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构造地震发震条件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德威,陈继乐,陈桂凡,梁桑[1](2014)在《大陆地震构造系统:以青藏高原及邻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及邻区三角形发震构造域是全球大陆最显著的地震多发区.脆性活动断层及其弹性回跳模式无法合理解释该区深度集中分布在1040km的点状震源.针对发震构造和地震机理不明确这一重大科学问题,以大陆动力学和地球系统动力学新思想为指导,对青藏高原及邻区发震构造系统进行域、层、带、点相关研究,阐明大陆地震构造系统的结构型式,认为下地壳固态流变及其韧性剪切带是提供地震能量的孕震构造,中地壳韧-脆性剪切带是累积地震能量的发震构造,上地壳脆性断裂是释放地震能量的释震构造.在研究青藏高原及邻区地震构造系统及其形成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大陆地震热流体撞击的形成机理:地幔墙导致大洋中脊之下的软流圈热流物质层流到大陆特定部位汇聚加厚并底辟上升,造成大陆下地壳部分熔融和固态流变,并改变莫霍面的产状,固态流变物质侧向非均匀流动,形成大陆盆山体系,流动的韧性下地壳与脆性上地壳之间具有韧-脆性剪切滑脱性质的中地壳不断积累由下地壳热能转换而来的应变能,形成发震层,震源定位于下地壳热流物质富集带("热河")中的固态-半固态流变物质撞击到强弱层块之间的构造边界,不同热构造环境和撞击角度产生5种不同类型的地震.从而为大陆地震的科学预测奠定了全新的理论基础.
常廷改,胡晓[2](2018)在《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水库诱发地震问题不仅是学术界需要科技攻关的难题,也是能够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水库诱发地震震例的收集,初步分析了水库诱发地震与水库坝高、库容、岩性和地震活动背景的关系;对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成因分类、库水作用和预测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就现阶段水库诱发地震机理、波谱特征研究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水库诱发地震监测发展历程和最新数字化监测技术;提出了今后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重点和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本文可为继续深入研究水库诱发地震机理提供参考。
姜金钟,付虹,陈棋福[3](2016)在《位于构造活跃区的小湾水库地震活动特征——基于地震精定位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我国在西南构造活跃区修建的水库蓄水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本文对蓄水已长达7年并在高水位运维多个周期的云南小湾水库,采用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地震定位法对水库库区及周边地区2005年7月至2014年12月发生的M≥1.0级地震进行了精定位处理,结果显示出明显的地震成丛活动特征,库区内外的地震震源深度差别较大.对地震震源深度、地震活动与水库蓄水水位及b值分析结果表明:小湾水库蓄水后地震活动明显增多,有水库触发地震发生,触发地震主要分布在沿黑惠江(A)和澜沧江流域(B、C)的3组地震丛中,且3个区的触发地震类型均为快速响应型;在水库蓄水响应活动最明显的地震丛集区A,展现出明显的随水库蓄水水体渗透发生地震"迁移"活动的现象;但库区内也存在着与蓄水关系不大的可能属于正常构造地震的活动,而库区外的地震活动与水库蓄水没有什么相关性,很可能是属于正常的构造地震.综合断层展布、岩性分布及震源深度分析,认为水库蓄水引起的溶岩作用和渗透作用及断层活动可能是小湾水库触发地震的主控因素.
陈志耕[4](2015)在《东秦岭216.8Ma前7.0级隐爆成因大地震的震源遗迹》文中指出地震预测是公认的世界性科学难题,而地震成因问题又是地震预测的基础与关键。由于人们不能进入因而不能直接观察和研究发生地震的震源,使得认识地震的成因非常困难。本文依据地质勘查、地球物理探测和工程揭露等事实,在东秦岭熊耳山南麓发现一个形成于216.8±4.0Ma(等时线年龄227±8.4Ma)前古地震的震源遗迹。通过隐爆角砾岩体、隐爆系列角砾岩、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示踪、同位素测年、稀土元素、多相包裹体、角砾岩微观破碎特征等分析表明,该震源遗迹是一个在杨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对接的印支-燕山主造山阶段晚期,上地幔或下地壳经深熔形成的I型造山带花岗质母岩浆结晶分异产生高温高压气液流体乃至超临界流体,沿断裂等薄弱部位上升到局部硅化封闭空间内积聚,产生高温高压气液流体膨胀压力并逐渐积累,当积累的巨大压力超过其所处深度的静岩压力与围岩破裂强度可承受的压力之和时,便在深部产生剧烈的隐蔽爆炸即隐爆所形成。根据上覆地层厚度、临近可参照深成岩体的侵位时代与深度、现代相对高度比较、震源遗迹主震的现代地表尺度并参照地下核爆炸试验相关数据等估算,东秦岭熊耳山震源遗迹的隐爆深度位于当时地表约10km之下,形成震源遗迹隐爆主震的隐爆总能量约为1.55×1017J,相应的主震面波震级MS为7.0。同理得知中国印支-燕山期19个典型隐爆角砾岩型多金属矿床隐爆所产生地震的强度为MS5.17.6级之间,据此统计分析得到它们产生地震的等效球状隐爆地质体的压碎区半径R与面波震级MS的经验关系为MS=1.40+0.95ln(R)。与一般"地震遗迹"不同,东秦岭熊耳山南麓地震遗迹不仅是一个震源的实体遗迹即"震源遗迹",而且是一个震源深度、发生年代、地震强度等地震要素完整、一致且现今可视、可入的震源遗迹。该震源遗迹以及中国印支-燕山期一系列隐爆角砾岩体以相近方式形成地震的震源遗迹,为岩浆分异气液流体和超临界流体隐爆形成地震的地震成因类型存在提供了实例依据,并为该类地震成因机制的深入研究乃至地震预测提供了可直接观测研究的震源实体。
王志伟[5](2020)在《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川滇地区若干实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壳中广泛分布的断层系统为流体扩散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流体扩散会导致断层带孔隙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从而使得断层强度降低并易于活动。与注水相关的人类活动通常会诱发/触发地震活动,天然流体活动活跃的区域地震活动对应力场响应敏感,都与流体扩散造成断层应力状态与运动状态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工注入和天然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断层带应力状态与地震发生机理、判定地震危险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人工注水活动活跃的四川盆地和天然流体活动显著的滇西北地区为研究区,采用多种地震活动性分析方法包括微地震检测与定位、地震活动时空分布与统计参数分析、应力场反演以及断层稳定性分析等,研究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特征的影响。其中关于人工注水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四川盆地荣昌长期废水注入诱发地震、长宁M6.0级地震序列的发震机理和地质力学条件;关于天然流体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红河断裂带北段维西-乔后断层的地震活动特征和远程强震对滇西地区地震活动的触发作用及其机理。获得的主要结果和认识如下。1.荣昌地区是一个长期废水处理场,间断性注水接近30年,引发的最大震级地震为M5.2级。2013年周围废水处理井都停运后,2016年年底仍发生了两次M4级以上的地震。本文对荣昌气田注水停止前后的地震活动进行了综合研究。ETAS模型的统计分析表明,地震活动受外界因素(注水)的影响显著,外部触发地震活动的比例超过70%。最大水平主应力轴的方向几乎水平(视倾伏角为2.6°±1.7°),其方位角为134°。引起上述M≥3.5级地震所需的流体超压范围为2.2至16.4 MPa。2013年周围注水井停止之后,在2016年12月再次发生了两次M4级以上地震,所需的流体超压分别为2.3和2.4 MPa。从触发前沿的r-t图可知,地震活动中存在良好的水力压力扩散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枯竭的储气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所以压力可以长期保存。通过分析震源的迁移模式、计算较大地震所需的流体超压以及多种统计参数特征,表明注水停止后的地震活动与注水过程中的地震活动相同,是由于枯竭气藏内部及其周围预先存在的断层延迟破裂引起的。2.长宁地区在2019年6月17日发生了M6.0级地震,截至2019年8月底,已观测到400次M≥3级地震,包括40次M≥4和5次M≥5级地震。长宁M6.0地震序列中的M≥4级地震的震源矩张量结果表明,矩心深度在1.3~7.6km之间。2018年12月17日兴文M 5.7地震后,长宁双河镇盐井地区的地震活动明显增加。兴文地震可能导致北北西方向的单向破裂,其终点靠近双河北西向断层。因此,长宁地震的发震断层可能终止了兴文地震的断层破裂,而兴文地震可能促进了长宁M 6.0地震的发生。通过对比分析长宁盐矿区和邻近的页岩气区的注水与地震活动之间潜在的联系,包括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统计参数特征、应力场反演结果以及计算断层活化所需流体超压力,表明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是由于流体注入引起的断层活化而发生的构造地震,与工业开采盐矿或页岩气存在关联。3.基于滇西北地区临时加密台站和区域固定台站地震观测资料,利用波形相关方法对2018年2月25日~2019年7月31日记录的连续波形进行高分辨率地震检测和高精度地震定位。研究表明,目前维西-乔后断层除了一些特殊的断层部位(交汇区、阶区等)外,地震活动微弱,但在其西侧可能存在一条隐伏的陡倾角右旋走滑断层,沿该断层小震活动活跃。地震频度、能量释放率、b值等统计参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表明,维西-乔后断层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相对稳定,区域应力增强不明显;空间上大部分区域b值较高,低b值区主要分布在一些特殊的断层部位(如阶区、交汇区等),但尺度一般较小。ETAS模型统计结果表明,超过40%的地震活动可能受深层流体扰动和远程强地震触发等外部因素影响。由此认为,维西-乔后主断层目前活动性不强,但其西侧的隐伏分支断层小震活动丛集且有增强趋势,需要关注其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4.分析了2006年以来13次远程地震对滇西北地区地震活动的触发作用,重点分析了2019年6月17日长宁M 6.0地震的影响及其触发机制。研究表明,2006年~2018年2月25日期间周边地区发生的12次强震对滇西北地区的影响显著,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地下流体同震响应灵敏,表现为水井水温上升、水位上升、流量加速以及水氡含量显著变化。利用ETAS模型统计表明18%的地震活动由外部触发产生。利用30个流动地震台观测资料,采用波形匹配方法对2018年2月25日~2019年7月31日的微地震进行了检测和定位,表明地震成丛分布在渗透性非常高的断层末端、断层弯曲、断层阶区以及断层交汇部位等区域;ETAS模型统计揭示了15次外部触发地震活动增强阶段,均对应于地下流体流动加速。2019年6月17日M 6.0级长宁发生后,地下流体同震响应显著,触发地震活动逐渐增加并在震后第五天显著增加,应用β统计发现触发地震仍然丛集分布在上述断层发生反复破裂而受到严重破坏的区域。这表明,滇西北地区由于热流体分布广泛,远程强震极易引起流体流动加速并触发地震活动,而地下流体自身也存在加速活动导致触发地震活动增强的现象;断层系统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渗透性非常高,流体易于活动并形成较高孔隙压,这可能是远程强震易于触发地震活动的原因。
闫成国,张文朋[6](2013)在《第四纪火山活动典型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火山活动区内的地震活动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针对我国第四纪典型火山区的火山活动及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第四纪火山区内的地震活动的最大震级不高于6.5级,且火山区内的地震活动强度相对其周边地区来说要弱,这表明火山活动区不利于积累大的弹性应变能,其地壳内岩浆房的存在,可能限制了地壳岩石的孕震能力,从而使火山区无强震发生,火山区内活动断裂的活动主要表现在作为深部岩浆的上涌通道,故对火山区的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价方面要有所区别。同时由于中强地震多发生在火山区的外部边缘,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火山外缘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特别是加强对位于火山外缘地区的活动断裂的研究。
唐裕,翁爱华,杨悦,李世文,牛建军,张艳辉,李亚彬,李建平[7](2021)在《松原地震与流体作用联系的大地电磁证据》文中提出松原地震区是目前东北地区危险性最大的地震区.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地震以震群形式持续发生,最大震级达到了5.8级.关于松原地震根本原因,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文章利用松原地区面积性大地电磁探测结果,试图从电性结构角度揭示其原因.对观测到的全阻抗张量数据采用三维反演技术,获得了地震区深部三维电阻率结构.结合地震定位结果,电阻率模型显示,纵贯松原地震区存在北东向的隐伏断层,推测为扶余-肇东断裂.研究还发现,在地震区岩石圈深部存在明显的低阻异常,该异常向上穿过高阻岩石圈地幔后滞留在地壳底部.岩石物理分析表明,地壳深部的低阻异常由含水熔融物质组成.该含水熔融物质在温度和临界压力共同作用下在下地壳发生岩浆侵位释放出流体;它们在弱化扶余-肇东断裂强度的同时,还增加断层的孔隙压力,降低断层的抗剪强度;区域性压应力的剪切作用(区域性近东西向压应力沿北东向断层的走向分量)和近地表可能的扰动共同作用引起断裂失稳,诱发松原地震.来自深部持续不断的流体补给,导致松原地震以震群形式出现.文章认为,松原地震是板块俯冲、既有断裂、区域应力环境和深部流体共同作用结果,并可能由近地表扰动触发.松原地震根本上属于深部流体(水)作用诱发的地震.
冯永革,陈立成,吴发恩,马文涛,赵鸿儒[8](2012)在《地震“突变震源”说》文中认为大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我们研究地震成因,其目的为了地震预报.本文由组成地球物质的化学元素出发,在简单论述理论依据等的基础上,提出构造地震震源地球物质综合化学物理性质变化为主导,由渐变到突变至发震的"突变震源"基本思想;揭示地震可预报性的根本依据是"地震异常变化参数";主张全面地科学地"综合预报地震方法"."突变震源"说,还可用于其它类型地震机制基础之解释.文末采用模拟实验手段具体说明"突变震源"说之地震可预报性的思想、理论与方法.综上所述,本文指出地震成因等问题的研究新方向和地震可预报性.
马国哲[9](2013)在《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对特大地质灾害的认识滞后于地质灾害的防治要求。在人口稠密和集中地区发生罕遇特大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是惊人的,开展其形成机理研究是有效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笔者在应用岩体力学理论研究2008.5.12“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的成因时,提出了“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的概念:是一个由滑脱层和边界断裂围限而成的宏观岩体,长度接近500km,宽度接近50km,深度接近20km,推覆体岩体具有整体活动性,并处于以挤压构造应力为主的三维应力场中。与龙门山断裂带这一传统地质构造术语相比,活动推覆体不仅包含了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因素,而且隐含了地壳岩体结构及岩体的受力、运动与破坏因素,因此该概念可以满足研究特大地质灾害所涉及地质体在深度及广度范围方面的要求。龙门山推覆体具备特大地质灾害孕育和发生必需的独特地质环境条件,是内动力地质灾害(地震、断裂)和外动力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的孕育、发生和发展的统一体和承载体。内、外动力地质灾害之间形成地质灾害链,防治难度大。本文以龙门山活动推覆体地壳岩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在全面研究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基础上,综合区域地质构造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地质学、岩体力学、岩石物理学、工程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大地测量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运用岩体力学关于地壳岩体变形和破坏的相关最新理论成果,对龙门山推覆体以地震为主的内动力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地震滑坡(崩塌)、震后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内、外动力地质灾害之间的连锁激发关系,地质灾害链的构成特点及危害特点等诸多环节进行了全面研究,对诸如推覆体地壳深部流体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形成的岩体力学机理、工程防治特大地质灾害的有效性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层次防治对策。主要结论有:1、以龙门山推覆体地壳岩体作为研究对象,能满足特大地质灾害研究所涉及地质体对深度与广度的要求。龙门山推覆体是一个由滑脱层和边界断裂围限而成的宏观岩体,长度接近500km,宽度接近50km,深度接近20km。内部包含了4条主干断裂和滑脱层几个主要构造结构面。位于中地壳顶界的滑脱层是推覆体发生逆冲推覆运动的底部动力边界,也是中、上地壳岩体之间最主要的构造结构面。埋深12-26kmm,沿南西向北东方向变深。其物理力学属性是因板块水平运动挤压而产生的地壳岩体局部剪切熔融层,表现出各向异性、低速高导等物理力学属性。2、在亚欧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大地构造应力背景下,在青藏地块(巴颜喀拉)与华南地块(四川盆地)之间形成了龙门山推覆体型地块边界带,自晚更新带以来其新构造活动特征是活动推覆体,整体逆冲活动速率1~3mm/yr,方向南东。推覆体地壳岩体长期处于北西-南东向的挤压构造应力状态,主要沿已有区域性地质构造面发生剪切破坏。3、推覆体地壳岩体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符合岩体结构控制论。主要表现为沿已有构造结构面发生剪切滑移破坏,抗剪切滑移强度符合拜尔利定律(Byerlee’s law)。滑脱层具有发生剪切滑移(粘滑)的强度条件和几何条件,因而是龙门山活动推覆体发生7级以上特大地震的主要构造结构面(控震层)。沿滑脱层发生的剪切滑移(粘滑)是形成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及未来复发地震的岩体力学成因机制。4、龙门山地区地震强度与推覆体整体活动速率无关,而与控震结构面一滑的抗剪切滑移强度密切相关。与其埋深呈显著线性相关性:8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20km;7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14kmm;6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lOkm。据此可以圈定出7级以上地震可能发生区域的范围。5、在7级地震、Ⅸ度以上地震烈度区发生的大型高速远程地震滑坡主要受斜坡的弹-塑性二元结构控制。地震波(P波)及强烈的地震水平加速度在斜坡弹一塑性介面突然产生强大的拉应力,导致斜坡风化覆盖层产生自上而下贯通的拉裂破坏,进而引起滑床区岩体发生快速剪切破坏,是形成数量众多的大型、深层、高速、远程地震滑坡的主要力学机制。6、从地质灾害防治的角度对龙门山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链提出了新的认识。地质灾害链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强烈地震激发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同震型短时地质灾害链;另一类是区域暴雨激发滑坡(崩塌)—泥石流震后长周期地质灾害链。7、针对地震滑坡和震后泥石流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思路。地震滑坡应在间震期将潜在不稳定斜坡作为防治对象。采取留置安全距离,辅助采取必要的锚固工程措施进行综合防治。震后泥石流应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采取规划避让为主、应急排险为辅,以防为主的防治思路。审慎采取工程防治措施。8、龙门山地区特大地质灾害具有自然性、长期性、区域性、群发性、成灾后果严重的诸多特点,宜采取预防为主、避让为主、重视宏观规划的防治原则。将避免城镇损毁作为该区特大地质灾害防治的首要目标。基于地质环境容量考虑基础之上,提出了三层次防治对策:区域战略性宏观控制对策、流域局部避让对策及单点工程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
陈秋玉[10](2021)在《四川盆地威远、荣县地区地震活动和震源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力压裂技术作为一种旨在增加开采层位孔隙度与渗透率、提高油气产量的增产工艺,在页岩气开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向地下注入高压流体的过程会引起一些微地震,甚至可能诱发较大震级的地震活动。四川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页岩气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页岩气生产区域。其中,本文的研究区域威远、荣县地区(29~30°N,104~105°E)位于四川盆地内部威远页岩气生产示范区,历史地震活动水平较低。2018年以来,随着区域内页岩气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开采,发生了大量地震活动,甚至发生了两次5级以上的地震,因此我们对该区域的地震活动与震源参数研究是十分迫切和意义重大的。本文的研究时间段为研究区域内页岩气规模化开采后,即2018~2020年。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为了提高定位的准确性,更精确地分析研究区域的地震活动性,本文采取的是引入相对走时差限制的双差定位法,对11245个地震进行重定位,得到结论:在深度上,研究区域震源深度较浅,集中分布在2~6 km。在空间与时间尺度上,地震丛集性较强,可分为东西两个地震丛集,东部大致为NNE、NE向展布,西部地震分布较为复杂。使用线性扩散公式计算出东西两个地震丛集的几个不同阶段水力扩散系数,推测该区域的地震活动可能由流体作用引起。定位后使用最大似然法计算了威远、荣县地区的b值。首先使用Reasonberg法去除了研究区域内的余震,确保了b值计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空间扫描计算出的b值变化为0.6~1.9,变化范围较大,大部分地震b值集中分布在0.6~1.4;(2)在时间上,较大震级事件都对应着相对较低的b值或者是b值下降趋势;(3)在空间上,低b值主要分布在威远背斜南翼墨林断层、与墨林断层共轭走向为近NE向的条带区域,这些区域可能处于应力集中状态,存在发生强震的可能。高b值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东部。本文使用经验格林函数法计算威远、荣县地区震源参数:拐角频率fc和零频极限Ω0,最后计算出该地区应力降数值,结果为:(1)研究区域的地震矩M0分布范围为1012~1015N·m;(2)不同震级的拐角频率变化较大,其上限随着地震矩M0增加而减少;(3)震源半径在160~980 m之间;(4)应力降分布在0.002~17MPa,变化范围较大,大部分应力降集中分布在1.5 MPa以内,应力降均值为2.5MPa,中位数为0.66 MPa,与中国中小地震平均应力降较为吻合(0.1~10 MPa)。应力降表现随震级、地震矩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深度剖面上,应力降不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较大应力降事件分布在略深于压裂深度的位置。在平面上,应力降分布不均匀,在西部,高应力降区域分布在墨林断层南端、与墨林断层南端交汇的走向为NNE的区域和威远背斜内部,这里推测,对应于低b值NNE走向的区域可能存在一条隐伏断层。研究区域东部的高应力降区域对应着高b值。在时间尺度上,大地震发生后应力降会升高。综合各个方面的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威远、荣县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普遍较浅,丛集性较强。(2)威远、荣县地区的地震活动可能为流体与断层活化共同控制。研究区域内墨林断层及与墨林断层共轭的低b值、高应力降区域在未来的开采中仍值得继续关注。
二、关于构造地震发震条件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构造地震发震条件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大陆地震构造系统:以青藏高原及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发震构造域 |
2 发震构造层 |
3 发震构造带 |
3.1 边界发震构造带 |
3.1.1 恒河盆地-喜马拉雅边界发震构造带 |
3.1.2 东亚右行走滑剪切发震带 |
3.1.3 中亚左行走滑剪切发震带 |
3.2 内部发震构造带 |
4 发震构造点 |
5 讨论与结论 |
5.1 发震构造系统 |
5.2 地震成因 |
5.3 地震预测 |
5.4 取热减灾减排 |
(2)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水库诱发地震强度特征、分类和影响因素 |
2.1 库水诱发地震强度特征 |
2.2 水库诱发地震的分类 |
2.3 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水库诱发地震与坝高的关系 |
2.3.2 水库诱发地震与库容的关系 |
2.3.3 水库诱发地震与地震活动背景的关系 |
2.3.4 水库诱发地震与岩性的关系 |
3 水库诱发地震机理与判别标志 |
3.1 水体荷载作用 |
3.2 孔隙水压力作用 |
3.3 库水对岩石的物理化学作用 |
3.4 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的判别标志 |
3.5 岩溶塌陷型水库诱发地震的判别标志 |
3.6 地表卸荷型水库诱发地震的判别 |
4 水库诱发地震预测 |
4.1 工程地质类比法 |
4.2 半定量方法 |
4.2.1 概率统计法 |
4.2.2 模糊数学法 |
4.2.3 神经网络法 |
4.3 综合性方法 |
4.4 水库诱发地震预测与验证 |
5 水库诱发地震监测 |
6 水库诱发地震机理研究新进展 |
6.1 水库诱发地震机理研究 |
6.2 水库诱发地震波谱特征研究 |
7 结语与展望 |
7.1 水库诱发地震波谱特征及判别准则研究 |
7.2 水库诱发地震机理研究 |
(3)位于构造活跃区的小湾水库地震活动特征——基于地震精定位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小湾水库地质及地震活动背景 |
3 波形互相关分析及双差定位 |
3.1 波形互相关分析 |
3.2 双差地震定位 |
3.3 双差定位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 |
4 地震活动特征 |
4.1 地震活动与水库水位的关系 |
4.2 震源深度分布 |
4.3 b值分析 |
5 讨论和结论 |
(4)东秦岭216.8Ma前7.0级隐爆成因大地震的震源遗迹(论文提纲范文)
1震源遗迹地质与事实 |
1.1地质概况 |
1.2震源遗迹基本事实 |
1.2.1隐爆角砾岩体 |
1.2.1.1一级隐爆角砾岩体 |
1.2.1.2二级隐爆角砾岩筒 |
1.2.1.2.1木头沟二级隐爆角砾岩筒 |
1.2.1.2.2火古洞沟南、北两个二级隐爆角砾岩体 |
1.2.1.2.3螃蟹沟二级隐爆角砾岩体 |
1.2.2隐爆系列岩 |
1.2.2.1网格状震裂岩 |
1.2.2.2叠瓦状角砾岩 |
1.2.2.3隐爆角砾岩 |
1.2.2.4隐爆角砾-圆砾岩 |
1.2.2.5隐爆圆砾岩 |
2震源遗迹形成时代及深度 |
2.1震源遗迹形成时代 |
2.2震源遗迹形成深度 |
2.2.1根据上覆地层厚度,判断震源遗迹的形成深度不少于10km |
10km'>2.2.2根据花山岩体似斑状花岗岩的侵位深度,判断震源遗迹的形成深度>10km |
3震源遗迹的成因 |
3.1震源遗迹的物质属性与来源 |
3.1.1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1.2稀土元素特征 |
3.1.3同位素特征 |
3.1.3.1硫同位素特征 |
3.1.3.2氢、氧同位素特征 |
3.1.3.3铅同位素特征 |
3.1.3.4硅同位素特征 |
3.1.3.5辉钼矿Re元素含量特征 |
3.2震源遗迹的热动力及爆炸动力特征 |
3.2.1包裹体形态、种类与热动力特征 |
3.2.2包裹体温度和盐度特征 |
3.2.3隐爆角砾岩蚀变特征 |
3.2.4隐爆角砾岩的爆炸破碎特征 |
3.2.5隐爆角砾岩的微观破裂特征 |
3.2.6震源遗迹硅化岩石的力学性质 |
3.3震源遗迹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
3.4震源遗迹形成的基本过程 |
4形成隐爆震源遗迹主震的能量与震级 |
5讨论 |
6结论 |
(5)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川滇地区若干实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1.2 人工注水诱发地震研究概况 |
1.3 天然流体对地震活动性影响研究概况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微地震检测与定位 |
2.2 ETAS模型统计分析 |
2.3 震源机制解计算 |
2.4 应力场反演和流体超压计算 |
2.5 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计算 |
2.6 二维断层表面的流体压力扩散 |
2.7 断层稳定性分析 |
第3章 荣昌气田长期废水处理诱发地震活动特征 |
3.1 引言 |
3.2 地震活动随时间分布特征 |
3.3 地震活动随空间分布特征 |
3.4 应力场反演及所需流体超压力计算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长宁地区工业注水与M6级地震之间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长宁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
4.3 兴文M5.7级地震对长宁M6级地震的影响 |
4.4 长宁M6级地震序列应力场模式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加密地震观测讨论红河断裂带北段维西-乔后断层的地震活动性特征 |
5.1 引言 |
5.2 微地震检测结果分析 |
5.3 维西-乔后断层附近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远程强震触发滇西北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及其机制 |
6.1 引言 |
6.2 滇西北地区 2006~2018.02.25 地震活动特征 |
6.3 加密观测期间地震活动特征 |
6.4 长宁M6.0地震对滇西地区地震活动和地下流体的远程触发特征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松原地震与流体作用联系的大地电磁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松原地震概况 |
3 方法 |
3.1 大地电磁测深法 |
3.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3 相位张量分析 |
3.4 数据反演 |
4 结果 |
4.1 分辨率测试 |
4.2 水平切片 |
4.3 垂直切片 |
5 讨论 |
5.1 电性结构与发震断层 |
5.2 低阻异常与深部流体 |
5.3 地震机制 |
5.4 震群诱因 |
6 结论 |
(8)地震“突变震源”说(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理论依据与某些地球物质的化学、物理性质及变化 |
1.1 某些元素及其组成的地球物质的性质 |
1.2 理论依据与某些地球物质的化学物理变化及其参数间的关系 |
1.2.1 地球物质化学物理性质的变化 |
1.2.2 理论依据 |
1.2.3 某些地球物质的化学物理变化与参数间的关系及其综合能 |
2 非均匀性、差异性是地球物质固有的特征之一 |
2.1 [例一]圆明园小路上非均匀性差异性的天然“物理模型实验” |
2.2 [例二]二氧化硅的非均匀性差异性 |
3 “突变震源”説的提出 |
3.1 某些地震类型 |
3.2 某些构造地震成因说 |
3.3 “突变震源”说的提出 |
3.4 震源地球物质有关的实验实例 |
3.5 “突变震源”的震源机制之例 |
4 地震的可预报性 |
4.1 地震预报的依据与综合预报地震方法 |
4.1.1 地震预报的根本依据是“地震异常变化参数” |
4.1.2 综合预报地震方法 |
4.2 超声地震模型实验之例 |
4.2.1 用有理势函数等模拟预报发震时刻 |
4.2.2 模拟预报震源位置和体积 |
4.2.3 用有理势函数等模拟预报震级 |
5 结 论 |
(9)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特大地质灾害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3.1 地震研究脱离岩体力学实质 |
1.3.2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不够 |
1.3.3 活动断裂研究地震成因存在的缺陷 |
1.3.4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研究脱离实际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孕灾地质环境条件与致灾因子分析 |
2.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1.5 植被 |
2.1.6 社会经济情况 |
2.2 地质构造特征 |
2.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2.2 龙门山推覆体平面地质特征 |
2.2.3 龙门山推覆体剖面地质特征 |
2.2.4 主要断裂带及其活动性 |
2.2.5 次级推覆体 |
2.2.6 多层次滑脱特征 |
2.3 地层岩性 |
2.3.1 区域地层简介 |
2.3.2 龙门山推覆体地层简介 |
2.4 工程地质岩组 |
2.5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评价 |
2.6 致灾因子分析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龙门山推覆体新构造活动及地壳岩体结构力学特征 |
3.1 龙门山推覆体新构造活动特点 |
3.1.1 新构造活动的定义与时间界限 |
3.1.2 龙门山新构造活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历史 |
3.1.3 龙门山推覆体新构造活动特征 |
3.1.4 龙门山推覆体的地震活动性与“汶川”特大地震 |
3.1.5 “汶川”特大地震与活动断裂关系的反思 |
3.2 龙门山推覆体构造应力场 |
3.2.1 区域构造应力特点 |
3.2.2 龙门山现代构造应力场 |
3.3 龙门山推覆体地壳岩体结构特征 |
3.3.1 岩体结构的空间尺度效应 |
3.3.2 龙门山推覆体地壳岩体结构类型 |
3.4 龙门山推覆体地壳岩体力学强度特征 |
3.4.1 龙门山推覆体地壳岩体剪切变形和破坏方式 |
3.4.2 龙门山推覆体地壳岩体抗剪强度定量研究 |
3.5 流体对龙门山推覆体滑脱层抗剪强度的影响 |
3.5.1 推覆体地壳深部流体的存在及状态 |
3.5.2 流体对滑脱层抗剪强度的影响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龙门山推覆体内动力地质灾害(地震)形成的岩体力学机制 |
4.1 “汶川”地震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4.1.1 研究现状与主要成果 |
4.1.2 存在问题 |
4.2 “汶川”地震形成机制的岩体力学解释 |
4.2.1 岩体力学研究地震的已有成果 |
4.2.2 从岩体力学角度解释“汶川”地震成因 |
4.3 中国西部地震与区域性深大断裂的关系 |
4.3.1 中国西部区域性深大断裂的特殊性与安德森模式的缺陷 |
4.3.2 “汶川”地震同震地表破裂成因解释 |
4.3.3 同震地表破裂是区域性深大断裂的雏形 |
4.4 同震地表破裂的地质灾害效应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汶川”地震次生特大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机制 |
5.1 国内外关于特大地质灾害的划分标准 |
5.2 “汶川”特大地震滑坡灾害 |
5.2.1 地震滑坡的概念 |
5.2.2 地震滑坡的分类 |
5.2.3 “汶川”地震滑坡的研究程度与分类 |
5.2.4 “汶川”特大地震滑坡(崩塌)灾害的特征 |
5.2.5 “汶川”特大地震滑坡形成机理 |
5.3 地震堰塞湖 |
5.3.1 地震堰塞湖及其危害的研究现状 |
5.3.2 “汶川”地震堰塞湖的分布特征 |
5.3.3 地震堰塞湖的危险性评估与应急处置 |
5.3.4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排险 |
5.4 震后特大泥石流灾害 |
5.4.1 泥石流发生的自然地理地质背景 |
5.4.2 “汶川”震后泥石流的主要特点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龙门山推覆体地质灾害链认识与应用 |
6.1 地质灾害链的研究程度 |
6.1.1 地质灾害链概念的形成和演化 |
6.1.2 “汶川”地震灾害链的研究程度 |
6.2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链的再认识 |
6.2.1 地质灾害链的起点 |
6.2.2 地质灾害链的类型划分及实例 |
6.3 地质灾害链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
6.3.1 强震区是地质灾害链防治的重点 |
6.3.2 同震型大型高速远程地震滑坡地质灾害链的防治 |
6.3.3 震后型滑坡-暴雨激发泥石流地质灾害链的防治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龙门山特大地质灾害的再认识与三层次防治对策 |
7.1 特大地质灾害认识现状 |
7.2 龙门山特大地质灾害的再认识 |
7.2.1 激发因素为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提供初始动力 |
7.2.2 龙门山特大地质灾害成灾特点的再认识 |
7.3 龙门山特大地质灾害三层次防治对策 |
7.3.1 防治原则 |
7.3.2 防治目标 |
7.3.3 三层次防治对策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2.1 对特大地质灾害的再认识 |
8.2.2 工程防治特大地质灾害的效果评价 |
8.3 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四川盆地威远、荣县地区地震活动和震源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研究现状 |
1.1.1 与构造地震的区别 |
1.1.2 世界典型诱发地震 |
1.1.3 诱发机制 |
1.1.4 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特征 |
1.2 地震定位研究现状 |
1.3 震源参数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威远、荣县地区研究背景 |
2.1 区域构造与历史研究背景 |
2.2 页岩气开发与地震活动背景 |
第三章 威远、荣县地区地震定位 |
3.1 数据 |
3.2 方法和原理 |
3.3 数据处理 |
3.4 双差定位结果与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威远、荣县地区b值 |
4.1 方法与原理 |
4.2 b值计算 |
4.3 威远、荣县地区b值时空分布特征 |
4.4 讨论 |
第五章 威远、荣县地区震源参数研究 |
5.1 引言 |
5.2 方法与原理 |
5.2.1 多台多震联合反演 |
5.2.2 经验格林函数法 |
5.3 数据处理 |
5.3.1 预处理 |
5.3.2 数据准备与计算 |
5.4 震源参数计算结果 |
5.4.1 结果 |
5.4.2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论文与会议 |
参与项目 |
四、关于构造地震发震条件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陆地震构造系统:以青藏高原及邻区为例[J]. 李德威,陈继乐,陈桂凡,梁桑.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12)
- [2]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进展[J]. 常廷改,胡晓. 水利学报, 2018(09)
- [3]位于构造活跃区的小湾水库地震活动特征——基于地震精定位的分析[J]. 姜金钟,付虹,陈棋福.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7)
- [4]东秦岭216.8Ma前7.0级隐爆成因大地震的震源遗迹[J]. 陈志耕. 地质学报, 2015(08)
- [5]流体对断层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川滇地区若干实例研究[D]. 王志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6]第四纪火山活动典型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J]. 闫成国,张文朋. 防灾减灾学报, 2013(01)
- [7]松原地震与流体作用联系的大地电磁证据[J]. 唐裕,翁爱华,杨悦,李世文,牛建军,张艳辉,李亚彬,李建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1(01)
- [8]地震“突变震源”说[J]. 冯永革,陈立成,吴发恩,马文涛,赵鸿儒.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6)
- [9]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D]. 马国哲. 兰州大学, 2013(05)
- [10]四川盆地威远、荣县地区地震活动和震源特征研究[D]. 陈秋玉.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