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断提高乡镇党委书记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亮[1](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黄友坤[2](2021)在《基层村组“微腐败”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以韶关市曲江区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推行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各项惠农富农政策及资金源源不断流入农村基层,乡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得以改善。但由于涉及基层村组的法治建设和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县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民政局和基层党委政府对村组干部缺乏实质有效的监督以及农村熟人社会、人情社会干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层村组一级的小微权力极易异化为少数村组干部用于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基层村“微腐败”问题也逐渐演化成一个影响基层安定的不稳定因素,损害了村集体组织和广大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对此,如何结合农村的实际,分析“微腐败”现象背后的原因,查找制度和监管漏洞,进而建立健全对基层村组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首先界定了“基层村组”、“农村干部”和“微腐败”等概念定义,以行政问责寻租理论和治理理论为理论工具,以韶关市曲江区村组干部微腐败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韶关市曲江区2016至2020年村级腐败的数据和典型案例,对当前基层村组干部腐败现状、基层纪委惩治村组干部腐败的做法及成效等进行分析,并结合行政问责理论、治理理论,深入剖析农村基层村组干部微腐败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治标”和“治本”两种治理手段,提出加强廉政教育,狠抓村组干部作风建设;完善干部选拔机制,提高村组干部待遇;强化监督制约,让村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日常监管,盯紧村组干部手中权力;整合各类监督力量,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这五条治理对策。通过全方位压缩直至消除基层村组干部的寻租空间,铲除微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进而实现基层村组干部“微腐败”的“标本兼治”,助推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曹岩[3](2020)在《石家庄市H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现状及效能提升》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以及“坚持和完善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做出重大安排部署。乡镇政府政治生态是否清廉、社会治理能力是否达标、社会环境是否和谐都直接影响国家政权的根基。乡镇纪委作为基层的党纪监督部门,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基层政府和广大乡村廉洁环境,影响农村群众对基层党员干部的信任度,并且对基层信访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摸清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以提升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效能、充分发挥乡镇纪检监察功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迫在眉睫。文章根据行政监督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反腐败等相关理论,研读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经验,结合笔者本人的工作实践,通过对石家庄市H县乡镇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概况、机构设置、职能和人员配备、取得的成效等方面内容数据搜集,了解H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通过数据统计、个案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总结出H县乡镇纪检工作人员兼职情况还存在、乡镇纪委编制不足、有违纪线索积存现象、信访压力影响办案、后勤保障不到位这五方面的问题,并从体制机制、工作环境、执纪能力角度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完善乡镇纪检双重领导管理体制、提高乡镇纪委案件查办能力、完善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基础保障、加强乡镇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对策。
许淇[4](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制度运行机制优化研究 ——以广西隆安县都结乡为例》文中提出“第一书记”制度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也达到了最初设计的目标。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的延续性战略,需要“第一书记”制度继续发挥作用。“第一书记”工作机制是符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的,但要根据现实需要适时调整,以便最大程度契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要求。然而,以往关于“第一书记”的研究主要是从“第一书记”的工作内容、成效、存在问题、管理考核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对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制度如何改进和完善的研究比较薄弱。因此本文侧重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背景下“第一书记”制度优化路径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运用参与观察法、访谈法、案例研究等方法,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背景下广西隆安县都结乡驻村“第一书记”制度运行现状为研究对象,从嵌入式治理视角来分析研究“第一书记”制度的运行,通过了解隆安县都结乡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并结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特殊历史时期,来研究“第一书记”制度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下如何转变、改良的问题。研究认为,隆安县都结乡“第一书记”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取得了推进脱贫攻坚、密切干群关系、改善基层治理等成效,但同时也存在选人派人不够精准、相关主体责任不够明确、资源分配不够合理、政策供给不足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精准选人派人机制落实不到位、“权责清单”缺失、资源统筹机制不够完善、顶层设计滞后。因此,“第一书记”要适时转变思想,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目标;相关部门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顶层设计,对“第一书记”做好衔接工作进行有效指导。一是要完善选派机制,精准选配嵌入主体;二是要完善权责清单,提高工作成效;三是要完善统筹机制,精准嵌入资源;四是要完善顶层设计,科学嵌入制度。
李不海[5](2020)在《罗庄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实施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了总人口比重的一半以上,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近年来,各地区也不断探索创新促进农村发展的新形式,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就是一项创新做法。2012年,罗庄区按照临沂市委的要求,开始选派机关干部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帮扶工作,每届第一书记任期两年,现已选派四期。本文以罗庄区为例,分析该地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实施现状,对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取得的工作成绩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完善该制度的对策建议,也为其他地区完善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作者从罗庄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实施现状出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罗庄区实施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取得的成效进行中总结。笔者认为,该地区实施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应该看到,该制度也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部分第一书记不能胜任岗位、日常管理机制需要健全、第一书记工作开展存在一定困难。笔者结合罗庄区的实际,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选派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一书记培训体系不够健全、考核激励体系不够细化等三个方面原因。本文在分析罗庄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完善第一书记选派的顶层制度设计;二是要完善第一书记运行制度,包括完善选派机制、完善培训体系、强化组织体系保障、落实资金需求保障等;三是要从健全考核体系、扩大考核主体范围和加强考核结果使用等三个方面,完善第一书记考核制度;四是要加强社会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了解第一书记、支持第一书记的良好氛围。
丁怡[6](2020)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第一书记”的制度实践研究 ——以Z市D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其复杂性也是国家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难点所在。在原有城乡二元体制所遗留下来的城乡社会差距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民族地区的村寨因自身基础薄弱以及村治主体的不明确,民族乡村社会发展缺乏足够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支撑。为加快解决民族地区贫困村庄的脱贫需求问题,国家适时地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以向贫困村庄分配与输送扶贫资源。但受制于中国传统的科层体制,项目制下的扶贫行动难以渗透到农村基层;同时在市场影响下,产业扶贫项目以及各项扶贫资金难以辐射众多偏远的民族村寨。为有效解决上述难题,“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由此而生。然而,在“第一书记”制度运行的实际过程中,却往往面临一些实践性难题,值得理论层面的反思。其中,如何提高“第一书记”的制度效用并有效解决“第一书记”在民族地区乡村扶贫中的困境是当前“第一书记”制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对“第一书记”制度的完善和更大程度发挥“第一书记”实践效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要介绍田野点Z市D村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以及驻村帮扶情况的基础上,对精准扶贫中“第一书记”制度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制度设计及其运行机制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并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对D村“第一书记”所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作了全面叙述,肯定“第一书记”扶贫制度在整合民族地区乡村扶贫资源、提高村庄自治能力、带动村庄基层党建、推动村庄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保障建设以及促进村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第一书记”扶贫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由于“第一书记”在扶贫工作中的权责不一致、相关扶贫主体的认识局限性等一些问题的客观存在,“第一书记”扶贫制度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运转不畅的困境。最后本文结合D村的实际情况,从健全“第一书记”扶贫机制、确立正确认识、提升自身素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思路,为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第一书记”扶贫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李孟龙[7](2020)在《T县选派实职村支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总目标,这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路径明确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其中,组织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而要实现组织振兴,就要打造数以万计的坚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打造坚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最重要的是选优配强一名素质和能力过硬的党组织书记。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村没有合适的党组织书记人选,或者党组织书记由于工作能力欠缺等原因不能胜任,这制约着组织振兴的步伐,进而影响到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一些地方开始从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村担任实职村支书,以弥补村级工作短板,增强党支部组织力。本文以T县2名市级选派实职村支书为研究对象,探索研究通过选派干部担任实职村支书,对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作用,分析选派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办法,为T县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一定参考,也为其它地方更好开展选派工作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研究的议题,以及研究综述、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介绍T县选派实职村支书工作的背景,包括政策背景、村党支部建设背景等。第三章主要介绍T县选派实职村支书个人情况、工作实践情况、党员群众满意度,以及选派工作成绩和不足。第四章主要介绍T县选派实职村支书工作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第五章主要介绍加强T县选派实职村支书工作的建议。
梁俊山[8](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赵继梅[9](2020)在《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吕梁市J县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精准扶贫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持续不断推进扶贫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等重要指示精神,2015年4月以来中央、省、市、县“四级联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所有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五年来,驻村第一书记成为精准扶贫工作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队伍保障。总体而言,驻村第一书记帮扶成效突出,但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和问题。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作用,是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庄严承诺的具体行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鉴于此,笔者认为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研究十分必要。吕梁市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面大、人口多、程度深、发生率高,是脱贫攻坚的最前线、山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J县作为省定贫困县,高度重视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管理工作,2015年至今共为49个贫困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49名,为J县顺利脱贫摘帽发挥很大作用。本文通过了解上级政策文件、查阅文献资料、案例研究、实地调研、访谈市县驻村第一书记管理机构及扶贫开发机构等方式,对吕梁市J县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情况进行研究,发现驻村第一书记在参与精准扶贫实践过程中存在融入困难、工作任务繁重、带领村“两委”难、人员力量薄弱等问题,分析得出有关制度不完善、权责关系不匹配、内部领导力不强及支持协助不到位等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健全有关制度、理清驻村第一书记权责边界、重新定位工作重心、建立良好支持关爱体系等方式使驻村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起到更关键作用,进一步提升帮扶成效。
项泽坤[10](2020)在《乡镇纪委实现“有作为”目标研究 ——以G市为例》文中认为作为基层党组织与纪检监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纪委为基层党委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反腐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目前,江西省正在按照“有队伍、有制度、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有作为”的要求,深入推进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本文以G市乡镇纪委为对象,结合乡镇纪委“两化”建设的有利契机,深入分析目前乡镇纪委工作中存在的的问题和不足,剖析成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希望为推动乡镇纪委有效履职、实现“有作为”目标进而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作出有益探索。本文先从理论的角度,对国内外关于乡镇纪委的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学习借鉴学术界关于乡镇纪委正确履职的意见建议,同时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垂直管理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对本文研究方向和目标进行了明确。接着,对G市18个乡镇纪委的工作职能、领导体制、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经费保障以及当前工作成效等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梳理、汇总,并对其实现“有作为”目标中存在的聚焦主责主业有偏差、干部履职能力水平不高、监督执纪问责质效未达预期等问题进行了概括,并分析了其产生原因:体制不够顺畅,监督管理乏力、机制不够健全,工作成效不强、队伍建设存在短板,履职能力不能适应需要等。最后,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乡镇纪委正确履职、实现“有作为”目标从县、乡、村三级提出具体对策建议,一是从县级层面健全领导体制,强化工作保障,包括强化双重领导体制、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大片区”协同联动机制;二是从乡镇层面加强工作创新,规范机制运行,包括规范内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强化反腐败组织协调;三是从村级层面延伸监督触角,建立镇村联动机制,包括健全村务监督工作机制、激发村纪检委员积极性。通过本文研究,希望能够为G市乡镇纪委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实现“有作为”目标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其他地区乡镇纪检监察机关提供一些思路。
二、不断提高乡镇党委书记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断提高乡镇党委书记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问题意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梳理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现实表现 |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层村组“微腐败”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以韶关市曲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设计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1.4 研究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4.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微腐败”概念界定 |
2.1.2 基层村组概念界定 |
2.1.3 农村干部概念界定 |
2.2 理论概述 |
2.2.1 行政问责理论 |
2.2.2 治理理论 |
第三章 韶关市曲江区基层村组干部腐败现状 |
3.1 党的十九大以来村组干部腐败案件查处的情况 |
3.1.1 几起典型案例 |
3.1.2 村组干部违纪违法的主要类型 |
3.1.3 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腐败情况 |
3.1.4 村小组长腐败情况 |
3.2 村组干部腐败情况分析 |
3.2.1 问卷调查收集问题的总体情况 |
3.2.2 农村基层腐败问题易发多发 |
3.2.3 基层村组干部作风问题突出 |
3.2.4 村组干部窝案、串案占比呈上升趋势 |
3.2.5 违规处置集体“三资”现象普遍 |
3.2.6 “白头单”入账套取集体资金风险较大 |
3.2.7 动扶贫奶酪,优亲厚友现象突出 |
3.3 村组干部腐败的表现形式 |
3.3.1 集体权力个人化 |
3.3.2 集体资产私有化 |
3.3.3 工作作风形式化 |
3.3.4 个人生活奢靡化 |
第四章 村组干部“微腐败”问题成因分析 |
4.1 村组干部腐败的内部因素 |
4.1.1 基层村组干部素质不高,纪法观念淡薄 |
4.1.2 村组干部亦官亦商,身份定位模糊 |
4.1.3 村组干部存在侥幸心理和补偿心理 |
4.2 村组干部腐败的外部因素 |
4.2.1 农村基层法治建设不够完善 |
4.2.2 乡镇党委政府监管不力 |
4.2.3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不力 |
4.2.4 县级农业农村局等上级部门监督不力 |
4.2.5 村民监督权难以落到实处 |
第五章 基层村组干部“微腐败”的治理对策 |
5.1 加强廉政教育,狠抓村组干部作风建设 |
5.1.1 抓实农村警示教育,筑牢农村干部思想防线 |
5.1.2 加强素质能力培训,提升村组干部综合素质 |
5.2 完善干部选拔机制,提高村组干部待遇 |
5.2.1 加强对村组干部选举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
5.2.2 提高村组干部待遇,保障合理薪酬补贴 |
5.3 强化监督制约,让村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5.3.1 健全涉农法律法规,堵塞制度管理漏洞 |
5.3.2 制定小微权力清单,明晰村组权力范围 |
5.3.3 建立廉政档案,推动村组干部廉洁自律 |
5.3.4 加强村务监督,促进村组权力公开透明 |
5.4 加强日常监管,盯紧村组干部手中权力 |
5.4.1 开展述责述廉,推动村级“一把手”正确履职 |
5.4.2 集中保管合同公章,把村组权力关进“笼子” |
5.4.3 搭建“三资”交易平台,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监督 |
5.4.4 实行村组账镇代记代管,管好村级钱袋子 |
5.4.5 推行交叉审计,及时发现村级财务问题 |
5.5 整合各类监督力量,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 |
5.5.1 压实党委责任,强化部门监管责任 |
5.5.2 配强纪检干部,强化纪检监察监督 |
5.5.3 延伸监察职能,实现村级监察全覆盖 |
5.5.4 严厉查处腐败,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 |
第六章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1 研究局限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曲江区基层村组干部“微腐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3)石家庄市H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现状及效能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制度和理论 |
2.1 概念 |
2.1.1 乡镇 |
2.1.2 纪检监察 |
2.2 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及办案流程 |
2.2.1 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制度 |
2.2.2 乡镇纪检监察办案流程 |
2.3 理论基础 |
2.3.1 行政监督理论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3 反腐败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H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概况 |
3.1 基本情况 |
3.1.1 H县概况 |
3.1.2 机构设置 |
3.1.3 对H县乡镇纪检干部的个案访谈情况 |
3.2 存在的问题 |
3.2.1 纪检工作人员兼职情况还存在 |
3.2.2 纪委岗位编制不足 |
3.2.3 有违纪线索积存现象 |
3.2.4 信访压力影响办案 |
3.2.5 后勤保障不到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H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制度机制的制约 |
4.1.1 晋升考核机制的制约 |
4.1.2 财务制度的制约 |
4.1.3 办案机制的制约 |
4.2 工作环境复杂 |
4.2.1 纪检工作本身的复杂性 |
4.2.2 乡镇机关任务的复杂性 |
4.2.3 乡镇纪委工作目标的冲突性 |
4.2.4 乡镇案件线索的复杂性 |
4.2.5 乡镇办案环境的复杂性 |
4.3 乡镇纪委执纪能力水平较低 |
4.3.1 干部队伍流动性强 |
4.3.2 工作人员年龄偏大 |
4.3.3 干部队伍专业不对口 |
4.3.4 干部队伍培训和指导不够 |
4.3.5 乡镇纪委自身执纪权限有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效能提升的对策 |
5.1 完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
5.1.1 构建机构设置上的双重领导体制 |
5.1.2 简化案件审批制度上的双重管理体制 |
5.1.3 实现以县级纪委为主的乡镇纪委人事安排 |
5.1.4 建立由县纪委主导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考核制度 |
5.2 提高乡镇案件查办能力 |
5.2.1 建立乡镇纪委和县纪委联合办案的机制 |
5.2.2 探索乡镇纪委成员集中到县纪委办案工作方式 |
5.2.3 规范线索及案件复查制度 |
5.3 完善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基础保障 |
5.3.1 落实办公办案物质保障 |
5.3.2 明确乡镇纪检工作经费预算额度 |
5.4 加强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
5.4.1 合理配置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
5.4.2 优化乡镇纪检干部晋升程序 |
5.4.3 建立以案代训的培训制度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H县乡镇纪检现状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制度运行机制优化研究 ——以广西隆安县都结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总结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理论阐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第一书记” |
2.1.2 精准扶贫 |
2.1.3 乡村振兴战略 |
2.1.4“第一书记”嵌入式乡村治理机制 |
2.1.5“第一书记”制度运行机制 |
2.2 相关理论阐述 |
2.2.1 嵌入性理论 |
2.2.2 嵌入式治理 |
2.2.3 嵌入式治理理论与本文研究的契合性分析 |
第3章 隆安县都结乡“第一书记”制度运行的现状及成效 |
3.1 隆安县都结乡基本情况 |
3.2 隆安县都结乡“第一书记”制度运行现状 |
3.2.1 相关运行主体 |
3.2.2 人员选派机制 |
3.2.3 日常工作机制 |
3.2.4 资源保障机制 |
3.2.5 管理和激励机制 |
3.3 隆安县都结乡“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的方式 |
3.3.1 制度性嵌入 |
3.3.2 资源性嵌入 |
3.3.3 关系性嵌入 |
3.4 都结乡“第一书记”制度运行的成效 |
3.4.1 有效推进脱贫攻坚 |
3.4.2 有效密切干群关系 |
3.4.3 有效改善基层治理 |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 |
4.1.1 政策供给不足 |
4.1.2 选人派人不够精准 |
4.1.3 相关主体职责不够明确 |
4.1.4 资源分配不够合理,部分目标任务不够科学 |
4.1.5 骨干队伍培养不够到位 |
4.2 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制度运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顶层设计的滞后 |
4.2.2 精准选人派人机制落实不到位 |
4.2.3“权责清单”的缺失 |
4.2.4 资源统筹机制不够完善 |
4.2.5 骨干队伍的培养受多方因素制约 |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制度优化路径 |
5.1 完善顶层设计,科学嵌入制度 |
5.1.1 完善各层级的指导性政策 |
5.1.2 探索“精准”和“普惠”结合机制 |
5.1.3 要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
5.1.4 要把开展农村综合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
5.2 完善选派机制,精准选派嵌入主体 |
5.2.1 创新方法,科学选人 |
5.2.2 创新制度,轮流体验 |
5.2.3 专项培训,任前提升 |
5.3 完善权责清单,提高工作成效 |
5.3.1 建立“目标清单”,明确“该做什么” |
5.3.2 建立“负面清单”,明确“不做什么” |
5.3.3 坚持公示公开,确保群众知情 |
5.3.4 注重引导教育,建强“两委”队伍 |
5.4 完善统筹机制,精准嵌入资源 |
5.4.1 县级统筹,整合资源 |
5.4.2 开放渠道,表达诉求 |
5.4.3 强化监督,保障安全 |
5.5 重视人才培养,充实后备力量 |
5.5.1 强化问责,把好驻村工作队员“选人关” |
5.5.2 改进机制,提高村“两委”干部能力水平 |
5.5.3 加强培养,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罗庄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实施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主要内容 |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概述 |
2.1 第一书记概念界定 |
2.1.1 第一书记 |
2.1.2 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的内容 |
2.2 理论基础 |
2.2.1 嵌入式治理理论 |
2.2.2 领导力理论 |
2.2.3 绩效考核理论 |
2.2.4 激励理论 |
2.2.5 小结 |
3 罗庄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的实施研究 |
3.1 罗庄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实施现状 |
3.1.1 罗庄区第一书记的选派 |
3.1.2 罗庄区第一书记的日常管理 |
3.1.3 罗庄区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 |
3.1.4 罗庄区第一书记的考核激励 |
3.2 罗庄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实施成效 |
3.2.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夯实 |
3.2.2 强村富民成效显着 |
3.2.3 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
3.2.4 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提高 |
3.3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经典案例 |
3.3.1 罗庄区傅庄街道三重社区于庄村案例 |
3.3.2 罗庄区沂堂镇麒麟社区案例 |
3.3.3 罗庄区黄山镇东蔡村案例 |
3.3.4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案例综合分析 |
4 罗庄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罗庄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
4.1.1 部分第一书记履职尽责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
4.1.2 日常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 |
4.1.3 第一书记工作开展存在一定困难 |
4.2 罗庄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选派机制不够完善 |
4.2.2 第一书记培训体系不够健全 |
4.2.3 考核激励体系不够细化 |
5 完善罗庄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的基本措施 |
5.1 完善顶层制度设计 |
5.2 完善第一书记运行制度 |
5.2.1 完善第一书记选派机制 |
5.2.2 完善第一书记培训体系 |
5.2.3 强化组织体系保障 |
5.2.4 落实资金需求保障 |
5.3 完善第一书记考核制度 |
5.3.1 健全考核体系 |
5.3.2 扩大考核主体范围 |
5.3.3 加强考核结果使用 |
5.4 加强社会舆论宣传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第一书记”的制度实践研究 ——以Z市D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目的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D村概况 |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 |
第二节 社会经济 |
第三节 驻村帮扶 |
第二章 “第一书记”的产生背景与运行机制 |
第一节 “第一书记”的产生及发展 |
一、产生背景 |
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第一书记”的制度设计 |
一、选派与任职 |
二、培训与考核 |
三、管理与退出 |
四、激励与保障 |
第三节 “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运行机制 |
一、农村基层“双书记”的运行机制 |
二、纵横双向的联动机制 |
第三章 D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的开展 |
第一节 整合乡村扶贫资源 |
一、争取各项扶贫资金支持帮扶工作的实施 |
二、利用自身人脉推动帮扶工作的开展 |
第二节 提高村庄自治能力 |
一、以嵌入型力量参与村庄自治 |
二、注重培育村庄内生领导力 |
第三节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严格管理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 |
二、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成员的学习要求 |
三、提升基层党组织成员的服务水平 |
第四节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保障建设 |
一、基础设施建设 |
二、基本社会保障建设 |
第五节 促进乡村全面发展 |
一、提升服务水平 |
二、发展特色产业 |
三、加强就业培训 |
第四章 D村“第一书记”面临的困境及成因 |
第一节 “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困境 |
一、“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机制不畅 |
二、村干部与村民对“第一书记”的“排斥” |
三、现有资源条件的限制 |
四、“第一书记”驻村中的“水土不服” |
第二节 “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第一书记”在实际工作中的权责不一致 |
二、村干部与村民认识的局限性 |
三、“第一书记”自身素质的局限性 |
第五章 D村“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中的困境解决思路 |
第一节 完善相关机制 |
一、严格选派 |
二、科学管理 |
三、动态考核 |
第二节 树立正确认识 |
一、树立对“第一书记”的正确认识 |
二、树立对自身发展的正确认识 |
第三节 提升“第一书记”自身素质 |
一、加强对“第一书记”的思想教育 |
二、加强对“第一书记”的业务培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访谈提纲1 |
附录B 访谈提纲2 |
附录C 访谈提纲3 |
(7)T县选派实职村支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3.1 选派实职村支书 |
1.3.2 选派实职村支书与驻村第一书记比较 |
1.3.3 嵌入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T县选派实职村支书的背景分析 |
2.1 选派工作政策背景 |
2.2 村党支部建设背景 |
2.3 村党支部换届背景 |
3 T县选派实职村支书工作情况分析 |
3.1 选派实职村支书情况 |
3.1.1 X村选派实职村支书情况 |
3.1.2 C村选派实职村支书情况 |
3.2 选派实职村支书工作实践 |
3.2.1 A书记X村的工作实践 |
3.2.2 B书记C村的工作实践 |
3.3 选派工作成效 |
3.3.1 村支部建设有效加强 |
3.3.2 村集体收入稳步增加 |
3.3.3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
3.3.4 乡村治理得到改善 |
3.3.5 民生事业有序推进 |
3.3.6 干部能力得到锻炼 |
3.4 选派工作不足 |
3.4.1 履行岗位职责不充分 |
3.4.2 相关部门支持帮扶较少 |
3.4.3 正向激励导向不明显 |
4 T县选派实职村支书工作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4.1 主观因素影响选派工作 |
4.1.1 工作理念存在差异 |
4.1.2 心理感受存有落差 |
4.2 选派制度嵌入不完善 |
4.2.1 选拔制度落实不严格 |
4.2.2 培训学习制度不完善 |
4.2.3 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 |
4.2.4 考核激励制度不完善 |
4.3 帮扶资源嵌入不平衡 |
4.3.1 派出单位掌握资源有差异 |
4.3.2 部门资源投入缺少量化 |
5 加强T县选派实职村支书工作的建议 |
5.1 严把选拔任用关口 |
5.2 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
5.3 建立关爱保障机制 |
5.4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5.5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调查问卷 |
(8)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文献综述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理论视角 |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
(一)样本选取原则 |
(二)样本基本概况 |
(三)样本典型特征 |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吕梁市J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的概述 |
1.1 相关政策概述与核心概念界定 |
1.1.1 驻村第一书记 |
1.1.2 精准扶贫 |
1.2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的战略意义 |
1.2.1 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 |
1.2.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2.3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 |
第二章 吕梁市J县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现状 |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2.1.1 J县基本情况 |
2.1.2 J县驻村第一书记基本情况 |
2.2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内容 |
2.2.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2.2.2 宣传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
2.2.3 精准识别贫困对象 |
2.2.4 制定实施脱贫规划 |
2.2.5 发展特色扶贫项目 |
2.2.6 参与整合扶贫资源 |
2.2.7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
2.3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成效 |
2.3.1 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
2.3.2 促进经济收入增加 |
2.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2.3.4 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
第三章 吕梁市J县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中的实践困境及原因分析 |
3.1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困境 |
3.1.1 驻村融入困难 |
3.1.2 工作任务繁重 |
3.1.3 带领村两委难 |
3.1.4 力量相对薄弱 |
3.2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中的实践困境归因 |
3.2.1 相关制度不完善 |
3.2.2 权责关系不匹配 |
3.2.3 内部领导力不强 |
3.2.4 支持协助不到位 |
第四章 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的建议 |
4.1 健全相关制度 |
4.1.1 完善选派任职制度 |
4.1.2 健全培养选拔制度 |
4.1.3 细化考核激励制度 |
4.1.4 建立能力提升制度 |
4.1.5 改进日常管理制度 |
4.2 明确驻村第一书记权责边界 |
4.2.1 赋予扶贫决策权 |
4.2.2 建立工作职责清单 |
4.3 明确定位工作重心 |
4.3.1 聚焦内生发展动力培养 |
4.3.2 增强农村党组织组织力 |
4.3.3 打造新型农村干部队伍 |
4.4 形成良好的支持关爱体系 |
4.4.1 构建多方支持格局 |
4.4.2 健全谈心谈话体系 |
4.4.3 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 |
4.4.4 建立合理容错纠错办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乡镇纪委实现“有作为”目标研究 ——以G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之处与研究困难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困难 |
第2章 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乡镇纪委“两化”建设 |
2.1.2 乡镇纪委“有作为”含义 |
2.2 本文理论支撑 |
2.2.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2.2 垂直管理理论 |
2.2.3 目标管理理论 |
第3章 G市乡镇纪委工作现状 |
3.1 G市概况 |
3.2 G市乡镇纪委的基本情况 |
3.2.1 工作职能 |
3.2.2 领导体制 |
3.2.3 工作机制 |
3.2.4 队伍建设 |
3.2.5 工作保障 |
3.3 G市乡镇纪委工作成效 |
第4章 G市乡镇纪委实现“有作为”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4.1 G市乡镇纪委实现“有作为”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
4.1.1 聚焦主责主业有偏差 |
4.1.2 干部履职能力水平不高 |
4.1.3 监督执纪问责质效未达预期 |
4.2 G市乡镇纪委实现“有作为”目标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体制不够顺畅,监督管理乏力 |
4.2.2 机制不够健全,工作成效不强 |
4.2.3 队伍建设存在短板,履职能力不能适应需要 |
第5章 推动G市乡镇纪委实现“有作为”目标的对策建议 |
5.1 县级层面:健全领导体制,强化工作保障 |
5.1.1 强化双重领导体制 |
5.1.2 健全教育培训体系 |
5.1.3 建立“大片区”协同联动机制 |
5.2 乡镇层面:加强工作创新,规范机制运行 |
5.2.1 规范内部工作机制 |
5.2.2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
5.2.3 完善监管制度体系 |
5.2.4 强化反腐败组织协调 |
5.3 村级层面:延伸监督触角,建立镇村联动机制 |
5.3.1 健全村务监督工作机制 |
5.3.2 激发村纪检委员积极性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不断提高乡镇党委书记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2]基层村组“微腐败”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以韶关市曲江区为例[D]. 黄友坤. 兰州大学, 2021(12)
- [3]石家庄市H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现状及效能提升[D]. 曹岩.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4]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制度运行机制优化研究 ——以广西隆安县都结乡为例[D]. 许淇. 广西大学, 2020(07)
- [5]罗庄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实施问题研究[D]. 李不海.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6]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第一书记”的制度实践研究 ——以Z市D村为例[D]. 丁怡. 吉首大学, 2020(03)
- [7]T县选派实职村支书问题研究[D]. 李孟龙.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8]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9]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吕梁市J县为例[D]. 赵继梅. 山西大学, 2020(01)
- [10]乡镇纪委实现“有作为”目标研究 ——以G市为例[D]. 项泽坤. 南昌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