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兴安岭林海的危机及其前瞻——伊春林区林业经济结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马文学[1](2012)在《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森林的林地面积和森林资源蓄积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国有林区为国家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巨大成绩。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导致国有林区生态功能退化、可采林木资源锐减、林区民生困难、经济社会发展滞缓等矛盾和问题凸显,迫切需要从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来推动解决。森林资源的过量消耗,使伊春林区的生态功能明显减弱,局部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伊春作为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实施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能够有效保障黑龙江省和东北、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促进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论文选取伊春国有林区为例,以生态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三种生产协调发展理论和界面活动控制理论为指导,针对伊春国有林区的生态现状和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研究。伊春市目前发展的主题是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而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的主要任务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资源管理体制、主导产业选择与优化和生态保护问题。一是转型中的资源管理体制因素。通过梳理国有林区资源管理体制的形成基础及发展历程,确定了伊春国有林区资源管理体制转型的模式及推进时序,这也是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实现的政策保障;二是经济转型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问题。论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经济转型后的主导产业链群,并设计优化了伊春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三是转型中的生态保护机制创新。尝试性地引入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强化公益林经营的参与式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生态质量。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伊春林区目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识别与测度,用评价指数量化说明伊春林区可持续发展状态、能力和水平,表明近年伊春林区可持续发展呈上升趋势,但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伊春国有林区实施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是非常必要的;最后论文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其三者相互协调性方面,提出了实现伊春林区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设。伊春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是一项复合的系统工程,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一个过程,转型中的林区社会建设及其秩序还需要逐步扩大与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思想的解放,精神的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就市场经济本身来讲它涉及方方面面,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具体改革工程建设与完善,因而必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何逎维[2](1980)在《小兴安岭林海的危机及其前瞻——伊春林区林业经济结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原是我国第一个重要的林区,号称"林海"、"红松的故乡"。1978年统计,小兴安岭林区所生产的木材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十一月间我们到伊春林区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调查,深深感到建国三十年来,特别是在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由于我们只考虑从林区拿木材,而对森林的特点和作用
李湘玲[3](2013)在《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必须随经济、社会和技术等环境变化而调整。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进行绩效比较研究,有利于制定有效的改革政策和经营战略,促进国有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本文从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林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比较研究,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大小兴安岭地区及吉林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经济绩效,以深化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并得出结论如下:(1)通过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的研究,发现林管局是现有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条块结合”的集中体现。它是一个介于林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林业企业三者之间,与区域行政机构共享管理权,而又没有受到明确法律、法规约束的林区管理机构。在“条块结合”特色下,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管理机构与管理职能重叠,专业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企业与地方责任不清、利益不明,企业与林业主管部门产权不分等问题。(2)通过三省(自治区)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定性比较,进一步提出存在多元“条块”组合模式。黑龙江省实行的是省政府管理下的林业厅管理地方林业与森工总局管理国有林区的“地方与国有分置”,管理体制最复杂;吉林省实行的是林业厅管理下的“营林与森工分置”,管理体制较为简单;内蒙古自治区采取的是林业厅管理下的地方林业与国有林区分置,管理体制复杂程度介于两者之间。(3)运用《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数据,基于跨水平和跨层次视角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反映林业经济绩效的七项主要评价指标转化为评价的四个主要因子,对2010年八个典型林管局(集团)经济绩效进行排名。发现八个林管局(集团)经济发展不平衡,提高资产和人力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是目前经济绩效提升的重点。(4)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内部政企分开”为特色的龙江模式并不是在集团内部能够解决的,而应在国家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整体性改革基础上进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伊春模式,在国有林权制度上所进行的改革是在经营机制上的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林区“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难题。(5)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森林资源将面临更大的市场冲击和压力,提出了改革建议:第一,推行和深化“政企分开”管理体制改革;第二,探索和创新森林资源经营权改革;第三,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改革配套政策体系。
何廼维[4](1980)在《小兴安岭林海的危机及其前瞻——伊春林区林业经济结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是我国第一个重要的林区,有“林海”、“红松的故乡”之称。1978年统计,这个林区所生产的木材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1/10,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1979年11月,我们到伊春林区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调查,深感这里的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森林愈砍愈少,林相愈变愈坏,造成了小兴安岭林海的危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采育比例失调,后果严重伊春林区从1949年到1978年为国家生产木材14,300万立米,消耗蓄积量20,497万立米,
王敬仪[5](2020)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木材产量居全国前列,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从1998年到2015年,国家出台各项林木保护和林区转型措施,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从限额采伐林区逐步变成禁止商业性采伐林区,使得长期以木材采伐及加工为主要盈利模式的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来保证其平稳过渡。在我国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取得经济发展良好态势的趋势下,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内的林业局因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的促进方式相近,可供发展的产业大致相同,亦可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整体看成一个经济一体化地区,各林业局协同发展。因此,了解目前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构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整体空间网络,探究其网络特征,挖掘影响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空间关联的因素,寻找未来发展大方向,提出相关建议来完善已有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选择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4个林管局下设的40个林业局作为研究范围进行研究;根据大量的文献阅读以及对40个林业局林业经济发展数据的整理分析,选择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这一复合型统计方法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其次,根据黑龙江省森工林区40个林业局2007-2018年的林业产业总产值数据,构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画出40个林业局之间的空间关联可视化图,对空间网络整体的特征以及网络中个体的特征进行计算和分析,根据空间溢出和空间受益功能的不同重新将各林业局划分成“双向溢出板块”、“净受益板块”、“净溢出板块”以及“经纪人板块”等4个功能板块,根据板块内部和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发出关系归纳出林业经济发展动能的传导机制。再次,从地理位置、森林资源储备量、林下产品保有量、消费水平、产业结构、投资水平、人力资源投入量等7个层面选择8个变量构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空间关联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探究各变量之间以及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QAP回归分析找到显着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的林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关系,关联度高、等级森严;各林业局根据空间受益和空间溢出功能的不同在空间网络中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大海林等6个林业局属于净受益板块,友好等14个林业局属于净溢出板块,柴河等10个林业局属于双向溢出板块,海林等10个林业局属于经纪人板块,且各板块之间具有一定的林业经济动能流动;投资水平差异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关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正向作用;地理位置相邻关系、林下产品保有量差异以及人力资源投入量差异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关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储备量差异、消费水平差异以及产业结构差异是影响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空间关联的因素但不主要。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成果,从林下产业、投资、劳动力、科技创新等7个方面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空间网络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对策和建议,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整体的林业经济增长作出一点理论贡献。
张壮[6](2018)在《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报告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通过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完成国家统一性整合。深化国有林区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乎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有林区改革的实质是国有林权契约的重新设计与实施,决定着谁拥有,谁受益,谁管理等各种产权权能的归属问题。历史上,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虽然历经多次变迁,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变迁的成果难以巩固,始终受到初始制度惯性和原有治理体制条条框框的影响,仍然没有完全走出旧体制的影子和羁绊。在一些重要领域只能进行有限的边际改革,无法实现全面重构,难以达到改革预期效果,许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整个国有林区仍然被锁定在低效的状态中难以自拔,甚至出现自我利益强化和逆向改革的非绩优路径依赖倾向。众所周知,我国国有林区蕴藏的巨大自然资源是国家和人民一笔宝贵的巨额财富,但在现行治理体制下,林地资源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林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林区人民处于普遍贫困状态,未能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线性共生关系,远未达到国有林区自然资源资产利用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如何顺应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和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已成为我国国有林区治理的重大挑战。由此可见,创新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走出路径依赖羁绊,实现国有林区治理范式转换,对国家生态建设和林区人民民生改善极为重要。所以,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制度变迁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为基础理论,以建国以来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历次变迁为着眼点,对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状况进行深入考察,对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力图找出国有林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般性规律,解释现行国有林区治理体制下出现的低效运转、资源闲置、权利冲突等问题,为引导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方向和破解路径依赖桎梏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分为8章对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首先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文章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路径依赖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回顾梳理了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路径依赖问题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并详细探讨了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本文后续的分析和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为研究国有林区治理体制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第3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政策演变、特征事实与非均衡性。本章主要是为后面章节的分析提供历史与现实分析基础,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过程,政企合一的第一阶段,向市场经济迈进的第二阶段,治理体制多元化发展的第三阶段。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家林业政策演变,介绍了国家林业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三部分探讨了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特征事实与非均衡性。第4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体现及成因分析。本章主要探讨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路径依赖的形成过程,论述路径依赖的表现,并分析路径依赖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制度方面的原因。第5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改革的案例研究。本章对国内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对伊春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吉林森工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体制改革情况的深刻剖析,对治理体制改革实践进行总结介绍。第6章,国外国有林治理体制借鉴与启示。本章主要介绍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德国具有代表性的国有林治理体制,并对其治理体制进行述评,然后,提出对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借鉴和启示。第7章,破解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政策建议。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结合当前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破解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政策建议,其中,市场化改革、消解沉淀成本和加强顶层设计最为关键。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主要是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对进一步研究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做进一步研究展望。
汤敏[7](2017)在《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黑龙江省对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森林生态旅游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也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话题。黑龙江省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对于黑龙江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经济上,黑龙江省经济面临着严重的转型危机,在这样一个阶段,森林生态旅游既属于第三产业,同时又很好结合了黑龙江传统产业林业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也面临着转型,森林生态旅游能给林业产业带来生机和活力,对于林业产业发展而言,森林生态旅游属于林业产业的深层次开发,能进一步拓展林业产业链,森林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林业产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政治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首先是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发展绿色产业,以绿色化带动经济发展。同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能够带动黑龙江省的就业率,为林区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本论文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明确界定了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在绿色化和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分析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环境和条件,并进一步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利益相关者分析,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做出了预测分析,论文选取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雪乡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利益相关者案例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对森林生态旅游内涵进行解析、设定了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以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同时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和评价,确定了森林生态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并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管理策略,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调研并进行深入地研究森林资源保护的利益相关者的福利,实现帕累托改进。本论文创新性地构建了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分级量化标准,并根据此标准评价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对黑龙江省森林保护产业发展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对于促进林区三产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黑龙江省森林旅游生态资源超过全国大多数省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丰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基础条件相对较好,资源潜力巨大。森林作为木材供给的功能正在逐步消退,改善生态环境并为大众提供休憩欣赏的功能正在逐步被加强。黑龙江实现全面停伐后,森林价值逐渐由物质资源向非物质资源转变,森林生态价值合理的开发与拓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森林生态旅游正是森林生态价值开发的重要形式。黑龙江省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黑龙江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虽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是黑龙江省特色森林生态旅游具有不可替代性,结合冰雪资源和独特地理气候,加之黑龙江省良好的政策支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朱震锋[8](2019)在《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典型区域,除了林区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之外,同时又有着在资源、经济、社会乃至企业等多个层面上的一系列复杂内涵。也正是如此,国有林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便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既有着持续至今的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又不乏对资源利用与保护这一横亘在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命题的探求、解答。依托国家生态建设和财政支持,十多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和资源危机逐步得到缓和,但根植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和林区政企合一体制方面的内在问题却并未彻底解决,加之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区带来的巨大冲击,林区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形势。2015年中央出台《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这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竭力应对全面停伐的关键档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意见》出台之后,黑龙江国有林区加快了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制定通过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设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自此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正是立足黑龙江国有林区对预期改革目标的迫切需求,以系统创新的研究范式提出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这一总体研究目标,充分调动林区资源,不断激发改革活力,提升改革动力,进而加快林区改革进程并提高改革绩效,促进林区从根本上破解体制困境、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围绕着科学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国有林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是开展后续研究内容的最基本前提。根据对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目标、改革路线、改革任务的系统把握,界定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内涵,即通过有效协调改革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相关改革措施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协同并进,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林区各领域的改革实践,以此提高改革的进程和最终成效。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还可以根据功能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第二,分别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阐述了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重要基础。理论基础方面,搭建了“金字塔”式的理论支撑体系,其中,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为深刻领会和揭示本研究旨在构建的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理念服务,深化对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内涵的理论认识,为后续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目标设定及预期的理论研究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创新系统理论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构建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国企改革理论和供给侧理论则分别对林区改革中关于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及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提供指导。现实基础方面,基于对近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内涵和新趋势进行的创新性解构及深刻分析,系统论述了这些新内涵和新趋势对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所提供的现实依据。第三,在系统描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以及赴黑龙江森工系统开展有关国有林区改革的专题访谈,总体呈现了当前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具体实践现状及取得的基本成效;挖掘和归纳了改革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影响林区改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上述现状研究及定量研究为后续具体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定性和定量支持,同时还借此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后续改革任务,并在完善创新机制的同时兼顾增强、削弱林区改革的驱动、扰动因素,为下文建立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提供思路。第四,具体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深入分析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运行机理。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在整个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部分的研究结论,为后续专门构建改革创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指导。第五,从两个方面展开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主体研究。一是探究了推动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在明确动力源的前提下,从两类动力源入手建立了具体的驱动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策略,这是后续建立的改革创新机制得以持续运行的前提基础。二是充分结合已经完成的理论框架及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机制等为基本路径,实现了本文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总体研究目标。最后,基于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具体构成、运行机理、动力体系以及作用路径等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同时充分参考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第四章中关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如何构建综合保障机制所明确的3个着力点,分别从三个方面构建了改革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第一,积极确立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思想保障。包括加强改革政策解读和宣传、强化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维。第二,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环境保障。
伍启杰[9](2007)在《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区域经济特别是边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黑龙江地处我国东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然资源特别是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到清代晚期,黑龙江的广袤地域仍然被史称“窝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在嫁接的近代化过程中,被动挨打的清政府被迫放弃了封禁政策,大量移民的进入促进了黑龙江林业经济的形成;丰富的森林资源更是招致了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疯狂的侵占和掠夺,黑龙江林业经济以森林资源的大量丧失为代价,艰难地走上了曲折的发展道路。黑龙江是一个林业大省,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所走的发展道路必然对建国后林业经济的发展形成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发展问题,从中借鉴历史经验,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借助中国近代经济史、林业经济学和历史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概述了黑龙江林业经济发展所依托的森林资源的状况,其中包括森林生长的地形地貌、气候和水文等条件,从时空角度重点考释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变迁,并分析了森林破坏对林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国家政策、外来资本的注入、劳动力市场以及中东铁路网的修建等方面研究了林业经济形成发展的社会因素,在简述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形成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概括出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发展的特点。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的内容非常丰富,本文主要选取木材市场与对外贸易、森林工业、林业经济政策、林业管理机构等若干问题进行研究,纵向勾勒出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由封闭经济向半殖民地经济、殖民地经济演变的历史轨迹。木材市场是木材及其他林产品交易的场所,其中中东铁路在黑龙江木材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木材的生产费用、运输费用、林业捐税等因素是影响木材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并对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的发展形成重要影响。通过梳理近代黑龙江森林工业发展的史料,分析了民族森林工业与外国垄断资本主义工业之间竞争的不平衡性,指出近代黑龙江森林工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殖民色彩,概括出近代黑龙江森林工业整体上具有资本薄弱、技术力量落后、企业规模不大、产品单一等特点。指出这一时期的林业经济政策受政治的影响比较大,多数是为政治服务的,加速了近代黑龙江森林资源的破坏,但客观上促进了黑龙江林业经济的发展。依据林业管理机构设立的目的以及管理的内容,将近代黑龙江的林业管理机构分为四种类型,即税收式、买办化、殖民化和两种命运的林业管理机构,并分析了近代黑龙江林业管理机构消极管理的原因和影响,指出林业管理机构是各种势力掠夺森林资源的工具,客观上加速了黑龙江森林资源的破坏。通过分析得出,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林业经济发展的道路必然是曲折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的入侵强行将黑龙江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漩涡之中,林业经济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缺乏一种自觉的意识,缺乏相应的经济政策的引导和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的配合,加上林业经济自身的脆弱性,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缺乏发展的后劲,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肤浅的层次。分析了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的曲折发展既有政治、经济的因素,也有文化、观念上的原因,并提出当代林业经济的发展应该借鉴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转变资源观念,处理好政府与林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道路。将论文研究的范围限定在近代黑龙江这一特定时空区域内,从木材市场与贸易、森林工业、林业经济政策、林业管理机构等方面对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为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史的系统编写工作做一些先期研究和理论铺垫。并依据研究成果,总结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以期史为今用。
姚陈健[10](2019)在《伪满时期东北农林生态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当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备受关注。东北地区地广物博,土壤肥沃,森林资源丰富,曾是中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但是近代以来尤其是在伪满时期,由于日本的掠夺式开发使得东北地区农林生态资源大量消耗,农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本文从农田生态变迁、森林生态的变迁、农林生态变迁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力图揭示伪满时期东北农林生态的恶性变迁。第一部分阐述农田生态的变迁。伪满前期,由于建立“集团部落”,务农移民人数减少,导致大量农田被荒芜;伪满中后期,日伪实施“农地造成”等农业垦殖政策,大量荒地得以开垦。农田从弃荒到复垦是农田生态变迁表现之一。农田生态变迁还表现为种植结构的变化,如大豆种植面积减少、水稻扩种和鸦片畸形种植等。而农作物产量下降和农业经济殖民化则显示了农田生态变迁为恶性变迁。第二部分阐释了森林生态的变迁。伪满期间,日本大肆砍伐东北地区森林资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蓄积量下降,森林布局因此发生了改变。第三部分论述农林生态变迁的影响。农林生态变迁恶性变迁导致一系列后果。农田肥力逐年减耗,化肥的使用对农田土壤结构的影响,表明地力损耗的严重;针叶林逐渐演替为次生阔叶林、珍贵植物濒危和珍稀动物濒绝表明生物物种的出现危机。正是由于农林生态的恶化,导致东北地区水土流失加重、自然灾害频发。总之,伪满时期日本掠夺式开发带来的东北农林生态的恶性变迁,警示我们必须摒弃竭泽而渔的经济发展模式,树立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发展中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小兴安岭林海的危机及其前瞻——伊春林区林业经济结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兴安岭林海的危机及其前瞻——伊春林区林业经济结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研究 |
1.2.2 生态公益林保护相关研究 |
1.2.3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相关研究 |
1.2.4 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评价研究 |
1.2.5 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2 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研究 |
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产业经济理论 |
2.3 区域经济理论 |
2.4 生态经济理论 |
2.5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
2.6 三种再生产及其相互协调发展的理论 |
2.7 界面活动控制论 |
2.8 本章小结 |
3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协调发展 |
3.1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含义 |
3.1.1 转型及其含义 |
3.1.2 经济转型的含义 |
3.1.3 公益林经营及其内涵 |
3.2 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基本方向与趋势 |
3.3 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具体表现形式 |
3.4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关系 |
3.4.1 以生态建设促经济转型 |
3.4.2 以加快经济转型来保护生态 |
3.4.3 以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确保民生保障 |
3.4.4 生态保护是经济转型运行的“助推器” |
3.5 本章小结 |
4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现状及分析 |
4.1 伊春国有林区的概况 |
4.2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1 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 |
4.2.2 传统产业对木材资源的依赖性仍然较强 |
4.2.3 停止森林主伐后的压力加大 |
4.2.4 社会保障能力不足 |
4.2.5 招商引资难度大 |
4.3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体制环境的制约 |
4.3.2 产业布局的整体趋同化 |
4.3.3 结构性矛盾的掣肘 |
4.3.4 缺乏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经验 |
4.4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优势与机遇 |
4.4.1 生态优势条件 |
4.4.2 伴生资源优势 |
4.4.3 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
4.4.4 国家的经济转型政策的支持 |
4.5 本章小结 |
5 转型中的伊春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分析与改革探索 |
5.1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形成基础与背景 |
5.1.1 计划经济以前阶段 |
5.1.2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5.1.3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阶段 |
5.1.4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
5.2 现行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
5.2.1 政府机构对企业经营的过度干预 |
5.2.2 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责权不清 |
5.2.3 管理模式中缺乏制约机制 |
5.2.4 外部监督内部化 |
5.2.5 营林与森工的貌合神离 |
5.3 目前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分析 |
5.3.1 吉林森工集团和内蒙古森工集团的改革探索 |
5.3.2 清河林业局和十八站林业局改革探索 |
5.3.3 其他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
5.3.4 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探索 |
5.3.5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的评述 |
5.4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模式的选择与推进时序 |
5.4.1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 |
5.4.2 渐进式的“内部分开型”推进时序的影响因素 |
5.4.3 实施渐进式的“内部分开型”的推进时序 |
5.5 本章小结 |
6 转型中的伊春国有林区主导产业选择及空间布局设计 |
6.1 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 |
6.1.1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建立 |
6.1.2 主导产业选择的评分结果 |
6.2 伊春国有林区主导产业的确定 |
6.2.1 生态旅游业 |
6.2.2 木材精深加工业 |
6.2.3 生态畜牧业与绿色食品业为主的多种经营 |
6.2.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6.3 伊春林区产业转型实现的路径选择 |
6.3.1 原主导产业延伸 |
6.3.2 新兴产业更新 |
6.3.3 多元产业复合 |
6.4 伊春国有林区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优化设计 |
6.4.1 加快林区产业转型升级 |
6.4.2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
6.4.3 控制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冲突的产业 |
6.4.4 优化林区产业的空间布局 |
6.5 本章小结 |
7 转型中的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机制创新 |
7.1 伊春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公益林经营情况 |
7.1.1 森林集约经营的水平提高 |
7.1.2 森林生态效益在逐渐增加 |
7.1.3 森林资源管护的效果明显 |
7.1.4 林改区的公益林经营未达效果 |
7.1.5 林改区内的公益林经营缺乏相应的经营机制 |
7.2 林改区内的公益林经营的政府回购机制设计 |
7.2.1 公益林政府回购的含义 |
7.2.2 政府回购公益林的特征 |
7.2.3 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的效能 |
7.2.4 公益林政府回购应用的前提条件 |
7.3 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的运行设计 |
7.3.1 设置政府相关机构 |
7.3.2 签订回购合同 |
7.3.3 效益评估 |
7.3.4 利益分配 |
7.3.5 履行回购合同 |
7.3.6 建立监督投诉机构 |
7.4 本章小结 |
8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的识别及测度 |
8.1 区域林业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 |
8.1.1 建立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8.1.2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8.1.3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8.1.4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 |
8.2 区域林业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的判别与预测 |
8.2.1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指数的基本评价结果的判别 |
8.2.2 点估计 |
8.2.3 区间估计 |
8.2.4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的预测 |
8.3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评价与分析 |
8.3.1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综合指数的计算 |
8.3.2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数 |
8.3.3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数的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实现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推进策略 |
9.1 伊春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推进策略 |
9.1.1 调整林区经济结构,培育新的增长方式 |
9.1.2 深化改革确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 |
9.1.3 全面扩大林区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
9.2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发展的推进策略 |
9.3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外部保障条件建设 |
9.3.1 扩大和延伸“天保工程”资金投入 |
9.3.2 建立林区经济转型专项资金 |
9.3.3 分离企业办社会和实施政企分开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
9.3.4 森工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 |
9.3.5 企业富余职工安置 |
9.3.6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9.3.7 争取财税金融扶持政策 |
9.3.8 支持伊春扩大对外开放 |
9.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方法 |
1.3.2 数据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述评 |
2.1 国有林区重要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特点 |
2.1.2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生产两重性 |
2.1.3 国有林区的生产组织多样化 |
2.1.4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 |
2.1.5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矛盾 |
2.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思路梳理 |
2.2.1 国有林区定位及政企合一内涵 |
2.2.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思想 |
2.2.3 吉林省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样本经验 |
2.3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述评 |
2.3.1 国有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 |
2.3.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实践研究 |
2.3.3 天然林保护工程与国有林区发展研究 |
2.3.4 以往研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及问题 |
3.1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概况 |
3.1.1 地理状况 |
3.1.2 行政概况 |
3.1.3 社会经济发展基础 |
3.2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 |
3.2.1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政企合一”历史沿革 |
3.2.2 “条”与“块”相结合的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特色 |
3.2.3 大小兴安岭国有森工企业改革进程 |
3.3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现状 |
3.3.1 国家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
3.3.2 森工企业的森林资源管理 |
3.3.3 其他森林资源管理与监督机构 |
3.4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四种典型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
3.4.1 黑龙江大兴安岭模式 |
3.4.2 伊春模式 |
3.4.3 “龙江”模式 |
3.4.4 内蒙古模式 |
3.5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5.1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5.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问题的根源 |
3.6 本章小结 |
4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比较分析 |
4.1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及森林资源比较 |
4.1.1 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比较 |
4.1.2 按照行政区划的森林资源比较 |
4.2 三省(自治区)林业管理体制比较 |
4.2.1 三省(自治区)林业管理体制差异 |
4.2.2 三省(自治区)林业产业和森林资源管理比较 |
4.3 管理体制改革不同模式经济绩效评价 |
4.3.1 研究对象选择 |
4.3.2 经济绩效排名实证分析 |
4.3.3 分析与结论 |
4.4 大小兴安岭与全国其他国有林区经济绩效的比较和评价 |
4.4.1 方法、数据及指标选取 |
4.4.2 实证分析 |
4.4.3 国有林区经济绩效综合评价及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
5.1 管理体制改革影响因素 |
5.1.1 林业企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5.1.2 林区的社会稳定问题 |
5.1.3 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认识问题 |
5.2 管理体制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5.2.1 林区开发时期的利益相关者 |
5.2.2 目前管理体制下的利益相关者 |
5.2.3 林区内部森林资源改革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
5.3 管理体制改革具体对策 |
5.3.1 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方针和原则 |
5.3.2 “政企分开”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行与深化 |
5.3.3 森林资源经营权改革的探索和创新 |
5.3.4 管理体制改革配套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林业产业的概念及划分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林业经济理论 |
2.2.2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2.2.3 空间板块聚集理论 |
2.2.4 QAP模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概况 |
3.1 黑龙江省林工林区概况 |
3.2 黑龙江省林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变化趋势 |
3.3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3.3.1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优势 |
3.3.2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空间关联分析 |
4.1 研究范围 |
4.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4.3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空间网络的建立 |
4.4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空间网络特征分析 |
4.4.1 空间关联网络整体特征分析 |
4.4.2 空间关联网络中个体的特征分析 |
4.5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空间网络的模块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空间关联影响因素分析 |
5.1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5.2 QAP模型 |
5.2.1 QAP相关性分析 |
5.2.2 QAP回归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促进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加快构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空间体系 |
6.2 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
6.3 因地制宜按功能发展特色林业局 |
6.4 寻找与其他区域的经济合作 |
6.5 优化投资环境及投资水平 |
6.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7 增强科技创新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评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路径依赖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制度变迁理论 |
2.1.1 制度变迁的涵义 |
2.1.2 制度变迁旳分类 |
2.1.3 制度变迁的原因 |
2.1.4 制度变迁的主体 |
2.1.5 制度变迁的路径 |
2.1.6 制度变迁的方式 |
2.2 路径依赖理论 |
2.2.1 路径依赖的提出 |
2.2.2 路径依赖的形成 |
2.2.3 路径依赖的形式 |
2.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2.3.1 不完全契约的产生原因 |
2.3.2 不完全契约的两个分支 |
2.4 委托—代理理论 |
2.5 生态经济理论 |
2.5.1 生态经济学的形成 |
2.5.2 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
2.5.3 生态经济学的内容 |
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第3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特征事实与非均衡性 |
3.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 |
3.1.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初始界定(1949-1978) |
3.1.2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启动(1978-1990) |
3.1.3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渐进(1990-2000) |
3.1.4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深入(2000至今) |
3.2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 |
3.2.1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的第一阶段(1949-1976) |
3.2.2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的第二阶段(1977-1997) |
3.2.3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的第三阶段(1998至今) |
3.3 国有林区的特征事实 |
3.3.1 公共性 |
3.3.2 外部性 |
3.3.3 契约性 |
3.3.4 代际分配性 |
3.3.5 市场不完善 |
3.4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非均衡性 |
3.4.1 公共地悲剧问题显着 |
3.4.2 体制机制问题突出 |
3.4.3 资源诅咒问题普遍 |
3.5 小结 |
第4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体现及成因分析 |
4.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 |
4.1.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建立的初始成本效应 |
4.1.2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学习效应 |
4.1.3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协调效应 |
4.1.4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适应性预期效应 |
4.2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体现 |
4.2.1 对国有林权制度的依赖 |
4.2.2 对传统认知模式的依赖 |
4.2.3 对现存制度环境的依赖 |
4.3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成因分析 |
4.3.1 初始条件设定 |
4.3.2 体制锁定约束 |
4.3.3 利益集团博弈 |
4.3.4 沉淀成本滞后 |
4.3.5 无效市场限制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改革路径依赖的案例研究 |
5.1 伊春国家重点国有林区综合改革情况 |
5.1.1 基本情况 |
5.1.2 治理体制变迁过程 |
5.1.3 治理体制的路径依赖 |
5.1.4 治理体制的路径依赖成因分析 |
5.1.5 治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
5.2 吉林森工改革发展情况 |
5.2.1 基本概况 |
5.2.2 改革总体思路 |
5.2.3 改革的主要措施 |
5.2.4 主要成效 |
5.2.5 发展构想 |
5.3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体制改革情况 |
5.3.1 改革背景 |
5.3.2 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
5.3.3 改革的主要措施 |
5.3.4 改革的主要成效 |
5.4 小结 |
第6章 国外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超越路径依赖的启示 |
6.1 国外主要国家国有林区的治理体制 |
6.1.1 美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
6.1.2 俄罗斯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
6.1.3 日本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
6.1.4 德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
6.2 国外主要国家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比较评述 |
6.2.1 清晰的产权界定是前提基础 |
6.2.2 完善法律与制度是根本保障 |
6.2.3 稳定的治理体制是重要保证 |
6.3 国外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超越路径依赖的启示 |
6.3.1 进一步理顺国有林区体制机制 |
6.3.2 真正分离国有林区管理经营权 |
6.3.3 稳定完善国有林区的治理体制 |
6.3.4 切实提高国有林区人员的素质 |
6.4 小结 |
第7章 破解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政策建议 |
7.1 强化市场在国有林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
7.1.1 明晰各种产权关系 |
7.1.2 打破僵化意识禁锢 |
7.1.3 放弃种种偏袒保护 |
7.1.4 全面引入竞争机制 |
7.1.5 实行对外开放战略 |
7.2 消解国有林区沉淀成本存量 |
7.2.1 完善国有林区治理结构 |
7.2.2 切断利益关联传递渠道 |
7.2.3 发挥政府主导推动作用 |
7.3 依靠顶层设计强力推动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现代化 |
7.3.1 加大扶持政策新供给 |
7.3.2 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 |
7.3.3 构建经营管理新体制 |
7.3.4 分类设计林权新契约 |
7.3.5 构建委托代理新制度 |
7.3.6 加强监管制度新设计 |
7.4 推进国有林区混合所有制改革 |
7.4.1 加强科学规划 |
7.4.2 破除市场壁垒 |
7.4.3 分类分层推进 |
7.4.4 推进多元投资 |
7.4.5 鼓励职工持股 |
7.5 引入强大外力推动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演进 |
7.5.1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
7.5.2 吸收社会各界意见 |
7.5.3 充分贯彻民主精神 |
7.6 实现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 |
7.6.1 提升林业科技含量 |
7.6.2 建立林业保障体系 |
7.6.3 加快林业体制改革 |
7.6.4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
7.6.5 完善林业法律机制 |
7.7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旅游 |
2.1.2 可持续发展 |
2.1.3 森林生态旅游 |
2.1.4 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承载力理论 |
2.2.4 反向旅游理论 |
2.2.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6 生态伦理学理论 |
2.2.7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8 帕累托改进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1 可持续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现状 |
3.1.2 可持续的森林生态旅游类型 |
3.1.3 可持续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 |
3.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3.2.1 森林资源质量有待提高 |
3.2.2 市场化体制不健全 |
3.2.3 缺乏特色和区域合作 |
3.2.4 缺乏与资本的融合 |
3.2.5 服务设施不健全 |
3.2.6 管理服务不到位 |
3.2.7 缺乏品牌及营销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条件分析 |
4.1 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自然条件分析 |
4.1.1 地理条件 |
4.1.2 气候条件 |
4.1.3 土壤与水文条件 |
4.1.4 生态环境条件 |
4.2 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资源条件分析 |
4.2.1 森林资源总量 |
4.2.2 森林资源分布 |
4.2.3 森林资源类型和特点 |
4.2.4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
4.3 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
4.3.1 黑龙江省GDP分析 |
4.3.2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
4.3.3 黑龙江省CPI指数分析 |
4.4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分析 |
4.4.1 林业发展政策 |
4.4.2 森林生态旅游行业相关政策 |
4.4.3 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政策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市场分析 |
5.1 市场规模分析 |
5.2 产业规模分析 |
5.3 服务及设施分析 |
5.4 风险分析 |
5.5 森林生态旅游预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分析 |
6.1 森林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构成 |
6.1.1 旅游者 |
6.1.2 旅游经营者 |
6.1.3 旅游目的地 |
6.1.4 政府 |
6.1.5 当地社区 |
6.1.6 行业组织 |
6.1.7 非政府组织 |
6.1.8 媒体及学术团体 |
6.1.9 社会公众 |
6.2 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分析 |
6.3 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
6.3.1 核心利益相关者 |
6.3.2 主要利益相关者 |
6.3.3 次要利益相关者 |
6.4 森林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案例研究 |
6.4.1 问卷设计及调研区域选择 |
6.4.2 问卷分析 |
6.4.3 利益相关者访谈分析 |
6.4.4 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相关利益者可持续管理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7.1 评价原则和方法 |
7.1.1 评价原则 |
7.1.2 评价方法 |
7.2 评价指标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3 构建判断矩阵及权重 |
7.4 计算及检验 |
7.5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分级量化标准 |
7.5.1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分级量化 |
7.5.2 评价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国外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
8.1 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典型经验 |
8.1.1 美国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 |
8.1.2 新西兰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 |
8.1.3 英国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 |
8.1.4 日本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 |
8.2 国外经验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8.3 本章小结 |
9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
9.1 科学保护和规划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
9.2 建立高水平森林生态旅游人才队伍 |
9.3 加强政府有效管理 |
9.4 实行市场化运作 |
9.5 强化品牌营销 |
9.6 加强区域合作 |
9.7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国有林区 |
2.1.2 国有林区改革 |
2.1.3 创新机制 |
2.1.4 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 |
2.2 基础理论体系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创新系统理论 |
2.2.3 国企改革理论 |
2.2.4 供给侧理论 |
2.2.5 各理论功能及地位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概况 |
3.1.1 社会发展状况 |
3.1.2 经济发展状况 |
3.1.3 生态资源状况 |
3.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分析 |
3.2.1 黑龙江国有林区体制机制概貌 |
3.2.2 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3 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4 森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 |
3.3.1 社会职能移交情况复杂 |
3.3.2 资金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
3.3.3 区域发展参齐不齐 |
3.3.4 协调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
3.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因素定位及作用机理分析 |
3.4.2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3.4.3 模型测算及验证 |
3.4.4 结果讨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分析 |
4.1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
4.1.1 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内涵解构 |
4.1.2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
4.2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1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的总体表现 |
4.2.2 宏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3 微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1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
4.3.2 产权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3 市场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1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的基本态势 |
4.4.2 非木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
4.4.3 木材经济理性回归对改革创新的潜在需求 |
4.5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1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内涵 |
4.5.2 林区和地方社会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3 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 |
5.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设计目标及原则 |
5.1.1 创新机制设计的总体目标 |
5.1.2 创新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 |
5.2.1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5.2.2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5.2.3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5.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运行机理 |
5.3.1 创新机制的执行动力 |
5.3.2 创新机制的运行过程 |
5.3.3 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6.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动力源 |
6.1.1 生存需求催生改革创新动力 |
6.1.2 发展需求激发改革创新动力 |
6.1.3 生态需求增强改革创新动力 |
6.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动力的类别 |
6.2.1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激发动力 |
6.2.2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驱动动力 |
6.3 增强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驱动效应 |
6.3.1 提升林区加快改革创新的激发动力 |
6.3.2 增强执行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3 增强制度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4 增强创新资源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7.1 构建重点国有林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1.1 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重点国有林管理机构 |
7.1.2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机制 |
7.1.3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机制 |
7.1.4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
7.2 构建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2.1 改革建立规范化的现代林业企业 |
7.2.2 创新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策略 |
7.2.3 优化拓展林业企业主营业务和服务 |
7.3 构建加快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机制 |
7.3.1 创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 |
7.3.2 进一步优化林区替代产业空间布局 |
7.3.3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林区转型发展 |
7.4 构建深化国有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的创新机制 |
7.4.1 继续推进林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移交 |
7.4.2 创新林区和地方社会融合发展机制 |
7.4.3 创新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8.1 强化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 |
8.1.1 加强政策解读和社会宣传 |
8.1.2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
8.1.3 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思维 |
8.2 营造黑龙江国有林区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 |
8.2.1 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 |
8.2.2 改善有利于转型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
8.2.3 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
8.3 加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配套支持 |
8.3.1 加大林区创新资源的持续性投入 |
8.3.2 持续完善社会职能剥离移交的配套政策 |
8.3.3 建立健全林区改革创新的法治建设 |
8.3.4 增强改革后林区城镇运营基础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化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2 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资本自由化流动趋势 |
附录3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产品市场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4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业产业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5 国有林区木材产量(1993~2015) |
附录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综合述评 |
1.4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5 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基本理论 |
2.1.1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 |
2.1.2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
2.1.3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阶段划分和主要内容 |
2.2 林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2.2.1 林业经济学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
2.2.2 林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2.3 历史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
2.3.1 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
2.3.2 历史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
2.3.3 区域研究与历史经济地理学 |
2.4 本章小结 |
3 近代黑龙江森林资源的状况分析 |
3.1 森林资源的自然状况 |
3.1.1 森林生长的地貌状况 |
3.1.2 森林生长的气候条件 |
3.1.3 森林生长的水文条件 |
3.1.4 森林的分布状况 |
3.2 森林资源的历史状况 |
3.2.1 近代以前黑龙江森林资源的简要回顾 |
3.2.2 清代后期 (1840-1911) 黑龙江森林资源的丧失 |
3.2.3 军阀统治时期 (1912-1931) 黑龙江森林资源的破坏 |
3.2.4 伪满洲国时期 (1931-1945) 黑龙江森林资源的锐减 |
3.2.5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黑龙江森林资源的变化 |
3.2.6 森林锐减对黑龙江生态环境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
4.1 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形成、发展的社会因素 |
4.1.1 国家政策的转变 |
4.1.2 俄、日资本输出客观上带动了黑龙江林业经济的发展 |
4.1.3 移民的涌入形成庞大的劳动力市场 |
4.1.4 中东铁路的修筑提供了交通条件 |
4.2 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的概况 |
4.3 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
4.3.1 林业经济的发展与政治的沉沦相互交织 |
4.3.2 突变的林业开发 |
4.3.3 显着的殖民性特征 |
4.3.4 掠夺式的林业经济发展道路 |
4.4 本章小结 |
5 近代黑龙江木材市场与对外贸易 |
5.1 木材的生产费用 |
5.1.1 文献关于生产费用的记载 |
5.1.2 伐木造材费 |
5.1.3 运输费用 |
5.1.4 林业捐税 |
5.2 近代黑龙江木材市场 |
5.2.1 各大林区的木材出产量 |
5.2.2 巨大的木材消费市场──中东铁路 |
5.2.3 哈尔滨木材市场 |
5.2.4 傅家甸木材市场 |
5.2.5 中东铁路西线木材市场 |
5.2.6 民国时期黑龙江木材市场的特点 |
5.3 木材对外贸易 |
5.3.1 木材对外贸易阶段的划分 |
5.3.2 主要贸易路线 |
5.3.3 北满木材对外贸易 |
5.4 本章小结 |
6 近代黑龙江森林工业的演变 |
6.1 民国早期中俄、中日“合办”森林工业 |
6.2 民国中后期俄、日对森林工业的垄断 |
6.2.1 沙皇俄国输出资本对森林工业的垄断 |
6.2.2 日本资本在森林工业的垄断 |
6.3 近代黑龙江民族森林工业的兴衰 |
6.3.1 民族森林工业的兴起 |
6.3.2 民族森林工业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
6.3.3 民族森林工业在资金上对列强的依存关系 |
6.3.4 民族森林工业的危机 |
6.4 近代黑龙江森林工业的基本概况 |
6.4.1 锯木业 |
6.4.2 胶合板制造业 |
6.4.3 火柴工业 |
6.4.4 造纸业 |
6.4.5 木材干馏业 |
6.5 近代黑龙江林业工人的生活状况 |
6.5.1 俄国资本家对林业工人的剥削 |
6.5.2 日伪时期对中国林业工人的剥削 |
6.5.3 民族资本家对林业工人的剥削 |
6.6 本章小结 |
7 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政策及其评价 |
7.1 清代晚期的林业经济政策 |
7.1.1 黑龙江林区的开禁与伐木垦殖政策 |
7.1.2 农工商部的林业经济政策 |
7.1.3 租借林场及危害 |
7.1.4 清代晚期的森林所有权 |
7.2 北洋政府时期的林业经济政策 |
7.2.1 《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 |
7.2.2 黑龙江鼓励国有林发放的政策 |
7.2.3 《森林法》的颁布实施 |
7.3 国民政府时期的林业经济政策 |
7.3.1 停止国有林的发放 |
7.3.2 鼓励造林政策 |
7.3.3 国民政府的《森林法》 |
7.4 伪满洲国时期黑龙江的林业经济政策 |
7.4.1 整理林场权政策 |
7.4.2 伪满时期的木材统制政策 |
7.4.3 森林特别会计制度的创设与林业经费 |
7.4.4 林业移民政策 |
7.5 东北解放区颁布的林业经济政策 |
7.6 本章小结 |
8 近代黑龙江林业管理机构的沿革 |
8.1 近代黑龙江林业管理机构的类型 |
8.1.1 税收式的林业管理机构 |
8.1.2 买办化的林业管理机构 |
8.1.3 殖民化的林业管理机构 |
8.1.4 两种命运的林业管理机构 |
8.2 近代黑龙江林业管理机构的消极管理分析 |
8.2.1 消极管理的原因 |
8.2.2 消极管理的表现 |
8.2.3 消极管理的后果 |
8.3 本章小结 |
9 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发展的反思与启示 |
9.1 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发展的反思 |
9.2 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历史经验 |
9.3 启示与讨论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森林法 |
附录 2 东北国有林发放规则 |
附录 3 木材统制实施要领 |
附录 4 林场权的整顿办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伪满时期东北农林生态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1.国内研究成果 |
2.国外研究状况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意义 |
(六)相关概念界定 |
1.东北地区范围界定 |
2.农林生态系统概念界定 |
一、伪满时期农田生态之变迁 |
(一)农田的弃荒与恢复 |
1.农田之弃荒 |
2.农田之恢复 |
(二)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
1.大豆生产的衰退 |
2.水稻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
3.鸦片的扩植 |
4.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与区域化的趋势 |
(三)农业经济遭到的破坏 |
1.作物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
2.农业劳动力匮乏 |
3.农民生活陷入困顿 |
二、伪满时期森林生态之变迁 |
(一)东北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 |
1.伪满之前东北地区森林概况 |
2.伪满时期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状况 |
(二)日本对森林的掠夺 |
1.制定森林“国有”政策 |
2.大肆砍伐木材 |
3.森林资源消损严重 |
(三)森林布局的变化 |
1.伪满之前的森林分布 |
2.伪满时期的森林格局 |
3.“带状皆伐”特殊地带的形成 |
三、农林生态变迁之影响 |
(一)地力损耗严重 |
1.农田肥力下降 |
2.化肥使用与农田土壤结构变化 |
(二)生物物种的危机 |
1.针叶林逐渐演替为次生阔叶林 |
2.珍贵植物濒危 |
3.珍稀动物濒绝 |
(三)水土流失加重 |
(四)自然灾害频发 |
1.洪水灾害不断 |
2.旱灾频率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小兴安岭林海的危机及其前瞻——伊春林区林业经济结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 马文学.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2)
- [2]小兴安岭林海的危机及其前瞻——伊春林区林业经济结构调查[J]. 何逎维. 林业经济, 1980(04)
- [3]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D]. 李湘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4]小兴安岭林海的危机及其前瞻——伊春林区林业经济结构调查[J]. 何廼维. 农业经济丛刊, 1980(03)
- [5]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敬仪.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6]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研究[D]. 张壮. 吉林大学, 2018(12)
- [7]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汤敏. 东北农业大学, 2017(12)
- [8]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D]. 朱震锋.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 伍启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10]伪满时期东北农林生态变迁研究[D]. 姚陈健. 渤海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