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北方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和年代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栾金鹏[1](2021)在《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文中指出本文以松嫩地块上东风山群红林组和佳木斯地块上麻山群西麻山组和马家街群以及两地块上新元古代变质变形的火成岩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变沉积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确定了松嫩地块上东风山群红林组和佳木斯地块上麻山群西麻山组和马家街群的形成时代,并讨论了其沉积环境、物源及构造背景;通过对松嫩地块东缘和佳木斯地块西缘变质变形的火成岩组合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确定了松嫩地块东缘和佳木斯地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并利用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的研究,讨论了研究区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证了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基底的属性,并探讨了二者的构造亲缘性和构造归属,以及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段瑞涵[2](2021)在《华北克拉通阴山陆块南缘新太古代末和古元古代晚期两期构造热事件的性质及意义》文中认为阴山陆块出露了较为完整的新太古代末TTG(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岩系、绿岩带和麻粒岩-紫苏花岗岩等高级地体,是研究华北克拉通这一时期构造背景的热点地区,尤以固阳-武川地区(基底出露最好)最为典型,但其它地区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基于此,本文对固阳-武川、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的变质中酸性岩和斜长角闪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锆石Hf同位素的相关研究,对上述地区新太古代末不同类型变质岩浆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做出了初步的限定。其中固阳-武川和乌拉特中旗地区的变质中酸性岩形成时代为2491~2545Ma,变质时代为2485Ma。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均表现出明显的Nb、Ta、Ti和HREE亏损以及Pb、Th和U的富集。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轻重稀土中等分异-强分异([La/Yb]N=3.99~119.9),重稀土分异较小([Gd/Yb]N=1.32~5.20)。锆石εHf(t)主体在+0.9到+7.1范围内,tCDM主体在2.67至3.03Ga范围内,表明变质中酸性岩石原岩的母岩浆主体来自中-新太古代古老地壳的再循环,也有少量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乌拉特后旗地区的斜长角闪岩形成时代为2495~2527Ma,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均表现出明显Nb、Ta和Ti的亏损,Rb、Pb、Th和U的富集。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轻重稀土中等分异([La/Yb]N=9.49~14.2),重稀土相对平坦([Gd/Yb]N=1.81~2.19)。锆石εHf(t)值为+1.7~+6.3,单阶段模式年龄为2.62~2.73Ga,指示其主要来自新太古代末亏损地幔。此外,前人对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边界在磴口地区的延伸方向以及在佘太地区的具体位置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对磴口、佘太地区的花岗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岩石学、岩相学、锆石微量元素和年代学做了相关工作,对磴口地区和佘太地区孔兹岩带的边界进行了修订。磴口地区一个花岗片麻岩岩浆锆石的U-Pb年龄为2549±14Ma,变质锆石年龄为1874±26 Ma,另一个花岗片麻岩变质锆石的U-Pb年龄为1877±25 Ma,锆石的稀土元素整体呈现出左倾的特征。佘太地区北部一个斜长角闪岩样品变质锆石的U-Pb年龄为2469±15 Ma,南部两个样品的变质年龄为1924±25 Ma和1800±20Ma,锆石的稀土元素同样表现为左倾的特征。结合岩石组合、新太古代末和古元古代两期变质事件的空间分布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得出以下认识:(1)在磴口地区孔兹岩带与阴山陆块的边界更有可能向西延伸,而非以往认为的向西南方向延伸,而在佘太地区这条边界应沿武川-固阳-佘太分布,而非以往认为的沿武川-固阳-乌拉特后旗分布。(2)阴山陆块南缘新太古代末岩浆事件是与俯冲相关的岩浆作用,其范围不仅局限于固阳-武川地区,可以向西南延伸350km至乌拉特后旗地区。
曹嘉麟[3](2020)在《长春—延吉缝合带的构造属性:中生代增生杂岩的制约》文中指出中国东北及其邻近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处于与太平洋板块的叠加部位,同时受古亚洲洋和环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影响,演化历史极为复杂,对这一地区大地构造背景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长春-延吉缝合带(或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是由佳木斯-兴凯地块与华北板块之间俯冲拼贴形成的增生杂岩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中亚-蒙古构造域与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部位,可作为研究地体拼贴、两大构造域叠加和转换过程的关键地区。烟筒山杂岩作为长春-延吉缝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岩相学,电子探针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来探讨红帘石片岩的形成温压条件及原岩时代,并结合已有的古生物学资料以及其他年代学资料来探索佳木斯-兴凯板块和华北板块的最终闭合时间及其大地构造背景。野外地质调查显示,岩石经历了强烈变形并具有无层序特点,表示该地区地层可能为构造混杂岩,不具备传统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意义;红帘石片岩呈构造透镜体状产出于大面积分布的绿片岩中,岩石遭受了强烈的褶曲变形及韧性变形作用。红帘石片岩典型的变质矿物组合为:石英+白云母+红帘石+石榴石+长石。其中白云母可以指示岩石压力环境,通过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白云母中的Si≥3.305(以氧原子=11为基准),白云母为多硅白云母,为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可证明其经历高压反应改造。利用LA-MC-ICP-MS测年技术对红帘石片岩,绿泥石片岩和未变形的长英质岩脉四个岩石样品进行了锆石U-Pb分析,红帘石片岩的年龄数据显示:1)最大年龄为1808 Ma的锆石年龄,为东北地区存在古老基底的信息;2)峰值为498Ma的锆石年龄,对应于东北地区广泛存在500Ma的泛非期变质基底;3)最小年龄为237 Ma,显示原岩年龄为形成与印支期前后。并结合长英质岩脉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17±5 Ma(MSWD=0.37),证明了长春-延吉缝合带的就位时代为中三叠世,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晚古生代或更早。色洛河群并非一个完整的岩石地层单元,而是一套构造混杂岩,组成色洛河群的主要岩性有:杂砂岩、绿泥石片岩、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以及变质安山岩。利用LA-MC-ICP-MS测年技术对色洛河群样品进行了锆石U-Pb分析,最年轻一组岩浆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53±3 Ma,色洛河群的形成时代并不是前人所认为的中新元古代,而是形成于晚二叠世。色洛河群的构造混杂岩形成于一个成熟的岛弧环境及其期后的构造增生混杂过程中,说明色洛河群所在地区在晚二叠世末期曾经遭受过板块俯冲作用,古亚洲洋在此之前并没有完全闭合。大酱缸组磨拉石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覆盖在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之上。岩石样品采集于大酱缸组代表性剖面小石棚-炮顶子剖面下部磨拉石段,主要岩性是砾岩和砂岩。碎屑锆石阴极发光图像(CL)显示,样品中多数锆石呈短柱-长柱状晶体,镜下观察岩浆振荡环带较为发育。通过分析锆石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可知,样品具有亏损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的特征,Th/U比值分布区间为0.152.50,这些都证明了锆石岩浆成因特点。利用LA-MC-ICP-MS测年技术对大酱缸组四个岩石样品共238个点进行了锆石U-Pb分析,其中有231个谐和年龄,可将年龄数据进一步分为6组:(1)两个较老的锆石年龄2516±28 Ma和2501±86 Ma;(2)18971832 Ma,年龄峰值1858 Ma;(3)525482 Ma,年龄峰值501 Ma;(4)383314 Ma,年龄峰值354 Ma;(5)275250Ma,年龄峰值256 Ma;(6)240216 Ma,年龄峰值225 Ma。样品中2516-2501 Ma和1897-1832 Ma两组年龄表明其物源来自华北板块前寒武纪基底;泛非期锆石年龄525-482 Ma表明与中亚造山带具有相同大地构造属性的佳木斯-兴凯地块为磨拉石的物源区;大酱缸组样品中383-314 Ma和275-250 Ma锆石年龄应该来自于下伏长春-延吉增生杂岩。研究区大酱缸组磨拉石中年龄较年轻的一组碎屑锆石年龄峰期为225Ma,与晚三叠世化石证据相一致,表明大酱缸组的沉积下限应为晚三叠世或更早,长春-延吉缝合带的闭合时代应在晚三叠世大酱缸组沉积之前。综合区域构造分析显示,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不是天山-北山-西拉木伦河-长春断裂带的东延部分,而是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的南部组成部分,形成于三叠纪-早侏罗世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过程中,佳木斯-兴凯地块自东向西的“剪刀式”闭合过程。因此,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记录了古亚洲构造域的结束和太平洋俯冲开始的关键时期,为两大构造域叠加与转换的关键性地质证据。我们大致恢复了长春-延吉缝合带演化的动力学过程。1)俯冲增生阶段(240220Ma),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导致佳木斯-兴凯地块西向漂移,并首先沿长春-延吉一线与华北板块发生俯冲拼贴,进而形成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2)造山与剥蚀阶段(220180Ma),佳木斯-兴凯地块发生“剪刀式”拼贴,佳木斯-兴凯地块西部与松辽地块逐渐拼合,并同时造成长春-延吉缝合带造山并剥蚀以及大酱缸组磨拉石沉积。
陈爽[4](2020)在《华北克拉通胶北地块高压麻粒岩与斜长角闪岩的变质作用及年代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胶北地块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胶-辽-吉活动带的南段,是前寒武纪重要核心地体。TTG片麻岩中以捕虏体形式产出的高压基性麻粒岩和空间位置与之密切相关的高压长英质麻粒岩以及斜长角闪岩,是构成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及后续变质作用的重要信息。本文系统地对高压基性麻粒岩及相关高压长英质麻粒岩及斜长角闪岩进行了研究,从岩石岩相学观察、矿物化学分析、全岩地球化学、变质作用和锆石U-Pb定年分析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结合岩石学观察、矿物化学分析,使用相平衡模拟和传统地质温压计的方法重新估算了基性麻粒岩的P-T条件。基性麻粒岩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其中包括两个超高温阶段和一个亚绿片岩相阶段。早期峰前(M1)进变质阶段为石榴石中包裹体相矿物组合,由单斜辉石+斜长石±石英±钾长石组成,P-T条件稳定在~9-10kbar/740-770℃。根据观察到的典型矿物组合石榴石+单斜辉石+金红石+斜长石+石英和测量的基质相斜长石成分,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峰期(M2)P-T条件限制为15-17.6 kbar/907-1040℃。此外,传统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显示,峰期阶段P-T最大值为15-16.3 kbar/999-1006℃。峰后(M3)阶段以石榴石的分解反应形成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斜长石+钛铁矿后成合晶矿物组合为特征,单斜辉石中的CaM2和斜长石中的XAn限定P-T范围变化于2.4-7.2kbar/960-1055℃之间。后期角闪石±石英±黑云母的生长代表等压冷却的麻粒岩相最终阶段(M4),根据测得的矿物成分(包括斜辉石中的CaM2、角闪石中的Ti和黑云母中的Ti),确定等压冷却阶段P-T条件为2.2-6 kbar/821-867℃。晚期亚绿片岩相阶段(M5),矿物组合为阳起石+葡萄石+绿泥石+绿帘石+钠长石+方解石+榍石,使用有效全岩成分限定为0.51-1.57 kbar和300-316℃。基于不同阶段的矿物组合,基性麻粒岩相应地总结出一个顺时针的P-T轨迹。P-T条件的估算结果高于以往研究中的估算值。长英质麻粒岩保留了两个期次的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峰期阶段(M2)表现为石榴石+反条纹长石+石英+钛铁矿的矿物组合,相平衡模拟的P-T条件限定在14-16.5kbar/985-1077℃,二长石温度计估算的温度范围在1041-1081℃之间。随后,峰后阶段(M3)保留了最后固相线矿物组合石榴石+斜方辉石+钾长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钛铁矿,P-T范围为7.8-9 kbar/889-902℃岩石学矿物学研究表明,斜长角闪岩记录了三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峰期变质矿物组合(M1)为角闪石+斜长石+榍石,根据NCKFMASHTO体系的成分视剖面图和角闪石压力计估算出温度条件T=660-715℃,压力条件P=6.5-7.1 kbar;其后经历了退变质作用(M2),矿物组合为阳起石+绿帘石+斜长石+绿泥石+钠长石,估算温压条件为537-630℃/4.1-5.8 kbar;晚期发生亚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M3),其矿物组合为钠长石+葡萄石+绿泥石+方解石,其温压条件与基性麻粒岩中的亚绿片岩相变质作用条件一致。高压基性麻粒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微量元素及U-Pb定年结果记录了三个期次的古元古代变质事件。胶-辽-吉带基性麻粒岩记录的变质事件207Pb/206Pb年龄分别为2.0-1.9 Ga的峰期变质作用时代,1.86-1.84 Ga的退变过程,随后是1.76-1.74Ga的造山后伸展作用相关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事件,导致麻粒岩折返至上地壳。长英质麻粒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和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记录了两个期次的变质事件,显示为~1.88 Ga的近峰期年龄和1.86-1.83 Ga的退变年龄。斜长角闪石的CL图像显示其具有较弱的阴极发光效应和弱震荡环带,Th/U比值相对较小(0.06-0.43),锆石形态和内部结构指示锆石形成于深熔作用过程,21个锆石的LA-ICP-MS定年研究的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记录的最老206Pb/238Pb年龄为 2075±25Ma,上交点年龄为 1845±23Ma(MSWD=0.35),该组年龄记录了斜长角闪岩峰期变质作用时代的上限。斜长角闪岩在原岩形成以后,可能曾经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并记录了在胶-辽-吉带~1.85Ga碰撞闭合过程中的深熔事件,此后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及其二次退变质作用,终结于亚绿片岩相的变质温压条件。三类岩石共同构建出完整的顺时针的P-T-t轨迹,具有典型碰撞造山带特征。超高温变质作用阶段的发现也进一步加深了对胶-辽-吉带的形成演化的认识。
石强[5](2020)在《华北克拉通北缘早前寒武纪石榴花岗岩变质深熔成因及其构造意义》文中提出大青山-集宁-凉城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孔兹岩带中-东段,是典型的古元古代早前寒武纪基底出露区,区内古元古代孔兹岩系和深熔石榴花岗岩广泛出露,期间分布相对较少的大青山表壳岩、基性辉长/苏长岩和紫苏花岗岩。孔兹岩带内石榴花岗岩深熔现象的广泛出露使得其成为研究深熔作用天然实验室。本文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基础上,利用SHRIMP锆石U-Pb定年、EPMA电子探针矿物地球化学分析以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大青山-集宁-凉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岩石进行系统的研究,取得以下的认知:1)大青山地区哈德门沟石榴花岗岩和大青山表壳岩,野外空间上密切共生渐变过渡,二者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哈德门沟的一条地质剖面上依次可以观察到大青山表壳岩石榴黑云母片麻岩、深熔含夕线堇青石榴黑云母片麻岩和石榴花岗岩。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含夕线堇青石榴黑云母片麻岩中获得一期变质成因锆石年龄2367±8Ma,石榴花岗岩中获得深熔成因锆石年龄2434±6Ma,表明石榴花岗岩变质深熔作用发生在2.43-2.37Ga之间,认为变质深熔作用与2.45-2.37Ga构造事件密切相关。平方沟紫苏花岗岩样品中获得其深熔年龄为2466±8Ma,结合以往资料,认为石榴花岗岩和紫苏花岗岩的深熔作用可能发生在2.452.37Ga期间,并且与区内基性岩浆底侵事件有关。2)对大青山地区含夕线堇青石榴黑云母片麻岩与石榴花岗岩进行相平衡模拟研究,分辨出变质作用演化的3个阶段,其早期进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以石榴石变斑晶中石榴石+黑云母+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等包体为特征;峰期变质阶段典型矿物组合为:石榴石+黑云母+钾长石+斜长石+夕线石+石英+熔体;峰后近恒温减压和降温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黑云母+堇青石+斜长石+石榴石+石英+夕线石+钾长石+熔体,堇青石与大量的斜长石伴生以及堇青石中含有细粒的石英和斜长石包体,暗示可能发生以下黑云母脱水熔融反应:Bio+Sil+Q±Pl→Crd+Melt。此外,石榴石边部被堇青石围绕,可能发生的熔融反应为:Gt+Sil+Melt→Crd+Bio。通过相平衡模拟进一步限定变质作用三个阶段的温压条件,依次为650–750℃/5.3–8.9kbar,800–830℃/9.8–11.2kbar和780–810℃/5.0–6.0kbar,形成一条具有顺时针特征的变质作用演化P-T轨迹。结合以往资料,认为研究区石榴花岗岩深熔作用可能发生在具有顺时针P-T轨迹的峰期及峰期后等温降压过程,主要是钾长石熔融和黑云母熔融。3)通过SHRIMP锆石U-Pb定年,集宁-凉城一带三件斑状中细粒石榴花岗岩样品获得1.90-1.93Ga变质深熔年龄,三件富铝片麻岩样品中获得变质锆石年龄为1.89-1.92Ga,结合以往资料,表明石榴花岗岩变质深熔作用发生在1.90-1.93Ga期间,同时存在一期1.90-1.92Ga变质事件年龄。巨斑状石榴花岗岩获得1915±5Ma变质深熔年龄,两件细粒含石榴花岗岩中变质成因锆石获得变质锆石年龄为1909±6Ma和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1911±23Ma,大什子紫苏正长片麻岩中变质成因锆石获得变质年龄为1925±6Ma。综上所述,集宁-凉城地区至少存在一期1.90-1.93Ga构造事件,同时对应一期深熔石榴花岗岩。通过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对比分析,认为斑状中细粒石榴花岗岩、巨斑状石榴花岗岩和细粒含石榴花岗岩与1.96-1.90Ga期间变质辉长和苏长岩底侵事件有关。4)深熔石榴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源岩具有一定程度的继承性,但是又具有其独特的特征。石榴花岗岩中具有高场强元素Nb、Ta、P和Ti等相对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相对富集的特征。研究表明Eu富集型样品中斜长石含量相对较高和石榴子石含量可能相对较少,这种Eu的异常特征成为小规模深熔岩石最标志性的特点之一。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尾部上翘的特点与石榴石、锆石及磷灰石有关。深熔作用的发生对源岩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酸性端元可能更容易发生深熔。对源岩的继承性在于近原地的成因使得深熔岩浆尽最大可能保持源岩的组分特征,未发生元素的重新分配;差异性则暗示与深熔作用及之后的熔体原地-半原地-远半原地的汇聚和流动有关。5)依据岩石学、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按照深熔熔体运移的距离,将华北克拉通北缘孔兹岩系内出露的深熔花岗岩分为原地、近原地、半原地及远半原地石榴花岗岩。这些原地→远半原地石榴花岗岩具有局部岩石类型逐渐趋于单一化的特点,说明岩石成分逐渐均匀,与其源岩的差异性逐步增强,锆石阴极发光图像下形态和获得年龄均与其源岩具有相似性,认为区内石榴花岗岩是其源岩在不同深熔程度下,熔体发生不同距离运移的产物。研究表明石榴花岗岩主要为变泥岩部分熔融和变杂砂岩部分熔融,与其源岩大青山表壳岩石榴黑云母片麻岩(哈德门沟石榴花岗岩源岩)/孔兹岩系富铝片麻岩(集宁-凉城石榴花岗岩源岩)特征一致。同时,深熔作用对源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源岩的酸性端元可能更容易发生深熔。6)综合已有研究成果,认为华北克拉通大青山-集宁-凉城石榴花岗岩经历如下演化过程形成:2.45-2.37Ga期间,大青山地区幔源基性岩浆底侵形成局部热点,(夕线堇青)石榴黑云母片麻岩发生变质深熔作用,熔体经历原地-近原地运移,形成哈德门沟石榴花岗岩。同时,哈德门沟-平方沟中基性麻粒岩发生深熔作用,深熔熔体与残留体、残留矿物相逐渐分离形成紫苏花岗岩。1.96-1.92Ga期间,集宁凉城一带发生大规模的变质辉长苏长岩等幔源基性岩浆底侵事件,中-上地壳孔兹岩系富铝片麻岩发生深熔,形成大规模的深熔熔体。1.92-1.90Ga期间,深熔熔体在原地结晶成岩,残留体与熔体未发生分离,形成赋存在深熔富铝片麻岩中团块状石榴花岗岩;深熔熔体经原地-近原地运移后,残留矿物相与熔体初步分离,结晶成岩形成斑状中细粒石榴花岗岩;部分深熔熔体在与基性岩浆充分接触后可能发生成分的置换,受到局部热点的影响经半原地运移,残留矿物相与大部分熔体分离,形成巨斑状石榴花岗岩;最终,深熔熔浆经远半原地运移萃取出成分相对均一、残留体与熔体几乎完全分离的细粒含石榴花岗岩岩株。
吴迪迪[6](2021)在《中亚造山带东南缘从二叠纪俯冲-增生向三叠纪碰撞演变的花岗质岩浆记录》文中指出中亚造山带是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其演化过程伴随巨量新生地壳的形成。中亚造山带东南缘(大兴安岭南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其中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记录了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消失及两侧地体碰撞拼贴过程。同时,区域上沿缝合带分布的二叠纪-三叠纪花岗岩类记录着中亚造山带东南缘从俯冲-增生到碰撞的岩浆证据。本文以位于中亚造山带东南缘(大兴安岭南段)内蒙古中部地区中二叠世-晚三叠世花岗岩类等为研究对象,从岩浆性质随时间演化的角度,厘定出该地区从早二叠世俯冲到晚二叠世(软)碰撞再到晚三叠世后造山伸展的构造-岩浆演化特征,取得以下认识:(1)本研究中位于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南北两侧不同构造单元内的中二叠至晚三叠世花岗岩类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同位素特征,花岗岩类全岩εNd(t)值和锆石εHf(t)值逐渐从正值演化到出现负值(εNd(t)值:2.4~-19.5;εHf(t)值:11.6~-33.7),Li同位素显示δ7Li值变化范围为+1.1~+6.6‰,平均值为+3.37‰,略大于地壳平均值。它们分别形成于俯冲向碰撞转变过程、碰撞导致的地壳加厚以及后造山伸展过程,记录了从陆缘弧到软碰撞,再到碰撞后伸展的构造-岩浆演化。(2)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进一步确认了沿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呈零星、线性展布的二叠纪末至中三叠世加厚下地壳源区的高Sr/Y特征的花岗岩类为中亚造山带东南缘最终发生软碰撞的岩浆标志。此外,对花岗岩类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在中二叠世,沿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从西向东,形成于中亚造山带从俯冲增生到碰撞拼合转换阶段的花岗岩类,其年龄峰期呈现出从老到新的变化(从约264 Ma到约251 Ma),反映了古亚洲洋“剪刀”状闭合的构造背景。(3)研究区花岗岩类的时空分布、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具有阶段性演变规律,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我们提出了中亚造山带东南缘(大兴安岭南段)二叠纪至三叠纪三阶段构造-岩浆演化模型:(a)早二叠世(约285 Ma前):古亚洲洋双向俯冲,新生弧岩浆作用发育阶段:(b)中二叠世到中三叠世(约285~235Ma):俯冲增生到碰撞拼合的构造-岩浆转换阶段,由于造山带挤压汇聚导致板片断离而引发岩浆物源从年轻地壳向古老地壳转变;(c)晚三叠世(约235 Ma后),后造山伸展相关的A型花岗岩和碱性岩浆作用发育阶段。
陈彪[7](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的西部陆块,盆地北部的沉积演化始终受华北克拉通北缘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控制。同造山盆地内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不仅可以确定物质来源,同时可以较好的反映相邻造山带的演化,鄂尔多斯盆地地处兴蒙造山带的南缘,盆地内的碎屑物质则可以清晰的记录古亚洲俯冲造山过程。本次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榆林-神木地区上古生界钻井岩心样品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试,结合对比盆地周缘地体出露情况及构造演化特征,确定研究区物质来源,同时反演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及周缘地质历史事件。本次得到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显示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2550~2400Ma)、古元古代(2000~1700Ma)和早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330~284Ma)三组年龄峰段,显示2500Ma、1850Ma和300Ma三个年龄峰值,其次存在2200Ma和400Ma的两个弱峰值年龄。碎屑锆石主体为古元古代锆石,占各自样品的比例高达77%~93%,其次为早石炭世-早二叠世锆石(8%~20%),同时还发现了中元古代和30亿年的古老碎屑锆石。锆石U-Pb年龄分布范围广泛,从太古代—古生代都有记录,可以较好的反映地质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将研究区碎屑锆石年龄与盆地周围造山带锆石年龄对比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地块和孔兹岩带。同时,碎屑锆石年龄的年轻组分表明,石炭纪以来华北克拉通北缘受古亚洲洋持续俯冲影响,内蒙古隆起在早石炭世晚期~330Ma开始大规模隆升,早二叠世山西期古亚洲洋俯冲消亡,之后内蒙古隆起进入稳定剥蚀期,鄂尔多斯盆地由陆表海盆地转换为陆内坳陷盆地,兴蒙碰撞造山带和内蒙古隆起开始共同为鄂尔多斯盆地提供稳定的陆源碎屑沉积物质。
刘永江,冯志强,蒋立伟,金巍,李伟民,关庆彬,温泉波,梁琛岳[8](2019)在《中国东北地区蛇绿岩》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经历了复杂的增生造山过程,其所属微陆块的基底属性及拼贴位置、洋-陆转换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我们将东北地区微陆块划分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增生地体、松嫩-锡林浩特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同时综述了东北地区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带的时空分布、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新资料,讨论了其构造背景及俯冲-增生过程。东北地区增生造山不仅涉及古亚洲洋和古太平洋,还可能与泛大洋有关,包括早奥陶世-晚三叠世古亚洲洋主洋盆及古亚洲洋分支——新元古代-晚寒武世新林-喜桂图洋、早寒武世-晚石炭世嫩江洋、新元古代-晚志留世黑龙江洋和晚二叠世-中侏罗世牡丹江洋的演化。早石炭世末-晚石炭世初,东北地区古亚洲洋分支洋盆全部闭合,所有微陆块完成聚合形成统一的东北陆块群。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时期,古亚洲洋主洋盆沿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缝合带自西向东从早到晚以剪刀式最终闭合,完成东北陆块群与华北板块的拼接。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启动,东北地区进入古太平洋俯冲增生构造体系。
李锦轶,刘建峰,曲军峰,郑荣国,赵硕,张进,孙立新,李永飞,杨晓平,王励嘉,张晓卫[9](2019)在《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地质特征和地壳构造格架》文中提出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东缘,发育中国乃至地球上最古老的地质记录、多个时代的古洋岩石圈残片和活动陆缘及陆间碰撞岩浆岩带,具有独特的盆山-山脉相间地貌特征,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迄今为止,对于该区古生代构造单元如何划分,一直存在截然不同的认识;对于该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格架,缺乏系统的论述。本文在简要介绍现今不同山脉和盆地等地理单元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断裂构造和地貌特征等方面的资料,把该区新生代构造单元划分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阴山-燕山和长白山等4个隆起带,海拉尔-锡林浩特、松辽、三江-兴凯湖和下辽河等4个断陷带。基于岩浆活动和沉积盆地分布,结合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提出了该区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和早白垩世晚期至古新世等不同阶段构造单元划分的初步方案。基于对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对该区古生代构造单元的特征、松辽盆地的基底组成、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华北克拉通北部边界的位置以及古生代洋盆演化及结束时间等重大地质构造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阴山-燕山地区在古生代晚期由克拉通转化为陆缘活化造山带;松辽盆地基底具有与周缘造山系相同的地质组成;该区古生代构造单元是陆缘造山带与碰撞造山带的复合而不是地块拼贴;该区在二叠纪晚期遭受了碰撞造山并在华北北缘形成了高耸的近东西走向的碰撞造山带等新认识。根据洋岩石圈残片和古陆缘岩浆岩的分布,把该区古生代构造单元划分为大兴安岭、阴山-燕山、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老爷岭等5个造山系及华北克拉通,简要介绍了不同造山系的地质特征。
张少华[10](2019)在《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文中提出银额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处于塔里木板块与华北板块的交接过渡地带,且位于阿尔金和东戈壁两条陆内大型走滑断裂带的侧接部位。该区石炭—二叠纪的构造环境与盆地构造属性颇有争议,中新生代陆内构造变动产生的改造效应亦相当复杂,此问题不但对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环境与亚洲腹部中新生代陆内变形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直接影响该区石炭—二叠系的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部署,属于当今盆山动力学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发育特征与后期改造,将野外地质调查与大量测试分析以及覆盖区的地球物理资料相结合,开展综合研究,系统探讨了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前寒武纪基底性质、沉积充填、构造属性、后期改造以及油气远景区。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首次在银额地区北部的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发现淡色花岗岩并获得0.9 Ga锆石U-Pb年龄,且得到锆石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介于2.01.6 Ga,为该构造带前寒武纪古老陆块存在提供了年代学证据,推测其应为南蒙古微大陆在我国境内的延伸。据此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沉积盆地具有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自南而北可分为3个特征各异的单元:南部的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与中部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在0.9 Ga就已发生拼贴,此拼贴事件与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有关;北部的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与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拼贴时限较晚,二者之间的恩格尔乌苏断裂带具有活动构造带的性质。总体而言,银额地区在石炭—二叠纪盆地发育期具块-带-盆动力学系统的特征,即沉积盆地与稳定地块和活动构造带形成密切相关、有机相联的地球动力学系统。沉积学与地层学研究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阿木山组沉积期),银额地区的沉积环境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恩格尔乌苏一带发育深海沉积,恩格尔乌苏以南主体为滨浅海相沉积。中晚二叠世(埋汗哈达组、阿其德组和哈尔苏海组沉积期),银额地区主体发育滨浅海相沉积,缺失深海沉积。此外,恩格尔乌苏一带可见阿木山组的深海沉积与上覆埋汗哈达组的滨浅海相沉积呈不整合接触,指示早二叠世晚期银额地区的构造环境发生了转变。岩相学与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的碎屑沉积岩总体显示出较低的结构与成分成熟度,源区物质经历了较弱的化学风化作用、沉积分选以及成岩作用改造,指示区域构造环境较为活跃。碎屑锆石物源分析表明,恩格尔乌苏以南的阿木山组具有统一的源汇体系,显示出双向物源的特征,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阿拉善地块与宗乃山-沙拉扎山之间不存在具有分隔意义的大洋盆地;与之不同,恩格尔乌苏一带的阿木山组具有单向物源;这指示该区与其以南地区的阿木山组具有截然不同的源汇体系。中上二叠统埋汗哈达组和哈尔苏海组的沉积物源具有双向性,既有南部阿拉善地块和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的贡献,又有北部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与蒙古国南部地质体的贡献。将上述结果与火成岩地球化学、古地磁和生物构造古地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本文提出银额地区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发生在早二叠世晚期(约280270 Ma),即阿木山组沉积之后、埋汗哈达组沉积之前;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银额地区的古亚洲洋向南俯冲并形成沟弧盆体系,在恩格尔乌苏一带发育海沟或弧前盆地,恩格尔乌苏以南的地区受弧后伸展作用的影响发育裂陷盆地;中晚二叠世,银额地区处于后碰撞伸展阶段并发育近海的陆内裂陷盆地。构造变形变位、岩浆热力活动以及后期构造变动的热年代学记录指示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经历了10期后期构造变动-改造事件,其中早二叠世晚期的构造变动对阿木山组的影响较大;二叠纪末—晚三叠世早期的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的改造最强;中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与早白垩世中晚期的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也具有较强的改造效应;其余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的改造相对较弱。后期改造的形式主要包括构造变形、抬升剥蚀、叠合深埋、肢解残存与热力改造等,且这5种改造形式在不同地区以不同强度表现出差异叠加、复合改造的特征。从改造效应看,伸展环境下沉降区的叠合深埋对于上古生界的保存较为有利;伸展环境下盆缘区与隆起带的构造抬升以及挤压环境下的强烈变形与隆升对于上古生界的保存不利。银额地区各期构造变动事件的动力学背景不尽相同,早二叠世晚期的构造变动主要受古亚洲洋关闭的影响,中生代的构造变动先后受南部特提斯洋、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东部古今太平洋系统演化的影响,新生代的构造变动主要与阿尔金和东戈壁两条大型左行走滑断裂的幕式活动密切相关。根据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发育特征、烃源条件以及后期改造特征,在银额地区划分了3个不同级别的油气保存成藏单元与远景区,其中恩格尔乌苏断裂带以北中生代拐子湖-哈日凹陷下伏的二叠系为该区上古生界最为有利的油气远景区。此外,白垩纪裂陷盆地中凸起的石炭—二叠系岩层可能形成新生古储的潜山型油气藏,也是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二、中国北方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和年代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北方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和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中亚造山带东段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1.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1.1 松嫩地块前寒武系 |
2.2.1.2 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系 |
2.2.2 古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松嫩地块岩浆作用 |
2.3.2 佳木斯地块岩浆作用 |
第3章 样品制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
3.1 单矿物分选、制靶及图像采集和全岩粉末制备 |
3.2 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 |
3.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3.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地层的形成时限和沉积环境 |
4.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
4.2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和麻山群西麻山组的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
4.3 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
4.4 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时限 |
4.4.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沉积时限: |
4.4.2 佳木斯地块麻山群西麻山组的沉积时限 |
4.4.3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的沉积时限 |
4.5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4.6 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 |
4.7 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环境 |
4.7.1 风化作用和沉积再循环 |
4.7.2 水动力条件和成岩作用 |
4.8 新元古代地层的物源 |
4.8.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物源 |
4.8.2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和麻山群西麻山组的物源 |
4.9 新元古代地层形成的构造环境 |
4.10 小结 |
第5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侵入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及时空分布 |
5.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1.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1.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 |
5.2.1 松嫩地块东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
5.2.2 佳木斯地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
5.3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与地球化学特征 |
5.3.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 |
5.3.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 |
5.4 锆石Hf同位素 |
5.4.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岩石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4.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石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第6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 |
6.1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成因 |
6.1.1 松嫩地块~95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2 松嫩地块~929–927 Ma片麻状正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 |
6.1.3 松嫩地块~895 Ma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
6.1.4 松嫩地块~872 Ma片麻状正长花岗岩 |
6.1.5 松嫩地块~801–787 Ma片麻状黑云母二长岩 |
6.1.6 松嫩地块~767 Ma辉石斜长角闪岩 |
6.1.7 松嫩地块~639 Ma片麻状二长岩 |
6.1.8 松嫩地块~579–573 Ma变角闪石二长岩和变辉长岩 |
6.1.9 佳木斯地块~93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10 佳木斯地块~774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11 佳木斯地块~74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2 构造背景 |
6.2.1 松嫩地块上~950–895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2 松嫩地块上~872–787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3 松嫩地块上~767–573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4 佳木斯地块上~930 Ma、774 Ma和740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3 小结 |
第7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
7.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亲缘性 |
7.1.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基底 |
7.1.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早期构造演化历史 |
7.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归属及时空演化 |
7.2.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归属 |
7.2.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时空演化历史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华北克拉通阴山陆块南缘新太古代末和古元古代晚期两期构造热事件的性质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完成的工作量 |
1.4 取得的主要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阴山陆块 |
2.2 孔兹岩带 |
2.3 鄂尔多斯陆块 |
第三章 样品与岩相学特征 |
3.1 新太古代岩浆岩 |
3.2 古元古代岩浆岩 |
第四章 分析方法 |
4.1 主量元素 |
4.2 微量元素 |
4.3 锆石原位分析 |
第五章 分析结果 |
5.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 锆石U-Pb年代学 |
5.3 锆石微量元素 |
5.4 锆石Hf同位素 |
5.5 锆石包裹体 |
第六章 讨论 |
6.1 新太古代末期岩浆事件空间范围 |
6.2 新太古代末变基性岩岩石成因及源区 |
6.3 新太古代末变中酸性岩岩石成因及源区 |
6.4 磴口地区古元古代晚期变质事件的地质意义 |
6.5 佘太地区古元古代晚期变质事件的地质意义 |
6.6 阴山陆块南缘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晚期演化历史 |
第七章 主要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长春—延吉缝合带的构造属性:中生代增生杂岩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论 |
1.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实验测试方法 |
1.4.1 锆石LA-MC-ICP-MS定年 |
1.4.2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
1.5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与工作量 |
1.5.1 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5.2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格架 |
2.1.1 额尔古纳地块 |
2.1.2 兴安地块 |
2.1.3 松嫩-张广才岭地块 |
2.1.4 佳木斯地块 |
2.1.5 兴凯地块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3 研究区地层 |
2.4 区域构造 |
2.4.1 敦化-密山断裂 |
2.4.2 吉林-蛟河断裂 |
2.4.3 汪清-珲春断裂 |
2.4.4 依兰-伊通断裂 |
第3章 烟筒山增生杂岩 |
3.1 区域地质概况 |
3.2 烟筒山杂岩的岩石学特征 |
3.3 红帘石片岩的矿物组成及红帘石的确认 |
3.4 锆石U-Pb定年结果 |
3.4.1 绿泥石片岩(13JL-13) |
3.4.2 绿泥石片岩(YTS-4) |
3.4.3 红帘石片岩(13JL-17) |
3.4.4 长英质脉岩(13JL-16) |
3.5 小结 |
第4章 色洛河群增生杂岩 |
4.1 区域地质概况 |
4.2 色洛河群岩相学特征 |
4.3 地球化学特征 |
4.3.1 绿泥石片岩 |
4.3.2 变质安山岩 |
4.4 锆石U-Pb定年 |
4.4.1 绿泥石片岩 |
4.4.2 云母片岩 |
4.4.3 绿泥石片岩 |
4.5 小结 |
第5章 双阳盆地大酱缸组磨拉石建造 |
5.1 区域地质概况 |
5.2 大酱缸组磨拉石的岩石学特征 |
5.3 碎屑锆石地球化学和锆石阴极发光特征 |
5.3.1 砾岩(13JL-08) |
5.3.2 砾岩(13JL-09) |
5.3.3 长石石英砂岩(13JL-11) |
5.3.4 长石石英砂岩(13JL-12) |
5.4 锆石U-Pb定年结果 |
5.4.1 砾岩(13JL-08) |
5.4.2 砾岩(13JL-09) |
5.4.3 长石石英砂岩(13JL-11) |
5.4.4 长石石英砂岩(13JL-12) |
5.5 小结 |
第6章 长春-延吉缝合带的构造属性 |
6.1 长春-延吉缝合带构造单元 |
6.1.1 吉林-红旗岭段 |
6.1.2 桦甸-两江段 |
6.1.3 延吉-开山屯段 |
6.2 长春-延吉缝合带的原岩组成与时代 |
6.3 长春-延吉缝合带的就位时代 |
6.4 长春-延吉缝合带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
第7章 结论与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华北克拉通胶北地块高压麻粒岩与斜长角闪岩的变质作用及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区域地质概况 |
2.2 胶-辽-吉带地质概况 |
2.3 采样位置 |
2.4 胶北地块的矿产资源 |
3 岩相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1 实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
3.2 高压基性麻粒岩 |
3.3 长英质麻粒岩 |
3.4 斜长角闪岩 |
3.5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 矿物化学特征 |
4.1 实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
4.2 高压基性麻粒岩 |
4.3 长英质麻粒岩 |
4.4 斜长角闪岩 |
5 变质温压条件估算 |
5.1 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 |
5.2 高压基性麻粒岩 |
5.3 长英质麻粒岩 |
5.4 斜长角闪岩 |
6 年代学 |
6.1 高压基性麻粒岩中的锆石U-Pb定年及其REE特征 |
6.2 长英质麻粒岩中的锆石U-Pb定年 |
6.3 斜长角闪岩中的锆石U-Pb定年及其REE特征 |
7 讨论 |
7.1 基性和长英质麻粒岩及角闪岩的变质作用演化与P-T轨迹 |
7.2 高压麻粒岩及其相关岩石的变质年代 |
7.3 P-T-t轨迹及高压-超高温变质作用的构造意义 |
7.4 胶-辽-吉带的形成与演化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前景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华北克拉通北缘早前寒武纪石榴花岗岩变质深熔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大青山高级变质地体和集宁-凉城高级变质地体研究现状 |
1.2.1 大青山高级变质地体地质特征及研究现状 |
1.2.2 集宁-凉城高级变质地体地质特征及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拟解决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问题 |
1.4 实验测试方法 |
1.4.1 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1.4.2 电子探针(EPMA)-矿物化学分析测试 |
1.4.3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1.5 依托项目与主要工作量 |
1.5.1 依托项目 |
1.5.2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大青山高级变质地体 |
2.3 集宁-凉城高级变质地体 |
第3章 大青山新太古代晚期石榴花岗岩及其围岩 |
3.1 大青山哈德门沟石榴花岗岩与围岩 |
3.1.1 哈德门沟石榴花岗岩和围岩的空间展布和产状 |
3.1.2 哈德门沟石榴花岗岩与大青山表壳岩的渐变过渡特征 |
3.1.3 紫苏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与石榴花岗岩的关系 |
3.2 岩相学特征 |
3.2.1 石榴花岗岩围岩岩相学特征 |
3.2.2 石榴花岗岩岩相学特征 |
3.2.3 平方沟紫苏花岗岩岩相学特征 |
3.3 构造变形特征 |
3.4 锆石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3.4.1 石榴花岗岩与大青山表壳岩同位素年代学 |
3.4.2 平方沟紫苏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 |
3.5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5.1 石榴花岗岩与大青山表壳岩 |
3.5.2 平方沟紫苏花岗岩 |
3.6 石榴花岗岩与大青山表壳岩变质作用特征 |
3.6.1 矿物化学特征 |
3.6.2 大青山表壳岩和石榴花岗岩P-T条件 |
3.7 石榴花岗岩与紫苏花岗岩变质深熔时代的探讨 |
3.8 小结 |
第4章 集宁-凉城古元古代晚期石榴花岗岩及其围岩 |
4.1 集宁石榴花岗岩与围岩 |
4.1.1 地质特征 |
4.1.2 岩相学特征 |
4.1.3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4.1.4 地球化学特征 |
4.2 古元古代晚期凉城石榴花岗岩与围岩 |
4.2.1 地质特征 |
4.2.2 凉城石榴花岗岩与富铝片麻岩的渐变过渡特征 |
4.2.3 岩相学特征 |
4.2.4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4.2.5 地球化学特征 |
4.3 凉城大什子紫苏正长片麻岩 |
4.3.1 地质特征 |
4.3.2 岩相学特征 |
4.3.3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4.3.4 地球化学特征 |
4.4 富铝片麻岩与石榴花岗岩变质作用演化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石榴花岗岩深熔成因机理及构造意义 |
5.1 变质作用、深熔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 |
5.2 石榴花岗岩的深熔作用特征 |
5.3 熔体熔融的矿物化学行为 |
5.4 石榴花岗岩的深熔机理讨论 |
5.4.1 石榴花岗岩的源岩 |
5.4.2 石榴花岗岩的温压条件、熔融反应及源岩的可熔性 |
5.4.3 石榴花岗岩的原地-半原地花岗岩特征 |
5.4.4 石榴花岗岩的深熔模式 |
5.5 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晚期变质事件与构造意义 |
5.5.1 深熔事件对造山带演化的启示 |
5.5.2 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晚期构造变质事件序列 |
5.5.3 华北克拉通北缘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构造演化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亚造山带东南缘从二叠纪俯冲-增生向三叠纪碰撞演变的花岗质岩浆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三节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中亚造山带东南缘区域地质 |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 |
第二节 区域地层概况 |
第三节 晚石炭世-三叠纪花岗岩类概况 |
第三章 中亚造山带东南缘二叠纪-三叠纪花岗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 |
第一节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
第二节 岩体锆石U-Pb年龄 |
第三节 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 |
第四节 岩体成因及物源分析 |
第五节 构造背景及构造演化意义 |
第四章 中亚造山带东南缘从二叠纪俯冲增生到三叠纪碰撞的构造-岩浆演化过程 |
第一节 花岗质岩浆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第二节 花岗质岩浆活动三阶段演变特征 |
第三节 中亚造山带东南缘二叠-三叠纪构造环境演化过程探讨 |
第五章 主要成果和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7)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 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物源研究现状 |
1.2.2 古亚洲洋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构造演化 |
第三章 样品采集、测试方法及定年结果 |
3.1 取样位置及样品特征 |
3.2 样品测试方法 |
3.3 碎屑锆石特征 |
3.4 上古生界碎屑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 |
3.4.1 本溪组 |
3.4.2 太原组 |
3.4.3 山西组 |
3.4.4 下石盒子组 |
3.4.5 石千峰组 |
第四章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
4.1 大于3.0Ga的碎屑锆石 |
4.2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碎屑锆石 |
4.2.1 阴山地块锆石年龄 |
4.2.2 孔兹岩带大青山-乌拉山地区锆石年龄 |
4.2.3 孔兹岩带集宁地区锆石年龄 |
4.2.4 源区限定及锆石年龄指示意义 |
4.3 中元古代碎屑锆石 |
4.4 显生宙碎屑锆石 |
4.5 大地构造意义 |
4.5.1 内蒙古隆起隆升史 |
4.5.2 古亚洲洋闭合时限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国东北地区蛇绿岩(论文提纲范文)
1 东北微地块的重新厘定 |
1.1 额尔古纳地块 |
1.2 松嫩-锡林浩特地块 |
1.3 佳木斯地块 |
1.4 兴安增生地体 |
2 东北蛇绿岩的分布及主要特征 |
2.1 新林-喜桂图蛇绿混杂岩带 |
2.2 多宝山-阿尔山蛇绿混杂岩带 |
2.3 二连浩特-贺根山蛇绿混杂岩带 |
2.4 达青牧场-迪彦庙蛇绿混杂岩带 |
2.5 嘉荫-牡丹江蛇绿混杂岩带 |
2.6 完达山蛇绿混杂岩带 |
2.7 西拉木伦蛇绿混杂岩带 |
2.7.1 西拉木伦蛇绿岩带西段 |
2.7.2 西拉木伦蛇绿岩带东段 |
3 中亚造山带东段陆缘增生过程 |
3.1 新林-喜桂图洋的开启与闭合 |
3.2 嫩江洋的开启与闭合 |
3.3 黑龙江洋和牡丹江洋的开启与闭合 |
3.4 古亚洲洋东段最终闭合的时间与方式 |
3.5 中亚造山带东段古太平洋增生过程 |
4 中亚造山带东段的构造演化 |
4.1 中亚造山带东段古亚洲洋分支洋盆演化 |
4.2 中亚造山带东段古亚洲洋主洋盆(西拉木伦)演化 |
4.3 古太平洋俯冲增生 |
5 结论 |
(9)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地质特征和地壳构造格架(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地质特征 |
1.1 地表出露的地质体 |
1.1.1 阴山-燕山山脉 |
1.1.2 大兴安岭及蒙古高原东南部 |
1.1.3 松辽盆地 |
1.1.4 小兴安岭 |
1.1.5 长白山脉 |
1.1.6 三江盆地 |
1.1.7 下辽河盆地 |
1.2 大型断裂构造 |
2 地壳构造格架 |
2.1 始新世以来地壳构造格局 |
2.2 晚三叠世至古新世的构造格局 |
2.2.1 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 |
2.2.2 晚侏罗世构造单元划分 |
2.2.3 白垩纪构造单元 |
2.3 古生代至中三叠世构造单元 |
2.3.1 东北地区古生代构造单元是地块拼贴还是陆缘增生造山带 |
2.3.2 关于松辽盆地的基底与松辽盆地两侧构造单元对比连接 |
2.3.3 关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边界与华北北缘燕山-阴山地区的构造属性 |
2.3.4 关于古亚洲洋关闭的位置和时限 |
2.3.5 东北地区古生代构造单元及其主要特征 |
2.3.5. 1 大兴安岭造山系 |
2.3.5. 2 阴山-燕山造山系 |
2.3.5. 3 小兴安岭造山系 |
2.3.5. 4 张广才岭古生代造山系 |
2.3.5. 5 老爷岭造山系 |
2.3.5. 6 华北克拉通 |
3 结语 |
(10)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中亚造山带与石炭—二叠纪构造环境及盆地构造属性 |
1.2.2 中新生代陆内构造与后期改造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4 主要测试方法说明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2.1 重力场特征 |
2.2.2 磁力场特征 |
2.3 构造单元划分 |
2.4 岩石地层特征 |
2.4.1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 |
2.4.2 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 |
2.4.3 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 |
2.4.4 雅干构造带 |
第三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前寒武纪基底特性 |
3.1 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前寒武纪基底的厘定 |
3.1.1 新元古代淡色花岗岩的发现 |
3.1.2 新元古代淡色花岗岩的地质意义 |
3.2 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前寒武纪基底格架 |
3.2.1 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基底特征 |
3.2.2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基底特征 |
3.2.3 区域基底构造格架 |
第四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沉积充填与构造属性 |
4.1 岩石组合与沉积环境 |
4.1.1 阿木山组(C2P1a) |
4.1.2 埋汗哈达组(P2m) |
4.1.3 阿其德组(P2a) |
4.1.4 哈尔苏海组(P3h) |
4.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4.2.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4.2.2 源区风化作用及沉积分选 |
4.2.3 源区物质组成 |
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4.3.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4.3.2 统计比较分析 |
4.3.3 沉积物源解释 |
4.4 石炭—二叠纪盆地构造属性讨论 |
第五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后期改造特征 |
5.1 构造变形变位特征与构造改造 |
5.1.1 露头区构造变形变位特征 |
5.1.2 覆盖区构造变形变位特征 |
5.1.3 断裂构造年代学 |
5.1.4 构造变形变位过程及其改造效应 |
5.2 显生宙岩浆活动特征与岩浆热力改造 |
5.2.1 珠斯楞-杭乌拉带 |
5.2.2 宗乃山-沙拉扎山带 |
5.2.3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带 |
5.3 构造变动的低温热年代学记录 |
5.3.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5.3.2 热史模拟 |
5.3.3 讨论与小结 |
5.4 后期改造特征及其区域动力学背景 |
第六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油气保存成藏单元与远景区 |
6.1 石炭—二叠系烃源条件 |
6.2 保存成藏单元与油气远景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中国北方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和年代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D]. 栾金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华北克拉通阴山陆块南缘新太古代末和古元古代晚期两期构造热事件的性质及意义[D]. 段瑞涵.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长春—延吉缝合带的构造属性:中生代增生杂岩的制约[D]. 曹嘉麟. 吉林大学, 2020
- [4]华北克拉通胶北地块高压麻粒岩与斜长角闪岩的变质作用及年代学研究[D]. 陈爽.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5]华北克拉通北缘早前寒武纪石榴花岗岩变质深熔成因及其构造意义[D]. 石强. 吉林大学, 2020(08)
- [6]中亚造山带东南缘从二叠纪俯冲-增生向三叠纪碰撞演变的花岗质岩浆记录[D]. 吴迪迪.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7]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D]. 陈彪. 西北大学, 2020(02)
- [8]中国东北地区蛇绿岩[J]. 刘永江,冯志强,蒋立伟,金巍,李伟民,关庆彬,温泉波,梁琛岳. 岩石学报, 2019(10)
- [9]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地质特征和地壳构造格架[J]. 李锦轶,刘建峰,曲军峰,郑荣国,赵硕,张进,孙立新,李永飞,杨晓平,王励嘉,张晓卫. 岩石学报, 2019(10)
- [10]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D]. 张少华. 西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