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除农采收购资金打“白条”现象的出路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张贵涤[1](1994)在《消除农采收购资金打“白条”现象的出路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文中研究指明消除农采收购资金打“白条”现象的出路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张贵涤正常的钱货交易何以会打“白条”?粮棉油收购建国以来就有,为何过去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而近几年一手交货却不能一手交钱,出现打“白条”现象,且越演越烈?对此,众多农民叫苦不迭,有关...
李建中[2](2010)在《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文中研究指明解放以后,在1949至1953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信用合作化、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农村供销合作化为手段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希图以此在农村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上述四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供销合作化是重中之重。就农业生产合作化而言,从1953年至1958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农村便实现了由个体农民所有制向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至人民公社的过渡。当时,国家认为人民公社是最高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巩固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1953年至1983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表明,农业合作化的初衷未能实现,农业合作化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反,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并一度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困难局面。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唯有此,才能使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就供销合作社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1949年至1991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我国县城以下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在饮食业、服务业、纯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才日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垄断了全国农村的商品流通,虽然表面上看似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官办”性,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民群众的局部利益,有时甚至侵犯了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挫伤了生产队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工农业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避免并吸取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把三农工作搞得更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各级供销合作社日益衰落。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类合作社在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西欧、北美、南美、非洲、北欧、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各类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效用。我国要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要想顺利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想避免农民群众单家独户闯市场或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致自身利益屡受强势群体侵犯的被动局面的出现,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速各类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使农民在与其他阶层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真正的农民所有、农民治理、农民得利的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社团,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探讨改革开放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式微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复兴供销合作事业的新理论、新对策等,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史料翔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1949至2010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时间跨度很长。因此本文采取了按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以纵向的“条”为主要线索,对南阳县的供销合作事业进行论述的手法。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其他八个部分是正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1949年以前我国的合作事业发展史,第二章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四章探讨了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五章论证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七章叙述了徘徊中的二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第八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文章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阳县供销社的业务、人事、计划、统计、财务等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副业、农村集市贸易、农村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七个不同时期内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规律以及它在南阳县的农业、商业、工业、农村副业、农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现了60余年来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了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当代南阳县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局面的对策和理论。当然,本文在内容上并非只写“条”,不写“块”,在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本文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在结语部分以“块”为主,分专题从业务、体制、管理、农村副业、农村集市、农村私商、供销社与国家的关系、供销社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概括,揭示了60余年来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本论文在研究成果和立论观点方面颇具创造性,通过八章正文的详细叙述和论证,文章在结语部分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总结了60余年来,甚至100年来中国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的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改变了传统的对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全盘否定的观点。文章指出,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不仅进行官方的宣传教育,而且允许民间社团、私营报刊、民间精英等进行关于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创建等活动;注意培养和重用政权体制以外的合作社理论家和合作活动家;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合作法律、法规,而且把合作立法的基点放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关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上,如团结、互助、互利、合作、联合、自愿、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不以盈利为目的等诸多方面;在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上,政府始终坚持对各类合作社虽然“引动”,但不“代动”的政策,即政府只是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督、帮助,而不直接插手合作社的人事、业务、财务等,这使得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类合作社具有较大的“民办”性质。(二)本文秉笔直书,认为1953至1983年我国推行并维护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失误大于成功,教训大于经验。笔者指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农业大集体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徘徊和缓慢发展之中,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有一部分生产队长期以来只给社员分配口粮,而没有一点现金分配。(三)本文以不掩恶,不虚美的学风,首次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商业组织,它在实质上是“官办”企业和政府的附属物,在本质上与国营商业完全一样,都是全民所有制,在人、物、财方面都由国家实行“包配”。正是由于供销合作社的官办性质,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工作屡屡出现“政府行为化”,使供销合作社这只用来“勾连”城市和农村的“抓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屡屡违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城乡经济交流中总是以“多购、少留”、“少供、价高”的形式偏向城市、干部职工、工业,而忽略和损伤农村、农业、农民。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有损商业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并且使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陷于混乱,增大了商业企业的亏损、贪污、盗窃,加重了国家财政对商业企业的“补贴”负担。(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不是它的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衰落却是它的正常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只是一种“虚态”,它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国家依靠行政力量维持着它在饮食业、纯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对农民的家庭副业、自由市场、“私商”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绝对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干部职工弃工经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十分强大,但是全国的商业却陷入了长期的呆滞状态,整个国民经济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弃了依靠行政力量维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垄断地位的做法,并且允许农民经商、干部职工经商、无业者经商、开放自由市场、放弃对“私商”的管制,最终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衰落了,但是这种衰落正是它由“虚态”向“实态”转化的表现。因为它的衰落意味着以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为主的其它经济成分的商业主体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城乡人民群众可以随时得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优良的服务,意味着国家摆脱了因弥补供销合作社的亏损而长期背负的财政包袱,意味着我国的商业繁盛了,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表明我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弄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课题。
陈桂棣,春桃[3](2003)在《中国农民调查》文中认为为自己哭泣,我们感慨。为他人哭泣,我们感动。为农民哭泣,我们感谢。多少年如一日为中国农民哭泣,我们感奋。作家陈桂棣夫妇,耗时三年,访遍安徽乡村,收集的材料和废弃的手稿,几近等身。其中艰难曲折,难以想象。听他俩哭述农民的命运,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眼泪。
李成玉,裴群国,王连华,别银豹,张庆修,刘发亮,禹殿记,樊纪宪,王振虎,王建欣,蒋金波[4](1993)在《河南省农采资金座谈辑要》文中研究说明 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新旧体制的矛盾会不时地在农业上反映出来,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存在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矛盾,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当前在农村金融方面,有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对农业投入不足问题。现在,在整个农业投入中,农民自身的投入仍占80%以上,财政、信贷以及其它投入不足20%,且农业投入占整个国民经济投入比重还有下降的趋势。就河南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农民自身积累水平较低,投入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农村资金
舒凯彤[5](2019)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完善合理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是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持续增长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整体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战略制定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就必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是指在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的发展条件和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国家层面以制度的形式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依据不同的金融发展方法配置信贷资金,以形成功能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最终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我国的农村金融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是,无论是在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模式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里边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对中国现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变化的需要,不仅没有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反而束缚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仍不够健全,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变迁导致供需结构出现的新的失衡,金融抑制现象长期并且目前仍然存在;从需求角度而言,农户自身的天然特性使其缺少高质量的资产和抵押品大大降低了其农村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扩张与金融基础支撑体系薄弱的矛盾仍然突出;而从供给角度讲,农村金融市场中信贷的供给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指导及行政手段进行推动,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其承担缓解农村借贷资金紧张状况的能力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同时自身在风险管理等方面集聚了不少问题;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并未建立,不论是从普及范围还是普及质量上来看都是不达标的,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环节,理应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年)、“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年)、商业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区别不同模式的关键在于满足金融需求的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即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信用主体模式、资产抵押模式和合作金融模式。将研究视角聚焦在金融交易层面,探讨何种金融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需要。金融的最核心功能是资金的融通,引导资金流动到价值最大化的领域,价值不应仅仅包含经济价值,还应充分考虑到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等方面。而且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农村金融还被赋予了更多重要的责任。不仅仅要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还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使农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现阶段,农户和资金供给方就好比站在河的两岸远远相望,金融则是将二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的平衡。可以看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变化,市场功能还不健全。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村金融模式变迁的目标设定不明晰、农村金融模式创新的主体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模式演进的路径偏差。这些问题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农村金融信贷供需主体的失衡,形成了事实上的金融抑制。通过对我国农村信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农村信贷差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民纯收入越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农村资金流出现象越严重;而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和农村固定投入对优化农村信贷配给起到显着的正向作用,对信贷流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资金供给上促进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的提高,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不断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信贷抑制问题。以上结论为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政府力量的干预能够促进信贷配置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健全和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但仅仅依靠政府的强制性行政手段从根本上扭曲了金融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弱化了市场机制在农村地区资金配置的作用,加剧了农村信贷市场的调节失灵。因此,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以市场自发的力量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调节,将是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已经成功的有益经验,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孟加拉“格莱珉”模式和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都有值得学习取经的地方。此外,互联网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和新型合作金融模式等新兴金融理论也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金融与生俱来的高效便利,农业供应链金融所特有的风险把控作用,新型合作金融模式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和较低的监督成本,都是我国农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诚然,改革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农村金融模式的路径选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大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三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例如大力发展土地未来收益权抵押贷、对低息和贴息涉农贷款进行财政补助、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立足自身优势领域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商业银行农村分行应当构建适应农村市场的运营体系,农村信用社则应致力于建立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模式,村镇银行的未来是走出差别化的“社区银行”道路,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将作为三者的有益补充;保险公司应该将眼光放的长远些,看到农业保险的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寻求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业务。农村联保互助小组、商业保险公司、农业再保险公司和保监会将共同构成我国的立体化农业保险体系,把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合力。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但正是因为有不足才有进步的可能。在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基础上,以政策完善为改革铺平道路,以农村金融机构为改革主力军,以农业保险体系为改革保驾护航,“三农”问题必将迎刃而解,实现农村发展、农业繁荣、农民富足的愿景,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王强[6](2002)在《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共分三篇。第一篇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安排进行了分类总结。第一章《优先工业化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安排》对改革前我国户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粮食购销制度与农产品流通体制演变、农业投入的制度安排(包括农村金融、农业税赋)按历史逻辑进行了系统梳理,剖析了以上各项制度安排对于农业的作用以及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必然性。最后,在上述分类总结的基础上对优先工业化进行了深刻地时代总结。论文认为改革前的片面工业化战略选择与制度安排强制性地过度榨取基础薄弱的农业剩余,严重削弱了农业的自我积累能力,抑制了农业的发展;同时,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排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得过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于十分有限的土地并承受半失业、失业的痛苦。为保证优先实现工业化而建立的户籍制度逐步成为分隔城乡的主要壁垒,此后,食物供给制度、住宅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生产资料供给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婚姻制度等等逐步诱致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并造成了深刻的负面效应。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的政策选择》首先回顾了农业经济改革的总体历程。对户籍制度变革、劳动力转移及其特征、劳动力市场化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论述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然性及其理想模式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败得失。对粮食流通与农产品贸易制度、农业投入机制的改革与变迁都作了系统总结,揭示了农村金融歧视、农村税赋与农民负担恶化以及财政支农的新趋势。在分析了农业改革制度变迁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现代化的局部经验和政策资源潜力以及农业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得出了农业市场化、城乡一体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第二篇主要对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模式与理论模式进行了比较总结。第三章《世界农业现代化典型实践模式分析》系统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对美国农业资源禀赋、农业机械化与科技应用、农业市场化与农业国际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日本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科技发展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力变迁、农业合作组织以及农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对韩国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新村运动”等农业现代化基本历程,对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台湾的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战略变迁以及农业投资与技术合作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概括,得出了政府主导下的农业市场化的农业现代化基本结论。第四章《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模式总结》系统分析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带动模式)、结构转变模式、改造传统农业模式和诱导技术变迁模式。对工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业发展与农业市场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对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结构转变中的农业变迁以及工业化、结构转变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中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要素引入的制度安排问题,对农业技术变迁与农业发展、农业技术变迁的诱导机制以及工业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关系等都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针对中国的农业现状<WP=4>进行了比较总结。第三篇《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与政策选择》。第五章首先介绍了WTO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规则,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贸易规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正反双重影响,择要论述了我国应对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对策在于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效率,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并有必要针对农产品贸易规则,加强农业支持与保护。最后,为迎接WTO的挑战,论文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创新,如: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产业组织的制度创新、决策机制的制度创新、政策法规的制度创新以及政府职能的制度创新。第六章《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的系统创新》是作者本人长期工作实践的思考与总结。在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判断下,我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系统创新进行了分类总结。一是改革户籍制度,改城乡分割为城乡平等融合,促进人口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二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比较优势,论文在创造性地提出积极抛荒与消极抛荒概念的基础上,对土地抛荒合理性、适度规模经营以及粮食安全战略进行了科学分析;三是促进农业技术变迁,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提出中国农业发展的现阶段,不可能选择忽视机械技术进步的单纯生物化学技术进步路线,更不能选择轻视生物化学技术进步的单纯的机械技术进步路线,而只能选择一条非均衡、动态式、中间型技术创新路线。针对我国小农经济普遍、市场发育程度低以及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资源约束,证明我国必须建立政府主导型的现代农业技术变迁机制,必须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四是针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外部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探索新的农产品定价机制,建立土地资源税制(生态税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五是大胆而深刻地剖析了涉农部门的运行机制、行为变迁及其实践影响,提出了新时期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保护的战略安排,创造性地指出必?
江小容[7](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自农村始,并迅速以渐进、增量的改革方式向前推进,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彻底转变。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历时30余年;以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形式为标志,中国的农村改革恰好亦历时30余年。30年的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其本质上即是农村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大基本生产要素不断被市场机制配置的过程。30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始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根本途径。理论探求和实践证明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并使各要素有效结合,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梳理和回顾,便于把握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过程及其配置路径,既是对发展经济学、发展政策的理论新释义,对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并化解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困境和体制性障碍,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回顾并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目的在于如何进一步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并使之逐步成熟,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本着这一研究目的,论文一方面按照历史研究的方法,以农村改革标志性事件发生的时序为标准,把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细分为5个阶段,系统梳理农村土地、工业品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过程,对不同时期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背景、路径和基本脉络进行考查和总结。另一方面论文按照文献研究的方法,广泛收集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调查数据,以及系列引导要素市场流转的中央核心政策,纵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论文最后一章总结并提炼30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以及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过程中待解的迷题,在此基础上对新阶段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未来走向形成前瞻性的认识。以农村改革标志性事件发展的时序为标准,本论文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过程细分为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家庭承包制改革及其完成为标志,依靠农地生产力的简单释放产生强大内聚力,逐步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第二阶段以乡村工业的初步振兴和乡镇企业的辉煌崛起为标志,依靠农村工业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复苏和发展,逐步化解承包制下农村生产要素亟待流转的实然困境。第三阶段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兴起与发展为标志,依靠中央核心政策的引导推动农业发展机制的变革,稳步应对农村经济市场化转轨的新困境。第四阶段以农村劳动力的跨域流动为标志,依靠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政策等推进劳动力要素的合理流动,以农村经济体制的全面变革积极应对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体制性障碍。第五个阶段是以中共十六大的召开为标志,依靠系列一号文件的连续出台,持续加大对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投入力度,在科技支撑和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指导下,全方位应对农村生产要素市场流转面临的诸多困境,探索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与农村发展道路。透过以上5个阶段的系统梳理,论文得出结论:30年来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发展过程呈现从农地生产力的简单释放,农村工业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复苏与发展,到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全方位统筹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此过程中中央核心政策由初级应对逐步转向体制变革式全方位应对的思路,逐步引导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和合理流动。毫无疑问,至今待解的惠农政策践行效果不佳、农地产权制度“两难”困境、农村教育工作现状不尽人意,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四大迷题,仍然是当下及可预见的未来制约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瓶颈。基于这种判断论文提出,应从以下三方面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一是通过农业产业体系、科技人才体系和农业基础能力等重点领域建设持续引导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二是以城乡统筹思路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强化农村生产要素市场投入机制;三是以科技创新持续发掘并强化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内生动力。三条主线将是未来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方向,其驱动力仍然是发挥市场对生产要素的基础配置作用,和执政党及政府核心政策的引导作用,农业与农村发展也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期”。
杨思远[8](2005)在《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文中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雇佣工人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因而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农民工受户籍制度限制拥有不完全的劳动力所有权,不是完全自由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以劳动力所有权为前提。雇佣工人劳动力是完全的商品,农民工劳动力只能是半商品。半商品劳动力价值只包括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一半费用,另一半费用由农民工从农业经营收入中获得。农民工劳动力半商品性质,是统制经济体制变革不彻底的产物。不完全的劳动力所有权造成农民工户籍身份与实际职业发生分离。这个矛盾是劳动者素质技能与社会地位矛盾在农民工身上的特殊表现,在乡农民工与进城农民工构成这个矛盾运动的两个阶段和两种形式。受这个矛盾支配,农民工在社会地位上既是工人又是农民,在实际职业上既从事农业,又从事工业。农民工的双重性质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有体现。经济上产生了二重收入,即农业收入与工资收入;政治上造成农民与农民工、农民工与城市传统工人之间的阶级分化;文化上产生了小农意识与阶级意识的对抗。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农民阶级的没落,农民工成为末代农民。 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一个普遍规律。但是各国劳动者实现这一发展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是不同的:英国是流民、俄国是解放农奴、日本是兼业农民和通勤农民、拉美是城市贫民,在中国就是农民工。社会学研究农民工着重在其社会身份变化上,忽视了农民工劳动力所有权这个经济基础;发展经济学建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模型,但是剩余劳动力在各国以什么样的经济形式转移,则落在视域之外。政治经济学研究则通过对农民工这个独特经济形式的考察揭示中国农业劳动者发展的特殊道路,找寻农民工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动因。 论文分九章。第一章研究作为农民工前身的农民。农民工所体现的户籍身份与实际职业的分离在农民那里是不存在的。农民的职业是农业生产者,但是农民在集权官僚制社会没有劳动力所有权,新中国的农民在统治经济体制下受户籍制度束缚仍然没有劳动力所有权,不能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因而农民的实际职业与户籍身份是统一的。 第二章研究农民工的产生。农民实际职业与户籍身份的统一有一个条件,就是农民没有劳动力所有权。在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中,农民开始获得部分劳动力所有权,当实际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农业经营收入不能满足农民再生产的需要时,获得劳动力部分所有权的农民就会离开土地。但离土农民并不等于农民工,要成为农民工还需获得非农职业,这个条件是在统制经济体制变革中逐步成熟起来的。户籍身份的世袭性使得农民在已然从事工业生产时保留了农民身份,农民实际职业与户籍身份的分离产生了农民工。 第三、四两章分别考察农民工的两种具体形式在乡农民工和进城农民工。这两种农民工所体现的实际职业与户籍身份的矛盾发展程度是不同的,前者凸显了农民工获得劳动力部分所有权的积极意义,后者暴露了农民工获得劳动力所有权不充分的消极意义。 第五、六两章考察农民工经济方面。第五章研究农民二上二重收入的相互影响。农民工的廉价工资尽管很低,但是对于农业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农民工家庭来说,是实现增收的主要渠道,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农业收入的存在使廉价工资得以长期维持。廉价工资成为资本竞相雇佣农民工的经济动因。 第六章通过绘制新的社会再生产的经济表研究农民工的经济作用。农民工劳动力半商品化,推动了劳动产品商品化进程。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和汇回款拓展了农村市场。农民工的经济作用在于创建了一个新的生产部门,即以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为主体的工业部门,实现了国民经济结构的三元化,改变了中国经济流程图。这个新出现的部门不仅受制于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也深刻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己经不能不考虑到农民工的巨大作用了。 第七章研究农民工的出现引发的中国劳动阶级的新分化。在农村是农民阶级与农民工阶级的分化,显示了农民阶级的没落,开启了农民阶级的消亡过程。在城市,以农民工为新式工人阶级,同城市传统工人阶级发生了分化,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二重化及其相互间的激烈竞争造成大批城市工人纷纷失业。 第八章考察农民工的阶级意识。小农意识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个体农民意识,当农民工刚刚从小农经济中分化出来与现代工业生产结合在一起时,传统与现代产生了对抗,小农意识与阶级意识形成尖锐的矛盾。一方面,小农意识作为对历史上官僚地主阶级官文化的依附,现在转变为对资本统治的依附。另一方面,农民工与农民不同,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把农民工结成具有组织性纪律性的统一的阶级,在和资本统治互动过程中迫切要求形成阶级意识。在农民工那里,小农意识的顽固性得到最充分的暴露因而开始了其解体的过程。 第九章探讨农民工的发展趋势。农民工是末代农民,是中国农民发展的最高阶段。末代农民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必将改变几千年来中国由农民改朝换代的历史轨迹;其世界意义在于改变个体农民局限于越来越小的狭隘的土地空间,作为“世界工?
张迎春[9](2004)在《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共分七章,可以看成两个部分:前四章探讨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后三章探讨统筹城乡发展中如何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从第一部分,即前四章看:第一章是统筹城乡发展概述,主要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内涵和意义。第一节,从必然性和可能性方面分析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提出,基于我国现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任务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背景,必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基于发展的历史规律:科学的发展观和世界多数国家发展的实践规律,必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基于我国物质条件的可能性,说明当前有条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基于我国环境条件的有利性,再说明当前具备了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条件。第二节,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在了解城、乡概念及城乡关系产生的基础上,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第三节,从三方面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第二章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理论两方面来尝试,试图找到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依据。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论述,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着中,找到了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论述,它表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是遵循历史规律的,是追求人类最高境界的必然要求,这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在经典理论中找到了依据。第二节,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论述,分别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思想进行分析,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寻找理论支撑。第三章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和主要内容。第一节,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在经济发展方面,应着力提高农民收入;在社会发展方面,应着力给农民以国民待遇。第二节,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即统筹什么,概括地说,统筹城乡发展应在城乡经济发展、<WP=4>城乡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制度和城乡发展思路及相应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到城乡统筹,才能达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第四章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路径,从经济发展角度,进一步探讨城乡怎样统筹发展,主要分析了通过农业现代化、工业协调化和城镇适度化,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其中,第一节,阐明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业发展路径。第二节,阐明工业协调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工业发展路径。第三节,阐明城镇适度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空间发展路径。从第二部分,即后三章,全文的第五、第六和第七章看:第五章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金融支持,以此导出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问题。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依据,从经济增长的有关理论和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一般理论,说明金融于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恰恰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依据。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实依据,在介绍城乡金融资源流动的国际状况基础上,对照分析我国城乡金融资源流动的现状,我国农村金融资源过度流向城市是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现实依据。第三节,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从我国深圳特区开发中的金融支持、台湾农业金融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贷款对农业活动的影响三方面的例证,进一步说明金融对经济的作用是明显的,也是有实践可证明的,所以,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农村发展是可行的,并且也将起到很好的效果。第四节,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总体构想,由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所以,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应是涉农行业,农村金融的长效机制是市场金融和政策金融,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要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方面着手。第六章是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构想(间接融资角度)。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借鉴,以美国、日本为例,分析、总结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农村间接融资体系的<WP=5>国际经验。第二节,交代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背景,从农村金融的总体上、供给方和需求方,分别分析了我国农村间接融资现状。第三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着力点,从改革和完善原有农村金融机构、新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两方面着力,来重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目的。第七章再探讨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构想(直接融资角度)。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直接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分析了现代经济中直接融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直接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借鉴和背景交代,在借鉴国外农村直接融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直接融资状况进行分析,为后面分析作铺垫。第三节,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着力点,拓展农村直接融资渠道,应大力发展农村票据市场,着重推进农业经营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以此
胡映兰[10](2004)在《新时期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演变研究》文中指出政策是人们日常用语和报刊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自从阶级出现它就作为一种约束和引导机制而存在,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成为国家管理中不可忽缺的工具之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是党在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中用来处理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组织、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指导农业生产的规范和准则。随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党在新时期的农村经济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和演变,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迄今为止,这种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调整国民经济基础上改革人民公社体制,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中心推进农业生产,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农村生产产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水平,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也一步步走向科学化。新时期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告诉我们,必须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定各项政策,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必须代表农民群众的利益、根据农民的需要调整农村经济政策;必须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取向,通过改革健全和完善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必须通过法律手段和制度创新保障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消除农采收购资金打“白条”现象的出路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除农采收购资金打“白条”现象的出路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2)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史料与方法 |
四 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合作事业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事业 |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发展概况 |
二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合作运动 |
一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 |
二 刘少奇的合作社理论 |
三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运动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49-1953) |
第一节 先天不足的产儿:自上而下建立供销合作社 |
一 自上而下的组导工作 |
二 先天不足与后天变异 |
第二节 探索之中的业务经营 |
一 业务经营概况 |
二 业务经营中的两个特点 |
三 业务经营中的问题 |
第三节 业务经营的中轴线:计划统计制度的奠基 |
一 全国总社对计统制度的宏观勾勒 |
二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先天计统工作的加强 |
第四节 经营效益的晴雨表:财务制度的创立 |
一 全国总社有关财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
二 南阳县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
第五节 生产救灾与增产节约 |
一 生产救灾运动 |
二 增产节约运动 |
第六节 官办抑或民办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541957) |
第一节 业务经营范围的相对固定 |
一 供销社的三大任务 |
二 供应业务分析 |
三 收购与推销业务分析 |
第二节 领导农村市场 |
一 占据农村市场领导地位 |
二 领导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 合理安排农村市场 |
四 开放与管理农村自由市场 |
第三节 由支持生产救灾到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支持灾区生产自救 |
二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第四节 年复一年的增产节约运动 |
一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目的和原因 |
二 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农村商业(19581960) |
第一节 商业"革新"运动 |
一 商业体制的革新 |
二 商业技术革新 |
第二节 跳出商业圈子大办工业 |
一 商办工业兴起的原因 |
二 建厂情况概论 |
第三节 得不偿失的支持人民公社发展多种经营运动 |
一 支持人民公社大办工厂 |
二 贻笑大方的副食品大生产运动 |
第四节 业务分析:支持工农业大跃进掀起购销狂潮 |
一 掀起生产资料供应狂潮 |
二 向工农业劳动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
三 农副产品收购:向农副土特废品"进军" |
第五节 评大跃进时期的商业 |
一 政治挂帅的消极作用 |
二 大购大销的严重后果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11965) |
第一节 业务经营 |
一 商业调整概论 |
二 供销社主营的大类商品的购销原则 |
三 忙于救灾的1961年 |
四 开始恢复的1962年 |
五 恢复任务的完成 |
第二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农村私商问题的由来 |
二 由改造到领导 |
三 由领导到挤压 |
第三节 开放集市贸易 |
一 我国农村商业体制回溯 |
二 国家有关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规定 |
三 南阳县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个案分析 |
第四节 饮下大跃进酿造的苦酒 |
一 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
二 商品"三清"运动 |
三 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第五节 大队代购代销点的建立 |
一 建立的背景 |
二 性质和任务 |
三 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 |
四 代购代销员 |
五 领导管理 |
第六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中央政府有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方针政策 |
二 供销社系统支持农村多种经营的措施 |
三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四 不该消逝的副业"单干" |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61976) |
第一节 商业系统的文化大革命 |
一 "批" |
二 "树" |
三 "改"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服务农业生产 |
二 服务农民生活 |
第三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大力支持社队集体副业的发展 |
二 社员家庭副业的尴尬处境 |
第四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对私指导思想 |
二 对私政策 |
三 对私商的冲击 |
四 南阳县处理私商问题的个案分析 |
第五节 集市贸易问题 |
第七章 徘徊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6-1978) |
第一节 "双学一推"运动 |
一 搞好"学、揭、批" |
二 做好企业整顿 |
三 大树先进典型 |
第二节 集市贸易问题 |
一 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哈尔套经验 |
二 徘徊中的集市贸易政策 |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
二 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 |
三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工作 |
第四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以购促产 |
二 抓好商品基地建设 |
三 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 |
四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9-2010) |
第一节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一 改革的背景 |
二 改革的内容 |
三 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业务经营概览 |
二 棉花经营 |
三 农资供应 |
第三节 官办转民办的尝试 |
一 股金风波 |
二 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
三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
结语 |
一 百年回眸 |
二 展望未来 |
征引文献 |
后记 |
(3)中国农民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在现实与目标的夹缝中 |
第一章殉道者 |
1骚动的路营村 |
2案惊中央 |
第二章恶人治村 |
1一切,发生在五分钟内 |
2可怕的村霸 |
3悲剧还在延伸 |
4第四种权力,你在哪里 |
第三章漫漫上访路 |
1享受冷漠 |
2感受温差 |
3天高皇帝远 |
4上访有罪 |
5逼上梁山 |
第四章天平是怎样倾斜的 |
1怪圈 |
2税费如牛毛达标价更高 |
3龙多作旱 |
4城乡分治与马太效应 |
第五章弄虚作假之种种 |
1罕见的电报 |
2可敬的领导 |
3骗你没商量 |
4火爆三个月 |
第六章寻找出路 |
1税费改革第一人 |
2进了一回中南海 |
3两个县委扩大会 |
4冒出一个新兴镇 |
5墙内开花墙外香 |
第七章天降大任 |
1知音 |
2不争论,干给他们看 |
3改与不改就是不一样 |
4难忘阜阳会议 |
5报告进入最高决策层 |
6“十三号文件”诞生 |
7是非功过凭青史 |
8中国农民的福音 |
第八章破题 |
1迟到的“新闻” |
2两份“内参” |
3南极人的喜泪 |
4天下第一难题 |
5一号议案 |
6寄希望于安徽 |
第九章敢问路在何方 |
1市场不相信眼泪 |
2在辉煌与富足的背后 |
3小岗村的忧虑 |
4中国改革正在过大关 |
5跳出黄宗羲定律 |
并非尾声大幕正在拉开 |
(5)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 |
2.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1.4 制度变迁理论 |
2.2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
2.2.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
2.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
2.2.3 农村金融对策研究 |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宏观政策体系 |
3.2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总体情况 |
3.2.1 农村信贷供需状况 |
3.2.2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情况 |
3.2.3 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
3.2.4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
3.2.5 农村基础服务覆盖情况 |
3.2.6 融资渠道与融资模式情况 |
3.3 中国农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
3.3.2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
3.3.3 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备 |
3.4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困境的原因探析 |
3.4.1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设定不明晰 |
3.4.2 农村金融改革主体动力不足 |
3.4.3 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偏差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及演变路径 |
4.1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的演进 |
4.1.1 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 年) |
4.1.2 “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 年) |
4.1.3 市场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 |
4.2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的主要特征 |
4.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受农村经济改革驱动 |
4.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驱动机制的强制性 |
4.2.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
4.3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环境与趋势 |
4.3.1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 |
4.3.2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变迁的思路变化 |
4.3.3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与路径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及路径 |
5.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 |
5.1.1 信用主体模式 |
5.1.2 资产抵押模式 |
5.1.3 合作金融模式 |
5.2 中国农村金融微观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 |
5.2.1 供应链金融 |
5.2.2 互联网+农村金融 |
5.2.3 新型合作金融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信贷配给的实证分析 |
6.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理论分析 |
6.1.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 |
6.2.2 实证分析过程 |
6.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结论 |
第7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借鉴 |
7.1 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 |
7.2 孟加拉“格莱珉”模式 |
7.3 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 |
第8章 完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
8.1 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8.1.1 优化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 |
8.1.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8.1.3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8.1.4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
8.2 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 |
8.2.1 围绕土地等抵押物创新 |
8.2.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8.2.3 持续加大涉农贷款的政策扶持力度 |
8.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 |
8.3.1 建立健全完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
8.3.2 探索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8.3.3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论文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 论文的主体结构与框架构思 |
三、 论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四、 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篇 我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章 优先工业化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 改革以前,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 |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年-1957年 |
(三) 大跃进时期(1958年-1960年 |
(四) 调整时期(1961年-1965年 |
(五) “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 |
二、 户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
(一) 中国的农村户籍制度 |
(二)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结构 |
三、 农村土地制度 |
(一) 土地改革:土地私有化运动 |
(二) 土地集体化 |
四、 粮食购销制度与农产品流通体制 |
(一) 粮食购销制度的变迁 |
(二) 农产品流通制度 |
五、 农业投入的制度安排 |
(一) 农村金融简况 |
(二) 农业税赋安排 |
六、 “优先”工业化的时代总结 |
(一) 片面工业化过度榨取农业剩余 |
(二) 片面工业化排挤农业剩余劳动力 |
(三) 片面工业化诱致二元社会结构及其负面效应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一、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回顾 |
(一)1978 年-1984年:农业解锢与迅速发展 |
(二)1985 年-1991年:工业迅速发展与农业总体徘徊 |
(三)1992 年至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 劳动力就业与市场发展 |
(一) 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所松动 |
(二) 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
(三) 农业劳动力移转的特征 |
三、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
(一) 中国农村选择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然性 |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想模式 |
(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败得失 |
四、 粮食流通与农产品贸易 |
(一)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二) 农产品贸易 |
五、 农业投入的改革与变迁 |
(一) 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工与重组 |
(二) 民间金融组与活动 |
(三) 农业税赋与农民负担问题 |
(四) 财政支农的新变化 |
六、 农业市场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一) 农业改革的制度变迁特征 |
(二) 农业现代化的局部经验和政策资源潜力 |
(三) 农业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
第二篇 世界农业现代化比较与农业发展的理论总结 |
第三章 世界农业现代化典型实践模式分析 |
一、 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 |
(一) 美国农业的资源禀赋 |
(二) 美国的农业机械化与科技应用、发展 |
(三) 美国农业市场化发展与农业国际化 |
(四) 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五) 美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验 |
二、 日本农业现代化模式 |
(一) 日本农业的资源禀赋 |
(二) 日本农业科技发展与农业生产率 |
(三) 日本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变迁 |
(四) 日本农业发展的政府推进 |
(五) 日本农业合作组织 |
(六)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验 |
三、 韩国农业现代化模式 |
(一) 韩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历程 |
(二) 韩国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 |
(三) 韩国的“新村运动” |
(四) 韩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验 |
四、 中国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模式 |
(一) 台湾的土地改革 |
(二) 台湾的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战略变迁 |
(三) 台湾的农业投资与技术合作 |
(四) 台湾农业现代化 |
(五) 台湾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验 |
第四章 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模式总结 |
一、 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带动模式 |
(一) 工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
(二) 工业发展与农业市场化 |
(三)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
(四) 工业化与中国农业发展 |
二、 结构转变发展模式 |
(一) 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 |
(二) 结构转变中的农业变迁 |
(三) 工业化、结构转变与农业现代化 |
(四) 中国农业发展中的结构转变 |
三、 改造传统农业模式 |
(一)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
(二) 人力资本投资与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
(三) 要素引入的制度安排 |
(四) 引进现代要素改造中国传统农业 |
四、 诱导技术变迁模式 |
(一) 农业技术变迁与农业发展 |
(二) 农业技术变迁的诱导机制 |
(三) 工业化与农业技术变迁 |
(四) 中国农业发展中的技术变迁 |
第三篇 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与政策选择 |
第五章 WTO框架下的中国农业发展 |
一、 农产品贸易规则的主要内容 |
(一) 市场准入规则 |
(二) 国内支持承诺的削减规则 |
(三) 出口补贴减让规则 |
(四) 其它的有关规则 |
二、 农产品贸易规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
(一) 农产品贸易规则对我国农业的负面影响 |
(二) 农产品贸易规则对我国农业的积极影响 |
三、 我国应对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对策 |
(一) 提高我国农业效率,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
(二) 针对农产品贸易规则,加强农业支持与保护 |
四、 迎接WTO的挑战,中国农业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
(一) 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 |
(二) 产业组织的制度创新 |
(三) 决策机制的制度创新 |
(四) 政策法规的制度创新 |
(五) 政府职能的制度创新 |
第六章 市场导向下,中国农业发展的政策系统创新 |
一、 改革户籍制度,改城乡分割为城乡平等融合 |
(一)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势在必行 |
(二) 促进人口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
二、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比较优势 |
(一) 土地抛荒合理性与适度规模经营 |
(二) 粮食安全战略 |
(三) 结构调整中的比较优势与战略选择 |
三、 促进农业技术变迁,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
(一) 选择正确的农业技术变迁路线 |
(二) 建立我国现代农业技术变迁的进步机制 |
(三)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 |
四、 探索新的农产品定价机制和生态税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一) 现代经济发展的外部性问题与农产品定价机制 |
(二) 建立资源税制与生态税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五、 农业保护:涉农部门改革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一) 涉农部门的行为变迁 |
(二) 农业保护的战略安排 |
(三) 迅速抢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制高点 |
六、 财政支农中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村金融制度 |
(一) 农村公共产品建设 |
(二) 财政支农与农业科技投入 |
(三) 消除金融歧视与金融抑制 |
七、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制度建设 |
(一) 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市场化 |
(二) 加大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划分标准 |
2.1 农村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概述 |
2.1.1 官方式直线描述 |
2.1.2 时间序列分期法 |
2.2 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与进程 |
2.3 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基本脉络 |
第三章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立农业发展新起点 |
3.1 承包制改革前农村生产要素禀赋状况 |
3.2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初步确立 |
3.2.1 多种承包经营方式出现 |
3.2.2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 |
3.2.3 农地整合与结构性初调 |
3.3 承包制下农村经济超高速增长 |
3.3.1 生产力恢复性发展中经济效益初现 |
3.3.2 “一号文件”引导要素流动功勋卓着 |
3.4 简单应对—家庭承包经营引导农村生产要素重组 |
第四章 乡镇企业推动农村经济逐步走向繁荣 |
4.1 承包制下农村生产要素亟待流转 |
4.2 乡镇企业推动农村经济逐步走向市场 |
4.2.1 乡镇企业崛起并发展 |
4.2.2 农村经济结构市场化调整 |
4.3 乡镇企业体制下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动因分析 |
4.3.1 刚性管理政策对要素流动具有积极效应 |
4.3.2 需求层次假说释义生产要素的流转路径 |
4.4 初级应对—发展乡镇企业活跃农村生产要素市场 |
4.4.1 培植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
4.4.2 拾遗补缺充裕农村工业品市场 |
4.4.3 吸纳释放开辟农村劳动力市场 |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向市场转轨 |
5.1 市场化转轨前农村经济发展困局 |
5.1.1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面临困境和矛盾 |
5.1.2 农业结构问题与农民增收困境突出 |
5.2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机制形成并发展 |
5.2.1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结构全面调整 |
5.2.2 高层次农业发展机制形成并发展 |
5.3 市场化改革中农业发展机制运行动力分析 |
5.3.1 现代经营理念引导农业产业化 |
5.3.2 连续政策支持推动农业机制运行 |
5.4 稳步应对—体制变革适应农村生产要素流转需求 |
5.4.1 引入市场机制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 |
5.4.2 变革农技推广体制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 |
第六章 跨域转移开辟农村劳动力流动新路径 |
6.1 市场化转轨中农村生产要素禀赋不足 |
6.1.1 二元体制下“三农问题”凸现 |
6.1.2 世贸规则下农业市场困境尽现 |
6.2 市场化发展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探索 |
6.2.1 乡镇企业体制下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
6.2.2 “民工潮”下农村劳动力跨域转移 |
6.2.3 城乡经济梯度转移引导农民工返乡 |
6.3 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模式成因分析 |
6.3.1 原动力—比较利益驱动务工行为 |
6.3.2 牵引力—农民进城就业政策松动 |
6.3.3 不竭动力—城市低层次就业需求 |
6.4 积极应对—破除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体制性障碍 |
6.4.1 “三农”问题三维度解析 |
6.4.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
第七章 新农村建设促使农村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
7.1 免税时代“三农”发展新困境 |
7.1.1 农民负担反弹面临潜在压力 |
7.1.2 农村基层组织面临双重压力 |
7.1.3 利润垄断威胁农产品价值链 |
7.2 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初步确立 |
7.2.1 “三农”发展推向新境界 |
7.2.2 新农村建设高潮兴起 |
7.3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动力分析 |
7.3.1 中共十七大新论明晰要素市场发展方向 |
7.3.2 新政解读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新路 |
7.4 全方位应对—城乡统筹思路引导农村生产要素流转 |
7.4.1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
7.4.2 持续破解农民工问题 |
第八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 |
8.1 农村经济发展基本经验总结 |
8.1.1 生产力的释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
8.1.2 核心政策牵引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 |
8.1.3 辩证应对探寻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路径 |
8.2 新时期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待解迷题 |
8.2.1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面临“两难选择” |
8.2.2 新农村建设四大民生问题遗留待解 |
8.3 新阶段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路径展望 |
8.3.1 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及未来走向 |
8.3.2 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可行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农民 |
第一节 劳动与劳动者的历史发展 |
一、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是劳动者 |
二、劳动者素质技能的高低表现为将自在因果性转变为合目的性劳动的能力 |
三、劳动者的发展还表现为社会地位的提高 |
四、劳动者发展史:原始人这——奴隶——农奴——农民——雇佣工人——自由人 |
第二节 农民的素质技能:农业生产者 |
一、农民的素质技能表现在其职业能力即农业生产当中 |
二、农业生产对农民提出的认识能力的要求:天时观和地宜观 |
三、农业生产对农民实践能力的要求:人力观 |
四、农民的素质技能超过采集渔猎时代劳动者的认识和实践水平,也高于农奴的素质技能 |
第三节 农民的社会地位:集权官僚制统治下的小农经济主体 |
一、“民”与“官”对立,是集权官僚制社会农民的社会地位 |
二、集权官僚制下农民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 |
三、官僚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与占有权的实现:实物地租 |
第四节 农民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社会阶级 |
一、农民作为劳动者的特殊形式在中国获得典型意义的发展 |
二、官僚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是集权官僚制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 |
三、中国劳动者发展长期停留于农民阶段 |
第五节 新中国的农民 |
一、土地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农民土地所有权 |
二、合作化与集体化使农民转变为社员 |
三、集体制的解体与社员重新沦为个体农民 |
四、小农经济的改造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问题 |
第六节 农民是农业生产者与农民户籍身份的统一 |
第二章 农民转化为农民工的条件 |
第一节 农民工职业与身份分离的原因 |
一、人口决定论和收入差距吸引论的解释 |
二、身份职业收入满足不了劳动力再生产需要导致非身份职业的产生 |
第二节 农民工获得非身份职业的条件 |
一、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所需要的条件 |
二、在集权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所需要的条件逐步成熟 |
第三节 户籍身份的世袭性与农民工的产生 |
一、农民是一种具有世袭性的户籍身份 |
二、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演变 |
三、古代中国户籍制度反映官僚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知与被知、制与被制、夺与被夺的经济关系 |
四、新中国户籍制度的世袭性及其对农民的限制作用 |
五、中国就业制度改革快于户籍制度改革是形成农民工的条件 |
第三章 在乡农民工 |
第一节 在乡农民工与进城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两种存在形式 |
第二节 乡镇企业与在乡农民工 |
一、在乡农民工是乡镇企业雇佣的农民工 |
二、乡镇企业产生原因的发展经济学考察 |
三、乡镇企业产生原因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
四、乡镇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 |
第三节 在乡农民工的双重就业形态 |
一、在乡农民工作为工业生产劳动者提高了素质技能 |
二、多数在乡农民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
三、在乡农民工职业的双重化的意义 |
第四节 在乡农民工的农业收入与工资收入 |
一、在乡农民工的农业收入 |
二、在乡农民工的工资收入 |
三、在乡农民工的农业收入与工资收入相互影响 |
第五节 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在乡农民工增速的减慢 |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与产权制度改革导致乡镇集体企业私有化 |
二、乡镇企业发展史就是支配在乡农民工各种经济矛盾运动史 |
三、乡镇企业资本增密与就业弹性的下降 |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 |
第一节 从在乡农民工到进城农民工 |
一、进城农民工和在乡农民工的比较 |
二、乡镇企业的衰落是进城农民工迅速增长的第一个促进因素 |
三、户籍制度的松弛是促进进城农民工发展的第二个因素 |
四、城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促进进城农民工发展的第三个因素 |
第二节 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
一、进城农民工接受城市资本对绝对剩余价值的榨取 |
二、进城农民工的漫长工作日 |
三、进城农民工恶劣的劳动条件与高劳动强度 |
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提高了进城农民工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 |
第三节 进城农民工的廉价工资 |
一、进城农民工廉价工资的概念规定 |
二、“效率工资”是一种血汗工资制度 |
三、进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与廉价工资的形成 |
四、阶级力量对比决定进城农民工的廉价工资 |
第四节 进城农民工与中国城市化 |
一、在乡农民工只涉及中国工业化,进城农民工还涉及到中国城市化 |
二、进城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过程 |
第五章 农民工的二重收入 |
第一节 考察农民工的收入应以户为单位 |
一、以户为单位来考察农民工的收入的原因 |
二、以户为单位考察农民工的收入的意义 |
第二节 农民工的农业收入 |
一、农民的身份职业是农业,其收入是农业收入 |
二、农业收入在农户收入中的地位及其变化 |
三、在乡农民工与进城农民工获得农业收入的方式不同 |
第三节 农民工的工资收入 |
一、农民工与城市正式工人同工不同酬 |
二、廉价工资水平 |
第四节 二重收入的辩证法 |
一、二重收入是对两种经济关系的反映 |
二、工资收入是农业收入的补充,农业收入是廉价工资收入能够长期存在的基础 |
三、农民工的二重收入之间相互挤压、相互削弱 |
第五节 二重收入与农村的稳定 |
一、二重收入有利于农村稳定 |
二、两个案例:缺少农民工工资收入会引发农民骚乱 |
第六节 二重收入与资本增值 |
一、廉价工资使三大资本对农民工劳动力趋之若骛 |
二、农民工廉价工资是中国私人资本的核心竞争力 |
三、从“减员增效”到“换员增效”:国有资本利用农民工增值 |
四、“世界工厂”:国际资本利用农民工增值 |
第六章 农民工阶级的经济作用与再生产新图式 |
第一节 再生产图式:阶级之间的经济依存关系 |
一、从经济表到再生产图式:反映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
二、农民工阶级的出现更新了社会再生产图式 |
第二节 工业与农业两部门再生产图式 |
一、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再生产图式 |
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再生产图式 |
第三节 三部门简单再生产新图式 |
一、农民工创造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部门:第Ⅲ部门 |
二、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大部门之间的交换 |
三、简单再生产条件下部门内部的交换关系 |
四、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自给性生产与消费的农产品 |
五、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社会总产品实现条件与投入产出表 |
第四节 三部门扩大再生产新图式 |
一、三部门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 |
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的积累 |
三、三部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实现条件 |
第七章 农民工阶级的出现造成的阶级分化 |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应当研究阶级 |
一、政治经济学以对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的研究而在社会科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
二、政治经济学不研究阶级的原因 |
第二节 农民工与农民阶级的分化 |
一、农民分化的涵义、原因及衡量指标 |
二、英国、俄国和日本的农民分化 |
三、我国农民分化的现有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
四、阶级划分标准只能是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对劳动的占有 |
五、我国农村社会分化为农民、农民工和管理者三个阶级 |
第三节 农民工与中国无产阶级的二重化 |
一、新式工人阶级与传统工人阶级 |
二、二重化的中国工人阶级内部的竞争 |
第四节 农民工阶级与私有企业主阶级 |
一、农民工生产的剩余价值培植了私有企业主阶级 |
二、我国现阶段私有企业主阶级存在的历史作用 |
第五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冲突阶级间的根本一致的利益 |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整合阶级 |
二、“边线论”是阶级整合的方法 |
三、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阶级利益的整合者 |
四、中国共产党的农民工政策要点 |
第八章 农民工的阶级意识 |
第一节 小农意识 |
一、小农意识是集权官僚制统治下的小农经济中的个体农民意识 |
二、小农意识的先进性与落后性 |
三、小农意识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小农意识在农民工身上的遗存 |
一、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
二、农民工小农意识的表现 |
第三节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作用 |
一、阶级意识的涵义 |
二、前资本主义社会社会阶层的阶级意识 |
三、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矛盾 |
四、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内在矛盾与历史作用 |
第四节 农民工阶级意识的形成 |
一、阶级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增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
二、中国农民工的阶级意识处于萌芽阶段 |
三、阻碍农民工阶级意识的形成的基本因素 |
四、农民工意识领域的矛盾斗争 |
第九章 末代农民 |
第一节 农民工是中国农民向工人发展的独特形式 |
一、农民工无论在素质技能还是社会地位上都是农民的一个历史发展 |
二、农民工是农民发展的最后形式——末代农民 |
三、末代农民的意义:在时间上改变中国由农民改朝换代的历史轨迹,在空间上把整个世界作为中国劳动者的活动范围 |
第二节 “民工荒”——农民工对资本的特有的抗议方式 |
一、“民工荒”的出现提出了进城农民工未来发展前途问题 |
二、“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在于资本对农民工劳动力的掠夺式使用 |
三、“民工荒”是与农民工现阶段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对资本的一种独特的抗议方式 |
四、“民工荒”不会使农民工回到农民 |
第三节 农民工是一个过渡性阶级 |
一、农民工阶级的过渡性特征 |
二、农民工的发展有三种可能:回到农民、突进到工人、停留于农民工 |
三、农民工作为农民向工人突进的过渡性阶级将长期存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9)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 言 |
第一章 统筹城乡发展概述 |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 |
一、 基于我国现实必然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
二、 基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
三、 基于我国物质条件的可能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
四、 基于我国环境条件的有利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
一、 城、乡的概念及城乡关系的产生 |
二、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
第三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
一、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 |
二、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 |
三、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第二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论述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论述 |
一、 发达国家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思想 |
二、 发展中国家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思想 |
第三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和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 |
一、 经济发展上,着力提高农民收入 |
二、 社会发展上,着力给农民以国民待遇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 |
一、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
二、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
三、 统筹城乡发展制度 |
四、 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和相应行政管理体制 |
附录: 统筹城乡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典型模式 |
第四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路径:农业现代化、工业协调化、城镇适度化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业发展路径 |
一、 农业现代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
二、 统筹城乡发展中我国农业发展之路:农业现代化 |
第二节 工业协调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工业发展路径 |
一、 工业协调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
二、 统筹城乡发展中我国工业发展之路:工业协调化 |
第三节 城镇适度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空间发展路径 |
一、 城镇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
二、 统筹城乡发展中我国城镇发展之路:城镇适度化 |
第五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金融支持 |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依据 |
一、 从经济增长的有关理论看金融于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二、 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一般理论看金融于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现实依据 |
一、 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资源流动的国际状况 |
二、 我国城乡金融资源流动的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
一、 我国深圳特区开发中的金融支持 |
二、 台湾农业金融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
三、 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贷款对农业活动的影响 |
第四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总体构想 |
一、 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涉农行业 |
二、 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金融的长效机制:市场金融和政策金融 |
三、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总体构想 |
第六章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构想(一)——重构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农村间接融资体系 |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借鉴(一)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农村间接融资体系的国际经验 |
一、 美国农村间接融资体系 |
二、 日本农村金融体系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背景交代(一)我国农村间接融资现状分析 |
一、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总体概况 |
二、 农村各金融机构状况从农村金融的供给方考察 |
三、 农村各经济主体行为从农村金融的需求方考察 |
第三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着力点(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重构 |
一、 改革和完善原有的农村金融机构 |
二、 新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
附录:剖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以张家港、常熟和江阴三家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
第七章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构想(二)——拓展农村直接融资渠道 |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直接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一、 现代经济中直接融资的发展态势 |
二、 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直接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经验借鉴和背景交代(二):国内外农村直接融资的状况 |
一、 国外农村直接融资的状况 |
二、 我国农村直接融资状况 |
第三节 统筹城乡发展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着力点(二):农村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展 |
一、 大力发展农村票据市场 |
二、 着重推进农业经营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 记 |
致 谢 |
(10)新时期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新时期农村经济政策演变是历史的必然 |
1 、 新时期农村经济政策演变是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反映 |
2 、 新时期农村经济政策演变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 |
3 、 新时期农村经济政策演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
二、 以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启动农村经济改革 |
1 、 破除“谷贱伤农”,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
2 、 破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 |
3 、 破除“两极分化论”,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
4 、 破除“以粮为纲”,实行多种经营 |
5 、 破除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 |
三、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
1 、 更新传统农业观念,确立农村商品经济合法地位 |
2 、 改革统购统销制度,放开国家定价 |
3 、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 |
4 、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
5 、 疏通流通渠道,实行多渠道流通 |
四、 以市场化为中心促进农村生产产业化、社会化、现代化 |
1 、 继续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 、 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流通 |
3 、 面向国际国内大市场,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
4 、 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扶贫开发 |
五、 新时期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演变的基本经验 |
1 、 必须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定农村经济政策 |
2 、 必须根据农民需要调整农村经济政策 |
3 、 必须通过改革健全和完善农村经济政策 |
4 、 必须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农村经济政策贯彻落实 |
参考文献 |
四、消除农采收购资金打“白条”现象的出路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消除农采收购资金打“白条”现象的出路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J]. 张贵涤. 农村金融研究, 1994(01)
- [2]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 李建中. 南京大学, 2010(08)
- [3]中国农民调查[J]. 陈桂棣,春桃. 当代, 2003(06)
- [4]河南省农采资金座谈辑要[J]. 李成玉,裴群国,王连华,别银豹,张庆修,刘发亮,禹殿记,樊纪宪,王振虎,王建欣,蒋金波. 金融研究, 1993(06)
- [5]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D]. 舒凯彤. 吉林大学, 2019(02)
- [6]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 王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7]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D]. 江小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8]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D]. 杨思远.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9]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 张迎春.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3)
- [10]新时期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演变研究[D]. 胡映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