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王鹤岩,孙婧[1](2012)在《近几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围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产生的历史渊源、实践观的范畴,在哲学史中的地位及其价值意义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继续研究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研究前景作出了积极展望。
郭红军[2](20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中国化。就此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哲学特质。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犹如一根潜在的红线,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内在联系在一起。详细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其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实践观和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观,其形成条件具体表征为世情的新特征、国情的新定位、党情的新变化和实践的新特色,其基本内涵既表现在其基本概念之中,又主要体现为实事求是、“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实践准则、五个文明的实践目标以及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的实践方法。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观起始于邓小平理论的实践观、发展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观、推进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观、丰富于中国梦的实践观;从具体运用的视域分析,该理论体系的实践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中得到了多领域应用,并表现为“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统一的经济实践、三位一体的政治实践、一元引导与多样并存的文化实践、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实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实践。其所具有的重要启示,主要表现为五个注重,即在实践主体维度注重党的领导与群众创造的统一、实践准则维度注重遵循原理与联系实际的统一、实践目标维度注重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统一、实践方法维度注重立足现实与谋划未来的统一、实践策略维度注重吸收借鉴与实现超越的统一。上述内容,形成了该理论体系实践观的基本框架。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与哲学话语体系充斥其间的纯粹哲学思辨并不相同,其侧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具体运用和与时俱进,而不是哲学体系的理论构建。然而,我们决不能为此而忽视其内在的哲学特质。同时,理论的价值全在于应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命力也概莫能外。因此,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进行研究时,本文对该理论体系实践观的一些具体表现形式也予以了初步探寻,以期对生动活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所推进。
梁丹丹[3](2016)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文中指出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根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实质的关键在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后,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问题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过。近四十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关问题研究的拓展和深化,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领。本文基于以往研究成果,在梳理国内外关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产生。本文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亚里士多德对实践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考察和研究,提出了许多颇有见解的观点,这些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还考察了德国古典哲学对实践观的发展,重点考察了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观,说明了德国古典哲学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正是在以往哲学实践观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以往哲学实践观的批判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实践基础上的历史观、自然观、认识论的统一。第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本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核心内涵,一是主要内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核心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最高意义上的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谓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指以主体的实践为思维的视角、切入点和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主体实践的内在本性、规律作为理解相关哲学问题的规则、途径和方法的思维方式,具有创新性和价值性两个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要内涵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核心内涵基础上产生的,即实践与自然、实践与认识和实践与历史三重维度的意蕴。第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意义解读。本研究从两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意义进行了解读,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核心内涵的意义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主要内涵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家愔[4](2019)在《毛泽东《实践论》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践论》是毛泽东最具代表性的哲学着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实践论》中认识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实践论》认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实践观为出发点,系统阐述了实践是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的辩证统一,通过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认识真理的规律性。《实践论》写作的主要目的是纠正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思想,把认识与实践统一起来。《实践论》的诞生不仅有助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合在一起,构建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思维,影响了中国广大社会群体,为中国谋划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实践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及时减少了中国革命道路发展中的巨大损失,在关键时期以其科学的理论挽救了党和民族的命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对促进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毛泽东《实践论》内容的解读——《实践论》产生的影响——《实践论》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启示为主体研究框架,从六个部分进行了概述。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绪论章节。主要介绍了毛泽东《实践论》影响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形成了全文的研究框架,为后文的写作打下基础。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毛泽东《实践论》创作的背景和理论来源进行了重点研究,强调了《实践论》产生的时间是在中国革命的年代,是基于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特殊的国内背景下创作而出的,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马克思主义精神内涵和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思想的理论着作。文章的第三部分,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角度对毛泽东《实践论》的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概述,分别论述了毛泽东实践观的特征、毛泽东认识论的特点以及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通过对《实践论》全文内容较为全面的分析,来加深对实践和认识两大哲学概念的理解。文章的第四部分,突出论述了毛泽东《实践论》产生的深远影响。主要是从对中国不同群体的影响、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三个方面加以概述。通过对受影响范围从浅至深的论述,充分肯定了《实践论》所产生的影响的广泛性。文章的第五部分,结合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毛泽东《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贡献和对新时代下国家发展前景的启示。当前,中国的发展遇到了新问题、新挑战,毛泽东“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依然具有实践价值,有助于解决新问题、新挑战,是符合了时代命题的思想。文章的第六部分对毛泽东《实践论》的思想价值进行了总体性概括和说明。本文的结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毛泽东《实践论》是在中国革命年代诞生的理论着作,纠正了当时党内存在的思想错误,影响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指导了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2)毛泽东《实践论》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同时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内容进行了扬弃,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以鲜明的中国色彩。(3)毛泽东《实践论》充分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原则,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梦的实现都离不开《实践论》的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永远符合时代的命题。
郭夏[5](2019)在《解释学的实践内涵 ——从马克思实践观看伽达默尔解释学》文中研究说明对实践的理解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的重要课题,当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引入对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产生影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要实现与世界的对话就需要对这些理论和思潮作出认真的回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现代性语境下西方思潮中极其重要的一脉,在晚期,哲学解释学逐渐转向实践哲学,作为解释学的实践哲学不论是从理论内容还是对实践的理解上,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相关性。人们往往从现象学或语言转向的视角去看解释学,但很少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理解解释学。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解释学共同的关键词,以实践为切入点,能够帮助我们从理论根源、理论形态和理论应用的层面区分二者的不同态度。本文立足于对比伽达默尔和马克思对“实践”的不同理解,梳理伽达默尔和马克思“实践”的理论根源和表现形式,以对人的关注和对辩证法的理解为思路,分析二者各自的理论特色,探讨二者能够为对方的理论发展和人的现实生活提供何种启示。伽达默尔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对实践的理解,其特点在于把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作为人类实践的前提和基本要素,突出语言在实践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晚年与杜特的谈话中,伽达默尔论述了自己对实践和实践哲学的理解。“首先人们必须清楚‘实践’这一词,这里不应予以狭隘的理解,例如,不能只是理解为科学理论的实践性运用。”[1]他认为实践与理论并不是处于完全对立的位置,对理论的运用也属于实践,但实践还意味着更多,“它是一个整体,其中包括我们的实践事务,我们所有的活动和行为,我们人类全体在这一世界的自我调整。”[2]伽达默尔将实践理解为我们的生活形式,他将解释学和实践哲学相结合,从本体论的高度将实践理解为对存在形式的反思性的活动,“追问正当生活的可能性”是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核心。首先,在对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理解的基础上,伽达默尔将理解、解释和应用作为一个统一过程的组成要素,强调了解释学的实践内涵,解释学由方法论回归到实质性的问题。其次,伽达默尔突出实践构成了人的中心地位和本质特征,他以人行动目的的内在性和外在性,区分了实践与技术的差异,强调人的实践活动自身具有的内在的目的性,是人生活方式的本身。最后,作为实践理性,它的反思是以理解和对话为基础的,由对话形成了与公众意义的理解,实践理性对公众意义的解读对于今天我们对公众意识的理解和把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理论形式上,伽达默尔的实践观揭示了实践智慧与现代科学方法的对立,实践智慧强调理智性是一种社会理性的真理观。伽达默尔对实践的理解来源于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理解,他认为在任何时代都存在一种智慧的传统,这种传统并不是以科学的语言,也不根据科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社会理性的真理观以人类社会的共同性为基础,以“善”为一般知识的最高对象,以“效果历史”为解释原则,力图通过向人的回归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找到现代的存在方式。社会理性的真理观既不是科学的工具理性,也不是形而上学的实体理性。首先,它所强调的实践智慧和技术知识的不同,技术知识不涉及人和他人的关系,而实践智慧需要人类社会的共同性为基础,将理论的应用与自我理解相结合;其次,社会理性的真理观着重强调人们对越过人的自然秩序所进行的生命实践活动的思考,是一种人性化的理性,它内含着道德实践的自由意志,运用智慧服务于善的理念。它强调的理智性必须是由实践智慧和道德理性的共同作用,是由二者共同达成的在当下关于善的选择和判断;第三,社会理性的真理观的真理性不是以“善”的最终达成为标准,它的真理性体现在人的自我协商的过程中,伽达默尔认为构成实践的是人的最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实践活动本身也就存在于它所批判的社会过程当中,这一过程中的问题无法通过科学预测和决定,只有通过本身的社会条件的校正和解决,才能实现真正的实践的社会理性意义。解释学的实践哲学力图通过对黑格尔客观精神学说的吸收来实现关于善的有价值的自我论证,将这种论证恢复为一种正当的对人所存在的世界的理解,这体现在他对效果历史意识的论述中。一方面,效果历史意识吸收黑格尔哲学的社会历史性质,人们对理论的获取体现在参与理论的活动中,在参与理性概念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实现了自我理解和丰富,历史的传承也为人自身的知识在传统中的交替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效果历史意识吸收辩证法的具体普遍性,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是为人类社会某种典范性质作出说明,人们在参与和分享这一理论的过程中享受了共同性,并丰富和发展自己进而实现了自由。同时,解释学的真理本身是一种视界融合,这种视界融合由于前见、偏见的存在而一直在进行中,永远不会完结,伽达默尔由此批判了符合论的真理观,进而以体系的形式在现实世界中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理论绝对真理的实现方式。正如伽达默尔所说,解释学的基本功绩在于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我们自己的世界。在哲学对现实的关注上,伽达默尔反对科技时代技术独断对人的统治,他以对现代社会异化的理解为基础,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加以驳斥,进而批判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的实践观念。事实上,伽达默尔反对技术理性对人类生活的宰制,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抽象的劳动对人的统治,他们都以形成自由的人和人的交往关系为价值旨趣,这正是马克思和伽达默尔可对话的真实基础。本文通过双重对话,从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和对异化理论的理解和解答两个方面对比伽达默尔和马克思的实践观。从理论的现实意义上说,或许在科技时代我们更容易接受伽达默尔晚期所提倡的实践智慧,但当我们以马克思的实践观念,尤其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就会发现,马克思的实践观强调从人的主体能动性去理解人的存在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看全部的问题,包括解释学的一系列问题,在克服抽象的同时,也克服了单纯的表象思维。依照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在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具体普遍性的理解问题中,马克思指出人不应当只是参与和理解历史,“人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以一定的方式来进行。”[1]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确切的说,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人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之于世界是否定性统一的存在。马克思的实践观与其说是对实践的理解,更体现为一种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吸收了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他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规律的作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它给予本体即人的社会存在以生命力,以实现全体的自由性为目标赋予哲学以真正的生命力。同时,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意识虽然也有辩证法意蕴,但是他并没有奠基于人和世界的否定性统一的关系,而是以理解和参与的方式奠基在人类认识的历史性和局限性上,从这一方面来说,或许解释学的实践哲学只能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起到环节性的推进作用。伽达默尔关于现代社会的异化理论指出人们丧失了对于存在意义与行为选择的自由独立的实践理性判断,而是完全交给了代表科学与技术的专家权威,为我们透视现代技术文明社会的困境提供了一条温和的“对话”“团结”的路径,但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理论性质,由于无视物质生产为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导致它无法解决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难题,更无法以人与社会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内在统一为根本路径来真正的解决人的异化的社会问题。从理论的现实意义方面,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实践哲学为人类文明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可以吸取的有效经验,也可以理解为对哲学解释学精神的一种延续。通过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反思解释学,我们能够发现伽达默尔解释学真实的意义和局限,从而在面对新问题时理清思路积极回应,在新形势下更好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建设和传播。
杨小龙[6](2019)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所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内容的焦点之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产生以来便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当中,并随着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参与工人运动和对社会的观察与理解而不断发展和深化,继而成为了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实践观点。我国建国后,历届领导人均对实践的思想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结合,进而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下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直面我国社会、经济等各领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了继承与发扬,并始终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进一步表明了实践对于国家发展的内涵,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我国各领域实践发展的指导意义所在。基于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基础出发,在结合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展开了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是相关背景与意义的研究,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既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确定出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是相关概念和理论的阐述,主要包括实践、实践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概念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相关理论基础,而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做出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包括其中的生产实践论、主客体统一论和全面发展论;再次,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中国化体现予以研究,包括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中的实践观,并对新时代下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观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展开深入研究,以期在了解这一实践观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使其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
彭定权[7](2016)在《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新思考 ——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观》文中研究表明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下简称“实践标准”)这一命题明确确立以来,人们对它的理解和阐释存在着诸多争议和分歧。究其根源在于,人们对确立“实践标准”的哲学依据并未形成共识,尤其是未能真正地从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决定的真理观的层面来理解和阐释这一命题的基本内涵。本文通过对人们在理解“实践标准”上形成的流行见解的分析认为,流行见解对“实践标准”的理解和诠释仅仅是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为前提的,而并不是以“实践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为前提的。尽管流行见解的前提可以从列宁、毛泽东等经典作家的着作中找到文献依据,但是却片面地理解和把握了列宁、毛泽东的观点。实际上,列宁、毛泽东以及邓小平等经典作家是在正确地理解了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真理观的基础上,提出和阐释“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一见解,并由此提出和阐释“实践标准”的。简言之,马克思的实践观是确立和阐释“实践标准”的最终哲学依据。因此,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观对“实践标准”作出新的思考和阐释,仍然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对该课题做了初步探究:(一)分析“实践标准”的流行见解及其主要缺陷。“实践标准”的流行见解主要体现在传统教科书的理解中,把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仅仅看作认识论层面的真理观,把实践观点仅仅看作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进而只是在认识论层面理解“实践标准”,这是“实践标准”的流行见解的主要缺陷。(二)对“实践标准”的哲学依据的深层追问。流行见解将“实践标准”的哲学依据主要归结为列宁、毛泽东的真理观,尤其是列宁和毛泽东关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及其在此基础上作出“实践标准”的相关论断。这里面其实隐藏着对列宁、毛泽东的实践观及其决定的真理观以及“实践标准”论断的片面把握的缺陷,即离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确立的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后继者基于特定问题背景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提出的相关论断的错误。其实,列宁、毛泽东等后继马克思主义者是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于解决时代、民族的具体问题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加以阐释并提出相关论断的。他们关于“实践标准”的论断,也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为依据的。马克思的实践观表明,实践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因此,只有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观对列宁、毛泽东关于“实践标准”的论断作出阐释和理解,或者说,只有将马克思的实践观也作为理解和阐释“实践标准”的最终哲学依据,才能科学准确地揭示“实践标准”的基本内涵。(三)基于马克思实践观对“实践标准”的基本内涵作出新的阐释。在对马克思实践观作出新阐释的基础上对“实践标准”的基本内涵作出较为全面系统的阐释。基于马克思实践观理解真理的内涵和特性,真理在本性上是实践的,真理的实践本性决定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基于马克思实践观理解“实践标准”的内涵,才能准确全面地阐释出“实践标准”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历史观、方法论等维度的丰富内涵;“实践标准”的主要内容是真善美的统一。(四)阐明基于马克思实践观重释“实践标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主要在于:回到马克思的理论基地上纠正“实践标准”理解上的错误,拓展“实践标准”的本体论、价值论、历史观和方法论等维度的内涵,推进对“实践标准”的理论阐释;现实意义在于: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对“实践标准”的分析和阐释提供新指引;为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正确理解和运用“实践标准”提供新视野。
刘红娟[8](2015)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这一概念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提出,之后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实践的概念加以论述。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实践思想直接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哲学思想自诞生之后便处于不断发展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的认识随着他们参与工人运动、考查社会现实而不断深化。列宁在其领导的俄国革命与苏维埃国家建设的过程当中,充分证明了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中国的历届领导人重视实践的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进一步发展了实践观这一哲学思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的现实情况,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他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明确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发展了生产实践理论,注重社会实践的调整,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于习近平实践思想的总结是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实践作为一种独特的力量,在带来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消极作用。生态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的拉大及个人独立性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消极实践所导致的。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来分析以上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难点。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渊源,主要梳理了实践概念的产生及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的实践思想;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实践观及中国化的实践观,在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当代的实践思路即习近平的实践观;第四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思考,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个层面上反思当代人类实践,针对生态恶化、贫富差距、个人独立性缺失等问题展开论述。
艾春洋[9](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一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功应用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因此,从新时代的实践出发,探讨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观,对于深入认识新时代新思想新实践的内在规律,系统把握新时代实践发展的方向,从而推动新时代伟大实践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实践主体观、实践价值观、实践辩证法、实践精神和实践思维等论述和观点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观。这一思想的实践观的形成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科学的理论来源,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化地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成为进一步指导新时代伟大实践走向成功的思想指南。论文主要由导论、六章内容和结语构成。论文的导论对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进行了阐述,梳理了国内不同时期的相关研究成果,说明了论文的基本框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概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等内容,对论文进行了全貌式的描述。第一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来源进行了梳理。论文提出的实践基础主要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实践、十八大以来历史变革与实践成就以及习近平从地方到中央的实践探索。理论源泉部分主要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中国传统哲学源泉、马克思主义源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中国哲学的实践观则为其打上了中国的风格和烙印。第二章着重分析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主体观。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主体。第三章集中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价值观。主要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践价值的前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价值。第四章集中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辩证法。主要包括实现目标任务的整体性方法和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第五章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精神论。提出要以“四个自信”推动实践和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建设强大凝聚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和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第六章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思维。主要有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优化要素的系统思维、知古鉴今的历史思维、突破束缚的创新思维和心存敬畏的底线思维。结语部分明确提出要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研究,探究该理论体系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实践价值、实践精神和实践思维,把握新时代伟大实践的特点,发挥实践观的理论指导作用。
吴亚南[10](2015)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践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特征的概念,从哲学层面讲实践是感性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和历史性的价值创造活动,这种对象化的价值创造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理论与现实、感性与理性、能动性与受动性、限定性与超越性关系辩证统一的历史性活动,其根本目标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向和谐良善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学批评本身也是人类主体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文学批评的过程就是批评主体以文学为中介与客观现实世界展开对话、施加影响的历史过程。可以说,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近现代中国国情、具体文艺活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生成与建构出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内涵也就是在这种历史演进中不断得到拓展、深化和具体化的,最终表现出它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除导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五章来论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思想内涵、形态特征。第一章围绕实践范畴对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实践观与马克思的实践观作了历史性的考察。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真正把实践概念纳入哲学思考的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是自身构成目的的行为,它是以行为自身为目的,主要是指人的伦理道德行为和政治行为。亚里士多德之后,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都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实践的理论。以胡塞尔、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代实践观,使人的实践与存在论问题联结了起来,将实践活动提升到人的存在论意义的高度。简言之,西方实践观的发展历史,既具有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它问题框架不断经历转换的复杂演变过程,即实践与存在、实践与自由、实践与理性、实践与理论、实践与主体,这些基本概念的问题演变历史。只有到了马克思的历史实践哲学那里才真正解开了实践的本质之谜,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变革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哲学形态的根本变革,即实现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的转变;二是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即从理论的思维方式向实践的思维方式转向;三是哲学本体论的革命性转换,即从实践的认识论到实践的生存论转向。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内涵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探讨,一是实践是主客体的双向建构活动,二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明确实践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中的优先性地位,三是实践的价值维度,重视个体的伦理关怀。正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马克思所建立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确立了实践的本体论地位,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的理论哲学思维,是对传统哲学世界观的革命性转变,其理论目标就是通过哲学的世界化、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把人从奴役的社会处境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及苏联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实践思想有重要阐发。第二章探讨马克思实践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本质内涵的生成。从时间上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表现为一种作家本位的启蒙实践观。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体现出重视无产阶级大众的过渡性实践思想特点,这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初步确立。到了上个世纪40年代之后,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形成了人民本位实践观,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体系的成熟。从话语逻辑的实践特征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表现出对阶级感情话语、革命伦理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强调。在话语的形态表现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突出实践指导意味的政策性话语特征。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的形成不仅是在历史的实践选择中形成了以人民本位实践观为代表的历史形态,而且在自身的理论逻辑建构过程中形成了强调实践的认识论、关注实践主体问题、重视实践的政治伦理问题等三个方面的理论形态特征。第三章研究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认识论特征的关系。人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接受和理解主要是在认识论领域当中来理解的,从而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认识论范式。这种实践认识论批评范式突出为中国革命服务的现实问题意识,关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革命实践的推动作用,重视文学研究上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结合,强调文学活动的主客体相互影响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并将文学主体的问题重心放在为人民大众这个集体性的历史主体上来。毛泽东的《实践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本标志着实践认识论批评范式的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认识论范式,又集中表现在文艺观上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文学批评模式。正是在能动的革命反映论旗帜下,我们看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成了以实践为问题指向的理论形态结构,呈现出重视实践主体,强调意识形态的实践性质,突出动态能动的生活实践观,以及彰显实践智慧的文艺政策批评等理论观点,并在艺术创作上推崇革命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但是应该客观地看到,反映论批评模式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运用存在片面的地方。这样在实践认识论视野下,辩证的反映论、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对反映论批评模式的一种理论调整。可以说认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体系建构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认识论范式存在经验化的倾向。通过反思反映论批评模式,建立以实践生存论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认识论体系,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体系的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第四章主要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当中的实践主体论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体论的核心内容就是为了求得革命的胜利确立了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革命实践主体观,这个革命的实践主体观既继承了五四启蒙运动的个性主体意识,又结合中国革命的现实特点发展了这一主体意识,建立了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集体性主体观。从启蒙主体到人民大众主体的构建,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主体观在中国的历史问题语境中具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性内涵。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现实,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定历史阶段这个中国现实语境中,把握艺术生产主体的基本内涵。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主体论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艺术生产主体应该仍然是以人民大众主体为核心内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形成了以人民大众主体为核心内容的实践主体观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是这一主体观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对个体的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作为主体的人的感性存在的意义没有充分的肯定。新实践美学将生存论观点引入实践的理解,拓展了实践的内涵,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实践观内涵的认识,对于人们进一步深入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主体论内涵也具有重要启发。第五章主要从实践的政治伦理维度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问题。从实践的政治伦理方面来看,政治伦理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本有的价值尺度,它的基本内涵和终极关怀就是通过人的政治实践趋向良善正义的社会秩序和实现人的有德性的圆满生活。由于中国的革命文化语境,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发展过程中淡化了政治伦理本体层面的构建。但是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通过重视作家的思想改造、革命伦理意识、道德修养以及注重个体责任与人民性的价值尺度等方面,表现出它在政治伦理层面有其独特的民族性特征。但是同时也应客观看到,革命年代的战争文化思维又使政治伦理的正义关切和终极关怀偏重于直接的政治意识形态诉求。极左政治的泛滥酿成政治对文学的绑架与利用,损害了文学的独立性和本有的审美超越性价值。今天我们从马克思实践观角度重审文学的政治维度,反思我们既有的理论传统、历史经验,就是要回到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视域重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伦理价值,伸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价值本体的正义诉求和终极人文关怀。可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将文学看作是人民大众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政治伦理活动。实践的逻辑是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系列基本问题和研究对象内在本质联系的前提,因此构建当代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该是在哲学基础上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观,始终围绕中国在社会革命、政治经济改革的现代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文艺问题展开对话,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术语范畴、问题框架、研究对象的中国化、具体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正是在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与自身历史传统、其他文艺批评流派展开互动对话,从而超越了五四抽象的“人的文学”观,构建了以人民为本位的人民文学实践观,形成了以文艺大众化为主要载体的文艺实践模式,最终在本体层面上通过对“人的文学”命题的不断反思和对话完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范式变革,为构建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体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历史空间和价值视野。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近几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历史渊源研究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的研究 |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哲学史中的地位和功能研究 |
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
1.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时将重点放在它的当代价值问题上。 |
2.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功能出发阐述它的现实意义。 |
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意义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阐述。 |
五、评价与展望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动态综述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创新设想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理论来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实践观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观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形成条件 |
第一节 世情的新特征 |
第二节 国情的新定位 |
第三节 党情的新变化 |
第四节 实践的新特色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概念剖析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准则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目标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方法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实践观 |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观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观 |
第四节 中国梦的实践观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具体运用 |
第一节 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统一的经济实践 |
第二节 三位一体的政治实践 |
第三节 一元主导和多样并存的文化实践 |
第四节 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实践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实践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重要启示 |
第一节 注重党的领导与群众创造的统一 |
第二节 注重遵循原理与联系实际的统一 |
第三节 注重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统一 |
第四节 注重立足现实与谋划未来的统一 |
第五节 注重吸收借鉴与实现超越的统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研究综述 |
1.5.2 国外研究综述 |
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产生 |
2.1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实践 |
2.1.2 实践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2.2 马克思之前的实践观追溯 |
2.2.1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 |
2.2.2 德国古典哲学对实践观的发展 |
2.3 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在实践观上的根本性转变 |
2.3.1 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实践观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 |
2.3.2 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实践观在认识论上的根本性转变 |
2.3.3 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实践观在历史观上的根本性转变 |
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 |
3.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核心内涵 |
3.1.1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最高意义上的方法论 |
3.1.2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 |
3.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主要内涵的“三重维度” |
3.2.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实践与自然维度 |
3.2.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实践与认识维度 |
3.2.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实践与历史维度 |
4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时代意义 |
4.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时代意义 |
4.1.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现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划时代变革 |
4.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在理论上满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需要 |
4.1.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在实践上可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
4.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主要内涵的时代意义 |
4.2.1 有利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意蕴 |
4.2.2 有利于化解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 |
5 结论与不足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毛泽东《实践论》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毛泽东《实践论》的写作依据 |
2.1 《实践论》写作的背景 |
2.1.1 国际背景 |
2.1.2 国内背景 |
2.2 理论来源 |
2.2.1 中国传统实践观 |
2.2.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 |
3 毛泽东《实践论》中主要哲学思想 |
3.1 实践的特征和形式 |
3.1.1 实践的特征 |
3.1.2 实践的形式 |
3.2 唯物论视角下实践的特征 |
3.2.1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3.2.2 历史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
3.2.3 目的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
3.3 辩证法视角下认识的特点 |
3.3.1 认识活动的系统性 |
3.3.2 认识发展的阶段性 |
3.3.3 认识运动的规律性 |
3.3.4 认识结果的真理性 |
3.4 辩证法视角下的实践与认识之辩证关系 |
3.4.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3.4.2 实践是认识的需要 |
3.4.3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3.4.4 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
4.《实践论》产生的影响 |
4.1 《实践论》对中国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
4.1.1 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
4.1.2 对中国普通群众的影响 |
4.2 《实践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
4.2.1 指导抗日战争的思想武器 |
4.2.2 指导解放战争的思想武器 |
4.3 《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
4.3.1 强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识 |
4.3.2 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
4.3.3 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
4.3.4 突出了人民群众在马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历史地位 |
5 《实践论》的理论意义和对新时代的启示 |
5.1 《实践论》的理论贡献 |
5.1.1 高屋建瓴、继往开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 |
5.1.2 鞭辟近里、入木三分——揭示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片面性 |
5.1.3 以史为镜、革故鼎新——扬弃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 |
5.1.4 以人为本、厚德载物——强调了人的主体性 |
5.2 《实践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启示 |
5.2.1 对中国共产党提出明确要求 |
5.2.2 对辩证唯物论的巩固与发展 |
5.2.3 精准把握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
5.2.4 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 |
5.3 《实践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
5.3.1 敦本务实、运筹帷幄——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
5.3.2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踏实走好党的群众路线 |
5.3.3 追本溯源、上下求索——坚持认识路径领悟改革的重要性 |
5.4 《实践论》对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
5.4.1 披荆斩棘、打破陈规——突破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5.4.2 大浪淘沙、去芜存菁——为实践提供正确价值导向 |
5.4.3 恪守信仰、根深蒂固——夯实中国梦的话语权路径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解释学的实践内涵 ——从马克思实践观看伽达默尔解释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1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发展略述 |
1.2.2 研究文献综述 |
1.2.3 文章结构 |
第2章 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任务——理性对人自身的理解 |
2.1 实践与语言——人类社会的共同性 |
2.1.1 文化和词语:解释学的基础 |
2.1.2 博学的散文:修辞学的初衷 |
2.1.3 时代与范式:语言的创造性 |
2.2 实践与公众——理性的启蒙作用 |
2.2.1 对理智性的理解:人类的启蒙运动 |
2.2.2 对确定性的寻求:大众的新修辞术 |
2.2.3 对合理性的信仰:全新的自我理解 |
2.3 实践与“善”——现代社会的理智性 |
2.3.1 参与者的理想:实践哲学的提出 |
2.3.2 哲学与科学:实践哲学的正当性 |
2.3.3 技术合理性:现代社会的价值尺度 |
第3章 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理论形态——社会理性的真理观 |
3.1 人文主义传统——社会理性真理观的基础 |
3.1.1 社会理性:对黑格尔哲学的吸收 |
3.1.2 理性化力量:实践作为社会理性的条件 |
3.2 效果历史意识——社会理性真理观的存在方式 |
3.2.1 问答逻辑:解释学和辩证法的关联 |
3.2.2 合法的偏见:解释学和形而上学的重合 |
3.3 宽容的意义——社会理性真理观的价值追求 |
3.3.1 对“善”的追求:解释学与实践哲学 |
3.3.2 对宽容的理解:技术合理化视角下 |
第4章 以自由为旨趣的实践观——马克思与伽达默尔的对话 |
4.1 实践与自由的理论根源——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 |
4.1.1 效果历史与范畴文明:对辩证法和时代的思考 |
4.1.2 颠倒的世界:对辩证法具体普遍性的理解 |
4.2 实践与自由的现实基础——对现代社会异化的理解 |
4.2.1 人的自由与物的枷锁:对现代社会的异化的不同理解 |
4.2.2 资本逻辑的桎梏:现代社会异化的根源 |
4.3 实践与自由的实现路径——对“合理化”的思考 |
4.3.1 唯物史观对“合理化”的思考: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提出 |
4.3.2 唯物史观对社会理性的理解:思辨逻辑的认识论 |
第5章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理解 |
5.1 时代文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语言转向的理解 |
5.1.1 语言转向与时代精神的表征 |
5.1.2 语言转向与时代文明的辩证形态 |
5.1.3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语言转向积极成果的汲取 |
5.2 公众意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中国方案的推进 |
5.2.1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
5.2.2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征 |
5.2.3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思考中国方案面临的时代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性与不足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关理论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关概念 |
2.1.1 实践 |
2.1.2 实践观 |
2.1.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2.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渊源 |
2.2.1 古希腊哲学家实践思想 |
2.2.2 德国古典哲学家实践思想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涵 |
3.1 生产实践论 |
3.1.1 物质生产理论 |
3.1.2 精神生产理论 |
3.2 主客体统一论 |
3.2.1 人的体性与客体性理论 |
3.2.2 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相统一理论 |
3.3 全面发展论 |
3.3.1 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相统一理论 |
3.3.2 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4章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4.1 毛泽东的实践观 |
4.1.1 社会实践形式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
4.1.2 基于实践的个体意识的变化与真理的检验标准 |
4.2 邓小平理论中的实践观 |
4.2.1 实事求是 |
4.2.2 解放思想 |
4.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实践观 |
4.3.1 与时俱进 |
4.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4.4 科学发展观中的实践观 |
4.4.1 科学发展管理的提出 |
4.4.2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4.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实践观 |
4.5.1 继往开来,对实践的历史性加以明确 |
4.5.2 大胆创新,深化马克思实践观的生产实践论 |
4.5.3 从现实出发,强化社会实践的调整和改革 |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
5.1 建设和谐自然的生态价值 |
5.1.1 指明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 |
5.1.2 探索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 |
5.2 促进人类发展的人文价值 |
5.2.1 指导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
5.2.2 指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5.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价值 |
5.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
5.3.2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 |
5.3.3 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方法论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新思考 ——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界对“实践标准”的阐释 |
二、国内学界对“实践标准”的阐释 |
三、国内外学界研究存在的问题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问题研究的视角、思路与方法 |
三、本文内容结构的安排 |
第一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流行见解及其主要缺陷 |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流行见解 |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涵的流行见解 |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点的流行见解 |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流行见解的主要缺陷 |
(一)把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仅仅看作认识论层面的真理观 |
(二)把实践观点仅仅看作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
(三)只是在认识论层面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第二章 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依据的深层追问 |
一、对列宁和毛泽东的真理观提供的哲学依据的准确理解 |
二、马克思实践观是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最终哲学依据 |
(一)真理是个实践问题 |
(二)真理以实践的主体性确证人的能动性和价值性 |
(三)真理的实践性在于改变世界 |
第三章 基于马克思实践观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新阐释 |
一、马克思实践观层面的真理的内涵和特性 |
(一)马克思实践观层面的真理的内涵 |
(二)马克思实践观层面的真理的特性 |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新内涵 |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内容:真善美的统一 |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强调合规律性以求真 |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强调合目的性以求善 |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强调真和善的统一以求美 |
第四章 基于马克思实践观重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意义 |
一、基于马克思实践观重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意义 |
(一)回到马克思的理论基地上纠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解中的错误 |
(二)拓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本体论、价值论、历史观和方法论等维度的内涵 |
(三)推进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阐释 |
二、基于马克思实践观重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现实意义 |
(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分析和阐释提供新指引 |
(二)为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正确理解和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供新视野 |
参考文献 |
谢辞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8)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渊源 |
2.1 古希腊哲学家的实践思想 |
2.1.1 苏格拉底的实践思想 |
2.1.2 柏拉图的实践思想 |
2.1.3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思想 |
2.2 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实践思想 |
2.2.1 康德的实践思想 |
2.2.2 黑格尔的实践思想 |
2.2.3 费尔巴哈的实践思想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 |
3.1.1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 |
3.1.2 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人民大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
3.1.3 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在承继与发展中与时俱进 |
3.2 列宁的实践观 |
3.2.1 列宁对马、恩实践观的理论发展 |
3.2.2 俄国革命及苏维埃建设的实践 |
3.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3.3.1 毛泽东思想中的实践观 |
3.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实践观 |
3.3.3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思考 |
4.1 实践观视域下的人与自然 |
4.1.1 生产实践的物质属性决定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 |
4.1.2 人与自然关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4.1.3 在生态实践观指导下与自然和谐相处 |
4.2 实践观视域下的人与社会 |
4.2.1 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
4.2.2 人与社会关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4.2.3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意义重大的社会实践 |
4.3 实践观视域下的人与自身 |
4.3.1 实践是个人提升自己的根本途径 |
4.3.2 人与自身关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4.3.3 在积极实践中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相关研究 |
(二)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
三、论文基本框架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来源 |
第一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现实基础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实践成就 |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变革与实践成就 |
三、习近平同志从地方到中央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的理论来源 |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实践观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主体观 |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主体 |
一、人民当家作主 |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
三、推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 |
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三、毫不动摇地加强党的建设 |
第三节 国家的治理 |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二、塑造政府形象 |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价值观 |
第一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践价值观的前提 |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引领 |
第二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现实国情的必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 |
第三节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
一、尊重生态的价值观 |
二、积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辩证法 |
第一节 社会实践的整体性方法 |
一、“两步走”战略突出实践的时空性 |
二、“五位一体”突出实践的系统性 |
三、“四个全面”突出实践的全面性 |
四、立足物质生产实践增强改革的系统性 |
第二节 把握社会实践的矛盾分析法 |
一、矛盾分析法是科学认识新时代的有力工具 |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
三、用“两点论”处理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
四、从实践出发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精神论 |
第一节 以“四个自信”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
一、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突出的思想和精神优势 |
二、“四个自信”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 |
三、“四个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 |
第二节 同心共筑中国梦 |
一、中国梦是国家和人民的梦 |
二、“三个必须”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导航标 |
三、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力量 |
第三节 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 |
一、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涵 |
二、“实谈兴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
三、实践中注重调查研究 |
第四节 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 |
一、弘扬钉钉子精神 |
二、增强狠抓改革落实的自觉性 |
三、提高狠抓改革落实的本领 |
第六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思维 |
第一节 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 |
一、重视战略思维是我们党取胜的法宝 |
二、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做出战略决策 |
第二节 优化要素的系统思维 |
一、运用系统思维全面布局改革 |
二、系统把握改革的内在关系 |
三、系统优化改革的各个要素 |
第三节 知古鉴今的历史思维 |
一、看待历史问题要以历史规律为前提 |
二、审视现实问题要以历史规律为基础 |
三、以历史规律为依据预见未来发展趋势 |
第四节 突破束缚的创新思维 |
一、通过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
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
三、创新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
四、创新要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
第五节 心存敬畏的底线思维 |
一、底线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 |
二、底线思维是掌握事物质、量、度的科学思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着作 |
(二) 习近平同志的着作及论述摘编 |
(三)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着作 |
(四) 其他相关研究着作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后记(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研究价值 |
二、课题的当前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三、论文基本思路和结构框架 |
第一章 西方实践观与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西方实践观的理论述评 |
一、亚里士多德与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实践观探讨 |
二、胡塞尔、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代实践观 |
第二节 实践观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根本变革 |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变革 |
二、理解马克思实践思想内涵的三个维度 |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及苏联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阐发 |
一、卢卡奇与葛兰西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 |
二、阿尔都塞与哈贝马斯的实践观 |
三、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论述 |
第二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生成 |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历史形态的初步确立 |
一、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的萌生 |
二、革命文学运动时期实践观内涵的初步确立与转换 |
第二节 人民本位实践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体系的成熟 |
一、人民本位实践观的确认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二、政治实践与文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两结合”理论的提出 |
三、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人学思想的演进 |
第三节 实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内在逻辑 |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逻辑的实践特征 |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理论逻辑特征 |
第三章 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认识论特征 |
第一节 实践构成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理论核心 |
一、以《实践论》《讲话》为代表的实践的认识论批评范式 |
二、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文学批评模式 |
第二节 从反映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
一、从反映论到辩证的反映论、审美反映论 |
二、从审美反映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
第三节 实践认识论批评范式反思 |
一、认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体系建构不可缺少的环节 |
二、经验化倾向的实践认识论批评 |
三、从实践认识论到实践生存论 |
第四章 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 |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体性问题的理论核心 |
一、人民大众为主体的革命实践主体观 |
二、启蒙与革命语境下的个人—阶级实践主体 |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推进与建构 |
一、文学是人学:启蒙与社会主义文学观念架构下的文学主体观 |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艺术生产主体问题 |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反思 |
一、实践主体的内在转换与主体性问题的反思 |
二、主体性实践观与“实践美学”的构建 |
第五章 政治伦理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文学实践的政治伦理特质 |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政治伦理尺度的建构 |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政治伦理价值规范功能的体现 |
第二节 政治伦理价值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价值评判的内在尺度 |
一、中国传统伦理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伦理尺度 |
二、思想改造与革命伦理 |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伦理价值尺度反思 |
一、个体责任与人民性价值尺度的建立 |
二、从文学的人性到文学的人民性 |
三、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政治伦理尺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几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述评[J]. 王鹤岩,孙婧. 大庆社会科学, 2012(05)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观研究[D]. 郭红军.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 梁丹丹. 重庆大学, 2016(03)
- [4]毛泽东《实践论》及其影响研究[D]. 高家愔.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9)
- [5]解释学的实践内涵 ——从马克思实践观看伽达默尔解释学[D]. 郭夏. 吉林大学, 2019(02)
- [6]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小龙.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7]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新思考 ——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观[D]. 彭定权. 西南大学, 2016(02)
- [8]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D]. 刘红娟. 天津大学, 2015(03)
-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观研究[D]. 艾春洋.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4)
- [10]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研究[D]. 吴亚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