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驱动器中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

磁盘驱动器中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

一、The Studies of Some Key Technologies in Magnetic Disk Drives(论文文献综述)

刘猛,潘仁前,葛建超[1](2021)在《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软件可靠性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网络化和服务化的特点,基于典型软件可靠性模型分析,研究了可提升系统可靠性的理论方法。根据各类软件的不同技术特点,将软件分为数据、传输、无状态应用和有状态应用等服务模式,给出了可靠性设计流程及设计要点,分析了可靠性关键技术,从而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软件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

王莎[2](2021)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信息技术专业英语》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何望东[3](2021)在《卡特福德范畴转换理论在科普文本中介词与介词短语翻译中的应用 ——以《计算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简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颜现波,毛琦,赵勇飞,卢小芳[4](2021)在《黄登水电站CSCS系统建设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主要介绍澜沧江流域黄登水电站CSCS系统(即: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与建设,并对几项关键技术给出解决方案。在该设计过程中优选RAID技术解决大容量历史数据存储问题。其次,厂站层及现地LCU层均采用双环双冗余网络通信方式,实现整个系统的高可靠性、高度冗余性。利用基于多主机、多规约、多链路的"调控一体化"技术实现电站与流域集控中心海量数据的高速通信及远程调控功能。智能温度控制及故障隔离技术保障机组安全平稳运行。

吴彬[5](2021)在《面向湍流剖面仪的数据采集及回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重点。在海洋环境的探索中,湍流混合是深海能量与物质输送的动力源泉,是理解海洋不同尺度现象及能量串级的关键。因此为了实现深海多剖面精细化观测,提升对海洋现象的认识,实现海洋状态透明、过程透明、变化透明,急需展开新型湍流探测仪器设计。垂直湍流剖面仪采用无缆回收设计。垂直剖面仪下落时携带重物,当到达设定值时,重物抛载,剖面仪完成上浮。由于海洋环境复杂,采集回的信号需要先储存进内部存储器中,等待回收完成后进行数据提取和处理;剖面仪上浮后处于海洋环境中,肉眼无法直接搜寻,需要对剖面仪进行定位,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搜索工作,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搜索才能完成回收工作。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湍流剖面仪的数据采集及回收系统。该系统中以TM32作为主控芯片,采用自主研制的MEMS湍流传感器采集二维湍流数据;采用MTI-300作为姿态传感器,采集剖面仪的水下姿态信息;采用DT-CTD-ER型CTD采集海洋的深度、电导率等信息。为了保证剖面仪在海洋长时间的搜寻工作,需要为剖面仪的回收系统提供充足电源。为此,本文设计了复合能源采集装置,这种采集装置复合了光电-热电-电磁-压电-摩擦电5种能源采集方式,可以有效的采集海洋中的环境能量。这种复合能量采集装置,经过能源管理电路,可以为回收系统供电,使得回收系统能长时间保持正常工作,直到剖面仪被回收。系统完成组装后,先在实验室中完成对各个功能模块的调试。然后组装了一套系统样机,并对样机系统进行调试,最后在水库中对样机进行测试,实现功能性验证。

李晨歌[6](2021)在《自容式水听器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海洋中的信息统技术在海上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水下航行器在保卫我国海洋权益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拥有良好的声隐身性能可以充分发挥隐蔽性高的优势,提高威慑力。对辐射噪声的测量是作为衡量水下航行器声隐身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由于无法避免其辐射噪声的出现,因此对水下航行器辐射噪声进行准确测量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中北大学自主研制的MEMS矢量水听器为基础,将MEMS矢量水听器、姿态传感器与相应信号调理、采集、存储模块集成为一体,对自容式水听器进行了设计。本文根据MEMS矢量水听器的标矢量端信号接收原理对MEMS标矢量一体式水听器的信号调理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节省了水听器内部空间,减少了水听器内部线路的复杂程度,提升了MEMS标矢量一体化水听器的性能。并选用了STM32F407芯片以及Altera公司的Cyclone IV E系列的FPGA芯片作为系统的主控模块,配合由FPGA控制的AD7606模数转换模块对传感器所采集信号以及同样由FPGA控制的SCM-340倾角补偿式电子罗盘所接收的倾斜角、横滚角、航向角的角度信息进行采集,同时通过STM32自带的USB HOST调用FATFS文件管理系统控制SD卡进行对水听器与姿态传感器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写入与读取。系统整体通过上位机与STM32之间的通信对系统进行工作状态与延迟采集时间的控制。根据自容式水听器设计目标与技术指标,完成了对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工作,经多次测试实验验证,验证了信号采集、存储、延迟启动等功能,达到了预期设计需求,为后续对自容式水听器系统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为MEMS标示量一体式水听器的应用提供了平台。

张志伟[7](2021)在《锥形缸体斜盘式轴向柱塞泵腔内压力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液压传动技术是一种以液体为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传递动力的工业控制技术。由于其输出力大、调节范围广、功率密度大等诸多优点而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机械、航空航天、船舶航海等领域,液压系统通常使用轴向柱塞泵作为动力源。轴向柱塞泵分为柱形缸体和锥形形缸体两大类,其中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多应用于大型柱塞泵。主要由于锥形缸体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小柱塞泵的整体尺寸,而且有利于柱塞泵的吸油。当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工作时,柱塞腔内油液体积急剧变化,柱塞腔内产生的压力脉动和压力冲击会造成柱塞泵振动以及噪声的问题,从而影响柱塞泵的使用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对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腔内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分析,目的在于研究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腔内压力的有关性质,了解柱塞泵腔内压力与其影响因子的关系,从而对研究柱塞泵噪声的降低以及柱塞泵性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A4VSO柱塞泵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A4VSO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运用数学方法推导分析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柱塞运动的数学模型,对柱塞腔内压力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配流面积的数学模型,得到配流盘的理论表达式,为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的仿真建模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提出通过AMESim的二次开发对原有的柱形缸体模块进行了改进,在考虑泄漏的影响下,使用仿真软件AMESim建立了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仿真模型的方法。搭建柱塞泵实验平台,验证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后,研究表明:随着斜盘倾角的增大,腔内压力增大而脉动率减小;当油液体积弹性模量增大时,腔内最大压力增大,脉动率从最初0.6%的涨幅降为0.34%的涨幅;当油液动力粘度增大时,柱塞腔内最大压力增大,脉动率小幅度地上升。最后,为了获取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腔内压力的真实值,从而提高仿真模型的精确度以及更加直观地研究柱塞腔内压力特性。结合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和工作特点,设计了柱塞泵腔内压力采集系统,详细编写了腔内压力采集系统的ADC数据采集程序、DMA传输方式、FAT文件系统的移植和底层驱动程序的软件程序设计。并对腔内压力采集系统的进行实验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表明压力采集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测试良好。本文主要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了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的仿真模型,为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仿真模型的搭建提供了改进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腔内压力与斜盘倾角、油液的可压缩性和粘度之间的关系。并设计了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腔内压力采集系统,为后期人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何润平[8](2021)在《基于TMR传感器的摆臂式音圈电机磁头区域定位控制与实现》文中提出磁头动态性能测试机是在磁头生产过程中按照厂商要求对磁头的读写性能测试的专用设备,其结构原理与机械硬盘类似,磁头伺服定位组件均由摆臂式音圈电机和多级微致动器组成,摆臂式音圈电机负责低频区域的粗定位,微致动器负责高频区域的精细定位。随着磁盘容量的提升,磁道间距越来也小,对磁头SDPT伺服定位控制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缩短磁头定位大行程控制响应时间,粗定位环节在现有磁头动态性能验证机的硬件基础上,引入高精度隧道磁阻技术TMR角度传感器作为新的位置反馈环,以FPGA作为控制系统硬件,带前馈补偿的PID为控制策略,设计一套磁头区域(ZONE)快速定位控制系统。主要的工作包括三个部分:(1)首先对执行机构——摆臂式音圈电机的结构及电力学原理进行分析,对简化电机模型进行数学建模,得到摆臂式音圈电机的三阶数学模型,对音圈电机进行频率响应分析,选用复平面最小二乘法对系统进行辨识得出精确数学模型;(2)为缩短磁头在大行程寻道时间,引入TMR隧道磁阻传感器作为区域定位闭环位置反馈,选用粒子群算法整定控制参数。针对磁头区域定位快速效应出现目标位置震荡,设计带前馈补偿PID控制器以改进系统性能;(3)为了验证大行程磁头区域定位控制性能,搭建了以FPGA作为主控制器的,配置完成闭环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实验,验证了在SDPT设备的摆臂式音圈电机磁头区域定位系统中,带前馈补偿PID的控制在大行程定位时的响应速度更快,可以实现磁头大行程快速区域定位。

张元昕[9](2021)在《核电动力机械手遥操作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电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性资源。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核电大国,随之而来的核设施退役问题也迫在眉睫。核设施退役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退役工作的深入开展,相当一部分退役工作难点集中在辐射量高,空间受限度大的工作场所,如“0”平面以下的退役设备室,常常涉及到工艺设备、管道的拆除。由于核设施退役设备室中放射性较高,空间狭窄,而目前高辐射作业环境中多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自动化和智能程度较低,为了保护拆除人员安全,避免遭受大量辐射,具备遥操作控制功能的拆卸作业机器人系统成为重要和必需的核退役装备,其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也成为一个国家核工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核电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抗辐照技术、可靠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对于这些关键技术,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在试验应用过程中还是暴露了不少问题。因此,对核电动力机械手遥操作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对一种五转一平移的六自由度核电动力机械臂的遥操作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与研究。通过远程上位机操控系统对机械臂进行遥操作控制以及现场数据,实时图像采集显示,并与下位机控制系统进行交互。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核电动力机械手操作的功能需求,制定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运动控制方案、绘制电气原理图、各单元器件选型、遥操作控制程序以及交互界面程序的设计。(2)针对核电动力机械手的设计结构,对其构建改进后的D-H模型(MDH模型),并进行正、逆运动学分析和数学推导,求得正、逆解。采用蒙特卡洛法对机械手的工作空间进行求解运算。利用MATLAB的机器人仿真工具箱对机械手仿真,在此基础上对正逆运动学求解和工作空间进行分析,并验证其正确性。(3)基于固高科技NC610控制器,以QT为开发平台,实现对机械手伺服模块的运动控制并设计下位机控制系统交互界面;使用PXN系列遥操作手杆,结合Direct Input游戏手柄开发函数库,开发实现上位机控制系统端的遥操作功能;利用研华工控机作为上位机系统PC,进行实时视频图像的采集,并利用Socket通信技术,实现下位机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和上位机系统的双向通信,从而保证遥操作控制命令、状态信息等数据的传输,采用TCP协议也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最后,搭建核电动力机械手控制系统实验测试平台,分别对其进行功能测试,Socket通信效率测试和系统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搭建的核电动力遥操作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能够实现精确定位,满足了其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指标要求。

张妨,张辉[10](2021)在《从专利视角阐述轴向磁场电机技术及应用进展》文中提出轴向磁场电机在功率密度及体积结构上具有优势,适用于对尺寸、性能具有特殊要求的技术领域。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机结构设计方面,对其技术热点及行业应用情况分析得较少。通过专利检索技术,获得轴向磁场电机相关专利信息,明晰轴向磁场电机专利申请现状,逐层梳理轴向磁场电机的主要技术领域及关键技术,基于专利地图分析揭示出轴向磁场电机的热点技术及行业应用情况。

二、The Studies of Some Key Technologies in Magnetic Disk Driv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Studies of Some Key Technologies in Magnetic Disk Drives(论文提纲范文)

(1)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软件可靠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需求分析
    1.1 系统可靠性特性
    1.2 可靠性设计需求
        1.2.1 软件可靠性
        1.2.2 设计需求
    1.3 系统可靠性模型
    1.4 系统软件服务模式
2 可靠性设计
    2.1 设计流程
    2.2 服务模式划分与可靠性设计
        2.2.1 数据服务模式
        2.2.2 传输服务模式
        2.2.3 无状态应用服务模式
        2.2.4 有状态应用服务模式
3 关键技术
    3.1 数据服务
        3.1.1 数据库可靠性技术
        1)事务控制
        2)数据库集群
        3)数据备份
        4)数据同步
        3.1.2 大数据平台可靠性技术
        3.1.3 数据服务可靠性技术
        1)数据服务框架可靠性
        2)数据服务运行支撑可靠性
    3.2 传输服务
    3.3 无状态应用服务
        1)集群机制
        2)负载均衡机制
    3.4 有状态应用服务
4 结束语

(4)黄登水电站CSCS系统建设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登水电站CSCS系统建设总体原则
2 CSCS系统实现方案
    2.1 厂站层控制系统构成及配置方案
    2.2 现地层控制单元(LCU)系统构成
        (1)机组LCU(LCU1~LCU4) 4套:
        (2)地下开关站LCU(LCUK1~LCUK4) 4套:
        (3)厂用电设备LCU(LCUC1~LCUC4) 4套:
        (4)现地层控制单元还包括:
3 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案
    3.1 多主机、多规约、多链路通信网络设计与实现
    3.2 CSCS系统RAID存储技术及实现方案
    3.3 CSCS系统冗余技术及实现方案
    3.4 历史数据快速查询及报表方案
4 结束语

(5)面向湍流剖面仪的数据采集及回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剖面仪观测系统设计
    2.1 方案设计
    2.2 需求分析
    2.3 技术路线
        2.3.1 数据采集及存储
        2.3.2 定位及无线通信
        2.3.3 能量采集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信号采集及存储系统设计
    3.1 中控设计
    3.2 传感器信号采集
        3.2.1 湍流传感器
        3.2.2 姿态传感器
        3.2.3 CTD传感器
    3.4 存储系统设计
    3.5 PCB设计及制作
    3.6 本章小结
4 回收系统设计
    4.1 长时续航的回收方案
    4.2 定位与无线通信
        4.2.1 定位模块
        4.2.2 无线通信模块
    4.3 能量采集及能源管理
        4.3.1 复合能量采集
        4.3.2 复合能量电源管理
    4.4 长时续航系统工作逻辑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集成测试
    5.1 数据采集系统测试
        5.1.1 上位机软件
        5.1.2 数据采集存储测试
    5.2 能量采集验证
    5.3 定位及无线系统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自容式水听器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自容式水听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系统设计方案
    1.4 系统功能指标
    1.5 论文工作及章节安排
2.自容式水听器整体结构设计
    2.1 结构方案设计
    2.2 自容式水听器传感器原理
        2.2.1 MEMS标矢量一体式水听器矢量端
        2.2.2 MEMS标矢量一体式水听器标量端
    2.3 姿态传感器
    2.4 本章小结
3.自容式水听器硬件电路设计
    3.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3.2 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2.1 矢量放大电路设计
        3.2.2 矢量滤波电路设计
        3.2.3 标量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3 数字电路模块设计
        3.3.1 模数转换模块
        3.3.2 主控模块
        3.3.3 数据存储模块
    3.4 系统供电模块
        3.4.1 系统电源充电电路设计
        3.4.2 多级稳压电路的实现
        3.4.3 信号调理电路供电电路的设计
4.自容式水听器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流程
    4.2 AD7606 数据采集控制
    4.3 FSMC总线通信
    4.4 FATFS文件系统
    4.5 USB HOST程序移植
    4.6 本章小结
5.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MEMS标矢量一体化调理电路测试
    5.2 数据采集测试
        5.2.1 系统功能测试
        5.2.2 系统整体噪声测试
        5.2.3 自容式水听器系统承压性测试
        5.2.4 自容式水听器系统测试
    5.3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锥形缸体斜盘式轴向柱塞泵腔内压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虚拟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柱塞泵腔内压力研究现状
    1.4 总结
    1.5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第2章 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腔内压力的理论分析
    2.1 A4VSO71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
    2.2 柱塞腔内压力理论分析
        2.2.1 轴向柱塞泵的运动分析
        2.2.2 配流盘的节流效应
        2.2.3 柱塞腔的泄漏效应
        2.2.4 液压油液的性质
    2.3 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斜盘受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腔内压力的仿真分析
    3.1 AMESim软件简介
    3.2 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的流体特征
        3.2.1 轴向柱塞泵的流体传递
        3.2.2 轴向柱塞泵的流体特征
    3.3 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的仿真建模
        3.3.1 轴向柱塞泵的功率传递
        3.3.2 转矩模型
        3.3.3 斜盘-柱塞-缸体模型
        3.3.4 柱塞模型的建立
        3.3.5 柱塞泵的负载模型
    3.4 柱塞泵模型的建立
    3.5 柱塞泵实验平台的搭建与仿真分析
        3.5.1 斜盘倾角与腔内压力的关系
        3.5.2 油液的弹性模量与腔内压力的关系
        3.5.3 油液的动力粘度与腔内压力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锥形缸体轴向柱塞泵腔内压力采集系统设计
    4.1 柱塞腔内压力采集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4.2 腔内压力信号的ADC采集程序设计
    4.3 DMA的程序设计
    4.4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4.4.1 STM32的SPI总线模式
        4.4.2 SD卡存储数据
        4.4.3 FATFS文件管理系统
    4.5 腔内压力采集系统的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TMR传感器的摆臂式音圈电机磁头区域定位控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S公司磁头SDPT设备定位控制现状
    1.3 音圈电机磁头定位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摆臂式音圈电机磁头区域定位原理
    2.1 硬盘的内部结构介绍
        2.1.1 磁头/悬浮组件
        2.1.2 致动器组件(摆臂式音圈电机)
        2.1.3 磁盘及主轴组件
    2.2 摆臂式音圈电机原理
        2.2.1 摆臂式音圈电机结构
        2.2.2 摆臂式音圈电机工作原理
        2.2.3 摆臂式音圈电机数学建模
    2.3 磁头及磁头伺服定位
        2.3.1 磁头制备流程及读写
        2.3.2 摆臂式音圈电机磁头定位
    2.4 TMR角度传感器
        2.4.1 TMR元件
        2.4.2 TAD2141 角度传感器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TMR传感器的摆臂式音圈电机区域定位算法研究
    3.1 摆臂式音圈电机系统参数辨识
        3.1.1 摆臂式音圈电机频域辨识算法分析
        3.1.2 模型辨识数据采集
        3.1.3 系统辨识实验
    3.2 PID控制策略
        3.2.1 PID控制算法概述
        3.2.2 控制参数整定
        3.2.3 仿真分析
    3.3 带前馈补偿PID控制策略
        3.3.1 前馈补偿控制器(FFC)
        3.3.2 音圈电机运动的五阶方程求解
        3.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TMR传感器的摆臂式音圈电机区域定位实验
    4.1 实验平台搭建
        4.1.1 驱动电路设计
        4.1.2 控制系统设计
        4.1.3 TMR角度传感器数据读取
        4.1.4 音圈电机输出控制
    4.2 实验设计
        4.2.1 控制算法自定义IP模块设计
        4.2.2 摆臂式音圈电机区域定位软件系统
        4.2.3 摆臂式音圈电机区域定位流程设计
    4.3 实验结果
        4.3.1 摆臂式音圈电机PID控制器实验结果
        4.3.2 前馈补偿PID控制器实验结果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期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核电动力机械手遥操作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来源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核电动力机械手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核电动力机械手遥操作系统研究现状
        1.3.1 机器人防核辐射技术
        1.3.2 遥操作系统概述
        1.3.3 遥操作系统关键技术
        1.3.4 遥操作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1.3.5 遥操作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
第二章 核电动力机械手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2.1 核电动力机械手结构
    2.2 机械手建模数学基础
        2.2.1 位姿描述
        2.2.2 坐标变换
    2.3 机械臂运动学建模
        2.3.1 机械臂运动学正解
        2.3.2 机械臂运动学逆解
    2.4 机械臂正逆运动学仿真验证
    2.5 机械臂工作空间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核电动力机械手控制系统
    3.1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3.2 控制系统硬件系统设计
        3.2.1 NC610 控制器和GRP-3000 示教器
        3.2.2 伺服系统
        3.2.3 C981 和C911 防辐射摄像头
        3.2.4 主回路电气原理图
    3.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3.3.1 软件设计要求
        3.3.2 软件功能
        3.3.3 软件结构
    3.4 下位机运动控制系统
        3.4.1 硬件系统结构
        3.4.2 软件开发环境
        3.4.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位机遥操作系统
    4.1 上位机遥操作系统硬件设计
        4.1.1 硬件系统框架
        4.1.2 研华工控机
        4.1.3 PXN-2113 遥操作手杆
        4.1.4 交换机
    4.2 上位机遥操作系统软件设计
        4.2.1 软件结构
        4.2.2 系统功能模块开发
        4.2.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3 通信系统设计
        4.3.1 TCP/IP通信协议
        4.3.2 通信系统方案
        4.3.3 程序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集成与试验
    5.1 遥操作控制系统测试平台搭建
    5.2 下位机运动控制系统试验
        5.2.1 单轴点动
        5.2.2 多轴联动
        5.2.3 示教功能
        5.2.4 数据监控
    5.3 上位机遥操作系统试验
        5.3.1 通信测试
        5.3.2 遥操作功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10)从专利视角阐述轴向磁场电机技术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轴向磁场电机相关专利申请现状
    1.1 轴向磁场电机相关专利申请趋势
    1.2 轴向磁场电机相关专利申请现状
2 基于专利信息的轴向磁场电机技术分析
    2.1 轴向磁场电机技术领域简析
    2.2 轴向磁场电机技术领域简析
3 基于专利地图的轴向磁场电机热点技术及行业应用情况分析
4 结 语
    1) 专利申请现状:
    2) 关键技术:
    3) 热点技术及行业应用情况:

四、The Studies of Some Key Technologies in Magnetic Disk Drives(论文参考文献)

  • [1]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软件可靠性设计[J]. 刘猛,潘仁前,葛建超.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21(06)
  • [2]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信息技术专业英语》教材为例[D]. 王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卡特福德范畴转换理论在科普文本中介词与介词短语翻译中的应用 ——以《计算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简史》为例[D]. 何望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4]黄登水电站CSCS系统建设与关键技术研究[J]. 颜现波,毛琦,赵勇飞,卢小芳.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1(06)
  • [5]面向湍流剖面仪的数据采集及回收系统研究[D]. 吴彬. 中北大学, 2021(09)
  • [6]自容式水听器的设计与研究[D]. 李晨歌. 中北大学, 2021(09)
  • [7]锥形缸体斜盘式轴向柱塞泵腔内压力特性研究[D]. 张志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8]基于TMR传感器的摆臂式音圈电机磁头区域定位控制与实现[D]. 何润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核电动力机械手遥操作控制系统研究[D]. 张元昕. 江南大学, 2021(01)
  • [10]从专利视角阐述轴向磁场电机技术及应用进展[J]. 张妨,张辉. 微特电机, 2021(04)

标签:;  ;  ;  ;  ;  

磁盘驱动器中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