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彭德取[1](2021)在《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村规民约在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中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代村规民约既接续了乡村社会优良的村规民俗和德治教化的好传统,又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社会的新特点得到了创新发展。面对国家全面脱贫后乡村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多民族的边疆农村地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实现村规民约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正向作用发挥,急待我们深入研究。针对滇南农村地区地处边疆,环境复杂,教育水平落后,教育资源匮乏,村民文化程度低等情况,本文旨在研究村规民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期帮助滇南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和载体,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政治意识和法治理念。本文正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乡村治理的简要历程和乡村振兴对创新村规民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分析了研究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时代价值。第二部分根据村规民约的作用、对象和影响范围,阐述了村规民约主要发挥的五个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从村规民约、村规民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教育队伍、村民及保障机制多维度提出解决滇南农村地区发挥村规民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贾绍俊[3](2021)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执政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党团结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得以巩固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主体、建设内容、对象主体、话语体系、实现目标等方面都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等一般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区别。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集中体现在对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性掌控和全面性领导上,体现为要从整个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上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从理论和价值维度来看,加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是保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其“生命线”作用的内在需求,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条件、重大任务和基本路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从微观角度来讲意味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吸引力、阐释力等话语能力建设的增强,从中观来讲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加强,是党的领导能力特别是思想文化宣传教育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然而进一步从宏观来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工作,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始终体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建构和建设的中心目标。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讲,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党性修养,提升综合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增强,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乃是功在当今、利于千秋的大事情,必须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话语研究的以往理论经验来看,话语权具有流变性的典型特征,执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更是受到其自身执政能力、执政合法性的直接影响,与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话语权建设的主体自觉等息息相关。从历史维度来看,结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实践历程可以看出: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合理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够保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话语权建设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自我革命,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话语权建设才能够获得政治保证和关键主体力量;只有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实现话语传播多样化和话语践行的示范化,才能够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话语权建设找准着力点。遵循这些经验启示,针对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国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呈现的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中国共产党需要在巩固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上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指向的人民性、话语体系的科学性、话语传播的自觉性,通过整体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为话语权建设的实践发展提供主体保障。本研究正是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分析相结合,坚持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相统一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借鉴国内外话语研究的成果和智慧,遵循理论、历史、现实、问题和对策的研究理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实践推进提供一定的学理支持。
解超[4](2021)在《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研究 ——基于对广西大化县X村的调研》文中认为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再到孙中山“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切渴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虽然,贫困户总体上已经脱贫,“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其发展基础,尤其是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强,产业基础也不牢固,多重返贫因素交织。所以,为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从多角度探寻防返贫的路径,十分关键和必要。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也是我国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西南民族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更为严重。由于其农村本身贫困基数大、贫困程度深,所以,脱贫成果极其脆弱。故在新时期,构筑好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地区防止返贫的“城墙”,是巩固我国脱贫成果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对学术界已有的学术成果的梳理,较为完备的剖析了当前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现状及原因,并通过对全国多个省市和地区的返贫经验及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破除问题、进一步构建防返贫机制的实践路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防返贫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其次,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对于返贫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阐述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防返贫问题概述。本章节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首先,通过对贫困线及贫困的概念进行界定,引出返贫的概念,即返贫问题的实质就是贫困问题。其次,通过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返贫的概念进行解释,并指出其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脱贫户导向的返贫类型与环境导向的返贫类型,同时兼具地域性、突发性以及反复性等特征。第三部分:西南民族地区返贫问题个案分析。本章节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基础,以广西大化县X村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X村返贫户、脱贫户、村干部以及贫困户等群体的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的角度,从脱贫现状和返贫原因两个维度展开。在内向维度主要包括:家庭状况、收入来源、贫困成因、返贫类型、脱贫原因。外向维度包括:农村经济现状、贫困治理情况、精神文明培育情况,政府帮扶现状等。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较为全面的把握X村返贫现状及原因。第四部分:我国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治理的探索与经验。本章节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对比总结。本文通过选择同样为民族地区的内蒙古科尔沁地区、广东连南县、海南省的民族地区以及重庆酉阳作为典型案例,提出对于返贫问题的治理要坚持有针对性、注重精神扶贫。第五部分: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问题治理的原则及路径。本章节作为全文研究的重点所在,对返贫问题的防止与治理的实践路径进行了详细探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本文指出防止返贫要坚持四个原则:坚持中国之治的制度逻辑,有效确保防返贫工作成效;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夯实防返贫组织基础;以人民主体性为根本,激活返贫户的内生动力;以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本文提出要做好农村的防返贫工作,有五条主要的路径:第一,加强防返贫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科学规划防返贫措施,创新防返贫机制,推进防返贫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第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发展多样化产业增加收入,以产业兴旺助推防返贫;第三,增强返贫户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第四,“因贫施策”,多方发力治理乡村返贫,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保障;第五,加强生态文明与环境预警救治机制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共同体。
王光[5](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朱杰华[6](2021)在《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萍乡市湘东区为例》文中认为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繁复,政府和市场对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多元主体治理体系尚未形成,而志愿服务本身具有的公益性、无偿性、自愿性等特征和功能高度契合社会治理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志愿服务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来。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促进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建设,在全区打造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队,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对辖区基层治理工作起到积极成效。一是对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产生积极影响,搭建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调解社会矛盾,促进基层干部转变工作态度,提升服务质效;二是对基层社会民生服务产生积极影响,助力完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民生服务范围,提升公共安全;三是对基层思想道德素质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基层思想道德水平,培育引领公共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要综合施策,坚持“靶向治疗”:通过正确认识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角色定位,优化志愿服务发展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来优化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外部环境;强化党组织对志愿服务引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培育志愿服务组织领袖来提升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自主性;通过提升政策引导作用,加强舆论引导,提升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的契合度;通过提升工作重视程度,提升志愿服务专业能力,完善激励政策来增强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的持续性。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能力和体系是一项长期工作,基层社会治理“湘东模式”是一条可推广能复制的有效经验,值得政府和社会关注、学习、总结和提升。同时,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发力,理顺政府和社会关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公民个人主动加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来期待的“和谐社会”。
张剑锋[7](2021)在《中共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腐败是全球性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政治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腐败特点,党和政府针对不同阶段的腐败问题,采取不同的腐败治理政策和措施,取得明显效果,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腐败治理力度不断加大,腐败治理取得新的成效。对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学者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由于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时段、研究区域的选择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存在较大差异。概括起来,大致包括腐败治理有利于经济发展、腐败治理不利于经济发展、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无相关性等结论。对于中国的腐败治理来说,中共十八大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大了腐败治理力度,腐败治理取得了显着成效,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即由长期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骤然降速,且与中共十八大以来高压反腐的时间段重合,国内外都出现了“反腐败导致中国经济下滑”的论调。所以,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需要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学界关于十八大以来的腐败治理是否影响经济发展的争论,实质上反映了对于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认识分歧。十八大以来经济增速放缓似乎证实了“腐败有效论”或“反腐有害论”,而主张“腐败有效论”或“反腐有害论”者则似乎刻意回避将之与腐败治理相联系,显示出逻辑论证前后矛盾的窘境。因此,厘清中共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关系,对于统一思想认识,完善腐败治理,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中共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对腐败治理的概念、腐败治理的度量、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发展的测度指标、相关性的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对国内外关于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理论探索,西方经济学关于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理论。此外,还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腐败治理影响经济发展的机制机理。(2)对中共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进行总体分析。首先,对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从腐败治理举措、腐败治理的成效、中国腐败治理在世界反腐败数据中心的排名等方面进行分析。其次,对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3)对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关性进行模型建构。对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检验,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入手,考虑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直接相关性,然后考虑主要经济发展要素,重新构建模型,检验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间接相关性,对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进行了实践分析,并对腐败治理与基尼系数、居民幸福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4)对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差异化检验。为了验证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腐败治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不同时间是否不同,就需要对腐败治理对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差异化分析。选择研究样本与研究变量,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动态面板模型、传导机制模型、时间效应模型,采用合适的检验方法对各个模型进行检验,并且对检验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静态面板的角度还是动态面板的角度,腐败治理均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通过逻辑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具有复杂的相关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存在相互决定的关系,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也存在着互动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对腐败治理有决定作用。经济发展为腐败治理提供了前提和依据,决定了腐败治理的目标和方向,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政风建设,为腐败治理的成败提供了客观标准。另一方面,腐败治理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腐败治理对经济发展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2)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复杂相关性关系主要表现在:腐败治理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是经济发展不是腐败治理的原因,二者存在由腐败治理到经济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既存在直接相关性,也存在间接相关性。腐败治理力度与经济发展各要素的影响强度不同,其中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程度最高。腐败治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时间累积效应,即不仅会对当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还会对后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到滞后二期时会表现较弱。(3)基于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正相关的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腐败治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即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推动腐败治理,以投资领域为重点构建新时代新型政商关系,以民生为导向矫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腐败治理体系。本文创新点主要有:(1)视角创新。从经济发展视角研究中共十八大以来的腐败治理,具有视角创新性。首先,从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关性角度,梳理了中外关于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想和理论,并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者关系角度,分析了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初步构建了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框架。其次,基于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紧扣当前腐败治理影响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提出完善腐败治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系统性。(2)观点创新。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具有复杂的相关性关系的观点具有创新性。中共十八大以来的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腐败治理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是经济发展不是腐败治理的原因,二者存在由腐败治理到经济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既有直接相关关系,也有间接相关关系。腐败治理力度与经济发展各要素的影响强度不同,其中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程度最高。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作用存在着时间累积效应。中国目前应坚持和完善腐败治理,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3)方法创新。从实证角度对中共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的方法具有创新性。首先是从整体上对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进行了相关性实证分析,然后对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关系进行了差异化检验,在具体检验时,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动态面板模型、传导机制模型、时间效应模型等多种模型,选取相关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控制变量,利用经济学计量方法,用相关数据分析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关指数之间的复杂关系。
向东梅[8](2021)在《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与经验研究》文中提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问题,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公民道德建设取得显着成效。云南省大理市南五里桥村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自然村,在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有着积极的区域示范效应。南五里桥村的公民道德实践,对于丰富和发展公民道德建设的相关成果,推动民族地区农村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指出,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作为建设着力点。”本文从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与经验相关的文献研究入手,着眼于公民道德建设实现路径的进一步优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思想、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梳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在“四个着力点”层面的具体实践、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深化了对农村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认识。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内容,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公民道德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交融,公民道德建设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管淑慧[9](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陈黎娟[10](2021)在《四川省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个案研究 ——以成都市D镇为例》文中认为农村工作开展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成效,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全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关键在人。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各项事业的带头人,是实现党对农村全部工作领导的战斗堡垒,肩负着维护农村稳定、带领群众致富的重任。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本文选取四川省成都市D镇为例,以D镇有代表性的六个村的“村两委”干部为研究对象,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论述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作为理论依据,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个案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以及对部分村干部和群众进行访谈,获得一手资料和真切感受,透过不同人群的视角了解D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以及整理访谈内容,梳理出当前D镇农村基层干部在“政治理论水平、选人用人、教育培训、考核监督与激励”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合D镇发展实际,依据现有政策,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考核、监督与激励机制、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农民群众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合乡并村融合的引领作用”等方面探索加强D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以此来加强D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并为其他地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新时期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简要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功能 |
(二)村规民约和乡村治理 |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村规民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一)选题视角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一章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村规民约 |
一、传统到现代的伟大跨越 |
(一)历史上的中国乡村治理 |
(二)创新村规民约助力美丽云南建设 |
二、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时代价值 |
(一)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概况 |
(二)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价值分析 |
第二章 村规民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一、引导村民思想行为的导向功能 |
二、约束村民行为举止的规范功能 |
三、激发村民精神动力的激励功能 |
四、提升村民个人素质的育人功能 |
五、促进村域文明和谐的调节功能 |
第三章 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状分析 |
一、调查问卷与访谈 |
(一)调查问卷 |
(二)相关人员访谈 |
二、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的问题 |
(一)村规民约自身存在的问题 |
(二)利用村规民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三、制约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原因 |
(一)村规民约自身的建设不够完善 |
(二)对于利用村规民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
(三)村干部利用村规民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不足 |
(四)受教育群体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
(五)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机制缺乏 |
第四章 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 |
一、优化滇南农村地区的村规民约 |
(一)按程序制定高质量的村规民约 |
(二)增强村规民约的吸引力 |
(三)加强村规民约的宣传和实施 |
二、推进村规民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 |
(一)村规民约内容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村规民约全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用好村规民约 |
三、加强滇南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一)优化和充实滇南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
(二)加强滇南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训和教育 |
(三)提高教育者运用村规民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
四、提高滇南农村地区村民的综合素质 |
(一)提升村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
(二)培育村民的民主参与意识 |
(三)提高村民的农业生产技能 |
五、建立运用村规民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
(一)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
(二)构建监督考核体系 |
(三)建立反馈评价机制 |
(四)助力乡村振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一)基本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概念界定 |
(一)话语与话语权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
(二)列宁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结构要素和影响因素 |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先在条件 |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权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话语建设的能力 |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结构要素 |
(一)话语主体与话语权建设队伍 |
(二)话语主题与话语建设内容 |
(三)话语方式与话语权建设的载体 |
(四)话语效果与话语权建设的实效评价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影响因素 |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其科学性 |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立场及其人民性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文化使命及其自觉性 |
(四)中国共产党“以德为先”的话语践行及其示范性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实践历程和经验启示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
(一)民主革命早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进行探索 |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走向成熟 |
(三)解放战争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主动开展 |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
(一)巩固政权和过渡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加强 |
(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
(三) “文革”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遭遇严重挫折 |
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
(一)改革开放初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调适与巩固 |
(二)进入新世纪后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充实和提高 |
(三)转型发展重要时期党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上的深化与丰富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实践 |
(一)新时代对话语权重要性认识的增强促进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
(二)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能力的提升扩大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影响力 |
(三)新时代实施的网络强国战略推进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平台建设 |
五、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一)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
(三)必须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多样化示范化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现状分析 |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成就 |
(一)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建设格局 |
(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成果体系 |
(三)迈向媒体融合利用进行话语传播的良好态势 |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境遇 |
(一)后冷战时代“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迷惑与应对 |
(二)全球化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与话语批判 |
(三)信息化与虚拟话语场的挑战与利用 |
(四)社会利益分化与异质话语立场的挑战与导引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一)部分党员干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损害了党的话语公信力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体系在建构话语权上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
(三)党的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中群众性话语转向和表达不足 |
(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建设仍需改进加强 |
(五)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注释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多维路向 |
一、以理论创新和宣传引导为基础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
(一)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不断提升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水平 |
(二)以宣传思想工作为导引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
二、以制度建设和从严治党为保障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 |
(一)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 |
(二)党的制度不断完善可以转化制度优势和话语力量 |
(三)制度治党取得实效可以提高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效 |
三、以提高话语建设能力为关键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 |
(一)坚持把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
(二)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大众化 |
(三)提高思政课展现“中国理论”世界话语权的能力 |
四、以网络安全治理为主要抓手做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台建设 |
(一)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协同 |
(二)提高中国共产党网络空间治理能力 |
(三)提升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五、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落实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主体责任 |
(一)明确党委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主体责任 |
(二)要通过完善领导机制来提高领导水平 |
(三)要建立健全主体责任落实监督机制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研究 ——基于对广西大化县X村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
3.综合分析法 |
4.个案分析法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结构框架 |
1.基本思路 |
2.结构框架 |
(五)拟创新之处 |
1.研究角度的创新 |
2.研究内容的创新 |
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概述 |
(一)概念解析 |
1.贫困线标准及贫困 |
2.返贫 |
3.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 |
4.反贫困 |
(二)理论基础 |
1.贫困成因理论 |
2.贫困治理理论 |
3.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反贫困的相关论述 |
4.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化研究 |
(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防返贫治理的必要性 |
1.巩固脱贫成果的必然要求 |
2.振兴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 |
3.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选择 |
三、广西大化县X村返贫问题个案分析 |
(一)个案的选择与调查设计 |
1.案例选择及原因 |
2.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
(二)大化县X村的返贫现状及成因分析 |
1.政策方面的原因 |
2.经济方面的原因 |
3.精神文化方面的原因 |
4.社会方面的原因 |
5.生态环境方面的原因 |
四、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治理的探索与经验 |
(一)内蒙古科尔沁经验: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多元途径防返贫 |
(二)广东连南经验:易地搬迁、培训就业 |
(三)海南经验:移风易俗,精神扶贫 |
(四)重庆酉阳经验:建立防止返贫监控体系,关注贫困边缘户 |
五、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问题治理的原则及路径 |
(一)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问题治理的原则 |
1.坚持“中国之治”的制度逻辑,有效确保防返贫工作成效 |
2.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夯实防返贫组织基础 |
3.以人民主体性为根本,激活返贫户的内生动力 |
4.以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
(二)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返贫问题治理的路径 |
1.加强防返贫与乡村振兴相融合 |
2.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3.加强返贫户的精神文明建设 |
4.“因贫施策”多方发力治理乡村返贫 |
5.加强生态文明与环境预警救治机制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农村精准扶贫脱贫户返贫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2:X村驻村干部访谈提纲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
一、相关概念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萍乡市湘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理论分析 |
2.1 志愿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概念界定 |
2.1.1 志愿服务 |
2.1.2 社会治理 |
2.2 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
2.2.1 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理论 |
2.2.2 需求层次理论 |
2.2.3 合作治理理论 |
第三章 志愿服务: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
3.1 构建新时代基层协同治理格局的客观需要 |
3.2 弥补政府与市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客观需要 |
3.3 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目标的客观需要 |
第四章 志愿服务对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以湘东区为例 |
4.1 湘东区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 |
4.1.1 湘东区“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 |
4.1.2 湘东区志愿服务 |
4.2 志愿服务对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作用 |
4.3 志愿服务对基层农村(社区)民生服务的作用 |
4.4 志愿服务对社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基本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优化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环境 |
5.2.2 提升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自主性 |
5.2.3 提升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契合度 |
5.2.4 增强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持续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共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评述 |
1.2.1 文献综述 |
1.2.2 文献评述 |
1.3 核心观点与理论支点 |
1.3.1 核心观点 |
1.3.2 理论支点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腐败治理 |
2.1.2 经济发展 |
2.1.3 相关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理论探索 |
2.2.3 西方经济学关于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理论借鉴 |
2.3 本章小结 |
3 腐败治理影响经济发展的机制机理分析 |
3.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三者的互动关系 |
3.1.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
3.1.2 社会结构的层次和层次态发展 |
3.2 腐败治理影响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
3.2.1 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
3.2.2 腐败治理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 |
3.2.3 腐败治理对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共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总体分析 |
4.1 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的举措与成效 |
4.1.1 腐败治理的举措 |
4.1.2 腐败治理的成效 |
4.1.3 基于世界反腐败数据中心的中国腐败治理分析 |
4.2 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的总体分析 |
4.2.1 经济增长状况 |
4.2.2 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状况 |
4.2.3 投资质量状况 |
4.2.4 对外贸易状况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共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统计检验 |
5.1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5.1.1 模型构建 |
5.1.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直接相关性检验 |
5.2.1 平稳性检验 |
5.2.2 E-G协整检验 |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 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间接相关性检验 |
5.3.1 考虑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因素的腐败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
5.3.2 腐败治理通过其他因素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结果分析 |
5.4 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检验 |
5.4.1 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实践一致性检验 |
5.4.2 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指数一致性检验 |
5.5 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关性模型解析 |
5.5.1 直接相关性解析 |
5.5.2 间接相关性解析 |
5.5.3 因果相关性解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共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差异化检验 |
6.1 样本及变量选择 |
6.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2 变量选择及统计 |
6.2 模型设定及检验 |
6.2.1 静态面板模型 |
6.2.2 动态面板模型 |
6.3 腐败治理影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差异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检验结果 |
6.4 腐败治理影响经济发展的“时间效应”模型 |
6.4.1 模型构建 |
6.4.2 时间效应模型检验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采用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 |
6.5.2 运用系统GMM方法进行估计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推动腐败治理 |
7.2.2 以投资领域为重点构建新时代新型政商关系 |
7.2.3 以民生为导向矫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7.2.4 建立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腐败治理体系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一章 公民道德建设及其相关概念 |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概念 |
(一)公民 |
(二)公民道德 |
(三)公民道德建设 |
二、公民道德的实践养成 |
第二章 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 |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 |
(三)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的思想 |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一)建国30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探索(1949 年-1979 年) |
(二)改革开放40年公民道德建设实践(1978-2018 年) |
(三)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2017 年下半年至今) |
第三章 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 |
一、南五里桥村基本情况 |
(一)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二)公民道德建设基本情况 |
二、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 |
(一)社会公德方面 |
(二)职业道德方面 |
(三)家庭美德方面 |
(四)个人品德方面 |
第四章 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
一、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道德建设 |
(二)公民道德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相关 |
(三)公民道德建设助推民族团结取得实效 |
(四)优秀传统道德思想与公民道德建设相融合 |
二、存在的问题 |
(一)村民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 |
(二)男性在家庭美德建设活动中参与度不足 |
(三)现代职业道德意识不足 |
(四)个人品德建设中外部动力作用不明显 |
(五)新乡贤储备力量略显不足 |
(六)网络道德建设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第五章 进一步优化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
一、推动社会公德的实践养成 |
(一)找准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
(二)营造明德向善的道德环境 |
(三)发挥制度在道德建设中的规范作用 |
二、推动职业道德的具体化建设 |
(一)推进农民职业道德相关制度建设 |
(二)丰富农民职业道德建设内容 |
(三)提高农民主体性教育意识和自我培育能力 |
三、加大家庭美德的建设力度 |
(一)传承优良家风,充实家庭美德内容 |
(二)发挥女性在家庭美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三)增强男性在家庭道德建设中的份量 |
四、实现个人品德建设常态化 |
(一)重视个体道德实践养成 |
(二)借助外部动力推动个人品德建设 |
五、强化道德阵地建设,丰富网络道德实践 |
(一)强化道德阵地建设,完善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机制 |
(二)培育新乡贤人才,参与农村道德建设 |
(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完善网络道德内容建设 |
(四)优化网络道德环境,丰富网络道德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10)四川省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个案研究 ——以成都市D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注释 |
第二章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情况 |
一、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概念阐释 |
(一)农村基层干部 |
(二)干部队伍建设 |
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革命和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 |
(二)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 |
三、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时代背景 |
(一)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 |
(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
(三)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
注释 |
第三章 成都市D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概况 |
一、D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就 |
(一)D镇的基本情况 |
(二)D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
(三)D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就 |
二、D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政治理论水平较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漠 |
(二)选人用人机制不活,后备干部来源不足 |
(三)教育培训体系不系统,工作能力有所欠缺 |
(四)考核、监督与激励机制不健全,工作作风不实、工作热情不高 |
(五)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干群矛盾突出,部分农村工作难以开展 |
(六)行政区划的调整,村与村之间在队伍融合、人心融合等方面存在困难 |
第四章 以D镇为视角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 |
一、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 |
(一)加强对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教育,坚定政治信仰和强化服务群众意识 |
(二)加强对干部的政策理论教育,增强政治敏感性和判断力 |
二、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 |
(一)构建完善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机制 |
(二)完善选派驻村干部长效机制 |
三、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
(一)建立教育培训积分制管理系统,增强实效性 |
(二)重视哲学原理以及方法论对农村基层工作的指导作用,注重针对性 |
四、建立健全考核、监督与激励机制 |
(一)合理设置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增强考核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
(二)加强党内党外监督,推动干部工作作风好转 |
(三)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 |
五、提升农民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认同感,促进农村工作顺利开展 |
(一)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参政议政的责任感和意识 |
(二)强化农民群众的相关教育和培训,使其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 |
(三)建立群众诉求上下联动解决机制,缓和干群矛盾 |
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合乡并村融合的引领作用,促进农村工作融合与发展 |
(一)实地走访调研、分析各村发展特色及优势,确保各村发展特色产业 |
(二)统一班子成员思想、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合村之后的工作有序推进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新时期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滇南农村地区村规民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彭德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研究[D]. 贾绍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研究 ——基于对广西大化县X村的调研[D]. 解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萍乡市湘东区为例[D]. 朱杰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7]中共十八大以来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实证研究[D]. 张剑锋.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8]南五里桥村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与经验研究[D]. 向东梅. 大理大学, 2021(10)
- [9]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10]四川省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个案研究 ——以成都市D镇为例[D]. 陈黎娟.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