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明代民居初探

杭州明代民居初探

一、杭州明代民居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尹泽凯[1](2016)在《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明代海防军事聚落体系是明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长城及其聚落体系一道,共同构成了明代南、北方的两条防线。但是,与长城防御体系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的研究进程却较为滞后,尚未形成一个有序的体系。明代海防聚落的层次丰富,等级严密,规模各异,在从辽东到广东、海南的辽阔海岸线上,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卫城、所城、堡、寨发挥着防御主体框架的作用,巡检司城、关隘形成严密的侦查系统,驿站、驿城充当了战争元素的中转站,墩台、烽堠则构成了缜密的敌情预报体系。各层次的海防聚落在充分发挥各自防御性作用的同时,在内部构成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可以说,明代海防聚落体系是融合了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精髓的产物。本文以充分的实地调研为基础,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等学科为主线,融入大数据思维和可达性理论,首次对明代海防聚落体系进行整体性研究,试图对海防聚落体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些内容在海防聚落的建设进程、层次、城池布局、聚落的防御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体现。面对调研中海防聚落破败不堪的现状,作者在痛心之余,深切地感到海防聚落体系的整体性保护已刻不容缓。通过本文,希望能够为后来者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研究基础,并抛砖引玉地为海防聚落研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而贡献些许微薄的力量,从而使社会各界认识到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的重要性,并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有效的保护措施,为中华民族保住这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瑰宝。

李婧[2](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梁怀月[3](2018)在《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文中指出金华市金东区位于我国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段,自古以来是浙江北部、东部、西南部以及安徽、江西、福建等地文化交融之地。此地充沛的土地及林木资源、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四方汇聚的贸易交流、延续至今的传统民俗活动共同造就了当地传统聚落及公共空间的特殊性。本研究以金东区当地传统生活为切入点,探讨基于特殊区位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背景而形成的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态与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规律。以金华市金东区区划范围内的传统聚落历史形态为研究对象,针对整个金东区范围内传统聚落公共空间进行全面研究。本研究是江南区域性传统聚落研究的重要一环,有利于金华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于当代金东区传统聚落的保护更新及区域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具有指导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子命题包括:(一)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成演化规律;(二)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形态特征及学术地位:(三)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及具体特征;(四)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呈现的思想文化内涵;(五)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态与周边地区的异同;(六)当代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方向。为此论文共分为三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对金华地区历史古籍史料的考证,研究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产生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人文背景,梳理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化进程,解析两种基本金东区传统聚落类型,即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形成与演化的基本特点。第二部分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系统研究。通过对三例金东区传统聚落典型案例的分析,呈现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态、传统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具体样貌。在个案分析和数据整合的基础上,总结归纳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的选址与总体形态特征,揭示金东区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在选址与布局形态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差异,以及两类聚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路径、边界、节点、标志物和区域五方面整体解读金东区传统聚落整体意象特征。从地区传统生活方式为着眼点,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类型与层级,解析公共空间组成各部分的具体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将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分为交通空间、生活空间、贸易空间、仪式空间、娱乐空间五类,以传统聚落居住宅地为中心,将聚落公共活动空间划分为邻里、宗族、近郊、远郊四个层级。其中交通空间所包括的巷弄、车马道、出入口。生活空间包括的滨水空间和生活广场。贸易空间包括的街市和市基。仪式空间包括的宗祠、庙宇、祖坟、风水树、水口。娱乐空间包括的郊野山林、斗牛场、戏台。并从微观视角,整理总结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界面与构筑物的特点。深入挖掘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文化渊源和传统审美价值。从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与周边区域传统聚落的渊源与联系入手,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与其它地区的区域共性和独特之处。第三部分在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现状优势与困境的基础上,对于金东区金华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改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这是首次针对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系统研究,明确了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学术地位,弥补了江南传统聚落研究空白;(二)研究从金东区安土重迁传统社会生活作为切入点,挖掘公共空间形成和演化的根本原因,准确把握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规律;(三)突破既往研究通常仅针对乡村或市镇的单类型聚落进行分析的方式,本研究以金东区范围内所有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金东区各类型传统聚落的梳理比对,构建金东区范围内的完整区域公共空间体系;(四)本研究运用实地广角相机取景拼合街景图像的技术手段,呈现传统聚落狭窄街巷中本无法看清的公共空间立面全貌,完善了既往建筑学界研究仅通过绘制立面显现传统街巷空间界面的单一性。

张雪葳[4](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李佳佳[5](2019)在《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文中指出传统复合灰浆是指以石灰为基料,糯米、桐油、蛋清、糖、猪血等有机材料作为添加物,复合而成的有机-无机复合灰浆,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胶凝材料。本工作对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记载情况、工艺保存情况、有机物使用、应用历史和应用原因等内容进行研究,旨在对中国古代传统复合灰浆进行深入认知。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对发表时间截至2018年的传统复合灰浆研究与应用的相关论文进行收集整理,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份、作者、机构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国内国外传统复合灰浆的研究状况,明确了使用有机添加物的传统复合灰浆是中国古代灰浆的重要特点。传统复合灰浆的古文献整理和研究。通过“中国基本古籍库”数据库,对记载了复合灰浆的古代文献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搜集,对记载内容进行分析释读。首次较全面地整理了糯米灰浆、桐油灰浆、蛋清灰浆、糖水灰浆、血料灰浆以及复配灰浆的出现时间、建筑类型和评价,明确北宋时期的文献中最先出现了复合灰浆的记载。现存灰浆工艺调查。通过对浙江省内代表性的传统石灰生产土窑和石灰浆生产作坊的调研,记录石灰的烧制、消化和陈化过程的全部工序,采访相关工人以及老泥工,初步摸清了传统灰浆工艺的遗存现状。古代建筑遗址实地调查及取样分析。以四处古代建筑遗址为例进行了考察调研和灰浆取样,将本实验室在过去几年中159处遗迹的378个古代灰浆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根据调研情况和检测结果,提出建设传统复合灰浆数据库的设想,并进行了设计和初步测试。检测结果汇总统计分析。将化学分析法检出的含有有机物的96处古建筑和遗址的219个灰浆样本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现存古建筑中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并与文献记载情况进行对比,首次对中国古代复合灰浆的应用年代、地区和建筑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历史研究。根据传统复合灰浆古文献记载、有机物检测结果、以及其他考古发现和研究,首次梳理了中国古代有机元机复合灰浆的应用发展历史,明确了复合灰浆的出现时间(油脂、蛋白质:不晚于战国时期;淀粉:不晚于东汉;糖:不晚于五代;血:不晚于元末),认为宋代和明代是复合灰浆发展史上的两次高峰,并在清代因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和新材料冲击等原因而衰弱。探讨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原因。本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发明与使用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相关,农林业的发展为复合灰浆的发明和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糯米、蛋清、糖、猪血、桐油等材料自身具备的粘性、防水性等容易认知的特性,为其成为灰浆添加物的试验材料增加了合理性。现代研究也表明,有机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灰浆的粘结性能,拓展灰浆的应用范围。其次,传统复合灰浆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发展以及厚葬文化、等级性等建筑思想相一致,并且是实现建筑的装饰功能和体现艺术审美的重要材料。此外,古代其它技术工艺中同类有机物的使用可能对复合灰浆的使用与发展产生影响。最后,传统复合灰浆符合中国传统自然观中的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实用理念和调和的思想,并在使用中被赋予了“忠”、“孝”等社会意义,这些文化思想也促进了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与发展。

梁步青[6](2019)在《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客家是汉民系中一支重要而独特的民系,是历史上中原汉民渐次南下并与土着不断融合、发展的产物。赣闽粤三省毗邻区是客家民系成形区,也是客家人核心聚居地。而位于赣闽粤交界处的赣州是接纳北方汉民南迁第一站,是客家民系发祥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聚居地。赣州客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生存发展,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村落与民居文化。赣州客家村落与民居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且类型多样,是江西省乃至我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本论文运用文化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大数据的研究范式,借助ArcGIS平台,构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以数据库为依托,系统认识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特征,全面揭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空间分布与分异规律,准确划分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深入探索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与闽、粤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的异同。通过上述方法和研究工作的开展,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首次建立了以1093个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的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开展全面普查与登录,结合大规模的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以及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分析等方式,收集村落、民居文化基础信息,对全域村落进行全面而细致地识别与筛选,最终选定1093个客家传统村落作为研究样本。引入“文化因子”概念,从影响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特征的关键文化因子入手,提取出最具代表性的3大类,10小类文化因子;借助“类型学”方法对文化因子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建立文化因子类型系统。数据库较完整、系统地涵盖了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地理环境属性、物质形态属性、历史人文属性共四大项子系统数据。2)揭示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与规律,并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动力机制。在地理分布上,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呈现集聚分布状态,“核心—边缘”结构明显;村落往往依山而建,顺应山体呈线性延展,相对水体而言,其与山体依附关系更强;民居表现为“大共性、小分异”的总体分布特征。在历史演进上,村落在宋、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期均表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状态,聚集区域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演变。本论文针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认为中原汉人的数次大规模迁徙和中原文化是客家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的根源;赣州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当时的农耕生产条件是基本所在;文化的传播以及文化的创新因素导致区域差异性的出现;宗族文化和风水文化是村落、民居形态特征形成的内在因素。3)科学划定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甄别出各个文化区的中心区和边缘区,梳理各文化区的文化景观特征,揭示各文化区的形成机制。本论文制定系统的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提取数据库中体现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的关键信息,将村落布局、民居类型这两个因子作为主导因子,根据村落模式对文化区进行初步划分;叠加村落规模、巷道形式等其他因子,根据文化的相似性、差异性对文化区进一步细分,结合自然地物、行政区等边界,划分出六个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六大文化区是并列关系,文化区内中心区、边缘区呈主次关系。地区开发、地形地貌、移民文化、古道交通、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等是各文化区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4)与闽、粤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进行对比分析,以同一民系、跨省域的视角,深入剖析赣闽粤客家三地文化景观之间的异同,通过对比研究,从共性中寻找特性。三地自然环境类似,同属客家文化圈层,在村落选址、社会形态等方面颇为相似;但三地有高山大岭相隔,是三个互不统属的区域,在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客居格局和各具特色的客家典型民居。赣南的围屋、闽西的土楼、粤东北的围龙屋即为三地典型民居,其在防御性、秩序性、文化性等方面差异性显着。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系统开展赣州客家村落与民居文化的文化地理学研究工作,建立了一套传统村落、民居的创新研究方法,并丰富传统村落、民居研究理论体系。研究成果不但可以有效促进赣州客家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同时也能够为江西省乃至全国客家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张力智[7](2014)在《儒学影响下的浙江西部乡土建筑》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再现浙江西部(特别是兰溪、建德、龙游三市)乡土建筑与精英儒学发展演变之间的关系。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浙西、金华、徽州三地住宅形制和村落格局的差异,把握各地不同的家庭——宗族结构,分析金华、徽州两地不同儒学思想脉络与不同宗族结构的关系,最后反观两种儒学思想对三地宗祠建筑形制的影响。本文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清中期时浙西地区乡土建筑的立面、结构和装饰风格演变,继而指出上述风格演变与清中期文化思潮、礼学思想演变的密切关系,其后将建筑风格的转变上升到思想史层面,指出儒学思想的转变——从心学向朴学的转变——对乡土建筑的具体影响。本文以儒学学术史为框架,对金华、浙西和徽州三地乡土建筑中的诸多现象作出解释,解决了既往研究中无法解释的诸多现象和问题。也通过儒学学术这一线索,将既往研究中类型化的、片段化的、个案式的信息整合了起来,为这一区域的民居研究、乡土建筑研究提供了一种宏观叙事方式。

赵鹏飞[8](2013)在《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初,大运河经过截弯取直后开始流经山东,历史上将这部分河段称为山东运河,其临清至济宁一段,亦称会通河。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会通河全线开通,标志着京杭大运河基本形成。山东运河的贯通,极大促进了该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催生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与运河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建筑,这些传统建筑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性和文化区域性的特征,是典型的地域性建筑。本文以传统建筑作为运河研究的切入点,从建筑学、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聚居学等多角度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地域特征和表现模式探求其深层次内涵。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方法和内容,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分析了大运河与沿岸传统聚落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发展关系。根据属性和规模不同,把山东运河沿线聚落的划分为城市、市镇和村落,并对它们发展的整体环境和表现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章对山东运河传统居住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生土民居、商业街巷、庭院民居和宅邸园林四种类型都直接受到运河文化的影响,具有运河区域的独特风貌和明显的地域特征。第四章结合具体的传统公共建筑实例,探讨了山东运河对衙署建筑、会馆建筑、寺庙建筑、书院建筑这四种建筑类型的深远影响,反映出运河文化和传统公共建筑的长期互动。第五章通过对山东运河的河闸、桥梁、码头、堤坝等水工建筑及其遗迹的考察和研究,总结出山东运河的治河方略和河工技术,探讨了传统水工建筑这一特殊建筑形式的发展历程及其价值延伸。第六章分析了山东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特质,指出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衰败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原则和策略。最后结合实际案例,综合论述了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实践。

霍艳虹[9](2017)在《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先人在工业化到来之前通过与自然不断斗争最终与其和谐相处的产物,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且珍贵的物质与文化遗产汇集廊道。她一方面历经着2500多年的朝代更迭依然保持生命力,另一方面她贯穿我国南北五大水系、三大平原、四省两市,哺育了沿线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她是名副其实的“活着的”、与众不同的超大型线性文化景观遗产,她同时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标志着世界对这个独有的大型线性水利遗产、运河流域文化和巨型活态文化景观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我国古今水利成就以及中华文化的体悟与尊重。本研究正是在大运河后申遗时代的背景下,以及前人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的,试图以“文化基因”的视角深入挖掘京杭大运河自身存在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演进、传承的特点,通过对她的整体性研究,寻找不同地域文化下京杭大运河水文化传承的共性,以期更好地对大运河水文化遗产做出整体性、完整性、连续性的保护措施。研究借鉴了现代分子生物学中关于基因、基因表达、系统发生学等相关概念,从系统进化理论入手,探讨“文化基因”的传承方式和进化路径,结合生物学系统发生分析的方法构建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树模型,直观描述水文化之间的演进关系。在风景园林学科研究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文化基因”的淮安传统民居和扬州园林作为个案展开研究,挖掘共性中的个性,突出表现水文化遗产保护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同时也彰显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特色魅力。希望通过从整体到个案再到整体的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拓新思路、提供新方法,为城市文化基因的挖掘、历史演进规律再现、历史记忆恢复以及地方情感的建立提供素材,为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设计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在风景园林学领域引入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相关概念、方法和理论,其目的在于厘清庞大且繁杂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构建完整科学的系统发生树模型,以一种动态进步的眼光去审视文化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快速抓住自己领域的研究内容和重点,找到与其他领域之间内在的关系进行交叉研究。这是一个全新且不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采用开放的结构形态,所研究的内容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又各成体系,需要大量的实例和实践进行验证。因此,论文结尾处并没有急于归纳最终论断,以期为今后研究留下扩充和调整的余地。

崔华春[10](2017)在《苏南地区明末至民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苏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作为一个整体对象,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从设计学、建构文化等视角展开研究,探索苏南地区明末至民国期间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生成机制、类型特征、空间属性、风格嬗变和意境营造,揭示其精神内涵、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对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自然条件及人文语境展开分析。苏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的发展繁荣、工匠制度的流变、市民工商阶层的崛起、文人士大夫的独立精神与隐逸情趣以及相关艺术的蓬勃发展等因素共同孕育了苏南民居建筑装饰的杰出成就和鲜明特征。厘清集木雕、砖雕、石雕、彩画于一体的苏南民居装饰体系,从载体、工艺等角度归纳其艺术特色。依据装饰与建筑结构的不同关系,将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分为“结构性装饰”与“附加性装饰”两大类型。结构性装饰在保证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对建筑构件本体进行适度的工艺处理,具有程式化、有机性、适宜性和整体性等特点。附加性装饰则更注重视觉形式和象征意义的表达,更加具有相对独立于建筑结构本体的艺术审美价值。系统解析了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精神内涵与图式结构。从“崇文尚教与文人符号”、“教化图本与世俗风貌”、“吉祥寓意与宗教信仰”三个方面对其题材进行分类解析并归纳出四大类典型的构成图式。总结出向心式、截景式、长卷式、散点式等典型图式所遵循的吸附聚合、以小观大、有序铺陈以及适形同构等基本构成规律。从“秩序”和“虚实”两个认知维度扩充了民居装饰的空间属性。根据民居空间的功能逻辑和等级差异,建筑装饰建立视觉形式、象征语义与秩序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体现价值观念和强化等级秩序。阐明建筑装饰通过“创建空间层次”、“营造复合空间”等途径生成虚实空间,拓展民居空间的内涵和外延。对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风格进行分期和断代。将其发展演变划分为“发育期(明末至顺治)”、“定型期(康熙至嘉庆)”以及“变革期(嘉庆晚期至民国)”三个时期。结合社会思潮与价值取向的流变,对“经世致用与尚雅摈俗”、“崇情尚美与工巧繁丽”、“因循固化与中西交融”三种风格特征展开背景分析与成因总结。深入探究了民居装饰语言与生活观念的互动机制,提出包括情境、画境、诗境在内的民居建筑装饰意境的建构体系。探明苏南民居建筑装饰建构情感体验、图式审美和诗意境界的具体途径,即指向“情境建构”的清晰体现宗法伦理意识的儒家情怀、雅致清逸的文人情趣以及直抒胸臆的世俗情韵;指向“画境建构”的经营位置、随类赋彩和传移模写;指向“诗境建构”的虚实相济与境生象外、文本指引与点题立意以及托物言志与闲情偶寄。三位一体的装饰意境建构促成了苏南民居建筑的空间体验由形式审美向精神境界的跃升。

二、杭州明代民居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明代民居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意义—完善传统聚落研究体系
        1.2.2 文化意义—为多个学科研究提供素材
        1.2.3 社会意义—为保护海防聚落提供理论基础
        1.2.4 军事意义—为当前海上防御提供参考
    1.3 研究现状
        1.3.1 明代海防史研究
        1.3.1.1 明日关系研究
        1.3.1.2 明代倭寇研究
        1.3.1.3 海禁和勘合贸易研究
        1.3.1.4 海防军事制度研究
        1.3.2 沿海民居、聚落和防御性聚落研究
        1.3.2.1 沿海民居及聚落研究
        1.3.2.2 防御性聚落研究
        1.3.2.3 长城防御体系研究
        1.3.3 明代海防聚落研究
        1.3.3.1 建筑学及相关领域
        1.3.3.2 历史学和考古学领域
        1.3.3.3 其它
    1.4 研究依据、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4.1 研究依据
        1.4.1.1 一般历史典籍
        1.4.1.2 海防典籍
        1.4.1.3 地方志
        1.4.1.4 兵书
        1.4.1.5 文学作品
        1.4.1.6 国外着述
        1.4.1.7 舆地图集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手段
    1.5 研究的创新性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明代海防军事制度和聚落建设
    2.1 海防建设和发展的背景
        2.1.1 明代以前的海上战争和相关聚落
        2.1.2 明代的对外关系
        2.1.2.1 明朝和日本的关系
        2.1.2.2 明朝和朝鲜、琉球的关系
        2.1.2.3 明朝和南洋、西方的关系
        2.1.3 明代海防建设的目的
        2.1.3.1 抵御海盗和倭寇
        2.1.3.2 维持海禁和勘合贸易
        2.1.3.3 保卫航道
        2.1.3.4 抗倭援朝和抵御后金
        2.1.3.5 小结
    2.2 海防制度变迁和聚落建设
        2.2.1 起步阶段
        2.2.1.1 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模式
        2.2.1.2 海防军事制度体系
        2.2.1.3 海防聚落的建设进程
        2.2.2 中衰阶段
        2.2.2.1 海防军事制度体系
        2.2.2.2 海防聚落的建设进程
        2.2.3 后期发展和削弱阶段
        2.2.3.1 海防军事制度体系
        2.2.3.2 海防聚落的建设进程
    2.3 海防和海防聚落的层次
        2.3.1 中央直属水军巡海
        2.3.2 地方水军巡海
        2.3.3 水寨和信地
        2.3.4 陆上聚落体系
        2.3.4.1 烽堠、墩台及其附属建筑
        2.3.4.2 卫城、所城
        2.3.4.3 堡、寨
        2.3.4.4 巡检司城、关隘
        2.3.4.5 沿海政府城池和民堡
        2.3.4.6 驿站和驿城
        2.3.4.7 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海防聚落的等级、规模和模数
    3.1 海防聚落的等级
    3.2 海防聚落的规模
        3.2.1 城市规模相关研究概述
        3.2.2 各级海防聚落的规模
        3.2.2.1 卫城
        3.2.2.2 千户所城
        3.2.2.3 百户所城、堡、寨
        3.2.2.4 烽堠、墩台及其附属建筑
        3.2.2.5 巡检司城、关隘
        3.2.2.6 驿站和驿城
        3.2.2.7 规模规律总结
    3.3 海防卫所聚落的模数规律
        3.3.1 建筑模数相关研究概述
        3.3.2 海防聚落模数范畴
        3.3.2.1 聚落总体规模模数
        3.3.2.2 聚落内部结构模数
        3.3.2.3 模数规律总结
    3.4 与长城聚落规模的比较
        3.4.1 辽东地区
        3.4.2 其它地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明代海防聚落总体布局
    4.1 大数据时代及其技术路线
        4.1.1 大数据及其时代
        4.1.2 技术路线
    4.2 卫城、所城、堡、寨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
        4.2.1 政治、军事因素
        4.2.1.1 拱卫京畿
        4.2.1.2 保护航道和港口
        4.2.1.3 易于应援
        4.2.1.4 分区防守
        4.2.2 经济因素
        4.2.2.1 区域经济水平
        4.2.2.2 取水方式
        4.2.2.3 耕地资源
        4.2.3 地质、地理因素
        4.2.3.1 海岸地质条件
        4.2.3.2 海岛密集度
        4.2.3.3 出海距离
        4.2.4 城址环境因素
        4.2.4.1 高程和地势
        4.2.4.2 坡度
        4.2.4.3 朝向
        4.2.4.4 风水理论
        4.2.5 航线变迁因素
        4.2.6 规律总结
        4.2.6.1 分布数量
        4.2.6.2 分布密度
        4.2.6.3 城址分类
        4.2.6.4 海防卫所聚落总体布局图
    4.3 其它聚落的空间布局
        4.3.1 水寨和巡哨
        4.3.1.1 福建的水寨和巡哨
        4.3.1.2 浙江和南直隶的水寨和巡哨
        4.3.1.3 广东的水寨和巡哨
        4.3.1.4 小结
        4.3.2 巡检司(城)
        4.3.3 驿站和驿城
        4.3.3.1 各防区的驿站、驿城
        4.3.3.2 小结
        4.3.4 烽堠、墩台及其附属建筑
        4.3.4.1 单一所城辖区
        4.3.4.2 多个所城辖区
        4.3.4.3 单一卫城辖区
        4.3.4.4 多个卫城辖区
    4.4 聚落总体布局举例
        4.4.1 莱州卫掖县境内的海防聚落
        4.4.2 杭州湾沿岸地区的海防聚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海防聚落的防御性特征
    5.1 海防军事防御原理和可达性理论
        5.1.1 海防聚落体系的整体协防原理
        5.1.2 可达性理论的引入
        5.1.3 海防聚落体系的可达性分析思路
    5.2 信息传递系统
        5.2.1 烽燧体系
        5.2.1.1 技术路线
        5.2.1.2 实例分析
        5.2.1.3 小结
        5.2.2 驿路系统
        5.2.2.1 分析思路
        5.2.2.2 实例分析
    5.3 聚落体系
        5.3.1 陆上聚落
        5.3.1.1 直线间距—理论路线
        5.3.1.2 基于地形的道路—实际路线
        5.3.2 水寨
    5.4 聚落自身的防守
        5.4.1 城池攻防武器的发展
        5.4.2 城池外围空间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代海防聚落的内部构成
    6.1 轮廓形态
    6.2 交通体系
        6.2.1 设计思路
        6.2.2 类型
        6.2.2.1 干道
        6.2.2.2 支路
        6.2.2.3 环路和蹬道
    6.3 内部布局
        6.3.1 案例分析
        6.3.1.1 卫城
        6.3.1.2 千户所城
        6.3.1.3 百户所城、堡、寨
        6.3.1.4 巡检司城、驿城
        6.3.1.5 烽堠、墩台
        6.3.2 小结
    6.4 本章小结
结语和展望
附录
    附录1 明代纪年表
    附录2 明代海防各防区总图汇编
    附录3 明代海防卫所表
    附录4 明代海防堡寨表
    附录5 明代海防墩台烽堠统计表
    附录6 嘉靖时的倭寇活动列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学术交流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2)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已有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四、论文结构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一、近代学术思潮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一、调查测绘程序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六、评析与启示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六、促进建筑创作
        七、培养专门人才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一、回顾传统
        二、重要测绘项目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一、重要测绘项目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四、培养综合素质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三、重要测绘项目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影响与荣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二、相关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
        1.2.1 传统聚落
        1.2.2 金华市金东区
        1.2.3 公共空间
    1.3 文献综述
        1.3.1 传统聚落相关研究进展
        1.3.2 聚落公共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1.3.3 金华市金东区区域范围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4.5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演化
    2.1 金东区地理环境特征
        2.1.1 浙中腹地的区位地理
        2.1.2 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
        2.1.3 溪塘纵横的水文环境
        2.1.4 温暖干旱的气候条件
        2.1.5 农林繁茂的植物资源
        2.1.6 陆路为主的区域交通
    2.2 金东区社会文化特征
        2.2.1 男耕女织的原始分工
        2.2.2 聚族而居的社会传统
        2.2.3 出游频繁的娱乐传统
        2.2.4 笃信风水的吉凶观念
        2.2.5 多神信仰的宗教传统
        2.2.6 重农轻商的初级贸易
        2.2.7 徽婺结合的建造传统
    2.3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历史沿革
        2.3.1 史前至春秋战国——上山文化到古越人的繁衍生息
        2.3.2 秦汉时期——汉越杂居开始
        2.3.3 魏晋南北朝——士人避乱而来
        2.3.4 隋唐五代——吴越国富饶安定
        2.3.5 宋元——水利兴建,文化荟萃
        2.3.6 明清至民——鼎盛繁荣与战乱交替
    2.4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2.4.1 居住型聚落
        2.4.2 贸易型聚落
    2.5 本章小结
3 金东区传统聚落个案研究
    3.1 山头下村
    3.2 郑店村
    3.3 岭五村
    3.4 本章小结
4 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形态
    4.1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选址
        4.1.1 居住型聚落的选址特点——因居择地
        4.1.2 贸易型聚落的选址特点——因商建村
    4.2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态与布局
        4.2.1 团型的居住型聚落平面形态
        4.2.2 线性的贸易型聚落平面形态
    4.3 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之关系
        4.3.1 两类聚落的共性与差异
        4.3.2 两类聚落的相互转化
        4.3.3 区域公共空间体系的共同构建
    4.4 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意象特征
        4.4.1 路径特征——街巷组合连接
        4.4.2 边界特征——依托自然山水
        4.4.3 节点特征——向心性强烈
        4.4.4 标志物特征——家园的辨识性
        4.4.5 区域特征——商住差异显着
    4.5 本章小结
5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
    5.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总体特征
        5.1.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
        5.1.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布局特点
        5.1.3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历史演进
    5.2 交通空间
        5.2.1 巷弄
        5.2.2 车马道
        5.2.3 聚落出入口
    5.3 生活空间
        5.3.1 滨水空间——塘、渠、溪、井
        5.3.2 生活广场——“明堂地”、“基”与晒谷场
    5.4 贸易空间
        5.4.1 街市
        5.4.2 市基
    5.5 仪式空间
        5.5.1 宗祠
        5.5.2 庙宇
        5.5.3 祖坟
        5.5.4 风水树与风水林
        5.5.5 水口空间
    5.6 娱乐空间
        5.6.1 郊野山林
        5.6.2 戏台
        5.6.3 斗牛场
    5.7 公共空间界面及要素
        5.7.1 建筑界面
        5.7.2 铺装
        5.7.3 植被
        5.7.4 构筑物
    5.8 本章小结
6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社会意义、文化内涵与审美观
    6.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对社会稳定的贡献
        6.1.1 充分的生活保障
        6.1.2 正统秩序的维护
        6.1.3 便达的贸易讯息网络
        6.1.4 大量的交往机会
        6.1.5 广阔的娱乐平台
        6.1.6 多层次的心理慰藉
        6.1.7 明确的方向感辨识性
    6.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展现的文化渊源
        6.2.1 上古农耕文明
        6.2.2 儒家礼教传统
        6.2.3 道家隐逸精神
    6.3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体现的审美价值
        6.3.1 致用之美
        6.3.2 秩序之美
        6.3.3 祥瑞之美
    6.4 本章小结
7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区域比较
    7.1 与金东区密切相关的地域渊源
    7.2 聚落形成环境比较
        7.2.1 区域自然环境的异同
        7.2.2 社会人文背景的异同
    7.3 区域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共性
        7.3.1 农业为本的社会背景
        7.3.2 宗族聚居的聚落结构
        7.3.3 聚落形态的差异分化
        7.3.4 神鬼风水的信仰崇拜
        7.3.5 集会演戏的娱乐消遣
        7.3.6 木石为材的建筑传统
    7.4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特点
        7.4.1 水源空间的特殊性
        7.4.2 土地资源的优越性
        7.4.3 风水流派的差异性
        7.4.4 公共生活的统一性
        7.4.5 宗族财力的局限性
    7.5 本章小结
8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改善建议
    8.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现状优势
    8.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现状困境
    8.3 建议和举措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历
致谢

(4)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1.3. 重要概念辨析
        1.3.1. 山水文化
        1.3.2. 山水风景体系
    1.4.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水文条件
        2.2.5.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3.3.1. 地理环境
        3.3.2. 自然条件
        3.3.3. 文化观念
        3.3.4. 经济基础
        3.3.5. 政治影响
        3.3.6. 建造技术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3.5. 小结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4.2.1. 山水格局
        4.2.2. 世俗空间
        4.2.3. 艺术表达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4.4. 小结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传统灰浆的定义
        1.1.1 石灰
        1.1.2 骨料
        1.1.3 添加剂——夹杂物和添加物
    1.2 传统复合灰浆的定义与组成
        1.2.1 石灰——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基料
        1.2.2 有机材料——中国传统复合灰浆中的添加物
        1.2.3 古建筑营造中复合灰浆的配比与用途
    1.3 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早期应用
    1.4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
2 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1 文献计量学
        2.1.1 文献计量学简介
        2.1.2 本次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2.1.3 文献分析检索规则
    2.2 国内传统复合灰浆研究现状分析——基于中国知网CNK1数据库
        2.2.1 文献类型及年份分析
        2.2.2 发文作者及机构分析
        2.2.3 文章被引用次数分析
    2.3 国际传统灰浆研究现状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
        2.3.1 文献年份分析
        2.3.2 论文收录情况及期刊分析
        2.3.3 发文作者及机构分析
        2.3.4 文章被引用次数和影响因子分析
    2.4 传统复合灰浆的研究内容分析
        2.4.1 有机添加物的检测方法
        2.4.2 有机添加物的作用和机理
        2.4.3 改性复合灰浆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2.5 国内外传统复合灰浆研究差异
    2.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3 传统复合灰浆的古文献记载研究
    3.1 糯米灰浆
        3.1.1 糯米灰浆在城墙及炮台建造中的应用
        3.1.2 糯米灰浆在墓葬建造中的应用
        3.1.3 糯米灰浆在水利工程建造中的应用
    3.2 桐油灰浆
        3.2.1 桐油灰浆在造船中的应用
        3.2.2 桐油灰浆在墓葬建造中的应用
        3.2.3 桐油灰浆在涂抹墙面方面的作用
        3.2.4 桐油灰浆在水利建筑中的作用
    3.3 蛋清灰浆
    3.4 糖水灰浆
    3.5 血料灰浆
    3.6 植物汁类灰浆
        3.6.1 树汁的应用
        3.6.2 藤汁的应用
    3.7 两种及以上有机物复配灰浆
        3.7.1 糯米桐油复配灰浆
        3.7.2 糯米与汁类的复配灰浆
    3.8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4 传统灰浆工艺调研
    4.1 传统石灰烧制的文献记载
    4.2 传统石灰烧制工艺调研
        4.2.1 浙江省石灰资源概况
        4.2.2 传统石灰烧制工艺的现场调研
        4.2.3 石灰烧制工人访谈
    4.3 传统石灰消化与陈化工艺调研
        4.3.1 传统石灰消化和陈化技术
        4.3.2 传统石灰消化及陈化过程的现场调研
        4.3.3 工人访谈
    4.4 现存民居灰浆制作工艺调研
    4.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5 古代建筑及遗址实地调查及取样分析
    5.1 古代建筑及遗址实地调查取样
        5.1.1 浙江衢州明代城墙
        5.1.2 浙江温州古城墙遗址
        5.1.3 浙江浦江龙德寺塔
        5.1.4 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群
    5.2 灰浆样本的有机物分析
        5.2.1 古建筑灰浆样本来源及类型
        5.2.2 检测方法和步骤
        5.2.3 检测结果
    5.3 传统复合灰浆数据库的建立研究
        5.3.1 数据库设计目的
        5.3.2 数据库收录内容
        5.3.3 数据库展示内容和检索平台设计
        5.3.4 数据库平台初步测试
    5.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6 有机物检测结果的汇总分析
    6.1 年代分布
        6.1.1 淀粉
        6.1.2 油脂
        6.1.3 蛋白质
        6.1.4 糖类
        6.1.5 血
        6.1.6 含有两种及以上有机物的样本
    6.2 地域分布
        6.2.1 淀粉
        6.2.2 油脂
        6.2.3 蛋白质
        6.2.4 糖类
        6.2.5 血
        6.2.6 含有两种及以上有机物的灰浆样本
    6.3 建筑类型分析
        6.3.1 检出各类有机物的建筑类型统计
        6.3.2 民间建筑
        6.3.3 长城、城墙
        6.3.4 塔
        6.3.5 官方建筑
        6.3.6 墓葬
        6.3.7 寺观建筑
        6.3.8 水利工程
        6.3.9 船
        6.3.10 其它
    6.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7 传统复合灰桨的应用历史研究
    7.1 传统复合灰浆的出现
        7.1.1 文字记载之前的灰浆样本检测结果分析
        7.1.2 各类有机添加物的最早应用
    7.2 第一个发展高峰——宋代
        7.2.1 宋代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7.2.2 宋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7.2.3 宋代传统复合灰浆发展情况
    7.3 第二个发展高峰——明代
        7.3.1 明代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7.3.2 明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7.3.3 明代传统复合灰桨的发展情况
    7.4 传统复合灰桨的衰落
        7.4.1 清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7.4.2 清代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7.4.3 衰落原因分析
        7.4.4 衰弱情况分析
    7.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8 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原因探究
    8.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8.1.1 木构架的主体地位
        8.1.2 农、林、渔、牧业物产丰富
        8.1.3 中国的火山分布及喷发记录
    8.2 有机添加物的性能与作用
    8.3 古代建筑的发展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8.3.1 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8.3.2 建筑类型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8.3.3 建筑装饰艺术中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
    8.4 其他工艺中有机物的应用
        8.4.1 传统彩绘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8.4.2 造船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8.4.3 造纸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8.4.4 其他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8.5 传统复合灰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8.5.1 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实用理念
        8.5.2 调和思想
        8.5.3 传统复合灰浆衍生的忠、孝等社会文化意义
    8.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附录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致谢

(6)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层面
        1.1.2 区域层面
        1.1.3 理论层面
    1.2 研究范围的说明
        1.2.1 研究空间范围的说明
        1.2.2 研究对象范围的说明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传统村落及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内研究概况
        2.1.2 国外研究概况
    2.2 文化地理学相关研究
        2.2.1 文化地理学研究动态
        2.2.2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2.3 赣州地区相关研究
        2.3.1 赣州客家研究概况
        2.3.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2.4 已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第三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生成背景
    3.1 自然环境
        3.1.1 地形地貌
        3.1.2 水系河流
        3.1.3 气候特征
    3.2 区位特色
        3.2.1 赣州建置沿革与区划演变
        3.2.2 南北交往之要冲
        3.2.3 军事战略之要地
    3.3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的生成
        3.3.1 赣州与客家
        3.3.2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的开辟与形成
    3.4 赣州客家传统聚居点所体现的文化特质
        3.4.1 社会结构:宗族组织
        3.4.2 生存策略:聚族而居
        3.4.3 营建思想:风水理念
        3.4.4 生产生活方式:耕读传家
        3.4.5 信仰体系:祖先崇拜与多神崇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数据库样本的选定与文化因子的提取
        4.1.1 样本的选定
        4.1.2 文化因子的提取
    4.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解析
        4.2.1 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4.2.2 村落地理环境属性因子
        4.2.3 村落物质形态属性因子
        4.2.4 村落历史人文属性因子
    4.3 数据库的建立
        4.3.1 数据库的技术路线
        4.3.2 数据库的组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
    5.1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分布特征
        5.1.1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5.1.2 村落地理环境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1.3 村落物质形态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1.4 村落历史人文属性因子分布特征
    5.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相关性分析
        5.2.1 村落布局与民居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5.2.2 村落布局、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2.3 其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3 影响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形成的因素
        5.3.1 源头:移民迁徙与中原文化因素
        5.3.2 基本:自然环境与农耕生产因素
        5.3.3 差异: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因素
        5.3.4 内在:宗族文化与风水文化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6.1 文化区的概念、类型及区划
        6.1.1 文化区概念与类型
        6.1.2 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
    6.2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的确定
        6.2.1 以主导因子为依据的初步划分
        6.2.2 以相似性和差异性为依据的局部细分
        6.2.3 各文化区详细边界的确定
    6.3 各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6.3.1 赣州中部集中式、条带式+单行排屋、堂横屋、堂厢式文化区
        6.3.2 赣州西部条层式+单行排屋、多联排文化区
        6.3.3 赣州南部散点式、条带式+围屋、堂横屋文化区
        6.3.4 赣州东部条带式、散点式+堂横屋文化区
        6.3.5 赣州东南部条带式、散点式+堂横屋、围龙屋、围屋文化区
        6.3.6 赣州西北部条带式、散点式+单行排屋、堂横屋文化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与闽、粤客家对比研究
    7.1 地理环境与文化特点比较
        7.1.1 特殊的地理环境
        7.1.2 人口迁徙与客家文化圈
    7.2 村落选址与形态特征比较
        7.2.1 选址讲究风水,土地使用紧凑
        7.2.2 宗族社会组织,单姓结构为主
        7.2.3 粤基本无巷道,赣闽形式多样
    7.3 民居类型与形态特征比较
        7.3.1 三地客家民居的共性分析
        7.3.2 主流类型堂横屋的普遍分布和差异比较
        7.3.3 三地典型民居类型的比较和联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儒学影响下的浙江西部乡土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和界定
    1.2 选题的意义与重要性
    1.3 民居(乡土)建筑研究的学术史及方法论评述
        1.3.1 刘敦桢及其影响下的民居研究
        1.3.2 龙庆忠、陆元鼎及其影响下的民居研究
        1.3.3 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及其影响下的乡土建筑研究
        1.3.4 乡土营造技术和营造方法的研究
        1.3.5 浙西和徽州地区乡土建筑的专题研究
        1.3.6 小结
    1.4 方法论的选择与目的
        1.4.1 乡土建筑研究方法的延续
        1.4.2 结构功能主义方法的拓展
        1.4.3 断代、风格与艺术史写作问题
        1.4.4 艺术史的形式主义方法
        1.4.5 小结
第2章 住宅形制与家庭结构
    2.1 浙西的天井式住宅单元
    2.2 东阳的合院式住宅单元
    2.3 义乌东阳地区人口压力问题
    2.4 金华金东区的典型住宅单元
    2.5 小结:两种住宅,两种家庭
第3章 村落格局与宗族结构
    3.1 金华地区的村落格局
    3.2 浙西地区的村落格局
    3.3 徽州地区的村落格局
    3.4 村落格局的演变线索
    3.5 地域差异背后的历史演变
    3.6 金华大型住宅的分解离散
    3.7 浙西小住宅的大家族理想
    3.8 两种宗族思想在浙西的并存
    3.9 小结:三种村落,两种宗族思想
第4章 宗族思想与儒学流派
    4.1 两地儒学流派和学术史背景
    4.2 金华宗族的官僚背景
    4.3 金华学术的官学色彩
    4.4 金华宗族文献所反映的宗族思想
    4.5 从朱熹看徽州的宗族思想——兼与金华比较
    4.6 朱熹宗族思想的平民特征——兼与金华学者比较
    4.7 金华、徽州宗族的阶级差异
    4.8 地域差异背后的历史维度
    4.9 两种宗族思想对两地住宅的影响
    4.10 两种宗族思想对两地村落格局的影响
    4.11 小结:两种宗族思想
第5章 不同儒学脉络下的宗祠形制
    5.1 由大型住宅分离出来的房厅
    5.2 《朱子家礼》中的房厅
    5.3 两种房厅源流的复合与徽州、金华房厅的差异
    5.4 《朱子家礼》的流传与《家庙图》的渗入
    5.5 《家庙图》与金华地区的宗祠
    5.6 三种宗祠建造范本
    5.7 两种宗祠设计原则在浙西的融合——“凸”字型房厅
    5.8 两种宗祠设计原则在浙西的融合——“中亭式”总祠
    5.9 小结
    5.10 第 2、3、4、5 章总结
第6章 燕堂的形制、功能及演变
    6.1 楼上厅的分布和基本特征
    6.2 楼上厅溯源:宋代衙署中的燕堂
    6.3 燕堂的一般形式
    6.4 楼阁燕堂的养老功能(兼论徽州别厅)
    6.5 楼上厅与燕堂具有相似的功能和形式
    6.6 楼上厅在浙西和皖南两地不同的功能侧重
    6.7 楼上厅在浙西和徽州两地的形制差异
    6.8 浙西楼上厅与住宅的融合及其消失
    6.9 明末楼上厅繁盛的原因
    6.10 清中期楼上厅消失的原因
    6.11 楼上厅的祭祀功能
    6.12 小结
第7章 建筑立面演变
    7.1 马头墙的功能辨析
    7.2 马头墙的地域差异
    7.3 马头墙的哲学内涵
    7.4 建筑“正立面”的出现
    7.5 牌楼门的源流
    7.6 清代牌楼门的政治寓意
    7.7 小结一:清中期的对礼制的强化
    7.8 小结二:立面的误会
第8章 建筑结构装饰演变
    8.1 普通梁的风格演变
    8.2 猫儿梁的风格演变
    8.3 牛腿的风格演变
    8.4 结构风格的两种类型
    8.5 装饰纹样的复古
    8.6 戏曲故事与历史呈现
    8.7 结构的复古
    8.8 后三章小结一:两种风格类型
    8.9 后三章小结二:清代学术转变
    8.10 后三章小结三:两种学术转变路线与两种风格演变路径
第9章 结论:具体问题和整体构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相关概念
        1.1.1 研究背景
        1.1.2 相关概念
    1.2 研究现状
        1.2.1 传统地域性建筑的研究状况
        1.2.2 相关学科对山东运河的研究成果
        1.2.3 建筑学领域对山东运河的研究动态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山东运河传统聚落研究
    2.1 大运河与沿岸传统聚落的互动发展
        2.1.1 春秋至隋前
        2.1.2 隋唐至北宋
        2.1.3 元明清时期
        2.1.4 清末民初时期
    2.2 山东运河传统聚落发展的整体环境
        2.2.1 自然环境
        2.2.2 社会环境
    2.3 山东运河传统聚落的表现模式分析
        2.3.1 城市——从军事重镇到商业中心
        2.3.2 市镇——县级城市与运河连接的纽带
        2.3.3 村落——运河聚落的基层单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东运河传统居住建筑研究
    3.1 生土民居
        3.1.1 茅草土屋
        3.1.2 囤顶土屋
        3.1.3 山东运河生土民居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3.2 商业街巷
        3.2.1 运河商业街巷的历史沿革
        3.2.2 山东运河商业街巷的形态特征
        3.2.3 山东运河商业街巷的特色与内涵分析
    3.3 庭院民居
        3.3.1 店铺民居
        3.3.2 宅院民居
        3.3.3 山东运河庭院民居的建筑特色分析
    3.4 宅邸园林
        3.4.1 历史沿革
        3.4.2 荩园考略
        3.4.3 山东运河宅邸园林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东运河传统公共建筑研究
    4.1 衙署建筑
        4.1.1 运河管理的制度文化
        4.1.2 山东运河衙署建筑的特点分析
        4.1.3 山东运河衙署建筑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4.2 会馆建筑
        4.2.1 山东运河商业会馆概述
        4.2.2 山运河商业会馆的建筑形制和艺术特色——以聊城山陕会馆为例
        4.2.3 山东运河商业会馆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4.3 书院建筑
        4.3.1 山东运河区域书院的发展与分布
        4.3.2 山东运河区域书院建筑的形制分析
        4.3.3 山东运河区域书院建筑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4.4 寺庙建筑
        4.4.1 外来宗教建筑——清真寺
        4.4.2 本土寺庙建筑——河(海)神庙
        4.4.3 山东运河区域寺庙建筑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东运河传统水工建筑研究
    5.1 山东运河的水工建设
        5.1.1 山东运河的河道治理
        5.1.2 山东运河的水源治理
    5.2 山东运河水工建筑及其价值分析
        5.2.1 山东运河传统水工建筑的类型
        5.2.2 山东运河传统水工建筑的价值延伸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6.1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分析
        6.1.1 山东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特性分析
        6.1.2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衰败现状分析
        6.1.3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原则和方法
    6.2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实践研究
        6.2.1 开放式博物馆——临清中洲运河老城区保护
        6.2.2 考古遗址公园——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保护
        6.2.3 文化遗产保护的现代解读——台儿庄运河古城复建
    6.3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与述评
    1.1 研究缘起
        1.1.1 大运河后申遗时代对中华文化危机的再思考
        1.1.2 运河沿线城市形象趋同化
        1.1.3 遗产运河:为发掘中华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1.1.4 南水北调带来机遇与挑战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模因(Meme)与文化基因
        1.2.2 线性文化遗产
        1.2.3 运河文化
        1.2.4 水文化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文化基因”(Cene)的研究
        1.3.2 线性遗产的研究
        1.3.3 水文化遗产的研究
        1.3.4 京杭大运河研究内容及趋势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价值
    2.1 研究内容与理论支撑
        2.1.1 研究主要内容
        2.1.2 理论支撑
    2.2 研究框架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法
        2.3.2 技术路线
    2.4 研究目标和意义
        2.4.1 研究目标
        2.4.2 研究意义
    2.5 特色和创新价值
        2.5.1 选题特色
        2.5.2 主要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与价值
    3.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及构成
        3.1.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定义
        3.1.2 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方法
        3.1.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
    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的构成
        3.2.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等级构成
        3.2.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结构组成
        3.2.3 构建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3.2.4 京杭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水文化遗产资源
    3.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价值
        3.3.1 文化遗产六条价值标准的解读
        3.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价值综述
        3.3.3 京杭大运河自身价值评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流变及地域划分
    4.1 京杭大运河地域性文化交流形成的大背景
        4.1.1 自然背景
        4.1.2 人文背景
        4.1.3 京杭大运河作为地域性文化交流载体的独特性
    4.2 京杭大运河“文化基因”的地域性流变
        4.2.1 地域文化介质与地域文化流变性
        4.2.2 京杭大运河“文化基因”的地域性流变特点
    4.3 “元——链——域——层”地域文化划分法
    4.4 京杭大运河多元文化格局与地域性划分
        4.4.1 京杭大运河多元文化格局的产生
        4.4.2 京杭大运河地域性文化圈层的划分
        4.4.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地域性划分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5章“文化基因”的进化理论与传承路径研究
    5.1 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借鉴
        5.1.1 生物学进化论(Theory of Evolution)
        5.1.2 文化进化论假说
    5.2 分子生物学相关概念解析
        5.2.1 基因(Gene)
        5.2.2 基因家族(Gene Family)
        5.2.3 基因表达与调控(Gene Expression & Regulation)
    5.3 分子系统发生与系统发生树
        5.3.1 系统发生学(Phylogenetics)
        5.3.2 系统发生树(Phylogenetic Tree)
    5.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分析
        5.4.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
        5.4.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树模型
        5.4.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基因家族解析
        5.4.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5.5 “文化基因”的类型与传承路径
        5.5.1 主体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2 附着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3 混合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4 变异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本章小结
第6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嬗变
    6.1 淮安段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概述
        6.1.1 淮安段运河系统发生分析
        6.1.2 淮安段运河水文化遗产类型及构成
    6.2 淮安传统民居“文化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6.2.1 京杭大运河流域建筑“文化基因”的地域性
        6.2.2 影响淮安传统民居系统发生的重要因素
        6.2.3 时间维度上的系统发生分析——从明到清
        6.2.4 空间维度上的系统发生分析——与徽州、扬州传统民居之比较
        6.2.5 淮安传统民居“文化基因”价值的传承
    6.3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6.3.1 京杭大运河与扬州的发展
        6.3.2 扬州园林的系统发生过程
        6.3.3 扬州园林的地域文化特征
        6.3.4 影响扬州园林风格的其他“文化基因”
    6.4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表达分析
        6.4.1 园林建筑基因表达
        6.4.2 园林理水基因表达
        6.4.3 园林叠石基因表达
        6.4.4 园林植物基因表达
        6.4.5 园林建筑装饰基因表达
    6.5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6.5.1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保护的必要性
        6.5.2 卷石洞天景点现状及保护分析
        6.5.3 个园现状及保护分析
        6.5.4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
    本章小结
第7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7.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特点与现存问题
        7.1.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特点
        7.1.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7.1.3 国外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分析及启示
    7.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及措施
        7.2.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保护原则
        7.2.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传承模式
        7.2.3 构建“线性运河博物馆”
    7.3 “后申遗时代”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利用
        7.3.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利用现存问题
        7.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数字化利用
        7.3.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生态化利用
        7.3.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科技再利用
        7.3.5 京杭大运河“线性旅游廊道”构想
    7.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保障措施
        7.4.1 摸清水文化遗产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家底
        7.4.2 准确定位水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
        7.4.3 充分挖掘水文化遗产价值的可展示性“文化基因”
        7.4.4 科学评估水文化遗产既有“文化基因”的完整性
        7.4.5 构建完整的“文化基因”体系
        7.4.6 加强配套措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10)苏南地区明末至民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全球化与建筑文化“增熵”问题
        1.1.2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现代危机
        1.1.3 建筑装饰研究的细化与系统化趋势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2.1 研究空间及时间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同类研究
        1.3.2 相近研究
        1.3.3 相关研究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调研、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调研情况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生成背景
    2.1 自然生态与经济环境
        2.1.1 自然资源与建筑材料
        2.1.2 气候地形与结构形式
        2.1.3 经济发展的驱动
    2.2 工匠制度与技艺存续
        2.2.1 工匠制度的嬗变
        2.2.2 香山帮营造技艺的存续
    2.3 社会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影响
        2.3.1 宗族制家庭形态与儒家思想
        2.3.2 文人隐逸与文人园林
    2.4 相关艺术的促进和影响
        2.4.1 戏曲文艺风尚的浸染
        2.4.2 文人画意趣情调的陶冶
        2.4.3 苏作家具“简雅”气质的相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饰工艺与载体类型
    3.1 建筑装饰的工艺类型
        3.1.1 木雕工艺
        3.1.2 砖雕工艺
        3.1.3 石雕工艺
        3.1.4 建筑彩画艺术
    3.2 结构性装饰
        3.2.1 承重型构件及装饰
        3.2.2 联接型构件及装饰
        3.2.3 结构性装饰特征
    3.3 附加性装饰
        3.3.1 入口类型及装饰
        3.3.2 窗隔类型及装饰
        3.3.3 墙垣类型及装饰
        3.3.4 附加性装饰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饰的精神内涵与图式结构
    4.1 装饰题材及象征意涵
        4.1.1 崇文尚教与文人符号
        4.1.2 教化图本与世俗娱情
        4.1.3 吉祥寓意与宗教信仰
    4.2 典型图式及其构成规律
        4.2.1 向心式之吸附聚合
        4.2.2 截景式之以小观大
        4.2.3 长卷式之有序铺陈
        4.2.4 散点式之错落有致
        4.2.5 适形与同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饰语言的空间属性
    5.1 装饰与秩序空间
        5.1.1 苏南民居的空间秩序
        5.1.2 装饰在秩序空间中的体现
    5.2 装饰与虚实空间
        5.2.1 创建空间层次
        5.2.2 营造复合空间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风格嬗变
    6.1 经世致用与尚雅摈俗——发育期
        6.1.1 删繁去奢与崇实达用
        6.1.2 尚雅摈俗与自然天成
        6.1.3 “宜”的原则与手法
    6.2 崇情尚美与工巧繁丽——定型期
        6.2.1 “求趣”文士风
        6.2.2 “重义”教化理
        6.2.3 “怡情”世俗景
    6.3 因循固化与中西交融——变革期
        6.3.1 繁缛堆砌失神采
        6.3.2 中西杂糅现变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意境建构
    7.1 情境——心灵的寄托
        7.1.1 儒家情怀
        7.1.2 文人情趣
        7.1.3 世俗情意
    7.2 画境——意象的构建
        7.2.1 经营位置
        7.2.2 随类赋彩
        7.2.3 传移模写
    7.3 诗境——现实的超越
        7.3.1 虚实相济与境生象外
        7.3.2 文本指引与点题立意
        7.3.3 托物言志与闲情偶寄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参与课题

四、杭州明代民居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研究[D]. 尹泽凯. 天津大学, 2016(07)
  • [2]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3]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D]. 梁怀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D]. 李佳佳. 浙江大学, 2019(03)
  • [6]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梁步青.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7]儒学影响下的浙江西部乡土建筑[D]. 张力智. 清华大学, 2014(09)
  • [8]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综合研究[D]. 赵鹏飞. 天津大学, 2013(12)
  • [9]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霍艳虹. 天津大学, 2017(08)
  • [10]苏南地区明末至民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研究[D]. 崔华春. 江南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杭州明代民居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