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油田雄风犹在新增储量全国第一(论文文献综述)
李旭东[1](2021)在《ZY石油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发展战略事关企业未来的发展,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近几年,受国际油价大幅波动、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石油工程行业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挑战。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能源安全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国内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扩大了石油工程企业的生存空间。本文研究石油工程企业的发展战略,旨在提升石油工程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促进其良好发展,提升其发展质量和水平。本论文以ZY石油工程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找文献和分析,综合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模型,对该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运用PEST模型和五力模型对ZY石油工程公司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外部环境是有利于该公司的发展,但是行业竞争将会更加的激烈;其次,从ZY石油工程公司的经营情况、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情况、技术情况、文化方面对其内部环境进行了剖析,该公司拥有业务广泛、装备齐全、超深井和页岩气井施工技术优势明显、市场布局合理、队伍凝聚力强等优势,但同时存在经营压力大、人才流失严重、高效益市场少、技术产品产业化不足等劣势。应用SWOT分析法为ZY石油工程公司选择了WO战略,以“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油服公司”为愿景,主营业务实施一体化、成本领先和国际化战略,辅助业务实施紧缩战略,大力推进市场开发、人才强企、科技兴企、精益管理、品牌建设,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最后,从企业管理、市场开发、人才、技术、降本、品牌等方面制定了具体保障措施。本论文的研究有利于提升ZY石油工程公司应对复杂发展形势的能力,对推动ZY石油工程公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其他石油工程企业在发展战略制定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李迪[2](2020)在《BG(中国)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天然气为45%,石油已超70%。我国石油,页岩气可采储量均在全球前茅,但国内油服公司的各方面发展不足,无法对我国的油井进行充分的开采。因此,本文对全球三大油服公司之一的BG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为国内油服制定企业战略时提供一些参考。通过文献研究法,咨询访问法,掌握到BG(中国)公司是美资大型油服公司BG在中国的分公司,向全球油气井提供开发以及加工工业的专业设备和服务,是最早一批与中国石油公司展开合作的海外油服公司。对BG(中国)公司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的民营油服企业业务较为单一,具有成本低的优势。国有油服技术涉及范围广包,但仅具有普通应用型油气田的开发技术,缺乏高端设备的自主生产的能力,核心设备仍需从竞争对手手中引进。国有油服以公司性质优势,占国内油服百分之八十五的市场份额。从BG(中国)公司内部条件进行分析,了解到公司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专注于提高油气开采技术,近年来公司油服研发费用均在6亿美元左右。BG(中国)公司在中国的油气开采业务涉及业务广,但由于在中国无完善的设备生产厂,设备需从美国运到国内,导致BG(中国)公司各项成本较高,与民企国企竞争技术普通油井时无优势。本文通过SWOT对BG(中国)公司分析得出,公司应着重发展高技术油气田开采,即页岩气及海上油田开采。提升中国设备厂的油服设备生产能力,借助母公司的研发能力,提升油气井开采技术核心竞争力,把握中国全面开放油气开采政策机遇,以此来占据更多中国的油田服务市场份额。
周建超[3](2020)在《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变迁 ——《人民日报》对东北地区报道的历时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主要从区域形象的媒介呈现角度出发,通过探究建国后《人民日报》对东北报道的叙述,分析其呈现出的具体形象。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借助不同历史时段重大的经济政治事件,勾勒出东北形象的变迁。对《人民日报》东北报道的具体材料进行框架分析,并结合区域媒介形象的相关理论分析其媒介形象呈现的内在动因。本研究的重点有两个,其一是描述东北形象的具体呈现,二是这种形象得以形成的经济政治因素,这同时也是本研究论述的核心内容。在研究的最后一部分,通过分析东北形象的历史共性及现状,探讨当下东北形象的形成,并对其中呈现的问题做出思考和总结。东北是一片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地理区域,“铁人精神”和“大国重器”都诞生于此,在70年的风雨历程中,东北经历过辉煌的过往也饱受转型的阵痛。在具体的媒介呈现上,东北主要以三种面貌呈现:建国初期斗志昂扬、火热建设的东北(1949—1965),上世纪末积重难返、转型艰难的东北(1978—2002),新世纪以来逐渐边缘、弱势的东北(2003—2019)。这三种面貌在《人民日报》中对应着三种报道框架,分别是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下的“宣扬框架”,转型阵痛下的“问题与策略框架”,以及新世纪以来的“边缘框架”。东北形象的面貌和东北报道的框架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决策密不可分,“宣扬框架”下的东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线,是国家工业投资的重点区域,媒体的报道量甚至能与首都北京持平,塑造的形象也是丰富且正面的。“问题与策略框架”下的东北则饱受经济发展落后,文体教育、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报道无法扭转负面经济报道的颓势,“落后”成为当时东北形象的标签。“边缘框架”与国家出台振兴东北的政策相关,国家政策的扶持会提升一个地区的形象,东北地区在媒体关注上确实受益于振兴政策,但是也形成媒体关注与振兴政策关联的窘境。简单来说,国家出台振兴政策,东北获得媒体关注;国家不出台政策,东北就被媒体忽视。即使在不是振兴政策出台的相关年份,《人民日报》的东北报道也大多与振兴相关。东北自身获取媒体资源的能力薄弱,缺乏媒体关注东北日益边缘化的现象即是“边缘框架”。由于东北形象中经济形象占有突出地位,想要扭转东北形象的弱势一是要加强经济建设,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二是树立主动传播意识、主动发声,改进传播观念,将东北各地方形象的有益成分都纳入到东北形象的旗帜下,打出东北传播的组合拳。
张飘洋[4](2016)在《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安全问题不容乐观。石油对外依存度从1993年的6.7%上升到2014年的59.6%,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从2007年的2%上升到2014年的32.2%。中国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进口来源地集中,海上航线受威胁,能源储备量不足,2014年公布的能源储备量不及国际能源署规定标准的五分之一。能源安全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中国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方针,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2012年国家出台《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能源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走出国门,积极与世界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开展能源金融合作,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中国与全球30多个国家开展了100多个国际油气合作项目,建成了五大国际油气合作区,其中包括以哈萨克斯坦项目为主的中亚地区,中亚成为中国拓展海外能源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新形势下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构想。“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使中国与中亚国家更好开展双边和多边的能源金融合作,这将开创中国与中亚国家互利合作共赢的大好局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及中亚国家能源市场和能源金融发展,从多个角度实证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考察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的现状,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效应,最后提出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的对策建议,其中借鉴国际能源金融中心迪拜、新加坡、洛杉矶的建设经验,把西安建设成为中国-中亚区域能源金融中心是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的对策之一。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但经济增长趋势比较一致,可以说中国与中亚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差异不大,有助于根据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金融合作需求调整汇率、利率、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有助于推进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2)通过共同周期和共同趋势模型检验发现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短期不具有经济周期同步性,但在长期看来,经济周期是同步的,即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济周期在长期具有共同的随机发展趋势,在短期内波动是不同步的,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市场也有类似的结论。运用收敛性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发展差异的程度,虽然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差异大,但存在“后发赶超效应”,这些均说明中国与中亚五国目前不具备开展高层次能源金融合作的条件,但随着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能源合作日益深化,对话机制日益完善,各方努力搭建良好交流平台,在现有基础上,中国与中亚五国积极推动政策协调,促使货币一体化,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广度和深度将大大提高,促进经济发展。(3)用总脉冲响应结果值的大小来衡量能源金融合作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发现显着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金融合作有: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金融合作、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的能源金融合作和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金融合作。利用方差分析的计量工具,用能源金融合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量化其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排在第一的是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金融合作,它能够解释40.33%的中国实际人均GDP的波动;排在第二的是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的能源金融合作,它能够解释33.33%的中国实际人均GDP的波动;排在第三的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金融合作,它能够解释21.37%的中国实际人均GDP的波动。通过两种衡量方法,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中的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金融合作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但是从长期看来,依据脉冲响应函数图显示的趋势以及方差分解贡献度的趋势上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金融合作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最大,其次是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的能源金融合作,潜力最小的是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金融合作。(4)为更好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开创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互利共赢的局面,增加双边或多边的政治互信,中国应当加强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金融合作,扩大双边或多边的能源贸易,改善双边或多边能源金融合作条件,拓宽双边能源贸易产品,使其多元化,尤其需要增加能源虚拟金融产品。中哈、中土以及中乌双方的能源金融合作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中亚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那么,中国应在未来的能源金融合作中尽力拓宽对这些中亚国家的投资渠道,加大投资额。由于中亚地区存在的大国博弈、中亚国家不太乐观的投资环境和政策等方面增加了中国与之开展能源金融合作的成本,削减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带来的双方的经济效应,中国必须尽快建立起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性能源金融中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获取能源市场的定价权,避免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合作成本上升,中国政府、企业应当积极为双边或多边的能源金融合作创造良好条件,最大化双边或多边通过能源金融合作获得的经济利益。(5)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的对策建议:注重搭建与中亚国家的交流平台建设,扩大能源金融合作渠道;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拓展能源金融合作空间;完善能源金融市场体系,加强能源金融合作的金融支持力度;把西安建设成为中国中亚区域能源金融中心,提高能源金融合作层次。
闫沛禄[5](2012)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省玉门市产业转型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甘肃省玉门市是一座因石油开采而兴建的资源型城市,自1939年开发建设以来,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经济建设、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蓝,“铁人精神”的发源地。经过70多年的发展,随着石油资源储量逐步枯竭,油田经济效益下滑,生存难以为继。如何通过产业转型,让这样一个在中国开发时间最早、发展历程最长的老油田实现成功转型,对打造“百年油城”,传承“铁人精神”,探索西部地区石油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资源型城市的起源、主要特征和发展规律入手,认真梳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成果,对美加澳、欧盟、日本、前苏联和我国辽宁阜新、黑龙江大庆、山西朔州、河南焦作等几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选择的模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体制、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上述研究发现,以往的转型研究,没有对资源型城市按照转型模式的选择进行科学分类,导致转型模式多种多样,无规律可寻。本文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理论基础,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进行了创新型分类,即分为:接续产业型、替代产业型、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混合型、服务业配套跟进型、整体迁移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适用范围、转型条件、发展策略进行了论述,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玉门市的经济结构特征、发展现状、转型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性预测,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SWTO方法,对玉门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理性分析,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转型经验,提出玉门要实现成功转型,需采用替代产业和接续产业混合的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依托玉门油田的人才、技术和基础设施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石化、炼油等接续产业;依托玉门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培育新的增长极;依托玉门土地、水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产业转型巩固基础;依托玉门矿产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的优势,加快发展先进载能和矿产资源深加工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依托玉门地位独特、资源丰富、人才聚集的优势,着力发展工业旅游、通道经济、物流配送、技术研发等配套服务业,扩大其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韩晓东[6](2011)在《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与非洲国家苏丹在石油开发领域的合作于近年来成为国际热点话题之一。这一合作原本属于两个发展中国家之间十分正常的经济往来关系,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承载了太多和太丰富的内容。由于中苏石油合作起步时间不长,国内有关的宣传报道也少,人们对其中蕴涵的很多重要问题远不够了解。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南南合作等多方面的宗旨考量,学界关于该主题的研究亟需加强。本文以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为主题,涵盖六方面课题:中苏石油合作的历史渊源及两国石油工业发展比较;中苏石油合作项目来龙去脉、合作模式的内涵及评估;中苏石油合作的伴生政治效应:中苏石油合作提示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针对非市场因素的管理策略;中苏石油合作警示的与西方国家间国际话语权博弈;中苏石油合作促发的中国外交政策理念整合等。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的正文由六章组成。各章分别围绕不同课题展开探讨,彼此既相对独立,又有着内在逻辑关联而相互呼应。第一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发生的历史机缘》本章专题分析、比较中国和苏丹两国石油工业成长的相似与不同,提示人们关注以往曾长期被忽视的非洲大陆和非洲国家苏丹;特别提示人们关注苏丹的石油工业发展问题、中国与苏丹传统关系的升级和深化问题、中国在与苏丹石油合作过程中所饱经的国际风浪。本章认为,中国-苏丹石油合作是一个不平凡的历史事件,它典型地体现出南南合作精神,具有相当独特的历史机缘性。第二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政策与实践》本章以时间为序,先逐层分析中苏石油合作的背景及实施过程;然后归纳出合作项目的布局结构,合作模式的内涵、特点和问题;最后针对项目运营情况做出整体评估。本章内容突出强调中苏石油合作关系的经济属性定位,这是本文立论的基调;结合大量资料和统计数据研判,认为中国-苏丹石油合作项目是中国石油工业实践“走出去”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第三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伴生政治效应》本章把中苏石油合作放到中国的海外石油合作战略总体格局中来解读,对中苏合作经历到的多方(中国因素、苏丹政府因素、美国因素、俄罗斯因素、法国因素、日本因素、印度因素、苏丹周边国家因素及苏丹国内不同政治力量因素相互间)能源关系磨合调整问题做了探讨,最终得出一个重要观点:正是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直接推动中国的整体海外石油合作战略快速进入成熟期。第四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非市场因素管理》本章将中苏石油合作显现出的一系列新管理课题作为专题研究,以供中国国有企业(首先是国有石油公司)和其它企业做海外业务拓展时的参考用途,主要涉及中国企业跨国运营中的宏微观机制转换、环境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交往风险)化解和社会责任承担等非市场因素,这些因素是中国企业在传统体制和机制下运营中不易遇到的。为了更有效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大循环,中国企业界和决策层应当在这方面多做筹划,以便控制风险,增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准。第五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国际话语权博弈》本章从话语逻辑分析入手,对于由中苏石油合作关系发展所引致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间国际话语权博弈问题做学理性探讨。如何理解达尔富尔问题、种族问题、中苏石油合作问题、北京奥运会问题在经由西方话语体制操作之后而相互发生复杂关联,又如何进一步左右国际政治走向等,均属于探讨范围。中苏石油合作的经历警示: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更加瞬息万变的复杂国际环境挑战,切实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中国、苏丹等国在自身国际话语权的建设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第六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中国外交政策理念的双重整合》本章通过探究中苏石油合作关系经历的风风雨雨,从两条线索上归纳出中国外交政策理念正在发生的实际变化,其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初创时期。这些变化日益显示出双重整合的特征,非常合乎逻辑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和与发达国家关系分别被纳入整合的内涵,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走向成熟的步伐,同时也是中国外交通过政策理念的双重整合而真正“走出去”,实现“大外交”的过程。结论部分对全文内容及观点做了合宜的归纳疏理。
李天星,盛春振[7](2011)在《跨世纪的耀眼丰碑——胜利油田连续15年稳产纪实》文中研究指明这是一曲气势磅礴的原油持续稳产进军曲!这是一幅宏伟壮观的持续稳定发展攻略图!向科技进军,勘探理论、开发理论、采油技术持续突破;向稠油进军,"十八般武艺"综合运用,采收率指标节节上升;向深层进军,有效破解油藏埋深下限不断拓宽的世界性难题;向滩海进军,埕岛油田当年成为我国第一个百万吨级浅海油田;向西部进军,在新疆探区历时10年发现并建成50万吨能力油田;向海外进军,中东、中亚、北非、美洲和东南亚五大市场渐成规模。五年来,胜利油田走过的是一条艰辛之路、创新之路,更是一条成功之路、辉煌之路。
邓向辉[8](2010)在《非洲能源国际竞争与中非能源合作》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随着全球对能源渴求的不断加剧,能源不但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与竞争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大国之间政治博弈的着力点,是引发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世界各能源中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大国争夺的焦点,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多种手段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然的战略选择。而油气资源储量和产量丰富的非洲对能源消费国来说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近年来世界各大国纷纷抢滩非洲,围绕非洲油气资源的争夺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这场争夺战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占据了优势地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在奋起直追。非洲是世界八大产油区之一,然而大自然在赐予他们财富的同时并没有赐予他们和平与安宁。由于能源的巨大吸引力,该地区成为各利益集团和跨国公司竞相争夺和角逐的热点。因此,在研究该地区能源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其丰富的能源储备,还要看到其背后各股国际政治势力的较量,看到能源与地缘政治格局的互动。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战略力量,但是他们的能源状况和能源利益各不相同。这些国家从本国实际和国家利益出发,纷纷制定了不同的非洲能源战略,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种手段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众多非洲产油国由此被推向了世界政治经济舞台,围绕该地区油气资源的争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由此将直接影响到国际能源格局的调整和能源生产国及消费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国际关系,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关注的重大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国家,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有效解决能源问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主动参与到国际能源的竞争与合作中去。中非传统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在政治关系稳定、经贸关系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加强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势在必行。在实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中国已经将非洲作为一个重要来源区纳入战略考虑甚至将之视为中国石油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柱。非洲油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这对中非双方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一方面可以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同时也可以缓解中国国内的能源短缺问题。随着中非交往的日益密切,合作内容也由过去单一的石油贸易扩展到石油勘探和开发领域,中非能源合作呈现良好势头。与此同时,中非能源合作也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中国在与非洲国家开展能源合作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比较优势,积极致力于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以实现与非洲国家平等互利互惠的“双赢”目标。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中非之间必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开展合作,中非之间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会走的更稳、更远。本文从梳理国际能源格局的演变入手,在分析非洲能源状况及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当今世界主要大国的非洲能源战略,主要研究了当今世界上比较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大国和大国联盟,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的非洲能源战略。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消费国,为了确保本国能源安全,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将非洲作为其重要的能源来源地之一。本文在研究中国当前的能源安全形势和能源战略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非能源合作的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与中非传统友好关系对中非能源合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加强新世纪的中非能源合作。虽然非洲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不能代替中东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不能从根本上打破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格局,但是随着非洲石油储量的不断增长,将影响到国际石油航线的走向。这不仅对21世纪非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而且也会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世界石油市场的分布格局。
刘畅[9](2009)在《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矿产资源接替理论为指导,全面分析研究了东北三省重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对东北三省省情、矿情和矿产资源在东北三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矿产资源接替问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要条件的重要结论。对东北三省煤、石油、铁、铜、铅、锌、钼、菱镁矿、硼矿等9种主要矿产2020年的需求量和供给量进行了定量计算,进而对9种矿产的区域内供应能力对消费需求的保证程度进行了定量预测。首次以东北亚地区俄罗斯、蒙古、朝鲜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研究上述三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矿产资源优势对东北三省的重要意义,论证了东北三省输入东北亚地区矿产品的可行性,为东北三省解决主要矿产资源接替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提出了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的基本思路、战略目标、战略原则、战略重点和主要对策建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军[10](2010)在《油气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与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气资源城市在我国资源型城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作为油气资源的供应者,油气资源城市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能源和原料的提供者,而且是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者和拉动者,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何实现油气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内容是管理科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综合交叉所形成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属于战略管理范畴。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等理论为基础,系统研究了产业结构形成理论、产业结构变动理论和产业结构优化理论;针对油气资源城市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全面分析了国际石油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石油产业的影响,在借鉴国内外油气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经验性实证研究成果,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与讨论,从油气资源城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目标原则、制约因素、影响机理和战略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给出了我国油气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本文利用系统理论与方法,以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为目标函数,以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为约束条件,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模型。该模型系统考虑了产业结构对市场需求的适应度、产业结构效益与产业均衡发展、进出口贸易的有效补充与调节,以及技术进步和环境友好等因素。基于规模、弹性和比较优势等基准,构建了在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的主导产业选择定量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产业专门化率、产业关联度和产业市场需求潜力三项指标。基于马尔萨斯、威赫尔斯特和伏特拉产业集群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多产业集群发展模型。该模型比较全面地考虑了集群间的竞争关系、互利关系和掠食关系,并给出了各种关系下的产业均衡点。
二、新疆油田雄风犹在新增储量全国第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油田雄风犹在新增储量全国第一(论文提纲范文)
(1)ZY石油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和方法 |
2.1 相关概念 |
2.1.1 战略 |
2.1.2 战略层次 |
2.1.3 战略管理 |
2.1.4 发展战略 |
2.2 相关理论 |
2.2.1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2.2.2 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
2.3 战略分析方法 |
2.3.1 PEST分析 |
2.3.2 五力模型 |
2.3.3 SWOT分析 |
第三章 ZY石油工程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ZY石油工程公司概况 |
3.2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2.1 宏观环境分析 |
3.2.2 行业环境分析 |
3.3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3.1 经营情况 |
3.3.2 组织结构 |
3.3.3 人力资源情况 |
3.3.4 技术情况 |
3.3.5 文化理念 |
第四章 ZY石油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4.1 ZY石油工程公司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机遇分析 |
4.1.4 威胁分析 |
4.1.5 SWOT矩阵分析 |
4.2 ZY石油工程公司发展战略 |
4.2.1 企业愿景 |
4.2.2 战略目标 |
4.2.3 业务层战略 |
4.2.4 职能战略 |
第五章 ZY石油工程公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5.1 完善企业管理 |
5.2 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
5.3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
5.4 推动技术创新 |
5.5 深化降本增效 |
5.6 推进品牌建设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BG(中国)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BG(中国)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我国石油服务行业发展概述 |
2.1.1 我国石油勘探情况 |
2.2 宏观环境分析 |
2.2.1 政治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社会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2.3 产业环境分析 |
2.3.1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2.3.2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2.3.3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2.3.4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2.3.5 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
第三章 BG(中国)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
3.1 BG(中国)公司现状及其战略分析 |
3.2 BG(中国)公司资源与能力分析 |
3.2.1 人力资源 |
3.2.2 财务资源 |
3.2.3 品牌资源 |
3.2.4 运营能力 |
3.2.5 技术能力 |
3.2.6 小结 |
第四章 BG(中国)公司发展战略构建 |
4.1 SWOT分析 |
4.1.1 优势(Strengths) |
4.1.2 劣势(Weaknesses) |
4.1.3 机会(Opportunities) |
4.1.4 威胁(Threats) |
4.2 战略选择 |
4.2.1 战略选择指导思想 |
4.2.2 使命、愿景与战略目标 |
4.2.3 战略方向选择 |
4.3 战略规划 |
第五章 BG(中国)公司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1 公共关系 |
5.2 技术开发 |
5.3 管理理念本土化 |
5.4 加强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 |
5.5 人力资源管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变迁 ——《人民日报》对东北地区报道的历时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框架理论 |
2.媒介形象理论 |
3.区域媒介形象理论 |
4.关于区域媒介形象的研究范式 |
第三节 东北形象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重难点 |
第二章 历史的回溯:东北形象的媒介呈现 |
第一节 《人民日报》报道中的东北形象 |
一、东北形象的历史呈现 |
二、东北报道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不同报道领域的东北形象 |
一、明显“盛衰二分”的经济形象 |
二、政策约束下的东北形象 |
三、报道分散的社会文化形象 |
第三节 东北形象的转变 |
第三章 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媒介建构 |
第一节 恢复与建设(1949—1965):“宣扬框架”下的东北 |
一、以“建设者”为特征的工业形象 |
二、富饶的农业生产形象 |
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样板的外事形象 |
第二节 政治风波(1966—1977):东北形象的削弱 |
第三节 积重难返(1978—1990):“问题框架”下的东北 |
一、负面经济形象出现 |
二、负面政府形象显现 |
三、以社会文化、农林生态报道充实东北形象 |
第四节 艰难转型(1991—2002):“问题”与“策略”框架下的东北形象的塑造 |
一、负面经济形象的固化 |
二、其他领域塑造正面形象的实践 |
第五节 振兴战略提出(2003—2019):“边缘框架”下的东北 |
一、东北报道与政策发布高度相关 |
二、东北形象传播力弱 |
第四章 东北形象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
第一节 70年来东北形象的共性 |
第二节 当下东北形象的处境 |
第三节 关于东北形象提升的思考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4)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
1.2.1 国内外能源金融问题研究综述 |
1.2.2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研究综述 |
1.2.3 中国中亚能源金融中心研究综述 |
1.2.4 本人对综述的评价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和不足之处 |
1.5.1 本文创新之处 |
1.5.2 本文不足之处 |
1.6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能源经济学 |
2.1.2 金融工程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中亚国家 |
2.2.2 能源 |
2.2.3 能源产业 |
2.2.4 能源金融 |
第3章 中国及中亚国家能源市场和能源金融发展状况 |
3.1 中国能源市场和能源金融发展状况 |
3.1.1 中国能源市场 |
3.1.2 中国能源金融发展状况 |
3.2 哈萨克斯坦能源市场和能源金融发展状况 |
3.2.1 哈萨克斯坦能源市场 |
3.2.2 哈萨克斯坦能源金融发展状况 |
3.3 吉尔吉斯斯坦能源市场和能源金融发展状况 |
3.3.1 吉尔吉斯斯坦能源市场 |
3.3.2 吉尔吉斯斯坦能源金融发展状况 |
3.4 塔吉克斯坦能源市场和能源金融发展状况 |
3.4.1 塔吉克斯坦能源市场 |
3.4.2 塔吉克斯坦能源金融发展状况 |
3.5 土库曼斯坦能源市场和能源金融发展状况 |
3.5.1 土库曼斯坦能源市场 |
3.5.2 土库曼斯坦能源金融发展状况 |
3.6 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市场和能源金融发展状况 |
3.6.1 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市场 |
3.6.2 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金融发展状况 |
第4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必要性 |
4.1.1 中亚国家油气储量概况 |
4.1.2 中国油气资源需求概况 |
4.1.3 中亚国家金融市场发展概况 |
4.1.4 小结 |
4.2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的可行性 |
4.2.1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的经济基础 |
4.2.2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周期同步性 |
4.2.3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增长收敛性 |
4.2.4 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市场协同性 |
4.2.5 小结 |
第5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
5.1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现状 |
5.1.1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能源金融合作现状 |
5.1.2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能源金融合作现状 |
5.1.3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能源金融合作现状 |
5.1.4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能源金融合作现状 |
5.1.5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金融合作现状 |
5.2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交流平台概况 |
5.2.1 中国-亚欧博览会 |
5.2.2 上海合作组织 |
5.3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6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的经济效应评价 |
6.1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指数构建 |
6.2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能源金融合作的经济效应评价 |
6.2.1 中哈能源金融合作评价指数趋势 |
6.2.2 能源金融合作评价指数对中哈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3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能源金融合作的经济效应评价 |
6.3.1 中吉能源金融合作评价指数趋势 |
6.3.2 能源金融合作评价指数对中吉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4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能源金融合作的经济效应评价 |
6.4.1 中塔能源金融合作评价指数趋势 |
6.4.2 能源金融合作评价指数对中塔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5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能源金融合作的经济效应评价 |
6.5.1 中土能源金融合作评价指数趋势 |
6.5.2 能源金融合作评价指数对中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6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金融合作的经济效应评价 |
6.6.1 中乌能源金融合作评价指数趋势 |
6.6.2 能源金融合作评价指数对中吉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对策建议 |
7.1 注重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扩大能源金融合作渠道 |
7.2 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拓展能源金融合作空间 |
7.2.1 发挥上合组织银联体作用 |
7.2.2 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 |
7.2.3 筹建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 |
7.3 完善能源金融市场体系加强能源金融合作的金融支持力度 |
7.3.1 优化面向中亚能源的信贷市场 |
7.3.2 建立面向中亚能源产业投资基金 |
7.3.3 加快面向中亚能源项目保险步伐 |
7.4 积极建设中国中亚区域能源金融中心提高能源金融合作层次 |
7.4.1 国外能源金融中心建设经验借鉴 |
7.4.2 西安市建设中国中亚区域能源金融中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省玉门市产业转型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玉门油田的历史贡献 |
1.1.4 玉门油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任务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资源型城市主要特征与发展规律 |
2.1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概念 |
2.1.1 资源 |
2.1.2 资源型产业 |
2.1.3 资源型城市 |
2.2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分类 |
2.3 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
2.3.1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程度大 |
2.3.2 突发性、被动性与孤立性 |
2.3.3 城市发展时间短,缺少规范性 |
2.3.4 城市具有双重功能属性 |
2.3.5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
2.4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 |
第3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基础 |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3.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1.3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
3.1.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3.2 循环经济理论 |
3.3 产业集群理论 |
3.3.1 产业集群的内涵 |
3.3.2 产业集群理论演化脉络 |
3.4 科学发展观 |
3.4.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3.4.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第4章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案例分析与对比研究 |
4.1 美、加、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
4.1.1 美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匹兹堡和休斯敦 |
4.1.2 加拿大——萨德伯里 |
4.1.3 澳大利亚——珀斯 |
4.2 欧盟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
4.2.1 德国——鲁尔区 |
4.2.2 法国——洛林 |
4.2.3 英国——伯明翰 |
4.2.4 欧盟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启示 |
4.3 日本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
4.4 前苏联和委内瑞拉资源型城市的衰败 |
4.4.1 前苏联资源型城市巴库的兴衰 |
4.4.2 委内瑞拉波力瓦尔大油田的衰落 |
4.5 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经验总结 |
4.6 国内资源型城市探求可持续发展范例 |
4.6.1 辽宁省阜新市 |
4.6.2 黑龙江省大庆市 |
4.6.3 山西省朔州市 |
4.6.4 河南省焦作市 |
4.6.5 国内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认识和政策建议 |
第5章 玉门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与产业发展战略 |
5.1 玉门市基本概况 |
5.2 玉门市产业结构特征 |
5.3 玉门市产业转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3.1 优势 |
5.3.2 劣势 |
5.3.3 机遇 |
5.3.4 挑战 |
5.4 玉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产业发展战略 |
5.4.1 石化产业发展战略 |
5.4.2 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 |
5.4.3 先进高载能产业和矿产资源开发转化战略 |
5.4.4 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
5.4.5 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
第6章 玉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政策与保障措施 |
6.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障碍 |
6.1.1 产业因素 |
6.1.2 产权因素 |
6.1.3 体制因素 |
6.1.4 区位因素 |
6.1.5 资金因素 |
6.1.6 人力资源因素 |
6.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外部成因 |
6.2.1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6.2.2 开发利用其他优势资源 |
6.2.3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6.3 玉门产业转型需要的政策支撑 |
6.3.1 产业政策 |
6.3.2 财税政策 |
6.3.3 社会发展扶持政策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7.1.1 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含义 |
7.1.2 关于资源型城市中的资源利用 |
7.1.3 关于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
7.2 问题与展望 |
7.2.1 玉门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确定性因素 |
7.2.2 玉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不可确定性因素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6)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 不平凡的苏丹国家成长历程 |
(二) 不平静的中国-苏丹石油合作关系 |
二、研究意义 |
(一) 现实意义 |
(二) 学术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特色和创新 |
(一) 选题方面 |
(二) 资料方面 |
(三) 内容方面 |
第一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发生的历史机缘 |
第一节 概述 |
一、中国与苏丹的传统关系基础 |
二、中国与苏丹的油气需求前提 |
三、中国与苏丹的基本状况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本土油气资源开发 |
一、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 |
二、共和国时期 |
第三节 苏丹早期油气资源开发 |
一、苏丹的地缘环境及社会人口结构 |
二、苏丹经济发展问题的提出 |
三、苏丹早期油气开发的坎坷之路 |
第二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政策与实践 |
第一节 中国:新的石油净进口国 |
一、中国对外石油合作起步 |
二、中国石油工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
第二节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启动 |
一、苏丹:新的石油输出国 |
二、中国-苏丹石油合作项目构成 |
三、有关统计数据换算方法的说明 |
四、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标志性评估 |
五、中国-苏丹石油合作模式剖析 |
第三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伴生政治效应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经济外交"与"能源外交" |
二、"石油安全战略" |
三、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 |
第二节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安全战略评估 |
一、石油供应安全评估 |
二、石油价格安全评估 |
三、石油运输安全评估 |
四、石油综合效应评估 |
第三节 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成熟期预判 |
一、"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成熟"之蕴涵探询 |
二、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成熟之关键策略及案例分析 |
三、理论解析 |
第四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非市场因素管理 |
第一节 中国油企海外机制转换命题 |
一、宏观政策层面 |
二、微观管理层面 |
第二节 中国油企海外经营环境命题 |
一、政治环境方面 |
二、经济环境方面 |
三、交往环境方面 |
第三节 中国油企海外社会责任(CSR)命题 |
一、注重长远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整体平衡 |
二、积极参与地方治理 |
第四节 中国企业海外战略管理综合提示 |
一、关于交往平台选择 |
二、关于自我身份定位 |
三、关于现实认知取向 |
第五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国际话语权博弈 |
第一节 立论基本前提 |
一、现实背景 |
二、历史分析 |
三、理论诉求 |
第二节 话语逻辑辩点分析 |
一、"中国责任论"与"尊重主权论"之辩 |
二、"中国殖民论"与"共同发展论"之辩 |
三、"中国威胁论"与"构建和谐论"之辩 |
第三节 针对中西话语权问题的深层解读 |
一、以西方发达国家话语模式做相关解读 |
二、以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话语模式做相关解读 |
三、以话语权原理做综合解读 |
四、话语权建设的对策解读 |
第六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中国外交理念的双重整合 |
第一节 整合思路概述 |
第二节 整合结构分析 |
一、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参与友好国家地方治理之理念整合 |
二、关于"韬光养晦"策略与相对进取性策略之理念整合 |
第三节 整合要义归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大事记 |
附录二 苏丹《1999年投资鼓励法》(摘要) |
附录三 《中国石油在苏丹》国别报告发布会实录(节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跨世纪的耀眼丰碑——胜利油田连续15年稳产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责任担当胜利风采 |
理论突破激活资源 |
精细管理亮剑攻坚 |
科技突围高效开发 |
体制创新活水涌流 |
胜利油田愿景发展目标 |
(8)非洲能源国际竞争与中非能源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主题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中的非洲 |
第一节 石油资源在国际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
一、当今世界石油资源发展状况 |
二、石油供需的基本态势及结构性矛盾 |
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难撼石油在国际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
第二节 二战后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 |
一、二战后世界能源中心的转移与国际能源格局的演变 |
二、中东局势对国际能源格局的影响 |
第三节 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和特点 |
一、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的调整 |
二、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的特点 |
三、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对我国的影响 |
第四节 非洲能源在新世纪国际能源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非洲的能源资源状况 |
二、非洲主要能源生产大国的能源发展现状 |
三、非洲能源独特的战略地位 |
第二章 世界主要大国的非洲能源战略 |
第一节 美国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美国能源形势及前景 |
二、美国能源战略的演变 |
三、美国的新目标:非洲能源 |
第二节 欧盟成员国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欧盟成员国的能源形势 |
二、欧盟成员国共同能源战略 |
三、欧盟成员国的非洲能源战略 |
第三节 日本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日本的能源困境 |
二、日本能源“走出去”战略及问题 |
三、日本“走入非洲”的能源战略 |
第四节 俄罗斯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俄罗斯能源产业结构和实力 |
二、俄罗斯全球能源战略布局 |
三、俄罗斯的非洲能源战略 |
第五节 印度的非洲能源战略 |
一、印度能源形势及发展态势 |
二、印度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 |
三、印度的非洲能源战略 |
第三章 新世纪的中非能源合作 |
第一节 中国能源安全形势与能源安全战略 |
一、目前中国国内能源安全形势 |
二、中国能源安全战略 |
第二节 中非能源合作现状 |
一、中非能源合作现状 |
二、中非能源合作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中非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
一、中非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 |
二、中非能源合作面临的问题 |
第四节 中国与其他大国在非洲的能源竞争与合作 |
一、非洲本土国家能源开发和能源合作状况 |
二、大国在非洲的能源博弈 |
三、中国与美国在非洲的能源竞争与合作 |
第五节 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与中非能源合作 |
一、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
二、非洲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困难 |
三、非洲社会经济发展对中非能源合作的影响 |
第六节 中非传统友好关系与能源合作 |
一、中非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
二、中非友好关系对能源合作的促进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国外矿产资源接替理论研究历史回顾 |
1.2.2 国内矿产资源接替理论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东北三省重要矿产资源现状分析 |
2.1 矿产资源对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2.1.1 产业结构对矿产资源的依赖 |
2.1.2 经济振兴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
2.1.3 接续供给对经济振兴的必要 |
2.2 重要矿产资源现状 |
2.2.1 能源矿产 |
2.2.2 金属矿产 |
2.2.3 非金属矿产 |
2.3 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3.1 能源矿产 |
2.3.2 金属矿产 |
2.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2.4.1 状态的粗放性问题 |
2.4.2 优矿劣用问题 |
2.4.3 产品链与产品结构问题 |
2.4.4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
第3章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对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预测 |
3.1 预测的前提和方法 |
3.1.1 2004 至2006 年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回顾 |
3.1.2 “十一五”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3.1.3 矿产品需求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
3.2 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
3.2.1 能源矿产 |
3.2.2 黑色金属 |
3.2.3 有色金属 |
3.2.4 非金属矿产 |
3.3 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预测 |
3.3.1 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
3.3.2 不同矿产品分析预测方法 |
3.3.3 矿产品需求预测结果 |
3.3.4 东北三省矿产品供应能力和保证程度分析 |
第4章 东北亚地区矿产资源输出潜力分析 |
4.1 东北亚地区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分析 |
4.1.1 能源矿产 |
4.1.2 金属矿产 |
4.1.3 非金属矿产 |
4.2 俄罗斯矿产品的生产、输出现状及前景 |
4.2.1 矿产品生产 |
4.2.2 矿产品消费 |
4.2.3 矿产品贸易 |
4.2.4 矿产品输出前景与展望 |
4.3 蒙古矿产品的生产、输出现状及前景 |
4.3.1 矿产品生产 |
4.3.2 矿产品贸易 |
4.3.3 矿产品输出前景与展望 |
4.4 朝鲜矿产品的生产、输出现状及前景 |
4.4.1 矿产品生产 |
4.4.2 矿产品贸易 |
4.4.3 矿产品输出前景与展望 |
第5章 东北三省输入东北亚地区矿产资源可行性分析 |
5.1 东北亚经济体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供给能力分析 |
5.1.1 俄罗斯 |
5.1.2 蒙古 |
5.1.3 朝鲜 |
5.1.4 东北亚地区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力预测 |
5.2 东北三省与东北亚地区地缘经济合作环境 |
5.2.1 地缘政治环境 |
5.2.2 地缘经济环境 |
5.2.3 地缘文化环境 |
5.2.4 区域经贸合作进展 |
5.2.5 地缘经济合作现状 |
5.3 东北三省输入东北亚地区矿产品的客观优势 |
5.3.1 地理位置体现的天然优势 |
5.3.2 资源与工业的基础优势 |
5.3.3 对外开放的通道优势 |
5.3.4 经济合作的互补优势 |
5.3.5 历史形成的关系优势 |
5.3.6 对输出国经济的拉动优势 |
第6章 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 |
6.1 基本思路 |
6.1.1 拓展渠道与保障安全并举 |
6.1.2 加大开发与分享资源并重 |
6.1.3 矿山资源与替代资源齐抓 |
6.1.4 增加投入与集约开发共管 |
6.2 战略目标 |
6.3 战略原则 |
6.3.1 经济性原则 |
6.3.2 高效性原则 |
6.3.3 开放性原则 |
6.3.4 可持续性原则 |
6.4 战略重点 |
6.4.1 开源 |
6.4.2 节流 |
6.4.3 替代 |
6.5 主要对策建议 |
6.5.1 供应策略 |
6.5.2 布局策略 |
6.5.3 多样策略 |
6.5.4 替代策略 |
6.5.5 扶持策略 |
6.5.6 转型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油气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与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及内容体系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内容体系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国际实践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资源与资源城市 |
2.1.2 产业与产业结构 |
2.1.3 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集群 |
2.2 基本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资源经济理论 |
2.2.3 区域经济理论 |
2.2.4 产业经济理论 |
2.3 产业结构优化国际实践 |
2.3.1 美国产业结构演变模式及启示 |
2.3.2 日本产业结构演变模式及启示 |
2.3.3 巴西产业结构演变模式及启示 |
2.3.4 产业结构国际模式比较 第3章 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及途径 |
3.1 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 |
3.1.1 内在动力机制 |
3.1.2 外在动力机制 |
3.1.3 内外动力机制的关系 |
3.2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 |
3.2.1 美、德、法、日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 |
3.2.2 美、德、法、日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
3.2.3 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启示 |
3.3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
3.3.1 结构现状分析 |
3.3.2 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第4章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及评价机制 |
4.1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
4.1.1 模型构建的依据 |
4.1.2 模型设计 |
4.2 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2.3 评价方法选取 |
4.3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方法 |
4.3.1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原则 |
4.3.2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方法 |
4.3.3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模型 第5章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度量 |
5.1 产业集群的内部组织结构与基本特征 |
5.1.1 产业集群的内部组织结构 |
5.1.2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
5.2 产业集群的性质与分类 |
5.2.1 产业集群的性质 |
5.2.2 产业集群的分类 |
5.3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产生条件 |
5.3.1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5.3.2 产业集群产生的条件 |
5.4 产业集群度量与识别 |
5.4.1 产业集群联系强度度量 |
5.4.2 产业集群识别 |
5.5 产业集群增长模型 |
5.5.1 种群生态学模型 |
5.5.2 产业集群增长模型 第6章 油气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 |
6.1 国际石油产业结构调整回顾 |
6.1.1 第一次国际石油产业结构调整 |
6.1.2 第二次国际石油产业结构调整 |
6.1.3 第三次国际石油产业结构调整 |
6.2 国际石油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石油产业的影响 |
6.2.1 我国石油业面临跨国大石油公司的巨大挑战 |
6.2.2 我国石油业面临周边及中东产油国石油公司的巨大挑战 |
6.3 国内外油气资源城市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6.3.1 国外主要油气资源城市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6.3.2 国内油气资源城市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 |
6.4 我国油气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 |
6.4.1 我国油气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挑战 |
6.4.2 我国油气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
6.4.3 我国油气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对策 第7章 大庆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
7.1 大庆市基本概况 |
7.1.1 区位状况 |
7.1.2 资源状况 |
7.1.3 产业状况 |
7.2 大庆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定位与发展重点 |
7.2.1 目标定位 |
7.2.2 发展重点 |
7.3 大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
7.3.1 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
7.3.2 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7.3.3 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
7.3.4 稳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
7.3.5 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的专着和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负责的科研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详细摘要 |
四、新疆油田雄风犹在新增储量全国第一(论文参考文献)
- [1]ZY石油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旭东.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BG(中国)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迪. 广西大学, 2020(07)
- [3]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变迁 ——《人民日报》对东北地区报道的历时性研究[D]. 周建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研究[D]. 张飘洋. 新疆大学, 2016(12)
- [5]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甘肃省玉门市产业转型对策[D]. 闫沛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 [6]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研究[D]. 韩晓东. 西北大学, 2011(09)
- [7]跨世纪的耀眼丰碑——胜利油田连续15年稳产纪实[J]. 李天星,盛春振. 中国石油企业, 2011(Z1)
- [8]非洲能源国际竞争与中非能源合作[D]. 邓向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9]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研究[D]. 刘畅. 吉林大学, 2009(07)
- [10]油气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与战略研究[D]. 李军. 大庆石油学院, 2010(06)
标签: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