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耕还林对四川粮食供求的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晴[1](2021)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文中提出退耕还林工程,英文也称“Grain for Green”,即“以粮食换生态”,自2000年全面实施至今累计退耕超过5亿亩,成林面积近4亿亩。然而,大尺度、转换性的地表覆被变化使得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耕地大量退出,使得粮食供给的有效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不利影响,要“绿色”还是要“粮食”,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应当更加着重高质量发展,注重生态保护与粮食生产二者的平衡,既要保证粮食安全,也要扩大林草覆盖实现生态修复的目标。因此,厘清退耕还林如何影响粮食生产的机制机理,在退耕还林影响粮食安全生产的路径中寻找关键因素,控制好中间环节确保粮食增产,计算确保粮食生产的合理退耕规模和尺度强度,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强度划定最优边界,确定“耕地”与“林地”的适宜规模,协调“绿色”与“粮食”的最优边界问题,对于实现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双重目标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00、2005、2010、2015年四期黄土高原239个(区、县)的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以及耕地、粮食产量变化的时空演变格局;其次通过验证退耕强度通过农业劳动力要素、农业机械投入、农用化肥投入的强度影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中介机制,阐明退耕强度对粮食生产影响的作用机理;最后基于生产者行为理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构建短期和长期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估计了黄土高原地区最优退耕强度,并绘制了县域尺度上的退耕潜力区域分级图。得到研究结论为:(1)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的实施强度与耕地减少趋势一致,2000-2015年15年来黄土高原地区整体粮食增产明显,但有部分县域的粮食产量由增长转为下降,这些县区的分布与退耕还林实施强度较大的县区具有一致性。(2)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强度对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路径机制表现为生产过程中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业技术投入强度和农业劳动力投入强度的中介作用,三者均发挥了显着的正向中介效应,其中农业技术投入强度的正向中介效应最大。(3)短期耕地边际产出最大化条件下,黄土高原地区退耕强度最优值是23%;长期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退耕强度的值应小于23%。根据以上标准划定黄土高原地区退耕潜力分布图,其中潜在的可退耕县(区)数超过87%,建议退耕县占12%,停止退耕的县域仅占1%。可见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仍有较大的实施空间。
刘璨[2](2015)在《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分析与测度》文中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粮食产量产生了什么影响一直争论不休,直接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及其规模。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经验性结果显示:(1)退耕地对粮食产量所产生的负面效果甚小;(2)若考虑到匹配荒山造林所带来的生态服务,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所产生的影响为正向,但效果依然较小;(3)对东部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对中部粮食产量影响甚小,对西部地区没有什么影响。因此,认为应当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相应地调节区域结构,向西部地区倾斜。
邢祥娟[3](2014)在《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保护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政府目前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也是我国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其政策目标不再是单一的改善生态环境,而是逐渐发展为综合性目标体系,具体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的经济林第一轮补助已经到期,生态林的补助也有一部分到期,而伴随着第一轮补助期的结束,部分农户出现返耕现象,这使得人们开始关注退耕还林工程长期生态效果的风险分析。本文利用林业重点工程与消除贫困课题组四次大型农户调查的数据,运用资源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采用相关计量模型、数据包络分析等研究工具,深入研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首先,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农民收入的扩展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平衡面板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的总收入的影响是正的,由于农户各项收入的增长不平衡,所以不同来源收入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也有差异。退耕还林工程并没有减少农户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呈逐年稳定上升的势头,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减少了耕地面积,释放了劳动力,客观上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户工资性收入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后期工资性收入的相对增长率逐渐减小其次,引入收入结构相似度概念,对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和未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的收入结构进行比较,发现收入结构相似度先下降,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又上升,收入结构的趋同表明工程补贴并不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考虑到农户的补贴收入,其他收入应该也是较非退耕户高的。退耕户的收入结构绝对值变动高于非退耕户,但其波动幅度相对较低,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的收入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第三,运用DEA非参数效率对收入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估计,样本总体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偏小,说明农业生产依然处在速度型阶段,打工效率同样偏低。就样本农户参与工程与未参与工程的比较来看,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退耕农户经营效率中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低于非退耕户,从打工效率来看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低于未参与工程的农户,表明政策的实施仅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的收入增加提供了可能性并没有促进收入结构的稳定转换。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剖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生态修复工程,提出了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后续产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林权流转制度,发展集约型农业;加强技术和资金投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以及完善退耕补助制度,积极探索生态补偿体制创新等相关政策建议。
赵玉涛[4](2009)在《对粮食安全下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再思考》文中指出对于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粮食安全会产生正向的外部效应还是负面的影响,不同学者提出了迥然不同的观点.文章从退耕还林后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势调整、工程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等方面论述了退耕还林工程不但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影响,反而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外部保障.
周古鹏,徐学勤,王海涛,潘攀,林川,周述祥[5](2009)在《四川省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及退耕还林政策对四川省粮食生产和供求的影响分析,阐明了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积极作用。同时,分析了四川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可能性及实施空间,提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粮食生产互利共赢对策。
刘诚[6](2009)在《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文中提出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林草业生态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政策性最强,与农民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系一项影响广泛且深远的公共政策。应用政策评估方法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分析和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以完整的退耕还林政策过程为对象,即以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为分析和评估的对象,尝试借鉴公共政策学的分析框架,基于《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数据,运用多目标分析方法,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建立起退耕还林政策分析评估体系及具体评估指标,评估退耕还林政策的综合效果,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本论文第一章前言,首先对全文研究框架进行了总体安排,具体介绍了全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综述,并较为系统地总结出了与退耕还林政策分析和评估相关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首先介绍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简况及工程发展进程,进而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并提出退耕还林政策的评价框架,包括具体的评价思路、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的评价方法。第四章至第七章借鉴公共政策学的逻辑分析框架,分别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进展及政策效果三个角度进行了退耕还林政策全过程分析与评估。第四章侧重回溯分析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宏微观背景,以揭示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五章侧重分析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进展情况,分析和评价政策执行进展的轨迹、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成因及纠偏举措。第六章分别从退耕还林的生态目标实现程度、退耕对农民收入影响、退耕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退耕对粮食安全等多个维度对退耕还林政策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第七章基于层次分析法,运用多目标评价框架,围绕政策目标较为系统地构建起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对退耕还林政策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第八章总结全文研究,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和本研究的创新点,并提出相关促进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总结全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合理性;2)退耕还林政策体系随工程实施进程动态渐进且日趋完善;3)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总体进展顺利,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退耕数量、退耕经费、退耕效果偏差,原因主要在于政策设计存有缺陷、管理上有漏洞;4)退耕还林政策效果显着,政策设计的生态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小;5)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较为显着,退耕还林工程应该持续开展。同时,本论文也提出了如下一些政策建议:提高政策制定的参与性;进一步协调处理好工程的生态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关系:健全和完善退耕工程的论证、监控和协调反馈机制;不断优化和完善工程配套政策,确保退耕政策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确保退耕工程实施的可持续性。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运用政策学分析框架,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进行了系统性的全过程评估;2)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多维度效果进行了综合性的量化评估。
李瓅[7](2008)在《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是在我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首轮补贴到期的背景下,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有关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目的是欲从制度创新入手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办法,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针对近年来全国各地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后续政策落实机制并综合考虑了后续政策实施所需的外部环境,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需要有相关理论作指导。针对解决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便为我国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现行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政策法规应当调整。提出了一些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及配套政策落实的新设想与方法,存在与现行法规政策不衔接、不匹配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对现有制度的调整,建立切合实际、完备的后续政策法规体系,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健康发展。第三、首次提出了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框架。以规范化和制度化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现行政策为基础,营造注重效益共享的退耕还林工程激励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增强退耕还林工程投资动力,以区域划分为基础选择最有效的退耕还林工程对象,分类制定退耕还林工程的补助政策和后续产业扶持政策是体现公平和效率的现实选择。研究表明,主体享有由法律认可和保护的独立权利是主体独立性的根本体现,进而是激发主体最大效率、杜绝寻租行为、规范工程运行的根本保障。第四、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关键是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从新的视角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运营目标的多元性、效益的外部性、退耕还林工程后林木资产配置市场机制调节的软弱性,理清了退耕还林工程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关注的侧重点,得出了培育后续产业维护经营主体利益、调动经营主体的内在动力是后续政策关键的结论。第五、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重点是合理确定退耕还林工程区域。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兼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粮食生产能力以及耕地资源的特点,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以确定土地对某种用途是否适合及适宜程度。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退耕可能造成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预测改变土地用途后可能造成的后果,提出应采取的对策。第六、制定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难点是确立投资标准。从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及地方政府的成本和效益入手,针对现行政策缺乏在不同地域范围的投资标准、存在不公平和难操作的具体问题,提出后续政策必须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分区域具体投资标准数据库,这既是客观评价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效果的依据,也是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关键环节。一项制度安排的成本与收益分配结构直接决定其实施效果。第七、制度保障是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形成与实施的前提。全面系统地从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制定和实施两个领域探讨后续政策体系的形成与落实机制,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形成必须由多主体参与的基本结论。研究提出了后续产业扶持政策、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机制,消除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不利因素的制度优化策略。第八、必须建立个人信用约束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在明晰产权基础上,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经营者内在信用责任制度,形成信誉与风险约束。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经营主体的信用登记制度,强化法律监督与制裁效力,健全市场与社会对退耕还林工程主体的外在信用约束,最终建立信誉与风险约束条件下的内在控制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工程效益的必要条件。第九、提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必须由行政代理向经济代理为主转变的总体思路。借助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国家对退耕还生态林的“林权”收购制度等手段,有效保障退耕农户的现实权益和长远权益,达到协调退耕还林工程各个利益主体的理性思维,从而使各自的行为结果同政策设计的预期目标相一致。
乔雪,唐亚[8](2008)在《长江上游退耕还林工程的农业生产和水环境效益评价——以四川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大规模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四川省为例,基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粮食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用量以及水质和水土流失状况变化的分析,讨论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导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化肥用量的减少,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这三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但自工程实施后,这三者的下降幅度与退耕还林面积的增加幅度有较大的差异。几种原因可能造成这种不一致性,值得进一步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河流径流量、泥沙含量以及输沙量的下降充分证实了退耕还林工程对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的重要贡献,同时进一步证实长江上游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坡耕地的耕作。
邵治亮[9](2006)在《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是新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发展面临的两大主要任务。面对区域严酷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在对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了区域生态环境现状与区域经济结构,并对陕北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种草战略进行初步研究。研究首次提出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的陕北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种草的基本战略和发展生态草畜业的重大举措。认为在实施退耕种草战略中坚持以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合理利用退耕农田,建立草业基地,满足人民对草畜产品的需求,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达到退耕种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在退耕种草战略实施中,应做到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与发展发展区域农村经济同时并进,以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资源保护作为退耕种草战略的切入点。遵循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突出应用性等原则。通过切实解决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等有关重大问题与退耕种草战略的关系。同时以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增长为核心,采取强化草业基地建设、发展生态草畜业、完善政策法规、健全保障体系等战略措施,以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一、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与区域特征为退耕种草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陕北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区域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区域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建设生态环境的重点区域。区域社会经济功能弱,严重影响着区域国土开发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不断恶化的水土流失给陕北本来就不肥沃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目前退耕种草己经成了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抉择,陕北地区是闻名全国的果业生产基地,果业、薯业、养羊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农业基础地位的不断巩固,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粮食供求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短缺变成了供求平衡、连年有余。区域发展草业条件得天独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实施退耕种草战略,是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突破口。陕北丘陵沟壑区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则应以退耕种草、草牧产品加工为主要方向,同时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二、农民增收是退耕种草战略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陕北丘陵沟壑区目前仍属于我国比较贫困的地区,退耕几年来,国家的退耕补贴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明显地提高了其收入水平。但在国家停止补贴后,仅从经济效益上考察,退耕农民的收入将有可能低于非退耕户,因而存在复耕的可能。寻求有效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途路显得十分迫切。退耕种草可拓宽农民增收途径,符合陕北丘陵
董捷,韩桐魁[10](2005)在《浅析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深入,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全面分析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及安全产生的长期与短期、有利与不利影响。并分阶段探讨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之间互为作用、互为影响的辩证关系。
二、退耕还林对四川粮食供求的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耕还林对四川粮食供求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粮食生产、退耕还林工程时空格局变化研究进展 |
1.3.2 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1.3.3 退耕还林适宜规模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GIS空间分析法 |
1.5.2 中介效应模型 |
1.5.3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粮食生产概念界定 |
2.2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强度、退耕强度概念界定 |
2.3 理论基础 |
2.3.1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2.3.2 农业集约经营理论 |
2.3.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三章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及粮食生产格局概况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 研究区概况 |
3.2.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3.2.2 自然资源概况 |
3.2.3 社会经济概况 |
3.3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
3.3.1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整体实施进展 |
3.3.2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土地利用变化 |
3.4 退耕还林后粮食产量时空格局变化 |
3.4.1 2000-2015 年黄土高原县域粮食产量分级分布 |
3.4.2 2000-2015 年黄土高原耕地与粮食产量变化增减情况 |
第四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理论分析 |
4.2 模型设定 |
4.3 指标选取及说明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粮食安全视角下黄土高原最优退耕强度分析 |
5.1 理论分析 |
5.1.1 基于边际报酬的短期生产函数的最优退耕强度 |
5.1.2 基于规模报酬的长期生产函数的最优退耕强度 |
5.2 模型设定 |
5.3 指标选取及说明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最优退耕强度模型结果分析 |
5.4.2 黄土高原县域退耕还林潜力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分析与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文献回顾 |
3方法 |
4数据 |
5经验性结果 |
5.1全国 |
5.2退耕面积多寡 |
5.3粮食产区 |
5.4按中东西划分 |
6结论与政策含义 |
(3)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假设 |
1.3.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础 |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民收入 |
2.1.2. 退耕还林 |
2.2. 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综述 |
2.2.1. 公共财政理论视角下的农民收入研究 |
2.2.2. 对农民收入结构转化的研究 |
2.3. 退耕还林及其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研究综述 |
2.3.1. 国内退耕还林研究综述 |
2.3.2. 退耕还林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
2.3.3. 国外退耕还林研究 |
2.4. 退耕还林的相关经济学理论基础 |
2.4.1. 有限理性小农说 |
2.4.2. 外部性理论 |
2.4.3.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 |
3.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与美国生态政策比较研究 |
3.1. 退耕还林工程总体情况介绍 |
3.1.1.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基本概况 |
3.1.2. 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政策的渐进过程 |
3.2. 美国生态政策介绍 |
3.2.1. 土地休耕保护计划(CRP) |
3.2.2. 环境质量激励计划(EQIP) |
3.2.3. 保护支持计划(CSP) |
4. 方案选择及样本介绍 |
4.1. 方案、样本的选择 |
4.2. 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方案实施 |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2. 调查方案的实施 |
4.3. 样本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
4.3.1. 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
4.3.2. 江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
4.3.3. 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
4.3.4.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
4.3.5. 广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
4.4. 样本县概况 |
4.4.1. 四川省样本县介绍 |
4.4.2. 江西省样本县介绍 |
4.4.3. 河北省样本县介绍 |
4.4.4. 陕西省样本县介绍 |
4.4.5. 广西省样本县介绍 |
4.5. 样本农户分析 |
4.5.1. 样本农户收入概况 |
4.5.2. 样本农户个体特征 |
4.5.3. 样本农户分类特征统计指标 |
5.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总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发生机理 |
5.2. 数据分析方法 |
5.2.1. 面板数据分析方法 |
5.2.2. 研究变量测量指标设计 |
5.3. 实证分析 |
5.3.1. 关于农户收入差异的曼—惠特尼(Mann-Whitney)U检验 |
5.3.2. 实证研究模型 |
5.4. 数据结果与讨论 |
5.4.1. 对农户家庭收入的经验性结果 |
5.4.2. 对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的经验性结果 |
5.4.3. 对农户家庭工资性收入的经验性结果 |
5.4.4. 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经验性结果 |
5.5. 退耕还林农民增收的一个成功案例 |
5.6. 本章小结 |
6.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 |
6.1. 相关指标介绍及收入结构比较 |
6.1.1. 指标介绍 |
6.1.2. 农户收入来源结构的比较 |
6.2. 对样本农户收入结构变化影响的定量分析 |
6.2.1. 样本农户收入来源结构相似度比较 |
6.2.2 农户收入来源结构变动值 |
6.3. 收入来源结构变动的增长效应 |
6.4. 样本农户收入结构合理性研究 |
6.4.1. 判断样本农户收入结构合理性的原则 |
6.4.2. DEA非参数效率估计收入结构合理性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
7.3.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 |
7.4.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7.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对粮食安全下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继续退耕还林的客观需求 |
3 继续退耕还林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
4 结语 |
(6)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数据来源 |
1.4 研究的思路及结构安排 |
2 研究基础 |
2.1 国内外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的文献述评 |
2.1.1 国内退耕还林研究评述 |
2.1.2 国外退耕还林研究评述 |
2.1.3 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评述小结 |
2.2 退耕还林政策评估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政策分析及评估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及行政补偿理论 |
2.2.3 外部效益理论与环境公平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公共管理理论 |
2.2.5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理论 |
3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及评估框架 |
3.1 退耕还林工程简析 |
3.1.1 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简况 |
3.1.2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进程 |
3.2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分析 |
3.2.1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 |
3.2.2 退耕还林相关政策规定 |
3.3 退耕还林政策评估框架 |
3.3.1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体系的思路 |
3.3.2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框架和内容 |
3.3.3 建立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指标的原则 |
3.3.4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
3.3.5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方法 |
4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背景回溯分析 |
4.1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全球背景 |
4.1.1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
4.1.2 世界几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做法及分析 |
4.2 发达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目的和背景 |
4.3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背景及分析 |
4.3.1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现状 |
4.3.2 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呈扩大趋势 |
4.3.3 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 |
4.3.4 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 |
4.4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
4.4.1 政策制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
4.4.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前国家粮食生产及储备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5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进展分析 |
5.1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进展状况 |
5.1.1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总体概况 |
5.1.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历年情况 |
5.1.3 退耕还林具体政策的执行情况 |
5.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进展状况分析 |
5.2.1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出现的偏离 |
5.2.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发生偏离的原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多维度评价与分析 |
6.1 维度1:生态目标实现程度 |
6.1.1 退耕还林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增加 |
6.1.2 退耕还林遏制了水土流失的进一步恶化 |
6.1.3 退耕还林进一步减少了沙化土地面积 |
6.2 维度2: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6.3 维度3: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
6.3.1 退耕还林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
6.3.2 退耕还林对退耕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 |
6.3.3 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 |
6.4 维度4: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6.4.1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及本质 |
6.4.2 退耕还林后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 |
6.4.3 退耕还林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综合评估 |
7.1 退耕还林政策的多目标评价 |
7.2 指标及属性的确定方法 |
7.2.1 指标的确定 |
7.2.2 确定指标集属性值 |
7.2.3 属性集的规范化 |
7.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1 层次分析法工作原理 |
7.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3 综合评价计算方法 |
7.4 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评价方法的应用 |
7.5 本章小结 |
8.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退耕还林政策的出台符合时代背景 |
8.1.2 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虽有偏差但总体进展顺利 |
8.1.3 退耕还林政策多维目标基本实现 |
8.1.4 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显着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强政策调研和论证 |
8.2.2 提高政策制定参与性 |
8.3 本文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中国退耕还林大事记 |
个人简介和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1.4 研究基本框架 |
2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
2.1 公共产品理论及行政补偿 |
2.2 外部效益理论与环境公平理论 |
2.3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理论 |
2.4 经济政策学及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公共政策理论 |
2.6 供求均衡原理及耗散结构的理论 |
3 我国现行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的评价 |
3.1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程 |
3.2 退耕还林工程目标设立及政策规定 |
3.2.1 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目标 |
3.2.2 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体系 |
3.3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评价的主要内容 |
3.3.1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目标评价及案例 |
3.3.2 退耕还林工程主体政策评价 |
3.3.3 退耕还林工程投入政策评价 |
3.3.4 退耕还林工程法律法规体系评价 |
3.3.5 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安全影响的评价 |
4 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探讨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退耕还林工程主体政策问题 |
4.1.2 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问题 |
4.1.3 退耕还林工程的产权政策问题 |
4.1.4 后续产业政策问题 |
4.1.5 配套政策落实问题 |
4.2 政策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
4.2.1 制度设定存在缺陷 |
4.2.2 多重委托代理绩效受损 |
4.2.3 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产权冲突 |
4.2.4 稳定农民收入的制度缺失 |
5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的启示 |
5.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状况 |
5.1.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背景及运行政策 |
5.1.2 国外公益林产权制度 |
5.2 中外退耕还林工程的比较 |
5.2.1 经济发展水平和目的不同 |
5.2.2 面临的问题和意义不同 |
5.3 世界林业生态工程的启示 |
5.3.1 世界林业生态工程的政策特征 |
5.3.2 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启示 |
6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的构建 |
6.1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体系框架 |
6.1.1 建立不同主体效益共享的退耕还林工程激励政策 |
6.1.2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投资补贴政策 |
6.1.3 建立可流转的退耕林(地)产权制度 |
6.1.4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性保险制度 |
6.1.5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扶持政策 |
6.1.6 继续实施荒山荒地造林的扶持政策 |
6.2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优化策略 |
6.2.1 由行政代理向经济代理为主转变 |
6.2.2 引入价格机制完善后续政策 |
6.2.3 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外部性的内部化 |
6.2.4 兼顾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 |
6.2.5 确定合理的退耕还林工程补贴标准 |
6.2.6 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源与退耕还林工程良性互动 |
6.3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评价与改进机制 |
6.3.1 评价思路与框架的创新 |
6.3.2 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6.3.3 评价指标体系功能及政策改进 |
7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 |
7.1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专项资金形成机制 |
7.1.1 中央财政资金形成渠道的探索 |
7.1.2 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
7.2 创新配套资金分配机制 |
7.2.1 基本口粮田建设资金使用策略 |
7.2.2 农村能源建设实施项目管理 |
7.2.3 生态移民的资金投入以稳得住不回流为底线 |
7.3 完善成果巩固机制 |
7.3.1 壮大乡村林业经济 |
7.3.2 优化退耕还林工程地区产业结构 |
7.3.3 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 |
7.3.4 注重制度创新保障农民权益 |
7.3.5 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和生态文明意识 |
8 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 |
8.1 强化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的多主体参与机制 |
8.2 法律是退耕还林工程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
8.2.1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资金筹措的相关法规 |
8.2.2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保障 |
8.3 营造风险约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监督环境 |
8.3.1 建立信用与风险约束机制 |
8.3.2 内在机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
8.3.3 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和投资标准数据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论文成果 |
致谢 |
(8)长江上游退耕还林工程的农业生产和水环境效益评价——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来源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退耕还林工程与粮食生产 |
2.1.1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
2.1.2 粮食产量 |
1.长期变化趋势 |
2.退耕还林造成的粮食减产量 |
2.1.3 化肥施用量 |
2.2 退耕还林工程与水土流失和水环境变化 |
2.2.1 水土流失 |
2.2.2 水质变化 |
3 讨论 |
3.1 退耕还林工程与粮食生产和化肥施用 |
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
2.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 |
3.2 退耕还林工程与水环境改善 |
4 结论 |
(9)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背景 |
1.2 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
1.2.1 土地的不合理耕种急需改变 |
1.2.2 水土流失急需控制 |
1.2.3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历史机遇 |
1.3 国内外退耕工作研究进展 |
1.3.1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进展及现状 |
1.3.2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概况 |
1.3.3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对我国的启示 |
1.4 实施退耕种草的战略意义 |
1.4.1 退耕种草是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1.4.2 退耕种草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
1.4.3 退耕种草利于国际贸易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选题的目的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环境分析与综合评价 |
3.1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分析 |
3.1.1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概况 |
3.1.2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现状剖析 |
3.1.3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
3.1.4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的必要性 |
3.2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建设及农牧草业发展状况分析 |
3.2.1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状况 |
3.2.2 陕北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 |
3.2.3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的可行性 |
3.3 陕北丘陵沟壑区区域经济特征辨识 |
3.3.1 区位条件分析 |
3.3.2 区域城市发展现状 |
3.3.3 区域资源结构特征 |
3.3.4 区域资源利用分析 |
3.4 陕北丘陵沟壑区粮食供求状况与农民收入状况 |
3.4.1 粮食供求情况 |
3.4.2 农民收入问题 |
3.5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系统特征 |
3.5.1 退耕种草系统概述 |
3.5.2 退耕种草系统的特征分析 |
3.5.3 退耕种草系统要素间关系分析 |
第四章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抉择 |
4.1 退耕种草战略思想 |
4.2 退耕种草战略目标 |
4.3 退耕种草战略重点 |
4.4 退耕种草战略实施原则 |
第五章 退耕种草战略实施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重大问题 |
5.1 退耕种草战略与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
5.1.1 退耕种草战略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
5.1.2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与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
5.1.3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
5.1.4 退耕种草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5.2 退耕种草战略与农民增收问题 |
5.2.1 农民收入与退耕种草 |
5.2.2 退耕种草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调查 |
5.2.3 退耕种草可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
5.2.4 退耕种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
5.3 退耕种草战略与粮食安全问题 |
5.3.1 退耕种草与粮食安全 |
5.3.2 退耕种草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
第六章 实施退耕种草的战略措施 |
6.1 组建草业基地 |
6.1.1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的成功范例 |
6.1.2 建立草业基地可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
6.1.3 苜蓿的生态适应性和生产潜力 |
6.1.4 草业基地建设的措施 |
6.2 发展生态草畜产业 |
6.2.1 实行农牧耦合工程 |
6.2.2 陕北丘陵沟壑区农牧耦合发展的条件和模式 |
6.2.3 陕北丘陵沟壑区舍饲养羊技术 |
6.2.4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草畜产业发展对策 |
6.3 完善政策法规 |
6.3.1 建立合理的生态林草产权制度,优化退耕地的产权配置 |
6.3.2 财政补贴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确保退耕种草的长效激励 |
6.3.3 利用地方优势,大力发展后续产业 |
6.3.4 加强科学技术在退耕种草中的运用 |
6.3.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生态草畜业产业化建设 |
6.3.6 政府调控和群众参与相结合 |
6.3.7 加强退耕种草工程的法制化建设,确保退耕种草的规范化 |
6.4 健全保障体系 |
6.4.1 强化退耕种草科学研究 |
6.4.2 加快退耕种草服务体系建设 |
6.4.3 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
6.4.4 积极寻求对外合作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退耕还林对四川粮食供求的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D]. 高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分析与测度[J]. 刘璨. 林业经济, 2015(09)
- [3]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D]. 邢祥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4]对粮食安全下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再思考[J]. 赵玉涛. 林业调查规划, 2009(05)
- [5]四川省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 周古鹏,徐学勤,王海涛,潘攀,林川,周述祥. 四川林业科技, 2009(04)
- [6]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D]. 刘诚.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7]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研究[D]. 李瓅.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8]长江上游退耕还林工程的农业生产和水环境效益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 乔雪,唐亚. 山地学报, 2008(02)
- [9]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研究[D]. 邵治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10]浅析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的关系[A]. 董捷,韩桐魁. 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