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损失巨大,防灾减灾任重道远——在纪念1999年“国际减灾日”座谈会上的讲话

自然灾害损失巨大,防灾减灾任重道远——在纪念1999年“国际减灾日”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自然灾害损失巨大 防灾减灾任重道远──在纪念1999年“国际减灾日”座谈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隋从容[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公安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续安全稳定的“两大奇迹”,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取得这样的成就,既凝聚着全国公安战线和广大公安民警的艰苦努力,更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卓越智慧和能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公安工作摆在事关国家政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位置,在汲取国内外公安工作理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顺势而为,在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事业的进程中,对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任务、公安工作的着力点以及公安工作主体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索与回答,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无论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还是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公安工作提供理论参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需要在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观照和双向互动中剖析和探讨。为此,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研究与归纳总结提炼相融合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发力的必然结果。发生学告诉我们,任何理论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都有其必然的发生基础,也必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等国际国内因素对公安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公安工作的艰辛探索是其形成与发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是其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其历史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2年期间,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的历史转折时期,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在继承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民主法制思想为统领,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形成了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开创了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新局面。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2年期间,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确立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历史时期,以依法治国思想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法治化建设,形成了以“讲政治、讲法制、讲服务”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推向一个新高度。第三阶段,2002年至2012年期间,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统领,着力加强公安工作的正规化建设,形成了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全面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蓬勃发展。第四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平安中国思想为统领,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更高需求为目标,着重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层面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形成了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为总要求的公安工作思想体系,推进公安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其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什么是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性质地位使命任务;围绕着“为什么要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围绕着“怎样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方针策略和举措;围绕着“谁来做公安工作”的问题,说明了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关于公安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任务,回答了公安工作“是什么”的问题。关于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维护社会治安要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建设平安中国,回答了公安工作“为什么”的问题。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回答了公安工作“怎么做”的问题。政治建警,全面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从严治警,依法加强公安队伍纪律规矩意识和正规化建设;素质强警,切实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回答了公安工作“谁来做”的问题。上述内容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其总体特征是:从生成方式和过程来看,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特征;从内容构成上来看,具有科学性、政治性、法治性特征;从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上来看,具有人民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主要在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思想指南;其实践意义主要在于: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思想无论是对公安工作的定性定位问题,还是公安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路线、方针、策略,抑或是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等方面,都对毛泽东的公安工作思想有所发展,同时,也有效地统筹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要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就该思想发展的基本经验,概而言之,主要表现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指导思想,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坚持服从和服务党的中心工作这一根本立足点,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这一根本价值指向,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这一方法论等;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通过强化公安民警的理论信仰,改进公安民警教育方式、强化理论武装,将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转化为公安工作的政策、制度、运行体系,转化为公安干警的需要等手段,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在回答时代之间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要在正确认识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既不能认为它具有历史条件的局限就认为它已过时,弃之不用,也不能认为是终极的理论,而教条僵化,生搬硬套,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尤其是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陈芳洁[3](2020)在《新时代我国农村扶贫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摆脱贫困一直是千百年来整个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伟大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精准扶贫方略,着力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质量、解决区域整体性贫困、强化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全部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庄严承诺,带领全体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2020年是我国决胜脱贫攻坚的节点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灭绝对贫困将是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脱贫摘帽并不是中国扶贫工作的终点,而是新生活和新奋斗的起点,必须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把防范返贫和应对相对贫困作为当前和未来扶贫工作的重点,朝着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奋斗。首先,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国内外关于贫困问题的文献资料进行概括和总结,分别界定了贫困与扶贫的相关概念,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贫困的思想,为新时代我国农村扶贫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探究了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推进农村扶贫工作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论述了持续推进农村扶贫工作的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农村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和为世界提供中国减贫方案几个方面论述了持续推进农村扶贫工作的现实意义。再次,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扶贫工作的成就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自实行精准扶贫方略以来,在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地区整体减贫等方面,我国扶贫工作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然而,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同样存在诸多问题,贫困人口内生发展能力不足、扶贫干部政策执行中的行为失范、贫困地区扶贫资源配置不合理、已脱贫人口返贫风险高、未来应对相对贫困问题任务艰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梳理脱贫攻坚取得伟大成就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最后,本文提出了新时代持续推进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相应对策。在深入剖析新时代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总结脱贫攻坚经验的前提下,分别从加强和改善党对扶贫工作的领导;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推进扶贫资源的高效配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范返贫;扶贫重点转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五个方面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张成利[4](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文中提出回顾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人类逐渐战胜自然的历史过程。就中国而言,短短几十年就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成就斐然的背后实则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不断涌现。可以说,在获得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自然代价。面对国际整体生态形势不佳、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基本现状,基于对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反思以及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从理论上构建指引生态实践的思想认识是党和国家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要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回答,以期从思想意识层面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引领。本文旨在借鉴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人类发展史上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为背景,以党的十八、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及如何运用它指导生态实践进行整体性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作出理论应答。全文主要分导论、主体、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是对研究的对象和意义进行简要论述;其次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对选题的研究现状;另外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最后着重阐述了生态、生态文明等多组概念的基本内涵。论文的前两章主要是从理论来源和历史演进两个角度进行梳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构建与确立提供理论准备和实践支撑。第一章主要论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开发利用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等思想认识,肯定这些思想至今仍在延用。其次,就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尊重生命”思想进行论述。最后,分别讨论生态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三种理论,为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供理论准备。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本章从动态角度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经历了萌芽、孕育、发展、丰富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涉及到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这些认识皆以相关生态文明理念表现出来。为了体现逻辑上的连贯和结构上的衔接,每个发展阶段基本从历史背景和具体理论认识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持之以恒的探求。论文的中间部分也是主干部分,主要从理论主张、基本特征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认识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第三章具体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理论主张。本章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历史考察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指向,概括和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为和谐发展、生态公平、绿色发展、生态安全,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旨在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说清楚、说透彻。论文后面所阐释的对于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实路径分析正是基于本章内容。可以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理论主张的概括与论述是整篇博士论文的关键和核心。第四章简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在上一章提炼和分析了理论主张之后,进一步归纳总结这个概念的基本特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并将其与传统文明观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走出传统文明观的误区,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简言之,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是其最基本的四大特征。论文的后三章都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理论主张的确定展开的,包括用生态文明观衡量现阶段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状,肯定成就,发现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实践的具体现实路径。第五章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的生态建设实践。本章主要从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依然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来评价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一方面,就成就而言,经过党和国家多年的努力,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建设工作持续顺利推进,国内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而言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成绩显着的同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依然较多,包括在新的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国内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思想观念上生态文明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存在、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仍有待健全等多个方面。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本章旨在从学理依据与现实基础两个维度论证和阐释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生态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解决现实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即,一是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三是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四是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得出了一定的研究结论。如,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增强其理论自信、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来推动国内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等。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未来研究可能拓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如,可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可以探讨具体措施以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的树立以及如何积极提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影响力等方面。

陈欢欢[5](2019)在《习近平民生理论及其在新疆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其产生的效应与每一位社会成员生活状态、发展能力、福利状况等密切相关,与国家发展、执政基础的巩固紧密相连。作为一个世纪性话题,其本质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世情深刻变化的新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涵盖面广,涉及点多,民生逐步成为政治话题凸显着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基于社会主义建设三大规律基础上,分析和思考新时代的民生问题,遵循唯物辩证法中“人的全面发展与事物普遍发展相互联系、辩证统一”基本原则,创造性提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有机统一的“大民生”理论。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发展理念,旨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践表明,习近平民生理论不仅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建设“三大规律”的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同时成功指导了新时代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前几届领导集体深刻的“三为民”情怀。同时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方法论。其卓越地历史贡献,无不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光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为指导,始终保持问题意识,运用文献分析法与归纳演绎法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系统研究等主要方法,以习近平民生理论思想内核、具体实践、方法论的逻辑构成为经,以新疆有待解决共性、特性并存的民生问题为坐标,以新疆践行习近平民生理论的重要举措为纬,梳理了与习近平民生理论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时代背景,系统论述了习近平民生理论发展、创新及具体在新疆指导的民生实践活动,并对实践中取得的成效,过程中存在的偏差进行总结分析,以此为新疆进一步践行民生发展提供几点思考。本文研究的逻辑框架以“民生问题”历史定位为轨迹,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为主轴。论文整体结构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构成。绪论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论文研究的背景及选题价值;第二,国内外关于习近平民生理论的研究现状及综述;第三,归纳概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第四,阐述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第五,廓清相关核心概念。正文框架由理论研究、实践分析、个人思考三部分建构,具体由六章内容支撑。理论部分由正文的第一、二两章构成:第一章阐述了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发展的思想渊源和时代背景。首先,归纳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生的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民生理论的合理内核及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理论与实践,为习近平民生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渊源;其次,重点分析习近平民生理论发展的新世情和国内深刻的时代大变局背景;最后,系统论述习近平民生理论萌动和生长的过程。第二章阐述了习近平民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时代价值。首先,习近平民生理论的主要内容由思想内核和民生建设的实践方案两部分逻辑构成。思想内核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理论品格和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价值旨归。实践方案围绕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七有”保障目标具体展开,为新疆具体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对习近平民生理论的价值进行深入分析,主要从发展论、方法论、实践论三个不同视角进行归纳:第一,是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第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丰富发展;第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取得伟大胜利提供参考,同时为新疆民生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践分析部分由正文的三、四、五章构成:第三章阐述了进一步加强新疆民生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在新时代面临的新要求。首先,必要性主要通过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进行概括:一是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必然要求,二是解决新疆社会主要矛盾的应有之义,三是保障人民权利充分行使的实践基础。其次,新时代新疆民生建设的新要求具体由新时代新疆发展程度滞后,发展动力不足,总目标实现构成。第四章阐述了习近平民生理论在新疆的实践。结合习近平民生理论的主要内容,将以“访汇聚”为载体的新疆民生建设创举和九大惠民工程建设,作为探讨新疆践行习近平民生理论的重大举措,着重阐述新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密切联系群众的宗旨,在“七有”,“八更”目标上发力,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五章阐述了新疆民生建设的实践成效经验总结及存在的问题。首先,对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的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和各族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获得感不断提升的实践成效进行总结;其次,对实践成效中具有规律性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再次,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社会事业有待进一步均衡发展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创新。最后,根据新疆具体实情,从发展动力、社会环境、以及干部和群众主观意识三个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个人思考部分主要是论文的第六章。根据新时代新疆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新疆如何更进一步践行习近平民生理论提出几点思考。首先,继续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相统一,为民生建设提供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其次,继续坚持问题意识,以矛盾的视角推进新疆民生建设更平衡更充分发展;再次,继续坚持实践论,通过聚焦民生建设“七有”目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紧扣人民群众的“五性”需求,提升民生法治思维,不断织补民生短板,以此实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机统一。

中国保险学会课题组,姚庆海,冯占军[6](2018)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变革》文中提出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对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近几十年来,在联合国的倡导与推动下,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取得进展和成效,但仍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领导人为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面对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的新情况新形势,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加快推动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的深度变革,并加强对保险机制的综合应用。

王术森[7](2018)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主要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建设绿色、健康、智力、和平四大丝绸之路。经过四年多的发展,“一带一路”逐渐成为惠及欧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四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成效进一步显现,政策沟通与设施联通进一步增强,贸易畅通水平不断提高,资金融通明显改善,民心相通水平明显提升。总体来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国新安全观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实践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不同时期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并不断发展的。自提出以来,中国新安全观历经三个时期的不断发展完善,在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安全理论,逐渐成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形成了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为核心的新国家安全观,这是对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中国新安全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从“丝绸之路”的历史回顾出发,系统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演进,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现有基础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第二、三章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中亚地区、中东地区、欧洲等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以及海上通道安全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第四章对中国新安全观的发展演变及其理论内涵做了系统梳理。本章第一节对中国古代、近代的国家安全观做了简要梳理,然后文章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国家安全观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第二节梳理了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新安全观的补充发展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新安全观的丰富与完善;第三节对中国新安全观的理论内涵做了系统梳理。然后,第五章对中国新安全观在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指导意义做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可合作安全”的概念,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安全问题为例,分析了议题性质、威胁认知和共同利益对安全合作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安全合作的理论。最后,第六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提出了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政策建议。“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形势复杂,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应对。首先,在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中,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中国新安全观的指导作用,坚持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为核心的中国新安全观;第二,区分“可合作安全”和“不可合作安全”,提高安全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安全问题并不是针对“一带一路”的,很多安全问题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前就已经存在,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常态心理,不要把这些安全问题看得过重,也不要把这些安全问题特化和泛化。其次,在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中,应坚持以下基本思路:第一,“一带一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需要加强对“一带一路”问题的基础性研究;第二,“一带一路”涉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倡议,要协调统筹海陆两条主线的安全;第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面临的安全问题差异很大,要重视不同国家的安全关切;第四,大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应对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要加强与主要大国的合作;第五,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安全合作机制,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机制。除坚持以上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外,在具体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形势复杂,要加强对沿线地区安全形势的研判,强化国别分析和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球安全预警和防范机制;第二,优先考虑将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作为战略支点国家,充分发挥战略支点国家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保障“一带一路”安全;第三,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合作的成果,通过科技创新加强安全合作;第四,要特别重视维护海上通道安全,利用海上普遍管辖权,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海盗和海洋恐怖主义。

保虎[8](2018)在《新时代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的人本理性逻辑研究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X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离不开“三农”的发展。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国家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根本转变。新时代国家“三农”发展的推进要始终坚持“乡村振兴”战略。这显然是破解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而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事实上,新时代我国“三农”发展仍然处于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仍然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边境民族乡村,它与其他城乡地区相比,条件更差,基础更弱,也更为贫穷落后,故此,它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边境民族乡村建设主要以其封闭的、落后的“自系统”陈旧治理方式为主,这其实就是“闭门造车”,因为它常受个体理性限制,存在效果不明显问题。为此,在人本理性指引下,坚持以“共建共治”求“善治共享”的人本理性逻辑,使其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管理走向多元治理,实现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合一,推进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便成为未来边境民族乡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新时代,为了破解边境民族乡村振兴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以便更好推进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本研究基于习近平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X村为例,以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内涵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共历代领导人的农村发展理论的指引下,剖析了其蕴含着“共建共治共享”思想及其体现出的人本理性,并结合边境民族乡村实际情况,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注重质性、量化研究相统一,强调理论、实践相结合,遵循以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目标“公共性”向其“善性”发展的“人本理性”主线,对边境民族乡村振兴进行研究。若从研究的核心领域来分析,总体上,本研究主要着力于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四大板块”研究,即“共建共治”引“善道”,走向“善治共享”的人本逻辑研究;“共建共治”生“善者”,走向“全民共享”的主体研究;“共建共治”保“善于”,走向“渐进共享”的过程研究;“共建共治”成“善态”,走向“全面共享”的效果研究。同时,论文还强调了以制度建设保证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态”推进,以实现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共建共治”引“善道”,走向“善治共享”之逻辑研究。此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引领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求“善治共享”的人本理性逻辑,以确保边境民族乡村发展更加科学、合理,从而走向“全面振兴”。主要剖析了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的逻辑因应,将逻辑起点定位于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目标的“公共性”,而将逻辑终点指向“善性”与“人性”,在此过程性发展中,铺设了从“现实的人”的起点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终点的“人本理性”逻辑向道,进而确立将边境民族乡村引向“全面振兴”的“善道”,即在人本理性指引下,始终坚持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从而为研究线索奠定基础。第二,“共建共治”生“善者”走向“全民共享”之主体研究。此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推进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多元主体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关系,以确保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多元主体”生成,并形成“共建共治”合力,致力于推进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从而促成“善治共享”最新成果,走向“全民共享”。主要探讨如何实现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的“善者”生成,让善建者、善治者都能共享最新成果。具体通过确立多元主体在身份、文化、价值等三个层面上,对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归属认同,并进一步明晰它们在推进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间性关系及其职责、权力,通过建立相应的权责与过程等秩序,对边境民族乡村振兴主体权责关系、外在行为进行规制,从而确保各振兴主体在内在意识层面对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认同,和外部行为层面对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行为协同,以最终确保在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中“善治者、共享者”的过程性生成,从而走向“全民共享”。第三,“共建共治”保“善于”走向“渐进共享”之过程研究。此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在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生成的过程中,多层次、全方位确保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善治共享”的有效实现,以确保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过程的高效率运作。若从具体研究内容来看,则主要在于沿着边境民族乡村“穷差劣脏乱”共治、善治出场这一过程,经过将内外部力量整合,以建构“共保出场”、“共理过程”、“共担责任”及“共享成果”的“共建共治共享”整体格局,以实现对“穷差劣脏乱”整治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措施的共商、共议、共谋与共评,让以“产业兴旺”为物质基础的边境民族乡村经济逐步走向“振兴”,让以“生活富裕”为核心目标的边境民族乡村社会逐步走向“振兴”,让以“乡风文明”为重要内涵的边境民族乡村文化逐步走向“振兴”,让以“生态宜居”为重大战略的边境民族乡村生态逐步走向“振兴”,让以“治理有效”为组织保障的边境民族乡村政治逐步走向“振兴”,以提升各振兴主体在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上的能力,并逐步实现在边境民族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等各领域的共建、共保,最终以“善于”“共建共治”推进“渐进共享”的实现。第四,“共建共治”成“善态”,走向“全面共享”之效果研究。此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提升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效率、效应及效益、效果,以确保边境民族乡村进入良性的发展循环态中。主要围绕边境民族乡村在完成“穷差劣脏乱”共治工作后,对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结果生成的“善治共享”,即达成经济共荣、社会共享、文化共融、生态共治及政治共舞,从而走向“全面振兴”,以推进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工作由“点”状,到“线”状,发展至“环”状的“共建共治共享”发展循环,同时构建相应的协同合作制度,以促使边境民族乡村能够产生持续性的“共建共治共享”促进作用,从而使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在良性循环发展过程中走向“善态”,最终收获“全面振兴”效果。

杜刚[9](2018)在《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并没有进入人们所奢望的太平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安全问题不仅没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又犹如捅破了马蜂窝一样接踵而至。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者又相互叠加、相互转化。大国之间关系既有合作也摩擦不断。亚洲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的中心,地区热点问题难以解决,国际社会并不太平。这是中国崛起进程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安全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安全问题。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走在和平崛起的道路上,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实现和平崛起构成了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保障这些战略目标顺利地实现、如何保障国家安全、如何保障在实现战略目标进程中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安全这都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首先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国家崛起可以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反过来有利于促进国家崛起。提出国家要实现崛起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的假设,创新提出了“国家安全保障力”概念。着重分析了中国在和平崛起进程中所面临的内外几个主要安全问题,重点探讨了和平崛起进程中安全的挑战及其根源。提出“人”是实现国家安全之根本的思想,为此设计了保障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在章节设置上,第一章是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的理论分析,从理论视角分析国家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提出问题,分析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国家安全所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第三章分析了和平崛起进程中由安全问题引起的挑战及其根源。第四章解决问题,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保障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措施。通过论证分析,总结论就是国家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国家安全,国家崛起既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途径,也是国家实现安全的最终目的。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国际社会上只要有阶级差别得存在、地区发展差别存在、意识形态差别存在,共同安全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如果没有形成,国际社会就会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维护和实现国家安全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中国在实现崛起进程中既需要团结广大热爱和平的国家,实现合作安全;也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建设维度来考虑维护国家安全。

兰波[10](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对我国的海权发起了挑战。美国对我国采取海上遏制政策,支持退据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在我国沿海地区进行敌对活动,阻止我国解放台湾岛,不断派飞机和舰船入侵我国领海和领空,同时对我国实行“封锁”与“禁运”。此外,美国于1950年和1961年分别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对我国的海防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951年,随着《旧金山和约》的非法签订,美国不顾我国反对而将钓鱼岛的所谓“施政权”交给日本,导致钓鱼岛问题成为之后影响中日关系的重大问题。1969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有关油气资源的调查报告,指出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大陆架有可能是世界上石油储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此,中国和日本以及一些南海周边国家间陆续出现了海域划界问题和岛屿争端问题。七十年代,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对本属我国的南海诸岛开始了堂而皇之的侵犯,至今仍实际控制着我国的诸多岛礁,并且在南海的油气资源开发中获得了丰厚的利益。为了维护新中国的海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逐步收回曾经丧失的海权,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本该属于我国的岛屿宣示主权,发布了正式的领海声明,克服一切困难建立起人民海军,提高我国的海防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海权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的实施,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各沿海国对海洋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开始各自立法来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由此而引发了诸多新的海权争端。进入21世纪,我国的海权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美国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反恐”之后,开始将全球战略中心逐步从中东地区转移到亚太地区,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制约了美国在这一地区影响力的发挥,对美国的全球利益形成了挑战。因此,为了巩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及巩固军事同盟体系,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制衡中国发展的同时将经济危机转移给亚洲。为了配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越南、菲律宾等与美国结为同盟关系的国家在东海和南海持续给我国制造海权争端,促使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成为近些年来影响我国对外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一阶段的国家战略无不体现对海洋和海权问题的关注。邓小平时期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进而促进了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面对与周边国家的海权争端,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政策,有效缓解了与周边国家在海权归属问题上的矛盾,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江泽民时期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理念,主张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基础上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在此基础上,我国对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寻求与他国和平解决海权争端的途径,对内则大力发展海洋事业,提高国际海洋竞争能力。胡锦涛时期提出了“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的理念以及“富邻、安邻、睦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是对“新安全观”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习近平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这是我国第一次将“建设海洋强国”写入党的大会报告,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海洋强国梦。随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行“依法治海”。在南海问题上提出“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解决,而南海的和平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关于建设海上合作支点和海上经济合作走廊的创意将给沿线各国包括我国的海洋发展带来诸多便利和机会。海上力量是海权的核心因素。因此,要想拥有强大的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海军是海上力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国海军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由弱到强的历程,海军战略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进而发展为“近海防御”和“远洋防卫”相结合。海军武器装备也经历了从缴获、接收、购买、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过程,如今我国海军已经拥有两艘航空母舰。在和平时代,海军的作用也有多元化发展,除战争外还承担着出访、演习、护航、助力海洋事业发展等任务。除海军外,我国的海上力量还包括海监、渔政、海事、公安边防海警和海关缉私警察。2013年,我国对海上力量进行整合,重组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的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结束“五龙治海”的局面,海上执法由分散变为统一。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向来主张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海权问题上,我国同样誓不称霸,反对海上霸权。我国大力发展海权的目的,绝非要称霸海洋,而是为了维护我国正当合法的海上权益,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进而推动世界海洋的和平发展。

二、自然灾害损失巨大 防灾减灾任重道远──在纪念1999年“国际减灾日”座谈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灾害损失巨大 防灾减灾任重道远──在纪念1999年“国际减灾日”座谈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
        (一) 国际背景:全球化和国际警务改革对公安工作带来新影响
        (二) 国内现实:社会转型对公安工作提出新要求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实践基础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工作的历史实践
        (二) 改革开放以来公安工作的现实实践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生成的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公安工作的相关理论
        (二) 毛泽东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改革开放起步与全面展开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78年-1992年)
        (一) 在拨乱反正中初步形成
        (二)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走向成熟
        (三) 在党的十三大以后至邓小平南巡讲话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1992年-2002年)
        (一) 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五大这一时期初步形成
        (二) 党的十五大以后至党的十六大召开这一时期走向成熟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02年2012年)
        (一) 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七大这一时期为形成期
        (二) 党的十七大至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一时期为进一步发展期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2012年至今)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
        (一) 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依然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
        (二) 在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和工作大局中公安工作处在很重要的位置
        (三) 公安机关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使命任务
    二、关于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一) 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不能动摇
        (二) 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三、关于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
        (一)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二) 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三)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四、关于公安工作的实现路径
        (一)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首要问题
        (二) 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三)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 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增强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五、关于公安工作的主体建设
        (一) 政治建警:全面加强革命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政治过硬
        (二) 从严治警:全面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确保公安队伍纪律作风过硬
        (三) 依法治警:全面推进正规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责任过硬
        (四) 素质强警:积极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确保公安队伍本领过硬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总体特征
    一、生成过程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继承性
    二、内容构成的科学性政治性和法治性
        (一) 严密的科学性特征
        (二) 鲜明的政治性特征
        (三) 强烈的法治性特征
    三、本质属性和价值依归的人民性
        (一) 价值指向的人民性
        (二) 力量源泉的人民性
        (三) 评判标准的人民性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价值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二) 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公安工作思想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 科学统领了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 有效推动了公安制度改革创新
        (三) 有力推进了法治公安建设
        (四) 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提供了思想保障
第六章 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
    一、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坚持和发展
        (一) 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二) 以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为根本原则
        (三) 以坚持服从和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立足点
        (四) 以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为根本价值指向
        (五) 以坚持辩证思维法治思维为方法论
    二、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坚持和发展
        (一) 让思想掌握广大公安民警
        (二) 在解决现实问题和时代之间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党的公安工作思想
    三、在正确认识坚持和发展的关系中坚持和发展
        (一) 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
        (二) 坚持好发展好习近平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新时代我国农村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三、扶贫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
        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新时代持续推进农村扶贫工作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第二节 重要意义
        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增进人民福祉的现实需要
        二、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三、实现农村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
        四、为世界反贫困斗争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现状
    第一节 新时代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成就及成功经验
        一、新时代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伟大成就
        二、新时代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
    第二节 新时代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二、扶贫干部政策执行中的行为失范
        三、贫困地区扶贫资源配置不合理
        四、已脱贫人口再度返贫风险高
        五、未来应对相对贫困问题任务艰巨
第五章 新时代持续推进农村扶贫工作的对策
    第一节 加强和改善党对扶贫工作的领导
        一、增强党的贫困治理能力
        二、强化党在扶贫领域的作风建设
    第二节 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一、培育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意识
        二、强化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节 推进扶贫资源的高效配置
        一、重塑乡村社会结构提升扶贫瞄准效率
        二、发挥地方资源禀赋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第四节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范返贫
        一、完善防范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二、注重对已脱贫人口的扶贫政策衔接
        三、推进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扶贫重点转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一、建立相对贫困群体认定监测机制
        二、推动区域和城乡之间协调发展
        三、健全“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四、实现乡村振兴与相对贫困治理统筹衔接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解析
        (一)生态
        (二)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考
        二、列宁的生态认识
    第二节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
        二、“尊重生命”的生态理念
        三、“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第三节 理论借鉴:西方社会的几种生态理论
        一、生态主义
        二、生态社会主义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萌芽阶段(1949-197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萌芽的历史缘由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三、对生态与发展关系的关注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孕育阶段(1978-2002)
        一、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现实挑战
        二、环境保护思想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阶段(2002-2012)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要求
        二、科学发展理念
        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阶段(2012-至今)
        一、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背景
        二、绿色发展理念
        三、生态文明新理念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
    第一节 和谐发展
        一、和谐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状态
        二、追求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三、构建社会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第二节 生态公平
        一、公平是一切人类行为应遵循的准则
        二、公平为解决当前生态危机提供条件
        三、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
    第三节 绿色发展
        一、绿色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标志
        二、绿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三、绿色是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基本观念
    第四节 生态安全
        一、安全是人类文明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生态安全是对国家安全理念的丰富发展
        三、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历史性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观的历史承接
        二、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生态智慧的深化
    第二节 民族性
        一、保障中国人民的环境利益
        二、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三、促进世界各民族协同发展
    第三节 时代性
        一、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
        二、回应时代最基本问题的拷问
        三、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举措
    第四节 实践性
        一、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二、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三、在实践中实现进一步丰富发展
第五章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生态建设实践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初见成效
        一、生态文明意识初步形成
        二、生态建设事业顺利推进
        三、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形势相当严峻
        一、国内的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二、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尚待全面提高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
        四、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未根本改变
        五、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一、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
        二、切实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
        三、积极培养与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
        一、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实现源头防控
        二、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监管
        三、构建相关追责损赔制度确保责任落实
    第三节 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
        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二、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三、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生态技术
    第四节 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
        一、努力推进全球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
        二、不断增强国际生态合作的思想认识
        三、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合作的实践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习近平民生理论及其在新疆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现有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及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不足
    五、廓清相关核心概念
        (一)民生
        (二)民生问题
        (三)民生建设
        (四)民生理论
    注释
第一章 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发展的思想渊源与时代背景
    第一节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生的理论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民生理论的合理内核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过程及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习近平民生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的过程
    注释
第二章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时代价值
    第一节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思想内核
        一、理论品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二、价值旨归: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第二节 习近平民生建设的实践方案
        一、将改善民生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
        二、民生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三、主要实践:从“五有”变为“七有”
    第三节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时代价值
        一、发展论:是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二、方法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丰富发展
        三、实践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注释
第三章 进一步加强新疆民生建设的必要性及新要求
    第一节 新疆民生建设的必要性
        一、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解决新疆社会主要矛盾的应有之义
        三、保障人民权利充分行使的实践基础
    第二节 新时代新疆民生建设的新要求
        一、发展程度相对滞后
        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三、实现总目标的新要求
    注释
第四章 习近平民生理论在新疆的实践
    第一节 以“访惠聚”为载体的新疆民生建设创举
        一、价值向度:密切联系党和群众
        二、“访惠聚”活动的具体部署
    第二节 新疆践行习近平民生理论的主要举措
        一、为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奠定经济基础
        二、均衡发展社会事业以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三、持续助力“绿色、安全”社会环境建设
    注释
第五章 新疆民生建设的实践成效、经验总结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新疆民生建设的实践成效及经验总结
        一、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的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二、各族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获得感不断提升
    第二节 新疆民生建设经验总结
        一、正确处理社会稳定与民生建设间的辩证关系
        二、正确处理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间的辩证关系
        三、正确认识民生建设与社会治理有机统一关系
    第三节 新疆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新疆民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新疆民生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注释
第六章 新疆进一步推进民生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坚持全面论:为民生建设提供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继续为维护新疆稳定奠定必要条件
        二、继续贯彻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任务
    第二节 坚持矛盾论:推进新疆民生更平衡更充分发展
        一、继续发挥访惠聚“精准滴灌”优势
        二、提升新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节 坚持实践论:民生建设紧扣“七有”和“五性”
        一、聚焦“七有”改善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落细“五性”需求
    注释
结语 习近平民生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生论述的最新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性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及危害
    (一) 全球性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 灾害损失特别巨大
        2. 灾害发生频率较低
        3. 致灾因子更为复杂
        4. 灾害损失具有国别差异
    (二) 全球性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
        1. 直接危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 间接危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二、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体系的进展与问题
    (一) 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体系取得的进展
        1. 联合国减灾机制成效明显
        2. 治理机制多层次协同发展
        3. 对市场机制的利用不断扩大
    (二) 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 自然灾害治理尚未成为全球安全治理的核心议题
        2. 自然灾害治理的制度建设仍滞后于治理需求
        3. 自然灾害国际救援存在沦为政治工具的倾向
        4. 对保险市场化机制的运用远远不够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中国参与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的实践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及核心内涵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涵
    (二) 中国参与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的实践举措
        1. 积极参与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事务
        2. 加强国际间减灾交流与合作
        3. 积极开展自然灾害人道主义援助
四、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体系变革及保险机制应用
    (一) 推动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体系深度变革
        1. 将自然灾害治理提升为全球安全治理的核心议题
        2. 改革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体系的制度和行动框架
        3. 在实施灾害国际救援时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4. 加强各国内部的灾害治理协调和资源整合
    (二) 加强对市场化保险补偿机制的应用
        1. 提高对市场化保险补偿机制的重视程度
        2. 推动建立全球性巨灾保险相关制度安排
        3. 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国际性巨灾保险基金

(7)“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主要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当前研究现状
        (一)关于“一带一路”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新安全观的研究
    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性
    五、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一带一路”倡议
        (二)安全
        (三)国家安全观
第一章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演进
    第一节 丝绸之路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演进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基础和风险挑战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基础
        (二)“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风险挑战
第二章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上)
    第一节 东南亚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一、恐怖主义
        二、民族问题
        三、宗教冲突
        四、极端主义
        五、水资源争端
        六、毒品问题
        七、其他安全问题
    第二节 南亚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一、恐怖主义
        二、民族问题
        三、宗教冲突
        四、毒品问题
        五、难民与非法移民问题
        六、其他安全问题
    第三节 中亚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一、极端主义
        二、恐怖主义
        三、民族问题
        四、边界领土争端
        五、水资源争端
        六、其他安全问题
第三章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下)
    第一节 中东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一、战争
        二、恐怖主义
        三、民族、宗教冲突
        四、水资源争端
        五、难民与非法移民问题
    第二节 欧洲及其他地区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一、欧洲地区
        二、俄罗斯
    第三节 海洋通道安全
        一、海洋领土边界争端
        二、海盗与持械抢劫船只问题
        三、海上恐怖主义
        四、海洋自然灾害、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第四章 中国新安全观的发展演进及其理论内涵
    第一节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回顾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观
        二、中国近代的国家安全观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国家安全观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与演进
        一、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
        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新安全观的补充发展
        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新安全观的丰富完善
    第三节 中国新安全观的理论内涵
        一、共同安全
        二、综合安全
        三、合作安全
        四、可持续安全
第五章 中国新安全观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应对
    第一节 中国新安全观在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一、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的共同安全观及其指导作用
        二、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的综合安全观及其指导作用
        三、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的合作安全观及其指导作用
        四、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的可持续安全观及其指导作用
    第二节 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对中国新安全观的丰富和发展
        一、对议题性质的认定是安全合作的前提条件
        二、威胁认知和共同利益对安全合作的影响
        三、总结与思考
第六章 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宏观层面: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中国新安全观的指导作用
        二、区分“可合作安全”与“不可合作安全”
        三、保持常态心理,不要把“一带一路”安全问题特化和泛化
    第二节 中观层面: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加强对“一带一路”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协调统筹海陆两条主线的安全
        三、重视不同国家的安全关切
        四、加强与主要大国的合作
        五、充分利用现有安全合作机制,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
    第三节 微观层面: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对沿线安全形势研判,建立全球安全预警和防范机制
        二、建立海外安全战略支点
        三、通过科技创新加强安全合作
        四、利用海上普遍管辖权,共同打击海盗和海洋恐怖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新时代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的人本理性逻辑研究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X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边境民族乡村的“共建共治共享”
    第一节 研究缘起:新时代“物的乡村振兴”与“人的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一、理论诉求:共享发展理念下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的人本思想
        二、实践归纳:乡村振兴目标的公共性呼唤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
        三、逻辑探寻:从“物”到“人”的“共建共治共享”
    第二节 选题意义:边境民族乡村从“共建共治”、走向“善治共享”的使命
        一、实践意义:破解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现实困境
        二、理论意义:创新边境民族乡村振兴认知思维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和辨析
        一、乡村振兴
        二、共建共治共享
    第四节 相关论题的研究述评:一个批判性的视角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研究现状反思
    第五节 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实证化路径
        一、理论联系实际
        二、历史和逻辑相统一
        三、跨学科研究
        四、实证研究方法
        五、文献研究法
    第六节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一种新的分析维度
        一、研究思路
        二、分析框架
    第七节 创新点及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意蕴诠释
    第一节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村发展理论述要
        一、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张“合作劳动”为主的农村发展理论
        二、列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合作社”为主的农村发展理论
    第二节 理论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村发展理论成果及创新
        一、毛泽东:坚持“为人民服务”,主张“社会化大生产”为主的农村发展理论
        二、邓小平:坚持“有利于人民”,倡导“两个飞跃”为主的农村发展理论
        三、江泽民:坚持“人民为主体”,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的农村发展理论
        四、胡锦涛:坚持“以人民为本”,倡导“依靠亿万农民”为主的新农村建设理论
        五、习近平:坚持“人民为中心”,强调“让农民平等参与”为主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理论
第二章 现状扫视: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的实然表征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X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场域
        一、民族在云南省边疆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概况
        二、民族在边境自然村:X边境民族乡村概况
        三、资料来源及田野调查:行走于边境乡间小路上
    第二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X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环境
        一、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却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
        二、社会环境:“老少边穷”且民族宗教关系复杂
        三、国际环境:政治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和渗透
        四、教育环境:“打工潮”催生出“读书无用论”
    第三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X边境民族乡村振兴面向
        一、组织构成:X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组织体系
        二、应然职能:X边境民族乡村振兴职能“应然”结构
        三、实然回应:X边境民族乡村振兴机能“实然”回应
        四、案例剖析:X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模式
第三章 振兴逻辑: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引“善道”,走向“善治共享”
    第一节 公共属性: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的“公共”缘起
        一、边境民族乡村“产业兴旺”的公共属性剖析
        二、边境民族乡村“生活富裕”的公共属性剖析
        三、边境民族乡村“乡风文明”的公共属性剖析
        四、边境民族乡村“生态宜居”的公共属性剖析
        五、边境民族乡村“治理有效”的公共属性剖析
    第二节 边境民族乡村振兴“人本理性”的逻辑生成
        一、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意涵和本质表征
        二、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要素、系统
        三、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功能特质
        四、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成逻辑
        五、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本理性逻辑
        六、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价值取向
第四章 振兴主体: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生“善者”,走向“全民共享”
    第一节 边境民族乡村振兴主体的归属认同
        一、身份认同:边境民族乡村振兴主体归属认同的基础
        二、文化认同:边境民族乡村振兴主体归属认同的核心
        三、价值认同:边境民族乡村振兴主体归属认同的统整
    第二节 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的主体间性与权责关系
        一、调控性共建共治: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官”的权责
        二、自主性共建共治:边境民族乡村振兴“民”的权责
        三、协同性共建共治:边境民族乡村振兴“他者”的权责
    第三节 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多元主体”的协同生成
        一、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多元主体”的体系建构剖析
        二、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多元主体”的协同制度生成
第五章 振兴过程: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求“善于”,走向“渐进共享”
    第一节 治“穷”:以“产业兴旺”为物质基础的边境民族乡村经济渐进振兴
        一、边境民族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作用
        二、边境民族乡村“产业兴旺”的制约因素
        三、边境民族乡村“产业兴旺”的实现途径
    第二节 治“差”:以“生活富裕”为核心目标的边境民族乡村社会渐进振兴
        一、边境民族乡村“生活富裕”的重要作用
        二、边境民族乡村“生活富裕”的制约因素
        三、边境民族乡村“生活富裕”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治“劣”:以“乡风文明”为重要内涵的边境民族乡村文化渐进振兴
        一、边境民族乡村“乡风文明”的重要作用
        二、边境民族乡村“乡风文明”的制约因素
        三、边境民族乡村“乡风文明”的实现路径
    第四节 治“脏”:以“生态宜居”为重大战略的边境民族乡村生态渐进振兴
        一、边境民族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作用
        二、边境民族乡村“生态宜居”的制约因素
        三、边境民族乡村“生态宜居”的实现途径
    第五节 治“乱”:以“治理有效”为组织保障的边境民族乡村政治渐进振兴
        一、边境民族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作用
        二、边境民族乡村“治理有效”的制约因素
        三、边境民族乡村“治理有效”的实现途径
第六章 振兴效果: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成“善态”,走向“全面共享”
    第一节 建于“结果”与“效果”之间: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的“善态”推进
        一、经济共荣:以“产业兴旺”为物质基础的边境民族乡村经济共建共治的“善态”推进
        二、社会共享:以“生活富裕”为核心目标的边境民族乡村社会共建共治的“善态”推进
        三、文化共融:以“乡风文明”为重要内涵的边境民族乡村文化共建共治的“善态”推进
        四、生态共保:以“生态宜居”为重大战略的边境民族乡村生态共建共治的“善态”推进
        五、政治共舞:以“治理有效”为组织保障的边境民族乡村政治共建共治的“善态”推进
    第二节 建于“私益”与“公益”之间: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关系的“善态”推进
        一、私益到公益: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主体间的关系调和
        二、共建到共赢: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主体的共同发展
第七章 制度保障: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向“善治共享”的推进
    第一节 制度推进机制: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推进器”
        一、“共建共治共享”正式制度的规约和保障
        二、“共建共治共享”非正式制度的激励与推进
    第二节 合作动力制度: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动力源”
        一、“共建共治共享”的利益激励制度
        二、“共建共治共享”的合作博弈制度
        三、“共建共治共享”的资源分享制度
    第三节 利益协调制度: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润滑剂”
        一、“共建共治共享”利益关系的调节制度
        二、“共建共治共享”利益的公平分配制度
        三、“共建共治共享”利益的合理补偿制度
    第四节 权责明晰制度: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平衡仪”
        一、公共权力制约制度:“共建共治共享”主体权责协调的支配之“力”
        二、民主权利规约制度:“共建共治共享”主体权责协同的民主之“手”
    第五节 督导评估制度:边境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监控器”
        一、目标本位共建:宏观统筹层面督导评估制度的“共建共治共享”重心
        二、过程本位共建:中观指导层面督导评估制度的“共建共治共享”重心
        三、能力本位共建:微观执行层面督导评估制度的“共建共治共享”重心
结论: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边境民族乡村“精准脱贫”,走向“全面振兴”的人本理性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视角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基本思路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崛起与国家安全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与国家安全
        二、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生产力视角分析
        三、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
    第二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保障
        一、国家崛起需要安全保障
        二、国家安全保障力
        三、国家崛起与国家安全保障力
    第三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
        一、国家衰落或崛起与安全之间矛盾的两个案例
        二、国家崛起与保持安全在矛盾中发展
        三、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第二章 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国家安全问题
    第一节 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
        一、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中国崛起引发的安全困境
        四、国家崛起进程中外部威胁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多变
        一、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威胁国家安全
        二、历史问题给国家间安全造成威胁
        三、陆地争端加剧国家之间的矛盾
        四、东北亚现实军事威胁依然存在
    第三节 国家内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一、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发的社会问题
        三、文化安全受到威胁
        四、生态与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五、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第三章 崛起进程中安全问题引起的挑战及其根源
    第一节 中国崛起打破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平衡
        一、全球化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冲击
        二、中国崛起改变了世界力量结构
        三、国家实力的变化对国民心理造成的影响
    第二节 崛起引发的内部主要矛盾
        一、政治安全受到威胁
        二、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三、敏感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四、环境污染威胁国民生存安全
        五、内部威胁的发展与演变
    第三节 内外威胁对国家之间安全影响
        一、内外两种威胁之间的关系
        二、两种威胁对国家崛起的影响
        三、两种威胁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第四节 崛起进程中内外挑战塑造了安全困境
        一、崛起进程中各类挑战构成安全困境的根源
        二、传统安全困境与非传统安全困境的叠加
        三、崛起进程中安全困境的破除
第四章 国家崛起进程中安全实现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集聚国家安全保障的强大物质力量
        一、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二、实现自主创新提升国家科技实力
        三、加强军事变革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能力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第二节 培育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力量
        一、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教育工程
        二、重塑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中注入国家安全的基因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认同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文化
    第三节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地区环境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
        二、“一带一路”沿线安全隐患及对区域安全影响
        三、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周边和地区环境
    第四节 国家安全保障的全球安全治理
        一、积极参与国际安全治理保障国际安全
        二、积极合作共建新型大国关系
        三、国际安全治理几个关键领域的安全保障
        四、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后记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我国海权面临的国际与国内环境
    第一节 美国对新中国的海上遏制
        一、支持退据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在沿海地区的敌对行动
        二、经常入侵我国领海与领空,对我国实行海上“封锁”与“禁运”
        三、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极大地威胁到我国的海防和国家安全
    第二节 中国东海和南海海权面临侵犯
        一、日本与美国私相授受我国钓鱼岛
        二、南越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
        三、菲律宾侵占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海上权利的主张
        一、收回丧失海权,建立规章制度
        二、宣示岛屿主权,发布领海声明
        三、建设人民海军,提高国家海防能力
第二章 改革开放战略下中国的海权认识
    第一节 改革开放战略中的海权因素
        一、面向海洋的改革开放
        二、主张和平发展,反对海上霸权
        三、对争议海域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第二节 改革开放战略下我国的海权环境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国家海权的影响
        二、我国在黄海、东海、南海均面临海权争端
        三、中美关系缓和,但在海权问题上美国依然对我国造成压力
    第三节 改革开放战略下我国海上力量的发展
        一、邓小平的海军建设思想
        二、确立“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
        三、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
        四、海军协助国家发展建设
        五、海军进一步加强开放程度
第三章 “新安全观”理念下的中国海权观
    第一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一、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
        二、日本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
        三、南海形势趋于复杂
    第二节 中国提倡“新安全观”理念
        一、“新安全观”理念的提出
        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寻求解决海权争端的途径
        三、发展国内海洋事业,提高国际海洋竞争力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一、江泽民的海军建设思想
        二、继续贯彻“近海防御”战略,海军建设全面发展
第四章 “和谐世界”理念下的中国海权认识
    第一节 新世纪初期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一、美国战略重心转向“反恐”
        二、日本在东海动作不断
        三、《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及南海争端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倡导“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
        一、“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的提出
        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下的海权维护
        三、“实施海洋开发”与“发展海洋产业”战略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一、胡锦涛的海军建设思想
        二、海军装备先进化,航空母舰诞生
        三、海军作用的全面发挥
第五章 海洋强国战略与中国海权
    第一节 新时期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海权的挑战
        二、日本“倚美制华”,东海争端激烈化
        三、部分南海声索国配合美国亚太战略,南海局势升温
    第二节 我国制定海洋强国战略
        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与推进
        二、全面推行“依法治海”
        三、用“双轨思路”解决南海问题
        四、陆海统筹——“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的海洋经略
        五、维护和平海洋,追求海上利益共赢、共享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一、习近平的海军建设思想及人民海军的发展
        二、“五龙治海”及其弊端
        三、重组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的名义进行海上执法维权
结语 我国海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一、对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应着力完善我国海洋法律法规建设
    三、应大力培养海洋领域的专业人才
    四、政府在提高我国国民海权意识方面需要做更多努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自然灾害损失巨大 防灾减灾任重道远──在纪念1999年“国际减灾日”座谈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安工作思想研究[D]. 隋从容. 山东大学, 2020(09)
  • [3]新时代我国农村扶贫问题研究[D]. 陈芳洁.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D]. 张成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习近平民生理论及其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 陈欢欢. 新疆大学, 2019(10)
  • [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性自然灾害治理变革[J]. 中国保险学会课题组,姚庆海,冯占军.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18(05)
  • [7]“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主要安全问题研究[D]. 王术森. 兰州大学, 2018(11)
  • [8]新时代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的人本理性逻辑研究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X村为例[D]. 保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9]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 杜刚. 苏州大学, 2018(02)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D]. 兰波. 山东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自然灾害损失巨大,防灾减灾任重道远——在纪念1999年“国际减灾日”座谈会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