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圆明园学会发展第二批新会员(论文文献综述)
赵跃[1](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提出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刘清越[2](2019)在《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开始了由传统工匠向近代建筑师的转变。本文以首都门户、北方经济贸易中心的近代天津为切入点,选取近代时期在天津开展职业实践的中外建筑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历史档案等一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借助分类比较、信息数字化、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螺旋式职业化发展进程,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建筑师职业化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为我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建筑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第2章分中西方两条主线,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体系的传承发展和西方近代职业建筑师的演进历程分别进行了梳理,是对中西方建筑师不同的职业起源和形成的概述。第3章从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建筑教育和建设管理模式这四个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影响最大,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理清各自的发展阶段、转变内容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下文进一步的分析、论述做好背景铺垫。第4章首先根据群体的来源和供职机构的不同,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进行分类。然后选取了其中八个最为典型的中外建筑设计开发机构,通过整理、归纳每个机构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类型、实践作品以及机构中所涉及的中外建筑师的生平经历,清晰地描绘出天津近代建筑师在职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群体轮廓和个体形象。第5章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包括职业注册制度确立表现出的法制化特征,建筑师职责范围明确表现出的责任化特征,建筑师执业规范增强表现出的规范化特征,以及建筑师行业组织创立表现出的团体化特征。第6章总结了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黄薇[3](2019)在《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文中认为从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里,处在中西文明冲突与交汇点上的上海,社会生活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了明显的偏离和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但迄今尚无专门着眼于西方基督宗教传播对上海社会风尚的影响。实际上,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上海一直是西方在华传教运动的中心。天主教和新教在上海的传教与社会事业,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占有较大的份额和突出的地位。因此,作为城市宗教与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无疑受到了包括基督宗教文明在内的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此前数量众多的以上海近代化为题的研究着作中,多将“西方”视作一个整体,很少注意到他们因不同的身份、国籍、行业、宗教信仰等,而产生的差别。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劝说”和“规训”两个维度,探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下在华基督教会与传教士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关注点的变迁,及其对上海社会风尚造成的影响。“劝说”是指通过运用各种策略,使被劝说者愿意采用劝说者提出的意见或行为趋向。“规训”则是一种“权力—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化上的规训,即通过文化风气的熏陶,风俗习惯的养成,乃至意识形态的灌输,从而将其纳入到与规训者相同的文化语境中,减少“西方人”在殖民化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和摩擦。本文依据传教士出版的各种回忆录、书信集,中外教会机构的档案,教会出版机构出版的大量书籍、期刊等中西文献,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全文共分六章,楔子部分阐述了鸦片战争前,西方世界各种游记、笔记里的中国形象,以及传教士初来中国时在生活上的各种摩擦与碰撞;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勾勒了基督宗教在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简要描绘了基督教的传教情况,及其在中西思想交流、学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慈善等方面的作用;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基督教东来后,与上海本土文化相遇时的摩擦。教会如何旗帜鲜明地反对诸如缠足、溺婴、一夫多妻等陋俗;第三章讨论了基督教倡导的城市生活理念,诸如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俭朴衣着、注意公共卫生等;第四章聚焦于基督宗教对于神职人员、中国教牧的日常规训,以餐饮、衣着、居家环境等要求为例,反映出基督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互动;第五章讨论了基督宗教在上海这个城市环境下,如何对教徒进行道德约束以及灵性的培养,以及如何实施适度的惩戒。本文最后认为基督教是随着西方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侵略而的,但基督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其中包含人类社会某些基本的价值观,为上海城市的现代化提供了部分道德基础,因而能引起上海本土文化的共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福音事业,对城市现代化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这些观念主要的言说者和传播者,传教士们无法摆脱时代及其自身身份的局限性,这就决定这些观念影响的有限性。尤其是20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声势浩大的“非基督教运动”的兴起,使得基督教会与传教士渐渐处于社会的边缘角色,虽然留下雪泥鸿爪却并不能给上海城市社会风尚的变化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张光润[4](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指出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孙昊德[5](2018)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文中研究说明建筑摄影,作为最早的摄影题材,为建成环境中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形象”,成为一系列视觉的衍生物,使得建筑的意义得以被理解、传播和具化,进而在特定社会以及文化场域中,建构一个建筑的视觉文化体系。面对这一横亘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端和当下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之间的议题,该研究立足于对建筑摄影本源性的思考:如何理解建筑摄影这一看似概念宽泛而具有明确范式的系统;“中国建筑摄影”如何在一个视觉文化体系中构建自己的历史框架;中国建筑的现代性与视觉如何相互作用。基于这些思考,本文首先为“建筑摄影”这一概念构建更为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即将其视作建筑学意义通过摄影的“视觉装置”,在特定场域内投射的“机制”,而不仅仅是一个图像的结果。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中国”,这一地理边界以及传播场域内的建筑摄影活动,挖掘建筑视觉文化建构主体从西方到本土的过渡。本文以摄影制产为线索,针对制产的特征转变,梳理出相应的历史断代,并深度挖掘特定历史时期,建筑摄影的视觉特征、表达维度、图像风格,以及同建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中国建筑摄影近代历史阶段,滥觞于1844年摄影术传入的历史原点,呈现从西方主体的经典观看,向科学以及本土现代性视觉建构的转型。随着1927年前后,中国现代建筑学与实践体系的建立、专业传播场域的设立以及中国社会的普遍的现代化,建筑摄影的制产模式呈现了根本的转向,并以此为契机,走入了现代的历史阶段。期间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摄影制产呈现出强烈的集体组织与意志,并发展出了相应的“形象-技术-意涵”的风格表达。以“文革”的结束与改革开放为契机,建筑摄影进入了语义扩张的表现时代,并终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体性制产模式的逐渐消解,以及技术与传播模式的更迭。在理论研究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大量一手资料的挖掘、口述的历史归纳、以及多渠道图像和文献整理,建立起建筑学与摄影学的交叉研究体系,进行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的断代与建构。同时,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议题,也为建筑摄影提出了一种研究方法的理论架构。
张鑫[6](2017)在《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文中提出人类化妆的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妆饰在原始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一般来说,原始社会的妆饰主要具有两种基本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为了生存,第二个功能就是为了繁衍,也就是“性吸引”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妆饰的第一个功能不复存在,相反,第二个功能却越发紧要,且妆扮的主体也由男性变为了女性。容貌对女性至关重要,可惜古代化妆品种类有限,大体不出粉、黛、脂、香四品,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化妆品制造方法简单,产量有限,只可算得上是一种简单的工艺品,并且长期使用恐对身体有害,近代化妆品业即以上海为中心,应新需求而生。近代化妆品业的出现,与上海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和近代女性对“美”的新要求大有关联。开埠后的上海,工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化显着进步,中西沟通明显加强,特别是女性职业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的扩展,使得她们对新式化妆品的需求日盛。而近代化学知识的开发和推广,大机器作业的出现,使得化妆品由工艺品转变为商品成为可能,这就在客观上满足了女性的新需求。而近代摄影和媒体的发展,又促进“美容文化”的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女性乐于使用新型化妆品,为化妆品的销售创造了市场。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1903—1949年上海化妆品工业的发展历程,明晰不同时期的发展特色和运营方式,探究20世纪商业发展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回顾上海化妆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演化路径。对中国来说,近代化妆品是一种舶来品,初期流通于各通商口岸,20世纪初,中国开始尝试建厂自造,1903年广生行上海发行所的建立,标志着近代民族化妆品工业正式在上海落户。自1903至1949年,上海的化妆品工业发展迅速,不断有新化妆品工厂的建立,化妆品种类持续推陈出新,女性对于“美丽”的追求也一直被强化。被称为“美丽经济”的化妆品行业,是近代新型工业经济形态,受市场的影响很大。围绕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企业创办者和生产制造商在创办化妆品品牌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企业宜传者和传播人士在选择和扩展市场的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而女性对整个行业的认同,则意味着这个行业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正是在各方的协同下,近代的化妆品工业拥有了自己的产业运营路径。其行业发展的关键特色,就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女性的美容观,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相结合。比起一般的商品,化妆品行业的消费品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产品一方面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另一方面则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层次上通过化妆品的养护,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化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包含着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看中的是商品的附加值,注重消费者对身体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强调其预期收益。因此,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化妆品厂商特别注重广告宣传。不仅在广告版面上尽量多占,刊登时间上也尽可能的持续,特别是重要节日,更是各商家争夺版面的“大战役”,广告在宣传上务求以诱惑式的言说方式,强化其美容效果,创造出令世人无可抗拒的“美容文化”。他们不仅注重广告文案的编写,将宣传内容与时代、时尚相结合,搭配的图片也都是精挑细选,就连“近代美女”形象也多是使用宣传的化妆品后,建构出的“美女”,是化妆品企业为化妆品的销售所做的努力,他们将化妆品的消费紧紧地与“美容文化”结合在一起。“美容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象征性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消费显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等差别,以及表达风格、品味、流行等象征意义的满足,在消费文化的引导下,人们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对物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化妆品成为显示个人消费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一个侧面。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在其影响下,也注重与时尚和都市建立起联系,雇佣美丽的女销售员、精致的产品包装、明星海报宣传,化妆品行业被塑造为维持女性美丽与魅力的工具之一。同时消费者的个体性特征,将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分向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一条是追求高端奢华,另外一条则通向了日用所需。高端奢华的路径,如生产脂粉、香水、口红等商品,它们是都市女性追求摩登的消耗品,追求的是时尚性和个性化,日用所需品则更多的是销往上海周边的乡镇,像生产的肥皂、牙粉等,更多的为家庭生活所需用,要求的是实用和节俭。在1903至1949年,这近半个世纪里,上海有过安定,有过繁华,也有过动荡和凋敝,然而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化妆品行业在时代的框架内,以市场为导向,在“美丽经济”与“美容文化”的相互形塑过程中,这个行业确实呈现出了近代化的趋势,新的贸易生产方式和贸易空间产生,化妆品工业由简单的工艺品转变为一门工业,化妆品厂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女性亦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按照心中所想进行妆扮。
晋宏逵[7](2015)在《紫禁城学的形成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5年提出的紫禁城学已经研究了近20年,它的学术基础奠定于营造学社,归属于建筑史学。学社的学术骨干后来为中国建筑史学的建立树立了功勋,其中单士元先生是紫禁城学的带头人。紫禁城学的学术积累过程大体与故宫学相当,进入21世纪以来,故宫大修工程的开展、故宫学的提出等5件大事促进了紫禁城学的发展,学术活动成果表现出6个特点,标示着紫禁城学的发展方向。
李梦月[8](2015)在《圆明园四十景植物景观恢复研究》文中提出圆明园四十景在乾隆九年时被命名,是盛时圆明园园林景观的精华。但是随着英法联军的入侵,圆明园付之一炬,历经劫难后,建筑和园林景观毁灭殆尽。不仅园林被毁,相关史料图画也被掠走,这对于我们研究清代皇家园林造成了困难。现在的圆明园四十景景观与历史盛时景观相去甚远,山水及园路虽经过了整理,但景观效果却是满眼荒芜。植物是圆明园四十景造园的重要元素,四十景中有多个景点以植物为主题造景。本研究对圆明园四十景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方法主要为:1)根据实地考察,整理现有植物名录;2)阅读古籍、御制诗,结合《圆明园四十景图》推断盛时植物名录;3)考察香山、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清代皇家宫苑植物景观情况,分析西湖植物景观配置;4)用推断、对照、类比的方法做出了对圆明园四十景植物景观的恢复策略。通过对圆明园四十景现有植物普查的记录与统计得知,圆明园四十景景区现有乔木61种,以油松、白皮松、圆柏、侧柏、白蜡、旱柳、绦柳、银杏、国槐、刺槐、构树、栾树等本地乡土树种为主。灌木25种,以沙地柏、连翘、迎春、金银木、黄杨、紫薇、珍珠梅等为主。由于速生树种较多,以及养护管理技术落后,许多树木树龄较大生长状况较差,植物配置方式单一随意性较强,景观效果并不理想。再对《圆明园四十景图》和清代御制诗学习研究,探知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圆明园盛时植物景观丰富,季相变化明显,园林植物配置灵活而又有章可循。经过实地考察及对照研究可见现在四十景内许多大树都是没有进行考古随意栽植的,有些不符合历史风貌的大树深根到遗址基址,需要进行有效的清理并且不能毁坏遗址。景点有部分硬化的裸地,任由游客任意踩踏,需要对此进行有效处理。经过调查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四点对于圆明园四十景植物景观的恢复原则:一、尊重历史,真实还原;二、注重生态,长远规划;三、保护遗址,有效更替;四、部分保留野生草本,体现遗址风貌。最后以长春仙馆、武陵春色、西峰秀色、映水兰香为例,解析圆明园四十景植物景观恢复。
郑红彬[9](2014)在《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研究(1840-1949)》文中提出中国建筑的近代化历程属于后发外生型,因此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离不开对外来影响的关注,尤其是来自近代在华外国建筑师的影响。英国建筑师到华时间早、在华时间长、分布空间广、群体数量大、建筑活动多,所以其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刻。本文以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为研究对象,第二至五章分析英国建筑师在近代中国出现的历史背景,描绘英国建筑师在中国近代主要城市的发展,对该群体之数量、时空分布、群体构成以及其流动性进行分析,按其任职单位不同将其划分为军队建筑师、政府建筑师、私人建筑师、商业建筑师和教会建筑师五类,分别对其在华的专业活动进行总结分析;第六至八章分别对其参与的建筑设计竞赛、其与行业组织以及建筑师行业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对行业竞争的规避、行业收入以及行业出版物三个方面;第九章从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建筑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分析在华英国建筑师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在1840-1949年间,先后有不少于五百位英国建筑师在中国活动过。虽然他们主观上是英国殖民主义的“帮凶”,但客观上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及其运作机制的近代化进程,促进了建筑师职业的诞生以及相关职业组织架构、行业标准及法律规范等的西方化进程,传播了大量的西方现代建筑知识并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现代专业人才。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成果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首次对整个英国来华建筑师群体进行全面分析,描绘出这一群体较为清晰的轮廓和较为详尽的发展过程;以建筑师为线索厘清了近代英国在华建造活动的生产运作机制及其主要建筑成果;依靠当今的科技发展,充分利用了数据库等资源发现了一些新的史料,利用这些史料述及了前辈学者未曾述及之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之建筑竞赛、建筑行业组织、对行业竞争之规避等内容;改变传统的以城市或建筑视角的近代建筑史研究,以建筑师为线索梳理中国近代建筑史进程中的英国影响,使其变得清晰,可以推及其他国家对中国近代建筑影响之研究。
祝晓风[10](2013)在《与命运搏击中寻找美与自由——叶廷芳研究员访谈录》文中认为叶廷芳先生,1936年生于浙江衢州,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留任助教后于1964年进中国科学院(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现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任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北欧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获苏黎世大学"荣誉博士"、国际歌德学会"荣誉会员"、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主要着作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卡夫卡及其他》、《美的流动》、《遍寻缪斯》、《不圆的珍珠》、《美学操练》等;译着有:《迪伦马特喜剧选》、《溺殇》、《卡夫卡传》、《卡夫卡读本》、《卡夫卡文学书简》等;编着有:《论卡夫卡》、《卡夫卡全集》、《德语国家散文选》、《德语国家短篇小说选》、《德国书话》、《外国名家随笔金库》、《外国百篇经典散文》等四十余部。
二、中国圆明园学会发展第二批新会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圆明园学会发展第二批新会员(论文提纲范文)
(1)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 |
1.5 概念界定 |
1.6 既有研究综述 |
1.6.1 天津近代建筑史研究 |
1.6.2 我国近代建筑师、建筑设计机构研究 |
1.6.3 我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 |
1.6.4 既有研究不足 |
1.7 研究方法 |
1.8 创新点 |
1.9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西建筑师的职业起源和形成 |
2.1 中国清朝以降工匠体系的传承 |
2.1.1 皇家工官制度 |
2.1.2 民间匠籍制度 |
2.2 西方近现代职业建筑师的发展 |
2.2.1 建筑师职业角色的演进 |
2.2.2 建筑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
2.2.3 行业组织和职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以英国为例 |
2.3 小结 |
第3章 中国近代建筑师职业引入的社会背景 |
3.1 观念转变——近代建筑思想的更新 |
3.1.1 从消极避让到主动学习 |
3.1.2 从机械模仿到辩证思考 |
3.1.3 传统样式与现代风格的碰撞 |
3.2 技术支撑——近代建筑技术的升级 |
3.2.1 西方建筑技术的早期引入 |
3.2.2 西方建筑技术的全面接受 |
3.2.3 中西建筑技术的本土融合 |
3.3 人才培养——近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创建 |
3.3.1 西方教育制度的引入 |
3.3.2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制度的形成 |
3.3.3 天津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4 制度确立——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 |
3.4.1 租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引入(1860-1902) |
3.4.2 华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1902-1928) |
3.4.3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确立(1928-1937) |
3.4.4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1937-1949) |
3.5 小结 |
第4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和职业实践 |
4.1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 |
4.1.1 近代建筑师群体来源 |
4.1.2 近代建筑师群体供职机构 |
4.2 外国开发建设机构与建筑师在津的早期开拓 |
4.2.1 先农公司(工程部) |
4.2.2 义品公司(设计部)和沙德利工程司 |
4.3 中外建筑师在津的职业实践 |
4.3.1 “合伙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3.2 “独立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4 小结 |
第5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的特征表现 |
5.1 法制化——建筑师的职业制度 |
5.1.1 民国时期的初步确立 |
5.1.2 日伪时期的短暂停滞 |
5.1.3 民国末期的快速发展 |
5.1.4 解放初期的过渡转换 |
5.2 责任化——建筑师的职责范围 |
5.2.1 项目协调 |
5.2.2 许可申请 |
5.2.3 施工监督 |
5.2.4 安全鉴定 |
5.3 规范化——建筑师的执业规范 |
5.3.1 收费标准 |
5.3.2 工作流程 |
5.3.3 工程文件 |
5.4 团体化——建筑师的行业组织 |
5.4.1 学术团体 |
5.4.2 同业公会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规律 |
6.1.1 阶段性的发展 |
6.1.2 多方面的转变 |
6.1.3 进程中的不足 |
6.2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对天津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 |
6.2.1 促进了设计思想的多元发展 |
6.2.2 推动了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 |
6.2.3 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储备人才 |
6.2.4 提供了有借鉴性的管理制度 |
6.3 研究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及研究回顾 |
(一) 选题意义 |
(二) 部分概念界定 |
(三) 研究回顾 |
二、史料运用 |
(一) 在沪出版的教会期刊概述 |
(二) 其他史料 |
楔子: 到中国去! |
(一) 想象中的异邦 |
(二) 艰难的开始 |
第一章 近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传播和发展 |
一、成功与失败: 基督教在沪的早期活动 |
二、挑战和回应: 条约体制下基督教在上海的传播 |
(一) 开埠初期上海城市发展与移民潮 |
(二) 鸦片战争后上海天主教发展 |
(三) 基督新教在上海的发展 |
三、调整与适应: 蓬勃发展的福音事业 |
四、吸纳与融合: 城市生活中的西方元素 |
第二章 劝说: 基督教反对什么? |
一、传教士与在华西人的反缠足运动 |
二、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禁烟运动 |
三、传教士对近代中国女性生活的认识和批判 |
四、传教士对中国一夫多妻制的再诠释 |
第三章 劝说: 基督教赞成什么? |
一、性别与任务: 怎样做一个好妻子 |
二、健康与卫生: 怎样居住在大城市? |
(一) 教会与城市公共卫生 |
(二) 个人生活与卫生理念 |
三、滋养与修饰:怎样做一个近代都市人? |
(一) 西食东渐 |
(二) “假辫子”和“剪辫子” |
四、观剧与体育:怎样做一个时髦的青年 |
(一) 走,我们看戏去 |
(二) 运动也快乐 |
第四章 规训:宗教戒律中的行为养成 |
一、餐食有礼、进退有度 |
二、都会时尚与着装规训 |
(一) 教会的基本着装理念 |
(二) 服饰变革风潮下的教会着装取向 |
(三) 时尚潮流中的基督教会的规训 |
(四) 女传教士的时尚天性与自我规训 |
三、居住环境的布置 |
第五章 :规训:灵性追求和道德约束 |
一、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
二、基督徒的娱乐休养 |
三、基督教会的规训与惩戒 |
结论: 基督宗教在上海:殖民沧桑中的“文化掮客” |
附录一: 汉语基督教文献库中日常生活类文献书目 |
附录二: 近代江南地区出版饮食类书籍 |
附录三: 近代教会在沪文化机构选录 |
附录四: 本文主要图表目录 |
附录五: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项目 |
致谢 |
(4)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1.1 信息时代的建筑摄影“困局” |
1.1.2 建筑摄影的“中国性” |
1.1.3 本土建筑学研究中系统性的建筑摄影历史理论研究亟待填补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的议题——建筑的视觉性 |
1.2.2 研究的跨度——近现代 |
1.2.3 研究的场域——以“中国”为地理空间和传播上的限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以建筑学切入的研究 |
1.3.2 以摄影和图像学切入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建筑摄影的制产、表达与意义 |
2.1 本章引论 |
2.2 以摄影制产为线索 |
2.2.1 意图:提供建成环境的可读 |
2.2.2 技术:前置的建筑摄影方法 |
2.2.3 媒介:摄影视觉的观看结构 |
2.3 以建筑摄影表达维度为切入 |
2.3.1 建筑表现 |
2.3.2 科学采集 |
2.3.3 建筑纪实 |
2.4 建筑的视觉性意义 |
2.4.1 空间和形象的视觉重构 |
2.4.2 建筑信息的文本化 |
2.4.3 建筑文化价值的形成 |
上篇:近代中国建筑摄影的启蒙与探索 |
第3章 建筑临摹:场景的祛魅与返魅(1844-1900) |
3.1 本章引论 |
3.2 建筑摄影的启蒙与影像殖民 |
3.2.1 成为科学性与客观性坐标系的建筑摄影 |
3.2.2 建筑摄影与欧洲城市场景 |
3.2.3 中国场景的初始建构与形象的“攫取” |
3.3 建筑摄影制产主体的雏形 |
3.3.1 固定的耕耘:中国早期照相业的形成 |
3.3.2 流动的纪实:独立及业余摄影师的实践 |
3.4 :中国场景再现的多元维度 |
3.4.1 菲利斯·比托:中国建筑场景的双向性格 |
3.4.2 约翰·汤姆森:社会调查视角下的时代图景 |
3.4.3 涌现的工业场景建筑摄影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写真:建筑学的装置和观念(1900-1927) |
4.1 本章引论 |
4.2 本土摄影理论的滥觞与场景的“真”与“意” |
4.2.1 中国本土摄影理论萌芽与建筑摄影 |
4.2.2 城市场景的新视觉 |
4.3 成为建筑学装置的建筑摄影 |
4.3.1 小川一真:建筑科考摄影与制图的“一致性” |
4.3.2 恩斯特·鲍希曼:中国传统建筑“基因”与画意表现 |
4.3.3 奥斯瓦尔·喜仁龙:北京城墙研究与类型学摄影 |
4.4 科学考察中的建筑摄影制产 |
4.4.1 威廉·埃德加·吉尔:场景的嬗变与清末的新政建筑 |
4.4.2 爱德华·沙畹:人文科考的类型采集 |
4.5 本章小结 |
下篇:现代中国建筑摄影的成熟与更迭 |
第5章 建筑媒介: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斡旋(1927-1949) |
5.1 本章引论 |
5.2 建筑摄影的现代性制产 |
5.2.1 现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以《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例 |
5.2.2 建筑摄影在商业照相馆的成熟:“定妆照”与工程纪实 |
5.2.3 大众阅读中的建筑形象 |
5.3 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建构 |
5.3.1 梁思成:中国建筑“词汇”与“文法”的可读性 |
5.3.2 孙明经与庄学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科考与建筑摄影 |
5.3.3 郎静山:中国建筑场景的画意表达 |
5.4 建筑摄影的“新视觉” |
5.4.1 中国建筑现代性争辩中的建筑摄影 |
5.4.2 黑白影社与金石声:上海的现代都市场景 |
5.4.3 霓虹、夜景与现代 |
5.4.4 室内建筑摄影与日常的现代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建筑纪实:技术理性与集体叙事(1949-1976) |
6.1 本章引论 |
6.2 建筑摄影的集体性制产 |
6.2.1 建筑设计的集体转向与建筑摄影 |
6.2.2 建筑摄影的专业化传播场域 |
6.2.3 建筑摄影读者的强化 |
6.3 科学采集与功能性建筑表达 |
6.3.1 首都建设前期的街景拍摄调查 |
6.3.2 图纸化的摄影表达与工程纪实 |
6.4 建筑摄影的集体叙事 |
6.4.1 ―建筑设计十年”,建筑形象制产的巅峰 |
6.4.2 集体创作的高潮——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纪实 |
6.4.3 工业的跃进与技术“革命”的崇拜 |
6.4.4 现代城市的影像纪实与记忆锚点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建筑表现:建筑语义的扩张(1976-1990) |
7.1 本章引论 |
7.2 建筑摄影制产的市场化转向 |
7.2.1 建筑设计的企业化改制与建筑摄影 |
7.2.2 当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的多元化探索 |
7.3 建筑表现与彩色建筑摄影 |
7.3.1 建筑表现:新语境的催化剂 |
7.3.2 建筑摄影媒体的色彩革命 |
7.4 建筑摄影语义的扩张 |
7.4.1 建筑摄影与建筑批评 |
7.4.2 建筑摄影与当代设计思潮 |
7.4.3 建筑摄影与怀古主义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1.1 提出一种建筑摄影的理论研究体系 |
8.1.2 中国建筑摄影近现代历史的断代 |
8.1.3 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的建构 |
8.2 问题与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建筑摄影师访谈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旨趣 |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
三、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
第一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兴起背景 |
第一节 化妆品引进前上海的城市发展 |
一、近代上海商业文明的构建 |
二、近代上海的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节 近代上海女性的新形象 |
一、妇女谋生自养 |
二、女性活动空间扩展 |
三、女性对“美”的新认知 |
第二章 外国化妆品在上海的引进与传播 |
第一节 外国化妆品的传入 |
一、化妆品的进口 |
二、外来化妆品的生根 |
第二节 外国化妆品的销售 |
一、东西各国输华化妆品 |
二、化妆品原料的舶来问题 |
第三节 外国民众对上海舆论的影响 |
一、化妆品无用说 |
二、化妆品有益说 |
第三章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生产沿革 |
第一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初创时期(1903——1927) |
一、近代化妆品民族企业家的努力 |
二、民族化妆品业的奋发 |
三、为传统赋予新的内涵 |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期(1928—1937) |
一、民族化妆品厂概况 |
二、民族化妆品厂的革新发展 |
三、化妆品工业同业公会的辅助 |
第三节 战事影响与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应对(1937—1949) |
一、战争时期化妆品工业的萎靡 |
二、化妆品业面临的问题 |
三、挽救颓势的努力 |
四、上海民族化妆品厂的转向 |
第四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 |
第一节 上海化妆品业的营销 |
一、经营分流 |
二、巧妙推销 |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的销售与市场 |
一、民族化妆品店的分布与格局 |
二、化妆品店的出品及销售 |
三、化妆品业同业公会的市场功用 |
第三节 上海化妆品的消费 |
一、化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
二、化妆品的消费方式 |
三、化妆品消费的社会经济意义 |
第四节 上海民众对化妆品的舆论评价 |
一、化妆品无用说 |
二、化妆品有益说 |
第五章 商家营销与“美容消费” |
第一节 广告为化妆品业的发展造势 |
一、化妆品广告的整体分析 |
二、广告对“美”的宣传 |
三、广告对化妆品造就“美”的宣传 |
第二节 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不断建构 |
一、化妆品广告之内容分析 |
二、化妆品广告模特的变迁 |
三、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社会建构 |
第三节 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功之梦 |
一、金刚石、狮子牌牙粉:陈蝶仙的日本样本 |
二、无敌牙粉:对洋妆品的推崇与仿制 |
三、大卖“国货” |
四、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调适 |
第六章 化妆品业与近代上海生活 |
第一节 化妆品业的多维角色 |
一、化妆品工业之于都市女性:摩登的诱惑 |
二、化妆品工业之于乡村女性:日用所需 |
三、化妆品工业对女性的“消费” |
第二节 社会现象之呈现平台 |
一、社交的发展:闲暇与消费 |
二、风俗的变迁:审美与伦理的紧张 |
三、游艺民俗的转变:兴趣的西洋化 |
四、社会的变革:女性爱国 |
第三节 化妆品工业的新挑战 |
一、广告商消费的女性“身体” |
二、女性的魅惑与迷茫 |
三、妇女的解放还是被奴役? |
结语 近代化妆品业变迁的逻辑与特点 |
一、为美丽创建市场 |
二、近代化妆品业的发展特点 |
余论 近代化妆品工业所造就的女性妆容特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紫禁城学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紫禁城学的学术来源是中国营造学 |
二紫禁城学学术队伍的形成与发展 |
三紫禁城学学术成果的积累 |
(一)第一个时期 |
(二)第二个时期 |
(三)第三个时期 |
四21世纪以来促进紫禁城学发展的大事件 |
(一)故宫整体维修工程的开展 |
(二)全国人大批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在中国西安召开 |
(四)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五2000年以来紫禁城学新发展的几个特点 |
(一)对营造学社和学社学人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研究方向更为明确,学术道路更为自觉 |
(二)大批重要新资料得到发布 |
(三)对于建筑历史的研究呈现出更加深刻和丰富的维度 |
(四)继续探索古代建筑规划设计和建造的规律 |
(五)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承更加自觉 |
(六)文物保护的研究成为重要方面 |
六新视野下紫禁城学的未来 |
(一)明确紫禁城学范畴,抓住学术重点 |
1. 中国宫廷建筑 |
2. 中国宫廷建筑的背景环境 |
3. 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 |
4. 历史档案与文献 |
(二)研究课题要与文化遗产保护需求相契合 |
1. 学习和继承前辈学者的学术遗产和精神遗产 |
2. 学习和贯彻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观 |
(三)跟踪相关学科的新发展 |
(8)圆明园四十景植物景观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释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动态 |
1.3.1 圆明园四十景植物景观研究 |
1.3.2 西湖植物景观研究 |
1.3.3 颐和园植物景观研究 |
1.3.4 承德避暑山庄植物景观研究 |
1.3.5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圆明园四十景植物的变迁 |
2.1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 |
2.1.1 概况 |
2.1.2 主要特点 |
2.2 乾隆时期的圆明园四十景 |
2.2.1 概况 |
2.2.2 主要特点 |
2.3 圆明园四十景由来分类 |
2.4 御制诗与绘画中的圆明园四十景植物 |
2.4.1 从御制诗见圆明园四十景盛时植物景观 |
2.4.2 从《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见圆明园四十景盛时植物景观 |
2.5 遗址保护初期的圆明园四十景植物 |
2.5.1 概况 |
2.5.2 主要特点 |
2.6 小结 |
3 圆明园四十景植物现状与景观恢复原则 |
3.1 圆明园四十景植物景观现状 |
3.1.1 乔木植物种类构成 |
3.1.2 灌木植物种类构成 |
3.1.3 圆明园四十景植物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3.2 圆明园四十景植物景观恢复原则 |
3.2.1 尊重历史,真实还原 |
3.2.2 注重生态,长远计划 |
3.2.3 保护遗址,有效更替 |
3.2.4 部分保留野生草本,体现遗址风貌 |
3.3 小结 |
4 以长春仙馆、武陵春色等为例解析植物景观恢复 |
4.1 长春仙馆之于修身治国 |
4.1.1 植物景观解析 |
4.1.2 植物景观恢复策略 |
4.2 武陵春色之于桃花源记 |
4.2.1 植物景观解析 |
4.2.2 植物景观恢复策略 |
4.3 西峰秀色之于庐山风景 |
4.3.1 植物景观解析 |
4.3.2 植物景观恢复策略 |
4.4 映水兰香之于田园山水 |
4.4.1 植物景观解析 |
4.4.2 植物景观恢复策略 |
4.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凡例 |
1 关于外国译名问题 |
第1章 绪论 |
1.1 学科背景 |
1.1.1 欧洲的“欧洲殖民建筑”研究 |
1.1.2 日本的“亚洲近代建筑”研究 |
1.1.3 中国的“中国近代建筑”研究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4 国内外对近代中国建筑师和其它国家建筑师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4.1 文献阅读 |
1.4.2 网络数据库检索 |
1.4.3 档案研究 |
1.4.4 统计分析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英国建筑师在近代中国出现的背景 |
2.1 1840 年以前中英交流背景 |
2.1.1 以利为先——贸易、外交与战争 |
2.1.2 中华归主——宗教传播 |
2.2 英、中建筑师职业发展背景 |
2.2.1 英国建筑师职业的发展概述 |
2.2.2 中国建筑师职业的发展概述 |
2.3 近代外国建筑师来华的整体背景 |
2.3.1 中国近代建筑史与外来影响 |
2.3.2 外国建筑师来华的整体背景 |
2.4 英国在近代中国之建造活动 |
2.4.1 官方建造活动 |
2.4.2 洋行建造活动 |
2.4.3 教会建造活动 |
2.5 近代早期没有建筑师参与的英国建筑活动 |
2.5.1 英国商人指导中国工匠建造 |
2.5.2 英国传教士指导中国工匠建造 |
2.5.3 在华英国工匠建造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英国建筑师群体在中国近代主要城市的发展 |
3.1 香港 |
3.1.1 1841-1902 年香港英国建筑师 |
3.1.2 1903-1941 年香港的英国建筑师 |
3.1.3 1841-1941 年香港“非居住”英国建筑师 |
3.2 上海 |
3.2.1 私人建筑师 |
3.2.2 政府建筑师 |
3.2.3 1841-1949 年上海“非居住”英国建筑师 |
3.3 广州 |
3.4 天津 |
3.4.1 军队建筑师 |
3.4.2 私人建筑师 |
3.4.3 政府建筑师 |
3.5 武汉 |
3.6 北京 |
3.7 其他城市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透视 |
4.1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的群体数量与分布 |
4.1.1 数量 |
4.1.2 地域分布 |
4.1.3 时间分布 |
4.2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的群体构成 |
4.2.1 专业组织 |
4.2.2 教育背景 |
4.3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的阶段性特征 |
4.3.1 阶段划分 |
4.3.2 各阶段特点 |
4.4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的流动性 |
4.4.1 人员流入 |
4.4.2 人员流出 |
4.4.3 内部流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1 军队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1.1 英国军事机构建筑(工程)部门概况 |
5.1.2 英国军队建筑师的职责及专业成果 |
5.2 政府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2.1 为上海公共(英)租界公众建造——上海市政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2.2 为英国在远东建造外交、司法和领事建筑——上海大英工部总署远东分部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2.3 为中国海关建造灯塔及办公建筑——中国海关营造处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3 私人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3.1 概况 |
5.3.2 职责及专业成果 |
5.4 商业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4.1 概况 |
5.4.2 职责及专业成果 |
5.5 教会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5.1 概况 |
5.5.2 职责及专业成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建筑竞赛活动 |
6.1 近代在华建筑设计竞赛概况 |
6.1.1 综述 |
6.1.2 形式 |
6.1.3 运作详细 |
6.2 案例一:上海工部局大楼第一次建筑设计竞赛(1871-1873) |
6.2.1 缘起 |
6.2.2 竞赛设想、细则及相关问题讨论 |
6.2.3 参赛情况及评审结果 |
6.3 案例二:上海工部局建筑第二次竞赛设想及其两次论争(1910-1913) |
6.3.1 缘起 |
6.3.2 第一届特别委员会报告及第一次争论 |
6.3.3 第二届特别委员会报告及第二次争论 |
6.3.4 结果 |
6.4 案例三:1896 年香港政府办公楼建筑竞赛设想 |
6.4.1 缘起 |
6.4.2 竞赛细则和条件 |
6.4.3 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行业组织 |
7.1 上海工程师和建筑师学会 |
7.1.1 缘起 |
7.1.2 协会的章程和规定 |
7.1.3 沿革、组织架构及主要活动 |
7.1.4 会员分析 |
7.1.5 历年会议中有关建筑的文章及相关议题 |
7.2 在华建筑师学会 |
7.2.1 缘起 |
7.2.2 成立 |
7.2.3 活动 |
7.2.4 在华建筑师学会与建筑师注册问题 |
7.2.5 在华建筑师学会与 RIBA 的联合问题 |
7.2.6 结局 |
7.3 上海地产估价师及测绘师学会 |
7.3.1 缘起 |
7.3.2 成立 |
7.3.3 组织机构及历届负责人 |
7.3.4 活动 |
7.3.5 协会对职业行为的规范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行业研究 |
8.1 对行业竞争的规避 |
8.1.1 案例一:Scott & Carter vs. S. J. Halse,1906 |
8.1.2 案例二:Puenell & Pagett vs. Ernest James Berkeley,1907 |
8.1.3 案例三:Messrs. Atkinson & Dallas vs. H. G. Harmer,1909 |
8.2 行业收入 |
8.2.1 私人建筑师的建筑设计收费 |
8.2.2 私人建筑师的测绘估价收费 |
8.2.3 政府建筑师的收入——以上海工部局建筑师为例 |
8.3 行业出版活动 |
8.3.1 《中国建筑师和建造者汇编》 |
8.3.2 《中国建造者》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 |
9.1 建筑风格样式方面 |
9.1.1 西式建筑风格的移植 |
9.1.2 英中式(Anglo-Chinese)风格建筑的探索 |
9.1.3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中国近代建筑风格演进 |
9.2 建筑技术方面 |
9.2.1 建筑基础 |
9.2.2 建筑结构 |
9.2.3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发展 |
9.3 建筑人才培养方面 |
9.3.1 中、高等建筑教育 |
9.3.2 技术夜校 |
9.3.3 学徒 |
9.3.4 施工现场指导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语 |
10.1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中国建筑的近代化 |
10.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主要成果 |
10.3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图目录 |
附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A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大事记(1840-1949) |
附录B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名录 |
附录C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事务所及其主要作品一览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中国圆明园学会发展第二批新会员(论文参考文献)
- [1]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2]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D]. 刘清越. 天津大学, 2019(06)
- [3]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D]. 黄薇. 上海大学, 2019(02)
- [4]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5]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D]. 孙昊德. 清华大学, 2018(04)
- [6]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D]. 张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7]紫禁城学的形成与发展[J]. 晋宏逵. 故宫学刊, 2015(03)
- [8]圆明园四十景植物景观恢复研究[D]. 李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5(04)
- [9]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研究(1840-1949)[D]. 郑红彬. 清华大学, 2014(09)
- [10]与命运搏击中寻找美与自由——叶廷芳研究员访谈录[J]. 祝晓风. 文艺研究,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