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产权为纽带重组国有资产——一汽集团轻型车企业并购简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云翔[1](1998)在《以产权为纽带重组国有资产——一汽集团轻型车企业并购简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一汽集团轻型车企业并购的实践经验,论证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无偿或适当补偿兼并能有效盘活现有巨额存量,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规模效益,以资产增量带动国有资产存量的整体调整和改组。指出以产权为纽带重组国有资产是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产业政策到位,实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刘洪德[2](2004)在《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汽车产业是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标志性产业,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跃居世界第四,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21世纪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中国汽车工业为实现跻身世界汽车产业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用新的思路去思考和探索产业的发展,制定具有前瞻性、合理性的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组织的调整和优化,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论文回顾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产业成长与产业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的关系,得出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完善势在必行的结论;通过对我国汽车市场潜在需求及发展态势的分析,并结合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对中国汽车产业规模预测,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愿景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描述。 论文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进入与退出壁垒及生产集中度等角度出发,对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揭示了其特征与成因;并在与发达国家比较的基础上,明确了我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发展趋势。 论文针对中国汽车产业寡占型市场结构特征给出了定价模型,并结合市场定位、定价目标分析,得出中国汽车市场同类、同档次产品倾向于实行通行价格的结论;从体制环境分析出发,揭示了我国汽车产业价格长期维持在“三高”水平的成因及产业价格变化趋势;对价格协调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集团等价格协调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 论文从市场行为的崭新视角对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了技术创新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历史规律及发展模式,得出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应以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的结论;从垄断与竞争角度,论证了大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各有优势;通过对技术创新联合的分析,提出必须走“企业为主,政府协调,组织起来,联合攻关”的技术创新之路;提出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推进二次创新的模式。 论文阐述了产权重组与市场资源配置的辨证关系及委托代理机制,对企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业兼并与合并进行分析,指出产权重组并不是实现市场资源配置的唯一正确选择;同时,从产业价值链优化的角度分析,垂直一体化的分工模式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比较世界汽车产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结合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得出我国汽车产业企业组织战略的调整方向应是发展产业集群、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中间体制型网络组织,逐步实现基于产业链的组织扁平化、专业化、协作化、弹性化。 论文从产业的市场结构、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程度、市场开放程度入手,提炼出评价汽车产业市场绩效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Borda数法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相比,市场绩效差距还在逐步拉大。 论文在对汽车产业组织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汽车产业组织政策的对策建议,主要是:完善市场准入规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推进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合;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推进特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强化行业整体协调功能等,为我国汽车产业组织优化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借鉴。关键词: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组织政策
余红涛[3](2004)在《论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企业并购》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经济转型为切入点,将企业并购与转型过程中的产权基础、经济结构转型和市场环境转型等重要问题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作者认为,将转型问题与企业并购相结合,这一独特视角将会把理论界对中国企业并购的演进、特性、问题、发展思路等问题的研究引入更为深刻的阶段。 本文主要针对四个问题进行研究:1.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并购。2.企业怎样进行并购。3.为达到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哪些企业,哪些行业应该成为中国并购发展的主流,从而带动中国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4。什么是中国企业并购发展的最优化模式,是照搬国外经验还是建立适应现阶段经济转型的有中国特色的并购模式。 本文在具体的内容上,按研究专题设置,全文分为三篇十章。 第一篇,企业并购的理论和历史演变,作者从三方面分三章进行了阐述。 第一章:首先说明了企业并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含义,并对企业并购的不同类型进行了辨析,回顾了中外企业并购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用经济学的方法,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本集中、分工、股份制、垄断等与企业并购极为相关的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作为构建全文的理论基础。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够较好的解释企业并购的实质,西方经济学在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三章:进一步对企业并购动因的分析进行了总结,将之归纳为企业并购的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以说明企业并购的现实动力。通过研究,作者认为,真正驱动企业并购的是企业内在利益驱动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企业并购的外在动力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第二篇,中国经济转型与企业并购的关系。这一篇作者将转型分为两个层面,即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市场环境的转型,以六章阐述了中国经济转型与企业并购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第四章:首先研究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基础—产权改革与企业并购的关系。将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展开,结合中国企业产权改革发展演进的过程,作者发现中国的企业并购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紧密联系的一对矛盾。企业并购作为一种方法和工具成为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之一,随着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股份制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成为推动中国企业并购的动力,这种螺旋式的发展模式有助于中国企业的改革和经济发展。 第五章:企业并购和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关系。作者认为在实现国有经济战摘要略调整两个目标的过程中,企业并购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式,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鼓励企业以并购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然而在中国经济转型的现实中,企业并购这种方式的推行仍然存在许多障碍。 第六章:企业并购与市场结构调整的关系。作者分析了中国市场结构的特征和问题,并在比较和分析了美国企业并购对市场结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在非国家垄断的行业,有必要形成寡头垄断、垄断竞争为主的市场结构,而企业并购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七章:开放型经济转型与企业并购的关系。作者在对国内外跨国公司并购的主要模式和案例评价和分析后认为对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来说,经济开放是必然选择,有利于满足我国对技术、资本、管理、人力资源等关键生产要素的需求,改善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并购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并购,可以吸引外商投资,取得对国外企业的控制权,迅速、直接的获得经营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提高国外市场的市场占有率。 第八章:资本市场深化与企业并购的关系。本章研究了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企业并购的关系。作者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是未来中国企业并购的主要平台,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并购中介,我国应构建以国有大型证券公司和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为主的全能型的投资银行业务体系。既可为企业并购提供战略、财务等咨询服务,也能为企业并购提供融资服务。 第九章:政府行为与企业并购的关系。从法律制度的角度,研究了我国政府、国外政府对企业并购的相关法律和监管制度,分析了我国在并购立法和规范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政府强化对企业并购的制度供给,政府的角色应从企业并购的直接参与者转变为企业并购的有效监督者,提高干预企业并购的效率。 第三篇,企业并购的前景与中国企业并购体系的构建,即本文第十章。 作为全文的总结,在分析了中外企业并购的趋势后,对构建符合中国当前经济转型要求的企业并购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中国企业并购体系的构建,要突出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的目标,以充分发挥企业并购的功能为原则;深化产权改革是基础,继续强化资本市场的作用,尽快恢复和规范产权交易市场;以国有经济为主体,民营、外资为重要组成的多元化并购主体:加快中国并购市场体系建设步伐,政府由参与者转变为监督者,尽快制定企业并购的专有法律,建立国有控股的大型全能型投资银行。
初叶萍[4](2004)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中国大规模、系统化投资的展开,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日益显着。为了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在吸收借鉴国内外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业组织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汽车工业的影响的研究框架,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动机、方式、模式、市场结构、行为及绩效进行了全面及系统的分析,从而达到了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影响较为客观、准确的认识及评价。本文基于大量的统计数据,将实证研究和理论总结相结合,在方法上以数学统计和模型分析为主要手段,在理论上以产业组织的SCP理论框架为指导,深入探讨跨国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文章在回顾与评价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有关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理论相结合,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有关影响理论特别是对东道国的市场影响理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从而为本文的分析框架提供了理论指导。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发展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世界上大型跨国汽车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外资在中国汽车工业所占的比重已超过40%。从研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总量、结构、进入方式及合作模式中可得出,跨国汽车企业已占有我国汽车工业的近半壁江山,中外合资企业是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汽车行业主要形式,其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我国传统的汽车生产基地。通过对跨国公司主要合资项目的分析,归纳出跨国公司与我国汽车企业的合资方式分为三种模式:一缆子型、局部型和混合型。在对跨国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当中,按照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式: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P)来展开分析。在市场结构(S)的分析当中,重点分析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影响,得出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提高了市场集中度、提高了市场的结构性进入壁垒、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的规模经营并对产业内部组织结构有改善的作用;在市场行为(C)的分析当中,分析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跨国公司的进入一方面促进了汽车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会因为垄断而产生反竞争<WP=4>行为。在研究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其定价行为时,利用力学中的库仑定律对技术转移的压力、动力及阻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各个不同阶段,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的不同表现方式;在市场绩效(P)的分析当中,首先以微观经济学的主导厂商模型为出发点,分析了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汽车行业后,成为了占有垄断地位的主导厂商,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如果不重视培养自已的主导厂商,跨国公司有可能在其所在的行业内占有极高的产出份额甚至垄断中国市场,这意味着中国本土企业将逐步从市场上退出,而这又意味着中国自主的生产能力将逐步减弱,自主的产出水平将逐步降低。其次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转递与溢出效应的分析当中,引用了芬德瑞与王建业的模型,说明了FDI与技术传递有互补的关系,国际技术传递这种获得性技术可以缩小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但却即不能“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只有技术创新才能赶超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引用了刘小辉与王成刚所作实证研究,他们对FDI流向中国的十个行业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回归结果表明FDI是技术传递的重要渠道,跨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传递是显着正相关的。在20世纪90年代并购重组这一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方式成为了跨国直接投资的越来越普遍的方式。本文以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的兼并重组为案例,分析了跨国公司在我国汽车行业并购重组方式、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此次兼并重组给我国国有企业改造带来的启示,同时对并购重组的风险及其防范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最后本文给出了本文研究的结论与启示,同时给出了本文的后续性研究设想,在关于市场行为的研究中,应引入博弈论方法来对跨国公司的竞争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在实证研究当中,对约束性前提研究不够等等,这些都留待后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吴进良[5](2000)在《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并购自从80年代在我国出现以来,便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它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发展。我国的企业并购理论的研究明显滞后于企业并购的实践,企业并购的迅速发展对理论研究提出了严重挑战。目前的企业并购理论都是以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其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和交易费用论基础上的,它无法合理地解释和解决我国改革时期的企业并购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研究改革时期的企业并购问题是企业并购实践的客观需要,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既有紧迫性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我国改革时期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渡时期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并购作为研究课题,选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我国企业并购实践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和矛盾都是典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并购未曾有过的,有其特殊性和阶段性,如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导致的政府行为如何界定,产权转让收入如何处置,被并购企业职工如何安置等。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加以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我国企业并购就难以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就难以取得重大突破,最终将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可见,选择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分为八章和一个附录共九个部分。第一章 企业并购概述 对企业并购的概念作了界定,并对西方的企业并购理论作了简要介绍。西方企业并购的两大动因一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二是竞争压力的结果。企业并购效应首先是经济协同效应,它包括经营协同、管理协同、财务协同和人力资源协同效应,其次是提高企业发展效率,再次是市场份额效应,最后是实现企业发展的竞争战略,正是因为企业并购有如此多的好处,西方的企业并购高潮才一波接一波不断。第二章 改革时期中国企业并购的起源与特点 我国企业并购的兴起,既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思想解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企业并购经历了从单纯的政府甩包袱消灭亏损企业到企业为了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而主动进行并购、重组的过程,通过并购、重组,极大地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章 并购的主体问题 当前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关系表现为:“全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多层次代理的产权结构模式,<WP=3>这种产权结构安排,造成了企业产权的条块分割,使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变得模糊不清和混乱,既构成了企业并购的体制障碍,又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国有经济产权结构的重组和治理结构的重塑,使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经济的所有者代表职能分开。第四章 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政府既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又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我国企业的并购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的行政范围,政府对企业并购能否实现起决定作用。各级政府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利益共同体,国有企业的并购必然引起与此相关的各方面利益发生改变,这势必造成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许多经济和非经济的因素被掺杂到企业并购中来,使企业并购的运作变得非常困难,并购成本非常高,同时,也造成了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矛盾冲突。政府职能的二重性,使政府在行使管理者职能和行使资产所有者职能时容易产生混淆和职能的重叠,导致了政企无法分开。政府职能的混淆使企业并购行为行政化而非经济化。政府在企业并购中应发挥规划作用、规范作用和协调作用。政府的资产所有者职能应分离出来,政府只管政府的事,即只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第五章 并购的社会环境 企业并购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任何的企业并购都不能脱离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企业并购首先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这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行业管理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其次是法律的支持与保护。目前既需要建立统一的企业并购法律体系,也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并购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最后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保障逐步实现普遍化、社会化、规范化。第六章 并购的中介机构 企业并购能否高效率除政府的影响外,对其影响较大的还有并购的中介机构。并购中介的作用长期被西方并购理论和我国并购实践所忽视。成熟的企业并购需要成熟的中介服务,缺少并购中介的并购市场是不健全的。企业并购运作的实践表明必须尽快培育我国的并购中介机构,它包括:投资银行、并购顾问公司、并购经纪人、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第七章 跨国并购问题 进入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成为第五次并购浪潮的主流。各国之间的相对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的发展是跨国并购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不一致是跨国并购的另一重要原因。近年来外资投入少量资本并购和控制我国国有企业,并在境外上市,已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必须加强利用外资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和法律,鼓励对外投资,推动我国的跨国?
王习农[6](2004)在《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跨国并购浪潮席卷全球,一方面加速经济全球化步伐,另一方面加速其自身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全球经济向自由化、开放化发展,而任何国家在这一国际大趋势下无动于衷都无异于自甘落后。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而加入WTO,又为我国面向全球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给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企业如何确立新的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如何应对,从而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走向开放,将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正是以开放经济中增强我国企业竞争优势为主线,通过建立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全面研究当前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企业发展战略和政府行为取向问题。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导论:主要是在说明论文选题背景和国内外跨国并购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立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简要说明全文的主体结构和框架构思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明确本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跨国并购实践及理论: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指出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即国际投资以跨国并购投资为主。同时,在总结全球跨国并购实践的基础上,界定开放经济内涵,给出跨国并购概念,分析跨国并购实质,梳理当前国际上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以国内企业并购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吸收利用并加以创新。本章对跨国并购和跨国新建两种FDI方式加以比较,进而说明在总体上跨国并购优于跨国新建而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方式的原因。第二章,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MCCAT):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是在评价利用国际各种跨国并购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个理论创新,目的在于架构解释跨国并购动因的一个相对统一的理论。本章核心观点在于:企业并购的动因是企业试图利用自身竞争优势通过企业并购或跨国并购去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以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和持久利润。本理论以企业客观存在市场竞争优势为前提,提出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概念和函数,分析形成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探讨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构成、作用和选择方法,并以此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确立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时代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战略目标,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为战略重点,以合作性战略、进攻性战略、防御性战略、宏微观环境相协调战略为战略方式。以下四章则以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时代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外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本章以合作性战略为指导,在归纳我国企业客观存在的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分析外国企业并购我国企业的动因和现状,指出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中重新定位,进而提出我国企业<WP=4>制度和机制创新的构想。同时强调在外资并购大举进攻的挑战下,我国企业必须加快自身并购进程,快速形成规模经济的必然趋势。在知识优势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前提下,我国企业经营战略必须作相应调整。最后,阐述通过打造我国企业竞争优势构建我国产业竞争力进而塑造国家竞争力的问题。第四章,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本章以进攻性战略为指导,在分析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动因和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指出我国企业如何利用自身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获取更大竞争优势的策略和技术问题,并对如何促进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提出相应对策。第五章,跨国并购与企业外部环境:本章以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相协调战略为指导,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注重从本国实际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着力从政府管理、法律、金融和市场等四方面探讨如何为开放经济中我国企业构建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积极参与跨国并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六章,跨国并购与经济安全:本章以防御性战略为指导,重点论述跨国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防范、企业跨国并购防御、民族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和其他国际风险防范与控制等几方面内容,旨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树立风险防范和经济安全意识,进一步保护和提高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研究表明,在跨国并购大潮下,我国只有适应开放经济的要求,通过主动引进外资并购和走出去并购国外企业,通过重塑宏观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外部运行条件,不断增强经济安全意识,从而面向世界、面向开放、面向未来,确立新的企业发展战略并相应调整和改革,积极打造企业、产业和国家竞争力,才能快速赶超世界发达国家。
张德亮[7](2003)在《企业并购及其效应研究 ——以上市公司为例》文中指出企业并购作为现代经济史上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其意义在于:从宏观上看,企业并购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资源的手段;从微观上看,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有效途径。我国正在步入经济全面开放和全球化的时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结构性转变,必然导致全国性的产业整合与企业重组,形成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通过建立规范的企业并购市场,明确企业的并购主体地位,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推进企业并购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企业改革的深化和运行机制的转化,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企业并购的理论研究包括宏观研究和微观分析两部分,而宏观研究仍需追溯到微观层次的企业行为分析上,所以本论文主要是从微观层面对企业并购进行研究。按照研究的一般逻辑,对企业并购的理论研究首先要回答企业为什么会发生并购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并购作为企业的一种自主经济行为,是由企业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论文从企业演进、企业扩张和资本集中等角度对并购行为加以考察,以此说明企业演进的历史,就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企业扩张与资本集中是企业发展和追逐利润的内在要求,而企业并购则是实现企业扩张和资本集中的快速有效形式。 那么,是什么原因驱使着企业进行并购呢?为此,各种经济学流派都试图用自己的理论框架对并购的动因作出完整的分析。然而,由于不同学派所依托的经济理论基础不同,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动因假说,而这些假说都无法单独对并购作出全面的解释。譬如说,交易成本理论对纵向并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对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则缺乏说服力。论文认为,企业并购的动因是多种多样、复杂多变的,虽不必苛求用某一理论对各种并购类型作出完美分析,但可从并购发生的内在本质去寻求一套系统的研究框架。事实上,并购作为企业的一种经济行为,对于某一项具体的并购来说,其目的是明确的。如为了扩大经营规模,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就进行横向并购;为了降低交易费用,可进行纵向并购;为了分散经营风险、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实施多元化经营的目的则采取混合并购。换言之,企业之所以进行并购,就是为了寻求并购所带来的效应。于是,论文从并购效应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以并购效应为主线的研究思路,分别对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等不同并购类型的效应展开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企业并购及其效应研究 从横向并购来看,企业进行横向并购的主要动因在于追求规模经济效应,横向并购中的规模经济效应来源于成本下降、市场支配力的增强以及垄断等。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较为明显,尤其在并购当年,由此也证明了我国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偏低,通过并购重组,可以提高规模经济水平。但实证结果也显示,并购一年后的规模经济效应有大有小,原因在于非实质性并购、政府干预过度等现象的存在以及并购规模(即并购交易金额占并购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较小,致使并购效应的显着性受到影响。因此,进一步促进横向并购的开展,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在各行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我国近期企业并购的主要目标。 对于纵向并购,主要是通过将市场交易关系转变为内部交易关系,节约交易成本,寻求交易费用效应。我国上市公司纵向并购中的效应在并购的当年没有显现出来,但从并购后一年的情况看,效应还是显着的,表明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并购,内化市场交易,稳定供销渠道,减少了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成本。但更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也得出,这种效应又表现出一种逐步下滑的趋势,尤其在并购后第三年,下降势头比较显着,说明并购后存在一个磨合的过程以及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只有把并购后的上游或下游企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保持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事实上,企业之间的并购,不是简单的1+1,不同企业合并在一起,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进而影响企业整体效应的发挥,因此存在一个整合的过程。 从混合并购来看,其动因主要是寻求协同效应、产业效应和风险分散效应。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实践看,很多公司通过混合并购重组,纷纷涉足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兴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因为这些行业的附加值高,获利丰厚。现实中确实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了产业转型,培育了新的增长点,业绩得以提升。但从实证结果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混合并购中的效应并非如所预期的那么高,而是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与现实情况出现了背离。但如果深入探究一下,或许这一实证结果恰巧暴露了上市公司混合并购中存在的问题,譬如在网络热潮中,许多公司不顾自身实际,一窝蜂进军网络产业,而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使公司处于尴尬境地,进退两难。有鉴于此,我们强调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的内外部条件作出相应的决策,不要盲目多元化,确保主营业务的做大做强。 论文除
蒋建国[8](2012)在《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我国出台的《国家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推进兼并重组作为我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明确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在此背景下,为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长丰集团与广汽集团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企业自身战略发展要求,双方于2009年5月21日签订了《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长丰集团将持有的长丰汽车股份部分转让给广汽集团,转让的股份数占长丰汽车总股本的29%。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市场营销理论对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分析范围包括了并购、兼并、收购的概念界定与区别、我国企业股份转让的发展历程及动因,深入分析了长丰汽车股份转让的背景、动力机制、合作方案与模式,并对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的战略效应进行了全面评价,旨在探索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的战略效应优化途径。本文认为长丰集团与广汽集团二者的并购重组,不但有利于湖南汽车产业的做大做强,而且有利于振兴和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当前,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已经初步显现,这些效应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品牌效应逐步提升,自主品牌势力不断得到壮大;二是财务效应已见成效,资产总额与企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三是产业效应日渐显现,生产效能与产品开发均有重大突破;四是市场绩效不断提升;五、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在融合的第一年实现了全面的跨越。在此基础上,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应进一步优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拓展营销网络,迅速扩大网络营销终端;二是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实现共同的价值观,实现组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传递共同价值理念;三是充分尊重并考虑员工合理需求,让企业与员工实现共同发展;四是要加强同广汽集团的技术力量重组,充分利用广汽集团强大的技术研发体系,实现技术力量的重组与提升;五是应加快与三菱汽车全面合资合作的步伐,加大从三菱汽车引进新车型的力度,迅速提升公司汽车销量,从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施中华[9](2006)在《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竞争内容,围绕该产业展开的研究在国内外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应用探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聚焦于中国轿车产业1979年至2005年的发展时间段,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方法和框架来研究其演化过程及其原因。沿着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理论解释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运用SCP的分析方法,对二十年多来中国轿车产业变迁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运用博弈论和系统论的基本思路,从内部竞争均衡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角度诠释其演变的原因,从而完成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变理论框架的构建。中国轿车产业变迁过程大致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产业引入期、首次价格战、密集进入期、井喷增长期和品牌扩散期。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之前,中国轿车生产处于引进国外车型、填补各档产品空白时期,即产业引入期。此时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企业之间的竞争以数量竞争为主,生产能力扩张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中央和地方的一些汽车生产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形式争相生产轿车,当这些厂商积累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之后,生产能力逐渐超过了市场需求,价格竞争逐渐替代了产能竞争,轿车产业自然步入价格战期。1996年至1998年期间,即使在轿车价格实行国家指导价的严格管制下,轿车产业经历了几次大的价格战。在生产规模达不到最小经济规模的条件下,面对降价对利润的不断侵蚀,中国轿车生产企业一度试图通过共谋稳定市场,1998年第一个轿车价格联盟协议出现。然而,轿车产业所带来的高利润吸引了众多厂商进入,这种共谋状态并没持续多久。1999年至2001年的三年间,国际品牌通过合资的形式不断进入利润较为丰厚的中高端轿车市场,民营和地方企业通过边缘化进入的方式进入易于拷贝的中低端轿车市场,中国轿车产业步入密集进入期。2001年是中国轿车产业的分水岭,不仅产业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厂商竞争呈现新的格局,主要特征是从“弱竞争”走向“强竞争”。轿车价格国家指导、产品目录审批制取消后,企业之间的价格战不断爆发,新车型如雨后春笋般推向市场。需求弹性的经济规律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轿车产业出现连续多年的井喷式增长。井喷增长期过后,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再次呈现,轿车生产企业的库存迅速增加。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出台之后,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恢复理性,差异化的品牌竞争正逐步取代纯粹的价格竞争,轿车产业步入品牌扩散期。在这一时期,轿车生产企业通过完善产品质量空间,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开始进行品牌扩散,不同企业逐步在不同产品质量空间上的垄断势力,从而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率的盈利水平。对中国轿车产业组织特征进行了深入考察后,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知识,对不同阶段企业竞争及其产业均衡的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在初始的厂商古诺竞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放松假设条件多次进行扩展,建立了产能约束、产量扩张、市场进入、竞争优势、品牌扩散等多个静态均衡模型,以此来分析企业数量竞争的缘由、产量扩张的动机、不同谈判能力企业不同进入方式的原因、企业市场份额差异的内在因素、企业品牌扩散的绩效影响等等,从而为中国轿车产业组织的内在原因及其演化方式提供了严密的理论解释。然后本文对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的外部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行政壁垒、产权关系、消费环境、技术创新四大外部因素变化对产业竞争均衡条件的影响,以此作为静态均衡理念模式的补充。最后本文对未来竞争格局进行了初步的推测,对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必要的建议。
吕天奇[10](2004)在《公司法人制度新论》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就是人们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提出的一个紧密相关的派生命题。市场经济是依法规制的经济,首先体现在市场主体资格的依法认定、依法进入或退出市场以及依法在市场上展开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这既是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制度和方式的首要前提,也是市场经济实际运行的逻辑起点。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史充分证明,越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其经济法制化程度也就越高。与此相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及企业制度,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同时也是一个法学概念。或者说,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到今天,它已经演进成为一种包括以法理为指导的法人制度化的经济制度。从法律角度讲,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制度是由法人而不是自然人所构成的制度。法人制度萌芽于古罗马法,但正式形成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法人及法人制度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当代公司法人最充分的发展形式。法人及法人制度的出现,对于明确界定财产关系,促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直至规范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无论从经济意义上分析企业,还是从法律意义上分析企业,都表明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根本要求的发达的商品经济。从这个意义上看,现代企业制度与其说是一种经济上的微观制度,不如更为确切地说是经济与法律相结合的混合制度。 法与经济客观上也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法是上层建筑,而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后,所得出的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到了加世纪20年代,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确立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日益突出,一些西方学者己开始注意从经济角度来研究法律问题,并将经济学分析方法与法学联系起来,形成了法与经济学(肠w and Econ。而cs)。简而言之,法与经济学或法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范畴和分析方法来研究并阐述法律问题,其研究客体是具有法律规范和内容的经济问题,研究方法是经济学方法论,主要是微观经济学,其立论前提和价值判断标准是经济学的前提和标准,即效率或效用最大化。所以严格说来,这门新兴学科就是从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出发来研究和诊释包含法律规范和制度内容的经济问题。应该说,法与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为我们研究和探讨当前中国所存在的大盆经济与法律问题,提供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思路和方法。从中国实际情况看,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法律问题,既需要从微观经济学角度研究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大量法律问题,也需要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去研究和探讨宏观法律问题。本文所选择的“公司法人制度新论”这一课题,其理论意义就在于此。 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按国际惯例办事,客观上要求政府不能代行企业职能,企业也不能代行政府职能,而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使企业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条件下,成为国内外的自由市场竞争主体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的核心微观基础。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为中国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完全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和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使企业真正摆脱传统体制的制约和限制,规范管理,完成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由于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企业法人制度尚未形成,企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所以出现了诸如国有资产所有奢缺位”、“越位”以及“委托一代理”机制低效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实践层面上,也迫切需要得到有关公司法人制度方面的理论指导与规范。 论文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改革的观点来分析现实问题,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逻辑分析与法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角度,对公司法人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并初步构建出了一个体系完备、切实可行的公司法人制度基本分析框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的选题立足于现代企业制度创新,通过运用法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司法人制度问题。论文首先研究了公司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从历史角度考察了公司制度的演化历程,具体分析了现代公司制度的内容、特征与分类,中国现代公司制度的重要作用,并重点探讨了公司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和动力机制。其次,论文探讨了公司法人制度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界定法人、公司法人制度和公司法人责任制度等相关概念和范畴的内涵、特征及分类,以及公司法人制度的运行基石—合同代理制,为以后对公司法人制度的系统研究打下基础。再次,论文研究了产权与公司法人制度的关系,通过对
二、以产权为纽带重组国有资产——一汽集团轻型车企业并购简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产权为纽带重组国有资产——一汽集团轻型车企业并购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综述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现状 |
1.2.3 有关汽车产业组织研究的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1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理论综述 |
2.1 有关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 |
2.1.1 有关产业组织理论体系 |
2.1.2 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渊源 |
2.2 有关市场结构基本理论 |
2.2.1 市场结构的概念及特征 |
2.2.2 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
2.3 有关规模经济基本理论 |
2.4 有关企业行为基本理论 |
2.5 有关产品差别化基本理论 |
2.6 有关产业集群基本理论 |
2.6.1 产业集群的概念 |
2.6.2 产业集群的特点 |
2.6.3 产业集群的成因和功能 |
2.7 有关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理论 |
2.7.1 产业组织政策的概念 |
2.7.2 产业组织政策的分类 |
2.7.3 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 |
2.7.4 确定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主要依据 |
2.7.5 实现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手段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汽车产业组织概况及产业发展愿景 |
3.1 中国汽车产业组织概况 |
3.1.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
3.1.2 中国汽车产业组织演进及产业发展现状 |
3.2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需求分析 |
3.2.1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
3.2.2 中国汽车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分析 |
3.3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
3.3.1 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汽车工业发展新趋势 |
3.3.2 中国汽车工业当前发展态势 |
3.4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愿景 |
3.4.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规模预测 |
3.4.2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愿景目标 |
3.4.3 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愿景的基本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汽车产业的生产集中与市场结构 |
4.1 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 |
4.1.1 汽车产业规模经济趋势 |
4.1.2 影响汽车厂规模经济的因素 |
4.1.3 轿车厂规模经济 |
4.1.4 轻型车厂规模经济 |
4.2 汽车产业的产品差异化 |
4.2.1 产品差异化内涵及成因 |
4.2.2 汽车产品的物理差异 |
4.2.3 买方需求差异 |
4.2.4 对顾客服务差异 |
4.2.5 中国汽车工业产品差异化特征 |
4.3 汽车产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 |
4.3.1 进入壁垒因素 |
4.3.2 退出壁垒因素 |
4.4 中国汽车产业生产集中度分析 |
4.4.1 中国汽车产业生产集中度发展及现状 |
4.4.2 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生产集中度因素分析 |
4.5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及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
4.5.1 汽车产业寡占型市场结构特征 |
4.5.2 世界汽车市场结构 |
4.5.3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与发达国家比较呈现的特征 |
4.6 世界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
4.7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优化的方向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汽车产业定价行为分析 |
5.1 汽车产业寡头垄断定价模型 |
5.2 产品市场定位 |
5.3 定价目标 |
5.4 汽车产业通行价格定价法及其理论诠释 |
5.4.1 通行价格定价原则 |
5.4.2 汽车产业通行价格定价诠释 |
5.5 基于体制与市场环境的中国汽车产业价格变化趋势 |
5.5.1 中国汽车产业的高价位水平及其体制环境 |
5.5.2 买方市场环境下汽车产业价格放开的新走势 |
5.6 中国汽车产业价格协调机制 |
5.6.1 政府 |
5.6.2 行业协会 |
5.6.3 企业集团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行为分析 |
6.1 技术创新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6.1.1 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相伴生 |
6.1.2 技术创新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6.2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范式轨迹 |
6.2.1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
6.2.2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若干历史规律 |
6.2.3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
6.3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垄断与竞争 |
6.3.1 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的一般认识 |
6.3.2 中国汽车产业组织与技术创新的不适应性因素分析 |
6.3.3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优势因素 |
6.4 优化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方向 |
6.4.1 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联合 |
6.4.2 引进技术基础上推进二次创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汽车产业企业组织战略调整 |
7.1 产权重组与市场资源配置 |
7.1.1 我国汽车企业产权重组的动因 |
7.1.2 我国汽车企业产权重组的目的 |
7.1.3 我国汽车企业产权重组障碍 |
7.1.4 我国汽车企业产权重组的推动措施 |
7.2 健全企业治理的委托代理机制 |
7.2.1 汽车企业委托—代理问题 |
7.2.2 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机制 |
7.3 中国汽车产业的合并、兼并与联合经营 |
7.3.1 中国汽车工业的两次合并、兼并与合资经营 |
7.3.2 企业合并、兼并与合资经营中存在的弊端 |
7.3.3 推进企业合并、兼并与合资经营的对策 |
7.4 中国汽车产业链的组织优化 |
7.4.1 汽车产业链组织优化的趋势 |
7.4.2 汽车产业的产业集群 |
7.4.3 汽车产业战略联盟与虚拟企业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绩效评价 |
8.1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8.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2 评价指标体系框图 |
8.2 汽车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模型 |
8.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8.2.2 指标评分标准的选择 |
8.2.3 综合得分的确定 |
8.3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8.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8.3.2 评价标准及得分 |
8.3.3 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
8.3.4 综合得分的确定 |
8.3.5 汽车产业市场绩效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优化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的政府规制政策 |
9.1 完善市场准入规制,增强市场竞争活力 |
9.2 完善价格调控机制,维护产业公平竞争 |
9.3 推进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合,提高产业竞争实力 |
9.4 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产业重组 |
9.5 完善中小企业政策,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
9.6 推进特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打造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航空母舰” |
9.7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9.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论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企业并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中国企业并购的主要特征 |
二、 国内外现有的研究 |
三、 本文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五、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篇 理论篇 |
第一章 企业并购含义和演变 |
第一节 企业并购的含义和主要类型 |
一、 企业并购的含义 |
二、 企业并购的分类 |
第二节 中外企业并购的演变 |
一、 国外企业并购历史简要分析 |
二、 国内企业并购历史简要分析 |
第二章 企业并购的经济学解释 |
第一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对企业并购的解释 |
一、 横向并购及其经济学基础 |
二、 纵向并购及其经济学基础 |
三、 混合并购及其经济基础 |
四、 西方经济学企业并购研究的发展方向 |
第三章 企业并购的动因 |
第一节 企业并购的内在动因 |
一、 市场控制力驱动 |
二、 效率及协同效应 |
三、 代理问题及管理主义 |
四、 短期利益驱动 |
第二节 企业并购的外部动因 |
一、 科学技术的革命 |
二、 产业结构与经济周期 |
三、 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发展 |
第三节 企业并购的根本动因 |
一、 利益论及利益博弈 |
二、 竞争论 |
第二篇 分析篇 |
第四章 中国经济转型的基础-产权改革与企业并购 |
第一节 现代产权经济学理论回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转型与产权改革 |
一、 我国产权制度的主要问题 |
二、 中国经济转型中产权改革的主要目标 |
第三节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产权改革与企业并购 |
一、 外部推动型国有产权改革-不成功的产权交易市场 |
二、 外部推动型企业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 |
第五章 经济结构转型之一: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与企业并购 |
第一节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含义 |
一、 国有经济的现状 |
二、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原因 |
三、 国有经济调整的政策演进 |
四、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目标 |
第二节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中的企业并购 |
一、 企业并购对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意义 |
二、 中国经济转轨中企业并购的障碍及解决思路 |
第六章 经济结构转型之二:市场结构转型与企业并购 |
第一节 市场结构的一般性理论 |
一、 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分类 |
二、 市场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和检验性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市场结构的问题和转型目标 |
一、 中国市场结构的问题 |
二、 中国经济转型中优化市场结构的目标 |
第三节 垄断竞争性市场结构形成与企业并购 |
一、 并购对美国制造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二、 并购对中国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的影响 |
第七章 经济结构转型之三:开放型经济转型与企业并购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经济转型的外在要求 |
一、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作用及其影响 |
二、 跨国并购-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形式 |
第二节 外生性强制转型-国外企业对我国企业并购分析 |
一、 外资并购中国制造企业的典型案例 |
二、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方式 |
第三节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历程分析 |
一、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历程 |
二、 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动机 |
三、 中国企业如何成功的实施并购操作 |
四、 整合与跨国管理 |
第八章 市场环境转型之一:资本市场深化与企业并购 |
第一节 资本市场发展与企业并购 |
一、 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转型 |
二、 中国证券市场与企业并购 |
第二节 金融中介体系建设与企业并购 |
一、 投资银行的功能 |
二、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核心内容-交易价格的确定 |
第九章 市场环境转型之二:政府行为与企业并购 |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与企业并购 |
一、 西方国家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 |
二、 中国经济转型中政府在企业并购活动中的特殊地位 |
三、 由参与者向监督者转变-企业并购中正确行使政府的职能 |
四、 政府制定并购监管政策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完善制度供给与企业并购 |
一、 美国企业并购的监管政策 |
二、 我国企业并购的法律与监管政策 |
三、 对我国企业并购法律与监管政策的建议 |
第三篇 企业并购与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化 |
第十章 企业并购的前景与中国企业并购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国外企业并购的新特征和趋势 |
一、 全球企业并购形势与特点 |
二、 影响全球企业并购形势变化的主要因素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并购的前景与趋势 |
一、 中企业并购规模将迅速增长 |
二、 非国有经济在并购中的地位继续提高 |
三、 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加大并购力度 |
四、 外资将加大在中国的并购力度 |
第三节 中国企业并购体系的构建建议 |
一、 体系概览 |
二、 构建中国企业并购体系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和中文译着: |
英文论着: |
后记: |
(4)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1.2 有关概念的界定 |
1.3 理论及文献回顾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目地 |
1.5 主要内容及创新性工作 |
2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发展趋势及在我国投资的现状分析 |
2.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及趋势 |
2.2 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
2.3 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主要合资项目 |
3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3.1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 |
3.2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进入壁垒的影响 |
3.3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规模经济的影响 |
3.4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产业内部结构及组织的影响 |
4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市场行为的影响 |
4.1 我国汽车市场竞争行为的特征 |
4.2 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力评价 |
4.3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 |
4.4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和定价行为 |
5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
5.1 市场绩效分析之一 ----主导厂商结构模型 |
5.2 市场绩效分析之二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传递及 技术外溢效应 |
6 并购重组发展壮大我国汽车工业 |
6.1 跨国公司在我国并购的动因及类型 |
6.2 跨国汽车公司在我国并购重组概况 |
6.3 跨国公司并购重组问题研究 |
6.4 并购重组的总体构想 |
6.5 并购重组的政策法律及风险分析 |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企业并购概述 |
1. 企业并购的定义 |
1.1 国际通用的兼并与收购概念 |
1.2 我国对兼并与收购概念的定义与理解 |
1.3 本文对并购的定义 |
2. 西方企业并购的发展 |
3. 企业并购的动因与效应 |
3.1 企业并购的动因 |
3.2 并购的效应 |
4. 企业并购的成本与风险 |
4.1 并购的交易成本 |
4.2 并购的风险 |
第二章 改革时期中国企业并购的起源与特点 |
1. 中国企业并购的背景 |
1.1 理论背景 |
1.2 社会经济背景 |
2. 中国企业并购的发展阶段、各阶段动因及特点 |
3. 企业并购在我国改革中的作用 |
4. 目前企业并购在中国的地位 |
第三章 并购的主体问题 |
1. 国有企业产权模糊构成并购的体制障碍 |
1.1 多层次代理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 |
1.2 对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理论纷争 |
1.3 对解决并购中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的制度建议 |
2. 国有企业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
3. 企业并购中产权主体结构落差的问题 |
4. 企业并购中的产权体系残缺 |
4.1 我国企业并购的产权体系残缺 |
4.2 国内现存的产权交易机构的现状与问题 |
第四章 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
1. 目前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
2. 并购中政府行为导致的利益冲突 |
2.1 国有企业并购中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 |
2.2 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的负效应 |
3. 政府在并购中的地位与职能 |
4. 正确行使政府在企业并购中职能的措施 |
第五章 并购的社会环境 |
1. 政策问题 |
1.1 财税政策 |
1.2 金融政策 |
1.3 行业管理政策问题 |
2. 法律体系 |
2.1 西方国家企业并购的法律体系 |
2.2 我国并购的法律现状 |
2.3 构建我国的并购法律环境 |
2.4 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法律服务 |
3. 社会保障 |
3.1 社会保障体系 |
3.2 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 |
3.3 企业并购中人员安置问题 |
第六章 并购的中介机构 |
1. 并购中介机构的地位和作用 |
2. 培育我国的并购中介机构 |
2.1 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 |
2.2 并购顾问公司 |
2.3 并购经纪人 |
2.4 商业银行 |
2.5 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 |
第七章 跨国并购问题 |
1. 跨国并购的产生与发展 |
1.1 跨国并购产生的原因 |
1.2 跨国并购的发展 |
2. 跨国并购的利弊 |
2.1 跨国并购的有利因素 |
2.2 跨国并购的不利因素 |
2.3 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对策及应注意的问题 |
3. 外资对我国企业的并购 |
3.1 外资对我国企业并购现状 |
3.2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特点 |
3.3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
4. 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 |
4.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
4.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4.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未来 |
第八章 当前企业如何搞好并购 |
1. 当前我国各种并购模式的利弊分析和经验教训 |
1.1 目前我国的并购模式 |
1.2 多种并购模式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
1.3 我国企业并购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 |
2. 在现有条件下我国企业如何搞好并购 |
2.1 我国企业并购的背景环境分析 |
2.2 我国企业并购存在障碍 |
2.3 我国企业并购应遵循的原则 |
2.4 我国企业搞好并购的对策分析 |
附录Ⅰ:并购案例 |
案例一:多种形式的并购──赛格模式 |
案例二:反向收购、并购后的运营──万向模式 |
案例三:并购动因、程序、并购后的整合、并购中的政府行为 |
案例四:跨地区收购──中集模式 |
案例五:并购动机、中介作用、并购后的整合 |
案例六:并购动机、并购后的整合──君安投资 |
案例七:收购动机、收购对象的选择、收购后的整合的反例 |
案例八:强弱联合──常柴模式 |
案例九:跨国并购──柯达公司购并中国感光行业案例分析 |
案例十:并购的社会环境 |
附录Ⅱ: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 |
二、国内外跨国并购理论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三、论文的实践意义 |
四、论文的主体结构与框架构思 |
五、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
六、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全球跨国并购发展实践及理论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并购 |
一、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
二、 跨国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
三、 全球跨国并购的发展及趋势 |
四、 开放经济中的中国与跨国并购 |
第二节 跨国并购的概念 |
一、 企业并购 |
二、 跨国并购 |
三、 跨国并购类型、方式、模式与方法 |
第三节 跨国并购实质分析 |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二、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 |
三、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 |
四、 从企业控制权转换和企业产权角度分析跨国并购实质 |
五、 跨国并购实质概括 |
第四节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
一、 跨国并购微观动因理论概括 |
二、 跨国并购宏观动因理论概括 |
三、 跨国并购微观、宏观动因理论简评 |
第五节 以跨国并购与跨国创建之比较分析跨国并购效应 |
一、跨国并购正效应分析 |
二、跨国并购负效应分析 |
三、跨国并购与跨国创建之间的选择 |
第二章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竞争优势 |
一、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
二、 企业存在竞争优势的客观必然性 |
第二节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概念、函数及作用机理 |
一、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概念及函数 |
二、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构成分析 |
三、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企业竞争优势双向转移 |
第三节 企业核心竞争优势选择 |
一、 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概念 |
二、 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选择 |
三、 由知识要素形成的竞争优势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优势 |
第四节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评价 |
一、以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对目前跨国并购理论和实践简释 |
二、评论 |
三、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跨国并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第五节 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与中国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一、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 |
二、跨国并购时代我国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三、跨国并购时代我国企业发展战略 |
第三章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 |
第一节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动因分析 |
一、 外部因素 |
二、 国内因素 |
三、 中国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
四、 对中国企业存在的竞争优势排序的统计考证 |
第二节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现状 |
一、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 |
二、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方式或类型 |
三、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特点 |
第三节 外资并购与国有企业制度、机制创新 |
一、 外资并购中的“表象并购”问题探析 |
二、 外资并购下的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
三、 外资并购与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创新 |
四、 规范经营,提高效益 |
第四节 外资并购与中国企业规模经济形成 |
一、 西方国家内部企业间并购的作用及其经验借鉴 |
二、 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 |
三、 企业集团合理规模的理论界定与途径选择 |
四、 我国形成企业规模经济的政策取向 |
第五节 知识并购与企业战略调整 |
一、 知识经济时代与知识并购 |
二、 知识并购的含义 |
三、 外资对我国企业的知识转移与知识并购 |
四、 调整企业战略,尤其经营战略,构建以知识优势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
第六节 外资并购与产业结构优化 |
一、 外资并购中国产业状况 |
二、 调整我国外资并购政策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
三、 未来外资并购我国产业趋势预测 |
四、 在外资并购中逐步形成我国主导产业并相应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
第四章 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 |
第一节 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动因分析 |
一、 推动我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的主导动因 |
二、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的有利环境 |
三、 推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利益驱动机制 |
四、 外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现状 |
一、 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的历史演进与趋势分析 |
二、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
三、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目标公司的寻找及跨国并购操作 |
一、 目标公司所在国宏观经济态势分析 |
二、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对目标企业的审查 |
三、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入行业选择 |
四、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入地区选择或区位选择 |
五、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一般程序 |
第四节 促进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 |
一、 发达国家企业跨国成长轨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二、 企业层面上的对策措施 |
三、 政府层面上的对策措施 |
四、 保持清醒头脑,稳步跨国并购 |
第五章 跨国并购与企业外部环境 |
第一节 跨国并购与政府管理 |
一、 国外政府对跨国并购的规制与管理 |
二、 我国对跨国并购的政策现状及问题 |
三、 调整我国宏观规制管理政策应对跨国并购 |
第二节 跨国并购与法律环境 |
一、 发达国家法律与跨国并购 |
二、 我国跨国并购法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三、 构建和完善我国法律环境应对跨国并购 |
第三节 跨国并购与金融环境 |
一、 跨国并购中金融的作用 |
二、 我国金融机构参与企业并购的优势及投资银行功能的重新定位 |
三、 构建与跨国并购相适应的金融环境 |
四、 我国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我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 |
五、 我国金融机构参与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
第四节 跨国并购与市场环境 |
一、 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 |
二、 推进外资并购的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
三、 培育和完善市场中介服务体系 |
第六章 跨国并购与经济安全 |
第一节 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与防范 |
一、 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
二、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
三、 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 |
四、 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措施 |
第二节 跨国并购与保护民族经济 |
一、 跨国并购下“民族经济”概念重新界定 |
二、 跨国并购中我国民族经济面临的风险 |
三、 “外资有限并购论”或“外资适度并购论” |
第三节 企业跨国并购防御 |
一、 企业跨国并购防御概念 |
二、 企业跨国反并购原因 |
三、 企业跨国反并购技术 |
第四节 企业风险国际化与风险控制及管理 |
一、 企业风险国际化 |
二、 学习风险控制与管理技术 |
三、 按照国际惯例管理海外企业 |
四、 跨国并购国际化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其他操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企业并购及其效应研究 ——以上市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2.1 研究现状评介 |
1.2.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思路、逻辑框架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
1.3.2 结构安排及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结论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结论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的不足 |
2 企业并购的理论研究 |
2.1 企业并购的界定及其类型 |
2.1.1 企业并购的界定 |
2.1.2 企业并购的类型 |
2.2 企业并购理论的研究内容 |
2.2.1 企业并购的宏观研究 |
2.2.2 企业并购的微观分析 |
2.3 企业并购的收益分析 |
2.3.1 文献回顾 |
2.3.2 企业并购的收益分析模型 |
2.4 企业并购的交易价格 |
2.4.1 假设条件 |
2.4.2 企业价值 |
2.4.3 股东得益 |
2.4.4 均衡解 |
2.4.5 最佳的交易价格 |
3 企业并购的动因 |
3.1 企业的演进 |
3.1.1 企业演进历程 |
3.1.2 不同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并购行为比较 |
3.2 企业扩张 |
3.2.1 企业扩张的内涵 |
3.2.2 企业扩张是企业发展的普遍追求 |
3.2.3 企业扩张的本质 |
3.2.4 企业的内部扩张与外部扩张 |
3.3 资本集中 |
3.3.1 资本集中的原因 |
3.3.2 资本集中的机制 |
3.3.3 资本集中的趋势 |
3.4 企业并购的动因 |
3.4.1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并购动因 |
3.4.2 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并购动因 |
3.4.3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并购动因 |
3.4.4 评述 |
3.5 企业并购动因的一种组合性解释 |
3.5.1 组织资本概念的提出 |
3.5.2 组织资本的形成 |
3.5.3 企业并购:为实现组织资本的转移 |
3.6 小结 |
4 我国企业并购的演进 |
4.1 我国的企业改革与企业并购 |
4.1.1 我国企业并购的背景 |
4.1.2 企业并购对深化企业改革的意义 |
4.2 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 |
4.2.1 试点起步阶段 |
4.2.2 第一次并购高潮 |
4.2.3 第二次并购高潮 |
4.3 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 |
5 横向并购及其效应 |
5.1 横向并购中的规模经济效应 |
5.1.1 规模经济理论概述 |
5.1.2 横向并购中规模经济效应的形成机理 |
5.2 横向并购中规模经济效应的来源 |
5.2.1 规模经济效应的来源Ⅰ--成本下降 |
5.2.2 规模经济效应的来源Ⅱ--市场支配力 |
5.3 横向并购与垄断 |
5.3.1 并购前没有市场力量的情况 |
5.3.2 并购前有市场力量的情况 |
5.3.3 结论 |
5.4 我国企业横向并购中规模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5.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5.4.2 研究方法及指标设置 |
5.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5.4.4 实证结论及原因分析 |
6 纵向并购及其效应 |
6.1 纵向并购的动因 |
6.2 纵向并购效应的形成机理--交易角度的分析 |
6.2.1 交易和交易费用 |
6.2.2 纵向并购中交易费用效应产生的原因 |
6.2.3 小结 |
6.3 纵向并购效应的形成机理--生产角度的分析 |
6.4 纵向并购与企业边界 |
6.4.1 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的均衡分析 |
6.4.2 企业的组织边界 |
6.5 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
6.5.1 实证方法和指标设置 |
6.5.2 财务指标的描述性结果 |
6.5.3 并购前后的效应实证及比较 |
6.5.4 结论 |
7 混合并购及其效应 |
7.1 混合并购产生的背景 |
7.2 混合并购中的协同效应 |
7.2.1 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 |
7.2.2 协同效应的测定及西方国家的实证结果 |
7.3 混合并购中的产业效应 |
7.3.1 产业效应存在的原因 |
7.3.2 混合并购与进入壁垒 |
7.4 混合并购中的风险分散效应 |
7.4.1 混合并购中风险分散效应产生的原因 |
7.5 协同效应的实证分析 |
7.5.1 实证方法及指标设置 |
7.5.2 实证结果 |
7.6 我国产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7.6.1 产业效应的测算方法及已有成果 |
7.6.2 我国的实证分析 |
7.6.3 结论 |
8 企业分拆及其效应 |
8.1 企业分拆的背景、含义及类型 |
8.1.1 企业分拆发生的背景 |
8.1.2 企业分拆的含义及类型 |
8.2 企业分拆发生的动因 |
8.3 企业分拆的效应 |
8.4 管理层收购及我国的实践 |
8.4.1 管理层收购(MBO)的产生及其背景 |
8.4.2 管理层收购(MBO)的成因 |
8.5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案例剖析 |
8.5.1 案例介绍 |
8.5.2 案情分析 |
8.5.3 我国管理层收购中的问题 |
9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 |
9.1 企业并购整合的含义及内容 |
9.2 发展战略整合 |
9.3 组织整合 |
9.3.1 组织机构的整合 |
9.3.2 管理制度的整合 |
9.4 资产整合 |
9.4.1 资产整合的原则 |
9.4.2 有形资产的整合 |
9.4.3 无形资产的整合 |
9.5 业务整合 |
9.5.1 经营业务整合 |
9.5.2 生产与技术整合 |
9.6 人力资源整合 |
9.7 企业文化整合 |
9.7.1 企业文化整合的特点 |
9.7.2 企业文化整合的内容 |
9.7.3 企业文化整合的策略 |
10 企业并购的制度保障 |
10.1 有效的政府定位 |
10.2 全面的市场建设 |
10.3 规范的中介机构 |
10.4 健全的社会保障 |
10.5 完善的法律制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企业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企业股份转让的动机分析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战略效应理论 |
2.3.2 协同效应理论 |
2.3.3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3.4 企业能力理论 |
2.3.5 规模经济理论 |
第三章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分析 |
3.1 出让方长丰集团优劣势分析 |
3.1.1 长丰集团简介 |
3.1.2 长丰集团的优势分析 |
3.1.3 长丰集团的劣势分析 |
3.2 受让方广汽集团优劣势分析 |
3.2.1 广汽集团简介 |
3.2.2 广汽集团优势分析 |
3.2.3 广汽集团劣势分析 |
3.3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前的战略描述及实施效果分析 |
3.3.1 长丰汽车简介 |
3.3.2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的背景分析 |
3.3.3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的动力机制分析 |
3.3.4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的合作方案 |
3.3.5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前的战略描述及实施效果 |
3.4 股份转让后长丰汽车的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弱势分析 |
3.4.3 机会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3.5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评价 |
3.5.1 品牌效应逐步提升 |
3.5.2 财务效应已见成效 |
3.5.3 产业效应日渐显现 |
3.5.4 市场绩效不断提升 |
3.5.5 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
3.5.6 不足之处分析 |
第四章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优化分析 |
4.1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优化着眼点 |
4.2 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优化途径 |
4.2.1 加大营销模式的创新力度 |
4.2.2 提高企业文化的融合程度 |
4.2.3 加强人力资源整合 |
4.2.4 优化技术力量的重组与提升 |
4.2.5 加快与三菱汽车全面合资合作的步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提出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
1.2.1 研究角度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 创新点和不足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汽车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回顾 |
2.1 中国轿车产业的基本情况 |
2.1.1 概况 |
2.1.2 市场潜力 |
2.1.3 厂商及品牌 |
2.2 中国汽车产业研究理论回顾 |
2.2.1 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内容 |
2.2.2 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特点 |
2.3 产业组织演化理论回顾 |
2.3.1 演化思想的起源 |
2.3.2 产业组织演化理论的发展 |
2.3.3 汽车产业组织演化的研究 |
第三章:严格管制下的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 |
3.1 产业的引入 |
3.1.1 产业引入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3.1.2 产业引入期的企业竞争行为 |
3.1.3 产业引入后的市场绩效 |
3.2 首次价格战 |
3.2.1 价格战时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3.2.2 价格战中企业的主要竞争行为 |
3.2.3 价格战后的市场绩效 |
3.3 密集地进入 |
3.3.1 密集进入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3.3.2 密集进入期的企业竞争行为 |
3.3.3 密集进入后的市场绩效 |
第四章:管制放松后的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 |
4.1 井喷式增长 |
4.1.1 井喷增长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4.1.2 井喷增长期的企业竞争行为 |
4.1.3 井喷增长后的市场绩效 |
4.2 品牌的扩散 |
4.2.1 品牌扩散期的背景:市场结构 |
4.2.2 品牌扩散期企业的主要竞争行为 |
4.2.3 品牌扩散后的市场绩效 |
第五章: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中的竞争均衡研究 |
5.1 企业竞争和市场均衡 |
5.1.1 企业的竞争行为 |
5.1.2 竞争后的市场均衡 |
5.2 产能约束和产量扩张 |
5.2.1 产能约束下的竞争均衡 |
5.2.2 产量扩张的竞争均衡 |
5.2.3 企业产能扩张的动因 |
5.3 进入选择和竞争优势 |
5.3.1 进入壁垒与企业选择市场的关系 |
5.3.2 成本优势是企业扩张的关键 |
5.3.3 产品差异化的动因 |
5.4 品牌扩散的优势和劣势 |
5.4.1 品牌扩散造成原市场的竞争加剧 |
5.4.2 品牌扩散对高端企业有利 |
第六章: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
6.1 行政壁垒变化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
6.1.1 行政壁垒与产业结构 |
6.1.2 项目审批制和产品目录登记制 |
6.1.3 关税和配额 |
6.2 产权关系变化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
6.2.1 横向关系 |
6.2.2 纵向关系 |
6.3 消费环境变化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
6.3.1 消费政策:从“限小”到“限污” |
6.3.2 市场体系:从“分割”到“融合” |
6.4 技术创新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
6.4.1 “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 |
6.4.2 上汽模式和奇瑞模式 |
第七章 结论、趋势及政策建议 |
7.1 结论和趋势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发展趋势 |
7.2 轿车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
7.2.1 竞争手段的多样化 |
7.2.2 合资战略还是自主战略 |
7.2.3 品牌形象的建设 |
7.3 产业政策仍要重视的内容 |
7.3.1 产业管制的方向 |
7.3.2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
7.3.3 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 |
7.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中文 |
英文 |
后记 |
(10)公司法人制度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论文结构与创新 |
1 公司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1.1 基本范畴分析 |
1.1.1 公司与企业 |
1.1.2 企业制度与公司制度 |
1.2 公司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1.2.1 公司起源假说 |
1.2.2 公司制度的历史变迁 |
1.2.3 公司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1.3 现代公司制度 |
1.3.1 现代公司制度的内容与特征 |
1.3.2 现代公司制度的分类 |
1.4 我国现代公司制度的重要作用 |
2 公司法人制度的基本理论 |
2.1 法人的起源、内涵和实质 |
2.1.1 法人的起源 |
2.1.2 法人的内涵 |
2.1.3 法人的实质 |
2.2 法人的特征和分类 |
2.2.1 法人的特征 |
2.2.2 法人的分类 |
2.3 公司法人制度 |
2.3.1 公司法人制度的形成与内容 |
2.3.2 公司法人制度的基本特征 |
2.3.3 公司法人制度运行的基石:合同代理制度 |
2.4 公司法人责任制度 |
2.4.1 公司法人责任制度的内涵与原则 |
2.4.2 公司法人责任制度的历史变迁 |
3 产权与公司法人制度 |
3.1 马克思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观点综述 |
3.1.1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
3.1.2 西方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
3.1.3 马克思与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分析 |
3.2 公司法人财产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 |
3.2.1 公司法人财产权的起源与法理分析 |
3.2.2 国外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的历史演变 |
3.2.3 我国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的立法价值 |
3.3 公司法人所有权与股权 |
3.3.1 现有争鸣与立论基础 |
3.3.2 股权内涵与法律性质分析 |
3.3.3 公司产权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股权与法人所有权契合 |
4 公司法人管理制度 |
4.1 现代公司的企业家管理制度 |
4.1.1 企业家与企业家职权 |
4.1.2 建立企业家管理制度的理论依据 |
4.1.3 构建企业家管理制度的障碍分析 |
4.1.4 创新和完善我国企业家管理制度的系统方案 |
4.2 现代公司的员工管理制度 |
4.2.1 员工参与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经济基础 |
4.2.2 员工参与管理机制实施的具体措施 |
4.3 现代公司的顾客管理制度 |
4.3.1 顾客管理制度的基本范畴 |
4.3.2 顾客管理制度产生的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
4.3.3 顾客满意与员工管理制度 |
4.4 公司法人社会责任制度 |
4.4.1 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内容 |
4.4.2 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的理论演化与争论 |
4.4.3 促使中国公司法人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
5 公司法人并购重组制度 |
5.1 公司法人并购重组制度的基本理论 |
5.1.1 公司法人并购重组的内涵与模式 |
5.1.2 公司法人并购重组的理论综述 |
5.1.3 公司法人并购重组的历史回顾 |
5.2 中国公司法人并购重组的动机与模式 |
5.3 中国上市公司法人并购重组的制度分析 |
5.3.1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绩效分析 |
5.3.2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面临的问题 |
5.3.3 推进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良性运行的系统方案 |
6 公司法人治理制度 |
6.1 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基本理论 |
6.1.1 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内涵与实质 |
6.1.2 产权关系与公司法人治理制度 |
6.1.3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利益相关者 |
6.1.4 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特点 |
6.2 中国公司法人治理制度实证研究 |
6.2.1 中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制度实证研究 |
6.2.2 中国家族企业法人治理制度研究 |
6.3 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新发展:独立董事制度 |
6.3.1 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理论 |
6.3.2 中国上市公司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6.3.3 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系统思索 |
7 公司法人保障制度 |
7.1 公司法人特别保障制度 |
7.1.1 证券法律保障制度 |
7.1.2 审计法律保障制度 |
7.1.3 专利法律保障制度 |
7.2 公司法人犯罪的防范制度 |
7.2.1 法人犯罪的内涵与特征 |
7.2.2 法人犯罪的演变与立法模式 |
7.2.3 当前中国法人犯罪的成因与表现 |
7.2.4 完善中国法人犯罪防范制度的理论思考 |
7.3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
7.3.1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基本内容 |
7.3.2 中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发展现状 |
7.3.3 构建和完善中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建议 |
7.4 中国国有企业改制中的法律保障 |
7.4.1 国有企业改制中诉讼主体的认定 |
7.4.2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法律规范与协调 |
7.4.3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法律保障与规范制度的发展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声明 |
致谢 |
四、以产权为纽带重组国有资产——一汽集团轻型车企业并购简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以产权为纽带重组国有资产——一汽集团轻型车企业并购简析[J]. 冯云翔. 当代财经, 1998(01)
- [2]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系统研究[D]. 刘洪德.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01)
- [3]论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企业并购[D]. 余红涛. 复旦大学, 2004(01)
- [4]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研究[D]. 初叶萍.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2)
- [5]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D]. 吴进良. 西南财经大学, 2000(01)
- [6]开放经济中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 王习农.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
- [7]企业并购及其效应研究 ——以上市公司为例[D]. 张德亮. 浙江大学, 2003(01)
- [8]长丰汽车股份转让后战略效应研究[D]. 蒋建国. 中南大学, 2012(03)
- [9]中国轿车产业组织演化研究[D]. 施中华. 复旦大学, 2006(02)
- [10]公司法人制度新论[D]. 吕天奇. 四川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