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两个案例看涉外税收在利用外资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尹永纯[1](2006)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文中认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国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0多年来,利用外资始终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相伴而行,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党的有关会议精神、国家出台的利用外资方面的方针政策,对利用外资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了考察,对利用外资不同阶段的政策变化特点、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并针对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本文由绪论、七章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现状及论文的基本构架、创新之处、难点及写作方法。 第一章,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回顾。本章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理论来源,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发展的历史轨迹,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曲折历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在此基础上,对利用外资实践出现曲折的原因、利用外资的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为改革开放后利用外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第二章,利用外资的酝酿与起步。本章首先回顾了利用外资政策酝酿的国际国内背景及酝酿过程。国际背景主要是和平与发展时代条件下的世界各国经济贸易联系的日益加深。国内背景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前20年左倾错误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革”后,中国领导人纷纷出国访问,中国经济考察团出国考察后,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经过国务院务虚会、全国计划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上的充分酝酿与讨论,中央领导层在利用外资加快现代化建设问题上达成共识。其次,考察了利用外资政策出台的过程。包括利用外资机构的设立与法律的草创、落实华侨政策,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创办经济特区作为利用外资的试点地区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利用外资的一些具体政策及实施。再次,从利用外资的环境、优惠政策、管理经验等方面分析了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从利用外资的方式、来源、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起步阶段利用外资的特点。 第三章,利用外资的初步发展。1986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外资企业法》和《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利用外资政策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针对起步阶段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这一阶段外资政策调整的重点是进一步改善利用外资的环境,明确规定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强对利用外资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分析了1988年中国“第二次投资热潮”出现的几个相关因素。第二
王蕴琪[2](2004)在《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及技术扩散效果分析》文中指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外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对外商在华投资现状做全面系统地归纳分析,客观评价外资在我国的经济效果,从中引申出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对今后更好地利用外资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评析入手,通过对大量时间序列统计数据的归纳和整理,利用比较分析、经济指标分析、案例研究和计量经济分析等方法,从多个角度对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和外资在华的经济效果进行研究,全面、客观、准确地描述其中的经济规律。 分析结果认为,利用外资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具体表现在促进了国内资本形成、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了社会就业、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等五个方面。同时,引进外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在不同层面上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加剧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抑制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国内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供应构成压力;造成国内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降低了我国工业的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等。 本文对利用外资与我国出口贸易的关系、外商在华技术扩散效果两个重点领域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资在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外资在华的技术扩散效果并不显着。
祝年贵[3](2004)在《招商引资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强国之路,闪现出我国改革开放的亮丽轨迹。招商引资则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显着标志。依靠招商引资,我国促进了对外、对内开放和经济发展。伴随并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招商引资,对于我国的现代化伟业贡献巨大:在发展的早期,招商引资为我们带来了稀缺的资金、技术和广阔的市场:随着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提高,招商引资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维、管理模式,推动了中国的改革以及制度变迁。 中国的现代化和强国之路,已经由当初的“数量”阶段进入“质量”阶段。同样,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新的平台上展开。与这种变化甚至变革相适应,人们对招商引资也有了不同的认识。认真研究我国招商引资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论文从三个层面上构建了我国招商引资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框架。 首先,论文通过概念、演变历史以及经典作家的阐述和学者的研究等建筑了招商引资的研究平台。 本文对我国招商引资的历史进行了大跨度的回顾,对招商引资的概念、类型和特点进行了理论剖析,力图从历史和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招商引资的作用,同时也期望从历史和理论的脉络来把握招商引资的变化,从而力图建立论文对招商引资研究的坚实基础。 论文还分别对共产主义经典作家、新中国三代领导人以及国内外学者的招商引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对招商引资的起源、理论基础(包括流行于西方的各种理论流派)、形式、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研究、阐述,建立论文对招商引资研究的理论基石。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马克思认为,不同地域之间利润率存在差异,虽然这个差异最终趋于平均化,然而毕竟存在着获取高利润率的时间和空间,这是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西方经济学者则阐述了投资国对外投资和东道国吸引外资的动因,主要有小岛清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韦伯的工业投资区位理论和钱钠里和斯特劳特的两缺口理论,这些西方国际投资理论不仅能够解释东道国大力吸引外资的原因,能够解释一国内部各地区之间的招商引资。特别是韦伯的工业投资区位理论告诉我们成功的招商引资必须具有一定基础设施和一定的工业基础,才能形成集聚效应.只有充分挖潜拥有劳动力、技术、管理等独特优势,创造一定的集聚基础,进而才能产生出集聚招商引资效应。通过对马克思经典作家和西方经济学者关于外资理论的比较研究,本文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率的理论,认为区域平均利润理论是招商引资的主要理论基础. 其次,在进行了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详尽而深入地研究了招商引资主体,招商引资与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环境塑造,招商引资的风险与防范等招商引资“范畴”.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研究招商引资的主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招商引资主体的演变,实质上是一个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变革过程。论文改变了单一的招商引资主体的传统,构建了一个以政府规制主体、企业为核心主体、开发区为媒介主体所构成的三位一体的集成主体。新型招商引资主体的确立,既是中国国情的招商引资的需要,也是在新的背景下,持续推进招商引资,从而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伟业的需要。 本文把内资和外资有机地融合,不仅探讨了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且探讨了国内资金尤其是民间资金跨地区、跨部门的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不只是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进步方面,更重要的是拉动了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 论文探讨了招商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抉择的影响。招商引资弥补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和高效化。但与此同时,招商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影响了我国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本文对投资环境的分析主要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投资环境的优劣对于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塑造优越的投资环境,降低外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来投资者的风险是招商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作为招商引资的集成主体,政府、企业及开发区应着力加强投资环境的塑造,营造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投资环境。 论文研究指出,招商引资在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也会引发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因此,我们在利用外来资金的同时,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文章提出了招商引资中防范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对策措施。 最后,论文通过对招商引资案例的剖析,来验证、支撑和完善论文的理论研究成果。 论文密切结合笔者长期从事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际,以开发区为个案,深入探讨了招商引资制度安排和创新取向。针对目前开发区多头管理、政出多「1、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小机构、大服务”为理念来构造一种相对独立的、扁平式的宏观管理体制。在微观方面则提出了开发公司按企业化运作,实行自主经营,为园区企业提供商业化
谈笑[4](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金宝财[5](1992)在《从两个案例看涉外税收在利用外资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 一提到利用外资,不少人马上就会想到税收优惠,认为只要税收优惠了,也就创造了吸引外资的良好环境。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在于许多人还不了解涉外税收在利用外资中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下述两个案例能为我们认识涉外税收在利用外资中的作用提供一些启迪。案例之一:印度尼西亚政府对于日本投资商(以下简称日商)在印度尼西亚的投资经营提供了种种优惠条件,一个重要的优惠条件就是投资的"免税假期",即从开始生产年度起给予一定的免税期。但对于来自台湾地区的投资商(以下简称台商)来说,日商所能享受到的种种优惠条件都享受不到,其
兰天山[6](2002)在《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直接投资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主潮流,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生产要素全球化配置与重组、产业结构全球性调整和转移以及企业价值链和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组合配置和布局。国际直接投资是生产要素全球化配置与重组、产业结构国际转移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掀起了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直接投资和中国开放经济发展研究的热潮,但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从这一领域入手,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制度变迁等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确立分析框架,在具体研究中采取了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从纵向到横向,从变量到结构的分析路径,运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手段,探讨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外商直接投资在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人力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制度变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等过程中的作用大小、作用流程机理,并对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区域的开放与区域间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区域要素禀赋的差异性,导致外商直接投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本文在以下方面做出了努力和探索:第一,在外商直接投资与一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从区域层次到区域产业层次,从要素到结构的研究思路上,结合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这种多层次、宽范围的研究特色在本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很有创意。由于区域是个相对概念,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是各区域影响的简单相加,同时任何国家都存在区域差距,特别是对区域差距较大的国家而言,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比研究对一国整体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第二,本文综合运用了总量分析方法和结构分析方法,利用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从要素供给总量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以及结构上的变化,纵向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各区域发展的影响,并实证研究了这种影响的程度大小;横向比较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各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差异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相关性,提出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差异是我国地区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WP=3>第三,本文提出了中国区域引资绩效的评价体系。指出应区分宏观绩效、中观绩效和微观绩效,认为宏观绩效与中观绩效、微观绩效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中观绩效、微观绩效的总和构成宏观绩效。一般而言,中观绩效、微观绩效好宏观绩效就好,宏观绩效好中观绩效、微观绩效也同样好,但宏观绩效或中观绩效、微观绩效的好坏不一定总是中观绩效、微观绩效或宏观绩效好坏的充分条件。宏观绩效并不是中观绩效、微观绩效的简单相加,即中观绩效、微观绩效并不是宏观绩效的充分条件。作者着重分析了应从区域宏观绩效、产业中观绩效构建评价体系,同时指出区域引资效果的评价核心应是竞争力,提出区际竞争力、区域产业竞争力是评价体系的基础,并将其量化成各项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区域引资绩效的政策思路。在对以往引资政策评价和引资环境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区域利用外资政策的基本思路,即双向同步开放——协同整合引资战略。所谓双向同步开放,就是要尽快实现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同步协调,抓住我国加入WTO的历史性契机,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同步加快建立国内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以此消除地方保护、打破市场分割、拆除行政壁垒、冲破行业垄断,并实现区域开放和产业开放的同步协调,同时规范地方在引资中的行为,实现引资从优惠政策向国民待遇原则的转变;所谓协同整合,其中协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各区域外资政策不仅本身要协调,即鼓励性措施、限制性措施和中性措施的协调,而且外资政策还要与外贸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协调一致;二是各区域间的外资政策的协调,要避免区域间引资的恶性竞争,加强投资方的相互竞争,以提高引资方的主动地位。整合,就是通过有效的政策,扶持当地发展与跨国公司相配套的关联企业,并形成较好的产业集聚群,以提高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关联度,从而使区域更好地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三大地区利用外资的基本思路、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以及政策措施。本文结构由导言和正文九章组成。导言部分主要是引出研究对象,界定研究对象概念,提出研究的重大意义,概述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文的框架。第一章是理论回顾与评析。首先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区位论和地域分工论进行了述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并评价了其在中国的应用。最后了分析了经济区划及经济区的一般理论问题,介绍了我国经济区域的现状,并对此进行了评价。这为以后的分析做了理论铺垫和范围界定。第二章主要是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在当代的发展。阐述了国际直接投资的运动机制,论述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机
梁孝玲[7](2002)在《中韩外国人直接投资法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共分六章:(Ⅰ)外国投资法的导论、(Ⅱ)外国投资的准入制度、(Ⅲ)外国投资主体的法律地位、(Ⅳ)外国投资的管理制度、(Ⅴ)鼓励与保护外国投资的制度、(Ⅵ)WTO协议对中韩外资法的影响。其中,第一章至第五章是论述中韩两国外国人直接投资法的主要内容,即对两国外资法的共同点及区别等进行全面具体的比较分析。第六章是在前几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WTO协议对中韩外资法的影响及探索中国加入WTO后适合中国具体国情及经济发展规模的外商投资法的重构方案和实践之路。 论文第一章,外国投资法导论,着重对外国人直接投资法所涉及的基本理论进行研讨。主要阐述:一、外国投资的概念及其特点和形式,并概括说明外国投资的产生与发展趋势。二、有关外国投资环境和外国投资立法的概况,在外国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的概况中,论及中韩两国相互之间的投资概况及投资政策和外资立法的现状。 由于投资阶段分为外资进入前和外资进入后两个阶段。外国人直接投资法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律对资本的进入和进入后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管制,使其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本论文第二章至第五章对中韩外国人直接投资法主要涉及的问题分别进行比较探讨。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投资形式有了新的变化,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各国的外资法均有所更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法更是作了大幅度的修订。为了反映这新的情况,本文作者通过比较中韩外资法所采取的投资形式,总结出其特点并介绍当前国际投资形式的新趋势。 第二章,外国投资的准入制度。主要探讨:一、外资准入的法律管制,其中包括外资准入的自由化和外资准入的范围。二、外资准入的审批制度,其中包括审批制度的目的、立法原则和审批机构及其审批权限、审批文件和审批事项、韩国的审批制度。论文分析了外资准入的形式,如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地位及其组织形式、投资性公司、外资并购、BOT方式和韩国的外资准入形式。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外国投资主体的法律地位和待遇标准。外国投资者的主体资格问题,包括外国投资的一般界定、外国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国际投资待遇问题则探讨了公平公正待遇、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标准问题。本章以国际投资法关于外国人法律地位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力图对中韩外资法投资待遇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和比较研究。 第四章,外国投资的管理制度。对中韩外资法中的外国投资管理制度进行比较研讨。其主要内容有经营自主权及组织机构。本章还详尽研究了外资的资本与财产,包括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出资制度、收益分配与投资回收。最后研讨了外汇管制。 鼓励、限制与保护外国投资的制度是论文第五章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探讨投资的鼓励和优惠制度,如优惠待遇标准、税收优惠政策和其他优惠政策。同时探讨了投资限制措施,然后论述投资的法律保护制度,包括投资保护的立法形态及其主要内容、国有化及其补偿、投资争端解决等。投资法律保护制度主要涉及投资的选择权、财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投资的资本利润的处置权以及储备权、税收优惠权和公平解决争端权等内容。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中韩两国外资法的国内法律和两国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及多边协定进行探讨。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中国加入* 后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对其外资法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以符合WTO有关规则及中国目前经济建设的需要。所以,本论文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中国加入们 后外资法的调整和完善问题。一、阐述和介绍韩国加入叮 后对外资政策和法律的修改及调整的内容。并论述WTO对中韩外资法的影响,包括《WTO协议》在国内法律秩序中的调整、(TRIM协议》、《GATS》和《TRIPS协议》对中韩外资法的影响。二、阐述了中国加入WTO后应进一步对外资政策和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提出了用WTO基本原则来衡量中国外资法以及完善中国外资立法的建议。 贯穿论文的主题思想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在中国确立,中国利用外资政策和法律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逐步促进投资的自由化和给外资的国民待遇。这是中国目前的法律环境所必要的、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所必需的、更是中国加入W 后必然的结果。
刘建民[8](2006)在《外商投资税收激励与中国涉外税收政策调整》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为弥补我国资本的不足,我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以吸引外资为目的的税收激励政策,成功有效地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与投资环境的变化,我国外商投资税收激励政策呈现出相对滞后状态,涉外税收政策的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因此,有必要对税收激励理论进行认真的梳理与分析,科学地论证税收激励政策对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效果,以便我们对涉外税收政策实践进行重新审视,为现阶段的政策调整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本文以外商投资的动因分析作为研究起点,对外商投资税收激励的效应展开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税收激励政策的实施情况,通过实证分析手段对我国税收激励政策效果进行剖析,指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提出我国涉外税收政策调整的基本对策。全文共分七章,从理论研究、实证分析与政策探讨三个板块展开探讨: 在理论研究板块,主要分析税收激励影响外商投资的内在机理。外商投资行为取决于其对外投资的动因组合,税收激励则通过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组合而影响其投资行为。通过效应分析,说明了一定的税收激励政策不仅具有总量效应,同时也具有结构效应。对于利用外商投资的东道国来说,运用税收激励来吸引外资既有收益,也有成本,其成本就是税收激励的程度,其收益主要体现在收入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两方面。因此,我们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对外商投资的税收激励是否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在实证分析板块,主要针对中国税收激励对外商投资的效应进行检验。首先是外商投资税收激励与外资规模的相关性检验;其次是外商投资税收激励与利用外资结构的相关性检验;最后是对外商投资税收激励与外商投资企业税收贡献相关性的检验。实证分析表明,同一个地区实施税收激励政策后在吸引外商投资规模上存在高度正相关,税收激励政策的产业导向和地区导向是有效的。此外,税收激励政策与外资税收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即实施更多激励政策,涉外税收总收入会相应上升。 在政策探讨板块,首先是进行国际比较,选取了韩国、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与印度等四国(地区),通过分析其吸引外商投资的税收激励政策,找出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其次剖析中国现行外商投资税收激励政策的缺陷;最后提出我国涉外税收政策调整的建议。根据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与引资战略调整的需要,本文认为,我国涉外税收政策调整的基本取向不是简单的保留和取消的问题,而是应该在“两税合一”的大方向下,以服务于我国引资战略目标为基本宗旨,以切实
里玛达[9](2014)在《中国与老挝外资法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各国经济之间日益趋向融合,投资自由化发展迅猛,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从理论上讲,外商投资于另-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涉及到法律。在法律问题中,既有外资法,又有其他法律。在市场成为人类社会调节经济活动的主导方式以来,资本就已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筹码和要素。经济学家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大量实证分析后认为,资本短缺是出现贫困和恶性循环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今天全球的经济竞争中,资本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都在争夺有限的国际资本,如何在这场经济竞争中争得有限的国际资本的投入,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而要想大力吸收外资投入,必须切实改善环境,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老挝也自然不甘落后,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自然资源条件,自从1988年颁布第一部外国投资法至今,老挝政府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完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总额不断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老挝的对外开放与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东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与老挝是三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和睦相处关系密切,而且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近几年来,中国与东盟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致力于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但从整体上看,老挝仍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速度缓慢,技术不发达,依然存在法制环境不够完善,投资范围不够广泛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外资立法与老挝外资立法的比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入剖析老挝和中国外资法的异同。中、老两国外资法在不同的国际国内背景下,经历了从单一到丰富、由浅到深、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逐步世界接轨的演变历程。从投资条件上来看,中国逐步放宽投资准入的门槛,降低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尤其是新修订的公司法更是体现出这一变化。从投资领域上看,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放宽外资限制,鼓励外商投资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从外资准入的审批程序上来看,审批权限进一步下放到省一级或者省下的市级机构,审批程序更加简便,政府效能进一步得到提升。中国在服务贸易、货物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领域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逐渐实行与WTO中的国民待遇原则相一致。税收待遇方面,中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种类繁多且幅度较大的税收减免优惠。在外资保护方面,中国不仅在宪法中明确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还制度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制度,而且完善了诉讼和仲裁选择式的争端解决的机制,仲裁机构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也为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对中国、老挝外资立法具体法律制度进行剖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建设和完善老挝的外资立法。首先,加强老挝外资立法的体系化建设,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是完善老挝整体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老挝政府可以逐步放宽投资领域,加强对外商投资的鼓励性引导,降低投资准入的门槛,降低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其次,必须根据国内经济发展情况,适时修订老挝的外资立法,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以便能够适应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条件成熟的时候,也应当大胆尝试建议经济自由贸易区,带动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再次,在东盟一体化的进程中,老挝要注重同周边国家,尤其是与中国积极展开双边经贸合作,签订一系列有利于双方共赢的条约、协议等。最后,老挝政府应该紧紧抓住加入世贸组织这一有利机遇,修改和废除一系列与世贸组织原则中不相适应的部分,为自身的经济发展扫清障碍,也进一步发挥在亚洲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黄媛媛[10](2013)在《我国外资立法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法律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其核心归根结底就是利益关系。利益协调是立法的主要目标,立法协调是利益协调的重要手段之一。外资立法固然要保护外商利益,更重要的是保护我国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实现民族自主创新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外商投资中利益关系协调和衡平。外资立法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是规范外商和中方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协调利益冲突、确认和保障各方利益的基本保证。我国为了追求外资经济的高效益,切不可只考虑外商利益,而以严重忽略甚至损害中方利益为代价。在新时期,随着国内外投资环境变化,我国引进外资中外商与中方间的利益冲突业已发生新的变化,中外方利益格局严重不协调,我国国家利益、环境利益、内资投资者利益、劳工利益等中方利益频频受损,外资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非常突出。然而,我国引进外资路线、方针、政策一直受“依赖外资”错误思想的影响,“外资万能论”仍然充斥整个市场,现行外资立法未区分外资质量之良莠而盲目鼓励外商投资,严重阻碍了外商与中方间的利益协调。对此,不少学者并未足够认识盲目依赖外资的危害性,对外资立法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型模式上,重视外资法局部法律条款的完善,忽视利益协调失衡引起的整体性法律问题。论文以利益协调理论为视角,分析外资立法的主要利益关系,协调复杂多变的利益冲突,探寻外资立法利益协调的法律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在外资法领域实现马克思主义利益协调理论的中国化,夯实我国外资法立法理论基础,还有利于利益协调理论与外资立法实践相结合,协调现实的利益冲突,实现中外各方利益的衡平和利益共赢,最终促进外资经济和民族经济的协调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探讨了我国外资立法中利益协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据此剖析我国外资立法利益协调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性原因和制度性原因,最终从协调体系、协调主体、协调目的、协调原则、协调措施五个主要方面提出我国外资立法利益协调的法律路径。全文主要内容如下:国家主权理论、人权理论、内因决定论和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理论构成我国外资立法利益协调的理论基础。国家主权不是一国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文化利益等的简单相加,是一国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在外资法中扞卫并坚决贯彻适用国家主权理论,有利于抵制国际投资领域投资自由化主义的泛化和虚化。我国社会主义人权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核心思想,确认生存权是首要人权,发展权和环境权是人权的主要内容。人权理论为外资立法协调外商利益、劳工利益、环境利益间的利益冲突提供了主要的理论依据。内因决定论是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方法论,揭露了我国“外资万能论”的“外因决定论”本质。我国为了追求外资经济的高效益,切不可只考虑外商利益,而以严重忽略甚至损害中方利益为代价。我国有必要引进外资,但不能依赖外资;在外资立法中树立“自力更生为主,引进外资为辅”的立法指导思想,防范外商投资风险,协调利益冲突。“以市场换资金”、“以市场换技术”既不必要也是错误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理论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和谐思想,为外资法利益协调理念、价值目标、基本原则等的重构提供了思想渊源,有利于消除外商与社会、外商与自然间的不和谐情形。引进外资中最核心的利益冲突是外商与中方(包括中方公益主体和私益主体)的经济利益冲突。新时期,随着我国自身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外商在华投资变化,外商与中方间的利益冲突已经发展为高阶冲突:对抗性冲突越来越多;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社会利益、文化利益等利益间的冲突日益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外商既得的局部利益和社会长远的整体利益间的冲突逐渐增多和隐蔽。外商私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公益间的冲突已经上升为首要冲突;外商与同业竞争者、外资关联企业间的冲突进一步增加了外资经济中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外商与中方合资合作者、企业劳工间的利益冲突是导致外资经济乃至整个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这些利益冲突中,外商利益常常处于优势地位,外商利益的获得往往伴随中方利益的损失,这对外资立法利益协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表面上看,在引进外资的利益冲突中中方频频失利似乎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其实是我国价值取向迷失和制度缺陷所致。由于立法者对人们真实的利益需求辨识不足,外资立法利益协调的价值目标出现选择偏差,忽视安全价值,侧重形式公平、形式效率,没有遵守人民利益至上原则、马克思主义平等互利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和利益最大化原则。制度方面,外资立法利益协调机制存在诸多缺陷:宏观上,外资立法利益协调体系不统一,外商投资利益协调机构设置不合理;微观上,现行外商投资利益协调制度非常不完善,国家利益保护机制、外商与环境利益整合制度、内外资投资者利益分配制度、外商与劳工利益调和制度等主要制度尚不健全,中方利益未得到充足的法律保障。对此,我国外资立法应该重构利益协调价值取向,完善外资立法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引进外资中的利益冲突,实现利益衡平和协调。在价值目标重组的序位上,以安全价值为首位,以正义价值为核心,兼顾实质公平和实质效率,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在具体法律路径选择上:构建内外资投资法统一的协调体系;取消地方行政机关的外资立法权限,建立以《外商投资法》为核心的外资法法律协调体系;在外资法中秉持法律预防理念、国家安全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劳资利益共同体理念、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理念;确立“治官”法治观,要求外商投资管理机关及其人员确立积极作为理念、服务理念和法治理念;建立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国有无形资产保护制度、财税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重点保护国家安全、国家资产、民族品牌、国家税收;在投资鼓励制度、反环境壁垒机制、法律责任条款等方面鼓励外商维护和保护环境,遏制外商投资对环境利益的侵害;通过劳工权利确认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保护劳工的生命健康权、生存权、劳动就业权、结社权、集体谈判权、经济罢工权等;针对外商对企业和市场的组织控制、人事控制、财务控制、产业链控制、知识控制,建立反控制机制,重新分配内外资投资者利益;明确外商在投资领域国民待遇的具体范围、权利内容和法律责任,确认和保护外商合法利益。
二、从两个案例看涉外税收在利用外资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两个案例看涉外税收在利用外资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利用外资问题研究述评 |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回顾(1930—1970年代)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观和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思想 |
二、列宁对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论述及利用外资思想 |
三、苏联利用外资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基本历程 |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轨迹 |
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利用外资的实践 |
三、从20世纪6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的曲折历程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总体评价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走入误区的原因 |
二、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利用外资的综合评价 |
第二章 利用外资的酝酿与起步(1978—1985)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酝酿与启动 |
一、利用外资重新启动的历史背景 |
二、利用外资的酝酿过程 |
第二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出台 |
一、一系列利用外资重大举措的出台 |
二、利用外资政策的实施 |
三、利用外资问题上的争论与“租界风波”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与特点 |
一、利用外资的成效 |
二、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消极影响 |
三、利用外资的几个重要特点 |
第三章 利用外资的初步发展(1986—1991)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 |
一、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背景 |
二、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 |
三、“第二次投资热潮”的形成 |
第二节 利用外资的曲折发展 |
一、治理整顿对利用外资的影响 |
二、“六·四事件”的消极影响 |
三、“洋浦风波”——围绕是开放还是“卖国”的争论 |
四、利用外资走出阴影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取得的成效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利用外资的快速发展(1992—1996)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
一、冲破“姓资姓社”的思想迷雾 |
二、利用外资新的发展态势 |
三、利用外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
第二节 外资政策的实施与国民待遇体制的初步探索 |
一、改善投资环境,拓宽利用外资领域 |
二、出台新的产业政策,加强利用外资的产业导向 |
三、特区还要不要“特”下去的争论及特区外资政策的调整 |
四、逐步实行外商投资的国民待遇体制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的成效 |
二、外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加入WTO前后利用外资的稳步发展(1997—2005)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继续完善的背景 |
一、围绕利用外资问题的争论 |
二、国际国内利用外资环境变化对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
三、利用外资指导思想的转变 |
第二节 加入WTO前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一、实施多元化引资战略,多渠道多方式吸收外商投资 |
二、继续强化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 |
三、继续扩大外商投资领域,积极鼓励外商来华投资 |
四、完善外商投资的地区布局,加大中西部引资力度 |
五、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 |
第三节 加入WTO后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一、加入WTO后中国继续完善利用外资政策的背景 |
二、利用外资政策需要实行的战略转变 |
三、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四、利用外资战略的重大转变——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四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取得的成效 |
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六章 利用外资政策的演进路径及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利用外资的演进路径 |
一、利用外资在空间上的演进 |
二、利用外资在方式上的演进 |
三、利用外资在战略目标上的演进 |
四、利用外资政策体系的演进 |
第二节 利用外资的动因分析 |
一、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的需要 |
二、利用外资在国际分工方面的比较优势 |
三、稳定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 |
四、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符合比较优势的外资政策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 |
一、解放思想,大胆实验,勇于创新,不断进行政策上的调整和完善 |
二、坚持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适度举借外债 |
三、努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
四、从坚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到主动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 |
五、坚持政策导向性,利用外资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服务 |
第七章 利用外资的影响、问题及思考 |
第一节 利用外资的积极影响 |
一、缓解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 |
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 |
三、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四、促进了中国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
五、扩大了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 |
六、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加深了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联系 |
第二节 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
一、地方政府在引资中恶性竞争,利用外资效益低下 |
二、优惠政策的滥用,使内外资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不公平 |
三、“市场换技术”政策存在的严重问题 |
四、外资企业逃税和利润成本转移使中方蒙受损失 |
五、跨国公司投资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
六、利用外资增加了中国经济安全的不稳定性因素 |
七、外资立法体系不完善 |
第三节 进一步利用外资的思考 |
一、政府转换角色,引资的主体由政府转为企业 |
二、内外资政策从差别政策、倾斜政策转向统一的环境政策 |
三、转变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
四、强化外资政策地区导向,加大中西部引资力度 |
五、在利用外资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2)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及技术扩散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外商直接投资的两个基本问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及评析 |
2.1 东道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及评析 |
2.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评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我国利用外资的阶段性分析 |
3.2 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分析 |
3.3 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
3.4 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效果分析 |
4.1 利用外资与我国出口贸易总量的关系 |
4.2 外资企业出口商品结构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
4.3 外资企业出口地区结构对我国出口地区结构的影响 |
4.4 利用外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果分析 |
5.1 技术扩散的理论分析 |
5.2 外资技术扩散效果的行业实证分析 |
5.3 外资在我国技术扩散效果的制约因素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我国进一步利用外资的思考 |
6.3 对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招商引资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
1.2 本课题研究动态 |
1.2.1 外商投资理论基础 |
1.2.2 招商引资的效应研究 |
1.2.3 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
1.4 论文研究主要创新点 |
2 招商引资历史沿革及相关范畴解析 |
2.1 招商引资的历史沿革 |
2.1.1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之前的招商引资 |
2.1.2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的招商引资(1840年—1949年) |
2.1.3 第三阶段——建国后的招商引资 |
2.1.4 我国各阶段招商引资的特点比较 |
2.2 招商引资概念释解 |
2.2.1 招商引资概念解析 |
2.2.2 招商引资与利用外资的比较分析 |
2.3 招商引资的基本类型 |
2.3.1 招商引资分类的意义 |
2.3.2 招商引资分类的标准 |
2.3.3 招商引资具体分类 |
2.4 我国招商引资的特点分析 |
2.4.1 我国外资招商的特点 |
2.4.2 我国内资招商呈现的特点 |
3 招商引资的理论思考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招商引资的理论贡献 |
3.1.1 马克思区域平均利润率——招商引资的主要理论基础 |
3.1.2 经典作家关于招商引资条件的论述 |
3.1.3 经典作家关于招商引资的形式的概括 |
3.1.4 典作家关于招商引资意义的阐述 |
3.2 现代西方招商引资理论述评 |
3.2.1 投资者对外投资的理论基础 |
3.2.2 招商者吸引外资的理论基础 |
3.3 新中国领导人的招商引资思想 |
3.3.1 毛泽东的招商引资思想 |
3.3.2 邓小平招商引资思想 |
3.3.3 江泽民招商引资思想 |
4 招商引资集成主体 |
4.1 政府规制主体 |
4.1.1 政府规制与招商引资 |
4.1.2 政府主体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 |
4.1.3 政府主体的负面效应及原因 |
4.1.4 政府规制主体的职能定位及转变 |
4.2 企业核心主体 |
4.2.1 企业的内涵及特征 |
4.2.2 企业—招商引资的核心主体 |
4.2.3 企业作为招商引资核心主体的新思路 |
4.3 开发区媒介主体 |
4.3.1 开发区依托的理论内涵 |
4.3.2 开发区媒介主体的特点 |
4.3.3 开发区媒介主体的职能 |
4.3.4 开发区招商引资经济动机分析——以四川某开发区为例 |
5 招商引资与经济发展 |
5.1 招商引资与经济增长 |
5.1.1 招商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5.1.2 招商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5.1.3 招商引资对国内消费的影响 |
5.1.4 招商引资对净出口的影响 |
5.2 招商引资与技术进步 |
5.2.1 外商投资的技术意义 |
5.2.2 招商引资促进技术进步的理论研讨 |
5.2.3 招商引资促进技术进步的效应分析 |
5.2.4 招商引资中技术进步的主要缺陷 |
5.3 招商引资与经济体制 |
5.3.1 招商引资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影响 |
5.3.2 招商引资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 |
5.3.3 招商引资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
5.3.4 外商投资对经济体制变迁的拉动效应 |
6 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抉择 |
6.1 招商引资对优化产业结构的总体影响 |
6.1.1 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的机理研究 |
6.1.2 招商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作用 |
6.1.3 招商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障碍评析 |
6.2 招商引资产业导向的分析 |
6.2.1 外商投资在我国的产业分布现状 |
6.2.2 外商投资方向选择与我国引资目标错位的原因分析 |
6.2.3 加大对外资的导向力度,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
6.3 开发区的产业特色抉择 |
6.3.1 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产业问题 |
6.3.2 开发区产业特色的政策建议 |
7 招商引资的环境塑造 |
7.1 招商引资环境的内涵 |
7.1.1 招商引资环境的涵义 |
7.1.2 招商引资环境的分类 |
7.1.3 招商引资环境的主要内容 |
7.2 招商引资环境评价 |
7.2.1 等级评分法 |
7.2.2 因素评分法 |
7.2.3 “冷热国”对比法 |
7.2.4 投资环境准数法 |
7.2.5 多因素加权法 |
7.2.6 关键因素评价法 |
7.2.7 动态分析法 |
7.2.8 我国大陆投资环境的评估 |
7.3 我国招商引资环境的现状及问题 |
7.3.1 我国投资环境的状况 |
7.3.2 我国招商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 |
7.4 治理和完善我国的招商引资环境 |
7.4.1 塑造招商引资环境的原则 |
7.4.2 塑造招商引资环境的举措 |
8 招商引资的风险与防范 |
8.1 招商引资风险的涵义及类型 |
8.1.1 招商引资风险的涵义 |
8.1.2 招商引资风险的类型 |
8.2 招商引资的政治风险与防范 |
8.2.1 政治风险内涵 |
8.2.2 我国招商引资中的政治风险 |
8.2.3 招商引资中政治风险的防范 |
8.3 招商引资的经济风险与防范 |
8.3.1 招商引资经济风险的涵义 |
8.3.2 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
8.3.3 招商引资经济风险的防范 |
8.4 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安全问题评析 |
8.4.1 国内学者对国家产业安全内涵相关争鸣评析 |
8.4.2 利用外资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评价 |
8.4.3 国际产业安全的理论与实践 |
8.4.4 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对策与举措 |
8.5 金融业利用外资的风险与防范 |
8.5.1 关于金融安全内涵的各种学术观点 |
8.5.2 招商引资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
8.5.3 招商引资金融风险的防范 |
9 招商引资制度安排与创新——以开发区为例 |
9.1 开发区:一种典型的招商引资制度安排 |
9.1.1 开发区的定义及历程 |
9.1.2 关于开发区的制度安排述评 |
9.1.3 开发区制度安排的效率 |
9.1.4 开发区制度安排的国际比较 |
9.1.5 我国开发区管理模式 |
9.2 开发区招商引资制度设置的时弊 |
9.2.1 我国开发区制度时弊形成的背景 |
9.2.2 中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弊端 |
9.2.3 开发区“三农”制度存在的问题 |
9.2.4 开发区招商引资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
9.3 开发区招商引资制度创新的取向 |
9.3.1 开发区招商引资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9.3.2 开发区招商引资管理体制的创新 |
9.3.3 开发区招商引资“三农”制度的创新 |
9.3.4 开发区招商引资土地制度的创新 |
9.3.5 开发区招商引资法律制度的创新 |
9.3.6 开发区招商引资的退出制度的创新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技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4)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6)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若干概念的界定 |
三、 研究概况 |
四、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一章 理论回顾与评析 |
一、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述评 |
二、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 |
三、 经济区划与经济区的一般理论问题 |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在当代的发展 |
一、 国际直接投资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
二、 当代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总体特征 |
三、 国际直接投资的运动机制 |
四、 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机理 |
五、 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 |
第三章 开放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
一、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
二、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三、 开放、要素流动、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 |
四、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对外开放度 |
五、 区域对外开放度与利用外资 |
第四章 FDI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 |
一、 FDI与区域生产要素投入量 |
二、 FDI与区域要素生产率 |
第五章 FDI与中国区域产业发展 |
一、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
二、 FDI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
三、FDI对中国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 |
四、 FDI与中国区域产业竞争力 |
五、 FDI与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
第六章 FDI与中国区域制度变迁 |
一、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
二、 经济开放、利用外资与制度变迁 |
三、 FDI促进中国区域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 |
第七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FDI分析 |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 |
二、 中国利用FDI的地区差距 |
三、 利用FDI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 |
第八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FDI的绩效分析 |
一、 FDI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 |
二、 FDI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构成 |
三、 FDI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 |
四、 中国区域引资经济绩效的综合评述 |
第九章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利用外资战略 |
一、 中国区域引资政策述评 |
二、 中国区域利用外资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
三、 中国区域利用外资政策的选择 |
四、 中国区域利用外资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五、 中国区域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韩外国人直接投资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外国投资法导论 |
第一节 外国投资的概念 |
一、 外国投资及其特点 |
二、 外国投资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
三、 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 |
第二节 外国投资环境 |
一、 投资政策 |
二、 投资概况 |
第三节 外资立法的概况 |
一、 中国的外资法 |
二、 韩国的外资法 |
第二章 外国投资的准入制度 |
第一节 外资准入的法律管制 |
一、 外资准入的自由化 |
二、 外资准入的范围 |
第二节 外资准入的审批制度 |
一、 审批制度的目的和立法原则 |
二、 审批机构及其权限 |
三、 审批文件和审批事项 |
四、 韩国外资准入审批制度 |
第三节 外资准入的形式 |
一、 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地位及组织形式 |
二、 投资性公司 |
三、 外资并购 |
四、 BOT方式的投资 |
五、 韩国外资准入的形式 |
第三章 外国投资主体的法律地位 |
第一节 外国投资者的主体资格 |
一、 外国投资者的一般界定 |
二、 外国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 |
第二节 外国投资者的待遇问题 |
一、 公平、公正待遇标准 |
二、 最惠国待遇标准 |
三、 国民待遇标准 |
第四章 外国投资的管理制度 |
第一节 经营自主权 |
第二节 组织机构 |
一、 外商投资企业的权力机构 |
二、 经营管理机构 |
三、 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会组织 |
第三节 外资的资本与财产 |
一、 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 |
二、 出资制度 |
三、 收益分配与投资回收 |
第四节 外汇管制 |
一、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外汇管制 |
二、 中国的外汇管理 |
三、 韩国的外汇管制 |
第五章 鼓励、限制与保护外国投资的制度 |
第一节 投资的鼓励和优惠制度 |
一、 优惠待遇 |
二、 税收优惠制度和其他优惠制度 |
第二节 投资限制措施 |
一、 投资限制措施的适用合理性和发展趋势 |
二、 投资限制措施的具体类型和适用 |
第三节 投资的法律保护制度 |
一、 投资保护的立法形态及其主要内容 |
二、 国有化及其补偿 |
三、 解决投资争端 |
第六章 WTO协议对中韩外资法的影响 |
第一节 WTO与中韩外资法的调整 |
一、 WTO规则在成员方国内的适用 |
二、 《TRIMs协议》对中韩外资法的影响 |
三、 《GATS》对中韩外资法的影响 |
四、 《TRIPs协议》对中韩外资法的影响 |
第二节 完善中国外资立法的建议 |
一、 投资自由化是各国外资立法的发展趋势 |
二、 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重点 |
三、 中国外资法体系的结构性调整 |
四、 统一中国国内市场主体的法律待遇 |
五、 中国外资法中确立国民待遇原则 |
六、 确定法制统一原则和透明度原则 |
七、 中国建立统一的税收法律体系 |
八、 中国积极利用WTO的争端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外商投资税收激励与中国涉外税收政策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逻辑框架及主要创新点 |
1.3.1 论文的逻辑框架 |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外商投资动因与税收激励 |
2.1 外商投资动因组合 |
2.1.1 对外投资理论的发展脉络 |
2.1.2 国家鼓励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分析 |
2.1.3 企业实施对外投资的动因分析 |
2.2 税收激励在外商投资动因中的作用 |
2.2.1 税收激励的涵义及工具 |
2.2.2 税收激励对 FDI的影响 |
2.3 不同类型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差异 |
第3章 外商投资税收激励的效应分析 |
3.1 FDI税收政策的评判标准和外资规模效应 |
3.1.1 FDI税收政策效应的评判标准 |
3.1.2 税收激励的外资规模效应 |
3.2 税收激励政策的效应分析:基于流转税和所得税的视角 |
3.2.1 税收激励政策的收入效应分析 |
3.2.2 税收激励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
3.3 针对两类外资税收激励的效应分析 |
3.3.1 基于市场导向型 FDI的分析 |
3.3.2 基于出口加工型 FDI的分析 |
3.4 外商投资税收激励的现实选择——一个简单的博弈分析 |
3.4.1 一个简单的博弈分析 |
3.4.2 小结 |
第4章 外商投资税收激励政策的国际比较 |
4.1 四国(地区)鼓励外商投资税收激励政策的共性分析 |
4.1.1 低税率优惠 |
4.1.2 税收减免 |
4.2 四国(地区)鼓励外商投资税收激励政策的差异分析 |
4.2.1 香港与新加坡税收激励政策的比较 |
4.2.2 韩国与印度税收激励政策的比较 |
4.3 四国(地区)的税收激励政策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 |
4.3.1 四国(地区)吸引 FDI政策的效果比较 |
4.3.2 FDI流入对四国(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 |
4.4 四国(地区)鼓励外商投资税收激励政策的成功经验 |
第5章 中国外商投资税收激励的实证分析 |
5.1 引言 |
5.2 中国外商投资税收激励政策的沿革 |
5.3 实证分析 |
5.3.1 中国外商投资税收激励与引资规模间的实证分析 |
5.3.2 中国外商投资税收激励与引资结构间的实证分析 |
5.3.3 中国外商投资税收激励与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间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中国外商投资税收激励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 外商投资税收激励成本过高 |
6.1.1 税收激励的直接成本 |
6.1.2 税收激励的间接成本 |
6.2 税收激励政策的边际收益递减 |
6.2.1 税收激励在投资环境中的权重降低 |
6.2.2 税收竞争影响了我国税收激励政策效果 |
6.2.3 税收激励的国际协调滞后 |
6.3 税收激励的结构性效应不强 |
6.3.1 税收激励的产业结构导向性不强 |
6.3.2 税收激励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6.4 税收激励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动态性 |
6.4.1 税收激励政策庞杂 |
6.4.2 税收激励政策缺乏系统性 |
6.4.3 税收激励政策缺乏动态性 |
第7章 中国涉外税收政策调整对策 |
7.1 中国涉外税收政策调整的基本思路:建立质量导向型政策体系 |
7.1.1 涉外税收政策调整应服务于引资战略调整 |
7.1.2 涉外税收政策调整应体现引资质量提高的需要 |
7.2 中国涉外税收政策调整的基本原则 |
7.2.1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
7.2.2 产业税收激励与区域税收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
7.2.3 适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
7.2.4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原则 |
7.3 中国涉外税收激励政策的调整对策 |
7.3.1 涉外税收优惠方式调整 |
7.3.2 产业税收激励政策调整 |
7.3.3 区域税收激励政策调整 |
7.4 中国涉外税种的调整 |
7.4.1 所得税的调整 |
7.4.2 流转税的调整 |
7.4.3 其他税种的调整 |
7.5 中国涉外税收政策调整的配套措施 |
7.5.1 进一步完善吸引外商投资的法律体系 |
7.5.2 为实施税收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中国与老挝外资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老挝外资法概述 |
一、中国外资法概述 |
(一) 中国外资法的立法演变 |
(二) 中国外资法体系 |
(三) 中国外资企业的特点与组织形式 |
(四) 中国外资法特点 |
(五) 中国外资法的立法原则 |
二、老挝外资法概述 |
(一) 老挝外资法的制定背景 |
(二) 老挝外资法体系 |
(三) 老挝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 |
(四) 老挝外资法的特点 |
(五) 老挝外资法的立法原则 |
第二章 中国与老挝外资准入法律制度比较 |
一、中国的外资准入法律制度 |
(一) 外资准入条件 |
(二) 外资准入领域 |
(三) 外资准入审批 |
二、老挝的外资准入法律制度 |
(一) 外资准入条件 |
(二) 外资准入领域 |
(三) 外资准入审批 |
三、中国、老挝外资准入比较 |
(一) 外资准入的相同之处 |
(二) 外资准入的不同之处 |
第三章 中国与老挝外资待遇法律制度比较 |
一、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待遇 |
(一) 税收待遇 |
(二) 其他待遇 |
二、外国投资者在老挝的待遇 |
(一) 税收待遇 |
(二) 其他待遇 |
三、中国、老挝外资待遇比较 |
(一) 外资待遇的相同之处 |
(二) 外资待遇的不同之处 |
第四章 中国与老挝外资保护法律制度比较 |
一、中国对外资的法律保护 |
(一) 国内法保护 |
(二) 国际协定、条约、公约的保护 |
二、老挝对外资的法律保护 |
(一) 老挝外资保护的法律规定 |
(二) 老挝外资保护的机构 |
(三) 老挝外资保护的方式 |
三、中国与老挝外资保护比较 |
(一) 外资保护的相同点 |
(二) 外资保护的不同之处 |
第五章 中国外资法对老挝外资立法的启示 |
一、中国外资法律体系的启示 |
(一) 立法的发展 |
(二) 外资法立法体系 |
二、中国外资准入法律制度的启示 |
(一) 外资准入的法律发展 |
(二) 准入门槛 |
(三) 准入领域 |
(四) 准入审批 |
三、中国外资待遇法律制度的启示 |
(一) 中国外资待遇的状况 |
(二) 中国外资待遇法律制度的修改 |
(三) 外资待遇原则 |
(四) 税收待遇 |
(五) 其他待遇 |
四、中国外资保护法律制度的启示 |
(一) 外资保护法律制度 |
(二) 保护机构 |
(三) 保护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外资立法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三、立法中利益范畴的界定 |
(一) 利益的法律界定 |
(二) 利益冲突的法律协调 |
(三) 利益协调与立法的关系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一) 主要观点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外资立法中利益协调的理论基础 |
一、国家主权理论 |
(一) 国家主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 投资自由化与国家主权的辩证关系 |
(三) 外资立法中国家主权论的价值分析 |
二、人权理论 |
(一) 社会主义人权观 |
(二) 人权的主要内容 |
(三) 法与人权的关系 |
三、内因决定论 |
(一) 内因决定论的基本内容 |
(二) 内因决定论的现实价值 |
(三) 内因决定论对外资立法的要求 |
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理论 |
(一) 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二) 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理论对外资立法的要求 |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引进外资中的利益冲突 |
一、新时期引进外资中利益冲突的类型与特点 |
(一) 引进外资中利益冲突的类型 |
(二) 新时期引进外资中利益冲突的特点 |
二、我国引进外资中利益冲突的主要表现 |
(一) 外商利益与国家利益间的冲突 |
(二) 外商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间的冲突 |
(三) 外商与同业竞争者、外资关联企业的利益冲突 |
(四) 外商与中方投资者问的利益冲突 |
(五) 外商与劳工间的利益冲突 |
三、新时期引进外资中利益冲突的危害分析 |
(一) 中方利益受到严重侵害或威胁 |
(二) 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 |
(三) 对外资立法中的利益协调提出挑战 |
第三章 外资立法中利益协调的价值取向 |
一、外资立法中利益协调价值取向的变迁 |
(一) 第一阶段(1979年—1991年):秩序优先 |
(二) 第二阶段(1992年—1999年):效率优先 |
(三) 第三阶段(2000年—2008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四) 第四阶段(2009年—至今):兼顾效率与安全 |
二、外资立法中利益协调价值取向进程的反思 |
(一) 忽视安全价值 |
(二) 追求形式效率 |
(三) 侧重形式公平 |
三、外资立法中利益协调价值取向的重构 |
(一) 安全价值优先 |
(二) 正义价值为核心 |
(三) 兼顾公平和效率 |
(四)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 |
四、外资立法利益协调价值取向重构的法律效应 |
(一) 协调外资法价值目标间的冲突 |
(二) 实现外资法的道德性 |
(三) 促进外资立法的优化 |
(四)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 |
第四章 外资立法中利益协调机制之不足 |
一、外资立法利益协调体系不统一 |
(一) 外资法与内资法之间存在冲突 |
(二) 中西部外资立法与中央外资立法之间不统一 |
(三) 外资并购法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 |
(四) 现行外商独资企业法不足以应对新变化 |
二、外商投资利益协调机构设置不合理 |
(一) 外商投资管理权力过于分散 |
(二) 外商投资管理机关职权职责不明 |
三、外商投资利益协调制度内容的缺失 |
(一) 国家利益保护制度不完善 |
(二) 外商与环境利益整合制度不合理 |
(三) 外商与劳工利益调和制度不公 |
(四) 内外资投资者利益分配制度不健全 |
第五章 外资立法中利益协调的法律路径 |
一、外资立法中利益协调的协调体系和协调主体 |
(一) 以《外商投资法》为核心的法律协调体系 |
(二) 以外商投资委员会为主的联合协调机构 |
二、外资立法中利益协调的立法目的 |
(一) 外资立法利益协调立法目的重构的必要性 |
(二) 外资立法利益协调立法目的重构的主要内容 |
三、外资立法中利益协调的基本原则 |
(一) 人民利益至上原则 |
(二) 马克思主义平等互利原则 |
(三) 统筹兼顾原则 |
(四) 利益最大化原则 |
四、外资立法中利益协调的具体法律措施 |
(一) 国家利益的法律保障 |
(二) 外商利益与环境利益的法律协调 |
(三) 内外资投资者利益的法律调整 |
(四) 劳工利益的倾斜保护 |
(五) 外商利益的法律确认和保护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从两个案例看涉外税收在利用外资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D]. 尹永纯.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2)
- [2]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及技术扩散效果分析[D]. 王蕴琪.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3]招商引资论[D]. 祝年贵. 四川大学, 2004(02)
- [4]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从两个案例看涉外税收在利用外资中的作用[J]. 金宝财. 税务研究, 1992(01)
- [6]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 兰天山.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7]中韩外国人直接投资法比较研究[D]. 梁孝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 [8]外商投资税收激励与中国涉外税收政策调整[D]. 刘建民. 湖南大学, 2006(01)
- [9]中国与老挝外资法比较研究[D]. 里玛达. 安徽大学, 2014(08)
- [10]我国外资立法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D]. 黄媛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