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调水工程文梦滩安置区土壤质地与肥力性状相关性研究

黄河小浪底调水工程文梦滩安置区土壤质地与肥力性状相关性研究

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温孟滩移民安置区土壤质地与肥力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肖春艳[1](2016)在《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退化特征及修复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滨河湿地是河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与河流相邻接,水陆界面特征更加典型,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能量与物质平衡、保护河流水质与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由于长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滨河湿地的数量和面积锐减,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严重。本研究选择小浪底大坝下游至郑州花园口黄河干流两侧滨河湿地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定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滨河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特征对大坝建设的响应特征研究,提出了典型滨河湿地生态修复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河道两侧滩区原有的滨河湿地植被遭到破坏,逐渐被旱地及荷塘、鱼塘、稻田等农用湿地所替代,湿地退化现象严重。残存的零星植物群落中,植物科和属的多样性比较丰富,草本植物占明显优势,菊科、禾木科、莎草科为种数最多的3个科;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不同土壤层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差异显着,土壤相对比较贫瘠。(2)1988-2014年间6个时段的遥感数据表明,大坝下游黄河干流两侧滩区农田、人工湿地和建设用地增加,而河流、裸地和林地减少。其中,农田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尤其是1999年大坝截流后农田面积明显增加。26年间,研究区年综合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为0.9%,大量自然滩地转变为农田、建设用地和人工湿地,其中,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7.1%;滩区裸地减少速度最快,年均减少率为2.7%。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主要表现为“裸地→农田→建设用地”、“裸地→河流→农田”、“裸地→林地→农田”、“农田→裸地→河流”4种类型,大坝建设造成的河道及两侧滩区水文条件改变、地方经济的发展、滩区湿地管理缺失和地方政府政策资金主导是大坝下游滨河滩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3)武陟滩区地下水位受黄河水位涨落和农业灌溉的双重影响。农业灌溉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大于河流水位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滩区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农田灌溉井进行抽水时,会在抽水井周围形成降落漏斗,但抽水时各个灌溉井之间相互影响较小。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大坝建设造成滩区人类活动加剧,已经使地下水水质受到明显的影响。(4)大坝蓄水运行后,下游滨河湿地地下水与河水的相互作用由以漫滩洪水垂直补给地下水向以河流侧向补给过渡。与黄河南岸地下水补给河水,调水调沙期河水反补给地下水不同,黄河北岸,河水长期补给地下水,调水调沙期间补给增强。(5)黄河北岸,距离河道2000 m左右的区域内地下水与河流联系较为紧密,为典型的滩区河流-地下水的水文交错带,而距离河道1000 m左右的区域内应作为典型的滩区生态修复关键地带;对于黄河南岸,距离河道400 m左右的区域内地下水与河流联系紧密,为典型的滩区河流-地下水的水文交错带,而距离河道200 m左右的区域内应作为典型的滩区生态修复关键地带。(6)基于保护湿地的同时兼顾周围社区居民的利益的原则,提出了“以河流为中心,按照‘河床自然湿地建成湿地保护区-生态修复关键地带建成植被缓冲区-滨河水文交错地带建成人工湿地-河漫滩外围区域建成农作物种植区’向外辐射以及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模式。

张波[2](2014)在《菏泽黄河滩区堤沟河危害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菏泽河段的河道位于山东黄河最上游,为宽、浅、乱的游荡性河段,冲淤变化剧烈,水流宽浅散乱,河势变化不定,主流摆动频繁,是历史上着名的“豆腐腰”险段。近几年,经过河道治理,河势的游荡范围已大大减小。但随着河道整治工程、人为修筑生产堤、近堤取土等人类活动和汛期高含沙水流冲淤演变使得主槽淤积速度快,滩地淤积速度慢,堤根附近淤积较少等影响,使黄河大堤临河滩地高于背河地面,同时嫩滩平均高程高于堤根平均高程,在黄河大堤临河滩地形成堤沟河。特别是近年来黄河水量较小,还淤困难,逐步形成了堤根逐年低洼的不利局面,一旦大洪水漫滩,洪水进入黄河堤防临河坡堤根附近的低洼狭长地带(即堤河或称堤沟河)或串沟走溜引起堤河通过较大流量的现象,形成顺堤行洪,引发横河、斜河,严重威胁堤防安全和滩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增加河道整治难度,使黄河下游的防洪形势严峻,防洪任务艰巨。由于主槽淤积萎缩,造成漫滩机遇增加、水位偏高、退水困难,也使滩区的生产和安全环境恶化。菏泽黄河滩区居住18万人口,黄河滩区即为“行洪河道”,又是滩区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在黄河发生较大洪水时,滩区必须为全局利益做出牺牲。为了解决滩区群众受灾后的生活问题,1974年以后黄河滩区陆续开展了安全建设,修筑村台、和撤退道路,在保障滩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国家投资较少,群众负担能力有限,滩区安全建设还不能满足防洪需要。一是安全建设投资少,进度缓慢。二是避水工程标准低,孤立分散,已经不能满足防洪要求。堤河的存在是顺堤行洪的必要条件,治理堤河是防止顺堤行洪的有效措施。开展堤沟河治理对策研究,在不断加强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堤防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人工强化淤筑堤河,可以防止顺堤行洪,提高堤防抗渗能力、减缓顺堤行洪威胁、改善临河生态环境。

姜英[3](2012)在《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焦作市人多地少、土地稀缺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焦作市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大部分地区光热资源充足,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可以打造成融生态、经济、特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模式。开展黄河滩区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对滩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结合焦作市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滩区开发利用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并对黄河滩区的防洪标准及防洪工程进行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焦作市黄河滩区宜耕滩区地势平坦、土壤成份多样、营养较为丰富、水源充分,各项水利、防洪工程保证了滩区的防洪安全,为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滩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运用特尔菲专家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滩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通过评价分析得出滩区耕地适宜开发利用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最适宜、一般适宜与勉强适宜。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结论为滩区合理开发利用功能分区提供依据。(3)以滩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为指导,结合滩区耕地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论,并根据黄河滩区的地理条件与当地生产生活习惯,将黄河滩区合理开发利用为三大区域:生态农业区,观光农业区和黄河湿地保护区。(4)分析开发利用黄河滩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保证一定的防洪能力,并做好水源和环境保护,加强土壤质地改良。根据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滩区的对策。

刘桂芳[4](2009)在《黄河中下游过渡区近20年来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的最直接的对话,人地矛盾代表了人与环境间最大的利害冲突。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人口爆炸性地增长。人类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匮乏和环境变化三大危机,人地矛盾日益激化,进而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引起全球环境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有效解决全球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国内外关于LUCC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对深化LUCC理论、指导区域实践及后续研究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但在研究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对非“热点”,但土地利用条件独特,人地关系复杂的特殊区域研究不够,不利于LUCC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通用模型的建立;土地利用变化作为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的影响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二大因素,其碳汇效应在中、小区域尺度上的研究还很不深入,而土地利用具体调控大多和中小尺度尤其是县域尺度相一致;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参照标准和评价依据不统一、可比性差,实践意义不强。因此,在一个土地利用条件较为独特的特殊区域内,系统地分析区域LUCC规律,揭示LUCC的驱动机制,采用统一标准评价LUCC的可持续性,指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不可持续因素,根据区域水土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对策和建议,既具有重要的区域实践价值,又具有进一步深化LUCC研究的重要理论价值。黄河中下游过渡区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与第三级地貌台阶的接触部位,为黄土高原的后缘,系太行山前丘陵向黄河冲积平原过渡地带,黄河在该区河道逐渐展宽,泥沙开始大量沉积,因此,该区受黄河影响深刻,拥有较大面积的黄河滩地、湿地、另有较大面积的河谷冲积平原以及低山丘陵区,地形复杂,光、热、水等资源差异明显,区位特殊,土地利用条件独特。近些年,该区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导致人地关系紧张。本文以黄河中下游过渡区的孟州市为研究样区,以LUCC的方法、思想为依托,运用人地关系理论、土壤学理论、土地经济学理论、遥感和GIS学科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这一LUCC特殊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进行深入研究;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资源环境效应和碳效应进行了分析评价;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和区域土地利用实际,尝试构建了乡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统一以某指标全市平均水平作为该指标评价的“阈值”,给出了各乡镇土地利用相对可持续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评价,并指出了各乡镇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最后,提出黄河中下游过渡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黄河中下游过渡区的孟州市近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建设用地逐年增加;林地、园地面积有较大扩展;耕地面积总量变化不大,质量有所下降;水域、未利用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林地和园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黄土丘陵向冲积平原过渡地带的乡镇;建设用地和水域滩地面积变化主要发生在黄河沿岸的乡镇;冲积平原上的乡镇,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变化率均较大;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均衡,其它地类集中分布在部分乡镇中,整体格局保持不变。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值属中等偏上水平,土地利用由快速发展期开始走上稳定期。2)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表明:本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到了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以及自然灾害等自然驱动力和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政策以及区域文化环境等人文驱动力的共同作用影响。3)农田排灌系统的不断完善,影响了水分在区域中的再分配与运行过程,陵区地下水位普遍上升2-3米,而在平原低洼易涝地,地下水位下降,使盐碱地得到改良;采取秸秆还田、引黄淤灌等多种土壤培肥、改良措施,区域水土资源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另一方面,由于黄河流域近年来气候变干、降水量减少,农业灌溉用水的大幅增加,又导致了区域水资源不足,湿地面积减小,地下水采补失衡,部分地区形成大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以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农田等新的水土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新时期区域土地利用研究和土地利用管理的重点。4)1987-2007年间,孟州市由于土地利用转类造成县域陆地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增加99.69×103MgC,这表明在近20年里,孟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效应总的表现为较弱的碳汇作用。其中林、园地尤其是林地由于具有较高的植被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其面积增加增强了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起着碳汇作用;而水域滩涂的大量开垦及建设用地的大幅增加则是导致区域植被碳储量减少的重要原因。因此,未来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同时,要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以增加区域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储量,减少碳排放。5)将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子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四个层次,采用目标分解法构建框架结构;以孟州市为研究样区,从微观尺度出发,基于多源数据,并针对孟州市土地利用特点,从土地利用系统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统一以某指标全市平均水平作为该指标评价的“阈值”,给出了各乡镇土地利用相对可持续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评价,指出了各乡镇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评价结果:土地利用系统相对可持续性较高的乡镇主要分布在孟州市的平原地区,较低的乡镇主要分布在丘陵区,且这种差距在不断拉大。从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个不同土地利用效应来看,不同乡镇之间互不相同,其中,资源环境相对可持续性差别较小,经济相对可持续性差别较大。同一乡镇土地利用不同方面的相对可持续性差别也较大,一些乡镇虽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相对可持续性均较高,但社会相对可持续性较低,个别乡则土地利用各方面相对可持续性均十分低,这些落后地区在进行县域发展规划时应给予重点扶持。6)采用对地物光谱影响较大的地貌因素(高程、坡度及地表组成物质)对研究区进行分区解译,使得在同一区中的相同地物类型具有较为一致的光谱特征,不同的地物之间则有较大的光谱差异,可减少“同物异谱”现象,并同时使用多层次提取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遥感影像的解译精度。

王英[5](2007)在《水电工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管理研究 ——以拟建的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以来,我国的水电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协调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何对水电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生态环境的管理,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等相关领域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在大量文献及实例研究的基础上,以拟建的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为例,对水电工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管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几方面结论:(1)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要协调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实现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的有力途径;水电工程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组织保障;以水电工程生态环境评价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建设,能够使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2)水电工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是将工程活动叠加于生态环境现状之上,并以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作为判断标志的交互分析过程,其中土壤、土地利用、野生动植物、植被、土壤侵蚀是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3)水电工程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机构设置、制度建设、责任明确、措施具体等有机组成部分,与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阶段性特征相对应,分别制定了包括设计、施工及运行三个阶段的水电工程生态环境管理体系。(4)本文以拟建的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为例,在遥感解译、路线调查、样方调查与专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评价区陆生生态环境现状特征,进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了电站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协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为保证措施的落实,构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使得项目在设计、施工及运行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够更有效地实施。

魏义长,刘作新,阎军营,杨建堂[6](2003)在《河南温孟滩移民安置区淤改土土壤肥力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用土壤肥力指数评价法评价了河南温孟滩移民安置区淤改土壤的肥力状况。结果表明,温孟滩移民安置区淤改土的土壤肥力已经达到该区周边农田平均土壤肥力的水平。

孙晓辉,蒋成林,王宁,白玲玲[7](2002)在《小浪底黄河温孟滩移民区吹填改土工程施工技术浅析》文中研究说明 1 工程概况温孟滩移民安置区,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中最大的集中连片安置区,涉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孟州市黄河荒滩53km2,库区移民4万余人,为了给移民提供一个基本生产、生活环境条件,一是上自洛阳孟津白鹤、下至郑州巩义市神堤50km河段内,修建河道整治工程及左岸移民安置区防护堤工程,防御洪水和防因河势游荡冲决堤防,保障移民安全。同时为了把移

白由路,李云霞,李有田,刘月才,赵天义,张建广[8](1998)在《温孟滩移民安置区土壤颗粒分布特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吸管法对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温孟滩移民安置区155个土壤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以壤土居多,约占75%;在不同的质地类型中,其主导颗粒明显不同,砂土中以砂粒为主,壤土以粗粉粒为主,粘土中细粉粒和粘粒占绝对优势;在所有质地类型中,中粉粒含量都较少,且随质地变化不明显;土壤质地类型对土壤中细粉粒和粘粒总量的依赖性较强;在土壤颗粒分布中,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在10%左右时,土壤颗粒特征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温孟滩移民安置区土壤改良指标的下限以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为10%时比较适宜。

白由路,李云霞,李有田,赵天义,刘月才[9](1997)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温孟滩移民安置区土壤质地与肥力性状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温孟滩移民区64个不同质地土壤样品的分析指出:土壤中的速效钾、有机质、土壤pH 以及土壤有效水含量等性状与土壤中的物理性粘粒含量有密切的相关关系。随着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增加,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 pH 则下降;土壤中的有效水含量在物理性粘粒含量60%左右时最高。土壤中的全氮、速效氮、全磷等含量与土壤中的物理性粘粒含量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当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低于10%时,土壤中的各种养分性状都明显恶化;当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超过70%时,土壤的通气孔隙将低于10%。在温孟滩区所进行的工程改土中,应以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在10%~70%为宜。

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温孟滩移民安置区土壤质地与肥力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温孟滩移民安置区土壤质地与肥力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退化特征及修复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滨河湿地的生态学特征与生态功能
        1.2.2 大坝建设对下游滨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1.2.3 小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4 技术路线
2 大坝下游典型滨河湿地现状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方法
        2.2.1 气象特征
        2.2.2 湿地现状分布
        2.2.3 典型湿地植物群落特征
        2.2.4 典型湿地植物土壤环境特征
    2.3 气象特征
    2.4 湿地空间分布
    2.5 滨河湿地植物群落特征
        2.5.1 植物区系
        2.5.2 植物群落特征
    2.6 滨河湿地土壤环境特征
        2.6.1 土壤沉积特征
        2.6.2 土壤pH值、含水率、粒径分布特征
        2.6.3 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
        2.6.4 土壤氮素分布特征
    2.7 本章小结
3 大坝下游滩区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资料获取与处理
        3.1.2 数据分析
    3.2 滨河滩区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
        3.2.1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3.2.2 土地利用变化速率
        3.2.3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
    3.3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3.3.1 自然因素
        3.3.2 人为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大坝下游典型滨河湿地水文过程
    4.1 研究方法
        4.1.1 地下水定位观测
        4.1.2 抽水试验
    4.2 水位变化特征
        4.2.1 水位月变化特征
        4.2.2 调水调沙期间水位变化特征
    4.3 地下水位对单井抽水的响应过程
        4.3.1 抽水过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4.3.2 渗透系数和抽水影响半径的计算
        4.3.3 抽水过程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4.4 水质变化特征
        4.4.1 地下水电导率变化特征
        4.4.2 地下水浊度变化特征
        4.4.3 地下水总氮含量变化特征
        4.4.4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变化特征
    4.5 地下水与河水补给-排泄关系
    4.6 本章小结
5 大坝下游典型滨河湿地生态修复途径
    5.1 典型滨河湿地水文交错带及其生态修复关键地带
        5.1.1 黄河南岸湿地地下水与河水响应特征
        5.1.2 黄河干流两侧滨河湿地水文交错带及其生态修复关键地带
    5.2 典型滨河湿地修复途径
        5.2.1 河床自然湿地(Ⅰ带),建成湿地保护区
        5.2.2 生态修复关键地带(Ⅱ带),建成植被缓冲区
        5.2.3 滨河水位交错地带(Ⅲ带),建成人工湿地
        5.2.4 河漫滩外围区域(Ⅳ带),建成农业种植区
        5.2.5 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菏泽黄河滩区堤沟河危害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河菏泽河段概况
    2.1 黄河洪水
        2.1.1 河龙区间洪水
        2.1.2 龙三区间洪水
        2.1.3 三花区间洪水
    2.2 水沙特性
    2.3 河道概况
    2.4 滩区概况
        2.4.1 黄河滩区分布
        2.4.2 黄河滩区特点及存在问题
        2.4.3 菏泽黄河滩区安全建设
第三章 黄河滩区“堤沟河”现状及问题
    3.1 堤沟河成因分析
        3.1.1 主槽淤积速度大大快于滩地淤积的速度
        3.1.2 堤根附近淤积较少
        3.1.3 生产堤的影响
    3.2 黄河滩区“堤沟河”现状
    3.3 堤沟河对黄河下游防洪的影响
第四章 堤沟河可能发生顺堤行洪分析及其防治
    4.1 堤沟河险情分析
        4.1.1 东明南滩河段
        4.1.2 鄄城刘口河段
    4.2 模型试验分析
        4.2.1 黄河东明河段滚河可能性及堤河护岸工程模型试验
        4.2.2 东坝头至苏泗庄河段特大洪水预报模型试验
    4.3 防止顺堤行洪的基本途径
        4.3.1 河道整治工程措施
        4.3.2 标准化堤防建设
        4.3.3 人工淤滩固堤措施
第五章 淤筑堤河技术分析
    5.1 淤筑堤河具备的技术条件
        5.1.1 水沙条件
        5.1.2 滩区地形条件
        5.1.3 引洪放淤工程
        5.1.4 放淤机械设备
        5.1.5 防洪调度与运行管理经验
    5.2 引洪淤筑堤河技术
        5.2.1 放淤工程
        5.2.2 引水引沙技术
        5.2.3 输水输沙技术
        5.2.4 淤区调控技术
    5.3 机械淤筑堤河技术
        5.3.1 挖沙机械的选择
        5.3.2 挖沙技术
        5.3.3 输沙技术
        5.3.4 淤筑技术
    5.4 引洪放淤与机械放淤结合技术
第六章 淤筑堤河对社会环境影响
    6.1 社会影响
        6.1.1 淤筑堤河,是贯彻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重要措施
        6.1.2 淤筑堤河可改善滩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6.1.3 为滩区补偿政策实施创造条件
    6.2 环境影响
        6.2.1 淤筑工程占地影响
        6.2.2 土壤沙化影响
        6.2.3 退排水影响
        6.2.4 水土流失影响
        6.2.5 对交通的影响
        6.2.6 施工噪音影响
    6.3 不利影响的预防措施
        6.3.1 工程占地
        6.3.2 土壤环境
        6.3.3 风沙
        6.3.4 退水
        6.3.5 水质
        6.3.6 空气质量
        6.3.7 噪声
        6.3.8 水土流失
        6.3.9 施工人员健康保护
        6.3.10 交通
第七章 淤筑堤河典型段方案
    7.1 引洪放淤辅助人工加沙淤筑堤河方案
        7.1.1 引洪淤筑堤河段选择
        7.1.2 放淤条件
        7.1.3 淤区范围和淤积高程
        7.1.4 淤滩工程布局
        7.1.5 放淤顺序和淤筑时间
        7.1.6 放淤水沙条件
        7.1.7 加沙方案
        7.1.8 淤区调控运用
        7.1.9 淤筑工程量
        7.1.10 淤区观测及效果分析
    7.2 高村险点自流淤背工程
    7.3 机械淤筑堤河方案
        7.3.1 淤筑堤河段选择
        7.3.2 淤筑内容
        7.3.3 工程设计
        7.3.4 设备选择
        7.3.5 施工布置
        7.3.6 施工安排与要求
        7.3.7 淤筑工程量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湿地
        2.1.2 滩涂资源
        2.1.3 土地开发
        2.1.4 土地利用
        2.1.5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2 相关理论
        2.2.1 土地稀缺性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可持续利用理论
        2.2.4 生态承载力理论
3 焦作市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分析
    3.1 滩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1.1 滩区概况
        3.1.2 滩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1.3 滩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
    3.2 滩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
        3.2.1 资源优势
        3.2.2 地理区位优势
        3.2.3 环境优势
        3.2.4 市场优势
        3.2.5 文化优势
    3.3 滩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
        3.3.1 土壤因素
        3.3.2 基础建设不完善
        3.3.3 土地利用结构欠合理
        3.3.4 自然灾害严重
        3.3.5 权属界线不明确
    3.4 滩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3.4.1 滩区防洪标准
        3.4.2 滩区防洪工程
    3.5 本章小结
4 焦作市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及效益分析
    4.1 滩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4.2 滩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1 科学性、前瞻性与操作性兼顾原则
        4.2.2 综合性与主导性并重原则
        4.2.3 动态性和区域性相结合原则
    4.3 滩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的方法
        4.3.1 层次分析法(AHP)基本原理
        4.3.2 层次分析法(AHP)的特点
        4.3.3 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步骤
    4.4 滩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4.4.1 土壤因素
        4.4.2 气候因素
        4.4.3 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4.5 滩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步骤
        4.5.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5.2 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4.5.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4.5.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6 滩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参评因素的分值
    4.7 滩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综合指标值
    4.8 滩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分析
        4.8.1 经济效益
        4.8.2 社会效益
        4.8.3 生态效益
    4.9 本章小结
5 焦作市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功能分区
    5.1 滩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功能分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1.1 指导思想
        5.1.2 基本原则
    5.2 滩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功能分区
        5.2.1 生态农业区
        5.2.2 观光农业区
        5.2.3 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5.3 本章小结
6 焦作市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应注意问题与对策
    6.1 合理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6.1.1 滩区治理与开发应统一规划
        6.1.2 滩区开发应符合防洪要求
        6.1.3 做好水资源和环境保护
        6.1.4 加强土壤质地改良
    6.2 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6.2.1 科学规划,明确权属
        6.2.2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
        6.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2.4 培肥地力是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
        6.2.5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
        6.2.6 综合治理,协调发展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黄河中下游过渡区近20年来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理论综述与探讨
        1.2.1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内涵和联系
        1.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历程
        1.2.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趋势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及创新点
    1.5 内容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遥感影像信息的提取
    2.1 研究区域的选择及概况
        2.1.1 研究区域的确定
        2.1.2 研究区概况
    2.2 基于光谱特征与人机交互的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2.2.1 TM 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影像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3 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第三章 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
    3.1 土地利用数量的变化
        3.1.1 土地利用面积的总量变化
        3.1.2 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
    3.2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3.2.1 各乡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数据获取
        3.2.2 绘制孟州市1987 年、2007 年各地类空间罗伦兹曲线
    3.3 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
        3.3.1 区域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
        3.3.2 耕地利用程度的变化
    3.4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3.4.1 自然驱动力分析
        3.4.2 人文驱动力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资源环境效应分析
    4.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
        4.1.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水分循环的影响
        4.1.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水资源数量的影响
        4.1.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水资源质量的影响
        4.1.4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湿地的影响
    4.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土壤的影响
        4.2.1 施肥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4.2.2 放淤改土对土壤质地、肥力的影响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3.1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为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奠定了基础
        4.3.2 农业综合治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3.3 能源-环境综合开发治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效应分析
    5.1 基于IPCC 方法框架的碳收支核定
        5.1.1 IPCC 指南中关于碳库的划分
        5.1.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的碳收支核定
    5.2 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5.2.1 森林资源清查资料
        5.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
        5.2.3 碳密度计算方法
        5.2.4 碳库变化的计算
    5.3 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 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土地利用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内涵
        6.1.1 土地可持续利用
        6.1.2 土地利用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
    6.2 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6.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6.2.2 主要指标体系介绍
        6.2.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6.3 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原则
        6.3.1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6.3.2 全面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原则
        6.3.3 因地制宜原则
    6.4 黄河中下游过渡区乡镇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4.1 乡镇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6.4.2 乡镇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6.4.3 孟州市乡镇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5 小结
第七章 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7.1 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7.1.1 数据来源
        7.1.2 数据处理
    7.2 孟州市乡镇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7.2.1 乡镇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指导思想
        7.2.2 孟州市乡镇土地利用系统相对可持续性评价
    7.3 小结
第八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途径与措施
    8.1 土地利用中的可持续探索
        8.1.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8.1.2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8.1.3 全面开展生态农业建设
        8.1.4 典型示范带动
        8.1.5 培育新型农民
        8.1.6 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8.2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2.1 资源短缺是制约土地可持续利用瓶颈
        8.2.2 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不足
        8.2.3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8.2.4 农业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较低
        8.2.5 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滞后
        8.2.6 劳动力素质不高
    8.3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8.3.1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水土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8.3.2 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
        8.3.3 因地制宜,重点扶持,减小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区域差异
        8.3.4 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基本结论
    9.2 研究中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后记

(5)水电工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管理研究 ——以拟建的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基础概念
        2.1.1 生态系统
        2.1.2 生态环境
        2.1.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1.4 生态环境管理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生态平衡理论
        2.2.3 系统生态学理论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3 水电工程陆生生态环境评价与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构建
    3.1 陆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方法
        3.1.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内容与方法
        3.1.2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3.2 陆生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与重点要素分析方法
        3.2.1 水电工程分析
        3.2.2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3.3 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方法
        3.3.1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3.3.2 土地利用影响评价
        3.3.3 野生动植物影响评价
        3.3.4 陆生植被影响评价
        3.3.5 水土流失影响评价
    3.4 陆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原则与要求
    3.5 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构建
        3.5.1 水电工程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机构组成
        3.5.2 设计阶段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构建
        3.5.3 施工期全程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构建
        3.5.4 运行期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构建
4 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概况及项目区特征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工程区概况
        4.2.1 自然环境概况
        4.2.2 水土流失现状
        4.2.3 社会经济概况
    4.3 工程区陆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3.1 陆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法
        4.3.2 野生动物资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4.3.3 野生植物、植被现状调查与评价
        4.3.4 植被生物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3.5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评价
        4.3.6 陆生生态系统现状评价
        4.3.7 陆生生态环境评价结论
5 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保护
    5.1 工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1.1 工程分析
        5.1.2 工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筛选
    5.2 工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2.1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5.2.2 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5.2.3 野生动物影响分析
        5.2.4 植物区系影响分析
        5.2.5 植被影响分析
        5.2.6 生态系统完整性影响分析
        5.2.7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5.3 工程陆生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
        5.3.1 土壤保育措施
        5.3.2 植物与植被保护措施
        5.3.3 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5.3.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6 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6.1 工程设计阶段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6.1.1 业主生态环境管理实施
        6.1.2 设计单位生态环境管理实施
        6.1.3 环境咨询实施
    6.2 工程施工期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6.2.1 业主生态环境管理实施
        6.2.2 环境监理实施
        6.2.3 生态监测实施
        6.2.4 承包商生态环境管理实施
    6.3 工程运行期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6.3.1 业主生态环境管理实施
        6.3.2 生态监测实施
    6.4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温孟滩移民安置区土壤质地与肥力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退化特征及修复途径研究[D]. 肖春艳. 河南理工大学, 2016(04)
  • [2]菏泽黄河滩区堤沟河危害及对策研究[D]. 张波. 山东大学, 2014(11)
  • [3]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D]. 姜英. 河南理工大学, 2012(01)
  • [4]黄河中下游过渡区近20年来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以河南省孟州市为例[D]. 刘桂芳. 河南大学, 2009(10)
  • [5]水电工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管理研究 ——以拟建的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为例[D]. 王英. 西北大学, 2007(04)
  • [6]河南温孟滩移民安置区淤改土土壤肥力评价[J]. 魏义长,刘作新,阎军营,杨建堂. 土壤通报, 2003(04)
  • [7]小浪底黄河温孟滩移民区吹填改土工程施工技术浅析[J]. 孙晓辉,蒋成林,王宁,白玲玲. 河南水利, 2002(03)
  • [8]温孟滩移民安置区土壤颗粒分布特征的研究[J]. 白由路,李云霞,李有田,刘月才,赵天义,张建广.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02)
  • [9]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温孟滩移民安置区土壤质地与肥力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白由路,李云霞,李有田,赵天义,刘月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7(S1)

标签:;  ;  ;  ;  ;  

黄河小浪底调水工程文梦滩安置区土壤质地与肥力性状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