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力宁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霞[1](2020)在《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与脾胃湿热证T淋巴细胞分化差异与HMGB1-PTEN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因其病机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本研究基于两者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差异,旨在探索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的免疫学表现差异的本质,并在前期文献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其T淋巴细胞差异与HMGB 1-PTEN通路轴调控介导的相关性,为慢性乙型肝炎同病异证寻找生物学依据,以更好地促进中医临床证候客观化以及辨证精准化。方法:根据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中西医纳入标准,共收集36例患者,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各18例,并纳入1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在空腹状态下分别采集外周静脉全血标本3份,3~5mL/份。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TB、ALB等肝功能指标;应用PCR法检测HBV-DNA载量;应用流式细胞学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Th17、Treg和Tfh细胞比率;采用Elisa法检测HMGB1、PTEN、PI3K、PDK1和Akt等信号蛋白在各组间的表达。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GeneMANIA 数据库进一步分析 HMGB1、PTEN、PI3K、PDK1、Akt 之间的功能表达相关性;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HMGB 1-PTEN通路蛋白与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在ALT、AST、TB、ALB、HBV-DNA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7、Treg、Th17/Treg细胞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胃湿热证CD4+T细胞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CD4+T细胞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相比,肝郁脾虚证CD4+T细胞、Th17细胞水平高于脾胃湿热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证型在CD8+T、Treg、Th17/Treg细胞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CD8+T、Tfh细胞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HMGB1、PI3K、PDK1、Akt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脾虚证PTEN水平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胃湿热证PTEN水平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相比,肝郁脾虚证HMGB1、PTEN、PI3K水平高于脾胃湿热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K1、Akt水平在两证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HMGB1、PTEN、PI3K、PDK1、Akt之间存在多种内在联系,通过GeneMANIA数据库进一步分析HMGB1、PTEN、PI3K、PDK1、Akt之间的功能表达相关性,发现其主要通过物理相互作用相关联,HMGB1通过PDK1与PTEN、PI3K、Akt联系起来,形成复杂的网络相互作用机制。5.HMGB1-PTEN通路蛋白与T淋巴细胞水平呈线性相关,不同的证型其线性相关免疫细胞因素不一致。结论:1.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细胞免疫功能均低于正常,而以脾胃湿热证细胞免疫水平更低,两证型均存在一定的免疫紊乱,而以肝郁脾虚证更明显,这可能与证型间正气亏损程度不同有关。2.在HMGB1-PTEN通路轴上,肝郁脾虚证大部分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脾胃湿热证,说明肝郁脾虚证的炎症状态更活跃,脾胃湿热证因其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应答不活跃,炎症反应相对不明显。3.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T淋巴细胞分化与HMGB 1-PTEN通路调控存在一定相关性,均揭示了肝郁脾虚证免疫炎症反应较脾胃湿热证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慢性乙型肝炎同病异证的生物学本质。
李恺[2](2019)在《老年人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测定及免疫调节剂对其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对驻京部队干休所人群查体资料的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T、B细胞淋巴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初步拟定该人群中的老年人淋巴亚群和细胞因子的正常参考范围,并分别探索胸腺肽类制剂和虫草菌粉类制剂对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方法1、从参与2017及2018年度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科体检的868例人群中筛选出7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按60岁以下、60-69岁,70-79岁以及80岁以上这四个年龄段分为4组,采用双色流式细胞术结合血球计数仪分别检测他们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亚群,采用悬液芯片系统检测细胞因子。采用SPSS22.0软件来分别比较各组间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并从筛选的研究对象中选出年龄≥60岁的老年人的检测结果来统计得出适用于老年人的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正常参考范围。2、从上述参加体检的868例人群中筛选出使用免疫调节剂的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使用免疫调节剂种类的不同分为三组,将未使用免疫调节剂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将这三组人群以及对照组人群所测得的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计数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研究结果1、通过对外周血的淋巴亚群百分比和细胞因子计数的分析得出:淋巴细胞百分比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下降。在淋巴亚群百分比方面: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的CD3+、C D3+CD4+、CD4+45RA+、CD8+CD28+、CD4+HLADR-显着高于60岁以下人群,而CD28+、CD3+HLADR-显着高于70岁以下人群。细胞因子计数方面:IL-17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下降;IP-10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升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的IL-4、IL-9低于60岁以下的成年人,而IL-1β则高于60岁以下的成年人;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的PDGF-BB、TNF-α低于70岁以下人群,IL-8低于60岁以下的成年人。2、调查人群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亚群百分比正常参考范围(以95%CI表示)如下:淋巴细胞:12.9~47.3;CD3+:53.08~91.92;CD3+CD8+:21.53~34.25;CD3+CD4+:34.30~51.30;CD4+45RA+:9.9~27.80;CD4+45RO+:19.34~36.07;CD19+:6.40~20.99;NK:8.80~27.61;NKT:0.4~7.57;CD29+:42.18~67.96;CD25+:3.14~21.29;CD4-CD25-CD29-:15.45~35.36;C D4-CD25-CD29+:15.45~45.06;CD4-CD25+CD29-:0.1~2.55;CD4-CD25+CD29+:0.1~4.08;C D4+CD25-CD29-:10.1~26.43;CD4+CD25-CD29+:16.0~24.05;CD4+CD25+CD29-:0.1~4.08;CD4+CD25+CD29+:6.0~14.96;T-reg:5.07~12.67;CD45RA+:58.28~76.78;CD45RO+:22.16~67.90;CD28+:39.22~60.82;CD8+CD28+:9.04~20.43;CD8+CD28-:10.24~22.63;CD3+HLAD R+:1.2~4.79;CD3+HLADR-:56.10~86.98;CD4+HLADR+:0.2~7.36;CD4+HLADR-:21.12~59.77;CD8+HLADR+:0.1~10.33;CD8+HLADR-:11.86~42.72。细胞因子正常参考范围(以95%CI表示,单位pg/ml)如下:IL-1β:3.29~10.29;IL-1γα:120.28~268.93;IL-4:4.77~10.49;IL-6:11.86~31.18;IL-7:10.11~19.85;IL-8:15.33~54.58;IL-9:63.76~178.56;IL-10:11.13~39.57;IL-12(p70):34.60~56.23;IL-17:30.06~116.88;Eotaxin:52.87~149.95;FGF basic:41.20~93.58;GM-CSF:26.83~48.77;IFN-γ:32.69~82.64;IP-10:399.50~1103.18;MCP-1(MCAF):41.37~100.53;MIP-1α:3.74~9.84;PDGF-BB:1306.76~3614.46;MIP-1β:89.39~236.97;TNF-α:38.14~84.26。3、通过对使用不同免疫调节剂组与未使用制剂的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后发现:在淋巴亚群分布方面:使用胸腺肽制剂组所测得的CD3+、CD28+、CD8+CD28+、CD3+CD4+、CD4+45RA+、CD3+HLADR-均较对照组出现了下降,其中的CD3+HLADR-在使用虫草菌粉类制剂组和联合使用胸腺肽类及虫草菌粉类制剂组也较对照组出现了下降;细胞因子计数方面:使用胸腺肽制剂组所测得的IL-1β、IL-4、IL-6较对照组出现了增高,而使用免疫调节剂组中测得的IL-10及TNF-α则较对照组出现了下降。而在对使用不同免疫调节剂组之间的比较后发现:在淋巴亚群分布方面:单用胸腺肽制剂组所测得的CD3+CD4+、CD8+CD28+、CD45RA+、CD4+45RA+较单用虫草菌粉类制剂组出现了下降,而CD45RO+则较单用虫草菌粉类制剂组上升;在细胞因子计数方面:联合使用两种制剂及单用胸腺肽制剂组所测得的IL-1β、IL-4、IL-6较单用虫草菌粉类制剂组增高,而TNF-α则较单用虫草菌粉类制剂组降低。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发现部分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4+45RA+、CD28+、CD8+CD28+、CD4+HLADR-、CD3+HLADR-的分布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增高,细胞因子IL-4、IL-8、IL-9、IL-17、PDGF-BB、TNF-α的计数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下降,提示该年龄段人群患感染、免疫系统疾病和肿瘤的风险增高;通过对研究对象中老年人数据的分析初步总结了老年人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正常值范围,以供临床参考。同时,通过对使用免疫调节剂人群的分析发现胸腺肽类制剂主要通过下调CD3+、CD28+、CD8+CD28+、CD3+CD4+、CD4+45RA+、CD3+HLADR-及 IL-10、TNF-α 的表达,上调细胞因子IL-1β、IL-4、IL-6的表达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而虫草菌粉类制剂则仅仅通过下调IL-10的表达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伍玉南[3](2019)在《苦杏仁苷通过JAK2/STAT3通路促进T细胞活性抑制HBV相关性肝癌进展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研究T淋巴细胞的肿瘤抑制作用,阐明中药方剂鳖龙软肝汤的主要成分苦杏仁苷在HBV相关性HCC以及HCC进展期间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提取HBV相关HCC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确定苦杏仁苷的最佳使用浓度;MTT检测健康人群外周血T细胞(NC-T)、HBV相关HCC患者外周血的T细胞(HBV-T)、苦杏仁苷处理的HBV-T细胞活性;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中IFN-γ、TNF-α、IL-2、IL-10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CD4+和CD8+T细胞亚群占CD3+T细胞的比值,以及CD4+和CD8+T细胞亚群内STAT3的磷酸化水平;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TAT3、p-STAT3、JAK2、p-JAK2的表达;构建NC-T、HBV-T、苦杏仁苷干预的HBV-T细胞与HBV相关性肝癌HepG2.2.15直接共培养模型,ELISA检测培养基中IFN-γ、TNF-α、IL-2、IL-10的含量;构建NC-T、HBV-T、苦杏仁苷干预的HBV-T细胞与HepG2.2.15非接触共培养模型,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不同浓度苦杏仁苷处理72h时的NC-T细胞,选择10 mg/mL为苦杏仁苷的最佳处理浓度;HBV-T细胞活性减弱,苦杏仁苷可增强HBV-T细胞活性;HBV-T组培养基中IFN-γ、TNF-α、IL-2含量显着降低,IL-10含量显着升高;苦杏仁苷处理48 h后,IFN-γ、TNF-α、IL-2含量显着上调,而IL-10显着降低;HBV-T细胞中CD4+亚群数量发生下调,CD8+亚群上调,CD4+/CD8+的比值下降;苦杏仁苷可增强HBV-T细胞中CD4+亚群数量,降低CD8+亚群数,并上调CD4+/CD8+的比值。HBV-T细胞CD8+亚群与CD4+亚群中p-STAT3的MFI均显着高于NC-T细胞,苦杏仁苷干预后均发生下降;HBV-T细胞中STAT3和JAK2mRNA的表达显着升高,而苦杏仁苷干预后二者均下调;HBV-T组释放的IFN-γ、TNF-α、IL-2降低,IL-10则升高,苦杏仁苷干预后,HBV-T组IFN-γ、TNF-α、IL-2水平显着上调,IL-10则下调至NC-T组水平;HBV-T细胞对靶细胞HepG2.2.15的多种作用显着减弱,苦杏仁苷干预后,HBV-T细胞对靶细胞的作用显着增强。结论:1.苦杏仁苷可以提高HBV-T细胞活性。2.苦杏仁苷可通过JAK2-STAT3通路调控CD4+/CD8+T细胞,减弱HBV-T细胞受到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细胞干扰和杀伤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对HBV相关HCC细胞活力、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凋亡的促进作用。
张兵[4](2014)在《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证候虚实分类与T、B淋巴细胞及NK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广西桂北地区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证候虚实分类与T、B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三种不同免疫状态的慢性HBV感染者60例,及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者20例,分别分为虚、实两组证型,检测其外周血T、B及NK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并对上述各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三种不同免疫状态者中虚、实两组的CD3+T细胞百分比无显着差异,但在乙肝肝硬化组中,虚、实两组的CD3+T细胞百分比为虚症组<实证组<对照组。CD4+T细胞在三种不同免疫状态及肝硬化组中,所有虚、实两组患者的CD4+T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其中在免疫耐受状态中CD4+T细胞百分比为实证组<虚症组(P<0.05),而在肝硬化组中CD4+T细胞百分比为实证组>虚症组(P<0.05);在实证组中免疫清除状态及肝硬化组<免疫耐受状态及免疫不全状态(P<0.05);但在虚症组中CD4+T细胞百分比为肝硬化组<免疫清除状态<免疫耐受状态及免疫不全状态(P<0.05)。CD8+T细胞百分比在免疫清除状态中为实证组>对照组>虚症组(P<0.05),而在肝硬化组中CD8+T细胞百分比为正常对照组>实证组>虚症组(P<0.05)。CD4+/CD8+比值在三种免疫状态中实证组均显着低于虚证组及对照组(P<0.05),而在肝硬化组中虚、实两组证型的CD4+/CD8+比值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虚、实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淋巴细胞百分比在三种不同免疫状态及乙肝肝硬化组(代偿期)中,仅免疫清除状态中虚、实两组的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其虚、实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却不显着(P>0.05)。NK细胞百分比在三种不同免疫状态及乙肝肝硬化组(代偿期)中,虚、实证型两组的NK细胞百分比均为肝硬化组<免疫清除状态<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之间NK细胞百分比为虚症组<实证组(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存在着免疫功能紊乱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失衡;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证候虚实分类与T、B细胞亚群及NK细胞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免疫功能检测对于虚实证型的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柳[5](2013)在《HBV相关肝衰竭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前期治疗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机体,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其中细胞免疫是决定HBV感染机体后转归的重要因素。调节性T细胞(Treg)是体内重要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CD4+T细胞亚群,具有免疫无能和免疫抑制两大功能特征,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等多种方式发挥免疫抑制作用。CD8+T细胞在清除HBV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活化依赖于CD4+T细胞。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发挥作用,从而阻止肝细胞进一步损伤,但其在乙肝相关性肝衰竭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争议,尤其是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则鲜有报。白介素12(IL-12)是联系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然而在肝衰竭前期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未见相关报道。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associated subacute-on-chronic liverfailure,HBV-SACLF)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Treg细胞变化趋势,并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肝衰竭前期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HBV相关的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SACLF)患者、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12例健康对照者患者外周全血标本中CD4+T细胞、CD8+T细胞、Treg细胞的百分比,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同时将肝衰竭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观察以上指标变化。同时将76例肝衰竭前期患者分为糖皮质激素治疗组(GC组)38例与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NG组)38例,监测以上指标。同时采用ELISA技术检测肝衰竭前期患者血清中IL-12的表达水平。结果1.HBV-SACLF组、CHB组及正常对照组CD4+T、CD8+T、Treg百分比分别为:1)CD4+T:(28.06±6.86)%、(36.03±9.53)%、(45.47±0.68)%,HBV-SACLF组与CHB组、正常对照组比较,CHB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1=0.02,p2<0.001,p3=0.02);2)CD8+T:(29.10±3.64)%、(25.71±5.75)%、(20.10±5.80)%,CD8+T比例在HBV-SACLF组与CHB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CHB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2,p2<0.001,p3=0.019);3)Treg:(2.55±0.57)+、(3.69±1.08)+、(3.21±0.12)+;Treg比例在HBV-SACLF组较CHB组及正常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1,p2<0.001),CHB组较正常组升高,差异不明显(p3=0.113)。2.HBV-SACLF中感染组CD4+T、CD8+T、Treg百分比分别为(25.33±7.79)+、(30.90±2.94)+、(2.31±0.38)+,非感染组CD4+T、CD8+T、Treg百分比分别为(31.19±3.91)+、(26.93±3.16)+、(2.82±0.63)+,两组相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1=0.014,p2=0.001,p3=0.015)。3.GC组与NG组治疗前CD4+T、CD8+T、Treg百分比均无明显差异,GC组治疗后CD4+T、CD8+T、Treg百分比分别为(35.44±5.36)+、(24.40±5.68)+、(3.09±0.42)+,较治疗前(28.72±3.79)+、(28.75±4.72)+、(2.69±0.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01,p2=0.001,p3=0.004);NG组治疗后CD4+T、CD8+T、Treg百分比分别为(31.35±5.44)+、(28.6±6.62)+、(2.82±0.51)+,较治疗前(28.27±3.51)+、(29.44±5.29)+、(2.72±0.70)+相比,仅CD4+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4,p2=0.435,p3=0.482)。4.GC组与NG组治疗前IL-12无明显差异,GC组治疗后IL-12为(28.98±7.81)pg/ml,较治疗前(50.54±18.27)pg/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G组治疗后IL-12为(46.33±22.22)pg/ml较治疗前(52.12±17.61)p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2)。5.GC组中病情重症化率为13.16+,NG组中病情重症化率为34.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BV-SACLF患者外周血CD4+T、Treg比例下降,CD8+T升高,表明肝衰竭患者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失衡。2.HBV-SACLF中感染组较非感染组相比CD4+T、Treg比例下降明显,CD8+T明显升高,说明感染加重了机体免疫失衡,不利于病情恢复。3.GC组较NG组相比,外周血CD4+T、Treg比例较治疗前明显上升,CD8+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且GC组重症化率明显降低,表明GC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病情恢复。4.GC组治疗后IL-12水平较NG组明显下降,表明GC可以抑制IL-12的产生,从而减轻机体免疫反应。
李婉玉[6](2011)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等因素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大约有20亿人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HBV通常可以逃避早期和晚期免疫应答导致慢性肝脏疾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目前国内外研究证明HBV感染的结局与病毒、肝脏微环境以及宿主抗病毒的免疫应答有关。其中免疫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涉及到天然免疫、获得性免疫(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等诸多方面。研究证明,在HBV的清除过程中,细胞免疫起着重要作用,但其所引发的免疫应答也成为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免疫过激反应虽早期可以清除病毒,但同时也造成了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出现急性重症肝炎,甚至导致死亡。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天然免疫系统在HBV感染的结局以及疾病发病机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作为天然免疫主要组成的NK细胞在HBV感染初始阶段以及在慢性感染过程中是否导致肝脏损伤或是清除病毒,目前尚不明确。大量研究表明作为免疫调节介质的细胞因子在HBV感染过程中可以抑制病毒复制亦可导致肝脏损伤。基于免疫系统的复杂性以及HBV疾病谱多样性,目前关于HBV感染的免疫学研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焦磷酸测序等技术:(1)检测慢性HBV感染者NK细胞数量、活化性和抑制性受体以及细胞因子分泌和杀伤功能,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改变明显的受体进行体外阻断功能研究;(2)在慢性HBV感染者、HBV感染后自发清除者、健康对照者中对IL-28B上游的rs12979860、rs12980275和下游8KB的rs8099917进行测序;应用ELISA法测不同研究组间血清IL-28B水平;(3)对乙肝和丙肝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8+T、CD4+T、Treg细胞进行鉴定和分析;同时应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BA)体外检测Thl、Th2等相关细胞因子浓度,并且就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慢性HBV感染者NK细胞数、CD3-CD56highNK、CD3-CD56lowNK细胞的比例以及IFN-y分泌无明显差别。(2)活化性受体NKP46在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高于慢性HBV携带者、HBeAg+CHB及健康人。抑制性受体CD158a在慢性HBV携带者高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eAg+CHB。(3)免疫活化期NK细胞杀伤标志CD107a表达显着高于免疫耐受期;体外阻断NKP46后发现NK细胞对靶细胞(K562)及肝癌细胞系(HepG2、HepG2.215)杀伤能力降低。(4)IL-28B三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均与病毒载量及ALT有关。(5)慢性HBV感染组血清IL-28B水平比自限感染组和健康组明显低。而且血清IL-28B水平与IL-28B基因型有关。(6)肝硬化患者免疫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存在显着差别。肝硬化患者CD3+CD8+T细胞显着下降,CD3+CD4+T、Treg和CD4/CD8显着升高,而乙肝后和丙肝后肝硬化患者之间无差异。(7)Th2细胞因子(IL-6)在肝硬化患者中显着升高,而Th1细胞因子(IFN-γ)只有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升高。IFN-γ/IL-6在肝硬化组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综上所述,从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慢性HBV感染者存在广泛的免疫异常包括天然免疫(NK细胞)、获得性免疫(T细胞、Treg)以及细胞因子(IFN-γ、IL-6、IL-28B),作为复杂的多基因疾病HBV感染可能非单一因素引起,而为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秦恩强[7](2009)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高表达TRAIL与肝损伤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肝损伤是由免疫介导的,以往认为获得性免疫应答(特别是特异性CTL反应)是造成肝损伤的主要机制,然而天然免疫系统, NK细胞表达TRAIL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的关系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开展相关研究。方法收集54例ALT升高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例ALT正常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分离和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利用CD56+细胞纯化试剂盒纯化NK细胞,荧光抗体染色,测定NK细胞TRAIL表达水平,K562细胞用于测定NK细胞自然杀伤功能,HepG2细胞用于测定NK细胞杀伤肝癌细胞功能。体外和体内IFNα处理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和TRAIL表达的变化。结果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亚群CD56bright频率较免疫耐受期患者和健康对照明显增加(p值分别为0.01和0.007),NK细胞表达TRAIL明显增高,二者均与ALT变化呈正相关(R=0.46,p<0.001;R=0.52,p=0.03),NK细胞自然杀伤功能和杀伤肝癌细胞功能比免疫耐受期患者和健康对照明显增强(p值均<0.05),TRAIL参与了肝癌细胞杀伤试验。IFNa在体外和体内均可上调NK细胞TRAIL表达,促进NK细胞活化。结论NK细胞高表达TRAIL可能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有关,临床上使用IFNa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可能通过上调NK细胞表达TRAIL,增强NK细胞的免疫功能。
董莉,李军,韩亚萍,刘源,宋培新,郭小芙[8](2008)在《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dpv)抗病毒治疗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5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给予ADV-dpv 10 mg,每日1次,共48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在抗病毒治疗前,与低病毒载量患者相比,高病毒载量患者存在着更为明显的T细胞亚群的失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抗病毒治疗的进行,T细胞亚群失衡呈进行性改善,除CD3+T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V-dpv治疗后HBV-DNA转阴组与未转阴组患者初始T细胞亚群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载量与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状态密切相关,经ADV-dpv抗病毒治疗后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状态呈逐渐改善趋势。
刘亚梅[9](2007)在《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文中认为1研究设想乙肝慢性化机制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低反应性、NK活性降低、Th1类细胞因子水平下降等免疫功能不全、体内高滴度病毒含量及对感染细胞的免疫耐受状态有关。目前尚未发现根除HBV的药物,尚未明确HBV免疫耐受发生在哪一个应答环节或关键步骤上。中药复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机体免疫功能表现出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有效地促进HBV的清除。从CHB病毒水平与机体免疫状念二者的相关性入手,运用中药复方(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HBV转基因小鼠进行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2研究目的本课题观察疏肝健脾补肾方联合ADV治疗CHB患者前后病毒DNA水平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进行抗病毒、免疫调节和中西医结合疗效研究,为防治CHB提供新思路和实验依据。以体外细胞模型来探讨中药抑制HBV复制的机理和意义。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观察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探讨中医药治疗HBV的疗效及作用机制。3研究方法3.1疏肝健脾补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学调节机制51例肝郁脾虚兼脾肾阳虚型CHB患者按随机数字分成A、B、C三组。A为疏肝健脾补肾方组;B为疏肝健脾补肾方+ADV组;C为ADV对照组,每组各17例。A组患者在对症护肝的基础上,服用疏肝健脾补肾方,6个月为1用药疗程;B组患者在对症护肝的基础上,服用疏肝健脾补肾方和ADV;C组患者在对症护肝的基础上,服用ADV。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均检测肝功能、免疫功能和病毒学指标。观察CHB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自动生化仪上用常规的生化方法检测血清ALT、AST、STB、A/G等指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乙肝两对半ELASA法检测HBsAg、HBeAg、抗-HBe;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自然杀伤细胞;放免法检测血清IL-2。3.2疏肝健脾补肾方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用2.2.15细胞作为体外模型,将疏肝健脾补肾方药物原液倍比稀释成7个浓度上药,同时设无药物细胞组进行对照。上药8天后收集上清用ELISA法测定HBsAg、HBeAg。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并计算药物对抗原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治疗指数(TI)。3.3疏肝健脾补肾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实验前把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疏肝健脾补肾方160g/kg/d组、80g/kg/d组、40g/kg/d组、20g/kg/d组、10g/kg/d组和正常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10只。以确定不同浓度的疏肝健脾补肾方安全剂量范围。动物禁食16h后一次性灌胃给予受试药物,观察5d,逐日记录中毒症状、死亡情况,死亡动物应及时尸解,记录病变情况,肉眼观察其病变组织。给药后同时观察动物死亡数、耸毛、蜷卧、耳廓苍白或充血、突眼、步履蹒跚、大小便、瘫痪、昏迷、抽搐、步态、呼吸困难等情况。最后断头处死所有动物。3.4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病理的干预作用实验动物共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为6-8周龄非HBV转基因雄性BALB/C小鼠10只,灌以等量灭菌等渗生理盐水;SPF级HBV转基因雄性小鼠50只,HbsAg均为阳性,随机分为以下5组:模型组(灌以等量灭菌等渗生理盐水)、疏肝健脾补肾方低剂量组(按10g克生药/kg体重/天灌胃)、疏肝健脾补肾方中剂量组(按20g克生药/kg体重/天灌胃)、疏肝健脾补肾方高剂量组(按40g克生药/kg体重/天灌胃)、ADV组(按50mg/kg体重/天灌胃ADV),每组10只。每天按时喂药,连续21d。采血前禁食12h,最后1次采血后处死动物。分别于给药前1天(T0)、给药第10天(T10)、给药第21天(T21)、停药后3天(P3)取血,离心取血清,-80℃冻存,用ELASA法检测血清HBsAg,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中HBV DNA。取脾,按常规制备脾单细胞悬液,上流式细胞仪用荧光标记抗体法测定脾T淋巴细胞亚群,用放免法测定脾培养上清中的IL-2、ELISA法测定脾培养上清中的IFNγ。取病变明显处的肝脏作病理学切片及HbcAg免疫组化。4研究结果4.1疏肝健脾补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学调节机制B组在胁肋胀痛、腹胀便溏、畏寒肢冷、抑郁烦闷、身倦乏力、少腹腰膝冷痛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其它二组。临床疗效方面,三组总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三组在ALT、AST、TSB、A/G等肝功能恢复方面效果均好,其中B组(疏肝健脾补肾方+ADV)ALT复常率高于单一中药、西药组。三组HBV DNA转阴率总体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以B组(疏肝健脾补肾方+ADV)转阴率最高。A组、B组、C组治疗前后HBV DNA含量差异有显着性意义,尤以B组为甚。上述结果提示,中西医联合用药比单一中药和单一西药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更好。三种治法均可增加CD3+、CD4+百分比,减少CD8+细胞百分比,尤以A组、B组增加CD3+细胞、A组增加CD4+细胞、B组减少CD8+细胞的效果更为显着。而ADV单用时增加CD3+、CD4+和减少CD8+的作用则较弱。B组可同时非常显着性提高NK细胞活性和IL-2分泌;C组仅对NK细胞有正向激活作用,对IL-2则无显着影响;相反,A组对NK细胞活性影响不显着,对IL-2水平则有显着提升作用。B组治疗前后CD3+百分比的增加、NK细胞的增加、CD8+百分比的减少与HBV DNA载量的减少呈显着正相关。A组治疗前后CD4+百分比的增加与HBV DNA载量减少呈显着正相关。B组、C组患者各1例偶见药物不良反应。4.2疏肝健脾补肾方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疏肝健脾补肾方对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30.28m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半数抑制浓度为25.96 mg/ml、36.46 mg/ml,治疗指数分别为1.17、0.83。说明疏肝健脾补肾方能低效抑制细胞表达HBsAg,且有毒性作用,而无抑制HBeAg抗原的作用。4.3疏肝健脾补肾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疏肝健脾补肾方160g/kg/d组显示出一定的不良反应。从第2天开始均表现出纳差、饮水量少、乏力、行动迟缓、蜷卧、大便溏泄等情况。在第4天死亡1只,在第5天死亡2只。经解剖发现肝脏呈暗红色,胃肠肿胀并扭曲。可能由于药物的浓度太大,引起小鼠肝脏水肿、出血、坏死所致。而疏肝健脾补肾方80g/kg/d组、40g/kg/d组、20g/kg/d组、10g/kg/d组给药后动物一般状况良好,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未见动物死亡。因此,本课题实验所用剂量均在80g/kg/d以下范围进行。4.4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病理的干预作用疏肝健脾补肾方中、大剂量及ADV组HBV Tg鼠血清HBsAg转阴率分别在给药后第10天、第21天、停药后第3天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ADV具有较好的减少HBV Tg鼠血清HBV DNA载量的作用,但停药后3天有反跳。疏肝健脾补肾方大、中剂量组均具有降低HBV Tg血清HBV DNA载量的作用,尤其以大剂量效果明显,虽然没有减少到ADV组的水平,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且停药后无明显反跳,说明中药作用持久、平稳。模型组Tg鼠肝脏病理改变类似临床轻度肝炎表现,随着中药疏肝健脾补肾方浓度的增大,炎症得以缓解,大剂量组的肝板排列整齐,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而ADV治疗小鼠肝组织汇管内见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无纤维组织增生,但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疏肝健脾补肾方中、大剂量和ADV均能减少肝组织中HbcAg表达,尤其以大剂量明显。疏肝健脾补肾中药能够上调HBV转基因小鼠CD3+、CD4+、CD4+/CD8+,下调CD8+T细胞比值水平,具有正向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尤其以大剂量组效果更为显着。ADV也具有提高HBV转基因小鼠细胞免疫的功能(如CD3+百分比),但作用相对中药较弱。运用大、中、小剂量疏肝健脾补肾方和ADV均能提高HBV转基因小鼠血清IL-2、IFN-γ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且运用大剂量和中剂量的疏肝健脾补肾方治疗后IL-2、IFN-γ水平已高于正常对照组。疏肝健脾补肾方中剂量组CD3+、IFN-γ与给药前后HBV DNA载量的减少呈显着正相关,疏肝健脾补肾方大剂量组CD4+、CD8+、CD4+/CD8+与给药前后HBV DNA载量减少呈显着正相关。5结论1、疏肝健脾补肾方是较好的免疫调节剂,能明显地增强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使低下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2、疏肝健脾补肾方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进而抑制HBV复制,这符合中医的“扶正”以“祛邪”理论。3、ADV具有较好的减少体内血清HBV DNA载量的作用,而疏肝健脾补肾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强于ADV。中西医结合用药能明显改善CHB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整体功能。
李玲[10](2001)在《激活诱导细胞死亡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文中认为既往研究表明,非成熟的胸腺细胞若遭遇抗原、抗CD3单克隆抗体、植物血凝素(PHA)或糖皮质激素刺激时,通常会发生凋亡。近年来发现这种现象并不限于非成熟的免疫细胞,同样能在成熟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出现。淋巴细胞经刺激活化后再发生凋亡的现象被称为激活诱导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AICD)。研究发现20%~30%的反应性T细胞在同种抗原的再刺激下发生凋亡,这种淋巴细胞经活化增殖到凋亡的现象被称作本体自杀性或本体自溶性调节(propriocidal or propriolyticregulation)。这种调节可能是T细胞生理性反应机制的一部分,同时也可能形成一种外周淋巴细胞免疫耐受机制。 细胞免疫对于机体抵抗病毒感染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病原体如病毒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也演化出若干能对抗机体免疫的能力。一方面,感染细胞的凋亡是机体细胞免疫清除病毒感染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病毒可利用调节免疫细胞凋亡等手段力求在体内生存、复制及播散。目前已发现一些病毒能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如人免疫缺陷病毒(HIV)、Ⅰ型单纯疟疾病毒(HSV-1)、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等。激活诱导细胞死亡(AICD)现象一方面限制过强的免疫反应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AICD引起的外周淋巴细胞免疫耐受可能是病毒得以在体内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研究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发生的AICD现象及淋巴细胞的状况对了解病毒感染慢性化和重型化机理是非常必要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常致慢性化和重型化感染,其机制迄今尚未充分阐明,弄清以下问题对揭示乙型肝炎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HBV能否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凋亡;AICD在HBV感染中的存在情况及意义;HBV感染期间机体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状况;ThllThZ细胞因子在HBV感染中的变化与AICD的关系。为此,本课题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系列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 1.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检测 通过设置不同诱导剂在不同浓度、不同时相诱导PBMC凋亡,以探索慢性乙型肝炎PBMC发生AICD恰当的诱导剂类型、浓度和时间,实验结果显示 PHA是一种良好的 AICD诱导剂,PHAo u g/10‘cells处理组接种培养 72 h对 PBMC凋亡的诱导是恰当的。 分离14例慢性乙型肝炎,6例漫性重型乙型肝炎病人与1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0BMC人 在PHAI的刺激下培养7211后收集细胞,采用PI染色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以研究AICD现象在乙型肝炎慢性化和重型化机制中的意义。结果发现,慢性乙型肝炎组PBMC凋亡率 (30.57土13.43%)高于正常对照组PBMC凋亡率(11.45土5.27%)(WO.01),高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 PBMC凋亡率(13.59土 6.44%)(peo.01);乙型肝炎HBeAg(+)组PBMC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BMC凋亡率门.50土12.25%VSll.45土5.27%,peo.of)。实验显示不同类型的乙型肝炎PBMC存在不同程度的AICD。 2.朋V阳性血清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研究 利用 10名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分离 PBMC,分为加 HBV阳性血清组和加健康人血清对照组,经培养72 h后,采用PI染色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凋亡;利用8例慢性乙型肝炎、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新鲜分离PBMC、5例健康献血员加 HBV阳性血清培养 72 h后的 PBMC涂片,采用S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PBMC HBSAg、HBCAg的表达。研究HBV对PBMC凋亡的作用。结果发现,加 HBV阳性血清组培养细胞凋亡率高于加健康人血清组培养细胞凋亡率u9.56土7.03%VS27.57土7.78%,P<O刀2人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慢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C与加 HBV阳性血清培养后的健康人PBMC皆有HBSAg、HBCAg的阳性表达。结果提示,HBV感染可能具有诱导PBMC凋亡的能力,这可能是形成HBVt@性感染兔疫耐受的一个重要机制。HBV感染PBMC是否强化诱导AICD, XI 、O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明。 3.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as表达的检测 分离 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和 12例健康献血员PBMC,利用间接兔疫荧光染色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Fas的表达以探讨活化诱导细胞死亡(AICD)在乙型肝炎中的发生机制及意义。结果发现,慢性乙型肝炎组 PBMC Fas表达率u3.31土14.53们高于正常刑照组 PBMC Fas表达率(39.32土 11.28%)(P<0.05)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 PBMC Fas表达率(37.93土15.89%)(P<0.of)。结合第一部分实验,慢性乙型肝炎组PBMC凋亡率*0.57士13.43肋高于正常对照组 PBMC凋亡率(11.45土5.27%)(P(.of)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PBMC凋亡率(1
二、强力宁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力宁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与脾胃湿热证T淋巴细胞分化差异与HMGB1-PTEN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机制研究 |
1.1 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分期 |
1.2 慢性乙型肝炎的细胞免疫机制研究 |
1.3 慢性乙型肝炎的体液免疫机制研究 |
1.4 免疫细胞的通路调控机制研究 |
2.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的研究 |
2.1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2.2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
3.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免疫状态相关性研究 |
3.1 中医正气与人体免疫功能 |
3.2 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的免疫功能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情况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观察指标 |
3.研究方法 |
3.1 肝功能等临床指标观察 |
3.2 流式细胞学检测CD4+T、CD8+T、Treg、Tfh细胞水平 |
3.3 流式细胞学检测Th17细胞水平 |
3.4 Elisa检测HMGB1-PTEN通路轴蛋白表达水平 |
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研究结果 |
4.1 基线情况分析 |
4.2 肝功能等临床指标分析 |
4.3 免疫细胞水平分析 |
4.4 HMGB1-PTEN通路轴蛋白表达水平分析 |
4.5 HMGB1-PTEN通路蛋白的关联性分析 |
4.6 HMGB1-PTEN通路蛋白与免疫细胞水平的关联性分析 |
5.讨论 |
5.1 HMGB1-PTEN通路蛋白对T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 |
5.2 肝郁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T淋巴细胞水平差异的中医探讨 |
5.3 肝郁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HMGB1-PTEN通路蛋白差异的认识 |
5.4 慢性乙型肝炎的同病异证内在生物学本质总结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客观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2)老年人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测定及免疫调节剂对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增龄性比较及正常参考范围的初探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常用免疫调节剂对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总结 |
本研究创新点 |
本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3)苦杏仁苷通过JAK2/STAT3通路促进T细胞活性抑制HBV相关性肝癌进展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前言 |
2.苦杏仁苷对T细胞活力及细胞因子释放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患者纳入和排出标准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房操作流程 |
2.3.2 细胞复苏方法 |
2.3.3 细胞培养操作 |
2.3.4 细胞传代 |
2.3.5 细胞计数方法 |
2.3.6 人外周血T细胞的分离纯化 |
2.3.7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
2.3.8 ELISA实验 |
2.3.9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NC-T淋巴细胞的体外培养 |
2.4.2 苦杏仁苷处理T细胞的最佳浓度选取 |
2.4.3 苦杏仁苷对不同来源T细胞的细胞活力影响 |
2.4.4 .苦杏仁苷对T细胞的细胞因子释放影响 |
2.5 讨论 |
2.6 结论 |
3.苦杏仁苷对HBV-T细胞成熟活化及JAK2-STAT3 炎症通路激活的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凋亡检测 |
3.3.2 Western blot |
3.3.3 总RNA提取 |
3.3.4 逆转录 |
3.3.5 QPCR实验 |
3.3.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苦杏仁苷对T细胞内数目的影响 |
3.4.2 苦杏仁苷对T细胞STAT3 磷酸化水平影响 |
3.5 讨论 |
3.6 结论 |
4.苦杏仁苷对HBV-T细胞肿瘤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共培养实验 |
4.3.2 ELISA实验 |
4.3.3 MTT实验 |
4.3.4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 |
4.3.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苦杏仁苷对与HepG2.2.15 共培养的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
4.4.2 苦杏仁苷通过T淋巴细胞对靶细胞HepG2.2.15 的抑制作用 |
4.4.3 苦杏仁苷对T细胞肿瘤活性抑制作用的影响 |
4.4.4 苦杏仁苷对T细胞肿瘤凋亡促进作用的影响 |
4.4.5 苦杏仁苷通过作用T淋巴细胞对HepG2.2.15 的迁移影响 |
4.4.6 苦杏仁苷通过作用T淋巴细胞对HepG2.2.15 的侵袭影响 |
4.5 讨论 |
4.6 结论 |
5.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证候虚实分类与T、B淋巴细胞及NK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HBV 感染诊断标准 |
1.3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1.4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
1.5 HBV 感染者的免疫指标研究 |
1.6 辅助指标选择及检测方法 |
1.7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 结果 |
2.1 慢性 HBV 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外周血 T、B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百分比 |
2.2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代偿期)外周血 T、B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百分比 |
2.3 虚、实证型三种不同免疫状态及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外周血 T、B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百分比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HBV相关肝衰竭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前期治疗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等因素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篇 绪论 |
第1章 HBV感染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学研究进展 |
1.1 病毒因素 |
1.2 宿主免疫因素 |
第2章 HBV感染与细胞因子 |
2.1 细胞因子分类 |
2.2 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中的研究 |
第2篇 实验研究 |
第1章 NK细胞在慢性HBV感染中的研究 |
第1节 材料和方法 |
1 资料和仪器 |
2 主要试剂及溶液 |
3 主要仪器 |
4 方法 |
第2节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和临床特点 |
2 外周血NK细胞亚群及表型的变化 |
3 外周血NK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 |
4 外周血NK细胞CD107a的表达 |
5 体外阻断NKP46识别后NK细胞对K562的杀伤能力 |
6 体外阻断NKP46识别NK细胞对肝细胞系HepG2和HepG2.215的杀伤能力 |
第3节 讨论 |
第2章 IL-28B基因多态性与中国HBV感染的相关性 |
第1节 材料和方法 |
1 资料和仪器 |
2 主要试剂及溶液 |
3 主要仪器 |
4 实验方法 |
第2节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和临床特点 |
2 IL28B位点的变异 |
3 IL-28B位点变异与慢性HBV感染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
4 不同研究组间IL-28B变异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 |
5 不同研究组间血清IL-28B水平 |
第3节 讨论 |
第3章 乙肝及丙肝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和细胞因子的变化 |
第1节 材料和方法 |
1 资料和仪器 |
2 主要试剂及溶液 |
3 主要仪器 |
4 方法 |
第2节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和临床特点 |
2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的变化 |
3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
4 Th1和Th2细胞因子的产生 |
5 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第3节 讨论 |
第3篇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高表达TRAIL与肝损伤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主要试剂 |
3. 主要仪器 |
4. 实验方法 |
4.1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及培养 |
4.2 细胞表型的流式鉴定 |
4.3 CD56~+NK细胞纯化 |
4.4 CFSE标记及免疫细胞 |
4.5 NK细胞自然杀伤功能检测 |
4.6 杀伤HepG2等靶细胞实验 |
4.7 细胞处理方法及抗体阻断实验 |
4.8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结果 |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总NK细胞和NK细胞亚群数量变化 |
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TRAIL表达水平变化 |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杀伤肝癌细胞能力 |
4. 体外IFNα处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达TRAIL的影响 |
5. 体内IFNα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比率和NK细胞表达TRAIL的变化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不同病毒复制水平HBV感染者之间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比较 |
2.2 ADV-dpv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
2.3 ADV-dpv治疗后乙肝病毒HBV-DNA转阴组和未转阴组患者初始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比较 |
3 讨论 |
(9)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慢性乙型肝炎与免疫调节的关系 |
1 T淋巴细胞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 |
2 细胞因子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 |
3 NK细胞抑制与清除HBV的机制 |
4 肝细胞在HBV感染与清除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
第二节 乙肝病毒转基因鼠模型研究进展 |
1 HBV转基因鼠模型的研制 |
2 HBV转基因鼠与免疫耐受 |
3 HBV转基因鼠在抗HBV治疗中的应用 |
4 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慢性乙型肝炎西医学治疗进展 |
1 干扰素治疗CHB临床研究进展 |
2 拉米夫定治疗CHB临床研究进展 |
3 阿德福韦治疗CHB临床研究进展 |
4 恩替卡韦治疗CHB临床研究进展 |
5 不足之处 |
第四节 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分型治疗 |
3 中药抗病毒免疫治疗进展 |
4 疏肝健脾补肾方药调节CHB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
5 中医药治疗CHB的评价 |
第五节 研究设想 |
第二部分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学调节机制 |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 |
2 入选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分组及一般资料 |
5 两组一般条件的均衡性比较结果 |
6 治疗方法 |
7 研究内容与方法 |
8 疗效评定标准 |
9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三组症状、体征及临床疗效比较 |
2 三组肝功能复常率比较 |
3 三组抗病毒疗效比较 |
4 三组调节免疫功能比较 |
5 三组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6 不良反应 |
第三节 讨论 |
1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
2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
3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的影响 |
4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5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抗病毒与免疫调节相关性的影响 |
第三部分 疏肝健脾补肾方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病理的干预作用 |
第一节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病理实验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部分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
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存在的问题 |
3 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疏肝健脾补肾方治疗CHB临床疗效指标观察表 |
附录2 外文缩略词表 |
附录3 |
附图1 各组肝组织病理切片 |
附图2 各组肝组织HbcAg免疫组织化学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激活诱导细胞死亡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注释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激活诱导细胞死亡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
第一部分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检测 |
第二部分 HBV阳性血清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研究 |
第三部分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as表达的检测 |
第四部分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内淋巴细胞激活诱导细胞死亡现象的探测 |
第五部分 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与AICD变化的关系 |
第六部分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Th1细胞因子(IL-2)与Th2细胞因子(IL-10)的检测 |
总结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病毒的反防御手段 |
文献综述二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因子 |
文献综述三 Th1/Th2细胞平衡与病毒性肝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文章 |
四、强力宁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与脾胃湿热证T淋巴细胞分化差异与HMGB1-PTEN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D]. 李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老年人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测定及免疫调节剂对其的影响[D]. 李恺.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3)
- [3]苦杏仁苷通过JAK2/STAT3通路促进T细胞活性抑制HBV相关性肝癌进展的机制研究[D]. 伍玉南.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证候虚实分类与T、B淋巴细胞及NK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D]. 张兵. 桂林医学院, 2014(02)
- [5]HBV相关肝衰竭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前期治疗机制的初步探讨[D]. 杨柳. 苏州大学, 2013(11)
- [6]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等因素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D]. 李婉玉. 吉林大学, 2011(09)
- [7]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高表达TRAIL与肝损伤关系的研究[D]. 秦恩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9(02)
- [8]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J]. 董莉,李军,韩亚萍,刘源,宋培新,郭小芙.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6)
- [9]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 刘亚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2)
- [10]激活诱导细胞死亡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D]. 李玲. 第三军医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