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彩色电视原理》实验课内容的改进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臧淼,白文乐,王玉花[1](2011)在《认知心理学在高校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认知心理学基本理论,分析了高校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认知心理学给出了改革措施。
邢如玲,彭立[2](2010)在《MATLAB在《教育电视系统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是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飞跃。从计算机仿真技术辅助教学的角度,研究MATLAB在《教育电视系统》课中的教学重难点,并展开探究式教学,进行虚拟实验和实现个别化教学,最终论证了计算机模拟教学的优势。
王银桂[3](2009)在《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实验类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验课程是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是实现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科学》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实验(特别是探究性实验)所占比重增加,这就对科学教师的实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科学教师不仅能做某一学科的实验,而且能做多个学科的实验;不仅能做课本上已有的实验,而且能设计新实验。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科学教育专业实验类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论文的第一个研究首先对目前我国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了了解,其次通过分析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和问卷调查,了解实验类课程设置的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第二个研究通过对科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反馈调查,了解实验类课程设置的实施效果;并希望从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实际需要的角度提出一些课程改革建议。综合两个研究,本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截止2007年我国开办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60所,分布在25个省份;开办院系以理科类院系居多,其中化学类院系最多,占总数的40.58%,其次是生物类和物理类,分别占总数的26.09%、20.29%,较少开设在教育类院系,仅占总数的13.04%;毕业学位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占总数的67%,其次是教育学学士学位,占总数的28%,少数几所院校(四川师范大学、孝感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既可授予理学也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占5%。(2)实验课程的种类在教学计划上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但从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看却趋于简单化,必修实验课程居多;实验课程开设科目数量平均约为11门;实验课程地位仍需提高,多数没有独立设置。(3)各高校基本都设置了化学、生物和物理方面的学科基础实验课程,较少开设地理、综合方面的;偏重于开设本院系中心学科的实验课程;但是都缺乏探究性实验的开设。(4)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实验课程的比例总体而言较低,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课时比例为13.5%,学分比例为10.32%;发达国家约为33.33%)。(5)多数院校没有建立具有科学教育专业特色的综合实验室,本学院学科以外的实验都去相应学院借用实验室(目前仅了解到漳州师范学院成立了科学教育基础实验室,长春师范学院也建成了科学探究实验室);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科学教育专业实验课程评价方式趋于多元化,不再拘泥于试卷、试题,多数采用“笔试+实际操作”的评价方式。(6)对于实验课程的设置情况,反馈意见认为整体设置情况“基本满意”,其中,“化学类”实验课程的满意度要高于“生物类”、“物理类”等实验课程;反馈意见还显示出目前实验课程的设置存在一定的“偏科”现象。(7)反馈意见认为,实验课程应在现有开设数量基础上,增加实验课学时,调整实验内容,进一步规范课程内容结构、优化课程在各学科的组合;“地理类”和“综合类”实验课程是科学教育专业学生目前最希望增加的实验类课程。
宋钻豪[4](2009)在《电视摄像基础实验设计与教学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近年来在我国很多高校陆续开设的专业。《电视摄像基础》作为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实验部分又是此课程的重要组成。因此,设计一套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实验课程与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能够更主动的参与,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真正做到自我发现、自我挖掘一直是教学中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以人本主义为基础,进行一次实践的尝试。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根据影视原理,设计了一套《电视摄像基础》课程的实验内容。2.针对每个实验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更好的操作性。3.根据教学原理,设计教学模式,安排教学顺序,得到教学结果。最后,本文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修正和完善了实验设计,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用的积累。
刘丽影,李佳琳,李胜畅,刘虎虎,张丽敏,张跃华[5](2007)在《现代教育技术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遗传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调整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增进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
王国洪[6](2007)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观点、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方法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它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过程的客观性、可测量性,可再现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学研究方法,在确定的教育目的下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与方法。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教学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理论教学,另一个是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即通过理性的灌输与启蒙,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所谓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通常包括生产劳动、实验、实习、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参观、调查和其它社会实践等活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达到同一培养目标的两种不同途径,缺少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领域一个独立二级学科成立于1993年,因此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综合应用型学科,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不管从观念上、目标上还是从实施上都体现出“重理论轻实践”性,再加上我国现行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存在很大的不足,为了培养能很快适应职业特点的高素质的教师,必须加大高师教育实践教学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本文在对几所普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就业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需要,总结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已不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应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能力要求,探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改革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实践-理论-再实践”开放的教育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把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体系中提出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整合专业实验课内容,设置综合课程;建立开放的实验教学环境,构建交互式数字化综合实验平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进行教育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建立灵活多样的教育技术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观点,以供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借鉴。
孙晶华[7](2007)在《普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研究》文中指出一直以来,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是专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一直依附于理论课程体系之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特殊性和重要性也被人们所忽视。但是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和创新教育的教育大环境、大背景下,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需求从以往的单纯的操作媒体的机能发展到重视人才获取知识的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各高校的教育技术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着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所以加强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对东北几所普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课程设置、实验项目设置、实验室建设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从普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现状;教育技术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建立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的保障措施;加强和改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等几大方面进行阐述,用以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优化实验教学资源的配置、加强实验教学设计、建立严谨的实验考核制度;使得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观察力、思考力、创新能力的强有力保障。
林启者[8](2007)在《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内容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数字内容人才培养的模式具有不同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其它方向的特点。论文对数字内容人才需求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我国数字内容人才资源在能力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高等学校数字内容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数字内容人才培养内涵的分析,在充分深入研究了基于项目的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和评价。论文的研究是在作者主持的浙江温州科技局项目《温州市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与选题的意义,然后对论文中的几个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落实了论文研究内容,并确定了研究方案。第二章相关的研究问题的综述,一是分析了世界各国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状况;二是对数字内容创作技术特点的分析;三是作者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几种解释进行分析与归纳;四是分析了数字内容人才的素质内涵要素,以及目前我国高校数字内容人才培养的现状。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数字内容产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了数字内容产业对相应人才能力结构要求,构建了数字内容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然后分析了教育技术专业领域中进行数字内容人才培养的可能性。第四章是通过调查分析了基于实验教学培养数字内容人才的不足,分析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及其分类,构建出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图,并分析了模式实现的基本步骤以及保障模式有效实施的各项条件。第五章通过案例详细阐述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在温州大学实施的情况以及评价分析结果。最后一章先对论文的内容进行了回顾总结,并指出论文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本文的研究在温州大学教育技术系进行了二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得到了学生、学校以及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与好评。该研究可以为教育技术本科专业数字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丽,魏平俊[9](2002)在《《彩色电视原理》实验课内容的改进方案》文中指出对《彩色电视原理》实验课内容进行了整体改进 ,通过实验、维修 2个方面的改进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 ,使学生具有维修彩色电视机的技能 .
朱式庆[10](2002)在《教育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文中认为阐述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的特点。为适应社会需求和高等教育的实验改革 ,提出实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设计的创新式、发现式、开放式的实验教学 ,形成信息资源中心式的实验体系。
二、《彩色电视原理》实验课内容的改进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色电视原理》实验课内容的改进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2)MATLAB在《教育电视系统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MATLAB的应用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
2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利于探究性教学的展开 |
3 MATLAB可以创设一个逼真的实验情景, 利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
4 MATLAB的应用利于实现个别化教学 |
(3)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实验类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学教育 |
2.1.2 实验课程 |
2.1.3 实验类课程设置 |
2.2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现状 |
2.2.1 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 |
2.2.2 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 |
2.2.3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研究 |
2.3 高师实验课程设置研究 |
2.3.1 对实验课程设置现状的研究 |
2.3.2 对实验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 |
2.4 本研究的整体设计 |
3 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实验类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研究 |
3.1 科学教育专业开办现状调查 |
3.1.1 开办科学教育专业院校数量调查 |
3.1.2 开办科学教育专业院校各省分布情况 |
3.1.3 开办科学教育专业院系类别调查 |
3.1.4 科学教育专业学位授予类别调查 |
3.2 实验类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
3.2.1 实验课程种类的现状调查 |
3.2.2 实验课程数量的现状调查 |
3.2.3 实验课程设置形式的现状调查 |
3.2.4 实验课程开设科目的现状调查 |
3.2.5 实验课学分、学时的现状调查 |
3.2.6 实验室分布情况调查 |
3.2.7 实验课程评价方式调查 |
3.3 结论及分析 |
4 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实验类课程设置的反馈调查研究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方法 |
4.2.1 调查对象 |
4.2.2 问卷的编制和处理 |
4.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1 被试的总体情况介绍 |
4.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4 本研究的结论 |
5 结论及讨论 |
5.1 总结论 |
5.2 改革建议 |
5.3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
5.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加课题 |
(4)电视摄像基础实验设计与教学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状 |
1.2 电视摄像课程设置与定位 |
1.3 电视摄像实验课程重要性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3章 电视摄像实验体系 |
3.1 当前本专业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
3.2 本校实验条件分析 |
3.3 实验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
3.4 实验项目与学生分配 |
3.5 实验项目分析 |
第4章 教学效果研究 |
4.1 实验调查报告分析 |
4.2 较理想的实验项目与课时设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现代教育技术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 |
2 现代教育技术在遗传实验中的作用 |
(1) 把课外内容搬进课堂。 |
(2) 在短时间内, 把握实验技能。 |
(3) 让学生了解各种实验材料处理和结果的不同。 |
(4) 制备实验技巧图片。 |
(5) 能有助于实施全天性开放实验教学。 |
(6) 增强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能力。 |
(7) 对“消极型”学生问题的解决具有促进作用。 |
(8) 解决学生实验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 |
(6)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领域 |
2.1 教育技术的涵义 |
2.2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围 |
第三章 明确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人才能力要求 |
3.1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分析 |
3.1.1 普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 |
3.1.2 毕业生及高校教师的访谈 |
3.1.3 调查与访谈结论 |
3.2 明确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多元化、分流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
3.3 从社会发展看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
第四章 改革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加强实践教学 |
4.1 教育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
4.1.1 对05 届毕业生及高校教师的访谈 |
4.1.2 通过对问卷分析结果和访谈,发现当前教育技术专业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
4.2 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 |
4.2.1 当前整个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
4.2.2 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本身没有开展更深层次的教学设计是导致教学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
4.3 加强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
4.3.1 新发展的学习理论、智能理论对加强实践教学的启示 |
4.3.2 重视实践教学在教育技术专业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
第五章 构建“实践-理论-再实践”开放的教育技术实践教学体系 |
5.1 建立教育技术实践教学系统观 |
5.2 合理安排教育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
5.2.1 实验教学 |
5.2.2 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 |
5.3 加强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
5.4 建立灵活多样的教育技术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普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
(二)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
(一)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设置情况 |
(二)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情况 |
(三)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师素质状况 |
二、教育技术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 教育技术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二) 教育技术实验室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 实验教师存在问题 |
(四) 实验考核存在的问题 |
三、建立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的保障措施 |
(一) 增加投入,建立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专业实验室 |
(二)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设置具有自身特色的实验课程 |
(三) 加强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
四、加强和改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 |
(一) 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管理 |
(二) 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过程 |
(三) 建立严谨的实验考核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案 |
一、研究内容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研究方案 |
第四节 论文的贡献 |
第五节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的研究 |
第一节 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内容产业现状 |
二、我国大陆数字内容产业现状 |
第二节 数字内容创作技术 |
一、数字内容制作技术的发展历程 |
二、数字内容创作技术的特点 |
三、数字内容创作的多软件协作问题 |
第三节 基于项目的学习 |
第四节 数字内容人才的培养 |
一、数字内容人才的素质内涵 |
二、高校数字内容人才培养的现状 |
第三章 教育技术专业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 |
第一节 数字内容人才需求分析 |
一、访谈调查的设计 |
二、数字内容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
第二节 数字内容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
一、技术目标 |
二、艺术目标 |
三、人文目标 |
第三节 教育技术专业中数字内容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
一、从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分类培养模式来看 |
二、从当前教育技术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来看 |
第四章 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
第一节 基于实验教学培养数字内容人才的不足 |
一、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二、实验教学环节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一、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及其分类 |
二、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三、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
一、培养模式实施的总体思路 |
二、培养模式的核心步骤 |
三、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条件 |
第五章 案例研究—温州大学教育技术专业数字内容人才的培养 |
第一节 案例简介 |
一、案例研究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案例研究的前期工作准备 |
第二节 具体的实施过程 |
一、培养模式之实施要点 |
二、培养模式的实施步骤 |
三、培养模式的实施平台 |
第三节 培养模式的评价 |
一、访谈问卷调查的设计 |
二、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与结论 |
三、访谈调查的分析与结论 |
第四节 总结 |
第六章 展望 |
第一节 内容回顾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彩色电视原理》实验课内容的改进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面 |
1.1 高频调谐器 |
1.2 中放与伴音通道 |
1.3 色度、亮度及末级视放电路 |
1.4 行、场扫描电路 |
1.5 电源及遥控电路 |
2 维修方面 |
2.1 故障模拟实验 |
2.2 检修实验 |
3 结 语 |
(10)教育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技术实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二、构建教育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思路和方法 |
三、系统构成实验教学环境 |
四、《彩色电视原理》实验课内容的改进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心理学在高校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 臧淼,白文乐,王玉花. 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1
- [2]MATLAB在《教育电视系统教学》中的应用[J]. 邢如玲,彭立.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0(05)
- [3]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实验类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D]. 王银桂. 西南大学, 2009(09)
- [4]电视摄像基础实验设计与教学效果研究[D]. 宋钻豪. 上海师范大学, 2009(07)
- [5]现代教育技术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刘丽影,李佳琳,李胜畅,刘虎虎,张丽敏,张跃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10)
- [6]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D]. 王国洪. 辽宁师范大学, 2007(02)
- [7]普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研究[D]. 孙晶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6)
- [8]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D]. 林启者.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9]《彩色电视原理》实验课内容的改进方案[J]. 高丽,魏平俊.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02(S1)
- [10]教育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J]. 朱式庆.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