上,还是在内外部环境系统净化上都有长足进步,执政党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依然任重道远。当前我国执政党政治生态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阶层利益不断分化、公权力仍然存在异化风险、执政环境复杂多变、公信力弱化倾向显现等问题;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关键要素尚不匹配、相关限制性因子缺位、外部场域劣变因子侵入以及内外良性循环不畅等等。为此,亟需我们从政治生态学分析视域,统筹思考、对症下药找到执政党政治生态不断优化的建构路径。执政党政治生态提升论。本文认为从政治生态学分析视域来看,执政党政治生态的优化和提升,宏观层面要遵循标本兼治、内外兼修、统筹整合的逻辑进路。中观层面要做好执政系统内部各要素匹配协调,执政系统外部环境的修复与净化,以及执政系统整体效能的调适优化。微观层面上,一方面,需要通过调适和完善党的执政系统来进行。调适和完善执政系统的过程,即不断完善执政要素之间体制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过程,也是执政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科学化、制度化与规范化的过程。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修复和净化党执政的外部环境来进行。修复和净化党执政的外部环境,即不断提升执政环境系统开放性和有机性的过程。如果说党的执政系统的调适和完善是内向优化进路,那么执政外部环境的净化,则是外向优化进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推动着执政党政治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总之,执政党政治生态的优化,需要执政党不断主动调适更新执政系统内部要素、结构、功能状况,以执政党内部自身变革积极引领外部环境的优化发展,最终达至执政党政治内生态与外生态的和谐共生、良性互动和协同进化。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理论探讨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活动相互促进,并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整个执政实践过程的始终。优化执政党政治生态的最终目的,是构建起能够维护和保障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履行长期执政使命的良性、有机、廉洁的执政党政治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能够生生不息输入执政系统,党的执政能力显着提高、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环境更加健康、执政基础更加巩固,中国共产党能够更高效科学地履行执政使命,更快捷恰当地满足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这样的生态系统是理想的执政党政治生态系统,这需要集中全党的智慧,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唐艳华[10](2018)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目标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格,重心在基层。鉴于乡镇干部在基层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不仅必要,更显迫切。但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过程中,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出现了动力不足、活力不强、流动不畅、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推进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发展,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治理我国基层干部懒政怠政现象的关键举措,更是贯彻落实中央从严管理干部最新政策法规的现实诉求,相关研究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国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在经历建国初期、人民公社、社改乡和新时代四个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治理体系、干部效能、责任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面临因为薪酬制度固化、考核评价脱节、轻视心理管理、晋升条件过严和配套制度建设滞后而导致的激励约束失衡、薪酬激励不够、精神激励缺失和晋升激励不足等困境。在对江西省南昌市X区的干部薪酬、福利、晋升、考核、廉政制度系统考察中进一步发现,该区所辖乡镇中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存在失衡、失调、乏力、软化等问题。在国外,美国、日本和越南的基层公务员考核具体化、晋升程序化、薪酬分类化与奖励多样化等方面的经验非常典型,而国内无锡市滨湖开发区、济南市、黄石市三地干部考核任免、正向激励和容错免责激励机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归纳起来,国内外在考核激励、薪酬调节、职务晋升、培训教育的机制建设,为我国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示。为此,在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应重在完善政绩考评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动态监督机制、容错纠错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六大机制”上着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选取江西南昌市X区乡镇干部作为研究标本,系统分析了他们的薪酬、福利、晋升、考核、廉政等乡镇干部激励约束体系,具有一定的原创性;第二,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来探讨乡镇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经验范本和决策参考,拓展了公务员管理相关理论,且具有一定的推广和适用价值;第三,基于国内外典型经验的总结,从实践操作层面,提出一整套完善乡镇干部政绩评估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动态监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的对策建议,在国内研究还比较少见,必将是一种较新的尝试。未来有关该问题研究,可以在加深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扩充实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并充分运用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激励手段与约束形式。
二、运用责任推进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责任推进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设计 |
四、研究创新 |
第五节 理论依据 |
一、组织理论 |
二、领导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组织建设理论 |
四、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 |
第六节 发展历程 |
一、历史分期及特征 |
二、经验综述:组织、环境与人的紧密互动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引领力 |
第一节 组织引领力的作用方式 |
一、使命:组织目标的确立 |
二、愿景:组织目标的认同 |
三、信仰:组织目标的坚守 |
第二节 注重环境分析,确立正确组织目标 |
一、领导环境及其作用 |
二、环境分析方法 |
三、环境因应逻辑 |
第三节 以组织目标为引领,提高思想工作成效 |
一、重视思想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 |
二、组织要善于建构价值和意义 |
三、要注意采取说服的方法 |
第四节 以组织目标为检验,坚定信仰 |
一、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在与群众互动中坚定信仰 |
二、明晰路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坚定信仰 |
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理论创新中坚定信仰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执行力 |
第一节 组织执行力的作用方式 |
一、组织结构的确立与调适 |
二、组织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
三、组织成员的选拔与培养 |
第二节 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发挥基层组织功能 |
一、组织设置依据 |
二、创新组织设置形式 |
三、将支部打造为基本执行单元 |
第三节 依托组织体系,打造创造性执行机制 |
一、调研机制:了解真实情况 |
二、试点机制:积累初步经验 |
三、决策机制:达成行动共识 |
四、用人机制:确定执行人选 |
五、行动机制:目标衡量一切 |
六、督查机制:总结经验教训 |
第四节 贯彻民主集中制,发挥领导团队整体合力 |
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领导制度 |
二、发挥领导团队整体合力 |
第五节 建设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干部队伍 |
一、明确角色定位 |
二、提高授权水平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凝聚力 |
第一节 组织凝聚力的作用方式 |
一、仪式感召 |
二、榜样示范 |
三、宣传引导 |
四、理论创造 |
第二节 冷静应对挑战,打造开放信任负责的组织文化 |
一、组织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二、建设开放信任负责的组织文化 |
第三节 建立正向激励体系,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
一、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因素分析 |
二、营造宽松容错的组织氛围 |
三、倡导“三个留人”的组织措施 |
四、领导者要善于自我激励 |
第四节 注重环境塑造,建设良好政治生态 |
一、塑造组织环境 |
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约束力 |
第一节 组织约束力的作用方式 |
一、明晰纪律要求 |
二、加强纪律教育 |
三、严格纪律执行 |
四、培养遵纪自觉 |
第二节 以政治纪律为统领,加强组织纪律建设 |
第三节 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培养组织规矩意识 |
一、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 |
二、培养组织规矩意识 |
第四节 加强历史传统教育,传承优良组织作风 |
一、明晰历史定位 |
二、学习工作方法 |
三、增强精神动力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学习力 |
第一节 组织学习力的作用方式 |
一、问题意识 |
二、反思能力 |
三、纠错方法 |
四、制度建设 |
第二节 坚持问题导向,严肃组织生活 |
第三节 坚持整体提升,改进整党整风 |
一、整党整风及其作用 |
二、整党整风的历程 |
三、提升整体效果 |
第四节 突出政治教育,加强干部培训 |
一、加强宏观管理 |
二、突出政治教育 |
三、推动方式创新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组织领导力的作用基础:五大要素 |
第二节 组织领导力的作用模式:五力互动 |
第三节 组织领导力的精神内核:组织特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三:访谈信息汇总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理论解析 |
2.1 新时代的内涵与特点 |
2.1.1 新时代的内涵 |
2.1.2 新时代的特点 |
2.2 党内政治生态的概念界定 |
2.2.1 政治生态 |
2.2.2 党内政治生态 |
2.3 党内政治生态的结构要素与功能 |
2.3.1 党内政治生态的结构要素 |
2.3.2 党内政治生态的功能 |
2.4 党内政治生态的特征与评价标准 |
2.4.1 党内政治生态的特征 |
2.4.2 党内政治生态的评价标准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
3.1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背景 |
3.1.1 新时代与党内政治生态的逻辑关联 |
3.1.2 党内政治生态面临风险挑战 |
3.1.3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3.2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意义 |
3.2.1 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前提 |
3.2.2 实现新时代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 |
3.2.3 加强党的内生态与外生态协调运行的现实呼唤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思想基础 |
4.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政治生态思想 |
4.1.1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政党政治生态思想 |
4.1.2 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政治生态思想 |
4.1.3 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政治生态思想 |
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内政治生态思想 |
4.2.1 毛泽东的党内政治生态思想 |
4.2.2 邓小平的党内政治生态思想 |
4.2.3 江泽民的党内政治生态思想 |
4.2.4 胡锦涛的党内政治生态思想 |
4.2.5 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论述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
5.1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主要成就 |
5.1.1 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 |
5.1.2 反腐败斗争取得显着成效 |
5.1.3 选人用人风气明显好转 |
5.1.4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
5.1.5 党群关系更加和谐 |
5.1.6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常态化发展 |
5.2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
5.2.1 党中央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 |
5.2.2 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发展 |
5.2.3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5.2.4 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统一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6.1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 |
6.1.1 党内政治文化系统运行不够通畅 |
6.1.2 党内行为系统运行存在隐患 |
6.1.3 党内制度系统运行效能不高 |
6.1.4 党的环境系统运行存在风险 |
6.2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6.2.1 不良文化的侵蚀 |
6.2.2 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不够协调 |
6.2.3 监督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
6.2.4 党内协同性原则及治理机制衔接性不足 |
6.2.5 国家政治生态与国际政治生态问题的影响 |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推进策略 |
7.1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
7.1.1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7.1.2 坚持思想建党与理论强党 |
7.1.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7.1.4 培育和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 |
7.2 规范党内行为 |
7.2.1 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
7.2.2 规范选人用人行为 |
7.2.3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
7.2.4 持续开展反腐败斗争 |
7.3 推进制度治党 |
7.3.1 完善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 |
7.3.2 健全党内政治制度体系 |
7.3.3 推进制度治党的“三个结合” |
7.4 注重党的内生态与外生态协调运行 |
7.4.1 加强党内政治生态与国家政治生态协调运行 |
7.4.2 强化党内政治生态与国际政治生态协调运行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构建研究 ——以P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容错纠错 |
2.1.2 基层干部 |
2.1.3 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干部容错纠错的思想 |
2.2.2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探索与政策文本 |
3.1 我国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发展历程 |
3.2 我国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政策文本分析 |
3.2.1 实施主体 |
3.2.2 实施对象 |
3.2.3 实施依据 |
3.2.4 相关事由 |
3.2.5 容错方式 |
3.3 我国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创新及特点 |
3.3.1 实施主体 |
3.3.2 实施对象 |
3.3.3 “错”的范围 |
3.3.4 容错纠错方式 |
3.3.5 容错程序 |
3.3.6 容错纠错机制构建的实践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县基层干部容错纠错实践的存在问题及成因 |
4.1 P县容错纠错机制概况 |
4.2 存在问题 |
4.2.1 贯彻落实容错纠错政策不够深入 |
4.2.2 “错”的界定不够清晰 |
4.2.3 缺乏认定主体主动认定的相关规定 |
4.2.4 基层容错纠错的氛围不够浓厚 |
4.2.5 重容错轻纠错 |
4.2.6 对待容错纠错机制不够科学 |
4.2.7 容错纠错机制实施的透明度不够 |
4.2.8 容错纠错机制的配套不完善 |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基层的观念未转变 |
4.3.2 基层对“错”的范畴缺乏明确的定义 |
4.3.3 对容错纠错机制缺乏宣传和正面引导 |
4.3.4 容错纠错的大环境尚未成熟 |
4.3.5 对纠错实施意义的认识还不够 |
4.3.6 相关部门之间难以有效协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建议 |
5.1 明确指导思想、原则和法治依据 |
5.1.1 明确指导思想 |
5.1.2 坚持指导原则 |
5.1.3 遵循法治依据 |
5.2 规范政策实施细则 |
5.2.1 规范基层干部容错纠错主体 |
5.2.2 界定“错”的构成条件 |
5.2.3 找准政策适用对象 |
5.3 优化容错免责程序 |
5.3.1 申请 |
5.3.2 核实 |
5.3.3 认定 |
5.3.4 征求意见和公示 |
5.3.5 反馈和备案 |
5.3.6 申诉 |
5.3.7 容错免责结果运用 |
5.4 健全纠错程序 |
5.4.1 科学评估错误 |
5.4.2 制定纠错计划 |
5.4.3 落实纠错计划 |
5.4.4 纠错结果考核 |
5.5 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
5.5.1 完善事前防错机制 |
5.5.2 完善事中消错机制 |
5.5.3 完善社会互动机制 |
5.5.4 完善有效激励机制 |
5.5.5 完善科学问责机制 |
5.5.6 完善评价机制 |
5.5.7 完善监督机制 |
5.6 营造社会氛围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P县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基本情况座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基本问题 |
一、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相关概念 |
(一) 党员领导干部 |
(二) 政德与政德观 |
(三) 政德观培育 |
二、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要素 |
(一) 培育主体 |
(二) 培育内容 |
(三) 培育方式 |
(四) 培育保障 |
(五) 培育环境 |
三、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特征 |
(一) 意识形态性 |
(二) 人民性 |
(三) 时代性 |
(四) 系统性 |
四、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
(一) 锻造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 |
(二) 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 |
(三) 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 |
第二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基础 |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灵魂 |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思想 |
(二) 列宁的相关思想 |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根基 |
(一) 中国古代官德的主要内容 |
(二)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方法 |
(三)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保障 |
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源流 |
(一) 毛泽东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二) 邓小平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三) 江泽民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四) 胡锦涛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五) 习近平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第三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经验借鉴(1949-2012) |
一、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 |
(一)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良好开端 |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 |
(三) “左”倾思想影响下的迂回波折 |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的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 |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时期的恢复发展 |
(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时期的积极推进 |
(三) 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时期的继续发展 |
三、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历史经验 |
(一) 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
(二)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 |
(三) 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 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
(五) 重视环境对政德观的塑造作用 |
第四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与现实挑战 |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 |
(一) 培育主体重视程度增强 |
(二) 培育内容愈加广泛深入 |
(三) 培育方式趋于多样化 |
(四) 培育保障制度不断更新 |
(五) 培育环境在调适中改善 |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挑战 |
(一) 政德观培育诸要素尚未并轨 |
(二) 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 |
(三) 培育方式存在低效性弊端 |
(四) 培育保障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 |
(五) 外部场域环境存在干扰因素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与目标原则 |
一、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 |
(一) 理论逻辑: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观培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
(二) 现实逻辑: 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 |
(三) 实践逻辑: 以实现政德观培育诸要素的同频共振为方法论要求 |
二、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目标 |
(一) 国家层面的目标——明大德 |
(二) 社会层面的目标——守公德 |
(三) 个体层面的目标——严私德 |
三、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原则 |
(一) 主体维度: 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二) 内容维度: 时代性内容与继承性内容相融合 |
(三) 方式维度: 理论教育与实践淬炼相统合 |
(四) 保障维度: 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耦合 |
(五) 环境维度: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整合 |
第六章 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
一、整合政德观培育主体,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 |
(一)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
(二) 重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作用 |
(三) 建立政德观培育的联动协作机制 |
二、优化政德观培育内容,契合新时代培育目标 |
(一) 培育政治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 |
(二) 培育权力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守公德” |
(三) 培育修身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严私德” |
三、创新政德观培育方式,提升政德教育实效 |
(一) 丰富理论教育形式,充分透彻说理 |
(二) 强化政德实践锻炼,力促知行合一 |
(三)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发展线上教育 |
(四) 发挥榜样示范效应,消解情感困惑 |
四、加强政德观培育保障,健全政德赏罚机制 |
(一) 落实“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制度 |
(二) 细化“奖优扬善”的考评激励制度 |
(三) 完善“失德必查”的监督问责制度 |
五、澄清政德观培育环境,注入场域动力支持 |
(一)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
(二) 建设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当前S省领导干部政德状况问卷调查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新时代湖北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容错纠错理论概述 |
一、容错纠错的内涵界定 |
(一)“错”的涵义 |
(二)容错的涵义 |
(三)纠错的涵义 |
二、容错纠错的理论来源 |
(一)中国传统容错用人观念 |
(二)西方容错性管理原则 |
第二章 构建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探索 |
一、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建构历程及基本操作流程 |
(一)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建构历程 |
(二)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具体操作流程 |
二、湖北各级党委政府针对容错纠错出台的相关制度文本 |
(一)省级层面出台的相关制度办法 |
(二)市州级层面出台的相关制度办法 |
(三)县(市、区)级层面出台的相关制度办法 |
第三章 湖北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建设的初步经验和现实困境 |
一、湖北各地容错纠错机制建设的初步经验 |
(一)积极营造容忍干部“犯错”的宽松环境 |
(二)以“三个区分开来”为根本遵循 |
(三)清晰界定容错的内容和边界 |
(四)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干部管理原则 |
(五)坚持试点先行的实践策略 |
二、湖北容错纠错机制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 |
(一)部分干部群众对容错纠错机制仍持有疑虑 |
(二)政策界限还较为模糊导致难以科学把握 |
(三)具体实践操作还存在一些技术性障碍 |
(四)与干部管理的相关制度衔接还不够紧密 |
(五)结果运用还不够理想导致一定程度的执行观望 |
第四章 新时代湖北深入推进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建设的基本路径 |
一、加强政策宣传,进一步营造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 |
二、进一步明确政策界限,提升容错纠错机制的科学化水平 |
三、进一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的操作规程,增强规范性 |
四、加强相关制度衔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的配套制度 |
五、加大结果运用力度,提高容错纠错机制的执行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为官不为”的表现、诱因及其治理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二、当前“为官不为”的主要表现和严重危害 |
(一) “为官不为”的主要表现 |
1. 消极不为 |
2. 避责不为 |
3. 廉而不为 |
4. 能低不为 |
(二) “为官不为”的严重危害 |
1. 阻碍政策执行 |
2. 破坏干群关系 |
3. 不利于干部队伍建设 |
三、当前“为官不为”的生成诱因 |
(一) 主观诱因 |
1. 不想为 |
2. 不敢为 |
3. 不善为 |
(二) 客观诱因 |
1. 权责边界模糊不清 |
2. 干部管理存在短板 |
3. 责任追究力度不大 |
4. 社会环境压力增强 |
四、治理“为官不为”的路径 |
(一) 推进权力责任清单制度, 力促“为官要为” |
(二) 完善尽职免责的容错机制, 使得“为官敢为” |
(三) 健全干部的激励机制, 推动“为官乐为” |
(四) 构建干部能力提升机制, 实现“为官有为”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政治意义 |
2.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 |
3.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力量保障 |
(二)选题价值 |
二、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
(一)党的政治能力的概念内涵及认识视角分析 |
1.政治能力的概念究证 |
2.政党能力的认识表达 |
3.党的政治能力的概念界定及其解释视角 |
(二)当前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 |
1.研究党的政治能力的政治内涵 |
2.研究党的政治能力系统的内容要素 |
3.研究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方式路径 |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体评价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党的政治能力的学理分析 |
一、政党能力与党的政治能力 |
二、党的政治能力的内涵要义及其特征 |
(一)党的政治能力的政治属性及其认识视角 |
(二)党的政治能力的政治内涵与基本特征 |
三、党的政治能力与执政能力:基于党的政治建设的能力视角 |
(一)党的政治能力与执政能力的具体涵义不同 |
(二)党的政治能力与执政能力的生成机理不同 |
(三)党的政治能力与执政能力的政治目标不同 |
(四)党的政治能力与执政能力的提升路径不同 |
(五)新时代党的政治能力与执政能力的融合取向 |
四、中国共产党政治能力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思想表达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的政治能力建设思想 |
(三)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认识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能力建设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经验 |
一、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历程回顾和实践观照 |
(一)革命时期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历程回溯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政治能力建设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基本历程 |
(四)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能力的持续发展与提升 |
二、政治建设进程中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经验总结 |
(一)明确了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要求 |
(二)逐步完善了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重点内容和能力要素 |
(三)始终以政治能力推动党的政治建设的议程和走向 |
(四)突出了党的政治能力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能力系统的内容要素 |
一、党的政治建设视域下能力要素生成的政治考量 |
(一)全面提升党组织政治建设质量 |
(二)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本领 |
(三)领导力生成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二、主体视角下党的政治能力要素的综合分析 |
(一)党组织的政治能力:组织力、凝聚力、领导力的统一 |
(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党性素养与政治本领的统一 |
三、党的政治能力系统的要素构成与主要内容 |
(一)党的职能性政治能力 |
(二)党的保障性政治能力 |
(三)党的方法性政治能力 |
(四)党的核心性政治能力 |
(五)党的预防性政治能力 |
第四章 新时代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成效分析 |
(一)政治能力建设有力应对了新时代党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挑战 |
(二)政治能力建设有效解决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性政治问题 |
(三)政治能力建设有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
(四)政治能力建设有力促进了党内政治生活中政治关系规范化 |
二、现阶段提升党的政治能力的困境挑战 |
(一)党的政治能力建设与党内治理的逻辑关联 |
(二)当前提升党的政治能力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三、党的政治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影响党的政治能力的提升 |
(二)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妨碍党的政治能力提升 |
(三)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阻滞党的政治能力提升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路径探析 |
一、着力构建党组织政治能力建设的功能保障体系 |
(一)目标功能体系:以政治能力建设为重点筑牢党的政治根基 |
(二)主体内容体系:以政治能力建设为核心规范党组织建设 |
(三)组织保障体系:以政治能力建设为要义保障党的政治建设 |
(四)效能评价体系:以政治能力建设为标准审视党建综合效益 |
二、积极探寻党员干部队伍政治能力提升的多元化路径 |
(一)着力拓展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
(二)着力健全党员干部队伍政治能力提升的保障体系 |
三、着力优化党的政治能力的提升机制 |
(一)优化党内政治教育机制:坚定党员干部政治立场 |
(二)优化党内政治生活管理机制:严肃党组织政治生活 |
(三)优化领导干部作用发挥机制:激发领导干部生机活力 |
(四)优化政治能力运行评估机制:完善党的政治能力内容要素 |
余论:治理意义上党的政治能力的理解向度 |
一、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党的政治能力的价值审察 |
二、党的政治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功能统一性 |
(一)党建与治理的深度融合 |
(二)国家治理与党内治理功能互补 |
(三)党的政治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都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
三、制度有效性: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点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常州高新区新时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常州高新区推进“三项机制”现状 |
3.1 常州高新区推进“三项机制”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概况 |
3.2 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落实“三项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存在的问题 |
3.3 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落实“三项机制”鼓励激励干部存在问题的成因 |
4 国内外运用三项机制鼓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经验借鉴 |
4.1 国内运用三项机制鼓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经验借鉴 |
4.2 国外激励公务人员担当作为的经验借鉴 |
5 用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对策. |
5.1 加大鼓励激励力度 |
5.2 用好容错纠错手段 |
5.3 打通能上能下渠道 |
5.4 实现“三项机制”有机统一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新时代我国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述要 |
(一) 国外文献回顾与梳理 |
(二) 国内文献回顾与梳理 |
(三) 简要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 主要创新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基本理论 |
一、政治生态基本概述 |
(一) 政治生态涵义解析 |
(二) 政治生态的思想渊源 |
二、执政党政治生态内涵及要素 |
(一) 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内涵 |
(二) 执政党政治生态的要素 |
三、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基本结构 |
(一) 纵向层级 |
(二) 横向结构 |
四、执政党政治生态的功能属性 |
(一) 维护党长期执政地位的系统工程 |
(二) 反映执政过程现实复杂性的核心指标 |
(三) 检验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 |
第二章 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阐释框架 |
一、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逻辑进路 |
(一) 执政党政治生态演替发展的基本原理 |
(二) 执政党政治生态演替发展的基本动力 |
(三) 执政党政治生态演替发展的基本规律 |
二、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影响因子 |
(一) 执政系统内部相关因子 |
(二) 执政系统外部相关因子 |
三、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评价指标 |
(一) 政治生态评价体系 |
(二) 执政党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章 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现实考量 |
一、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历时性考察 |
(一) 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
(二) 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的鲜明特点 |
二、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中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 阶层利益不断分化,执政基础面临压力 |
(二) 公权力仍然存在异化风险,执政地位有待巩固 |
(三) 执政环境复杂多变,执政能力亟需提升 |
(四) 公信力弱化倾向显现,执政形象面临塔西佗陷阱风险 |
三、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面临挑战的成因分析 |
(一) 关键要素尚不匹配,执政系统自身净化功能偏弱 |
(二) 相关限制性因子缺位,权力制约机制运行欠佳 |
(三) 外部场域劣变因子侵入,存在社会环境诱发因素 |
(四) 内外良性循环不畅,执政肌体活力不足 |
第四章 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内部系统的动态平衡 |
一、提升执政系统的要素性能 |
(一) 塑造权责一致的执政主体 |
(二) 搭建科学完备的执政体系 |
(三) 打造廉洁高效的执政过程 |
二、调适执政系统的结构关系 |
(一) 建构扁平化的政党组织结构 |
(二) 完善民主化的政党运行体系 |
(三) 构建网络化的政党治理机制 |
三、优化执政系统的功用能效 |
(一) 发挥好执政党聚合民意的功能 |
(二) 发挥好执政党创设政策的功能 |
(三) 发挥好执政党指挥协调的功能 |
第五章 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外部场域的良性有机 |
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
(一) 赋权于社会,释放社会治理活力 |
(二) 聚焦于民生,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
(三) 施惠于大众,建构利益共享机制 |
二、开发党的执政资源 |
(一) 保持党的先进性资源 |
(二) 运用党的意识形态资源 |
(三) 合理配置党的组织资源 |
三、建设党的执政文化 |
(一) 培育尚德崇廉的人文精神 |
(二) 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风尚 |
(三) 清除腐朽庸俗的圈子文化 |
第六章 新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内外系统的兼容协同 |
一、权力规范基础上寻求执政党领导与政府职能发挥的平衡点 |
(一) 优化党政职责分工,明晰党政职责关系 |
(二) 理顺党政权力关系,提高政权机关效率 |
(三) 规范党政机构设置,统合协调多元力量 |
二、利益整合基础上寻求执政党领导与社会发展的平衡点 |
(一) 积极依托社团组织,畅通利益诉求渠道 |
(二) 密切联系新的社会阶层,维护其合法权益 |
(三) 严格规范政商关系,控制腐败增量减少存量 |
三、党际民主基础上寻求执政党领导与参政党协商的平衡点 |
(一) 以党内民主带动党际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二) 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综评 |
1.2.1 海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构思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总体构思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 |
1.4.1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全面从严治党与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逻辑关联 |
2.1 全面从严治党对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提出的新要求 |
2.1.1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内涵 |
2.1.2 全面从严治党赋予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新使命 |
2.1.3 全面从严治党给予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新标尺 |
2.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界定 |
2.2.1 我国乡镇干部的界定及特点 |
2.2.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概念 |
2.2.3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内容 |
2.3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构成分析 |
2.3.1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构成要件 |
2.3.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结构特征 |
2.3.3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功能 |
2.4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的理论依据 |
2.4.1 公务员人性理论 |
2.4.2 激励管理理论 |
2.4.3 干部监督理论 |
2.4.4 干部考核理论 |
2.4.5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 |
第3章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反思 |
3.1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历史考察 |
3.1.1 建国初期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
3.1.2 人民公社体制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
3.1.3 社改乡后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
3.1.4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
3.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的主要成效 |
3.2.1 乡镇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
3.2.2 乡镇干部效能显着提高 |
3.2.3 乡镇干部责任机制健全 |
3.2.4 乡镇干部管理体系逐步规范 |
3.3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推进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的现实依据 |
3.3.1 紧抓严抓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 |
3.3.2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3.3.3 治理基层干部懒政怠政的现实诉求 |
3.3.4 中央管理干部最新政策法规的内在要求 |
第4章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困境及成因 |
4.1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效果的总体评价 |
4.1.1 行政效率全面提升 |
4.1.2 工作作风逐渐转变 |
4.1.3 公共行政支出大幅降低 |
4.1.4 社会评价显着改善 |
4.2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困境 |
4.2.1 激励约束失衡 |
4.2.2 薪酬激励不够 |
4.2.3 精神激励缺失 |
4.2.4 晋升激励不足 |
4.3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存在困境的具体成因 |
4.3.1 薪酬制度固化缺乏动态调整机制 |
4.3.2 考核评价脱节导致结果运用不足 |
4.3.3 轻视心理管理导致精神激励缺乏 |
4.3.4 晋升条件过严导致个体发展受限 |
4.3.5 配套制度建设滞后难以形成合力 |
第5章 案例分析:江西南昌X区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剖析 |
5.1 江西南昌X区乡镇干部基本情况分析 |
5.1.1 X区基本区情 |
5.1.2 X区乡镇干部的基本情况 |
5.1.3 X区乡镇干部队伍构成的不足分析 |
5.2 江西南昌X区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 |
5.2.1 干部薪酬福利制度 |
5.2.2 干部晋升制度 |
5.2.3 干部教育制度 |
5.2.4 干部考核制度 |
5.2.5 干部廉政制度 |
5.3 江西南昌X区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
5.3.1 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效应失衡 |
5.3.2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者间失调 |
5.3.3 竞争机制不畅导致晋升激励乏力 |
5.3.4 考核深度不足导致考核约束软化 |
5.3.5 薪酬激励不活导致不公平感激增 |
第6章 创新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6.1 国外基层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1.1 美国基层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1.2 日本基层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1.3 越南基层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2 国内基层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经验 |
6.2.1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经开区干部考核任免机制 |
6.2.2 山东省济南市基层一线干部正向激励机制 |
6.2.3 湖北省黄石市基层干部容错免责激励机制 |
6.3 国内外基层公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启示 |
6.3.1 健全基层公务人员目标考核激励机制 |
6.3.2 健全基层公务人员薪酬调节机制 |
6.3.3 健全基层公务人员职务晋升机制 |
6.3.4 健全基层公务人员理想信念培训机制 |
第7章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创新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 |
7.1 完善乡镇干部政绩考评机制 |
7.1.1 完善乡镇干部政绩评估体系 |
7.1.2 健全乡镇干部考核约束机制 |
7.1.3 健全乡镇干部考评应用机制 |
7.2 完善乡镇干部政选拔任用机制 |
7.2.1 准确把握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导向 |
7.2.2 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程序 |
7.2.3 用公平竞争深挖优秀人才 |
7.2.4 用公正遴选实现选才规范 |
7.3 完善乡镇干部正向激励机制 |
7.3.1 健全乡镇干部晋升激励机制 |
7.3.2 健全乡镇干部物质激励机制 |
7.3.3 健全乡镇干部精神激励机制 |
7.4 完善乡镇干部动态监督机制 |
7.4.1 强化制度执行刚性 |
7.4.2 推进施政行为公开 |
7.4.3 加强干部道德约束 |
7.5 完善乡镇干部容错纠错机制 |
7.5.1 建立全方位的干部容错机制 |
7.5.2 建立健全与容错机制相衔接的纠错机制 |
7.5.3 建立健全干部错误预防机制 |
7.6 完善乡镇干部责任追究机制 |
7.6.1 完善乡镇干部纪律惩戒制度 |
7.6.2 健全乡镇干部追责问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调研方案 |
附件二: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调查问卷 |
附件三: 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附件四: CN镇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运用责任推进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研究[D]. 李震.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D]. 陈南南. 河北大学, 2019(04)
- [3]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构建研究 ——以P县为例[D]. 张俊鸿.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D]. 于瑶. 山东大学, 2020(12)
- [5]新时代湖北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建设研究[D]. 柴云飞.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2019(01)
- [6]“为官不为”的表现、诱因及其治理路径[J]. 王郅强,林昂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7(04)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能力建设研究[D]. 赵洪良. 兰州大学, 2020(01)
- [8]常州高新区新时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研究[D]. 郝溢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新时代我国执政党政治生态建设研究[D]. 刘蕊. 山东大学, 2019(02)
- [10]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D]. 唐艳华. 湘潭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