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秋季联合公牛后裔决定会议纪要

2001 年秋季联合公牛后裔决定会议纪要

一、2001年秋季联合公牛后裔测定会议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尚巾斌[1](2018)在《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生态语言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在语言生态环境和语言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考察湖南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表现,探究导致该地区土家语濒危的原因,以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挽救土家语免于走向灭绝所进行的土家语“接龙”和“传承”语言教学,祈望在国际濒危语言复兴与保持研究的背景下,探索适合湘西地区土家语有效复兴的特色有效之路,维护地区语言生态平衡。本研究基于以下动因;在全球化进程加剧的时代背景下,世界产生了语言求同需求,导致以强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力量为依托的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的包围和入侵,造成大量少数族裔迫于压力放弃母语,转用强势语言,引起众多弱势语言濒危,造成全球语言多文化样性减少。土家语正是其中极速走向濒危的语言之一。本研究首先概览了世界和中国语言生态格局,梳理了世界和中国濒危语言研究的发展与成果,提出了研究设计与问题。进而对语言濒危研究的视角理论生态语言学进行了概念、发展、内涵范式的综述,并进一步详述了语言赖以生存的语言生态系统理和导致语言濒危的内生态环境与外生态环境构成。在理论要义的指导下,笔者深入到湘西土家语保留区龙山县、永顺县对山乡九年制学校100位4年级和7年级学生就土家语的使用活力和语言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24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出了湘西地区土家族在家语语言代际传承、族群语言态度、语言使用人口及其比例、以及语言使用域等方面的濒危表现。同时,笔者深入靛房镇石提村展开了土语言濒危现状的田野调查,通过深入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手段,深入进行土家族语言态度的个案研究。论文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范式,探析湘西地区土家语在纵向历史进程中走向濒危的外部语言环境和内部语言环境。笔者认为,土家语和土家族长期处于中原汉语言文化的包围之中,中央历代王朝对家族地区的统治和汉语言文化教育的推广是导致土家语濒危的外部主导力量;而土家语自身结构与汉语在语言谱系和类型学上的亲缘关系,使得土家语在与汉语的生态接触中,容易受到强势汉语的影响。根据语言生态接触的理论观点,土家语母语人习得汉语的难度相对较小,这是导致土家语濒危的内生态环境。土家语与汉语的生态接触,导致了土家语在音系、词汇、句法等层面均明显受到汉语的影响,语言结构呈现向汉语靠拢的趋势,这是土家语濒危的结果和表现。最后笔者总结了世界濒危语言复兴运动成功案例和教学模式,并在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框架下,对湘西地区的土家语传承教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对教学点的和地方教育政策制定、管理部门进行的大量走访和调查基础上,对湘西地区土家语的复兴和保持教育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本研究从生态语言学理论和视角入手,运用语言人类学方法和田野调查探索湘西地区土家语的濒危和复兴与传承教育实践,丰富了中国濒危语言的研究内涵。本研究对科学、客观地认识土家语的濒危原因,引导土家人对母语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语言态度、采取逆转语言转用的有效应对策略有指导意义。同时,本研究对地方政府规划土家语、汉语或者苗语、汉语的双语双文教学,制定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双语或多语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茜[2](2016)在《“天地之间”:农村统与分经营体制形成的社会基础与内在机理 ——以河南省刘庄村与浙江省曹埭村为个案》文中提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先后经历了以合作化为表现形式的统一经营阶段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制度设计的分散经营阶段。本文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上述两种制度安排最初产生与形成的社会基础与内在机理究竟在于何处。为此,笔者分别选取了河南省的“人民公社第一村”与浙江省的“包产到户第一村”为展开研究的案例,从挖掘两个村庄的“村庄底色”即社会基础开始,探寻两种制度设计得以形成的社会土壤和原初动力。由于本文分别对两个个案村进行研究,因此如果从时间先后顺序上来看,本文的第一部分是指文章的第一章与第四章,两章分别就两个个案村庄的社会基础进行研究分析,时间聚焦在1949年以前,这是进行后续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是指文章的第二章与第五章,这两个章节主要关注的是统一经营制度与分散经营制度分别在两个个案村发芽生根的过程,时间聚焦在1950年至1958年前后,统一经营制度最终得以确立与曹埭的分散经营尝试均发生在这一时间段;第三部分是指文章的第三章与第六章,这两个章节的任务是集合前两个部分的研究,并在其基础上分别对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在两个个案村产生的社会基础与内在机理进行深入剖析,是全文的高潮与核心理论分析部分;第四部分为第七章,其内容是对全文分析逻辑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并回答文章开始提出的:我国农村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形成的社会基础与内在机理究竟“潜藏”何处。本文所遵循的理论逻辑与基本结论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着,在传统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截然迥异的自然地理环境下,每一个特定的村庄都很可能专注于不同的生产经营内容,遵循着特定的劳动生产习惯,形成了差异巨大的精神文化氛围与信仰指向,遵守着特定的生产生活的秩序和规则等等。它们是使一个村庄区别于其他村庄的“与生俱来”的“天性”,也是深刻解读一个村庄底蕴所必须加以了解的社会基础,更是影响一个村庄发展走向的、不可忽视的决定性因素。当某种特定的国家制度安排加诸于某个村庄之上时,或许与该村原有的村庄底色相契合,从而起到推动村庄发展的作用:当与该村原有的村庄底色不相契合时,则可能引起制约村庄发展的后果。如刘庄之所以对统一经营“情有独钟”,就是因为原生的村庄共同体与次生的建构型共同体相契合,而曹埭之所以选择分散经营,则是因为村庄社会基础中的种种因素均指向于分散。因此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应充分尊重特定区域的特定社会基础与发展习惯,力求国家——社会间的良性互动,避免出现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现象。

余泱川[3](2012)在《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根据《当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当代”一词作为一个史学概念,“一般指建国后到现在这一时期”。而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当代中医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医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被质疑、被限制的处境,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与西医并行的医学体系的地位,重新获得官方与民间的承认,中医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医疗都在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纳入正轨,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该时期也是国家对于中医政策、中医学术研究方向的探索期,从提倡“中医科学化”、“中医进修”到“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政策的制定与修正频现;从以“科学化”革新中医药学术经验,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再到强调实践的中医学术研究,30年间中医学术研究的方向、模式及重点亦不断发生变化。唐太宗说:“以史为鉴”,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医学术的发展情况,可为重要的学术人物、学术事件、学术成果存史,观察学术研究特征的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今天中医学术研究的现状知所从来,探究那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活动、成果从萌发、积累到走向成熟的具体过程,为今后中医学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说:“医学研究不能脱离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体质等因素,而中医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原则,正好重视了这些内容”。地域医学虽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因对于医学史及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迅速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广东具有悠久的中医学术、医疗传统,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最早接触西方文明,最早受到现代化思潮冲击的地区,广东既是西医在华发展的中心地带,又是最早萌发中医革新思潮和中医现代化教育的地区,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中医学术革新,理论大讨论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广东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地域经济、文化明清以来的勃兴,促使岭南地域医学随着建国后对中医学术研究的深入而结出硕果。本论文通过对广东建国后的中医学者群体,学术发展特征,政策、文化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冀望可以发现1949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学术界对香港中医发展情况从前关注不多,但随着陈存仁、谢永光等一批在港名医的着述出版,该地中医史的研究价值逐渐凸显。香港毗邻广东,新中国成立以前,两地医学交流频繁,当时几乎所有香港的名医都是祖籍广东的客籍人士,香港的中医医疗、教育、学术研究莫不赖历年迁港的内地名医推动,而大陆解放前一批“海派名医”迁港的历史意义尤为重大,他们在香港着书、兴学、行医,使香港变为大陆之外的第二个中医学术中心。该时期香港有代表性的医家、医着、中医学校、学术活动少有系统的记述,本研究力图对1840年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香港代表医家的生平事迹、着作;着名的医学院校,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研究,力图勾勒出百余年来香港中医发展的概貌,另外特别对“迁港中医”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香港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文献研究法是基础工作开展时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资料调研收集,资料归类汇编。本研究所涉及的文献有三大来源:一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藏书,收集内容包括了1949年至1979年间的中医学术期刊、专着、会议文献、研究成果汇编、政策公文汇编等等;二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收集内容主要是历年来政府发布的卫生政策法规原文,关于中医医疗、学术的统计数据,以及少量出版地在香港的学术文献;第三个来源是香港中医师陈永光先生所提供的大量的香港医家专着、中医教材、学术团体资料汇编等等。本研究按照医史文献学科研究方法与标准,其具体研究步骤为:①首先利用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内部书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书目查找所需文献。②然后按图索骥,以借阅、拍照、复印、扫描等方式获取文献,并将重点文献转换成10万字的数字形式以便利用。③最后将已获文献进行汇编,建立本研究专用的书目、文献目录,并以时间顺序、学科分类、医家姓名建立三种索引,配合已转换为数字格式的重点文献,形成一套可以按照文献内部、外部特征进行检索调阅的文献资料。本研究对于文献研究的标准是:引用文献全部为一次文献,文献版本尽可能获取首版,重要观点用文献原文体现。2、理论评述法:是采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的相关研究方法为行业标杆,按照其行文规范的要求,概述和详述医家生平、重大政策、学术事件;凝练学者学术观点;总结单一或群体医家的学术倾向;将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学术研究、学术观点进行对比;探索某一因素对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学术研究的观点、成果的影响。具体到论文内容中,对于某一时期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某一机构或某一医家的学术活动多采用记述法;对某一医家的着作内容、学术思想则采用传统阐释和归纳演绎的结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学术发展的特征研究采取的是归纳演绎与相关对比的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49年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史研究,该部分以时间为序又分为三章。第一章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间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阶段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包括:“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形成及其具体内容,全国及广东省的各项卫生统计数据等等;分析“中医科学化”政策在广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及其成因。第二节介绍广东实践“中医科学化”的学者群体并分析其特征;记述广东当时的主要学术期刊及其学术倾向和刊登之有代表性的学术论着。第三节首先研究广东中医界在“中医科学化”中对如何看待传统理论以及学术革新途径、方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归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持不同观点者的争鸣情况;其后概述当时广东中医界两份系统化阐述“中医科学化”原则、步骤、标准的学术整理方案并提炼其中的要点。第四节总结广东中医界实践“中医科学化”过程中在医学文献整理、中医理论研究、针灸、脉诊学、中药提炼等方面的各项成果。第五章分析该时期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即:①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②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③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④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第二章对1954至1965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两份重要的学术期刊,《广东中医》和《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的概况及其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介绍当时主要的中医研究机构——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的概况及其对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节论述1956、1957年间几篇探讨中医学术研究态度和具体观点的争鸣文章,分析这些论争产生的背景和其对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意义。第三节至第六节论述该时期广东中医研究在医学文献整理、地域医学研究、基础理论探讨、临床医学研究诸领域的研究活动及学术成果。第七节总结1954至1965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对1966至1979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中医脾胃学说在文献收集整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第二节论述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具体内容为在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针刺麻醉研究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第三节论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青蒿素、破伤风抗毒素、毛冬青等中药特效药的研究。第四节介绍侯灿、梁直英等人将现代医学、科学上的新方法、新理论引入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第五节总结1966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二部分是关于近代以来香港中医学史的研究。分为两节,第一节的研究内容是香港中医在医疗、教育、社团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详细的记录了:①香港中医行医方式的演变及东华三院等医疗机构的发展历程;②香港中医在规模、办学方式上的发展以及着名中医学校的概况;③香港知名中医社团成立、合并、发展的状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第二节的研究内容是“侨港中医”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医疗、学术、教育的影响。首先论述侨港中医的内涵并介绍历次中医侨港热潮及其历史成因;然后选取十余位祖籍广东及其他地区的侨港名医,重点论述其生平、事迹、学术活动和重要着作;最后从整体上论述“侨港名医”对于香港中医事业的影响和贡献。研究结论以中医基本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学术研究模式、重点及方向的转变,学者主体的转变,重大历史、政治事件的影响为依据,作者认为1949年至1979年的广东中医学术史应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至1953年,该阶段国家关于中医学术的政策是“中医科学化”,主要学术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关于中医学术革新意义、途径、目的的学术讨论以及在文献研究和剂型改进方面的初步实践。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奠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54至1965年,国家及时对中医政策进行调整,鼓励对传统医学进行继承与发扬,推动中医高等教育和师带徒教育,广东的中医研究在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地域医学、传染病防治等诸方面均获得丰硕成果。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是1966年至1979年,该阶段由于国家对中医研究重点的调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开始以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主,强调临床实践,以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为主要方向,在急腹症治疗、针灸麻醉、骨伤复位、特效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上获得巨大成绩的阶段。广东作为全国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医学文化积淀使该地区在建国后的中医学术发展带有一些鲜明的特征。笔者认为这些特征是:①以临床实践为学术研究的导向和根本动力;②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学术发展的推动力量;③以知名学者和民间支持作为学术研究的支撑力量;④坚持中医本位,注重前人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特征决定了1949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未来中医学术研究事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何丽英(KATEMATU DUANGMANEE)[4](2010)在《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泰国是东南亚华侨华裔较集中的国家,汉语是泰国华侨以及华裔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语言。泰国的汉语教育源远流长,虽然历经坎坷却始终未能中断且不断发展壮大。可见,近来泰国汉语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有掌握汉-英-泰三种语言的人才,才是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合格的人才。可以说,今天泰国越来越流行“汉语热”。华侨学校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灌输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阵地。泰国的华侨学校随着泰国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华人政策各异而起伏不定,兴盛的时候达到600多所,而衰微的时候则骤减至不足100所。汉语教师也经历多舛的命运,很多往往被迫中途放弃教学而另谋出路。当代,随着国际形式的变化以及中泰关系的改善,华侨学校出现转机。本调查研究是为了了解泰国华侨学校的汉语教学。内容包含政策、学校、教师、教材和学生。论文运用文献法、田野考察方法以及比较研究方法,针对2008年泰国华侨学校开发研究。本次问卷调查邮寄给全泰国的117所泰国华侨学校,回收问卷调查94所,访谈对象是随机挑选每个地区3所华侨学校为代表,采访该华侨学校汉语教师2位,共30位,和进采访学汉语的学生3位,共45位。笔者总结自身亲历对其历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试图获得第一手资料。论文由以下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目的和概念界定等方面。第一章,泰国华侨学校的发展历史与汉语教育的政策。主要指第一,泰国华侨学校历史与演变。泰国华侨学校最早是萌芽时期(18世纪—19世纪末)、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初—1937年)、衰退凋零时期(1937年—1945年)、战后复苏时期(1945年—1978年)和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第二,泰国华侨学校的现状。分析华侨学校学校地址分类、泰国华侨学校开设教学班级和学校开设汉语教学班级。第三,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育的政策,包括“关于1918年的泰国民校条例”、“关于1921年的泰国强迫教育实施条例”、“关于1927年的泰国补充民校条例”、“关于1936年的泰国华文学管理新章程”、“关于1946年的中暹友好条约”等部分。第二章,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教材与方法。因此教材和教学方法有关系,所以在教材方面,笔者分成教材研究的来历和内容。目前泰国华侨学校使用的教材是从中国大陆、泰国教育部、华侨会和自编。可见汉语教材多种多样,因此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方法分成教学研究方法的变迁和教学常用的方法。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经常用的教学法是说话法、讲读法、阅读指导法和讨论法等。第三章,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教师。除了教材之外,教师对教育也很重要。教师的职责是传播知识给学生,所以这章主要指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的来源与条件、教师的培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的评价。第四章,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学生。教师的教学的结果如何必须考察他的对象,就是学生。学生是教师的镜子。这章主要内容指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的汉语学习目的以及难点和学生学习汉语的成效。第五章,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国际交流主要指教师的交流、学生的交流、教材的交流和孔子课堂。每种交流引导中泰汉语教育紧密合作。第六章,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这部分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包括政策、汉语教师、汉语教学教材、学生方面和学校等方面。国家政策问题影响到学校、教师和学生。因此笔者提出解决问题并给教育部提供发展趋势的参考。尽管目前泰国大学开设了汉语专业或者语言培训中心并开设很多汉语课程,但是华侨学校也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华侨学校是华侨华人投资的学校。它的办学目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方式跟其他学校不一样。此外,华侨学校还是仍然保存中国文化和风俗并传播给泰国华侨华裔的子女。因此华侨学校是值得研究的学校,对其教学和管理进行深部探究。

王逍[5](2007)在《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文中认为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散杂居农业民族,其主体人口分布于我国广袤的东南山区。基于畲族经济较之东南区域经济严重滞后的现实,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区以惠明寺村为中心的畲族村落群经济变迁之田野调查,为畲族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较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对畲族经济问题的关注,无论是从畲族研究的时代要求和学术使命,抑或从民族平等、社会和谐、城乡协调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多维度来审视,均具有较强的现实紧迫性。本文采取以惠明寺村为深度田野个案、以周边六个畲村为田野参照物的点面结合的调查方法,首先从畲族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变迁切入田野对象(第一章),然后勾勒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及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图像(第二、三章),再着力聚焦于惠明寺村人如何在各种力的交错互动中,通过惠明茶的复兴而逐步走向市场,进而阐析其走向市场的动力与阻力(第四、五、六章),同时选取田野参照村落的若干经济面相,与惠明寺村进行共性及个性的比较(第七章)。最后,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互观照和畲族历史与现实深度评估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八章):一、依托畲区资源禀赋、发挥山区资源优势,从传统与现代整合的角度,实现畲区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商品化农业转变,是畲族经济转型的方向。二、超越“耐劳杂作、弗事商贾”的传统农本意识,淡化“山野自足、于世无求”的族群封闭心理,强化多维度的族群互动等观念和实践层面的文化自觉,是畲族经济转型的内在活力。三、有效发挥政府职能,为优化畲区产业结构、加快畲族人力资源建设、完善畲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等提供制度性支持,是畲族经济转型的外在条件。

谭运华[6](2004)在《黑白花奶牛变形蹄血液流变学及矿物元素的研究》文中指出为了给高产奶牛变形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我们选择长沙地区20头黑白花奶牛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检测了变形蹄和正常蹄奶牛在夏季(6月份)和冬季(12月份)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变化规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奶牛日粮、被毛、蹄角质、牛奶及全血9种矿物元素(Mn、Zn、Cu、Co、Mg、Fe、Cd、Cr、Ca)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1、夏季时,1S-1、3S-1、5S-1、10S-1、30S-1、60S-1切变率下,变形蹄奶牛全血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P<0.05)。变形蹄奶牛低切全血还原粘度47.85±6.00mPa.s高于正常蹄奶牛37.02±2.30mPa.s(P<0.01)。变形蹄奶牛红细胞压积0.33±0.02高于正常奶蹄奶牛PCV 0.28±0.05(P<0.05)。 2、冬季时,5S-1、10S-1、30S-1、200S-1切变率下,变形蹄奶牛全血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P<0.05)。变形蹄奶牛血浆粘度2.56±0.30mPa.s高于正常蹄奶牛血浆粘度2.27±0.18 mPa.s(P<0.05),变形蹄奶牛红细胞沉降率较快(P<0.05)。 3、变形蹄奶牛与正常蹄奶牛比较,变形蹄奶牛被毛Cu含量升高;蹄角质中Fe、Ca含量下降,Cr含量上升;牛奶中Mn的含量上升;全血Zn的含量上升,Co的含量下降(P<0.05)。 4、本奶牛场配合饲料中锰、铬、铜含量以及青草和稻草中锰、铜含量过高,奶牛饮水铜、铬、镉含量超标,而钙、镁含量不足。 夏季时,由于红细胞压积增大、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引起低切全血粘度升高;冬季时,由于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同样引起全血粘度升高。全血粘度升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导致了奶牛蹄部微循环障碍,同时矿物元素Fe、Ca、Cu、Cr、Co、Zn代谢紊乱,影响奶牛蹄角质的正常生长、降低蹄角质硬度,引起蹄角质变软、磨灭不正,同时蹄承受巨人体重以及奶牛管理不科学是黑白花奶牛变形蹄形成的因素。

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 北京100085[7](2004)在《中国奶协第三十一次全国联合青年公牛后裔测定会议纪要》文中研究表明

郑少华[8](2004)在《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紧张,源自近代西欧文明的社会模式,已无力回应这一紧张关系,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模式已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初现。作者在已有零星的循环型社会法之研究基础上,以《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为题,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循环型社会法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形成问题,以期对循环型社会法的基本机制之形成,有个较好的梳理。《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一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 绪论。交待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和动因、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并对本文所涉关键词作了说明。第二章 循环型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社会模式。该章通过对传统工业社会的贸易、生产、消费、城市机制、国家行动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传统工业社会模式的不可持续性,然后分析了循环型社会的可持续性——以地区市场为中心强化贸易中的环保义务,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以节俭消费为核心,公众参与,促进、规制与合作的国家行动等方面,都确保了循环型社会的可持续性,并介绍了德、日、美等国的循环型社会立法状况。第三章 徘徊在“社会权”与“生态权”间的环境权:循环型社会的权利基础。该章首先论证了环境权变迁所经历的“自由权”、“社会权”、“生态权”三个时代,从而揭示环境权的特质;其次,从人权视角对环境权进行考察,论述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人权所引申与表述的环境权之特征,并进一步论述了土着民的环境权,指出土着民的环境权对循环型社会参与机制之构造极具价值——以本土参与为核心;最后,描述了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生态权利谱系——自然的权利、后代人的权利、人类环境权、作为“社会权”和作为“自由权”的环境权、土着民环境权、自然资源物权等构成错落有致、相互协调的权利谱系,成为循环型社会的权利基础。第四章 社会连带责任的凸现:循环型社会的责任机制源变。描述了环境法领域中的连带责任——社会责任之归责原则、自己责任的社会化、证明责任的“客观化”都隐含了连带责任;复合污染共同侵权行为、企业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与责任保险制度、社会安全体制,国家的连带责任、非政府组织(NGOs)的兴起,都凸显了连带责任的发达;接着,探讨了连带责任形成的原因——不确定性之克服、对正义<WP=4>观的反映、对“污染者负责”之校正,并分析了连带责任在环境法上的不足——分配机制不合理和保护环境之目的难以完全实现;最后,对循环型社会责任机制进行探索,调和社会连带责任——个别责任与连带责任、法定的连带责任与自愿的连带责任、扩大生产者责任与连带责任,使生产者、消费者、公众、国家(政府)间形成合理的既独立又连带的责任分配机制。第五章 企业责任扩大与企业多样化:循环型社会的生产与贸易机制定位。首先,论述企业法定责任之加重趋势——从严格责任之运用、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之转移、公害行为的刑罚化与赔偿之巨额化等角度,说明了“法定责任之加重”将成为循环型社会建立的“大棒”政策;其次,论述了公司的社会责任兴起——利益相关者说、道德审计与环境审计、环境信息披露等,其成为循环型社会生产与贸易机制确立的“胡萝卜”政策;最后,论证了企业多样化——特别是中小企业兴起、合作社复兴成为循环型社会生产与贸易机制形成的结构性因素。第六章 消费者绿化:循环型社会消费机制之展开。首先,借桑巴特与韦伯之争,描述了绿色消费者运动在西方世界的兴起,阐述了消费者运动与环保运动交汇所带来的制度创新;其次,通过对包装规则、再循环规则、各类标识规则、环境标志之确立的论述,说明了循环型社会法律与政策必须通过消费者实施环境法规制。第七章 公众参与:循环型社会参与机制之确立。首先,论证了NGOs在国内环境法中三个重要角色——立法者、看家狗与吹哨者、私人检察官;其次分析了在全球化下公众参与机制的特点,阐明了NGOs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特殊作用——推动国际环保协调机制的形成——WTO、NAFTA、世界银行、联合国以及其它协调行为,并简要描述了公众参与机制下国家行动之特色。第八章 中国循环型社会法形成的可能——代结语。首先分析了循环型社会法的要件,分为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前者包括健全的环境权利系统与法律责任机制,生产者责任扩张与企业多样化、消费者行为绿化、公众参与机制之发达;后者包括基本法的颁布与法体系的形成。然后,指出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实质要件,因此,中国法的真正态度应该是在逐渐完善循环型社会法形式要件过程中,通过长期而且是十分艰苦的努力,逐渐形成循环型社会法的实质要件。

中国奶协育种专业委员会[9](2003)在《中国奶协第二十九次全国联合公牛后裔测定会议纪要》文中认为 2003年春季(第二十九次)全国联合公牛后裔测定精液交换暨2003年秋季(第三十次)后裔测定公牛资格审定会于2003年4月5日至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陕西、江西、哈尔滨、南京、天津、上海、内蒙古、重庆、广州、云南、北京、山东、山西、河北、辽宁、新疆、四川共17个省(市、区)19个单位的代表。南京农业大学及江苏省奶协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为会议的圆满举办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10](2002)在《2001年秋季联合公牛后裔测定会议纪要》文中提出

二、2001年秋季联合公牛后裔测定会议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秋季联合公牛后裔测定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生态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语言生态格局与语言濒危
        1.1.2 中国语言生态格局与语言濒危
    1.2 国际濒危语言研究综观
        1.2.1 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濒危语言的重视与保护措施
        1.2.2 国际濒危专项基金和组织机构
        1.2.3 濒危语言会议、学术着述
        1.2.4 濒危语言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中国濒危语言问题研究综述
        1.3.1 发展历程与成就
    1.4 濒危语言的界定维度研究
        1.4.1 国际界定维度
        1.4.2 中国濒危语言标准体系的研究
    1.5 濒危语言研究价值
        1.5.1 濒危语言的精神层面价值
        1.5.2 濒危语言的实用层面价值
    1.6 研究设计及论文框架
        1.6.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6.2 研究问题与方法
        1.6.3 研究意义
        1.6.4 论文结构
    1.7 小结
第二章 生态语言学理论综述
    2.1 生态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2.1.1 生态语言学学科概念的形成
        2.1.2 生态语言学学科概念的发展
    2.2 生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范式——从“语言生态学”到“生态语言学”
        2.2.1 豪根范式——语言生态学
        2.2.2 韩礼德范式——生态语言学
        2.2.3 生态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2.3 生态语言学研究现状
        2.3.1 生态语言学国际研究现状简述
        2.3.2 生态语言学国内研究现状
    2.4 生态语言学产生与发展的哲学溯源
        2.4.1 整体论思想为生态语言学提供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2.4.2 生态学理论提供的表达方式
        2.4.3 早期朴素生态语言观提供的思想基础
    2.5 语言生态观隐喻批评
        2.5.1 生态与生态学
        2.5.2 “语言生态”隐喻证伪
        2.5.3 “新”语言生态观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言生态系统与语言生态环境
    3.1 语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关联
        3.1.1 结构
        3.1.2 关联
    3.2 语言系统的生态环境
        3.2.1 生态环境与生态因子
        3.2.2 自然结构环境
        3.2.3 社会结构环境——经济因子、民族因子、政治因子、宗教因子
        3.2.4 文化结构环境—物质因子、思维因子、观念因子、习俗因子
        3.2.5 人群系统—意向因子、情感因子、心理因子
    3.3 语言接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家语濒危现状调查研究
    4.1 土家族与土家语简介
        4.1.1 土家族概貌
        4.1.2 土家族族源考
        4.1.3 土家语语言与文字
    4.2 土家语濒危的界定标准
    4.3 土家语语言活力评估调查
        4.3.1 土家语代际传承现状
        4.3.1.4 土家语使用人口绝对数量
        4.3.1.5 土家语使用人口占语言总人口的比例
        4.3.1.6 土家语地理范围分布的缩小
        4.3.2 土家语语言态度调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家语濒危的外生态环境
    5.1 土家语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改观
        5.1.1 地理交通的改观
        5.1.2 气候与景观的改变
    5.2 社会结构环境改观引起的语言转用
        5.2.1 土司制度下的政治汉化与当地汉化进程
        5.2.2 清朝“改土归流”变革加剧土家族汉化
        5.2.3 汉语汉学教育加速土家族转用汉语的进程
        5.2.4 汉族人口大量迁入促使“土、汉”语言文化接触
        5.2.5 经济活动方式的革新导致对汉语需求的扩大
    5.3 土家族文化结构对土家语发展的制约
        5.3.1 宗教习俗因子
        5.3.2 语言观念因子
    5.4 .土家族社会心理因素与土家语濒危
        5.4.1 情感因子
        5.4.2 认识因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家语濒危的内生态环境
    6.1 土家语、汉语的语言谱系关系与土家语濒危
        6.1.1 土家语与汉语的语言类型距离
        6.1.2 土家语与汉语音系结构的类同
        6.1.3 土家语词汇结构与汉语词汇结构相似
    6.2 语言生态接触与土家语结构的改变和功能退化
        6.2.1 土家语语音受汉语的影响
        6.2.2 土家语词汇受汉语的影响
        6.2.3 土家语语法受汉语的影响
    6.3 土家语书写系统的缺失与土家语濒危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家语的保持与复兴的生态对策
    7.1 濒危语言保持与复兴的理论与实践
        7.1.1 濒危语言保持与复兴理论综述
        7.1.2 世界濒危语言保持与复兴成功案例
        7.1.3 启示与借鉴
    7.2 语言规划与土家语的保持、复兴
        7.2.1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地位规划
        7.2.2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本体规划
        7.2.3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习得规划
    7.3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反思与建议
        7.3.1 湘西自治州双语教育的战略失误与新定位
        7.3.2 土家语复兴中的规划建议
        7.3.3 倡导土家语的声望规划
    7.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家语语言活力调查问卷
附录二 土家族语言态度调查问卷(一)
附录三 土家族语言态度调查问卷(二)

(2)“天地之间”:农村统与分经营体制形成的社会基础与内在机理 ——以河南省刘庄村与浙江省曹埭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已是山花烂漫时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本文思路与创新之处
        1. 选题缘起
        2. 本文思路与创新之处
    二、研究现状
        1. 对农业合作化与“包产到户”的研究
        2. 关于共同体理论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若干概念及案例村庄的简要说明
        1. 研究方法
        2. 若干概念说明
第一章 统一经营的村庄底色——“地·刘庄”
    一、经济底色
        1. 自然资源禀赋稀缺
        2. 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3. 阶层分化结构趋平
    二、社会底色
        1. 宗族势力未曾萌生
        2. 自发互助历久弥新
        3. 动荡催生权威人物
    三、文化底色
        1. 家俗规约尊孝重悌
        2. 农耕文明安贫乐道
        3. 游牧遗风骁勇尚武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导向下的统一经营的形成——“天·统一
    一、互助组到初级社——统一经营优势初现
    二、初级社到高级社——坚持以“大队”为生产经营单位
    三、高级社到人民公社——依旧坚守“大队”,维护统一经营
    小结
第三章 统一经营产生与确立的内在机理——“天地相合”
    一、较为显着的外部条件
        1. 特殊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战略构想
        2. 特定地域范围内特有的政治环境
        3. 特殊的集体权威与特有的人格魅力
    二、村庄社会基础中的隐性动因
        1. 经济底色是促成统一经营的外部动因
        2. 社会底色是形成统一经营的内在基础
        3. 文化底色是维护统一经营的隐性规约
        4. 强村庄共同体的村落形态有利于统一经营的存续
    小结
第四章 分散经营的村庄底色——“地·曹埭”
    一、经济底色
        1. 自然资源禀赋丰裕
        2.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3. 阶层分化结构立体
    二、社会底色
        1. 宗族根脉发育迟缓
        2. 民风崇尚个性独立
        3. 分散经营精耕细作
    三、文化底色
        1. 民风素好攀比奢靡
        2. 山海文化唯实唯先
        3. 事功传统经世致用
    小结
第五章 自下而上的分散经营的出现——“天·分散”
    一、互助组到初级社——高征购激起生产力暴动与合作化引发消极怠工
    二、初级社到高级社——被“饿肚子”逼出来的“生产责任制”
    三、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包产到户“且纠且蔓延”
    小结
第六章 分散经营产生与形成的内在机理——“天高听地”
    一、较为显着的外部条件
        1 原有的实行生产责任制的经验积累
        2. 地方执政者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3. 特定地域内特有的政治场域
    二、村庄底色中的隐性动因
        1. 经济底色是呼唤分散经营的外部动因
        2. 社会底色是孕育分散经营的内源基础
        3. 文化底色是指向分散经营的隐性规约
        4. 弱村庄共同体的原生村落形态趋向于分散经营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无所不能”
    二、“天地”之间可能相合也可能相悖
    三、统与分究竟“宜”在何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意义与预期成果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医科学化”政策下的学术探讨与实践(1949至1953年)
    第一节 建国后“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历史、政策背景
        一、“中医科学化”政策的提出
        二、“中医科学化”对于广东中医界的特殊意义
    第二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的主要群体和学术阵地
        一、以民国时期各中医学校教师及毕业生为主的进步中医
        二、具有中医学术素养的开明西医、药师
        三、“中医科学化”的学术阵地——《广东中医药》与《星群医药月刊》
    第三节 围绕“中医科学化”中基本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一、关于中医药传统理论价值的探讨
        二、梁尚博关于“中医科学化”研究方向的设想
        三、谭次仲的“中医科学化”方案
    第四节 广东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学术实践
        一、医史文献研究
        二、中医理论研究
        三、脉学研究
        四、针灸机理及治疗学的研究
        五、星群药厂与中药炼剂研究
    第五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学术革新运动的特征
        一、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
        二、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
        三、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
        四、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政策引导下的中医学术勃兴(1954至1965年)
    第一节 重要的中医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机构
        一、《广东中医》与《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二、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广东中医药研究所)与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第二节 以学术讨论端正对继承发展中医学术的态度
        一、梁乃津对余云岫及其学术观点的批判
        二、对《新针灸学》的评论及相关争论
        三、对龙世雄“关于中医中药的研究问题”一文的评论
    第三节 医史文献研究
        一、萧熙的医史文献研究
        二、赵思兢关于中药功效及炮制法的文献溯源
        三、张创献关于经络实质与“九针”源流的考证
    第四节 地域医学研究
        一、岭南医家、医籍、医学文化研究
        二、广东医家医案、医话研究及医疗经验提炼总结
        三、岭南生草药及验方研究
    第五节 关于中医理论核心、诊疗手段的探讨
        一、关于中医理论核心的大讨论
        二、关于脉学的大讨论
        三、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
    第六节 中医临床医学研究
        一、中医脾胃学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二、中医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
        三、妇科疾病防治
        四、儿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学研究
        五、针灸手法、模型及经络学说研究
        六、五官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第七节 1954至1965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特征
        一、注重文献研究对中医学术研究的先导作用
        二、岭南医学研究方兴未艾
        三、注重名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四、空前活跃的学术气氛
        五、中医防治传染病研究成果丰硕
        六、国家政策推动学术勃兴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繁荣(1966至1979年)
    第一节 脾胃学说研究的深入
        一、文献收集整理方面
        二、临床研究方面
        三、实验研究方面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
        一、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
        二、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
        三、针刺麻醉研究
    第三节 中药特效药及岭南生草药研究
        一、青蒿素防治疟疾研究
        二、破伤风抗毒素的研究
        三、毛冬青防治脉管炎研究
        四、岭南生草药研究
    第四节 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一、侯灿关于“八纲”现代医学意义的研究
        二、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控制论原理的探讨
        三、梁直英从控制论角度对《伤寒论》的再认识
    第五节 1966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特征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学术活动的主流
        二、临床应用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文献研究相对匮乏
        三、注重现代科学前沿理论与中医学术研究的结合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香港地区中医发展史略
    第一节 香港中医发展概况
        一、港英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限制
        二、香港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概况
        三、香港中医教育发展概况
        四、香港中医团体发展概况
    第二节 侨港名医与香港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一、侨港中医群体
        二、“侨港名医”对香港中医事业的贡献
        三、“二战”后着名侨港医家及其在港学术成就
    参考文献
结论
图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范围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六、研究目的
    七、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泰国华侨学校的发展历史与汉语教育的政策
    一、泰国华侨学校的历史与演变
        (一) 萌芽时期:18世纪—19世纪末
        (二) 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初—1937年
        (三) 衰退凋零时期:1937年—1945年
        (四) 战后复苏时期:1945年—1978年
        (五) 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
    二、泰国华侨学校的现状
    三、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育的政策
        (一) "1918年的泰国民校条例"
        (二) "1921年的泰国强迫教育实施条例"
        (三) "1927年的泰国补充民校条例"
        (四) "1936年的泰国华文学管理新章程"
        (五) "1946年的中暹友好条约"
        (六) "1954年的泰国民校条例"
        (七) "1975年的泰国民校条例(第二份)"
        (八) "1982年的泰国民校条例"
        (九) "2007年的泰国民校条例"
第二章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教材与方法
    一、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教材
        (一)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教材的来源
        (二)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教材的内容
    二、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方法
        (一)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方法的变迁
        (二)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常用的方法
第三章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教师
    一、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基本情况
        (一)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性别、婚姻与年龄
        (二)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学历、职务与教龄
        (三)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从教缘由
        (四)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收入和福利
    二、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来源与条件
        (一)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来源
        (二)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种类与条件
    三、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授课情况
        (一) 汉语教学时间与时段
        (二) 教师上课的准备
        (三) 教师了解和指导学生
        (四) 教师行为和个性
    四、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培训
        (一)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培训目的
        (二)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五、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 教师认知发展
        (二) 教师仪表发展
        (三) 教师情感发展
    六、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的评价
        (一) 教师评价的方法
        (二) 教师评价的内容
        (三) 影响教师评价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泰国华侨学校接受汉语教学的学生
    一、泰国华侨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 泰国华侨学校学生的性别与籍贯
        (二) 泰国华侨学校学生的班级与学习时间
        (三) 泰国华侨学校学生父母的职业
    二、泰国华侨学校学生的汉语学习目的以及难点
        (一) 泰国华侨学校学生的学习目的
        (二) 泰国华侨学校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
    三、泰国华侨学校学生学习汉语的成效
第五章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的国际交流
    一、教师的交流
    二、学生的交流
    三、教材的交流
    四、孔子课堂
第六章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汉语教学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 汉语教学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 汉语教学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 接受汉语教学的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 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汉语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一) 汉语教学政策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 汉语教学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三) 汉语教学教材改革发展的趋势
        (四) 接受汉语教学的学生改革发展的趋势
        (五) 学校改革发展的趋势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泰国历史年代简表
附录2 泰国华侨学校名表
附录3 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师教学调查问卷(翻译版)
附录4 泰国华侨学校学生学习汉语情况的调查问卷(翻译版)
附录5 泰王国教育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合作协议
附录6 泰国教育部与汉办合约
后记

(5)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点的选择
    第三节 相关学术谱系梳理
    第四节 资料、思路与论文架构
第一章 从游耕到定耕:汉族市场的边缘人
    第一节 游耕与迁徙:游离于汉族市场之外
    第二节 拓荒与定耕:汉族市场有限的辐射
    第三节 市场边缘化与畲区经济、文化的滞后性
    小结 田野聚焦的背景与田野结论的参照
第二章 拓荒与生存: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
    第一节 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
    第二节 惠明寺院——惠明寺村落变迁中的文化符号
    第三节 汤夫人崇拜及其社区功能意义
    小结: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中的悠悠禅意
第三章 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
    第一节 农作物种植功能模式变迁
    第二节 农作物种植与市场关系变迁
    第三节 农作物种植与经济生活变迁
    小结:国家政治场域中的村落经济与市场
第四章 走向市场的惠明茶(上)
    第一节 互动——复兴惠明茶
    第二节 重展新姿的惠明茶
    第三节 惠明寺茶场的承包与转让
    小结 惠明茶从沉沦僻壤到重展新姿
第五章 走向市场的惠明茶(下)
    第一节 惠明茶的大规模复兴
    第二节 卷入茶叶市场经济大潮的惠明寺人
    第三节 市场进程中的憧憬与困境
    小结:嵌合在传统之中的市场之路
第六章 走向市场的动力与阻力
    第一节 走向市场的源动力
    第二节 深入市场的客观制约因素
    第三节 市场进程中文化惯习的正负功能
    小结:曲折漫长的市场进程
第七章 来自田野参照物的比较
    第一节 经济变迁同步相似的敕木山村
    第二节 惠明茶经济效应辐射的周湖村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东弄村经济图像
    第四节 畲汉互动较多的杂居村落双后岗
    第五节 被城市化辐射的旱塔村
    第六节 惠明寺人先祖故地包凤村
    小结 田野参照物与惠明寺村的共性及个性
第八章 结语: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畲族经济转型
    第一节 畲族经济转型的方向——依托资源禀赋、改造传统农业
    第二节 畲区经济转型的内源性因素——经济主体的文化自觉
    第三节 畲族经济转型的外源性因素——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附录
跋语

(6)黑白花奶牛变形蹄血液流变学及矿物元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奶牛变形蹄研究进展
    3 血液流变学概况
    4 奶牛蹄病与血液循环
    5 奶牛蹄病与矿物元素营养
第二章 奶牛变形蹄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1 奶牛蹄形态比较
    2 夏季和冬季变形蹄与正常蹄奶牛全血粘度比较
    3 血浆粘度、高切全血还原粘度和低切全血还原粘度比较
    4 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聚积指数和刚性指数比较
    5 奶牛红细胞沉降速率变化
    6 讨论
第三章 奶牛变形蹄矿物元素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方法
    3 结果分析
    4 方法分析的特性
    5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1 小结
    2 创新点
    3 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和动因
    二、 主要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四、 对本文所涉关键词的说明
第二章 循环型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社会模式
    第一节 传统工业社会的不可持续性
        一、 贸易机制: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可持续性
        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业社会生产不可持续性的根源
        三、 以奢侈为特征的消费方式:传统工业社会消费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四、 以生产、贸易与消费为中心的城市机制:传统工业社会城市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五、 以官僚科层制与选举制以及竞争与对抗制为特征的国家模式:传统工业社会不可持续的政治根源
    第二节 循环型社会的可持续性
        一、 地区市场为中心强化贸易中的环保义务:循环型社会贸易机制的展开
        二、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循环型社会生产机制的展开
        三、 以节俭消费为核心:循环型社会消费机制的展开
        四、 公众参与:循环型社会参与机制的展开
        五、 促进、规制与合作:循环型社会的国家行动之展开
    第三节 循环型社会法制的形成
        一、 德国的循环型社会法制
        二、 日本循环型社会法制
        三、 美国循环型社会法制
第三章 徘徊在“社会权”与“生态权”间的环境权:循环型社会的权利基础
    第一节 环境权的变迁
        一、 自由权时代的环境权
        二、 社会权时代的环境权
        三、 对自由权与社会权层面的环境权基础之反思
        四、 走进生态权时代
    第二节 从人权视角考察环境权
        一、 第一代人权与环境权之关系
        二、 第二代人权与环境权之关系
        三、 第三代人权与环境权
    第三节 土着民的环境权
        一、 土着民在近代民族国家分析框架中的位置
        二、 超越民族国家框架,土着民环境权的正当性评论
        三、 超越“现代性”,对土着民环境权的重构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生态权利谱系考循环型社会权利观之形成
        一、 自然的权利
        二、 后代人的权利
        三、 人类环境权
        四、 作为“社会权”的环境权
        五、 作为“自由权”的环境权
        六、 土着民环境权
        七、 自然资源物权
第四章 社会连带责任的凸现:循环型社会的责任机制源变
    第一节 环境法领域中的社会连带责任
        一、 社会责任之归责原则
        二、 自己责任的社会化
        三、 证明责任的“客观化”
        四、 复合污染共同侵权行为
        五、 企业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与责任保险制度
        六、 社会安全体制
        七、 国家的连带责任
        八、 非政府组织的兴起
    第二节 连带责任在环境法领域运用的利弊考
        一、 环境法上连带责任形成的原因
        二、 连带责任在环境法上的不足
    第三节 调和社会连带责任-循环型社会责任机制形成之探索
        一、 个别责任与连带责任
        二、 法定的连带责任与自愿的连带责任
        三、 扩大生产者责任与连带责任
第五章 企业责任扩大与企业多样化:循环型社会的生产与贸易机制定位
    第一节 法定责任之加重
        一、 严格责任在环境法中的运用
        二、 因果关系证明责任之转移
        三、 公害行为的刑罚化与赔偿之巨额化
        四、 企业责任扩大化与循环型社会生产与贸易机制的建立
    第二节 公司的社会责任
        一、 利益相关者学说与公司的社会责任
        二、 道德审计与环境审计
        三、 社会责任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企业多样化
        一、 企业多样化的趋势
        二、 为什么不是大公司?
        三、 为什么是小企业?
        四、 为什么是合作社?
第六章 消费者绿化:循环型社会消费机制之展开
    第一节 从奢侈到节俭:消费观的转变
        一、 奢侈消费与资本主义
        二、 以奢侈消费为特征的消费模式所产生的社会危机
        三、 节俭消费观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四、 从奢侈到节俭: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消费观的转变
    第二节 绿色消费者运动的兴起
        一、 安全与健康:消费者运动与环保运动的共同诉求
        二、 绿色消费者运动的主要表征
    第三节 通过消费者实施规制:循环型社会法律与政策的进展
        一、 包装规则
        二、 再循环规则
        三、 各类标识之规则
        四、 环境标志制度的确立
第七章 公众参与:循环型社会参与机制之确立
    第一节 立法者、看家狗与吹哨者、私人检察官:NGOs在国内环境法中的三个重要角色
        一、 环境法上NGOs实施机制的合法性
        二、 充当立法者角色的NGOs
        三、 作为看家狗与吹哨者的NGOs
        四、 作为私人检察官的NGOs
        五、 循环型社会确立与NGOs扮演的角色
    第二节 全球化与公众参与机制
        一、 在全球社区的资源配置中NGOs的角色
        二、 公众参与机制下的国家行动
第八章 中国循环型社会法形成的可能--代结语
    一、 循环型社会法的要件
    二、 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一个中国法的态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四、2001年秋季联合公牛后裔测定会议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生态语言学研究[D]. 尚巾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2]“天地之间”:农村统与分经营体制形成的社会基础与内在机理 ——以河南省刘庄村与浙江省曹埭村为个案[D]. 张茜.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3)
  • [3]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D]. 余泱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4]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研究[D]. 何丽英(KATEMATU DUANGMANEE). 西南大学, 2010(08)
  • [5]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D]. 王逍. 厦门大学, 2007(09)
  • [6]黑白花奶牛变形蹄血液流变学及矿物元素的研究[D]. 谭运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04(04)
  • [7]中国奶协第三十一次全国联合青年公牛后裔测定会议纪要[J]. 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 北京100085. 中国奶牛, 2004(03)
  • [8]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D]. 郑少华. 华东政法学院, 2004(01)
  • [9]中国奶协第二十九次全国联合公牛后裔测定会议纪要[J]. 中国奶协育种专业委员会. 中国奶牛, 2003(03)
  • [10]2001年秋季联合公牛后裔测定会议纪要[J]. 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 中国奶牛, 2002(01)

标签:;  ;  ;  ;  

2001 年秋季联合公牛后裔决定会议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