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车旁承支重材料试验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辛振伟[1](2018)在《新型支重式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下,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愈发重要。提速和重载是提高铁路运能的两大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速动车组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铁路重载运输却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主要原因是我国铁路的线路条件无法承载大轴重货车,而大规模线路改造又不够经济高效,因此发展多轴转向架成为重载铁路发展的关键。一种新型2轴加4支重轮转向架(简称支重式转向架),既能增加轴数,维持现有轴重,在保证黏着提高载重前提下,又能解决当前多轴转向架运用过程中,曲线通过性能不高、轮轨磨耗严重和旋修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对支重式转向架进行可行性分析计算,包括支重轮有效轮轨接触(搭载量)、受力分析、车辆载重分配等;第二,建立支重式转向架动力学模型,分析动力学性能,并进行结构和悬挂参数优化;第三,研究我国研制的运用于长大平车的新型四轴转向架,对比分析两者结构差异,对两种转向架分别进行动力学建模,并进行动力学性能对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支重轮横向中心距调整到1520mm,可消除动态平衡时支重轮侧滚角,支重轮踏面宽度为160mm,可保证在通过145m小半径曲线时的安全有效轮轨接触(搭载量)。支重式转向架装配的车辆在运动稳定性和车辆平稳性方面表现优良,在曲线通过性能方面,在一定速度条件下可满足各项安全性指标,因此支重式转向架在动力学上是可行的。对比结果表明,支重式转向架在运动稳定性和车辆平稳性方面优于新型四轴转向架,但是在曲线通过性能方面,不如新型四轴转向架,轮轨磨耗也更为严重,尤其是导向轮对的磨耗。究其原因,支重式转向架由4个支重轮来取代中间两条传统轮对,而无锥度的支重轮本身没有导向能力,因此增大了导向轮对的导向负担,使整个转向架导向性能减弱。但是支重轮不会发生蛇行运动,因此支重式转向架稳定性有所增强。整体来看,支重式转向架尚在概念阶段,仍有很长路要走。
杨国桢[2](1974)在《铁道车辆脱轨安全性的设计(上)——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设计和试制了几种新型客货车转向架,取得了不少成绩和宝贵经验,同时在这些新转向架的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脱轨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25.5米客车转向架、66型转向架和电动客车DK2转向架在试验运用过程中,先
皮国瑞,张晓军,崔蕾,于磊,苏鹏,刘冬[3](2018)在《铁道车辆承载摩擦副摩擦系数测试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旁承支重结构的轨道车辆承载摩擦副的性能直接影响车辆蛇形失稳临界速度及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对于承载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测试方法,TB/T 3270《铁道货车心盘磨耗盘》及TB/T 2841《铁道车辆空气弹簧》规定了不同的测试方法,循环次数、载荷条件、试验振幅及试验速度均布相同。本文通过对试验条件变量的对比,最终确定的承载摩擦副摩擦系数测试方法,有助于掌握最准确的车辆动力学性能。
李雪芹[4](2009)在《铁路超限货物装载技术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事业突飞猛进,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出行质量。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改善对铁路运输也必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超限运输作为铁路货物运输中地位独特的运输组织方式,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运输货物形状不规则性和重量分布不均衡性体现更为明显的今天,同样面临着诸多新任务和新挑战。然而铁路超限货物运输安全监控体系不完善、装载决策机制不健全、信息化水平不高的现状,根本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尤其是在提高货物列车速度或者是在现有限制速度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货物装载技术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开展该论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铁路超限货物运输是指装货车辆停留在水平直线上,车辆纵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处于同一垂直面上时,货物任何部位超出机车车辆限界或特定区段装载限界(如果货物是到达或通过特定区段)的运输组织方式。论文运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从铁路货运技术及装载加固理论出发,并结合铁路运输发展实际,对超限货物运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并就货物装载的安全监控和装载方案的智能决策建立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论文重点就不同条件下超限货物装载的重心限制高度、重心偏移、重心高与限制速度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和模拟研究,对合理重车重心高、重心偏移和限制速度值作了实例解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超限货物运输的影响因素以及装载安全监控系统。论文从超限货物承运车辆、铁路限界、电气化铁路以及管理等方面分析入手,系统总结了影响超限货物运输发展的四大要素。与此同时,针对超限货物运输安全检测的原理以及安全监控系统进行了探讨和分析。(2)为了尽量降低货物的超限程度,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并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研究了超限货物的部分装载参数——重车重心高、货物重心偏移、货车运行速度。针对影响超限货物运输安全的因素之一——车辆因素,做了详尽的研究,分析了车辆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车辆本身结构,货物装载工况,车辆运行工况等),对车辆的受力情况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通过一系列的模型假设,分析了在脱轨和倾覆的情况下最不利受力状况,并建立了脱轨模型和倾覆模型。推导出脱轨系数公式和倾覆系数公式,并详尽分析了各横向力对倾覆系数的贡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固定参数,通过选定车型,设定装载工况、运行线路情况和运行速度等条件,分析超限货物装载的一些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装载参数与脱轨系数和倾覆系数的关系。以D5,D23,D30型长大货车为例,固定车辆的性能参数,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分析计算。例如,研究在其余参数都已知的情况的,重车重心高与倾覆系数的关系、重车重心高与脱轨系数的关系、货物重心偏移分别与脱轨系数和倾覆系数的关系等。进而分析在各不利因素下,重车重心的限制高度,货物重心容许的横向偏移,以及重车重心高与限制速度的关系。对倾覆和脱轨情况分别建立了两种模型,并比较了模型的优劣。(3)超限货物的装载决策。超限货物的装载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往依据人工计算的过程比较复杂和缓慢。本文对装载方案给出了数学模型描述和实例模型描述,并给出求解方法,给出了实例模型推理规则。
王起梁[5](2006)在《铰接式集装箱平车结构方案及动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周期短、效率高、速度快和可靠性高的运输方式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强。集装箱运输由于效率高、速度快和货损少,已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现在各国码头的适箱货物基本采用集装箱运输。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现有的X6A、X6B型集装箱平车虽能基本满足国内5t和10t箱的运输,但若用于运输国际标准集装箱,则轴重利用率低,每延米轨道载重小,并且我国因机车车辆限界问题,较难开展双层集装箱运输,如何解决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和提高车辆运输效率之间的矛盾显得比较突出。铰接式集装箱平车是一种靠铰接式连接器连接,两车体共用一个转向架的新型集装箱运输车辆。由于这种车型在装载国际标准集装箱时,具有充分利用车辆轴重、节省所用转向架数量、缩短车辆长度、提高每延米轨道载重等优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发展速度快,运用比较成熟。 本论文针对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现状,在借鉴国外铰接车经验的基础上,对适合我国目前铁路现状的铰接式集装箱平车进行了结构方案设计,并建立起相应动力学计算模型,对铰接车悬挂参数进行了优化,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本文也对铰接车中的关键部件铰接式连接器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其静强度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工作由以下5部分组成: 1.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现状及国外铰接车的发展情况,本文得出铰接式集装箱平车在我国是可行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铰接式集装箱平车的连接方式及车辆各组成部分。 2.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基于SIMPACK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本文建立了铰接式集装箱平车动力学计算模型,并指出建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对计算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文中也给予了介绍。 3.论文对铰接式集装箱平车的悬挂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单元车组转向架悬挂参数对单元车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4.论文对铰接式集装箱平车整车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分为空车组、重车组两种情况,通过其非线性稳定性、运行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能的计算结果,得出单元车组动力学性能可以满足铁道车辆中有关规范的要求。 5.论文对铰接式连接器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连接器主要结构部件进行了静强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连接器的结构可以满足铁道车辆中有关规范的要求。
田葆栓[6](2016)在《铁道车辆扭转载荷和扭转刚度设计及试验鉴定标准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对世界各国铁道车辆车体和转向架扭转载荷及扭转刚度的相关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中国铁道车辆扭转载荷的设计及试验方法,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王中祥[7](2020)在《驮背车测力关节连接器的研究》文中认为驮背运输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等优点,是一种“门到门”运输的公铁联运方式,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优势。我国驮背车的成功研制,促进了驮背运输装备技术的快速提升,具有开创意义,作为驮背运输车关键部件的关节连接器,其承受的外部载荷是强度设计的重要参照。因此准确识别实际行车过程中该关节连接器结构所受到的外部载荷情况,建立高置信度的标准化载荷谱,对关节连接器的合理设计、驮背车编组的优化和行车安全等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以关节连接器为研究对象,建立短编组八联式驮背车模型,开展对驮背车的动力学性能、关节连接器的运动行为以及所受纵向、横向和垂向载荷的研究。(2)结合关节连接器结构和运营载荷工况特点,采用接触与装配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校核该型关节连接器的静强度,并给出可行性建议。(3)利用AAR标准中给定的关节连接器载荷谱和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关节连接器装配体中各个零件的疲劳寿命评估,得出该型关节连接器满足500万公里或25年的使用要求的结论,且制定了动应力实测方案,便于后续运用实测动应力数据进行疲劳评估。(4)基于以上动力学分析和结构强度结果,给出了关节连接器纵向、横向和垂向的载荷识别方案,确定了贴片的位置和组桥方案,然后计算各载荷在各载荷识别点响应和耦合度,进一步说明了选取的各载荷识别点的准确性。图68幅,表31个,参考文献85篇。
谭政民[8](2016)在《铁路阔大货物装载加固优化及决策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货物装载加固工作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保证货物、车辆及行车安全,尤其是随着目前铁路物流的迅猛发展,个性化客户需求的涌现,对如何更好的利用铁路货车的载重力和体积,快速提供更加安全、合理、经济、便捷的装载加固方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间的竞争日渐激烈,公路运输工具迅猛发展,运输技术也得到空前的提高,而且公路运输有着铁路运输做不到的优势,比如:灵活性和便利性等,铁路运输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以往“铁老大”的垄断状态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因此必须提高铁路在阔大货物运输中各方面的竞争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阔大货物由铁路运输时对运输条件要求高,同时随着铁路高速化进程地不断深入,货物列车的安全要求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大型货物的品类不断出新的情况下,为了减少阔大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装载加固的原因而带来的隐患,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对于运输的阔货物必须给出针对性的装载加固方案,保证货物运输安全,避免引起行车事故。阔大货物的装载加固方案制定时需要考虑若干因素的影响,工作量巨大,由人工测量装载加固所需参数并且计算方案需要时间长,而且容易存在误差,而且同种货物存在多个可行方案,从若干可行方案中确定最优方案又增加了大量的额外工作。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传统制定方式已经不再适合运输发展的需求,尤其是随着铁路信息化环境的日益成熟,人们越来越重视阔大货物装载加固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期望使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快速、准确的确定装载加固方案。同时可以利用决策支持科学辅助工作人员科学、快速的判断最优或者条件最优方案,保障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适应铁路物流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开展阔大货物装载加固优化及决策支持研究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制定是一项非常复杂、计算量大的工作,必须严格遵守铁路有关规章的规定和车辆的技术要求。最优或者条件最优的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应该是可行方案中最经济合理的方案,满足《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要求,能够保证运输安全,又具备较好的经济指标,例如充分利用、匹配车辆载重、载容能力,货物装载后超限等级最低,减少游车使用数量,加固方法简便,易于实施,降低加固材料的使用费用等等,同时考虑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铁路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决策是典型的半结构化问题,影响方案确定的因素非常多,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的参与才能完成。论文采用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通过人机交互友好界面,充分结合阔大货物装载加固算法和使用者的选择,快速准确得到一个条件最优的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论文从分析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素开始,结合空间几何理论,进一步的建立了基于货物轮廓的货物超限等级计算机判定方法;分析了列车运行速度对货物横向加速度的影响,为提速后货物装载加固方案的研究提供了基础;首次将客户满意度引入到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的评价算法中,对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进行了优化,给方案的使用者、运输企业提供了决策依据;研发设计了铁路阔大货物装载加固系统。论文重点建立了货物外形及其他参数的数学模型,并且设计了超限等级的计算机判定算法,分析了列车运行速度对货物横向加速度的影响,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多目标评价模型,系统的建立了货物装载的优化算法,完成了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辅助决策系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阔大货物装载加固的技术要素及国内外货物装载加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了阔大货物的特点,从货物的基础参数、货物装载位置、货物的受力三个方面对装载加固的技术要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各技术要素对装载加固技术方案制定的影响。(2) 量化阔大货物外形,建立货物外形轮廓的数学模型,通过货物外形的精确量化,建立超限等级计算机判定算法,降低人工测量计算带来的误差。很多阔大货物的外形复杂不规则,这给检定断面以及计算点的判断带来很多麻烦,检定断面和计算点的判断不准确有可能使得货物是否超限或超限等级判断失误。利用精确量化阔大货物外形,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货物的检定断面以及计算点,并且铁路界限、机车界限及超限判断等级等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建立其数学模型,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的优势进行超限等级判断,大大减少判断误差,降低工作量。(3) 建立阔大货物装载加固优化算法。利用货物参数将运输车辆自动排序,便于制定方案时选择最合适或者最便于得到的车辆;通过货物参数自动计算选择一车负重或者跨装;通过人机交互选择是否选用特种车装载;选择合适的重心位置,通过货物重心的纵向偏移,减少游车使用数量,通过货物重心的横向偏移,降低超限等级,得到条件最优装载加固方案。(4) 列车运行速度对货物横向加速度的影响分析,利用simpack软件对运动状态下的货物横向加速度进行仿真,车体和货物所产生的加速度,主要决定于走行部分的结构(首先是车辆的弹簧悬挂装置)以及线路质量和列车走行速度,所以在列车运行中,列车的运行速度对惯性力的影响非常大,通过仿真得到运行速度对横向加速度的影响,为货车提速情况下货物横向惯性力的计算建立基础。(5) 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的多目标评价模型。随着各种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全方位的提高铁路运输的服务质量是亟需铁路企业解决的问题。本文首次将客户满意度加入到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评价目标之中,在满足运输安全的前提下,给提高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的客户满意度提供了理论支持,符合目前铁路物流发展以及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的趋势。(6) 设计完成阔大货物装载加固力‘案辅助决策系统。货物的装载加固方案的确定除了受货物各种参数、货车本身技术参数、列车运行速度、加固材料性能等必要的限制之外,还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目前能够调用的车辆,装车所在地现有的加固材料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得到某些限制条件下最优的装载加固方案,而不是得到所有装载加固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充分考虑在确定装载加固现场各个方面的因素,在辅助决策系统中加以考虑,设计人性化的软件界面,增加人机互动,通过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友好人机交互界面选择某些条件来调整输出方案,完成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的制定,得到一定条件下的最优方案。
熊振浩[9](2019)在《轨道平车底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文中提出我国铁路运输发展迅速,铁路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客货共线的条件下,为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提速、重载仍然是铁路货运的主要发展方向。受某铁路公司委托,我们开发了某型轨道平车。轨道平车主要用于铁路工务、电务等部门,在铁路施工及线路维护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底架是轨道平车的主要受力部件,承受着各类载荷的作用,故需要对底架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底架具有良好的性能。本文以该型轨道平车底架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国内外平车发展情况以及平车底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对底架各梁的受力特点及结构型式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有限元法理论和相关软件,使用SolidWorks建立了底架三维模型,并导进ANSYS Workbench中建立了底架有限元模型。接着,在对国内外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后,选择TB/T 1335-1996标准与EN12663标准对底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合标准中规定的计算载荷以及载荷组合方式,确定了底架的刚度工况、静强度工况和疲劳强度工况,分别计算了底架在刚度工况下中梁中央的挠度、静强度工况下的最大等效应力以及疲劳强度工况下的主应力。依据TB/T 1335-1996标准中要求的底架中梁挠跨比,对底架刚度进行了评定;采用第四强度理论,完成了底架静强度的评定;参照ORE B12/RP17报告中的方法,评定了底架的疲劳强度。结果表明,底架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满足标准中的要求。然后,对底架进行了模态分析,提取了底架前12阶模态,获得了底架各阶固有频率及振型,研究了底架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底架满足模态频率要求,同时为底架避免发生共振提供了指导。最后,以板材厚度及型钢尺寸为设计变量,将底架质量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在多个约束条件下,对底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参照标准进行了校核,使底架质量减小了6.43%,并且满足刚度、静强度、疲劳强度以及模态频率要求,实现了底架结构的轻量化。
曹志礼[10](1978)在《国外高速货车转向架的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国外高速货车转向架的两种典型结构国外铁路在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为适应增加货车载重和提高运行速度的需要,开始研制新型货车转向架。目前,国外高速货车
二、货车旁承支重材料试验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货车旁承支重材料试验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支重式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多轴转向架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 |
1.3 国外多轴转向架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支重式转向架方案分析 |
2.1 总体方案设计 |
2.1.1 构架 |
2.1.2 支重轮 |
2.1.3 轴箱定位 |
2.1.4 基础制动和导向轮对 |
2.2 支重式转向架方案可行性分析 |
2.2.1 曲线通过横移量计算 |
2.2.2 支重轮有效搭载量 |
2.2.3 支重轮受力分析 |
2.2.4 载重分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分析 |
3.1 多刚体动力学理论 |
3.2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 |
3.2.1 车辆系统主要结构和模型处理 |
3.2.2 模型主要参数和自由度 |
3.2.3 轨道激励 |
3.2.4 SIMPACK车辆动力学模型 |
3.3 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
3.3.1 运动稳定性 |
3.3.2 曲线通过性 |
3.3.3 车辆平稳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型结构优化与对比 |
4.1 结构参数优化 |
4.2 转向架结构对比 |
4.3 动力学性能对比 |
4.3.1 运动稳定性对比 |
4.3.2 曲线通过性能对比 |
4.3.3 磨耗指数对比 |
4.3.4 车辆平稳性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支重式转向架车辆动力学安全性指标 |
附表2 优化后支重式转向架车辆动力学安全性指标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3)铁道车辆承载摩擦副摩擦系数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装置 |
2 测试方法 |
2.1 垂向试验载荷 |
2.2 循环次数 |
2.3 试验振幅 |
2.4 试验速度 |
2.5 水平定位刚度 |
3 摩擦系数测试 |
4 结束语 |
(4)铁路超限货物装载技术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超限货物运输研究现状 |
1.2.1 国内超限货物运输研究现状 |
1.2.2 国外超限货物运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铁路超限货物运输影响因素 |
2.1 超限货物运输特征 |
2.1.1 铁路超限货物的定义 |
2.1.2 超限货物运输轮廓图理论 |
2.1.3 超限货物运输的特征 |
2.2 超限货物运输影响因素 |
2.2.1 货物的基本数据 |
2.2.2 超限货物承运车辆 |
2.2.3 铁路限界的影响 |
2.2.4 电气化铁路对超限货物运输的影响 |
2.3 超限货物装载的安全监控技术 |
2.3.1 货物的超限检测 |
2.3.2 列车超偏载检测 |
2.3.3 货物装载安全监控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货车运行稳定性研究 |
3.1 铁道车辆的运动形式及受力模型 |
3.1.1 运动过程中车辆的振动形态 |
3.1.2 运动过程中车辆受力分析 |
3.2 车辆脱轨评定标准 |
3.2.1 车辆脱轨评定标准 |
3.2.2 车辆脱轨影响因素分析 |
3.3 车辆脱轨受力模型 |
3.3.1 车辆脱轨最不利组合受力分析 |
3.3.2 车辆脱轨模型一 |
3.3.3 车辆脱轨模型二 |
3.3.4 车辆簧上重心偏移特性研究 |
3.3.5 车辆脱轨模型二脱轨系数解析 |
3.3.6 模型比较分析 |
3.4 车辆倾覆稳定性评估标准 |
3.4.1 车辆倾覆评估标准 |
3.4.2 车辆倾覆类型 |
3.5 车辆倾覆模型 |
3.5.1 车辆倾覆模型一 |
3.5.2 车辆倾覆模型二 |
3.5.3 簧上重心偏移计算 |
3.5.4 外力矩的计算 |
3.5.5 车辆倾覆模型二倾覆系数解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车重心高及货物重心横向偏移研究 |
4.1 计算步骤和条件 |
4.1.1 车辆脱轨及倾覆稳定性的计算步骤 |
4.1.2 车型选择及参数计算 |
4.1.3 装载工况及运行工况设计 |
4.2 倾覆系数与重车重心高以及运行速度关系 |
4.2.1 倾覆系数与重车重心高的关系 |
4.2.2 倾覆系数与运行速度的关系 |
4.3 脱轨系数与重车重心高以及运行速度的关系 |
4.3.1 脱轨系数与重车重心高的关系 |
4.3.2 脱轨系数与重心横向偏移的关系 |
4.4 货物装载重心限制高以及容许横向偏移研究 |
4.4.1 货物重心限制高度的确定 |
4.4.2 重车重心高与限制速度的关系研究 |
4.4.3 货物重心容许横向偏移研究 |
4.4.4 货物重心容许横向偏移与车辆载重利用率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限货物装载方案决策研究 |
5.1 装载数学模型描述 |
5.1.1 装载数学模型描述 |
5.1.2 装载数学模型求解 |
5.2 装载实例模型 |
5.2.1 装载实例推理 |
5.2.2 装载实例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结论以及创新点 |
6.2 论文存在的不足以及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5)铰接式集装箱平车结构方案及动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历史 |
1.3 国内、外铰接式集装箱运输车的研制发展状况 |
1.4 铰接式集装箱车辆的优越性 |
1.5 我国发展铰接式集装箱车辆的可行性 |
1.5.1 从经济和生产发展需要方面分析 |
1.5.2 从运输组织方面分析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铰接式集装箱平车结构方案 |
2.1 各种集装箱专用平车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比较 |
2.2 二联与三联铰接式集装箱平车结构方案比较 |
2.2.1 二联铰接式集装箱平车结构方案 |
2.2.2 三联铰接式集装箱平车结构方案 |
2.3 铰接式转向架结构方案 |
2.3.1 旁承结构选取 |
2.3.2 铰接式连接器选取 |
2.4 铰接式集装箱平车车辆各组成部分 |
2.4.1 车钩缓冲装置的选取 |
2.4.2 空气制动及手制动装置的选取 |
2.4.3 锁闭、门止挡装置的选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铰接式集装箱平车建模及数值求解方法 |
3.1 SIMPACK软件简介 |
3.2 铰接式集装箱平车动力学模型描述 |
3.2.1 动力学模型的描述 |
3.2.2 动力学模型的处理 |
3.3 铰接式集装箱平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1 用SIMPACK建立的铰接式集装箱平车动力学仿真模型 |
3.3.2 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处理 |
3.4 数值求解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铰接式集装箱平车悬挂参数优化 |
4.1 动力学性能评定方法和评定标准 |
4.1.1 动力学性能评定方法 |
4.1.2 动力学性能评定标准 |
4.2 铰接式集装箱平车悬挂参数优化 |
4.2.1 一系悬挂参数优化 |
4.2.2 二系悬挂参数优化 |
4.2.3 旁承、心盘摩擦系数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铰接式集装箱平车动力学性能分析 |
5.1 车辆非线性运动稳定性 |
5.1.1 空车非线性运动稳定性 |
5.1.2 重车非线性运动稳定性 |
5.2 车辆动态曲线通过性能 |
5.2.1 空车动态曲线通过性能 |
5.2.2 重车动态曲线通过性能 |
5.3 车辆运行平稳性 |
5.3.1 空车运行平稳性 |
5.3.2 重车运行平稳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铰接式连接器强度分析 |
6.1 计算分析方法 |
6.2 有限元分析模型 |
6.3 计算载荷及工况 |
6.4 计算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铁道车辆扭转载荷和扭转刚度设计及试验鉴定标准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扭转刚度和扭转载荷及其影响因素 |
1.1 扭转刚度 |
1.2 扭转载荷 |
1.3 扭转载荷影响因素 |
2 扭转载荷和扭转刚度设计试验标准 |
2.1 中国标准 |
2.2 欧洲标准 |
2.3 北美铁路AAR标准 |
2.4 俄罗斯标准 |
2.5 日本标准 |
2.6 澳大利亚标准 |
3 转向架扭转载荷标准 |
4 各国标准对比分析 |
4.1 车体扭转载荷评定比较 |
4.2 车体扭转刚度评定比较 |
4.3 转向架疲劳与扭转载荷试验比较 |
4.4 车体刚度与强度、自振频率的关系 |
4.4.1 车体刚度与强度 |
4.4.2 车体刚度与自振频率 |
5 中国铁道车辆扭转载荷设计与试验 |
5.1 设计 |
5.2 试验 |
5.2.1 车体扭转载荷试验方法 |
5.2.2 车体扭转刚度试验方法 |
5.2.3 转向架斜对称载荷试验方法 |
5.2.4 车体扭转固有频率测量试验方法 |
5.2.5 货车车体模态试验方法 |
5.2.6 C70型敞车载荷谱试验方法 |
5.2.7 扭转刚度测试方法 |
6 建议 |
(7)驮背车测力关节连接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驮背运输发展概况 |
1.3 国内外列车动力学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驮背车动力学建模 |
2.1 25t轴重机车转向架动力学建模 |
2.2 关节连接器动力学建模 |
2.2.1 关节连接器介绍 |
2.2.2 关节连接器原理 |
2.2.3 关节连接器建模 |
2.3 机车牵引制动模型 |
2.3.1 牵引特性 |
2.3.2 制动特性 |
2.4 短编组驮背车动力学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3 驮背车动力学性能分析 |
3.1 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
3.1.1 稳定性指标 |
3.1.2 安全性指标 |
3.1.3 运行平稳性指标 |
3.2 蛇行运动稳定性 |
3.3 关键参数对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
3.4 牵引制动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4 关节连接器有限元分析 |
4.1 理论方法分析与选择 |
4.2 关节连接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网格划分 |
4.2.2 材料特性 |
4.2.3 接触对设定 |
4.2.4 接触属性的选择 |
4.3 关节连接器静强度分析 |
4.3.1 强度校核理论 |
4.3.2 运营载荷工况 |
4.3.3 载荷与约束的施加 |
4.3.4 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关节连接器疲劳强度评价 |
5.1 疲劳强度基本理论 |
5.1.1 名义应力法 |
5.1.2 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
5.1.3 AAR疲劳评价方法 |
5.2 本文疲劳寿命评价方法 |
5.3 动应力实测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6 关节连接器载荷识别 |
6.1 关节连接器载荷分析 |
6.1.1 纵向载荷 |
6.1.2 横向载荷 |
6.1.3 垂向载荷 |
6.2 载荷识别方法 |
6.3 电桥的基本功能及原理 |
6.3.1 放大电路原理 |
6.3.2 全桥电路的组桥方式 |
6.4 载荷识别方案的确定 |
6.4.1 纵向载荷识别方案的确定 |
6.4.2 垂向载荷识别方案的确定 |
6.4.3 横向载荷识别方案的确定 |
6.5 各载荷识别点的耦合度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铁路阔大货物装载加固优化及决策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素分析 |
2.1 阔大货物装载技术要素分析 |
2.1.1 货物基础要素 |
2.1.2 货物超限等级 |
2.1.3 货物重心横向偏移 |
2.1.4 货物重心纵向偏移 |
2.1.5 货物重心高 |
2.1.6 其它技术因素 |
2.2 货物加固技术要素分析 |
2.2.1 货物受力分析 |
2.2.2 货物稳定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阔大货物装载优化算法及数学模型 |
3.1 阔大货物装载优化总则 |
3.1.1 装载优化总体原则 |
3.1.2 装载优化算法流程 |
3.2 超限等级的优化判别算法 |
3.2.1 阔大货物超限等级判定 |
3.2.2 阔大货物超限判断特点 |
3.2.3 量化货物外部轮廓 |
3.2.4 计算点及超限判定 |
3.2.5 算例分析 |
3.3 货物重心纵向偏移及游车优化 |
3.3.1 阔大货物装载方式分析 |
3.3.2 游车优化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列车运行速度对货物纵向惯性力的影响 |
4.1 铁路货车动力学计算模型 |
4.1.1 车辆模型 |
4.1.2 轨道模型 |
4.1.3 轮轨空间动态耦合模型 |
4.1.4 车辆级/轨道耦合系统激振模式 |
4.2 列车速度对货物横向惯性力影响分析 |
4.2.1 仿真过程 |
4.2.2 算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阔大货物装载加固决策支持研究 |
5.1 阔大货物装载加固决策特点 |
5.2 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决策要素分析 |
5.2.1 技术因素 |
5.2.2 经济及需求因素 |
5.3 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 |
5.3.1 多目标决策的模糊优化模型 |
5.3.2 阔大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多目标决策优化问题 |
5.3.3 算例分析 |
5.4 阔大货物装载加固决策支持系统 |
5.4.1 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原则 |
5.4.2 系统的功能分析 |
5.4.3 系统的算法与流程 |
5.4.4 系统数据库 |
5.4.5 系统算例 |
5.5 系统特点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轨道平车底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平车发展概况 |
1.2.1 我国平车发展概况 |
1.2.2 国外平车发展概况 |
1.3 平车底架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底架结构及有限元模型 |
2.1 底架结构简介 |
2.1.1 车辆相关技术参数 |
2.1.2 底架结构组成 |
2.1.3 底架结构特点 |
2.2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2.2.1 有限元法概述 |
2.2.2 有限元法分析思路 |
2.2.3 相关软件介绍 |
2.3 底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底架结构的简化 |
2.3.2 底架几何模型的建立 |
2.3.3 材料属性的设置 |
2.3.4 连接关系的定义 |
2.3.5 网格划分 |
2.3.6 边界条件 |
2.3.7 载荷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轨道平车底架刚度与强度分析 |
3.1 底架刚度与静强度分析 |
3.1.1 标准选择 |
3.1.2 计算载荷及组合工况 |
3.1.3 刚度与静强度评定方法 |
3.1.4 刚度与静强度计算结果分析 |
3.2 底架疲劳强度分析 |
3.2.1 疲劳载荷及组合工况 |
3.2.2 疲劳强度评定方法 |
3.2.3 选取评估点 |
3.2.4 疲劳强度计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轨道平车底架模态分析 |
4.1 模态分析理论 |
4.2 模态分析流程及评定方法 |
4.2.1 模态分析流程 |
4.2.2 模态评定方法 |
4.3 模态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轨道平车底架结构优化设计 |
5.1 优化设计概述 |
5.1.1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5.1.2 Design Exploration优化工具介绍 |
5.2 底架结构优化 |
5.2.1 底架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
5.2.2 底架结构优化过程及结果 |
5.3 底架结构优化校核 |
5.3.1 底架刚度与静强度校核 |
5.3.2 底架疲劳强度校核 |
5.3.3 底架模态校核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货车旁承支重材料试验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支重式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D]. 辛振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2]铁道车辆脱轨安全性的设计(上)——研究报告[J]. 杨国桢. 铁道车辆, 1974(11)
- [3]铁道车辆承载摩擦副摩擦系数测试方法研究[J]. 皮国瑞,张晓军,崔蕾,于磊,苏鹏,刘冬. 铁道运营技术, 2018(03)
- [4]铁路超限货物装载技术相关问题研究[D]. 李雪芹.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3)
- [5]铰接式集装箱平车结构方案及动力学性能研究[D]. 王起梁.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9)
- [6]铁道车辆扭转载荷和扭转刚度设计及试验鉴定标准的分析研究[J]. 田葆栓. 铁道车辆, 2016(01)
- [7]驮背车测力关节连接器的研究[D]. 王中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铁路阔大货物装载加固优化及决策支持研究[D]. 谭政民.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4)
- [9]轨道平车底架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D]. 熊振浩.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10]国外高速货车转向架的发展趋势[J]. 曹志礼. 铁道车辆, 19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