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中期选举降下帷幕(论文文献综述)
迈克尔·卡多斯,秦红梅[1](2021)在《牌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Bluff by Michael Kardos Copyright?2018 by Michael Kardo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The Mysterious Press,an imprint of Grove Atlantic, Inc.,through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copyright?2021 Yilin Pres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着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10-2020-229号
易康梅[2](2021)在《吴川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执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苗文君[3](2021)在《科举视域下的清代《红楼梦》续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顾盼[4](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姚桂桂[5](2020)在《美国农村反堕胎法案——以印第安那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降下帷幕。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及共和党的胜出将会使许多美国国内外政策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关于有关堕胎的政策必将会更为保守。特朗普的反堕胎竞纲领是其获胜的原因之一(Galewitz)。特朗普精心选定的副总统搭档——共和党州长迈克·彭斯(Mike Pence)——也以其坚定的反堕胎立场而获得"保守派的英雄"称号(Davey&Barbaro)。本文简述美国目前在堕胎方面都有哪些立法,并以彭斯所管辖的印第安那州为例,简要分析该州近年来的反堕胎立法。
李金佳[6](2020)在《民国时期湘湖“再造”之路及其社会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以湘湖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湘湖自北宋政和年间被人工“制造”以来,其相关的史料记载与研究论着层出不穷,北宋至民国都保留了一系列资料,这也为今天研究湘湖问题提供了支持。传统的湘湖研究多在于湘湖自然地理、利益纷争、水利建设、社会关系等方面,时段上主要集中在民国以前,而民国时期的湘湖研究并不多见,也尚不深入。事实上,由于民国的时代特殊性,导致湘湖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民国年间,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不断深入,在民主共和国政体之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正在发展,实业救国的浪潮与新工业的蔓延正席卷着中国的各个角落,包括湘湖。这也就是为什么民国时期的主垦派屡次提出成立垦牧公司来开发湘湖,然而农牧垦殖公司的本质是企业,是为盈利而生的组织,它的逐利性与湘湖的“公益性”势必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九乡共同体决不允许外来者分享湘湖之利,因此黄元寿、虞祖恩等人先后提出成立垦牧公司最后都是铩羽而归。此后的基层知识分子如来福诒、周德垣、韩强士等人所提出的建设方案中都不再看到成立垦牧公司的建议,大概也是意识到了这其中的矛盾性。且不论这些新方案提供的思路在当时是否具有可行性,但至少是不同的探索与尝试,正是在各种方案与思路的碰撞下,湘湖不断地发生变化,平常我们的研究或许只注重湘湖具象的变化,如水利价值、湖体面积、灌溉区域等,但本文想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湘湖在民国时期的具象水体变化,更要关注这一时期不同阶段促使湘湖朝着现今面貌发展的内在驱动思想,从这两条线索来构建出经历过民国之后的湘湖留给共和国的具体面貌。
李虹丽[7](2019)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法哲学思想研究及启示》文中指出法哲学思想是马克思思想宝库里的重要内容,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可以窥见其哲学思想肇始于法哲学思想。而作为马克思法哲学早期作品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法哲学思想。所以,全面深刻地把握马克思法哲学思想,对于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到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治建设取得新成就但也面临挑战,更加需要深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解决新时代法治建设问题,引领新时代法治建设纵深发展。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以及思想的早期转变进行梳理,深入理解《批判》中的法哲学思想内涵、特点及要义,并结合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现实情况,为新时代法治建设提出现实的价值指导和实践借鉴。论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即第一章,为“理论之源: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及早期演变”,这里首先梳理了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主要历史渊源,即康德的权利法哲学思想以及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此外,梳理了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早期演变,厘清了马克思法哲学思想早期的路径演变,为理解《批判》法哲学思想提供了支撑。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为“思想之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法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这里主要阐述了马克思《批判》法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第四部分为即第三章,为“思想之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法哲学思想的核心要”,主要阐述了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核心要义,使其思想得以清晰地呈现出来。最后部分即第四章,为“思想之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法哲学思想的新时代价值”,这一部分在分析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现实的基础上,把握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及现实不足,并结合《批判》法哲学思想观点,分析并提出《批判》对新时代法治建设可以提供的借鉴与启示。
木艳娟[8](2019)在《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文中研究指明鸦片战争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主要在中国西南秘密传教。为了方便在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开展传教活动,传教士们从学习各民族的日常语言入手,逐渐扩大到记录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1867年,德斯高丹神父将11页东巴经《抠古鬼的来历2请多格神》寄回法国家中。这种罕见而又奇特的文字随即引起东方学家们的好奇和关注,并自此掀开了法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对纳西文字、语言、社会风俗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序幕。法国殖民者在印度支那站稳脚跟后,妄图进一步对华渗透,陆续派出各种类型的考察团,沿湄公河-红河进入云南各地考察。沿途的自然景观、包括纳西在内的各民族风俗文化也进入探险家们的视野和记录中。与此同时,在压力之下,中法间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后法国加紧对云南各方面的控制和掠夺,不平等条约也为探险家、传教士和东方学家们深入云南考察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用“知识”认识和处理东方事务,是法国东方学开创的先河。东方学家们认为,一些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传统,而他们则通过在知识层面做出“同情而明智”的努力,承担起干预这些民族发展的职责。这种优越感和所谓的使命感也被应用到对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中。而巴克和沙畹合着的《么些研究》,成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法国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巅峰之作,也成为西方关于纳西研究的第一本专着。这样的成果,无疑确立了法国在西方纳西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地位。尽管国内外学者公认法国是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奠基者,甚至在着述中也基本都会提及这一观点,但通常只是简要提及巴克和其着作。近几年来,逐渐出现少数关于法国纳西研究的成果,主要也针对巴克和《么些研究》,而对比巴克更早的法国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则几乎无人问津了。这种研究现状与法国在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说明学界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一些研究空白,有待补充和完善。首先,本文将立足于全面收集1867-1965年间,法国纳西研究的专着、文章及收藏的文献、文物,包括传教士、探险家、东方学家们的游记、书信和与教会有关传教士的档案等法语原始资料。这些原始资料中,有不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新材料。新材料的发掘,有利于弥补国内现有相关资料的不足,拓展民族文献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其次,本文将结合法国这一时期国内外历史、政治、宗教及学术背景,尤其是其殖民扩张政策与中法关系的变化,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川滇藏交界区域的活动,东方学的发展脉络,全面系统地重新梳理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并依据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其分为萌芽(1867-1899)、发展(1900-1911)和兴盛(1912-1965)三个阶段。此外,本文亦将在充分收集和正确解读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相关材料辩伪、深度阐释及活态利用,力求客观深入地展示和分析法国研究者每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特点和意义,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借助历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以比较法和归纳法为主,努力将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融为一体,重现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探讨其价值及对西方各国和我国同类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力求从中发现新的研究热点,推动我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季念[9](2019)在《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文中指出1842年5月14日在伦敦创刊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地将新闻与图像有机结合,实现文学与艺术“联姻”的周刊。它从创刊之日起,就对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创刊后仅20天,即刊载了关于中国人的专题报道《中国的道光皇帝》。到1876年,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几乎涉及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伦敦新闻画报》在这三十多年中塑造的晚清中国人形象既丰满多样又极具典型性,对英国中产阶级读者乃至大英帝国臣民关于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人形象报道中,用力最勤、着墨最多、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在晚清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皇帝高官。就皇帝而言,《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并将他们置于晚清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观照,表现了道光皇帝强撑危局的艰难,咸丰皇帝苦心维持的不易,同治皇帝作为符号象征的无奈。就高官而言,它报道了耆英、斌椿、叶名琛、广州行商及其他官员群像,描绘了耆英在外交活动中的善变形象,表现了斌椿作为“中土西来第一人”的开放包容个性,浓墨重彩地对叶名琛进行了污名化。当然,《伦敦新闻画报》虽然格外重视皇帝高官,但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并不局限于此。它还报道了形形色色的下层人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军人和中国百姓。就军人形象而言,它描绘了遇敌溃逃、英勇顽强、唯利残忍等不同类型的军人;就中国百姓而言,它表现了堕落麻木、礼貌友善、吃苦耐劳等不同品质的中国百姓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丰富而生动,这既得益于该报图文结合的特色,更得益于该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在图像与文字的互释、互补与悖离中,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直观性、可感性和性格张力。其次,通过新闻观察者的叙述、新闻当事人的叙述、嵌套性叙述等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增强了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与生动。再次,记者、画家将新闻背景与事实巧妙结合,或利用新闻背景阐明新闻事实,或利用新闻背景烘托新闻事实,不仅使画报中的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更加完整,而且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作为一种西方视野中的“他者”形象,既非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形象毫不走样地再现,也非西方人凭空想象的产物。它是记者在中国民间游历、战地目击、受传闻影响等亲历中国的印象,也是西欧对中国人美化性想象与丑化性想象的延续,是西欧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它身上体现了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媒介使命的混合,杂糅了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中产阶级定位与新闻写实等矛盾对立的因素。《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曾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并提供了中国人形象研究的新参照物。其次,它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它拓展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和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再次,它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它既为当代社会观察和评价外国媒体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又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还对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借鉴。
董志敏[10](2019)在《美国对缅甸制裁政策研究(1988-2010)》文中研究表明1988年,缅甸民主运动后,美国向缅甸提出民主与人权等要求,对缅甸实施制裁二十余年。主流观点认为美国制裁政策并未取得成功,这一观点甚至得到奥巴马政府的确认。随着2010年缅甸举行多党制大选,缅甸民主化进程取得重要进展,美国开始放松部分制裁。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深入研究美国制裁与缅甸民主化之间的关系。文章运用文献梳理法,以《远东经济评论》《纽约时报》《人民日报》等报道分析为切入点,配合相关学术文章、报告、数据资料等,梳理1988—2010年间美缅外交间的联系与互动,厘清美国对缅制裁政策的大致走向及相关细节,并研究其他国家对美国制裁政策的参与和反应,判断他国对美国制裁政策产生的影响。同时,文章运用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结合美缅关系几十年的发展变化,探索美国对缅开启及调整制裁政策的动因,着重分析美国制裁对缅甸产生的影响,以此评价美国对缅制裁政策的效果。文章认为,美国经常变化对缅甸的制裁政策,既有较为宽松和零散的制裁阶段,也有经过强化的制裁收紧阶段,美国在缅利益是其出台及调整制裁政策的根本动因。一方面,冷战结束前夕美国主要关注前苏联及欧洲国家,无暇过多关注缅甸,另一方面,美国不愿放任缅甸形势自由发展,削弱美国日后在亚洲推行民主的“正当性”。加之,美国国会和政府对制裁缅甸并未达成共识,美国对缅制裁政策呈现阶段性特征:1988—1997年间,美国对缅甸的制裁较为松散;1997—2008年间,美国对缅甸制裁处于不断强化阶段。强化制裁的措施是多方面的,涵盖经济、政治和外交、军事等领域。美国的制裁对缅甸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体现在经济方面:援助禁令让缅甸得不到美国援助,也令其难以获得国际组织的援助;投资禁令让缅甸难获得美方的新投资,也让一些原有投资缅甸的美国跨国公司颇受波及;贸易禁令更是让缅甸服装制造受到较大的影响,大量人员因此失业。与此同时,政治和外交方面的制裁让缅甸在国际社会的交往中经常碰壁,美国联合西方国家限制与缅甸的交往,压缩了缅甸的国际活动空间,即便有邻国们的帮助,其发展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美国多年的制裁措施对缅甸的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加剧了缅甸的各类困境,并阻碍缅甸获取更多的外部支持。没有美国的首肯,缅甸难以在国际金融机构中获得相应的贷款或者援助,难以借助除邻国外的国际力量发展自身。缅甸军政府为摆脱困境,多次在民主、人权、毒品等方面释放善意,做出一定程度的改变,这些“善意”的改变正是民主化的一部分。因此,美国对缅甸的制裁政策并不如主流观点所言的失败,而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是缅甸民主化的推动因素之一。当然,美国以制裁输出民主的做法具有明显的工具化倾向,且从其实践观察并不具备普遍适用意义,需引起高度警惕。依据缅甸国内民主与人权变化趋势及美国在缅甸利益,可以预见,制裁将继续在美缅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美国中期选举降下帷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中期选举降下帷幕(论文提纲范文)
(1)牌局(论文提纲范文)
要目 |
第一部 |
A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第二部 |
A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J |
Q |
K |
第三部 |
A |
2 |
3 |
4 |
5 |
6 |
(4)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何谓布克奖 |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
(四)选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
(一)布克奖的设立 |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
三、轮回与重构 |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
一、元叙事的终结 |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
(三)作者之死 |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
(二)自我边缘化 |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
(一)“欲望中的暴力” |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
(一)人性的危机 |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
三、美的哀悼 |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民国时期湘湖“再造”之路及其社会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民国初年湘湖垦禁之争 |
第一节 民国初期的湘湖面貌 |
一 湘湖湖身、霪穴、灌溉范围、水利价值等变化 |
二 《湘湖测量报告书》中的湘湖 |
第二节 主禁派与主垦派的博弈和社会冲突 |
一 民间禁垦争论 |
二 官方内部的垦禁分歧 |
三 官民立场的“合”与不“合”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政府行为与湘湖改造 |
第一节 三大机构的设立及其工作 |
一 《湘湖调查计划报告书》中的湘湖 |
二 三大机关作用下的湘湖建设 |
第二节 乡村建设实验区计划开展下的湘湖 |
一 被选中的湘湖 |
二 视线的转移 |
第三章 抗战及战后湘湖的社会演变 |
第一节 变局下的湘湖 |
一 经济的崩溃 |
二 危机下的建设新变化 |
三 湘湖的抗战 |
第二节 湘湖产权纠纷再起 |
一 湘湖产权的多方博弈 |
二 湘湖的新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法哲学思想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章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及早期演变 |
1.1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
1.1.1 康德的权利法哲学思想 |
1.1.2 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 |
1.2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早期演变 |
1.2.1 从向往康德主义转向理解黑格尔主义 |
1.2.2 从探求自由转向关注现实 |
第2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法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征 |
2.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法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
2.1.1 唯物史观的起点: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
2.1.2 关于王权、行政权和立法权的批判思想 |
2.1.3 人的主体问题:人本主义思想 |
2.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法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
2.2.1 法之阶级性 |
2.2.2 法之人本性 |
2.2.3 法之客观性 |
第3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法哲学思想的核心要义 |
3.1 法之本体论 |
3.1.1 马克思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 |
3.1.2 法是阶级意志的体现 |
3.2 法之价值论 |
3.3 法之方法论 |
第4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法哲学思想对我国新时代法治建设的价值启示 |
4.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价值 |
4.1.1 对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借鉴价值 |
4.1.2 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新特点 |
4.1.3 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与考验 |
4.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法哲学思想的新时代法治启示 |
4.2.1 坚持党的领导的法治建设灵魂 |
4.2.2 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建设前提 |
4.2.3 必须持续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学术论文 |
致谢 |
(8)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资料来源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867-1965年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背景 |
第一节 1867-1965年的法国与世界形势 |
第二节 殖民扩张和福音传播 |
一、法国在亚洲的殖民扩张 |
二、巴黎外方传教会在中国西南 |
第三节 法国东方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萌芽时期(1867-1899) |
第一节 纳西语料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
一、安邺的语言记录 |
二、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的研究与意义 |
三、拉古伯里的纳西语言系属关系探索 |
第二节 东巴经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
一、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收集和德微理亚的展示 |
二、拉古伯里、德微理亚的纳西文字研究 |
三、鲍楠的东巴经收集及译注 |
四、亨利·奥尔良王子的东巴经收集与译注 |
第三节 族群和宗教的初步研究 |
一、族称和分布 |
二、族群关系 |
三、宗教及其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发展时期(1900-1911) |
第一节 地方史料的法译及史地研究 |
一、宋嘉铭与《南诏野史》 |
二、苏利与《滇系》节选 |
三、夏之时与《法文中国坤舆详志》与《略志》 |
第二节 纳西语言文字研究 |
一、鲍楠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
二、玛德罗尔与彭茂美神父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
三、高尔蒂耶的词表及意义 |
四、高尔蒂耶的纳西文字研究 |
第三节 纳西社会风俗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史地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沙畹与《线路指南》和《丽江史地注释》 |
一、线路指南 |
二、丽江史地注释 |
第二节 沙畹与《木氏宦谱》 |
一、洛克对沙畹《木氏宦谱》评述的考辩 |
二、沙畹与杨慎的《木氏宦谱·序》 |
三、沙畹对《木氏宦谱》的考证、评述及其启示 |
第三节 沙畹与石鼓碑文 |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
二、石鼓正面碑文考证 |
三、沙畹石鼓碑刻研究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语言、文字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巴克的纳西语词表研究 |
一、巴克纳西语词表概况 |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采样 |
三、巴克的转写及对应的国际音标(IPA) |
四、巴克词表的意义 |
第二节 巴克的纳西语语法研究 |
一、词法 |
二、句法 |
第三节 巴克与劳费尔的纳西语语言系属关系研究 |
第四节 普鲁斯基的纳西语研究 |
第五节 巴克的文字研究 |
一、巴克的东巴经收藏及译注 |
二、巴克的纳西文字字典 |
三、巴克纳西文字研究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社会及宗教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巴克对纳西族地区的实地考察 |
第二节 纳西族名称、分布与迁移 |
第三节 纳西其它社会风俗 |
一、外貌及服饰 |
二、其它风俗 |
第四节 纳西宗教研究 |
一、多种宗教并存及影响 |
二、纳西人“自己的”宗教及仪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法国东方学、汉学研究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西方各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第三节 对中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手稿《抠古鬼的来历·请多格神》 |
附录二 :国立东方语言学院图书馆部分东巴经馆藏 |
附录三 :亨利·奥尔良《从东京湾到印度》中的东巴经手稿及译注 |
附录四 :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藏巴克捐赠的纳西族文物 |
附录五 :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维西纳西语-丽江纳西语词汇对照表 |
附录六 :拉古伯里收录的吉尔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的么些手稿 |
附录七 :德微理亚《中国安南边境》中的东巴经手稿 |
附录八 :高尔蒂耶《麽些》中刊布的巴克东巴经书及纳西白描线稿 |
附录九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方国瑜先生石鼓碑文拓片 |
附录十 :巴克字典与方国瑜《纳西象形文字谱》的对应 |
附录十一:巴克“么些人居住的中国西部”地图 |
致谢 |
(9)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选题依据 |
0.1.1 选题缘起 |
0.1.2 选题依据 |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述论 |
0.3.1 国外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综述 |
0.3.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0.4.1 研究方法 |
0.4.2 创新之处 |
第1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上) |
1.1 皇帝形象 |
1.1.1 夕阳余辉里强撑危局的道光皇帝 |
1.1.2 大厦将倾时苦心维持的咸丰皇帝 |
1.1.3 短暂平静下作为符号象征的同治皇帝 |
1.2 官员形象 |
1.2.1 外交舞台上的善变者耆英 |
1.2.2 中土西来第一使者斌椿 |
1.2.3 亦商亦官的行商 |
1.2.4 被污名化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
1.2.5 地方治理中的官员群像 |
第2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下) |
2.1 军人形象 |
2.1.1 遇战溃逃的中国军人 |
2.1.2 英勇顽强的中国军人 |
2.1.3 唯利残忍的中国军人 |
2.2 百姓形象 |
2.2.1 堕落麻木的中国百姓 |
2.2.2 礼貌友善的中国百姓 |
2.2.3 吃苦耐劳的中国百姓 |
第3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表现艺术 |
3.1 图像与文字的互文 |
3.1.1 图像与文字互释 |
3.1.2 图像与文字互补 |
3.1.3 图像与文字悖离 |
3.2 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 |
3.2.1 新闻观察者的叙述 |
3.2.2 新闻当事人的叙述 |
3.2.3 嵌套性叙述 |
3.3 新闻背景与事实的结合 |
3.3.1 背景阐明新闻事实 |
3.3.2 背景烘托新闻事实 |
第4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
4.1 记者画家亲历中国的印象 |
4.1.1 民间的游历 |
4.1.2 战地的目击 |
4.1.3 传闻的影响 |
4.2 西欧的中国人想象的延续 |
4.2.1 对美化性想象的延续 |
4.2.2 对丑化性想象的延续 |
4.3 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新闻媒介使命的混合 |
4.3.1 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的博弈 |
4.3.2 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的拉锯 |
4.3.3 中产阶级定位对新闻写实的调和 |
第5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的意义 |
5.1 历史意义 |
5.1.1 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 |
5.1.2 促进了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 |
5.1.3 提供了研究中国人形象的新参照物 |
5.2 审美意义 |
5.2.1 拓宽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 |
5.2.2 扩展了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 |
5.2.3 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 |
5.3 当代启示 |
5.3.1 为观察当代外国媒介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 |
5.3.2 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 |
5.3.3 为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提供了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美国对缅甸制裁政策研究(1988-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 |
五、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章 美国对缅制裁的过程(1988—2010) |
第一节 美国对缅松散制裁阶段(1988—1997) |
一、观察形势中的制裁探索 |
二、决心进行干预后的制裁实施 |
三、重建信任后的制裁松弛 |
第二节 美国对缅强化制裁阶段(1997—2009) |
一、信任骤降后的加重制裁 |
二、再度失望下的全面制裁 |
三、回应新抗议的补充制裁 |
第三节 美国对缅制裁调整阶段(2009—2010) |
一、在缅利益变化驱动美国反思制裁政策 |
二、多重限制制约美国调整制裁政策进度 |
第二章 美国开启及调整对缅制裁政策的背景 |
第一节 美国开启对缅制裁的背景分析 |
一、缅甸在美国外交中的位置 |
二、美国制裁缅甸的动因分析 |
三、美国选择制裁手段的原因 |
第二节 美国对缅制裁松散的背景分析 |
一、冷战尾声美国难以聚焦缅甸 |
二、越战后美国有意忽视东南亚 |
三、缅甸军政府的行为有待观察 |
第三节 美国对缅制裁变化的背景分析 |
一、美国强化对缅制裁的背景 |
二、美国对缅全面制裁的背景 |
三、美国调整对缅制裁的背景 |
第三章 美国对缅甸制裁政策的内容 |
第一节 美国对缅甸的经济制裁 |
一、美国对缅甸的经援限制 |
二、美国对缅甸的投资限制 |
三、美国对缅甸的贸易限制 |
第二节 美国对缅甸的外交和政治制裁 |
一、美国对缅甸的外交制裁 |
二、美国对缅甸的直接政治制裁 |
三、美国对缅甸的间接政治制裁 |
第三节 美国对缅甸的军事制裁 |
一、美国对缅甸武器军售的限制 |
二、美国对缅甸军事培训的限制 |
三、美国对缅甸军事援助的限制 |
第四章 美国对缅制裁政策的效果评价 |
第一节 影响美国对缅制裁效果的因素 |
一、美国国内反应导致制裁的强弱 |
二、缅甸对美国的依赖性与反抗性 |
三、美国结成多边制裁的有效程度 |
第二节 美国各阶段制裁目标实现情况 |
一、松散制裁阶段美国制裁目标实现情况 |
二、强化制裁阶段美国制裁目标实现情况 |
三、调整制裁阶段美国制裁目标实现情况 |
第三节 美国制裁与缅甸民主化的关系 |
一、美国制裁给缅甸造成的负面影响 |
二、美国制裁负面影响对缅甸民主化的推动作用 |
三、美国解除制裁利处对缅甸民主化的鼓励作用 |
第五章 美国对缅制裁政策的变化及走向 |
第一节 美国对缅制裁的缓慢放松 |
一、美国对缅制裁放松的过程及影响 |
二、美国对缅制裁放松及取消的原因 |
三、美国对缅制裁法案和行政令的走向 |
第二节 美国制裁放松缓慢的原因 |
一、放松对缅制裁需考虑缅甸情况 |
二、放松对缅制裁需弥合府院分歧 |
三、放松对缅制裁需兼顾国内外影响 |
第三节 制裁仍将在美缅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
一、缅甸民族和解问题极易引发美国关注 |
二、缅甸民族和解进程难在短期圆满完成 |
三、美国仍将运用制裁回应对缅甸的不满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致谢 |
四、美国中期选举降下帷幕(论文参考文献)
- [1]牌局[J]. 迈克尔·卡多斯,秦红梅. 译林, 2021(04)
- [2]吴川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 易康梅.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3]科举视域下的清代《红楼梦》续书研究[D]. 苗文君. 天津师范大学, 2021
- [4]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美国农村反堕胎法案——以印第安那州为例[J]. 姚桂桂. 法制与社会, 2020(07)
- [6]民国时期湘湖“再造”之路及其社会的演变[D]. 李金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法哲学思想研究及启示[D]. 李虹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8]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D]. 木艳娟.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9]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D]. 季念. 湘潭大学, 2019(12)
- [10]美国对缅甸制裁政策研究(1988-2010)[D]. 董志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