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1/98兼容式单片机教学开发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阮德生[1](1996)在《51/98兼容式单片机教学开发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中介绍一种由作者研制的新型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ESI5198兼容式单片计算机教学开发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在不用其他实验辅助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对Intel8031、8751和8098三种单片机的各种原理性演示和进行各种应用性接口实验,以及应用系统和智能仪器的调试和开发。文中讨论了该系统主要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所用EPLD编程的ABEL程序清单和系统的总体线路图,最后介绍了使用情况。文中还讨论了本系统与M68HC11系列兼容的可能性。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邱密[3](2009)在《大型实验仪器共享平台中数据采集与处理终端研究》文中认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共享、资源的合理配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资源信息的共享甚至直接影响到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目前在一些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由于管理体制与设备使用机制的局限性,大型实验仪器的使用率极为有限,因而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构建大型实验仪器共享平台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在构建大型实验仪器共享平台中,如何完成平台中的各种不同设备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是实现远程数据交流与共享的关键,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用意义。论文针对大型实验仪器共享平台中收集各种实验仪器与设备的数据信息的需要,研发了一套专用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论文首先对课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使用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型实验共享平台总体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针对大型实验共享平台中数据采集的特殊性和功能要求,在进行详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数据采集系统整体方案的设计;然后详细介绍了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FPGA控制逻辑和系统软件设计。系统主要以C8051F020嵌入式单片机为核心,辅以高性能A/D转换器、FPGA、USB接口芯片等功能模块,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系统中利用FPGA完成高速数据采集中所需要的各个控制逻辑时序信号;在系统软件设计中,分别完成了主程序、通信接口软件、服务器软件的设计;并对系统软硬件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设计;最后对安装调试过程进行了介绍,给出了调试的结果。本课题研究的系统接口及数据格式符合大型实验仪器共享平台的规范和要求,可对多种大型仪器设备进行高速的数据采集。经过实际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基本满足现阶段大型实验仪器共享平台数据采集的需求。
徐金增[4](2009)在《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单片微型计算机(MCU)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性能上有很大的进步,在型号上发展到上千种类,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单片机课程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自动化、测控以及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应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之余,必须通过编写程序、设计硬件电路、仿真、调试这一系列的实验过程,才能更好地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原理和应用技能。随着单片机及其接口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编程仿真实验资源并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单片机课程教与学的需求,构建低成本、技术先进、源码公开的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对我国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和单片机领域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结合目前教学中对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的实际需求,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思想,精心设计和开发了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该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由PC机端单片机编程控制软件和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板两部分组成。PC机端的单片机编程控制软件可以自动检测到连接到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板上的单片机,控制单片机编程器擦除、写入、读出、校验目标单片机ROM中的程序,以十六进制文件(.HEX文件)格式显示在控制界面内;单片机仿真实验系统能够把写入单片机的程序实时地运行,并呈现实际运行效果。单片机编程控制软件和单片机仿真实验板组成一个完整的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该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的编程控制软件是在Visual C++ IDE环境下开发的,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板上的MCU采用了美国Atmel公司推出的应用广泛、兼容性强、功能强大、价格低廉的AT89S系列单片机,该系列单片机内部除了集成了传统单片机的基本功能部件外,还集成了在系统可编程(ISP)功能,ISP功能为单片机的应用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带来了极大方便。选择该MCU有效降低了系统的技术度和成本,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该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性能稳定,综合功能极强,它集编程、仿真、实验于一体,可以进行系统全面的单片机实验项目的学习。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各功能单独实现,利用该编程仿真实验系统,可以从原理上学习单片机编程的过程,实时查询单片机子程序库,进行本系统提供实例的仿真。能胜任学生的课程实验、毕业设计、电子设计竞赛等各个不同的实验与实践阶段,有利于实验者自主开发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文中首先论述了开发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介绍了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的组成以及各个模块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对论文工作重点做了说明;然后论述了模块化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总体设计,主要完成了编程仿真MCU选型、系统功能描述、总体逻辑结构的设计实现以及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编程控制软件的实现;全文分三个模块对单片机仿真实验系统进行介绍,即:编程控制部分、子程序查询部分和编程仿真实验部分。阐述了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板的设计,包括编程器设计、ISP在线编程功能设计、以及基本仿真实验模块部分的设计,对各部分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给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连接原理图;最后论述了利用该系统改进单片机实验教学的方法,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验,介绍了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的操作实验过程并对本文作了系统总结。
蒋海英[5](2009)在《基于AVR单片机教学实验板的设计》文中指出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成熟稳定,功能齐全,易学好用,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AMD,Philips,Signetics,Siemens,Matra,Dallas,Atmel等国际着名企业相继投入MCS-51兼容产品的研发制造,使MCS-5家族速度更快,耗电更少,功能更强。学习基于MCS-51内核的高档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对工科学生而言意义重大。本文选用AVR系列单片机中的ATmega16研制了单片机教学实验开发板,学生应用GCC,KeilC,LabView进行软件编程,可以实现:ISP并行下载,液晶显示,A/D转换,键盘与LED显示,UART串行通信,USB2.0通信,SPI和I2C(TWI)串行总线、传感器、蜂鸣器等模块的试验和功能测试,丰富了单片机的教学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动手能力。全文针对实验系统各部分的功能特点,在控制器芯片选型、硬件电路设计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此外还论述了ATmega16单片机的集成开发环境。阐述围绕四部分进行:首先,对教学实验板的基本设计的思路和方案进行了阐述;其次,详细介绍了教学实验板的电路设计部分,包括存储器及外围芯片的选型,各单元电路硬件实现的具体步骤、重点细节和硬件调试方法等内容,给出了各单元电路的电路连接图。再次,设计模块化的USB通信子系统。采用CY7C68013芯片进行USB通信,并结合USB通信协议和USB控制芯片对该模块进行功能定义,给出USB控制芯片与AVR控制芯片之间的详细连接电路,以及USB固件程序。同时采用简洁流畅的图形化程序设计软件LabView设计上位机软件,其主要功能是发送数据给USB端,接收并显示采集到的数据。其中难点是USB芯片与LabView连接的驱动程序,本文中采用动态链接库把两者连接起来,使数据能正常的上传下行。最后,文章对课题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实验系统基本的应用模式,提出了今后该实验系统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郇玉龙[6](2008)在《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单片微型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全国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已普遍开设单片机及其相关课程。在单片机及其接口技术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单片机及其接口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实验仪器并不能完全满足教与学的需求,构建低成本、技术先进、易更新的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对我国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和我国单片机领域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课题针对现有单片机实验装置所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目前教学中对单片机实验装置的实际需求,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思想,精心设计和开发了新型的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该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由主板和多个I2C总线扩展实验板组成。主板部分集成ISP在线系统编程部分、单片机仿真器部分、单片机基本实验电路部分和扩展多样化接口和总线部分。其中仿真部分通过SST89E564RD仿真监控芯片实现,仿真器调试开发环境使用德国KEIL公司的Keil C51编程与开发、调试软件。该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的核心CPU采用了美国SST公司推出的应用广泛、兼容性强、功能强大、价格低廉的单片机SST89E564RD,因为这种微控制器内部集成了许多使用广泛的功能部件,所以该MCU选型方案有效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并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该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性能稳定,综合功能极强。它集仿真、编程、实验于一体,可以进行系统全面的单片机实验项目的学习。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各接口实验相互独立,实验内容循序渐进,利用该实验教学仿真系统平台,除了可以完成单片机学习的基本原理性的实验外,还可以进行单片机的外围串、并扩展接口实验,能胜任于学生的课程实验、毕业设计、电子设计竞赛等各个不同的实验与实践阶段,有利于实验者进行自主开发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文中首先分析了当前单片机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开发新型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论文工作重点做了说明;然后论述了模块化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总体设计,主要完成了仿真MCU选型、系统功能描述、总体逻辑结构的设计以及单片机仿真软件开发环境Keil C51的介绍;接着阐述了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主板电路的规划设计,包括仿真器设计、ISP在线编程功能设计、基本实验模块以及扩展接口总线部分的设计,对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并给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连接原理图;由于串行扩展总线技术是未来单片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接下来文中重点完成了I2C串行总线扩展技术的介绍以及I2C串行总线扩展实验板的设计;在本文最后论述了利用该系统改进单片机实验教学的方法,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实验设计实例,并对本文作了系统总结。
王君[7](2015)在《基于模糊控制策略的温室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和网络化也成为温室环境控制的发展方向,对温室作物的栽培和管理也开始注重节约能源及其可持续发展性。吉林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热,昼夜温差大,其基础温度及温差变化同其他地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现有的控制系统是已经做好的固定的控制系统,不能随用户的要求和季节的变化而随意更改。本研究针对吉林省地处北方寒冷地区的特点,通过对温室作物生长规律及控制算法、软硬件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设计了一套带有远程控制功能的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调节温室的温度、湿度、光照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为温室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作物的品质、产量并节约能源。本研究还设计了温室控制系统的模糊PID控制器,并用改进了的遗传算法对两输入、三输出的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了三角形隶属函数底宽和模糊控制规则的优化。对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常规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了比较。常规PID控制器对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依赖很大,存在响应速度慢,超调量大等问题。运用模糊推理对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Kp、 Ki、 Kd进行调整,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系统的超调量减少,响应速度变快。但是由于模糊PID控制器受到论域的划分均匀和专家经验合理性的影响,其控制效果也没达到最佳。而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通过遗传算法所具有的超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可以得到理想的控制规则和合理的模糊划分。系统的超调量很小,响应速度也很快。将遗传算法应用于模糊PID控制器,对其进行参数的优化可以明显提高控制器的控制品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本研究基于模糊控制设计了一套温室远程智能控制系统,本控制系统由四部分组成:一台作为客户端的远程控制PC机、一台作为服务器端的上位机与作为温室控制器的单片机stc15f2k60s2及数据采集系统和执行机构组成。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软件大致可分成六个功能模块:人机界面模块主要是完成系统登录和密码管理等交互功能;数据接收显示模块主要完成实时数值和图形显示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和CO2浓度等环境参数,存储从温室控制器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超限报警。参数设置模块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要求对温室环境各个参数进行设置,为智能控制提供参考数据;控制策略模块用于分析和处理从温室控制器接收的数据信息,为温室提供智能自动控制或者人工手动控制;状态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现场各执行机构的运行状态;通信模块完成通讯协议的设定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温室控制器可以实时的显示温室的温度、湿度、光照度和CO2浓度等各个环境参数及执行机构的运行状态。并能够根据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对温室内的执行机构进行控制。现场层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各执行机构。控制策略方面,将控制模式分为春夏秋季模式和冬季模式两种。春夏秋季模式中,将湿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将一天分为午前(6:00-14:00)、午后(14:00-19:00)、傍晚(19:00-24:00)和夜晚(0:00-6:00)四个时间段进行模糊变温控制。冬季模式中将一天24小时分为白天和夜晚两个时段进行变温控制。远程控制PC机和上位机之间的通信由Visual C++6.0编程实现,只要在温室远程控制软件中输入上位机的网络地址,当网络连接成功后,就可以实时显示温室的环境参数和执行机构的运行状态,并且可以手动控制各个执行机构的启闭。经过试验表明:系统界面友好易于操作,能够实时显示温室环境参数和执行机构的运行状态,并能够根据控制策略智能的控制温室环境,环境参数能够控制在设定范围内,为黄瓜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此外,系统的温湿度等控制参数易于修改以便适应不同作物的需求。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在不同的省份城市甚至不同的国家都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机方便的监控温室环境和执行机构的运行状态,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李学海,孙群中,吴蓬勃,李莉[8](2014)在《老旧单片机实验箱的改造与升级》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许多高校实验室中存量巨大的、老旧过时的单片机实验箱,利用添加适配件(硬件或软件)的开发思路,进行了改造和升级,不仅使其起死回生,而且功能还得到提升。经过试用证明,创意可行、设计成功、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并且用途更加宽泛、应用更加灵活、使用更加方便、维护更加简便、实验成本更加低廉。
谢锐勇[9](2019)在《双轴视觉伺服云台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人们对伺服系统的需求不断加大,满足上述需求的关键点之一在于提升伺服控制系统性能,所以加大对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实用价值。而一般的研究及高校人员在对伺服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及实验教学时普遍存在缺乏有效的伺服控制实验平台、现有的实验平台接口通用性差等现实问题,这些客观因素严重限制了研究及教学人员的热情;同时,工程应用领域也存在缺乏具备算法设计及快速验证功能的伺服控制设计软件平台。本课题主要针对伺服控制实验平台及伺服控制设计软件较为缺乏的问题,参照伺服系统的一般性控制结构框架,自主设计了伺服控制实验平台,以便为伺服控制的研究、教学以及工程应用提供一个实用的实验验证平台。首先,本文在分析伺服系统的一般性控制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并搭建了基于二自由度云台的伺服控制实验硬件平台。其中,二自由度云台可用于多轴协调控制的研究;伺服控制单元采用上下位机结构的设计,使实时性强的嵌入式底层控制单元和运算及交互功能强的上位机控制单元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伺服检测单元包含了轴角检测单元和视觉检测单元,便于满足不同控制方案的需求。然后,本文设计了实验平台的软件部分,主要从嵌入式软件、视觉检测软件、伺服控制设计软件三个模块进行设计。其中,嵌入式软件主要完成伺服底层的闭环控制和与伺服控制设计软件的通信交互;视觉检测软件主要以实现利用视觉检测激光斑点中心位置坐标为目的;伺服控制设计软件是在参考了大量伺服系统控制设计案例后,制定出一套较为规范完善的伺服控制设计流程并实现的产物,便于控制算法的设计及快速验证。最后,本文在前文所搭建实验平台的基础上,选取部分伺服算法进行研究和改进,提出了双轴双闭环的控制方案。以本实验平台为实际对象,对系统存在的死区非线性进行补偿;对角度内环进行被控对象的模型辨识和控制器设计及快速验证,提出了基于频域指标折算的带隔离度约束PD控制器设计方法,并与基于扩展LQR的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进行对比;针对内、外环采样率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零阶保持器的双采样率设计方法;对视觉外环进行被控对象的模型辨识和控制器设计及快速验证;提出了基于频域指标折算的带隔离度约束PI控制器设计方法;此部分验证了该平台设计的合理性,为后续将在此实验平台上研究的算法及软件移植至其他伺服系统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鲍广建[10](2019)在《嵌入式地磁场矢量查询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战争中智能化是未来弹药的发展趋势,二维弹道引信是常规弹药智能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磁场因为其稳定性,适合作为基准来进行各类应用。二维弹道引信的姿态角以地磁信息为条件进行调整,因此研究地磁场的查询技术很有必要。根据某型号车载高炮导弹装定需求,设计了具有地磁查询和信号控制功能的地磁查询系统以及装定解析存储的弹上解析样机。首先,根据模型值与实测值,研究IGRF和WMM模型的差异,结果表明WMM模型的表现要优于IGRF模型。分析了经纬度变化、时间、高度等参数对地磁场的影响,在50km射程、10km高度下,地磁场变化小于1%。其次,根据姿态角解算公式,提出了直接对比与求导对比分析初始地磁分量对姿态角误差,推导误差影响计算公式,误差结果表明500nT误差下,初始地磁分量对姿态角综合误差在0.5°内。实现了计算地磁分量的模型法与插值法的软件计算,研究表明,模型法对于全球计算普适性好,局部可能存在较大误差;插值法对局部处理优秀。最后设计了原理样机并进行了定位与解算装定实验验证,其结果表明利用嵌入式单片机计算地磁分量符合使用要求。
二、51/98兼容式单片机教学开发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1/98兼容式单片机教学开发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3)大型实验仪器共享平台中数据采集与处理终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学术意义及使用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目的 |
1.3 大型实验仪器共享平台介绍 |
1.3.1 大型实验仪器共享平台 |
1.3.2 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基本要求和功能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1.5 本章总结 |
2 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的功能及需求分析 |
2.2 数据采集原理 |
2.2.1 采样定理 |
2.2.2 量化与编码 |
2.3 系统组成 |
2.4 本章总结 |
3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信号调理电路 |
3.2 AD 转换电路 |
3.2.1 芯片AD9054 介绍 |
3.2.2 AD 转换电路 |
3.3 触发信号产生模块 |
3.3.1 AD96687 比较器 |
3.3.2 触发信号模块 |
3.4 时钟电路 |
3.4.1 SY89429 |
3.4.2 时钟电路 |
3.5 接口电路 |
3.5.1 CH375 |
3.5.2 USB 接口电路 |
3.5.3 RS232 接口电路 |
3.6 液晶显示模块 |
3.6.1 AT056TN52 |
3.6.2 液晶显示模块 |
3.7 电源模块 |
3.8 单片机应用电路 |
3.8.1 C8051F020 |
3.8.2 单片机模块 |
3.9 FPGA 应用电路 |
3.10 本章总结 |
4 高速数据采集控制逻辑设计及其FPGA 实现 |
4.1 FPGA 介绍 |
4.1.1 FPGA 简介 |
4.1.2 基于FPGA 的系统开发流程 |
4.1.3 FPGA 的应用 |
4.2 FPGA 设计模块 |
4.2.1 启动AD 采样模块 |
4.2.2 地址译码器控制模块 |
4.2.3 预采样模块 |
4.2.4 同步地址计数器 |
4.2.5 采样长度计数器 |
4.2.6 AD 采样存储控制模块 |
4.2.7 频率计 |
4.3 本章总结 |
5 终端软件设计 |
5.1 单片机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5.2 单片机主程序的设计 |
5.3 通信接口软件设计 |
5.3.1 CH375 芯片工作时序 |
5.3.2 USB 接口芯片初始化过程 |
5.3.3 USB 接口软件流程 |
5.4 服务器端软件设计 |
5.4.1 VB 简介 |
5.4.2 USB 软件接口 |
5.4.3 软件流程 |
5.5 数据输出方式 |
5.6 本章总结 |
6 抗干扰设计 |
6.1 系统干扰分析 |
6.2 系统抗干扰设计 |
6.2.1 硬件抗干扰设计 |
6.2.2 软件抗干扰设计 |
6.3 本章总结 |
7 系统调试 |
7.1 仿真器介绍 |
7.2 信号调理电路调试 |
7.3 触发电路调试 |
7.4 时钟电路调试 |
7.5 FPGA 调试 |
7.5.1 FPGA 控制参数初始化仿真 |
7.5.2 频率计仿真图 |
7.5.3 FPGA 与单片机调试 |
7.6 服务器端调试结果及分析 |
7.6.1 服务器端识别USB |
7.6.2 VB 程序操作USB |
7.6.3 服务器端仿真结果 |
7.7 本章总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单片机硬件电路图 |
D FPGA 控制逻辑完整设计图 |
(4)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总体设计 |
2.1 编程仿真实验系统的单片机选型 |
2.1.1 选型原则 |
2.1.2 AT89551 单片机性能简介 |
2.2 编程控制软件设计 |
2.2.1 设计原理 |
2.2.2 编程操作流程图 |
2.2.3 编程软件各模块功能 |
2.3 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设计 |
2.3.1 总体逻辑结构 |
2.3.2 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的设计 |
第三章 编程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 |
3.1 单片机编程器模块 |
3.1.1 编程原理 |
3.1.2 HEX 文件格式 |
3.1.3 编程环境简介 |
3.1.4 通讯协议 |
3.1.5 编程器各控制功能实现 |
3.2 子程序库查询模块 |
3.2.1 功能简介 |
3.2.2 实现方法 |
3.3 编程仿真实验模块 |
3.4 整体程序实现 |
第四章 编程仿真实验板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2 实验板各功能模块设计 |
4.2.1 电源模块 |
4.2.2 ISP 接口模块 |
4.2.3 发音模块 |
4.2.4 流水灯模块 |
4.2.5 行列键盘和数码管模块 |
4.2.6 红外接收模块 |
4.2.7 继电器控制模块 |
4.2.8 12C 实验模块 |
4.2.9 温度传感器模块 |
4.3 ISP 在线可编程功能设计 |
4.3.1 ISP 技术的优势 |
4.3.2 ISP 在线可编程的工作原理 |
4.3.3 ISP 下载线的设计与制作 |
4.4 程序存储器的加密 |
第五章 编程仿真实验项目设计 |
5.1 利用本系统改进单片机实验教学方法 |
5.2 编程仿真基本实验 |
5.2.1 单片机控制流水灯实验 |
5.2.2 演奏国歌仿真实验 |
5.2.3 单片机与红外设备接口实验 |
5.2.4 电子秒表仿真实验 |
5.2.5 数码管显示实验 |
第六章 结束语和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基于AVR单片机教学实验板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课题背景 |
1.2 AVR教学实验板的总体结构 |
1.3 课题的设计思路及特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教学实验板的软硬件开发平台 |
2.1 AVR高速嵌入式单片机和ATMEGA16 |
2.2 教学实验板的软件开发环境 |
2.2.1 AVR单片机的开发工具 |
2.2.2 其他相关开发工具 |
第3章 各功能模块的软件及硬件电路设计 |
3.1 ISP串行下载编程接口 |
3.2 LED显示模块 |
3.3 LCD模块实验设计 |
3.4 键盘和LED显示设计 |
3.5 模数转换ADC设计 |
3.6 通用同/异步串行接口USART |
3.7 两线串行接口TWI总线接口设计 |
3.8 传感器电路设计 |
3.9 蜂鸣器电路设计 |
3.10 电源电路 |
3.11 复位电路 |
3.12 晶振电路 |
第4章 基于CY7C68013芯片的USB2.0接口设计 |
4.1 USB接口模块总体设计 |
4.2 USB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 |
4.2.1 CY7C68013在SlaveFIFO模式下最小系统硬件设计 |
4.2.2 实现异步Slave FIFO模式的写 |
4.3 硬件电路调试 |
4.4 USB2.0接口芯片固件程序实现 |
4.4.1 固件程序设计 |
4.4.2 USB固件程序调试 |
4.5 USB驱动程序设计 |
4.5.1 固件下载USB设备驱动程序 |
4.5.2 EZ-USB通用设备驱动程序 |
4.6 上位机应用程序设计 |
4.6.1 USB设备通信 |
4.6.2 动态链接库的编制 |
4.6.3 LabView中调用DLL |
4.7 ATMEGA16单片机与USB接口通信实例 |
4.7.1 程序设计 |
4.7.2 程序调试过程和运行结果: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总体设计 |
2.1 实验平台的MCU 选型 |
2.1.1 选型原则 |
2.1.2 SST89 系列单片机性能简介 |
2.2 系统功能 |
2.2.1 在线仿真器功能 |
2.2.2 ISP 在系统编程功能 |
2.2.3 单片机实验教学功能 |
2.3 硬件组成和结构 |
2.3.1 硬件总体逻辑结构 |
2.3.2 系统具体硬件模块及接口定义 |
2.4 软件开发环境---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2 |
2.4.1 单片机程序的建立和仿真调试 |
2.4.2 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2 |
2.4.3 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2 的使用 |
第三章 主板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3.1 仿真器功能的设计 |
3.1.1 仿真器功能设计方案的选择 |
3.1.2 单片机SST89E564RD 作仿真器的工作原理 |
3.1.3 仿真器功能的硬件设计 |
3.1.4 仿真监控程序SoftICE 的烧录 |
3.2 ISP 在线可编程功能设计 |
3.2.1 ISP 技术的优势 |
3.2.2 ISP 在线可编程的工作原理 |
3.2.3 ISP 下载线的设计与制作 |
3.2.4 ISP 在线编程功能的使用 |
3.3 具体实验电路设计 |
3.3.1 电源模块 |
3.3.2 仿真MCU 模块 |
3.3.3 地址锁存及数据总线驱动模块 |
3.3.4 三八译码器电路模块 |
3.3.5 ISP 在线下载模块 |
3.3.6 八路流水灯模块 |
3.3.7 八路拨动开关模块 |
3.3.8 继电器控制模块 |
3.3.9 独立式键盘模块 |
3.3.10 扬声器电路模块 |
3.3.11 动态数码显示模块 |
3.3.12 16X16LED 点阵模块 |
3.3.13 4×4 行列式键盘模块 |
3.3.14 液晶显示控制模块 |
3.3.15 串并转换模块 |
3.3.16 RS232 串行通信模块 |
3.3.17 数据存储器模块 |
3.3.18 8255 扩展接口模块 |
3.3.19 模数转换模块 |
3.3.20 数模转换模块 |
3.3.21 直流电机驱动模块 |
3.3.22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 |
3.3.23 并行打印机接口模块 |
3.3.24 红外接收模块 |
3.3.25 DS18B20 单总线模块 |
3.3.26 串行存储器93C46 电路模块 |
3.3.27 PS2 键盘接口 |
3.3.28 串行总线扩展接口 |
3.3.29 外扩40 针仿真头接口 |
第四章 I2C 串行总线扩展实验板的设计与实现 |
4.1 I2C 串行总线扩展技术 |
4.1.1 I2C 总线特点 |
4.1.2 总线的构成及信号类型 |
4.1.3 I2C 总线节点的寻址方式 |
4.2 主方式下的I2C 总线虚拟技术 |
4.2.1 I2C 总线时序 |
4.2.2 主方式下的数据操作格式 |
4.2.3 虚拟I2C 总线软件 |
4.3 实验板的硬件结构和设计 |
4.3.1 AT24C02 存储器和SAA1064 显示器件实验板 |
4.3.2 PCF8574 外围接口扩展实验板 |
4.3.3 PCF8591A/D、D/A 转换器实验板 |
4.3.4 PCF8583 日历时钟实验板 |
第五章 具体实验项目设计 |
5.1 利用本系统改进单片机实验教学方法 |
5.2 教学基本实验 |
第六章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基于模糊控制策略的温室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面 |
1.2.2 控制算法的优化组合方面 |
1.2.3 温室环境的建模与仿真 |
1.2.4 节能环保方面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遗传算法优化模糊 PID 控制器 |
2.1 模糊控制的基本理论 |
2.1.1 模糊控制的数学基础 |
2.1.2 模糊规则和模糊逻辑推理 |
2.1.3 模糊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2.1.4 常见的模糊控制器 |
2.2 遗传算法简介 |
2.2.1 遗传算法 |
2.2.2 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 |
2.2.3 遗传算法的参数 |
2.2.4 遗传算法的参数设定 |
2.2.5 基本遗传算法存在的问题 |
2.3 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模糊 PID 控制器 |
2.3.1 模糊 PID 控制器 |
2.3.2 改进遗传算法 |
2.3.3 优化模糊 PID 控制器 |
2.3.4 优化设计 |
2.3.5 参数设定 |
2.3.6 仿真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室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的设计 |
3.1 温室的控制策略研究 |
3.1.1 温室环境控制的特点 |
3.1.2 温室环境控制措施 |
3.2 温室环境的控制方法 |
3.2.1 温度控制 |
3.2.2 湿度控制 |
3.2.3 光照控制 |
3.2.4 CO_2浓度控制 |
3.3 温室环境控制策略设计 |
3.3.1 春夏秋季控制模式 |
3.3.2 冬季控制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位机和远程控制机的软硬件设计 |
4.1 Visual C++ 6.0 编程基础 |
4.1.1 Visual C++ 6.0 简介 |
4.1.2 IDE(集成开发环境)介绍 |
4.1.3 VC++6.0 串行通信 |
4.1.4 Access 数据库编程 |
4.2 温室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4.3 上位机软硬件设计 |
4.3.1 上位机的硬件配置 |
4.3.2 上位机的软件设计 |
4.4 温室远程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4.4.1 基于 WEB 的实时远程监控系统 |
4.4.2 VC++6.0 SOCKET 编程 |
4.4.3 远程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 |
4.4.4 远程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下位机的软硬件设计 |
5.1 温室下位机的总体设计 |
5.2 温室单片机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5.2.1 stc15f2k60s2 单片机 |
5.2.2 电源及滤波电路 |
5.2.3 报警电路 |
5.2.4 温湿度检测模块 |
5.2.5 光照度检测模块 |
5.2.6 模拟按键模块 |
5.2.7 LCD1602 液晶显示模块 |
5.2.8 串口通信模块 |
5.2.9 执行机构状态灯模块 |
5.2.10 继电器模块 |
5.2.11 PCB 印制电路板 |
5.3 温室单片机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5.3.1 相关软件 |
5.3.2 软件设计原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控制效果的验证实验与分析 |
6.1 温室单片机控制器运行效果验证 |
6.2 温室上位机智能控制软件控制效果验证 |
6.3 温室远程控制软件控制效果验证 |
6.4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运行实验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老旧单片机实验箱的改造与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背景技术分析 |
1.1 TMC-1单片机实验箱 |
1.2 P89C51RD2单片机 |
1.3 STC89C51RC单片机 |
2 改造与升级及其曲折过程 |
2.1 改造过程 |
2.2 升级过程 |
3 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
3.1 课内实验 |
3.2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
3.3 创新实践 |
4 结语 |
(9)双轴视觉伺服云台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伺服控制实验平台 |
1.2.2 伺服控制设计软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伺服系统分析与实验硬件平台搭建 |
2.1 伺服实验平台硬件框架 |
2.2 二自由度云台设计 |
2.3 伺服控制单元设计 |
2.4 伺服检测单元设计 |
2.5 其他单元的选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伺服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
3.1 伺服实验平台软件框架 |
3.2 嵌入式控制软件 |
3.2.1 嵌入式控制软件整体架构 |
3.2.2 轴角编码器数据的转换处理及SPI通信读取配置 |
3.2.3 嵌入式底层控制器相关设计及控制量输出 |
3.2.4 嵌入式控制软件程序设计 |
3.3 视觉检测软件 |
3.3.1 视觉检测软件整体架构 |
3.3.2 靶面的区域定义 |
3.3.3 视觉检测系统模型分析 |
3.3.4 与嵌入式控制软件的交互串口通信协议 |
3.3.5 视觉检测软件程序设计 |
3.4 伺服控制设计软件 |
3.4.1 伺服控制设计软件整体架构 |
3.4.2 伺服控制设计软件的混合编程技术 |
3.4.3 伺服控制设计软件程序设计 |
3.5 串口通信协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轴伺服系统角度环设计及验证 |
4.1 整体控制框架 |
4.2 双轴伺服系统建模 |
4.2.1 机理建模 |
4.2.2 非线性补偿 |
4.2.3 系统辨识 |
4.3 角度环控制器设计 |
4.3.1 PID控制设计 |
4.3.2 基于扩展LQR的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
4.3.3 控制效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轴伺服系统视觉环设计及验证 |
5.1 视觉环设计框架及多采样率设计 |
5.1.1 视觉环设计框架 |
5.1.2 双采样率设计 |
5.2 视觉环辨识 |
5.2.1 视觉环辨识实验框架 |
5.2.2 视觉环辨识实验 |
5.3 视觉环控制器设计 |
5.3.1 视觉环PI控制器设计 |
5.3.2 视觉环PI控制器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嵌入式地磁场矢量查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弹道修正引信的发展概况 |
1.2.2 地磁及其查询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用于地磁查询的地磁模型分析 |
2.1 地磁场概述 |
2.2 地磁场的建模方法 |
2.2.1 球谐分析法 |
2.2.2 矩谐分析法 |
2.2.3 球冠谐分析法 |
2.2.4 多项式模型方法 |
2.3 世界地磁模型及其特点 |
2.3.1 IGRF模型 |
2.3.2 WMM模型 |
2.3.3 EMM模型 |
2.3.4 IGRF和 WMM模型的比较 |
2.3.5 地磁模型的变化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地磁矢量查询技术要求分析 |
3.1 姿态角坐标系与转换矩阵 |
3.1.1 各类坐标系定义 |
3.1.2 坐标系间的转换 |
3.2 姿态角解算方法 |
3.3 初始地磁分量对姿态角误差分析 |
3.3.1 误差分析原理 |
3.3.2 误差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地磁查询技术的嵌入式实现 |
4.1 嵌入式实现方案 |
4.2 模型法 |
4.2.1 模型法原理 |
4.2.2 模型法的软件实现 |
4.3 插值法 |
4.3.1 插值法原理 |
4.3.2 插值法的软件实现 |
4.4 基于单片机结果的精度对比与分析 |
4.4.1 两种方法的数值与真值对比 |
4.4.2 在不同单片机上的对比 |
4.5 局部特殊地区的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5 地磁应用原理样机设计 |
5.1 地磁查询原理样机设计 |
5.1.1 查询原理样机总体结构 |
5.1.2 查询原理样机硬件电路设计 |
5.1.3 查询原理样机的软件设计 |
5.2 弹上接收样机设计 |
5.2.1 弹上样机硬件电路设计 |
5.2.2 弹上样机软件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地磁查询与弹上接收样机实验 |
6.1 调试综述 |
6.1.1 调试流程 |
6.1.2 调试仪器 |
6.2 硬件电路调试 |
6.3 定位功能调试 |
6.4 查询样机调试 |
6.5 弹上接收调试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51/98兼容式单片机教学开发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51/98兼容式单片机教学开发系统[J]. 阮德生. 电子科技, 1996(01)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大型实验仪器共享平台中数据采集与处理终端研究[D]. 邱密. 重庆大学, 2009(12)
- [4]单片机编程仿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徐金增. 山东师范大学, 2009(10)
- [5]基于AVR单片机教学实验板的设计[D]. 蒋海英.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2)
- [6]单片机实验教学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郇玉龙.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7]基于模糊控制策略的温室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 王君. 吉林大学, 2015(08)
- [8]老旧单片机实验箱的改造与升级[J]. 李学海,孙群中,吴蓬勃,李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07)
- [9]双轴视觉伺服云台系统设计与实现[D]. 谢锐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嵌入式地磁场矢量查询技术研究[D]. 鲍广建.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复位电路; 仿真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