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植物的营养器官与植物的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马跃峰[1](2021)在《不同施氮量对黑青稞生理特性、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研究氮肥播前基施不同用量对黑青稞栽培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西藏隆子地区进行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基施的试验,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重点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基施对黑青稞作物光合生理特性、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运转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为西藏隆子地区黑青稞产业化发展及地方合理施用氮肥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播前氮肥不同施用量N1(96 kg/hm2)、N2(120 kg/hm2)、N3(144 kg/hm2)、N4(168kg/hm2)N5(196 kg/hm2)N6(216kg/hm2)各处理较对照N0(0 kg/hm2)相比,黑青稞花后旗叶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在花后各时期内,施用氮肥的各处理优于对照处理N0。其次,不同施氮处理间各个指标均在N3处理时表现较优。综合隆子黑青稞光合生理各项指标来看,N3处理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2)不同施氮处理较对照处理N0相比:施用氮肥能够增加隆子黑青稞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叶片、茎鞘、穗轴+颖壳、籽粒的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量,但对各部分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分配比例影响较小;其次,施用氮肥可以减少花前营养器官贮藏的干物质、氮素的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提高花后同化物和氮素的积累量,增加花后同化物和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在不同施氮处理间发现N3处理在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影响较其他处理更为突出。(3)不同施氮处理较对照处理N0相比:施氮肥能够增加隆子黑青稞的千粒重,并能够增加渐增期(R1)、快增期(R2)、慢增期(R3)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Rmax),氮肥对渐增期持续时间(Ta)、快增期持续时间(Tb)和缓增期持续时间(Tc)的影响不明显。不同施氮的处理间,各个水平下隆子黑青稞灌浆各项指标,发现N3处理表现更优。(4)不同施氮量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偏生产力均有所下降,氮肥吸收效率、氮肥贡献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N3处理下达到峰值。不同施氮处理较对照处理N0相比,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各施氮处理间以N3的产量构成因素增加较其他施氮处理更有优势,N3处理的产量两年间均较对照N0处理产量增加70%以上,即144 kg/hm2的氮肥施用量较适合西藏隆子地区黑青稞的生产。
刘莉[2](2020)在《内蒙古乌达煤田南部区域早二叠世凝灰岩植物群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选取乌达煤田南部早二叠世“乌达凝灰岩植物群”(即中国“植物庞贝”)中535 m2面积的区域开展了现场埋藏学样方统计调查和群落生态学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乌达凝灰岩植物群”的物种组成,推进了对该植物群的群落生态学研究,为复原整个“乌达凝灰岩植物群”积累了基础数据。当前研究区域内共发现25属54种,包括石松纲2属2种、楔叶纲3属6种、真蕨纲14属35种、瓢叶目1属3种、种子蕨纲3属4种、苏铁纲1属1种、银杏纲1属1种和科达纲1属2种;其中13个新种:Sigillaria arciformis sp.nov.、Bowmanites hallei sp.nov.、Corynepteris wudensis sp.nov.、Scolecopteris florentissimae sp.nov.、Polymorphopteris multinervis sp.nov.、Polymorphopteris densifolia sp.nov.、Sphenopteris nemejci sp.nov.、Sphenopteris calcarus sp.nov.、Sphenopteris nervosa sp.nov.、Tingia dentatifolia sp.nov.、Pseudomariopteris orbicularis sp.nov.、Pseudomariopteris falciformis sp.nov.、Taeniopteris wudensis sp.nov.。在对研究区化石植物系统描述和分类学鉴定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进行了群落的实地复原和植物群落生态学探讨。依据直立茎干的数目判断上层树和下层树的植物个体数。将样方周围散落的枝和叶片作为直立树在特定样方内出现的辅助证据。根据离散的样方聚集块个数,结合化石植物在样方中的贡献量(化石标本的块数、分枝和叶片情况),推测草本和藤本植物的个体数。当前研究对群落生态特征的探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分析各类群植物的垂直结构,从频度、相对频度和密度方面,分析各类群物种对群落的贡献量。其次,统计各物种的多度和各类群对各垂直结构层级贡献的个体数,将当前样方数据导入现代植物生态学常见的多样性指数模型中进行计算,如Simpson公式和Shannon and Weaver公式。Simpson公式的计算结果为0.965,值总是小于1;数值越接近1,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越丰富。Shannon and Weaver公式的计算结果为3.5,属现代植物群落的常见数值区间,属生物多样性丰富这一等级。使用Sorensen和Jaccard指数模型计算当前群落与相邻区域群落的物种组成相似性,两模型得到的结果分别是0.244和0.139,数值较小,表明相似性较低。最后,与相邻已研究的区域相比,当前群落的植被面貌差异明显。当前群落以真蕨类占优势,其次是草本植物,而Q2015群落则以真蕨类和科达植物为优势类群;当前群落平均每个样方仅有1.14个类群,而后者的每个样方拥有2.24个类群。这充分体现了“乌达凝灰岩植物群”的空间异质性。
杨舒蓉[3](2020)在《冬小麦穗数识别与光合产物贮运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理和产量表型相关遗传研究对高产稳产新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为解析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遗传特性,发掘穗数调控相关基因位点,本研究设立两个试验。一是以近20年来北部冬麦区主要推广的7个品种(京冬8号、轮选987、京冬17、农大211、中麦175、中麦816和中麦1062)为材料,研究品种间生长发育的群体生理动态、不同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其与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的关系,提出今后品种改良目标;二是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小麦穗数识别模型,通过大样本训练和验证,完善高精准的穗数智能识别系统,对比分析人工和智能识别的穗数基因定位结果,证实穗数识别系统在遗传研究的有效性,并检测出调控穗数的主效基因位点。主要结果如下:1.中麦816和中麦175具有较高产量潜力,分别为4923.0 kg·hm-2和4913.0 kg·hm-2,主要与其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有关。从干物质积累分析,苗期群体光截获面积、灌浆期光能利用效率对干物质积累有重要影响。灌浆期叶绿素含量低、旗叶面积小、光合速率高的品种,干物质积累效率较高,叶片和茎秆中可溶性糖贮积较多,如中麦175。开花前中麦175和中麦1062贮藏的光合同化物对籽粒贡献最高,农大211最低。从营养器官干物质分配分析,开花期中麦816和中麦175的各营养器官干物质贮积与其它品种差异较小,但成熟期叶片、茎秆干物质转运效率较高,贮积物残余较少。北部冬麦区育种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以提升品种产量潜力。注重开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和灌浆期干物质转运效率的选择,可减少成熟期营养器官光合产物残余,从而提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化效率。2.对小麦单位面积穗数进行QTL定位分析,人工手动计数穗数(MSN)在4DS,7DS和7DL上检测出3个与单位面积穗数相关的QTL,分别为QSnyz.caas-4DS,QSnyz.caas-7DS和QSnyz.caas-7DL。然而,ISN和VSN只在7D染色体上检测到了QSnyz.caas-7DS。3.R-CNN模型下小麦麦穗识别的准确率在76%98%之间,平均准确率为86.7%。从相关性分析,模型验证穗数(VSN)与图像标记穗数(ISN)的R2值高于与MSN的R2值,分别为0.83和0.50。通过对MSN、ISN和VSN三种方法的研究结果得出,小麦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基于R-CNN模型的表型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田间单位面积穗数数据的快速获取,为产量的预测提供参考,而且还是一种有效和高通量去识别小麦穗数潜在遗传基因位点的方法。
张中魁[4](2020)在《γ-聚谷氨酸喷施对不同水分供应夏玉米生长与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文中提出采用田间试验和灌水水平和γ-聚谷氨酸喷施次数(含用量)2×3完全均衡方案,其中2个灌水水平分别为大喇叭口期灌水0m3/ha(W1)和大喇叭口期灌水900m3/ha(W2),3个γ-聚谷氨酸水平分别为喷清水(CK,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各喷一次清水),喷施1次(S1,拔节期喷50g/ha,大喇叭口期喷清水),和喷2次(S2,拔节期和大喇叭口各喷1次,每次用量),共组成W1CK、W1T1、W1T2、W2CK、W2T1和W2T2共6个处理组合。研究了不同处理组合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吐丝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氮磷钾积累数量、灌浆期光合相关指标,吐丝和灌浆期株高和茎粗等形态指标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灌水时Y-聚谷氨酸喷施次数与用量处理之间的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主要结果如下:1.灌水和喷施γ-聚谷氨酸对夏玉米产量、百粒重和穗粒数的主效应均达显着水平,但仅对百粒重的交互效应达显着水平。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产量呈升高趋势,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喷施γ-聚谷氨酸1次和2次分别可平均增加夏玉米产量33.3%和37.0%,但喷施1次和2次之间差异不显着。不灌水条件下喷施γ-聚谷氨酸的平均增产量相当于大喇叭口期灌了 441m3/ha 的水。2.灌水和喷施γ-聚谷氨酸对吐丝期和成熟期夏玉米干物质重、花后干物质重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均达到或接近显着水平;喷施γ-聚谷氨酸对上述指标均有显着的提高,但喷施次数之间差异不显着,与灌清水的对照相比,喷施γ-聚谷氨酸吐丝期夏玉米干物质重、成熟期干物质重分别平均提高40.7%和32.7%,成熟期花后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和总干物质重平均提高25.0%和29.9%;γ-聚谷氨酸喷施次数对成熟期干物质收获指数的主效应虽未达显着水平,但灌水和喷施γ-聚谷氨酸对成熟期干物质收获指数的交互效应达显着水平。虽然灌水和喷施γ-聚谷氨酸对吐丝期到成熟期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开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效率、转运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均不显着,但两个指标在处理组合之间均差异显着。其中灌水时随着喷施γ-聚谷氨酸次数的增加产量增加转运量和向籽粒的转运率均呈降低趋势,但不灌水时喷与不喷差异不显着。3.灌水和喷施γ-聚谷氨酸对吐丝期和成熟期氮、磷和钾积累的主效应均达显着水平,但仅对成熟期氮积累量的交互效应达显着水平。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喷施γ-聚谷氨酸1次和2次,吐丝期氮磷钾积累量平均分别依次增加12.2%和22.3%、8.4%和18.9%、11.7%和22.8%,成熟期磷钾积累量平均分别依次增加15.5%和41.0%、8.5%和23.4%。在不灌水条件下,成熟期喷施γ-聚谷氨酸1次和2次氮积累量分别增加20.5%和36.6%,灌水时分别增加5.6%%和12.7%。在不灌水条件下的增加效应高于灌水条件下。4.灌水处理以及喷施γ-聚谷氨酸处理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SPAD值的主效应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灌水处理和喷施γ-聚谷氨酸处理对气孔导度和SPAD值的交互效应也达到显着水平,但对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的交互效应不显着。其中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喷施γ-聚谷氨酸1次和2次,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平均分别依次增加13.1%和37.9%,4.8%和10.9%,11.0%和27.3%;不灌水时喷施γ-聚谷氨酸1次气孔导度和SPAD值分别增加29.0%和2.7%,喷施2次分别增加70.1%和7.6%,灌水时,喷施γ-聚谷氨酸1次气孔导度和SPAD值分别增加64.0%和5.5%喷施2次分别增加157%和30.2%。5.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灌水处理以及喷施γ-聚谷氨酸处理对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叶厚的主效均达极显着水平,其中喷施γ-聚谷氨酸对上述指标的平均效应均为正效应。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灌水和喷施γ-聚谷氨酸对株高的交互效应、灌浆期对叶长的交互效应也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但对其它指标影响的交互作用差异不显着。6.细菌α多样性受喷施聚谷氨酸的影响不显着。施加一次聚谷氨酸处理中,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细菌相对丰度有所增加。整体上看,喷施聚谷氨酸并未对土壤细菌群落产生显着性影响。SIMPER分析显示喷施聚谷氨酸影响了个别细菌的丰度,酸杆菌门和Pyrinomonadaceae中各一个菌株丰度降低,节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链霉菌属、交替赤杆菌属菌株相对丰度增加,后者在土壤净化和养分循环促进中发挥作用。基于Spearman相关网络分析,细菌网络结构中的基石微生物属于芽单孢菌科和Bryobacter菌属,这两个菌属与土壤碳循环关系密切。7.Chao指数和Ace指数显示喷施聚谷氨酸显着降低了土壤真菌物种多样性,喷施两次聚谷氨酸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大于喷施一次聚谷氨酸,喷施一次和两次之间不存显着差异。子囊菌门、被孢菌门和担子菌门是土壤真菌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喷施两次显着提高了被孢霉门真菌的相对丰度。SIMPER分析显示喷施聚谷氨酸显着提高了植物促生菌被孢霉属和生防菌毛壳属真菌的丰度。相关网络中基石真菌是Metarhiziummarquandii,毛壳科菌株和皮伞属菌株,它们对土壤碳循环意义重大。
刘颖竹[5](2020)在《萱草成花相关基因功能分析及CRISPR/Cas9系统介导成花基因功能敲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萱草(Hemerocallis fulva)是原产我国的多年生宿根花卉。连续开花既是萱草优良的观赏性状也是育种的重要目标,但依靠传统杂交育种周期缓慢且耗费工作量大。利用分子生物技术解决连续开花萱草成花分子机理并推动育种进程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 TERMINAL FLOWER1(TFL1),SHORT VEGETATIVE PHASE(SVP)及APETALA1(AP1)基因在植物成花转变过程中占据重要作用。参考课题组前期转录组数据,分离连续开花萱草‘H2006001’成花相关基因TFL1、SVP及AP1,对其表达模式与生物学功能进行初步鉴定,探究连续开花萱草成花相关基因的功能;应用Csy4介导的CRISPR/Cas9技术在拟南芥中敲除AtTFL1 AtSVP及AtAP1基因更深入地阐明成花相关基因的分子机理;首次构建萱草PDS及TFL1基因CRISPR/Cas9敲除载体,为实现萱草基因编辑育种奠定研究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RT-PCR技术分离连续开花萱草’H2006001’3个成花相关基因HkTFL1,HkSVP和HkAP1,序列全长分别为522bp、684 bp和774 bp,分别编码173、227和257个氨基酸,BLASTX比对显示HkTFL1属于PEBP家族基因,HkSVP及HkAP1属于MIKC型MADS-box家族基因。qRT-PCR检测HkTFL1与HkSVP基因主要在营养器官中表达,生殖器官中表达较低;在萱草花芽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呈逐渐下调趋势;HkAP1基因主要在生殖器官中表达,营养器官中表达较低;在萱草花芽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水平逐渐上调,直至胚珠和花药形成期表达量最高。亚细胞定位显示HkTFL1蛋白定位于细胞质;HkSVP和HkAP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HkTFL1和HkSVP基因在拟南芥中超表达抑制成花转变,促进花序分枝数量,影响花器官形态建成;HkAP1基因在拟南芥中超表达促进成花转变,影响花序结构和花器官发育。2.利用酵母双杂技术分析HkTFL1、HkSVP及HkAP1蛋白的互作模式,将诱饵载体和猎物载体组成的不同酵母转化子移至三缺培养基上生长,显示转化子在平板上均能正常生长,经过X-Gal显色的菌落均变蓝,结果表明HkAP1、HkSVP和HkTFL1蛋白间的双方向杂交都可以直接相互作用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3.构建拟南芥成花相关基因AtAP1,AtSVP和AtTFL1的CRISPR/Cas9敲除载体,以及三个基因同时敲除载体。在pDIR21-AP1产生的23株突变体系中检测到8株发生了靶序列缺失,测序显示缺失类型有4种。在pDIR21-SVP产生的17株突变体系中检测到5株发生了靶序列缺失,测序显示缺失类型有3种。在pDIR21-TFL1产生的30株突变体系中检测到10株发生了靶序列缺失,测序显示缺失类型有4种。每个基因的突变体均包含缺失杂合,缺失纯合,嵌合体的突变类型。三基因同时敲除载体pDIR21-Triple产生的突变体系中,有2株发生了三基因靶序列缺失,8株发生了两基因靶序列缺失,15株发生了单基因靶序列缺失。此外,AP1、SVP、TFL1以及三基因敲除突变体植株花序分生组织和花分生组织的发育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结构。AP1和SVP突变体植株花序分枝增多;TFL1突变体植株由无限花序向有限花序转变;三基因敲除突变体花序有限生长且植株快速进入衰老期不能成花。4.构建萱草PDS及HkTFZ1基因的CRISPR/Cas9敲除载体,在获得pROKII-Cas9-PDS-1靶点的转基因‘红三角’中检测到3株发生了碱基突变T到G,但位于sgRNA-PDS-1区域上游,不符合预计的切割位点。其中2#pROKII-Cas9-PDS-1抗性苗具有明显的叶片白化现象,但培养后期部分叶片颜色恢复,株高生长缓慢保持矮化。其余载体均未检测到编辑迹象。综上所述,本研究在探究连续开花萱草’H2006001’ HkTFL1,HkSVP和HkAP1基因表达特征基础上,通过观察转基因植物形态变化与蛋白互作研究,明确成花相关基因的功能。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拟南芥AtAP1,AtSVP和AtTFL1基因深入阐明了花发育过程中多个调控基因的分子机理,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花卉植物的性状改良奠定基础。由于缺乏基因组参考,限制了高效sgRNA的设计,导致CRISPR/Cas9在萱草中的突变效率低,产生了脱靶。
何泽学[6](2020)在《拟南芥的基因表达和pre-mRNA可变剪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文中认为Pre-mRNA的可变剪接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机制,也是产生蛋白质组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可变剪接的发生受顺式序列元件、反式蛋白因子以及组蛋白修饰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可变剪接在真核生物的组织分化、发育、疾病发生等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可变剪接已成为生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伴随着RNA-Seq等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多外显子基因的可变剪接现象被发现。人类基因组中95%的多外显子基因会发生可变剪接;拟南芥、水稻、玉米等植物基因组中,60%的多外显子基因存在可变剪接。目前,已有诸多针对人类、小鼠等动物基因组的可变剪接研究工作,但植物基因组的可变剪接工作相对较少。植物转录组研究显示植物pre-mRNA可变剪接的发生与组织分化、器官发育、环境胁迫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本工作基于公共数据库(GEO)中拟南芥不同组织和环境胁迫的RNA-seq测序数据,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拟南芥的种子、根、叶、花、花梗、节间、长角果等组织中以及种子不同萌发阶段的基因表达和可变剪接特征;另外,探索了冷胁迫对拟南芥基因表达和可变剪接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拟南芥不同组织的基因表达和可变剪接分析。基于RNA-seq测序数据,使用转录组数据分析常用的Trimmomatic、Salmon、DESeq2、SUPPA2等工具,建立了拟南芥的种子、根、叶、花、花梗、节间、长角果共7种组织的表达基因和可变剪接事件图谱;识别了7种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可变剪接事件,并分析了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可以通过差异可变剪接的方式,介导基因组对拟南芥花器官发育的调控,进而证实了可变剪接在植物组织和器官发育以及分化过程中的重要性。(2)拟南芥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和可变剪接分析。首先,通过结合使用Hisat2、StringTie、DESeq2等工具得到拟南芥干种子、萌发1-3天的种子、未成熟的种子和成熟的种子共六个种子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矩阵,对种子不同萌发阶段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鉴定,并解析了其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随着种子的萌发,与糖酵解、DNA合成等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基因被激活,保证了种子新陈代谢和基本的细胞活性的重新激活;与氧化应激胁迫响应、有毒物质响应、热响应、水响应等相关的基因活性被抑制,保证了种子能够从休眠态顺利活化。其次,使用rMATS工具系统描绘了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阶段的pre-mRNA可变剪接图谱,鉴定了不同萌发阶段间的差异可变剪接事件,并分析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可变剪接特征及差异可变剪接事件的生物学功能。(3)冷胁迫下拟南芥叶组织的基因表达和可变剪接的分析。以拟南芥叶组织在4℃的环境下冷胁迫0小时、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RNA-seq测序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Trimmomatic、Salmon、DESeq2、SUPPA2等工具,识别了各个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基因和可变剪接事件,而且对不同胁迫条件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可变剪接事件进行鉴定;对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剪接事件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分析,识别了拟南芥基因组的响应冷胁迫的基因。本工作的开展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植物基因组中不同组织、种子不同萌发阶段的基因表达和可变剪接调控机制;也将促进对环境胁迫下基因表达和可变剪接调控机制的理解。
薛卫杰[7](2020)在《柠檬酸抑制水稻镉离子吸收转运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酸性土壤中,水稻营养器官具有较强的镉(Cd)富集能力,并可将Cd转运到稻米中,因此降低稻米Cd含量、提高稻米品质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研究了水稻营养器官的Cd阻控机理以及叶面喷施柠檬酸(CA)的降Cd效应及机理,以期为水稻降Cd叶面肥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水稻营养器官通过改变Cd的化学形态来抑制Cd向籽粒的转运。在Cd污染程度不同的稻田中,水稻根系和穗节中的Cd含量以及难溶态Cd含量远高于其它器官;水稻的营养器官可以将75%以上的Cd转化为不溶态Cd(氯化钠提取态Cd和残余Cd)。穗下节和穗轴中可溶态Cd的积累总伴随着钙(Ca)的减少和锰(Mn)的增加,可溶态Cd从0.05到0.1 mg·kg-1的少量增加即可导致根和穗轴Ca:Mn比值的急剧下降;同时增加Ca:Mn比可能是水稻利用离子平衡机制减轻Cd毒害的一种特殊途径。2.水稻扬花期喷施柠檬酸能显着降低成熟期稻米Cd含量。在高Cd(2.04 mg·kg-1)污染农田中,水稻扬花期叶面喷施1 mM柠檬酸和5 mM柠檬酸均可显着降低稻米Cd含量,后者效果更好,5 mM柠檬酸可以使籽粒和穗轴中Cd含量分别降低52%和37%。营养器官中的Cd含量与柠檬酸含量呈负相关关系。5 mM柠檬酸可显着降低水稻营养器官中可溶态Cd含量,抑制Cd从叶片向节的转运。5 mM柠檬酸显着增加了籽粒、穗节和根系中Mn含量,并显着增加穗轴、穗节、旗叶和根系中Mn:Cd比值。3.水稻扬花期喷施柠檬酸能显着提高NRAMP家族基因的表达水平、促进氨基酸的合成、抑制Cd向籽粒的转运。采用Cd含量为0.1-2.4 mg·kg-1的污染土壤进行盆栽试验,扬花期叶面喷施5 mM柠檬酸可显着增加籽粒和穗节原生质体中的Mn含量,同时,显着降低籽粒、穗轴和穗节中的Cd含量,从而显着增加华占(HZ)和P7籽粒和穗节中的Mn:Cd比值。Cd胁迫显着抑制华占发育籽粒Os Nramp1,2,3,5基因的表达,且OsNramp5显着高于OsNramp1,2,3的表达量。叶面喷施柠檬酸可以有效提高发育籽粒OsNramp2,3,5的表达量。稻米中部分氨基酸含量与Cd含量显着负相关。叶面喷施柠檬酸可以缓解Cd对HZ和P7籽粒合成Glu、Met和Val产生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柠檬酸可以通过提高OsNramp2,3,5的表达以及促进籽粒氨基酸的合成对Cd和Mn在水稻中的运输产生反向调节作用。4.在根际环境中提高柠檬酸浓度可显着抑制根系对Cd的吸收及向地上部的转运。水培试验表明,不同Mn条件下,0.65 mM柠檬酸可使水稻幼苗地上部和根系Cd含量显着降低35.7%-50.4%和9%-13.6%;可显着降低水稻幼苗地上部和根系可溶态Cd含量及其分配比例,进而显着抑制Cd的转运;增加水稻幼苗地上部和根系Mn:Cd的比值。柠檬酸可缓解高浓度Mn对水稻根系吸收Zn的抑制作用。当Mn浓度为80μM时,柠檬酸会降低水稻幼苗地上部和根系Mg和Fe的含量。高浓度Mn和Mn+0.65 mM柠檬酸处理均可以增加水稻幼苗地上部和根系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的含量。
秦喜彤[8](2020)在《钙调控对春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完善东北地区春玉米增产增效栽培技术,于2019年以郑单958(ZD958)为供试品种,在7.5×104株/hm2的种植密度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施钙量,设0(Ca0)、150(Ca150)和300(Ca300)kg-Ca/hm2;裂区为施氮量,分别为0(N0)、120(N120)、180(N180)和240(N240)kg-N/hm2,3次重复。研究增施钙肥对春玉米生长和氮肥利用效率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氮肥之后土壤的pH值显着降低(P<0.01),在配施钙肥之后土壤的pH值显着提高(P<0.01),以高施钙量(Ca300)处理增幅最大。增施钙肥提高了土壤中养分和离子含量,与对照相比,Ca300和Ca150处理下,土壤中可溶性Mg的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0.72%和22.24%;施钙量每增加150 kg/hm2,全氮和可溶性K、Ca和Na含量依次增加了3.56%、14.73%、22.31%和34.63%;速效钾、碱解氮、CEC、氯离子和硫酸根的含量均随施钙量的增加而增加。(2)增施钙肥可以显着提高ZD958的产量(P<0.01)并优化穗部性状。增施钙肥可以提高ZD958的穗粒数、穗长、穗粗并降低秃尖长。产量在Ca300、N180处理下最高,为14837.84 kg/hm2,在Ca0+N120处理下则最低,为11457.99kg/hm2。在三个施氮水平下,每增施150 kg/hm2钙肥,平均增产分别为12.9%、9.6%和2.7%。(3)增施钙肥可以影响不同氮肥处理下春玉米的形态、生理特性和光合特征。ZD958的株高和茎粗随施钙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穗位系数则显着降低(P<0.01),且均在Ca300处理下表现良好。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随施钙量增加显着增加(P<0.01)。ZD958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透光率、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均在高施钙量(Ca300)处理下达到最大值。(4)钙调控能够显着影响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P<0.05)。ZD958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随施钙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Ca300和Ca150处理下的吐丝期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率分别增加了38.01%和33.85%,籽粒产量贡献率提高了28.09%和20.25%。蛋白质与蔗糖的含量均随施钙量增加而显着增加(P<0.01)。(5)增施钙肥能够影响春玉米氮素的吸收,且对氮素收获指数、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具有显着性影响(P<0.01)。在ZD958生长前期,单株氮含量与群体氮含量随施钙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相比,每增施150 kg/hm2钙肥,ZD958的氮肥偏生产力(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from applied N,PFPN)和氮肥农学效率(Agronomic efficiency of applied N,AEN)分别增加了9.27%和42.25%。钙肥对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和氮素转运效率影响并不显着。(6)增施钙肥可通过提高春玉米的茎秆强度、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含量来增加春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每增施150 kg/hm2钙肥,ZD958的倒伏率降低39.82%,且其茎秆强度和推倒强度随着施钙量的增加而增加。ZD958第三节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均在高施钙量(Ca300)处理下的最高。随施钙量的增加ZD958第三节间长变短,钙含量显着增加(P<0.01)。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增施钙量为300 kg/hm2时,ZD958可获得较高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吴恩果[9](2020)在《糜子黑穗病菌侵染过程及寄主超微结构观察》文中指出糜子生育期短、水分利用率高,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先锋作物。黑穗病是糜子产业上的重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糜子的产量和质量。糜子黑穗病是系统侵染性病害,病原菌于早期侵入糜子植株,但明显病症在成熟期才表现出来,早期无法通过生理特征或外观特征等鉴定其是否感染黑穗病菌,因此,建立糜子黑穗病分子检测体系,对糜子黑穗病早期诊断、预测预报、和及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Sporisorium destruens以下简写为S.destruens的定植和侵染寄主过程,分析健株病株糜子幼穗分化过程差异,观察感病糜子植株穗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为今后研究S.destruens的致病机理、病原菌与寄主互作机制和糜子植株的抗病机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设计了S.destruens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S.destruens的常规PCR检测体系,为糜子黑穗病的早期检测提供技术保障;利用设计的PCR检测方法研究了S.destruens在糜子各部位的定植情况;观察了糜子黑穗病的四种典型病症,对比分析了健康植株和感病植株的幼穗分化过程差异,明确了感病糜子植株黑粉苞的形成过程;观察了感病糜子植株穗部的超微结构,明确了感病糜子植株穗部细胞变化过程。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引物组Sds-F/Sds-R对相关供试菌株没有扩增出阳性条带,仅对S.destruens有阳性扩增,表明该引物组对S.destruens具有特异性,该引物组的扩增大小为465bp,该分子检测体系对感病糜子植株的最低检测量为100 ng,对病原菌的最低检测量为10。接种S.destruens5 d后观察该病原菌在寄主上的定植情况,通过观察发现S.destruens通过形成附着孢侵染寄主,病原菌在寄主胚根、胚轴、胚芽鞘上均有定植,该病原菌的定植部位没有局限性。在被定植的组织部位中,幼嫩组织部位的数量均高于年老组织部位。S.destruens侵入寄主后随生长点向上生长,该病原菌最终侵入寄主穗部,在较老组织中仅有少量菌丝残留,在穗部快速大量繁殖,并形成冬孢子,成为来年的侵染源。糜子黑穗病是系统侵染性病害,该病原菌的定植部位与侵染部位没有局限性。(2)糜子黑穗病有四个典型病症分别为黑粉苞状、簇叶状、刺猬头状和部分结实状,黑粉苞状和部分结实状植株的生殖器官被病原菌完全破坏或部分破坏,但没有转换成营养器官。簇叶状和刺猬头状植株生殖器官特性消失,生殖器官转换为营养器官-叶,糜子黑穗病不同病症的差异可能是S.destruens侵入时花序的发育状态不同造成的。健康植株进行正常幼穗分化过程,在感病植株中,病原菌在有穗分化早期就已经进入寄主穗组织,感病植株幼穗分化停留在枝梗系统分化期,之后不再进行幼穗分化仅进行冬孢子的成熟。(3)在健康糜子植株中未观察到S.destruens,根、茎、叶、叶鞘等部位无被病原菌破坏现象。在发病植株中,S.destruens以生物营养型病原菌的形式在根、茎、叶、叶鞘等部位与寄主共生,未造成这些部位组织的死亡,该病原菌仅在糜子穗部形成冬孢子,并以坏死型病原菌的形式存在于寄主穗部,病原菌侵入寄主后与糜子互作,寄主发生一系列变化,寄主细胞细胞质紊乱,细胞器解体,细胞空泡化,细胞壁降解,最后完全消解。细胞逐渐降解,最后广泛降解,最终导致寄主穗组织的全面坏死。
袁俊[10](2020)在《滇中地质磷差异立地栓皮栎种子发育特征及其级联效应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亚热带地区一般形成以磷(P)、镁(Mg)、钙(Ca)等缺乏及铁(Fe)和铝(Al)富集为特征的土壤。但在亚热带P矿区域(如滇中地区),以磷矿石为母岩衍生出基于富P的土壤,伴随氮(N)和Mg等元素的富集。这为对比研究富P和贫P条件下,植物生长发育及其与植食性昆虫之间的营养级联效应(trophic cascade effect)关系提供了天然试验样地。已有研究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和代谢组学,揭示了植物营养器官(叶)对两种立地差异土壤养分供给的应对策略,但植物繁殖器官(种子)对该区域差异养分供给的适应及其调节机制尚未得到系统了解。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是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的阔叶落叶树种,也是滇中区域重要的森林建群种之一。栓皮栎具有典型的大粒种子,6月份开始形成,910月份成熟脱落。栓皮栎种子寄生昆虫栗食象甲(Curculio davidi Fairmaire)是单一寄生昆虫,在种子内完成幼虫发育和能量储存。根据植物生理生态特性,栓皮栎种子营养元素含量会受土壤影响,并与叶元素含量相关联,且会通过级联效应影响寄生昆虫化学组成。在本研究中,我们以富P和贫P立地栓皮栎种群为研究对象,探究栓皮栎种子发育过程中元素组成和代谢组分特征、种子与叶之间元素和代谢物相关性及种子对寄生象甲上行级联(bottom-up cascade)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在发育过程中,富P和贫P立地栓皮栎种子形态性状变化呈现相似性格局,土壤营养元素获得性影响了成熟期种子形态性状在发育过程(7月、8月、9月和10月)中,种子高、直径、碗疤直径、重量(单粒鲜重和单粒干重)等呈现明显增加趋势;种子在10月达到生理成熟,此时种子重量与9月没有显着差异;栓皮栎种子发育过程中表现出顽拗性种子的典型特性,即种子含水量在发育后期急剧下降,但9月种子含水量依然很高(>40%)。在富P和贫P立地,种子高、直径、碗疤直径、重量、含水量等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在两种立地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在贫P-富P立地土壤养分梯度上,成熟种子(10月)单粒干重分别随土壤C、N、P、K、Ca、Mg、Fe、Mn、Cu和Al含量增加而降低(p<0.05)。该结果显示了,我国亚热带地区植物适应“贫瘠土壤”的“繁殖-生长”权衡(trade-off)生态策略。第二、在发育过程中,栓皮栎种子元素组成和计量性状均发生显着变化,土壤营养元素获得性影响了各个发育阶段种子元素特征在不同发育阶段,种子元素组成和化学计量性状具有显着差异(根据主成分分析)。在各个发育阶段,与能量物质构成相关(C、H和O)、与蛋白质合成相关(N和S)及与渗透压调节相关(K)等元素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在发育后期,种子C、N、S和K含量显着升高。同时,在各个发育阶段,富P和贫P立地之间种子元素组成和化学计量性状均具有显着差异,并且两种立地之间种子差异标志元素(O、N、P、S、Mn和Cu)及差异标志元素计量性状(C/P、N/P、Mg/P、Mn/P、Cu/P和Al/P)均因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在发育后期,贫P立地种子O和Mn含量显着高于富P立地,但其N、P、S和Cu含量显着低于富P立地。第三、随着发育进程,栓皮栎种子代谢物含量发生显着变化,两种立地种子形成了基于土壤营养元素获得性差异的代谢物表型。在发育过程中,两种立地栓皮栎种子代谢物变化呈现一致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种子代谢物(主要是糖类和有机酸)含量呈顺序性变化,其中变化较为显着的是正磷酸盐、d-果糖、肌醇和蔗糖;大部分代谢物含量在8月达到最高;糖代谢、TCA循环和氨基酸代谢是种子物质积累所涉及的重要代谢过程。同时,在各个发育阶段,两种立地种子代谢组分具有一定差异,糖类和有机酸对这一差异贡献较大;富P立地种子正磷酸盐和大多数糖(尤其是d-果糖和蔗糖)含量显着高于贫P立地,但其种子赤藓糖含量显着低于贫P立地。此外,不同于富P立地,在能量代谢过程中,贫P立地栓皮栎种子或许倾向于利用消耗P比较少的戊糖磷酸途径,提高P利用效率,以保障种子物质积累。第四、栓皮栎叶和种子之间的元素和代谢物密切相关,立地类型影响了叶和种子元素及代谢物之间的关联在栓皮栎叶和种子之间,与酶和蛋白质/核酸相关元素(如N、P、Mn和Mg)和代谢物(主要是糖类)均呈现一定相关关系,但种子中与酶和蛋白质/核酸相关元素(N、P、Ca、Mg、Mn和Cu)均低于叶,其糖类和有机酸含量均高于叶。叶和种子元素及代谢物相关性格局在两种立地之间不同。此外,滇中区域栓皮栎叶比种子储存更多Mn,以适应土壤高Mn环境。在贫P立地,种子Mn与叶N和Ca分别呈显着负相关,而富P立地种子Mn与叶Ca呈显着正相关,与叶N没有显着相关关系。这些结果揭示了基于离子组分和代谢组分,两种器官物质间存在显着差异及紧密关联,也揭示了两种立地差异土壤养分供给改变了叶-种子元素相关性和代谢物相关性格局。第五、象甲幼虫通过强烈的摄取后调节功能维持元素内稳态,立地土壤营养元素获得性显着影响了种子对象甲的级联效应在种子-象甲元素转移中,象甲蛋白质/核酸(N、P和S)、酶(Zn和Mg)、脂类(C和H)等相关元素含量高于种子,其它元素(O、K、Ca和Mn)含量低于种子。象甲重量与种子N(正相关)和Mn(负相关)含量显着相关。同时,两种立地象甲幼虫元素化学计量特征之间具有显着差异(主成分分析),N、Cu、Na、C/Cu、C/Na和C/Al对此差异贡献较大。另外,与富P立地相比,贫P立地象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较多N,并排泄较多Mn。这些结果表明,植食性昆虫适应了滇中差异土壤养分供给的环境,形成了基于摄取后调节的元素内稳态机制和元素化学计量特征。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在理论方面,本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亚热带植物繁殖器官(种子)适应富P和贫P土壤生态策略的理解,显示了种子和叶元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两种立地条件下,种子(寄主)对寄生昆虫元素组成和生长的影响,理清了寄生性昆虫内稳态调节特点。在实际应用方面,本研究结果为亚热带天然次生栎林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浅谈植物的营养器官与植物的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植物的营养器官与植物的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施氮量对黑青稞生理特性、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肥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氮肥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3 氮肥对作物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1.2.4 氮肥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1.2.5 施氮对作物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条件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 |
2.4.1 旗叶叶绿素SPAD值与叶面积测定 |
2.4.2 光合特性测定 |
2.4.3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干物质积累影响的测定 |
2.4.4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养分积累影响的测定 |
2.4.5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籽粒灌浆特性影响的测定 |
2.4.6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测定 |
2.5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花后旗叶绿叶面积的影响 |
3.3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4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旗叶蒸腾速率的影响 |
3.5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旗叶气孔导度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4.1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开花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4.2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4.3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干物质转运及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养分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5.1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开花期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5.2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成熟期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5.3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氮素转运及对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
5.4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氮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5.4.1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氮素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2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
5.4.3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氮肥贡献率的影响 |
5.4.4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
第六章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灌浆特性的影响 |
6.1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籽粒灌浆参数的影响 |
6.2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灌浆持续天数及灌浆速率的影响 |
6.3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最大灌浆速率及出现时间的影响 |
6.4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各时段籽粒灌浆次级参数的影响 |
6.5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相关性影响 |
第七章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7.1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有效穗数的影响 |
7.2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穗粒数的影响 |
7.3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千粒重的影响 |
7.4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1.1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8.1.2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干物质、氮素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8.1.3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灌浆特性的影响 |
8.1.4 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隆子黑青稞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8.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内蒙古乌达煤田南部区域早二叠世凝灰岩植物群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国内外古生态学研究概况 |
1.2 原地埋藏植物群落的研究历史 |
1.3 研究区内研究概况 |
第2章 地质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地质概况 |
2.2 沉积环境介绍 |
2.3 野外工作方法 |
2.4 化石实验方法 |
2.5 室内数据分析方法 |
第3章 系统描述 |
3.1 属种目录 |
3.2 属种描述 |
3.2.1 石松纲Lycopsida |
3.2.2 楔叶纲Sphenopsida |
3.2.3 真蕨纲Pteropsida |
3.2.4 瓢叶目Noeggerathiales |
3.2.5 种子蕨纲Pteridospermopsida |
3.2.6 苏铁纲Cycadopsida |
3.2.7 银杏纲Ginkgosida |
3.2.8 科达纲Codaitopsida |
第4章 群落结构分析 |
4.1 生态学研究背景 |
4.2 群落植物组成 |
4.3 群落特征分析 |
4.3.1 各类群的垂直结构 |
4.3.2 物种多样性 |
4.3.3 物种多样性测定 |
4.3.4 群落成员型 |
4.3.5 群落最小面积 |
4.3.6 群落生物量 |
4.3.7 群落复原 |
第5章 植物群落对比 |
5.1 植物群落的纵向演替 |
5.1.1 山西组植物群落演替 |
5.1.2 太原组植物群落演替 |
5.2 植物群的空间异质性 |
5.3 同期植物群对比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属种样方分布图 |
附录2: 属种样方分布表 |
附录3: 标本与照片对应位置 |
附录4: 巢式样方法样地新增属种数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图版与图版说明 |
(3)冬小麦穗数识别与光合产物贮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小麦生理性状遗传研究 |
1.2.1 小麦生理性状遗传增益 |
1.2.2 小麦光合物质积累研究 |
1.2.3 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与分配研究 |
1.2.4 品种间遗传差异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1.3 高通量表型技术研究 |
1.3.1 表型鉴定的发展 |
1.3.2 人工神经模型的进化 |
1.3.3 智能识别在穗数中的应用 |
1.4 基于高通量表型技术的生理性状基因定位研究 |
1.4.1 基因定位原理和方法 |
1.4.2 高通量表型技术的生理性状鉴定 |
1.4.3 高通量表型在基因发掘中的应用 |
第二章 北部冬麦区干物质遗传分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田间试验概况 |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4 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试验期间测定性状的方差分析 |
2.2.2 不同品种间的动态生理性状表现分析 |
2.2.3 不同品种间产量构成性状、收获指数和生物量比较分析 |
2.2.4 生理、农艺和产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5 品种间干物质分配差异及其对籽粒贡献率分析 |
2.2.6 中国北部冬麦区、澳大利亚、英国品种干物质分配差异比较 |
2.3 讨论 |
第三章 表型鉴定与穗数识别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田间试验概况 |
3.1.3 试验数据获取 |
3.1.4 试验方法 |
3.1.4.1 FASTER R-CNN模型 |
3.1.4.2 验证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超参数的调节优化 |
3.2.2 R-CNN模型穗数的精确评估 |
3.2.3 人工、图像标记和R-CNN模型验证穗数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穗数的QTL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表型数据统计 |
4.1.2.2 QTL定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表型变异分析 |
4.2.2 遗传力分析 |
4.2.3 人工、图像标记和R-CNN模型验证穗数QTL定位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γ-聚谷氨酸喷施对不同水分供应夏玉米生长与根际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研究综述 |
1.1 植物刺激素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
1.1.1 植物刺激素概念溯源、定义与分类 |
1.1.2 主要植物刺激素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2 γ-聚谷氨酸(y-PGA)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2.1 γ-聚谷氨酸的来源与性质 |
1.2.2 施用γ-聚谷氨酸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
1.2.3 施用γ-聚谷氨酸对化肥减施的影响 |
1.2.4 γ-聚谷氨酸在土壤培肥和修复中的应用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3.1.1 试验设计 |
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1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养分含量的测定 |
3.2.2 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的测定 |
3.2.3 植株生长指标的测定 |
3.2.4 产量调查 |
3.2.5 植株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 |
3.2.6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相关指标的测定 |
3.2.7 茚三酮比色法测谷氨酸含量 |
3.2.8 土样采集 |
3.2.9 土壤DNA提取 |
3.2.10 ITS序列扩增及建库测序 |
3.2.11 生信分析 |
3.2.1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吐丝前后各器官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影响 |
4.3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灌浆前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运的影响 |
4.4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不同时期氮磷钾总积累量的影响 |
4.5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吐丝期功能叶片光合指标的影响 |
4.6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
4.7 喷施聚谷氨酸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7.1 喷施聚谷氨酸对土壤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 |
4.7.2 喷施聚谷氨酸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4.7.3 喷施聚谷氨酸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4.7.4 喷施聚谷氨酸条件下细菌网络结构特征及keystone物种信息 |
4.8 喷施聚谷氨酸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8.1 喷施聚谷氨酸对土壤真菌α多样性的影响 |
4.8.2 喷施聚谷氨酸对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4.8.3 喷施聚谷氨酸引起的土壤真菌功能变化及菌群分异 |
4.8.4 喷施聚谷氨酸条件下真菌网络结构特征及keystone物种信息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5)萱草成花相关基因功能分析及CRISPR/Cas9系统介导成花基因功能敲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连续开花萱草属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
1.1.1 连续开花萱草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
1.1.2 以萱草‘H2006001’为主要亲本的连续开花萱草育种进展 |
1.2 高等植物成花过程的研究进展 |
1.3 高等植物成花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1 TFL1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2 SVP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3 AP1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系统的研究 |
1.4.1 CRISPR/Cas9系统的机制 |
1.4.2 CRISPR/Cas9系统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萱草HkTFL1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植物材料与生长条件 |
2.1.2 菌株和载体 |
2.1.3 试验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总RNA的提取 |
2.2.2 反转录 |
2.2.3 引物合成 |
2.2.4 HkTFL1基因的分离和克隆 |
2.2.5 目的基因的纯化回收及序列分析 |
2.2.6 萱草花芽分化不同时期的确定 |
2.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8 pROKII-HkTFL1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9 pBI121-HHkTFL1-GFP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10 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EHA105 |
2.2.11 亚细胞定位 |
2.2.12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2.2.13 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萱草总RNA的提取 |
2.3.2 HkTFL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2.3.3 HkTFL1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2.3.4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5 HkTFL1亚细胞定位 |
2.3.6 HkTFL1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 |
2.4 讨论 |
2.4.1 HkTFL1基因的结构及表达模式分析 |
2.4.2 HkTFL1基因的功能分析 |
3 萱草HkSVP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植物材料与生长条件 |
3.1.2 菌株和载体 |
3.1.3 试验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总RNA的提取 |
3.2.2 反转录 |
3.2.3 引物合成 |
3.2.4 HkSVP基因的分离和克隆 |
3.2.5 目的基因的纯化回收及序列分析 |
3.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2.7 pROKII-HkSVP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8 pBI121-HHkSVP-GFP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9 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EHA105 |
3.2.10 亚细胞定位 |
3.2.11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HkSV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3.2 HkSVP基因在萱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
3.3.3 HkSVP基因在萱草花芽分化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 |
3.3.4 pROKII-HkSVP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5 pBI121-HHkSVP-GFP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6 HkSVP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3.3.7 HkSVP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 |
3.4 讨论 |
3.4.1 萱草HkSVP基因的结构及表达模式分析 |
3.4.2 萱草HkSVP基因的功能分析 |
4 萱草HkAP1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植物材料与生长条件 |
4.1.2 菌株和载体 |
4.1.3 试验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总RNA的提取 |
4.2.2 反转录 |
4.2.3 引物设计 |
4.2.4 HkAP1基因的分离和克隆 |
4.2.5 目的基因的纯化回收及序列分析 |
4.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2.7 pROKII-HHkAP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4.2.8 pBI121-HHkAP1-GFP载体的构建 |
4.2.9 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EHA105 |
4.2.10 亚细胞定位 |
4.2.11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HkAP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4.3.2 HkAP1基因在萱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
4.3.3 HkAP1基因在萱草花芽分化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 |
4.3.4 pROKII-HHkAP1表达载体的构建 |
4.3.5 pBI121-HHkAP1-GFP表达载体的构建 |
4.3.6 HkAP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4.3.7 HkAP1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 |
4.4 讨论 |
4.4.1 萱草HkAP1基因的结构及表达模式分析 |
4.4.2 萱草HkAP1基因的功能分析 |
5 萱草成花基因的蛋白相互作用分析 |
5.1 材料与试剂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验试剂 |
5.2 试验方法 |
5.2.1 酵母双杂交载体构建 |
5.2.2 酵母感受态制备 |
5.2.3 酵母双载体共转化 |
5.2.4 自激活检测 |
5.2.5 报告基因检测(酵母双杂交)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酵母表达载体构建及诱饵自激活验证 |
5.3.2 蛋白互作验证 |
5.3.3 String在线预测萱草成花相关基因成员蛋白互作网络图 |
5.4 讨论 |
6 CRISPR/Cas9介导的多基因编辑技术对拟南芥成花相关基因的功能敲除研究 |
6.1 材料和试剂 |
6.1.1 植物材料和试验试剂 |
6.2 试验方法 |
6.2.1 拟南芥靶基因序列分析 |
6.2.2 sgRNA的设计 |
6.2.3 基因编辑载体的构建 |
6.2.4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6.2.5 引物设计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拟南芥靶基因序列分析 |
6.3.2 用于AtAP1基因敲除的载体构建 |
6.3.3 用于AtSVP基因敲除的载体构建 |
6.3.4 用于AtTFL1基因敲除的载体构建 |
6.3.5 用于多基因敲除的载体构建 |
6.3.6 重组克隆的鉴定 |
6.3.7 基因编辑载体转化拟南芥的鉴定 |
6.3.8 CRISPR/Cas9介导有效的多位点基因编辑造成的基因片段缺失 |
6.3.9 多个引导RNA的靶位点效率分析 |
6.3.10 纯合缺失突变体的鉴定 |
6.3.11 基因片段缺失产生的靶基因功能敲除验证 |
6.3.12 突变体植株的开花特征分析 |
6.4 讨论 |
7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在萱草中的初步研究 |
7.1 材料与试剂 |
7.2 试验方法 |
7.2.1 sgRNA序列设计 |
7.2.2 引物合成 |
7.2.3 萱草基因编辑载体的构建 |
7.2.4 CRISPR编辑载体在萱草‘红三角’中的遗传转化 |
7.2.5 突变位点的检测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编辑载体构建 |
7.3.2 转基因抗性苗的获得以及靶位点突变检测 |
7.3.3 pROKII-Cas9-PDS-1转基因萱草的表型观察 |
7.4 讨论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8.3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拟南芥的基因表达和pre-mRNA可变剪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转录组学概况 |
1.1.2 可变剪接简介 |
1.2 植物可变剪接研究进展 |
1.2.1 可变剪接在植物基因组的发生频率 |
1.2.2 可变剪接在植物中的功能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拟南芥不同组织的基因表达及可变剪接差异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数据集构建 |
2.2.2 转录本及基因的表达水平定量化 |
2.2.3 差异表达基因与可变剪接事件的识别 |
2.2.4 功能富集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样本数据质量分析 |
2.3.2 组织间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
2.3.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
2.3.4 可变剪接事件鉴定及差异可变剪接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拟南芥种子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及可变剪接差异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集构建 |
3.2.2 基因表达定量 |
3.2.3 差异表达基因与可变剪接事件的识别 |
3.2.4 功能富集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本质控分析 |
3.3.2 种子不同萌发阶段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
3.3.3 种子不同萌发阶段的可变剪接事件的鉴定及差异可变剪接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冷胁迫下拟南芥叶组织基因差异表达与可变剪接事件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数据集构建 |
4.2.2 转录本及基因的表达水平定量化 |
4.2.3 差异表达基因与可变剪接事件的识别 |
4.2.4 功能富集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样本数据质量分析 |
4.3.2 不同冷胁迫条件下叶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
4.3.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
4.3.4 不同冷胁迫条件下叶组织可变剪接事件的鉴定与差异可变剪接分析 |
4.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7)柠檬酸抑制水稻镉离子吸收转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田Cd污染现状及来源 |
1.2 农田Cd污染对植物的毒害 |
1.3 水稻对Cd的吸收及转运机制 |
1.3.1 水稻对Cd的吸收机理 |
1.3.2 水稻对Cd的转运机制 |
1.4 水稻营养代谢与水稻耐Cd性的关系 |
1.4.1 水稻耐Cd的生理生化机制 |
1.4.2 必需元素与水稻耐Cd性的关系 |
1.5 小分子酸对植物金属耐受性研究进展 |
1.5.1 小分子酸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 |
1.5.2 小分子酸对植物吸收及转运Cd的影响 |
1.5.3 小分子酸的解毒机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水稻营养器官Cd阻控机理的研究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样品处理 |
2.1.4 数据分析 |
2.2 田间叶面喷施柠檬酸的降Cd效应及机理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样品处理 |
2.2.4 数据分析 |
2.3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OsNramp5 突变体降Cd效应的影响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3.3 样品处理 |
2.3.4 数据分析 |
2.4 柠檬酸对水稻幼苗Cd吸收转运的抑制作用及机理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方法 |
2.4.3 样品处理 |
2.4.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水稻营养器官的Cd阻控机理研究 |
3.1 水稻根系Cd含量对地上部各器官Cd分布及其赋存形态的影响 |
3.1.1 水稻根系Cd含量与土壤中Cd含量的相关性 |
3.1.2 水稻根系Cd含量对水稻地上部各器官Cd含量的影响 |
3.1.3 水稻根系Cd含量对水稻关键器官Cd化学形态的影响 |
3.1.4 水稻根系Cd含量对水稻关键器官难溶态和可溶态Cd含量的影响 |
3.1.5 水稻根系Cd含量对水稻关键器官不同形态Cd分配比例的影响 |
3.2 可溶态Cd含量对水稻相邻器官间Cd转运效率的影响 |
3.2.1 可溶态Cd含量对水稻相邻器官间Cd转移因子的影响 |
3.2.2 可溶态Cd含量与水稻相邻器官总Cd含量的相关性 |
3.3 必需矿质元素与Cd的相关性 |
3.3.1 不同器官中Cd含量对必需矿质元素的影响 |
3.3.2 可溶态Cd与关键器官中Ca和 Mn含量的相关性 |
3.3.3 可溶态Cd与关键器官中Ca:Mn比值的相关性 |
3.4 水稻根系Cd含量对籽粒和根系柠檬酸含量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田间叶面喷施柠檬酸的降Cd效应及其机理 |
4.1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水稻各器官柠檬酸和Cd的影响 |
4.1.1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水稻各器官Cd总量和柠檬酸含量的影响 |
4.1.2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水稻各器官Cd赋存形态的影响 |
4.1.3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水稻相邻器官间Cd转运的影响 |
4.2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水稻各器官必需矿质元素的影响 |
4.2.1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水稻各器官必需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4.2.2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水稻穗节和根系Mn赋存形态的影响 |
4.3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水稻关键器官中离子平衡的影响 |
4.3.1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不同器官中Mn:Cd比值的影响 |
4.3.2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不同器官中(Ca:Mn)与可溶态Cd比值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叶面喷施柠檬酸降低水稻对Cd的吸收及转运 |
4.4.2 叶面喷施柠檬酸增加水稻对Mn的吸收及转运 |
4.4.3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元素比例的调节作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OsNramp5 突变体降Cd效应的影响 |
5.1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Cd胁迫下OsNramp5 不同器官Cd、Mn的影响 |
5.1.1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Cd胁迫下OsNramp5 不同器官Cd含量的影响 |
5.1.2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Cd胁迫下OsNramp5 不同器官Mn含量的影响 |
5.2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OsNramp5 旗叶和穗节Cd、Mn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
5.2.1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OsNramp5 旗叶和穗节Cd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
5.2.2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OsNramp5 旗叶和穗节Mn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
5.3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OsNramp5 不同器官Cd和 Mn相关性的影响 |
5.4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水稻发育籽粒OsNramp1,2,3,5 表达量的影响 |
5.5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Cd胁迫下OsNramp5 籽粒氨基酸的影响 |
5.5.1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Cd胁迫下OsNramp5 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5.5.2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OsNramp5 籽粒氨基酸、Cd和 Mn回归特性的影响 |
5.6 讨论 |
5.6.1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Cd、Mn转运的双向调节作用 |
5.6.2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水稻发育籽粒OsNramp1,2,3,5 表达的促进作用 |
5.6.3 叶面喷施柠檬酸补偿osnramp5 敲除对水稻器官中Mn转运的抑制作用 |
5.6.4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稻米氨基酸合成的促进作用 |
5.7 小结 |
第六章 柠檬酸对水稻幼苗Cd吸收转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 |
6.1 柠檬酸对Cd胁迫水稻幼苗柠檬酸和Cd的影响 |
6.1.1 柠檬酸对溶液中水溶性Cd含量的影响 |
6.1.2 柠檬酸对Cd胁迫水稻幼苗柠檬酸含量和Cd含量的影响 |
6.1.3 柠檬酸对Cd胁迫水稻幼苗Cd赋存形态的影响 |
6.1.4 柠檬酸对Cd胁迫水稻幼苗Cd转运特性的影响 |
6.2 柠檬酸对Cd胁迫水稻幼苗中Mn的影响 |
6.2.1 柠檬酸对Cd胁迫水稻幼苗Mn含量的影响 |
6.2.2 柠檬酸对Cd胁迫水稻幼苗Mn赋存形态的影响 |
6.3 柠檬酸对Cd胁迫水稻幼苗Cd和 Mn相关性的影响 |
6.4 柠檬酸对Cd胁迫水稻幼苗其它矿质元素的影响 |
6.5 柠檬酸对水稻幼苗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
6.6 讨论 |
6.6.1 柠檬酸对水稻幼苗Cd及其必需矿质元素的调节作用 |
6.6.2 柠檬酸对水稻幼苗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合成的促进作用 |
6.7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水稻营养器官的Cd阻控机理 |
7.1.2 田间叶面喷施柠檬酸的降Cd效应及其机理 |
7.1.3 叶面喷施柠檬酸对OsNramp5 突变体降Cd效应的影响 |
7.1.4 柠檬酸对水稻幼苗Cd吸收转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钙调控对春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国玉米生产中氮肥利用效率现状 |
1.2.2 氮肥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
1.2.3 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
1.3 立体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1.4.1 钙调控对土壤pH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
1.4.2 钙调控对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1.4.3 钙调控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1.4.4 钙调控对春玉米冠层结构与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1.4.5 钙调控对春玉米氮素积累、转运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1.4.6 钙调控对春玉米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研究方案 |
2.2.1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植株样及土样采集 |
2.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钙调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 钙调控对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3.2.1 产量与产量构成 |
3.2.2 穗部构成 |
3.2.3 产量与穗部构成的相关性分析 |
3.3 钙调控对春玉米冠层结构与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3.3.1 农艺性状 |
3.3.2 叶面积指数 |
3.3.3 净光合速率 |
3.3.4 光能利用率 |
3.3.5 透光率 |
3.3.6 叶绿素含量 |
3.3.7 SPAD |
3.4 钙调控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3.4.1 干物质积累 |
3.4.2 干物质分配 |
3.4.3 干物质转运 |
3.4.4 蛋白质和蔗糖含量 |
3.5 钙调控对春玉米氮素积累、转运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1 氮积累动态 |
3.5.2 氮肥利用效率 |
3.5.3 氮素转运效率 |
3.5.4 氮代谢相关酶的活性 |
3.5.6 氮积累量与氮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3.6 钙调控对春玉米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
3.6.1 倒伏率 |
3.6.2 茎秆强度 |
3.6.3 推倒强度 |
3.6.4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 |
3.6.5 钙在植株内的分布 |
3.6.6 倒伏性能综合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钙调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 钙调控对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4.3 钙调控对春玉米冠层结构与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4.4 钙调控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4.5 钙调控对春玉米氮素积累、转运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4.6 钙调控对春玉米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5.1 钙调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 钙调控对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5.3 钙调控对春玉米冠层结构与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5.4 钙调控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5.5 钙调控对春玉米氮素积累、转运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5.6 钙调控对春玉米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糜子黑穗病菌侵染过程及寄主超微结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糜子黑穗病 |
1.1.1 糜子黑穗病菌 |
1.1.2 糜子黑穗病的防治技术 |
1.2 黑穗病菌检测原理与技术 |
1.2.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植物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
1.3 黑穗病菌侵染过程 |
1.4 真菌逆转花器官发育 |
1.5 病原菌与寄主互作 |
1.5.1 生物营养型病原菌与寄主的相互作用 |
1.5.2 坏死型病原菌与寄主互作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7.1 S.destruens检测体系的建立与侵染循坏 |
1.7.2 糜子黑穗病病症形成及健株病株幼穗分化差异分析 |
1.7.3 糜子超微结构的观察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盆栽试验 |
2.2.2 田间试验 |
2.3 试验仪器及药品 |
2.4 试验项目及方法 |
2.4.1 S.destruens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及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测定 |
2.4.2 S.destruens侵染循环的研究 |
2.4.3 糜子四种典型病症形成过程和幼穗分化观察 |
2.4.4 染病糜子植株的超微结构观察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S.destruens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与侵染循环 |
3.1 S.destruens引物特异性验证 |
3.2 S.destruens引物灵敏度检验 |
3.3 苗期S.destruens定植观察 |
3.4 S.destruen在各时期各组织部位的侵染情况 |
3.5 S.destruens侵染循环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糜子四种典型病症形成过程和幼穗分化观察 |
4.1 糜子黑穗病典型病症观察 |
4.2 糜子幼穗分化观察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S.destruens与糜子互作的超微结构观察 |
5.1 健病株各部位的差异比较 |
5.2 病原菌侵染寄主的细胞学研究 |
5.2.1 胞间菌丝与胞内菌丝 |
5.2.2 寄主细胞变化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S.destruens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与侵染循坏 |
6.1.2 糜子四种典型病症形成过程和幼穗分化观察 |
6.1.3 S.destruens与糜子互作的超微结构观察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滇中地质磷差异立地栓皮栎种子发育特征及其级联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的变化 |
1.1.1 植物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的变化 |
1.1.2 植物种子发育过程中元素计量特征的变化 |
1.1.3 植物种子发育过程中代谢特征的变化 |
1.2 植物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之间的物质联系 |
1.3 植物营养元素特征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1.4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对象 |
1.4.1 研究区域 |
1.4.2 研究对象 |
1.4.2.1 栓皮栎 |
1.4.2.2 栗实象甲 |
1.5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富磷和贫磷立地栓皮栎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区域和材料 |
2.2.2 样品采集 |
2.2.3 种子形态指标测定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在富P和贫P立地,发育过程中栓皮栎种子形态变化特征 |
2.3.2 在富P和贫P立地,栓皮栎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性状的关系 |
2.3.3 栓皮栎种子重量与土壤元素含量的关系 |
2.4 讨论 |
2.4.1 发育过程中栓皮栎种子形态特征的变化 |
2.4.2 立地类型影响了发育过程中栓皮栎种子的形态 |
2.4.3 贫瘠土壤对种子营养元素积累的促进效应 |
2.5 小结 |
第三章 富磷和贫磷立地栓皮栎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元素特征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地点 |
3.2.2 样品采集 |
3.2.3 化学元素分析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栓皮栎种子发育过程中元素含量和元素计量性状变化特征 |
3.3.2 富P和贫P立地栓皮栎种子元素特征的比较 |
3.3.3 栓皮栎种子元素含量与种子干重和土壤元素含量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两种立地栓皮栎种子发育过程中元素变化特征呈现一致性 |
3.4.2 立地类型影响了发育过程中栓皮栎种子元素特征 |
3.5 小结 |
第四章 富磷和贫磷立地栓皮栎种子发育过程中的代谢特征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地点 |
4.2.2 样品采集 |
4.2.3 代谢组分分析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栓皮栎种子发育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 |
4.3.2 富P和贫P立地栓皮栎种子代谢物的比较 |
4.3.3 富P和贫P立地差异标志代谢物与元素及元素计量性状之间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栓皮栎种子发育过程中涉及含碳和氮代谢物的顺序性变化 |
4.4.2 富P和贫P立地栓皮栎种子碳氮代谢的差异 |
4.4.3 立地类型改变了栓皮栎种子发育后期的P利用效率 |
4.5 小结 |
第五章 富磷和贫磷立地类型对栓皮栎叶和种子之间物质关联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地点 |
5.2.2 样品采集 |
5.2.3 化学元素和代谢物分析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栓皮栎叶和种子基于离子组分和代谢组分的化学表型比较 |
5.3.2 富P和贫P立地栓皮栎叶和种子差异代谢物和差异元素间的关系 |
5.3.3 栓皮栎叶和种子代谢物含量之间的关系 |
5.3.4 栓皮栎叶和种子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 |
5.3.5 栓皮栎叶和种子元素含量与土壤元素含量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栓皮栎叶和种子基于离子组和代谢组的差异性 |
5.4.2 栓皮栎叶和种子之间的物质关联性 |
5.4.3 立地类型影响了栓皮栎叶和种子代谢组分及元素组成之间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富磷和贫磷立地栓皮栎种子对寄生象甲的级联效应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地点 |
6.2.2 样品采集 |
6.2.3 样品分析 |
6.2.3.1 种子和象甲化学元素的分析 |
6.2.3.2 象甲脂肪的测定 |
6.2.3.3 象甲营养需要量的评估 |
6.2.4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富P和贫P立地栓皮栎种子和象甲幼虫化学计量特征 |
6.3.2 富P和贫P立地象甲幼虫的元素吸收率和释放率 |
6.3.3 象甲幼虫体型与栓皮栎种子元素含量的关系 |
6.4 讨论 |
6.4.1 立地类型对象甲幼虫元素内稳态调节的影响 |
6.4.2 立地类型影响象甲对限制性元素N和Mn的需求 |
6.5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以及准备的论文 |
四、浅谈植物的营养器官与植物的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施氮量对黑青稞生理特性、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D]. 马跃峰. 西藏大学, 2021(12)
- [2]内蒙古乌达煤田南部区域早二叠世凝灰岩植物群落研究[D]. 刘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冬小麦穗数识别与光合产物贮运特性研究[D]. 杨舒蓉.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4]γ-聚谷氨酸喷施对不同水分供应夏玉米生长与根际微生物的影响[D]. 张中魁.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5]萱草成花相关基因功能分析及CRISPR/Cas9系统介导成花基因功能敲除研究[D]. 刘颖竹.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拟南芥的基因表达和pre-mRNA可变剪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 何泽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7]柠檬酸抑制水稻镉离子吸收转运机理研究[D]. 薛卫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钙调控对春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D]. 秦喜彤. 吉林大学, 2020(08)
- [9]糜子黑穗病菌侵染过程及寄主超微结构观察[D]. 吴恩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10]滇中地质磷差异立地栓皮栎种子发育特征及其级联效应的研究[D]. 袁俊. 上海交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